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70930A - 一种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的简便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的简便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70930A
CN111170930A CN201811339625.5A CN201811339625A CN111170930A CN 111170930 A CN111170930 A CN 111170930A CN 201811339625 A CN201811339625 A CN 201811339625A CN 111170930 A CN111170930 A CN 1111709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solvent
compound
reaction
compound show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396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70930B (zh
Inventor
刘月盛
戚聿新
于启欣
潘秉辰
李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fa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fa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fa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fa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3962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709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70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0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70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09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211/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ated pyrid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211/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ated pyrid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 C07D211/8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ated pyrid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tw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 C07D211/8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ated pyridine rings,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only hydrogen or carbon atoms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ring nitrogen atom having two double bonds between ring members or between ring members and non-ring member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211/86Oxygen ato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的简便制备方法。以对苯二胺为原料,利用对苯二胺和δ‑戊内酯经酰胺化,所得酰胺化产物的羟基和卤代试剂1或磺酰氯作用、缩合得到1,4‑二(哌啶‑2‑酮‑1‑基)苯;然后经羰基邻位卤代、消除得到1‑(哌啶‑2‑酮‑1‑基)‑4‑(5,6‑二氢吡啶‑2(1H)‑酮‑1‑基)苯,再和卤代试剂3经加成、消除或在吗啉存在下经消除取代得到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I)。本发明制备方法所用原料价廉易得,步骤简短,成本低;工艺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易于实现,废水产生量少,安全绿色;各步反应选择性高,产品收率和纯度高,利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的简便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的简便制备方法,具体为1-(哌啶-2-酮-1-基)-4-(5,6-二氢-3-R取代基吡啶-2(1H)-酮-1-基)苯的制备方法,属于医药化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阿哌沙班(Apixaban),化学名为l-(4-甲氧基苯基)-7-氧代-6-[4-(2-氧代哌啶-1-基)苯基]-4,5,6,7-四氢-1H-吡唑并[3,4-c]吡啶-3-甲酰胺,是由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和辉瑞公司联合研制的一种新型直接Xa因子抑制剂,分别于2011年3月、2012年12月获得欧盟和美国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Eliquis,用于预防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成年患者出现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和房颤。其中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I)中的1-(哌啶-2-酮-1-基)-4-(5,6-二氢-3-氯吡啶-2(1H)-酮-1-基)苯(I1)和1-(哌啶-2-酮-1-基)-4-(5,6-二氢-3-(吗啉-4-基)吡啶-2(1H)-酮-1-基)苯(I2)是制备阿哌沙班的关键中间体,相关化合物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1862194930000011
目前,阿哌沙班的主要制备方法如下:
专利文献WO2003049681、WO2004083177提出了两条制备阿哌沙班的路线,见合成路线1和2。
