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01144A - 一种臭氧电解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臭氧电解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01144A
CN111101144A CN202010021298.XA CN202010021298A CN111101144A CN 111101144 A CN111101144 A CN 111101144A CN 202010021298 A CN202010021298 A CN 202010021298A CN 111101144 A CN111101144 A CN 1111011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change membrane
cathode
anode
chambe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212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建华
张文英
梁海平
林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eposo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Deposo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Deposo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Deposo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2129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011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01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0114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13574 priority patent/WO2021139192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r non-metals
    • C25B1/01Products
    • C25B1/13Ozo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9/00Cells or assemblies of cells; Constructional parts of cells; Assemblie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e.g. electrode-diaphragm assemblies; Process-related cell features
    • C25B9/17Cells comprising dimensionally-stable non-movable electrodes; Assemblie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thereof
    • C25B9/19Cells comprising dimensionally-stable non-movable electrodes; Assemblie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thereof with diaphragms
    • C25B9/23Cells comprising dimensionally-stable non-movable electrodes; Assemblie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thereof with diaphragms comprising ion-exchange membranes in or on which electrode material is embedde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臭氧电解室结构,包括电解室、阳极和阴极,阳极和阴极设置于电解室内,电解室上设置有进水口,阳极和阴极之间设置有交换膜,交换膜的两个表面上分别紧密贴附有阳极和阴极,且阴极与阳极之间形成有第一腔室,第一腔室与进水口连通,阳极和/或阴极上设置有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且第二腔室至少部分与交换膜重叠设置。水体通过第二腔室流至阳极/阴极背向交换膜的一面,并通过与交换膜重叠设置的第二腔室,使得水体能够润湿交换膜紧密贴附阴极的一面,使交换膜的表面始终高效与水流接触,保持被水体浸润的状态,增大交换膜的受水面积,提高质子的交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臭氧电解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臭氧电解室结构。
背景技术
以水或水系电解质为原料,通过电解装置(臭氧发生器)可以获得具有一定浓度的氧化基团水。由于臭氧能够有效杀灭病原体和细菌,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消毒剂。电化学法生成臭氧具有电压低、臭氧浓度高,且所生成的气体中不含NO3等有害组分等特点。现有技术中,已经将电解池应用于产生臭氧水,并利用臭氧水进行医疗护理消毒、家居卫生清洁消毒、种植养殖业消毒以及污水处理等众多领域。
现有的用于制备臭氧或臭氧水的电解池基本结构为由阳极和阴极组成的或者由阳极、阴极和夹在中间的起质子交换作用的膜组成,其中也不乏夹在电极中间的起其他作用的膜。其中,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的作用为:一、提供氢离子通道,即阳极生成的H+通过质子交换膜迁移到阴极;二、隔离两极产生的产物,防止产生逆反应。其中,质子交换膜必须在湿润状态工作,在含有充足水分的情况下才能具有良好的质子导电性,质子交换膜的电导率与膜含水量几乎成线性关系,显而易见的是,质子交换膜与水的接触面积越大,走水能力越好,质子交换膜的质子传导能力就越强,间接的耗能就越低,对应的电解室的性能越好。在一些现有的设置有质子交换膜的电解池的结构中,水体通入阴极与阳极之间发生反应,阳极/阴极与电解室的侧壁之间形成的阴极腔体/阳极腔体并不通入水体,通过阳极和阴极之间的交换膜进行质子交换,问题是,被夹紧在阳极和阴极的质子交换膜只能通过流经两侧的水体进行润湿,使得质子交换膜的质子传导效率差。如何保持质子交换膜的湿润度,使其保持高效的导电性能,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了一种臭氧电解室结构,该臭氧电解室结构通过能使交换膜的受水面积增大,从而保持润湿状态,提高质子的交换效率。
