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4296B - 用户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户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4296B
CN111034296B CN201880051021.2A CN201880051021A CN111034296B CN 111034296 B CN111034296 B CN 111034296B CN 201880051021 A CN201880051021 A CN 201880051021A CN 111034296 B CN111034296 B CN 1110342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interference
intra
carrier
l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10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34296A (zh
Inventor
高桥秀明
梅田大将
安藤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034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4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342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42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50Circuits using different frequencies for the two directions of communication
    • H04B1/52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 H04B1/525Hybrid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ransition from single-path two-direction transmission to single-direction transmission on each of two paths or vice versa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leakage of transmitter signal in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32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4Reselecting a cell layer in multi-layered ce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户装置,与第一无线通信***所包含的第一基站装置和第二无线通信***所包含的第二基站装置进行通信,并具有:干扰通知生成单元,生成包含用于表示检测到所述用户装置中的设备内干扰或者检测到设备内干扰的消除的信息的干扰通知;发送接收单元,向所述第一基站装置或者所述第二基站装置发送所述干扰通知,并从所述第一基站装置或者所述第二基站装置接收所发送的所述干扰通知的响应;以及切换单元,基于所述干扰通知的响应,切换上行链路发送方式。

Description

用户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中的用户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在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中,作为LTE(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以及LTE-Advanced***的下一代,正在进行被称为NR(新无线接入技术(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的新的无线通信***的标准制定。
在NR***中,正研究与LTE***中的双重连接同样地,在LTE***的基站装置(eNB)和NR***的基站装置(gNB)之间将数据分割,并通过这些基站装置同时发送接收数据的LTE-NR双重连接的引入。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R 38.804V14.0.0(2017-03)
非专利文献2:3GPP TS 37.340V0.1.1(2017-06)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LTE-NR双重连接中,在2个以上的上行链路发送中会产生互调失真(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IMD)以及高次谐波。此时,存在所产生的IMD以及高次谐波落入用户装置(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中的LTE分量载波或者NR分量载波的下行链路接收带域中,并在用户装置内引起干扰(设备内干扰)的顾虑。特别地,NR***由于利用28GHz带等宽带域的带宽,容易受到IMD的影响。
此外,不限于LTE***和NR***间的双重连接,在应用了不同的RAT的多个无线通信***之间的双重连接中,也考虑2个以上的上行链路发送引起的IMD、高次谐波等落入接收带域,产生设备内干扰的可能性。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用于抑制利用了不同的RAT的多个无线通信***之间的双重连接中的设备内干扰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用户装置对第一无线通信***所包含的第一基站装置和第二无线通信***所包含的第二基站装置进行通信,并具有:干扰通知生成单元,生成包含用于表示检测到所述用户装置中的设备内干扰或者检测到设备内干扰的消除的信息的干扰通知;发送接收单元,向所述第一基站装置或者所述第二基站装置发送所述干扰通知,并从所述第一基站装置或者所述第二基站装置接收所发送的所述干扰通知的响应;以及切换单元,基于所述干扰通知的响应,切换上行链路发送方式。
发明效果
基于本发明,能够抑制利用了不同的RAT的多个无线通信***之间的双重连接中的设备内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LTE-NR双重连接中的互调失真(IMD)的组合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户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LTE-NR双重连接中的IDC通知设定过程的概略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LTE-NR双重连接中的IDC通知设定过程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LTE-NR双重连接中的IDC通知设定过程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LTE-NR双重连接中的IDC通知设定过程的时序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LTE-NR双重连接中的IDC通知设定过程的概略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LTE-NR双重连接中的IDC通知设定过程的概略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LTE-NR双重连接中的IDC通知设定过程的概略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LTE-NR双重连接中的IDC通知设定过程的概略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LTE侧的信令例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LTE侧的信令例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NR侧的信令例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NR侧的信令例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LTE侧的信令例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NR侧的信令例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户装置以及基站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公开了支持利用了不同的RAT的多个无线通信***之间的双重连接、即多RAT双重连接的用户装置。
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概略图。
如图1所示,用户装置100支持与由LTE***以及NR***提供的基站201、202(以下在不区分的情况下,作为基站200来进行参照。)进行通信连接,并且将基站201设为主基站,将基站202设为副基站的LTE-NR双重连接。即,用户装置100能够同时利用由主基站201以及副基站202提供的多个分量载波来与主基站201以及副基站202同时执行发送或者接收。另外,图示的实施例中,LTE***以及NR***仅各自有1个基站,但一般配置多个基站以覆盖LTE***以及NR***的服务区。
另外,关于LTE-NR双重连接而说明以下的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容易地理解,基于本公开的用户装置不限于此,也能够应用于利用了不同的RAT的多个无线通信***之间的双重连接即多RAT双重连接。
在后述的实施例中,说明由LTE***和NR***之间的双重连接(LTE-NR双重连接)中的互调失真(IMD)、高次谐波等产生的设备内干扰。在LTE-NR双重连接中,考虑产生图2所示那样的设备内干扰的4个典型的情形。
在情形1中,在基于LTE***的上行链路载波(LTE UL1)和NR***的上行链路载波(NR UL2)的上行链路双重连接(LTE UL1+NR UL2)中,LTE UL1和NR UL2的组合引起的互调失真和/或LTE UL1或者NR UL2的发送引起的高次谐波落入NR***的下行链路载波(NRDL),并在NR DL中引起设备内干扰。
在情形2中,在基于LTE***的上行链路载波(LTE UL1)和NR***的上行链路载波(NR UL2)的上行链路双重连接(LTE UL1+NR UL2)中,LTE UL1和NR UL2的组合引起的互调失真和/或LTE UL1或者NR UL2的发送引起的高次谐波落入LTE***的下行链路载波(LTEDL),并在LTE DL中引起设备内干扰。
在情形3中,在基于LTE***的上行链路载波(LTE UL)和NR***的2个上行链路载波(NR UL1、NR UL2)的上行链路双重连接(LTE UL+NR UL1+NR UL2)中,NR UL1和NR UL2的组合引起的互调失真和/或NR UL1或者NR UL2的发送引起的高次谐波落入LTE***的下行链路载波(LTE DL),并在LTE DL中引起设备内干扰。
在情形4中,在基于LTE***的2个上行链路载波(LTE UL1、LTE UL2)和NR***的上行链路载波(NR UL)的上行链路双重连接(LTE UL1+LTE UL2+NR UL)中,LTE UL1和LTE UL2的组合引起的互调失真和/或LTE UL1或者LTE UL2的发送引起的高次谐波落入NR***的下行链路载波(NR DL),并在NR DL中引起设备内干扰。
