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4155B - 一种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4155B
CN111034155B CN201880052002.1A CN201880052002A CN111034155B CN 111034155 B CN111034155 B CN 111034155B CN 201880052002 A CN201880052002 A CN 201880052002A CN 111034155 B CN111034155 B CN 1110341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er
type
data
rlc entity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20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34155A (zh
Inventor
唐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7/10188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9051775A1/zh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034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4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34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41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2Manipulation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终端接收到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携有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源承载类型改变到目标承载类型;所述终端基于所述源承载类型的传输特征以及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传输特征,释放所述源承载类型对应的至少一个RLC实体,并创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至少一个RLC实体。

Description

一种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中,由于单个基站的带宽资源和覆盖范围有限,因此需要不同类型或相同类型的基站协同组网,从而集中多个小区或者基站的无线资源来为用户提供服务,更容易满足用户的容量需求和覆盖需求,这种方式通常称之为多连接。双连接(DC,DualConnectivity)就是一种常用的多连接方式。
在DC场景下,用户可以同时保持与两个基站的连接,在这种场景下,用户可以单独接收一个基站的数据,也可以同时接收两个基站的数据。根据基站为用户提供服务方式的不同,用户的承载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主小区群承载(MCG bearer)、辅小区群承载(SCG bearer)、分流承载(Split bearer)。对于某个用户而言,其所具有的承载类型可以从一个承载类型改变到另一个承载类型,也即某个用户发生了承载类型的改变。
对于某个用户的承载而言,其承载可以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对应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层具有复制数据功能,通过PDCP层使复制的两份数据分别传输到两个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Radio Link Control)实体,而后在不同的物理层聚合载波上进行传输,这种方案也可以称为载波聚合(CA,CarrierAggregation)复制(duplication)。
目前研究的承载类型改变并没有考虑到CA dulication的情况,如何结合CAdulication来实现承载类型的改变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到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携有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源承载类型改变到目标承载类型;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源承载类型的传输特征以及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传输特征,释放所述源承载类型对应的至少一个RLC实体,和/或创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至少一个RLC实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令还携有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是否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所述目标承载类型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
所述源承载类型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
所述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
所述源承载类型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所述目标承载类型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源承载类型为非分流负载(Non-Split bearer);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源承载类型的传输特征以及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传输特征,释放所述源承载类型对应的至少一个RLC实体,包括:
如果所述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则判断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是否为分流负载(Split bearer);
如果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是所述Split bearer,则从所述源承载类型对应的两个RLC实体中释放一个RLC实体;
如果所述目标承载类型不是所述Split bearer,则从所述源承载类型对应的两个RLC实体中释放两个RLC实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承载类型能够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承载类型为Non-Split bearer;
所述终端基于所述源承载类型的传输特征以及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传输特征,创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至少一个RLC实体,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则判断所述源承载类型是否为Split bearer;
如果所述源承载类型是所述Split bearer,则创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一个RLC实体;
如果所述源承载类型不是所述Split bearer,则创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两个RLC实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源承载类型能够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从所述源承载类型改变到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过程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源承载配置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复制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源承载配置并激活了PDCP复制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源承载为分流承载,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为分流承载,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在从所述源承载类型改变到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过程中,存在至少一个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是指:不进行PDCP实体数据恢复操作中的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目标承载未配置或未激活PDCP复制传输,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是指:不通过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且不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目标承载配置并激活了PDCP复制传输,则所述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是指:不通过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但能够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从所述源承载类型改变到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过程中,
如果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重发操作,是指: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包括:
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未发送给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包括:
在源承载未配置和/或配置了但未激活数据复制传输的情况下,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包括:
