CN111290201B - 投影装置及其盖门组件 - Google Patents

投影装置及其盖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90201B
CN111290201B CN201811496952.1A CN201811496952A CN111290201B CN 111290201 B CN111290201 B CN 111290201B CN 201811496952 A CN201811496952 A CN 201811496952A CN 111290201 B CN111290201 B CN 1112902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cover body
rail
assembly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969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90201A (zh
Inventor
易琪
程文波
熊再祥
谢颂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ppotronic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Appo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otronic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Appotronic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4969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9020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19158 priority patent/WO202011422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290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0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90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902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5Housing details, e.g. position adjustments thereof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06Means for illuminating specimens
    • G02B21/08Condensers
    • G02B21/14Condensers affording illumination for phase-contrast observ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盖门组件,包括壳体、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和驱动机构,其中,壳体设有显露孔,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均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且能一同封盖显露孔。驱动机构分别连接于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并用于驱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移动以显露或封盖显露孔;其中,显露显露孔时,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分别由驱动机构驱动而沿第一方向移动,且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分别由驱动机构驱动而相互远离。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盖门组件,通过第二盖体相对壳体的移动,能够为第一盖体的运动提供更大的运动空间,避免第一盖体因运动空间不足而开启卡壳或开启失败的现象产生。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投影装置。

Description

投影装置及其盖门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投影装置及其盖门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投影设备壳体通常设有滑盖门结构,一方面是在设备不工作的情况下关闭滑盖门以保护壳体内的镜头不受外物碰撞,另一方面对镜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尘的作用。
其中,滑盖门通常可活动地设置于摄影设备的设备上盖,当设备启动的瞬间,滑盖门开启,其开启动作表现为向外壳内移动并向侧边滑动以暴露镜头,因此滑盖门在滑动的过程中不允许有障碍物导致其卡壳的现象。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设备上盖会因为受到外力而发生变形,使得设备上盖有可能因发生变形而阻挡滑盖门的滑动,导致滑盖门开启过程卡壳或开启失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及其盖门组件,能够有效改善上述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盖门组件,包括壳体、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和驱动机构,其中,壳体设有显露孔,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均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且能一同封盖显露孔。驱动机构分别连接于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并用于驱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移动以显露或封盖显露孔;其中,显露显露孔时,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分别由驱动机构驱动而沿第一方向移动,且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分别由驱动机构驱动而相互远离。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投影装置,包括投影装置主体和上述的盖门组件,投影装置主体与盖门组件连接,投影装置主体包括镜头,投影装置主体包括镜头,盖门组件可选择性地遮蔽或显露镜头。
