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16780A - 一种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16780A
CN111116780A CN201811290872.0A CN201811290872A CN111116780A CN 111116780 A CN111116780 A CN 111116780A CN 201811290872 A CN201811290872 A CN 201811290872A CN 111116780 A CN111116780 A CN 1111167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lefin
formula
saturated
alkyl
halo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908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16780B (zh
Inventor
高榕
郭子芳
周俊领
刘东兵
王洪涛
黄庭
李岩
傅捷
李昕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81129087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167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116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16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16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167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10/00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 C08F210/16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alpha-alkenes, e.g. EP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16Making expandable part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3/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 treatment
    • C08J23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J23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烷烃溶剂的存在下,使烯烃和式Ⅰ所示的烯烃醇与催化剂以及任选地链转移剂接触反应,得到所述共聚物,
Figure DDA0001850000080000011
式Ⅰ中,L1‑L3各自独立地选自H或C1‑C30烷基,L4为具有侧基的C1‑C30亚烷基;所述C1‑C30烷基任选地被取代基取代。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得的共聚物的形态良好,在工业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烯烃产品价格低廉,性能优异,应用范围广。在保留聚烯烃原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的条件下,将极性基团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引入聚烯烃分子链中,可以改善其化学惰性、印染性、润湿性及与其它材料的相容性,赋予其原料不具备的新特性。目前工业上大多使用高压自由基聚合来促使烯烃与极性单体的直接共聚,如乙烯-醋酸乙烯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都在使用这种方法。虽然用高压自由基共聚可以直接把共聚极性单体引入聚烯烃链中,但该方法需要高温高压条件,能量消耗高,设备费用昂贵。
乙烯-乙烯醇(EVOH或EVAL)共聚物是一种集乙烯聚合物的加工性和乙烯醇聚合物的隔气性于一体的新型高分子材料,是目前世界上工业化生产的三大阻隔树脂之一,被广泛地用于包装食品、医疗用溶液和其他产品。由于乙烯醇不能以单体形式独立存在,因此其通常是由乙烯-醋酸乙烯酯通过自由基聚合,共聚物经过醇解反应制得,但其醇解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溶剂,而且最终的皂化产物中含有大量的醋酸及碱金属盐等杂质,需要大量的水进行洗涤。
配位催化共聚作为一种常温常压的聚合物制备技术,因其在降低能耗,提高反应效率等方面的显著作用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催化剂参与反应过程使得烯烃单体与极性单体的共聚反应活化能大幅度降低,从而有利于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得到较高分子量的功能聚合物。目前,只有少量文献报导采用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烯烃与不饱和醇共聚。但是,现有技术中无论是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聚合所得聚合物为粘稠的块状固体,容易在聚合设备中结垢,给聚合物的运输、溶剂脱除、造粒等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无需经过造粒等后续加工,通过烯烃和烯烃醇聚合直接得到球形和/或类球形聚合物,聚合物的形貌良好,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烷烃溶剂的存在下,使烯烃和式Ⅰ所示的烯烃醇与催化剂以及任选地链转移剂接触反应,生成所述共聚物;
Figure BDA0001850000060000021
式Ⅰ中,L1-L3各自独立地选自H或C1-C30烷基,L4为具有侧基的C1-C30亚烷基;所述C1-C30烷基任选地被取代基取代,优选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C1-C10烷基、C1-C10烷氧基、C6-C10芳基、氰基和羟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催化剂包括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主催化剂为式Ⅱ所示的金属配合物:
Figure BDA0001850000060000022
式Ⅱ中,R1-R10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C1-C24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和C1-C24饱和或不饱和的烃氧基,R1-R3、R9、R10任选地相互成环,R4-R8任选地相互成环;R1-R4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和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R1-R4任选地相互成环;M为Ⅷ族金属;X选自卤素、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和饱和或不饱和的烃氧基中的一种或多种;n为满足M价态的整数。