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74117B - 手持装置的操作方法、手持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手持装置的操作方法、手持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74117B
CN110874117B CN201910501501.0A CN201910501501A CN110874117B CN 110874117 B CN110874117 B CN 110874117B CN 201910501501 A CN201910501501 A CN 201910501501A CN 110874117 B CN110874117 B CN 1108741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handheld device
comparison
touch
hand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0150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74117A (zh
Inventor
洪有政
蔡佩錞
林石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T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T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TC Corp filed Critical HT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874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41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741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741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4Multi-touch detection in digitiser, i.e. details about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a plurality of touching locations, e.g. multiple fingers or pen and fing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装置的操作方法、手持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手持装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手持装置的处理器经配置用以根据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感测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判断手持装置处于左手状态或右手状态,并于显示器上显示对应于左手状态或右手状态的操作接口。比较结果包括施加力量在手持装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的力量比较。由此,可以提供更好的单手操作体验。

Description

手持装置的操作方法、手持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持装置的操作方法、手持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且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其侧边的传感器来操作的手持装置。
背景技术
手持装置如移动电话、平板计算机或类似装置都相当热门并可用于各种场合。人们可能使用手持装置播放多媒体、浏览网页、导航、游戏等等。另一方面,近年来,显示器技术的发展有重大突破,许多制造商倾向设计薄边框的手持装置,以增加手持装置的屏占比(screen-to-body ratio),并提供用户更好的视觉体验。然而,许多用户喜欢具有大屏幕的手持装置,但通常他们只用单手操作手持装置,使得手可能因其尺寸而无法单手触碰到部分的屏幕。此外,软件开发人员通常没有针对单手使用此等特殊目的而设计手持装置的用户接口(User Interfaces,UIs),使得用户必须在某些情况下必须使用双手来操作。由此可知,手持装置的单手体验仍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手持装置的操作方法、手持装置及其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判断手持装置是由左手或右手握持,并据以提供对应于特定手的用户接口。
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持装置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主体、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以及处理器。第一传感器设置在主体的第一侧上,第二传感器设置在主体上不同于第一侧的第二侧上。处理器耦接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并经配置用以取得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感测资料,且根据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感测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判断手持装置处于左手状态或右手状态。比较结果包括施加力量在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的力量比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比较结果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之间的数量比较,以及在第一侧上的两触碰点距离和第二侧上的两触碰点距离之间的距离比较。对应于数量比较为相同,处理器经配置用以根据距离比较判断手持装置处于左手状态或右手状态以对应于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为两个,且根据力量比较判断手持装置处于左手状态或右手状态以对应于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为一个。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处理器经配置用以判断力量比较的力量差异是否大于力量差异门槛值,以确认手持装置处于左手状态或右手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处理器经配置用以判断在第一和第二侧中的一者上侦测到的触碰面积或触碰长度是否大于第一门槛值以对应于力量差异不大于力量差异门槛值,从而确认手持装置处于左手状态或右手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手持装置还包括耦接处理器的第三传感器。处理器经配置用以根据第三传感器的感测资料判断主体的旋转方向,并根据旋转方向判断手持装置处于左手状态或右手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比较结果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之间的数量比较。对应于数量比较为不同,处理器经配置用以根据第一侧上侦测到的触碰面积或触碰长度以及力量比较判断手持装置处于左手状态或右手状态以对应于第二传感器所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大于第一传感器所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且根据第二侧上侦测到的触碰面积或触碰长度以及力量比较判断手持装置处于左手状态或右手状态以对应于第一传感器所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大于第二传感器所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比较结果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之间的数量比较。对应于数量比较为不同,处理器经配置用以根据第一侧和第二侧中的一者上的两个触碰点之间的距离,判断手持装置处于左手状态或右手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处理器经配置用以判断操作手状态不处于手持状态以对应于在第一侧和第二侧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都大于两个。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处理器经配置用以判断手持装置不处于手持状态以对应于在第一侧和第二中的一者上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为零个、或者第一侧和第二侧中的一者上侦测到的总触碰面积或者总触碰长度小于第二门槛值。