本申请提供的投影装置及其盖门组件,包括可相对壳体运动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在盖门组件开启时,可以将第二盖体相对壳体移动,能够为第一盖体的运动提供更大的运动空间,避免第一盖体因运动空间不足而开启卡壳或开启失败的现象产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投影装置的示意性简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盖门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盖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2的盖门组件的又一视角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2的盖门组件的第一传动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盖门组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提供一种盖门组件,包括壳体、第一盖体、第二盖体和驱动机构,其中,壳体设有显露孔,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均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且能一同封盖显露孔。驱动机构分别连接于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并用于驱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移动以显露或封盖显露孔;其中,显露显露孔时,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分别由驱动机构驱动而沿第一方向移动,且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分别由驱动机构驱动而相互远离。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盖门组件,通过第二盖体相对壳体的移动,能够为第一盖体的运动提供更大的运动空间,避免第一盖体因运动空间不足而开启卡壳或开启失败的现象产生。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投影装置。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装置100,投影装置100包括投影装置主体101和盖门组件200,盖门组件200连接于投影装置主体101。其中,投影装置主体101包括镜头1011,镜头1011与盖门组件200相对设置,盖门组件200可选择性地遮蔽或显露镜头1011。需要说明的是,投影装置主体101还可以包括内部结构件,如光机、控制主板等,其中光机、控制主板等内部结构件的结构、连接关系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请参阅图2和图3,盖门组件200包括壳体10、第一盖体20、驱动机构30、第一导轨组件40、第二盖体50、和第二导轨组件70。
其中,壳体10设有显露孔110,壳体10收容投影装置主体101时,投影装置100的镜头1011经由显露孔110显露。第一导轨组件40以及第二导轨组件70固定于壳体,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50均可活动地连接于壳体10,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50并列设置时共同封盖显露孔110。其中,驱动机构30分别连接于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50,具体而言,驱动机构30包括连接于第一导轨组件40的第一传动组件310和连接于第二导轨组件70的第二传动组件610,第一盖体20连接于第一传动组件310,并在第一传动组件310的导引下可相对壳体10活动。第二盖体50连接于第二传动组件610,并在第二传动组件610的导引下可相对于壳体10活动。例如,当显露显露孔时,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50分别由第一传动组件310和第二传动组件610导引而沿第一方向移动,且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50分别由第一传动组件310和第二传动组件610导引而相互远离。
请再次参阅图1,为了清楚地描述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50的运动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以图1中显示的方向作为示例性描述,竖直方向上以镜头1011为基准点,运动时竖直方向靠近镜头1011的方向定义为向下运动,运动时沿竖直方向远离镜头1011的方向定义为向上运动。水平方向上以嵌入显露孔110的第一盖体20为基准点,运动时沿水平方向由第一盖体20指向第二盖体50的方向定义为向后运动,运动时沿水平方向由第二盖体50指向第一盖体20的方向定义为向前运动。例如,第一盖体20向下运动以及向后运动的轨迹为,第一盖体20沿竖直方向靠近镜头1011,同时也沿水平方向靠近第二盖体50运动。当盖门组件200开启时,第一盖体20以沿着向下运动以及向后运动的轨迹运动,第二盖体50以沿着向上运动以及向后运动的轨迹运动以避让第一盖体20,从而使镜头1011顺利显露。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以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50沿水平方向运动为第一方向,以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50沿竖直方向运动为第二方向,此时,第二方向大致垂直于第一方向。
