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1163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1163B
CN111031163B CN201911217474.0A CN201911217474A CN111031163B CN 111031163 B CN111031163 B CN 111031163B CN 201911217474 A CN201911217474 A CN 201911217474A CN 111031163 B CN111031163 B CN 1110311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electronic device
cavity
sub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174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31163A (zh
Inventor
吴晓光
蒋国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1747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311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31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11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311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11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H04M1/035Improving the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by means of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housing, e.g. ribs, walls, resonating chambers or cavitie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 G10K11/178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8Mouthpieces; Microphon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H04R1/083Special constructions of mouthpie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设备主体(100)和发声器件(200),其中:设备主体(100)开设有第一出音孔(110)、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120)、安装腔(130)和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140),第一出音孔(110)位于设备主体(100)的第一侧,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120)位于设备主体(100)的第二侧;发声器件(200)设置于安装腔(130)内,发声器件(200)将安装腔(130)分隔成第一子腔(131)和第二子腔(132);第一出音孔(110)与第一子腔(131)连通,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120)通过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140)与第二子腔(132)连通。上述方案能解决目前的电子设备在进行通话时存在无法兼顾通话安全性及清楚通话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用户需求的提升,电子设备的声学性能持续在优化。我们知道,电子设备的通话功能是其基本功能。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户手持电子设备进行通话。例如,在较为嘈杂的环境中,为了能够进行较为清楚的通话,用户往往需要将音量调大。在此种情况下,周围的人也会听到电子设备发出的声音,进而会听到通话内容。很显然,这会导致用户的隐私泄露。
为了避免隐私泄露,用户往往不得已将音量调小,这又导致较难进行清楚地通话。很显然,目前的电子设备在进行通话时存在无法兼顾通话安全性及清楚通话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目前的电子设备在进行通话时存在无法兼顾通话安全性及清楚通话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发声器件,其中:
所述设备主体开设有第一出音孔、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安装腔和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所述第一出音孔位于所述设备主体的第一侧,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位于所述设备主体的第二侧;
所述发声器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发声器件将所述安装腔分隔成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
所述第一出音孔与所述第一子腔连通,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通过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与所述第二子腔连通。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对现有的电子设备的结构进行改进,通过在设备主体的第一侧开设有第一出音孔以及在设备主体的第二侧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并使得发声器件将安装腔分隔成第一子腔和第二子腔,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能够改变从第二出音孔发出的第二声波的相位,从而使得第二声波与第一声波的相位不同,进而达到一定的声波抵消效果,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声音泄漏量。声音泄漏量的降低,能够使得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进行通话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较大音量实施更清楚的通话,同时由于第一声波与第二声波之间的抵消,从而能够使得在声音传输的过程中衰减较大,进而能够缓解用户在通话的过程中周围的人听到电子设备发出的声音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种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二种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三种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四种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第五种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设备主体、110-第一出音孔、120-第二出音孔、130-安装腔、131-第一子腔、132-第二子腔、140-第一导音通道、141-主导音通道、142-副导音通道、100a-中框、100a1-限位部、100b-后盖、100b1-支撑部、100c-显示屏、
200-发声器件、
300-防尘装饰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图6,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00和发声器件200。