手持状态包括左手状态和右手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处理器经配置用以判断手持装置处于手持状态以对应于在第一侧和第二侧中的一者上侦测到的总触碰面积或总触碰长度大于第三门槛值且在第一侧和第二侧上都侦测到至少一个触碰点。其中,第三门槛值大于第二门槛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的手持装置还包括耦接处理器的显示器。处理器经配置用以于显示器的一侧显示操作接口以对应于手持装置处于右手状态,且于显示器上的另一侧显示操作接口以对应于手持装置处于左手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亦提供了手持装置的操作方法。此手持装置包括但不仅限于主体、设置在主体的第一侧上的第一传感器、以及设置在主体上不同于第一侧的第二侧上的第二传感器。此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取得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感测资料。根据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感测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判断手持装置处于左手状态或者右手状态。此比较结果包括施加力量在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的力量比较。
本发明实施例更提供了由手持装置的处理器加载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此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记录有计算机程序码,且手持装置具有设置在其两侧的两传感器以执行前述方法。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内容未包含所有本发明的态样和实施例,并不意味以任何方式限制或限定,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所附的图式及以下所述各种实施例,图式中相同的号码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组件。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组件与步骤并未描述于实施例中,以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限制。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绘示的手持装置的组件方块图。
图2A和2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绘示的手持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绘示操作手持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绘示手持装置判断操作手状态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绘示手持装置判断操作手状态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6A和6B是绘示手持装置以不同方式握持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绘示手持装置判断操作手状态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8A~8D是绘示手持装置以不同方式握持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绘示的流程图,其说明判断手持装置是处于非手持状态或是手持状态的手持装置流程。
图10是一示意图绘示手持装置是处于非手持状态。
图11A和11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绘示对应于手持装置不同侧的操作接口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发明的精神,任何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发明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请参考图1,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绘示的手持装置100的组件方块图。手持装置100至少包括但不仅限于第一传感器110、第二传感器120、显示器130以及处理器150。手持装置100可以是移动电话、平板计算机、照相机、掌上游戏机、多媒体播放器等等。
请参考图1、2A以及2B,第一传感器110设置在手持装置100的主体 140的第一侧S1上,且第二传感器120设置在主体140的第二侧S2上,其中第二侧S2相对于第一侧S1。在此实施例中,主体140的第一侧S1是主体 140的右侧,而第二侧S2是主体140的左侧。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 120可以是电容传感器、电阻传感器、压电传感器、电磁传感器、其他类型的压力传感器、或上述传感器的组合,以侦测放在第一侧S1和第二侧S2上的物体(例如,手指、或夹具)的存在,并产生包括与触碰位置、力量或压力有关的原始数据的感测数据。
应当注意的是,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20可以覆盖住第一侧S1 和第二侧S2的部分或全部,且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20可包括使用单一类型传感器或多种类型的压力传感器而排列在主体140的第一侧S1和第二侧S2上的一或多个感测组件。举例而言,若感测组件是排列成一维形式,则排列的感测组件将形成从第一侧S1或/和第二侧S2的顶部延伸到底部的线,且感测组件的感测数据可用以侦测物体(例如,手指、夹具或其他物体) 的触碰长度。若感测组件是排列成二维形式,则排列的感测组件将形成矩形形状(其具有邻近第一侧S1或/和第二侧S2的四个边),且感测组件的感测数据可用于侦测物体(例如,手指、夹具或其他物体)的触碰面积。应当注意的是,在第一侧S1和第二侧S2上排列的感测组件所形成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调整,不以本发明的实施例为限。
显示器130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或其他类型的显示器。如图2A和2B所示,显示器130的两侧接近于主体140的第一侧S1和第二侧S1。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器130可与触控面板(包括诸如电阻触碰传感器、电容触碰传感器、光学触碰传感器等的触碰传感器)整合,从而提供显示和触碰感测功能。
处理器150耦接第一传感器110、第二传感器120和显示器140。处理器 150可通过使用可程序化单元来实现,此可程序化单元例如中央处理单元 (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芯片、现场可程序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等。处理器150的功能也可以通过独立的电子装置或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来实现,且处理器150的操作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处理器150经编程以执行下文的功能或步骤。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操作程序更易于理解,下面提供几个实施例,以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持装置100的操作。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绘示手持装置100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方法适用于图1、2A和2B的手持装置100。在下文中,本实施例的方法将参照手持装置100的部件来描述。尽管如此,本方法的步骤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因此不限于以下内容。
处理器150取得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20的感测数据(步骤 S310)。处理器150可分析包含在感测数据中的原始数据(例如,强度值和其对应位置),以判断数量、位置、物体(例如,手指或夹具)施加在主体140 的第一侧S1和第二侧S2上的力量和压力、或是第一侧S1和第二侧S2侦测到的力量和压力。
