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4723A - 触点装置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触点装置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4723A
CN111164723A CN201880062878.4A CN201880062878A CN111164723A CN 111164723 A CN111164723 A CN 111164723A CN 201880062878 A CN201880062878 A CN 201880062878A CN 111164723 A CN111164723 A CN 1111647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fixed terminal
movable
contact portion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287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东督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164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47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0Bridging contacts
    • H01H1/2025Bridging contacts comprising two-parallel bridg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 H01H50/546Contact arrangements for contactors having 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4Termina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6Magnetic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1H50/18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 H01H50/20Movable parts of magnetic circuits, e.g. armature movable inside coil and substantially lengthwise with respect to axis thereof; movable coaxially with respect to coi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0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 H01H1/54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preventing vibration of contacts, holding contac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or biasing contacts to the open position by magnetic for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0Bridging contacts
    • H01H1/2025Bridging contacts comprising two-parallel bridges
    • H01H2001/2033Bridging contacts comprising two-parallel bridges with a contact bridge on both opposite sides of a fixed contact pair, each contact bridge being moved to close or open the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tact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触点装置(10)的可动触头(430)包括用于与固定端子(420)的外表面(421a)接触的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以及将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连结的连结部(433)。在此,第1接触部(431)通过向与移动体(380)的移动方向不同的方向且是与外表面(421a)的和第1接触部(431)的接触部位处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而与外表面(421a)分离。并且,第2接触部(432)通过向与移动体(380)的移动方向不同的方向且是与外表面(421a)的和第2接触部(432)的接触部位处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而与外表面(421a)分离。

Description

触点装置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点装置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触点装置,已知包括固定端子和相对于固定端子接触、分离的可动触头的触点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专利文献1中,一端与可动触头的顶端接触的一对接触片以上下相对的方式设置。另外,在使可动触头与固定端子导通时,将可动触头向固定端子侧推入而将固定端子***到一对接触片的另一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1-0100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技术中,在将固定端子向一对接触片的另一端***时,上下相对的一对接触片的另一端在固定端子的侧面滑动接触,因此在使可动触头相对于固定触头接触、分离时产生的摩擦力变大。因此,可动触头的移动受到妨碍,有可能无法顺畅地进行触点的切换。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更顺畅地进行触点的切换的触点装置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触点装置包括:固定端子;可动触头,其能够与所述固定端子接触、分离;以及驱动部,其具有使所述可动触头移动的移动体。另外,所述可动触头包括:第1接触部,其形成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一侧,用于与所述固定端子的外表面接触;第2接触部,其形成于所述可动触头的另一侧,用于与所述固定端子的外表面接触;以及连结部,其将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连结。在此,所述第1接触部通过向与所述移动体的移动方向不同的方向且是与所述外表面的和所述第1接触部的接触部位处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而与所述外表面分离。并且,所述第2接触部通过向与所述移动体的移动方向不同的方向且是与所述外表面的和所述第2接触部的接触部位处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而与所述外表面分离。
另外,本发明的电磁继电器搭载有所述触点装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能够更顺畅地进行触点的切换的触点装置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的图,是沿着左右方向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触点装置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的图,是沿着左右方向将触点断开的状态下的触点装置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触点部的图,是沿着左右方向观察到的触点部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触点部的图,是从背面侧观察到的触点部的后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可动触头的侧视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触点部的立体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触点部的图,是以水平面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触点部剖切而得到的横剖视图。
图9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变形例的触点部的图,是以水平面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触点部剖切而得到的横剖视图。
图10是示意性地表示第2变形例的触点部的图,是以水平面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触点部剖切而得到的横剖视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3变形例的触点部的图,是以水平面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触点部剖切而得到的横剖视图。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第4变形例的触点部的图,是沿着左右方向观察到的触点部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13是示意性地表示第4变形例的触点部的图,是从背面侧观察到的触点部的后视图。
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第4变形例的触点部的图,是沿着前后方向观察到的触点部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15是表示第5变形例的触点装置的图,是沿着左右方向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触点装置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
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第6变形例的触点部的图,是以水平面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触点部剖切而得到的横剖视图。
