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43724A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43724A
CN111043724A CN201911395840.1A CN201911395840A CN111043724A CN 111043724 A CN111043724 A CN 111043724A CN 201911395840 A CN201911395840 A CN 201911395840A CN 111043724 A CN111043724 A CN 1110437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let
temperature
air
outlet temperature
electric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958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红波
赵继斌
刘丙磊
孙川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9584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437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0437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37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34Heater, e.g. gas burner, electric air he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辅助电加热器的控制精度差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当空调器制热运行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当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等于预设温度时,开启第一电加热段;在第一电加热段开启后,每隔第一预设时间段,检测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判断出风温度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的大小;当出风温度大于等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提高内风机的转速。本申请的控制方法能够提高辅助电加热的控制精度,维持制热量恒定,保持制热效果稳定。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基本能够满足用户的制冷和制热需求。但是在一些极端天气条件下,如冬季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时,空调器在制热循环过程中,由于室外环境温度低,室外换热器的蒸发压力和蒸发温度均下降至一个较低的水平,此时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变差,空调器的制热效果明显下降。
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2993410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内置无助电加热器的空调器室外机,其通过在室外机的冷凝器下方设置辅助电加热器,由室外机主控制板控制辅助电加热器的启停,当室外环温低于设定值且空调开启制热时,辅助电加热器自动开启预热***冷媒,以达到提高制热工况下的蒸发温度、继而提高制热能效的目的。类似地,公开号为CN203364511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具有强制制热效果的空调蒸发器,其通过在蒸发器本体中嵌入电加热网,在蒸发器本体上安装用于感应室外环境温度的室外温度探头,实现在低温制热时空调器仍能有较好的制热效果。
虽然上述技术方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低温制热时室外换热器换热效果差的问题,但是,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如下问题:上述的技术方案只能基于室外环境温度或加热时间对辅助电加热器进行简单的开关控制,这就造成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空调***的制热量会随辅助电加热器的开关而波动,继而导致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忽高忽低,无法保持恒定。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辅助电加热器的控制精度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内风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配置有第一电加热段和第二电加热段,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所述空调器制热运行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
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等于预设温度时,开启所述第一电加热段;
在所述第一电加热段开启后,每隔第一预设时间段,检测所述室内机的出风温度;
判断所述出风温度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的大小;
当所述出风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提高所述内风机的转速。
在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提高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每隔第二预设时间段,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和所述室内机的出风温度;
分别判断所述出口温度与第一出口温度阈值的大小和所述出风温度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的大小;
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一电加热段的开闭和所述内风机的转速。
在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一电加热段的开闭和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出口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出口温度阈值,并且/或者所述出风温度阈值仍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关闭所述第一电加热段并降低所述内风机的转速;
当所述出口温度小于所述第一出口温度阈值且所述出风温度小于所述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降低所述内风机的转速。
