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829523A - 一种电子设备及反向充电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及反向充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829523A
CN110829523A CN201911054726.2A CN201911054726A CN110829523A CN 110829523 A CN110829523 A CN 110829523A CN 201911054726 A CN201911054726 A CN 201911054726A CN 110829523 A CN110829523 A CN 1108295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pin
circuit
usb interface
pu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547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829523B (zh
Inventor
李成亚
马鹏飞
栗忠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5472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8295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829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952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13319 priority patent/WO2021082731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8295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8295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反向充电方法,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支持反向充电功能的终端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集成有上拉电路,电子设备可以在接入USBOTG线的主设备端后,通过向USB接口的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使得从设备可以将该电子设备的USB接口识别为CDP端口。进而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基于CDP协议,为从设备提供较大的充电电流。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及反向充电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反向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反向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具备了反向充电功能。对于具备反向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其可以通过USB活动式(on the go,OTG)线为另一个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充电。其中,提供充电的电子设备可以作为主设备(host),被充电的电子设备可以作为从设备(device)。
具体来说,在目前的OTG充电过程中,USB OTG线包括主设备端(A端)和从设备端(B端)。USB OTG线的A端与主设备的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连接,USB OTG线的B端与从设备的USB接口连接。主设备在确定接入USB OTG线的A端后,可以通过USB OTG线向从设备提供充电电能。从设备在确定接入USB OTG线的B端后,可以通过USBOTG线,将主设备的USB接口识别为标准下行端口(standard downstream port,SDP),从而基于SDP协议,接收主设备提供的充电电能。
然而,在SDP协议中规定了充电电流的最大值为500mA,因此从设备会将充电电流限制在500mA之内,致使反向充电速度较低。因此,现有的反向充电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反向充电方法,在电子设备中集成上拉电路,使得电子设备可以在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后,通过向USB接口的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使得从设备可以将该电子设备的USB接口识别为CDP端口。进而可以基于CDP协议,实现大电流反向充电。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上拉电路和控制电路;其中,该USB接口为标准下行端口SDP,电子设备中上拉电路分别与USB接口的数字负DM引脚和控制电路耦合;控制电路用于:在确定USB接口接入USB活动式OTG线的主设备端后,控制上拉电路向所述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第一电压用于指示USB接口为充电下行端口CDP。
主设备和从设备通过USB OTG线连接后,主设备的USB接口的DM引脚可以通过USBOTG线,与从设备的USB接口的DM引脚耦合,主设备的USB接口的DP引脚可以通过USB OTG线,与从设备的USB接口的DP引脚耦合。从设备可以执行BC1.2协议,通过其USB接口的DM引脚的电压变化和DP引脚的电压变化,识别出主设备的USB接口的类型。具体来说,从设备会向其USB接口中DP引脚施加DP电压,若其USB接口中DM引脚的电压未被随之上拉,则从设备可以确定主设备的USB接口为SDP接口。反之,若从设备的USB接口中DM引脚的电压被随之上拉,则从设备会转而向DM引脚施加DM电压,若其DP引脚的电压被随之上拉,则从设备可以确定主设备的USB接口为DCP端口,反之,若从设备的USB接口中的DP引脚未被随之上拉,则从设备可以确定主设备的USB接口为CDP端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在确定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后,控制上拉电路向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USB OTG线的从设备端连接从设备的USB接口,由于主设备的DM引脚被施加了第一电压,因此从设备的DM引脚的电压被随之上拉。