图17是示意性地表示第7变形例的触点部的图,是以水平面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触点部剖切而得到的横剖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触点装置的图,图18的(a)是沿着左右方向将触点断开的状态下的触点装置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图18的(b)是沿着左右方向将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的触点装置剖切而得到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下文中以图2的上下左右作为上下左右并以图4的左右方向作为前后方向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是在初始状态下触点断开的所谓常开型的电磁继电器,如图1~图3所示,在该电磁继电器1搭载有触点装置10,该触点装置10是将位于下部的驱动模块(驱动部)30和位于上部的触点模块(触点部)40一体地组合而构成的。具体地说,通过将触点装置10收纳在由树脂材料形成为中空箱形的中空箱形的壳体20内,来形成搭载有触点装置10的电磁继电器1。此外,也能够使用在初始状态下触点接通的所谓常闭型的电磁继电器。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20包括大致矩形的壳体基部21和以覆盖该壳体基部21的方式配置的壳体罩22,壳体罩22形成为壳体基部21侧开放的中空箱形。另外,在壳体罩22安装于壳体基部21的状态下而形成的壳体20的内部空间中容纳有驱动模块30和触点模块40等搭载零部件。
在壳体基部21的下侧设有供一对线圈端子340、340分别装配的一对狭缝(未图示)。另一方面,在壳体基部21的上侧设有供一对汇流条(导电构件)440分别装配的一对狭缝(未图示)。
驱动模块30包括线圈部310。线圈部310包括:线圈330,通过对该线圈330通电而产生磁通;中空圆筒状的线圈骨架320,其供线圈330卷绕;以及一对线圈端子340、340,其固定于线圈骨架320,供线圈330的两端分别连接。
线圈骨架320由作为绝缘材料的树脂形成,在该线圈骨架320的中央部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320a。另外,线圈骨架320包括外表面供线圈330卷绕的大致圆筒状的卷筒部321。线圈骨架320还包括:大致圆形的下侧凸缘部322,其与卷筒部321的下端连续设置,向卷筒部321的径向外侧突出;以及大致圆形的上侧凸缘部323,其与卷筒部321的上端连续设置,向卷筒部321的径向外侧突出。
线圈端子340能够使用例如铜等导电性材料来形成为平板状。另外,在各线圈端子340、340分别设有中继端子(未图示),卷绕于线圈骨架320的卷筒部321的线圈330的一端侧的引出线以成束的状态焊接于一个线圈端子340的中继端子。另外,卷绕于线圈骨架320的卷筒部321上的线圈330的另一端侧的引出线以成束的状态焊接于另一个线圈端子340的中继端子。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卷绕于线圈骨架320的卷筒部321的线圈330的两端与固定于线圈骨架320的一对线圈端子340、340电连接,由此形成线圈部310。通过这样做,使得在经由一对线圈端子340、340向线圈330通电时,将驱动模块30驱动。另外,在通过向线圈330通电来使驱动模块30驱动时,将后面说明的触点模块40的触点开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触点模块40形成有一对触点,由一个固定端子420(第1固定端子420A)的锥形面421d和可动触头430的第1接触部431构成触点模块40的一个触点。另外,由另一个固定端子420(第2固定端子420B)的锥形面421d和可动触头430的第2接触部432构成另一个触点。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驱动模块30驱动,或者使驱动模块30的驱动停止,来切换触点模块40的触点的开闭。即,通过切换驱动模块30的接通、断开,从而能够切换一个固定端子420与另一个固定端子420之间的导通、非导通。
另外,驱动模块30具备配置在线圈330的周围的轭铁350。该轭铁350能够使用例如磁性材料来形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轭铁350以包围线圈骨架320的方式配置。该轭铁350由配置于线圈骨架320的上端面侧的矩形的轭铁上板351和配置于线圈骨架320的下端面侧及侧面侧的矩形的轭铁主体352构成。
轭铁主体352配置于线圈330与壳体2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轭铁主体352包括底壁355和从该底壁355的左右两端缘(周缘)分别立起的一对侧壁356、356,该轭铁主体352在前后方向上开放。此外,底壁355和一对侧壁356、356能够通过将一张板弯折而连续一体地形成。
另外,在轭铁主体352的一对侧壁356、356的顶端侧(上端侧),以覆盖线圈骨架320的上端面和卷绕于线圈骨架320的线圈330的方式配置有上述的轭铁上板351。
在该轭铁上板351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351a。在本实施方式中,轭铁上板351包括:大致矩形板状的平板部353,其覆盖线圈骨架320的上端面和卷绕于线圈骨架320的线圈330;以及筒状部354,其以向下方延伸的方式与平板部353的大致中央部连续设置。另外,筒状部354内的空间成为轭铁上板351的贯通孔351a。
另外,驱动模块30包括固定铁芯(固定侧构件)360,该固定铁芯360***到线圈骨架320的圆筒内部(贯通孔320a内),由通电的线圈330磁化(磁通通过该固定铁芯360)。驱动模块30还包括可动铁芯(可动侧构件)370,该可动铁芯370在上下方向(轴向)上与固定铁芯360相对,配置于线圈骨架320的圆筒内部(贯通孔320a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铁芯360在剖视时呈大致凸状,包括大径圆柱部361和与该大径圆柱部361的上部连续设置的小径圆柱部362。另外,固定铁芯360的整体***到线圈骨架320的圆筒内部(贯通孔320a内)。
另外,可动铁芯370在剖视时也呈大致凸状,包括大径圆柱部371和与该大径圆柱部371的上部连续设置的小径圆柱部372。另外,在该小径圆柱部372的中央部以向上方开口的方式形成有供轴380压入(***)的压入凹部(被***部)372a。该压入凹部372a具有大致恒定的开口直径(与轴主体部381的直径大致相同的开口直径)。
轴380能够使用例如非磁性材料来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轴380包括:圆棒状的轴主体部381,其在可动铁芯370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驱动轴方向)上较长;以及大致伞状的头部382,其与轴主体381的上部连续设置。另外,通过将轴主体部381的下端侧从上侧***到小径圆柱部372的压入凹部372a,而将可动铁芯370与轴380连结。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模块30包括形成为上方开口的有底圆筒状的柱塞帽390。该柱塞帽390也能够使用例如非磁性材料来形成。另外,该柱塞帽390配置于固定铁芯360与线圈骨架320之间以及可动铁芯370与线圈骨架320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柱塞帽390包括:有底圆筒状的主体部391,其向上方开口;以及凸缘部392,其从主体部391的上端向径向外侧突出。另外,柱塞帽390的主体部391配置于在线圈骨架320的中心形成的贯通孔320a内。另外,也可以在线圈骨架320的上侧(上侧凸缘部323)形成圆环状的座面,在将柱塞帽390的主体部391配置于线圈骨架320的贯通孔320a内时,凸缘部392载置于该座面。
另外,在设于线圈骨架320的圆筒内部(贯通孔320a内)的柱塞帽390的容纳空间390a内收纳固定铁芯360和可动铁芯37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铁芯370配置于柱塞帽390的开口侧,固定铁芯360配置于柱塞帽390的筒内的比可动铁芯370靠下侧的位置。另外,在固定铁芯360与可动铁芯370之间配置有复位弹簧302,该复位弹簧302利用弹性力对可动铁芯370向远离固定铁芯360的方向施力。
而且,固定铁芯360的大径圆柱部361、可动铁芯370的大径圆柱部371和轭铁上板351的筒状部354分别形成为外径与柱塞帽390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圆柱状。另外,可动铁芯370的小径圆柱部372形成为外径与轭铁上板351的筒状部354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圆柱状。
另外,通过在柱塞帽390内容纳固定铁芯360和可动铁芯370,将筒状部354***到柱塞帽390,同时将小径圆柱部372***到筒状部354,从而将轭铁上板351配置于线圈骨架320的上端面侧。此时,在将轭铁上板351配置于线圈骨架320的上端面侧时,形成于柱塞帽390的开口侧的凸缘部392固定安装于轭铁上板351的下表面的位于贯通孔351a周围的部分。另外,使柱塞帽390的下端底部载置于底壁355上。
通过这样做,在使驱动部30驱动时,由轭铁350(轭铁上板351和轭铁主体352)、固定铁芯360和可动铁芯370形成磁路。另外,通过切换驱动部30的驱动的接通、断开,从而使可动铁芯370在柱塞帽390的容纳空间390a内沿上下方向(往复运动方向:驱动轴方向)滑动。具体地说,在使大径圆柱部371的侧面371a与柱塞帽390的主体部391的内表面391a滑动接触同时使小径圆柱部372的侧面372b与筒状部354的内表面354a滑动接触的状态下,可动铁芯370沿上下方向往复运动。
另外,安装于可动铁芯370的轴380从下侧***到筒状部354内(贯通孔351a),能够使该轴380的头部382侧向轭铁上板351的上方突出。即,能够经由轭铁上板351的贯通孔351a使轴380的上端侧(头部382侧)延伸至触点模块40。
另外,在通过对线圈330通电而使可动铁芯370被固定铁芯360吸引时,与可动铁芯370连结固定的轴380也与可动铁芯370一起向下方移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铁芯370的能够移动范围(可动范围)设定在初始位置与抵接位置之间,该初始位置是从固定铁芯360向上方分离间隙D1地配置的位置,该抵接位置是与固定铁芯360抵接的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组装了驱动模块30的状态下,将可动铁芯370位于最大程度地远离固定铁芯360的位置的状态设为初始位置,将可动铁芯370位于最大程度地靠近固定铁芯360的位置的状态设为抵接位置。
另外,如上所述,在固定铁芯360与可动铁芯370之间配置有复位弹簧302,该复位弹簧302利用弹性力对可动铁芯370向使其返回初始位置的方向(可动铁芯370远离固定铁芯360的方向)施力。在本实施方式中,由螺旋弹簧构成复位弹簧302,该螺旋弹簧以卷绕在小径圆柱部362的周围的状态配置于大径圆柱部361的上表面(台阶面)361a。该复位弹簧302的上端抵接于可动铁芯370的大径圆柱部371的下表面371b,并且下端抵接于固定铁芯360的大径圆柱部361的上表面361a。即,大径圆柱部371的下表面371b和大径圆柱部361的上表面361a成为复位弹簧302的弹簧支承部。
通过设为如上所述的结构,使得在向线圈330通电时,固定铁芯360的与可动铁芯370相对的相对面(小径圆柱部362的上表面362a)和可动铁芯370的与固定铁芯360相对的相对面(大径圆柱部371的下表面371b)作为一对磁极部而互为相反极性。然后,可动铁芯370被固定铁芯360吸引而朝向抵接位置移动。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向线圈330通电时,使固定铁芯360的与可动铁芯370相对的相对面(小径圆柱部362的上表面362a)和可动铁芯370的与固定铁芯360相对的相对面(大径圆柱部371的下表面371b)分别作为磁极面来发挥功能。
