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42766A - 区域动态调整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区域动态调整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42766A
CN111142766A CN201911216484.2A CN201911216484A CN111142766A CN 111142766 A CN111142766 A CN 111142766A CN 201911216484 A CN201911216484 A CN 201911216484A CN 111142766 A CN111142766 A CN 1111427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area
touch
target
adjusting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164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42766B (zh
Inventor
李懷哲
陈立承
袁伟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1648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427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42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27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427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427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动态调整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一组误触控信号;根据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与第一侦测区域的区域边缘之间的位置关系,对第一侦测区域进行调整判别处理,得到调整判别结果,其中,第一侦测区域为目标触控屏上的侦测区域,第一侦测区域用于识别在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误触控信号;在调整判别结果表示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情况下,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和/或位置。本发明解决了区域动态调整的适应性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区域动态调整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区域动态调整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手机/平板装置触控屏的占比不断增大,一般手机/平板装置针对触控屏幕握持时可能产生的误触碰,会依据手掌的面积进行误触排除或是根据特定区域的进行防误触过滤。然而,在进行游戏操作时,不同游戏的操作接口,不同用户的手掌大小与握持习惯都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误触机会,固定的防误触机制只能提供相对保守/最小化的防误触能力或避免与交互发生冲突,但无法针对不同的误触操作或习惯来动态调整触控区域。因此,存在区域动态调整的适应性不强的问题。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区域动态调整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区域动态调整的适应性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区域动态调整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一组误触控信号;根据上述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与第一侦测区域的区域边缘之间的位置关系,对上述第一侦测区域进行调整判别处理,得到调整判别结果,其中,上述第一侦测区域为上述目标触控屏上的侦测区域,上述第一侦测区域用于识别在上述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误触控信号;在上述调整判别结果表示调整上述第一侦测区域的情况下,调整上述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和/或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区域动态调整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一组误触控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根据上述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与第一侦测区域的区域边缘之间的位置关系,对上述第一侦测区域进行调整判别处理,得到调整判别结果,其中,上述第一侦测区域为上述目标触控屏上的侦测区域,上述第一侦测区域用于识别在上述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误触控信号;调整单元,用于在上述调整判别结果表示调整上述第一侦测区域的情况下,调整上述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和/或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区域动态调整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处理器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的区域动态调整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获取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一组误触控信号,并根据上述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与第一侦测区域的区域边缘之间的位置关系,对上述第一侦测区域进行调整判别处理,得到调整判别结果,以及在上述调整判别结果表示调整上述第一侦测区域的情况下,调整上述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和/或位置的方式,通过根据误触控信号,对侦测区域进行合理的动态调整,进而达到了提升侦测区域对误触控信号的适应性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区域动态调整的适应性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区域动态调整的适应性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区域动态调整方法的应用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区域动态调整方法的流程图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区域动态调整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区域动态调整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区域动态调整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区域动态调整方法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区域动态调整方法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区域动态调整方法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区域动态调整方法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区域动态调整方法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区域动态调整方法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区域动态调整方法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区域动态调整方法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区域动态调整方法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区域动态调整方法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区域动态调整装置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区域动态调整方法,可选地,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区域动态调整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环境中。其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用户设备102、网络110 及服务器112,其中,该用户设备102上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显示器108、处理器106及存储器104,其中,显示器108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可以识别触碰操作的感应器,用以识别目标触控屏的误触控信号。