为了抑制由如上所述的LTE-NR双重连接中的互调失真、高次谐波等产生的设备内干扰,基于本公开的用户装置向基站发送包含用于表示因互调失真、高次谐波等而受到干扰的下行链路服务载波的受扰载波信息的干扰通知。若接收到该干扰通知,则基站确定使受扰载波信息所示的载波产生设备内干扰的上行链路服务载波的组合,并能够对用户装置执行通过不使受扰载波产生干扰的载波的组合来持续上行链路双重连接等干扰抑制控制。
接下来,参照图3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户装置。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户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如图3所示,用户装置100具有干扰通知生成单元110、发送接收单元120以及切换单元130。
干扰通知生成单元110在第一无线通信***和第二无线通信***之间的双重连接中,生成包含用于表示受到设备内干扰的服务载波的受扰载波信息的干扰通知。具体而言,在LTE***和NR***之间的LTE-NR双重连接中,若检测到由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例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LTE UL+NR UL、LTE UL1+LTE UL2、NR UL1+NR UL2等)产生的互调失真、高次谐波等在用户装置100内使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产生干扰(即,设备内干扰),则干扰通知生成单元110生成包含用于表示受到干扰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受扰载波信息的干扰通知(“InDeviceCoexIndication”)。
发送接收单元120将生成的干扰通知发送至基站201或者202。具体而言,若发送接收单元120接收到用于使表示基于设备内干扰的受扰载波和/或施扰载波的干扰通知报告给用户装置100的干扰报告设定(“OtherConfig”中的“idc-Indication-MR-DC”),则干扰通知生成单元110开始由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引起的互调失真、高次谐波等产生的设备内干扰的检测,若检测到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引起的设备内干扰,则生成包含受扰载波信息的干扰通知。然后,若发送接收单元120将生成的干扰通知发送至基站201或者202,则基站201或者202基于接收到的干扰通知中的受扰载波信息,确定受扰载波和在该受扰载波中引起设备内干扰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
此时,例如,基站201或者202也可以预先保存用于表示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和通过该组合产生设备内干扰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对(pair)的关联信息。基站201或者202也可以参考该关联信息,将与从用户装置100报告的受扰载波对应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确定为施扰载波,并对用户装置100执行干扰抑制控制。例如,基站201或者202可以通过将不落入被报告了设备内干扰的受扰载波的频域或者分量载波进行重新分配,持续上行链路双重连接,或者也可以将上行链路双重连接中的副小区去激活(deactivation)或者去设定(deconfiguration)。或者,基站201或者202也可以重设不同频率的主小区和/或副小区。
之后,若用户装置100中的设备内干扰被消除,则干扰通知生成单元110例如生成空(empty)的干扰通知,发送接收单元120将该干扰通知发送至基站201或者202。若接收到该空的干扰通知,则基站201或者202能够判断为用户装置100中的设备内干扰被消除。
切换单元130基于从基站201或者202发送的信息,进行UL发送方式的切换。UL发送方式包含将LTE或者NR进行时分(time-switched)的单UL(single UL)发送、LTE以及NR的多个UL载波同时发送等。
在一实施例中,受扰载波信息可以包含受到干扰的服务载波的小区识别信息。例如,小区识别信息可以是该受扰服务载波的服务小区索引。或者,小区识别信息也可以是用于表示用户装置100测量该载波所需的信息的测量对象(Measurement Object)、该载波的中心频率、确定该中心频率的任何信息(例如,LTE***中的EARFCN(E-UTRA绝对射频信道号(E-UTRA 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等)等。例如,基站201或者202预先掌握各服务小区或者各测量对象的中心频率以及带宽,确定通过所接收到的小区识别信息而表示的服务小区或者测量对象的中心频率以及带宽。基站201或者202能够基于确定出的中心频率以及带宽而确定在该受扰分量载波中引起设备内干扰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根据本实施例,用户装置100不发送施扰载波信息,基站201或者202也能够根据受扰载波信息确定施扰载波。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受扰载波信息也可以包含受扰载波内的特定的物理资源块(PRB)、物理资源元素(PRE)等。即,干扰通知生成单元110能够以比受扰载波更细的粒度表示受扰频域,接收到该受扰载波信息的基站201或者202能够执行更适当的干扰抑制控制。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干扰通知还可以包含用于表示施加干扰的服务载波的施扰载波信息。即,干扰通知生成单元110也可以还将表示施加干扰的服务载波的组合的施扰载波信息包含在干扰通知中。具体而言,施扰载波信息表示使设备内干扰产生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例如可以是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测量对象、中心频率、确定该中心频率的任何信息(例如,LTE***中的EARFCN等)等。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干扰通知也可以还包含用于表示UL发送方式的切换的信息。在用户装置100中,若检测到设备内干扰,则发送接收单元120向基站201或者202发送干扰通知生成单元110所生成的干扰通知。该干扰通知也可以包含用于表示向将LTE或者NR进行了时分(time-switched)的单UL(single UL)发送的切换的信息。基站201或者202若接收到该干扰通知,则向将LTE或者NR进行时分的单UL(single UL)发送进行切换。基站201或者202具有生成控制该切换的消息的生成单元以及对涉及该切换的消息进行发送接收的通信单元。用户装置100若从基站201或者202接收到涉及该切换的消息,则通过切换单元130进行UL发送方式的切换。
之后,若用户装置100中的设备内干扰被消除,则干扰通知生成单元110例如生成空的干扰通知,发送接收单元120向基站201或者202发送该干扰通知。若接收到该空的干扰通知,则基站201或者202能够判断为用户装置100中的设备内干扰被消除,并切换为LTE以及NR的多个UL载波同时发送。另外,在用户装置100中的设备内干扰被消除时,也可以是干扰通知生成单元110例如生成包含切换至LTE以及NR的多个UL载波同时发送的通知的干扰通知,发送接收单元120向基站201或者202发送该干扰通知。若接收到该干扰通知,则基站201或者202能够判断为用户装置100中的设备内干扰被消除,并切换至LTE以及NR的多个UL载波同时发送。基站201或者202具有生成控制该切换的消息的生成单元以及对涉及该切换的消息进行发送接收的通信单元。用户装置100若从基站201或者202接收到涉及该切换的消息,则通过切换单元130进行UL发送方式的切换。
接下来,参照图4~5,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LTE-NR双重连接中的干扰通知设定过程。在本实施例中,主基站201对用户装置100进行设定以使其在LTE-NR双重连接中报告LTE分量载波以及NR分量载波双方的设备内干扰。用户装置100针对LTE分量载波以及NR分量载波双方而检测干扰,发送接收单元120向主基站201发送包含受扰载波信息和/或施扰载波信息的干扰通知(在图示的具体例子中,InDeviceCoexIndication(IDC))。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LTE-NR双重连接中的IDC通知设定过程的概略图。该IDC通知设定过程例如可以响应于设定了LTE-NR双重连接而开始。另外,主基站201以及副基站202可以分别属于LTE***以及NR***,或者主基站201以及副基站202也可以分别属于NR***以及LTE***。
如图4所示,在步骤S101中,主基站201对用户装置100进行设定以使针对LTE分量载波和NR分量载波双方而检测设备内干扰,并将表示所检测到的受扰载波和/或施扰载波的干扰通知进行报告。
在步骤S102中,若检测到设备内干扰,用户装置100向主基站201发送表示所检测到的受扰载波和/或施扰载波的干扰通知。例如,用户装置100可以将受扰载波的服务小区索引和施扰载波的测量对象分别作为受扰载波信息以及施扰载波信息报给给主基站201。另外,如上所述,在主基站201预先保持了表示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和通过该组合而产生设备内干扰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对的关联信息的情况下,用户装置100也可以仅将受扰载波信息发送给主基站201。
在步骤S103中,主基站201基于接收到的干扰通知而执行适当的干扰抑制控制,并且将从用户装置100接收到的干扰信息转发给副基站202,指示副基站202执行适当的干扰抑制控制。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LTE-NR双重连接中的IDC通知设定过程的时序图。该IDC通知设定过程例如可以响应于设定了LTE-NR双重连接而开始。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设为主基站(MN)201属于LTE***,副基站(SN)202属于NR***。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主基站201属于NR***,副基站202属于LTE***。
如图5所示,在步骤S201中,主基站(MN)201向用户装置100发送RRC连接重设(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并对用户装置100进行设定以使其报告用于表示基于设备内干扰的受扰载波和/或施扰载波的干扰通知(OtherConfig(idc-Indication-MR-DC)。
在步骤S202中,用户装置100向主基站201发送用于表示该设定的完毕的RRC连接重设完毕(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
在步骤S203中,用户装置100开始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引起的设备内干扰的检测。
在步骤S204中,用户装置100检测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引起的设备内干扰。
