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25702B - 吸入器 - Google Patents

吸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25702B
CN111225702B CN201880067328.1A CN201880067328A CN111225702B CN 111225702 B CN111225702 B CN 111225702B CN 201880067328 A CN201880067328 A CN 201880067328A CN 111225702 B CN111225702 B CN 1112257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part
support
inhaler
capsul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73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25702A (zh
Inventor
G·帕金斯
C·波弗尔
G·科瓦奇
P·罗格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xin Co
Original Assignee
Meixi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xin Co filed Critical Meixin Co
Publication of CN111225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57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257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57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28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01Details of inhal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61M15/0021Mouthpieces therefor
    • A61M15/0025Mouthpieces therefor with caps
    • A61M15/0026Hinged ca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28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61M15/003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using capsules, e.g.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28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61M15/003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using capsules, e.g.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61M15/0033Details of the piercing or cutting means
    • A61M15/0035Pierc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28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61M15/003Inhalators using prepacked dosages, one for each application, e.g. capsules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using capsules, e.g. to be perforated or broken-up
    • A61M15/0033Details of the piercing or cutting means
    • A61M15/0041Details of the piercing or cutting means with movable piercing or cutting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文描述了一种用于吸入可吸入干粉的吸入器。所述吸入器包含(a)外壳,所述外壳包含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b)胶囊保持器,所述胶囊保持器包含用于保持胶囊的腔室、用于将保持在所述腔室内的胶囊破开的胶囊破开器和用于使所述胶囊破开器破开胶囊的触发器;(c)用于支撑所述胶囊保持器的支撑件;以及(d)用于将干粉从所述胶囊传递到使用者中的出口。所述胶囊保持器被定位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包含孔口,所述触发器穿过所述孔口突出。所述孔口包含处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边缘中的切口,并且当所述胶囊保持器从所述第一壳体部移除时,所述触发器可以穿过所述切口。所述支撑件包含用于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配合部配合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当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相互接合时,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防止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壁向外移动。

Description

吸入器
本发明涉及吸入器,尤其涉及用于从胶囊中吸入干粉的吸入器。
存在各种吸入器,用于由使用者吸入容纳在胶囊内的干粉。通常,这类吸入器包含胶囊保持器、用于破开被保持在胶囊保持器内的胶囊的机构以及吸嘴或鼻吸件,来自胶囊的粉末可通过该吸嘴或鼻吸件吸入。已知将胶囊保持器和吸嘴/鼻吸件设置在保护性铰接外壳内,外壳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通过铰接销或其它机械联接器连接。也可绕铰链销枢转的铰接板将外壳的上半部与外壳的下半部分开,并用作胶囊保持器的支撑件,将胶囊保持器定位在铰接外壳的下半部中。便利地,铰接板通过“卡扣配合”连接被附接到外壳的下半部分,使得它可以在需要时被移除,但在正常使用期间将保持在适当位置。胶囊保持器通常还包含用于致动胶囊破开机构的触发器。典型地,触发器呈穿过外壳下半部的孔口突出的按钮的形式。当按下按钮时,保持在胶囊保持器的腔室内的胶囊被一个或多个尖头杆刺穿,并且释放粉末。然后可以通过吸嘴或鼻吸件吸入粉末。
WO94/28958描述了这样一种吸入器,其中按钮位于在壳体的下半部的边缘中形成的“切口”内。这是特别方便的,因为它允许当铰接板脱离并远离壳体的下半部枢转时,将胶囊保持器和按钮从壳体的下半部移除。然而,提供切口使得壳体的下半部变得柔性,因而难以提供可靠的“卡扣配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EP2648787描述了一种吸入器,其中外壳下半部的边缘是完整的,用于按钮的孔口设置在完整的外边缘下方。EP2648787描述了一种包含胶囊保持器、胶囊打开装置和按钮的“组合件”。为了给外壳提供额外的结构支撑,组合件的形状为锥形,以匹配壳体下部的形状。
然而,尽管EP2648787中描述的吸入器确实提供了外壳的刚性下部,但是提供完整的边缘意味着难以移除胶囊保持器,除非按入或移除按钮。因此,EP264878中描述的吸入器不是用户友好的。此外,在孔口上方的边缘部分非常薄,因此在重复使用过程中很容易破裂。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寻求缓解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吸入可吸入干粉的吸入器,该吸入器包含:-
(a)外壳,所述外壳包含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
(b)胶囊保持器,所述胶囊保持器包含用于保持胶囊的腔室、用于破开保持在所述腔室内的胶囊的胶囊破开器和用于使所述胶囊破开器破开胶囊的触发器;
(c)用于支撑所述胶囊保持器的支撑件;以及
(d)用于将干粉从所述胶囊传递到使用者中的出口,
其中所述胶囊保持器被定位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中,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包含孔口,所述触发器穿过所述孔口突出,
其中所述孔口包含处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边缘中的切口,并且当所述胶囊保持器从所述第一壳体部移除时,所述触发器可以穿过所述切口,并且
其中所述支撑件包含用于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配合部配合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当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相互接合时,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防止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壁向外移动。
显著地,本发明稳定了第一壳体部的壁,使得在支撑件和第一壳体部之间的连接,优选地卡扣配合连接的完整性得以保持。尽管在第一壳体部的边缘中存在切口,也是如此。
优选地,防止第一壳体部的相对壁向外移动。
优选地,第一壳体部包含吸入器的基部。
优选地,第一壳体部是下壳体部,第二壳体部是上壳体部。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不仅允许在第一壳体部的上边缘中设置切口,而且同时克服了由柔性外壁引起的壳体不稳定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入器,其中铰接板与第一壳体部的固定的、可拆卸的附接通过预定的和可预测的“卡扣配合”力实现,使得铰接板在使用期间保持连接到下壳体部,但是在需要时仍然可以拆卸而不会被使用者意外地拆卸。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包含一个或多个凸形配合部,例如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配合部包含一个或多个凹形配合部,例如一个或多个凹部。