进而使得,从设备在识别主设备的USB接口时,在为DP引脚施加DP电压后,从设备可以检测到其USB接口的DM引脚的电压被上拉,因此从设备不会将主设备的USB接口识别为SDP端口。从设备转而向DM引脚施加DM电压,由于电子设备的USB接口实际上为SDP端口,因此从设备的DP引脚的电压并不会被随之上拉,从而使得从设备可以将主设备的USB接口识别为CDP端口,进而可以基于CDP协议实现大电流反向充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电路至少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确定USB接口是否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源管理电路,该电源管理电路与电子设备的USB接口的触发引脚耦合;电源管理电路可以在检测到触发引脚的电压低于第一阈值电压后,向控制电路发送第一检测信号;控制电路可以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后,确定所述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
其中,USB接口的触发引脚由USB接口的具体类型决定。例如,USB 2.0接口中该触发引脚可以是标识(ID)引脚,又例如USB Type-C接口中该触发引脚可以是配置通道(configuration channel,CC)引脚。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电路还与USB接口的触发引脚耦合;控制电路还可以在检测到触发引脚的电压低于第一阈值电压后,确定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充电管理电路,该充电管理电路与USB接口的VBUS引脚耦合;控制电路还可以在确定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后,控制充电管理电路向USB接口的VBUS引脚输出充电电压。控制充电管理电路向USB接口的VBUS引脚输出充电电压,可以使从设备的VBUS引脚的电压被随之上拉,使从设备识别到接入了USBOTG线的从设备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电路至少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更为精确地控制上拉电路输出第一电压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电路可以在控制充电管理电路向USB接口的VBUS引脚输出充电电压的时间达到第一时延之后,开启用于执行BC1.2协议的DP比较器;在接收到DP比较器提供的第三检测信号后,再控制上拉电路向所述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
具体来说,从设备在识别主设备USB接口的类型的过程中,会为从设备的DP引脚施加DP电压,通过从设备的DM引脚的电压变化识别主设备的USB接口的类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电路在接收到DP比较器提供的第三检测信号后,说明电子设备(主设备)的DP引脚的电压被上拉,此时开启上拉电路,为主设备的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使得从设备可以检测到从设备的DM引脚的电压被上拉,不仅可以避免从设备将主设备的USB接口识别为SDP端口,还可以更精确地控制上拉电路输出第一电压的时间。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电路可以在确定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后,检测USB接口的数字正DP引脚的电压;在检测到DP引脚的电压大于第三阈值电压后,控制上拉电路向所述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电路还可以在控制上拉电路向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的时间达到第二时延之后,控制上拉电路停止向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BC 1.2协议确定第二时延的时长。例如,从设备为DP引脚施加DP电压后,间隔40ms之后再为DM引脚施加DM电压,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时延不小于40ms,以保证从设备可以在为DP引脚施加DP电压后,能够检测到从设备的DM引脚的电压被随之上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拉电路存在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示例性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拉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一电阻;其中,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电极与控制电路耦合,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电极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耦合,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电极与DM引脚耦合,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用于接收基础电压;控制电路可以在确定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后,导通第一开关管。
示例性的,上述上拉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二电阻,该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控制电路耦合,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电极耦合。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开关管可以为双极型晶体管或场效应晶体管。