在步骤S205中,用户装置100向主基站201发送包含用于表示受扰载波的受扰载波信息(例如,服务小区索引、测量对象或者EARFCN等)的干扰通知。在主基站201属于LTE***的本实施例中,用户装置100除了受到干扰的LTE分量载波之外还向主基站201报告NR分量载波。此外,用户装置100也可以还将表示施扰载波的施扰载波信息(例如,表示施扰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的服务小区索引、测量对象或者EARFCN等)包含在干扰通知中。与受扰载波信息同样地,用户装置100除了施加了干扰的LTE分量载波之外还向主基站201报告NR分量载波。
在步骤S206中,主基站201基于接收到的干扰通知而执行适当的干扰抑制控制,并且将从用户装置100接收到的干扰信息转发给副基站202,指示副基站202执行适当的干扰抑制控制。
在步骤S207中,主基站201以及副基站202对用户装置100执行适当的干扰抑制控制。
在步骤S208中,若检测到设备内干扰的消除,则用户装置100通过发送空的IDC通知,向主基站201报告设备内干扰被消除。
接下来,参照图6~7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LTE-NR双重连接中的干扰通知设定过程。在本实施例中,主基站201以及副基站202分别对用户装置100进行设定以使在LTE-NR双重连接中,针对主基站201所属于的无线通信***的分量载波以及副基站202所属于的无线通信***的分量载波而报告设备内干扰。此时,发送接收单元120向主基站201发送表示与主基站201的无线通信***有关的受扰载波信息和/或施扰载波信息的干扰通知,向副基站202发送表示与副基站202的无线通信***有关的受扰载波信息和/或施扰载波信息的干扰通知。例如,在主基站201属于LTE***,副基站202属于NR***的情况下,用户装置100向主基站201发送包含与LTE分量载波有关的受扰载波信息和/或施扰载波信息的干扰通知,向副基站202发送包含与NR分量载波有关的受扰载波信息和/或施扰载波信息的干扰通知。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LTE-NR双重连接中的IDC通知设定过程的概略图。该IDC通知设定过程例如可以响应于设定了LTE-NR双重连接而开始。另外,主基站201以及副基站202可以分别属于LTE***以及NR***,或者主基站201以及副基站202也可以分别属于NR***以及LTE***。
如图6所示,在步骤S301a中,主基站201对用户装置100进行设定以使其针对主基站201所属于的无线通信***的分量载波而检测设备内干扰,并报告用于表示所检测到的受扰载波和/或施扰载波的干扰通知。
在步骤S301b中,副基站202对用户装置100进行设定以使其针对副基站202所属于的无线通信***的分量载波而检测设备内干扰,并报告用于表示所检测到的受扰载波和/或施扰载波的干扰通知。
在步骤S302a中,若针对主基站201所属于的无线通信***的分量载波而检测到设备内干扰,则用户装置100向主基站201发送表示所检测到的受扰载波和/或施扰载波的干扰通知。例如,用户装置100也可以将受扰载波的服务小区索引和施扰载波的测量对象分别作为受扰载波信息以及施扰载波信息而报告给主基站201。例如,在主基站201属于LTE***的情况下,用户装置100向主基站201发送表示受扰LTE分量载波和/或施扰LTE分量载波的干扰通知。另外,如上所述,在主基站201预先保持了表示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和通过该组合而产生设备内干扰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对的关联信息的情况下,用户装置100也可以仅将受扰载波信息发送给主基站201。
在步骤S302b中,若针对副基站202所属于的无线通信***的分量载波而检测到设备内干扰,则用户装置100向副基站202发送表示所检测到的受扰载波和/或施扰载波的干扰通知。例如,用户装置100也可以将受扰载波的服务小区索引和施扰载波的测量对象分别作为受扰载波信息以及施扰载波信息报告给副基站202。例如,在副基站202属于NR***的情况下,用户装置100向副基站202发送表示受扰NR分量载波和/或施扰NR分量载波的干扰通知。另外,如上所述,在副基站202预先保持了表示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和通过该组合而产生设备内干扰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对的关联信息的情况下,用户装置100也可以仅将受扰载波信息发送给副基站202。
在步骤S303a中,主基站201基于接收到的干扰通知而执行适当的干扰抑制控制。
在步骤S303b中,副基站202指示副基站202以使基于接收到的干扰信息而执行适当的干扰抑制控制。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LTE-NR双重连接中的IDC通知设定过程的时序图。该IDC通知设定过程例如可以响应于设定了LTE-NR双重连接而开始。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设为主基站(MN)201属于LTE***,副基站(SN)202属于NR***。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主基站201属于NR***,副基站202属于LTE***。
如图7所示,在步骤S401中,主基站(MN)201向用户装置100发送RRC连接重设(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并对用户装置100进行设定以使其关于LTE分量载波而报告用于表示基于设备内干扰的受扰载波和/或施扰载波的干扰通知(OtherConfig(idc-Indication-MR-DC)。
在步骤S402中,用户装置100向主基站201发送表示该设定的完毕的RRC连接重设完毕(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
在步骤S403中,用户装置100关于LTE***开始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引起的设备内干扰的检测。
在步骤S404中,副基站(SN)202向用户装置100发送RRC连接重设(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并对用户装置100进行设定以使其关于NR分量载波而报告用于表示基于设备内干扰的受扰载波和/或施扰载波的干扰通知(OtherConfig(idc-Indication-MR-DC)。
在步骤S405中,用户装置100向副基站202发送表示该设定的完毕的RRC连接重设完毕(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
在步骤S406中,用户装置100关于NR***开始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引起的设备内干扰的检测。
在步骤S407中,用户装置100关于LTE***而检测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引起的设备内干扰。
在步骤S408中,用户装置100向主基站201发送包含表示受扰LTE分量载波的受扰载波信息(例如,服务小区索引、测量对象或者EARFCN等)的干扰通知。此外,用户装置100也可以还将表示施扰LTE分量载波的施扰载波信息(例如,表示施扰上行链路LTE分量载波的组合的服务小区索引、测量对象或者EARFCN等)包含在干扰通知中。
在步骤S409中,用户装置100关于NR***而检测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引起的设备内干扰。
在步骤S410中,用户装置100向副基站202发送包含表示受扰NR分量载波的受扰载波信息(例如,服务小区索引、测量对象或者确定测量对象的信息等)的干扰通知。此外,用户装置100也可以还将表示施扰NR分量载波的施扰载波信息(例如,表示施扰上行链路NR分量载波的组合的服务小区索引、测量对象或者确定测量对象的信息等)包含在干扰通知中。
在步骤S411中,主基站201以及副基站202基于接收到的干扰通知而执行适当的干扰抑制控制。
在步骤S412中,若检测到LTE***中的设备内干扰的消除,则用户装置100通过发送空的IDC通知,向主基站201报告针对LTE分量载波而设备内干扰被消除。
在步骤S413中,若检测到NR***中的设备内干扰的消除,则用户装置100通过发送空的IDC通知,向副基站202报告针对NR分量载波而设备内干扰被消除。
接下来,参照图8,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LTE-NR双重连接中的干扰通知设定过程。在本实施例中,副基站202向主基站201发送用于使用户装置100针对副基站202所属于的无线通信***的分量载波而报告设备内干扰的干扰报告设定(例如,通过RRC或者X2/Xn接口的节点间消息(inter-node message))。主基站201将接收到的干扰报告设定包含在RRC连接重设(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中,并且在该RRC连接重设(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中对用户装置100进行设定以使其针对主基站201所属于的无线通信***的分量载波而报告设备内干扰。此时,发送接收单元120通过将表示与副基站202的无线通信***有关的受扰载波信息和/或施扰载波信息的干扰通知包含在表示与主基站201的无线通信***有关的受扰载波信息和/或施扰载波信息的干扰通知中,向主基站201发送主基站201用的干扰通知(IDC)和副基站202用的干扰通知(IDC)。即,在本实施例中,单独地生成主基站201用的干扰通知和副基站202用的干扰通知,副基站202用的干扰通知被封入主基站201用的干扰通知中,经由主基站201而通知给副基站202。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LTE-NR双重连接中的IDC通知设定过程的概略图。该IDC通知设定过程例如可以响应于设定了LTE-NR双重连接而开始。另外,主基站201以及副基站202也可以分别属于LTE***以及NR***,或者主基站201以及副基站202也可以分别属于NR***以及LTE***。
如图8所示,在步骤S501中,副基站202向主基站201发送用于使用户装置100针对副基站202所属于的无线通信***的分量载波而报告设备内干扰的干扰报告设定(例如,通过RRC或者X2/Xn接口的节点间消息(inter-node message))。
在步骤S502中,主基站201对用户装置100进行设定以使其针对主基站201所属于的无线通信***的分量载波而检测设备内干扰,并报告表示所检测到的受扰载波和/或施扰载波的干扰通知,并且主基站201将从副基站202接收到的干扰报告设定发送给用户装置100。
在步骤S503中,若针对主基站201所属于的无线通信***的分量载波而检测到设备内干扰,则用户装置100生成表示所检测到的受扰载波和/或施扰载波的主基站201用的干扰通知。例如,在主基站201属于LTE***的情况下,用户装置100生成表示受扰LTE分量载波和/或施扰LTE分量载波的主基站201用的干扰通知。另外,如上所述,在主基站201预先保持了表示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和通过该组合而产生设备内干扰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对的关联信息的情况下,用户装置100也可以生成仅包含受扰载波信息的主基站201用的干扰通知。
此外,若针对副基站202所属于的无线通信***的分量载波而检测到设备内干扰,则用户装置100生成表示所检测到的受扰载波和/或施扰载波的副基站202用的干扰通知。例如,在副基站202属于NR***的情况下,用户装置100生成表示受扰NR分量载波和/或施扰NR分量载波的副基站202用的干扰通知。另外,如上所述,在副基站202预先保持了表示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和通过该组合而产生设备内干扰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对的关联信息的情况下,用户装置100也可以生成仅包含受扰载波信息的副基站202用的干扰通知。
