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63198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63198A
CN111163198A CN202010048540.2A CN202010048540A CN111163198A CN 111163198 A CN111163198 A CN 111163198A CN 202010048540 A CN202010048540 A CN 202010048540A CN 111163198 A CN111163198 A CN 1111631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sub
crank
link
functio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485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63198B (zh
Inventor
俞昌国
张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4854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631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63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31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631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631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49Details of the mechan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using parts or relating to the method of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功能器件、传动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壳体具有内腔和通孔,通孔与内腔连通;功能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于壳体,在第一位置,至少部分功能器件通过通孔伸出壳体之外;在第二位置,功能器件容纳在内腔中;传动机构安装于内腔中,且传动机构与功能器件传动相连;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一曲柄,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功能器件转动配合,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一曲柄转动配合;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连杆和第二曲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同速反向转动。上述方案能够解决功能器件在伸缩过程中容易被卡住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功能越来越多,性能也不断优化。由于全面屏电子设备拥有惊艳的视觉冲击和视觉体验,备受各大厂商青睐,目前全面屏设计方案已经全面普及,而为了实现最大屏占比的全面屏,并且确保各种功能器件(例如摄像头、闪光灯等)的使用效果,通常采用伸缩式设计方案,具体是在电子设备内部安装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功能器件伸出壳体之外或者回缩到壳体之内。
当前,驱动机构通常是采用丝杠机构结合滑块结构对功能器件进行驱动,但是由于现有的驱动机构施加的作用力往往位于功能器件的一侧,使得功能器件存在两侧受力不均衡的问题,进而导致功能器件在伸缩过程中容易偏斜并出现被卡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的具备伸缩功能的电子设备,存在的功能器件在伸缩过程中两侧受力不均而容易被卡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内腔和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内腔连通;
功能器件,所述功能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位置,至少部分所述功能器件通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壳体之外;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功能器件容纳在所述内腔中;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功能器件传动相连;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一曲柄,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功能器件转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曲柄转动配合;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连杆和第二曲柄,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功能器件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曲柄转动配合;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沿所述通孔的轴线对称设置;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曲柄和所述第二曲柄转动,且所述第一曲柄与所述第二曲柄同速反向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朝向所述通孔移动,进而驱动所述功能器件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或者,使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背离所述通孔移动,进而驱动所述功能器件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电子设备中,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均基于曲柄连杆传动原理,能够将第一驱动机构施加的回转运动转换为功能器件的直线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功能器件至少部分伸出至壳体之外或回缩至壳体之内。