另一方面,当停止向线圈330通电时,可动铁芯370在复位弹簧302的施力的作用下返回初始位置。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可动铁芯370以如下方式进行往复运动:在线圈330的非通电时,可动铁芯370隔着间隙D1与固定铁芯360相对配置,并且在线圈330的通电时,可动铁芯370被向固定铁芯360侧吸引。
另外,伴随着该可动铁芯370沿上下方向的往复运动,轴380沿上下方向往复运动。而且,伴随着该轴380沿上下方向的往复运动,可动触头430相对于固定端子420(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相对移动。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轴380相当于移动体,该移动体通过沿上下方向(移动方向、一方向)往复运动,而使可动触头430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相对移动。
另外,在驱动模块30的上方设有与线圈330的通电的通断相应地开闭触点的触点模块40。
触点模块40包括由陶瓷等耐热性材料形成为向下方开口的箱状的基体410。该基体410包括顶壁411和从顶壁411的周缘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大致方筒状的周壁412。
另外,在基体410的顶壁411以沿左右方向排列的方式设有两个贯通孔411a、411a。第1固定端子420A贯穿于这两个贯通孔411a、411a中的一个(图4的左侧)贯通孔411a,第2固定端子420B贯穿于另一个(图4的右侧)贯通孔411a。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起见,能够使用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来区分相互导通的一对固定端子。然而,不必使一个固定端子(图4的左侧的固定端子)为第1固定端子420A,并使另一个固定端子(图4的右侧的固定端子)为第2固定端子420B。即,也可以使一个固定端子(图4的左侧的固定端子)为第2固定端子420B,并使另一个固定端子(图4的右侧的固定端子)为第1固定端子420A。
各固定端子420由铜系材料等导电性材料形成,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以沿上下方向细长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固定端子420包括从上方贯穿于贯通孔411a的大致圆柱状的固定端子主体421(沿上下方向细长的固定端子主体421),在各固定端子主体421的下端形成有随着朝向下方去而缩径的锥形部。
因而,在各固定端子420的固定端子主体421形成有外表面421a,该外表面421a具有沿铅垂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侧面421b、沿水平方向(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延伸的底面421c和沿倾斜方向延伸的锥形面421d。
另外,固定端子420包括大致圆板状的凸缘部422,该凸缘部422从固定端子主体421的上端向径向外侧突出,固定于顶壁411的上表面(贯通孔411a的周缘部的上表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端子420使用未图示的银焊料和垫圈以将贯通孔411a密闭的状态固定于顶壁41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端子420以使长度方向与上下方向大致一致的状态固定于顶壁411,但不必使固定端子420的长度方向与上下方向大致一致。
此时,一对固定端子420、420以相互分离的状态固定(配置)于顶壁411。另外,在将固定端子420固定于顶壁411的状态下,固定端子420的上侧和下侧被顶壁411分隔开。
另外,在固定端子420分别安装有与外部负载等连接的汇流条(导电构件)440。
汇流条440由导电性材料形成,在该汇流条440形成有未图示的贯通孔。另外,在将以向上方突出的方式设于凸缘部422的中央的突部423***到汇流条440的贯通孔的状态下实施铆接加工,由此将汇流条440固定于固定端子420。
另外,可动触头430以能够随着轴(驱动轴)380沿上下方向(一方向)的移动而相对于固定端子420相对移动的方式配置于基体410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图8所示,可动触头430由大致板状的构件形成,包括形成于可动触头430的一侧的第1接触部431、形成于可动触头430的另一侧的第2接触部432和将第1接触部431与第2接触部432连结的连结部43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433包括连结部主体434,在该连结部主体434的两端分别连续设置有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
另外,一对可动触头430、430配置为隔着一对固定端子420(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地相对(参照图8)。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以沿前后方向排列的方式设置的一对固定端子420(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的左右方向的左侧配置有一个可动触头430,在左右方向的右侧配置有另一个可动触头430。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可动触头430由第1接触部431、第2接触部432和连结部主体434形成为沿前后方向细长的板状。而且,连结部主体434(连结部433)配置为,在沿左右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位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内侧端部(位于最靠第2固定端子420B侧的位置的部位)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内侧端部(位于最靠第1固定端子420A侧的位置的部位)之间(参照图4)。
另外,以向连结部主体434的前后方向的一侧(第1固定端子420A侧)突出的方式延伸设置的第1接触部431形成为,在沿左右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锥形面421d相对(重叠)。另外,以向连结部主体434的前后方向的另一侧(第2固定端子420B侧)突出的方式延伸设置的第2接触部432形成为,在沿左右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锥形面421d相对(重叠)。
而且,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以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沿大致前后方向延伸的连结部主体434(连结部433)向相同的方向弯曲的方式与连结部主体434连续设置(参照图8)。具体地说,在配置于左右方向的左侧的可动触头430中,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以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顶端位于比连结部主体434靠左侧的位置的方式与连结部主体434连续设置。另一方面,在配置于左右方向的右侧的可动触头430中,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以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顶端位于比连结部主体434靠右侧的位置的方式与连结部主体434连续设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可动触头430以将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转动轴438作为中心转动的方式配置于基体410内。另外,使各可动触头430随着轴380沿上下方向的往复运动而转动,以使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相对于固定端子420接触、分离。
具体地说,连结部433包括与连结部主体434的下端连续设置且向下方延伸的延伸设置部435,在该延伸设置部435的下端固定有转动轴438。另外,固定于延伸设置部435的下端的转动轴438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轴支承于一对轴支承部437、437。该一对轴支承部437、437固定于轭铁上板351上。
并且,在延伸设置部435的下端连续设置有向内侧延伸(朝向对方侧的可动触头430延伸)而被轴380的头部382推压的被推压片436。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被推压片436通过使延伸设置部435的下端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向内侧弯曲而与延伸设置部435一体地形成。另外,在延伸设置部435的下端的前后方向两侧分别形成有向下方延伸的片部435a,在该片部435a、435a固定有转动轴43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可动触头430、430由压接弹簧401连结。另外,一对可动触头430、430被该压接弹簧401向相互靠近的方向(靠近固定端子420的方向)施力。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压接弹簧401来确保可动触头430与固定端子420之间的接触压力。压接弹簧401由螺旋弹簧构成,以使轴向朝向左右方向的状态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形成于螺旋弹簧的两端的钩部401a分别卡挂于在各可动触头430的延伸设置部435形成的卡定孔435b,从而利用压接弹簧401将一对可动触头430、430连结。
若使用这样的可动触头430,则在轴(移动体、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移动方向)的下方(一侧)进行了移动时,轴380的头部382对被推压片436的推压被解除。另外,当轴380的头部382对被推压片436的推压被解除时,一对可动触头430、430借助压接弹簧401的施力(弹性恢复力)而以上侧相互靠近的方式转动。这样,当向一对可动触头430、430的上侧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时,第1接触部431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相对地移动而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接触。并且,第2接触部432相对于第2固定端子420B相对地移动而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接触。这样,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成为导通状态。
另一方面,在轴(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移动方向)的上方(另一侧)进行了移动时,被推压片436被轴380的头部382推压。另外,当被推压片436被轴380的头部382推压时,一对可动触头430、430克服压接弹簧401的施力(弹性恢复力)而以上侧相互分离的方式转动。这样,当向一对可动触头430、430的上侧相互分离的方向转动时,第1接触部431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相对地移动而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分离。并且,第2接触部432相对于第2固定端子420B相对地移动而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分离。这样,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成为非导通状态。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模块(驱动部)30具有使可动触头430驱动(移动)的轴(移动体、驱动轴)380。