在生成了主基站201用的干扰通知和副基站202用的干扰通知之后,用户装置100通过将副基站202用的干扰通知封入或者包含在主基站201用的干扰通知内,向主基站201发送单独地生成的主基站201用的干扰通知和副基站202用的干扰通知。
在步骤S504a中,主基站201从接收到的主基站201用的干扰通知中提取副基站202用的干扰通知,将提取出的副基站202用的干扰通知转发至副基站202,并基于主基站201用的干扰通知而执行适当的干扰抑制控制。
在步骤S504b中,副基站202基于接收到的副基站202用的干扰信息而执行适当的干扰抑制控制。
接下来,参照图9,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LTE-NR双重连接中的干扰通知设定过程。在本实施例中,主基站201向副基站202发送用于使用户装置100针对主基站201所属于的无线通信***的分量载波而报告设备内干扰的干扰报告设定(例如,通过RRC或者X2/Xn接口的节点间消息(inter-node message))。副基站202将接收到的干扰报告设定包含在RRC连接重设(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中,并且在该RRC连接重设(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中对用户装置100进行设定以使其针对副基站202所属于的无线通信***的分量载波而报告设备内干扰。此时,发送接收单元120通过将表示与主基站201的无线通信***有关的受扰载波信息和/或施扰载波信息的干扰通知包含在表示与副基站202的无线通信***有关的受扰载波信息和/或施扰载波信息的干扰通知中,向副基站202发送主基站201用的干扰通知(IDC)和副基站202用的干扰通知(IDC)。即,在本实施例中,单独地生成主基站201用的干扰通知和副基站202用的干扰通知,主基站201用的干扰通知被封入副基站202用的干扰通知中,经由副基站202而通知给主基站201。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LTE-NR双重连接中的IDC通知设定过程的概略图。该IDC通知设定过程例如可以响应于设定了LTE-NR双重连接而开始。另外,主基站201以及副基站202也可以分别属于LTE***以及NR***,或者主基站201以及副基站202也可以分别属于NR***以及LTE***。
如图9所示,在步骤S601中,主基站201向副基站202发送用于使用户装置100针对主基站201所属于的无线通信***的分量载波而报告设备内干扰的干扰报告设定(例如,通过RRC或者X2/Xn接口的节点间消息(inter-node message))。
在步骤S602中,副基站202对用户装置100进行设定以使其针对副基站202所属于的无线通信***的分量载波而检测设备内干扰,并报告表示所检测到的受扰载波和/或施扰载波的干扰通知,并且副基站202将从主基站201接收到的干扰报告设定发送给用户装置100。
在步骤S603中,若针对主基站201所属于的无线通信***的分量载波而检测到设备内干扰,则用户装置100生成表示所检测到的受扰载波和/或施扰载波的主基站201用的干扰通知。例如,在主基站201属于LTE***的情况下,用户装置100生成表示受扰LTE分量载波和/或施扰LTE分量载波的主基站201用的干扰通知。另外,如上所述,在主基站201预先保持了表示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和通过该组合而产生设备内干扰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对的关联信息的情况下,用户装置100也可以生成仅包含受扰载波信息的主基站201用的干扰通知。
此外,若针对副基站202所属于的无线通信***的分量载波而检测到设备内干扰,则用户装置100生成表示所检测到的受扰载波和/或施扰载波的副基站202用的干扰通知。例如,在副基站202属于NR***的情况下,用户装置100生成表示受扰NR分量载波和/或施扰NR分量载波的副基站202用的干扰通知。另外,如上所述,在副基站202预先保持了表示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和通过该组合而产生设备内干扰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对的关联信息的情况下,用户装置100也可以生成仅包含受扰载波信息的副基站202用的干扰通知。
在生成了主基站201用的干扰通知和副基站202用的干扰通知之后,用户装置100通过将主基站201用的干扰通知封入或者包含在副基站202用的干扰通知内,向副基站202发送单独地生成的主基站201用的干扰通知和副基站202用的干扰通知。
在步骤S604a中,副基站202从接收到的副基站202用的干扰通知中提取主基站201用的干扰通知,将提取出的主基站201用的干扰通知转发至主基站201,并基于副基站202用的干扰通知而执行适当的干扰抑制控制。
在步骤S604b中,主基站201基于接收到的主基站201用的干扰信息而执行适当的干扰抑制控制。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接收单元120也可以向提供受扰服务载波或者施扰服务载波的基站201或者202发送干扰通知。具体而言,设为干扰通知被发送给提供受扰服务载波的基站201或者202。此时,在受扰服务载波是LTE分量载波,并且基站201属于LTE***的情况下,发送接收单元120向基站201发送干扰通知。另一方面,设为干扰通知被发送给提供施扰服务载波的基站201或者202。此时,在施扰服务载波是NR分量载波,并且基站202属于NR***的情况下,发送接收单元120向基站202发送干扰通知。
另外,在施扰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包含LTE分量载波和NR分量载波双方的情况下(图2的情形1以及情形2等),用户装置100可以向主基站201和副基站202双方发送干扰通知,也可以仅向主基站201和副基站202中的任一方发送干扰通知。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发送接收单元120也可以向被指定的基站201和/或基站202发送干扰通知。具体而言,干扰通知的发送目的地也可以在RRC连接重设(RRC 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内的OtherConfig中设定干扰报告设定时,由基站201或者202指定。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干扰通知也可以还包含发送功率余量或者发送功率值。即,在检测到设备内干扰时,用户装置100也可以将检测时的功率余量或者实际的发送功率值发送给基站201和/或基站202。由此,基站201和/或基站202能够确认使设备内干扰产生的发送功率值,并能够通过控制用户装置100以使降低发送功率,从而能够实现干扰抑制。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干扰通知也可以还包含在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中被使用的无线资源。即,在检测到设备内干扰时,用户装置100也可以向基站201和/或基站202发送在检测时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中使用的无线资源。例如,该无线资源也可以是在施加了干扰的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中被使用的物理资源块(PRB)、物理资源元素(PRE)等。由此,基站201和/或基站202能够确认使设备内干扰产生的各施扰载波的频域,并能够通过分配不同的频域而实现干扰抑制。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LTE-NR双重连接中的IDC通知设定过程的概略图。该IDC通知设定过程例如可以响应于设定了LTE-NR双重连接并从用户装置100同时发送LTE以及NR的多个UL载波而开始。另外,主基站201以及副基站202可以分别属于LTE***以及NR***,或者,主基站201以及副基站202也可以分别属于NR***以及LTE***。
如图10所示,在步骤S701中,主基站201对用户装置100进行设定以使其针对LTE分量载波和NR分量载波双方而检测设备内干扰,并报告表示所检测到的受扰载波和/或施扰载波的干扰通知。
在步骤S702中,用户装置100若检测到设备内干扰即IDC问题(IDC problem),则向主基站201发送表示所检测到的受扰载波和/或施扰载波的干扰通知即IDC指示(IDCindication)。例如,用户装置100也可以将受扰载波的服务小区索引和施扰载波的测量对象分别作为受扰载波信息以及施扰载波信息而报告给主基站201。另外,如上所述,在主基站201预先保持了表示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组合和通过该组合而产生设备内干扰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对的关联信息的情况下,用户装置100也可以仅将受扰载波信息发送给主基站201。
在步骤S703中,主基站201为了基于接收到的IDC指示(IDC indication)执行干扰抑制控制,执行向将LTE或者NR进行了时分的单UL(single UL)发送的切换。主基站201也可以将该切换的执行所需的信息,例如表示LTE和NR各自的发送期间的UL发送定时模式经由节点间消息而发送给副基站202。此外,主基站201也可以将该UL发送定时模式例如经由RRC消息而发送给用户装置100。另外,上述的UL发送定时模式也可以在主基站201、副基站202以及用户装置100中半静态地共享。通过步骤S703的过程,用户装置100、主基站201以及副基站202开始将LTE或者NR进行了时分的单UL(single UL)发送。即,用户装置100的切换单元130将UL发送方式从LTE以及NR的多个UL载波同时发送切换至将LTE或者NR进行了时分的单UL(single UL)发送。
在步骤S704中,用户装置100若检测到IDC问题(IDC problem)被消除,则向主基站201发送表示IDC问题(IDC problem)被消除的IDC指示(IDC indication)[空(empty)]。
接下来,在步骤S705中,主基站201若接收到IDC指示(IDC indication)[空(empty)],则执行向LTE以及NR的多个UL载波同时发送的切换。主基站201将该切换的执行所需的信息经由节点间消息而发送给副基站202,并且例如经由RRC消息而发送给用户装置100。通过步骤S705的过程,用户装置100、主基站201以及副基站202开始LTE以及NR的多个UL载波同时发送。即,用户装置100的切换单元130将UL发送方式从将LTE或者NR进行了时分的单UL(single UL)发送切换至LTE以及NR的多个UL载波同时发送。
另外,在步骤S701~S705中,主基站201和副基站202也可以能够交换操作。即,副基站202也可以在步骤S701中对用户装置100设定IDC指示(IDC indication),并且在步骤S702或者步骤S704中,用户装置100也可以向副基站202通知IDC指示(IDC indication)。
通过步骤S701~步骤S705的过程,用户装置100能够通过向主基站201发送IDC指示(IDC indication),开始将LTE或者NR进行了时分的单UL(single UL)发送,并抑制设备内干扰。此外,用户装置100能够通过向主基站201发送IDC指示(IDC indication)[空(empty)],开始LTE以及NR的多个UL载波同时发送,返回双重连接,并提高吞吐量。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LTE-NR双重连接中的IDC通知设定过程的概略图。与图10所示的IDC通知设定过程同样地,该IDC通知设定过程例如可以响应于设定了LTE-NR双重连接并从用户装置100同时发送LTE以及NR的多个UL载波而开始。另外,主基站201以及副基站202可以分别属于LTE***以及NR***,或者,主基站201以及副基站202也可以分别属于NR***以及LTE***。