一种臭氧电解室结构,包括电解室、阳极和阴极,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设置于所述电解室内,所述电解室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设置有交换膜,所述交换膜的两个表面上分别紧密贴附有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且所述阴极与所述阳极之间形成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阳极和/或阴极上设置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且所述第二腔室至少部分与所述交换膜重叠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阳极和/或阴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贯通孔以形成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至少一个所述贯通孔连通,且存在至少一个所述贯通孔至少部分与所述交换膜重叠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阳极和/或阴极贴附有所述交换膜的一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槽以形成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至少一个所述凹槽连通,且存在至少一个所述凹槽至少部分与所述交换膜重叠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阳极和/或阴极设置有电极缺口以形成所述第二腔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交换膜的宽度小于所述阳极和/或阴极的宽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交换膜设置有膜缺口,所述膜缺口与所述阳极以及阴极形成所述第一腔室。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交换膜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至少存在一个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腔室至少部分重叠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交换膜为包括至少两片间隔设置的片段式PEM膜的膜组,且相邻的片段式PEM膜之间与所述阴极以及所述阳极形成有所述第一腔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交换膜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阳极背向所述交换膜的一侧设置有板材,所述板材贴附于所述阳极的表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电解室内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使得从入水口进入阳极与阴极之间的第一腔室的水体,能够通过第二腔室流至阳极/阴极背向交换膜的一面,并通过与交换膜重叠设置的第二腔室,使得水体能够润湿交换膜紧密贴附阴极的一面,使得交换膜的表面始终高效与水流接触,保持被水体浸润的状态,增大交换膜的受水面积,提高质子的交换效率,其效率要高于现有技术的电解池结构,从而提高了臭氧水浓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臭氧电解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阴极与交换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又一实施例中阴极与交换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又一实施例中阴极与交换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又一实施例中阴极与交换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又一实施例中阴极与交换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又一实施例中阴极与交换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又一实施例中阴极与交换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又一实施例中阴极与交换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又一实施例中阴极与交换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又一实施例中阴极与交换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又一实施例中阴极与交换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又一实施例中阴极与交换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又一实施例中阴极与交换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臭氧电解室结构,用于制备含有臭氧的氧化基团水,其结构为:包括电解室、阳极200和阴极100,阳极200和阴极100设置于电解室内,其中,阳极200与阳极200导线相连,阴极100与阴极100导线相连,阳极200上H2O失电子产生臭氧、氧化基团和H+,阳极200生成的H+通过质子交换膜300迁移到阴极100上,在阴极100得电子变成H2
电解室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阳极200和阴极100之间设置有交换膜300,交换膜300的两个表面上分别紧密贴附有阳极200和阴极100,即交换膜300的一面上紧密贴附有阳极200,交换膜300的另一个面上紧密贴附有阴极100,其中,该交换膜300为质子交换膜300。阴极100与阳极200之间形成有第一腔室900。可以理解的是,可以说交换膜300设置于阳极200和阴极100形成的第一腔室900内,也可以说是交换膜300与阳极200、阴极100共同形成了第一腔室900,或者说,交换膜300设置于阳极200和阴极100之间形成的空间内,且空间仍留有可供水流通过的位置,该位置即为第一腔室900。
其中,第一腔室900用于供水体流通,因此,第一腔室900与进水口连通,其中,进水口设置于阳极200和阴极100之间,即水体从进水口进入并流至阳极200和阴极100之间的第一腔室900内产生电解反应。
其中,质子交换膜300与水的接触面积越大,走水能力越好,质子交换膜300的质子传导能力就越强,为了提高阳极200和阴极100之间的交换膜300的湿润度,提高导电性能,促进反应物质的扩散,本发明创造中,阳极200和/或阴极100上设置有第二腔室800,第一腔室900与第二腔室800连通,且第二腔室800至少部分与交换膜300重叠设置,也就是说,第二腔室800至少部分与交换膜300相对设置。水体从第一腔室900流通至第二腔室800内,且通过第二腔室800至少部分与交换膜300重叠设置,水体通过该重叠部分浸润到交换膜300紧密贴附有阳极200和/或阴极100的一面,从而增大交换膜300与水接触的面积,提高质子传导的速率,提高产出效率。
其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所述的交换膜即质子交换膜,所述的质子交换膜即交换膜。
在本发明创造中,例如,阳极为导电金刚石电极,例如,阳极包括导电金刚石电极和铝片底座,其中,铝片底座上设置有导电触脚,例如,阴极为不锈钢电极。其中,阳极和阴极也可以为其他材料,上述提及的仅为部分可实施的材料。