在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每隔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
判断所述出口温度与第一出口温度阈值的大小;
当所述出口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出口温度阈值,且所述出风温度小于所述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关闭所述第一电加热段。
在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关闭所述第一电加热段”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每隔第三预设时间段,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和所述室内机的出风温度;
分别判断所述出口温度与第二出口温度阈值的大小和所述出风温度与第二出风温度阈值的大小;
当所述出口温度小于所述第二出口温度阈值,且所述出风温度小于所述第二出风温度阈值时,开启所述第一电加热段;
其中,所述第二出口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出口温度阈值,所述第二出风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出风温度阈值。
在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每隔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
判断所述出口温度与第一出口温度阈值的大小;
当所述出口温度小于所述第一出口温度阈值,且所述出风温度小于所述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开启所述第二电加热段。
在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开启所述第二电加热段”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每隔第四预设时间段,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和所述室内机的出风温度;
分别判断所述出口温度与所述第一出口温度阈值的大小和所述出风温度与所述第一出风温度阈值的大小;
当所述出风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提高所述内风机的转速。
在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提高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每隔第五预设时间段,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和所述室内机的出风温度;
分别判断所述出口温度与第一出口温度阈值的大小和所述出风温度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的大小;
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二电加热段的开闭和所述内风机的转速。
在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二电加热段的开闭和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出口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出口温度阈值,并且/或者所述出风温度阈值仍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关闭所述第二电加热段并降低所述内风机的转速;
当所述出口温度小于所述第一出口温度阈值且所述出风温度小于所述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降低所述内风机的转速。
在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出口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出口温度阈值,且所述出风温度小于所述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关闭所述第二电加热段;
当所述出口温度小于所述第一出口温度阈值,且所述出风温度小于所述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保持所述第二电加热段开启。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室内机包括内风机,室外机包括室外换热器,室外换热器配置有第一电加热段和第二电加热段,控制方法包括:当空调器制热运行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当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等于预设温度时,开启第一电加热段;在第一电加热段开启后,每隔第一预设时间段,检测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判断出风温度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的大小;当出风温度大于等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提高内风机的转速。
通过在开启第一电加热段后每隔第一预设时间段检测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并在出风温度大于等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控制内风机提高转速,本申请的控制方法能够提高辅助电加热的控制精度,维持制热量恒定,在保持电加热开启辅助室外换热器换热的条件下,避免由于出风温度过高而导致的烫伤皮肤。
进一步地,通过在检测室内机的出风温度的同时每隔第一预设时间检测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并在出口温度小于第一出口温度阈值,且出风温度小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开启第二电加热段,使得本申请实现了辅助热交换的分阶段控制,因此本申请在实施过程中不会出现单个电加热段的开关导致空调***的制热量出现波动,继而导致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忽高忽低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图;
