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52537B - 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及其无线电力接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及其无线电力接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52537B
CN111052537B CN201880054976.3A CN201880054976A CN111052537B CN 111052537 B CN111052537 B CN 111052537B CN 201880054976 A CN201880054976 A CN 201880054976A CN 111052537 B CN111052537 B CN 1110525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structure
wireless power
power receiving
receiving apparatus
po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49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52537A (zh
Inventor
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马库林
阿尔捷姆·鲁道夫维奇·维连斯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052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2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52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525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2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frequency waves
    • H02J50/27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frequency wav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receiving antennas, e.g. rec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4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H02J50/40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the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the two or more receiving devices being integrated in the same unit, e.g. power mats with several coils or antennas with several sub-anten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包括:主体;整流器,布置在主体附近;端口,布置在主体和整流器之间;以及槽,贯穿主体,其中,端口中的每一个将整流器中的每一个电连接到主体,主体和端口接收入射到主体上的电磁辐射的水平极化分量,且槽接收电磁辐射的垂直极化分量。

Description

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及其无线电力接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接收无线电力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包括:用于在没有线缆的情况下传输电力的源、以及用于接收电力的接收器。例如,无线充电***可以使用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当通过闭环的磁通量改变时,电流在闭环中流动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源和接收器可以分别包括用于电力发送和接收的线圈。
作为另一示例,无线充电***的接收器可以包括整流天线。整流天线是天线和整流器的组合。当源向接收器辐射电磁辐射时,接收器的天线可以接收电辐射。天线可以在接收到电磁辐射时产生交流信号。整流器可以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提供了一种具有改进的电力接收性能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
还提供了一种无线电力接收方法,其提供了改进的电力拾取效率。
然而,要解决的问题不限于上述公开。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包括:主体;整流器,与主体相邻地布置;端口,每个端口位于主体和整流器中的相应一个之间;以及槽,贯穿主体,其中每个端口将主体电连接到整流器中的相应一个,主体和端口接收入射在主体上的电磁辐射的水平极化分量,并且槽接收电磁辐射的垂直极化分量。
端口可以包括从主体的一侧向外突出的一对端口。
端口可以包括从主体的另一侧向外突出的另一对端口,并且该一侧和另一侧可以面向相反的方向。
端口可以包括从主体的任一侧向外突出的一对端口。
无线电力接收设备还可以包括:框架,其与端口分开,且整流器介于框架与端口之间;其中,框架包括导电材料,以及,整流器电连接到框架。
端口可以设置在主体的一侧,并且框架可以接触主体的另一侧。
端口可以在与主体的上表面平行的第一方向上从主体突出,并且槽可以在与主体的上表面平行且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
无线电力接收设备还可以包括:基板,其上可以布置主体和端口,并且槽可以露出基板的上表面。
每个槽沿第二方向的长度可以是在基板内产生的EH0模式的波长的一半。
主体沿第二方向的长度可以是在基板内产生的EH1模式的波长的一半。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包括:第一天线结构,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天线结构,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其中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中的每一个包括:主体;整流器,与主体相邻地布置;端口,每个端口位于主体和整流器中的相应一个之间;以及槽,贯穿主体。
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是80°至100°。