请再次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可以覆盖于投影装置主体101上,并与镜头1011相对。壳体10包括相互背离的第一表面120和第二表面130。其中,第一表面120为壳体10背离投影装置主体101一侧的表面,第二表面130为壳体10朝向投影装置主体101一侧的表面。显露孔110贯穿第一表面120和第二表面130,以便于显露镜头1011。在本实施例中,显露孔110为矩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显露孔110可以为圆形、多边形或其他几何图形等。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50均大致为矩形板状,第一盖体20与第二盖体50并列设置时,可以共同封盖显露孔1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盖体20与第二盖体50并列设置时的尺寸和形状与显露孔110的尺寸和形状大致相同,此时第一盖体20与第二盖体50嵌入显露孔110使得壳体10的外观完整,进而对镜头1011起到防护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当显露孔110为圆形、多边形或其他几何图形时,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50并列设置时也形成相应圆形、多边形或其他几何图形,以确保壳体10的外观面完整。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盖体20与第二盖体50嵌入显露孔110时,第一盖体20与镜头1011相对设置,当第一盖体20相对壳体10运动时能显露镜头1011,而第二盖体50相对壳体10运动是为了避让第一盖体20的运动。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50的厚度相同,且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50的厚度均大致等于壳体10的厚度,以便于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50嵌入显露孔110时,不会在第一表面120形成凸起或凹陷,影响美观,也不会由于为保持第一表面120的平坦而挤压投影装置主体101的内部结构件。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50的厚度相同,且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50的厚度均小于壳体10的厚度,此时可以让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50并列设置时保持第一表面120的平坦,以在不影响第一表面120的外观美观的情况下节约成本。
进一步地,壳体10、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50可以为同一材质制成,如金属材质或耐磨的高分子材质,以使得外观面的光泽一致。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壳体10、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50可以为不同的材质,例如,壳体10为金属材质,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50为耐磨的高分子材质,不同材质的外观可以给予用户不同的视觉感受。
第一导轨组件40连接于壳体10,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轨组件40包括两个第一导轨板410,两个第一导轨板410均连接于壳体10的第一表面120,并分别设置于显露孔110的两侧,以对应于第一盖体20设置。进一步地,每个第一导轨板410均大致垂直于壳体10,也即,两个第一导轨板410大致平行相对设置。每个第一导轨板410均设有第一导轨411和第二导轨412,第一导轨411和第二导轨412用于与传动组件310相配合以导引第一盖体20的运动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轨411为形成于第一导轨板410上的导向槽结构,其用于提供第一盖体20的一种运动轨迹。第一导轨411设有第一导向部4111和第一延展部4112,第一延展部4112连接于第一导向部4111靠近第二盖体50的一端。自第一导向部4111靠近第二盖体50的一端到第一导向部4111远离第二盖体50的一端,第一导向部4111朝靠近壳体10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部4111形成沿第二方向的弯折,且弯折轨迹大致呈弧形。需要时说明的是,呈弧形的第一导向部4111可以对第一盖体20起到固定作用,防止第一盖体20发生下滑。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展部4112大致呈直线导轨状,其远离第一导向部4111的一端朝向壳体10大致沿直线延伸。可选地,第一延展部4112直线延伸时也相对于壳体10倾斜设置。具体而言,第一延展部4112靠近第一导向部4111的一端与第一表面120之间的距离,大于其远离第一导向部4111的一端与第一表面120之间的距离。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延展部4112也可以相对于壳体10平行延伸,也即,第一延展部4112也可以大致平行于壳体10的第一表面120。
第二导轨412设于第一导轨411和壳体10之间,第二导轨412用于提供第一盖体20的另一种运动轨迹。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轨412为形成于第一导轨板410上的导向槽结构,其大致呈直线导轨状。进一步地,第二导轨412相对于壳体10大致平行延伸。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导轨412也可以相对壳体10倾斜设置,且第二导轨412相对于壳体10倾斜的角度大致与第一延展部4112相同,也即,第二导轨412可以大致平行于第一延展部4112。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轨411与第二导轨412也可以为实体轨道的导轨形式,或者为凹槽的导轨形式,并不局限于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第一传动组件310连接于第一导轨组件40和第一盖体20之间。第一传动组件310用于可选择性地配合于第一导轨组件40的第一导轨411或第二导轨412,以引导第一盖体20按第一导轨411或第二导轨412所提供的运动轨迹进行运动。