图2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逻辑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室外机;11、压缩机;12、四通阀;13、室外换热器; 14、外风机;15、电子膨胀阀;16、控制器;17、室外温度传感器;18、出口温度传感器;2、室内机;21、室内换热器;22、内风机;23、出风温度传感器;31、第一电加热段;32、第二电加热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下述实施例中虽然将各个步骤按照先后次序的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实现本实施例的效果,不同的步骤之间不必按照这样的次序执行,其可以同时(并行)执行或以颠倒的次序执行,这些简单的变化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首先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空调器的结构进行描述。其中,图1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图,图中以实线表示连接管路,点划线表示控制线路。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空调器包括室外机1和室内机2,室外机1包括压缩机11、四通阀12、室外换热器13、外风机14、电子膨胀阀15、控制器16,室内机2主要包括室内换热器21和内风机22。其中压缩机11、四通阀12、室内换热器21、电子膨胀阀15、室外换热器 13通过管路连接形成制冷剂循环,压缩机11、四通阀12、电子膨胀阀 15、内风机22和外风机14分别与控制器16连接,以便控制器16控制它们的工作。
室外换热器13还配置有彼此独立的第一电加热段31和第二电加热段32,第一电加热段31和第二电加热段32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加热流过室外换热器13的制冷剂。其中,第一电加热段31和第二电加热段32可以都设置为电加热带,该电加热带缠绕在室外换热器13的换热管上,并且每个电加热带的外侧还包裹有保温层。第一电加热段31和第二电加热段32均与控制器16连接,以便控制器16能够控制它们的开闭。
第一电加热带31和第二电加热带32并非限制性的,在能够实现直接或间接的加热流过室外换热器13的制冷剂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调整。例如,第一电加热带31和第二电加热带32 除都采用电加热带之外,还可以采用电加热板,将电加热板设置于室外换热器13的两层换热管之间,当第一电加热带31和第二电加热带32开启时,间接加热室外换热器13中的制冷剂。再如,第一电加热带31和第二电加热带32还可以采用加热丝、加热棒或加热管等,并且上述加热带可以直接设置在换热管中,只要将其接线端子置于换热管外连接电源和控制器16,即可实现对换热管中的制冷剂直接加热的目的。
继续参照图1,室外机1中还设置有检测室外环境温度的室外温度传感器17,该室外温度传感器17与控制器16连接,从而控制器 16能够基于其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控制第一电加热段31和第二电加热段32的开闭。
室外换热器13的出口处还设置有检测室外换热器13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的出口温度传感器18,该出口温度传感器18与控制器16 连接,从而控制器16能够基于其检测到的室外换热器13出口处的制冷剂的温度控制第一电加热段31和第二电加热段32的开闭。
室内机2的出风口处还设置有能够检测室内机2出风温度的出风温度传感器23,该出风温度传感器23与控制器16连接,从而控制器16能够基于其检测到的室内机2的出风温度控制第一电加热段31和第二电加热段32的开闭。
接下来参照图2,对本申请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进行描述。其中,图2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2所示,为解决现有的辅助电加热器的控制精度差的问题,本申请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S100、当空调器制热运行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例如,在空调器接收到制热运行的指令后,通过室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环境的温度。
S200、当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等于预设温度时,开启第一电加热段;例如,预设温度为-5℃,室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室外环境温度为-10 ℃时,证明此时室外环境温度较低,如果正常制热,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较差,将导致空调器的整体制热量较低,室内机出风温度较低,影响制热效果,此时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加热段开启,以对室外换热器中的冷媒进行加热,辅助室外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以提高室外换热器的蒸发温度和蒸发压力,从而提升空调器的制热量。
S300、在第一电加热段开启后,每隔第一预设时间段,检测室内机的出风温度;例如,第一预设时间段为1min,在第一电加热段开启后,每隔1min,通过和室内机中设置的出风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内机的出风温度,以判断空调器在开启第一电加热段后的运行效果。当然,第一预设时间段的设置并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调整。
S400、判断出风温度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的大小;例如,在将测到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后,将出风温度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比较;第一出风温度阈值可以为室内机的出风温度较高时的温度值,当出风温度达到该阈值时,证明室内机的出风温度较高,可能会由于出风温度过高导致用户烫伤等情况。
S500、当出风温度大于等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提高内风机的转速;例如,当出风温度大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证明此时出风温度较高,容易引起烫伤,此时提高内风机的转速,如在当前的转速基础上提高200r/min,以增加室内空气与室内换热器的换热,降低出风温度,以使出风温度降低至较佳的区间。
通过在开启第一电加热段后每隔第一预设时间段检测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并在出风温度大于等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控制内风机提高转速,本申请的控制方法能够提高辅助电加热的控制精度,维持制热量恒定,在保持电加热开启辅助室外换热器换热的条件下,避免由于出风温度过高而导致的烫伤皮肤。
下面参照图3,对本申请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其中,图3为本申请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逻辑图。