示例性的,上述基础电压可以是控制电路或电源管理电路为上拉电路提供的电压。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拉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控制电路耦合,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DM引脚耦合;控制电路可以确定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后,向第三电阻输出基础电压。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向充电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与上拉电路耦合,该上拉电路与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的数字负DM引脚耦合,该USB接口的类型为标准下行端口SDP;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向充电方法包括:在确定USB接口接入USB活动式OTG线的主设备端后,控制上拉电路向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其中,第一电压用于指示该USB接口为充电下行端口CDP。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电路还与电源管理电路耦合,电源管理电路与USB接口的触发引脚耦合;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在检测到触发引脚的电压低于第一阈值电压后,向控制电路发送第一检测信号;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向充电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第一检测信号后,确定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电路还与USB接口的触发引脚耦合;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向充电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触发引脚的低于第一阈值电压后,确定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电路还与充电管理电路耦合,充电管理电路与USB接口的VBUS引脚耦合;在确定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后,还包括:控制充电管理电路向USB接口的VBUS引脚输出充电电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确定USB接口接入USB活动式OTG线的主设备端后,控制上拉电路向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第一电压用于指示所述USB接口为充电下行端口CDP,包括:在控制充电管理电路向USB接口的VBUS引脚输出充电电压的时间达到第一时延之后,开启用于执行BC1.2协议的DP比较器;在接收到DP比较器提供的第三检测信号后,控制上拉电路向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确定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后,控制上拉电路向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第一电压用于指示USB接口为充电下行端口CDP,包括:在确定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后,检测USB接口的数字正DP引脚的电压;在检测到DP引脚的电压大于第三阈值电压后,控制上拉电路向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上拉电路向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之后,还包括:在控制上拉电路向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的时间达到第二时延之后,控制上拉电路停止向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拉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一电阻;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电极与控制电路耦合,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电极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耦合,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电极与DM引脚耦合,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用于接收基础电压;在确定USB接口接入USBOTG线的主设备端后,控制上拉电路向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包括:在确定USB接口接入USBOTG线的主设备端后,导通第一开关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拉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控制电路耦合,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电极耦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开关管为双极型晶体管或场效应晶体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础电压为控制电路或电源管理电路为上拉电路提供的电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拉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控制电路耦合,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DM引脚耦合;在确定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后,控制上拉电路向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包括:在确定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后,向第三电阻输出基础电压。