具体地,驱动机构30还包括连接于第一传动组件310的第一驱动件320,第一传动组件310可选择地与第一导轨411或第二导轨412相配合,并与第一盖体20相连接。第一驱动件320用于驱动第一传动组件310带动第一盖体20运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320为电机,第一传动组件3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齿轮311、第一齿条312和第一连接件31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条312和第一连接件313可以作为第一传动组件310的执行端,以带动第一盖体20运动。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第一齿轮311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导轨板410,第一齿条312与第一齿轮311相啮合,并可运动地与第一导轨411或第二导轨412相配合。进一步地,第一齿条312上可以凸伸地设置有第一导向柱3121,第一导向柱3121凸伸入第一导轨411或第二导轨412中,以实现第一齿条312与第一导轨411或第二导轨412的滑动配合。第一连接件313连接于第一盖体20与第一齿条312之间。第一驱动件320连接于第一齿轮311,当第一驱动件320启动时,其驱动第一齿轮311转动,带动第一齿条312沿着第一导轨411或第二导轨412滑动,从而驱使第一连接件313带动第一盖体20相对壳体10运动。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盖体20嵌入显露孔110时,认为第一盖体20处于初始状态,此时,第一齿条312与第一导轨411的第一导向部4111配合。具体而言,第一盖体20处于初始状态下,第一齿条312的第一导向柱3121位于第一导向部4111远离第一延展部4112的一端。此时,第一齿条312沿着第一导轨411滑动,具体为第一齿条312沿第一导向部4111朝向第一延展部4112滑动时,第一盖体20相对壳体10运动的轨迹大致为,向下运动以及向后运动。若第一齿条312与第二导轨412配合,当第一齿条312沿第二导轨412滑动时,第一盖体20相对壳体10运动的轨迹大致为向后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轨组件40包括两个第一导轨板410,因此,第一齿轮311、第一齿条312、第一连接件313均相应地设置为两个。
进一步地,两个第一齿轮311之间通过第一连动组件330连接,以便通过设置单一的第一驱动件320即能同时驱动两个第一齿轮311运动,从而减少控制单元和生产成本。其中,第一连动组件330可以包括第一传动杆(图中未标出)、第一传动皮带(图中未标出)和第一皮带轮(图中未标出)。
具体地,第一传动杆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10,两个第一皮带轮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一齿轮311,两个第一传动皮带分别设于第一传动杆的两端,且每个第一传动皮带连接于第一传动杆与对应的第一皮带轮之间,便可以将其中一个第一齿轮311转动运动传递到另一个第一齿轮311。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成对的第一导轨板410、成对的第一传动组件310和第一连动组件330,可以在带动第一盖体20运动时,给予第一盖体20相对两边平衡的作用力,使得第一盖体20在运动过程不会因受力不平衡而朝向一边倾斜,从而使第一盖体20的运动效果较为顺滑平稳。
相应地,第二导轨组件70连接于壳体10,本实施例中,第二导轨组件70的结构与第一导轨组件40的结构大致相同,第二导轨组件70同样包括两个第二导轨板710。两个第二导轨板710均连接于壳体10的第一表面120,并分别设置于显露孔110的两侧,以对应于第二盖体50设置。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导轨板710与第一导轨板410均设置显露孔110较长边的两端,第二导轨板710与第一导轨板410在同一直线。因此,每个第二导轨板710也均大致垂直于壳体10,也即,两个第二导轨板710大致平行相对设置。进一步地,每一个第二导轨板710均设有第三导轨711,第三导轨711用于与第二传动组件610相配合以引导第二盖体50的运动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导轨711为形成于第二导轨板710上的导向槽结构,其用于提供第二盖体50的运动轨迹。第三导轨711设有第三导向部7111和第三延展部7112,第三延展部7112连接于第三导向部7111远离第一盖体20的一端。自第三导向部7111远离第一盖体20的一端到第三导向部7111靠近第一盖体20露孔的一端,第三导向部7111朝远离壳体10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导向部7111形成沿第二方向的弯折,且弯折轨迹大致呈弧形。需要说明的是,呈弧形的第三导向部7111可以对第二盖体50起到固定作用,防止第二盖体50发生下滑。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延展部7112大致呈直线导轨状,其远离第三导向部7111的一端朝壳体10大致沿直线延伸。也即,第三延展部7112相对于壳体10倾斜设置。具体而言,第三延展部7112靠近第三导向部7111的一端与第一表面120之间的距离,大于其远离第三导向部7111的一端与第一表面120之间的距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延展部7112也可以相对于壳体10平行延伸。也即,第三延展部7112也可以大致平行于壳体10的第一表面120。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导轨711也可以为实体轨道的导轨形式,或者凹槽的导轨形式,并不局限于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第二传动组件610连接于第二导轨组件70和第二盖体50之间。第二传动组件610用于与第三导轨711滑动配合,以引导第二盖体50按第三导轨711所提供的轨迹进行运动。
其中,第二传动组件610的结构与第一传动组件310的结构大致相同,驱动机构30还包括连接于第二传动组件610的第二驱动件620。第二驱动件620用于驱动第二传动组件610带动第二盖体50运动。