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400之后,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每隔第一预设时间段,检测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和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分别判断出口温度与第一出口温度阈值的大小和出风温度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的大小;当出风温度大于等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提高内风机的转速。当出口温度小于第一出口温度阈值,且出风温度小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开启第二电加热段。当出口温度大于等于第一出口温度阈值,且出风温度小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关闭第一电加热段。
其中,第一出口温度阈值可以为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较佳时的临界温度值,当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达到或即将达到该第一出口温度阈值时,室外换热器的换热能力达到较佳的状态,其蒸发温度和蒸发压力都处于较为理想的区间,该阈值可以通过试验确定。第一出风温度阈值可以为室内机的出风温度较高时的温度值,当出风温度达到该阈值时,证明室内机的出风温度较高,可能会由于出风温度过高导致用户烫伤等情况。例如,第一出口温度阈值可以选择5℃-20℃中的任意值,优选地可以选择18℃等。第一出风温度阈值可以选择55℃-60℃中的任意值,如选择55℃等。当然,第一出口温度阈值和第一出风温度阈值都是可以通过试验进行确定的,对于不同机型的空调器或不同地区的使用环境来说,上述阈值均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调整。
举例而言,以第一出口温度阈值为18℃、第一出风温度阈值为55℃为例,当出风温度大于55℃时,证明此时出风温度较高,如果出风温度持续上升,容易引起出风过高而烫伤皮肤,此时,当出风温度大于55℃时,无论出口温度如何,均控制提高内风机的转速,如在当前的转速基础上提高200r/min,以增加室内空气与室内换热器的换热,降低出风温度,以使出风温度降低至较佳的区间。
当出口温度小于18℃时,证明此时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仍未达到最佳,只采用第一电加热段对室外换热器中的制冷剂进行加热效果仍不理想。同样地,当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小于55℃时,证明此时室内机的出风温度仍有上升的空间,以提供给用户更加舒适的出风温度。因此,当出口温度小于18℃和出风温度小于55℃同时满足时,可以控制开启第二电加热段,进一步增强室外换热器的电加热功率,从而提高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提升出口温度和出风温度。
当出口温度大于等于18℃时,证明此时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已经超过较佳的区间,可能会对后端压缩机的运行带来不良的影响,进而影响空调器的运行稳定性和换热效果。此时,即使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小于55℃,出风温度仍有上升的空间,但是为保证压缩机的工作寿命,避免压缩机运行不良,也应该控制关闭第一电加热段,以降低压缩机运行不良的风险。
继续参照图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提高内风机转速之后,即在步骤S500之后,控制方法还包括:每隔第二预设时间段,检测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和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分别判断出口温度与第一出口温度阈值的大小和出风温度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的大小;基于判断结果,控制第一电加热段的开闭和内风机的转速。具体地,当出口温度大于等于第一出口温度阈值,并且/或者出风温度阈值仍大于等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关闭第一电加热段并降低内风机的转速;当出口温度小于第一出口温度阈值且出风温度小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降低内风机的转速。
其中,第二预设时间段可以与第一预设时间段设置相同,为 1min,当然该时间段也可以进行调整,比如选取20s-70s中的任意值等。
举例而言,以第二预设时间为30s、第一出口温度阈值为18 ℃、第一出风温度阈值为55℃为例,每隔30s对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和室内机的出风温度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大于等于18℃时,证明此时虽然室内风机转速提升了200r/min,加强了换热,但是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仍然超过换热效果较佳时的温度区间,可能会对后端压缩机的运行带来不良的影响,进而影响空调器的运行稳定性和换热效果。同样地,当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大于等于55℃时,证明虽然内风机转速提升,出风温度有所下降,但该出风温度没有下降到合理的范围,仍然过高,此时如果出风温度持续过高,不仅给用户带来不好的制热体验,还可能带来烫伤皮肤的风险。此时,当两判断条件至少满足其一时,则控制关闭第一电加热段并降低内风机的转速,如内风机转速降低200/rmin,以降低压缩机运行不良或出风温度过高的风险。
反之,当出口温度小于18℃时,证明在提高内风机转速后,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有所下降或仍未达到最佳。同样地,当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小于55℃时,证明经过内风机转速的提高后,室内机的出风温度有所下降,并且已经下降至比较合理的范围。因此,当出口温度小于 18℃和出风温度小于55℃同时满足时,可以不作任何调整,保持当前运行状态,也可以适当降低内风机的转速,如先前提升转速200r/min的前提下,控制内风机的转速下降50r/min,此时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和室内机的出风温度都会有所回升,有利于实现更好的制热效果,保证制热量处于较佳的区间。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关闭第一电加热段之后,控制方法还包括:每隔第三预设时间段,检测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和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分别判断出口温度与第二出口温度阈值的大小和出风温度与第二出风温度阈值的大小;当出口温度大于等于第二出口温度阈值,并且/或者出风温度大于等于第二出风温度阈值时,保持第一电加热段关闭。当出口温度小于第二出口温度阈值,且出风温度小于第二出风温度阈值时,开启第一电加热段;其中,第二出口温度阈值小于第一出口温度阈值,第二出风温度阈值小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