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L4中的侧基选自卤素、C6-C20芳香基、C1-C20烷基和C1-C20烷氧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C6-C20芳基、C1-C20烷基和C1-C20烷氧基任选地被取代基取代,优选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C1-C10烷基、C1-C10烷氧基、C6-C10芳基和羟基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L4中的侧基选自卤素、C6-C20芳香基、C1-C20烷基、羟基取代的C1-C20烷基和烷氧基取代的C1-C20烷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侧基选自卤素、C6-C20芳香基、C1-C10烷基、羟基取代的C1-C10烷基和烷氧基取代的C1-C10烷基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L4中的侧基选自卤素、苯基、C1-C6烷基和羟基取代的C1-C6烷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C1-C6烷基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戊基和己基。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式Ⅰ中,L1和L2为H,L3为H或C1-C30烷基,L4为具有侧基的C1-C30亚烷基,所述C1-C30烷基任选地被取代基取代,优选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C1-C10烷基、C1-C10烷氧基、C6-C10芳基、氰基和羟基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式Ⅰ中,L1和L2为H,L3为H、C1-C10烷基或C1-C10卤代烷基,优选L3为H或C1-C10烷基;L4为具有侧基的C1-C20亚烷基,例如L4为具有侧基的亚甲基、具有侧基的亚乙基、具有侧基的亚丙基、具有侧基的亚丁基、具有侧基的C5亚烷基、具有侧基的C6亚烷基、具有侧基的C7亚烷基、具有侧基的C8亚烷基、具有侧基的C9亚烷基、具有侧基的C10亚烷基、具有侧基的C12亚烷基、具有侧基的C14亚烷基、具有侧基的C18亚烷基、具有侧基的C20亚烷基,优选为具有侧基的C1-C10亚烷基。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式Ⅰ中,L1和L2为H,L3为H或C1-C6烷基;L4为具有侧基的C1-C10亚烷基。
所述亚烷基的碳数是指直链上C的个数,不包含侧基上C的数目,例如,亚异丙基(-CH2-CH(CH3)-)在本文中叫作具有侧基(甲基)的C2亚烷基。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式Ⅰ所示的烯烃醇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2-甲基-3-丁烯-1-醇、2-乙基-3-丁烯-1-醇、1,1-二苯基-3-丁烯-1-醇、2-甲基-3-丁烯-2-醇、2,2-二甲基-3-丁烯-1-醇、3-甲基-1-戊烯-3-醇、2,4-二甲基-4-戊烯-2-醇、4-烯基-2-戊醇、4-甲基-4-戊烯-2-醇、2-甲基-4-戊烯-2-醇、2-苯基-4-戊烯-2-醇、2-烯丙六氟异丙醇、2-羟基-5-己烯、3-丁烯-2-醇、3-甲基-5-己烯-3-醇、2-甲基-2-羟基-5-己烯、1-烯丙基环己醇、2,3-二甲基-2-羟基-5-己烯、1-庚烯-4-醇、4-甲基-1-庚烯-4-醇、4-正丙基-1-庚基-4-醇、6-庚烯-3-醇、2-甲基-2-羟基-6-庚烯、5-甲基-2-羟基-6-庚烯、2-羟基-3-甲基-6-庚烯、2-羟基-3-乙基-6-庚烯、2-羟基-4-甲基-6-庚烯、2-羟基-5-甲基-6-庚烯、2,5-二甲基-1-庚烯-4-醇、2,6-二甲基-7-辛烯-2-醇、2-羟基-2,4,5-三甲基-6-庚烯、2-甲基-3-羟基-7-辛烯、3-甲基-3-羟基-6-庚烯、2-甲基-2-羟基-7-辛烯、3-甲基-3-羟基-7-辛烯、4-甲基-2-羟基-7-辛烯、4-甲基-3-羟基-7-辛烯、5-甲基-3-羟基-7-辛烯、6-甲基-3-羟基-7-辛烯、3-乙基-3-羟基-7-辛烯、1,2-二羟基-7-辛烯、2,6-二甲基-2,6-二羟基-7-辛烯、2,6-二甲基-2,3-二羟基-7-辛烯、2-甲基-2-羟基-3-氯-7-辛烯、2-甲基-2-羟基-3,5-二氯-7-辛烯、3,4-二甲基-4-羟基-8-壬烯、4-甲基-4-羟基-8-壬烯、4-乙基-4-羟基-8-壬烯、4-丙基-4-羟基-8-壬烯、7-辛烯-2-醇、3,5-二氯-2-甲基-7-辛烯-2-醇、3-氯-2-甲基-7-辛烯-2,3-二醇、和2,6-二甲基-7-辛烯-2,6-二醇。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R1-R4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和C1-C20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R1-R4任选地相互成环。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式Ⅱ中,R1-R10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C1-C24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和C1-C24饱和或不饱和的烃氧基。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式Ⅱ中,R1-R10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C1-C24烷基和C1-C24烷氧基。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式Ⅱ中,R1-R10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10烷基和C1-C10烷氧基,优选选自H、C1-C6烷基和C1-C6烷氧基;例如H、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丁基、戊基、甲氧基、乙氧基和丙氧基;进一步优选地,R1-R6各自独立地选自H和C1-C6烷基,R7-R10为H。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M为Ⅷ族金属;X选自卤素和C1-C10烷基中的一种或多种;n为满足M价态的整数。优选地,M为Ⅷ族金属,X选自卤素。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催化剂为式Ⅲ所示的金属配合物:
Figure BDA0001850000060000041
式Ⅲ中,R1-R10具有与式Ⅱ中相同的定义;
R21、R2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和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优选选自H、卤素、C1-C10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或C1-C10饱和或不饱和的烃氧基;R21、R22任选地相互成环,M为Ⅷ族金属,优选为镍;X相同或不同,选自卤素、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和饱和或不饱和的烃氧基,优选为卤素和C1-C10烷基;n是满足M价态的整数。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R21、R2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H或C1-C6烷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和丁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R21、R22与其所连接的C一起形成苯环。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式Ⅱ和式Ⅲ中,所述M为镍。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X为卤素,优选为Br或Cl。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式Ⅱ所示的金属配合物采用如下方法制得:
步骤S1、将式ⅲ所示的二亚胺化合物与四氢铝锂接触反应,得到式ⅰ所示的配体,
Figure BDA0001850000060000051
式ⅰ和式ⅲ中,R1-R10以及R1-R4具有与式Ⅱ中相同的定义;
