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08830B - 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三闭环编队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三闭环编队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08830B
CN111208830B CN202010109855.3A CN202010109855A CN111208830B CN 111208830 B CN111208830 B CN 111208830B CN 202010109855 A CN202010109855 A CN 202010109855A CN 111208830 B CN111208830 B CN 1112088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control rate
control
following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0985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08830A (zh
Inventor
张鹏超
李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10985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2088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208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8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08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088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1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 G05D1/0223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involving speed control of the vehicl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87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land vehicles, e.g. fleet or convoy travelling
    • G05D1/0291Fleet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三闭环编队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单个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求解该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S2.对跟随机器人与虚拟领航者进行相对位姿分析,得相对误差方程;S3.设计轮式机器人的控制***,包括:根据运动学方程和相对误差方程,引入中间控制量,设计中间控制率和速度控制率;根据误差方程设计角速度控制率;S4.通过调节中间控制率、速度控制率和角速度控制率中的参数,使内环收敛速度依次大于中环、外环收敛速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三闭环编队轨迹跟踪控制方法,保证了闭环***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三闭环编队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三闭环编队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机器人编队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远地作业、协助军事行动、震后搜索与营救、清除危险区域、农业机器人、自动化工厂等,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多机器人编队是指多个机器人形成一定的几何图形完成指定的目标任务,且在协作运动过程中保持队形。目前常用的控制方法有跟随领航者法、人工势场法、虚拟结构法等。各方法都具有局限性,没有统一的控制方法适用于各种场合。其中,中国专利《一种基于跟随领航者编队的多移动机器人控制***》(申请日:2018.7.25;申请号:CN201810828028.2;公开日:2018.12.21;专利号:CN109062204A)公开了一种基于跟随领航者编队的多移动机器人控制***,提高了控制***可靠性和实时性,但控制***依赖于领航机器人,容错性较差;中国专利《基于观测器的多移动机器人自适应编队跟踪控制方法》(申请日:2018.11.06;申请号:CN201811314441.3;公开日:2019-03-19;专利号:CN109491381A)公开了一种基于观测器的多移动机器人自适应编队跟踪控制方法,缓解当前多机器人***运行中机器人***状态信息不完全可测,以及领航机器人控制输入信息未知的情况,但由于观测器的观测误差导致整个控制***的误差增量上升;中国专利《机器人轨迹跟踪方法及装置》公开了一种机器人轨迹跟踪方法及装置,应用双闭环滑模控制器实现了快速轨迹跟踪,但抖振问题仍然存在,且在实际跟踪的初始阶段机器人的方向无法做到与目标方向一致造成闭环***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三闭环编队轨迹跟踪控制方法,保证了闭环***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三闭环编队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单个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求解该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
S2.对跟随机器人与虚拟领航者进行相对位姿分析,得相对误差方程;
S3.设计轮式机器人的控制***,包括:
根据运动学方程和相对误差方程,引入中间控制量,设计中间控制率和线速度控制率;
根据误差方程设计角速度控制率;
S4.通过调节中间控制率、速度控制率和角速度控制率中的参数,使内环收敛速度依次大于中环、外环收敛速度。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子步骤:
S101.建立单个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
设C为机器人两驱动轮连线轴几何中心,2b为机器人两驱动轮之间的距离,r为机器人的驱动轮半径,M为机器人质心,θi为机器人航向角,wi为驱动轮的角速度,vi为驱动轮的线速度,d为质心与几何中心的距离;
S102.根据运动学模型,求解该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21
S103.将角度θi、角速度wi控制设为内环,线速度vi控制为中环,轮式机器人的位置坐标(xi,yi)调节为外环。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
