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92748B - 链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链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92748B
CN110892748B CN201980002393.0A CN201980002393A CN110892748B CN 110892748 B CN110892748 B CN 110892748B CN 201980002393 A CN201980002393 A CN 201980002393A CN 110892748 B CN110892748 B CN 1108927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connection
connection parameter
parameter update
moving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23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92748A (zh
Inventor
陈刚
邹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oodix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892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92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927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927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05Moving wireless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链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在包含第一设备和两个及以上的第二设备的网络中,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通过独立链路通信连接;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向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连接参数更新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确认所述连接参数更新请求时,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根据所述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调整链路的连接参数。本申请可以对多链路的调度进行合理排布,避免链路间的调度冲突,提高链路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链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链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中最重要的两种资源,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其可分别对应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技术及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FDD)技术。其中,TDD技术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中的每个领域,例如3G、4G,以及无线个人局域网(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WPAN)等***中多链路的主从设备的网络拓扑结构中,通常可采用TDD技术。
多链路的主从设备的网络拓扑结构中,主设备可连接有多个从设备。对于主设备而言,时频资源及基带资源等是有限的,这便需要主设备和多个从设备的通信时间进行时分复用。
然而,在多连接应用场景下,一个维持多连接的设备,其各条链路之间可能会发生调度冲突,从而会导致链路的稳定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链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对多链路的调度进行合理排布,避免链路间的调度冲突,提高链路的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处理方法,应用在包含第一设备和两个及以上的第二设备的网络中,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通过独立链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连接参数更新请求;
在所述第二设备确认所述连接参数更新请求时,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
根据所述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调整链路的连接参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处理方法,应用在包含第一设备和两个及以上的第二设备的网络中,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通过独立链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连接参数更新请求;
向所述第一设备反馈连接参数更新确认信息。
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设备,与两个及以上的第二设备之间通过独立链路通信连接,所述第一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连接参数更新请求;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确认所述连接参数更新请求时,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调整链路的连接参数。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设备,应用在包含第一设备和两个及以上的第二设备的网络中,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通过独立链路通信连接;所述第二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连接参数更新请求;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反馈连接参数更新确认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算法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算法程序,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链路处理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算法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算法程序,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二项所述的链路处理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链路处理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如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链路处理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链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第一设备向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连接参数更新请求;在所述第二设备确认所述连接参数更新请求时,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根据所述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调整链路的连接参数。