可替代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包含一个或多个凹形配合部,例如一个或多个凹部,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配合部包含一个或多个凸形配合部,例如一个或多个突出部。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包含支撑板。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铰接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经由铰链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通过共同的铰链,优选地为铰链销,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包含用于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上的一个或多个第四配合部配合的一个或多个第三配合部。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配合部包含一个或多个凸形配合部,例如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第四配合部包含一个或多个凹形配合部,例如一个或多个凹部。
可替代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配合部包含一个或多个凹形配合部,例如一个或多个凹部,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第四配合部包含一个或多个凸形配合部,例如一个或多个突出部。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配合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四配合部的接合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之间形成连接,优选地形成卡扣配合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第一壳体部之间形成的连接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配合部的接合而保持。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部是下壳体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和所述第四配合部之间的竖直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长度或深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部是下壳体部,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配合部(优选地,一个或多个第二配合部的开口)和一个或多个第四配合部的边沿(优选地,上边沿或下边沿)之间的竖直距离小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的长度或深度。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的长度或深度在大约2mm和大约5mm之间,优选地在大约2mm和大约4mm之间,优选地大约3mm。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配合部,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配合部的开口,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四配合部的上边沿或下边沿之间的竖直距离在大约0.5mm和大约2mm之间,优选地,在大约0.5mm至大约1.5mm之间,优选地为大约1mm。
优选地,(a)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配合部和所述一个或多个第四配合部的上边沿或下边沿之间的距离与(b)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的长度或深度之间的差值在大约1mm和大约4mm之间,优选地在大约1mm和大约3mm之间,优选地大约2mm。
这意味着当支撑件移动脱离与第一壳体部的接合时,第三配合部和第四配合部在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之前彼此脱离。这也意味着当支撑件移动到与第一壳体部接合时,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在第三配合部和第四配合部之前接合。这允许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的接合以稳定第一壳体部,并允许第三配合部和第四配合部的可靠接合。
这在“卡扣配合”连接的接合过程中和接合之后为第一壳体部提供了刚性,确保了在支撑件和第一壳体部接合时一直保持连接的完整性。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在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支撑件的平面的方向上延伸。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配合部在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支撑件的平面的方向上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部包含处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壁内或壁上的一个或多个凹形配合部,用于容纳所述支撑件上的一个或多个凸形配合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部包含处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壁内或壁上的一个或多个空腔和/或一个或多个凹部,用于容纳所述支撑件上的一个或多个突出部。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包含一个或多个凹穴。
因此,优选的是,所述支撑件包含一个或多个突出部,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壁内或壁上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部包含处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壁内或壁上的一个或多个凹部,用于容纳所述支撑件上的一个或多个突出部。
因此,优选的是,所述支撑件包含一个或多个突出部,用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壁内或壁上的一个或多个凹部中。
优选地,第一壳体部包含用于容纳所述支撑件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的一个或多个空腔,以及用于容纳所述支撑件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的一个或多个凹部。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在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支撑件的平面的方向上突起。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部是下壳体部,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在向下的方向上突起。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是向下突起的突出部。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的大小被确定为使得它们在所述支撑件移动到与所述第一壳体部相接合时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相接合之前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相接合。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在基本平行于所述支撑件的平面的方向上突起。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部是下壳体部,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在横向/侧向方向上突起。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是横向/侧向突起的突出部。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的大小被确定为使得当所述支撑件被移动成不与所述第一壳体部接合时,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脱离之前,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脱离。
这在“卡扣配合”连接的接合过程中和接合之后为第一壳体部提供了刚性,确保了在支撑件和第一壳体部接合时一直保持连接的完整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部是下壳体部,并且(i)所述第一壳体部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的开口与(ii)所述第一壳体部中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的开口的上边沿之间的竖直距离小于所述支撑件上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的长度。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
(a)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的长度是在大约2mm与大约5mm之间,优选在大约2mm与大约4mm之间,优选大约3mm;以及
(b)(i)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的开口与(ii)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的开口的上边沿之间的竖直距离在约0.5mm与约2mm之间,优选地在约0.5mm与约1.5mm之间,优选地约为1mm。
优选地,以下之间的差:-
(a)(i)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的开口与(ii)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的开口的上边沿之间的距离,并且
(b)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的长度,
在约1mm与约4mm之间,优选地在约1mm与约3mm之间,优选地约2mm。
优选地,当所述支撑件与所述下壳体部接合时,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与所述支撑件相邻,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在所述支撑件下方。