接着,处理器150根据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20的感测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左手状态或右手状态(步骤S330)。一般来说,当用户用他/她的右手握持手持装置100的主体140时,右手的拇指和/或手掌抵靠主体140的第一侧S1,并且右手的其他手指中至少一者抵靠主体140的第二侧S2。另一方面,当用户用他/她的左手握持主体140时,左手的拇指和/或手掌抵靠主体140的第二侧S2,并且左手的其他手指中至少一者抵靠主体140的第一侧S1。若侦测到的是右手握持主体140的情况,则处理器140判断操作手状态是右手状态(即,手持装置100处于右手状态)。若侦测到的是左手握持主体140的另一种情况,则处理器140判断操作手状态是左手状态(即,手持装置100处于左手状态)。此外,无论用户是使用何手,他/她通常使用拇指来操作手持装置100(或触碰显示器130)。因此,在此实施例中,主体140的第一侧S1因为受右手拇指抵靠而被定义为对应于右手状态。而主体140的第二侧S2因为受左手拇指抵靠而被定义为对应于左手状态。此外,比较结果可以包括触碰点数量比较、力量比较、距离比较和于第一侧 S1和第二侧S2上的触碰长度/面积中的一个或任意组合,这些参数将在后文详细介绍。
为了提供单手体验,后续的步骤是侦测用户以何手握持手持装置100。请参考图4,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绘示手持装置100判断操作手状态的步骤的流程图。假设处理器150侦测到操作手状态是手持状态(即,手握持主体140),后续将详细描述手持状态的判断。一般来说,当使用单手握持手持装置100时,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20侦测到于主体140的第一侧S1和第二侧S2上的触碰点数量、两触碰点之间的距离、触碰面积(或触碰长度)与施加的力量可能相同或不同,且这些于第一侧S1和第二侧S2之间的数量比较、距离比较、面积比较和力量比较将有助于判断手持装置100 的操作手状态。
处理器150判断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20中的一者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是否为零、或者判断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20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是否都大于两个(步骤S410)。假设当使用单手握持手持装置100 时,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20中的一者可侦测到最多两个触碰点在拇指和/或手掌抵靠的主体140的某一侧上,而这两个触碰点可能是由拇指和 /或部分手掌产生。若通过第一传感器110或第二传感器120而在主体140的第一侧S1和第二侧S2中的一侧上没有侦测到手指,或者是若通过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20而在主体140的第一侧S1和第二侧S2上都侦测到超过两个手指,则手持装置100有很大的机会是并非通过手握持的。因此,处理器150判断操作手状态是非手持状态(即,手持装置100不处于手持状态,其中手持状态包括左手状态和右手状态)(步骤S415)。例如,主体140 是由手机座所支持的,使得在第一侧S1和第二侧S2上侦测到超过两个触碰点。又例如,主体140仅仅是放置于手上或抵靠着手,但不是由手握持的,将使得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20中的至少一者未侦测到任何触碰点。另一方面,若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20都侦测到至少一个手指或手掌的至少一部分,且在主体140的第一侧S1和第二侧S2上所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都未超过两个,则处理器150判断操作手状态仍为手持状态。换句话说,若在第一侧S1和第二侧S2上侦测到触碰点数量都在一个和两个之间,或者若在第一侧S1/第二侧S2上侦测到触碰点数量大于两个且在第二侧S2/ 第一侧S1上侦测到触碰点数量小于三个,则操作手状态仍处于手持状态。
接着,处理器150判断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20中的一者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大于两个(步骤S420)。假设当手持装置100是被单手握持时,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110中的一者可于在主体140上相对于拇指抵靠的一侧之另一侧上侦测到超过两个触碰点,且其触碰点可能是由食指、中指、无名指或小指产生的。若在主体140的第一侧S1上侦测到超过两个手指,则处理器150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左手状态;而若在主体140的第二侧S2上侦测到超过两个手指,则处理器150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右手状态(步骤S425)。
另一方面,若第一传感器110与第二传感器120的触碰点数量都未大于两个,处理器140判断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20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是否相同、或者判断在主体140的第一侧S1和第二侧S2上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之间的数量比较是否为零(步骤S430)。不同的比较结果将导致后续步骤进入不同判断程序。若比较结果的数量比较是数量差异为零或者相同数量(例如,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20所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都为一个或两个),则处理器150根据触碰点数量、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 120上的压力(或力量)和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20上侦测到的触碰点之间的距离来判断操作手状态为左手状态或右手状态(步骤S435,被称为第一判断步骤)。
请参考图5,在第一判断步骤中(即,对应于数量比较为相同),处理器 150将判断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20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是否为一个或两个(步骤S510)。若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110侦测到触碰点数量都为两个,处理器150根据距离比较(例如,第一侧S1上的两个触碰点之间的距离与第二侧S2上的两个触碰点之间的距离之间的差异)判断手持装置 100处于左手状态或右手状态(步骤S520)。假设当用户单手握持手持装置 100时,拇指抵靠的位置与手掌抵靠的另一个位置之间的第一距离大于其他两相邻手指所抵靠的任两个位置之间的第二距离。因此,若距离比较是第二侧S2上的两触碰点间的距离D2大于第一侧S1上的两触碰点间的距离D1、或者距离D2减去距离D1的结果大于距离门槛值TD,则处理器150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左手状态(步骤S530);若距离比较是第一侧S1上的两触碰点间的距离D1大于第二侧S2上的两触碰点间的距离D2、或者是距离D1减去距离D2的结果大于距离门槛值TD,则处理器150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右手状态(步骤S540)。
若距离D2减去距离D1、或距离D1减去距离D2的结果不大于距离门槛值TD,则处理器150可以进一步判断施加在第一侧S1的力量F1和施加在第二侧S2的力量F2之间力量比较的力量差异是否大于力量差异门槛值TF,以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左手状态或右手状态(步骤S521)。若力量差异大于力量差异门槛值TF(即,F1-F2>TF)或施加在第一侧S1上的力量F1大于施加在第二侧S2上的力量F2(即,F1>F2),则处理器150将判断手持装置 100处于左手状态(步骤S523)。若力量差异大于力量差异门槛值TF(即, F2-F1>TF)或施加在第二侧S2上的力量F2大于施加在第一侧S1上的力量 F1(即,F2>F1),则处理器150将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右手状态(步骤 S527)。
应注意到的是,在步骤S521中,因为有两力量分别施加在主体140的第一侧S1和第二侧S2,处理器150可以判断分别施加在第一侧S1和第二侧 S2的一力量来决定力量比较。例如,处理器150可以比较在第一侧S1上侦测到的最大力量与在第二侧S2上侦测到的最大力量。或者,处理器150可以比较在第一侧S1上侦测到的平均力量与在第二侧S2上侦测到的平均力量。
然而,若力量差异未大于力量差异门槛值TF(即,F1-F2<TF或F2-F1<TF),则处理器150使用其他规则来判断手持状态(步骤S525)。规则可能有多种,在一实施例中,若力量差异小于力量差异门槛值TF,则处理器150可进一步判断在主体140的第一侧S1和第二侧S2中的一者上侦测到的触碰面积或触碰长度是否大于第一门槛值(例如,350平方公厘(mm2)或400mm2、60公厘 (mm)或63mm)来确认手持装置100处于左手状态或右手状态。一般来说,拇指和/或手掌的触碰面积会大于其他手指。因此,若在主体的第一侧S1上侦测到的触碰面积或触碰长度大于第一门槛值,则处理器150判断手持装置 100处于右手状态;若在主体的第二侧S2上侦测到的触碰面积或触碰长度大于第一门槛值,则处理器150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左手状态。