本申请可以对多链路的调度进行合理排布,避免链路间的调度冲突,提高链路的稳定性,以及优化各个链路的带宽占空比,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应用场景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应用场景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链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多链路的连接间隔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多链路移动锚点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链路处理方法中的通信时间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种链路处理方法中的通信时间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又一种链路处理方法中的通信时间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还一种链路处理方法中的通信时间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链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网络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链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网络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链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链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链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七提供的链路处理方法的流程时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八提供的链路处理方法的流程时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九提供的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十提供的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十一提供的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十二提供的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提到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申请下述各实施例提供的链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可应用于采用TDD技术的3G、4G或者WPAN等通信***中多链路的网络拓扑结构中。该网络拓扑结构包含第一设备和两个及以上的第二设备,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通过独立链路通信连接,各设备之间可交换数据,也可与网络设备如高层网络设备或互联网中的网络设备等进行连接。第一设备可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在WPAN中,第一设备例如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第二设备例如可以为无线耳机、智能腕表或者其他数据传感器。在WPAN中,第一设备与每个第二设备之间可通过独立链路通信连接,该条链路上第一设备和该每个第二设备可通过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简称WiFi)、红外数据组织(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简称IrDA)、蓝牙、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简称BLE)、紫峰(Zigbee)等任一类型的无线传输技术进行传输。
在多连接应用场景下,一个维持多连接的设备,其各条链路之间可能会发生调度冲突,从而会导致链路的稳定性降低;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每条链路的数据压力也可能各有不同,设备需要根据不同链路的数据压力让传输压力较大的链路拥有更多带宽,从而提高带宽利用率和应用的整体表现。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链路处理方法,可通过对多连接锚点排布优化技术,第一设备可以在多条连接建立之后,根据各条链路的各项网络需求,合理排布各条链路的锚点,从而规划各条链路的带宽占空比,同时规避链路之间的调度冲突,最终能够给用户或者***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和用户体验。
图1为本申请一应用场景的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包含第一设备和两个及以上的第二设备的网络中,可以使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链路在一个间隔(Interval)中均匀或按比例排布,以减少调度冲突,让带宽需求更多的链路拥有更多比例的通信带宽,提高网络整体表现。例如,规划各条链路的带宽占空比,使得第二设备A占10%带宽、第二设备B占20%带宽、第二设备C占40%带宽、第二设备D占30%带宽,从而避免链路间的调度冲突,提高链路的稳定性。
图2为本申请另一应用场景的原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设备可以根据设备响应速度需求配置对连接的各个第二设备的响应延迟。例如,规划各条链路的响应延迟,使得第二设备A为4xT响应延迟、第二设备B为1xT响应延迟、第二设备C为2xT响应延迟、第二设备D为3xT响应延迟,从而避免链路间的调度冲突,提高链路的稳定性。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链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应用在包含第一设备和两个及以上的第二设备的网络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通过独立链路通信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包括:
S101、第一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连接参数更新请求。
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基于BLE5.0系列标准协议,通过特定的参数配置、特定的流程处理及第一设备参数应用,实现第一设备对其各条链路锚点的均匀或者成比例进行无冲突排布的连接层向。例如,第一设备的连接层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连接参数更新请求(LL_CONNECTION_PARAM_REQ PDU)。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限定拓扑结构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类型。在拓扑结构中可以第一设备是主设备、第二设备是从设备,也可以第一设备可以是从设备、第二设备是主设备,还可以第一设备是多角色设备、第二设备是主设备或从设备。
S102、在第二设备确认连接参数更新请求时,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
本实施例中,在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之前,还包括:与第二设备通过链路的连接事件,协商确定瞬时参考点。例如,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按照CE配参协商,确定瞬时参考点Instant。
可选地,所有链路上的连接事件的长度之和,不大于各个链路中的最小连接间隔。
具体地,连接事件的长度表示连接事件在一个连接间隔(Connection Interval)之内的占位空间,因为全称为The Length Of Connection Event,简称为CE_LEN。本申请直接利用BLE5.1标准协议确定第一设备的CE_LEN,这里可以将BLE5.1规范Vol2.PartE7.8.18LE Connection Update command小节,在发起连接参数更新时存在的两个参数Minimum_CE_Length和Maximum_CE_Length均配置为CE_LEN,从而确定本申请所提出的CE_LEN参数。第一设备作为链路的管理者,可以根据各条链路的带宽需求、响应速度需求,为各条链路配置不同的CE_LEN以及成倍数关系的间隔(Interval),让带宽需求更大的链路占用更多的带宽,让响应速度需求更高的设备具有更小的Interval。假设第一设备作为主设备端依次与周围多个从设备建立连接事件A、B、C、D,第一设备会让各条链路的连接关系Connection Interval成倍数关系,此处将最小的Connection Interval记为Intv_Min,其他事件B、C、D的Interval与Intv_Min成倍数关系,第一设备会让几个事件相对参考点偏移进行偏移(记为Offset)。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多链路的连接间隔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设备在排布链路的过程中,算法设定各条链路的时序关系如下:
Step 1)记Event_A_Offset=0
Step 2)令Event_B_Offset=Event_A_Offset+CE_LEN_A
Step 3)令Event_C_Offset=Event_B_Offset+CE_LEN_B
Step 4)令Event_D_Offset=Event_C_Offset+CE_LEN_C
以上过程可以通过第一设备发起连接参数更新实现。算法限制条件:多条链路的CE_LEN之和不能大于最小的Interval,否则会出现带宽不足以及链路冲突的问题,无法达到链路排布优化的目的。
可选地,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包括:以瞬时参考点为起点位置,将链路锚点向后移动一个窗口移动距离。
具体地,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多链路移动锚点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通过协商的瞬时参考点Instant,计算合理的窗口移动距离WinOffset。然后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按照约定在同一个Instant位置向后移动WinOffset距离;其中,Oldinterval表示旧的连接间隔,New interval表示新的连接间隔。本实施例可以实现连接事件锚点的移动,之后的调度按照新的Interval周期性调度。
S103、根据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调整链路的连接参数。
本实施例中,根据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调整链路的连接参数,包括:从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开始,调整链路的连接间隔和/或连接事件的带宽占空比。
可选地,调整链路的连接间隔,包括:根据各个链路的响应速度需求,调整各个链路的连接间隔;其中,各个链路的连接间隔相等,或者呈倍数关系。
具体地,可以通过连接参数更新配置第一条链路的连接间隔CE=Interval/2,第二条链路的连接间隔CE=Interval/2实现图6所示的均匀排布。此种情况下,链路1占据1/2的带宽,链路2占据1/2的带宽。也可以通过连接参数更新配置第一条链路的连接间隔Interval=CI,连接事件带宽占空比CE=CI/2,第二条链路的连接间隔Interval=2*CI,连接事件带宽占空比CE=CI/2实现图7所示的倍数关系排布。此种情况下,链路1将具备更快的响应速度,并且可以交替的占据全部带宽。
可选地,调整链路的连接事件的带宽占空比,包括:根据各个链路的带宽需求,调整各个链路的连接事件的带宽占空比;其中,各个链路的连接事件的长度相等,或者呈倍数关系。
具体地,可以通过连接参数更新配置第一条链路的连接间隔Interval=CI,连接事件的带宽占空比CE=3*CI/4,第二条链路的连接间隔Interval=CI,连接事件的带宽占空比CE=1*CI/4实现图8所示的比例关系排布。此种情况下,链路1占据3/4的带宽,链路2占据1/4的带宽。也可以通过连接参数更新配置第一条链路的连接间隔Interval=CI,连接事件的带宽占空比CE=CI/2,第二条链路的连接间隔Interval=2*CI,连接事件的带宽占空比CE=CI/4,第三条链路的连接间隔Interval=CI,连接事件的带宽占空比CE=CI/4实现图9所示的倍数关系排布。此种情况下,链路1、链路3将具备更快的响应速度,并且链路1可占据带宽范围为1/2到3/4倍Interval,链路3总是占据1/4的Interval。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连接参数更新请求;在第二设备确认连接参数更新请求时,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根据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调整链路的连接参数。从而实现了对多链路的调度进行合理排布,避免链路间的调度冲突,提高链路的稳定性,以及优化各个链路的带宽占空比,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链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作为主设备,第二设备作为从设备,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包括:
S201、第一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连接参数更新请求。
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作为主设备,第二设备作为从设备,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网络拓扑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由主设备发起,和众多从设备中的任意一个建立连接,用于应用数据交互,第一设备作为该条链路的主设备端,负责建立链路,且双方都可以更新链路参数、交互应用数据。在实现过程中,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连接参数更新请求,具体描述,可参照S101,此处不再赘述。
S202、接收第二设备反馈的连接参数更新确认信息。
本实施例中,从设备如果同意该请求并回复连接参数更新确认信息(LL_CONNECTION_PARAM_RSP PDU)。主设备接收从设备反馈的确认信息。
S203、根据连接参数更新请求中,连接事件的最小长度和连接事件的最大长度,确定窗口移动距离。
本实施例中,主设备根据连接更新参数中Minimum_CE_Length和Maximum_CE_Length确立的CE_LEN计算确定窗口移动距离WinOffset。例如,可以利用BLE5.1标准协议确定第一设备的CE_LEN,这里可以将BLE5.1规范Vol2.PartE 7.8.18LE Connection Updatecommand小节,在发起连接参数更新时存在的两个参数Minimum_CE_Length和Maximum_CE_Length均配置为CE_LEN,从而确定本申请所提出的CE_LEN参数。
S204、在第二设备确认连接参数更新请求时,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
S205、根据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调整链路的连接参数。
本实施例中,步骤S204、步骤S205的具体实现过程和技术原理请参见图3所示的方法中步骤S102、步骤S103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206、将窗口移动距离添加在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中,并将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发送给第二设备。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窗口移动距离添加在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中,并将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发送给第二设备,由第二设备调整链路的连接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作为主设备时,因最终的窗口移动距离Winoffset由主设备决定,即该链路锚点调整技术应用于主设备一般可兼容其他BLE5.0设备。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连接参数更新请求;在第二设备确认连接参数更新请求时,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根据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调整链路的连接参数。从而实现了对多链路的调度进行合理排布,避免链路间的调度冲突,提高链路的稳定性,以及优化各个链路的带宽占空比,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作为主设备,第二设备作为从设备。还可以接收第二设备反馈的连接参数更新确认信息;根据连接参数更新请求中,连接事件的最小长度和连接事件的最大长度,确定窗口移动距离;将窗口移动距离添加在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中,并将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发送给第二设备。从而实现了对多链路的调度进行合理排布,避免链路间的调度冲突,提高链路的稳定性,以及优化各个链路的带宽占空比,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链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作为从设备,第二设备作为主设备,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包括:
S301、第一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连接参数更新请求;
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作为从设备,第二设备作为主设备,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网络拓扑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由周围的主设备发起,和从设备建立连接,周围的主设备负责建立链路,且双方都可以更新链路参数、交互应用数据。在实现过程中,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连接参数更新请求,具体描述,可参照S101,此处不再赘述。
S302、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中包含有窗口移动距离。
本实施例中,窗口移动距离由主设备确定,然后从设备接收主设备发送的包含有窗口移动距离的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
S303、在第二设备确认连接参数更新请求时,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
S304、根据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调整链路的连接参数。
本实施例中,步骤S303、步骤S304的具体实现过程和技术原理请参见图3所示的方法中步骤S102、步骤S103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连接参数更新请求;在第二设备确认连接参数更新请求时,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根据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调整链路的连接参数。从而实现了对多链路的调度进行合理排布,避免链路间的调度冲突,提高链路的稳定性,以及优化各个链路的带宽占空比,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作为从设备,第二设备作为主设备。还可以在第二设备确认连接参数更新请求之后,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中包含有窗口移动距离。从而实现了对多链路的调度进行合理排布,避免链路间的调度冲突,提高链路的稳定性,以及优化各个链路的带宽占空比,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链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应用在包含第一设备和两个及以上的第二设备的网络中,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通过独立链路通信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包括:
S401、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连接参数更新请求。
S402、向第一设备反馈连接参数更新确认信息。
S403、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
本实施例中,在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之前,还包括:与第一设备通过链路的连接事件,协商确定瞬时参考点。
可选地,所有链路上的连接事件的长度之和,不大于各个链路中的最小连接间隔。
可选地,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包括:以瞬时参考点为起点位置,将链路锚点向后移动一个窗口移动距离。
本实施例,通过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连接参数更新请求;向第一设备反馈连接参数更新确认信息;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从而实现了对多链路的调度进行合理排布,避免链路间的调度冲突,提高链路的稳定性,以及优化各个链路的带宽占空比,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链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作为主设备,第二设备作为从设备,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包括:
S501、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连接参数更新请求。
S502、向第一设备反馈连接参数更新确认信息。
S503、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
本实施例中,窗口移动距离由主设备确定,然后从设备接收主设备发送的包含有窗口移动距离的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
S504、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
本实施例中,步骤S501、S503、步骤S504的具体实现过程和技术原理请参见图14所示的方法中步骤S401~步骤S403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连接参数更新请求;向第一设备反馈连接参数更新确认信息;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从而实现了对多链路的调度进行合理排布,避免链路间的调度冲突,提高链路的稳定性,以及优化各个链路的带宽占空比,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作为主设备,第二设备作为从设备。还可以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中包含有窗口移动距离。从而实现了对多链路的调度进行合理排布,避免链路间的调度冲突,提高链路的稳定性,以及优化各个链路的带宽占空比,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链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作为从设备,第二设备作为主设备时,本实施例中的方法可以包括:
S601、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连接参数更新请求。
S602、向第一设备反馈连接参数更新确认信息。
S603、根据连接参数更新请求中,连接事件的最小长度和连接事件的最大长度,确定窗口移动距离。
本实施例中,主设备根据连接更新参数中Minimum_CE_Length和Maximum_CE_Length确立的CE_LEN计算确定窗口移动距离WinOffset。例如,可以利用BLE5.1标准协议确定第一设备的CE_LEN,这里可以将BLE5.1规范Vol2.PartE 7.8.18LE Connection Updatecommand小节,在发起连接参数更新时存在的两个参数Minimum_CE_Length和Maximum_CE_Length均配置为CE_LEN,从而确定本申请所提出的CE_LEN参数。
S604、将窗口移动距离添加在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中,并将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发送给第一设备。
S605、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
本实施例中,步骤S601、S602、步骤S605的具体实现过程和技术原理请参见图14所示的方法中步骤S401~步骤S403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连接参数更新请求;向第一设备反馈连接参数更新确认信息;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从而实现了对多链路的调度进行合理排布,避免链路间的调度冲突,提高链路的稳定性,以及优化各个链路的带宽占空比,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