本申请中,关闭第一电加热段既可以是在出口温度大于等于第一出口温度阈值,且出风温度小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关闭第一电加热段,也可以是在内风机转速提高后进一步判断出口温度大于等于第一出口温度阈值,并且/或者出风温度阈值仍大于等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关闭第一电加热段并降低内风机的转速。
其中,第三预设时间段可以基于试验或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考虑到关闭第一电加热段后由于室外环境温度较低,因此室外换热器的温降较快,因此可以将第三预设时间段设置为10s-40s等。当然,如果室外环境温度虽然小于预设温度值但其温度值相对较高,也可以将第三预设时间段延长至50s、60s甚至70s等。第二出口温度阈值可以为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较差时的临界温度值,当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降低至或即将降低至该第二出口温度阈值时,室外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将下降至较差的状态;第二出风温度阈值可以为室内机的出风温度较低时的温度值,当出风温度下降至该阈值时,证明室内机的出风温度较低,如果继续降低则会给用户带来出风较凉的感受。第二出口温度阈值可以选择0℃-5℃中的任意值,如3℃等。第二出风温度阈值可以选择40℃-50 ℃中的任意值,如选择45℃等。第二出口温度阈值和第二出风温度阈值都是可以通过试验进行确定的,对于不同机型的空调器或不同地区的使用环境来说,上述阈值均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调整。
举例而言,以第三预设时间段为20s、第二出口温度阈值为 3℃、第二出风温度阈值为45℃为例,每隔20s采集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和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当出口温度小于3℃时,证明此时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较差,空调器的整体制热量不足。同样地,当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小于45℃时,证明此时室内机的出风温度较低,会给用户带来出风较凉的感受。因此,当出口温度小于3℃和出风温度小于45℃同时满足时,可以重新开启第一电加热段,以对室外换热器进行辅助热交换,提高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提升出口温度和出风温度,维持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和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区间。
相反,当出口温度大于等于3℃时,证明此时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仍处于较佳的区间,空调器的运行稳定性和换热效果虽然有所下降当仍可以保证。同样地,当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大于等于45℃时,虽然出风温度有所降低,但仍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此时,当两判断条件至少满足其一时,则控制第一电加热段保持关闭,以维持当前的运行状态,节约能源。
继续参照图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开启第二电加热段之后,控制方法还包括:每隔第四预设时间段,检测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和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分别判断出口温度与第一出口温度阈值的大小和出风温度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的大小;基于判断结果,控制内风机的转速和第二电加热段的开闭。具体地,当出风温度大于等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提高内风机的转速;当出口温度大于等于第一出口温度阈值,且出风温度小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关闭第二电加热段;当出口温度小于第一出口温度阈值,且出风温度小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保持第二电加热段开启。
其中,第四预设时间段与上述其他预设时间段类似,可以基于试验确定,或者基于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选择。如考虑到开启第二电加热段后加热功率较高,因此可以将第二预设时间段调整为比第一预设时间段稍短的时间,如10s-40s等。
举例而言,以第四预设时间段为30s、第一出口温度阈值为 18℃、第一出风温度阈值为55℃为例,每隔30s检测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和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当出风温度大于55℃时,证明此时出风温度较高,容易引起烫伤,此时提高内风机的转速,如在当前的转速基础上提高200r/min,以增加室内空气与室内换热器的换热,降低出风温度,以使出风温度降低至较佳的区间。同时,由于室内换热器的换热更加充分,还能部分降低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保证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不至于过高。
当出口温度大于等于18℃时,证明此时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已经超过较佳的区间,可能会对后端压缩机的运行带来不良的影响,进而影响空调器的运行稳定性和换热效果。此时,即使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小于55℃,出风温度仍有上升的空间,但是为保证压缩机的工作寿命,避免压缩机运行不良,也应该控制关闭第二电加热段,以降低压缩机运行不良的风险,维持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和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区间。
当出口温度小于18℃时,证明此时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仍未达到最佳,采用第一电加热段和第二电加热段对室外换热器中的制冷剂进行加热仍没有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同样地,当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小于55℃时,证明此时室内机的出风温度仍有上升的空间,以提供给用户更加舒适的出风温度。因此,当出口温度小于18℃和出风温度小于 55℃同时满足时,可以保持当前的运行状态,即控制第一电加热段和第二电加热段均开启,等待下一判断时间点到来时再进一步判断是否符合关闭条件。