参照图1-图15,提供实施例01:
臭氧电解室结构包括电解室、阳极200和阴极100,阳极200和阴极100设置于电解室内,阳极200和阴极100之间设置有交换膜300,交换膜300的一面上紧密贴附有阳极200,交换膜300的另一个面上紧密贴附有阴极100,阳极200与阳极200导线相连,阴极100与阴极100导线相连,阴极100与阳极200之间形成有第一腔室900,电解室上设置有进水口(图未示)和出水口(图未示),进水口设置于阳极200和阴极100之间,且进水口和第一腔室900连通,其中,阳极200和/或阴极100上设置有第二腔室800,第一腔室900与第二腔室800连通,且第二腔室800至少部分与交换膜300重叠设置。
本发明创造的工作原理为:
其水体流动方向如图1-图15箭头所示,水体通过第一腔室900流至阳极200/阴极100上开设有的第二腔室800内,并通过第二腔室800与交换膜300的重叠设置,使得水体能够润湿交换膜300紧密贴附阳极200/阴极100的一面,使得交换膜300的表面始终高效与水流接触,保持被水体浸润的状态,增大交换膜300的受水面积,提高质子的交换效率,其效率要高于现有技术的电解池结构,从而提高了臭氧水浓度。
以下对阳极200和阴极100之间形成第一腔室900的结构,本发明创造提供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例如,如图2-图6所示,提供实施例02:
省略结构如实施例01所述,具体地,交换膜300的宽度小于阳极200和/或阴极100的宽度,使得交换膜300设置于阴极100与之间且阴极100与阳极200之间形成有第一腔室900,也就是说,阳极200和阴极100在交换膜300的一侧或两侧形成有第一腔室900,其中,图2-图6中的箭头方向为水体的流动方向,水流从进水口进入流经交换膜300的一侧或两侧形成的第一腔室900,并流入与第一腔室900连通的第二腔室800内。
其中,应该理解的是,上述的交换膜300的宽度意为交换膜300任意相对的两边之间的长度,并不指代交换膜300特定的两边的长度,只要交换膜300的至少一个相对的两边的长度小于对应的阳极200和/或阴极100的宽度,就可以使其形成第一腔室900(也即交换膜300设置于阳极200和阴极100之间形成的空间内,且空间仍留有水流通过的位置,该位置即为第一腔室900。
例如,如图8和图9所示,提供实施例03:
省略结构如实施例01所述,具体地,交换膜300设置有膜缺口901,膜缺口901与阳极200以及阴极100形成第一腔室900,也就是说,阳极200和阴极100在交换膜300的膜缺口901处形成有第一腔室900,其中,膜缺口901与进水口连通,其中,图8和图9中箭头方向为水体的流动方向,水流从进水口进入流经交换膜300的膜缺口901形成的第一腔室900,并流入与膜缺口901连通的第二腔室800内。
应该理解的是,若交换膜300上的膜缺口901为多于一个,则至少一个膜缺口901与第二腔室800连通。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实施例02和实施例03并不冲突,可以结合实用,也就是说,在一个实施例中,交换膜300的宽度小于阳极200和/或阴极100的宽度,且交换膜300设置有膜缺口901,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实施例,例如,交换膜300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301,使得交换膜300受水面积更大。例如,通孔301形成部分第一腔室900,例如,本实施例是基于实施例02或实施例03做出的进一步优化,具体地:
例如,如图5、图6、图7所示,提供实施例04:
省略结构如实施例02所述,具体地,交换膜300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301,阳极200和阴极100在交换膜300的一侧或两侧上形成第一腔室900,且阳极200以及阴极100在交换膜300开设的通孔301处形成第一腔室900,且至少存在一个通孔301与第二腔室800至少部分重叠设置,通过重叠设置,使得通孔301与第二腔室800连通,水流从进水口进入流经交换膜300的一侧或两侧形成的第一腔室900,并流入与第一腔室900连通的第二腔室800内,通过与第二腔室800连通的通孔301实现水体循环,且再次增大了受水面积。
例如,如图9、图10、图11、图12所示,提供实施例05:
省略结构如实施例03所述,具体地,交换膜300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301,阳极200以及阴极100在交换膜300的膜缺口901上形成第一腔室900,且阳极200以及阴极100在交换膜300开设的通孔301处形成第一腔室900,且至少存在一个通孔301与第二腔室800至少部分重叠设置,通过重叠设置,使得通孔301与第二腔室800连通,水流从进水口进入流经交换膜300的膜缺口901形成的第一腔室900,并流入与膜缺口901连通的第二腔室800内,通过与第二腔室800连通的通孔301实现水体循环,且再次增大了受水面积。
以下对阳极200和/或阴极100上形成第二腔室800的结构,本发明创造提供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例如,如图2所示,提供实施例100:
省略结构如实施例01所述,具体地,阳极200和/或阴极100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贯通孔801以形成第二腔室800,第一腔室900与至少一个贯通孔801连通,也就是说,存在至少一个贯通孔801与第一腔室900连通,使得处于第一腔室900内的水体通过贯通孔801流到阴/阳极200背向交换膜300的一面,且存在至少一个贯通孔801至少部分与交换膜300重叠设置,通过贯通孔801流至阳极200/阴极100背向交换膜300的一面的水体通过与交换膜300重叠设置的贯通孔801,使得水体能够润湿交换膜300紧密贴附阳极200/阴极100的一面,从而增大交换膜300与水接触的面积,提高质子传导的速率,提高产出效率。
基于实施例1,为了实现通过贯通孔801(第二腔室800)与第一腔室900连通,且使得水体通过贯通孔801浸润交换膜300紧密贴附阳极200/阴极100的一面,本发明提供具体的实施例,具体的:
例如,如图3所示,提供实施例101:
其省略结构如实施例01所述,具体地,阳极200和阴极100形成有第一腔室900,且阳极200和/或阴极100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贯通孔801,且至少一个贯通孔801与交换膜300交错设置,即至少一个贯通孔801与交换膜300部分重叠部分错开,即至少一个贯通孔801与交换膜300部分重叠,且与第一腔室900部分重叠,使得水体能够从第一腔室900进入贯通孔801,并浸润交换膜300紧密贴附有阳极200/阴极100的一面。
例如,如图4所示,提供实施例102:
其省略结构如实施例01所述,具体地,阳极200和阴极100形成有第一腔室900,且阳极200和/或阴极100上开设有至少两个贯通孔801,至少一个贯通孔801与交换膜300部分或完全重叠设置,且至少一个贯通孔801与第一腔室900重叠设置(即该贯通孔801与交换膜300完全错开设置),使得水体从与第一腔室900连通的贯通孔801到达阳极200/阴极100背向交换膜300的一面,且通过与交换膜300重叠的贯通孔801浸润交换膜300紧密贴附有阳极200/阴极100的一面。
为了实现阳极200和/或阴极100上形成第二腔室800,还提供以下实施例:
例如,如图6所示,提供实施例200:
省略结构如实施例01所述,具体地,阳极200和/或阴极100贴附有交换膜300的一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槽802以形成第二腔室800,第一腔室900与至少一个凹槽802连通,也就是说,存在至少一个凹槽802与第一腔室900连通,使得处于第一腔室900内的水体能够流入凹槽802内,且存在至少一个凹槽802至少部分与交换膜300重叠设置,进入凹槽802内的水体通过与凹槽802重叠设置的交换膜300可浸润到交换膜300紧密贴附有阳极200/阴极100的一面,从而增大交换膜300与水接触的面积,提高质子传导的速率,提高产出效率。
应该理解的是,为了使得水体能够通过凹槽802浸润到交换膜300紧密贴附有阳极200/阴极100的一面,且凹槽802并不贯穿阳极200/阴极100,因此,凹槽802需要与交换膜300部分重叠部分错开设置,使得凹槽802错开交换膜300的部分与第一腔室900连通。
例如,如图7所示,提供实施例300:
省略结构如实施例01所述,具体地,阳极200和/或阴极100设置有电极缺口803以形成第二腔室800,第一腔室900与电极缺口803连通,其中,电极缺口80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电极缺口80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第一腔室900至少与一个电极缺口803连通,使得处于第一腔室900内的水体能够流至电极缺口803处,且电极缺口803至少部分与交换膜300重叠设置,也就是至少一个电极缺口803与交换膜300重叠设置,使得水体从与第一腔室900连通的电极缺口803到达阳极200/阴极100背向交换膜300的一面,且通过与交换膜300重叠的电极缺口803浸润交换膜300紧密贴附有阳极200/阴极100的一面。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实施例100、实施例200和实施例300并不冲突,可以结合使用,也就是说,在一个实施例中,阳极200和/或阴极100可以开设有贯通孔801,且交换膜300设置有膜缺口901,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
值得一提的是,形成第一腔室900的实施例02至实施例05以及形成第二腔室800的实施例100至实施例300,在互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结合使用,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
其中,阳极200和/或阴极100开设的贯通孔801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形状中的一种,也可以为多种形状的组合。其中,交换膜300开设的通孔301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形状中的一种,也可以为多种形状的组合。
其中,阳极200和/或阴极100开设的贯通孔801的排列方式可以为间隔并列设置,也可以为其他方式,例如,如图15所示的各贯通孔801沿周向设置,例如,各贯通孔801呈无序分布。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
以下,以阴极100作为实现本发明创造工作原理的加工电极,结合第一腔室900和第二腔室800的结构,提供更为具体的实施例:
实施例(1.1)
省略结构如实施例01所述,如图2和图3所示,具体的,交换膜300的宽度小于阴极100的宽度,使得交换膜300设置于阴极100与阳极200之间,且阴极100与阳极200之间在交换膜300的两侧形成有第一腔室900。
阴极100上开设有若干个贯通孔801以形成第二腔室800,至少一个贯通孔801与交换膜300交错设置,该贯通孔801错开交换膜300的部分至少部分对应交换膜300的两侧,使得该贯通孔801与第一腔室900连通且与交换膜300重叠。
其中,图2和图3中的箭头方向为水体的流动方向,水体通过与第一腔室900连通的的贯通孔801流至阴极100背向交换膜300的一面,并通过与交换膜300交错设置的贯通孔801,使得水体润湿交换膜300紧密贴附有阴极100的一面,从而增大交换膜300与水接触的面积,提高质子传导的速率,提高产出效率。
实施例(1.2)
省略结构如实施例01所述,如图4所示,具体的,交换膜300的宽度小于阴极100的宽度,使得交换膜300设置于阴极100与阳极200之间,且阴极100与阳极200之间在交换膜300的两侧形成有第一腔室900。
阴极100上开设有若干个贯通孔801以形成第二腔室800,若干个贯通孔801与第一腔室900连通,且至少一个贯通孔801与交换膜300完全重叠,至少一个贯通孔801与交换膜300完全错开(即与第一腔室900完全重叠),且与交换膜300完全错开的通孔301与第一腔室900连通。
其中,图4中的箭头方向为水体的流动方向,水体通过与第一腔室900连通的贯通孔801流至阴极100背向交换膜300的一面,并通过与交换膜300重叠设置的贯通孔801,使得水体润湿交换膜300紧密贴附有阴极100的一面,从而增大交换膜300与水接触的面积,提高质子传导的速率,提高产出效率。
实施例(1.3)
省略结构如实施例(1.1)或实施例(1.2)所述,如图5所示,具体的,具体的,交换膜300上还开设有通孔301,至少一个通孔301与至少一个贯通孔801至少部分重叠设置,其中,图5中的箭头方向为水体的流动方向,从而增大交换膜300与水接触的面积,提高润湿度,提高质子传导的速率,提高产出效率。
实施例(2)
省略结构如实施例01所述,如图6所示,具体的,交换膜300的宽度小于阴极100的宽度,使得交换膜300设置于阴极100与阳极200之间,且阴极100与阳极200之间在交换膜300的两侧形成有第一腔室900。
阴极100贴附有交换膜300的一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802以形成第二腔室800,至少一个凹槽802与交换膜300部分重叠部分错开且该凹槽802错开交换膜300的部分与第一腔室900连通。
其中,图6中的箭头方向为水体的流动方向,水体通过与第一腔室900连通的凹槽802进入,且通过该凹槽802与交换膜300部分重叠的设置,使得进入凹槽802内的水体可浸润到交换膜300紧密贴附有阴极100的一面,从而增大交换膜300与水接触的面积,提高质子传导的速率,提高产出效率。
实施例(2.1)
省略结构如实施例(2)如图6所示,具体的,具体的,交换膜300上还开设有通孔301,至少一个通孔301与至少一个凹槽802至少部分重叠设置,其中,图6中的箭头方向为水体的流动方向,从而增大交换膜300与水接触的面积,提高润湿度,提高质子传导的速率,提高产出效率。
实施例(3)
省略结构如实施例01所述,如图7所示,具体的,交换膜300的宽度小于阴极100的宽度,使得交换膜300设置于阴极100与阳极200之间,且阴极100与阳极200之间在交换膜300的两侧形成有第一腔室900。
阴极100开设有若干电极缺口803以形成第二腔室800,其中,第一腔室900至少与一个电极缺口803连通,也就是至少一个电极缺口803与交换膜300部分重叠部分错开设置。
其中,图7中的箭头方向为水体的流动方向,水体从与第一腔室900连通的电极缺口803到达阴极100背向交换膜300的一面,且通过与交换膜300重叠的电极缺口803浸润交换膜300紧密贴附有阴极100的一面,从而增大交换膜300与水接触的面积,提高质子传导的速率,提高产出效率。
实施例(3.1)
省略结构如实施例(3)所述,如图7所示,具体的,交换膜300上还开设有通孔301,至少一个通孔301与电解缺口至少部分重叠设置,其中,图7中的箭头方向为水体的流动方向,从而增大交换膜300与水接触的面积,提高润湿度,提高质子传导的速率,提高产出效率。
实施例(4.1)
省略结构如实施例01所述,如图8和图9所示,具体的,交换膜300设置有若干个膜缺口901,阳极200和阴极100在交换膜300的膜缺口901处形成有第一腔室900。
阴极100上开设有若干个贯通孔801以形成第二腔室800,至少一个贯通孔801与交换膜300交错设置,使得该贯通孔801与膜缺口901部分重叠且该贯通孔801与交换膜300部分重叠。