优选地,当所述支撑件与所述下壳体部接合时,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与所述支撑件处于同一平面中,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位于所述支撑件的平面下方。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配合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部的面对支撑件表面中或面对支撑件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配合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外壁的加厚部分中或加厚部分上。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凹形配合部,优选为空腔,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外壁的加厚部分中。
优选地,所述外壁的加厚部分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切口和/或所述孔口。
优选地,所述外壁的加厚部分被提供在所述切口的每一侧处或附近。
优选地,沿着邻近所述切口的所述孔口的每一侧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所述外壁的加厚部分。换句话说,优选的是,所述外壁的加厚部分设置在所述孔口的上部的每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部的所述外壁的加厚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是包含内层和外层的双层壁,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形成在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
优选地,所述双层壁包含一个或多个横向构件,用于将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的空间分成多个空腔。
优选地,所述壁(优选双层壁)的加厚部分的厚度从远离所述切口的点处的较大厚度逐渐减小到所述切口处或所述切口附近的较小厚度。
优选地,所述壁(优选双层壁)的加厚部分的长度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边缘处或附近的较大长度逐渐减小到远离所述第一壳体部的边缘的点处的较小长度,例如在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基部处或附近。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形成在所述支撑件的面向第一壳体部的表面中或面向第一壳体部的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形成在所述支撑件的下表面中或下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四配合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部的直立壁中或直立壁上。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配合部形成在所述支撑件的边沿中或边沿上。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配合部是横向配合部。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凸形配合部,优选为突出部,从所述支撑件的面向第一壳体部的表面突出。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凸形配合部,优选为突出部,位于或靠近凸形支撑件的边沿。
虽然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在支撑件上的凸形配合部和在第一壳体部上的凹形配合部,但是应当理解,第一配合部和/或第三配合部可以是凹形配合部,例如形成在支撑件中的凹部或空腔,并且第二配合部和/或第四配合部可以是凸形配合部,例如形成在第一壳体部上的突出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部包含处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壁内或壁上的一个或多个凸形配合部,用于与所述支撑件上的一个或多个凹形配合部接合。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包含处于所述支撑件的壁或表面内或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空腔和/或凹部,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壳体部上的一个或多个突出部。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包含一个或多个凹穴。
这样,所述第一壳体部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突出部,用于***到所述支撑件内或所述支撑件上的一个或多个空腔中。
优选地,所述支撑体包含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壳体部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的一个或多个空腔,和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壳体部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的一个或多个凹部。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在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支撑件的平面的方向上突起。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部是下壳体部,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在向上的方向上突起。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是向上突起的突出部。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在基本平行于所述支撑件的平面的方向上突起。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部是下壳体部,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在横向/侧向方向上突起。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是横向/侧向突起的突出部。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的大小被确定为使得它们在所述支撑件移动到与所述第一壳体部相接合时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相接合之前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相接合。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的大小被确定为使得当所述支撑件被移动成不与所述第一壳体部接合时,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脱离之前,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脱离。
这在“卡扣配合”连接的接合过程中和接合之后为第一壳体部提供了刚性,确保了在支撑件和第一壳体部接合时一直保持连接的完整性。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第一壳体部是下壳体部,并且(i)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支撑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空腔的开口与(ii)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支撑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凹部的开口的下边沿之间的竖直距离小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第一壳体部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的长度。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
(a)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的长度是在大约2mm与大约5mm之间,优选在大约2mm与大约4mm之间,优选大约3mm;以及
(b)(i)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的开口与(ii)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的开口的下边沿之间的竖直距离在约0.5mm和约2mm之间,优选约0.5mm和约1.5mm之间,优选约1mm。
优选地,以下之间的差:-
(a)(i)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的开口与(ii)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的开口的下边沿之间的距离,并且
(b)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的长度,
在约1mm与约4mm之间,优选地在约1mm与约3mm之间,优选地约2mm。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被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侧面中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被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下侧上。
优选地,一个或多个凸形配合部,优选为突出部,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面对支撑件表面突出。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凹形配合部,优选地凹部,位于所述支撑件的边沿处或边沿附近。