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620为电机,第二传动组件6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齿轮611、第二齿条612和第二连接件613。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齿条612和第二连接件613可以作为第二传动组件610的执行端,以带动第二盖体50运动。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第二齿轮611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导轨板710,第二齿条612与第二齿轮611相啮合,并可滑动地与第三导轨711相配合。进一步地,第二齿条612上可以凸伸地设置有第二导向柱6121,第二导向柱6121凸伸入第三导轨711中,以实现第二齿条612与第三导轨711的滑动配合。第二连接件613连接于第二盖体50与第二齿条612之间。第二驱动件620连接于第二齿轮611,当第二驱动件620启动时,其驱动第二齿轮611转动,带动第二齿条612沿着第三导轨711运动,从而驱使第二连接件613带动第二盖体50相对壳体10运动。
本实施例中,当第二盖体50嵌入显露孔110时,认为第二盖体50处于初始状态。此时,第二齿条612与第三导轨711的第三导向部7111配合。具体而言,第二盖体50处于初始状态下,第二齿条612的第二导向柱6121位于第三导向部7111远离第三延展部7112的一端。此时,第二齿条612沿着第三导轨711运动,具体为第二齿条612沿第三导向部7111朝向第三延展部7112运动时,第二盖体50相对壳体10运动的轨迹大致为,向上运动以及向后运动。由于第一盖体20的运动轨迹大致为向下运动以及向后运动或大致为向后运动,则第二盖体50通过大致为向上运动以及向后运动的运动轨迹可以避让第一盖体20,使得第一盖体20可以顺利地开启以显露镜头1011。也即,显露镜头1011时,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50分别由驱动机构30驱动而沿第一方向移动,且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50分别由驱动机构驱动30而相互远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导轨组件70包括两个第二导轨板710,因此,第二齿轮611、第二齿条612、第二连接件613均相应地设置为两个。
进一步地,两个第二齿轮611之间通过第二连动组件630连接,以便通过设置单一的第二驱动件620即能同时驱动两个第二齿轮611运动,从而减少控制单元和生产成本。其中,第二连动组件630可以包括第二传动杆(图中未标出)、第二传动皮带(图中未标出)和第二皮带轮(图中未标出)。
具体地,第二传动杆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10,两个第二皮带轮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二齿轮611,两个第二传动皮带分别设于第二传动杆的两端,且每个第二传动皮带连接于第二传动杆与对应的第二皮带轮之间,便可以将其中一个第二齿轮611转动运动传递到另一个第二齿轮61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成对的第二导轨板710和成对的第二传动组件610,可以在带动第二盖体50运动时,给予第二盖体50相对两边平衡的作用力,使得第二盖体50在运动过程不会因受力不平衡而朝向一边倾斜,影响第二盖体50的运动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投影装置100及盖门组件200,包括可相对壳体10运动的第一盖体20和第二盖体50,在盖门组件200开启时,可以将第二盖体50相对壳体10移动,能够为第一盖体20的运动提供更大的运动空间,避免第一盖体20因运动空间不足而开启卡壳或开启失败的现象产生。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盖门组件200还包括距离传感器80,距离传感器80设置于第二盖体50。其中,距离传感器80用于采集第二盖体50与投影装置主体101的指定部位之间的相对距离,以确定是否允许第二传动组件610控制第二盖体50运动。
其中,指定部位可以为最接近第二盖体50的内部结构件靠近第二盖体50的一侧所在的平面。例如,投影装置主体101可以具有参考面1013(如图1所示),参考面1013与第二盖体50相对设置,则可将参考面1013作为上述的指定部位。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距离传感器80可以设置于其他能够获取到第二盖体50与指定部位的相对距离的地方,如投影装置主体101上与第二盖体50相对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距离传感器80可以为光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或声波传感器等,通过发射光脉冲、红外线或声波,并根据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光脉冲、红外线或声波的时间,可以得出第二盖体50与指定部位的相对距离,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定义第二盖体50嵌入显露孔110时为第二盖体50的初始状态。出厂时设定第二盖体50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盖体20能不受阻碍地运动至第二盖体50和指定部位之间,将此时第二盖体50与投影装置主体101的指定部位之间的相对距离定为预设距离。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二盖体50可能会由于塑形形变而产生弯曲,进而第二盖体50与指定部位的相对距离会小于预设距离,从而阻碍或阻挡第一盖体20的运动。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滑盖门组件200可以根据第二盖体50的形变状态控制第二盖体50运动,以避让第一盖体20。例如,可以通过获取第二盖体50与指定部位之间的相对距离,并与预设距离进行比对,从而判断第二盖体50是否需要进行运动以避让第一盖体20的运动路径,使得第二盖体50不会阻挡第一盖体20的运动。
