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7143A - 基于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7143A
CN111037143A CN201911187476.XA CN201911187476A CN111037143A CN 111037143 A CN111037143 A CN 111037143A CN 201911187476 A CN201911187476 A CN 201911187476A CN 111037143 A CN111037143 A CN 1110371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weld
regulating
thermal cycle
s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8747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37143B (zh
Inventor
张新
陈彤
何杉
秦绪坤
王海良
徐兰军
李耀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ng Jihu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xing Jihu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ng Jihu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xing Jihu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8747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371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37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7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371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71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1/00Processes relevant to this subcla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purposes, but not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1/12Processes relevant to this subcla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purposes, but not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relating to investigating the properties, e.g. the weldability, of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 Welding In General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的方法,包括:基于Al‑Zn‑Mg‑Cu系铝合金窄间隙MIG焊接热源模型及材料本构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焊接热循环规律及焊缝残余力演变过程,进而得到焊接工艺参数调节焊缝残余应力机理;基于焊缝结晶组织特征及经历后续焊接热循环后的微观组织特征,进而得到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机理;基于得到的焊接工艺参数调节焊缝残余应力机理、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机理调控焊缝微观组织性能及焊接残余应力分布。本发明能够保证焊缝组织性能调控的效果。

Description

基于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强铝合金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Al-Zn-Mg-Cu系铝合金是室温下强度最高的铝合金结构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船舶制造、军工装备、交通运输工程等关乎国计民生的众多领域。随着装备轻量化水平和科技含量的提高,对该系铝合金材料的需求量日益增长,该系合金的退役结构件数量将与日俱增,因此,该系合金的制造和再制造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利用焊接方法对机械零件进行连接、防磨、防蚀覆盖或者补修的技术统称为维修焊接技术。厚板高强铝合金维修焊接要求能量利用率高、效率高、设备便携、成本低、焊接可达性好且控制简单。窄间隙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尤其适用于厚板铝合金结构件的装配焊接、维修焊接和快速焊接成形制造,而当厚板焊接工况限定为单面焊接时,单面窄间隙MIG多层多道焊接往往成为首选。
厚板多层多道焊接接头性能调控必须以焊接热循环过程研究、焊接材料设计、接头力学性能评价及接头组织演变理论为基础。
焊接热循环规律复杂是多层多道焊接接头的基本属性,这种属性必然导致接头内部不同热循环特征区域之间组织特征的差异。即使相同的热循环特征区域,如焊缝区,后续焊道对已完成焊缝进行不均匀反复加热,使得焊缝区稀释率、晶粒尺寸、强化相分布特征等均表现出沿板厚方向的不均匀性,从而导致焊缝力学性能沿板厚方向的差异。焊缝金属力学性能的不均匀性增加了接头薄弱环节判定和力学性能调控的难度。
因此,亟需一种可靠的基于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的方法,以保证焊缝组织性能调控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的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基于Al-Zn-Mg-Cu系铝合金窄间隙MIG焊接热源模型及材料本构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焊接热循环规律及焊缝残余力演变过程;