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作为从设备,第二设备作为主设备。黑可以根据连接参数更新请求中,连接事件的最小长度和连接事件的最大长度,确定窗口移动距离;将窗口移动距离添加在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中,并将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发送给第一设备。从而实现了对多链路的调度进行合理排布,避免链路间的调度冲突,提高链路的稳定性,以及优化各个链路的带宽占空比,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七提供的链路处理方法的流程时序图,如图17所示,第一设备作为主设备、第二设备作为从设备时,主设备链路层接收到主设备Host的发送的连接参数更新命令LE Connection Update。主设备链路层通过Command Status事件回复主设备Host,并根据连接更新参数中Minimum_CE_Length和Maximum_CE_Length确立的CE_LEN确定Offset0,用于锚点移动。然后,主设备链路层发送连接参数更新请求LL_CONNECTION_PARAM_REQ PDU给从设备链路层,若从设备同意该请求,则发送连接参数回复信息LL_CONNECTION_PARAM_RSP给主设备链路层。主设备接收到的连接参数回复信息之后,将Offset0转换成窗口移动距离WinOffset,然后将WinOffset填充在连接参数更新通知LL_CONNECTION_UPDATE_IND中,并将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发送给从设备链路层。然后,主设备Host和从设备Host根据WinOffset的配置,以及瞬时参考点Instant,实现锚点的移动。最后,双方通过HCI(主机控制接口,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将连接参数更新完成事件LE Connection Update Complete Event进行上报。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八提供的链路处理方法的流程时序图,如图18所示,第一设备作为从设备、第二设备作为主设备时,从设备链路层接收到从设备Host的连接参数更新命令LE Connection Update。从设备链路层通过Command Status事件回复从设备Host,并根据连接更新参数中Minimum_CE_Length和Maximum_CE_Length确立的CE_LEN确定Offset0,用于锚点移动。然后,从设备链路层发送连接参数更新请求LL_CONNECTION_PARAM_REQ PDU给主设备链路层。若主设备链路层回复了连接参数回复信息,则主设备Host将原本计算的Offset0转换成窗口移动距离WinOffset,然后将WinOffset填充在连接参数更新通知LL_CONNECTION_UPDATE_IND中,并将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发送给从设备链路层。然后,主设备Host和从设备Host根据根据WinOffset的配置,以及瞬时参考点Instant,实现锚点的移动。最后,双方通过HCI(主机控制接口,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将连接参数更新完成事件LE Connection Update Complete Event进行上报。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九提供的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设备可以与两个及以上的第二设备之间通过独立链路通信连接,包括:
发送模块31,用于向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连接参数更新请求;
确定模块32,用于在第二设备确认连接参数更新请求时,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
调整模块33,用于根据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调整链路的连接参数。
可选地,第一设备作为主设备,第二设备作为从设备时;第一设备还包括:
接收模块34,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反馈的连接参数更新确认信息;
确定模块32,还用于根据连接参数更新请求中,连接事件的最小长度和连接事件的最大长度,确定窗口移动距离;
发送模块31,还用于将窗口移动距离添加在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中,并将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发送给第二设备。
可选地,第一设备作为从设备,第二设备作为主设备时,第一设备还包括:
接收模块34,用于在第二设备确认连接参数更新请求之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中包含有窗口移动距离。
可选地,确定模块32,还用于:
与第二设备通过链路的连接事件,协商确定瞬时参考点。
可选地,所有链路上的连接事件的长度之和,不大于各个链路中的最小连接间隔。
可选地,确定模块32,具体用于:
以瞬时参考点为起点位置,将链路锚点向后移动一个窗口移动距离。
可选地,调整模块33,具体用于:
从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开始,调整链路的连接间隔和/或连接事件的带宽占空比。
可选地,调整模块33,具体用于:
根据各个链路的响应速度需求,调整各个链路的连接间隔;其中,各个链路的连接间隔相等,或者呈倍数关系。
可选地,调整模块33,具体用于:
根据各个链路的带宽需求,调整各个链路的连接事件的带宽占空比;其中,各个链路的连接事件的长度相等,或者呈倍数关系。
本实施例的第一设备,可以执行图3、图10、图12所示方法中的技术方案,其具体实现过程和技术原理参见图3、图10、图12所示方法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连接参数更新请求;在第二设备确认连接参数更新请求时,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根据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调整链路的连接参数。从而实现了对多链路的调度进行合理排布,避免链路间的调度冲突,提高链路的稳定性,以及优化各个链路的带宽占空比,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十提供的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41,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连接参数更新请求;
发送模块42,用于向第一设备反馈连接参数更新确认信息。
确定模块43,用于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
可选地,第一设备作为主设备,第二设备作为从设备时;接收模块41,还用于:
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中包含有窗口移动距离。
可选地,第一设备作为从设备,第二设备作为主设备时,
确定模块43,还用于:根据连接参数更新请求中,连接事件的最小长度和连接事件的最大长度,确定窗口移动距离;
发送模块42,还用于将窗口移动距离添加在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中,并将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发送给第一设备。
可选地,确定模块43,还用于:
与第一设备通过链路的连接事件,协商确定瞬时参考点。
可选地,所有链路上的连接事件的长度之和,不大于各个链路中的最小连接间隔。
可选地,确定模块43,具体用于:
以瞬时参考点为起点位置,将链路锚点向后移动一个窗口移动距离。
本实施例的第二设备,可以执行图14、图15、图16所示方法中的技术方案,其具体实现过程和技术原理参见图14、图15、图16所示方法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连接参数更新请求;向第一设备反馈连接参数更新确认信息;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从而实现了对多链路的调度进行合理排布,避免链路间的调度冲突,提高链路的稳定性,以及优化各个链路的带宽占空比,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十一提供的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设备50可以包括:处理器51和存储器52。
存储器52,用于存储程序;存储器5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英文: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access memory,缩写:RAM),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缩写:SRAM),双倍数据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缩写:DDR SDRAM)等;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英文:flash memory)。存储器5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如实现上述方法的应用程序、功能模块等)、计算机指令等,上述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指令等可以分区存储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52中。并且上述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指令、数据等可以被处理器51调用。