进一步地,因为第一盖体20的运动轨迹是确定的,第二盖体50出厂时初始状态的位置是确定的,且投影装置主体101的指定部位的位置和大小也是确定的,所以预设距离为确定值,其数值是有效可靠的。只是在使用过程中,第二盖体50可能会因为外界因素,如外力影响发生形变,或因自身内应力发生形变,进而第二盖体50与指定部位的相对距离会发生变化,所以需要将获取到的相对距离与预设距离进行比对,从而判断是否需要控制第二盖体50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若获取的相对距离小于预设距离,说明第一盖体20按原路径运动时会被第二盖体50阻挡,此时可以控制第二盖体50进行运动以避让第一盖体20。若获取的相对距离大于预设距离,说明第一盖体20按原路径运动时不会被第二盖体50阻挡,此时可以控制第二盖体50维持初始状态。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距离传感器80,可以实现对第二盖体50的智能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盖门组件控制方法,其可以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投影装置。其中,投影装置包括投影装置主体和盖门组件,盖门组件连接于投影装置主体。其中,投影装置主体包括镜头,盖门组件可选择性地遮蔽或显露镜头。进一步地,盖门组件包括壳体、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二盖体设有距离传感器。上述盖门组件控制方法,通过距离传感器获取第二盖与相对于投影装置主体的位置信息,进而确定盖门组件的开启方案,控制盖门组件开启。
具体地,请参阅图6,本申请提供的盖门组件控制方法包括:
S101:获取盖门组件的开启指令。
其中,盖门组件的开启指令是指对于盖门组件输入的控制第一盖体开启以显露镜头的指令。例如,用户使用投影装置时,需要通过控制盖门组件的运动,进而使设于投影装置主体的镜头通过显露孔显露,此时,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或控制按钮等对盖门组件输入开启指令。
S102:获取第二盖体相对于投影装置主体的位置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盖体相对于投影装置主体的位置信息为第二盖体与投影装置主体的指定部位之间的相对距离。指定部位可以为最接近第二盖体的内部结构件靠近第二盖体的一侧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于第二盖体的距离传感器来获取第二盖体相对于投影装置的位置信息。在本实施例中,距离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可以通过发射红外线,并根据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线的时间,进而获取第二壳体与第二盖体与指定部位之间的距离。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距离传感器可以为声波传感器或霍尔传感器等能够测量两物体相对距离的传感器。可选地,距离传感器还可以为光学传感器或声波传感器等,通过发射光脉冲或声波,并根据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光脉冲或声波的时间,进而获取第二壳体与指定部位之间的相对距离。
S103:根据位置信息,确定盖门组件的开启方案。
进一步地,根据获取到的位置信息中的相对距离与预设距离的比对结果确定盖门组件的开启方案。其中,预设距离是指出厂时设定第二盖体处于初始状态,第一盖体沿第一预设轨迹运动,且不受阻碍地运动至第二盖体和指定部位之间时,第二盖体与投影装置主体的指定部位之间的相对距离。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盖体处于初始状态是指第二盖体嵌入显露孔中的状态。第一预设轨迹是指第一盖体向下运动以及向后运动或向后运动,镜头从显露孔显露的运动过程。
具体地,当相对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信息时,第一盖体沿第一预设轨迹运动会被第二盖体阻挡,所以在控制第一盖体沿第一预设轨迹运动的同时,需要控制第二盖体沿第二预设轨迹运动。因此,确定盖门组件的开启方案为,控制所述第一盖体沿第一预设轨迹运动,所述第二盖体沿第二预设轨迹运动。本实施例中,第二预设轨迹是指第二盖体先向上再向后运动的预设轨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预设轨迹可以是指第二盖体向后运动的预设轨迹,因为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均为向后运动,此时第二盖体也不会阻挡第一盖体的运动。
当相对于距离大于等于预设距离信息时,此时第一盖体沿第一预设轨迹运动不会被第二盖体阻挡,也即控制第一盖体沿第一预设轨迹运动的时候,第二盖体维持原状也不会阻挡第一盖体的运动。因此,确定盖门组件的开启方案为,控制所述第一盖体沿第一预设轨迹运动,所述第二盖体维持初始状态。
S104:根据开启方案,控制盖门组件开启。
当确定开启方案后,可以通过设于投影仪装置主体的控制模块控制盖门组件按照已经确定的开启方案开启。例如,若确定的开启方案为,第一盖体沿第一预设轨迹运动,第二盖体维持初始状态,那此时盖门组件按照第一盖体沿第一轨迹运动,第二盖体维持初始状态的方案开启,使镜头自显露孔显露。
本申请提供的盖门组件控制方法,通过距离传感器来获取第二盖体相对于投影装置主体的位置信息,并根据位置信息确定盖门组件的开启方案,控制盖门组件开启。该盖门组件控制方法,能够更为智能便捷地对盖门组件的开启进行控制,避免第一盖体因运动空间不足而开启卡壳或开启失败的现象产生。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间接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盖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设有显露孔;
第一盖体,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
第二盖体,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第一盖体共同封盖所述显露孔;
第一导轨组件,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导轨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导轨板,每个第一导轨板均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包括第一导向部,自所述第一导向部靠近所述第二盖体的一端到所述第一导向部远离所述第二盖体的一端,所述第一导向部朝靠近所述壳体的方向延伸;