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反向充电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3一种从设备识别主设备的USB接口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拉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拉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拉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向充电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装置实施例或***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其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耦合”指的是能量传递关系,例如,A与B耦合,指的是A与B之间能够传递能量,其中,能量的具体形式存在多种可能,例如电能、磁场势能等。在A与B之间能够传递电能时,反应在电路连接关系上,便是A与B之间可以直接电连接,也可以通过其它导体或电路元件间接电连接。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接入”指的是两个接口之间实现了耦合连接,且两个接口中互相对应的引脚一一耦合,但本申请实施例对两个接口之间具体的耦合连接方式并不多作限制。例如,该耦合连接可以是***、对接等等。以***为例,接口1接入接口2,既可以是接口1***了接口2,又可以是接口2***了接口1。
目前,反向充电技术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日趋成熟。所谓反向充电,指的是电子设备可以利用自身电池中存储的电能,为另一个电子设备充电。一般来说,当前的反向充电多为有线形式,即需要借助于USB活动式(on the go,OTG)线,以实现反向充电。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USB OTG线300主要包括A端和B端。在进行反向充电之前,用户可以将USB OTG线300的A端与电子设备100的USB接口101连接,将USB OTG线300的B端与电子设备200的USB接口201连接。电子设备100可以从USB接口101向USB OTG线的A端输出电能,USB OTG线的A端接收到的电能被传输至USB OTG线的B端,并通过USB接口201输入电子设备200。电子设备200进而可以利用USB接口201输入的电能工作或充电。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USB OTG线300的形状既可以是线形,也可以是方形、圆形等非线性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USB OTG线300的形状并不多作限制。
为了便于说明,接下来以电子设备100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所适用的电子设备作进一步说明。图2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适用的电子设备结构,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支持反向充电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主要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101、控制电路102、电源管理电路103、电池104和充电管理电路106。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2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2所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例如,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外部存储器接口,内部存储器,天线,移动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音频模块,扬声器,受话器,麦克风,耳机接口,传感器模块,按键,马达,指示器,摄像头,显示屏,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等。其中,传感器模块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骨传导传感器等。
控制电路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以是电子设备100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电子设备100的片上***(system on chip,SOC)。示例性的:控制电路102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控制器,存储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其中,控制器可以是电子设备1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控制信号。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2内的控制器可以产生控制信号,控制电路102可以通过控制信号控制电源管理电路103、USB接口101的工作。
控制电路102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2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控制电路102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控制电路102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控制总线接口,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GPIO)接口等。
其中,控制总线接口可以是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电源管理接口(system powermanagement interface,SPMI)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多作限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2可以通过控制总线接口耦合电源管理电路103和充电管理电路106,实现电子设备100的反向充电功能。
GPIO接口可以通过软件配置。GPIO接口可以被配置为控制信号接口,也可被配置为数据信号接口,也可被配置为供电接口。在一些实施例中,GPIO接口可以用于连接控制电路102与电子设备100中的其它电路结构,根据所连接电路结构类型,灵活配置GPIO接口。