上述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指令等可以分区存储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52中。并且上述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指令、数据等可以被处理器51调用。
处理器51,用于执行存储器52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涉及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具体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处理器51和存储器52可以是独立结构,也可以是集成在一起的集成结构。当处理器51和存储器52是独立结构时,存储器52、处理器51可以通过总线53耦合连接。
本实施例的第一设备,可以执行图3、图10、图12所示方法中的技术方案,其具体实现过程和技术原理参见图3、图10、图12所示方法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二设备发送连接参数更新请求;在第二设备确认连接参数更新请求时,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根据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调整链路的连接参数。从而实现了对多链路的调度进行合理排布,避免链路间的调度冲突,提高链路的稳定性,以及优化各个链路的带宽占空比,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十二提供的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2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设备60可以包括:处理器61和存储器62。
存储器62,用于存储程序;存储器6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英文: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access memory,缩写:RAM),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缩写:SRAM),双倍数据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缩写:DDR SDRAM)等;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英文:flash memory)。存储器6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如实现上述方法的应用程序、功能模块等)、计算机指令等,上述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指令等可以分区存储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62中。并且上述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指令、数据等可以被处理器61调用。
上述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指令等可以分区存储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62中。并且上述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指令、数据等可以被处理器61调用。
处理器61,用于执行存储器62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涉及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具体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处理器61和存储器62可以是独立结构,也可以是集成在一起的集成结构。当处理器61和存储器62是独立结构时,存储器62、处理器61可以通过总线63耦合连接。
本实施例的第二设备,可以执行图14、图15、图16所示方法中的技术方案,其具体实现过程和技术原理参见图14、图15、图16所示方法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连接参数更新请求;向第一设备反馈连接参数更新确认信息;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从而实现了对多链路的调度进行合理排布,避免链路间的调度冲突,提高链路的稳定性,以及优化各个链路的带宽占空比,提高带宽资源的利用率。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执行指令时,用户设备执行上述各种可能的方法。
其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中。另外,该应用专用集成电路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通信设备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34)

1.一种链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在包含第一设备和两个及以上的第二设备的网络中,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通过独立链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连接参数更新请求;
在所述第二设备确认所述连接参数更新请求时,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调整链路的连接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作为主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作为从设备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的连接参数更新确认信息;
根据连接参数更新请求中,连接事件的最小长度和连接事件的最大长度,确定所述窗口移动距离;
将所述窗口移动距离添加在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中,并将所述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作为从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作为主设备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设备确认所述连接参数更新请求之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所述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中包含有所述窗口移动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之前,还包括:
与所述第二设备通过链路的连接事件,协商确定所述瞬时参考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链路上的连接事件的长度之和,不大于各个链路中的最小连接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包括:
以所述瞬时参考点为起点位置,将所述链路锚点向后移动一个所述窗口移动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调整链路的连接参数,包括:
从所述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开始,调整链路的连接间隔和/或连接事件的带宽占空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链路的连接间隔,包括:
根据各个链路的响应速度需求,调整各个链路的连接间隔;其中,各个链路的连接间隔相等,或者呈倍数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链路的连接事件的带宽占空比,包括:
根据各个链路的带宽需求,调整各个链路的连接事件的带宽占空比;其中,各个链路的连接事件的长度相等,或者呈倍数关系。