S201.设多个轮式移动机器人编队采用虚拟领航者法,参与编队的i个机器人为跟随者,以将要形成固定队形的几何中心为参考点,i=1,2,3,…,n,其中n表示参与编队的机器人总数,所述参考点即为各机器人的虚拟领航者;
S202.给定虚拟领航者的参考轨迹为qd=[xid yid θid],ud=[vid wid],由步骤S1中的运动学方程,得跟随机器人的位姿为qi=[xi yi θi],ui=[vi wi],根据跟随机器人i与虚拟领航者的几何关系,得到跟随机器人i与虚拟领航者相对位姿为pid=[pxid pyid pθid pvidpwid]T,其中: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22
其中,Δx=xid-xi,Δy=yid-yi
S203.定义δid=[δxid δyid δθid δvid δwid]T为参考相对位姿的理想值;
则相对误差方程为:
pidid
控制目标为通过设计控制率使pidid→0,实现跟随机器人快速准确的跟踪领航者。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设计中间控制率和线速度控制率的过程包括以下子步骤:
设轮式机器人***为欠驱动***,为克服欠驱动问题,引入中间控制量u′i=[vixviy]T,则: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31
其中vix表示线速度vi在X轴上的分量,viy表示线速度在Y轴上的分量,进而得到跟随机器人理想角度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32
θid的值域为(-π/2,π/2),即:
θid=arctan(viy/vix);
为了调整***的开环增益,提高***的稳态精度,降低***的惰性,加快响应速度,采用P控制,针对第i个机器人设计中间控制率u′is为: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33
中间控制率u′is为控制和求解u′i的参数,在量上认为u′i和u′is相同,也就是使u′i等于设计的u′is
其中kp>0,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34
vid为第i个机器人需要跟踪的理想线速度;
根据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35
得实际线速度vi的控制率vis为: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36
vis为控制和求解vi的参数,在量上认为vi和vis相同,也就是使vi等于得到的vis
其中kv>0,根据上述vi、θid、u′is的计算公式,得到实际线速度控制率、理想角度以及位置(x,y)控制率;位置(x,y)控制率即pixy的控制率,在数值上与pixy相等,通过u′is求解得到;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能够证明当t→∞时,pixyixy→0,vi→vid且指数收敛。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设计角速度控制率的过程包括以下子步骤:
通过设计角速度控制率wis,实现角度θi跟踪随动目标θid,角速度控制率wis为控制和求解wi的参数,在量上认为wi和wis相同,也就是使wi等于设计的wis
将步骤S202的pθid=θidi左右求导,得到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41
其中,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42
为pθid的导数,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43
为θid的导数,wi为θi求导后得到角速度;设计角速度控制率为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44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45
Lyapunov函数为: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46
则: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47
即***稳定,角度θi指数收敛于θid
其中,所述步骤S4中调节的参数包括kp、kv和kw,通过调节这些参数,使内环收敛速度依次大于中环、外环收敛速度,使各跟随机器人与虚拟领航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和角度完成编队。
进一步地,步骤S4中每一次进行参数调节后,利用Lyapunov理论验证控制***的稳定性,并在控制***不稳定时,重新调整参数kp、kv和kw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虚拟领航者***结构下,将角度(θi)、角速度(wi)控制设为内环,线速度(vi)控制为中环,位置坐标(xi,yi)调节为外环。为了实现稳定的三闭环控制,采用内环收敛速度>中环收敛速度>外环收敛速度的方法,通过θi超快速跟踪θid,vi快速跟踪vid,达到内环收敛速度依次大于中环、外环收敛速度,从而保证闭环***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轮式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模型示意图;
图3为跟随机器人与虚拟领航者位姿误差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的三闭环控制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三闭环编队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单个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求解该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
S2.对跟随机器人与虚拟领航者进行相对位姿分析,得相对误差方程;
S3.设计轮式机器人的控制***,包括:
根据运动学方程和相对误差方程,引入中间控制量,设计中间控制率和线速度控制率;
根据误差方程设计角速度控制率;
S4.通过调节中间控制率、速度控制率和角速度控制率中的参数,使内环收敛速度依次大于中环、外环收敛速度。
其中,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子步骤:
S101.建立单个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
如图2所示,设C为机器人两驱动轮连线轴几何中心,2b为机器人两驱动轮之间的距离,r为机器人的驱动轮半径,M为机器人质心,θi为机器人航向角,wi为驱动轮的角速度,vi为驱动轮的线速度,d为质心与几何中心的距离;
S102.根据运动学模型,求解该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51
S103.将角度θi、角速度wi控制设为内环,线速度vi控制为中环,轮式机器人的位置坐标(xi,yi)调节为外环。
其中,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
S201.设多个轮式移动机器人编队采用虚拟领航者法,参与编队的i个机器人为跟随者,以将要形成固定队形的几何中心为参考点,i=1,2,3,…,n,其中n表示参与编队的机器人总数,所述参考点即为各机器人的虚拟领航者;