电源管理电路103,可以是电源管理单元(power management unit,PMU),集成电源管理电路(power management IC,PMIC)。电源管理电路103可以接收电池104和/或充电管理电路106提供的电能,为控制电路102及电子设备中的其它电路结构供电。电源管理电路103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此外,电源管理电路103还可以检测USB接口中各个引脚的电压,并在各个引脚的电压状态发生变化时,向控制电路102发送检测信号。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电路103也可以与控制电路102集成于同一芯片中。
充电管理电路(charger IC)106,可以通过USB接口101接收充电电能,并将接收到的充电电能存入电池104。在充电管理电路106为电池104充电的同时,还可以向电源管理电路103供电,使得电源管理电路103可以同时为电子设备中的其它电路结构供电。在电子设备作为无线充电中的主设备时,控制电路102可以控制充电管理电路106向USB接口101输出充电电压,充电电压一般为5V。
USB接口101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具体可以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等。USB接口101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电子设备100充电,也可以用于连接电子设备100和USB OTG线300的A端,使电子设备100可以为其它电子设备充电。
示例性的,USB接口101主要包括接地(GND)引脚、触发引脚、数据正(DP)引脚、数据负(DM)引脚和供电总线(VBUS)引脚。其中,DP引脚也可以称为D+引脚,DM引脚也可以称为D-引脚。触发引脚可以触发控制电路102确定USB接口101接入了USB OTG线300的主设备端(USB OTG线300的A端)。示例性的,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等常规的USB接口,该触发引脚可以是Micro USB接口的标识(ID)引脚,对于USB Type C接口,该触发引脚可以是控制(CC)引脚。触发引脚的具体实现由USB接口101的具体类型、控制电路102内部具体的识别逻辑决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多作限制。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接下来以ID引脚作为触发引脚,示例性地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在USB接口101中,GND引脚与接地电路耦合,保持在0电势状态。ID引脚被电源管理电路103施加有稳定的上拉电压,一般该上拉电压的电压值为1.8V。
VBUS引脚与电源管理电路103耦合。在充电过程中,VBUS引脚可以接收充电器或其它电子设备输入的充电电能,并将接收到的充电电能提供给充电管理电路106。在反向充电过程中,VBUS引脚可以接收并输出充电管理电路106提供的电能。
USB接口101中,ID引脚可以用于触发控制电路102确定USB接口101接入了USB OTG线300的主设备端(USB OTG线300的A端)。具体而言:
USB OTG线300的A端和B端皆可以理解为不同类型的USB接口,USB OTG线300的A端和B端分别具有与电子设备100的USB接口101相适配的引脚。具体来说,当USB OTG线300的A端接入USB接口101后,A端的GND引脚与USB接口101中的GND引脚耦合,A端的ID引脚与USB接口101中的ID引脚耦合,A端的DP引脚与USB接口101中的DP引脚耦合,A端的DM引脚与USB接口101中的DM引脚耦合,A端的VBUS引脚与USB接口中的VBUS引脚耦合。B端同理,不再赘述。
USB OTG线300中A端和B端的区别在于,A端中ID引脚与接地电路耦合,而B端中ID引脚悬空。当USB OTG线300的A端接入电子设备100的USB接口101后,USB接口101中的ID引脚通过USB OTG线300的A端的ID引脚接地,因此USB接口101中的ID引脚的电压被随之下拉。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当USB接口101中ID引脚的电压被下拉至小于第一阈值电压时,便可以认为USB接口101接入了USB OTG线300的A端,通常,USB接口101的ID引脚的电压会被下拉至0V。
当USB OTG线300的B端接入电子设备100的USB接口101后,USB接口101中的ID引脚与B端的ID引脚耦合。由于B端的ID引脚悬空,因此USB接口101中ID引脚的电压仍可以维持在1.8V。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2至少可以通过以下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确定USB接口101接入了USB OTG线300的A端:
方式一:电源管理电路103可以检测USB接口101中ID引脚的电压,当检测到ID引脚的电压被下拉,也就是检测到ID引脚的电压低于第一阈值电压后,电源管理电路103向控制电路102发送第一检测信号。示例性的,电源管理电路103可以通过控制总线向控制电路102发送第一检测信号,第一检测信号可以向控制电路102指示USB接口101接入了USB OTG线300的A端。控制电路102在接收到第一检测信号后,便可以根据第一检测信号确定USB接口101接入了USB OTG线300的A端,进而可以确定所属电子设备为主设备,并继续执行电池充电规范(battery charging specification,BC)1.2协议,与从设备完成握手。
方式二:控制电路102与ID引脚耦合,控制电路102可以检测ID引脚的电压。当检测到ID引脚的电压被下拉,也就是检测到ID引脚的电压低于第一阈值电压后,控制电路102便可以确定USB接口101接入了USB OTG线300的A端,控制电路102进而可以确定所属电子设备为主设备,并继续执行1.2协议,与从设备完成握手。
在图1所示的充电场景下,电子设备100与USB OTG线300的A端连接,因此电子设备100为主设备,电子设备200与USB OTG线300的B端连接,因此电子设备200为从设备。需要指出的是,电子设备200的结构与电子设备100类似,电子设备200包括USB接口201、控制电路202、电源管理电路203和电池204,各个电路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皆可以参考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以图示说明。为了便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接下来以GND引脚1、ID引脚1、DP引脚1、DM引脚1和VBUS引脚1表示USB接口101中的引脚,以GND引脚2、ID引脚2、DP引脚2、DM引脚2和VBUS引脚2表示USB接口201中的引脚。