步骤S2、将式ⅰ所示的配体与MXn或MXn的衍生物进行配位反应,得到式Ⅱ所示的金属配合物,M、X和n具有与式Ⅱ中相同的定义。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MXn包括卤化镍,例如溴化镍和氯化镍,MXn的衍生物包括1,2-二甲氧基乙烷卤化镍,例如1,2-二甲氧基乙烷溴化镍或1,2-二甲氧基乙烷氯化镍。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当所述金属配合物具有式Ⅲ所示的结构时,所述金属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S1-1、将式ⅳ所示的二亚胺化合物与四氢铝锂接触反应,得到式ⅱ所示的配体,
Figure BDA0001850000060000061
式ⅱ和式ⅳ中,R1-R10以及R21、R22具有与式Ⅲ中相同的定义;
步骤S2-1、将式ⅱ所示的配体与MXn或MXn的衍生物进行配位反应,得到式Ⅲ所示的金属配合物,M、X和n具有与式Ⅱ中相同的定义。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S1或步骤S-1中,四氢铝锂与二亚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2.0-6.0:1;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步骤S1或步骤S-1中,接触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20-120℃,和/或,时间为2-24小时。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助催化剂选自有机铝化合物和/或有机硼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有机铝化合物选自烷基铝氧烷或通式为AlRnX1 3-n的有机铝化合物(烷基铝或烷基铝卤化物),通式AlRnX1 3-n中,R为H、C1-C20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或C1-C20饱和或不饱和的烃氧基,优选为C1-C20烷基、C1-C20烷氧基、C7-C20芳烷基或C6-C20芳基;X1为卤素,优选为氯或溴;0<n≤3。所述有机铝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异丁基铝、三正己基铝、三辛基铝、一氢二乙基铝、一氢二异丁基铝、一氯二乙基铝、一氯二异丁基铝、倍半乙基氯化铝、二氯乙基铝、甲基铝氧烷(MAO)和改性甲基铝氧烷(MMAO)。优选地,所述有机铝化合物为甲基铝氧烷(MAO)。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有机硼化合物选自芳烃基硼和/或硼酸盐。所述芳烃基硼优选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硼,更优选为三(五氟苯基)硼。所述硼酸盐优选为N,N-二甲基苯铵四(五氟苯基)硼酸盐和/或四(五氟苯基)硼酸三苯基甲基盐。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00001-100mmol/L,例如,0.00001mmol/L、0.00005mmol/L、0.0001mmol/L、0.0005mmol/L、0.001mmol/L、0.005mmol/L、0.01mmol/L、0.05mmol/L、0.1mmol/L、0.3mmol/L、0.5mmol/L、0.8mmol/L、1mmol/L、5mmol/L、8mmol/L、10mmol/L、20mmol/L、30mmol/L、50mmol/L、70mmol/L、80mmol/L、100mmol/L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值,优选为0.0001-1mmol/L,更优选为0.001-0.5mmol/L。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当所述助催化剂为有机铝化合物时,所述助催化剂中铝与所述主催化剂中M的摩尔比为(10-10000000):1,例如,10:1、20:1、50:1、100:1、200:1、300:1、500:1、700:1、800:1、1000:1、2000:1、3000:1、5000:1、10000:1、100000:1、1000000:1、10000000:1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值,优选为(10-100000):1,更优选为(100-10000):1;当所述助催化剂为有机硼化合物时,所述助催化剂中硼与所述主催化剂中M的摩尔比为(0.1-1000):1,例如,0.1:1、0.2:1、0.5:1、0.8:1、1:1、1.2:1、1.4:1、1.6:1、1.8:1、2:1、2.5:1、3:1、4:1、5:1、8:1、10:1、20:1、50:1、100:1、200:1、300:1、500:1、700:1、800:1、1000:1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值,优选为(0.1-500):1。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烯烃为具有2-16个碳原子的烯烃,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烯烃为乙烯或具有3-16个碳原子的α-烯烃。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烯烃为C3-C16环烯烃,优选为5元环或6元环。优选地,所述烯烃为为乙烯或具有3-16个碳原子的α-烯烃,更优选为乙烯或C2-C10α-烯烃,例如,乙烯、丙烯、丁烯、戊烯、己烯、庚烯和辛烯。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式Ⅰ所示的烯烃醇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0.01-6000mmol/L,优选为0.1-1000mmol/L,更优选为1-500mmol/L,例如可以为1mmol/L、10mmol/L、20mmol/L、30mmol/L、50mmol/L、70mmol/L、90mmol/L、100mmol/L、200mmol/L、300mmol/L、400mmol/L、500mmol/L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值。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链转移剂选自烷基铝、烷基镁和烷基锌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链转移剂为三烷基铝和/或二烷基锌,优选选自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异丙基铝、三异丁基铝、三正己基铝、三正辛基铝、二甲基锌和二乙基锌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链转移剂与主催化剂中M的摩尔比为(0.1-2000):1,例如,0.1:1、0.2:1、0.5:1、1:1、2:1、3:1、5:1、8:1、10:1、20:1、50:1、100:1、200:1、300:1、500:1、600:1、800:1、1000:1、2000:1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值,优选为(10-600):1。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烷烃溶剂选自C3-C20烷烃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可以选自丁烷、异丁烷、戊烷、已烷、庚烷、辛烷和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己烷、庚烷和环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烯烃醇预先经脱活泼氢预处理,优选地,使用上面所述的助催化剂或链转移剂对所述烯烃醇进行预处理以除去烯烃醇中的羟基活泼氢。优选地,在预处理的过程中,烯烃醇中的羟基与助催化剂或链转移剂的摩尔比为10:1-1:10。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反应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的温度-50℃-50℃,优选为-20-50℃,更优选为0-50℃,例如可以为0℃、10℃、20℃、30℃、40℃、50℃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数值;和/或,反应的时间为10-200min,优选为20-60min。本发明中,对反应的压力没有特别地限制,只要能使单体进行配位共聚反应即可。当烯烃为乙烯时,从降低成本以及简化聚合工艺的角度出发,在反应器中,优选乙烯的压力1-1000atm,进一步优选为1-200atm,更优选为1-50atm。