如图11所示,在步骤S801中,主基站201对用户装置100进行设定以使其针对LTE分量载波和NR分量载波双方检测设备内干扰,并报告表示所检测到的受扰载波和/或施扰载波的干扰通知。
在步骤S802中,用户装置100若检测到设备内干扰即IDC问题(IDC problem),则向主基站201发送向将LTE或者NR进行了时分的单UL(single UL)发送的切换通知。该切换通知可以是IDC指示(IDC indication)所包含的通知,也可以是不包含在IDC指示(IDCindication)中的通知。
在步骤S803中,主基站201若接收到向将LTE或者NR进行了时分的单UL(singleUL)发送的切换通知,则执行向将LTE或者NR进行了时分的单UL(single UL)发送的切换。主基站201也可以将该切换的执行所需的信息、例如表示LTE和NR各自的发送期间的UL发送定时模式经由节点间消息而发送给副基站202。此外,主基站201也可以将该UL发送定时模式例如经由RRC消息而发送给用户装置100。另外,上述的UL发送定时模式也可以在主基站201、副基站202以及用户装置100中半静态地共享。通过步骤S803的过程,用户装置100、主基站201以及副基站202开始将LTE或者NR进行了时分的单UL(single UL)发送。即,用户装置100的切换单元130将UL发送方式从LTE以及NR的多个UL载波同时发送切换至将LTE或者NR进行了时分的单UL(single UL)发送。
在步骤S804中,用户装置100若检测到IDC问题(IDC problem)被消除,则向主基站201发送向LTE以及NR的多个UL载波同时发送的切换通知。该切换通知可以是IDC指示(IDCindication)所包含的通知,也可以是IDC指示(IDC indication)中不包含的通知。
接下来,在步骤S805中,主基站201若接收到向LTE以及NR的多个UL载波同时发送的切换通知,则执行向LTE以及NR的多个UL载波同时发送的切换。主基站201将该切换的执行所需的信息经由节点间消息而发送给副基站202,并例如经由RRC消息而发送给用户装置100。通过步骤S805的过程,用户装置100、主基站201以及副基站202开始LTE以及NR的多个UL载波同时发送。即,用户装置100的切换单元130将UL发送方式从将LTE或者NR进行了时分的单UL(single UL)发送切换至LTE以及NR的多个UL载波同时发送。
另外,在步骤S801~S805中,主基站201和副基站202也可以能够交换操作。即,副基站202也可以在步骤S801中对用户装置100设定IDC指示(IDC indication),并且在步骤S802或者步骤S804中,用户装置100也可以将发送切换通知发送给副基站202。
通过步骤S801~步骤S805的过程,用户装置100能够通过向主基站201发送向将LTE或者NR进行了时分的单UL(single UL)发送的切换通知,开始将LTE或者NR进行了时分的单UL(single UL)发送,并抑制设备内干扰。此外,用户装置100能够通过向主基站201发送向LTE以及NR的多个UL载波同时发送的切换,开始LTE以及NR的多个UL载波同时发送,返回双重连接,并提高吞吐量。
接下来,参照图12~17,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信令例。
用户装置100也可以通过图12所示那样的“InDeviceCoexIndication message”,向属于LTE***的基站201或者202发送干扰通知。这里,信息元素“affectedCarrierFreqComList”表示施扰载波信息,信息元素“victimCarrierList”表示受扰载波信息。此外,信息元素“powerHeadroom”表示发送功率余量或者发送功率值。
属于LTE***的基站201或者202也可以通过设定图13所示那样的“OtherConfig”中的信息元素“idc-Indication-MR-DC”,对用户装置100进行设定以使其检测设备内干扰,并报告干扰通知。
另一方面,用户装置100也可以通过图14所示那样的“InDeviceCoexIndicationmessage”,向属于NR***的基站201或者202发送干扰通知。这里,信息元素“affectedCarrierFreqComListNR”表示施扰载波信息,信息元素“victimCarrierListNR”表示受扰载波信息。此外,信息元素“powerHeadroom”表示发送功率余量或者发送功率值。
属于NR***的基站201或者202通过设定图15所示那样的“OtherConfig”中的信息元素“idc-Indication-MR-DC”,对用户装置100进行设定以使其检测设备内干扰,并报告干扰通知。
此外,在图8~9所示的实施例中,用户装置100也可以通过图16所示那样的“InDeviceCoexIndication message”,向属于LTE***的基站201或者202发送干扰通知。这里,信息元素“affectedCarrierFreqComList”表示施扰载波信息,信息元素“victimCarrierList”表示受扰载波信息。此外,信息元素“powerHeadroom”表示发送功率余量或者发送功率值。此外,信息元素“nr-IndeviceCoexInd-Container”表示应转发给属于NR***的基站202或者201的NR分量载波的受扰载波信息和/或施扰载波信息。
另一方面,用户装置100也可以通过图17所示那样的“InDeviceCoexIndicationmessage”,向属于NR***的基站201或者202发送干扰通知。这里,信息元素“affectedCarrierFreqComListNR”表示施扰载波信息,信息元素“victimCarrierListNR”表示受扰载波信息。此外,信息元素“powerHeadroom”表示发送功率余量或者发送功率值。此外,信息元素“eutra-IndeviceCoexInd-Container”表示应转发给属于LTE***的基站202或者201的NR分量载波的受扰载波信息和/或施扰载波信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框图表示功能单位的块。这些功能块(结构单元)通过硬件和/或软件的任意的组合而实现。此外,对各功能块的实现手段并不特别限定。即,各功能块可以通过物理上和/或逻辑上结合的1个装置而实现,也可以将物理上和/或逻辑上分开的2个以上的装置直接地和/或间接地(例如,有线和/或无线)连接,通过这些多个装置而实现。
例如,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用户装置100以及基站200可以作为进行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处理的计算机来发挥功能。图1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用户装置100以及基站200的硬件结构的框图。上述用户装置100以及基站200在物理上可以作为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储存器1003、通信装置1004、输入装置1005、输出装置1006、以及总线1007等的计算机装置而构成。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装置”这个词,能够更换为电路、设备、单元等。用户装置100以及基站200的硬件结构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图示的各装置而构成,也可以不包含一部分装置而构成。
用户装置100以及基站20中的各功能,通过在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等硬件上读入规定的软件(程序),通过处理器1001进行运算,并控制通信装置1004的通信、或存储器1002以及储存器1003中的数据的读取和/或写入来实现。
处理器1001例如使操作***进行操作从而控制计算机整体。处理器1001可以由包括与***装置的接口、控制装置、运算装置、寄存器等的中央处理装置(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构成。例如,上述的各结构元素也可以由处理器1001实现。
此外,处理器1001将程序(程序代码)、软件模块或数据从储存器1003和/或通信装置1004中读取到存储器1002,基于它们执行各种处理。作为程序,使用使计算机执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操作中的至少一部分的程序。例如,用户装置100以及基站200的各结构元素的处理可以通过在存储器1002中存储且在处理器1001中操作的控制程序来实现,关于其他的功能块也可以同样地实现。以上述各种处理在1个处理器1001中执行之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通过2个以上的处理器1001而同时或者逐次地执行。处理器1001也可以通过1个以上芯片来实现。另外,程序也可以经由电通信线路而从网络被发送。
存储器1002是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可以由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E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等中的至少一个构成。存储器1002也可以被称为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主存储装置)等。存储器1002能够保存为了实施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无线通信方法而可执行的程序(程序代码)、软件模块等。
储存器1003是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可以由CD-ROM(紧凑盘ROM(CompactDisc ROM))等光盘、硬盘驱动器、柔性盘、光磁盘(例如,紧凑盘(Compact Disc)、数字通用盘、蓝光(Blu-ray)(注册商标)盘)、智能卡、闪存(例如,卡、棒、键驱动)、软(Floopy)(注册商标)盘、磁条等中的至少一个构成。储存器1003也可以被称为辅助存储装置。上述存储介质例如也可以是包含存储器1002和/或储存器1003的数据库、服务器及其他适当的介质。
通信装置1004是用于经由有线和/或无线网络进行计算机间的通信的硬件(发送接收设备),例如也被称为网络设备、网络控制器、网卡、通信模块等。例如,上述的各结构元素也可以由通信装置1004来实现。
输入装置1005是受理来自外部的输入的输入设备(例如,键盘、鼠标、麦克风、开关、按键、传感器等)。输出装置1006是实施对外部的输出的输出设备(例如,显示器、扬声器、LED灯等)。另外,输入装置1005以及输出装置1006也可以是成为一体的结构(例如,触摸面板)。
此外,处理器1001或存储器1002等各装置通过用于进行信息通信的总线1007连接。总线1007可以由一个总线构成,也可以由装置间不同的总线构成。
此外,用户装置100以及基站200可以包括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AS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PL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以及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硬件而构成,也可以通过该硬件实现各功能块的一部分或全部。例如,处理器1001可以由这些硬件中的至少一个来实现。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与第一无线通信***所包含的第一基站装置和第二无线通信***所包含的第二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用户装置,其具有干扰通知生成单元,生成包含用于表示检测到所述用户装置中的设备内干扰或者检测到设备内干扰的消除的信息的干扰通知;发送接收单元,向所述第一基站装置或者所述第二基站装置发送所述干扰通知,并从所述第一基站装置或者所述第二基站装置接收所发送的所述干扰通知的响应;以及切换单元,基于所述干扰通知的响应,切换上行链路发送方式。