设备主体100为电子设备的主体部分。在通常情况下,设备主体100包括电子设备的主要构成器件,例如,设备主体100可以包括设备壳体以及安装于设备壳体的显示屏100c、电池、主板等功能器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主体100开设有第一出音孔110、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120、安装腔130和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14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出音孔110和第二出音孔120的朝向不同。具体的,第一出音孔110可以位于设备主体100的第一侧,第二出音孔120可以位于设备主体100的第二侧。
发声器件200为电子设备能够产生声音的器件,例如,发声器件200可以是受话器。在发声器件200工作的过程中,发声器件200产生的声音,能够通过第一出音孔110和第二出音孔120传输至电子设备所处的环境中。
发声器件200设置于安装腔130内,从而实现与设备主体100之间的装配。发声器件200将安装腔130分隔成第一子腔131和第二子腔132。第一子腔131和第二子腔132密封隔离。第一子腔131与第一出音孔110连通,第二子腔132通过第一导音通道140与第二出音孔120连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120通过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140与第二子腔132连通。
在发声器件200工作的过程中,发声器件200产生的声音会依次通过第一子腔131和第一出音孔110后传输至电子设备所处的环境中,发声器件200产生的声音会依次通过第二子腔132、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140和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120后传输至电子设备所处的环境中。
第一导音通道140为能够传导声音的通道。第一导音通道140能够调节从第二出音孔120传出的第二声波的相位,从而使得第二出音孔120传出的第二声波满足后文所述的要求。
发声器件200通过第一出音孔110发出的声波为第一声波,发声器件200通过第二出音孔120发出的声波为第二声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声波与第二声波的相位不同,从而能够使得第一声波和第二声波在相遇后产生一定的抵消作用,从而促进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对现有的电子设备的结构进行改进,通过在设备主体100的第一侧开设有第一出音孔110以及在设备主体100的第二侧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120,并使得发声器件200将安装腔130分隔成第一子腔131和第二子腔132,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140能够改变从第二出音孔120发出的第二声波的相位,从而使得第二声波与第一声波的相位不同,进而达到一定的声波抵消效果,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声音泄漏量。声音泄漏量的降低,能够使得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进行通话的过程中通过调整较大音量实施更清楚的通话,同时由于第一声波与第二声波之间的抵消,从而能够使得在声音传输的过程中衰减较大,进而能够缓解用户在通话的过程中周围的人听到电子设备发出的声音的问题。
与此同时,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120,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120能够增加第二声波的辐射宽度,从而实现与第一声波发生更好的抵消作用。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多个第二出音孔120调节第二侧声场的指向性,从而使得第二声波与第一声波综合作用,形成指向特性更好的声场,从而有效改善漏音。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120相当于设备主体100的第二侧设置有多个声源,从而可以综合一个指向方向朝向第二出音孔120的发生方向的综合声源,能够提高第二声波的辐射能量,从而更好地抵消第一声波,同时还不会影响用户的接听。
在通常情况下,第一出音孔110的等效面积远远大于第二出音孔120的等效面积,因此,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120能够提高第二侧的辐射声场,使得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声源能量更加均匀,更为有效地减小向用户周边辐射的漏音值,而且能够使得声波抵消的范围更大。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具有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140,此种情况下,相比于一个第一导音通道140而言,多个第一导音通道140共同作用能够减少第一导音通道140的声感抗,从而降低第二子腔132的声阻抗,从而能够改善音质,避免驻波的产生。
在较为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声波与第二声波可以相位相反,从而使得第一出音孔110和第二出音孔120形成声偶极子,从而能够使得第一声波与第二声波相遇后产生反相抵消,进而能够进一步促进声音向远方传输过程中的衰减,有利于进一步减少电子设备的声音泄漏量。
在具体的仿真检测过程中,通过仿真结果也能够得以验证,在第二出音孔120的发声方向上,声音能够得到较大的衰减。
在较为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出音孔110可以为条形孔,条形孔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相同。此种情况下,第一出音孔110具有较宽的发声范围,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声音性能。
如上文所述,第一出音孔110设置于设备主体100的第一侧,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120设置于设备主体100的第二侧。一种可选的方案中,第一侧和第二侧,可以是设备主体100相背的两侧,也可以是设备主体100相邻的两侧,即第一侧与第二侧相邻设置。在第一侧和第二侧是设备主体100相背的两侧的情况下,第一出音孔110和第二出音孔120能够实现电子设备相背的两侧同时发声。在此种情况下,可以是:第一侧是电子设备安装显示屏100c的一侧,第二侧是电子设备上安装后盖100b的另一侧。当然,还可以是:第一侧是电子设备安装显示屏100c的一侧,第二侧是电子设备的侧方所在的一侧,例如可以是电子设备的中框的外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导音通道140起到声音传导及调节第二声波的相位的作用。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各个第一导音通道140的长度、横截面积等参数,达到调节第二声波相位的作用。可选地,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140中,各个第一导音通道140的长度均不相等,不同长度的第一导音通道140在各个频段的漏音效果有差异,通过多个第一导音通道140和多个第二出音孔120输出第二声波,可以有效涵盖全频段,从而能够提升防漏音效果。
还可以是:各个第一导音通道140的宽度均不相等。也可以是:各个第一导音通道140的高度均不相等。各个第一导音通道140的尺寸参数不相等,从而能够实现更多相位的调节,使得调节更加全面。