具体过程可如下步骤:步骤S102,用户设备102通过显示器108中安装的可识别到触碰操作的感应器,获取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一组误触控信号;S104-S106,用户设备102通过网络110将一组误触控信号发送给服务器112;S108,服务器112通过数据库114查找触控位置的相关历史数据,并通过处理引擎116将该一组误触控信号进行处理,从而生成调整判别结果;步骤S110-S112,服务器112通过网络110将调整判别结果发送给用户设备102,用户设备102中的处理器106根据调整判别结果调整第一侦测区域并将调整后的第一侦测区域显示在显示器108中,并将调整后的第一侦测区域信息存储在存储器104中。其中,调整判别结果可以但不限于存储在服务器112或用户设备102中。
可选地,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区域动态调整方法包括:
S202,获取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一组误触控信号;
S204,根据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与第一侦测区域的区域边缘之间的位置关系,对第一侦测区域进行调整判别处理,得到调整判别结果,其中,第一侦测区域为目标触控屏上的侦测区域,第一侦测区域用于识别在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误触控信号;
S206,在调整判别结果表示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情况下,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和/或位置。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区域动态调整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目标触控屏可以但不限于为一种可接受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目标触控屏上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误侦测区域与非侦测区域。侦测区域可以但不限于为可侦测误触控信号以及执行对应调整指令的动态区域。一组误触控信号可以但不限于为在侦测区域上(内)获取的一组触控信号或在目标触控屏上获取并确定为误触的一组触控信号。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放大、缩小等。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改变第一侦测区域在目标触控屏上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一组误触控信号,并根据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与第一侦测区域的区域边缘之间的位置关系,对第一侦测区域进行调整判别处理,得到调整判别结果,其中,第一侦测区域为目标触控屏上的侦测区域,第一侦测区域用于识别在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误触控信号,以及在调整判别结果表示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情况下,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和/或位置。可选的,第一侦测区域的区域边缘可以但不限于为目标触控屏边缘或非目标触控屏边缘。
进一步举例说明,如图3所示,具体如下步骤:步骤S302,通过感应玩家操作302,获取触屏信号304;步骤S304,触控信号分析单元306 从触屏信号304中获取误触控信号;S306,触控信号分析单元306根据误触控信号调整第一侦测区域308大小;S308,触屏信号304被输出到第一侦测区域308;S310,调整后的第一侦测区域308根据触屏信号304输出结果,结果即为触控事件310。其中,触控信号分析单元306从触屏信号 304中获取误触控信号的方式,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触控信号分析单元在触控信号出现在侦测区域的情况下,针对该触控信号进行误触判别,该判别包含对该触控信号的位置与触控面积进行测试。具体的,触碰面积小的触控信号会有较高的可信度(可能来自指尖),,进而该触控信号生成对应到较高的排除阀值;反之,触控面积较大的信号可信度较低(可能来自手掌),会对应到较低的排除阀值。进一步,排除较高的排除阀值对应的该触控信号,留下较低的排除阀值对应的较低的排除阀值,进而实现获取误触控信号的效果。
进一步举例说明,可选的,如图4所示,目标触摸屏404中包括侦测区域402以及非侦测区域406,具体步骤如下:S402,在触碰侦测区域402 的情况下,不发生触控事件;S404,在触碰非侦测区域406的情况下,发生触控事件。其中,侦测区域402的大小并不是固定的。
进一步举例说明,可选的,如图5所示,假设在目标触控屏508上产生的一组误触控信号的触控位置位于第一侦测区域内,且距离第一边缘 506的直线距离大于距离第二边缘504的直线距离,则以上述一组误触控信号的触控位置为中心,调整第一侦测区域向第二边缘方向移动。
进一步举例说明,可选的,如图5所示,假设在目标触控屏508上产生的一组误触控信号的触控位置位于第一侦测区域内,且距离第一边缘 506的直线距离大于距离第二边缘504的直线距离,则调整第一侦测区域面积,直至一组误触控信号的触控位置距离第一边缘506的直线距离等于距离第二边缘504的直线距离。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利用根据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一组误触控信号的触控位置以及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达到了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可根据误触控信号进行实时调整的目的,实现了提高侦测区域动态调整的适应性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根据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与第一侦测区域的区域边缘之间的位置关系,对第一侦测区域进行调整判别处理,得到调整判别结果,包括:
在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包括第一组触控位置的情况下,生成第一判别结果,其中,第一组触控位置位于第一侦测区域中,第一组触控位置中的每个触控位置与区域边缘中的第一边缘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第一预定阈值、且第一组触控位置中触控位置的数量大于第二预定阈值,第一边缘为目标触控屏的边缘,第一判别结果用于指示缩小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调整判别结果包括第一判别结果。
可选的,触控位置可以但不限于为误触控信号在第一侦测区域内生成的位置。触控位置的数量可以但不限于由以下至少之一决定的:误触控信号在同一位置生成的数量、大小、面积、力度等。第一组触控位置中的每个位置与第一边缘之间的距离可以但不限于为第一组触控位置中存在每个触控位置与第一边缘的直线距离。获取第一组触控位置中触控位置的数量与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的数量之间的比值可以但不限于在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的数量不为零的情况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包括第一组触控位置的情况下,生成第一判别结果,其中,第一组触控位置位于第一侦测区域中,第一组触控位置中的每个触控位置与区域边缘中的第一边缘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第一预定阈值、且第一组触控位置中触控位置的数量大于第二预定阈值,第一边缘为目标触控屏的边缘,第一判别结果用于指示缩小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调整判别结果包括第一判别结果。可选的,整判别结果包括第一判别结果还可以但不限于根据第一组触控位置中的每个触控位置与区域边缘中的第一边缘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第一预定阈值,且第一组触控位置中触控位置的数量与其他触控位置的数量的比值。其中,其他触控位置可以但不限于包括其他触控位置中的每个触控位置与区域边缘中的除第一边缘外的其他边缘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第一预定阈值。
进一步举例说明,如图6所示,目标触控屏608中包括但不限于包括第一侦测区域602,第一侦测区域602包括但不限于包括第一边缘606与第二边缘604。例如,目标触控屏608的边缘包括第一边缘606以及除第一边缘606外的其余目标触控屏608的边缘,第一侦测区域602的边缘则包括第一边缘606与第二边缘604。
进一步举例说明,可选的,如图7所示,目标触控屏702包括但不限于包括第一侦测区域704与第一边缘708,第一侦测区域704包括但不限于包括第一边缘708、第二边缘706以及第一组触控位置710和多个触控位置712。其中,第一组触控位置710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距离第一边缘708 的直线距离小于距离第二边缘706的触控位置,第二组触控位置714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距离第一边缘708的直线距离大于距离第二边缘706的触控位置。其中,触控位置712在图7中以黑色圆圈的方式表示,第一边缘708 为第一侦测区域704与目标触控屏702的重合边缘。
进一步举例说明,如图7所示,第一侦测区域704中的第一组触控位置710中存在5个触控位置712,第二组触控位置区域714中存在1个触控位置712,假设第二预定阈值为3,则第一组触控位置710中存在的触控位置712的数量大于3(第二预定阈值),进而缩小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可选的,缩小第一侦测区域704的大小直至第一组触控位置710中存在的触控位置712的数量等于3。