通过上述的结构,用户装置能够通过切换上行链路发送方式,抑制利用了不同的RAT的多个无线通信***之间的双重连接中的互调失真引起的干扰。
所述上行链路发送方式包含并行地执行向所述第一基站装置的发送和向所述第二基站装置的发送的第一发送方式、以及时分地切换执行向所述第一基站装置的发送和向所述第二基站装置的发送的第二发送方式,
所述上行链路发送方式的切换也可以切换所述第一发送方式和所述第二发送方式。通过该结构,用户装置能够通过切换上行链路发送方式,抑制设备内干扰。
在所述干扰通知中包含表示检测到所述用户装置中的设备内干扰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上行链路发送方式从所述第一发送方式被切换至所述第二发送方式,在所述干扰通知中包含表示检测到所述用户装置中的设备内干扰的消除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上行链路发送方式也可以从所述第二发送方式切换至所述第一发送方式。通过该结构,用户装置通过将上行链路发送方式在多个载波同时发送和单发送间进行切换,能够抑制设备内干扰。
所述干扰通知也可以包含表示切换上行链路发送方式的信息。通过该结构,用户装置能够基于设备内干扰的检测状况,向基站装置通知切换上行链路发送方式。
在所述干扰通知的响应中,也可以包含表示时分地切换所述第二通信方式中的向所述第一基站装置的发送和向所述第二基站装置的发送的定时的发送定时模式。通过该结构,用户装置能够适当地进行切换了上行链路发送方式后的通信。
提供一种包含在第一无线通信***中,并被连接至与第二无线通信***所包含的第二基站装置进行通信的用户装置的基站装置,具有通信单元,从所述用户装置接收干扰通知;以及生成单元,基于所述干扰通知,生成涉及上行链路发送方式的切换的消息,将所述消息发送给所述用户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基站装置。
通过上述结构,基站装置能够通过切换上行链路发送方式,抑制利用了不同的RAT的多个无线通信***之间的双重连接中的互调失真引起的干扰。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所公开的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各种变形例、修正例、代替例、置换例等。为了利于发明的理解而使用具体的数值例来进行了说明,但除非特别地否定,这些数值仅为一例,可以使用适当的任意值。上述的说明中的项目的区分对于本发明不是本质的,可以将2个以上的项目中所记载的事项根据需要而组合地使用,在某个项目中所记载的事项也可以应用于在别的项目中所记载的事项(只要不矛盾)。功能框图中的功能单元或者处理单元的边界不限于一定对应于物理的部件的边界。多个功能单元的操作在物理上可以由1个部件进行,或者1个功能单元的操作在物理上可以由多个部件进行。关于在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处理过程,只要不矛盾也可以改变处理的顺序。为了便于说明处理,使用功能性的框图说明了用户装置100以及基站200,但这样的装置也可以由硬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按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由用户装置20所具有的处理器进行操作的软件以及按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由基站200所具有的处理器进行操作的软件可以分别被保存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OM)、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HDD)、可移动盘、CD-ROM、数据库、服务器、以及其他适当的任意的存储介质中。
此外,信息的通知并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式/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进行。例如,信息的通知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例如,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Information)))、高层信令(例如,RRC(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MAC(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信令、广播信息(MIB(主信息块(MasterInformation Block))、SIB(***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其他信号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施。此外,RRC信令也可以被称为RRC消息,例如,也可以是RRC连接设置(RRCConnection Setup)消息、RRC连接重构(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等。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例可以应用于LTE(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A(LTE-Advanced)、SUPER 3G、IMT-Advanced、4G、5G、FRA(未来无线接入(Future Radio Access))、W-CDMA(注册商标)、GSM(注册商标)、CDMA2000、UMB(超移动宽带(Ultra Mobile Broadband))、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UWB(超宽带(Ultra-WideBand))、Bluetooth(注册商标)以及利用其他适当的***的***和/或基于它们而被扩展的下一代***。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例的处理过程、时序、流程图等,只要不矛盾,则可以调换顺序。例如,关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方法,按照例示的顺序提示各种步骤的元素,并不限定于所提示的特定的顺序。
在本说明书中设为由基站200进行的特定操作根据情况有时也由其上位节点(upper node)来进行。在由具有基站的1个或多个网络节点(network nodes)组成的网络中,为了与终端的通信而进行的各种操作显然可以由基站和/或基站以外的其他网络节点(例如,考虑MME或者S-GW等,但不限于此)来进行。在上述中例示了基站以外的其他网络节点为1个的情况,但也可以是多个其他网络节点的组合(例如,MME以及S-GW)。
信息等可以从高层(或者低层)向低层(或者高层)输出。也可以经由多个网络节点而被输入输出。
被输入输出的信息等,可以保存在特定的地点(例如,存储器),也可以由管理表格管理。被输入输出的信息等也可以被改写、更新或者追加。被输出的信息等也可以被删除。被输入的信息等也可以被发送给其他装置。
判定可以通过1比特所表示的值(0或1)来进行,也可以通过真假值(布尔值(Boolean):真(true)或者假(false))来进行,也可以通过数值的比较(例如,与规定的值的比较)来进行。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方式/实施例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也可以伴随着执行而切换使用。此外,规定的信息的通知(例如,“是X”的通知)并不限定于显式地进行,也可以隐式地(例如,通过不进行该规定的信息的通知而)进行。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显然并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能够作为修正以及变更方式来实施,而不脱离由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所确定的本发明的宗旨以及范围。因此,本说明书的记载以例示说明为目的,对本发明不具有任何限制性的含义。
软件不管是被称为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被称为其他名称,都应广泛地解释为表示指令、指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文件、执行线程、过程、功能等。
此外,软件、命令等可以经由传输介质来发送接收。例如,在使用同轴电缆、光缆、双绞线以及数字订户线(DSL)等有线技术和/或红外线、微波等无线技术而从网站、服务器或者其他远程源发送软件的情况下,这些有线技术和/或无线技术包含在传输介质的定义中。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信息、信号等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技术中的任意一种来表示。例如,在上述的整个说明中可提及的数据、命令、指令、信息、信号、比特、码元以及码片等也可以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者磁性粒子、光场或者光子、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来表示。
另外,关于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术语和/或本说明书的理解所需的术语,可以置换为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含义的术语。例如,信道和/或码元也可以是信号(信令)。此外,信号也可以是消息。此外,分量载波(CC)也可以被称为载波频率、小区等。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以及“网络”等术语,可以互换地使用。
此外,在本说明书说明的信息、参数等,可以由绝对值来表示,也可以由相对于规定的值的相对值来表示,也可以由对应的其他信息来表示。例如,无线资源也可以是通过规定的索引来指示的。
用于上述参数的名称在任一点上都不具备限定意义。进一步,使用这些参数的算式等有时也与在本说明书中显示地公开的不同。各种信道(例如,PUCCH、PDCCH等)以及信息元素(例如,TPC等)能够由所有适当的名称来识别,所以被分配给这些各种信道以及信息元素的各种名称在任何一点上都不具备限定意义。
基站能够容纳1个或者多个(例如,3个)小区(也被称为扇区)。在基站容纳多个小区的情况下,基站的覆盖范围区域整体能够划分为多个更小的区域,并且每个更小的区域也能够通过基站子***(例如,室内用的小型基站(远程无线头(RRH:Remote RadioHead)))来提供通信服务。“小区”或者“扇区”等词,是指在该覆盖范围中进行通信服务的基站和/或基站子***的覆盖范围区域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进一步,在本说明书中,“基站”、“eNB”、“小区”以及“扇区”等词,可以互换地使用。基站有时也被称为固定站(fixedstation)、NodeB、eNodeB(eNB)、接入点(access point)、毫微微小区、小型小区等词。