合成路线1以哌啶-2-酮为原料,经五氯化磷氯代得到3,3-二氯哌啶-2-酮,然后在碳酸钾作用下消除一分子氯化氢得到3-氯-5,6-二氢吡啶-2(1H)-酮,再与吗啉经取代反应得到3-(吗啉-4-基)-5,6-二氢吡啶-2(1H)-酮,然后与(Z)-2-氯-2-[2-(4-甲氧基苯基)亚肼基]乙酸乙酯环加成、三氟乙酸作用生成1-(4-甲氧基苯基)-7-氧代-4,5,6,7-四氢-1H-吡唑并[3,4-c]吡啶-3-甲酸乙酯,再与1-(4-碘苯基)-2-哌啶酮缩合得到1-(4-甲氧基苯基)-7-氧代-6-[4-(2-氧代哌啶基)苯基]-4,5,6,7-四氢-1H-吡唑并[3,4-c]-吡啶-3-甲酸,经与氯甲酸异丁酯生成酸酐化合物、氨水氨解得到阿哌沙班,总收率为5.2%,合成路线1的反应方程式描述如下:
Figure BDA0001862194930000021
合成路线2以1-(4-碘苯基)-3,3-二氯哌啶-2-酮为原料,与吗啉经取代反应得到1-(4-碘苯基)-3-(吗啉-4-基)-5,6-二氢吡啶-2(1H)-酮,然后与哌啶-2-酮于溴化亚铜-三苯基膦催化下制备1-[4-(2-氧代哌啶基)苯基]-3-(吗啉-4-基)-5,6-二氢吡啶-2(1H)-酮,与(Z)-2-氯-2-[2-(4-甲氧基苯基)亚肼基]乙酸乙酯环加成、盐酸作用生成1-(4-甲氧基苯基)-7-氧代-6-[4-(2-氧代哌啶基)苯基]-4,5,6,7-四氢-1H-吡唑并[3,4-c]-吡啶-3-甲酸乙酯,经甲醇钠催化甲酰胺氨解得到阿哌沙班,总收率为31.1-32.0%。
Figure BDA0001862194930000022
Figure BDA0001862194930000031
上述两条阿哌沙班的制备路线中所用碘代物原料1-(4-碘苯基)-2-哌啶酮和1-(4-碘苯基)-3,3-二氯哌啶-2-酮价格高,且反应步骤多,操作繁琐,成本较高;合成路线1中的五氯化磷双氯代反应选择性低,含磷废水量大,无实际应用价值;合成路线2利用1-(哌啶-2-酮-1-基)-4-(5,6-二氢-3-(吗啉-4-基)吡啶-2(1H)-酮-1-基)苯(I2)作为关键中间体,虽然收率相比合成路线1高,但是其制备方法所用原料价格高,与哌啶-2-酮的反应需要溴化亚铜-三苯基膦催化剂,反应所需温度高,总收率偏低,成本高,废水量大。
以上合成路线涉及到中间体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I),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I)中尤其1-(哌啶-2-酮-1-基)-4-(5,6-二氢-3-氯吡啶-2(1H)-酮-1-基)苯(I1)和1-(哌啶-2-酮-1-基)-4-(5,6-二氢-3-(吗啉-4-基)吡啶-2(1H)-酮-1-基)苯(I2)是制备阿哌沙班的关键中间体,因此优化中间体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I)的制备方法对于阿哌沙班的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的简便制备方法,具体为1-(哌啶-2-酮-1-基)-4-(5,6-二氢-3-R取代基吡啶-2(1H)-酮-1-基)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所用原料价廉易得,步骤简短,成本低;工艺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易于实现,废水产生量少,安全绿色;各步反应选择性高,产品收率和纯度高,利于工业化生产。
术语说明:
式Ⅱ化合物:对苯二胺;
式III化合物:N,N′-二(5-羟基正戊酰基)对苯二胺;
式Ⅳ化合物:N,N′-二(5-L取代基正戊酰基)对苯二胺;
式Ⅴ化合物:1,4-二(哌啶-2-酮-1-基)苯;
式Ⅵ化合物:1-(哌啶-2-酮-1-基)-4-(5,6-二氢吡啶-2(1H)-酮-1-基)苯;
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即式I化合物:1-(哌啶-2-酮-1-基)-4-(5,6-二氢-3-R取代基吡啶-2(1H)-酮-1-基)苯;
本说明书中的化合物编号与结构式编号完全一致,具有相同的指代关系,并以结构式为依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通过使式Ⅱ化合物和δ-戊内酯经酰胺化反应得到式Ⅲ化合物;
Figure BDA0001862194930000041
(2)通过使式Ⅲ化合物和卤代试剂1经卤代反应,或使式Ⅲ化合物和磺酰氯经磺酰化反应制备式Ⅳ化合物;然后式Ⅳ化合物经缩合反应得到式Ⅴ化合物;
Figure BDA0001862194930000042
其中,式Ⅳ化合物结构式中,取代基L为Cl、Br、甲磺酰基氧基、对甲苯磺酰基氧基或苯磺酰基氧基;
(3)通过使式Ⅴ化合物和卤代试剂2于羰基的一个邻位进行卤代反应,然后经消除一分子卤化氢得到式Ⅵ化合物;
Figure BDA0001862194930000043
(4)通过使式Ⅵ化合物的碳碳双键和卤代试剂3进行加成反应,然后消除一分子卤化氢或在吗啉存在下经消除取代反应得到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I)。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1)中,式Ⅱ化合物和δ-戊内酯的酰胺化反应是于溶剂A中进行的。
优选的,所述溶剂A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甲苯、二甲苯、氯苯或δ-戊内酯之一或组合;所述溶剂A与式Ⅱ化合物的质量比为(2-15):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溶剂A与式Ⅱ化合物的质量比为(3-8):1。
优选的,所述δ-戊内酯和式Ⅱ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0-5.0):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δ-戊内酯和式Ⅱ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1-2.5):1。
优选的,所述酰胺化反应温度为50-15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酰胺化反应温度为90-120℃;所述酰胺化反应时间为1-8小时;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酰胺化反应时间为3-5小时。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2)中,由式Ⅲ化合物制备式Ⅴ化合物包括步骤:于溶剂B中,式Ⅲ化合物和卤代试剂1经卤代反应,或者,于溶剂C中、缚酸剂1的存在下,式Ⅲ化合物和磺酰氯经磺酰化反应制备式Ⅳ化合物;然后于溶剂D中、碱的作用下,式Ⅳ化合物经缩合反应得到式Ⅴ化合物。
优选的,由式Ⅳ化合物制备式Ⅴ化合物包括步骤;将溶剂D1和碱混合均匀,得反应液;将式Ⅳ化合物溶解于溶剂D2中得混合液;将混合液滴加入反应液,1-3小时滴加完毕后,60-150℃下进行缩合反应;所述溶剂D1、溶剂D2与溶剂D相同,溶剂D1和溶剂D2的总质量和溶剂D的质量相同。
优选的,所述溶剂B为二氯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苯或甲苯之一或组合;所述溶剂B和式Ⅲ化合物的质量比为(3-15):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溶剂B和式Ⅲ化合物的质量比为(5-10):1。
优选的,所述卤代试剂1为氯化亚砜、光气、双光气、三光气或三溴化磷,所述卤代试剂1和式Ⅲ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5-4.0):1。