在其他实施例中,手持装置100还包括耦接处理器150的第三传感器(图未示)。第三传感器可为重力传感器(g-sensor)、磁力传感器(magnetic sensor)、加速度器或者其他可以提供关于手持装置100旋转方向的感测数据的传感器,使处理器150可根据第三传感器的感测资料判断主体140的旋转方向。若力量差异小于或不大于力量差异门槛值TF,则处理器150更可根据主体140 的旋转方向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左手状态或右手状态。基于手持姿势,当用户以右手或左手握持手持装置100并观看显示器130的屏幕时,相对于x 轴和z轴的倾斜程度可以用来判断用户是使用右手或是用左手握持手持装置 100来观看屏幕。例如,若主体140的旋转方向朝向主体140的第一侧S1(例如,x轴的值为负),则处理器150判断操作手状态是左手状态。若主体140 的旋转方向朝向主体140的第二侧S2(例如,x轴的值为正),则处理器150 判断操作手状态是右手状态。
下文将介绍一示例,以说明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20侦测到两个触碰点的情况。图6A是绘示手持装置以左手握持的示意图。请参考图6A,左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抵靠第一侧S1。假设无名指没有覆盖在手持装置 100的第一传感器110上,处理器150将侦测到在第一侧S1上的触碰点TP11 和触碰点TP12。此外,拇指和手掌抵靠在第二侧S2上,处理器150侦测触碰点TP21和触碰点TP22。请参考图5和图6A,于步骤S520中,因为第一侧S1上有触碰点TP11和触碰点TP12,而第二侧S2上有触碰点TP21和触碰点TP22,处理器150将判断距离比较。而因为距离比较是触碰点TP21和触碰点TP22之间的距离D2大于触碰点TP11和触碰点TP12之间的距离D1,处理器150将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左手状态(步骤S530)。
另一方面,若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20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是一个,则处理器150根据力量比较(即,施加在第一侧S1上的力量F1与施加在第二侧S2上的另一力量F2之间的力量比较)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左手状态或右手状态(步骤S550)。假设当手持装置100是被单手握持时,食指或中指施加的力量可能大于拇指或手掌施加的力量。因此,若力量比较是施加在第一侧S1上的力量F1大于施加在第二侧S2上的力量F2(即,F1>F2)、或者是力量差异大于力量差异门槛值TF(即,F1-F2>TF),则处理器150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左手状态(步骤S560);若力量比较是施加在第一侧S2上的力量F2大于施加在第一侧S1上的力量F1(即,F2>F1)或者是力量差异大于力量差异门槛值TF(即,F2-F1>TF),则处理器150判断手持装置100 处于右手状态(步骤S570)。
然而,若力量差异未大于力量差异门槛值TF(即,F1-F2<TF或F2-F1< TF),则处理器150使用其他规则来判断手持状态(步骤S555)。应注意到的是,在步骤S555中实施的规则可以参考步骤S525的实施例,例如触碰长度/ 面积和旋转方向的判断,并且省略相应的描述。
下文将介绍另一示例,以说明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20侦测到一个触碰点的情况。图6B是绘示手持装置以左手握持的示意图。请参考图 6B,左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抵靠第一侧S1。假设无名指没有覆盖在手持装置100的第一传感器110上,且触碰点TP31和触碰点TP32很靠近(例如,触碰点TP31和触碰点TP32之间的距离小于1mm),使处理器150认为第一侧S1上只有一个触碰点TP3。此外,手掌抵靠在第一侧S2上,拇指未触碰手持装置100,处理器150侦测到触碰点TP4。请参考图5和图6B,于步骤 S550中,因为第一侧S1上有一个触碰点TP3,第二侧S2上有一个触碰点TP4,处理器150将判断力量比较。因为力量比较是施加在触碰点TP3上的力量F1 大于施加在触碰点TP4上的力量F2,处理器150将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左手状态(步骤S560)。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条件(力量差异、触碰面积、触碰长度以及主体 140的旋转方向)可被赋予权重,处理器150可以根据这些条件的值和相关权重的权重平均值或权重总和来判断操作手状态是右手状态还是左手状态。
回到图4,若数量比较是数量差异不为零或数量不同(即,第一传感器 110和第二传感器120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不同),处理器150将根据在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20上的触碰点分布、触碰长度/面积、压力(或力量)和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20侦测到的触碰点之间的距离来判断手持装置100是处于左手状态还是右手状态(步骤S440,被称为第二判断步骤)。
请参考图7,在第二判断步骤中(即,对应于数量比较为不同),处理器 150将根据触碰点分布判断第二传感器120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是否大于第一传感器110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即,第二传感器120侦测到的手指数量是两个,第一传感器110侦测到的手指数量是一个)、或者第一传感器110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大于第二传感器120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即,第一传感器110侦测到的手指数量是两个,第二传感器120侦测到的手指数量是一个) (步骤S710)。若第二传感器120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大于第一传感器110 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即,在第一侧S1上的触碰点数量为一个,在第二侧 S2上的触碰点数量为两个),处理器150根据在主体140的第一侧S1上侦测到的触碰面积(或触碰长度)和力量比较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左手状态或右手状态(步骤S720)。根据实际操作的测试结果,若在主体140的第一侧 S1上侦测到的触碰面积或触碰长度大于第二门槛值,且力量比较是施加于主体140的第一侧S1上的力量F1大于施加于第二侧S2上的力量F2,则处理器150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左手状态(步骤S730);反之,则处理器150 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右手状态(步骤S740)。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50可根据主体140的第二侧S2上的两个触碰点之间的距离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左手状态或右手状态(步骤S720)。若主体140的第二侧S2上的两个触碰点之间的距离大于距离门槛值TD,则处理器150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左手状态(步骤S730);反之,则处理器 150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右手状态(步骤S740)。
举例而言,图8A是绘示手持装置以左手握持的示意图。请参考图8A,左手的食指和中指抵靠在第一侧S1。假设触碰点TP51和触碰点TP52很靠近 (例如,触碰点TP51和触碰点TP52之间的距离小于0.8mm),使处理器150 认为第一侧S1上只有一个触碰点TP5。此外,拇指和手掌抵靠在第二侧S2 上,处理器150侦测到触碰点TP61和触碰点TP62。请参考图7和图8A,于步骤S720中,因为第一侧S1上有一个触碰点TP5,第二侧S2上有触碰点 TP61和触碰点TP62,处理器150将判断触碰长度/面积和力量比较。因为在第一侧S1上触碰点TP5的触碰长度(或触碰面积)大于第二门槛值,且力量比较是施加在触碰点TP5上的力量F1大于施加在触碰点TP61和TP62上的力量F2、或者因为触碰点TP61和TP62之间的距离D2大于距离门槛值TD,则处理器150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左手状态(步骤S730)。
图8B是绘示手持装置以右手握持的示意图。请参考图8B,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抵靠在第二侧S2,处理器150侦测到第二侧S2上的触碰点TP81和触碰点TP82。此外,手掌抵靠在第一侧S1,但拇指不触碰到手持装置100,则处理器150侦测触碰点TP7。请参考图7和8B,因为第一侧S1上有触碰点 TP7,第二侧S2上有触碰点TP81和触碰点TP82,于步骤S720中,处理器 150将判断触碰长度/面积和力量比较。虽然触碰点TP7的触碰长度/面积大于第二门槛值,但是力量比较是施加在触碰点TP7上的力量F1小于施加在触碰点TP81或TP82上的力量F2。因此,比较结果不符合左手状态,则处理器 150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右手状态(步骤S740)。