在RLC实体均重新建立或释放的情况下,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所述数据重发操作重发的是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的数据,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所述数据重发操作重发的是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未发送给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的数据,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和/或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源承载为分流承载,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目标承载为分流承载,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在从所述源承载类型改变到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过程中,存在至少一个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在从所述源承载类型改变到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过程中,存在至少一个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目标承载配置了PDCP复制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目标承载配置并激活了PDCP复制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源承载配置了PDCP复制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源承载配置并激活了PDCP复制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到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携有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源承载类型改变到目标承载类型;
承载类型改变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源承载类型的传输特征以及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传输特征,释放所述源承载类型对应的至少一个RLC实体,和/或创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至少一个RLC实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令还携有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是否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所述目标承载类型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
所述源承载类型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
所述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
所述源承载类型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所述目标承载类型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源承载类型为Non-Split bearer;
所述承载类型改变单元包括:
第一判断子单元,配置为如果所述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则判断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是否为Split bearer;
释放子单元,配置为如果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是所述Split bearer,则从所述源承载类型对应的两个RLC实体中释放一个RLC实体;如果所述目标承载类型不是所述Splitbearer,则从所述源承载类型对应的两个RLC实体中释放两个RLC实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承载类型能够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承载类型为Non-Split bearer;
所述承载类型改变单元包括:
第二判断子单元,配置为如果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则判断所述源承载类型是否为Split bearer;
创建子单元,配置为如果所述源承载类型是所述Split bearer,则创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一个RLC实体;如果所述源承载类型不是所述Split bearer,则创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两个RLC实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源承载类型能够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重传单元,用于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源承载配置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复制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源承载配置并激活了PDCP复制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源承载为分流承载,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为分流承载,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在从所述源承载类型改变到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过程中,存在至少一个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是指:不进行PDCP实体数据恢复操作中的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目标承载未配置或未激活PDCP复制传输,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是指:不通过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且不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目标承载配置并激活了PDCP复制传输,则所述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是指:不通过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但能够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重传单元,用于如果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数据重发操作,是指: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包括:
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未发送给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包括:
在源承载未配置和/或配置了但未激活数据复制传输的情况下,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包括:
在RLC实体均重新建立或释放的情况下,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所述数据重发操作重发的是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的数据,则所述重传单元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所述数据重发操作重发的是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未发送给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的数据,则所述重传单元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和/或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源承载为分流承载,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目标承载为分流承载,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在从所述源承载类型改变到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过程中,存在至少一个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在从所述源承载类型改变到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过程中,存在至少一个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目标承载配置了PDCP复制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目标承载配置并激活了PDCP复制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源承载配置了PDCP复制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源承载配置并激活了PDCP复制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终端接收到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携有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源承载类型改变到目标承载类型;所述终端基于所述源承载类型的传输特征以及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传输特征,释放所述源承载类型对应的至少一个实体,和/或创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至少一个RLC实体。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在双连接架构中结合CA dulication的情况实现承载类型的改变,完善了双连接的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DC场景下的协议结构示意图;
图2为CA duplication场景下的协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承载类型改变的协议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承载类型改变的协议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承载类型改变的协议结构示意图三;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承载类型改变的协议结构示意图四;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
图1为DC场景下的协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MN代表网络侧的主节点(MasterNode),SN代表网络侧的辅节点(Slave Node)。在一实施方式,MN为长期演进(LTE,LongTerm Evolution)***,SN为NR(New Radio)***;在另一实施方式中,MN为NR***,SN为LTE***;在又一实施方式中,MN为NR***,SN也为NR***。值得注意的是,MN和SN代表了两个不同的网络节点,这两个不同的网络节点的网络类型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