本发明中,所述“反应体系”是指包括溶剂、烯烃、烯烃醇单体、催化剂以及任选地链转移剂所形成的总体。
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烯烃-烯烃醇共聚物,其包含球形和/或类球形聚合物。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共聚物中,至少部分球形和/或类球形聚合物的内部具有空腔。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球形和/或类球形聚合物的平均粒径为0.1-50.0mm,例如可以为0.1mm、0.5mm、1.0mm、2.0mm、3.0mm、5.0mm、8.0mm、10.0mm、15.0mm、20.0mm、25.0mm、30.0mm、35.0mm、40.0mm、45.0mm、50.0mm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值,优选为0.5-20.0mm。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内部具有空腔的球形和/或类球形聚合物中空腔的体积为球形和/或类球形聚合物体积的5-99%,例如可以为5%、8%、10%、15%、20%、25%、30%、35%、40%、45%、50%、60%、70%、80%、90%、95%、99%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值,优选为30-95%,更优选为50-90%。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烯烃-烯烃醇共聚物中,衍生自式Ⅰ所示的烯烃醇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4-30.0mol%,例如可以为0.4mol%、0.5mol%、0.7mol%、0.8mol%、1.0mol%、1.5mol%、2.0mol%、5.0mol%、8.0mol%、10.0mol%、15.0mol%、20.0mol%、25.0mol%、30.0mol%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值,优选为0.7-10.0mol%。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500000,优选为5000-400000。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分子量分布≤4.0,例如可以为0.1、0.5、1.0、1.5、2.0、2.5、3.0、3.5、4.0以及它们之间的任意值,优选地,分子量分布为1.0-4.0。
本发明中,球形或类球形聚合物的粒径在本文中视为等于体积与颗粒体积相等的球体的直径。
本发明中,用于限定烯烃或烷烃的用语“取代的”中的取代是指烯烃或烷烃中的C或H原子任选地被卤素,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氧代(-O-),含氧、氮、硼、硫、磷、硅、锗和锡原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杂原子的基团所取代。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所述的烯烃-烯烃醇共聚物作为发泡聚烯烃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中,通过选择反应的烯烃醇单体、催化剂,合适的聚合工艺,无需经过造粒等后续加工步骤直接制备了形态良好的球形和/或类球形聚合物,得到的聚合产物不易在反应器中结垢,方便运输。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所得到的球形和/或类球形聚合物中的至少部分内部具有空腔,无需经过发泡工艺即可作为发泡材料使用,在工业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方法相比现有工业中使用的制备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工艺,省去了皂化反应的步骤,制备过程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2制得的共聚物的电镜照片。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制得的内部具有空腔的球形聚合物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下述实施例限定。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分析表征仪器如下:
1HNMR核磁共振仪:Bruker DMX 300(300MHz),四甲基硅(TMS)为内标,25℃用于测配合物配体的结构。
共聚物中的醇含量(式Ⅰ所示的衍生自烯烃醇的结构单元的含量):采用13C NMR进行测定,在400MHz Bruker Avance 400核磁共振波谱仪上,利用10mm PASEX 13探针,在120℃下以1,2,4-三氯苯溶解聚合物样品,分析测试得到。
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PDI(PDI=Mw/Mn):采用PL-GPC220,以三氯苯为溶剂,在150℃下测定(标样:PS,流速:1.0mL/min,柱子:3×Plgel10um M1×ED-B 300×7.5nm)。
为了在实施例中简明清楚的表述配体和配合物,说明如下:
A1为式ⅳ所示的ɑ-二亚胺化合物,其中R1=R3=R4=R6=iPr,R2=R5=R7=R8=R9=R10=R21=R22=H;
A2为式ⅳ所示的ɑ-二亚胺化合物,其中R1=R2=R3=R4=R5=R6=Me,R7=R8=R9=R10=R21=R22=H;
A3为式ⅳ所示的ɑ-二亚胺化合物,其中R1=R3=R4=R6=Me,R2=R5=R7=R8=R9=R10=R21=R22=H;
A4为下式a所示的ɑ-二亚胺化合物:
Figure BDA0001850000060000111
配体L1为式ⅱ所示的二胺基化合物,其中R1=R3=R4=R6=iPr,R2=R5=R7=R8=R9=R10=R21=R22=H;
配体L2为式ⅱ所示的二胺基化合物,其中R1=R2=R3=R4=R5=R6=Me,R7=R8=R9=R10=R21=R22=H;
配体L3为式ⅱ所示的二胺基化合物,其中R1=R3=R4=R6=Me,R2=R5=R7=R8=R9=R10=R21=R22=H;
配体L4为下式b所示的二胺基化合物,
Figure BDA0001850000060000112
配合物1为式Ⅲ所示的配合物,其中R1=R3=R4=R6=iPr,R2=R5=R7=R8=R9=R10=R21=R22=H,M为镍,X=Br;
配合物2为式Ⅲ所示的配合物,其中R1=R2=R3=R4=R5=R6=Me,R7=R8=R9=R10=R21=R22=H,M为镍,X=Br;
配合物3为式Ⅲ所示的配合物,其中R1=R3=R4=R6=Me,R2=R5=R7=R8=R9=R10=R21=R22=H,M为镍,X=Br;
配合物4为式Ⅲ所示的配合物,其中R1=R3=R4=R6=iPr,R2=R5=R7=R8=R9=R10=R21=R22=H,M为镍,X=Cl;
配合物5为下式c所示的配合物,
Figure BDA0001850000060000121
实施例1
1)配体的制备:
ɑ-二亚胺化合物A1 4.42g(8mmol),然后依次加入50ml四氢呋喃,四氢铝锂0.61g(16mmol),在60℃下搅拌6小时。冷却后,用氢氧化钠水溶液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干燥,过滤,重结晶得无色晶体为配体L1,产率为63%。1HNMR(CDCl3,300MHz)7.02-7.23(m,14H),4.03(s,2H,NH),3.75(m,2H),3.04(m,2H),2.88(m,4H,CH(CH3)2),1.19(d,24H,CH3).