除了以下实施例以外,其中(a)一个或多个凹部/空腔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中并且一个或多个第一和第二突出部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或(b)其中一个或多个凹部/空腔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中并且一个或多个第一和第二突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中,应了解,其它实施例可提供(c)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和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或所述支撑件中,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和一个或多个第二突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上或所述第一壳体部中,或(d)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一突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上或所述第一壳体部中,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二突起部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或所述支撑件中。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壳体部是下壳体部,并且(i)所述第一壳体部中的一个或多个空腔的开口与(ii)所述支撑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凹部的开口的下边沿之间的竖直距离小于所述支撑件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的长度。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优选的是:-
(a)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的长度是在大约2mm与大约5mm之间,优选在大约2mm与大约4mm之间,优选大约3mm;以及
(b)(i)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的开口与(ii)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的开口的下边沿之间的竖直距离在约0.5mm和约2mm之间,优选约0.5mm和约1.5mm之间,优选约1mm。
优选地,以下之间的差:-
(a)(i)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的开口与(ii)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的开口的下边沿之间的距离,并且
(b)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的长度,
在约1mm与约4mm之间,优选地在约1mm与约3mm之间,优选地约2mm。
在其它实施例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壳体部是下壳体部,并且(i)所述支撑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空腔的开口与(ii)所述第一壳体部中的一个或多个凹部的开口的上边沿之间的竖直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的长度。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优选的是:-
(a)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的长度是在大约2mm与大约5mm之间,优选在大约2mm与大约4mm之间,优选大约3mm;以及
(b)(i)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的开口与(ii)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的开口的上边沿之间的竖直距离在约0.5mm与约2mm之间,优选地在约0.5mm与约1.5mm之间,优选地约为1mm。
优选地,以下之间的差:-
(a)(i)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的开口与(ii)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的开口的上边沿之间的距离,并且
(b)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的长度,
在约1mm与约4mm之间,优选地在约1mm与约3mm之间,优选地约2mm。
优选地,在一个或多个凹部位于第一壳体部上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部是下壳体部,并且(i)一个或多个空腔的开口与(ii)一个或多个凹部的开口的上边沿之间的竖直距离小于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的长度。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优选的是:-
(a)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的长度在大约2mm与大约5mm之间,优选地在大约2mm与大约4mm之间,优选地大约3mm;以及
(b)(i)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的开口与(ii)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的开口的上边沿之间的竖直距离在约0.5mm与约2mm之间,优选地在约0.5mm与约1.5mm之间,优选地约为1mm。
优选地,以下之间的差:-
(a)(i)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的开口与(ii)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的开口的上边沿之间的距离,并且
(b)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的长度,
在约1mm与约4mm之间,优选地在约1mm与约3mm之间,优选地约2mm。
优选地,在一个或多个凹部位于支撑件上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部是下壳体部,并且(i)一个或多个空腔的开口和(ii)一个或多个凹部的开口的下边沿之间的竖直距离小于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的长度。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优选的是:-
(a)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的长度在大约2mm与大约5mm之间,优选地在大约2mm与大约4mm之间,优选地大约3mm;以及
(b)(i)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的开口与(ii)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的开口的下边沿之间的竖直距离在约0.5mm和约2mm之间,优选约0.5mm和约1.5mm之间,优选约1mm。
优选地,以下之间的差:-
(a)(i)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的开口与(ii)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的开口的下边沿之间的距离,并且
(b)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的长度,
在约1mm与约4mm之间,优选地在约1mm与约3mm之间,优选地约2mm。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优选一个或多个突出部,优选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的外表面基本上是平的。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优选一个或多个突出部,优选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的内表面基本上是平的。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优选一个或多个突出部,优选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包含锥形端部。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优选一个或多个突出部,优选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的内表面是锥形的。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优选一个或多个突出部,优选一个或多个第一突出部)的内表面在锥形端部和它们从其突出的支撑件之间基本上是平的。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部是下壳体部,吸入器包含所述第三和第四配合部,并且第二和第四配合部之间的竖直距离小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在所述锥形端与所述支撑件之间的基本平坦部的长度。
优选地,在一个或多个凹部在第一壳体部上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部是下壳体部并且(i)一个或多个空腔的开口与(ii)一个或多个凹部的开口的上边沿之间具有竖直距离,小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在所述锥形端与所述支撑件之间的基本平坦部的长度。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优选的是:-
(a)所述基本平坦部的长度是在大约1mm与大约3mm之间,优选地在大约1mm与大约2mm之间,优选地大约1.5mm;以及
(b)(i)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的开口与(ii)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的开口的上边沿之间的竖直距离在约0.5mm与约2mm之间,优选地在约0.5mm与约1.5mm之间,优选地约为1mm。
优选地,以下之间的差:-
(a)(i)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的开口与(ii)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的开口的上边沿之间的距离,并且