S202.如图3所示,给定虚拟领航者的参考轨迹为qd=[xid yid θid],ud=[vid wid],由步骤S1中的运动学方程,得跟随机器人的位姿为qi=[xi yi θi],ui=[vi wi],根据跟随机器人i与虚拟领航者的几何关系,得到跟随机器人i与虚拟领航者相对位姿为pid=[pxidpyid pθid pvid pwid]T,其中: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52
其中,Δx=xid-xi,Δy=yid-yi
S203.定义δid=[δxid δyid δθid δvid δwid]T为参考相对位姿的理想值;
则相对误差方程为:
pidid
控制目标为通过设计控制率使pidid→0,实现跟随机器人快速准确的跟踪领航者。
所述步骤S3中,设计中间控制率和线速度控制率的过程包括以下子步骤:
设轮式机器人***为欠驱动***,为克服欠驱动问题,引入中间控制量u′i=[vixviy]T,则: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61
其中vix表示线速度vi在X轴上的分量,viy表示线速度在Y轴上的分量,进而得到跟随机器人理想角度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62
θid的值域为(-π/2,π/2),即:
θid=arctan(viy/vix);
为了调整***的开环增益,提高***的稳态精度,降低***的惰性,加快响应速度,采用P控制,针对第i个机器人设计中间控制率u′is为: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63
中间控制率u′is为控制和求解u′i的参数,在量上认为u′i和u′is相同,也就是使u′i等于设计的u′is
其中kp>0,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64
vid为第i个机器人需要跟踪的理想线速度;
根据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65
得实际线速度vi的控制率vis为: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66
vis为控制和求解vi的参数,在量上认为vi和vis相同,也就是使vi等于得到的vis
其中kv>0,根据上述vi、θid、u′is的计算公式,得到实际线速度控制率、理想角度以及位置(x,y)控制率;位置(x,y)控制率即pixy的控制率,在数值上与pixy相等,通过u′is求解得到;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能够证明当t→∞时,pixyixy→0,vi→vid且指数收敛。
所述步骤S3中,设计角速度控制率的过程包括以下子步骤:
通过设计角速度控制率wis,实现角度θi跟踪随动目标θid,角速度控制率wis为控制和求解wi的参数,在量上认为wi和wis相同,也就是使wi等于设计的wis
将步骤S202的pθid=θidi左右求导,得到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71
其中,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72
为pθid的导数,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73
为θid的导数,wi为θi求导后得到角速度;设计角速度控制率为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74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75
Lyapunov函数为: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76
则:
Figure BDA0002389593960000077
即***稳定,角度θi指数收敛于θid
其中,所述步骤S4中调节的参数包括kp、kv和kw,通过调节这些参数,使内环收敛速度依次大于中环、外环收敛速度,使各跟随机器人与虚拟领航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和角度完成编队。
步骤S4中每一次进行参数调节后,利用Lyapunov理论验证控制***的稳定性,并在控制***不稳定时,重新调整参数kp、kv和kw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于本申请中的步骤S3设计的实际线速度控制率、位置控制率和姿态控制率,构建相应的位置子***控制器,线速度子***控制器和角速度子***控制器,对轮式机器人的位置子***,线速度子***和角速度子***实现三闭环控制,控制原理如图4所示。
综上,本发明在虚拟领航者***结构下,将角度(θi)、角速度(wi)控制设为内环,线速度(vi)控制为中环,位置坐标(xi,yi)调节为外环。为了实现稳定的三闭环控制,采用内环收敛速度>中环收敛速度>外环收敛速度的方法,通过θi超快速跟踪θid,vi快速跟踪vid,达到内环收敛速度依次大于中环、外环收敛速度,从而保证闭环***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该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三闭环编队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单个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求解该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
所述步骤S1包括以下子步骤:
S101.建立单个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
设C为机器人两驱动轮连线轴几何中心,2b为机器人两驱动轮之间的距离,r为机器人的驱动轮半径,M为机器人质心,θi为机器人航向角,wi为驱动轮的角速度,vi为驱动轮的线速度,d为质心与几何中心的距离;
S102.根据运动学模型,求解该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
Figure FDA0004105618140000011
S103.将角度θi、角速度wi控制设为内环,线速度vi控制为中环,轮式机器人的位置坐标(xi,yi)调节为外环;
S2.对跟随机器人与虚拟领航者进行相对位姿分析,得相对误差方程;
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
S201.设多个轮式移动机器人编队采用虚拟领航者法,参与编队的i个机器人为跟随者,以将要形成固定队形的几何中心为参考点,i=1,2,3,...,n,其中n表示参与编队的机器人总数,所述参考点即为各机器人的虚拟领航者;
S202.给定虚拟领航者的参考轨迹为qd=[xid yid θid],ud=[vid wid],由步骤S1中的运动学方程,得跟随机器人的位姿为qi=[xi yi θi],ui=[vi wi],根据跟随机器人i与虚拟领航者的几何关系,得到跟随机器人i与虚拟领航者相对位姿为pid=[pxid pyid pθid pvid pwid]T,其中:
Figure FDA0004105618140000012
其中,Δx=xid-xi,Δy=yid-yi
S203.定义δid=[δxid δyid δθid δvid δwid]T为参考相对位姿的理想值;
则相对误差方程为:
pidid
控制目标为通过设计控制率使pidid→0,实现跟随机器人快速准确的跟踪虚拟领航者;
S3.设计轮式机器人的控制***,包括:
根据运动学方程和相对误差方程,引入中间控制量,设计中间控制率和线速度控制率;包括:
设轮式机器人***为欠驱动***,为克服欠驱动问题,引入中间控制量ui′=[vix viy]T,则:
Figure FDA0004105618140000021
其中vix表示线速度vi在X轴上的分量,viy表示线速度在Y轴上的分量,进而得到跟随机器人理想角度