2)配合物1的制备:将10ml(DME)NiBr2(277mg,0.9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10ml配体L1(501mg,0.9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室温搅拌6小时,析出沉淀,过滤用***洗涤后干燥得到红色粉末固体,产率为80%。元素分析(C40H48Br2N2Ni):C,61.97;H,6.24;N,3.61;实验值(%):C,62.25;H,6.53;N,3.72。
3)将装有机械搅拌的1L不锈钢聚合釜在130℃连续干燥6h,趁热抽真空并用N2气置换3次。向聚合体系注入500mL的己烷,同时加入7.8mg(10μmol)配合物1,15mmol(2.5mL)2-甲基-2-羟基-7-辛烯,15mL AlEt3(1.0mol/L的己烷溶液),6.5mL MAO(1.53mol/L的甲苯溶液),在20℃下,保持10atm的乙烯压力,搅拌反应30min。最后用5体积%盐酸酸化的乙醇溶液中和,得到聚合物。聚合活性以及聚合物的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将装有机械搅拌的1L不锈钢聚合釜在130℃连续干燥6h,趁热抽真空并用N2气置换3次。向聚合体系注入500mL的己烷,同时加入7.8mg(10μmol)配合物1,30mmol(5.1mL)2-甲基-2-羟基-7-辛烯,30mL AlEt3(1.0mol/L的己烷溶液),6.5mL MAO(1.53mol/L的甲苯溶液),在20℃下,保持10atm的乙烯压力,搅拌反应30min。最后用5体积%盐酸酸化的乙醇溶液中和,得到聚合物。聚合活性以及聚合物的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图1-图2示出了所制得的共聚物以及共聚物的剖面图,可以看出得到的球形聚合物的内部具有空腔。
实施例3
将装有机械搅拌的1L不锈钢聚合釜在130℃连续干燥6h,趁热抽真空并用N2气置换3次。向聚合体系注入500mL的己烷,同时加入7.8mg(10μmol)配合物1,30mmol(5.1mL)2-甲基-2-羟基-7-辛烯,30mL AlEt3(1.0mol/L的己烷溶液),6.5mL MAO(1.53mol/L的甲苯溶液),在60℃下,保持10atm的乙烯压力,搅拌反应30min。最后用5体积%盐酸酸化的乙醇溶液中和,得到聚合物。聚合活性以及聚合物的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将装有机械搅拌的1L不锈钢聚合釜在130℃连续干燥6h,趁热抽真空并用N2气置换3次。向聚合体系注入500mL的己烷,同时加入7.8mg(10μmol)配合物1,30mmol(5.1mL)2-甲基-2-羟基-7-辛烯,30mL AlEt3(1.0mol/L的己烷溶液),0.5mL二乙基锌(1mol/L的己烷溶液),6.5mL MAO(1.53mol/L的甲苯溶液),在20℃下,保持10atm的乙烯压力,搅拌反应30min。最后用5体积%盐酸酸化的乙醇溶液中和,得到聚合物。聚合活性以及聚合物的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实施例5
将装有机械搅拌的1L不锈钢聚合釜在130℃连续干燥6h,趁热抽真空并用N2气置换3次。向聚合体系注入500mL的己烷,同时加入7.8mg(10μmol)配合物1,30mmol(5.1mL)2-甲基-2-羟基-7-辛烯,30mL AlEt3(1.0mol/L的己烷溶液),1.0mL二乙基锌(1mol/L的己烷溶液),6.5mL MAO(1.53mol/L的甲苯溶液),在20℃下,保持10atm的乙烯压力,搅拌反应30min。最后用5体积%盐酸酸化的乙醇溶液中和,得到聚合物。聚合活性以及聚合物的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实施例6
将装有机械搅拌的1L不锈钢聚合釜在130℃连续干燥6h,趁热抽真空并用N2气置换3次。向聚合体系注入500mL的己烷,同时加入7.8mg(10μmol)配合物1,30mmol(5.1mL)2-甲基-2-羟基-7-辛烯,30mL AlEt3(1.0mol/L的己烷溶液),6.5mL MAO(1.53mol/L的甲苯溶液),在80℃下,保持10atm的乙烯压力,搅拌反应30min。最后用5体积%盐酸酸化的乙醇溶液中和,得到聚合物。聚合活性以及聚合物的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实施例7
将装有机械搅拌的1L不锈钢聚合釜在130℃连续干燥6h,趁热抽真空并用N2气置换3次。向聚合体系注入500mL的己烷,同时加入7.8mg(10μmol)配合物1,50mmol(8.5mL)2-甲基-2-羟基-7-辛烯,50mL AlEt3(1.0mol/L的己烷溶液),6.5mL MAO(1.53mol/L的甲苯溶液),在20℃下,保持10atm的乙烯压力,搅拌反应30min。最后用5体积%盐酸酸化的乙醇溶液中和,得到聚合物。聚合活性以及聚合物的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实施例8
将装有机械搅拌的1L不锈钢聚合釜在130℃连续干燥6h,趁热抽真空并用N2气置换3次。向聚合体系注入500mL的己烷,同时加入7.8mg(10μmol)配合物1,100mmol(17.0mL)2-甲基-2-羟基-7-辛烯,100mL AlEt3(1.0mol/L的己烷溶液),3mL MAO(1.53mol/L的甲苯溶液),在20℃下,保持10atm的乙烯压力,搅拌反应30min。最后用5体积%盐酸酸化的乙醇溶液中和,得到聚合物。聚合活性以及聚合物的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实施例9
1)配体的制备:
ɑ-二亚胺化合物A2 3.75g(8mmol),然后依次加入50ml四氢呋喃,四氢铝锂0.61g(16mmol),在60℃下搅拌6小时。冷却后,用氢氧化钠水溶液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干燥,过滤,重结晶得无色晶体为配体L2,产率为82%。1HNMR(CDCl3,300MHz)6.97-7.23(m,12H),4.04(s,2H,NH),3.76(m,2H),3.05(m,2H),1.84(s,6H,CH3),1.73(s,12H,CH3).