同时,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沿通孔的轴线对称设置,二者内部连杆的受力分解后,与功能器件的移动方向垂直的受力相互抵消,而与功能器件的移动方向平行的受力同向叠加,进而实现功能器件在伸缩过程中两侧均衡受力,有效避免卡住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公开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部分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功能器件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和图3中的箭头为相应部件移动或者转动的方向示意;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一曲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一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一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110-内腔、120-第一转动凸部、130-第二转动凸部、
200-功能器件、
310-第一连杆、311-第一子连杆、312-第二子连杆、312a-第一杆段、312a1-第一转动点、312b-第二杆段、312c-第三杆段、320-第一曲柄、321-第一连接柱、322-避让孔、323-卡接凸部、
410-第二连杆、411-第三子连杆、412-第四子连杆、412a-第四杆段、412a1-第二转动点、412b-第五杆段、412c-第六杆段、420-第二曲柄、421-第二连接柱、
510-第一马达、511-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图7,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壳体100、功能器件200、传动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
壳体100是该电子设备的基础构件,其不仅为电子设备的其他构件提供安装支撑基础,同时还对电子设备的其他构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壳体100具有内腔110和通孔,且通孔和内腔连通,功能器件200、传动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都安装于内腔110中。通常情况下,壳体100包括中框,通孔可以开设于中框上,当然,通孔也可以开设于壳体100的其它组成构件上,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通孔的具体开设位置。
功能器件2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于壳体100,其中:在第一位置时,至少部分功能器件200通过通孔伸出壳体100之外,应理解的是,在第一位置时,功能器件200可以部分伸出壳体100之外,也可以全部伸出壳体100之外,本实施例对其不做限制;在第二位置时,功能器件200容纳在内腔110中,应理解的是,功能器件200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过程,功能器件200的移动具体表现为功能器件200从壳体100之外回缩至壳体100之内。
功能器件200通常只能在至少部分伸出壳体100之外时才能避免壳体100的遮挡,进而正常工作。功能器件200的种类可以有多种,例如,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功能器件200可以为摄像头模组、闪光灯、指纹识别模组和受话器等,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功能器件200的具体种类,当然,功能器件200可以包括上述模组的全部,也可以只包括上述模组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安装于内腔110中,传动机构与功能器件200相连,第一驱动机构与传动机构相连,第一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间接对功能器件200施加驱动力,进而使得功能器件200能够相对于壳体100发生相对移动。具体的,当需要功能器件200工作时,第一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功能器件200通过通孔移动到第一位置;当功能器件200工作完成之后,第一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能够驱动功能器件200通过通孔移动到第二位置,进而实现功能器件200在壳体100之内的隐藏。
通常情况下,第一驱动机构与壳体100之间可以采用双面粘胶或者螺钉等紧固件进行固定,以保证第一驱动机构工作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基于曲柄连杆传动原理,将在内腔110中的回转运动转换为功能器件200的伸缩直线运动。具体的,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310和第一曲柄320,第一连杆310的第一端与功能器件200转动配合,第一连杆310的第二端与第一曲柄320转动配合;当第一曲柄320转动时,由于功能器件200在内腔110中被限制只能朝向通孔开口处移动或远离,第一连杆310的第一端被限制只能进行直线运动,并同时对功能器件200产生作用力推力或拉力。
同时,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连杆410和第二曲柄420,第二连杆410的第一端与功能器件200转动配合,第二连杆410的第二端与第二曲柄420转动配合;当第二曲柄420转动时,由于功能器件200在内腔110中被限制只能朝向通孔开口处移动或远离,第二连杆410的第一端被限制只能进行直线运动,并同时对功能器件200产生作用力推力或拉力。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杆310和第二连杆410分别与功能器件200的转动配合关系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限制,例如可以采用螺栓螺帽、铆钉、销钉等紧固方式实现转动配合;后文所述的转动配合关系亦可以采用上述方式实现,且实施例对其不做限制。
