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63860A - 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63860A
CN111063860A CN201911316922.2A CN201911316922A CN111063860A CN 111063860 A CN111063860 A CN 111063860A CN 201911316922 A CN201911316922 A CN 201911316922A CN 111063860 A CN111063860 A CN 1110638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der
current collector
film
protective film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169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凯
张国民
龙翔
宾建军
赵顺昌
张菊花
王军
熊建云
赵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Beiteli New Energy Co ltd
Shenzhen Betterpower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Beiteli New Energy Co ltd
Shenzhen Betterpower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Beiteli New Energy Co ltd, Shenzhen Betterpower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Beiteli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1692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638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63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638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1Electrodes based on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or on mixtures of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LiCoO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01M4/1391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based on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or on mixtures of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LiCoOx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该电极片包括具有渗孔的集流体、填充在渗孔中的电极材料及保护膜,保护膜包括顶膜和间膜中至少一种,间膜设于渗孔的孔壁上,并与电极材料和孔壁粘接,顶膜与集流体的表面粘接。上述电极片通过设置含有粘结剂的保护膜,减少卷绕时电极片因弯曲而产生毛刺和掉粉,应用于电池时荷电保持率更高、安全性更好。

Description

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
背景技术
可循环使用的可充电的二次化学电池(例如锂电池)的电极片主要包括作为电池导电的集流体和以填充或者附着的形式设于集流体上的电极材料。
电极片的制备主要分为干法和湿法。湿法制备电极片时,一般将电极材料、导电剂、粘合剂、溶剂等混合均匀得到电极浆料,再采涂布,干燥,得到电极片。干法制备电极片工艺一般是先将导电剂、粘结剂及电极材料等混合之后制成膜片,然后将膜片与集流体复合,从而形成电极片。但是目前无论是干法制备得到的电极片作为电极片的电池,还是以湿法制备得到的电极片作为电极片的电池,其荷电保持率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池荷电保持率的电极片。
此外,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池荷电保持率的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及荷电保持率高的电池。
一种电极片,包括具有渗孔的集流体、填充在所述渗孔中的电极材料及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包括顶膜和间膜中至少一种,所述间膜设于所述渗孔的表面并与所述电极材料接触,所述顶膜包覆于所述集流体的表面,所述顶膜和所述间膜均含有粘结剂。
上述电极片通过设置含有粘结剂的保护膜,减少卷绕时电极片因弯曲而产生毛刺和掉粉,该电极片应用于电池时荷电保持率更高、安全性更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流体为具有渗孔的网状结构,所述保护膜包括所述顶膜及所述间膜,所述间膜的一侧粘覆于所述渗孔的孔壁上,另一侧与所述电极材料粘接,所述顶膜包覆于所述集流体上,并与所述集流体粘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膜的厚度为0.015mm~0.025mm;及/或
所述顶膜的厚度为0.015mm~0.025mm。
一种电极片,包括集流体、由电极材料制成的膜片及保护膜,所述膜片设于所述集流体上,所述保护膜包括顶膜及间膜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间膜设于所述集流体与所述膜片之间,并与所述集流体和所述膜片粘接,所述顶膜粘覆于所述膜片远离所述集流体的一侧。
一种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含有粘结剂的溶液或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在集流体上及/或电极材料上制备保护膜,得到电极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含有粘结剂的溶液或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在集流体上制备保护膜,得到电极片的步骤包括:
用含有粘结剂的溶液或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在集流体上制备保护膜,得到具有保护膜的集流体;及
将电极材料涂布、填充或辊压到所述具有保护膜的集流体上,得到所述电极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含有粘结剂的溶液或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在集流体上制备保护膜,得到具有保护膜的集流体的步骤包括:
将集流体通过由含有粘结剂的溶液雾化而形成的雾化区,得到具有保护膜的集流体;或者将集流体浸润于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后干燥,得到具有保护膜的集流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含有粘结剂的溶液或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在电极材料上制备保护膜,得到电极片的步骤包括:
将电极材料涂布、填充或辊压到集流体上,得到初级电极片;及
用含有粘结剂的溶液或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在所述初级电极片上制备保护膜,得到所述电极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含有粘结剂的溶液或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在所述初级电极片上制备保护膜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初级电极片通过由含有粘结剂的溶液雾化而形成的雾化区,得到保护膜;或者将所述初级电极片浸润于含有粘结剂的溶液后干燥,得到保护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膜包括间膜及顶膜,所述间膜为用所述含有粘结剂的溶液或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在集流体上制备的膜层,所述顶膜为用所述含有粘结剂的溶液或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在电极材料上制备的膜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含有粘结剂的溶液或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在集流体上及电极材料上制备保护膜的步骤包括:
将集流体通过由含有粘结剂的溶液雾化而形成的雾化区或将集流体浸润于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后干燥,得到间膜;
将电极材料涂布、填充或辊压到在所述间膜上,得到复合体;及
将所述复合体通过由含有粘结剂的溶液雾化而形成的雾化区或将所述复合体浸润于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后干燥,得到顶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剂包括聚四氟乙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及羧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电极片或上述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电极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电极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极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发明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一实施方式的电极片10,包括具有渗孔111的集流体110、填充在渗孔111中的电极材料120及保护膜130,保护膜130包括间膜131和顶膜133和中至少一种。保护膜130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及羧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间膜131能够减少集流体110中渗孔111中的电极材料120的脱落,利于电池荷电保持率的提高。顶膜133包覆于集流体110的外表面,使得靠近集流体110外表面的电极材料120不容易脱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保护膜130包括间膜131,间膜131设于渗孔111的表面并与所述电极材料120粘接。间膜131含有粘结剂。进一步地,间膜131的厚度为0.015mm~0.025mm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保护膜130包括顶膜133,顶膜133包覆于集流体110的表面。顶膜133含有粘结剂。进一步地,顶膜133包覆于集流体110的外表面,并将集流体110外表面上的渗孔111的开口112密封。将渗孔111的开口112密封,使得电极材料120完全被顶膜133包裹于集流体110中,更能减少掉粉和毛刺的产生。顶膜133的厚度为0.015mm~0.02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保护膜130包括间膜131和顶膜133,间膜131的一侧粘覆于渗孔111的孔壁上,另一侧与电极材料120粘接。顶膜133包覆于集流体110上,并与集流体110粘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集流体110具有渗孔111的网状结构。
经我们研究发现,传统的电极片10在卷绕制备电池时容易因弯曲产生毛刺和掉粉,而电池在循环使用过程中,毛刺和掉粉容易使电池发生微短路。一般地,由于毛刺和掉粉而发生的微短路的比例约0.1%。电池发生微短路后会造成电池自放电快,所以,充满电放置一段时间后,电池就会出现没有电的情况,也就是说电池荷电保持率差。并且毛刺和掉粉也容易造成电池内部的短路而使电池内部发热,安全性较低。而上述电极片10通过设置含有粘结剂的保护膜130,减少在卷绕时电极片10因弯曲而产生毛刺和掉粉,使得制得的电极片10应用于电池时荷电保持率更高、安全性更高。