优选的,所述卤代反应温度为20-10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卤代反应温度为50-70℃。所述卤代反应时间为1-10小时;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卤代反应时间为2-6小时。
优选的,所述溶剂C为二氯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苯或甲苯之一或组合;所述溶剂C和式Ⅲ化合物的质量比为(3-15):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溶剂C和式Ⅲ化合物的质量比为(5-10):1。
优选的,所述缚酸剂1为无机碱或有机碱,无机碱选自碳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锂或氢氧化锂;有机碱选自三乙胺、三正丙胺、二异丙基乙胺或吡啶。
优选的,所述磺酰氯为甲基磺酰氯、苯磺酰氯或对甲基苯磺酰氯。
优选的,所述磺酰氯、缚酸剂1和式Ⅲ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0-3.0):(2.0-3.0):1。
优选的,所述磺酰化反应温度为-20-6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磺酰化反应温度为0-20℃。所述磺酰化反应时间为1-10小时;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磺酰化反应时间为2-4小时。
优选的,所述溶剂D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所述溶剂D与式Ⅲ化合物的质量比为3:1-15: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溶剂D与式Ⅲ化合物的质量比为5:1-8:1。
优选的,所述碱为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锂或氢氧化锂;所述碱和式Ⅲ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0-3.0):1。
优选的,所述缩合反应温度为60-15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缩合反应温度为90-120℃。所述缩合反应时间为2-10小时;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缩合反应时间为3-6小时。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3)中,由式Ⅴ化合物制备式Ⅵ化合物包括步骤:于溶剂E中、催化剂的作用下,式Ⅴ化合物和卤代试剂2于羰基的一个邻位进行卤代反应;然后于溶剂F中、缚酸剂2的作用下,经消除一分子卤化氢得到式Ⅵ化合物。
优选的,所述溶剂E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烷或氯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溶剂E和式Ⅴ化合物的质量比为2-15: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溶剂E和式Ⅴ化合物的质量比为(5-10):1。
优选的,所述催化剂为有机磷亚磷酸酯或有机胺,有机磷亚磷酸酯选自亚磷酸三甲酯、亚磷酸三乙酯、亚磷酸三丙酯、亚磷酸三丁酯或亚磷酸三苯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有机胺选自三正丁胺、4-二甲基氨基吡啶、N-甲基哌啶或吡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催化剂是式Ⅴ化合物质量的0.1-5.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催化剂是式Ⅴ化合物质量的0.5-3.0%。
优选的,所述卤代试剂2为氯气、溴素、N-氯代丁二酰亚胺、N-溴代丁二酰亚胺、盐酸-次氯酸钠、盐酸-双氧水、氢溴酸-双氧水、盐酸-氯酸钠、三氯化磷、五氯化磷或三氯异氰尿酸;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卤代试剂2为氯气、溴素、盐酸-双氧水或氢溴酸-双氧水;所述卤代试剂2中参与卤代反应的化合物和式Ⅴ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9~1.5):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卤代试剂2中参与卤代反应的化合物和式Ⅴ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2):1。
优选的,所述卤代反应温度为20~10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卤代反应温度为30~60℃。卤代反应时间为2~8小时;进一步优选的,卤代反应时间为3~6小时。
式Ⅴ化合物和卤代试剂2于羰基一个邻位的卤代反应,需要控制卤代试剂2的用量,并加强反应监控,控制原料转化率为95-98%,未转化的原料易于除去,以减少副反应。
优选的,所述溶剂F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所述溶剂F与式Ⅴ化合物的质量比为3:1-15: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溶剂F与式Ⅴ化合物的质量比为3:1-8:1。
优选的,所述缚酸剂2为无机碱或有机碱,无机碱选自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氢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钙、醋酸钾、醋酸钠或醋酸钙之一或组合,有机碱选自三乙胺或三正丁胺之一或组合;所述缚酸剂2和式Ⅴ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5):1。
优选的,所述消除反应温度为50~15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消除反应温度为90~130℃。消除反应时间为1~4小时;进一步优选的,消除反应时间为2~3小时。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步骤(4)中,由式Ⅵ化合物制备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I)包括步骤:于溶剂G中,式Ⅵ化合物的碳碳双键和卤代试剂3进行加成反应;然后于溶剂H中、缚酸剂3的存在下,消除一分子卤化氢得到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I),或者于溶剂J中、缚酸剂3、吗啉的存在下,经消除取代反应得到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I)。
优选的,所述溶剂G、溶剂H、溶剂J均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烷、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或氯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溶剂G、溶剂H或溶剂J和式Ⅵ化合物的质量比为(2-15):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溶剂G、溶剂H或溶剂J和式Ⅵ化合物的质量比为(5-10):1。