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140中,至少一个第一导音通道140与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120连通,从而实现一个第一导音通道140通过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120出声的目的,如图6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设备主体100开设有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120,第二出音孔120的分布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120的排列方向可以与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相同,如图3所示。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120的排列方向与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相同,如图5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指的是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100c的平面内尺寸较大的方向,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与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相垂直。在通常情况下,电子设备在垂直于显示屏100c的投影为长方形或类似于长方形的长形结构,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可以认为是投影的长边延伸的方向,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可以认为是投影的宽边延伸的方向。
本文中,第一导音通道140的长度指的是第一导音通道140贯通方向的尺寸;第一导音通道140的高度指的是第一导音通道140在垂直于显示屏100c方向的尺寸。第一导音通道140在垂直于显示屏100c方向的横截面内,第一导音通道140的宽度方向与第一导音通道140的高度方向相垂直。
一种可选的方案中,第一导音通道140的长度可以为2mm~20mm,第一导音通道140的高度可以≥0.5mm,第一导音通道140的宽度可以≤8mm。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第二出音孔120的面积可以为1mm2~3mm2。经过检测验证,上述参数的设计使得第二声波与第一声波具有更好的抵消作用,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声音在传播方向上的衰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120具有多种分布方式,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140具有多种分布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140可以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导音通道140。如图4所示,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140可以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一导音通道140。如图2所示,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140可以以第二子腔132为中心辐射分布。如图5所示,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140可以包括两个相背延伸,且轴线相同的第一导音通道140。
为了更好地调节第二声波的相位,每个第一导音通道140可以为条形通道。第一导音通道140的第一端与第二子腔132连通,第一导音通道140的第二端与第二出音孔120连通。具体的,第一导音通道140的第一端与第一导音通道140的第二端可以在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请参考图6,为了更好地调节第二声波的相位,一种可选的方案中,第一导音通道140可以包括主导音通道141和至少一个副导音通道142,主导音通道141的第三端与第二子腔132连通,主导音通道141的第四端向着远离第二子腔132的方向延伸,副导音通道142的第五端连接于主导音通道141的第三端与主导音通道141的第四端之间,副导音通道142的第六端向着远离主导音通道141的方向延伸。主导音通道141和副导音通道142中的至少一者连接有第二出音孔120。
由于第一导音通道140包括主导音通道141和副导音通道142,主导音通道141和副导音通道142形成的结构更加灵活,进而能够使得第一导音通道140具有更好的调节第二声波的相位的功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出音孔110、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120、安装腔130和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140的形成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一出音孔110、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120、安装腔130和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140均可以形成于设备主体100的设备壳体上。当然,第一出音孔110、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120、安装腔130和所述的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140中至少部分可以由设备壳体与其他功能器件(显示屏100c)共同形成。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第一出音孔110、第二出音孔120、安装腔130和第一导音通道140的具体形成方式。
在通常情况下,设备主体100可以包括设备壳体和显示屏100c,设备壳体可以包括中框100a、后盖100b和前盖,中框100a、后盖100b和前盖通常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相连,例如,中框100a与后盖100b以及前盖与中框100a之间均可以采用卡扣配合。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显示屏100c可以设置于前盖,后盖100b连接于中框100a背离前盖的一侧,后盖100b开设有第二出音孔120,后盖100b与中框100a围成第一导音通道140。
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显示屏100c可以设置于后盖100b,后盖100b连接于中框100a背离前盖的一侧,前盖开设有第一出音孔110,后盖100b和中框100a围成第一导音通道140。
上文列举的两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显示屏100c可以设置于前盖,也可以设置于后盖100b,前盖和后盖100b分别连接于中框100a相背的两侧。第一导音通道140由后盖100b和中框100a围成,在后盖100b和中框100a装配完成后即可形成第一导音通道140,上述结构成型较为简单,同时又不会导致构件的结构过于复杂。
可选的,在显示屏100c设置于前盖的情况下,显示屏100c和前盖中的一者开设有第一出音孔110。为了避免对显示屏100c产生影响,在较为优选的方案中,显示屏100c的顶端与中框100a相对的部位围成第一出音孔110。还可以是:在显示屏100c设置于后盖的情况下,显示屏100c和后盖中的一者开设有第二出音孔120。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第一出音孔110和第二出音孔120的具体成型方式。
当然,安装腔130可以单独形成于设备壳体上,也可以由设备壳体与显示屏100c围成。请再次参考图1,显示屏100c可以与中框100a和后盖100b围成安装腔130,上述围成安装腔130的方式有利于发声器件200的装配。
如上文所述,发声器件200安装于安装腔130。为了方便安装,在较为优选的方案中,在显示屏100c设置于前盖的情况下,中框100a可以包括限位部100a1,后盖100b可以包括支撑部100b1,发声器件200可以设置于限位部100a1和支撑部100b1之间。
在具体的装配过程中,发声器件200可以随着后盖100b与中框100a之间的组装而被固定在支撑部100b1与限位部100a1之间,从而实现夹紧固定。可选的方案中,支撑部100b1可以为支撑凸块,还可以为其他能够起到支撑的结构,例如支撑架。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支撑部100b1的具体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摄像模组,摄像模组设置于设备主体100的第二侧,也就是说,摄像模组与第二出音孔120位于同一侧。摄像模组能够实现电子设备的摄像功能。