第二导轨组件,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导轨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导轨板,每个第二导轨板均设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包括第三导向部,自所述第三导向部远离所述第一盖体的一端到所述第三导向部靠近所述第一盖体的一端,所述第三导向部朝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延伸;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一盖体,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盖体,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用于分别导引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移动以显露或封盖所述显露孔;其中,显露所述显露孔时,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分别由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导引而沿第一方向移动,且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分别由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导引而相互远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齿轮、第一齿条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齿轮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齿轮、第二齿条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齿轮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导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还包括第一延展部,所述第一延展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延展部远离所述第一导向部的一端朝向所述壳体沿直线倾斜延伸。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导轨板还均设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设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导轨朝向所述壳体沿直线倾斜延伸,所述第一齿条可选择性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或所述第二导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条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导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轨还包括第三延展部,所述第三延展部连接于所述第三导向部,所述第三延展部远离所述第三导向部的一端朝向所述壳体沿直线倾斜延伸。
8.一种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投影装置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盖门组件,所述盖门组件连接于所述投影装置主体;所述投影装置主体包括镜头,所述显露孔与所述镜头相对,所述盖门组件选择性地显露或遮蔽所述镜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投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门组件还包括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连接于所述第二盖体,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投影装置主体的距离;其中,当检测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运动。
CN201811496952.1A 2018-12-07 2018-12-07 投影装置及其盖门组件 Active CN1112902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96952.1A CN111290201B (zh) 2018-12-07 2018-12-07 投影装置及其盖门组件
PCT/CN2019/119158 WO2020114228A1 (zh) 2018-12-07 2019-11-18 投影装置及其盖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96952.1A CN111290201B (zh) 2018-12-07 2018-12-07 投影装置及其盖门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0201A CN111290201A (zh) 2020-06-16
CN111290201B true CN111290201B (zh) 2021-09-28

Family

ID=70974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96952.1A Active CN111290201B (zh) 2018-12-07 2018-12-07 投影装置及其盖门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90201B (zh)
WO (1) WO2020114228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42A (zh) * 1994-09-21 1997-03-05 宝源基业有限公司 照相机的镜头盖及遮光罩装置
JPH1164971A (ja) * 1997-08-12 1999-03-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のシャッタ機構及びシャッタ開閉方法