另一方面,回到图7,若第一传感器110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大于第二传感器120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即,在第一侧S1的触碰点数量为两个,在第二侧S2的触碰点数量为一个),则处理器150根据在主体140的第二侧S2 上侦测到的触碰面积或触碰长度和力量比较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左手状态或右手状态(步骤S750)。根据实际操作的测试结果,若在主体140的第二侧S2上侦测到的触碰面积或触碰长度大于第三门槛值,且力量比较是施加在主体140的第二侧S2上的力量F2大于施加在第一侧S1上的力量F1,处理器150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右手状态(步骤S760);反之,处理器150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左手状态(步骤S770)。
在另一实施例中,处理器150可进一步根据主体140的第一侧S1上的两个触碰点之间的距离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左手状态或右手状态(步骤 S750)。若主体140的第一侧S1上的两个触碰点之间的距离D1大于距离门槛值TD,处理器150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右手状态(步骤S760);反之,处理器150判断手持装置处于左手状态(S770)。
举例而言,图8C是绘示手持装置以右手握持的示意图。请参考图8C,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抵靠第二侧S2。假设触碰点TP101和触碰点TP102 太靠近(例如,触碰点TP101和触碰点TP102之间的距离小于0.9mm),且无名指未覆盖第二传感器120,使处理器150认为在第二侧S2上只有一个触碰点TP10。此外,拇指和手掌抵靠第一侧S1,处理器150侦测到触碰点TP91 和触碰点TP92。请参考图7和图8C,于步骤S750中,因为第一侧S1上有触碰点TP91和触碰点TP92,第二侧S2上有一个触碰点TP10,处理器150 将判断触碰长度/面积和力量比较。因为第二侧S2上的触碰长度/面积大于第三门槛值,并且力量比较是施加在触碰点TP10上的力量F2大于施加在触碰点TP91和触碰点TP92上的两力量F1,或者因为触碰点TP91和TP92之间的距离D1大于距离门槛值TD,处理器150将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右手状态(步骤S760)。
图8D是绘示手持装置以右手握持的示意图。请参考图8D,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抵靠第一侧S1,无名指未覆盖第一传感器110,处理器150侦测到第一侧S1上的触碰点TP111和触碰点TP112。此外,手掌抵靠在第二侧 S2上,拇指不触碰手持装置100,处理器150侦测到触碰点TP121。参考图 7和图8D,于步骤S750中,因为第一侧S1上有触碰点TP111和触碰点TP112,第二侧S2上有触碰点TP121,处理器150将判断触碰长度/面积和力量比较。虽然触碰点TP121的触碰长度/面积大于第三门槛值,但力量比较是施加在触碰点TP121上的力量F2小于施加在触碰点TP111或TP112上的力量F1,或者因为触碰点TP111和触碰点TP112之间的距离D1小于距离门槛值TD,处理器150将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左手状态(步骤S770)。
应注意到的是,当操作手状态仍为手持状态时,上述手持装置100处于左手状态或右手状态的判断将在每个特定时间间隔(例如,200、150、300ms) 执行。同样地,处理器150可确认操作手状态是否为非手持状态或者不在手持状态。
请参考图9,在一实施例中,在对手持状态(即,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20中的一者没有侦测到任何物体,或者是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20都侦测到超过两个手指)执行上述判断之前,处理器150进一步判断手持装置100是否处于手持状态(步骤S910)。也就是说,处理器150 通过判断于主体140的第一侧S1和第二侧S2中的一者侦测到的总触碰面积或总触碰长度是否小于第四门槛值来判断手持装置100是否被物体(例如,手指、或夹具)支持。若在主体140的中的一者上侦测到总触碰面积或总触碰长度小于第四门槛值(小于第一、第二和第三门槛值),处理器150将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非手持状态(步骤S920)。总触碰长度/面积是物体(例如,手指、或夹具)于第一侧S1和第二侧S2上的触碰长度/面积的总和。
例如,请参考图10。手持装置100放置在手上,第一传感器110和第二传感器120可侦测到手造成的触碰点TP131、触碰点T132和触碰点TP141。然而,于第一侧S1上的触碰点TP131和TP132的总触碰长度/面积,或是于第二侧S2上的触碰点TP141的总触碰长度/面积小于第四门槛值。因此,处理器150判断手持装置100处于非手持状态。
另一方面,若在主体140的第一侧S1和第二侧S2中的一者上侦测到的总触碰面积或总触碰长度大于第五门槛值(大于第四门槛值),处理器150将判断手持装置100是手持状态(步骤S930)。同样地,上述非手持状态和手持状态的判断将在每个特定的时间间隔(例如,200、150、300ms)执行。由于用户可能无法维持相同的力量去握持手持装置100,第五门槛值和第四门槛值之间可能会存在容许值。
此外,在判断右手状态或左手状态之后,处理器150更可根据操作手状态提供多个应用(或对应执行一默认功能)。在一实施例中,若手持装置100 处于右手状态,则处理器150可于显示器130上显示对应于主体140的第一侧S1的操作接口;若手持装置100处于左手状态,则处理器150可于显示器 130上显示对应于主体140的第二侧S2的操作接口。操作接口可以是用户接口(UI)、虚拟键盘的窗口、工具栏、应用程序、接口工具集(widget)、设定或应用程序快捷方式。另一方面,若手持装置100不处于左手状态或右手状态,则显示器130将不会显示操作接口。
例如,请参考图11A,具有图标快捷方式UI的启动应用程序显示在显示器130上。启动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触碰相应的快捷方式或握压第一传感器110 和第二传感器120来启动。此启动应用程序包括外区域OA和内区域IA,两区域内排列有多个图标(例如图标I1与I2),这些图标可以是应用程序快捷方式、快速设定、功能切换或通讯簿等等。请参考图11A和图2A,若手持装置 100判断处于如图8B和8C所示的右手状态,则外区域OA和内区域IA将呈现在靠近于主体140的第一侧S1的位置,使右手的拇指可更容易地触碰到于显示器130上对应于图标快捷方式UI的图标。另一方面,请参考图2B和图 10,若手持装置100判断处于如图6A、6B、8A和8D所示的右手状态,则外区域OA和内区域IA将呈现在靠近于主体140的第二侧S2的位置,使左手的拇指可更容易地触碰到于显示器130上对应于图标快捷方式UI的图标。
此外,启动应用程序有许多操作方法。以图11A和11B为例,用户可于显示器130上使用滑动操作来调整UI的外区域OA和内区域IA的位置。例如,请参考图11A,若处理器150侦测到在显示器130上有自图式的右侧到左侧移动特定距离的滑动输入SI1,滑动输入SI1未应用于日历C,且滑动输入SI1的水平移动大于门槛值。接着,请参考图11B,处理器150可显示外区域OA和内区域IA于靠近图式左侧的位置(即,靠近第二侧S2)。反之,若外区域OA和内区域IA位于如11B所示的位置,且处理器150侦测到在显示器130上有自图式的左侧到右侧移动特定距离的滑动输入SI2,滑动输入 SI2未应用于日历C,且滑动输入SI2的水平移动大于门槛值,则处理器150 可显示外区域OA和内区域IA于如图11A所示图式的右侧(即,靠近第一侧 S1)。
再者,若处理器150侦测到在第一区域(例如,外区域OA的半环区域、或在内区域IA的半圆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上有自底部朝向屏幕顶部的滑动输入SI3,当滑动输入SI3的垂直移动距离大于门槛值时,外区域OA将旋转而内区域IA保持不变。例如,若垂直移动方向向上且垂直移动距离为1mm (大于0.5mm),则外区域OA顺时针旋转10度。另一方面,若处理器150 侦测到触碰点滑动在与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例如,内区域IA的半圆区域、或者在外区域OA的半环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上,当滑动输入的垂直移动距离大于门槛值时,内区域IA将旋转而外区域OA保持不变。换句话说,外区域OA和内区域IA可以个别地基于在屏幕的相应操作区域(即,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上的操作而旋转。在另一示例中,若滑动输入施加于日历C 区域以外的区域上(或包括日历C区域)且滑动输入的垂直移动距离大于门槛值,外区域OA和内区域IA上的图标快捷方式UI可以同时旋转。