进一步的,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沿通孔的轴线对称设置。应理解的是,当第一驱动机构对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施加驱动作用时,如此设置下,能够使得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分别对功能器件200两侧产生的作用力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避免了二者一大一小而出现偏斜的情况,进而确保了功能器件200在伸缩过程中不被卡住。
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曲柄320和第二曲柄420转动,如上,第一曲柄320和第二曲柄420再分别带动第一连杆310和第二连杆420实现对功能器件200的驱动。与此同时,第一曲柄320与第二曲柄420同速反向转动,如此设置下,才能确保第一连杆310和第二连杆410对功能器件200产生相同大小的作用力,且作用力的处于与功能器件200的伸缩方向相垂直的作用分力才能够相互抵消,进而避免功能器件200被卡住;并且第一曲柄320与第二曲柄420反向转动有利于实现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沿通孔的轴线对称。
上述的工作过程最终第一连杆310与第二连杆410朝向通孔移动,进而驱动功能器件200向第一位置移动,或者,使第一连杆310与第二连杆410背离通孔移动,进而驱动功能器件200向第二位置移动。应理解的是,当需要伸出功能器件200时,则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曲柄320向第一方向转动,第二曲柄420向第二方向转动,第一连杆310的第二端被第一曲柄320抬升,第二连杆410的第二端被第二曲柄420抬升,由于第一连杆310与第二连杆410的第一端与功能器件200转动配合,不会出现传动干涉,又因为功能器件200在内腔110中被限制只能朝向通孔开口处移动,因此第一连杆310与第二连杆410的第一端会在功能器件200的伸缩方向上向通孔移动,进而推动功能器件200,使得功能器件200至少部分伸出壳体100之外,移动到第一位置。
当需要隐藏功能器件200时,则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曲柄320向第二方向转动,第二曲柄420向第一方向转动,第一连杆310被第一曲柄320拉低位置,第二连杆410被第二曲柄420拉低位置,第一连杆310与第二连杆410的第一端会在功能器件200的伸缩方向上远离通孔,进而拉回功能器件200,使得功能器件200回缩至壳体100之内,移动到第二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可以驱动功能器件200实现旋转,具体的,第二驱动机构可以包括第二马达和旋转轴,当功能器件200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马达驱动旋转轴联动功能器件200,进而实现功能器件200的旋转。当然,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二驱动机构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
通过上述工作过程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均基于曲柄连杆传动原理,能够将第一驱动机构施加的回转运动转换为功能器件200的直线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功能器件200至少部分伸出至壳体100之外或回缩至壳体100之内;同时,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沿通孔的轴线对称设置,二者内部连杆的受力分解后,与功能器件200的移动方向垂直的受力相互抵消,而与功能器件200的移动方向平行的受力同向叠加,进而实现功能器件200在伸缩过程中两侧均衡受力,有效避免卡住的问题。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能够实现功能器件200在伸缩过程中两侧均衡受力,有效避免卡住,进而提升了功能器件200伸缩动作的稳定性和流程性;同时,功能器件200移动方向上的受力能够叠加,有利于提高功能器件200的伸缩效率;再者,对比现有的丝杠机构结合滑块结构,本实施例中的传动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结构简单,装配较为紧凑,有利于电子设备内部的结构设计布局。
请再次参考图1~图7:
由于第一连杆310与第二连杆410在对功能器件200施加作用时,功能器件200移动的距离实际可以等同于两个杆件的第二端的行程距离在功能器件200的伸缩方向上的分量,又由于第一曲柄320和第二曲柄420尺寸的限制,导致功能器件200实际的伸缩距离过短,甚至使得功能器件200难以伸出至壳体100之外。基于此,在可选的方案中,第一连杆310可以包括第一子连杆311和第二子连杆312,第二连杆410可以包括第三子连杆411和第四子连杆412。
其中,第一子连杆311的第一端与功能器件200转动配合,第二子连杆312的第一端与第一子连杆311的第二端转动配合,第二子连杆312的第二端与第一曲柄320转动配合。第三子连杆411的第一端与功能器件200转动配合,第四子连杆412的第一端与第三子连杆411的第二端转动配合,第四子连杆412的第二端与第二曲柄420转动配合。
应理解的是,由于第一子连杆311与第二子连杆312之间为转动配合,二者能够实现“折叠”功能,第三子连杆411与第四子连杆412的配合关系同理。因此当第一子连杆311与第二子连杆312、第三子连杆411与第四子连杆412“折叠”时,功能器件200能够回缩到更接近第一驱动机构的位置,当第一子连杆311与第二子连杆312、第三子连杆411与第四子连杆412“伸直”时,功能器件200能够伸出更远的距离,如此就增加了功能器件200的伸缩距离。
与此同时,第二子连杆312上具有第一转动点312a1,第二子连杆312在第一转动点312a1与壳体100转动配合,第一曲柄320带动第二子连杆312绕第一转动点312a1转动。第四子连杆412上具有第二转动点412a1,第四子连杆412在第二转动点412a1与壳体100转动配合,第二曲柄420带动第四子连杆412绕第二转动点412a1转动。
应理解的是,由于第一转动点312a1对第二子连杆312的定位作用,因此能够避免第二子连杆312在内腔110内任意的转动而不能够将作用力传递给功能器件200;同理可知,由于第二转动点412a1对第四子连杆412的定位作用,因此能够避免第四子连杆412在内腔110内任意的转动而不能够将作用力传递给功能器件200,可以提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将功能器件200伸出至壳体100之外,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第一曲柄320向第一方向(例如,顺时针)转动,第二曲柄420朝第二方向(即,逆时针)转动,二者反向转动,并分别带动第二子连杆312与第四子连杆412彼此靠近,也就是说,第二子连杆312的第一端与第四子连杆412的第一端彼此靠近,使得第一子连杆311的第二端与第三子连杆411的第二端彼此靠近,由于第一子连杆311的第一端与第二子连杆411的第一端与功能器件200转动配合,不会出现传动干涉,又因为功能器件200在内腔110中被限制只能朝向通孔开口处移动,因此第一子连杆311的第一端与第二子连杆411的第一端的位置均被抬升,并在功能器件200的伸缩方向上向通孔移动,进而推动功能器件200,使得功能器件200至少部分伸出壳体100之外,移动到第一位置。
