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67138A - 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67138A
CN110867138A CN201911191143.4A CN201911191143A CN110867138A CN 110867138 A CN110867138 A CN 110867138A CN 201911191143 A CN201911191143 A CN 201911191143A CN 110867138 A CN110867138 A CN 1108671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bubble
edge
conductor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911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攀
邹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911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671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867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671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FSTATIC ELECTRICITY; NATURALLY-OCCURRING ELECTRICITY
    • H05F3/00Carrying-off electrostatic charg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其中,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显示区开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边缘的非显示区设置有泡状导电物,所述泡状导电物和所述通孔边缘的至少部分接触。用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平板电脑等显示设备,往往正面需要为常用的前置摄像头、机械按键、指纹模块等电子器件预留空间。比如,这些器件设置在显示设备的正面顶部位置。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屏占比,可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开设透明非显示区来容置上述电子器件,也就是说,在显示屏区域为上述电子器件预留一定的安装空间。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外部静电电荷很容易从安装空间进入显示屏内部,从而影响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此外,在使用过程中,电子器件极易和显示屏间碰撞,从而影响显示设备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用于提高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显示区开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边缘的非显示区设置有泡状导电物,所述泡状导电物和所述通孔边缘的至少部分接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显示区形成所述通孔;
在常温下,在所述通孔边缘的所述非显示区,形成和所述通孔边缘的至少部分接触的所述泡状导电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显示区开设的通孔,并在通孔边缘的非显示区设置与通孔边缘的至少部分接触的泡状导电物。一方面,通过该泡状导电物将外部静电电荷进行释放,提高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功能,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另一方面,该泡状导电物有效缓冲了设置在通孔中的电子器件与显示面板间的碰撞,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沿CC’方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泡状导电物其中一种设置方式;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泡状导电物另外一种设置方式;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泡状导电物另外一种设置方式;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外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外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步骤S102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的方法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中步骤S102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在不做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下面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并且,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应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结合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2为图1所示显示面板沿CC’方向的剖面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的显示区A开设有通孔30,在通孔30边缘的非显示区B设置有泡状导电物40,泡状导电物40和通孔30边缘的至少部分接触。其中,泡状导电物40可以是与通孔30边缘全部接触,还可以是与通孔30边缘部分接触。图1示出的为泡状导电物40与通孔30边缘全部接触的示意图。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的显示区A开设的通孔30,并在通孔30边缘的非显示区B设置与通孔30边缘的至少部分接触的泡状导电物40。一方面,通过该泡状导电物40将外部静电电荷进行释放,提高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功能,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另一方面,该泡状导电物40有效缓冲了设置在通孔30中的电子器件与显示面板间的碰撞,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孔30主要用于放置摄像头、光电传感器等器件,静电电荷容易经该通孔30进入显示面板内部,干扰显示面板内部的电路,影响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泡状导电物40可以将这些静电电荷导出,静电电荷不会在通孔30内积累。由于泡状导电物40和通孔30边缘的至少部分接触,并且设置在通孔30边缘的非显示区B,从而能够有效防止静电荷进入显示面板内部,确保了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泡状导电物40设置在通孔30边缘的非显示区B内,可以缓解设置在通孔30内的电子器件与显示面板间的碰撞损伤,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泡状导电物40为由发泡材料掺杂导电颗粒形成的导电泡棉,或者,泡状导电物40为由导电高分子发泡形成的泡状结构。