步骤2,基于得到的焊接热循环规律及焊缝残余力演变过程,得到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热循环特征的影响规律、焊接热循环对残余应力演变的影响规律、后续焊接热循环特征、结晶焊接热循环特征;
步骤3,基于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热循环特征的影响规律、焊接热循环对残余应力演变的影响规律,得到焊接工艺参数调节焊缝残余应力机理;
步骤4,基于焊缝结晶组织特征及经历后续焊接热循环后的微观组织特征,得到焊缝微观组织不均匀性特征,并对焊缝金属强化机制进行判断及评价;
步骤5,基于后续焊接热循环特征、结晶焊接热循环特征、焊缝微观组织不均匀性特征,结合焊缝金属强化机制的判断及评价结果得到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机理;
步骤6,基于多层多道焊缝力学性能特征,得到焊缝力学性能不均匀性特征、焊、焊缝力学性能薄弱环节,并对焊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
步骤7,基于得到的焊接工艺参数调节焊缝残余应力机理、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机理、机械振动调控焊缝组织性能机理、机械振动调节焊缝残余应力的机理调控焊缝微观组织性能及焊接残余应力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包括:
构建单面窄间隙MIG多层多道焊接的柱状高斯热源模型,参考熔池形貌特征参数的测量值优化所述热源模型,并得出熔池形貌特征参数计算结果的误差;
建立焊接填充材料和焊接基体材料的本构方程,焊缝及母材本构方程的设置中,应力、应变速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采用修正的本构方程表征,根据高温拉伸力学性能试验结果确定方程中的各项参数;
建立数值模拟多层多道焊缝成形过程中焊接热循环及焊接残余应力演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采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多层多道焊接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各焊道的热循环过程和残余应力演变过程,建立从焊接工艺参数向结晶过程焊接热循环曲线峰值温度和平均冷却速率、后续焊接热循环过程峰值温度和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的映射;
根据焊缝底部、中部和上部焊接热循环过程及焊接应力、应变演变过程,分析后续焊接热循环对已完成焊缝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还包括:
调节工艺参数,提取焊接接头内部不同特征区域的焊接热循环曲线和不同特征区域的残余应力演变曲线;
采用红外高温摄像仪、X射线法和小孔法检测模拟结果的精确性。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焊缝结晶组织特征及经历后续焊接热循环后的微观组织特征包括晶粒尺寸、第二相颗粒尺寸与密度、固溶体基体相溶质浓度、位错组态与密度、元素分布特征。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焊缝微观组织不均匀性特征包括微观组织在焊缝底部、中部及上部之间的差异、在焊缝中部与近熔合区之间的差异和层间差异。
进一步地,步骤6中,所述焊缝力学性能不均匀性特征包括焊缝横截面显微硬度分布规律、焊缝上部、中部和底部分层切片试样的静态拉伸力学性能、拉伸断口形貌特征和元素分布规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包括:
采用金相试验、扫描电镜试验、X射线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试验及高分辨透射电镜试验分析焊缝金属物相组成及分布特征;
采用显微硬度计检测显微硬度分布,采用静态拉伸实验检测力学性能;
采用断口分析方法,得到多层多道焊缝力学性能薄弱环节。
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焊缝金属强化机制的判断及评价的方法包括:
采用线截距法测定不同特征区域的晶粒尺寸;
透射电镜下,对所选焊缝特征区域随机选取10个以上视场,分析第二相颗粒平均尺寸及分布特征;
基于X射线衍射试验检测待测区域的物相分析谱和点阵常数,推算待测区域位错密度,分析位错强化对焊缝强度的贡献;
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试验观察位错分布特征;
根据点阵常数计算基体相溶质原子浓度,评价固溶强化效果。
借由上述方案,通过基于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的方法,能够保证焊缝组织性能调控的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基于Al-Zn-Mg-Cu系铝合金窄间隙MIG焊接热源模型及材料本构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焊接热循环规律及焊缝残余力演变过程;
步骤S2,基于得到的焊接热循环规律及焊缝残余力演变过程,得到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热循环特征的影响规律、焊接热循环对残余应力演变的影响规律、后续焊接热循环特征、结晶焊接热循环特征;
步骤S3,基于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热循环特征的影响规律、焊接热循环对残余应力演变的影响规律,得到焊接工艺参数调节焊缝残余应力机理;
步骤S4,基于焊缝结晶组织特征及经历后续焊接热循环后的微观组织特征,得到焊缝微观组织不均匀性特征,并对焊缝金属强化机制进行判断及评价;
步骤S5,基于后续焊接热循环特征、结晶焊接热循环特征、焊缝微观组织不均匀性特征,结合焊缝金属强化机制的判断及评价结果得到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机理;
步骤S6,基于多层多道焊缝力学性能特征,得到焊缝力学性能不均匀性特征、焊、焊缝力学性能薄弱环节,并对焊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