其中,图8和图9中的箭头方向为水体的流动方向,水体通过进水口进入膜缺口901形成的第一腔室900,通过与第一腔室900连通的的贯通孔801流至阴极100背向交换膜300的一面,并通过与交换膜300交错设置的贯通孔801,使得水体润湿交换膜300紧密贴附有阴极100的一面,从而增大交换膜300与水接触的面积,提高质子传导的速率,提高产出效率。
实施例(4.2)
省略结构如实施例01所述,如图10所示,具体的,交换膜300设置有若干个膜缺口901,阳极200和阴极100在交换膜300的膜缺口901处形成有第一腔室900。
阴极100上开设有若干个贯通孔801以形成第二腔室800,至少一个贯通孔801与交换膜300完全重叠,且至少一个贯通孔801与膜缺口901完全重叠(即与交换膜300完全错开)。
其中,图10中的箭头方向为水体的流动方向,水体通过进水口进入膜缺口901形成的第一腔室900,通过与膜缺口901重叠的贯通孔801流至阴极100背向交换膜300的一面,并通过与交换膜300重叠设置的贯通孔801,使得水体润湿交换膜300紧密贴附有阴极100的一面,从而增大交换膜300与水接触的面积,提高质子传导的速率,提高产出效率。
实施例(4.3)
省略结构如实施例(4.1)或实施例(4.2)所述,如图9和图10所示,具体的,交换膜300上还开设有通孔301,至少一个通孔301与至少一个贯通孔801至少部分重叠设置,其中,图9和图10中的箭头方向为水体的流动方向,从而增大交换膜300与水接触的面积,提高润湿度,提高质子传导的速率,提高产出效率。
实施例(5)
省略结构如实施例01所述,如图11所示,具体的,交换膜300设置有若干个膜缺口901,阳极200和阴极100在交换膜300的膜缺口901处形成有第一腔室900。
阴极100贴附有交换膜300的一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802以形成第二腔室800,至少一个凹槽802与交换膜300部分重叠部分错开且该凹槽802错开交换膜300的部分与膜缺口901重叠,使得膜缺口901与凹槽802连通。
其中,图11和的箭头方向为水体的流动方向,水体通过与第一腔室900连通的凹槽802进入,且通过该凹槽802与交换膜300部分重叠的设置,使得进入凹槽802内的水体可浸润到交换膜300紧密贴附有阴极100的一面,从而增大交换膜300与水接触的面积,提高质子传导的速率,提高产出效率。
实施例(5.1)
省略结构如实施例(5)所述,如图11所示,具体的,交换膜300上还开设有通孔301,至少一个通孔301与至少一个凹槽802至少部分重叠设置,其中,图11中的箭头方向为水体的流动方向,从而增大交换膜300与水接触的面积,提高润湿度,提高质子传导的速率,提高产出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4)/实施例(4.1)与实施例(5)/实施例(5.1)在此视图中仅展示凹槽802或通孔301的截面形状,若开设的凹槽802和通孔301的截面形状和大小相同,则在此视图中是相同的,因此,图11也可作为实施例(4)/实施例(4.1)的结构示意图,也可以作为实施例(5)/实施例(5.1)中的结构示意图,特此说明。
实施例(6)
省略结构如实施例01所述,如图12所示,具体的,交换膜300设置有若干个膜缺口901,阳极200和阴极100在交换膜300的膜缺口901处形成有第一腔室900。
阴极100开设有若干电极缺口803以形成第二腔室800,其中,至少一个电极缺口803与一个膜缺口901交错设置,也就是说,该电极缺口803与膜缺口901部分重叠部分错开,且该电极缺口803与膜缺口901错开的部分与交换膜300至少部分重叠。
其中,图12中的箭头方向为水体的流动方向,水体通过进水口进入膜缺口901形成的第一腔室900,通过与膜缺口901重叠的电极缺口803流至阴极100背向交换膜300的一面,并通过与交换膜300重叠设置的电极缺口803,使得水体润湿交换膜300紧密贴附有阴极100的一面,从而增大交换膜300与水接触的面积,提高质子传导的速率,提高产出效率。
实施例(6.1)
省略结构如实施例(6)所述,如图12所示,具体地,交换膜300上还开设有通孔301,至少一个通孔301与至少一个电极缺口803至少部分重叠设置,其中,图12中的箭头方向为水体的流动方向,从而增大交换膜300与水接触的面积,提高润湿度,提高质子传导的速率,提高产出效率。
其中,上述实施例在不冲突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实施,例如,实施例(1.1)/实施例(1.2)/实施例(1.3)可以与实施例(4.1)/实施例(4.2)/实施例(4.3)结合实施例。
例如,请参照图13,提供实施例(7):
省略结构如实施例01所述,具体地,交换膜300的宽度小于阴极100的宽度,使得交换膜300设置于阴极100与阳极200之间,且交换膜300设置有若干个膜缺口901,阳极200和阴极100在交换膜300的两侧及膜缺口901处形成有第一腔室900。
阴极100贴附有交换膜300的一面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802以形成第二腔室800,至少一个凹槽802与交换膜300部分重叠部分错开且该凹槽802错开交换膜300的部分与第一腔室900连通。
其中,图13中的箭头方向为水体的流动方向,水体从进水口进入,被分流至交换膜300的两侧,通过膜缺口901处进入与第一腔室900连通凹槽802,通过该凹槽802与交换膜300部分重叠的设置,使得进入凹槽802内的水体可浸润到交换膜300紧密贴附有阴极100的一面,从而增大交换膜300与水接触的面积,提高质子传导的速率,提高产出效率。
本发明上述提及的实施例还可以进行其他方式的结合实施,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
应该理解的是,上述发明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作用为:能够使得水体从第一腔室900留至第二腔室800,并通过第二腔室800浸润紧密贴附有阳极200/阴极100的一面,从而增大受水面积,本发明创造,不局限于以上所述实施例。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基于对实施例01的改进,请参照图14,提供实施例06:
臭氧电解室结构包括电解室、阳极200和阴极100,阳极200和阴极100设置于电解室内,阳极200和阴极100之间设置有交换膜300,电解室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该交换膜300为包括至少两片间隔设置的片段式PEM膜310的膜组,各片段式PEM膜310沿一个平面间隔设置,各片段式PEM膜310的两面均分别紧密贴附有阳极200和阴极100,且相邻的片段式PEM膜310之间与阴极100以及阳极200形成有第一腔室900,进水口设置于阳极200和阴极100之间,且进水口和第一腔室900连通,其中,阳极200和/或阴极100上设置有第二腔室800,各片段式PEM膜310形成的第一腔室900与第二腔室800连通,且第二腔室800至少部分与交换膜300重叠设置。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将交换膜300设置为片段式PEM膜310间隔设置的膜组结构,其中,形成的第一腔室900与进水口连通,阴极100和阳极200之间由于具有至少两个相邻的片段式PEM膜310而形成流道结构(即第一腔室900呈流道状)。其水体流动方向如图13箭头所示,水流从进水口中通入,通过与第一腔室900连通的第二腔室800流至阴极100背向交换膜300的一面,并通过与交换膜300重叠设置的第二腔室800,使得水体能够润湿各片段式PEM膜310紧密贴附阴极100的一面,使得交换膜300的表面始终高效与水流接触,保持被水体浸润的状态,增大交换膜300的受水面积,提高质子的交换效率,其效率要高于现有技术的电解池结构,从而提高了臭氧水浓度。并且,水流被片段式PEM膜310之间形成的流道结构分流成多道水流,流道的水流能快速全面冲刷阳极200/阴极100和交换膜300,当电解室长期工作时,一些微量的离子在交换膜300、阴极100形成沉积物(Ca+),增加了阴极100膜电阻,降低了电极的工作效率。而这种过水结构,能够增加涡流,在水流的冲刷下,水流流速大于水垢的粘附力,使得污垢不容易堆积,避免水垢堆附在阴极100和交换膜300的表面而影响电解效率,从而延长了电解室的使用寿命。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例06中所述的第二腔室800的结构,可以如同上述各实施例中列举的第二腔室800的结构,也即在不矛盾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与上述各实施例结合实施例。