优选的,所述卤代试剂3为氯气、溴素、盐酸-双氧水、盐酸-次氯酸钠、氢溴酸-双氧水或盐酸-氯酸钠;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卤代试剂3为氯气、溴素、盐酸-双氧水或氢溴酸-双氧水;所述卤代试剂3中参与卤代反应的化合物和式Ⅵ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3.0):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卤代试剂3中参与卤代反应的化合物和式Ⅵ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2.5):1。
优选的,所述加成反应温度为20~10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加成反应温度为30~50℃。加成反应时间为1~6小时;进一步优选的,加成反应时间为2~4小时。
优选的,所述缚酸剂3为无机碱或有机碱,无机碱选自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氢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钙或碳酸锂之一或组合,有机碱选自三乙胺、三正丁胺、哌啶或吗啉之一或组合;所述缚酸剂3和式Ⅵ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5):1。
优选的,所述吗啉和式Ⅵ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5:1。
优选的,所述消除反应以及消除取代反应温度均为30~12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消除反应以及消除取代反应温度均30~100℃。消除反应以及消除取代反应时间均为1~6小时;进一步优选的,消除反应以及消除取代反应时间均为2~4小时。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I)结构式中,取代基R为氯、吗啉-4-基或溴。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各步骤中所得产物的后处理,可以参考本领域现有技术进行。本发明优选各步骤所得产物的后处理方法如下:
步骤(1)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冷却至20-25℃,过滤,用溶剂A洗涤滤饼,干燥即得;或者,反应液冷却至50-70℃,减压蒸馏回收溶剂A,剩余物用甲醇重结晶,过滤,水洗涤滤饼,干燥即得。
步骤(2)反应结束后,反应液趁热过滤,用溶剂D洗涤滤饼,合并滤液,滤液减压蒸馏回收溶剂D,剩余物用异丙醇重结晶,过滤,干燥即得。
步骤(3)反应结束后,反应液趁热过滤,用溶剂F洗涤滤饼,合并滤液,滤液减压蒸馏回收溶剂F,剩余物用异丙醇重结晶,过滤,滤饼经干燥即得。
步骤(4)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冷却至20-25℃,分层,水层用溶剂H或J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蒸馏回收溶剂H或J,剩余物用异丙醇重结晶,过滤,滤饼经干燥即得;或者,反应液冷却至20-25℃,加入水,分层,水层用溶剂H或J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蒸馏回收溶剂H或J,剩余物用异丙醇重结晶,过滤,滤饼经干燥即得;或者,反应液趁热过滤,用溶剂H或J洗涤滤饼,合并滤液,滤液减压蒸馏回收溶剂H或J,滤饼冷却至20-25℃,加入水,溶剂H或J,分层,水层用溶剂H或J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蒸馏回收溶剂H或J,剩余物用异丙醇重结晶,过滤,然后滤饼经干燥即得。
本发明方法描述为以下合成路线3:
Figure BDA0001862194930000081
其中,取代基L为氯、溴、甲基磺酰基氧基、苯磺酰基氧基或对甲苯磺酰基氧基;R为氯、吗啉-4-基或溴。
利用本发明制备得到的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I)可按现有技术制备阿哌沙班,制备路线可按下述所示:
Figure BDA0001862194930000082
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对苯二胺为原料,利用对苯二胺和δ-戊内酯经酰胺化制备N,N′-二(5-羟基正戊酰基)对苯二胺,所得酰胺化产物的羟基和卤代试剂1或磺酰氯作用、缩合得到1,4-二(哌啶-2-酮-1-基)苯;然后经羰基邻位卤代、消除得到1-(哌啶-2-酮-1-基)-4-(5,6-二氢吡啶-2(1H)-酮-1-基)苯,再和卤代试剂3经加成、消除或在吗啉存在下经消除取代反应得到1-(哌啶-2-酮-1-基)-4-(5,6-二氢-3-R取代基吡啶-2(1H)-酮-1-基)苯(I)。
2、本发明不使用价格高并且稳定性差的碘代物原料,原料廉价易得,成本低;步骤简短,工艺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实现,三废产生量少,绿色环保;不使用温度高副反应多的高温偶联反应,原料及中间产物稳定性好,本发明各步反应官能团反应位点单一,反应选择性高,产品纯度和收率高(总收率可达78.3%),利于工业化生产。
3、现有技术制备式I化合物中,先引入一个哌啶酮片段,然后经酰胺邻位的同碳双氯代反应,进一步转化为氯代烯或烯胺结构(即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具有氯代试剂活性要求高,利用碘代物引入第二个哌啶酮片段温度高,副反应多的弊端。本发明方法同时引入两个哌啶酮片段,利用易于进行和控制的单卤代反应于酰胺的羰基邻位进行单卤代,然后消除一分子卤化氢,得到碳碳双键,所得碳碳双键易于和卤代试剂加成得到邻碳二取代化合物,利用羰基邻位碳原子的氢活性较强的特点,方便地脱除卤化氢或者进一步与吗啉发生取代反应得到目标产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局限于此。
实施例所用原料和试剂均为市售产品。实施例中的“%”为质量百分比,特别说明的除外。实施例中的收率均为摩尔收率。
实施例1:N,N′-二(5-羟基正戊酰基)对苯二胺(Ⅲ)的制备
向接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的1000毫升四口烧瓶中,加入350克甲苯,30克N,N-二甲基甲酰胺,54.0克(0.5摩尔)对苯二胺(Ⅱ),120克(1.2摩尔)δ-戊内酯,加热,105-110℃下搅拌反应4小时,冷却至20-25℃,过滤,30克甲苯洗涤滤饼,干燥,得到141.7克N,N′-二(5-羟基正戊酰基)对苯二胺(Ⅲ),收率为92.0%,液相纯度为99.6%。
实施例2:N,N′-二(5-羟基正戊酰基)对苯二胺(Ⅲ)的制备
向接有搅拌器、温度计、冷凝管的500毫升四口烧瓶中,加入250克N,N-二甲基甲酰胺,54.0克(0.5摩尔)对苯二胺(Ⅱ),120克(1.2摩尔)δ-戊内酯,加热,115-120℃下搅拌反应4小时,冷却至50-70℃,减压蒸馏回收N,N-二甲基甲酰胺,剩余物用400克75%甲醇重结晶,过滤,30克水洗涤滤饼,干燥,得到143.6克N,N′-二(5-羟基正戊酰基)对苯二胺(Ⅲ),收率为93.2%,液相纯度为99.8%。
实施例3:1,4-二(哌啶-2-酮-1-基)苯(Ⅴ)的制备