移动台有时也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订户站、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订户站、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设备、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者一些其他适当的词语。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所谓“判断(determining)”、“决定(determining)”等词,有时包含多种多样的操作。“判断”、“决定”例如可包含将进行了计算(calculating)、算出(computing)、处理(processing)、导出(deriving)、调查(investigating)、检索(lookingup)(例如,在表格、数据库或者其他数据结构中的检索)、确认(ascertaining)视为进行了“判断”、“决定”的情况等。此外,“判断”、“决定”可包含将进行了接收(receiving)(例如,接收信息)、发送(transmitting)(例如,发送信息)、输入(input)、输出(output)、接入(accessing)(例如,接入存储器中的数据)视为进行了“判断”、“决定”的情况等。此外,“判断”、“决定”可包含将进行了解决(resolving)、选择(selecting)、选定(choosing)、建立(establishing)、比较(comparing)等视为进行了“判断”、“决定”的情况。即,“判断”、“决定”可包含视为对任何操作进行了“判断”、“决定”的情况。
“被连接(connected)”、“被耦合(coupled)”等词,或者它们所有的变形,意味着2个或其以上的元素间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所有连接或者耦合,并且能够包含被相互“连接”或者“耦合”的2个元素间存在1个或其以上的中间元素的情况。元素间的耦合或者连接可以是物理上的,也可以是逻辑上的,或者也可以是它们的组合。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情况下,能够考虑2个元素通过使用1个或其以上的电线、电缆和/或印刷电连接,并且作为若干非限定性且非包容性的例子,通过使用具有无线频域、微波区域以及光(可见以及不可见两者)区域的波长的电磁能量等,而被相互“连接”或者“耦合”。
参考信号能够简称为RS(Reference Signal),也可以根据所应用的标准而称为导频(Pilot)。
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所谓“基于”的记载,除非在其他段落中明确描述,否则不表示“仅基于”。换言之,所谓“基于”的记载,意为“仅基于”和“至少基于”两者。
对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使用了“第1”、“第2”等称呼的元素的任何参照,并不对这些元素的数量或者顺序进行全面限定。可以在本说明书中使用这些称呼作为区分2个以上的元素间的便利的方法。因此,对第1以及第2元素的参照,并不意味着只可以采用2个元素或者第1元素必须以某种形式位于第2元素之前。
也可以将上述各装置的结构中的“单元”更换为“部”、“电路”、“设备”等。
“包含(included)”、“含有(including)”以及它们的变形只要是在本说明书或者权利要求书使用,则这些词与词语“具备(comprising)”同样地,意为总括。进一步,在本说明书或者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词语“或者(or)”,意味着并非是逻辑异或。
在本公开的整体中,例如,在由于翻译而被加上了像英语中的a、an以及the这样的冠词的情况下,除非在上下文中有明确的否定,否则这些冠词意味着包含多个。
无线帧可以在时域中由1个或多个帧构成。在时域中1个或多个各个帧也可以被称为子帧。子帧进一步可以在时域中由1个或多个时隙构成。时隙进一步可以在时域中由1个或多个码元(OFDM码元,SC-FDMA码元等)构成。无线帧、子帧、时隙、以及码元都表示传输信号时的时间单位。无线帧、子帧、时隙、以及码元也可以是分别与其对应的其他称呼。例如,在LTE***中,基站进行对各移动台分配无线资源(在各移动台中能够使用的频率带宽或发送功率等)的调度。也可以将调度的最小时间单位称为TTI(发送时间间隔(TransmissionTime Interval))。例如,可以将1子帧称为TTI,也可以将多个连续的子帧称为TTI,也可以将1时隙称为TTI。资源块(RB)是时域以及频域的资源分配单位,在频域中也可以包含1个或多个连续的副载波(subcarrier)。此外,在资源块的时域中,可以包含1个或多个码元,可以是1时隙,1子帧、或者1TTI的长度。1TTI、1子帧可以分别由1个或多个资源块构成。上述无线帧的结构仅为例示,无线帧所包含的子帧数、子帧所包含的时隙数、时隙所包含的码元以及资源块的数量、以及资源块所包含的子载波数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以上,详细叙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特定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种种变形/变更。
本申请基于2017年8月1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156012号的优先权而主张该权利,在本申请中援用2017-156012号的全部内容。
标号说明
100 用户装置
110 干扰通知生成单元
120 发送接收单元
130 切换单元
201、202 基站

Claims (4)

1.一种终端,具有:
干扰通知生成单元,生成包含信息的干扰通知,该信息表示:与第一基站的通信中使用的下行链路的受扰载波中的第一设备内干扰被检测到、与第二基站的通信中使用的下行链路的受扰载波中的第二设备内干扰被检测到、所述第一设备内干扰的消除被检测到、以及所述第二设备内干扰的消除被检测到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发送单元,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干扰通知,
所述信息包含:表示与所述第一基站的通信中的受扰载波的测量对象、表示下行链路的频域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二基站的通信中的受扰载波所对应的频率的信息。
2.一种基站,是第一基站,具有:
通信单元,从终端接收包含信息的干扰通知,该信息表示: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基站的通信中使用的下行链路的受扰载波中的第一设备内干扰被检测到、所述终端与第二基站的通信中使用的下行链路的受扰载波中的第二设备内干扰被检测到、所述第一设备内干扰的消除被检测到、以及所述第二设备内干扰的消除被检测到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干扰通知,执行频域中的干扰抑止控制,
所述信息包含:表示与所述第一基站的通信中的受扰载波的测量对象、表示下行链路的频域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二基站的通信中的受扰载波所对应的频率的信息。
3.一种无线通信***,包含终端、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
所述终端具有:
干扰通知生成单元,生成包含信息的干扰通知,该信息表示:与所述第一基站的通信中使用的下行链路的受扰载波中的第一设备内干扰被检测到、与所述第二基站的通信中使用的下行链路的受扰载波中的第二设备内干扰被检测到、所述第一设备内干扰的消除被检测到、以及所述第二设备内干扰的消除被检测到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发送单元,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干扰通知,
所述第一基站具有:
通信单元,接收所述干扰通知;以及
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干扰通知,执行频域中的干扰抑止控制,
所述信息包含:表示与所述第一基站的通信中的受扰载波的测量对象、表示下行链路的频域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二基站的通信中的受扰载波所对应的频率的信息。
4.一种通信方法,
由终端执行如下步骤:
干扰通知生成步骤,生成包含信息的干扰通知,该信息表示:与第一基站的通信中使用的下行链路的受扰载波中的第一设备内干扰被检测到、与第二基站的通信中使用的下行链路的受扰载波中的第二设备内干扰被检测到、所述第一设备内干扰的消除被检测到、以及所述第二设备内干扰的消除被检测到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发送步骤,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干扰通知,
所述信息包含:表示与所述第一基站的通信中的受扰载波的测量对象、表示下行链路的频域的信息、以及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二基站的通信中的受扰载波所对应的频率的信息。
CN201880051021.2A 2017-08-10 2018-07-23 用户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Active CN1110342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56012 2017-08-10
JP2017156012 2017-08-10
PCT/JP2018/027486 WO2019031212A1 (ja) 2017-08-10 2018-07-23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4296A CN111034296A (zh) 2020-04-17
CN111034296B true CN111034296B (zh) 2023-08-15

Family

ID=65272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1021.2A Active CN111034296B (zh) 2017-08-10 2018-07-23 用户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330496B2 (zh)
EP (1) EP3668222A4 (zh)
JP (1) JP6916288B2 (zh)
CN (1) CN111034296B (zh)
CA (1) CA3066878C (zh)
WO (1) WO20190312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14924B1 (ko) * 2018-11-23 2023-03-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제어를 위한 스케줄링 장치 및 방법
KR102668217B1 (ko) * 2019-03-11 2024-05-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을 위한 주파수 대역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KR20200132777A (ko) * 2019-05-16 2020-11-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주파수 간섭 조합 대역에서의 5g 마이그레이션 방법 및 장치