第一天线结构的端口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一天线结构的主体突出,并且第一天线结构的槽可以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第二天线结构的端口可以在第二方向上从第二天线结构的主体突出,并且第二天线结构的槽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延伸。
一种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可以包括:广播天线结构,被配置为接收在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传播的电磁辐射;以及整流器,电连接到广播天线结构。
一种无线电力接收设备还可以包括:下基板;以及上基板,堆叠在下基板上,其中,第一天线结构设置在下基板上,并且第二天线结构设置在上基板上。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无线电力接收方法包括:由天线结构接收电磁辐射以产生交流信号;由整流器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以及由开关单元将整流器中的一个电连接到负载单元。
由开关单元将整流器中的一个电连接到负载单元可以包括:由开关单元确定整流器中具有最大能量的整流器;以及由开关单元将具有最大能量的整流器电连接到负载单元。
由开关单元将整流器中的一个电连接到负载单元可以包括:由开关单元将整流器顺序地连接到负载单元。
整流器连接到负载单元的持续时间根据整流器中存储的能量的量而变化。
与开关单元将具有相对少量的能量的整流器连接到负载单元的时间相比,开关单元将具有相对大量的能量的整流器连接到负载单元的时间较长。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
可以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电力接收性能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
可以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电力拾取性能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
然而,本公开的效果不限于此。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的概念框图。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的平面图。
图3是图2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的侧视图。
图4a和图4b是示出了针对图2和图3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的增益的实验结果的曲线图。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的平面图。
图6是图5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的侧视图。
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的平面图。
图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的平面图。
图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的平面图。
图1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的平面图。
图1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的透视图。
图12是图11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的下层的平面图。
图13是图12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的上层的平面图。
图1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的概念框图。
图1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控制无线电力接收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图15的方法的概念框图。
图1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控制无线电力接收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最佳实施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包括:主体;整流器,与主体相邻地布置;端口,每个端口位于主体和整流器中的相应一个之间;以及槽,贯穿主体,其中每个端口将主体电连接到整流器中的相应一个,主体和端口接收入射在主体上的电磁辐射的水平极化分量,并且槽接收电磁辐射的垂直极化分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包括:第一天线结构,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天线结构,在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延伸,其中第一天线结构和第二天线结构中的每一个包括:主体;整流器,与主体相邻地布置;端口,每个端口位于主体和整流器中的相应一个之间;以及槽,贯穿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类似的元件,并且为了清楚起见和便于说明,附图中组件的尺寸可能被放大。同时,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仅是示例,并且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变。
还将理解,当层或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层或基板“之上”或“上”时,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层或基板上,或者还可以存在中间层。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则单数形式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部件“包括”或“包含”元件时,除非有相反的具体描述,否则该部件还可以包括其他元件,而不排除其他元件。
此外,说明书中描述的术语“单元”是指用于处理至少一个功能或操作的单元,并且该单元可以用硬件或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的概念框图。
参考图1,可以提供无线电力发送设备Tx和无线电力接收设备Rx1。无线电力发送设备Tx可以发射射频(RF)波。可以经由RF波将电力传送到无线电力接收设备Rx1。
无线电力接收设备Rx1可以接收RF波。无线电力接收设备Rx1可以包括接收器10、整流单元20和负载单元30。接收器10可以接收RF波。例如,接收器10可以包括天线。接收器10可以通过使用RF波来产生交流信号。例如,交流信号可以是交流电压信号或交流电流信号。接收器10可以将交流信号提供给整流单元20。