CN101655678A (zh) * 2008-08-19 2010-02-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201435887Y (zh) * 2009-06-19 2010-03-31 庆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滑盖结构及电子装置
JP2011227517A (ja) * 2011-07-11 2011-11-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CN105824174A (zh) * 2015-01-22 2016-08-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0132983B1 (ko) * 1994-10-26 1998-04-16 배순훈 프로젝터의 투사각 조정장치
JP4193888B2 (ja) * 2006-07-31 2008-12-1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CN201156140Y (zh) * 2007-12-29 2008-11-26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保护装置
JP5830884B2 (ja) * 2011-03-15 2015-12-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ー
CN202339470U (zh) * 2011-11-18 2012-07-18 苏州新锐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投影机感应镜头滑盖
CN104469225B (zh) * 2014-12-12 2018-04-27 上海仪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激光电视投影仪的滑轨式移动镜头门
CN206209273U (zh) * 2016-11-29 2017-05-31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电视投影机镜头保护盖
CN206788539U (zh) * 2017-03-22 2017-12-22 成都市极米科技有限公司 滑动结构及投影设备
CN207541393U (zh) * 2017-06-15 2018-06-26 无锡视美乐激光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机镜头自动开合盖板
CN108873574B (zh) * 2018-06-26 2021-01-05 苏州佳世达光电有限公司 镜头自动保护装置及应用其的投影仪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42A (zh) * 1994-09-21 1997-03-05 宝源基业有限公司 照相机的镜头盖及遮光罩装置
JPH1164971A (ja) * 1997-08-12 1999-03-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のシャッタ機構及びシャッタ開閉方法
CN101655678A (zh) * 2008-08-19 2010-02-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201435887Y (zh) * 2009-06-19 2010-03-31 庆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滑盖结构及电子装置
JP2011227517A (ja) * 2011-07-11 2011-11-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CN105824174A (zh) * 2015-01-22 2016-08-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投影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90201A (zh) 2020-06-16
WO2020114228A1 (zh) 2020-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09612B2 (en) Foldable device
US10585458B2 (en) Foldable device
US9529441B2 (en) Display apparatus
EP2772830B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7443620B2 (en) Lens barrel unit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6347893B1 (en) Camera having a barrier capable of single smooth operation
US7717009B2 (en) Rotary damper
KR20210003262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290201B (zh) 投影装置及其盖门组件
US20170127057A1 (en) Display apparatus
KR100476416B1 (ko) 패널 구동장치
KR101616523B1 (ko) 3연동 슬라이딩 자동도어
US7652719B2 (en) Electric dust-proof device
JP5941392B2 (ja) 窓用ステー及び辷り出し窓
US932640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JP7262327B2 (ja) 開閉装置
JP5007150B2 (ja) プラットホームドア装置
US20190146592A1 (en) Display device
JP4871206B2 (ja) プラットホームドア装置
CN116096977A (zh) 门开闭装置
JP4632764B2 (ja) 絞り装置を有するレンズ鏡筒
JP4143159B2 (ja) カメラ用手動レンズバリア
CN115774369A (zh) 滑门装置和投影仪
JP2008279941A (ja) プラットホームドア装置
JP2009229856A (ja) レンズバリ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