例如,请参照图15,提供实施例07:
臭氧电解室结构包括电解室、阳极200和阴极100,阳极200和阴极100设置于电解室内,阳极200和阴极100之间设置有交换膜,电解室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中,该交换膜为包括至少两片间隔设置的片段式PEM膜310的膜组,各片段式PEM膜310沿一个平面间隔设置,各片段式PEM膜310的两面均分别紧密贴附有阳极200和阴极100,且相邻的片段式PEM膜310之间与阴极100以及阳极200形成有第一腔室900,进水口设置于阳极200和阴极100之间,且进水口和第一腔室900连通,其中,阴极100上开设有若干个贯通孔801以形成第二腔室800。例如,至少一个贯通孔801与一片段式PEM膜310交错设置,该贯通孔801错开片段式PEM膜310的部分与第一腔室900连通。或者,例如,至少一个贯通孔801与所有片段式PEM膜310错开设置,且至少一个贯通孔801与至少一片段式PEM膜310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设置。水体从进水口进入,被分流成多道水流,流道的水流能快速全面冲刷阳极200/阴极100和交换膜,且通过与第一腔室900连通的贯通孔801流至阴极100背向交换膜的一面,并通过与交换膜重叠设置的贯通孔801,使得水体能够润湿各片段式PEM膜310紧密贴附阴极100的一面,使得交换膜的表面始终高效与水流接触,保持被水体浸润的状态,增大交换膜的受水面积,提高质子的交换效率。
其他结合的实施例,不作累赘描述。
其中,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交换膜组等同于上述所述的交换膜。
例如,交换膜包括两片间隔设置的片段式PEM膜,例如,交换膜包括三片间隔设置的片段式PEM膜,例如,交换膜包括五片间隔设置的片段式PEM膜,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
本发明创造中,对片段式PEM膜的宽度并无限制,但可以简单地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及投影关系推断其宽度限制,其具体宽度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交换膜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也就是说,交换膜可以为复合膜,各交换膜表面贴附设置,例如,交换膜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例如,交换膜的数量为至少三个。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
其中,各交换膜为包括至少两片间隔设置的本发明创造提供的片段式PEM膜的膜组,也就是说,一交换膜组的一个片段式PEM膜对应另一交换膜组的一个片段式PEM膜,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
基于对实施例01的改进,请再次参照图1,提供实施例07:
省略结构如实施例01所述,其中,阳极200背向交换膜300的一侧设置有板材500,该板材500贴附于阳极200的表面。
该板材能够使得金刚石片的接触面更平整,使其不易因水压大而造成破裂。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板材500为铝板,铝板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阳极200处于工作状态时不断产生热能,在阳极200上贴附设置铝板,能够提高其表面接触面平整度的同时提高散热效率,使得散热效果更好。
在本发明创造的臭氧电解室结构中,若基于阴极100为不锈钢电极、阳极200为导电金刚石电极的选材,阴极100相比阳极200更为适合作为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加工电极,因为作为工作电极的阳极200,可能会由于开孔使其变脆,在水压下更容易破裂,因此,用阴极100更适合作为开孔电极。并且,由于阳极200作为工作电极,若在阳极200上开孔,会降低有效产生氧化物的面积,即降低电解池的工作效率。再有,实施例08中提出了一种阳极200上设置有板材的实施例,此实施例下,使得阳极200片上可开孔位置有限。因此,优选阴极100作为开孔电极,其可加工面积大,也即提高交换膜300的受水面积,提高交换膜300的含水量。综上所述,优选阴极100作为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加工电极。
基于对实施例01的改进,参照图1,提供实施例08:
省略结构如实施例01所述,其中,阴极100背向交换膜300的一侧设置有弹性部件,具体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电解室的侧壁连接,另一端与阴极100抵接,该弹性部件用于压紧片段式PEM膜310,使其固定,不会因水流快速冲刷而移动。
其中,应该理解的是,为了避免交换膜300/片段式PEM膜310在水流冲刷下移动,该交换膜300/片段式PEM膜310固定于阳极200和/或阴极100上,例如,所述交换膜300/片段式PEM膜310通过卡槽固定于阳极200和/或阴极100上,例如,所述交换膜300/片段式PEM膜310通过定位孔固定于阳极200和/或阴极100上,本实施例中,不累赘描述。
上述实施例在互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互相结合,从而形成新的组合。不再进行累赘描述。
应该理解的是,为了使得水体能够从出水口中排出,例如,出水口应当与第一腔室连通,使得水体能够通过出水口中排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臭氧电解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室、阳极和阴极,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设置于所述电解室内,所述电解室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设置有交换膜,所述交换膜的两个表面上分别紧密贴附有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且所述阴极与所述阳极之间形成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阳极和/或阴极上设置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且所述第二腔室至少部分与所述交换膜重叠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