进一步举例说明,如图7所示,上述第一组触控位置710中触控位置 712的数量与第二组误触位置714中触控位置712的数量之间的比值为5 比1。假设预设比例阈值为1比1,则需缩小第一侦测区域704的大小直至第一组触控位置710中存在的触控位置712的数量与第二组误触位置 714中触控位置712的数量之间的比值等于1比1。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利用根据第一判别结果缩小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的方式,达到了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随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的绝对数量、与边缘的距离或与其余触控位置的比例等因素而调整的目的,实现了提高调整第一侦测区域大小的准确性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包括:
缩小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缩小的方式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
进一步举例说明,如图8所示,缩小前的第一侦测区域802与缩小后的第一侦测区域804相比,可以但不限于向目标触控屏806边缘的方向缩小。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利用缩小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达到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目的,实现了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范围更符合防误触误操作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缩小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包括:
将第一侦测区域缩小至第二侦测区域,其中,第一侦测区域包括第二侦测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侦测区域是在缩小前的第一侦测区域的基础上进行的。换而言之,缩小后的第一侦测区域不仅是面积小于缩小前的第一侦测区域,缩小后的第一侦测区域还包含在缩小前的第一侦测区域中。可选的,缩小可以但不限于是线性、比例或不规则缩小等。
进一步举例说明,如图8所示,缩小后的第一侦测区域804即为第二侦测区域,且第二侦测区域是在缩小前的第一侦测区域802的基础上缩小的,并未超出或脱离缩小前的第一侦测区域802。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利用设置第一侦测区域包括第二侦测区域的方式,达到了第二侦测区域不脱离第一侦测区域的目的,实现了减少第一侦测区域缩小成第二侦测区域产生误差的概率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缩小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包括:
将第一侦测区域缩小至第三侦测区域,其中,第三侦测区域的大小大于或等于预设最小值。
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侦测区域缩小至第三侦测区域,同时,为了防止侦测区域缩小量过大进而导致第三侦测区域过小的问题出现,设置第三侦测区域的大小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最小值。
进一步举例说明,如图8所示,假设第三侦测区域的大小等于预设最小值,则在缩小后的第一侦测区域804与第三侦测区域一致的情况下,将不再执行缩小指令。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利用设置第三侦测区域的大小大于或等于预设最小值的方式,实现了防止出现侦测区域缩小量过大进而导致第三侦测区域过小的问题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根据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与第一侦测区域的区域边缘之间的位置关系,对第一侦测区域进行调整判别处理,得到调整判别结果,包括:
在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包括第二组触控位置的情况下,生成第二判别结果,其中,第二组触控位置位于第一侦测区域中,第二组触控位置中的每个触控位置与区域边缘中的第二边缘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第三预定阈值、且第二组触控位置中触控位置的数量大于第四预定阈值,第二边缘不为目标触控屏的边缘,第二判别结果用于指示增加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和/或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调整判别结果包括第二判别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包括第二组触控位置的情况下,生成第二判别结果,其中,第二组触控位置位于第一侦测区域中,第二组触控位置中的每个触控位置与区域边缘中的第二边缘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第三预定阈值、且第二组触控位置中触控位置的数量大于第四预定阈值,第二边缘不为目标触控屏的边缘,第二判别结果用于指示增加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和/或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调整判别结果包括第二判别结果
进一步举例说明,可选的,如图9所示,存在目标控制屏902,以及第一侦测区域904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第一边缘906、第二边缘908以及第一组触控位置910和多个触控位置912。其中,第一组触控位置914 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距离第一边缘906的直线距离小于距离第二边缘908的触控位置,第二组触控位置910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距离第二边缘908的直线距离小于距离第一边缘906的触控位置。其中,触控位置912在图9中以黑色圆圈的方式表示,第二边缘908为第一侦测区域904的边缘(与目标触控屏902的不重合)。
进一步,第一侦测区域904中的第二组触控位置910中存在5个触控位置912,第一组触控位置914中存在1个触控位置912,假设第三预定阈值为3,则第二组触控位置910中存在的触控位置912的数量大于3(第三预定阈值),进而增加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和/或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的位置。可选的,调整第一侦测区域904的大小和/位置直至第二组触控位置 910中存在的触控位置912的数量小于或等于3。
进一步可选的,上述第二组触控位置910中触控位置912的数量与第一组误触位置914中触控位置912的数量之间的比值为5比1。假设预设比例阈值为1比1,则需放大第一侦测区域904的大小和/或调整第一侦测区域904的位置直至第二组触控位置910中存在的触控位置912的数量与第二组误触位置914中触控位置912的数量之间的比值等于1比1。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利用根据第一判别结果则把增加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和/或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的方式,达到了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和/或位置随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的绝对数量、与边缘的距离或与其余触控位置的比例等因素而调整的目的,实现了提高调整第一侦测区域大小的准确性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和/或位置,包括:
增加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增加的方式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
进一步举例说明,如图10所示,增加前的第一侦测区域1002与增加后的第一侦测区域1004相比,可以但不限于为线性增加。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利用增加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达到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目的,实现了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范围更符合防误触误操作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增加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包括:
将第一侦测区域增加至第四侦测区域,其中,第四侦测区域包括第一侦测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侦测区域是在增加前的第一侦测区域的基础上进行的。换而言之,增加后的第一侦测区域不仅是面积小于增加前的第一侦测区域,增加后的第一侦测区域还包含增加前的第一侦测区域。