电子设备100中,控制电路102在确定USB接口101接入了USB OTG线300的A端后,可以向充电管理电路106发送第一控制信号,充电管理电路106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后,向USB接口101的VBUS引脚1输出充电电压。
由于电子设备200中,USB接口201的VBUS引脚2通过USB OTG线300,与USB接口101中的VBUS引脚1耦合,因此,当充电管理电路106向VBUS引脚1输出充电电压后,VBUS引脚2的电压被随之上拉。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源管理电路203可以检测VBUS引脚2的电压,当检测到VBUS引脚2的电压被上拉,也就是VBUS引脚2的电压大于第二阈值电压后,可以向控制电路202发送第二检测信号。具体来说,电源管理电路203可以通过控制总线向控制电路202发送第二检测信号,该第二检测信号可以向控制电路202指示USB接口202接入了USB接口。控制电路202在接收到第二检测信号后,便可以根据第二检测信号确定USB接口202接入了USB接口,控制电路202进而可以确定所属电子设备为从设备,并继续执行1.2协议,与主设备完成握手。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电路202与VBUS引脚2耦合。控制电路202可以检测VBUS引脚2的电压,当检测到VBUS引脚2的电压被上拉,也就是VBUS引脚2的电压大于第二阈值电压后,控制电路202便可以确定USB接口202接入了USB接口,控制电路202进而可以确定所属电子设备为从设备,并继续执行BC 1.2协议,与主设备完成握手。
需要指出的是,USB OTG线300的B端与常规USB接口类似,也就是说,在USB OTG线300的B端接入电子设备200后,控制电路202只可以识别到USB接口201中接入了其它USB接口,控制电路202默认所属电子设备为从设备,控制电路202并不会识别具体哪一个设备的USB接口接入了USB接口201。也就是说,电子设备200在作为从设备期间,既可以通过USBOTG线300接收电能,也可以通过其它USB数据线接收电能,其与现有的电子设备中USB接口的应用场景类似,对此不再赘述。
电子设备100与电子设备200之间,基于BC 1.2协议的握手过程主要是通过USB接口101中的DP引脚1和DM引脚1,以及USB接口201中的DP引脚2和DM引脚2实现的。通过基于BC1.2协议的握手过程,电子设备200可以识别电子设备100的USB接口101的类型。
目前,根据BC 1.2协议,USB接口主要存在以下三种类型:标准下行端口(strandard downstream port,SDP)、专用充电端口(dedicated charging port,DCP)和充电下行端口(charge downstream port,CDP)。目前,大多数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USB接口皆为SDP端口,SDP协议规定了最大充电电流为500mA,因此SDP端口无法用于大电流充电。DCP端口可以提供更大的充电电流,一般DCP端口用于墙充等专用充电器。CDP端口也支持大电流充电,但CDP端口主要可以作为电脑、集线器(HUB)等设备的端口,目前尚未大规模应用。
需要指出的是,USB OTG线300的B端的接口类型等效于USB接口101的接口类型。也就是说,USB OTG线300并不会改变USB接口101的接口类型,电子设备200可以通过USB OTG线300识别到USB接口101的接口类型。为了便于表述,本申请实施例直接以识别USB接口101的接口类型概述。
接下来,以图3为例,对电子设备200识别USB接口101的过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3所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301:控制电路202开启电源管理电路203中的DP电压源和DM电流源。
示例性的,电源管理电路203中包括DP电流源、DP电压源、DM电流源和DM电压源。其中,DP电流源可以限定DP引脚2传输的电流不超过DP阈值电流,DP电压源可以向DP引脚2输出恒定的DP电压,DM电流源可以限定DM引脚2传输的电流不超过DM阈值电流,DM电压源可以向DM引脚2输出恒定的DM电压。一般来说,DP电压和DM电压皆为0.6V。
控制电路202可以通过与电源管理电路203之间的控制总线,向电源管理电路203发送控制指令,从而开启电源管理电路203中的DP电压源和DM电流源。可以理解,S301期间,默认关闭DM电压源和DP电流源。
S302:控制电路202检测DM引脚2的电压。如图2所示,控制电路202与DP引脚2和DM引脚2耦合,控制电路202可以直接检测DP引脚2和DM引脚2的电压。
S303:若DM引脚2的电压小于第四阈值电压,则执行S305,确定USB接口101为SDP端口,否则,执行S304。其中,第四阈值电压不大于DP电压源和DM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一般第四阈值电压可以为0.35V。
以下对判断原理作简要说明:
如图2所示,SDP端口(USB接口101)中DP引脚1通过下拉电阻RP与接地电路耦合,DM引脚1通过下拉电阻RM与接地电路耦合,DP引脚1和DM引脚1之间断路。当电源管理电路203为DP引脚2施加DP电压后,DP引脚1的电压被随之上拉。但由于DP引脚1和DM引脚1之间断路,因此DM引脚1仍为下拉状态,DM引脚2的电压并不会被上拉(一般DM引脚2的电压会保持在0V),进而使得控制电路202可以检测到DM引脚2的电压小于第四阈值电压。
假设USB接口101为DCP端口,则DP引脚1和DM引脚1短接,当电源管理电路203为DP引脚2施加DP电压后,DP引脚1的电压被随之上拉。由于DP引脚1和DM引脚1短接,则DM引脚1的电压被随之上拉,进而使得DM引脚2的电压被随之上拉,因此控制电路202可以检测到DM引脚2的电压不小于第四阈值电压。
再假设USB接口101为CDP端口,则电源管理电路103可以检测DP引脚1的电压。当电源管理电路203为DP引脚2施加DP电压后,DP引脚1的电压被随之上拉。当电源管理电路103检测到DP引脚1的电压大于参考电压时,电源管理电路1会开启DM电压源,从而为DM引脚1施加DM电压,DM引脚2的电压被随之上拉,进而使得控制电路202可以检测到DM引脚2的电压不小于第四阈值电压。
由此可见,只有在USB接口101为SDP端口的情况下,开启电源管理电路203中的DP电压源和DM电流源后,控制电路202才可以检测DM引脚2的电压小于第四阈值电压,因此在S303中,若DM引脚2的电压小于第四阈值电压,则可以确定USB接口101为SDP端口。而在USB接口101为CDP端口或DCP端口的情况下,开启电源管理电路203中的DP电压源和DM电流源后,控制电路202将会检测到DM引脚2的电压不小于第四阈值电压。因此在S303中,若DM引脚2的电压不小于第四电压阈值,则还需继续执行S304,以进一步确定USB接口101为CDP端口还是DCP端口。