在DC架构中,用户可以同时保持与MN和SN的连接,其中,MN与SN之间通过X2接口实现交互。DC场景下的协议结构如图1所示,在MN和SN侧,都具有PDCP层、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层。对于某个用户而言,其可以保持任意一种承载类型,以下对用户的承载类型进行具体地解释说明:
1)对于数据承载而言,承载类型包括:
MCG bearer:承载的无线协议仅位于MCG;
MCG split bearer:承载的无线协议在MN进行分割,同时位于MCG和SCG;
SCG bearer:承载的无线协议仅位于SCG;
SCG split bearer:承载的无线协议在SN进行分割,同时位于SCG和MCG。
2)对于信令承载而言,承载类型包括:
MCG SRB:MN和UE之间的信令承载(SRB,Signalling Radio Bearers);
MCG split SRB:MN和UE之间的SRB,其中,UE支持通过SN复制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
SCG SRB:SN和UE之间的SRB。
下面结合数据承载的各个承载类型对协议栈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1)MCG bearer:
MCG bearer的传输通道如图1所示,MCG bearer首先经过MN PDCP层,MN PDCP层对MCG bearer处理后传输至MN RLC层,MN RLC层对MCG bearer处理后传输至MN MAC层,MNMAC层对MCG bearer处理后将MCG bearer发送给用户。
2)MCG split bearer:
MCG split bearer的传输通道如图1所示,MCG split bearer首先经过MN PDCP层,MN PDCP层对MCG split bearer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会对MCG split bearer进行分割,分割成两部分bearer,其中:第一部分bearer传输至MN RLC层,MN RLC层对第一部分bearer处理后传输至MN MAC层,MN MAC层对第一部分bearer处理后将第一部分bearer发送给用户;第二部分bearer传输至SN中的SN RLC层,SN RLC层对第二部分bearer处理后传输至SN MAC层,SN MAC层对第二部分bearer处理后将第二部分bearer发送给用户。
3)SCG bearer:
SCG bearer的传输通道如图1所示,SCG bearer首先经过SN PDCP层,SN PDCP层对SCG bearer处理后传输至SN RLC层,SN RLC层对SCG bearer处理后传输至SN MAC层,SNMAC层对SCG bearer处理后将SCG bearer发送给用户。
4)SCG split bearer:
SCG split bearer的传输通道如图1所示,SCG split bearer首先经过SN PDCP层,SN PDCP层对SCG split bearer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会对SCG split bearer进行分割,分割成两部分bearer,其中:第一部分bearer传输至SN RLC层,SN RLC层对第一部分bearer处理后传输至SN MAC层,SN MAC层对第一部分bearer处理后将第一部分bearer发送给用户;第二部分bearer传输至MN中的MN RLC层,MN RLC层对第二部分bearer处理后传输至MN MAC层,MN MAC层对第二部分bearer处理后将第二部分bearer发送给用户。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1所示的协议结构不仅适用在网络侧,也适用在用户侧,也即终端侧,终端的协议结构与网络的协议结构是相对应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的承载类型可以相互转变,具体如下:
1)对于数据承载而言,具有如下类型转变:
MCG bearer与MCG split bearer之间的相互转变;
MCG bearer与SCG bearer之间的相互转变;
MCG bearer与SCG split bearer之间的相互转变;
SCG bearer与SCG split bearer之间的相互转变;
MCG bearer向MCG bearer的转变;
SCG bearer向SCG bearer的转变;
MCG split bearer向MCG split bearer的转变;
SCG split bearer向SCG split bearer的转变。
2)对于信令承载而言,具有如下类型转变:
MCG SRB与MCG split SRB之间的相互转变。
图2为CA duplication场景下的协议结构示意图,在CA duplication场景下,PDCP层具有复制数据功能,如图2所示,PDCP服务数据单元(SDU,Service Data Uint)传输至PDCP层,由于PDCP层配置有复制数据功能,因而PDCP层可以将处理得到的PDCP PDU复制一份,得到Duplicated PDCP PDU,之后,将PDCP PDU传输至RLC实体(Entity)a,将DuplicatedPDCP PDU传输至RLC Entity b,这里,RLC Entity a和RLC Entity b分别对应两个不同的逻辑信道,通过两个RLC Entity分别对两份数据进行处理后再通过MAC层实现将两份数据在不同的物理层聚合载波上传输(如图2中的Physical Carrier1和Physical Carrier2),从而达到频率分集增益以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
上述图1的方案中,对于MCG bearer和SCG bearer而言,一个PDCP实体下对应一个RLC实体,并没有考虑到CA duplication的场景,也即没有考虑到一个PDCP实体下对应两个RLC实体的情况,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结合CA duplication实现承载类型的改变。
本发明实施例的以下技术方案均以承载为数据承载为例来解释承载类型的改变,信令承载的承载类型的改变也同样适应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中涉及到的承载类型包括:MCG bearer、MCG split bearer、SCG bearer、SCG split bearer,其中,MCGbearer和SCG bearer均对应网络侧的一个网络节点,MCG bearer对应MN,SCG bearer对应SN;MCG split bearer和SCG split bearer统称为Split bearer,Split bearer对应网络侧的两个网络节点,也即MN和SN。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终端接收到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携有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源承载类型改变到目标承载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中,承载类型的改变可以但不局限于通过以下方式触发:
方式一:终端在移动的过程中,与MN和SN的距离不断发生变化。终端距离MN较近时,对应的承载类型为MCG bearer;终端位于MN和SN之间时,对应的承载类型为Splitbearer;终端距离SN较近时,对应的承载类型为SCG bearer。进一步,终端从距离MN较近移动到MN和SN之间时,对应的承载类型由MCG bearer切换到Split bearer(具体为MCG splitbearer);终端从MN和SN之间移动到距离SN较近时,对应的承载类型由Split bearer切换到SCG bearer。反之,终端从距离SN较近移动到MN和SN之间时,对应的承载类型由SCG bearer切换到Split bearer(具体为SCG split bearer);终端从MN和SN之间移动到距离MN较近时,对应的承载类型由Split bearer切换到MCG bearer。
方式二:MN和SN之间为了实现某种网络策略(如负载均衡策略),调整终端的承载类型,例如:初始时终端的承载类型为MCG bearer,当MN的负载逐渐增大时,可以将该终端的承载类型由MCG bearer变换为Split bearer,从而通过MN和SN共同为终端提供服务,实现负载的均衡。
网络侧确定出终端需要改变承载类型时,向终端发送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携有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源承载类型改变到目标承载类型。终端接收到控制信令后,进行承载类型的改变,即:从源承载类型改变到目标承载类型。
步骤302:所述终端基于所述源承载类型的传输特征以及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传输特征,释放所述源承载类型对应的至少一个RLC实体,和/或创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至少一个RLC实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令还携有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是否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也即CA duplication)。
本发明实施例的DC架构结合了CA duplication的情况,因此,源承载类型和目标承载类型具有以下三种传输特征组合:
1)所述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所述目标承载类型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2)所述源承载类型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3)所述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此外,源承载类型和目标承载类型还具有以下传输特征:
4)所述源承载类型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所述目标承载类型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这里,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的承载类型可以是:MCG bearer、SCG bearer、Splitbearer。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的承载类型可以是:MCG bearer、SCG bearer、Splitbearer。
对于源承载类型而言:所述源承载类型为Non-Split bearer;所述终端基于所述源承载类型的传输特征以及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传输特征,释放所述源承载类型对应的至少一个RLC实体,包括:
如果所述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则判断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是否为Split bearer;
如果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是所述Split bearer,则从所述源承载类型对应的两个RLC实体中释放一个RLC实体;
如果所述目标承载类型不是所述Split bearer,则从所述源承载类型对应的两个RLC实体中释放两个RLC实体。