整流单元20可以将从接收器10接收的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例如,整流单元20可以包括整流器。例如,直流信号可以是直流电压信号或直流电流信号。整流单元20可以将直流信号提供给负载单元30。
直流信号可以被施加给负载单元30。负载单元30可以是包括负载的电气设备。例如,负载单元30可以包括集成电路和/或电池。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1的平面图。图3是图2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1的侧视图。
参考图2和图3,可以提供无线电力接收设备1,该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包括基板110、天线结构120和整流器200。基板110可以包括电介质材料。例如,基板110可以包括印刷电路板(PCB)。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基板110可以包括接地板(未示出)和负载(未示出)。例如,接地板可以设置在基板110的底表面上或设置在基板110内。接地板可以定位为与天线结构120平行。接地板可以具有使天线结构120接地的功能。
天线结构120可以设置在基板110上。天线结构120可以在与基板110的上表面110u平行的第一方向D1上延伸。天线结构120可以包括主体122和端口124。例如,示出了包括具有矩形形状的主体122和四个端口124的天线结构120。
天线结构120可以包括槽130。槽130可以设置在天线结构120的主体122中。例如,可以提供一对槽130。槽130可以贯穿主体122以露出基板110。槽130可以彼此平行地布置。槽130可以在与基板110的上表面110u平行的第二方向D2上延伸。第二方向D2可以与第一方向D1交叉。槽130可以在第一方向D1上彼此分离。每个槽130的长度可以大约是在基板110内产生的EH0模式的波长的一半。当天线结构120接收垂直极化波时,可以发生EH0模式。槽130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使用以下等式确定:
sin(θ)=(c0/c1)-(λ/d)
(θ:天线结构120的上表面120u的法线与电磁辐射R1之间的夹角,c0:真空中的光速,c1:在EH0模式下,电磁辐射R1在基板110内传播的速度,λ:电磁辐射R1在真空中的波长,以及d:槽130之间的距离)
四个端口124可从主体122向外突出。四个端口124中的一对端口124可以在第一方向D1上从主体122的一侧突出。一对端口124可以在第二方向D2上彼此间隔开。例如,一对端口124可以分别在主体122的一侧的两端处。
另一对端口124可以在与第一方向D1相反的方向上从主体122的另一侧向外突出。主体122的一侧和另一侧可以位于主体122的相对侧上。另一对端口124可以在第二方向D2上彼此间隔开。例如,另一对端口124可以分别位于主体122的另一侧的两端。
天线结构120沿第二方向D2的长度可以比与在基板110中产生的EH1模式下的截止频率相对应的最小尺寸大。例如,天线结构120沿第二方向D2的长度可以等于EH1模式的波长的一半。例如,当电磁辐射R1的频率是5.8吉赫兹(GHz)且基板110的介电常数是2时,天线结构120沿第二方向D2的长度可以是大约18毫米(mm)。天线结构120沿第一方向D1的长度可以等于电磁辐射R1在真空中的至少一个波长。例如,当电磁辐射R1的频率是5.8GHz时,天线结构120沿第一方向D1的长度可以是大约50mm。天线结构120可以包括导电材料。例如,天线结构120可以包括铜(Cu)。
天线结构120可以接收电磁辐射R1。天线结构120可以从沿宽边方向入射到沿端射方向入射的电磁辐射R1中接收电磁辐射R1。例如,天线结构120可以从垂直入射到基板110的上表面110u到与基板110的上表面110u平行的电磁辐射R1中接收电磁辐射R1。
本公开可以提供能够接收沿宽边方向和端射方向入射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1。
电磁辐射R1可以包括水平极化分量和/或垂直极化分量。电磁辐射R1的水平极化分量可以由主体122接收,以在天线结构120中产生第一交流信号。电磁辐射R1的垂直极化分量可以由槽130接收,以在天线结构120中产生第二交流信号。可以经由端口124将第一和第二交流信号提供给整流器200。
本公开可以提供能够接收垂直和水平极化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1。
整流器200可以分别电连接到端口124。整流器200可以与主体122相对地布置,端口124介于整流器200和主体122之间。换言之,主体122可以电连接到端口124中的每一个的一端,而整流器200中的每一个可以电连接到端口124中的每一个的另一端。整流器200可以将第一和第二交流信号转为直流信号。例如,直流信号可以是直流电流信号或直流电压信号。整流器200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用于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的电路。
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天线结构120可以位于移动通信设备的显示器上。例如,天线结构120可以包括其中形成有槽的透明金属栅格。因此,天线结构120可以是透明的。设置在移动通信设备的显示器上的透明天线结构可以无线地接收电力。
在其他示例性实施例中,整流器200可以设置在可从移动通信设备拆卸的单独的盖、外壳、壳体中。
图4a和图4b是示出了针对图2和图3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1的增益的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为了简化描述,可以省略与已经相对于图2和图3给出的描述基本上相同的描述。
参考图4a,无线电力接收设备1接收水平极化的电磁辐射。测量无线电力接收设备1相对于电磁辐射的入射角的增益。入射角是天线结构的上表面的法线与电磁辐射之间的角度。入射角在0°和180°之间变化。例如,当入射角为80°时,无线电力接收设备1的增益为3.5分贝(dB)。
参考图4b,无线电力接收设备1接收垂直极化的电磁辐射R1。例如,当入射角为80°时,无线电力接收设备1的增益为2.5dB。
本公开可以提供能够接收沿宽边方向和端射方向入射且具有水平和垂直极化分量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1。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的平面图。图6是图5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的侧视图。为了简化描述,可以省略与已经相对于图2和图3给出的描述基本上相同的描述。
参考图5和图6,可以提供包括基板110、天线结构120、整流器200和框架300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基板110、天线结构120和整流器200可以与参考图2和图3描述的它们的对应物基本相同。