(b)所述基本平坦部的长度,
在约0.5mm和约2mm之间,优选地在约0.5mm和约1mm之间,优选地约0.5mm。
优选地,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是在所述支撑件上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部是下壳体部并且是(i)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的开口与(ii)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的开口的下边沿之间的竖直距离,小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在所述锥形端与所述支撑件之间的基本平坦部的长度。
在这样的实施例中,优选的是:-
(a)所述基本平坦部的长度是在大约1mm与大约3mm之间,优选地在大约1mm与大约2mm之间,优选地大约1.5mm;以及
(b)(i)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的开口与(ii)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的开口的下边沿之间的竖直距离在约0.5mm和约2mm之间,优选约0.5mm和约1.5mm之间,优选约1mm。
优选地,以下之间的差:-
(a)(i)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的开口与(ii)所述一个或多个凹部的开口的下边沿之间的距离,并且
(b)所述基本平坦部的长度,
在约0.5mm和约2mm之间,优选地在约0.5mm和约1mm之间,优选地约0.5mm。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优选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在锥形端部和它们从其突出的支撑件之间具有基本均匀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触发器成形为至少部分地填充所述边缘中的所述切口。这不仅为所述第一壳体部提供了附加的结构支撑,而且还提供了方便的杠杆,以允许使用者将按钮和支撑件从所述第一壳体部中提起。
优选地,所述触发器成形为桥接由所述切口形成的所述边缘中的间隙。
优选地,所述触发器包含用于至少部分地填充所述边缘中的所述切口的突出部。优选地,所述突出部成形为桥接由所述切口形成的所述边缘中的间隙。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成形为至少部分地填充所述边缘中的所述切口。以类似于触发器形状的方式,这不仅为第一(下)壳体部提供了额外的结构支撑,而且还提供了方便的杠杆,用于允许使用者将支撑件从第一(下)壳体部中提起。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成形为桥接由所述切口形成的所述边缘中的间隙。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包含用于至少部分地填充所述边缘中的所述切口的突出部。优选地,所述突出部成形为桥接由所述切口形成的所述边缘中的间隙。
优选地,所述边缘中的所述切口至少部分地由所述触发器和所述支撑件填充。
优选地,所述触发器和所述支撑件都桥接由所述切口形成的所述边缘中的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部的边缘成形为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边缘中的切口重叠。当外壳处于闭合位置时,这在切口周围为吸入器提供了额外的结构支撑和保护。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壳体部用铰链铰接在一起,所述铰链位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边缘下方的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外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部的边缘成形为与邻近所述铰链的所述第一壳体部重叠。这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当外壳处于闭合位置时,它为铰链提供了额外的结构支撑。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部的边缘在铰链附近和切口上方与所述第一壳体部重叠的量大于在所述铰链和所述切口之间的位置处与的重叠量。这是有利的,因为已经发现这种成形的边缘轮廓不仅增加了第二壳体部的强度,而且使外壳中使用的材料量最少化。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部包含用于为所述第一壳体部提供结构支撑的一个或多个肋。
优选地,所述触发器由所述支撑件支撑。
优选地,所述触发器被保持与所述支撑件可滑动地接合。
优选地,所述触发器可沿着所述支撑件的一个或多个通道移动。
优选地,所述触发器可沿着一对通道移动。
优选地,所述触发器包含一个或多个突出部,用于与所述支撑件可滑动地接合,优选地与所述支撑件的一个或多个通道可滑动地接合。
优选地,所述触发器包含用于与所述支撑件的第一通道可滑动接合的第一突出部和用于与所述支撑件的第二通道可滑动接合的第二突出部。
优选地,一个或多个通道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下侧上。
优选地,所述切口比所述孔口窄,所述触发器包含主体和突起部,其中所述切口被成形为容纳所述突起部,并且所述孔口被成形为容纳所述主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吸入可吸入干粉的吸入器,所述吸入器包含:-
(a)外壳,所述外壳包含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
(b)胶囊保持器,所述胶囊保持器包含用于保持胶囊的腔室、用于破开保持在所述腔室内的胶囊的胶囊破开器和用于使所述胶囊破开器破开胶囊的触发器;
(c)用于支撑所述胶囊保持器的支撑件;以及
(d)用于将干粉从所述胶囊传递到使用者中的出口,
其中所述胶囊保持器被定位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中,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包含孔口,所述触发器穿过所述孔口突出,
其中所述孔口包含处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边缘中的切口,并且当所述胶囊保持器从所述第一壳体部移除时,所述触发器可以穿过所述切口,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壁的至少一部分包含加厚的壁。
优选地,所述加厚的壁包含双层壁。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部包含处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所述加厚的壁内的一个或多个空腔,用于容纳所述支撑件上的一个或多个突出部。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空腔包含一个或多个凹穴。
优选地,所述加厚的壁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切口和/或所述孔口。
优选地,所述加厚的壁设置在所述切口的每一侧或每一侧附近。
优选地,所述沿着邻近切口的孔的每一侧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所述加厚的壁。换句话说,优选的是,所述加厚的壁设置在所述孔口的上部的每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部的所述加厚的壁的至少一部分是包含内层和外层的双层壁。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部的所述加厚的壁的至少一部分是包含内层和外层的双层壁,在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形成一个或多个空腔。
优选地,所述双层壁包含一个或多个横向构件,用于将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的空间分成多个空腔。
优选地,所述加厚的壁,优选双层壁,的厚度从远离切口的点处的较大厚度逐渐减小到切口处或切口附近的较小厚度。
优选地,所述加厚的壁,优选双层壁,的长度从第一壳体部的边缘处或附近的较大长度逐渐减小到远离第一壳体部的边缘的点处的较小长度,例如在第一壳体部的底部处或附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吸入可吸入干粉的吸入器,所述吸入器包含:-
(a)外壳,所述外壳包含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
(b)胶囊保持器,所述胶囊保持器包含用于保持胶囊的腔室、用于破开保持在所述腔室内的胶囊的胶囊破开器和用于使所述胶囊破开器破开胶囊的触发器;
(c)用于支撑所述胶囊保持器的支撑件;以及
(d)用于将干粉从所述胶囊传递到使用者中的出口,
其中所述胶囊保持器被定位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中,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包含孔口,所述触发器穿过所述孔口突出,
其中所述孔口包含处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边缘中的切口,当所述胶囊保持器从所述第一壳体部移除时,所述触发器可以穿过所述切口,其中,所述切口窄于所述孔口,所述触发器包含主体和突起部,其中,所述切口成形为容纳所述突起部,并且所述孔口成形为容纳所述主体。
这种布置在向吸入器的外壁提供强度方面特别有效,因为触发器仍可容易地从第一壳体部移除,但同时减小了切口的尺寸,并因此减小了对第一壳体部的稳定性的影响。
应当理解,当从前方观察吸入器时,所提及的切口窄于孔口是指切口和孔口的相应宽度。这特别参照图5示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吸入可吸入干粉的吸入器,所述吸入器包含:-
(a)外壳,所述外壳包含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
(b)胶囊保持器,所述胶囊保持器包含用于保持胶囊的腔室、用于破开保持在所述腔室内的胶囊的胶囊破开器和用于使所述胶囊破开器破开胶囊的触发器;
(c)用于支撑所述胶囊保持器的支撑件;以及
(d)用于将干粉从所述胶囊传递到使用者中的出口,
其中所述胶囊保持器被定位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中,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包含孔口,所述触发器穿过所述孔口突出;以及
其中所述触发器由所述支撑件支撑。
优选地,所述孔口包含处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边缘中的切口,当所述胶囊保持器从所述第一壳体部移除时,所述触发器可以穿过所述切口。
优选地,所述触发器被保持与所述支撑件可滑动地接合。