进一步举例说明,进一步举例说明,如图10所示,增加后的第一侦测区域1004即为第四侦测区域,且第四侦测区域是在增加前的第一侦测区域1002的基础上增加的,增加前的第一侦测区域1002并未超出或脱离第四侦测区域。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利用设置第四侦测区域包括第一侦测区域的方式,达到了第四侦测区域不脱离第一侦测区域的目的,实现了减少第一侦测区域增加成第二侦测区域产生误差的概率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增加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包括:
将第一侦测区域增加至第五侦测区域,其中,第五侦测区域的大小小于或等于预设最大值。
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侦测区域增加至第五侦测区域,同时,为了防止出现侦测区域增加量过大进而导致第五侦测区域过大的问题出现,设置第五侦测区域的大小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最小值。
进一步举例说明,如图10所示,假设第五侦测区域的小小等于预设最小值,则在增加后的第一侦测区域1004与第五侦测区域一致的情况下,将不再执行增加指令。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利用设置第四侦测区域的大小小于或等于预设最小值的方式,实现了防止出现侦测区域增加量过大进而导致第四侦测区域过大的问题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包括:
在第二判别结果指示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的情况下,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以在目标触控屏上形成目标侦测区域,其中,目标侦测区域包括第二组触控位置中的全部或部分触控位置,目标侦测区域用于代替第一侦测区域来识别在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误触控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判别结果指示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的情况下,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以在目标触控屏上形成目标侦测区域,其中,目标侦测区域包括第二组触控位置中的全部或部分触控位置,目标侦测区域用于代替第一侦测区域来识别在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误触控信号。
进一步举例说明,可选的,调整位置后的第一侦测区域可以但不限于包括部分调整位置前的第一侦测区域。调整位置后的第一侦测区域可以但不限于不包括调整位置前的第一侦测区域。具体可选的,如图11所示,调整位置后的第一侦测区域1104包括部分调整位置前的第一侦测区域 1102。
通过本实施例,利用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的方式,通过目标侦测区域用于代替第一侦测区域来识别在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误触控信号,实现了提高侦测区域的识别误触控信号的准确性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以在目标触控屏上形成目标侦测区域,包括:
将第一侦测区域调整为第二侦测区域,其中,目标侦测区域包括第二侦测区域,第二侦测区域与第一侦测区域部分重叠。
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侦测区域调整为第二侦测区域,其中,目标侦测区域包括第二侦测区域,第二侦测区域与第一侦测区域部分重叠。
进一步举例说明,可选的,如图11所示,调整位置后的第一侦测区域1104与调整为之前的第一侦测区域1102部分重叠。
通过本实施例,利用将第一侦测区域调整为第二侦测区域的方式,实现了提高侦测区域调整的有效性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根据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与第一侦测区域的区域边缘之间的位置关系,对第一侦测区域进行调整判别处理,得到调整判别结果,包括:
在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包括第三组触控位置的情况下,生成第三判别结果,其中,第三组触控位置中的每个触控位置均位于第一侦测区域的外部,第三组触控位置中触控位置的数量大于第五预定阈值,第三判别结果用于指示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包括第三组触控位置的情况下,生成第三判别结果,其中,第三组触控位置中的每个触控位置均位于第一侦测区域的外部,第三组触控位置中触控位置的数量大于第五预定阈值,第三判别结果用于指示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
进一步举例说明,可选的,如图12所示,在误触控信号1202位于第一侦测区域1204外,且触控信号1202的数量大于第五预定阈值的情况下,调整第一侦测区域1204的位置。
通过本实施例,利用第三组触控位置中的每个触控位置均位于第一侦测区域的外部,第三组触控位置中触控位置的数量大于第五预定阈值的情况下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的方式,实现了提高第一侦测区域位置的调整的灵活性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包括:
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以在目标触控屏上形成目标侦测区域,其中,目标侦测区域包括第三组触控位置中的全部或部分触控位置,目标侦测区域用于代替第一侦测区域来识别在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误触控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以在目标触控屏上形成目标侦测区域,其中,目标侦测区域包括第三组触控位置中的全部或部分触控位置,目标侦测区域用于代替第一侦测区域来识别在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误触控信号。
进一步举例说明,可选的,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直至第一侦测区域外的第三组触控位置中触控位置的数量小于第五阈值。
通过本实施例,利用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包括第三组触控位置中的全部或部分触控位置的方式,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以在目标触控屏上形成目标侦测区域,包括:
S1,将第一侦测区域调整为第三侦测区域,其中,目标侦测区域包括第三侦测区域,第三侦测区域位于第一侦测区域的外部、且不包括第一侦测区域;或者
S2,将第一侦测区域调整为第四侦测区域,其中,目标侦测区域包括第四侦测区域,第四侦测区域包括第一侦测区域;或者
S3,将第一侦测区域调整为第五侦测区域,其中,目标侦测区域包括第五侦测区域,第五侦测区域与第一侦测区域部分重叠。
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侦测区域调整为第三侦测区域,其中,目标侦测区域包括第三侦测区域,第三侦测区域位于第一侦测区域的外部、且不包括第一侦测区域;或者将第一侦测区域调整为第四侦测区域,其中,目标侦测区域包括第四侦测区域,第四侦测区域包括第一侦测区域;或者将第一侦测区域调整为第五侦测区域,其中,目标侦测区域包括第五侦测区域,第五侦测区域与第一侦测区域部分重叠。
进一步举例说明,如图13所示,第三侦测区域1302位于第一侦测区域1304的外部、且不包括第一侦测区域1304;
进一步举例说明,如图14所示,第四侦测区域1404包括第一侦测区域1402。
进一步举例说明,如图15所示,第五侦测区域1502与第一侦测区域 1504部分重叠。其中,第五侦测区域1502的大小可以但不限于与第一侦测区域1504一致。
通过本实施例,利用将第一侦测区域调整为第三侦测区域、第四侦测区域或第五侦测区域的方式,实现了提高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多样性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获取目标触控屏的第一侦测区域上产生的一组误触控信号,包括:
S1,获取在目标应用运行时在目标触控屏的第一侦测区域上产生的第一组误触控信号,其中,目标应用包括一个或多个应用,一组误触控信号包括第一组误触控信号;和/或
S2,获取在显示操作***的界面时在目标触控屏的第一侦测区域上产生的第二组误触控信号,其中,一组误触控信号包括第二组误触控信号。
可选的,目标应用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游戏应用、生活应用、出行应用等。显示操作***的界面可以但不限于为显示操作的初始界面。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目标应用如游戏、购物、影视等场景下,还可以但不限于应用于显示操作***的界面的场景下。其中,显示操作***的界面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未进行任何操作的初始界面、进行选定、移动、删除等操作的界面。
进一步举例说明,例如现实操作***的界面为移动终端的初始界面,其中,初始界面上边设置有第一侦测区域,并实时监测第二组误触控信号的生成。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利用可在多场景下执行区域动态调整方法的方式,实现了提高误触机制的全面性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在获取目标触控屏的第一侦测区域上产生的一组误触控信号之前,包括:
S1,在记录有与第一目标应用对应的第一侦测区域的情况下,在第一目标应用运行时获取与第一目标应用对应的第一侦测区域;和/或