向接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和连接有30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吸收装置的500毫升四口烧瓶中,加入150克1,2-二氯乙烷,30.8克(0.1摩尔)实施例2方法所得N,N′-二(5-羟基正戊酰基)对苯二胺(Ⅲ),加热,并保持內温30-40℃之间,滴加35.7克(0.3摩尔)氯化亚砜和60克1,2-二氯乙烷的溶液,2小时滴加完毕,此后,55-60℃搅拌反应3小时。冷却至30℃,改为减压蒸馏装置,减压蒸馏回收1,2-二氯乙烷和过量的氯化亚砜(经分析含量后用于下批反应),蒸馏完毕,冷却至20-25℃,所得剩余物N,N′-二(5-氯正戊酰基)对苯二胺用100克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解,转移至恒压滴液漏斗中待用。向另一接有搅拌器、温度计、蒸馏装置的500毫升四口烧瓶中,加入100克DMF,30.0克碳酸钾,加热,保持內温105-110℃之间滴加上述所得N,N′-二(5-氯正戊酰基)对苯二胺溶液,2小时滴加完毕,此后,115-120℃之间搅拌反应3小时,同时蒸出少量低馏分(含水的DMF),趁热过滤,用20克DMF洗涤滤饼,合并滤液,滤液减压蒸馏回收DMF,剩余物用异丙醇重结晶,过滤,干燥,得到25.5克1,4-二(哌啶-2-酮-1-基)苯(Ⅴ),收率93.8%,液相纯度为99.7%。
实施例4:1,4-二(哌啶-2-酮-1-基)苯(Ⅴ)的制备
向接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和连接有30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吸收装置的500毫升四口烧瓶中,加入200克二氯甲烷,30.8克(0.1摩尔)实施例1方法所得N,N′-二(5-羟基正戊酰基)对苯二胺(Ⅲ),23.0克三乙胺,冷却,于內温5-10℃之间,滴加39.0克(0.22摩尔)苯磺酰氯和100克二氯甲烷的溶液,约2小时滴加完毕,此后保持內温15-20℃之间搅拌反应4小时。过滤,用50克二氯甲烷洗涤滤饼,合并滤液,蒸馏回收二氯甲烷,冷却至20-25℃,所得剩余物N,N′-二(5-苯磺酰基氧基正戊酰基)对苯二胺用100克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解,转移至恒压滴液漏斗中待用。向另一接有搅拌器、温度计、蒸馏装置的500毫升四口烧瓶中,加入100克DMF,30.0克碳酸钾,加热,保持內温90-95℃之间滴加上述所得N,N′-二(5-苯磺酰基氧基正戊酰基)对苯二胺溶液,2小时滴加完毕,此后,95-100℃之间搅拌反应5小时,同时蒸出少量低馏分(含水的DMF),趁热过滤,用20克DMF洗涤滤饼,合并滤液,滤液减压蒸馏回收DMF,剩余物用异丙醇重结晶,过滤,干燥,得到25.2克1,4-二(哌啶-2-酮-1-基)苯(Ⅴ),收率92.6%,液相纯度为99.6%。
实施例5:1-(哌啶-2-酮-1-基)-4-(5,6-二氢吡啶-2(1H)-酮-1-基)苯(Ⅵ)的制备
向接有搅拌、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导气管和30wt%氢氧化钠水溶液吸收装置的1000毫升四口烧瓶中,加入350克1,2-二氯乙烷,54.4克(0.2摩尔)实施例4方法所得1,4-二(哌啶-2-酮-1-基)苯(Ⅴ),1.0克亚磷酸三乙酯,加热,保持45-50℃之间,慢慢通入14.2克(0.2摩尔)氯气,约3-4小时通入完毕,此后50-55℃搅拌反应4小时,冷却至20-25℃,减压蒸馏回收溶剂,剩余物用100克DMF溶解,转移至恒压滴液漏斗中待用。向另一接有搅拌器、温度计、蒸馏装置的500毫升四口烧瓶中,加入100克DMF,30.5克碳酸钾,加热,保持內温95-100℃之间滴加上述所得中间产物溶液,2小时滴加完毕,此后,100-105℃之间搅拌反应3小时,同时蒸出少量低馏分(含水的DMF),趁热过滤,用20克DMF洗涤滤饼,合并滤液,滤液减压蒸馏回收DMF,剩余物用异丙醇重结晶,过滤,干燥,得到49.6克1-(哌啶-2-酮-1-基)-4-(5,6-二氢吡啶-2(1H)-酮-1-基)苯(Ⅵ),收率91.9%,液相纯度99.7%。
实施例6:1-(哌啶-2-酮-1-基)-4-(5,6-二氢吡啶-2(1H)-酮-1-基)苯(Ⅵ)的制备
向接有搅拌、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和30wt%氢氧化钠水溶液吸收装置的1000毫升四口烧瓶中,加入300克二氯甲烷,54.4克(0.2摩尔)实施例3方法所得1,4-二(哌啶-2-酮-1-基)苯(Ⅴ),1.0克亚磷酸三乙酯,加热,保持30-40℃之间,分批通入35.6克(0.2摩尔)N-溴代丁二酰亚胺,1-2小时加毕,此后40-45℃搅拌反应3小时,冷却至20-25℃,减压蒸馏回收溶剂,剩余物用100克DMF溶解,转移至恒压滴液漏斗中待用。向另一接有搅拌器、温度计、蒸馏装置的500毫升四口烧瓶中,加入100克DMF,30.5克碳酸钾,加热,保持內温95-100℃之间滴加上述所得中间产物溶液,2小时滴加完毕,此后,100-105℃之间搅拌反应3小时,同时蒸出少量低馏分(含水的DMF),趁热过滤,用20克DMF洗涤滤饼,合并滤液,滤液减压蒸馏回收DMF,剩余物用异丙醇重结晶,过滤,干燥,得到50.8克1-(哌啶-2-酮-1-基)-4-(5,6-二氢吡啶-2(1H)-酮-1-基)苯(Ⅵ),收率94.1%,液相纯度99.8%。
实施例7:1-(哌啶-2-酮-1-基)-4-(5,6-二氢-3-氯吡啶-2(1H)-酮-1-基)苯(I1)的制备
向接有搅拌、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导气管和30wt%氢氧化钠水溶液吸收装置的500毫升四口烧瓶中,加入180克1,2-二氯乙烷,27.0克(0.1摩尔)实施例5方法所得1-(哌啶-2-酮-1-基)-4-(5,6-二氢吡啶-2(1H)-酮-1-基)苯(Ⅵ),加热,保持25-30℃之间,慢慢通入7.8克(0.11摩尔)氯气,约1-2小时通入完毕,此后30-35℃搅拌反应4小时,加入100克水(此处加入水的目的是溶解所生成的三乙胺盐酸盐,便于分离目标产物),12.5克(0.12摩尔)三乙胺,80-85℃搅拌反应3小时,冷却至20-25℃,分层,水层用1,2-二氯乙烷萃取3次,每次30克,合并有机相,蒸馏回收溶剂,异丙醇重结晶,干燥,得到28.2克1-(哌啶-2-酮-1-基)-4-(5,6-二氢-3-氯吡啶-2(1H)-酮-1-基)苯(I1),收率92.6%,液相纯度99.8%。
所得产物的核磁数据如下:
1HNMR(DMSO-d6,400MHz)
7.33(d,2H),7.28(d,2H),7.06(t,1H),3.85(t,2H),3.60(t,2H),2.61(m,2H),2.39(t,2H),1.90-1.78(m,4H)
实施例8:1-(哌啶-2-酮-1-基)-4-(5,6-二氢-3-氯吡啶-2(1H)-酮-1-基)苯(I1)的制备
向接有搅拌、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恒压滴液漏斗和30wt%氢氧化钠水溶液吸收装置的500毫升四口烧瓶中,加入200克二氯甲烷,27.0克(0.1摩尔)实施例6方法所得1-(哌啶-2-酮-1-基)-4-(5,6-二氢吡啶-2-酮-1-基)苯(Ⅵ),25.0克35%盐酸,保持25-30℃之间,慢慢滴加12.5克(0.11摩尔)30%双氧水,约1-2小时滴加完毕,此后30-35℃搅拌反应4小时,15.0克碳酸钾,30-35℃搅拌反应3小时,冷却至20-25℃,分层,水层用1,2-二氯乙烷萃取3次,每次30克,合并有机相,蒸馏回收溶剂,异丙醇重结晶,干燥,得到27.2克1-(哌啶-2-酮-1-基)-4-(5,6-二氢-3-氯吡啶-2-酮-1-基)苯(I1),收率89.3%,液相纯度99.2%。
实施例9:1-(哌啶-2-酮-1-基)-4-[5,6-二氢-3-(吗啉-4-基)吡啶-2(1H)-酮-1-基]苯(I2)的制备