另外,通过使可动触头430随着轴(移动体)380沿上下方向(移动方向)的移动而相对于一对固定端子420沿左右方向相对转动(相对移动),从而切换固定端子之间的导通、非导通。
此时,第1接触部431向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外表面421a的和第1接触部431接触的部位处的切平面的延伸方向大致正交(交叉)的方向转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接触部431通过向与轴(移动体)380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不同的方向且是与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的和第1接触部431的接触部位处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从而与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分离。
并且,第2接触部432向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外表面421a的和第2接触部432接触的部位处的切平面的延伸方向大致正交(交叉)的方向转动。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接触部432也通过向与轴(移动体)380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不同的方向且是与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的和第2接触部432的接触部位处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从而与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分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于左右方向的左侧的可动触头430的第1接触部431通过向右侧转动而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接触。另一方面,配置于左右方向的右侧的可动触头430的第1接触部431通过向左侧转动而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接触。
并且,配置于左右方向的左侧的可动触头430的第2接触部432通过向右侧转动而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接触。另一方面,配置于左右方向的右侧的可动触头430的第2接触部432通过向左侧转动而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接触。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导通时,利用一个可动触头430的第1接触部431和另一个可动触头430的第1接触部431夹住第1固定端子420A。另外,利用一个可动触头430的第2接触部432和另一个可动触头430的第2接触部432夹住第2固定端子420B。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以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沿大致前后方向延伸的连结部主体434(连结部433)向相同的方向弯曲的方式与连结部主体434连续设置。另外,使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分别与固定端子420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接触。
这样的话,在使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导通的状态下,能够使一个可动触头430的连结部433与另一个可动触头430的连结部433之间的距离D2比各固定端子420的直径小。
而且,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的中央部与各固定端子420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在前后方向的内侧(各固定端子420的比中心轴线靠对方侧的固定端子420侧的部位)接触。
因而,连结部433、433之间的距离D2比一个可动触头430的第1接触部431的和第1固定端子420A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的接触部分与另一个可动触头430的第1接触部431的和第1固定端子420A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的接触部分之间的距离D3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433、433之间的距离D2比一个可动触头430的第2接触部432的和第2固定端子420B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的接触部分与另一个可动触头430的第2接触部432的和第2固定端子420B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的接触部分之间的距离D3短。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抑制在可动触头430与固定端子420之间产生的电弧,而在基体410内封入有气体。该电弧是在可动触头430被从固定端子420拉开时产生的。另外,作为用于抑制电弧的产生的气体,能够使用以氢气为主体的混合气体,氢气在电弧产生的温度区域中导热最优异。为了将该气体密封,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覆盖基体410与轭铁上板351之间的间隙的上凸缘450。
具体地说,如上所述,基体410具有沿左右方向(宽度方向)排列设置有一对贯通孔411a、411a的顶壁411和从该顶壁411的周缘向下方延伸设置的方筒状的周壁412。即,该基体410形成为下侧(可动触头430侧)开放的中空箱形。另外,在将可动触头430从开放的下侧容纳于周壁412的内侧的状态下,将基体410隔着上凸缘450固定于轭铁上板351。
此时,利用银焊料将基体410的下表面的开口周缘部与上凸缘450的上表面气密接合,并且利用电弧焊等来将上凸缘450的下表面与轭铁上板351的上表面气密接合。并且,利用电弧焊等将轭铁上板351的下表面与柱塞帽390的凸缘部392气密接合。通过这样,在基体410内形成用于封入气体的密封空间S。
而且,也可以与使用气体的电弧的抑制方法并行地使用嵌套磁轭模块(capsuleyoke block)进行电弧的抑制。作为该嵌套磁轭模块,例如能够使用由嵌套磁轭和永磁体构成的嵌套磁轭模块,能够将该嵌套磁轭模块配置于周壁412的外侧。
接下来说明电磁继电器1(触点装置10)的动作。
首先,在未对线圈330通电的状态下,利用复位弹簧302的弹性力(弹性恢复力)使可动铁芯370成为向从固定铁芯360离开的方向移动的状态。此时,被推压片436被轴380的头部382推压,一对可动触头430、430克服压接弹簧401的施力(弹性恢复力)而以上侧相互分离的方式转动。即,一对可动触头430分别成为自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远离的图3的状态。
另外,若从该断开状态起向线圈330通电,则可动铁芯370借助电磁力而克服复位弹簧302的弹性力(弹性恢复力)被向固定铁芯(固定侧构件)360吸引,以靠近固定铁芯(固定侧构件)360的方式(向下方)移动。另外,随着该可动铁芯370向下方的移动,轴380也向下方移动。另外,当轴380向下方(一侧)移动时,轴380的头部382对被推压片436的推压被解除,一对可动触头430、430借助压接弹簧401的施力(弹性恢复力)而以上侧相互靠近的方式转动。当这样向一对可动触头430、430的上侧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时,第1接触部431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相对地移动而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接触。并且,第2接触部432相对于第2固定端子420B相对地移动而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接触。这样,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电导通,而使电磁继电器1(触点装置10)接通(参照图2)。
在这样将电磁继电器1(触点装置10)接通时,各可动触头430的第1接触部431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锥形面421d接触。另外,各可动触头430的第2接触部432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锥形面421d接触。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固定端子420A的锥形面421d和第2固定端子420B的锥形面421d分别形成有两处(多处)与可动触头430的接触部位。因而,流经各第1接触部431的电流的大小(电流值)比流经第1固定端子420A的电流的大小(电流值)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可动触头430使用相同的材质形成为相同的形状。因此,流经两个第1接触部431的每个的电流的大小(电流值)成为流经第1固定端子420A的电流的大小(电流值)的约二分之一。同样,流经两个第2接触部432的每个的电流的大小(电流值)成为流经第2固定端子420B的电流的大小(电流值)的约二分之一。
在此,已知在电流流经两个构件的接触部分时产生的电磁斥力的大小与流经该接触部分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在两个第1接触部431的每个产生的电磁斥力成为在一处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情况下在第1接触部431产生的电磁斥力的四分之一。同样,在两个第2接触部432的每个产生的电磁斥力成为在一处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情况下在第2接触部432产生的电磁斥力的四分之一。
这样,若使第1接触部431在多处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则与在一处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第1接触部431从第1固定端子420A受到的电磁斥力的大小。另外,若使第2接触部432在多处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则与在一处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第2接触部432从第2固定端子420B受到的电磁斥力的大小。