Figure FDA0004105618140000022
θid的值域为(-π/2,π/2),即:
θid=arctan(viy/vix);
为了调整***的开环增益,提高***的稳态精度,降低***的惰性,加快响应速度,采用P控制,针对第i个机器人设计中间控制率uis为:
Figure FDA0004105618140000023
中间控制率uis为控制和求解ui′的参数,在量上认为ui′和uis相同,也就是使ui′等于设计的uis
其中kp>0,
Figure FDA0004105618140000024
vid为第i个机器人需要跟踪的理想线速度;
根据
Figure FDA0004105618140000025
得实际线速度vi的控制率vis为:
Figure FDA0004105618140000026
vis为控制和求解vi的参数,在量上认为vi和vis相同,也就是使vi等于得到的vis
其中kv>0,根据上述vi、θid、uis的计算公式,得到实际线速度控制率、理想角度以及位置(x,y)控制率;位置(x,y)控制率即pixy的控制率,在数值上与pixy相等,通过uis求解得到;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能够证明当t→∞时,pixyixy→0,vi→vid且指数收敛;
根据相对误差方程设计角速度控制率;
S4.通过调节中间控制率、速度控制率和角速度控制率中的参数,使内环收敛速度依次大于中环、外环收敛速度;调节的参数包括kp、kv和kw,通过调节这些参数,使内环收敛速度依次大于中环、外环收敛速度,使各跟随机器人与虚拟领航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和角度完成编队,kp、kv和kw分别为中间控制率、速度控制率和角速度控制率中的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三闭环编队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设计角速度控制率的过程包括以下子步骤:
通过设计角速度控制率wis,实现角度θi跟踪随动目标θid,角速度控制率wis为控制和求解wi的参数,在量上认为wi和wis相同,也就是使wi等于设计的wis
将步骤S202的pθid=θidi左右求导,得到
Figure FDA0004105618140000031
其中,
Figure FDA0004105618140000032
为pθid的导数,
Figure FDA0004105618140000033
为θid的导数,wi为θi求导后得到角速度;设计角速度控制率为
Figure FDA0004105618140000034
Figure FDA0004105618140000035
kw>0,Lyapunov函数为:
Figure FDA0004105618140000036
则:
Figure FDA0004105618140000037
即***稳定,角度θi指数收敛于θi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三闭环编队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每一次进行参数调节后,利用Lyapunov理论验证控制***的稳定性,并在控制***不稳定时,重新调整参数kp、kv和kw
CN202010109855.3A 2020-02-23 2020-02-23 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三闭环编队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2088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9855.3A CN111208830B (zh) 2020-02-23 2020-02-23 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三闭环编队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09855.3A CN111208830B (zh) 2020-02-23 2020-02-23 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三闭环编队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8830A CN111208830A (zh) 2020-05-29
CN111208830B true CN111208830B (zh) 2023-04-25

Family

ID=70785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9855.3A Active CN111208830B (zh) 2020-02-23 2020-02-23 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三闭环编队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2088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5855B (zh) * 2020-08-03 2022-08-30 陕西理工大学 一种机器人预设性编队控制方法
CN113110495B (zh) * 2021-05-08 2022-11-08 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 一种考虑外部干扰下移动机器人的编队控制方法
CN115202349B (zh) * 2022-07-14 2024-07-05 广州大学 基于通信干扰的多移动机器人协同编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24830A1 (fr) * 2007-12-11 2009-06-12 Airbus France Sas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generation d'un profil de vitesse pour un aeronef roulant au sol
CN101685309A (zh) * 2008-09-24 2010-03-31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多机器人协调队形控制方法
CN104881044A (zh) * 2015-06-11 2015-09-0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姿态未知的多移动机器人***的自适应跟踪控制方法
CN105511399A (zh) * 2015-12-02 2016-04-20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结构优化的伺服电机速度闭环控制方法
CN106054922A (zh) * 2016-06-22 2016-10-26 长安大学 一种无人机‑无人车联合编队协同控制方法
CN108469823A (zh) * 2018-04-04 2018-08-31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单应性的移动机器人编队跟随方法
CN109062204A (zh) * 2018-07-25 2018-12-21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跟随领航者编队的多移动机器人控制***