优选地,所述触发器可沿着所述支撑件的一个或多个通道移动。
优选地,所述触发器可沿着一对通道移动。
优选地,所述触发器包含一个或多个突出部,用于与所述支撑件可滑动地接合,优选地与所述支撑件的一个或多个通道可滑动地接合。
优选地,所述触发器包含用于与所述支撑件的第一通道可滑动接合的第一突出部和用于与所述支撑件的第二通道可滑动接合的第二突出部。
优选地,一个或多个通道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下侧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吸入可吸入干粉的吸入器,所述吸入器包含:-
(a)外壳,所述外壳包含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
(b)胶囊保持器,所述胶囊保持器包含用于保持胶囊的腔室、用于破开保持在所述腔室内的胶囊的胶囊破开器和用于使所述胶囊破开器破开胶囊的触发器;
(c)用于支撑所述胶囊保持器的支撑件;以及
(d)用于将干粉从所述胶囊传递到使用者中的出口,
其中所述胶囊保持器被定位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中,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包含孔口,所述触发器穿过所述孔口突出,
其中所述孔口包含处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边缘中的切口,并且当所述胶囊保持器从所述第一壳体部移除时,所述触发器可以穿过所述切口,并且
其中所述支撑件包含用于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配合部配合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上的一个或多个第四配合部配合的一个或多个第三配合部。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配合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四配合部的接合在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之间形成连接,优选地形成卡扣配合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支撑件和所述第一壳体部之间形成的连接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配合部的接合而保持。
应当理解,对“一个或多个”的引用包括对“多个”的引用。
将理解的是,对“至少部分地”的引用包括对“完全”的引用。
将理解的是,对“至少一部分”的引用包括对“全部”的引用。
在本说明书内,术语“约”意指加或减20%,更优选加或减10%,甚至更优选加或减5%,最优选加或减2%。
优选地,“竖直”是指与支撑件的平面基本垂直的方向。
在第一配合部是凸形配合部的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的长度”是指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优选为一个或多个突出部)从支撑件突出的距离。
在第二配合部是凸形配合部的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一个或多个第二配合部的长度”是指一个或多个第二配合部(优选为突出部)从第一壳体部突出的距离。
在本说明书中,应当理解的是,例如关于凹部或空腔的“深度”的引用应被赋予其关于凹部或空腔的深度的通常含义,例如凹部或空腔突出到支撑件或第一壳体部中的距离。
在本说明书中,应当理解的是,“基本上垂直于支撑件的平面”是指与支撑件的平面成约80度和约100度之间,优选地与支撑件的平面成约85度和约95度之间,优选地与支撑件的平面成约90度,优选地为90度。
在本说明书中,应当理解“基本平行于支撑件的平面”是指与支撑件的平面成约10度,优选与支撑件的平面成约5度,优选约3度,优选与支撑件的平面平行。
优选地,“基本上平坦的”指的是平坦的。
优选地,“基本上平坦的”是指非锥形的。
应当理解,对“第一壳体部的壁”的引用包含对壳体部的相对壁的引用。例如,第一壳体部在由边缘界定的开口的相对侧上具有相对的壁。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吸入可吸入干粉的吸入器,所述吸入器包含:-
(a)外壳,所述外壳包含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
(b)胶囊保持器,所述胶囊保持器包含用于保持胶囊的腔室、用于破开保持在所述腔室内的胶囊的胶囊破开器和用于使所述胶囊破开器破开胶囊的触发器;
(c)用于支撑所述胶囊保持器的支撑件;以及
(d)用于将干粉从所述胶囊传递到使用者中的出口,
其中所述胶囊保持器被定位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中,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包含孔口,所述触发器穿过所述孔口突出,
其中所述孔口包含处于所述第一壳体部的边缘中的切口,并且当所述胶囊保持器从所述第一壳体部移除时,所述触发器可以穿过所述切口,并且
其中所述支撑件包含用于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配合部配合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当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相互接合时,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防止所述第一壳体部的壁向外移动。
在本说明书中,优选提及的“防止向外移动”是指一个或多个壁向外移动不能超过约1mm,优选不超过约0.8mm,优选不超过约0.5mm,优选不超过约0.3mm,优选不超过约0.2mm,优选不超过约0.1mm。
在包含一个或多个第三配合部和第四配合部的实施例中,优选的是,“防止向外移动”意味着一个或多个壁不能向外移动超过一个或多个第三配合部的长度或深度。
在本说明书中,已经以能够写出清楚和简明的说明书的方式描述了实施例,但是意图并将意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可以对实施例进行各种组合或分离。例如,应当理解,本文描述的所有优选特征可适当地应用于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所有方面,反之亦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例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吸入器的视图,其中外壳被铰接打开,铰接板和吸嘴处于打开构型并且其中触发器已经被向内按压;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吸入器的视图,其中外壳是闭合的;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吸入器的视图,其中外壳被铰接打开并且铰接板和吸嘴处于闭合构型;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吸入器的视图,其中外壳被铰接打开,铰接板和吸嘴处于打开构型,并且其中触发器处于“静止”位置;
图5示出了图4所示的吸入器的正视图;
图6从下方示出了图1所示的吸入器的透视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吸入器的分解视图;
图8示出了吸入器双层壁的放大视图;
图9是示出支撑件和第一壳体部的突出部和凹部/空腔的位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10示出了图9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示出了支撑件和第一壳体部的突出部和凹部/空腔的位置和相对尺寸。
本发明涉及用于从胶囊中吸入干粉的吸入器,其中改进了外壳的结构完整性。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吸入器1包括:外壳2,包含第一壳体部2a和第二壳体部2b;胶囊保持器3,包含用于保持胶囊(未示出)的腔室4;胶囊破开器5,用于将保持在腔室4内的胶囊打开;以及触发器6,形式为按钮6,用于促使胶囊破开器5破开胶囊。在所示的实例中,胶囊破开器5包含一对尖头杆5a、5b。
胶囊保持器3由支撑件7保持就位,该支撑件在所示实例中为铰接板7。具体参照图3和图4,在正常使用期间,铰接板7可释放地连接到第一壳体部2a,使得胶囊保持器3定位在第一壳体部2a内。
吸入器还包括吸嘴8形式的出口8,使用者可通过该出口从保持在腔室4内的破开的胶囊中吸入粉末。
如图6所示,铰接板7还支撑触发器6,其中触发器6经由一对通道9a、9b与铰链板7的底面可滑动地接合,触发器6的横向凸缘10a、10b沿着所述一对通道9a、9b滑动。这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当按压触发器6时,即使在操作期间触发器6弯曲到一定程度,也能确保杆5a、5b的正确对准。
如图3和7所示,当铰接板7连接到第一壳体部2a时,即在正常使用期间,触发器6穿过第一壳体部2a的壁中的孔口11突出。当静止时,触发器6被一个或多个弹簧(未示出)朝向一个位置推动,在该位置,它突出穿过孔口11,并且在该位置,尖头杆5a、5b未被推动成与保持在腔室4内的胶囊接触。在图2、3、4和5中示出了处于静止位置的触发器6。
当使用者期望破开被保持在胶囊保持器3的腔室4内的胶囊时,向内朝着胶囊保持器3推动触发器6。这促使尖头杆5a、5b破开胶囊并将包含在胶囊内的粉末释放到腔室4中。触发器6在图1和6中示出为处于“推入”位置。
可以理解,在触发器6与通道9a、9b接合的情况下,当铰接板7从第一壳体部2a释放以允许铰接板7绕其铰链12枢转时,触发器6也将从第一壳体部2a移除。这进一步由杆5a、5b在胶囊保持器3的接收通道25a、25b内的位置辅助。便利地,这通过第一壳体部2a的边缘14中的切口13来促进,当铰接板7枢转离开第一壳体部2a时,触发器6穿过切口13。
遗憾的是,虽然切口13的设置大大改善了吸入器的可用性,但是这会降低第一壳体部2a的刚度,从而影响铰接板7和第一壳体部2a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可以理解,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重要的是铰接板7保持与第一壳体部2a连接,使得胶囊保持器保持相对于触发器6的位置,并且使得当打开吸嘴8时,即当吸嘴8向上枢转并远离铰接板7时,或者当按下触发器6时,胶囊保持器3和触发器6不会从第一壳体部2a上释放。如果第一壳体部2a的刚性不够,则铰接板7和第一壳体部2a之间的“卡扣配合”连接会意外地释放,这显然是不期望的。
还如图3所示,并且另外参照图4、5和7所示的触发器6的形状,触发器6包括突起部15,该突出部在触发器6的“静止”位置位于边缘的切口内。这增加了对第一壳体部2a的结构支撑,防止第一壳体部2a围绕切口13向内移动。为了提供额外的支撑,铰接板7还包括位于边缘14的切口13内的突起部16。
具体参照图5,切口13比孔口11窄,切口13成形为容纳突起部15,孔口11成形为容纳触发器6的主体26。为此,切口13的宽度w1小于孔口11的宽度w2。