其结果是,既抑制了第1接触部431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接触被解除,又抑制了第2接触部432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接触被解除。因而,能够更可靠地维持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导通状态。
另一方面,当停止向线圈330通电时,可动铁芯370借助复位弹簧302的施力(弹性恢复力)而向初始位置复位。即,可动铁芯370向上方移动。另外,随着该可动铁芯370向上方的移动,轴380也向上方移动,被推压片436被轴380的头部382推压。
另外,当被推压片436被轴380的头部382推压时,一对可动触头430、430克服压接弹簧401的施力(弹性恢复力)而以上侧相互分离的方式转动。这样,当向一对可动触头430、430的上侧相互分离的方向转动时,第1接触部431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相对地移动而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分离。并且,第2接触部432相对于第2固定端子420B相对地移动而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分离。这样,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电绝缘,从而电磁继电器1(触点装置10)断开(参照图3)。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触点装置10包括固定端子420、能够相对于固定端子420接触、分离的可动触头430和具有使可动触头430移动的轴(移动体)380的驱动模块(驱动部)30。
另外,可动触头430包括:第1接触部431,其形成于可动触头430的一侧,用于与固定端子420的外表面421a接触;第2接触部432,其形成于可动触头430的另一侧,用于与固定端子420的外表面421a接触;以及连结部433,其将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连结。
另外,第1接触部431通过向与轴(移动体)380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不同的方向且是与外表面421a的和第1接触部431的接触部位处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而与外表面421a分离。
并且,第2接触部432通过向与轴(移动体)380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不同的方向且是与外表面421a的和第2接触部432的接触部位处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而与外表面421a分离。
这样的话,能够抑制在使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相对于固定端子420的外表面421a接触、分离时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在固定端子420的外表面421a滑动。即,能够尽量减小在使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与固定端子420的外表面421a接触、分离时产生的摩擦力。其结果为,能够更顺畅地进行触点的切换。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1搭载有上述触点装置10。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能够更顺畅地进行触点的切换的触点装置10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10的电磁继电器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端子420包括第1固定端子420A和以与第1固定端子420A分离的状态配置的第2固定端子420B。
另外,可动触头430的第1接触部431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外表面421a接触,并且第2接触部432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外表面421a接触,从而使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导通。
这样的话,能够尽量减小在使第1接触部431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外表面421a接触、分离时产生的摩擦力。另外,能够尽量减小在使第2接触部432相对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外表面421a接触、分离时产生的摩擦力。其结果为,能够更顺畅地进行触点的切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一对可动触头430。另外,在使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导通时,利用一个可动触头430的第1接触部431和另一个可动触头430的第1接触部431夹住第1固定端子420A。并且,利用一个可动触头430的第2接触部432和另一个可动触头430的第2接触部432夹住第2固定端子420B。
这样的话,一对可动触头430、430并列设置,在使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导通时,能够使流经一个可动触头430的电流和流经另一个可动触头430的电流的流动方向大致相同。这样,在相同方向的电流流经并列设置的构件的情况下,相互吸引的力作用于并列设置的构件。
因而,在使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导通时,相互吸引的力作用于将第1固定端子420A夹住的第1接触部431、431,相互吸引的力作用于将第2固定端子420B夹住的第2接触部432、432。其结果为,能够增大利用一对可动触头430、430将各固定端子420夹住的力,能够更可靠地维持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导通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导通的状态下,连结部433、433之间的距离D2变得更小。
具体地说,将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与连结部主体434连续设置为,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相对于沿大致前后方向延伸的连结部主体434(连结部433)向相同的方向弯曲。另外,使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分别与固定端子420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接触。而且,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的中央部与各固定端子420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在前后方向的内侧(各固定端子420的比中心轴线靠对方侧的固定端子420侧的部位)接触。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433、433之间的距离D2比一个可动触头430的第1接触部431的和第1固定端子420A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的接触部分与另一个可动触头430的第1接触部431的和第1固定端子420A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的接触部分之间的距离D3短。
这样的话,能够使流经并列设置的一对可动触头430、430的相同方向的电流更加靠近,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在一对可动触头430、430产生的相互吸引的力。其结果为,能够更可靠地维持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导通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与各固定端子420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在前后方向的内侧(各固定端子420的比中心轴线靠对方侧的固定端子420侧的部位)接触。这样的话,在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1接触部431之间沿倾斜方向(前后方向的内侧且是左右方向的外侧)产生电磁斥力。另外,在第2固定端子420B与第2接触部432之间也沿倾斜方向(前后方向的内侧且是左右方向的外侧)产生电磁斥力。即,在与各可动触头430、430的转动方向(左右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产生电磁斥力。
这样的话,在产生电磁斥力时,能够减小从各固定端子420向可动触头430传递的电磁斥力的左右方向的分力,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可动触头430与固定端子420分离。
另外,触点装置10并不限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结构,能够设为各种各样的结构。
例如,能够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9所示的结构。
具体地说,图9所示的可动触头430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可动触头430同样,将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与连结部主体434连续设置为,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相对于沿大致前后方向延伸的连结部主体434(连结部433)向相同的方向弯曲。
而且,在图9所示的可动触头430中,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呈顶端侧以沿大致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弯曲的形状。
通过这样,使得各可动触头430的第1接触部431、431从左右两端夹住第1固定端子420A,第2接触部432、432从左右两端夹住第2固定端子420B。
因而,在图9所示的触点装置10中,从各固定端子420向可动触头430传递的电磁斥力在与各可动触头430、430的转动方向(左右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向上产生。
这样,即使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9所示的结构,也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也能够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10所示的结构。
图10所示的可动触头430呈与图9所示的可动触头430同样的形状。另外,在图10所示的触点装置10中,在一对可动触头430的连结部433分别安装磁轭460,在设于一个可动触头430的磁轭460与设于另一个可动触头430的磁轭460之间形成磁路。