框架300可以包括导电材料。例如,框架300可以包括金属。框架300可以与天线结构120间隔开,其中整流器200介于框架300和天线结构120之间。换言之,每个整流器200可以位于框架300与天线结构120的相应端口124之间。框架300可以电连接到整流器200。框架300可以执行使整流器200接地的功能。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框架300可以是设置在移动电话的边缘处的移动电话(未示出)的外壳。
本公开可以提供能够接收沿宽边方向和端射方向入射且具有水平和垂直极化分量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2。
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3的平面图。为了简化描述,可以省略与已经相对于图5和图6给出的描述基本上相同的描述。
参考图7,可以提供包括基板110、天线结构120、整流器200和框架300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3。
与参考图5和图6的描述不同,天线结构120可以包括两个端口124。端口124可从主体122的一侧向外突出。换言之,端口124可以不设置在主体122的另一侧上。端口124可以在第二方向D2上彼此间隔开。主体122的另一侧可以直接接触框架300。
整流器200中的每一个可以设置在框架300和相应端口124之间。与参考图5和图6的描述不同,可以提供两个整流器200。天线结构120中产生的第一和第二交流信号可以被直接提供给整流器200,或者可以被框架300反射并提供给整流器200。
本公开可以提供能够接收沿宽边方向和端射方向入射且具有水平和垂直极化分量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3。
图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4的平面图。为了简化描述,可以省略与已经相对于图5和图6给出的描述基本上相同的描述。
参考图8,可以提供包括基板110、天线结构120、整流器200和框架300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4。
与参考图5和图6的描述不同,天线结构120可以包括两个端口124。端口124可以分别从主体122的一侧和另一侧向外突出。端口124可以在第一方向D1上彼此间隔开。
主体122中布置在主体122的一侧和另一侧之间的其他侧可以在第二方向D2上接触框架300。主体122的另一侧可以沿第一方向D1延伸。主体122的另一侧可以在第二方向D2上与端口124分离。
槽130可以由天线结构120和框架300限定。槽130可以各自露出天线结构120和框架300的内表面。每个槽130可以形成为使得天线结构120的沿着第一方向D1的内表面可以面向框架300的沿着第一方向D1的内表面。
整流器200中的每一个可以设置在框架300和相应端口124之间。与参考图5和图6的描述不同,可以提供两个整流器200。
本公开可以提供能够接收沿宽边方向和端射方向入射且具有水平和垂直极化分量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4。
图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5的平面图。为了简化描述,可以省略与已经相对于图2和图3给出的描述基本上相同的描述。
参考图9,可以提供包括基板110、第一天线结构120a、第二天线结构120b和整流器200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5。基板110可以与参考图2和图3描述的基板110基本上相同。
除了其布置方向外,第一天线结构120a和第二天线结构120b中的每一个可以与参考图2和图3描述的天线结构120基本上相同。第一天线结构120a可以在与基板110的上表面平行的第一方向D1上延伸。对于在第一方向D1和与第一方向D1相反的方向上入射的电磁辐射的接收,第一天线结构120a可以具有高效率。
第二天线结构120b可以在与第一方向D1相交并且与基板110的上表面110u平行的第二方向D2上延伸。对于在第二方向D2和与第二方向D2相反的方向上入射的电磁辐射的接收,第二天线结构120b可以具有高效率。
第一天线结构120a延伸的方向与第二天线结构120b延伸的方向之间的角度可以为大约80°至大约100°。例如,第一天线结构120a延伸的方向可以与第二天线结构120b延伸的方向正交。
沿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入射的电磁辐射可以在无线电力接收设备5中分别由第一天线结构120a和第二天线结构120b接收。沿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之间的方向入射的电磁辐射的一部分可以在无线电力接收设备5中由第一天线结构120a接收,而其余部分可以在其中由第二天线结构120b接收。本公开可以提供相对于与基板110的上表面110u平行的入射方向具有均匀接收效率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5。
整流器200可以分别电连接到第一天线结构120a和第二天线结构120b的相应端口。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整流器200可以通过贯穿基板110的通孔(未示出)电连接到接地板(未示出)和负载(未示出)。
本公开可以提供能够接收沿宽边方向和端射方向入射且具有水平和垂直极化分量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5。
图1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6的平面图。为了简化描述,可以省略与已经相对于图9给出的描述基本相同的描述。
参考图10,可以提供包括基板110、第一天线结构120a和第二天线结120、广播天线结构140以及整流器200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6。
不同于参照图9描述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5,无线电力接收设备6还可以包括广播天线结构140和分别电连接到广播天线结构140的整流器200。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广播天线结构140均可以接收沿广播方向入射的电磁辐射。例如,每个广播天线结构140可接收与其上表面140u成大约50°至大约90°的角度的电磁辐射。因此,无线电力接收设备6的电力接收效率可以提高。
整流器200可以分别电连接到广播天线结构140。整流器200可以分别接收由相应的广播天线结构140产生的交流信号。整流器200可以分别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并且将直流信号传输到负载单元(未示出)。
本公开可以通过第一天线结构120a和第二天线结构120b以及广播天线结构140为无线电力接收设备6提供改善的电力接收效率。本公开可以提供能够接收沿宽边方向和端射方向入射且具有水平和垂直极化分量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6。
图1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7的透视图。图12是图11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7的下层的平面图。图13是图11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7的上层的平面图。为了简化描述,可以省略与已经相对于图2、图3和图10给出的描述基本上相同的描述。