电解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和/或阴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贯通孔以形成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至少一个所述贯通孔连通,且存在至少一个所述贯通孔至少部分与所述交换膜重叠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电解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和/或阴极贴附有所述交换膜的一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槽以形成所述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至少一个所述凹槽连通,且存在至少一个所述凹槽至少部分与所述交换膜重叠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电解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和/或阴极设置有电极缺口以形成所述第二腔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电解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膜的宽度小于所述阳极和/或阴极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电解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膜设置有膜缺口,所述膜缺口与所述阳极以及阴极形成所述第一腔室。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臭氧电解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膜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存在至少一个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腔室至少部分重叠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臭氧电解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膜为包括至少两片间隔设置的片段式PEM膜的膜组,且相邻的片段式PEM膜之间与所述阴极以及所述阳极形成有所述第一腔室。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臭氧电解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膜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电解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背向所述交换膜的一侧设置有板材,所述板材贴附于所述阳极的表面。
CN202010021298.XA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臭氧电解室结构 Pending CN1111011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1298.XA CN111101144A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臭氧电解室结构
PCT/CN2020/113574 WO2021139192A1 (zh) 2020-01-09 2020-09-04 一种臭氧电解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21298.XA CN111101144A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臭氧电解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01144A true CN111101144A (zh) 2020-05-05

Family

ID=70425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21298.XA Pending CN111101144A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臭氧电解室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01144A (zh)
WO (1) WO202113919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3452A (zh) * 2021-01-11 2021-05-18 广州市德百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池结构
WO2021139192A1 (zh) * 2020-01-09 2021-07-15 广州市德百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臭氧电解室结构
CN113897622A (zh) * 2021-10-27 2022-01-07 广州德百顺蓝钻科技有限公司 电解水组件及装置
CN113913850A (zh) * 2021-12-01 2022-01-11 广州德百顺蓝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弹性结构电极的电解槽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67731A (ja) * 2005-12-20 2007-07-05 Nikka Micron Kk オゾン水生成装置及びオゾン水生成方法
CN102869615A (zh) * 2010-04-30 2013-01-09 阿库亚爱克斯公司 膜-电极组件、使用该组件的电解池、制备臭氧水的方法和装置、消毒方法以及废水或废液处理方法
US20130032491A1 (en) * 2010-04-30 2013-02-07 Permelec Electrode Ltd.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y, electrolytic cell using the sam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ozone water, method for disinfection and method for wastewater or waste fluid treatment
JP2014201768A (ja) * 2013-04-02 2014-10-27 アクアエコス株式会社 オゾン水製造装置、オゾン水製造方法、殺菌方法及び廃水・廃液処理方法
CN109487293A (zh) * 2018-12-21 2019-03-19 广州市德百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
CN208791783U (zh) * 2018-08-24 2019-04-26 广州市德百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膜-电极组件