2)配合物2的制备:将10ml(DME)NiBr2(277mg,0.9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10ml配体L2(425mg,0.9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室温搅拌6小时,析出沉淀,过滤用***洗涤后干燥得到红色粉末固体,产率为85%。元素分析(C34H36Br2N2Ni):C,59.08;H,5.25;N,4.05;实验值(%):C,59.17;H,5.42;N,4.14。
3)将装有机械搅拌的1L不锈钢聚合釜在130℃连续干燥6h,趁热抽真空并用N2气置换3次。向聚合体系注入500mL的己烷,同时加入6.9mg(10μmol)配合物2,30mmol(5.1mL)2-甲基-2-羟基-7-辛烯,30mL AlEt3(1.0mol/L的己烷溶液),6.5mL MAO(1.53mol/L的甲苯溶液),在20℃下,保持10atm的乙烯压力,搅拌反应30min。最后用5体积%盐酸酸化的乙醇溶液中和,得到聚合物。聚合活性以及聚合物的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实施例10
将装有机械搅拌的1L不锈钢聚合釜在130℃连续干燥6h,趁热抽真空并用N2气置换3次。向聚合体系注入500mL的己烷,同时加入6.9mg(10μmol)配合物2,50mmol(8.5mL)2-甲基-2-羟基-7-辛烯,50mL AlEt3(1.0mol/L的己烷溶液),6.5mL MAO(1.53mol/L的甲苯溶液),在20℃下,保持10atm的乙烯压力,搅拌反应30min。最后用5体积%盐酸酸化的乙醇溶液中和,得到聚合物。聚合活性以及聚合物的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实施例11
将装有机械搅拌的1L不锈钢聚合釜在130℃连续干燥6h,趁热抽真空并用N2气置换3次。向聚合体系注入500mL的己烷,同时加入6.9mg(10μmol)配合物2,30mmol(4.1mL)3-甲基-5-己烯-3-醇,30mL AlEt3(1.0mol/L的己烷溶液),6.5mL MAO(1.53mol/L的甲苯溶液),在20℃下,保持10atm的乙烯压力,搅拌反应30min。最后用5体积%盐酸酸化的乙醇溶液中和,得到聚合物。聚合活性以及聚合物的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实施例12
ɑ-二胺配体L3的合成
向装有回流冷凝管,100ml三口瓶中放入3.52g(8mmol)ɑ-二亚胺化合物A3,然后依次加入50ml四氢呋喃,四氢铝锂0.61g(16mmol),在60℃下搅拌6小时。冷却后,用氢氧化钠水溶液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干燥,过滤,重结晶得无色晶体为配体L3,产率为82%。1HNMR(CDCl3,300MHz)6.94-7.21(m,14H),4.04(s,2H,NH),3.76(m,2H),3.06(m,2H),1.75(s,12H,CH3).
2)配合物3的制备:将10ml(DME)NiBr2(277mg,0.9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10ml配体L3(400mg,0.9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室温搅拌6小时,析出沉淀,过滤用***洗涤后干燥得到红色粉末固体,产率为87%。元素分析(C32H32Br2N2Ni):C,57.96;H,4.86;N,4.22;实验值(%):C,58.14;H,4.98;N,4.31。
3)将装有机械搅拌的1L不锈钢聚合釜在130℃连续干燥6h,趁热抽真空并用N2气置换3次。向聚合体系注入500mL的己烷,同时加入6.6mg(10μmol)配合物3,30mmol(5.1mL)2-甲基-2-羟基-7-辛烯,30mL AlEt3(1.0mol/L的己烷溶液),6.5mL MAO(1.53mol/L的甲苯溶液),在20℃下,保持10atm的乙烯压力,搅拌反应30min。最后用5体积%盐酸酸化的乙醇溶液中和,得到聚合物。聚合活性以及聚合物的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实施例13
将装有机械搅拌的1L不锈钢聚合釜在130℃连续干燥6h,趁热抽真空并用N2气置换3次。向聚合体系注入500mL的己烷,同时加入6.6mg(10μmol)配合物3,30mmol(5.1mL)2-甲基-2-羟基-7-辛烯,30mL AlEt3(1.0mol/L的己烷溶液),6.5mL MAO(1.53mol/L的甲苯溶液),在60℃下,保持10atm的乙烯压力,搅拌反应30min。最后用5体积%盐酸酸化的乙醇溶液中和,得到聚合物。聚合活性以及聚合物的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实施例14
将装有机械搅拌的1L不锈钢聚合釜在130℃连续干燥6h,趁热抽真空并用N2气置换3次。向聚合体系注入500mL的己烷,同时加入6.6mg(10μmol)配合物3,30mmol(4.5mL)4-甲基-1-庚烯-4-醇,30mL AlEt3(1.0mol/L的己烷溶液),6.5mL MAO(1.53mol/L的甲苯溶液),在20℃下,保持10atm的乙烯压力,搅拌反应30mi0n。最后用5体积%盐酸酸化的乙醇溶液中和,得到聚合物。聚合活性以及聚合物的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实施例15
配合物4的制备:将10ml(DME)NiCl2(198mg,0.9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10ml配体L1(501mg,0.9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室温搅拌6小时,析出沉淀,过滤用***洗涤后干燥得到红色粉末固体,产率为81%。元素分析(C40H48Cl2N2Ni):C,69.99;H,7.05;N,4.08;实验值(%):C,70.15;H,7.38;N,4.22。
将装有机械搅拌的1L不锈钢聚合釜在130℃连续干燥6h,趁热抽真空并用N2气置换3次。向聚合体系注入500mL的己烷,同时加入6.9mg(10μmol)配合物4,30mmol(5.1mL)2-甲基-2-羟基-7-辛烯,30mL AlEt3(1.0mol/L的己烷溶液),6.5mL MAO(1.53mol/L的甲苯溶液),在20℃下,保持10atm的乙烯压力,搅拌反应30min。最后用5体积%盐酸酸化的乙醇溶液中和,得到聚合物。聚合活性以及聚合物的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实施例16
1)配体的制备:
ɑ-二亚胺化合物A4 4.32g(8mmol),然后依次加入50ml四氢呋喃,四氢铝锂0.61g(16mmol),在60℃下搅拌6小时。冷却后,用氢氧化钠水溶液终止反应,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干燥,过滤,重结晶得无色晶体为配体L4,产率为84%。1HNMR(CDCl3,300MHz)1HNMRδ(ppm)6.94-7.88(m,18H),4.08(s,2H,NH),3.82(m,2H),3.08(m,2H),1.73(s,12H,CH3).
2)配合物5的制备:将10ml(DME)NiBr2(277mg,0.9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滴加到10ml配体L4(490mg,0.9mmo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室温搅拌6小时,析出沉淀,过滤用***洗涤后干燥得到红色粉末固体,产率为80%。元素分析(C40H36Br2N2Ni):C,62.95;H,4.75;N,3.67;实验值(%):C,63.17;H,5.24;N,3.43。