此外,处理器150可以在图标快捷方式UI上记录所有图目标使用频率,且图目标尺寸、形状、亮度、颜色或图案可根据使用频率改变。例如,若图标I1的使用频率大于5次,图标I1的尺寸将增加1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其记录计算机程序以加载到设置在手持装置的处理器中,手持装置具有设置在两侧的两个传感器以执行所提供之方法的步骤。计算机程序由多个程序指令组成(例如,组织结构、建立程序指令、表批准程序指令、设置程序指令以及建置程序指令)。一旦程序指令被加载到手持装置并由其执行时,所提供之方法的步骤将完成。
综上所述,上述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操作方法及其手持装置。手持装置用以根据力量比较、设置于手持装置第一侧和第二侧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感测数据之间的距离比较和/或数量比较来判断处于右手状态还是左手状态。任何类型的操作接口都可以在显示器上显示,并且位于对应于比较结果(右手状态或左手状态)的位置。如此一来,手的拇指可以更容易在操作接口上操作,并且可以提供更好的单手操作体验。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符号说明
100:手持装置
110:第一传感器
120:第二传感器
130:显示器
140:主体
150:处理器
C:日历
D1、D2:距离
F1、F2:力量
I1、I2:图标
IA:内区域
OA:外区域
S1:第一侧
S2:第二侧
SI1、SI2、SI3:滑动输入
TD:距离门槛值
TF:力量差异门槛值
TP10、TP101、TP102、TP11、TP111、TP112、TP12、TP121、TP131、 T132、TP141、TP21、TP22、TP31、TP32、TP3、TP4、TP5、TP51、TP52、 TP61、TP62、TP7、TP81、TP82、TP91、TP92:触碰点
S310~S330、S410~S440、S510~S570、S710~S770、S910~S930:步骤

Claims (22)

1.一种手持装置,包括:
主体;
第一传感器,设于所述主体的第一侧上;
第二传感器,设于所述主体的第二侧上,所述第二侧不同于所述第一侧;以及
处理器,耦接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所述处理器经配置用以:
取得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感测数据;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所述感测数据判断力量比较,其中所述力量比较为施加在所述第一侧的力量是否大于施加在所述第二侧的力量;
通过包括所述力量比较的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所述感测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判断所述手持装置处于左手状态或右手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装置,其中所述比较结果包括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之间的数量比较、以及在所述第一侧上的两触碰点距离和所述第二侧上的两触碰点距离之间的距离比较,所述处理器经配置用以:
对应于所述数量比较为相同:
对应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侦测到的所述触碰点数量为两个,根据所述距离比较判断所述手持装置处于所述左手状态或所述右手状态;以及
对应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侦测到的所述触碰点数量为一个,根据所述力量比较判断所述手持装置处于所述左手状态或所述右手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用以:
判断所述力量比较的力量差异是否大于力量差异门槛值,以确认所述手持装置处于所述左手状态或所述右手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用以:
对应于所述力量差异不大于所述力量差异门槛值,判断在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中的一者上侦测到的触碰面积或触碰长度是否大于第一门槛值,以确认所述手持装置处于所述左手状态或所述右手状态。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装置,还包括:
第三传感器,耦接所述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经配置用以:
根据所述第三传感器的感测资料判断所述主体的旋转方向;以及
根据所述旋转方向判断所述手持装置处于所述左手状态或所述右手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装置,其中所述第三传感器为重力传感器、磁力传感器或加速度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为电容传感器、电阻传感器、压电传感器、电磁传感器或其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装置,其中所述比较结果包括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之间的数量比较,所述处理器经配置用以:
对应于所述数量比较为不同:
对应于所述第二传感器所侦测到的所述触碰点数量大于所述第一传感器所侦测到的所述触碰点数量,根据所述第一侧上侦测到的触碰面积或触碰长度、以及所述力量比较判断所述手持装置处于所述左手状态或所述右手状态;以及
对应于所述第一传感器所侦测到的所述触碰点数量大于所述第二传感器所侦测到的所述触碰点数量,根据所述第二侧上侦测到的触碰面积或触碰长度、以及所述力量比较判断所述手持装置处于所述左手状态或所述右手状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装置,其中所述比较结果包括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之间的数量比较,所述处理器经配置用以:
对应于所述数量比较不同,根据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中的一者上的二触碰点之间的距离,判断所述手持装置处于所述左手状态或所述右手状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以对应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上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都大于两个、或者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中的一者上侦测到的总触碰面积或总触碰长度小于第二门槛值,判断所述手持装置不处于手持状态,其中所述手持状态包括所述左手状态和所述右手状态。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装置,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以对应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中的一者上侦测到的总触碰面积或总触碰长度大于第三门槛值时,判断所述手持装置处于手持状态。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装置,还包括:
显示器,耦接所述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以:
对应于所述手持装置处于所述右手状态,于所述显示器的一侧显示操作接口;以及
对应于所述手持装置处于所述左手状态,于所述显示器的另一侧显示所述操作接口。
13.一种手持装置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手持装置包括主体、设于所述主体的第一侧上的第一传感器、以及设于所述主体上且不同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上的第二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
取得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感测数据;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所述感测数据判断力量比较,其中所述力量比较为施加在所述第一侧的力量是否大于施加在所述第二侧的力量;
通过包括所述力量比较的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的所述感测数据之间的比较结果判断所述手持装置处于左手状态或右手状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比较结果包括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之间的数量比较、以及在所述第一侧上的两触碰点距离和所述第二侧上的两触碰点距离之间的距离比较,并且对应于所述数量比较为相同,所述方法包括:
对应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侦测到的所述触碰点数量为两个,根据所述距离比较判断所述手持装置处于所述左手状态或所述右手状态;以及