继续参照图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开启第二电加热段并且提高内风机的转速的步骤之后,控制方法还包括:每隔第五预设时间段,检测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和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分别判断出口温度与第一出口温度阈值的大小和出风温度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的大小;基于判断结果,控制第二电加热段的开闭和内风机的转速。具体地,当出口温度大于等于第一出口温度阈值,并且/或者出风温度阈值仍大于等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关闭第二电加热段并降低内风机的转速;当出口温度小于第一出口温度阈值且出风温度小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降低内风机的转速。
其中,第五预设时间段可以与第二预设时间段采用相同的设置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设置方式,在此不再赘述。比如第五预设时间段选取20s-70s中的任意值等。举例而言,以第二预设时间为30s、第一出口温度阈值为18℃、第一出风温度阈值为55℃为例,每隔30s对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和室内机的出风温度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大于等于18℃时,证明此时虽然室内风机转速提升了200r/min,加强了换热,但是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仍然超过换热效果较佳时的温度区间,可能会对后端压缩机的运行带来不良的影响,进而影响空调器的运行稳定性和换热效果。同样地,当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大于等于55℃时,证明虽然内风机转速提升,出风温度有所下降,但该出风温度没有下降到合理的范围,仍然过高,此时如果出风温度持续过高,不仅给用户带来不好的制热体验,还可能带来烫伤皮肤的风险。此时,当两判断条件至少满足其一时,则控制关闭第二电加热段并降低内风机的转速,如内风机转速降低200/rmin,以降低压缩机运行不良或出风温度过高的风险,维持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和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为合理的区间。
反之,当出口温度小于18℃时,证明在提高内风机转速后,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有所下降或仍未达到最佳。同样地,当室内机的出风温度小于55℃时,证明及经过内风机转速的提高后,室内机的出风温度有所下降,并且已经下降至比较合理的范围。因此,当出口温度小于18℃和出风温度小于55℃同时满足时,可以不作任何调整,保持当前运行状态,也可以适当降低内风机的转速,如先前提升转速200r/min的前提下,控制内风机的转速下降50r/min,此时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和室内机的出风温度都会有所回升,有利于创造更好的制热效果,保证制热量处于较佳的区间。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预设温度可以为出厂时存储在空调器中的温度,也可以为用户通过遥控器或手机APP等自行设定的的温度,当用户自己设定预设温度时,空调器接收该温度并将其存储在空调器的存储设备中,在控制方法执行时调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文详细描述了本发明方法的详细步骤,但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步骤进行组合、拆分及调换顺序,如此修改后的技术方案并没有改变本发明的基本构思,因此也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图3,对本发明的空调器的一种可能的控制流程作简要说明。
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用户开启空调并选择制热模式→首先控制器控制室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o,并判断To≤-5℃是否成立→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则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加热段开启对室外换热器中的制冷剂进行加热,否则,继续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开启第一电加热段后,控制器控制出口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Tc,控制出风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内机的出风温度Tf,判断Tc<18℃和Tf<55℃是否同时成立→如果两判断条件同时成立,则执行下述步骤(1):控制器控制开启第二电加热段;否则,进一步判断Tf≥55 ℃是否成立;当Tf≥55℃成立时,则执行下述步骤(2):控制内风机转速提高200r/min;否则,执行下述步骤(3):关闭第一电加热段。
步骤(1):当开启第二电加热段后,再次通过室外温度传感器和出口温度传感器分别检测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Tc和室内机的出风温度Tf,并判断Tc<18℃和Tf<55℃是否同时成立→如果同时成立,则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加热段和第二电加热段保持同时开启,并返回继续对出口温度Tc和出风温度Tf进行检测;否则,进一步判断Tf≥55℃是否成立;当Tf≥55℃成立时,则控制内风机转速提高200r/min;否则,关闭第二电加热段,并返回继续获取出口温度Tc和出风温度Tf,并进行控制循环。在内风机转速提高200r/min后,再次通过室外温度传感器和出口温度传感器分别检测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Tc和室内机的出风温度Tf,并判断Tc≥18℃和Tf≥5℃是否至少一个成立→如果两判断条件至少一个成立,则关闭第一电加热段并控制内风机转速降低200r/min;否则,如果二者均不成立,则控制内风机转速降低50r/min,并返回继续对出口温度Tc和出风温度Tf进行检测→在关闭第二电加热段并控制内风机转速降低200r/min后,返回继续获取出口温度Tc和出风温度Tf,并进行控制循环。
步骤(2):当内风机转速提高200r/min后,再次通过室外温度传感器和出口温度传感器分别检测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Tc和室内机的出风温度Tf,并判断Tc≥18℃和Tf≥5℃是否至少一个成立→如果两判断条件至少一个成立,则关闭第一电加热段并控制内风机转速降低 200r/min,否则,如果二者均不成立,则控制内风机转速降低50r/min,并返回继续对出口温度Tc和出风温度Tf进行检测→在关闭第一电加热段并控制内风机转速降低200r/min后,再次通过室外温度传感器和出口温度传感器分别检测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Tc和室内机的出风温度Tf,并判断Tc<3℃和Tf<45℃是否同时成立→如果同时成立,则控制器控制开启第一电加热段,否则,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加热段保持关闭,并返回继续对出口温度Tc和出风温度Tf进行检测。在开启第一电加热段后,返回继续获取出口温度Tc和出风温度Tf,并进行控制循环。