如此一来,泡状导电物40不仅可以将静电电荷传导出去,还可以对与之接触的部件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用不同材料来形成泡状导电物40,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直接在低温下,在通孔30边缘直接发泡生长导电泡棉,导电泡棉与通孔30边缘接触的更加牢固,由此形成的结构更加稳定。而且,由于导电泡棉发泡体积生长更大对设置在通孔30的电子器件的固定性能更好,可靠性更好。此外,低温下便可以形成泡状导电物40,从而降低了显示面板的生产成本。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导电泡棉材质非常轻,从而保证显示面板的轻薄化设计。而且导电泡棉阻燃性好,表面电阻率低,耐磨性好,对环境湿度无依赖性,且具有良好的抗腐蚀和抗氧化性能,由此由导电泡棉形成泡状导电物40,所制作的显示面板的使用性能更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泡状导电物40可以为由发泡材料掺杂导电颗粒形成的导电泡棉,其中,发泡材料可以是聚丙烯PP、聚氨酯材料PU、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中的至少一种,在实际应用中,具体可以是根据应用场景需要选用不同材料的发泡材料,进而制作导电泡棉。此外,由于发泡材料所采用的材料成本较低稳定性较好,由此制作的导电泡棉,以及显示面板的成本较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导电颗粒的材料包括镍铜、金、碳、锡、铝、铜中的至少一种。由于导电颗粒的导电性能较好,能够将静电电荷较好地传导出去,从而通过导电颗粒发泡形成的导电泡棉,提高了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能力,保证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当然,还可以选用其它导电性能较好的材料的导电颗粒,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泡状导电物40还可以为由导电高分子发泡形成的泡状结构。其中,导电高分子包括聚乙炔、聚吡咯、聚氧化乙烯中的至少一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直接在低温下,在通孔30边缘直接发泡生长导电高分子,从而形成泡状结构。由于整个过程直接发泡生长,由此形成的结构更加稳定。而且,由于导电高分子发泡体积生长更大对设置在通孔30的电子器件的固定性能更好,可靠性更好。此外,低温下便可以对导电高分子进行发泡,从而降低了显示面板的生产成本。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泡状导电物40的其中一种设置方式,具体来讲,泡状导电物40围绕通孔30设置,从而能够对来自各个方向的力进行有效缓解,从而对设置在通孔30内的电子器件进行了有效保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泡状导电物40的另外一种设置方式,具体来讲,泡状导电物40包括第一泡状导电物401和第二泡状导电物402,第一泡状导电物401和第二泡状导电物402围绕通孔30对称设置。在具体实施过程,可以根据设置在通孔30内的电子器件与通孔30碰撞频率最高的方向,来在通孔30相应的边缘对称设置第一泡状导电物401和第二泡状导电物402。比如,针对设置在通孔30内的摄像头结构调整泡状导电物40的位置,比如,可以是针对多个摄像头进行相应易磕碰位置的设置,从而对易磕碰位置进行有效的缓冲,从而在提高显示面板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显示面板的成本设计。如图4,沿第一方向x设置第一泡状导电物401和第二泡状导电物402。比如,第一方向x为沿栅线延伸的方向,第二方向y为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方向。比如,第二方向y为沿数据线延伸的方向。如图5所示为泡状导电物40的另外一种设置方式,具体来讲,可以是沿与该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对称设置第一泡状导电物401和第二泡状导电物402。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要来设置泡状导电物40,在此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设置在通孔30内的电子器件的体积,以及通孔30的区域大小,来设置相应厚度的泡状导电物40,以及相应体积的泡状导电物40,从而实现显示面板对静电电荷的不同传导特性,实现了显示面板的多样化设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泡状导电物40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接地线电连接,具体来讲,第一基板10可以为盖板,第二基板20为LTPS基板,接地线设置在该LTPS基板中。该泡状导电物40与LTPS基板中的接地线电连接,如此一来,与通孔30边缘至少部分接触的泡状导电物40就可以将静电电荷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接地线传导至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外部,从而保护了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提高了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为显示面板的另外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该显示面板还包括围绕通孔30边缘设置的导电层5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该导电层50可以将通孔30内部的静电电荷充分传导至显示面板的外部,从而实现了对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导电层50包括黑色基材和掺杂在黑色基材中的导电粒子。其中,导电粒子的材料包括聚乙炔、聚吡咯、聚氧化乙烯、石墨烯、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由于这些导电粒子的导电性能较好,能够将来自外部的静电电荷较快地传导至显示面板的外部,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导电性能较好的导电粒子,在此不再赘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导电层50包括黑色基材,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外界光线对显示面板的干扰,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7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上面所述的显示面板10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8所示为显示装置的另外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该显示面板100为液晶显示面板,第一基板10可以是彩膜基板,第二基板20可以是阵列基板,该显示面板100还包括铁框60,该泡状导电物40与铁框60直接接触。