对应于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侦测到的所述触碰点数量为一个,根据所述力量比较判断所述手持装置处于所述左手状态或所述右手状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力量比较的力量差异是否大于力量差异门槛值,以确认所述手持装置处于所述左手状态或所述右手状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应于所述力量差异不大于所述力量差异门槛值,判断在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中的一者上侦测到的触碰面积或触碰长度是否大于第一门槛值,以确认所述手持装置处于所述左手状态或所述右手状态。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比较结果包括所述第一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传感器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之间的数量比较,并且对应于所述数量比较不同,所述方法包括:
对应于所述第二传感器所侦测到的所述触碰点数量大于所述第一传感器所侦测到的所述触碰点数量时,根据所述第一侧上侦测到的触碰面积或触碰长度、以及所述力量比较判断所述手持装置处于所述左手状态或所述右手状态;以及
对应于所述第一传感器所侦测到的所述触碰点数量大于所述第二传感器所侦测到的所述触碰点数量时,根据所述第二侧上侦测到的触碰面积或触碰长度、以及所述力量比较判断所述手持装置处于所述左手状态或所述右手状态。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比较结果包括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之间的数量比较,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应于所述数量比较不同,根据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中的一者上的二触碰点之间的距离以判断所述手持装置处于所述左手状态或所述右手状态。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应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上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都大于两个、或者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中的一者上侦测到的触碰点数量为零个,判断所述手持装置不处于手持状态,其中所述手持状态包括所述左手状态和所述右手状态。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应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中的一者上侦测到的总触碰面积或总触碰长度大于第三门槛值,判断所述手持装置处于一手持状态。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对应于所述手持装置处于所述右手状态,于一侧显示操作接口;以及
对应于所述手持装置在是所述左手状态,于另一侧显示所述操作接口。
22.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记录计算机程序,并经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设于其二侧的二传感器的手持装置的所述处理器加载以执行以下步骤:
取得所述两传感器的感测资料;以及
根据所述两传感器的所述感测资料之间的比较结果判断力量比较,其中所述力量比较为施加在所述手持装置的一侧的力量是否大于施加在所述手持装置的另一侧的力量,通过包括所述力量比较的所述两传感器的所述感测资料之间的比较结果判断所述手持装置处于左手状态或者右手状态,所述手持装置的一侧对应于所述右手状态,且所述手持装置的另一侧对应于所述左手状态。
CN201910501501.0A 2018-09-03 2019-06-11 手持装置的操作方法、手持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 Active CN1108741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120,323 US10838541B2 (en) 2018-09-03 2018-09-03 Method for operating handheld device, handheld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thereof
US16/120,323 2018-09-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74117A CN110874117A (zh) 2020-03-10
CN110874117B true CN110874117B (zh) 2021-05-18

Family

ID=65812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1501.0A Active CN110874117B (zh) 2018-09-03 2019-06-11 手持装置的操作方法、手持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38541B2 (zh)
EP (1) EP3617834B1 (zh)
CN (1) CN110874117B (zh)
TW (1) TWI7150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90223B2 (en) 2018-09-13 2021-04-27 Sensel,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ariable impedence touch sensor array force aware interaction in large surface devices
US11003274B2 (en) 2018-09-13 2021-05-11 Sensel,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otive variable impedance touch sensor array
US10871848B2 (en) 2018-09-13 2020-12-22 Sensel,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ariable impedence touch sensor array gesture recognition
WO2020139815A1 (en) * 2018-12-26 2020-07-02 Sensel,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ariable impedance touch sensor array force aware interaction with handheld display devices
US11385784B2 (en) * 2019-01-31 2022-07-12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ing the user interface of a mobile device
KR102393218B1 (ko) 2020-07-07 2022-05-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 센싱 방법 및 그 장치를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4055A (zh) * 2008-10-06 2010-05-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根据用户的接触模式显示图形用户界面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99996A (zh) * 2011-08-19 2011-12-2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设备操作方式识别方法及手持设备
CN102799268A (zh) * 2012-07-03 2012-11-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终端左右手识别方法
CN103365443A (zh) * 2012-03-26 2013-10-23 迅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碰判断方法、触碰判断器、信号处理器及触控***
CN103379211A (zh) * 2012-04-23 2013-10-3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切换手持模式的方法及无线手持设备
CN104902095A (zh) * 2015-05-29 2015-09-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单手模式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5224085A (zh) * 2015-09-30 2016-01-0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设备操作方式识别方法及手持设备