如图2。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极片20,该电极片20的结构大致与上述电极片10的结构相同,其不同在于,该电极片20的集流体210为没有渗孔的立体结构。
具体地,该电极片20包括集流体210、由电极材料制成的膜片220及保护膜130,膜片220设于集流体210上,保护膜230包括顶膜233及间膜231中的至少一种,间膜231设于集流体210与膜片220之间,并与集流体210和膜片220粘接,顶膜233粘覆于膜片220远离集流体210的一侧。顶膜233和间膜231均含有粘结剂。进一步地,集流体210为没有渗孔的片状结构。例如,铝箔、铜箔等。
上述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含有粘结剂的溶液或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在集流体上及/或电极材料上制备保护膜,得到电极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电极片的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用含有粘结剂的溶液或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在集流体上制备保护膜,得到具有保护膜的集流体;然后将电极材料涂布、填充或辊压到具有保护膜的集流体上,得到电极片。即上述电极片的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步骤S110~步骤S120。
步骤S110、用含有粘结剂的溶液或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在集流体上制备保护膜,得到具有保护膜的集流体。
具体地,将集流体通过由含有粘结剂的溶液雾化而形成的雾化区,得到具有保护膜的集流体;或者将集流体浸润于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后干燥,得到具有保护膜的集流体。将含有粘结剂的溶液以雾化形式在集流体上形成保护膜,便于形成厚度均匀的保护膜,也便于控制保护膜中粘结剂的含量。
进一步地,将含有粘结剂的溶液通过35MPa~45MPa的干燥空气,使得含有粘结剂的溶液雾化。含有粘结剂的溶液中粘结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5%。优选地,含有粘结剂的溶液中粘结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4%。当然,配制含有粘结剂的溶液的溶剂为本领域常用的溶剂。例如水、酒精、有机溶剂等。
进一步地,含有粘结剂的乳液中粘结剂的含量为55%~70%。优选地,含有粘结剂的乳液中粘结剂的含量为60%~65%。
进一步地,集流体为没有渗孔立体结构。此时,具有保护膜的集流体包括集流体及粘覆于集流体表面的保护膜。
进一步地,集流体为具有渗孔的立体结构。此时,具有保护膜的集流体包括集流体及粘覆于集流体的渗孔孔壁的保护膜。
进一步地,保护膜的厚度为0.015mm~0.025mm。当然,保护膜的厚度可以根据电极材料、集流体的材料及形状进行调整设计。
步骤S120、将电极材料涂布、填充或辊压到具有保护膜的集流体上,得到电极片。
具体地,集流体为没有渗孔立体结构。此时,具有保护膜的集流体包括集流体及与集流体表面接触的保护膜。将电极材料涂布、填充或辊压到具有保护膜的集流体上,得到电极片的步骤包括:先将电极材料与溶剂混合之后制成浆料,然后将浆料涂布到位于集流体上的保护膜上,然后干燥,得到电极片。或者先将电极材料制成膜片,然后将膜片与具有保护膜的集流体辊压复合,得到电极片。
具体地,集流体为具有渗孔的立体结构。此时,具有保护膜的集流体包括集流体及与集流体的渗孔孔壁接触的保护膜。将电极材料涂布、填充或辊压到具有保护膜的集流体上,得到电极片的步骤包括:将电极材料填充到具有保护膜的集流体上,得到电极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电极片的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将电极材料涂布、填充或辊压到集流体上,得到初级电极片;然后在初级电极片的电极材料上制备保护膜,得到电极片。
具体地,在初级电极片的电极材料上制备保护膜的步骤包括:将初级电极片通过由含有粘结剂的溶液雾化而形成的雾化区,使得初级电极片的表面形成保护膜;或者将初级电极片浸润于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后干燥,使得电极片的表面形成保护膜。进一步地,保护膜的厚度为0.015mm~0.025mm。当然,保护膜的厚度可以根据电极材料、集流体的材料及形状进行调整设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保护膜包括间膜及顶膜,间膜为用含有粘结剂的溶液在集流体制备的膜层,顶膜为用含有粘结剂的溶液或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在电极材料上制备的膜层。此时,用含有粘结剂的溶液或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在集流体上及电极材料上制备保护膜的步骤包括:将集流体通过由含有粘结剂的溶液雾化而形成的雾化区或将集流体浸润于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后干燥,得到间膜;然后将电极材料涂布、填充或辊压到在间膜上,得到复合体;然后将复合体通过由含有粘结剂的溶液雾化而形成的雾化区或将复合体浸润于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后干燥,得到顶膜。
在本实施方式中,间膜及顶膜的厚度均为0.015mm~0.025mm。当然,间膜及顶膜的厚度可以根据电极材料、集流体的材料及形状进行调整设计。
具体地,粘结剂选自聚四氟乙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及羧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粘结剂为聚四氟乙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及羧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时,能够使得保护膜不影响集流体与电极材料之间的电子的传输,同时减少电极材料的脱落。进一步地,粘结剂选自聚四氟乙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及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