向接有搅拌、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导气管和30wt%氢氧化钠水溶液吸收装置的500毫升四口烧瓶中,加入180克1,2-二氯乙烷,27.0克(0.1摩尔)实施例5方法所得1-(哌啶-2-酮-1-基)-4-(5,6-二氢吡啶-2(1H)-酮-1-基)苯(Ⅵ),加热,保持25-30℃之间,慢慢通入7.8克(0.1摩尔)氯气,约1-2小时通入完毕,此后30-35℃搅拌反应4小时,加入15.0克三乙胺,10.5克吗啉,80-85℃搅拌反应4小时,冷却至20-25℃,加入150克水,分层,水层用1,2-二氯乙烷萃取3次,每次30克,合并有机相,蒸馏回收溶剂,异丙醇重结晶,干燥,得到33.2克1-(哌啶-2-酮-1-基)-4-[5,6-二氢-3-(吗啉-4-基)吡啶-2(1H)-酮-1-基]苯(I2),收率93.5%,液相纯度99.9%。
所得产物的核磁数据如下:
1HNMR(CDCl3,400MHz)
7.35(d,2H),7.25(d,2H),5.66(t,1H),3.86-3.75(m,6H),3.65-3.59(m,2H),2.91-2.82(m,4H),2.60-2.58(m,2H),2.42-2.22(m,2H),2.05-2.00(m,4H)
实施例10:1-(哌啶-2-酮-1-基)-4-[5,6-二氢-3-(吗啉-4-基)吡啶-2(1H)-酮-1-基]苯(I2)的制备
向接有搅拌、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恒压滴液漏斗和30wt%氢氧化钠水溶液吸收装置的500毫升四口烧瓶中,加入200克二氯甲烷,27.0克(0.1摩尔)实施例6方法所得1-(哌啶-2-酮-1-基)-4-(5,6-二氢吡啶-2(1H)-酮-1-基)苯(Ⅵ),加热,保持25-30℃之间,慢慢滴加16.5克(0.1摩尔)溴素和50克二氯甲烷的溶液,约1-2小时滴加完毕,此后30-35℃搅拌反应4小时,减压蒸馏回收溶剂,剩余物用100克DMF溶解,转移至恒压滴液漏斗中待用。向另一接有搅拌器、温度计、蒸馏装置的500毫升四口烧瓶中,加入100克DMF,15.0克三乙胺,10.5克吗啉,加热,保持內温95-100℃之间滴加上述所得中间产物溶液,2小时滴加完毕,此后,95-100℃之间搅拌反应3小时,趁热过滤,用20克DMF洗涤滤饼,合并滤液,滤液减压蒸馏回收DMF,冷却至20-25℃,加入100克水,100克二氯甲烷,分层,水层用二氯甲烷萃取3次,每次30克,合并有机相,蒸馏回收溶剂,异丙醇重结晶,干燥,得到33.8克1-(哌啶-2-酮-1-基)-4-[5,6-二氢-3-(吗啉-4-基)吡啶-2(1H)-酮-1-基]苯(I2),收率95.2%,液相纯度99.8%。
对比例:1,4-二(哌啶-2-酮-1-基)苯(Ⅴ)的制备
向接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和连接有30wt%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吸收装置的500毫升四口烧瓶中,加入150克1,2-二氯乙烷,30.8克(0.1摩尔)实施例2方法所得N,N′-二(5-羟基正戊酰基)对苯二胺(Ⅲ),加热,并保持內温30-40℃之间,滴加35.7克(0.3摩尔)氯化亚砜和60克1,2-二氯乙烷的溶液,2小时滴加完毕,此后,55-60℃搅拌反应3小时。冷却至30℃,改为减压蒸馏装置,减压蒸馏回收1,2-二氯乙烷和过量的氯化亚砜(经分析含量后用于下批反应),蒸馏完毕,冷却至20-25℃,所得剩余物N,N′-二(5-氯正戊酰基)对苯二胺用200克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解,转移至另一接有搅拌器、温度计、蒸馏装置的500毫升四口烧瓶中,加入30.0克碳酸钾,加热,115-120℃之间搅拌反应3小时,同时蒸出少量低馏分(含水的DMF),趁热过滤,用20克DMF洗涤滤饼,合并滤液,滤液减压蒸馏回收DMF,向剩余物中加入350克异丙醇,加热回流,趁热过滤,滤液重结晶,干燥,得到12.7克1,4-二(哌啶-2-酮-1-基)苯(Ⅴ),收率46.6%,液相纯度为97.7%。
对比例表明滴加中间体N,N′-二(5-氯正戊酰基)对苯二胺,有利于降低其在体系中的浓度,对于减少分子间的副反应有利。不进行中间体的浓度控制,生成较多的不溶于热的异丙醇的副产物,反应收率低。

Claims (10)

1.一种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通过使式Ⅱ化合物和δ-戊内酯经酰胺化反应得到式Ⅲ化合物;
Figure FDA0001862194920000011
(2)通过使式Ⅲ化合物和卤代试剂1经卤代反应,或使式Ⅲ化合物和磺酰氯经磺酰化反应制备式Ⅳ化合物;然后式Ⅳ化合物经缩合反应得到式Ⅴ化合物;
Figure FDA0001862194920000012
其中,式Ⅳ化合物结构式中,取代基L为Cl、Br、甲磺酰基氧基、对甲苯磺酰基氧基或苯磺酰基氧基;
(3)通过使式Ⅴ化合物和卤代试剂2于羰基的一个邻位进行卤代反应,然后经消除一分子卤化氢得到式Ⅵ化合物;
Figure FDA0001862194920000013
(4)通过使式Ⅵ化合物的碳碳双键和卤代试剂3进行加成反应,然后消除一分子卤化氢或在吗啉存在下经消除取代反应得到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式Ⅱ化合物和δ-戊内酯的酰胺化反应是于溶剂A中进行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条件中的一项或多项:
a、所述溶剂A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甲苯、二甲苯、氯苯或δ-戊内酯之一或组合;所述溶剂A与式Ⅱ化合物的质量比为(2-15):1;
b、所述δ-戊内酯和式Ⅱ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0-5.0):1;
c、所述酰胺化反应温度为50-150℃;优选的,所述酰胺化反应温度为90-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由式Ⅲ化合物制备式Ⅴ化合物包括步骤:于溶剂B中,式Ⅲ化合物和卤代试剂1经卤代反应,或者,于溶剂C中、缚酸剂1的存在下,式Ⅲ化合物和磺酰氯经磺酰化反应制备式Ⅳ化合物;于溶剂D中、碱的作用下,式Ⅳ化合物经缩合反应得到式Ⅴ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条件中的一项或多项:
a、由式Ⅳ化合物制备式Ⅴ化合物包括步骤;将溶剂D1和碱混合均匀,得反应液;将式Ⅳ化合物溶解于溶剂D2中得混合液;将混合液滴加入反应液中,1-3小时滴加完毕后,60-150℃下进行缩合反应;所述溶剂D1、溶剂D2与溶剂D相同,溶剂D1和溶剂D2的总质量和溶剂D的质量相同;
b、所述溶剂B、溶剂C均为二氯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苯或甲苯之一或组合;所述溶剂B或溶剂C和式Ⅲ化合物的质量比为(3-15):1;
c、所述卤代试剂1为氯化亚砜、光气、双光气、三光气或三溴化磷,所述卤代试剂1和式Ⅲ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5-4.0):1;
d、所述卤代反应温度为20-100℃;优选的,所述卤代反应温度为50-70℃;
e、所述缚酸剂1为无机碱或有机碱,无机碱选自碳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锂或氢氧化锂;有机碱选自三乙胺、三正丙胺、二异丙基乙胺或吡啶;
f、所述磺酰氯为甲基磺酰氯、苯磺酰氯或对甲基苯磺酰氯;