步骤(3):当关闭第一电加热段后,再次通过室外温度传感器和出口温度传感器分别检测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Tc和室内机的出风温度Tf,并判断Tc<3℃和Tf<45℃是否同时成立→如果同时成立,则控制器控制开启第一电加热段,否则,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加热段保持关闭,并返回继续对出口温度Tc和出风温度Tf进行检测。在开启第一电加热段后,返回继续获取出口温度Tc和出风温度Tf,并进行控制循环。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和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内风机,所述室外机包括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配置有第一电加热段和第二电加热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当所述空调器制热运行时,检测室外环境温度;
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等于预设温度时,开启所述第一电加热段;
在所述第一电加热段开启后,每隔第一预设时间段,检测所述室内机的出风温度;
判断所述出风温度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的大小;
当所述出风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提高所述内风机的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提高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每隔第二预设时间段,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和所述室内机的出风温度;
分别判断所述出口温度与第一出口温度阈值的大小和所述出风温度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的大小;
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一电加热段的开闭和所述内风机的转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一电加热段的开闭和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出口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出口温度阈值,并且/或者所述出风温度阈值仍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关闭所述第一电加热段并降低所述内风机的转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每隔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
判断所述出口温度与第一出口温度阈值的大小;
当所述出口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出口温度阈值,且所述出风温度小于所述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关闭所述第一电加热段。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关闭所述第一电加热段”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每隔第三预设时间段,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和所述室内机的出风温度;
分别判断所述出口温度与第二出口温度阈值的大小和所述出风温度与第二出风温度阈值的大小;
当所述出口温度小于所述第二出口温度阈值,且所述出风温度小于所述第二出风温度阈值时,开启所述第一电加热段;
其中,所述第二出口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出口温度阈值,所述第二出风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出风温度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每隔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
判断所述出口温度与第一出口温度阈值的大小;
当所述出口温度小于所述第一出口温度阈值,且所述出风温度小于所述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开启所述第二电加热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启所述第二电加热段”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每隔第四预设时间段,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和所述室内机的出风温度;
分别判断所述出口温度与所述第一出口温度阈值的大小和所述出风温度与所述第一出风温度阈值的大小;
当所述出风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提高所述内风机的转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提高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每隔第五预设时间段,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温度和所述室内机的出风温度;
分别判断所述出口温度与第一出口温度阈值的大小和所述出风温度与第一出风温度阈值的大小;
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二电加热段的开闭和所述内风机的转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第二电加热段的开闭和所述内风机的转速”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当所述出口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出口温度阈值,并且/或者所述出风温度阈值仍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关闭所述第二电加热段并降低所述内风机的转速。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出口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出口温度阈值,且所述出风温度小于所述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关闭所述第二电加热段;