如此一来,来自外部的静电电荷通过泡状导电物40,经由铁框60传导至外部,从而实现了对显示装置的静电防护,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仍结合图8所示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通过框胶70贴合在一起,从而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之间形成盒状空间,盒状空间内可以设置液晶层80,液晶层80内的液晶分子可以通过框胶70限制在盒状空间内,无法溢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该显示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前述显示面板相似,因此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前述显示面板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图7所示的手机,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还可以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就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20的显示区A开设的通孔30,并在通孔30边缘的非显示区B设置与通孔30边缘的至少部分接触的泡状导电物40。一方面,通过该泡状导电物40将外部静电电荷进行释放,提高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功能,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另一方面,该泡状导电物40有效缓冲了设置在通孔30中的电子器件与显示面板间的碰撞,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请参考图9,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S101: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显示区形成所述通孔;
S102:在常温下,在所述通孔边缘的所述非显示区,形成和所述通孔边缘的至少部分接触的所述泡状导电物。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101至步骤S102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首先,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显示区形成通孔;然后,在常温下,在通孔边缘的非显示区,形成和通孔边缘的至少部分接触的泡状导电物。由于低温下便可以形成泡状导电物,泡状导电物与通孔边缘间接触的更加牢固,在提高显示面板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显示面板的设计成本。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S102可以由以下两种实现方式来实现,但又不仅限于以下两种实现方式。第一实现方式请参考图10,步骤S102:在常温下,在所述通孔边缘的所述非显示区,形成和所述通孔边缘的至少部分接触的所述泡状导电物,包括:
S201:将发泡材料和导电颗粒进行掺杂,形成混合物;
S202:将所述混合物设置在所述通孔边缘的所述非显示区,并与所述通孔边缘的至少部分接触;
S203:对所述混合物进行发泡,形成所述泡状导电物。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201至步骤S203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首先,将发泡材料和导电颗粒进行掺杂,形成混合物;具体可以是根据导电需求,进行相应比例的掺杂。然后,将掺杂好的混合物设置在通孔边缘的非显示区,并与通孔边缘的至少部分接触。具体可以是根据实际需要将掺杂好的混合物设置在通孔边缘的相应位置处。然后,对混合物进行发泡,形成泡状导电物。也就是说,直接将掺杂好的混合物设置在通孔边缘的相应位置处,直接对该混合物进行发泡,从而形成泡状导电物。此外,由于在常温下可以直接对该混合物进行发泡,从而形成泡状导电物,从而简化了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
第二实现方式请参考图11,步骤S102:在常温下,在所述通孔边缘的所述非显示区,形成和所述通孔边缘的至少部分接触的所述泡状导电物,包括:
S301:将导电高分子设置在所述通孔边缘的所述非显示区,并与所述通孔边缘的至少部分接触;
S302:对所述导电高分子进行发泡,形成所述泡状导电物。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301至步骤S302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首先,将导电高分子设置在通孔边缘的非显示区,并与该通孔边缘的至少部分接触;然后,对该导电高分子进行发泡,形成泡状导电物。由于整个发泡过程直接在常温下就可以实现,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相对较为简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该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前述显示面板相似,因此该显示面板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前述显示面板的结构,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显示区形成的通孔;然后,在常温下,在通孔边缘的非显示区形成和通孔边缘的至少部分接触的泡状导电物。一方面,通过该泡状导电物40将外部静电电荷进行释放,提高显示面板的静电防护功能,进而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另一方面,该泡状导电物40有效缓冲了设置在通孔30中的电子器件与显示面板间的碰撞,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可靠性。此外,由于在常温下,就可以在通孔边缘形成泡状导电物,整个制作工艺较为简单,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7)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的显示区开设有通孔,在所述通孔边缘的非显示区设置有泡状导电物,所述泡状导电物和所述通孔边缘的至少部分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泡状导电物为由发泡材料掺杂导电颗粒形成的导电泡棉,或者,所述泡状导电物为由导电高分子发泡形成的泡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材料包括聚丙烯PP、聚氨酯材料PU、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颗粒的材料包括镍铜、金、碳、锡、铝、铜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高分子包括聚乙炔、聚吡咯、聚氧化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泡状导电物围绕所述通孔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泡状导电物围绕所述通孔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泡状导电物包括第一泡状导电物和第二泡状导电物,所述第一泡状导电物和所述第二泡状导电物围绕所述通孔对称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所述泡状导电物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的接地线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围绕所述通孔边缘设置的导电层。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包括黑色基材和掺杂在所述黑色基材中的导电粒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粒子的材料包括聚乙炔、聚吡咯、聚氧化乙烯、石墨烯、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铁框,所述泡状导电物与所述铁框直接接触。