参考图11至图13,可以提供具有多层结构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7。无线电力接收设备7可以包括下层LL和上层UL。下层LL和上层UL可以沿着与基板110的上表面110u垂直的第三方向D3堆叠。
下层LL可以包括基板110、第一天线结构120a、广播天线结构140和整流器200。第一天线结构120a可以沿着与基板110的上表面110u平行的第一方向D1延伸。
上层UL可以包括基板110、第二天线结构120b、广播天线结构140和整流器200。第二天线结构120b可以沿着与基板110的上表面110u平行且与第一方向D1相交的第二方向D2延伸。例如,第一天线结构120a和第二天线结构120b延伸的方向之间的角度可以为大约80°至大约100°。例如,第一天线结构120a延伸的方向可以与第二天线结构120b延伸的方向正交。
本公开可以通过第一天线结构120a和第二天线结构120b以及广播天线结构140为无线电力接收设备7提供改善的电力接收效率。本公开可以提供能够接收沿宽边方向和端射方向入射且具有水平和垂直极化分量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7。
图1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无线充电***的概念框图。为了简化描述,可以省略与已经相对于图1给出的描述基本相同的描述。
参考图14,可以提供无线电力发送设备Tx和无线电力接收设备Rx2。与参考图1描述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Rx1不同,无线电力接收设备Rx2还可以包括开关单元40。
开关单元40可以控制整流单元20和负载单元30之间的电连接。例如,开关单元40可以从整流单元20的整流器(未示出)中确定一个整流器,并且将该整流器电连接到负载单元30。作为另一示例,开关单元40可以调整整流器电连接到负载单元30的持续时间。
图1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控制无线电力接收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6是用于说明图15的方法的概念框图。为了简化描述,可以省略与已经相对于图2、图3和图10给出的描述基本上相同的描述。
参考图15和图16,接收器10可以通过无线接收电力来产生交流信号(S110)。接收器10可以包括天线结构120和广播天线结构140。天线结构120中的每一个可以与参考图2和图3描述的那些基本上相同。广播天线结构140可以与参考图10描述的那些基本上相同。例如,示出了两个天线结构120和两个广播天线结构140。天线结构120的数量和广播天线结构140的数量不限于2。接收器10可以向整流单元20提供交流信号。
整流单元20可以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S120)。整流单元20可以包括第一整流器200-1至第十整流器200-10。第一整流器200-1至第八整流器200-8可以分别通过使用经由天线结构120的端口(图2的124)施加的交流信号来产生直流信号。第九整流器200-9和第十整流器200-10可以分别通过使用从广播天线结构140施加的交流信号来产生直流信号。第一整流器200-1至第十整流器200-10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输出电容器(未示出)。第一整流器200-1至第十整流器200-10可以通过使用直流信号将能量分别存储在其相应的输出电容器中。
开关单元40可以从第一整流器200-1至第十整流器200-10中选择一个整流器(S130)。例如,所选择的整流器可以是第一整流器200-1至第十整流器200-10中具有最大能量的整流器。最大能量可以指输出电容器中存储的最大能量。
开关单元40可以将所选择的整流器连接到负载单元30(S140)。例如,开关单元40可以将具有最大能量的整流器电连接到负载单元30。因此,可以由开关单元40将所选择的整流器产生的能量提供给负载单元30。
一般地,整流器可以具有其自身的固有特性。例如,整流器可以具有不同的能量累积水平和特定电压值。在本公开中,因为具有最大能量的整流器连接到负载单元30,所以可以与整流器的固有特性无关地拾取功率。因此,可以改善电力拾取特性。
图1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控制无线电力接收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为了简化描述,可以省略与已经相对于图15给出的描述基本相同的描述。
参考图16和图17,接收器10可以通过无线接收电力来产生交流信号(S210)。整流单元20可以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S220)。
与参考图15的描述不同,开关单元40可以以顺序的方式将第一整流器200-1至第十整流器200-10电连接到负载单元30(S230)。例如,开关单元40可以首先将第一整流器200-1电连接到负载单元30。随后,开关单元40可以断开第一整流器200-1与负载单元30之间的电连接,并且将第二整流器200-2电连接到负载单元30。通过这样做,开关单元40可以以顺序的方式将第一整流器200-1至第十整流器200-10电连接到负载单元30。
第一整流器200-1至第十整流器200-10可在不同时间分别电连接到负载单元。第一整流器200-1至第十整流器200-10连接到负载单元30的持续时间可以根据第一整流器200-1至第十整流器200-10中的能量的量来确定。例如,整流器具有的能量越多,整流器连接到负载单元30的时间越长。
整流器一般可以具有自己的固有特性。例如,整流器可以具有不同的能量累积水平和特定电压值。根据本公开,因为存储在整流器中的能量越多,整流器连接到负载单元30的时间越长,所以可以改善电力拾取特性。
本公开的技术思想的实施例的以上描述提供了用于描述本公开的技术思想的示例。因此,本公开的技术思想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通过在本公开的技术思想内组合并实施实施例来进行修改和改变。

Claims (9)

1.一种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包括:
基板,包括电介质材料;
天线结构,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天线结构包括主体和多个端口;
整流器,与所述天线结构的主体相邻地布置;以及
槽,贯穿所述天线结构的主体以露出所述基板,
其中,所述多个端口中的每一个位于所述主体和所述整流器中的相应一个整流器之间,并且将所述主体电连接到所述整流器中的所述相应一个整流器,
其中,所述天线结构在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平行的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多个端口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主体突出;