在较为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出音孔110和第二出音孔120均可以设置有防尘装饰网300,防尘装饰网300能够起到防尘的作用,与此同时,防尘装饰网300能够避免第一出音孔110和第二出音孔120以较大的孔径直接外露,进而能够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具体的,可以通过调节防尘装饰网300的目数、厚度、材质等参数,可以调节第二出音孔120的出音大小,达到更好的抵消作用。
如上文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导音通道140能够调节第二声波的相位,从而使得第二声波与第一声波的相位不同。当然,设备主体100还可以开设有第二导音通道,第一子腔131可以通过第二导音通道与第一出音孔110连通,第二导音通道能够调节第一声波的相位。在此种情况下,第一导音通道140和第二导音通道均能够使得第二声波与第一声波的相位不同,从而产生声波抵消。在通常情况下,第一导音通道140和第二导音通道的结构不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游戏机、车载导航仪、智能手表等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电子设备的具体种类。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9)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100)和发声器件(200),其中:
所述设备主体(100)开设有第一出音孔(110)、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120)、安装腔(130)和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140),所述第一出音孔(110)位于所述设备主体(100)的第一侧,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120)位于所述设备主体(100)的第二侧;
所述发声器件(200)设置于所述安装腔(130)内,所述发声器件(200)将所述安装腔(130)分隔成第一子腔(131)和第二子腔(132);
所述第一出音孔(110)与所述第一子腔(131)连通,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120)通过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140)与所述第二子腔(132)连通;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140)改变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120)发出的第二声波的相位,使得所述第二声波的相位与从所述第一出音孔(110)发出的第一声波的相位不同,所述第二声波至少部分抵消所述第一声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器件(200)通过所述第一出音孔(110)发出的第一声波与所述发声器件(200)通过所述第二出音孔(120)发出的第二声波相位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40)均为条形通道,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4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子腔(132)连通,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4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出音孔(12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40)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出音孔(12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40)的长度均不相等;或者,
各个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40)的宽度均不相等;或者,
各个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40)的高度均不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出音孔(120)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或所述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音孔(120)的面积为1mm2~3mm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40)的长度为2mm~20mm,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40)的高度≥0.5mm,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40)的宽度≤8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00)包括设备壳体和显示屏(100c):其中:所述设备壳体包括中框(100a)、后盖(100b)和前盖;
所述显示屏(100c)设置于所述前盖,所述后盖(100b)连接于所述中框(100a)背离所述前盖的一侧,且所述后盖(100b)开设有所述第二出音孔(120),所述后盖(100b)与所述中框(100a)围成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40);
或者,所述显示屏(100c)设置于所述后盖(100b),所述后盖(100b)连接于所述中框(100a)背离所述前盖的一侧,所述前盖开设有所述第一出音孔(110),所述后盖(100b)与所述中框(100a)围成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4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屏(100c)的顶端与所述中框(100a)相对的部位围成所述第一出音孔(110);
或者,
在所述显示屏(100c)设置于所述前盖的情况下,所述显示屏(100c)和所述前盖中的一者开设有所述第一出音孔(110);
在所述显示屏(100c)设置于所述后盖的情况下,所述显示屏(100c)和所述后盖中的一者开设有所述第二出音孔(12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屏(100c)设置于所述前盖的情况下,所述中框(100a)包括限位部(100a1),所述后盖(100b)包括支撑部(100b1),所述发声器件(200)设置于所述限位部(100a1)和所述支撑部(100b1)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00)还包括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位于所述设备主体(100)的第二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音孔(110)为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延伸方向与沿所述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音孔(110)和所述第二出音孔(120)均设有防尘装饰网(300)。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140)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40);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140)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40);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140)以所述第二子腔(132)为中心辐射分布;或者,