CN114930958A (zh) * 2020-01-10 2022-08-1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以及通信方法
US12041589B2 (en) * 2020-08-17 2024-07-16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pectrum utilization coordination between wireline backhaul and wireless systems
US11582055B2 (en) 2020-08-18 2023-02-14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device attachment in a managed network architecture
US11563593B2 (en) 2020-08-19 2023-01-24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between wireline backhaul and wireless systems
US11844057B2 (en) 2020-09-09 2023-12-12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data traffic management in wireline backhaul systems
US11474881B1 (en) 2021-03-31 2022-10-18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Optimizing distributed and parallelized batch data processing
US11874817B2 (en) 2021-03-31 2024-01-16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Optimizing distributed and parallelized batch data processing
US11864218B1 (en) * 2021-06-10 2024-01-02 T-Mobile Usa, Inc. 5G new radio uplink 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mitigation
CN116456385A (zh) * 2022-01-05 2023-07-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干扰辅助信息的上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US20240056827A1 (en) * 2022-08-10 2024-0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parameter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9911A (zh) * 2010-08-13 2013-04-24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设备中的干扰缓解
CN103988536A (zh) * 2011-12-05 2014-08-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处理用户设备中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的方法和***
CN105103588A (zh) * 2013-04-02 2015-11-2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JP2015216412A (ja) * 2014-05-07 2015-12-0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及び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34318A2 (en) * 2009-09-16 2011-03-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signal in relay station
EP2663113A1 (en) * 2012-05-08 2013-11-13 Panasonic Corporation Improved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reporting mechanism
US9161278B2 (en) * 2013-04-04 2015-10-13 Blackberry Limited Communicating an indication relating to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US20170034709A1 (en) 2014-04-09 2017-02-02 Ntt Docomo, Inc. Measurement control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US9509485B2 (en) 2014-05-08 2016-11-29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avoidance for dual connectivity
WO2016095078A1 (en) * 2014-12-15 2016-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al active connections over single radio user equipment
US10091793B2 (en) * 2015-02-06 2018-10-02 Mediatek Inc. Prioritized generation of IDC indication message to mitigate IDC impact on UE performance
JP6658107B2 (ja) 2016-03-02 2020-03-0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
CN108696874B (zh) * 2017-03-01 2021-10-2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Lte-u与wifi5g信道的自干扰解决方法及***
EP3404985A1 (en) * 2017-05-18 2018-11-21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Full duplexing downlink and uplink directions
CN108990153B (zh) * 2017-06-02 2021-05-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终端自干扰的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和***
WO2018232718A1 (zh) * 2017-06-23 2018-12-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US11140692B2 (en) * 2017-07-31 2021-10-05 Lg Electronics Inc.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method on basis of LTE and N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10904781B2 (en) * 2017-09-11 2021-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ity measurements with interference caused by intermodulation product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9911A (zh) * 2010-08-13 2013-04-24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设备中的干扰缓解
CN103988536A (zh) * 2011-12-05 2014-08-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处理用户设备中的设备内共存干扰的方法和***
CN105103588A (zh) * 2013-04-02 2015-11-2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JP2015216412A (ja) * 2014-05-07 2015-12-0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基地局及び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4296A (zh) 2020-04-17
JPWO2019031212A1 (ja) 2020-04-02
EP3668222A4 (en) 2021-05-05
CA3066878C (en) 2023-09-12
JP6916288B2 (ja) 2021-08-11
EP3668222A1 (en) 2020-06-17
US11330496B2 (en) 2022-05-10
WO2019031212A1 (ja) 2019-02-14
US20210092662A1 (en) 2021-03-25
CA3066878A1 (en) 2019-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34296B (zh) 用户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CN110741666B (zh) 用户终端
US20190230546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CN113455070B (zh) 用户装置以及基站装置
US20220322075A1 (en) Termi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124627A1 (en)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8084126A1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
CN111567118A (zh) 基站装置
JP7433336B2 (ja) 端末、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US11895523B2 (en) User apparatus
CN112204895B (zh) 基站
WO2021064969A1 (ja) 端末
US20220116889A1 (en) User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device
EP4236510A1 (e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3412641B (zh) 用户装置
WO2021064968A1 (ja) 端末、及び受信方法
EP4040822A1 (e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