15.一种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显示区形成所述通孔;
在常温下,在所述通孔边缘的所述非显示区,形成和所述通孔边缘的至少部分接触的所述泡状导电物。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通孔边缘的所述非显示区,形成和所述通孔边缘的至少部分接触的所述泡状导电物包括:
将发泡材料和导电颗粒进行掺杂,形成混合物;
将所述混合物设置在所述通孔边缘的所述非显示区,并与所述通孔边缘的至少部分接触;
对所述混合物进行发泡,形成所述泡状导电物。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通孔边缘的所述非显示区,形成和所述通孔边缘的至少部分接触的所述泡状导电物,包括:
将导电高分子设置在所述通孔边缘的所述非显示区,并与所述通孔边缘的至少部分接触;
对所述导电高分子进行发泡,形成所述泡状导电物。
CN201911191143.4A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08671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1143.4A CN110867138A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1143.4A CN110867138A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67138A true CN110867138A (zh) 2020-03-06

Family

ID=69657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91143.4A Pending CN110867138A (zh) 2019-11-28 2019-11-28 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6713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1443A (zh) * 2009-03-04 2012-02-0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具有导电性的树脂发泡体
CN109256040A (zh) * 2018-10-26 2019-01-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348695A (zh) * 2018-09-29 2019-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泡棉和终端
CN109445215A (zh) * 2018-12-21 2019-03-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9856875A (zh) * 2019-02-28 2019-06-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0426880A (zh) * 2019-08-14 2019-11-0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1443A (zh) * 2009-03-04 2012-02-0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具有导电性的树脂发泡体
CN103524775A (zh) * 2009-03-04 2014-01-2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具有导电性的树脂发泡体
CN109348695A (zh) * 2018-09-29 2019-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泡棉和终端
CN109256040A (zh) * 2018-10-26 2019-01-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445215A (zh) * 2018-12-21 2019-03-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9856875A (zh) * 2019-02-28 2019-06-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0426880A (zh) * 2019-08-14 2019-11-0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03809A1 (en) Display modu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1672139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7180850B (zh) 柔性显示设备
EP3067775B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portable terminal
EP3338322B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0283736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portable terminal
US8878081B2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with second connector attached to a second side of the substrate
US10091884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a reinforcing member for improved durability
CN10784566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885249A (zh) 防湿结构和显示装置
KR102578254B1 (ko) 표시 장치 및 휴대용 단말기
US10139557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backlight module using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adhesive and grounding wire
US1025460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921634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0825842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EP4060744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116608B (zh) 显示屏、显示屏的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415198B (zh)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US11450824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160190158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CN110867138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665843B (zh) 显示基板及其显示装置
TWI344028B (e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CN111367130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256035B (zh) 显示屏、显示屏的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