具体地,电极材料包括活性物质。进一步地,活性物质选自氢氧化亚镍、钴酸锂、储氢合金、氢氧化镉、石墨、锌及锌的氧化物、三元复合材料及铁锂材料中的一种。当然,电极材料的活性物质不限于上述材料,还可以根据制备的电极片的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进一步地,电极材料还包括导电剂和粘合剂。导电剂选自导电炭黑、石墨、碳纳米管、碳纤维、乙炔黑和科琴黑中的至少一种。粘合剂选自聚四氟乙烯、聚丙烯及聚乙烯中的一种。优选地,活性材料的质量份数为1份~3份,导电剂的质量份数为2份~6份,粘合剂的质量份数为1份~2份。
上述电极片的制备方法通过在集流体上及/或电极材料上形成保护膜,从而减少电极片在卷绕时电极片因弯曲而产生毛刺和掉粉,使得制得的电极片应用于电池时荷电保持率高、安全性高。
上述电极片由上述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制得,由于上述电极片制备方法的改进,该电极片作为电池部件时能够提高电池的荷电保持率,同时也能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包括上述电极片10、上述电极片20或上述任一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电极片。
上述电池包括上述电极片,因此具有较高的荷电保持率和较高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如未特殊说明,则不包括除不可避免的杂质外的其他组分。实施例中采用药物和仪器如非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选择。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条件,例如文献、书本中所述的条件或者生产厂家推荐的方法实现。
实施例1
实施例1共制备5个电极片,依次编号A1~A5,每个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1)将电极材料填充到具有渗孔的集流体内,得到复合体。其中,电极材料由氢氧化亚镍、氧化亚钴及三氧化二镱组成,氢氧化亚镍、氧化亚钴及三氧化二镱的质量比为72.5:5.5:2。然后烘烤、碾压成型,得到电极片。
(2)将步骤(1)得到的电极片作为正极,与隔膜纸和负极组装为镍氢电池,根据荷电保持率的测试方法测定电池的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荷电保持率的测试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1)将电池用0.2C电流放电到1.0V;
2)用0.1C电流充电16小时;
3)静止2小时后,按照IEC标准检测试电池初始电压、初始内阻以及0.2C放电至1.0V的初始容量;
4)将电池用0.1C电流充电16小时,静置2小时;
5)将电池置于45℃条件下存放28天后,按照IEC标准检测电池的电压、内阻以及0.2C放电至1.0V的容量;
6)用28天后的电池的放电容量除以初始容量,得到电池的荷电保持率。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电极片的结构如图1所示。共制备5个电极片,依次编号B1~B5,每个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1)将3g羧甲基纤维素(CMC)干粉溶解到97mL纯水中,在45℃下搅拌6h,然后室温冷却36小时,以排出溶解过程中溶入的空气,得到羧甲基纤维素溶液(以下简称CMC溶液);
(2)将CMC溶液通过4MPa的干燥压缩空气,使CMC溶液发生雾化,然后将具有渗孔的集流体匀速通过由CMC溶液雾化所形成的雾化区,使集流体表面形成含有CMC的间膜。其中,间膜的厚度为0.02mm。
(3)将电极材料填充到集流体内,得到复合体。其中,电极材料由氢氧化亚镍、氧化亚钴及三氧化二镱组成,氢氧化亚镍、氧化亚钴及三氧化二镱的质量比为72.5:5:2.5。
(4)将复合体通过由CMC溶液雾化所形成的雾化区,使复合体的外表面形成含有CMC的顶膜;顶膜的厚度为0.02mm。然后烘烤、碾压成型,得到电极片。
(5)将步骤(4)得到的电极片作为正极,与隔膜纸和负极组装为镍氢电池,根据荷电保持率的测试方法测定该电池的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荷电保持率的测试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1)将电池用0.2C电流放电到1.0V;
2)用0.1C电流充电16小时;
3)静止2小时后,按照IEC标准检测试电池初始电压、初始内阻以及0.2C放电至1.0V的初始容量;
4)将电池用0.1C电流充电16小时,静置2小时;
5)将电池置于45℃条件下存放28天后,按照IEC标准检测电池的电压、内阻以及0.2C放电至1.0V的容量;
6)用28天后的电池的放电容量除以初始容量,得到电池的荷电保持率。
实施例3
实施例3的电极片的结构如图1所示。共制备5个电极片,依次编号C1~C5,每个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1)称取500g聚四氟乙烯乳液(以下简称PTFE乳液),倒入一开口的U形容器中。其中PTFE乳液中聚四氟乙烯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0%。
(2)将具有渗孔的集流体匀速通过含有PTFE乳液的U形容器,使集流体表面均匀附着一层PTFE乳液,然后通过烘烤将水烘干,得到0.02mm的含有CMC的间膜。
(3)将电极材料填充到集流体内,得到复合体。其中,电极材料氢氧化亚镍、氧化亚钴及三氧化二钇组成,氢氧化亚镍、氧化亚钴及三氧化二钇的质量比为92:6:2。
(4)将PTFE乳液通过4MPa的干燥压缩空气,使PTFE乳液发生雾化;然后将复合体通过由PTFE乳液形成的雾化区,使复合体的外表面形成0.02mm的含有PTFE的顶膜。然后烘烤、碾压成型,得到电极片。
(5)将步骤(4)得到的电极片作为正极,与隔膜纸和负极组装为镍氢电池,根据荷电保持率的测试方法测定该电池的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荷电保持率的测试方法具体步骤为:
1)将电池用0.2C电流放电到1.0V;
2)用0.1C电流充电16小时;
3)静止2小时后,按照IEC标准检测试电池初始电压、初始内阻以及0.2C放电至1.0V的初始容量;
4)将电池用0.1C电流充电16小时,静置2小时;