3)将装有机械搅拌的1L不锈钢聚合釜在130℃连续干燥6h,趁热抽真空并用N2气置换3次。向聚合体系注入500mL的己烷,同时加入7.6mg(10μmol)配合物5,30mmol(5.1mL)2-甲基-2-羟基-7-辛烯,30mL AlEt3(1.0mol/L的己烷溶液),6.5mL MAO(1.53mol/L的甲苯溶液),在20℃下,保持10atm的乙烯压力,搅拌反应30min。最后用5体积%盐酸酸化的乙醇溶液中和,得到聚合物。聚合活性以及聚合物的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对比例1
将装有机械搅拌的1L不锈钢聚合釜在130℃连续干燥6h,趁热抽真空并用N2气置换3次。向聚合体系注入500mL的己烷,同时加入7.8mg(10μmol)配合物1,30mmol(6.0mL)10-十一烯-1-醇,30mL AlEt3(1.0mol/L的己烷溶液),6.5mL MAO(1.53mol/L的甲苯溶液),在20℃下,保持10atm的乙烯压力,搅拌反应30min。最后用5体积%盐酸酸化的乙醇溶液中和,得到聚合物。聚合活性以及聚合物的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对比例2
将装有机械搅拌的1L不锈钢聚合釜在130℃连续干燥6h,趁热抽真空并用N2气置换3次。向聚合体系注入500mL的甲苯,同时加入7.8mg(10μmol)配合物1,30mmol(5.1mL)2-甲基-2-羟基-7-辛烯,30mL AlEt3(1.0mol/L的己烷溶液),6.5mL MAO(1.53mol/L的甲苯溶液),在20℃下,保持10atm的乙烯压力,搅拌反应30min。最后用5体积%盐酸酸化的乙醇溶液中和,得到聚合物。聚合活性以及聚合物的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1850000060000181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即使在较高温度下催化乙烯同烯醇共聚时,仍表现出较高的聚合活性,且所得聚合物有较高的分子量。本发明催化剂的共聚活性最高可达1.51×105g·mol-1(Ni)·h-1。聚合物的分子量可根据链转移剂的加入在较宽范围内进行调控。另外,通过调控聚合条件,可制得颗粒形态良好的共聚产物。
应当注意的是,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通过参照典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应当理解为其中所用的词语为描述性和解释性词汇,而不是限定性词汇。可以按规定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修改,以及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对本发明进行修订。尽管其中描述的本发明涉及特定的方法、材料和实施例,但是并不意味着本发明限于其中公开的特定例,相反,本发明可扩展至其他所有具有相同功能的方法和应用。

Claims (10)

1.一种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烷烃溶剂的存在下,使烯烃和式Ⅰ所示的烯烃醇与催化剂以及任选地链转移剂接触反应,得到所述共聚物;
Figure FDA0001850000050000011
式Ⅰ中,L1-L3各自独立地选自H或C1-C30烷基,L4为具有侧基的C1-C30亚烷基;所述C1-C30烷基任选地被取代基取代,优选所述取代基选自卤素、C1-C10烷基、C1-C10烷氧基、C6-C10芳基、氰基和羟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催化剂包括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主催化剂选自式Ⅱ所示的金属配合物:
Figure FDA0001850000050000012
式Ⅱ中,R1-R10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24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或C1-C24饱和或不饱和的烃氧基,优选选自H、C1-C10烷基和C1-C10烷氧基;R1-R3、R9、R10任选地相互成环,R4-R8任选地相互成环;R1-R4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和取代的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R1-R4任选地相互成环;M为Ⅷ族金属;X选自卤素和C1-C10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中的一种或多种;n为满足M价态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催化剂选自式Ⅲ所示的金属配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Figure FDA0001850000050000021
式Ⅲ中,R1-R10、M、X、n具有与式Ⅱ中相同的定义;
R21、R2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H、卤素、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和饱和或不饱和的烃氧基,优选选自H、卤素、C1-C10饱和或不饱和的烃基或C1-C10饱和或不饱和的烃氧基;R21、R22任选地相互成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L1和L2为H,L3选自H、C1-C10烷基和C1-C10卤代烷基,L4为具有侧基的C1-C10亚烷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L4中的侧基选自卤素、C6-C20芳香基、C1-C20烷基和C1-C20烷氧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选自卤素、C6-C10芳基、C1-C10烷基、C1-C10烷氧基和羟基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R1-R6各自独立地选自H、甲基、乙基、异丙基、正丙基、丁基、戊基和己基,R7-R10为H。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的条件包括:反应的温度-50℃-50℃,和/或,反应的时间为10-200min。
7.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烯烃-烯烃醇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包含球形和/或类球形聚合物,优选地,至少部分球形和/或类球形聚合物的内部具有空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和/或类球形聚合物的平均粒径为0.1-50.0mm,和/或,内部具有空腔的球形和/或类球形聚合物中空腔的体积为球形和/或类球形聚合物体积的5-99%,优选30-95%,更优选50-90%。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共聚物中,衍生自式Ⅰ所示的烯烃醇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4-30.0mol%,优选为0.7-10.0mol%。
10.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共聚物作为发泡聚烯烃材料的应用。