CN209368363U (zh) * 2018-12-28 2019-09-10 广州市德百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臭氧电解室结构
CN211921711U (zh) * 2020-01-09 2020-11-13 广州市德百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臭氧电解室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63614A (ja) * 2006-09-06 2008-03-21 Chlorine Eng Corp Ltd オゾン製造装置
CN102653870B (zh) * 2011-03-01 2017-05-17 常州大学 一种电氧化臭氧发生器
CN109576732A (zh) * 2019-01-29 2019-04-05 陈木发 制造活性氧o3的产生器
CN111101144A (zh) * 2020-01-09 2020-05-05 广州市德百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臭氧电解室结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67731A (ja) * 2005-12-20 2007-07-05 Nikka Micron Kk オゾン水生成装置及びオゾン水生成方法
CN102869615A (zh) * 2010-04-30 2013-01-09 阿库亚爱克斯公司 膜-电极组件、使用该组件的电解池、制备臭氧水的方法和装置、消毒方法以及废水或废液处理方法
US20130032491A1 (en) * 2010-04-30 2013-02-07 Permelec Electrode Ltd. Membrane-electrode assembly, electrolytic cell using the sam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ozone water, method for disinfection and method for wastewater or waste fluid treatment
JP2014201768A (ja) * 2013-04-02 2014-10-27 アクアエコス株式会社 オゾン水製造装置、オゾン水製造方法、殺菌方法及び廃水・廃液処理方法
CN208791783U (zh) * 2018-08-24 2019-04-26 广州市德百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膜-电极组件
CN109487293A (zh) * 2018-12-21 2019-03-19 广州市德百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臭氧电解室电解结构
CN209368363U (zh) * 2018-12-28 2019-09-10 广州市德百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臭氧电解室结构
CN211921711U (zh) * 2020-01-09 2020-11-13 广州市德百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臭氧电解室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9192A1 (zh) * 2020-01-09 2021-07-15 广州市德百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臭氧电解室结构
CN112813452A (zh) * 2021-01-11 2021-05-18 广州市德百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池结构
CN112813452B (zh) * 2021-01-11 2022-01-25 广州德百顺蓝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池结构
CN113897622A (zh) * 2021-10-27 2022-01-07 广州德百顺蓝钻科技有限公司 电解水组件及装置
CN113913850A (zh) * 2021-12-01 2022-01-11 广州德百顺蓝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弹性结构电极的电解槽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39192A1 (zh) 2021-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01144A (zh) 一种臭氧电解室结构
CN211921711U (zh) 一种臭氧电解室结构
JP2012517078A (ja) フロー電池の電極
CN106997956B (zh) 流体流动组件及含有该流体流动组件的燃料电池电堆
CN103069632A (zh) 液流电池组***
KR101906544B1 (ko) 역전기투석 염분차 발전 장치
JP5702885B1 (ja) 電解水生成装置
JP2017082268A (ja) セルスタック集合型電解槽及びセルスタック集合型電池
KR101176575B1 (ko) 레독스 흐름전지용 전해액 유동장치
CN112813452B (zh) 一种电解池结构
CN113278994A (zh) 一种低压电解水臭氧发生装置
KR20110045145A (ko) 흡착전극 및 전기흡착식 수처리장치
JP6663923B2 (ja) レドックス電池
CN112359372A (zh) 一种臭氧电解槽
KR100827929B1 (ko) 전해셀
CN215711966U (zh) 一种用于处理高氯有机废水的装配式平行多极板装置
CN217052429U (zh) 一种基于三电极体系的电解水装置
CN214736132U (zh) 一种电解装置
CN211005649U (zh) 一种能高效产生臭氧水的金刚石膜电极片
JP2006004702A (ja)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用セパレータ
CN215328394U (zh) 一种电解槽结构
JP2008041421A (ja) 二次電池
CN210736908U (zh) 一种臭氧电解室
JP7068613B2 (ja) 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セル及び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CN215328390U (zh) 一种电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000 8th floor, building B4, No. 11, Kaiyuan Avenue, Science City, Guangzho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debaishun Blue Diamon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8th floor, building B4, No. 11, Kaiyuan Avenue, Science City, Guangzho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DEPOSON 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