5)将电池置于45℃条件下存放28天后,按照IEC标准检测电池的电压、内阻以及0.2C放电至1.0V的容量;
6)用28天后的电池的放电容量除以初始容量,得到电池的荷电保持率。
表1
Figure BDA0002326079360000121
Figure BDA0002326079360000131
由表1可知,相对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对电池的荷电保持率提升非常明显,对电池长期存放性能的提升效果显著。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渗孔的集流体、填充在所述渗孔中的电极材料及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包括顶膜和间膜,所述间膜设于所述渗孔的孔壁上,并与所述电极材料和所述孔壁粘接,所述顶膜与所述集流体的表面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为具有渗孔的网状结构,所述间膜的一侧粘覆于所述渗孔的孔壁上,另一侧与所述电极材料粘接,所述顶膜包覆于所述集流体上,并与所述集流体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膜的厚度为0.015mm~0.025mm;及/或
所述顶膜的厚度为0.015mm~0.025mm。
4.一种电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流体、由电极材料制成的膜片及保护膜,所述膜片设于所述集流体上,所述保护膜包括顶膜及间膜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间膜设于所述集流体与所述膜片之间,并与所述集流体和所述膜片粘接,所述顶膜粘覆于所述膜片远离所述集流体的一侧,所述保护膜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及羧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用含有粘结剂的溶液或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在集流体上及/或电极材料上制备保护膜,得到电极片,所述粘结剂为聚四氟乙烯、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及羧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含有粘结剂的溶液或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在集流体上制备保护膜,得到电极片的步骤包括:
用含有粘结剂的溶液或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在集流体上制备保护膜,得到具有保护膜的集流体;及
将电极材料涂布、填充或辊压到所述具有保护膜的集流体上,得到所述电极片;
进一步地,所述用含有粘结剂的溶液或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在集流体上制备保护膜,得到具有保护膜的集流体的步骤包括:
将集流体通过由含有粘结剂的溶液雾化而形成的雾化区,得到具有保护膜的集流体;或者将集流体浸润于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后干燥,得到具有保护膜的集流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含有粘结剂的溶液或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在电极材料上制备保护膜,得到电极片的步骤包括:
将电极材料涂布、填充或辊压到集流体上,得到初级电极片;及
用含有粘结剂的溶液或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在所述初级电极片上制备保护膜,得到所述电极片;
进一步地,所述用含有粘结剂的溶液或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在所述初级电极片上制备保护膜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初级电极片通过由含有粘结剂的溶液雾化而形成的雾化区,得到保护膜;或者将所述初级电极片浸润于含有粘结剂的溶液后干燥,得到保护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包括间膜及顶膜,所述间膜为用所述含有粘结剂的溶液或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在集流体上制备的膜层,所述顶膜为用所述含有粘结剂的溶液或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在电极材料上制备的膜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含有粘结剂的溶液或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在集流体上及电极材料上制备保护膜的步骤包括:
将集流体通过由含有粘结剂的溶液雾化而形成的雾化区或将集流体浸润于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后干燥,得到间膜;
将电极材料涂布、填充或辊压到在所述间膜上,得到复合体;及
将所述复合体通过由含有粘结剂的溶液雾化而形成的雾化区或将所述复合体浸润于含有粘结剂的乳液后干燥,得到顶膜。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片或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电极片。
CN201911316922.2A 2019-12-19 2019-12-19 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 Pending CN1110638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6922.2A CN111063860A (zh) 2019-12-19 2019-12-19 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6922.2A CN111063860A (zh) 2019-12-19 2019-12-19 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63860A true CN111063860A (zh) 2020-04-24