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将功能器件200隐藏至内腔110中,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第一曲柄320向第二方向(逆时针)转动,第二曲柄420向第一方向(顺时针)转动,二者反向转动,并分别带动第二子连杆312与第四子连杆412彼此远离,也就是说,第二子连杆312的第一端与第四子连杆412的第一端彼此靠近,使得第一子连杆311的第二端与第三子连杆411的第二端彼此远离,进而导致第一子连杆311的第一端与第二子连杆411的第一端的位置均被拉低,并在功能器件200的伸缩方向上远离通孔,进而拉回功能器件200,使得功能器件200回缩至壳体100之内,移动到第二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子连杆312在第一转动点312a1与壳体100的转动配合、第四子连杆412在第二转动点412a1与壳体100的转动配合的具体类型均可以有多种,本发明实施例对其不做限制,例如可以通过螺栓螺帽实现转动配合。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壳体可以具有第一转动凸部120和第二转动凸部130,第一转动凸部120与第二转动凸部130沿通孔的轴线对称设置;第一转动点312a1为第一转动孔,第二转动点412a1为第二转动孔,第二子连杆312通过第一转动孔绕第一转动凸部120转动,第四子连杆412通过第二转动孔绕第二转动凸部130转动。
如前所述,第一转动点312a1对第二子连杆312起到定位作用,第二转动点412a1对第四子连杆412起到定位作用,具体的,第二子连杆312通过第一转动孔套设在第一转动凸部120上,第四子连杆412通过第二转动孔套设在第二转动凸部130上,第一转动凸部120和第二转动凸部130均起到支点的作用,确保第二子连杆312和第四子连杆412的转动动作能够顺利实现;同时,由于第一转动孔与第一转动凸部120的定位配合,第二转动孔与第二转动凸部130的定位配合,限制了第一子连杆311与第三子连杆411只能彼此靠近或者彼此远离,进而推动功能器件200向第一位置移动或者回到第二位置。
当然,第一转动凸部120与第二转动凸部130的具体类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被限制,二者通常为凸起结构,但也可以为其他的结构,例如可以为螺栓等紧固件等。同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转动点312a1和第二转动点412a1的结构类型有多种,除了上述外,二者也可以为凸起结构,此时壳体100上可以相对应地设置有凹陷结构,进而确保第一转动点312a1和第二转动点412a1可以在壳体100上实现转动定位配合。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子连杆312可以包括第一杆段312a、第二杆段312b和第三杆段312c,第一杆段312a的第一端与第一子连杆311的第二端转动配合,第一杆段312a的第二端与第二杆段312b的第一端相连,第二杆段312b的第二端与第三杆段312c的第一端相连,第三杆段312c的第二端与第一曲柄320转动配合,第一杆段312a与第二杆段312b之间形成第一预设夹角,第二杆段312b与第三杆段312c之间形成第二预设夹角。
与此同时,由于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沿所述通孔的轴线对称设置。第四子连杆412可以包括第四杆段412a、第五杆段412b和第六杆段412c,第四杆段412a的第一端与第三子连杆411的第二端转动配合,第四杆段412a的第二端与第五杆段412b的第一端相连,第五杆段412b的第二端与第六杆段412c的第一端相连,第六杆段412c的第二端与第二曲柄420转动配合,第四杆段412a与第五杆段412b之间形成第一预设夹角,第五杆段412b与第六杆段412c之间形成第二预设夹角。
应理解的是,第一杆段312a与第二杆段312b呈弯折状,并形成第一预设夹角,第四杆段412a与第五杆段412b也呈弯折状,并形成第一预设夹角,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第一预设夹角的具体大小;通常情况下,为了使得第一子连杆311具有更充足的移动行程空间,第一杆段312a与第四杆段412a均朝向壳体100的两侧中框折弯,此时第一杆段312a的第一端与第四杆段412a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增大,更有利于实现第一子连杆311与第二子连杆312的“折叠”,第三子连杆411与第四子连杆412的“折叠”。
第二杆段312b与第三杆段312c呈弯折状,并形成第二预设夹角,第五杆段412b与第六杆段412c也呈弯折状,并形成第二预设夹角,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第二预设夹角的具体大小;通常情况下,第二杆段312b与第三杆段312c之间、第五杆段412b与第六杆段412c可以呈90°夹角,如此设置下,第二杆段312b和第三杆段312c不与第一杆段312a共线,第五杆段412b与第六杆段412c不与第四杆段412a共线,因此可以分别抵消一部分第一杆段312a和第四杆段412a受到的作用力,进而避免第二子连杆312和第四子连杆412受力过大而折断。
进一步的,第一转动点312a1可以设置于第一杆段312a与第二杆段312b的连接处,第二转动点412a1可以设置于第四杆段412a与第五杆段412b的连接处。应理解的是,第一转动点312a1处于第一杆段312a与第二杆段312b的连接处,第二转动点412a1位于第四杆段412a与第五杆段412b的连接处,连接处即是折弯处,在此种情况下第一杆段312a和第四杆段412a的转动效率最高,进而提升了电子设备关于功能器件200的伸缩效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曲柄320可以为第一齿轮,第二曲柄420为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第一驱动机构仅需要对第一齿轮进行驱动即可,就能够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且由于齿轮啮合的传动原理,能够满足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反向转动;如此设置下,不需要第一驱动机构同时对第一曲柄320和第二曲柄420同时进行驱动,降低了对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输出要求,因此第一驱动机构的结构能够得到简化,有利于电子设备内部的结构设计布局。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第一曲柄320和第二曲柄420的具体类型,例如它们还可以为能够进行回转运动的杆件等,只要能够实现曲柄连杆传动原理即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齿轮的轮缘处可以设置有第一连接柱321,第一连杆310的第二端与第一连接柱321转动配合。应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下,第一连杆310的第二端通常开设有安装孔,第一连杆310的第二端通过该安装孔套设在第一连接柱321上,使得安装孔和第一连接柱321可靠连接,避免了二者在转动时脱落;安装孔和第一连接柱321之间为间隙配合,进而确保二者能够实现转动。