10.一种链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在包含第一设备和两个及以上的第二设备的网络中,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通过独立链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连接参数更新请求;
向所述第一设备反馈连接参数更新确认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作为主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作为从设备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所述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中包含有所述窗口移动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作为从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作为主设备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连接参数更新请求中,连接事件的最小长度和连接事件的最大长度,确定所述窗口移动距离;
将所述窗口移动距离添加在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中,并将所述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之前,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设备通过链路的连接事件,协商确定所述瞬时参考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链路上的连接事件的长度之和,不大于各个链路中的最小连接间隔。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包括:
以所述瞬时参考点为起点位置,将所述链路锚点向后移动一个所述窗口移动距离。
16.一种链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在包含所述链路处理设备和两个及以上的第二设备的网络中,所述链路处理设备与两个及以上的第二设备之间通过独立链路通信连接,所述链路处理设备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连接参数更新请求;
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确认所述连接参数更新请求时,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调整链路的连接参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处理设备作为主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作为从设备时;所述链路处理设备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的连接参数更新确认信息;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连接参数更新请求中,连接事件的最小长度和连接事件的最大长度,确定所述窗口移动距离;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窗口移动距离添加在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中,并将所述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处理设备作为从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作为主设备时,所述链路处理设备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设备确认所述连接参数更新请求之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所述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中包含有所述窗口移动距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与所述第二设备通过链路的连接事件,协商确定所述瞬时参考点。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有链路上的连接事件的长度之和,不大于各个链路中的最小连接间隔。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以所述瞬时参考点为起点位置,将所述链路锚点向后移动一个所述窗口移动距离。
22.根据权利要求16-21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从所述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开始,调整链路的连接间隔和/或连接事件的带宽占空比。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各个链路的响应速度需求,调整各个链路的连接间隔;其中,各个链路的连接间隔相等,或者呈倍数关系。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各个链路的带宽需求,调整各个链路的连接事件的带宽占空比;其中,各个链路的连接事件的长度相等,或者呈倍数关系。
25.一种链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在包含第一设备和两个及以上的所述链路处理设备的网络中,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链路处理设备之间通过独立链路通信连接;所述链路处理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连接参数更新请求;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反馈连接参数更新确认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瞬时参考点和窗口移动距离,确定链路锚点的移动位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作为主设备,所述链路处理设备作为从设备时;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所述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中包含有所述窗口移动距离。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作为从设备,所述链路处理设备作为主设备时,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连接参数更新请求中,连接事件的最小长度和连接事件的最大长度,确定所述窗口移动距离;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窗口移动距离添加在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中,并将所述连接参数更新通知包发送给所述第一设备。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与所述第一设备通过链路的连接事件,协商确定所述瞬时参考点。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有链路上的连接事件的长度之和,不大于各个链路中的最小连接间隔。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以所述瞬时参考点为起点位置,将所述链路锚点向后移动一个所述窗口移动距离。
31.一种链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算法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算法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链路处理方法。
32.一种链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算法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取所述存储器中的算法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链路处理方法。
3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链路处理方法。
3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项所述的链路处理方法。