其中,所述槽在与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平行的第二方向上延伸;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使得当电磁辐射入射在所述主体上时,所述主体和所述多个端口接收所述电磁辐射的水平极化分量,并且所述槽接收所述电磁辐射的垂直极化分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端口包括从所述天线结构的主体的第一侧向外突出的一对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端口包括从所述天线结构的主体的另一侧向外突出的另一对端口,并且
所述第一侧和所述另一侧面向相反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其中,所述多个端口包括从所述主体的任一侧向外突出的一对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与所述多个端口分开,所述整流器介于所述框架与所述多个端口之间,
其中,所述框架包括导电材料,并且
所述整流器电连接到所述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其中,
所述天线结构是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天线结构;并且
所述无线电力接收设备还包括:第二天线结构,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
其中,所述第二天线结构包括:
主体;
整流器,与所述主体相邻地布置;
端口,每个端口位于所述主体与所述整流器中的相应一个整流器之间;以及
槽,贯穿所述主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是80°至10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天线结构的端口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从所述第二天线结构的主体突出,并且
所述第二天线结构的槽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电力接收设备,还包括:
广播天线结构,被配置为接收在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上传播的电磁辐射;以及
整流器,电连接到所述广播天线结构。
CN201880054976.3A 2017-09-07 2018-09-07 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及其无线电力接收方法 Active CN1110525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RU2017131462A RU2652168C1 (ru) 2017-09-07 2017-09-07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еобразования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ого излучения в постоянный ток
RU2017131462 2017-09-07
PCT/KR2018/010476 WO2019050319A2 (ko) 2017-09-07 2018-09-07 무선 전력 수신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무선 전력 수신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52537A CN111052537A (zh) 2020-04-21
CN111052537B true CN111052537B (zh) 2023-11-14

Family

ID=62045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4976.3A Active CN111052537B (zh) 2017-09-07 2018-09-07 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及其无线电力接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128178B2 (zh)
EP (1) EP3654489B1 (zh)
KR (1) KR102661805B1 (zh)
CN (1) CN111052537B (zh)
RU (1) RU2652168C1 (zh)
WO (1) WO2019050319A2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43811A (en) 1987-11-23 1990-07-24 Canadian Patents And Development Limited Dual polarization electromagnetic power reception and conversion system
CA1307842C (en) 1988-12-28 1992-09-22 Adrian William Alden Dual polarization microstrip array antenna
JP2990083B2 (ja) 1996-12-27 1999-12-13 静岡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用アンテナ装置
JP3815108B2 (ja) 1999-03-19 2006-08-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レクテナ装置
EP1880444A1 (en) 2005-05-13 2008-01-23 Fractus, S.A. Antenna diversity system and slot antenna component
US7400253B2 (en) * 2005-08-04 2008-07-15 Mhcmos, Llc Harvesting ambient radio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energy for powering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s, sensors and sensor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US8682261B2 (en) 2009-02-13 2014-03-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sharing for wirelessly powered devices
TWI393291B (zh) 2009-03-27 2013-04-11 Acer Inc 一種單極槽孔天線
TWI495195B (zh) 2009-08-04 2015-08-01 Ind Tech Res Inst 太陽能光電轉換裝置
US8362745B2 (en) * 2010-01-07 2013-01-29 Audiov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rvesting energy