g、所述磺酰氯、缚酸剂1和式Ⅲ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0-3.0):(2.0-3.0):1;
h、所述磺酰化反应温度为-20-60℃;优选的,所述磺酰化反应温度为0-20℃;
i、所述溶剂D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所述溶剂D与式Ⅲ化合物的质量比为3:1-15:1;
j、所述碱为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锂或氢氧化锂;所述碱和式Ⅲ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0-3.0):1;
k、所述缩合反应温度为60-150℃;优选的,所述缩合反应温度为90-1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由式Ⅴ化合物制备式Ⅵ化合物包括步骤:于溶剂E中、催化剂的作用下,式Ⅴ化合物和卤代试剂2于羰基的一个邻位进行卤代反应;然后于溶剂F中、缚酸剂2的作用下,经消除一分子卤化氢得到式Ⅵ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条件中的一项或多项:
a、所述溶剂E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烷或氯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溶剂E和式Ⅴ化合物的质量比为2-15:1;
b、所述催化剂为有机磷亚磷酸酯或有机胺,有机磷亚磷酸酯选自亚磷酸三甲酯、亚磷酸三乙酯、亚磷酸三丙酯、亚磷酸三丁酯或亚磷酸三苯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有机胺选自三正丁胺、4-二甲基氨基吡啶、N-甲基哌啶或吡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催化剂是式Ⅴ化合物质量的0.1-5.0%;
c、所述卤代试剂2为氯气、溴素、N-氯代丁二酰亚胺、N-溴代丁二酰亚胺、盐酸-次氯酸钠、盐酸-双氧水、氢溴酸-双氧水、盐酸-氯酸钠、三氯化磷、五氯化磷或三氯异氰尿酸;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卤代试剂2为氯气、溴素、盐酸-双氧水或氢溴酸-双氧水;所述卤代试剂2中参与卤代反应的化合物和式Ⅴ化合物的摩尔比为(0.9~1.5):1;
d、所述卤代反应温度为20~100℃;优选的,所述卤代反应温度为30~60℃;
e、所述溶剂F为N,N-二甲基甲酰胺或N,N-二甲基乙酰胺;所述溶剂F与式Ⅴ化合物的质量比为3:1-15:1;
f、所述缚酸剂2为无机碱或有机碱,无机碱选自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氢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钙、醋酸钾、醋酸钠或醋酸钙之一或组合,有机碱选自三乙胺或三正丁胺之一或组合;所述缚酸剂2和式Ⅴ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5):1;
g、所述消除反应温度为50~150℃;优选的,所述消除反应温度为90~1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由式Ⅵ化合物制备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I)包括步骤:于溶剂G中,式Ⅵ化合物的碳碳双键和卤代试剂3进行加成反应;然后于溶剂H中、缚酸剂3的存在下,消除一分子卤化氢得到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I),或者于溶剂J中、缚酸剂3、吗啉的存在下,经消除取代反应得到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I)。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条件中的一项或多项:
a、所述溶剂G、溶剂H、溶剂J均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烷、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或氯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溶剂G、溶剂H或溶剂J和式Ⅵ化合物的质量比为(2-15):1;
b、所述卤代试剂3为氯气、溴素、盐酸-双氧水、盐酸-次氯酸钠、氢溴酸-双氧水或盐酸-氯酸钠;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卤代试剂3为氯气、溴素、盐酸-双氧水或氢溴酸-双氧水;所述卤代试剂3中参与卤代反应的化合物和式Ⅵ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3.0):1;
c、所述加成反应温度为20~100℃;优选的,所述加成反应温度为30~50℃;
d、所述缚酸剂3为无机碱或有机碱,无机碱选自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氢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钙或碳酸锂之一或组合,有机碱选自三乙胺、三正丁胺、哌啶或吗啉之一或组合;所述缚酸剂3和式Ⅵ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5):1;
e、所述吗啉和式Ⅵ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5:1;
f、所述消除反应以及消除取代反应温度均为30~120℃;优选的,所述消除反应以及消除取代反应温度均30~1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I)结构式中,取代基R为氯、吗啉-4-基或溴。
CN201811339625.5A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的简便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1709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39625.5A CN111170930B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的简便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39625.5A CN111170930B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的简便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0930A true CN111170930A (zh) 2020-05-19
CN111170930B CN111170930B (zh) 2021-09-07

Family