Family

ID=70302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16922.2A Pending CN111063860A (zh) 2019-12-19 2019-12-19 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6386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4639A (zh) * 2020-05-28 2020-08-21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130843A (zh) * 2021-04-10 2021-07-16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一种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142639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负极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锂金属电池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6800A (zh) * 2011-08-16 2012-01-04 清华大学 集流体及锂离子电池
CN102610831A (zh) * 2012-03-26 2012-07-25 龙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51554A (zh) * 2009-08-25 2013-06-12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锂硫电池
CN103326028A (zh) * 2012-03-23 2013-09-25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蓄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79581A (zh) * 2012-10-25 2014-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孔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03794794A (zh) * 2012-10-30 2014-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锂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855358A (zh) * 2012-12-07 2014-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锂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与应用
CN104103809A (zh) * 2014-07-31 2014-10-15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锂离子电池合金负极用三层电极结构
CN104993150A (zh) * 2015-07-04 2015-10-21 广东烛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JP2017091673A (ja) * 2015-11-05 2017-05-25 古河電池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CN207732007U (zh) * 2017-10-23 2018-08-14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极极片以及锂离子电池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1554A (zh) * 2009-08-25 2013-06-12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锂硫电池
CN102306800A (zh) * 2011-08-16 2012-01-04 清华大学 集流体及锂离子电池
CN103326028A (zh) * 2012-03-23 2013-09-25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蓄电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10831A (zh) * 2012-03-26 2012-07-25 龙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79581A (zh) * 2012-10-25 2014-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孔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CN103794794A (zh) * 2012-10-30 2014-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锂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855358A (zh) * 2012-12-07 2014-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锂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与应用
CN104103809A (zh) * 2014-07-31 2014-10-15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锂离子电池合金负极用三层电极结构
CN104993150A (zh) * 2015-07-04 2015-10-21 广东烛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JP2017091673A (ja) * 2015-11-05 2017-05-25 古河電池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CN207732007U (zh) * 2017-10-23 2018-08-14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极极片以及锂离子电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4639A (zh) * 2020-05-28 2020-08-21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564639B (zh) * 2020-05-28 2023-02-28 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WO2022142639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负极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锂金属电池
CN113130843A (zh) * 2021-04-10 2021-07-16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一种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78775A (zh) 一种安全补锂复合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08893B (zh) 锂离子混合型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及其锂离子混合型电容器
JP5711483B2 (ja) 鉛蓄電池用複合キャパシタ負極板の製造法及び鉛蓄電池
CN113258031B (zh) 电池
CN111063860A (zh) 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
KR20130058054A (ko) 전지용 전극의 제조 방법
JP2008108649A (ja) 車両用リチウム二次電池正極の製造方法
CN109906526A (zh) 二次电池
CN114050231A (zh) 一种负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CN108630935A (zh) 一种比能量大于200Wh/Kg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64681A (zh) 一种三重保护的高安全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
CN113394368B (zh) 极片及电化学装置
JP2017091673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CN113013395A (zh) 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293688B (zh) 一种用于锂硫电池体系的石墨烯电极结构
CN115411223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AU2014212256A1 (en) Coated iron electrod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14335460B (zh) 一种快充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28133B (zh) 一种电池
JPH11126600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7488639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電極、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13474920B (zh) 用于可再充电储能设备的电极
CN105428607A (zh) 镍氢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11933997A (zh) 一种锂硫电池错位电芯结构
JP2012174554A (ja) 電池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Guomin

Inventor after: Zhao Shunchang

Inventor after: Long Xiang

Inventor after: Ye Kai

Inventor after: Bin Jianjun

Inventor after: Zhang Juhua

Inventor after: Wang Jun

Inventor after: Zhao Xiaojun

Inventor before: Ye Kai

Inventor before: Zhang Guomin

Inventor before: Long Xiang

Inventor before: Bin Jianjun

Inventor before: Zhao Shuncha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Juhua

Inventor before: Wang Jun

Inventor before: Xiong Jianyun

Inventor before: Zhao Xiaoju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