CN108008819A (zh) * 2017-12-12 2018-05-08 上海爱优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用户单手操作的页面变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418908A (zh) * 2018-01-25 2018-08-17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左右手操作识别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54141A1 (en) 2008-10-06 2020-05-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depending on a user's contact pattern
US9904394B2 (en) * 2013-03-13 2018-02-27 Immers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display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based on user contact
WO2015024198A1 (zh) * 2013-08-20 2015-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设备和在手持设备上实现输入区位置调整的方法
CN104765446A (zh) * 2014-01-07 2015-07-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和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
EP4242814A3 (en) 2014-06-24 2023-10-18 Apple Inc. Input device and user interface interactions
CN104536685B (zh) 2014-12-17 2018-05-01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单手持握时的操作方法
US9588643B2 (en) * 2014-12-18 2017-03-07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hand detection circuitry
CN104735256B (zh) 2015-03-27 2016-05-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握持方式判断方法及装置
CN106254597A (zh) 2016-09-29 2016-12-2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接近传感器的握持识别***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4055A (zh) * 2008-10-06 2010-05-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根据用户的接触模式显示图形用户界面的方法和设备
CN102299996A (zh) * 2011-08-19 2011-12-2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设备操作方式识别方法及手持设备
CN103365443A (zh) * 2012-03-26 2013-10-23 迅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碰判断方法、触碰判断器、信号处理器及触控***
CN103379211A (zh) * 2012-04-23 2013-10-3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切换手持模式的方法及无线手持设备
CN102799268A (zh) * 2012-07-03 2012-11-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终端左右手识别方法
CN104902095A (zh) * 2015-05-29 2015-09-0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单手模式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5224085A (zh) * 2015-09-30 2016-01-0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设备操作方式识别方法及手持设备
CN108008819A (zh) * 2017-12-12 2018-05-08 上海爱优威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用户单手操作的页面变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418908A (zh) * 2018-01-25 2018-08-17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左右手操作识别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838541B2 (en) 2020-11-17
TWI715058B (zh) 2021-01-01
TW202011173A (zh) 2020-03-16
EP3617834A1 (en) 2020-03-04
US20200073507A1 (en) 2020-03-05
CN110874117A (zh) 2020-03-10
EP3617834B1 (en) 2023-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74117B (zh) 手持装置的操作方法、手持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
JP6321113B2 (ja) マルチタッチセンシングデバイスを持つハンドヘルド電子装置
JP5507494B2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を備える携帯式電子機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JP6253204B2 (ja) ユーザ入力の意図の分類
US9507521B2 (en) Input apparatus, input mode switching method and computer apparatus
US2016005485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put interface
US945970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one-handed user interface in mobile device having touch screen
JP2014203183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110286A (ja) 情報処理装置、ランチャー起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ランチャー起動制御方法
TWI659353B (zh) 電子設備以及電子設備的工作方法
TW200937270A (en) Touch sensor for a display screen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US10768717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handheld device, handheld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thereof
CN104423687A (zh) 电子装置、屏幕的控制方法及其程序存储介质
WO2016183912A1 (zh) 菜单布局方法及装置
US20110242016A1 (en) Touch screen
CN108737656B (zh) 悬浮按钮的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140085340A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manipulating scale or rotation of graphic on display
US11893229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one-hand touch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JP2016186824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6507990A (zh) 使用屏幕外手势检测来发起计算设备交互模式
US20150242058A1 (en) Touch sensing device and touch sensing method
TWI414983B (zh) 可攜式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