S2,在未记录有与第二目标应用对应的第一侦测区域的情况下,在目标应用运行时获取默认的侦测区域,其中,第一侦测区域为默认的侦测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在记录有与第一目标应用对应的第一侦测区域的情况下,在第一目标应用运行时获取与第一目标应用对应的第一侦测区域。但因不同的应用对应的侦测区域可能存在不同,因此在未记录有与第二目标应用对应的第一侦测区域的情况下,在目标应用运行时获取默认的侦测区域。
进一步举例说明,例如,第一目标应用为游戏A,其中,游戏A具有第一侦测区域,则在游戏A运行时获取与游戏A对应的第一侦测区域。
进一步举例说明,例如,第二目标应用为游戏B,其中,游戏B并不具有第一侦测区域,则检测游戏B自带的侦测区域,并将上述侦测区域设置为第一侦测区域。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利用在目标应用运行时获取默认的侦测区域得方式,达到可在任何应用、终端等场景下都可完成第一侦测区域的获取的目的,实现了提高防误触机制的全面性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包括:
将第一侦测区域调整到目标侦测区域,其中,目标侦测区域的大小与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不同;
在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之后,方法还包括:
记录目标侦测区域和目标侦测区域的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包括:将第一侦测区域调整到目标侦测区域,其中,目标侦测区域的大小与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不同。同时,在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之后,记录目标侦测区域和目标侦测区域的大小。可选的,可以但不限于在一定时间内保留目标侦测区域的大小的记录,并可以但不限于可以随时调用记录中的目标侦测区域的大小。可以但不限于通过标记、编号等方式记录目标侦测区域的大小。
进一步举例说明,例如,在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之后,记录目标侦测区域和目标侦测区域的大小,并在未满足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条件的前提下,默认使用最接近一次调整后的目标侦测区域的大小。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利用记录目标侦测区域和目标侦测区域的大小的方式,达到了使用最接近一次调整后的目标侦测区域的大小的目的,实现了提高目标侦测区域调整的适应性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区域动态调整方法的区域动态调整装置。如图16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1602,用于获取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一组误触控信号;
处理单元1604,用于根据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与第一侦测区域的区域边缘之间的位置关系,对第一侦测区域进行调整判别处理,得到调整判别结果,其中,第一侦测区域为目标触控屏上的侦测区域,第一侦测区域用于识别在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误触控信号;
调整单元1606,用于在调整判别结果表示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情况下,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和/或位置。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区域动态调整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应用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等。目标触控屏可以但不限于为一种可接受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目标触控屏上可以但不限于包括误侦测区域与非侦测区域。侦测区域可以但不限于为可侦测误触控信号以及执行对应调整指令的动态区域。一组误触控信号可以但不限于为在侦测区域上(内)获取的一组触控信号或在目标触控屏上获取并确定为误触的一组触控信号。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放大、缩小等。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改变第一侦测区域在目标触控屏上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一组误触控信号,并根据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与第一侦测区域的区域边缘之间的位置关系,对第一侦测区域进行调整判别处理,得到调整判别结果,其中,第一侦测区域为目标触控屏上的侦测区域,第一侦测区域用于识别在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误触控信号,以及在调整判别结果表示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情况下,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和/或位置。可选的,第一侦测区域的区域边缘可以但不限于为目标触控屏边缘或非目标触控屏边缘。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区域动态调整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利用根据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一组误触控信号的触控位置以及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达到了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可根据误触控信号进行实时调整的目的,实现了提高侦测区域动态调整的适应性的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处理单元1604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在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包括第一组触控位置的情况下,生成第一判别结果,其中,第一组触控位置位于第一侦测区域中,第一组触控位置中的每个触控位置与区域边缘中的第一边缘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第一预定阈值、且第一组触控位置中触控位置的数量大于第二预定阈值,第一边缘为目标触控屏的边缘,第一判别结果用于指示缩小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调整判别结果包括第一判别结果。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区域动态调整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第一生成模块包括:
缩小子模块,用于缩小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区域动态调整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缩小子模块包括:
第一缩小子单元,用于将第一侦测区域缩小至第二侦测区域,其中,第二侦测区域位于第一侦测区域的内部。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区域动态调整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缩小子模块包括:
第二缩小子单元,用于将第一侦测区域缩小至第三侦测区域,其中,第三侦测区域的大小大于或等于预设最小值。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区域动态调整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处理单元1604包括: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在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包括第二组触控位置的情况下,生成第二判别结果,其中,第二组触控位置位于第一侦测区域中,第二组触控位置中的每个触控位置与区域边缘中的第二边缘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第三预定阈值、且第二组触控位置中触控位置的数量大于第四预定阈值,第二边缘不为目标触控屏的边缘,第二判别结果用于指示增加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和/或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调整判别结果包括第二判别结果。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区域动态调整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第二生成模块包括:
增加子模块,用于在第二判别结果指示增加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增加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区域动态调整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增加子模块包括:
第一增加子单元,用于将第一侦测区域增加至第四侦测区域,其中,第四侦测区域包括第一侦测区域。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区域动态调整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增加子模块包括:
第二增加子单元,用于将第一侦测区域增加至第五侦测区域,其中,第五侦测区域的大小小于或等于预设最大值。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区域动态调整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第二生成模块包括:
调整子模块,用于在第二判别结果指示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的情况下,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以在目标触控屏上形成目标侦测区域,其中,目标侦测区域包括第二组触控位置中的全部或部分触控位置,目标侦测区域用于代替第一侦测区域来识别在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误触控信号。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区域动态调整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调整子模块包括:
第一调整子单元,用于将第一侦测区域调整为第二侦测区域,其中,目标侦测区域包括第二侦测区域,第二侦测区域与第一侦测区域部分重叠。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区域动态调整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处理单元1604包括:
第三生成模块,用于在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包括第三组触控位置的情况下,生成第三判别结果,其中,第三组触控位置中的每个触控位置均位于第一侦测区域的外部,第三组触控位置中触控位置的数量大于第五预定阈值,第三判别结果用于指示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区域动态调整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第三生成模块包括:
调整子模块,用于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以在目标触控屏上形成目标侦测区域,其中,目标侦测区域包括第三组触控位置中的全部或部分触控位置,目标侦测区域用于代替第一侦测区域来识别在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误触控信号。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区域动态调整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调整子模块包括:
第二调整子单元,用于将第一侦测区域调整为第三侦测区域,其中,目标侦测区域包括第三侦测区域,第三侦测区域位于第一侦测区域的外部、且不包括第一侦测区域;或者
第三调整子单元,用于将第一侦测区域调整为第四侦测区域,其中,目标侦测区域包括第四侦测区域,第四侦测区域包括第一侦测区域;或者
第四调整子单元,用于将第一侦测区域调整为第五侦测区域,其中,目标侦测区域包括第五侦测区域,第五侦测区域与第一侦测区域部分重叠。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区域动态调整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目标应用运行时在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第一组误触控信号,其中,目标应用包括一个或多个应用,一组误触控信号包括第一组误触控信号;和/或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显示操作***的界面时在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第二组误触控信号,其中,一组误触控信号包括第二组误触控信号。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区域动态调整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在获取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一组误触控信号之前,在记录有与第一目标应用对应的第一侦测区域的情况下,在第一目标应用运行时获取与第一目标应用对应的第一侦测区域;和/或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在获取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一组误触控信号之前,在未记录有与第二目标应用对应的第一侦测区域的情况下,在第二目标应用运行时获取目标触控屏上默认的侦测区域,其中,第一侦测区域为默认的侦测区域。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区域动态调整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将第一侦测区域调整到目标侦测区域,其中,目标侦测区域的大小与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不同;
记录模块,用于在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之后,记录目标侦测区域和目标侦测区域的大小。
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考上述区域动态调整方法中所示示例,本示例中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区域动态调整方法的电子装置,如图17所示,该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1702和处理器1704,该存储器1702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1704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装置可以位于计算机网络的多个网络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获取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一组误触控信号;
S2,根据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与第一侦测区域的区域边缘之间的位置关系,对第一侦测区域进行调整判别处理,得到调整判别结果,其中,第一侦测区域为目标触控屏上的侦测区域,第一侦测区域用于识别在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误触控信号;
S3,在调整判别结果表示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情况下,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和/或位置。
可选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7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电子装置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PAD等终端设备。图17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电子装置还可包括比图17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如网络接口等),或者具有与图17所示不同的配置。
其中,存储器17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区域动态调整方法和装置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704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702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区域动态调整方法。存储器1702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702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704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其中,存储器1702具体可以但不限于用于存储误触控信号、触控位置以及侦测区域等信息。作为一种示例,如图17所示,上述存储器1702中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上述区域动态调整装置中的获取单元1602、处理单元1604及调整单元1606。此外,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区域动态调整装置中的其他模块单元,本示例中不再赘述。
可选地,上述的传输装置17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有线网络及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7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NIC),其可通过网线与其他网络设备与路由器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或局域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706为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此外,上述电子装置还包括:显示器1708,用于显示上述误触控信号、触控位置以及侦测区域等信息;和连接总线1710,用于连接上述电子装置中的各个模块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计算机程序:
S1,获取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一组误触控信号;
S2,根据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与第一侦测区域的区域边缘之间的位置关系,对第一侦测区域进行调整判别处理,得到调整判别结果,其中,第一侦测区域为目标触控屏上的侦测区域,第一侦测区域用于识别在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误触控信号;
S3,在调整判别结果表示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情况下,调整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和/或位置。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终端设备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上述实施例中的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上述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或多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客户端,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区域动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一组误触控信号;
根据所述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与第一侦测区域的区域边缘之间的位置关系,对所述第一侦测区域进行调整判别处理,得到调整判别结果,其中,所述第一侦测区域为所述目标触控屏上的侦测区域,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用于识别在所述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误触控信号;
在所述调整判别结果表示调整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和/或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与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区域边缘之间的位置关系,对所述第一侦测区域进行调整判别处理,得到调整判别结果,包括:
在所述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包括第一组触控位置的情况下,生成第一判别结果,其中,所述第一组触控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侦测区域中,所述第一组触控位置中的每个触控位置与所述区域边缘中的第一边缘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第一预定阈值、且所述第一组触控位置中触控位置的数量大于第二预定阈值,所述第一边缘为所述目标触控屏的边缘,所述第一判别结果用于指示缩小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所述调整判别结果包括所述第一判别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和/或位置,包括:
缩小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小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包括:
将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缩小至第二侦测区域,其中,所述第二侦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小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包括:
将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缩小至第三侦测区域,其中,所述第三侦测区域的大小大于或等于预设最小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与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区域边缘之间的位置关系,对所述第一侦测区域进行调整判别处理,得到调整判别结果,包括:
在所述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包括第二组触控位置的情况下,生成第二判别结果,其中,所述第二组触控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侦测区域中,所述第二组触控位置中的每个触控位置与所述区域边缘中的第二边缘之间的距离均小于第三预定阈值、且所述第二组触控位置中触控位置的数量大于第四预定阈值,所述第二边缘不为所述目标触控屏的边缘,所述第二判别结果用于指示增加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和/或调整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所述调整判别结果包括所述第二判别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和/或位置,包括:
在所述第二判别结果指示增加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的情况下,增加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加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包括:
将所述第一侦测区域增加至第四侦测区域,其中,所述第四侦测区域包括所述第一侦测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加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包括:
将所述第一侦测区域增加至第五侦测区域,其中,所述第五侦测区域的大小小于或等于预设最大值。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包括:
在所述第二判别结果指示调整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以在所述目标触控屏上形成目标侦测区域,其中,所述目标侦测区域包括所述第二组触控位置中的全部或部分触控位置,所述目标侦测区域用于代替所述第一侦测区域来识别在所述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误触控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以在所述目标触控屏上形成目标侦测区域,包括:
将所述第一侦测区域调整为第二侦测区域,其中,所述目标侦测区域包括所述第二侦测区域,所述第二侦测区域与所述第一侦测区域部分重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与第一侦测区域的区域边缘之间的位置关系,对所述第一侦测区域进行调整判别处理,得到调整判别结果,包括:
在所述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包括第三组触控位置的情况下,生成第三判别结果,其中,所述第三组触控位置中的每个触控位置均位于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外部,所述第三组触控位置中触控位置的数量大于第五预定阈值,所述第三判别结果用于指示调整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包括:
调整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以在所述目标触控屏上形成目标侦测区域,其中,所述目标侦测区域包括所述第三组触控位置中的全部或部分触控位置,所述目标侦测区域用于代替所述第一侦测区域来识别在所述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误触控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位置,以在所述目标触控屏上形成目标侦测区域,包括:
将所述第一侦测区域调整为第三侦测区域,其中,所述目标侦测区域包括所述第三侦测区域,所述第三侦测区域位于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外部、且不包括所述第一侦测区域;或者
将所述第一侦测区域调整为第四侦测区域,其中,所述目标侦测区域包括所述第四侦测区域,所述第四侦测区域包括所述第一侦测区域;或者
将所述第一侦测区域调整为第五侦测区域,其中,所述目标侦测区域包括所述第五侦测区域,所述第五侦测区域与所述第一侦测区域部分重叠。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一组误触控信号,包括:
获取在目标应用运行时在所述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第一组误触控信号,其中,所述目标应用包括一个或多个应用,所述一组误触控信号包括所述第一组误触控信号;和/或
获取在显示操作***的界面时在所述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第二组误触控信号,其中,所述一组误触控信号包括所述第二组误触控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一组误触控信号之前,包括:
在记录有与第一目标应用对应的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目标应用运行时获取与所述第一目标应用对应的所述第一侦测区域;和/或