虽然突起部15、16防止第一壳体部2a的壁向内移动,但它们不防止向外移动。实际上,这样的向外移动对于铰接板7与第一壳体部2a的卡扣配合连接来说具有更大的风险,因为该连接依赖于铰接板7上的突出部17a、17b,突出部17a、17b通过“夹扣配合”接合到第一壳体部2a的内壁上的凹部18a、18b。因此,如果允许该第一壳体部2a的壁向外移动,则突出部17a、17b将不再牢固地位于凹部18a、18b内。
具体参照图9和10,为了防止第一壳体部2a的壁向外移动,铰接板7包括一对向下突起的突出部19a、19b,它们被接纳在形成于第一壳体部2a的双层壁21内的空腔20a、20b中。在所示的实例中,突出部的长度l为3mm。突出部19a、19b具有锥形端部29,以允许在***空腔20a、20b期间的未对准,并拉紧第一壳体部2a的壁。每个突出部19a、19b的其余部分的厚度基本上是均匀的,以允许当铰接板7降低时,突出部17a、17b与第一壳体部2a上的凹部18a、18b“卡扣配合”。在锥形端和铰接板7之间的突出部19a、19b的内表面30是平坦的。在所示的实例中,突出部的平坦部f度为1.5mm。这意味着,即使铰接板7有少量的旋转运动,也可以防止壁向外移动。这还确保了铰接板7以受控的力与第一壳体部2a脱离。
空腔20a、20b的开口27与凹部18a、18b的上边沿28之间的竖直距离v为1mm。结果,在所述竖直距离和突出部19a、19b的长度之间存在2mm的差,或者在所述竖直距离和平坦部30的长度之间存在0.5mm的差。这意味着,当铰接板7从与第一壳体部的接合中移出时,在突出部19a、19b从空腔20a、20b脱离之前,突出部17a、17b从凹部18a、18b脱离。
这也意味着当铰接板7移动成与第一壳体部2接合时,突出部19a、19b和空腔20a、20b在突出部17a、17b和凹部18a、18b之前接合。这允许突出部19a、19b和空腔20a、20b的接合,以稳定第一壳体部2a,并允许突出部17a、17b和凹部18a、18b的可靠的“卡扣配合”接合。
图9示出第一壳体部2a和铰接板7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其示出突出部17a、17b、19a、19b、凹部18a、18b和空腔20a、20b的相对位置和尺寸。
通过将突出部19a、19b定位在空腔20a、20b内,防止了第一壳体部壁的向外移动。突出部19a、19b的长度使得当铰链板7移动成与第一壳体部2a接合时,在突出部17a、17b与凹部18a、18b的“卡扣配合”连接之前,突出部19a、19b与空腔20a、20b接合,并且当铰接板7脱离与第一壳体部2a的接合时,在“卡扣配合”连接脱离之后,突出部19a、19b与空腔20a、20b脱离。这在“卡扣配合”连接接合期间和接合之后为第一壳体部2a的壁提供了刚性,确保了在铰接板7和第一壳体部2a接合时一直保持“卡扣配合”连接的完整性。
第一壳体部2a的双层壁21不仅起到防止向外移动的作用,而且为第一壳体部2a提供额外的结构刚性。为此,特别参照图1,双层壁21在切口的任一侧和孔口11的上部设置加强外壁。
同样如图1所示,双层壁21包括横向构件22,横向构件22将双层壁21的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的空间分成多个空腔20。此外,双层壁的厚度从远离切口13的较大厚度逐渐减小到切口13处或附近的较小厚度。已经发现,具有形成多个空腔的横向构件的锥形双层壁的这种布置不仅在通过与铰接板7的向下突起的突出部19接合而防止第一壳体部2a的壁的向外移动方面是特别有效的,而且在通过该布置所给予的结构支撑而防止这种向外移动方面也是特别有效的。
第一壳体部2a还设置有多个肋24,用于为第一壳体部2a提供结构支撑。
第一壳体部2a和第二壳体部2b通过位于第一壳体部2a的边缘14下方的第一壳体部2a的外侧的铰链12铰接在一起。
具体参考图2,第二壳体部2b的形状使得其边缘23与第一壳体部2a的边缘14中的切口13重叠。当外壳处于闭合位置时,这在切口13周围为吸入器提供了额外的结构支撑。第二壳体部2b的边缘23也成形为与邻近铰链12的第一壳体部2a重叠。这也是有利的,因为当外壳2a、2b处于闭合位置时,它为铰链12提供了额外的结构支撑。
从图2中还可以看出,第二壳体部2b的边缘23在邻近铰链12处并且在切口13上方与第一壳体部2a重叠的量大于在铰链12和切口13之间的位置处重叠的量。这是有利的,因为已经发现这种成形边缘轮廓不仅增加了第二壳体部2b的强度,而且使形成外壳2a、2b的材料的量最少化。
应当理解,对本文描述的当前优选实施例的各种改变和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清楚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并且不减少其伴随的优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这样的改变和修改。因此,这些改变和修改由所附权利要求覆盖。

Claims (18)

1.一种用于吸入可吸入干粉的吸入器(1),所述吸入器包含:
(a)外壳(2),所述外壳包含第一壳体部(2a)和第二壳体部(2b);
(b)胶囊保持器(3),所述胶囊保持器包含用于保持胶囊的腔室(4)、用于破开保持在所述腔室(4)内的胶囊的胶囊破开器(5)和用于使所述胶囊破开器(5)破开胶囊的触发器(6);
(c)用于支撑所述胶囊保持器(3)的支撑件(7);以及
(d)用于将干粉从所述胶囊传递到使用者中的出口(8),
其中所述胶囊保持器(3)被定位在所述第一壳体部(2a)中,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2a)包含孔口(11),所述触发器(6)穿过所述孔口突出,
其中所述孔口(11)包含处于所述第一壳体部(2a)的边缘(14)中的切口(13),并且当所述胶囊保持器(3)从所述第一壳体部(2a)移除时,所述触发器(6)能够穿过所述切口(13),并且
其中所述支撑件(7)包含用于与所述第一壳体部(2a)上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配合部(20a,20b)配合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19a,19b),当所述第一配合部(19a,19b)和所述第二配合部(20a,20b)相互接合时,所述第一配合部(19a,19b)和所述第二配合部(20a,20b)防止所述第一壳体部(2a)的壁向外移动,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19a,19b)包含一个或多个凸形配合部,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配合部(20a,20b)包含一个或多个凹形配合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凹形配合部形成在所述第一壳体部(2a)的外壁的加厚部分(21)中,其中所述外壁的所述加厚部分(21)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切口(13)和/或所述孔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2a)包含处于所述第一壳体部(2a)的壁内或壁上的一个或多个空腔,用于容纳所述支撑件上的一个或多个突出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外壁的所述加厚部分(21)的至少一部分包含双层壁,所述双层壁包含内层和外层,所述一个或多个凹形配合部形成在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双层壁包含用于将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多个空腔(20)的一个或多个横向构件(2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壁的所述加厚部分(21)的厚度从远离所述切口(13)的点处的较大厚度逐渐减小到所述切口(13)处或所述切口附近的较小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19a,19b)从所述支撑件(7)的面对第一壳体部分的表面突出。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支撑件(7)包含用于与所述第一壳体部上的一个或多个第四配合部(18a,18b)配合的一个或多个第三配合部(17a,17b)。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配合部(17a,17b)包含一个或多个凸形配合部,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第四配合部(18a,18b)包含一个或多个凹形配合部。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配合部(17a,17b)包含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第四配合部(18a,18b)包含一个或多个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配合部(17a,17b)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四配合部(18a,18b)的接合形成所述支撑件(7)与所述第一壳体部(2a)之间的连接,并且其中在所述支撑件(7)与所述第一壳体部(2a)之间形成的所述连接是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合部(19a,19b)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配合部(20a,20b)的接合来维持的。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2a)是下壳体部,并且第二配合部(20a,20b)和第四配合部(18a,18b)之间的竖直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配合部(19a,19b)的长度或深度。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第三配合部(17a,17b)在基本上平行于所述支撑件(7)的平面的方向上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第一配合部(19a,19b)在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支撑件(7)的平面的方向上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触发器(6)由所述支撑件(7)支撑。
1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触发器(6)被保持成与所述支撑件(7)处于可滑动接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触发器(6)是沿着所述支撑件(7)的一个或多个通道(9a,9b)可移动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触发器(6)是沿着所述支撑件(7)的一个或多个通道(9a,9b)可移动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入器,其中所述切口(13)窄于所述孔口(11),所述触发器(6)包含主体(26)和突起部(15),其中所述切口(13)成形为容纳所述突起部(15),并且所述孔口(11)成形为容纳所述主体(26)。