同时,第二齿轮的轮缘处可以设置有第二连接柱421,第二连杆410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柱421转动配合。应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下,第二连杆410的第二端通常也开设有安装孔,第二连杆410的第二端通过该安装孔套设在第二连接柱421上,使得安装孔和第二连接柱421可靠连接,避免了二者在转动时脱落;安装孔和第二连接柱421之间为间隙配合,进而确保二者能够实现转动。
为了提升第一驱动机构的使用便捷性,在可选的方案中,第一驱动机构可以包括第一马达510,第一齿轮与第一马达510的输出端同轴固定配合,且随第一马达510的输出端转动。如图6所示,第一马达510通常通过FPC等柔性电连接件与电子设备的主板实现供电和通信;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第一马达410的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通过控制第一马达410的转动方向以及预设第一马达410的输出圈数,进而能够确保功能器件200移动至第一位置或回到第二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驱动机构的具体构成以及类型不做限制,例如通常情况下,第一驱动机构可以包括两个马达,两个马达分别驱动第一曲柄320和第二曲柄420实现反向转动。
第一齿轮与第一马达510的固定配合关系可以有多种,例如焊接、粘接等。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齿轮的中心可以具有避让孔322,第一齿轮在位于避让孔322的侧壁设置有卡接凸部323,第一马达510的输出端的侧壁具有凹陷部511;在具体安装时,当第一马达510的输出端伸入避让孔322时,卡接凸部323可与凹陷部511卡接配合以实现固定。应理解的是,当卡接凸部323卡接于凹陷部511后,即可实现第一马达510与第一齿轮的固定配合,当第一马达510工作时就能够带动第一齿轮转动。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第一齿轮与第一马达510之间的具体卡接关系,卡接凸部323和凹陷部511的位置可以互换设置,具体的,卡接凸部323可以设置在第一马达519的输出端的侧壁上,凹陷部511可以设置在第一齿轮位于避让孔322的侧壁上,同样可以实现卡接固定。
为了进一步提升第一齿轮与第一马达510的连接稳定性,第一齿轮与第一马达510的输出端通常还通过螺纹紧固件(例如螺钉等)来进行辅助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卡接凸部323和凹陷部511的具体类型,例如卡接凸部323可以呈凸条状、凸块状等,凹陷部511可以为凹槽、通孔等。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游戏机、智能手表等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电子设备的具体种类。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内腔和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内腔连通;
功能器件,所述功能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位置,至少部分所述功能器件通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壳体之外;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功能器件容纳在所述内腔中;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功能器件传动相连;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一曲柄,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功能器件转动配合,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曲柄转动配合;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连杆和第二曲柄,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功能器件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曲柄转动配合;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沿所述通孔的轴线对称设置;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内腔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曲柄和所述第二曲柄转动,且所述第一曲柄与所述第二曲柄同速反向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朝向所述通孔移动,进而驱动所述功能器件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或者,使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背离所述通孔移动,进而驱动所述功能器件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包括:
第一子连杆,所述第一子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功能器件转动配合;
第二子连杆,所述第二子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子连杆的第二端转动配合,所述第二子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曲柄转动配合;