这样,通过在一对可动触头430、430分别设置磁轭460,从而在电流流经一对可动触头430时,一侧的磁轭460和另一侧的磁轭460基于电流而产生相互吸引的磁力。另外,通过使一侧的磁轭460和另一侧的磁轭460产生相互吸引的磁力,从而使一侧的磁轭460和另一侧的磁轭460相互吸引。另外,通过该一侧的磁轭460和另一侧的磁轭460相互吸引,从而将一对可动触头430、430推压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
这样,即使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10所示的结构,也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磁轭460的数量、设置磁轭460的位置和磁轭46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图10所示的情形,能够将形成为各种各样的形状的磁轭460设于可动触头430的任意部位。另外,既可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可动触头430设置磁轭460,也可以在下述说明的可动触头430设置磁轭460。
另外,也能够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11所示的结构。
图11所示的可动触头430形成为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整体沿大致前后方向延伸。
因而,在图11所示的触点装置10中,各可动触头430的第1接触部431、431从左右两端夹住第1固定端子420A,第2接触部432、432从左右两端夹住第2固定端子420B。因而,在图11所示的触点装置10中,从各固定端子420向可动触头430传递的电磁斥力在与各可动触头430、430的转动方向(左右方向)大致一致的方向上产生。
这样,即使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11所示的结构,也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也能够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12~图14所示的结构。
在图12~图14所示的可动触头430设有支承第1接触部431的支承腿(支承构件)431a,以抑制与固定端子420的外表面421a接触的第1接触部431向与固定端子420分离的方向移动。
该支承腿431a与第1接触部431的下端连续设置,从第1接触部431的下端朝向下方延伸。另外,在使第1接触部431与固定端子420的外表面421a接触时,支承腿431a的下端与轭铁上板351的上表面接触,支承第1接触部431。
并且,在图12~图14所示的可动触头430设有支承第2接触部432的支承腿(支承构件)432a,以抑制与固定端子420的外表面421a接触的第2接触部432向与固定端子420分离的方向移动。
该支承腿432a也与第2接触部432的下端连续设置,从第2接触部432的下端朝向下方延伸。另外,在使第2接触部432与固定端子420的外表面421a接触时,支承腿432a的下端与轭铁上板351的上表面接触,支承第2接触部432。
这样,即使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12~图14所示的结构,也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图12~图14所示的可动触头430设有支承第1接触部431的支承腿(支承构件)431a,以抑制与固定端子420的外表面421a接触的第1接触部431向与固定端子420分离的方向移动。
这样,若设置支承腿(支承构件)431a,则能够由支承腿(支承构件)431a承受从各固定端子420向可动触头430传递的电磁斥力的一部分,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可动触头430与固定端子420分离。
并且,在图12~图14所示的可动触头430设有支承第2接触部432的支承腿(支承构件)432a,以抑制与固定端子420的外表面421a接触的第2接触部432向与固定端子420分离的方向移动。
这样,若设置支承腿(支承构件)432a,则能够也由支承腿(支承构件)432a承受从各固定端子420向可动触头430传递的电磁斥力的一部分,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抑制可动触头430与固定端子420分离。
因而,若设为图12~图14所示的结构,则能够进一步提高触点的接触可靠性。
另外,也能够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15所示的结构。
在该图15所示的触点装置10中使用一个可动触头430,通过使该一个可动触头430沿左右方向转动,从而使一个可动触头430的第1接触部431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外表面421a接触。并且使一个可动触头430的第2接触部432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外表面421a接触。这样,使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成为导通状态。
另外,在图15中例示了下述例子:一个可动触头430以能够沿左右方向转动的方式配置于左右方向的一侧,固定于轭铁上板351的支承壁470配置于左右方向的另一侧。
另外,将形成于压接弹簧401的两端的钩部401a中的一方卡挂于在一个可动触头430的延伸设置部435形成的卡定孔435b,并且将钩部401a中的另一方卡挂于在支承壁470形成的卡定孔471,从而利用压接弹簧401将一个可动触头430和支承壁470连结。
这样,即使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15所示的结构,也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大致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也能够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16所示的结构。
在该图16所示的触点装置10中使用一个固定端子420,通过使一个可动触头430的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与一个固定端子420的外表面421a接触,从而使触点接通。
即,图16所示的可动触头430构成为,第1接触部431与第2接触部432能够借助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转动轴(连结部433)沿左右方向转动。
该图16所示的可动触头430能够例如通过借助将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转换机构安装于轴380,从而使可动触头430随着轴380沿上下方向的往复运动而转动。
另外,通过使可动触头430随着轴380沿一方向的移动而向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从而利用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夹住固定端子420。此时,大致相同方向的电流流经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因此在使触点接通的状态下,相互吸引的力作用于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
这样,即使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16所示的结构,也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大致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也能够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17所示的结构。
在该图17所示的触点装置10中,使用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呈大致S字状的两个可动触头430、430,该两个大致S字状的可动触头430以在前后方向的中央部交叉的方式配置。另外构成为,以设于交叉部分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转动轴438为中心沿左右方向转动。
该图17所示的两个可动触头430也能够例如通过借助将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转换机构安装于轴380,从而使各可动触头430随着轴380沿上下方向的往复运动而转动。
这样,即使将触点装置10的结构设为图17所示的结构,也能够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大致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也能够设为图18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
在图18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搭载有触点装置10,该触点装置10是将位于下部的驱动模块(驱动部)30和位于上部的触点模块(触点部)40一体地组合而构成的。具体地说,通过在由树脂材料形成为大致中空箱形的壳体20内收纳触点装置10,来形成搭载有触点装置10的电磁继电器1。
驱动模块30包括线圈部310,该线圈部310包括:线圈330,通过对该线圈330通电来产生磁通;以及中空圆筒状的线圈骨架320,其供线圈330卷绕。
另外,在对线圈330进行了通电时,对驱动模块30进行驱动,通过驱动模块30的驱动而使触点模块40的触点开闭。另外,在图18所示的电磁继电器1中也在触点模块40形成有一对触点。在图18中,由第1固定端子420A和可动触头430的与第1固定端子420A接触的部位构成触点模块40的一个触点。另外,由第2固定端子420B和可动触头430的与第2固定端子420B接触的部位构成另一个触点。这样,在图18中也是通过使驱动模块30驱动或者使驱动模块30的驱动停止,来切换触点模块40的触点的开闭。即,通过切换驱动模块30的接通、断开,从而能够切换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之间的导通、非导通。另外,虽然在图18中未图示第1固定端子420A,但第1固定端子420A配置于与图18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上的近前侧。
另外,驱动模块30包括配置在线圈330的周围的轭铁350。该轭铁350能够使用例如磁性材料形成,由配置于线圈骨架320的上端面侧的矩形的轭铁上板351和配置于线圈骨架320的下端面侧及侧面侧的矩形的轭铁主体352构成。
另外,驱动模块30包括固定铁芯(固定侧构件)360,该固定铁芯360***到线圈骨架320的圆筒内部,由通电的线圈330磁化。并且,驱动模块30包括可动铁芯(可动侧构件)370,该可动铁芯370在上下方向(轴向)上与固定铁芯360相对,配置于线圈骨架320的圆筒内部。
在该图18中也是固定铁芯360配置于下方且可动铁芯370配置于上方。具体地说,在固定铁芯360的上表面载置有复位弹簧302,可动铁芯370在被该复位弹簧302向自固定铁芯360离开的方向施力的状态下配置于固定铁芯360的上部。
另外,在可动铁芯370的中央部形成有贯通孔370a,轴(驱动轴)380***到该贯通孔370a中。