CN201980002393.0A 2019-10-14 2019-10-14 链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8927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110934 WO2021072573A1 (zh) 2019-10-14 2019-10-14 链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92748A CN110892748A (zh) 2020-03-17
CN110892748B true CN110892748B (zh) 2023-05-30

Family

ID=69753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2393.0A Active CN110892748B (zh) 2019-10-14 2019-10-14 链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17011A1 (zh)
EP (1) EP3975612B1 (zh)
CN (1) CN110892748B (zh)
WO (1) WO20210725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5284B (zh) * 2021-03-09 2023-03-10 成都盛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12866970B (zh) * 2021-03-16 2023-03-24 芯原微电子(成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无线传输***
CN115442778A (zh) * 2021-06-03 2022-12-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建立蓝牙链路的方法、装置、蓝牙芯片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69254B2 (en) * 2001-02-28 2011-11-29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Communication period mana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873901B1 (ko) * 2004-10-22 2008-1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션 제어기의 위치 프로파일 생성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1374253A (zh) * 2007-08-22 2009-02-25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1557625B (zh) * 2009-03-09 2011-04-06 南京大学 一种无线网络中基于移动检测的快速切换方法
CN105744484A (zh) * 2010-03-10 2016-07-06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基础设施装置和终端装置的位置确定
WO2011124255A1 (en) * 2010-04-08 2011-10-1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Releasing a radio resource (e.g. primary component carrier) based on capacities of base stations
US9078275B2 (en) * 2012-09-05 2015-07-07 Mediatek Inc. Bluetooth low energy and LTE coexistence enhancements
US10028077B2 (en) * 2016-03-10 2018-07-1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voidance of collisions and connection loss in network device serving multiple networks
CN108235435A (zh) * 2016-12-15 2018-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及装置
CN109672998B (zh) * 2017-10-13 2022-01-18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联机建立方法
CN109803391A (zh) * 2017-11-17 2019-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9314630B (zh) * 2018-09-06 2022-01-2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链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75612A4 (en) 2022-06-29
CN110892748A (zh) 2020-03-17
WO2021072573A1 (zh) 2021-04-22
US20220117011A1 (en) 2022-04-14
EP3975612B1 (en) 2023-10-11
EP3975612A1 (en) 2022-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92748B (zh) 链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64539B (zh) 一种上行同步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JP7064566B2 (ja) 時間領域リソース確定方法、装置、記憶媒体及びシステム
US8228859B2 (en) Method for industri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d on self-adaptive channel hopping within the timeslot
WO2020107691A1 (zh) 蓝牙连接方法及装置
JP2023510290A (ja) 不連続受信drxパラメーター構成方法及び装置
CN104969649A (zh) Wifi实时流和蓝牙共存
CN104221449A (zh) 用于实现共存同步蓝牙和lte/wimax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9314630B (zh) 链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99624A (zh) 通信***中传输同步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AU201926679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13692779A (zh) 响应于ue进入rrc连接模式,维持、暂停或修改已有pur配置
JP2012124663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
CN104104476B (zh) 一种d2d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2014373A (zh) 一种激活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EP3008833B1 (en) Method and its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continuous signal
WO2021227069A9 (zh) 一种模型更新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WO2015062477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US8634780B2 (en) Terminal,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or power saving
US20190104467A1 (en) Slotted channel access in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8737119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
CN111083805B (zh) Drx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TWI523554B (zh) 傳訊一同步訊框發送請求之技術
KR101171146B1 (ko) 무선 센서 네트워크에서의 멀티홉 자원 예약 방법
WO2019029312A1 (zh) 功率分配方法及通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