在未记录有与第二目标应用对应的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目标应用运行时获取所述目标触控屏上默认的侦测区域,其中,所述第一侦测区域为所述默认的侦测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包括:将所述第一侦测区域调整到目标侦测区域,其中,所述目标侦测区域的大小与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不同;
在所述调整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记录所述目标侦测区域和所述目标侦测区域的大小。
18.一种区域动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一组误触控信号;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一组误触控信号对应的触控位置与第一侦测区域的区域边缘之间的位置关系,对所述第一侦测区域进行调整判别处理,得到调整判别结果,其中,所述第一侦测区域为所述目标触控屏上的侦测区域,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用于识别在所述目标触控屏上产生的误触控信号;
调整单元,用于在所述调整判别结果表示调整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第一侦测区域的大小和/或位置。
19.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20.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通过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1911216484.2A 2019-12-02 2019-12-02 区域动态调整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1427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16484.2A CN111142766B (zh) 2019-12-02 2019-12-02 区域动态调整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16484.2A CN111142766B (zh) 2019-12-02 2019-12-02 区域动态调整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2766A true CN111142766A (zh) 2020-05-12
CN111142766B CN111142766B (zh) 2020-12-11

Family

ID=70517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16484.2A Active CN111142766B (zh) 2019-12-02 2019-12-02 区域动态调整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42766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05797B2 (ja) * 2014-01-06 2015-11-1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5068690A (zh) * 2015-07-28 2015-11-18 李睿 一种用于触控屏的防误触方法及***
CN105144066A (zh) * 2013-04-16 2015-12-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调整显示区域的方法及其电子设备
CN106527818A (zh) * 2016-12-16 2017-03-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上触摸操作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648233A (zh) * 2016-12-16 2017-05-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708263A (zh) * 2016-12-16 2017-05-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775086A (zh) * 2016-12-16 2017-05-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669580A (zh) * 2018-12-28 2019-04-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防误触操作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44066A (zh) * 2013-04-16 2015-12-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调整显示区域的方法及其电子设备
JP5805797B2 (ja) * 2014-01-06 2015-11-1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CN105068690A (zh) * 2015-07-28 2015-11-18 李睿 一种用于触控屏的防误触方法及***
CN106527818A (zh) * 2016-12-16 2017-03-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上触摸操作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648233A (zh) * 2016-12-16 2017-05-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708263A (zh) * 2016-12-16 2017-05-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775086A (zh) * 2016-12-16 2017-05-3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669580A (zh) * 2018-12-28 2019-04-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防误触操作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42766B (zh) 2020-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66077B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074216B (zh) 一种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573538B (zh) 滑动断线补偿方法及电子设备
EP3644172B1 (en) Appl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5320417B (zh) 页面切换方法及客户端
CN107450773B (zh) 一种防误触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58471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of mobil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CN107357458B (zh) 触摸按键的响应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2981711A (zh) 一种在触摸屏上移动应用图标的方法和***
CN111338725A (zh) 界面布局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6503657A (zh) 一种指纹采集方法及终端
CN107239222B (zh) 一种触摸屏的操控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6959779A (zh) 一种降低触屏误报点的装置和方法
CN105204759A (zh) 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及电子终端
CN104035702A (zh) 一种防止智能终端误操作的方法和智能终端
CN105630239A (zh) 操作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966273A (zh) 信息显示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718356A (zh) 电量使用时长的统计装置及方法
CN113778255B (zh) 触摸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4168029A (zh) 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988674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images in touchscreen-based devices
CN107544686A (zh) 操作执行方法及装置
CN109284060A (zh) 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142766B (zh) 区域动态调整方法和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5701383B (zh) 一种功能触发方法、装置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