这里,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是所述Split bearer或不是所述Split bearer时,所述目标承载类型能够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对于目标承载类型而言:所述目标承载类型为Non-Split bearer;所述终端基于所述源承载类型的传输特征以及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传输特征,创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至少一个RLC实体,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则判断所述源承载类型是否为Split bearer;
如果所述源承载类型是所述Split bearer,则创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一个RLC实体;
如果所述源承载类型不是所述Split bearer,则创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两个RLC实体。
这里,所述源承载类型是所述Split bearer或不是所述Split bearer时,所述源承载类型能够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PDCP实体在承载类型改变的过程中可能不需要进行操作,或者需要进行数据恢复操作,或者需要进行重建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从所述源承载类型改变到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过程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其中,所述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1)所述源承载类型配置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复制传输。或者,2)所述源承载类型配置并激活了PDCP复制传输。
上述方案中,所述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具有如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源承载为分流承载,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情况二: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为分流承载,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情况三: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在从所述源承载类型改变到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过程中,存在至少一个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是指:不进行PDCP实体数据恢复操作中的数据重发操作。
这里,不进行PDCP实体数据恢复操作中的数据重发操作,具有如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网络不下发数据恢复操作指示信息,终端因此不会进行PDCP实体数据恢复操作中的数据重发操作。
情况二:网络下发数据恢复操作指示信息,但是终端不执行PDCP实体数据恢复操作。
情况三:网络下发数据恢复操作指示信息,但是终端不执行PDCP实体数据恢复操作中的数据重发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果目标承载未配置或未激活PDCP复制传输,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是指:不通过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且不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目标承载配置并激活了PDCP复制传输,则所述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是指:不通过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但能够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从所述源承载类型改变到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过程中,
如果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其中,所述数据重发操作,是指: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
进一步,所述数据重发操作,是指: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未发送给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
这里,所述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包括:
1)在源承载未配置和/或配置了但未激活数据复制传输的情况下,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
2)在RLC实体均重新建立或释放的情况下,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
上述方案中,数据恢复操作主要包括两个步骤:1)发送PDCP状态报告;2)重传数据。
上述方案中,新创建的RLC实体是指原来没有这个RLC实体,新创建了一个RLC实体;重新建立的RLC实体是指原来有这个RLC实体,通过重置等方式对该RLC实体进行了更新,RLC实体重新建立意味着RLC实体清空所有的缓存数据(包括还没有成功发送的数据)以及一些其他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数据重发操作重发的是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的数据,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数据重发操作重发的是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未发送给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的数据,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和/或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1)例如:如果所述数据重发操作重发的是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未发送给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的数据,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重新建立的RLC实体和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2)再例如:如果所述数据重发操作重发的是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未发送给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的数据,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3)又例如:如果所述数据重发操作重发的是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未发送给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的数据,则通过重新建立的RLC实体和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源承载为分流承载,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目标承载为分流承载,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在从所述源承载类型改变到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过程中,存在至少一个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在从所述源承载类型改变到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过程中,存在至少一个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1)所述目标承载配置了PDCP复制传输。或者,2)所述目标承载配置并激活了PDCP复制传输。
上述方案中,所述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1)所述源承载配置了PDCP复制传输。或者,2)所述源承载配置并激活了PDCP复制传输。
以下结合具体应用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应用示例一
如图4所示,本示例中,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也即源承载类型为MCGbearer或SCG bearer(以下说明以源承载类型为MCG bearer为例),目标承载类型是Splitbearer,这种场景下:由于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因此,源承载类型的PDCP层对应两个RLC实体(两个RLC实体均对应MN),分别为RLC Entity a和RLC Entity b;由于目标承载类型是Split bearer,因此,目标承载类型的PDCP层也对应两个RLC实体(一个RLC实体对应MN,另一个RLC实体对应SN),分别为RLC Entity a和RLC Entity c。可见,在实现承载类型切换时,需要释放源承载类型对应的RLC Entity b,并创建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RLCEntity c。
应用示例二
如图5所示,本示例中,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也即源承载类型为MCGbearer或SCG bearer(以下说明以源承载类型为MCG bearer为例),目标承载类型不是Split bearer,也即目标承载类型为SCG bearer或MCG bearer(以下说明以目标承载类型为SCG bearer为例),这种场景下:由于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因此,源承载类型的PDCP层对应两个RLC实体(两个RLC实体均对应MN),分别为RLC Entity a和RLC Entityb;由于目标承载类型是SCG bearer,因此,目标承载类型的PDCP层可以对应一个RLC实体,也可以对应两个RLC实体,这取决于目标承载类型是否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如果目标承载类型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则目标承载类型的PDCP层对应一个RLC实体(该RLC实体对应SN),为RLC Entity c;如果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则目标承载类型的PDCP层对应两个RLC实体(两个RLC实体均对应SN),分别为RLC Entity c、RLC Entity d。可见,在实现承载类型切换时,需要释放源承载类型对应的RLC Entity a和RLC Entity b,并创建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RLC Entity c,或者,RLC Entity c和RLC Entity d。
应用示例三