步骤S7,基于得到的焊接工艺参数调节焊缝残余应力机理、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机理、机械振动调控焊缝组织性能机理、机械振动调节焊缝残余应力的机理调控焊缝微观组织性能及焊接残余应力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包括:
构建单面窄间隙MIG多层多道焊接的柱状高斯热源模型,参考熔池形貌特征参数的测量值优化所述热源模型,并得出熔池形貌特征参数计算结果的误差;
建立焊接填充材料和焊接基体材料的本构方程,焊缝及母材本构方程的设置中,应力、应变速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采用修正的本构方程表征,根据高温拉伸力学性能试验结果确定方程中的各项参数;
建立数值模拟多层多道焊缝成形过程中焊接热循环及焊接残余应力演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采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多层多道焊接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各焊道的热循环过程和残余应力演变过程,建立从焊接工艺参数向结晶过程焊接热循环曲线峰值温度和平均冷却速率、后续焊接热循环过程峰值温度和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的映射;
根据焊缝底部、中部和上部焊接热循环过程及焊接应力、应变演变过程,分析后续焊接热循环对已完成焊缝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还包括:
调节工艺参数,提取焊接接头内部不同特征区域的焊接热循环曲线和不同特征区域的残余应力演变曲线;
采用红外高温摄像仪(可精确检测最高温度为1500℃)、X射线法和小孔法检测模拟结果的精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4中,所述焊缝结晶组织特征及经历后续焊接热循环后的微观组织特征包括晶粒尺寸、第二相颗粒尺寸与密度、固溶体基体相溶质浓度、位错组态与密度、元素分布特征。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4中,所述焊缝微观组织不均匀性特征包括微观组织在焊缝底部、中部及上部之间的差异、在焊缝中部与近熔合区之间的差异和层间差异。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6中,所述焊缝力学性能不均匀性特征包括焊缝横截面显微硬度分布规律、焊缝上部、中部和底部分层切片试样的静态拉伸力学性能、拉伸断口形貌特征和元素分布规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6包括:
采用金相试验、扫描电镜试验(SEM)、X射线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试验(XRD)及高分辨透射电镜试验(HR-TEM)分析焊缝金属物相组成及分布特征;
采用显微硬度计检测显微硬度分布,采用静态拉伸实验检测力学性能;
采用断口分析方法,得到多层多道焊缝力学性能薄弱环节。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5中,所述焊缝金属强化机制的判断及评价的方法包括:
采用线截距法测定不同特征区域的晶粒尺寸;
透射电镜下,对所选焊缝特征区域随机选取10个以上视场,分析第二相颗粒平均尺寸及分布特征;
基于X射线衍射试验检测待测区域的物相分析谱和点阵常数,推算待测区域位错密度,分析位错强化对焊缝强度的贡献;
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试验观察位错分布特征;
根据点阵常数计算基体相溶质原子浓度,评价固溶强化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9包括:
本发明基于窄间隙MIG多层多道焊缝不均匀性特征、焊缝金属强化机制和多层多道焊缝残余应力形成机理,通过调节焊接热循环的方法实现了厚板Al-Zn-Mg-Cu系合金窄间隙MIG多层多道焊缝组织与性能调控。
本发明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用于数值模拟厚板窄间隙焊接过程响应场的柱状高斯热源模型,进行多层多道焊接过程温度场的计算,获得接头内部的热循环规律,并采用红外测温实验方法验证数值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基于厚板Al-Zn-Mg-Cu系合金单面焊接过程三维温度场变化规律对焊接接头组织特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为厚板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调控提供了基础;揭示了厚板多层多道焊缝力学性能的不均匀性及接头软化的机理,为预测和防止接头失效提供了基础。包括以下关键技术内容:
1)建立多层多道焊接热循环与焊缝微观组织演变的内在联系
结合数值模拟和实验测量,可获取焊缝内部任一点的热循环特征曲线。焊缝内部微观组织采用SEM、EDS、HR-TEM等先进检测分析手段,完成焊缝组织的准确分析;借助焊缝结晶热力学及动力学可建立热循环规律与组织演变之间的内在联系。
2)焊缝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内在联系
根据L.Vigard定律,固溶体的点阵常数与溶质原子浓度呈线性关系,因此,可通过微区XRD检测结果获得点阵常数,进而获得溶质原子浓度。XRD相干衍射区平均晶粒尺寸dXRD、晶格应变<e>与半高峰宽δ2θ、各衍射峰最高峰位置θ0、X射线波长λ之间的关系如函数(2)所述:
Figure BDA0002292734590000071
线性回归分析(δ2θ)2/tan2θ0与(δ2θ)/(tanθ0sinθ0)之间的关系,可得出dXRD和<e>。采用XRD相干衍射区平均晶粒尺寸dXRD和平均晶格应变<e2>1/2计算位错密度,如式(3)所示,
Figure BDA0002292734590000072
根据溶质源自浓度、位错密度、焊缝晶粒尺寸和第二相颗粒尺寸和分布的研究结果,结合式(1)可获得基于焊缝微观组织的力学性能评价。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基于Al-Zn-Mg-Cu系铝合金窄间隙MIG焊接热源模型及材料本构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焊接热循环规律及焊缝残余力演变过程;
步骤2,基于得到的焊接热循环规律及焊缝残余力演变过程,得到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热循环特征的影响规律、焊接热循环对残余应力演变的影响规律、后续焊接热循环特征、结晶焊接热循环特征;