所述第二子连杆上具有第一转动点,所述第二子连杆在所述第一转动点与所述壳体转动配合,所述第一曲柄带动所述第二子连杆绕所述第一转动点转动;
所述第二连杆包括:
第三子连杆,所述第三子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功能器件转动配合;
第四子连杆,所述第四子连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子连杆的第二端转动配合,所述第四子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曲柄转动配合;
所述第四子连杆上具有第二转动点,所述第四子连杆在所述第二转动点与所述壳体转动配合,所述第二曲柄带动所述第四子连杆绕所述第二转动点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第一转动凸部和第二转动凸部,所述第一转动凸部与所述第二转动凸部沿所述通孔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转动点为第一转动孔,所述第二转动点为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二子连杆通过所述第一转动孔绕所述第一转动凸部转动,所述第四子连杆通过所述第二转动孔绕所述第二转动凸部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连杆包括第一杆段、第二杆段和第三杆段,所述第一杆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子连杆的第二端转动配合,所述第一杆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杆段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杆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杆段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杆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曲柄转动配合,所述第一杆段与所述第二杆段之间形成第一预设夹角,所述第二杆段与所述第三杆段之间形成第二预设夹角;
所述第四子连杆包括第四杆段、第五杆段和第六杆段,所述第四杆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子连杆的第二端转动配合,所述第四杆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杆段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五杆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杆段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六杆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曲柄转动配合,所述第四杆段与所述第五杆段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预设夹角,所述第五杆段与所述第六杆段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预设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点设置于所述第一杆段与所述第二杆段的连接处,所述第二转动点设置于所述第四杆段与所述第五杆段的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柄为第一齿轮,所述第二曲柄为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的轮缘处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柱转动配合;所述第二齿轮的轮缘处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柱转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马达,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马达的输出端同轴固定配合,且随所述第一马达的输出端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心具有避让孔,所述第一齿轮在位于所述避让孔的侧壁设置有卡接凸部,所述第一马达的输出端的侧壁具有凹陷部,当所述第一马达的输出端伸入所述避让孔时,所述卡接凸部可与所述凹陷部卡接配合以实现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器件为摄像头模组、受话器、闪光灯和补光模组的至少一者。
CN202010048540.2A 2020-01-16 2020-01-16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1631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8540.2A CN111163198B (zh) 2020-01-16 2020-01-16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8540.2A CN111163198B (zh) 2020-01-16 2020-01-16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3198A true CN111163198A (zh) 2020-05-15
CN111163198B CN111163198B (zh) 2021-12-24

Family

ID=70563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48540.2A Active CN111163198B (zh) 2020-01-16 2020-01-16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6319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7312A (zh) * 2020-07-31 2020-10-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951684A (zh) * 2020-08-25 2020-11-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伸缩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3514960A (zh) * 2021-04-14 2021-10-19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转轴连接结构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42690A (ko) * 2004-11-10 2006-05-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회전형 카메라가 구비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CN106790833A (zh) * 2017-02-24 2017-05-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摄像头的移动终端