CN201811290872.0A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11167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0872.0A CN111116780B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90872.0A CN111116780B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16780A true CN111116780A (zh) 2020-05-08
CN111116780B CN111116780B (zh) 2022-03-15

Family

ID=70494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90872.0A Active CN111116780B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1678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4817A (zh) * 2020-06-05 2021-12-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极性基团的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物
EP4019573A1 (en) * 2020-12-23 2022-06-29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Foamable hydroxyl-functionalized olefin resi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6126A (zh) * 2002-04-19 2005-08-17 Ppg工业俄亥俄公司 高度交联的聚合物颗粒和含有该颗粒的涂料组合物
CN105001255A (zh) * 2015-07-23 2015-10-28 吉林大学 [n,n,n,n]四齿配体第四副族过渡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6126A (zh) * 2002-04-19 2005-08-17 Ppg工业俄亥俄公司 高度交联的聚合物颗粒和含有该颗粒的涂料组合物
CN105001255A (zh) * 2015-07-23 2015-10-28 吉林大学 [n,n,n,n]四齿配体第四副族过渡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SPAGNET-AYOUB等: "《Addition of a phosphine ligand switches an N-heterocyclic carbene-zirconium catalyst from oligomerization to polymerization of 1-hexene》", 《DALTON TRANSACTIONS》 *
XIANGDONG JI等: "《Synthesis of Ti, Zr, and Hf complexes with a new tetra-azane ligand by one-pot HCl-elimination and their properties as catalysts for production of UHMWPE》", 《NEW JOURNAL OF CHEMISTRY》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4817A (zh) * 2020-06-05 2021-12-0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极性基团的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物
EP4019573A1 (en) * 2020-12-23 2022-06-29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Foamable hydroxyl-functionalized olefin resi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16780B (zh) 202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16808B (zh) 一种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11116807B (zh) 一种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11116806B (zh) 一种烯烃-不饱和羧酸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11116803B (zh) 一种烯烃-不饱和羧酸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11116802B (zh) 一种烯烃-不饱和羧酸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11116801B (zh) 一种烯烃-不饱和羧酸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11116780B (zh) 一种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11116809B (zh) 一种烯烃-烯烃醇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45419A (zh) 用于制备烯烃-不饱和羧酸共聚物的方法及烯烃-不饱和羧酸共聚物
CN112745428B (zh) 一种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12745423B (zh) 一种烯烃-不饱和羧酸共聚物的制备方法、烯烃-不饱和羧酸共聚物及其应用
CN112745424B (zh) 一种用于制备烯烃-不饱和羧酸共聚物的方法
CN112745429B (zh) 用于制备烯烃-不饱和羧酸共聚物的方法
CN112745430B (zh) 烯烃-不饱和羧酸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13754812A (zh) 烯烃与不饱和羧酸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CN112745426B (zh) 用于制备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方法
CN112745427B (zh) 一种用于制备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方法
CN113754818B (zh) 一种生产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方法和烯烃-烯烃醇共聚物
CN112745422B (zh) 一种用于制备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方法
CN112745425B (zh) 用于制备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方法
CN113754815B (zh) 用于制备烯烃-烯烃醇共聚物的方法
CN112745421B (zh) 烯烃-烯烃醇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54814B (zh) 含极性基团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45420B (zh) 一种用于制备烯烃-不饱和羧酸共聚物的方法
CN113754816A (zh) 用于制备含羟基的烯烃共聚物的方法及其产物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