ID=70624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39625.5A Active CN111170930B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的简便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7093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9289A (zh) * 2020-09-17 2021-02-26 江西邦浦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2-氯-5-氯甲基噻唑的合成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0972A (zh) * 2014-06-17 2014-09-10 河北序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吡啶酮的合成方法
CN105732622A (zh) * 2016-04-18 2016-07-06 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阿哌沙班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0972A (zh) * 2014-06-17 2014-09-10 河北序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吡啶酮的合成方法
CN105732622A (zh) * 2016-04-18 2016-07-06 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阿哌沙班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9289A (zh) * 2020-09-17 2021-02-26 江西邦浦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2-氯-5-氯甲基噻唑的合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0930B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63160B (zh) 用於合成2-羥基-6-((2-(1-異丙基-1h-吡唑-5-基)-吡啶-3-基)甲氧基)苯甲醛之方法
JP5161023B2 (ja) ピペラジン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NO320970B1 (no) Piperazin- og piperidinforbindelse, fremgangsmate for fremstilling derav, farmasoytiske sammensetninger som innbefatter slike forbindelser, fremgangsmate for fremstilling av de nevnte farmasoytiske sammensetninger, samt anvendelse av disse for behandling av CNS-forstyrrelser
CN110526859B (zh) 一种瑞维那新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瑞维那新的制备方法
CN107660206A (zh) 用于制备{1‑(乙基磺酰基)‑3‑[4‑(7H‑吡咯并[2,3‑d]嘧啶‑4‑基)‑1H‑吡唑‑1‑基]氮杂环丁烷‑3‑基}乙腈的方法和中间体
WO2007060448A2 (en) Chemical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n amido-phenoxybenzoic acid compound
IL197954A (en) A process for preparing imatinib, its intermediates and a process for making these intermediates
CN111170930B (zh) 一种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的简便制备方法
CN111170992B (zh) 一种5,6-二氢吡啶-2(1h)-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10746370B (zh) 一种4-(4-氨基苯基)***啉-3-酮的制备方法
DK2401253T3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etoricoxib
TWI626239B (zh) 用於製備布瑞哌唑(brexpiprazole)之方法
AU2019337018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tetracyclic compound
JP6427695B2 (ja) 1,2,5−チアジアゾリジン−1,1−ジオキシドの塩形態、結晶形態及びその調製方法と中間体
PL173450B1 (pl) Sposób wytwarzania podstawionych imidazoli
CN109748885B (zh) 一种色瑞替尼中间体及色瑞替尼的制备方法
WO2008037783A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2-oxo-2,5-dihydro-1h-pyrido[3,2-b]indole-3-carbonitriles
CN111100112B (zh) 苯并噻吩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83383B (zh) 一种吡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13912535B (zh) 一种6-氯-4-三氟甲基-3-氰基吡啶的制备方法
CN110218211B (zh) 一种奈韦拉平的简便制备方法
KR101125531B1 (ko) 신규한 인돌리진 유도체와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0218177B (zh) 一种2,6-二氯-3-硝基吡啶的制备方法
CN112794849B (zh) 3-(2-氯乙基)-2-甲基-4H-吡啶并[1,2-a]嘧啶-4-酮的合成方法
JP3346011B2 (ja) α位に塩素原子を有するピリジン類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simple preparation method of 5,6-dihydropyridine-2 (1H) - one derivative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7

Pledgee: Shandong Tonghong import and Export Co.,Ltd.

Pledgor: Xinfa pharmaceutical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16873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51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7

Pledgee: Shandong Tonghong import and Export Co.,Ltd.

Pledgor: Xinfa pharmaceutical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1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