CN108848224A (zh) * 2018-07-25 2018-11-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9451104A (zh) * 2018-11-07 2019-03-08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09170436U (zh) * 2018-11-28 2019-07-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09170429U (zh) * 2018-11-12 2019-07-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0430295A (zh) * 2019-07-10 2019-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42690A (ko) * 2004-11-10 2006-05-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회전형 카메라가 구비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CN106790833A (zh) * 2017-02-24 2017-05-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摄像头的移动终端
CN108848224A (zh) * 2018-07-25 2018-11-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9451104A (zh) * 2018-11-07 2019-03-08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09170429U (zh) * 2018-11-12 2019-07-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09170436U (zh) * 2018-11-28 2019-07-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0430295A (zh) * 2019-07-10 2019-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7312A (zh) * 2020-07-31 2020-10-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867312B (zh) * 2020-07-31 2021-12-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951684A (zh) * 2020-08-25 2020-11-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伸缩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13514960A (zh) * 2021-04-14 2021-10-19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转轴连接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13514960B (zh) * 2021-04-14 2023-08-2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转轴连接结构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63198B (zh) 2021-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63198B (zh) 电子设备
US11507144B2 (en) Rotating shaft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rotating shaft
CN113366927A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873940A (zh) 终端设备
WO2020216186A1 (zh) 终端设备
TWI739369B (zh) 電子裝置
WO2023274233A1 (zh) 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CN208569452U (zh) 电子装置
WO2020187027A1 (zh) 终端设备
US2020017777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retractable camera module
CN110049158A (zh) 终端设备
EP4124930A1 (en) Hin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922182A (zh) 终端设备
CN111083262B (zh) 电子设备
CN111880606B (zh) 电子设备
CN110081093A (zh) 自动离合装置
CN112911113B (zh)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1022482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355442B (zh) 一种六面体激光锡焊焊接治具
CN110324469B (zh) 移动终端
CN210579636U (zh) 电子装置
CN111031741A (zh) 电子设备
WO2023231390A1 (zh)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3777436A (zh) 闪光灯弹出结构
CN210518435U (zh) 一种伸缩式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