CN201880067328.1A 2017-10-24 2018-10-05 吸入器 Active CN1112257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1717451.7 2017-10-24
GB201717451 2017-10-24
PCT/GB2018/052846 WO2019081883A1 (en) 2017-10-24 2018-10-05 INHAL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5702A CN111225702A (zh) 2020-06-02
CN111225702B true CN111225702B (zh) 2022-07-19

Family

ID=64049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7328.1A Active CN111225702B (zh) 2017-10-24 2018-10-05 吸入器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1730898B2 (zh)
EP (1) EP3645090B1 (zh)
JP (1) JP7110336B2 (zh)
CN (1) CN111225702B (zh)
AU (1) AU2018356925B2 (zh)
DK (1) DK3645090T3 (zh)
ES (1) ES2845141T3 (zh)
PL (1) PL3645090T3 (zh)
PT (1) PT3645090T (zh)
WO (1) WO20190818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1010101S1 (en) 2020-09-18 2024-01-02 Trudell Medical International Holding chamber
USD979742S1 (en) * 2021-03-24 2023-02-28 Merxin Ltd Inhaler
US20240173490A1 (en) * 2021-03-30 2024-05-30 Cf Pharmtech, Inc. Inhalation device
WO2023038607A1 (en) * 2021-09-13 2023-03-16 Abdi Ibrahim Ilac Sanayi Ve Ticaret Anonim Sirketi Automatic dry powder inhal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7118A (en) * 1993-06-03 1999-09-07 Boehringer Ingelheim Kg Capsule holder
CN103237570A (zh) * 2010-12-06 2013-08-07 利肯萨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 吸入器
CN106456911A (zh) * 2014-04-29 2017-02-22 好利安科技有限公司 铰接的胶囊吸入器
EP3138601A1 (en) * 2015-09-04 2017-03-08 Victor Esteve Dry powder inhaler
CN106924845A (zh) * 2017-04-17 2017-07-07 苏州新劢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干粉吸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35538A1 (en) * 2002-04-09 2003-12-25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 Method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n anticholinergic by inhalation
US7284553B2 (en) * 2002-12-12 2007-10-23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 Powder inhaler comprising a chamber for a capsule for taking up a non-returnable capsule being filled with an active ingredient
US7694676B2 (en) * 2005-04-22 2010-04-13 Boehringer Ingelheim Gmbh Dry powder inhaler
DE102006009637A1 (de) * 2005-10-28 2007-05-03 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 Inhalator mit Mundstück mit mikrobiologischer Schutzfunktion
US8746244B2 (en) 2009-10-02 2014-06-10 Boehringer Ingelheim International Gmbh Powder inhaler
EP2782488B1 (en) * 2011-11-25 2017-10-25 Mahmut Bilgic Inhalation device
EP2964297B1 (en) 2013-03-08 2020-05-06 Interquim, S.A. Inhaler
MX2016011003A (es) * 2014-02-25 2016-11-30 Lupin Ltd Inhalador.
WO2016111633A1 (en) * 2015-01-09 2016-07-14 Adherium (Nz) Limited Monitor for a medicament inhaler
US20180344956A1 (en) * 2016-07-01 2018-12-06 Cai Gu Huang Inhaler Device for Administering Powere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via Inhalation
PL3284499T3 (pl) * 2016-08-15 2019-11-29 Tiefenbacher Alfred E Gmbh & Co Kg Inhalator suchego proszku z odtwarzalnym oporem przepływu
DE202017102334U1 (de) * 2016-08-25 2017-11-29 Alfred Von Schuckmann Vorrichtung zum Inhalieren pulverförmiger Substanzen
CN107041986A (zh) * 2017-04-17 2017-08-15 苏州新劢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粉末药品吸入器
US20190076607A1 (en) * 2017-09-13 2019-03-14 Lupin Atlantis Holdings Sa Inhaler and mesh for an inhal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7118A (en) * 1993-06-03 1999-09-07 Boehringer Ingelheim Kg Capsule holder
CN103237570A (zh) * 2010-12-06 2013-08-07 利肯萨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 吸入器
CN106456911A (zh) * 2014-04-29 2017-02-22 好利安科技有限公司 铰接的胶囊吸入器
EP3138601A1 (en) * 2015-09-04 2017-03-08 Victor Esteve Dry powder inhaler
CN106924845A (zh) * 2017-04-17 2017-07-07 苏州新劢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干粉吸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8356925A1 (en) 2020-04-23
AU2018356925B2 (en) 2024-02-22
PL3645090T3 (pl) 2021-05-31
EP3645090A1 (en) 2020-05-06
WO2019081883A1 (en) 2019-05-02
ES2845141T3 (es) 2021-07-26
PT3645090T (pt) 2021-01-14
EP3645090B1 (en) 2020-11-25
US11730898B2 (en) 2023-08-22
JP7110336B2 (ja) 2022-08-01
JP2021500095A (ja) 2021-01-07
DK3645090T3 (da) 2021-01-18
CN111225702A (zh) 2020-06-02
US20200384218A1 (en) 2020-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25702B (zh) 吸入器
US10195373B2 (en) Inhaler
JP6309655B2 (ja) ドライ・パウダー吸入器
US6637431B2 (en) Inhalation device employing blister packs with cavities and alignment slits
KR0180902B1 (ko) 흡입 장치
TWI607776B (zh) 藥物輸送裝置
US20150101945A1 (en) Portable vaporizer packaging
JP2015530214A (ja) 吸入器
FI94593C (fi) Inhalointilaite
EP2983773B1 (en) Metered dose inhaler applicator
KR20010052101A (ko) 흡입 장치
TW201603846A (zh) 藥物輸送裝置
JP7427681B2 (ja) 吸気同期式の流体製品吐出装置
US20160121060A1 (en) Actuator for an inhaler
CA2393819A1 (en) An inhalation device
US20060213510A1 (en) Inhalation device
US20180098842A1 (en) Intraocular lens insertion apparatus
US20150083128A1 (en) Device for dispensing fluid product
JP4960848B2 (ja) エアゾール容器の残留内容物排出装置
CN219110481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胶囊型干粉吸入器
US20210316090A1 (en) Inhaler device
CN111246905A (zh) 用于吸气同步分配流体产品的装置
CN219110482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干粉吸入器
EP3213888B1 (en) Snap-off blade dispenser system
CN117839005A (zh) 一种吸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