CN110109363A (zh) * 2019-05-28 2019-08-09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编队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10196599A (zh) * 2019-06-26 2019-09-0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避碰与连接保持约束下的无人艇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24830A1 (fr) * 2007-12-11 2009-06-12 Airbus France Sas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generation d'un profil de vitesse pour un aeronef roulant au sol
CN101685309A (zh) * 2008-09-24 2010-03-31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多机器人协调队形控制方法
CN104881044A (zh) * 2015-06-11 2015-09-02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姿态未知的多移动机器人***的自适应跟踪控制方法
CN105511399A (zh) * 2015-12-02 2016-04-20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结构优化的伺服电机速度闭环控制方法
CN106054922A (zh) * 2016-06-22 2016-10-26 长安大学 一种无人机‑无人车联合编队协同控制方法
CN108469823A (zh) * 2018-04-04 2018-08-31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单应性的移动机器人编队跟随方法
CN109062204A (zh) * 2018-07-25 2018-12-21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跟随领航者编队的多移动机器人控制***
CN110109363A (zh) * 2019-05-28 2019-08-09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编队的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10196599A (zh) * 2019-06-26 2019-09-0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避碰与连接保持约束下的无人艇分布式编队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多AUV***的自适应有限时间一致性跟踪控制》;崔健等;《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0831;第49卷(第8期);第170-17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08830A (zh) 2020-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08830B (zh) 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三闭环编队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10597268B (zh) 一种基于级联***理论的轮式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08153309B (zh) 用于履带机器人的控制方法以及履带机器人
CN109782759B (zh) 一种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近似解耦、快速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13110495B (zh) 一种考虑外部干扰下移动机器人的编队控制方法
CN109857100B (zh) 一种基于反演法和快速终端滑模的复合轨迹跟踪控制算法
CN112578671B (zh) 一种基于u模型优化smc的agv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05929849A (zh) 一种基于点镇定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目标跟踪控制方法
Invernizzi et al. Comparison of control methods for trajectory tracking in fully actuate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CN105157702A (zh) 一种全姿态三框架四轴惯性平台随动环控制方法
An et al. Adaptive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ler design for a quadrotor UAV with payload variation
CN110900613A (zh) 一种面向移动机器人的不停车控制方法及***
Ni et al. Path tracking motion control method of tracked robot based on improved LQR control
CN114488790B (zh) 一种基于名义模型的全向移动机器人自适应滑膜控制方法
CN115256371B (zh)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道路救援移动机械臂运动时间预设方法
CN112083652B (zh) 一种多用途轮式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11830980B (zh) 一种激光导航路径跟随方法
CN110231823B (zh) 一种双轮机器人的直接控制方法
CN114895556A (zh) 一种轮式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Wang et al. Obstacle avoidance control for non-holonomic vehicles on lie group se (2): a rotating attractive vector approach
Gao et al. Three degree of freedom gyroscope control based on three-step control scheme
Sulaiman et al. Solving Tracking Problem of a Nonholonomic Wheel Mobile Robot Using Backstepping Tecnique
Cabecinhas et al.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a nonlinear quadrotor controller with wind disturbance rejection
CN113467460B (zh) 一种基于双圆形前视距离的农业机械路径跟踪方法及***
Yuan et al. Navigation and collision avoidance for nonholonomic robots using quadrupole potential fun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