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导音通道(140)包括两个相背延伸,且轴线相同的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40)。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音通道(140)包括主导音通道(141)和至少一个副导音通道(142),所述主导音通道(141)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子腔(132)连通,所述主导音通道(141)的第四端向着远离所述第二子腔(132)的方向延伸,所述副导音通道(142)的第五端连接于所述主导音通道(141)的第三端与所述主导音通道(141)的第四端之间,所述副导音通道(142)的第六端向着远离所述主导音通道(141)的方向延伸。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音通道(141)和所述副导音通道(142)中的至少一者连接有所述第二出音孔(120)。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背设置,或者,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邻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00)还开设有第二导音通道,所述第一子腔(131)通过所述第二导音通道与所述第一出音孔(110)连通。
CN201911217474.0A 2019-11-29 2019-11-29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0311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17474.0A CN111031163B (zh) 2019-11-29 2019-11-29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17474.0A CN111031163B (zh) 2019-11-29 2019-11-29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1163A CN111031163A (zh) 2020-04-17
CN111031163B true CN111031163B (zh) 2021-05-14

Family

ID=70203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17474.0A Active CN111031163B (zh) 2019-11-29 2019-11-29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311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98696A (ko) * 2020-02-03 2021-08-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음향 도파로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1818419B (zh) * 2020-07-24 2022-09-3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漏音电子设备
CN113114817B (zh) * 2021-04-15 2023-12-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3766054A (zh) * 2021-09-06 2021-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866639A (zh) * 2022-04-29 2022-08-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945128A (zh) * 2022-06-30 2022-08-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7440071A (zh) * 2022-07-12 2024-01-2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16895U (zh) * 2010-02-08 2010-10-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音腔及电子设备
US8755553B2 (en) * 2009-12-24 2014-06-17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CN107454491A (zh) * 2017-07-25 2017-12-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7483670A (zh) * 2017-09-01 2017-12-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语音辐射方法、装置及语音辐射结构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17201A2 (en) * 1999-08-31 2001-03-0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pparatus for hands-free operation with two sound reproduction transducers
CN105227719B (zh) * 2015-10-14 2018-04-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55553B2 (en) * 2009-12-24 2014-06-17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CN201616895U (zh) * 2010-02-08 2010-10-2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音腔及电子设备
CN107454491A (zh) * 2017-07-25 2017-12-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7483670A (zh) * 2017-09-01 2017-12-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语音辐射方法、装置及语音辐射结构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1163A (zh) 2020-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3048B (zh) 电子设备
CN111031163B (zh) 电子设备
CN110933211B (zh) 电子设备
CN110944079B (zh) 电子设备
CN111225086B (zh) 电子设备
CN110944078B (zh) 电子设备
CN112261186B (zh) 电子设备
US7068782B2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s with receiver earpieces and methods therefor
CN108882126B (zh) 扬声器箱
CN110572745B (zh) 一种智能头戴设备
CN110972029B (zh) 定向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0629033B1 (ko) 전기-음향 통신 유닛
CN114125115A (zh) 电声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5696122A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EE04412B1 (et) Madalas sagedusalas tõstetud sageduskarakteristikuga telefon
CN104756517A (zh) 扬声器***及视频显示装置
US20050153727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rrangement
CN213485161U (zh) 电子设备
JP2001231088A (ja) 音声発生装置及び方法
CN111818419A (zh) 一种防漏音电子设备
CN211152196U (zh) 音腔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219761075U (zh) 一种手机发声结构和移动设备
CN210578745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0405383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2909944U (zh) 一种具有麦克风新装配结构的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