步骤3,基于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热循环特征的影响规律、焊接热循环对残余应力演变的影响规律,得到焊接工艺参数调节焊缝残余应力机理;
步骤4,基于焊缝结晶组织特征及经历后续焊接热循环后的微观组织特征,得到焊缝微观组织不均匀性特征,并对焊缝金属强化机制进行判断及评价;
步骤5,基于后续焊接热循环特征、结晶焊接热循环特征、焊缝微观组织不均匀性特征,结合焊缝金属强化机制的判断及评价结果得到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机理;
步骤6,基于多层多道焊缝力学性能特征,得到焊缝力学性能不均匀性特征、焊、焊缝力学性能薄弱环节,并对焊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
步骤7,基于得到的焊接工艺参数调节焊缝残余应力机理、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机理调控焊缝微观组织性能及焊接残余应力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构建单面窄间隙MIG多层多道焊接的柱状高斯热源模型,参考熔池形貌特征参数的测量值优化所述热源模型,并得出熔池形貌特征参数计算结果的误差;
建立焊接填充材料和焊接基体材料的本构方程,焊缝及母材本构方程的设置中,应力、应变速率和温度之间的关系采用修正的本构方程表征,根据高温拉伸力学性能试验结果确定方程中的各项参数;
建立数值模拟多层多道焊缝成形过程中焊接热循环及焊接残余应力演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采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多层多道焊接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各焊道的热循环过程和残余应力演变过程,建立从焊接工艺参数向结晶过程焊接热循环曲线峰值温度和平均冷却速率、后续焊接热循环过程峰值温度和焊接残余应力分布的映射;
根据焊缝底部、中部和上部焊接热循环过程及焊接应力、应变演变过程,分析后续焊接热循环对已完成焊缝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括:
调节工艺参数,提取焊接接头内部不同特征区域的焊接热循环曲线和不同特征区域的残余应力演变曲线;
采用红外高温摄像仪、X射线法和小孔法检测模拟结果的精确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焊缝结晶组织特征及经历后续焊接热循环后的微观组织特征包括晶粒尺寸、第二相颗粒尺寸与密度、固溶体基体相溶质浓度、位错组态与密度、元素分布特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焊缝微观组织不均匀性特征包括微观组织在焊缝底部、中部及上部之间的差异、在焊缝中部与近熔合区之间的差异和层间差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焊缝力学性能不均匀性特征包括焊缝横截面显微硬度分布规律、焊缝上部、中部和底部分层切片试样的静态拉伸力学性能、拉伸断口形貌特征和元素分布规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包括:
采用金相试验、扫描电镜试验、X射线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试验及高分辨透射电镜试验分析焊缝金属物相组成及分布特征;
采用显微硬度计检测显微硬度分布,采用静态拉伸实验检测力学性能;
采用断口分析方法,得到多层多道焊缝力学性能薄弱环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焊缝金属强化机制的判断及评价的方法包括:
采用线截距法测定不同特征区域的晶粒尺寸;
透射电镜下,对所选焊缝特征区域随机选取10个以上视场,分析第二相颗粒平均尺寸及分布特征;
基于X射线衍射试验检测待测区域的物相分析谱和点阵常数,推算待测区域位错密度,分析位错强化对焊缝强度的贡献;
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试验观察位错分布特征;
根据点阵常数计算基体相溶质原子浓度,评价固溶强化效果。
CN201911187476.XA 2019-11-28 2019-11-28 基于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的方法 Active CN1110371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7476.XA CN111037143B (zh) 2019-11-28 2019-11-28 基于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7476.XA CN111037143B (zh) 2019-11-28 2019-11-28 基于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7143A true CN111037143A (zh) 2020-04-21
CN111037143B CN111037143B (zh) 2022-09-06

Family

ID=70233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87476.XA Active CN111037143B (zh) 2019-11-28 2019-11-28 基于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3714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8823A (zh) * 2020-06-22 2020-09-18 上海交通大学 钛合金铣削加工表面层显微硬度测定方法
CN112643176A (zh) * 2020-12-21 2021-04-13 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 高强铝合金窄间距mig多层多道焊缝组织性能调控方法
CN112975073A (zh) * 2021-02-06 2021-06-18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合金钢焊缝晶粒形貌控制方法
CN113222835A (zh) * 2021-04-22 2021-08-06 海南大学 基于残差网络的遥感全色和多光谱图像分布式融合方法