如图6所示,本示例中,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也即目标承载类型为MCG bearer或SCG bearer(以下说明以目标承载类型为SCG bearer为例),源承载类型是Split bearer,这种场景下:由于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因此,目标承载类型的PDCP层对应两个RLC实体(两个RLC实体均对应SN),分别为RLC Entity b和RLC Entityc;由于源承载类型是Split bearer,因此,源承载类型的PDCP层也对应两个RLC实体(一个RLC实体对应MN,另一个RLC实体对应SN),分别为RLC Entity a和RLC Entity b。可见,在实现承载类型切换时,需要释放源承载类型对应的RLC Entity a,并创建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RLC Entity c。
应用示例四
如图7所示,本示例中,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也即目标承载类型为MCG bearer或SCG bearer(以下说明以目标承载类型为SCG bearer为例),源承载类型不是Split bearer,也即源承载类型为SCG bearer或MCG bearer(以下说明以源承载类型为MCGbearer为例),这种场景下:由于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因此,目标承载类型的PDCP层对应两个RLC实体(两个RLC实体均对应SN),分别为RLC Entity c和RLC Entity d;由于源承载类型是MCG bearer,因此,源承载类型的PDCP层可以对应一个RLC实体,也可以对应两个RLC实体,这取决于源承载类型是否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如果源承载类型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则源承载类型的PDCP层对应一个RLC实体(该RLC实体对应MN),为RLCEntity a;如果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则源承载类型的PDCP层对应两个RLC实体(两个RLC实体均对应MN),分别为RLC Entity a、RLC Entity b。可见,在实现承载类型切换时,需要释放源承载类型对应的RLC Entity a,或者,RLC Entity a和RLC Entity b,并创建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RLC Entity c和RLC Entity d。
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示例不局限于以上几种,任何承载类型的转变,都可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也即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所实现的任何承载类型的转变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一,如图8所示,所述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801,配置为接收到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携有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源承载类型改变到目标承载类型;
承载类型改变单元802,配置为基于所述源承载类型的传输特征以及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传输特征,释放所述源承载类型对应的至少一个RLC实体,和/或创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至少一个RLC实体。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8所示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8所示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二,如图9所示,所述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901,配置为接收到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携有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源承载类型改变到目标承载类型;
承载类型改变单元902,配置为基于所述源承载类型的传输特征以及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传输特征,释放所述源承载类型对应的至少一个RLC实体,和/或创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至少一个RLC实体。
所述控制信令还携有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是否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所述目标承载类型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
所述源承载类型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
所述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
所述源承载类型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所述目标承载类型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源承载类型为Non-Split bearer;
所述承载类型改变单元902包括:
第一判断子单元9021,配置为如果所述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则判断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是否为Split bearer;
释放子单元9022,配置为如果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是所述Split bearer,则从所述源承载类型对应的两个RLC实体中释放一个RLC实体;如果所述目标承载类型不是所述Split bearer,则从所述源承载类型对应的两个RLC实体中释放两个RLC实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承载类型能够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承载类型为Non-Split bearer;
所述承载类型改变单元902包括:
第二判断子单元9023,配置为如果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则判断所述源承载类型是否为Split bearer;
创建子单元9024,配置为如果所述源承载类型是所述Split bearer,则创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一个RLC实体;如果所述源承载类型不是所述Split bearer,则创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两个RLC实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源承载类型能够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重传单元(图中未示出),用于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源承载配置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复制传输。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源承载配置并激活了PDCP复制传输。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源承载为分流承载,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为分流承载,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在从所述源承载类型改变到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过程中,存在至少一个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是指:不进行PDCP实体数据恢复操作中的数据重发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果目标承载未配置或未激活PDCP复制传输,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是指:不通过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且不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目标承载配置并激活了PDCP复制传输,则所述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是指:不通过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但能够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重传单元(图中未示出),用于如果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其中,所述数据重发操作,是指: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包括:
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未发送给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包括:
在源承载未配置和/或配置了但未激活数据复制传输的情况下,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包括:
在RLC实体均重新建立或释放的情况下,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数据重发操作重发的是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的数据,则所述重传单元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数据重发操作重发的是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未发送给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的数据,则所述重传单元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和/或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源承载为分流承载,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目标承载为分流承载,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在从所述源承载类型改变到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过程中,存在至少一个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在从所述源承载类型改变到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过程中,存在至少一个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目标承载配置了PDCP复制传输。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目标承载配置并激活了PDCP复制传输。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源承载配置了PDCP复制传输。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源承载配置并激活了PDCP复制传输。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9所示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图9所示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中的各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上述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10所示,终端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2(处理器1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MicroController Unit)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的处理装置)、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4、以及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装置1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电子装置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终端100还可包括比图10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0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4可用于存储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终端10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终端100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IC,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6可以为射频(RF,Radio Frequency)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本发明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智能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第二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0)

1.一种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到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携有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源承载类型改变到目标承载类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是否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在所述源承载类型为非分流负载的情况下,如果所述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是分流负载,则从所述源承载类型对应的两个RLC实体中释放一个RLC实体;如果所述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目标承载类型不是所述分流负载,则从所述源承载类型对应的两个RLC实体中释放两个RLC实体;
在所述目标承载类型为非分流负载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源承载类型是所述分流负载,则创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一个RLC实体;如果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源承载类型不是所述分流负载,则创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两个RLC实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
所述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所述目标承载类型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
所述源承载类型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
所述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
所述源承载类型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所述目标承载类型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所述目标承载类型能够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所述源承载类型能够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在从所述源承载类型改变到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过程中,
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所述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源承载配置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复制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所述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源承载配置并激活了PDCP复制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
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源承载为分流承载,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
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为分流承载,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
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在从所述源承载类型改变到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过程中,存在至少一个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所述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是指:不进行PDCP实体数据恢复操作中的数据重发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5至11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
如果目标承载未配置或未激活PDCP复制传输,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5至12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所述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是指:不通过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且不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5至11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
如果目标承载配置并激活了PDCP复制传输,则所述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是指:不通过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但能够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在从所述源承载类型改变到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过程中,
如果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重发操作,是指: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所述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包括:
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未发送给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6至17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所述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包括:
在源承载未配置和/或配置了但未激活数据复制传输的情况下,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7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所述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包括:
在RLC实体均重新建立或释放的情况下,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
如果所述数据重发操作重发的是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的数据,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21.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
如果所述数据重发操作重发的是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未发送给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的数据,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和/或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22.根据权利要求15至21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
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源承载为分流承载,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23.根据权利要求15至22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