当所述出口温度小于所述第一出口温度阈值,且所述出风温度小于所述第一出风温度阈值时,保持所述第二电加热段开启。
CN201911395840.1A 2019-12-30 2019-12-30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10437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5840.1A CN111043724A (zh) 2019-12-30 2019-12-30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95840.1A CN111043724A (zh) 2019-12-30 2019-12-30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3724A true CN111043724A (zh) 2020-04-21

Family

ID=70242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95840.1A Pending CN111043724A (zh) 2019-12-30 2019-12-30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4372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1316A (zh) * 2021-03-29 2021-07-0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暖风机及暖风机加热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37397Y (zh) * 2008-05-16 2009-05-13 王全龄 辅助伴热式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空调
EP2299206A1 (en) * 2009-09-11 2011-03-23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3528134A (zh) * 2013-09-27 2014-01-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CN104006485A (zh) * 2013-02-21 2014-08-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的室内风机转速的控制方法
CN104132421A (zh) * 2014-07-11 2014-11-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
CN105698336A (zh) * 2016-02-01 2016-06-22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分段式电加热管控制***及其分段加热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37397Y (zh) * 2008-05-16 2009-05-13 王全龄 辅助伴热式超低温空气源热泵空调
EP2299206A1 (en) * 2009-09-11 2011-03-23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4006485A (zh) * 2013-02-21 2014-08-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的室内风机转速的控制方法
CN103528134A (zh) * 2013-09-27 2014-01-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CN104132421A (zh) * 2014-07-11 2014-11-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
CN105698336A (zh) * 2016-02-01 2016-06-22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分段式电加热管控制***及其分段加热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1316A (zh) * 2021-03-29 2021-07-0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暖风机内部加热组件、暖风机及暖风机加热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13816B (zh) 一种恒温除湿控制方法、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09945454B (zh) 空调***压缩机控制方法、空调控制器和空调
JPS6269070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9724203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8692423B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CN101109592A (zh) 空调器压缩机吸气口温度紧急状态控制方法
JP2014029222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1023457A (zh) 空调除霜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6556079B (zh) 室外机、电控盒的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JPH038921Y2 (zh)
CN108036472B (zh) 空调器除湿控制***及空调器
CN112344534A (zh)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04930770A (zh) 一种热泵空调器的化霜方法和装置
CN114484606A (zh) 一种新风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7560049B (zh) 加湿空调及加湿空调的加湿盘水温控制方法
CN111043724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4665584U (zh) 一种热泵空调器化霜装置
CN111043725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AU2017428640B9 (en) Air conditioner
JP5677198B2 (ja) 空冷ヒートポンプチラー
CN115095919B (zh) 定频移动空调及其节能方法、节能装置
WO2023030181A1 (zh) 一种空调器全场景高效控制***及其控制方法
JP2014119154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8692425B (zh) 空调器除霜控制方法
US11543142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on of a climate control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