轴380能够使用例如非磁性材料来形成。在图18中,该轴380包括:圆棒状的轴主体部381,其在可动铁芯370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驱动轴方向)上较长;以及大致伞状的头部382,其与轴主体381的上部连续设置。另外,通过将轴主体部381的下端侧从上侧***到贯通孔370a中,来将可动铁芯370与轴380连结。
另外,在驱动模块30的上方设有与线圈330的通电的通断相应地开闭触点的触点模块40。
触点模块40包括第1固定端子420A和以与第1固定端子420A分离的状态配置的第2固定端子420B。触点模块40还包括可动触头430,该可动触头430通过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相对地移动,而切换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导通、非导通。
各固定端子420由铜系材料等导电性材料形成,在图18所示的状态下配置成沿上下方向细长。另外,在图18中,各固定端子420包括大致圆柱状的固定端子主体421(沿上下方向细长的固定端子主体421),在各固定端子主体421的上端形成有随着朝向上方去而缩径的锥形部。
因而,在各固定端子420的固定端子主体421形成有外表面421a,该外表面421a具有沿铅垂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侧面421b、沿水平方向(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延伸的底面421c和沿倾斜方向延伸的锥形面421d。
另外,在图18中,壳体20包括上下划分内部空间的分隔壁23,在该分隔壁23的中央形成有能够供轴380的头部382贯穿的贯通孔23a。另外,各固定端子主体421以相互分离的状态配置于分隔壁23上。
这样,在图18中,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以沿左右方向排列的方式分离配置。
另外,在形成于壳体20的比分隔壁23靠上方的空间内,可动触头430配置为能够随着轴380沿上下方向的移动而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相对移动。
图18所示的可动触头430呈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可动触头430大致同样的形状。具体地说,呈使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可动触头430上下翻转而得到的形状。
即,图18所示的可动触头430由大致板状的构件形成,包括形成于可动触头430的一侧的第1接触部431、形成于可动触头430的另一侧的第2接触部432和将第1接触部431与第2接触部432连结的连结部433。另外,在图18中也是,连结部433包括连结部主体434,在该连结部主体434的两端分别连续设置有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
另外,一对可动触头430、430配置为隔着一对固定端子420(第1固定端子420A和第2固定端子420B)地相对。
这样,在图18中也是,各可动触头430由第1接触部431、第2接触部432和连结部主体434形成为沿前后方向细长的板状。而且,连结部主体434(连结部433)配置为,在沿左右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位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内侧端部(位于最靠第2固定端子420B侧的位置的部位)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内侧端部(位于最靠第1固定端子420B侧的位置的部位)之间。
另外,以向连结部主体434的前后方向的一侧(第1固定端子420A侧)突出的方式延伸设置的第1接触部431形成为,在沿左右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锥形面421d相对(重叠)。另外,以向连结部主体434的前后方向的另一侧(第2固定端子420B侧)突出的方式延伸设置的第2接触部432形成为,在沿左右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锥形面421d相对(重叠)。
而且,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以在沿上下方向观察时相对于沿大致前后方向延伸的连结部主体434(连结部433)向相同的方向弯曲的方式与连结部主体434连续设置。
另外,各可动触头430以将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转动轴438作为中心转动的方式配置于壳体20内。另外,使各可动触头430随着轴380沿上下方向的往复运动而转动,以使第1接触部431和第2接触部432相对于固定端子420接触、分离。
具体地说,连结部433包括与连结部主体434的上端连续设置并向上方延伸的延伸设置部435,在该延伸设置部435的上端固定有转动轴438。另外,固定于延伸设置部435的上端的转动轴438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轴支承于一对轴支承部437、437。该一对轴支承部437、437固定于壳体20的顶壁下表面。
而且,在延伸设置部435的上端连续设置有向内侧延伸(朝向对方侧的可动触头430延伸)的片部436。在图18中,片部436通过使延伸设置部435的上端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向内侧弯曲而与延伸设置部435一体地形成。另外,也能够不设置片部436。另外,在延伸设置部435的上端的前后方向两侧分别形成有向上方延伸的片部435a,在该片部435a、435a固定有转动轴438。
另外,在图18中也是,一对可动触头430、430由压接弹簧401连结。另外,一对可动触头430、430被该压接弹簧401向相互靠近的方向(靠近固定端子420的方向)施力。这样,在图18中也是,利用压接弹簧401来确保可动触头430与固定端子420之间的接触压力。压接弹簧401由螺旋弹簧构成,以使轴向朝向左右方向的状态配置。在图18中,通过将形成于螺旋弹簧的两端的钩部401a分别卡挂于在各可动触头430的延伸设置部435形成的卡定孔435b,从而利用压接弹簧401将一对可动触头430、430连结。
若使用这样的可动触头430,则在轴(移动体、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移动方向)的下方(一侧)进行了移动时,轴380的头部382也向下方移动。另外,当轴380的头部382向下方移动时,轴380的头部382与一对连结部主体434分离。其结果为,一对可动触头430、430借助压接弹簧401的施力(弹性恢复力)而以下侧相互靠近的方式转动。这样,当向一对可动触头430、430的下侧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时,第1接触部431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相对地移动而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接触。并且,第2接触部432相对于第2固定端子420B相对地移动而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接触。这样,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成为导通状态。
另一方面,在轴(驱动轴)380向上下方向(移动方向)的上方(另一侧)进行了移动时,轴380的头部382也向上方移动。另外,当轴380的头部382向上方移动时,头部382的顶端进入到一对连结部主体434之间。其结果为,一对可动触头430、430克服压接弹簧401的施力(弹性恢复力)而以下侧相互分离的方式转动。这样,当向一对可动触头430、430的下侧相互分离的方向转动时,第1接触部431相对于第1固定端子420A相对地移动而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分离。并且,第2接触部432相对于第2固定端子420B相对地移动而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分离。这样,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成为非导通状态。
这样,在图18中也是,驱动模块(驱动部)30具有使可动触头430驱动(移动)的轴(移动体、驱动轴)380。
另外,通过使可动触头430随着轴(移动体)380沿上下方向(移动方向)的移动而相对于一对固定端子420沿左右方向相对转动(相对移动),从而切换固定端子之间的导通、非导通。
此时,第1接触部431向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外表面421a的和第1接触部431接触的部位处的切平面的延伸方向大致正交(交叉)的方向转动。即,在图18中,第1接触部431通过向与轴(移动体)380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不同的方向且是与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的和第1接触部431的接触部位处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从而与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分离。
并且,第2接触部432向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外表面421a的和第2接触部432接触的部位处的切平面的延伸方向大致正交(交叉)的方向转动。因而,在图18中,第2接触部432也通过向与轴(移动体)380的移动方向(上下方向)不同的方向且是与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的和第2接触部432的接触部位处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从而与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分离。
另外,在图18中,配置于左右方向的左侧的可动触头430的第1接触部431通过向右侧转动而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接触。另一方面,配置于左右方向的右侧的可动触头430的第1接触部431通过向左侧转动而与第1固定端子420A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接触。
并且,配置于左右方向的左侧的可动触头430的第2接触部432通过向右侧转动而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接触。另一方面,配置于左右方向的右侧的可动触头430的第2接触部432通过向左侧转动而与第2固定端子420B的锥形面421d(外表面421a)接触。
这样,在图18中也是,在使第1固定端子420A与第2固定端子420B导通时,利用一个可动触头430的第1接触部431和另一个可动触头430的第1接触部431夹住第1固定端子420A。另外,利用一个可动触头430的第2接触部432和另一个可动触头430的第2接触部432夹住第2固定端子420B。
通过这样做,也能够起到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的电磁继电器1和触点装置10同样的作用、效果。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能够将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所示的结构适当地组合来形成触点装置。