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目标承载为分流承载,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24.根据权利要求15至23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
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在从所述源承载类型改变到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过程中,存在至少一个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25.根据权利要求15至21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
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在从所述源承载类型改变到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过程中,存在至少一个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26.根据权利要求22至25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所述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目标承载配置了PDCP复制传输。
27.根据权利要求22至25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所述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目标承载配置并激活了PDCP复制传输。
28.根据权利要求22至27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所述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源承载配置了PDCP复制传输。
29.根据权利要求22至27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其中,所述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源承载配置并激活了PDCP复制传输。
30.一种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到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携有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从源承载类型改变到目标承载类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是否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承载类型改变单元,配置为在所述源承载类型为非分流负载的情况下,如果所述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是分流负载,则从所述源承载类型对应的两个RLC实体中释放一个RLC实体;如果所述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目标承载类型不是所述分流负载,则从所述源承载类型对应的两个RLC实体中释放两个RLC实体;在所述目标承载类型为非分流负载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源承载类型是所述分流负载,则创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一个RLC实体;如果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源承载类型不是所述分流负载,则创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两个RLC实体。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
所述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所述目标承载类型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
所述源承载类型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
所述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
所述源承载类型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所述目标承载类型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所述目标承载类型能够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所述源承载类型能够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或者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34.根据权利要求30至33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重传单元,用于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所述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源承载配置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复制传输。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所述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源承载配置并激活了PDCP复制传输。
37.根据权利要求34至36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源承载为分流承载,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38.根据权利要求34至36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为分流承载,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39.根据权利要求34至36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在从所述源承载类型改变到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过程中,存在至少一个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40.根据权利要求34至39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所述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是指:不进行PDCP实体数据恢复操作中的数据重发操作。
41.根据权利要求34至40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
如果目标承载未配置或未激活PDCP复制传输,则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42.根据权利要求34至41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所述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是指:不通过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且不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43.根据权利要求34至40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
如果目标承载配置并激活了PDCP复制传输,则所述不进行数据重发操作是指:不通过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但能够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44.根据权利要求30至33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重传单元,用于如果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所述数据重发操作,是指: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所述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包括:
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未发送给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
47.根据权利要求45至46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所述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包括:
在源承载未配置和/或配置了但未激活数据复制传输的情况下,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
48.根据权利要求45至46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所述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包括:
在RLC实体均重新建立或释放的情况下,重新发送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释放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且没有收到成功收到确认消息的数据。
49.根据权利要求44至48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
如果所述数据重发操作重发的是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已经发送给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的数据,则所述重传单元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50.根据权利要求44至48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
如果所述数据重发操作重发的是PDCP实体进行数据恢复操作前未发送给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的数据,则所述重传单元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和/或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51.根据权利要求44至50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
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源承载为分流承载,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52.根据权利要求44至51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