US8847824B2 (en) * 2012-03-21 2014-09-30 Battelle Energy Alliance, Llc Apparatuses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to direct current
US20150326143A1 (en) 2014-05-07 2015-11-12 Energous Corporation Synchronous Rectifier Design for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RU124852U1 (ru) * 2012-07-19 2013-02-10 Александр Викторович Атаманов Беспроводная заряд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маломощных потребителей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энергии
US9672975B2 (en) 2012-09-11 2017-06-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coil arrangements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US9705183B2 (en) 2013-06-19 2017-07-11 Intermec Ip Corp. Wirelessly reconfigurable antenna
GB2517907B (en) * 2013-08-09 2018-04-11 Drayson Tech Europe Ltd RF Energy Harvester
KR102280579B1 (ko) 2013-12-19 2021-07-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충전 회로, 이를 포함하는 충전 시스템 및 무선전력 수신기
KR102152653B1 (ko) 2014-08-18 2020-09-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수신 장치
US10096887B2 (en) 2014-09-15 2018-10-09 Blackberry Limited Mobile device with tri-band antennas incorporated into a metal back side
KR101640785B1 (ko) * 2014-09-25 2016-07-19 국방과학연구소 광대역 렉테나 및 렉테나용 정류 장치
JP6384550B2 (ja) 2014-10-20 2018-09-0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無線通信モジュー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50319A2 (ko) 2019-03-14
EP3654489B1 (en) 2023-11-01
CN111052537A (zh) 2020-04-21
EP3654489A4 (en) 2020-10-07
US20210152024A1 (en) 2021-05-20
EP3654489A2 (en) 2020-05-20
KR20190027769A (ko) 2019-03-15
RU2652168C1 (ru) 2018-04-25
KR102661805B1 (ko) 2024-04-30
US11128178B2 (en) 2021-09-21
WO2019050319A3 (ko) 2019-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18725B2 (en) Dual-polarized antenna and antenna array
US11387568B2 (en) Millimeter-wave antenna array element, array antenna, and communications product
EP3289635B1 (en) Antennas including an array of dual radiating elements and power dividers for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s
US7589687B2 (en) Antenna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ntenna element excited through multiple feeding points
US8754820B2 (en) Antenna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adjuster and antenna element excited through multiple feeding points
EP3179553A1 (en) Antenna array
WO2016162907A1 (en) Antennas including dual radiating elements for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s
JP2012231266A (ja) アンテナ装置
US20140354510A1 (en) Antenna system providing simultaneously identical main beam radiation characteristics for independent polarizations
US20230208027A1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3688840B1 (en) Perpendicular end fire antennas
US10148002B2 (en) Horizontally-polarized antenna for microcell coverage having high isolation
US20020047802A1 (en) Patch antenna device
CN111052537B (zh) 无线电力接收设备及其无线电力接收方法
US10461403B2 (en) Antenna device
Al-Nuaimi et al.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of a dual element IFA array at 3 GHz for MIMO terminals
CN108172993B (zh) 一种双极化频率可重构天线
KR960039493A (ko) 전계/자계 마이크로스트립 안테나
CN114336016A (zh) 一种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7117495A (zh) 一种天线装置和终端设备
KR960039492A (ko) 전계/자계 마이크로스트립 안테나
CN117134100A (zh) 天线结构及天线阵列
KR20200029324A (ko) 칩 안테나 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