CN114063668A (zh) * 2021-11-01 2022-02-18 深圳市卡博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miniLED线路板的生产温度智能控制的方法及***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3336A (zh) * 2012-05-09 2012-09-26 天津大学 一种预测大型管道焊接热循环参数的方法
CN102750425A (zh) * 2012-07-17 2012-10-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焊接过程热影响区组织演变的模拟方法
CN105373683A (zh) * 2015-12-11 2016-03-02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20CrMnTiH钢热变形过程微观组织演化规律的预测方法
CN106407623A (zh) * 2016-11-15 2017-02-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相场法的瞬态下焊接过程微观组织演变模拟方法
CN107378199A (zh) * 2017-09-01 2017-11-24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焊接haz几何尺寸分布的方法
CN109202320A (zh) * 2018-08-31 2019-01-15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球铁焊补修复过程中焊接区组织与性能的预测及控制方法
CN109226933A (zh) * 2018-08-31 2019-01-18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大厚度低合金高强度钢多层多焊道焊接工艺确定方法
CN109722510A (zh) * 2019-02-01 2019-05-07 浙江师范大学 优化先进高强韧特厚板粗晶热影响区组织与性能的方法
CN110472355A (zh) * 2019-08-20 2019-11-1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多场耦合建模与仿真求解的3d打印预览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3336A (zh) * 2012-05-09 2012-09-26 天津大学 一种预测大型管道焊接热循环参数的方法
CN102750425A (zh) * 2012-07-17 2012-10-2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焊接过程热影响区组织演变的模拟方法
CN105373683A (zh) * 2015-12-11 2016-03-02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20CrMnTiH钢热变形过程微观组织演化规律的预测方法
CN106407623A (zh) * 2016-11-15 2017-02-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相场法的瞬态下焊接过程微观组织演变模拟方法
CN107378199A (zh) * 2017-09-01 2017-11-24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焊接haz几何尺寸分布的方法
CN109202320A (zh) * 2018-08-31 2019-01-15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球铁焊补修复过程中焊接区组织与性能的预测及控制方法
CN109226933A (zh) * 2018-08-31 2019-01-18 江苏师范大学 一种大厚度低合金高强度钢多层多焊道焊接工艺确定方法
CN109722510A (zh) * 2019-02-01 2019-05-07 浙江师范大学 优化先进高强韧特厚板粗晶热影响区组织与性能的方法
CN110472355A (zh) * 2019-08-20 2019-11-1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多场耦合建模与仿真求解的3d打印预览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智慧: "7A52铝合金厚板窄间隙激光填丝焊接特性及组织性能调控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博士) 工程科技Ⅰ辑》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78823A (zh) * 2020-06-22 2020-09-18 上海交通大学 钛合金铣削加工表面层显微硬度测定方法
CN111678823B (zh) * 2020-06-22 2023-02-21 上海交通大学 钛合金铣削加工表面层显微硬度测定方法
CN112643176A (zh) * 2020-12-21 2021-04-13 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 高强铝合金窄间距mig多层多道焊缝组织性能调控方法
CN112975073A (zh) * 2021-02-06 2021-06-18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合金钢焊缝晶粒形貌控制方法
CN112975073B (zh) * 2021-02-06 2022-06-21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合金钢焊缝晶粒形貌控制方法
CN113222835A (zh) * 2021-04-22 2021-08-06 海南大学 基于残差网络的遥感全色和多光谱图像分布式融合方法
CN113222835B (zh) * 2021-04-22 2023-04-14 海南大学 基于残差网络的遥感全色和多光谱图像分布式融合方法
CN114063668A (zh) * 2021-11-01 2022-02-18 深圳市卡博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miniLED线路板的生产温度智能控制的方法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7143B (zh)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37143B (zh) 基于焊接热循环调控焊缝组织性能的方法