另外,也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具有三个以上的固定端子的触点装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例示了使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与固定端子点接触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在使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与圆柱状的固定端子的锥形面接触的情况下,通过使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相对于连结部以扭转的方式变形,从而能够使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与固定端子线接触,或者通过使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弯曲,从而能够使第1接触部和第2接触部与固定端子面接触。
另外,各固定端子、可动触头、其他细节的规格(形状、大小、布局等)也能够适当地变更。
本申请基于在2017年9月28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7-188537号主张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编入到本申请说明书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能够更顺畅地进行触点的切换的触点装置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Claims (7)

1.一种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触点装置包括:
固定端子;
可动触头,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端子接触、分离;以及
驱动部,其具有使所述可动触头移动的移动体,
所述可动触头包括:
第1接触部,其形成于所述可动触头的一侧,用于与所述固定端子的外表面接触;
第2接触部,其形成于所述可动触头的另一侧,用于与所述固定端子的外表面接触;以及
连结部,其将所述第1接触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连结,
所述第1接触部通过向与所述移动体的移动方向不同的方向且是与所述外表面的和所述第1接触部的接触部位处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而与所述外表面分离,
所述第2接触部通过向与所述移动体的移动方向不同的方向且是与所述外表面的和所述第2接触部的接触部位处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而与所述外表面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端子包括第1固定端子和以与所述第1固定端子分离的状态配置的第2固定端子,
所述可动触头的所述第1接触部与所述第1固定端子的外表面接触,并且所述第2接触部与所述第2固定端子的外表面接触,从而使所述第1固定端子与所述第2固定端子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触点装置包括一对所述可动触头,
在使所述第1固定端子与所述第2固定端子导通时,利用一个可动触头的第1接触部和另一个可动触头的第1接触部夹住所述第1固定端子,并利用所述一个可动触头的第2接触部和所述另一个可动触头的第2接触部夹住所述第2固定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使所述第1固定端子与所述第2固定端子导通的状态下,所述一个可动触头的连结部与所述另一个可动触头的连结部之间的距离比所述一个可动触头的第1接触部的和所述第1固定端子的外表面的接触部分与所述另一个可动触头的第1接触部的和所述第1固定端子的外表面的接触部分之间的距离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触头设有支承所述第1接触部的支承构件,以抑制与所述固定端子的外表面接触的所述第1接触部向与所述固定端子分离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触头设有支承所述第2接触部的支承构件,以抑制与所述固定端子的外表面接触的所述第2接触部向与所述固定端子分离的方向移动。
7.一种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
该电磁继电器搭载有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触点装置。
CN201880062878.4A 2017-09-28 2018-09-26 触点装置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Pending CN1111647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88537 2017-09-28
JP2017188537A JP2019067510A (ja) 2017-09-28 2017-09-28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PCT/JP2018/035592 WO2019065692A1 (ja) 2017-09-28 2018-09-26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4723A true CN111164723A (zh) 2020-05-15

Family

ID=65900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2878.4A Pending CN111164723A (zh) 2017-09-28 2018-09-26 触点装置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12597A1 (zh)
EP (1) EP3690916A4 (zh)
JP (1) JP2019067510A (zh)
CN (1) CN111164723A (zh)
WO (1) WO20190656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84772B1 (fr) * 2018-08-01 2021-06-18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Actionneur electromagnetique et appareil de commutation electrique comportant cet actionneur
USD922963S1 (en) * 2019-09-11 2021-06-22 Song Chuan Precision Co., Ltd. Relay
USD922964S1 (en) * 2019-09-11 2021-06-22 Song Chuan Precision Co., Ltd. Relay
JP7423944B2 (ja) * 2019-09-13 2024-01-3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439559B (sv) * 1983-10-18 1985-06-17 Asea Ab Elkopplare
JPS6110012U (ja) 1984-06-20 1986-01-21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引出形しや断器の断路部構造
FR2818434B1 (fr) * 2000-12-15 2003-07-04 Socomec Sa Appareil de coupure electrique pour installation electrique
CA2564345C (en) * 2004-04-30 2012-10-23 Blp Components Limited Electrical contactor
GB201200331D0 (en) * 2012-01-09 2012-02-22 Dialight Europ Ltd Improvements in switching contactors (II)
TWM445249U (zh) * 2012-08-08 2013-01-11 Tatung Co 一種開關連動機構及一種使用該開關連動機構之大電流斷路開關
JP2014102894A (ja) * 2012-11-16 2014-06-05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接点機構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磁接触器
JP2017188537A (ja) 2016-04-04 2017-10-12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太陽電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90916A1 (en) 2020-08-05
JP2019067510A (ja) 2019-04-25
EP3690916A4 (en) 2020-11-04
WO2019065692A1 (ja) 2019-04-04
US20200312597A1 (en) 2020-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10014B2 (ja) 接点装置および当該接点装置を搭載した電磁継電器
JP6590273B2 (ja) 接点装置および電磁継電器
CN111164723A (zh) 触点装置和搭载有该触点装置的电磁继电器
JP7117567B2 (ja) 接点装置、電磁継電器、電気機器
JP5768223B2 (ja) 接点装置
JP5629108B2 (ja) 接点装置
JP2011204473A (ja) 接点装置
JP5629107B2 (ja) 接点装置
JP2009199894A (ja) 電磁継電器
JP5942276B2 (ja) 接点装置
EP3690914A1 (en) Contac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equipped with said contact device
JPWO2019167825A1 (ja) 接点装置モジュール、電磁継電器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気機器
WO2019103061A1 (ja)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JP2011204476A (ja) 接点装置
JPWO2019103063A1 (ja) 接点モジュール、接点装置、電磁継電器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気機器
JP6964252B2 (ja)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JP2020074333A (ja) 電磁継電器
JP5629106B2 (ja) 接点装置
JP5845467B2 (ja) 接点装置
JP5336271B2 (ja) 接点装置
JP2011204475A (ja) 接点装置
JP2016225150A (ja) 接点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磁継電器
WO2020013224A1 (ja) 接点装置及び電磁継電器
JP2011204477A (ja) 接点装置
JP2011204474A (ja) 接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