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目标承载为分流承载,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53.根据权利要求44至52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
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在从所述源承载类型改变到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过程中,存在至少一个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54.根据权利要求44至50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
如果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目标承载不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在从所述源承载类型改变到所述目标承载类型的过程中,存在至少一个已创建且未重新建立的RLC实体,则通过新创建的RLC实体和/或重新建立的RLC实体进行数据重发操作。
55.根据权利要求51至54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所述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目标承载配置了PDCP复制传输。
56.根据权利要求51至54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所述目标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目标承载配置并激活了PDCP复制传输。
57.根据权利要求51至56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所述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源承载配置了PDCP复制传输。
58.根据权利要求51至56任一项所述的改变承载类型的装置,其中,所述源承载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是指:所述源承载配置并激活了PDCP复制传输。
5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2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60.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传输装置,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传输装置用于接收到控制信令,所述控制信令携有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从源承载类型改变到目标承载类型;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是否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所述源承载类型为非分流负载的情况下,如果所述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是分流负载,则从所述源承载类型对应的两个RLC实体中释放一个RLC实体;如果所述源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目标承载类型不是所述分流负载,则从所述源承载类型对应的两个RLC实体中释放两个RLC实体;在所述目标承载类型为非分流负载的情况下,如果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源承载类型是所述分流负载,则创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一个RLC实体;如果所述目标承载类型支持数据复制型传输且所述源承载类型不是所述分流负载,则创建所述目标承载类型对应的两个RLC实体。
CN201880052002.1A 2017-09-15 2018-04-24 一种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0341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PCT/CN2017/101888 2017-09-15
PCT/CN2017/101888 WO2019051775A1 (zh)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PCT/CN2018/079908 2018-03-21
CN2018079908 2018-03-21
CNPCT/CN2018/082655 2018-04-11
CN2018082655 2018-04-11
PCT/CN2018/084182 WO2019052174A1 (zh) 2017-09-15 2018-04-24 一种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4155A CN111034155A (zh) 2020-04-17
CN111034155B true CN111034155B (zh) 2020-12-04

Family

ID=65722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2002.1A Active CN111034155B (zh) 2017-09-15 2018-04-24 一种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34155B (zh)
WO (1) WO2019052174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1529A (zh) * 2007-04-20 2008-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识别承载类型的方法和设备
CN104955064A (zh) * 2014-03-28 2015-09-30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双连接***中处理用户设备端rlc/pdcp实体的方法与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38089B2 (en) * 2011-10-07 2017-12-0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2017514367A (ja) * 2014-03-28 2017-06-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ベアラ管理装置、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WO2016021820A1 (en) * 2014-08-08 2016-02-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rocessing a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re-ordering function at a user equipment in a dual connectivity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1529A (zh) * 2007-04-20 2008-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识别承载类型的方法和设备
CN104955064A (zh) * 2014-03-28 2015-09-30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双连接***中处理用户设备端rlc/pdcp实体的方法与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urther Consideration SRB/DRB Duplication》;ZTE;《3GPP TSG RAN WG3#97 R3-172664》;2017082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4155A (zh) 2020-04-17
WO2019052174A1 (zh) 2019-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26498B (zh) 分组复制操作模式之间的切换
US2022012486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7310861B2 (ja)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の復旧装置
WO2018082644A1 (zh) 中继转移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
JP7222419B2 (ja) 重複伝送の設定及び/又はアクティベーション方法、重複伝送の方法及び装置
KR101450990B1 (ko) 무선 장치에서 다중 무선 액세스 베어러를 제어하는 방법
KR20170053326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1373837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4731560A (zh) 下一代无线通信***中在daps移交期间驱动pdcp实体的方法和装置
US9357580B2 (en) Method for switching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mod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EP4329372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105092B (zh) 双连接重建立中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006478B2 (en) Enhanced procedure transaction ID handling
US2022020178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reduce packet latency in multi-leg transmission
WO2022068424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026706A1 (zh) 一种f1接口管理方法及装置
WO2021129018A1 (zh) 网络连接的重建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JP7301065B2 (ja)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CN110583041B (zh) 高速处理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34155B (zh) 一种改变承载类型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EP4178235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11457394B2 (en) Multi-link aggregation architecture and operations
WO2022120744A1 (zh) 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0178918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20200114943A (ko) Mcg rlf 시 하향링크 srb 메시지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