CN111037144B (zh) 基于机械振动调控焊缝组织性能及残余应力的方法
Queguineur et al. Evaluation of wire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large-sized components in naval applications
James et al. Residual stresses and fatigue performance
Leitão et al. Using torque sensitivity analysis in accessing Friction Stir Welding/Processing conditions
Brice et al. Determination of bulk residual stresses in electron beam additive-manufactured aluminum
Ahn et al. FEM prediction of welding residual stresses in fibre laser-welded AA 2024-T3 and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
CN111581862B (zh) 一种焊接接头微区力学性能的等效测试方法
Aung et al. Fatigue-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patch-plate welding via PWHT with induction heating
Valiente Bermejo et al. Computational thermodynamics in ferrite content prediction of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weldments
CN112643176A (zh) 高强铝合金窄间距mig多层多道焊缝组织性能调控方法
Gurova et al. Time-dependent redistribution behavior of residual stress after repair welding
Dewan et al. Influence of weld defects and postweld heat treatment of gas tungsten arc-welded AA-6061-T651 aluminum alloy
Bin Reyaz et al. Analysi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optimization of tungsten inert gas welding parameters on dissimilar AA6061-T6 and AA7075-T6 by a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based desirability function approach
CN111112868A (zh) 一种基于焊接热循环及机械振动的焊缝组织性能调控方法
CN109226933A (zh) 一种大厚度低合金高强度钢多层多焊道焊接工艺确定方法
Sirisatien et al. Effect of submerged arc welding process with one-side one-pass welding technique on distortion behavior of shipbuilding steel plate ASTM A131 grade A
Boulahem et al. Prediction model of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and investigation on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friction stir welded AA2024-T3
Nabavi et al.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recent laser beam welding process: Geometrical, metallurgical,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 modeling
Barzegar-Mohammadi et al. Cooling rate effects on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using hardness measurements for in-service steel patch-welds with and without TIG dressing treatment
Jaju et al. Gas metal arc welding process parameter optimization for AA7075 T6
Guzmán-Flores et al. Mechanical performance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layered walls produced by wire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 in metal transfer pulsed mode
Reisgen et al. Investigations about the influence of the time–temperature curve on the formation of intermetallic phases during electron beam welding of steel–aluminium material combinations
Hemmesi et al.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description of the welding residual stress field in tubular joints for fatigue assessment
Boitsov et al.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aluminum press molds by protecting them from wear and corrosion by the microarc oxidation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