S304:控制电路202开启电源管理电路203中的DM电压源和DP电流源。可以理解,还包括关闭电源管理电路203中的DP电压源和DM电流源。
S306:控制电路202检测DP引脚2的电压。
S307:若DP引脚2的电压小于第五阈值电压,则执行S309,确定USB接口101为CDP端口否则,执行S310,确定USB接口101为DCP端口。
具体来说,假设USB接口101为DCP端口,则DP引脚1和DM引脚1短接,因此当电源管理电路203为DM引脚2施加DM电压后,DP引脚1、DM引脚1和DP引脚2的电压被随之上拉,从而使得控制电路202可以检测到DP引脚2的电压不小于第五阈值电压,一般来说,第五阈值电压可以与第四阈值电压取值相同,例如,二者皆为0.35V。
而假设USB接口101为CDP端口,DM引脚1通过下拉电阻RM接地,DP引脚1通过下拉电阻RP接地,且DM引脚1和DP引脚1之间互为断路。因此,当电源管理电路203为DM引脚2施加DM电压后,DP引脚1和DP引脚2的电压并不会被随之上拉,从而使得控制电路202可以检测到DP引脚2的电压小于第五阈值电压。
因此,在已经排除了USB接口101为SDP端口的情况下,开启电源管理电路203中的DM电压源和DP电流源后,若DP引脚2的电压小于第五阈值电压,说明USB接口101为CDP接口,若DP引脚2的电压不小于第五阈值电压,说明USB接口101为DCP接口。
目前,多数支持反向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中,USB接口为SDP端口。因此,从设备在执行S303时,一般会将主设备的USB接口识别为SDP端口,进而根据SDP协议进行充电。然而,SDP协议规定了充电电流的大小不能超过500mA,致使目前反向充电的速度较慢。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对主设备(电子设备100)进行了改进,通过在电子设备100中增加上拉电路105,使从设备(电子设备200)根据BC1.2协议,可以将电子设备100的USB接口101识别为CDP端口,而CDP协议中规定了充电电流可以为1.5-5A,因此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有利于实现大电流反向充电电流,从而有利于提高反向充电的速度。
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中还包括上拉电路105。上拉电路105的控制端与控制电路102耦合,上拉电路105的输出端与电源管理电路103耦合。控制电路102可以在确定接入USB OTG线300的A端之后,可以控制上拉电路105向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示例性的,本申请中第一电压可以为0.6V。其中,上拉电路105既可以作为独立的电路结构设置于电子设备100中,例如,制作于电子设备100的主板上。上拉电路105也可以与控制电路101集成于同一芯片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多作限制。
具体来说,控制电路102至少可以通过以下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以控制上拉电路105向DP引脚1输出第一电压: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电路102可以在确定USB接口101接入USB OTG线300的A端之后,立即控制上拉电路105向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电路102可以在确定USB接口101接入USB OTG线300的A端之后,检测USB接口101的DP引脚1的电压。当控制电路202在执行S301开启电源管理电路203中的DP电压源后,DP引脚2被施加了DP电压,DP引脚1的电压也将被随之上拉。继而,控制电路102可以检测到DP引脚1的电压大于第三阈值电压。控制电路102可以在检测到DP引脚1的电压大于第三阈值电压后,再开启上拉电路105。控制电路202依旧可以检测到DM引脚2的电压被上拉,并继续执行S304。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电路102在控制充电管理电路106向USB接口101的VBUS引脚1输出充电电压的时间达到第一时延后,开启电子设备100中用于执行BC1.2协议的DP比较器。
在第一时延期间,USB接口101的VBUS引脚1施加有持续的充电电压。在此期间,电子设备200可以识别有外部USB接口接入USB接口201,一般来说,第一时延与电子设备200的性能相关,可以通过实验、统计、估算等手段得到第一时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多作限制。
针对用于执行BC1.2协议的DP比较器,该DP比较器既可能位于电源管理电路103,也有可能位于充电管理电路106,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多作限制。DP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与DP引脚耦合,DP比较器第二输入端维持在第三阈值电压,DP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102耦合,DP比较器可以在DP引脚1的电压大于第三阈值电压时,向控制电路102发送第三检测信号。具体来说,DP比较器可以通过控制总线向控制电路102发送第三检测信号,该第三检测信号可以向控制电路102指示DP引脚1的电压被上拉。控制电路102在接收到DP比较器提供的第三检测信号后,便可以根据第三检测信号确定DP引脚1的电压被上拉。控制电路102进而可以控制上拉电路105为DM引脚1提供第一电压。在上拉电路105持续为DM引脚1提供第一电压的时间达到第二时延后,控制电路102控制上拉电路105停止向DM引脚1提供第一电压。
在第二时延期间,电子设备200可以完成DM引脚2电压检测、开启DM电压源和DP电流源等步骤。根据BC1.2协议的规定,电子设备200开启DP电压源的时间点和开启DM电压源的时间点之间间隔40ms,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时延不小于40ms。在等待第二时延之后,控制电路102便可以控制上拉电路105停止向DM引脚1提供第一电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USB接口101的DM引脚1被上拉电路105施加了第一电压,且USB接口101的DM引脚1可以通过USB OTG线300与USB接口201的DM引脚2耦合,因此USB接口201中DM引脚2的电压会被随之上拉,电子设备200在执行S303时,控制电路202将检测到USB接口201的DM引脚2的电压不小于第四阈值电压,进而可以继续执行S304。避免了电子设备200将USB接口101识别为SDP端口。
而本申请实施例中USB接口101实际上可以为SDP端口,如图2所示。因此,电子设备200在执行S307时,开启电源管理电路203中的DM电压源和DP电流源后,DP引脚1和DP引脚2的电压并不会被随之上拉,因此控制电路202可以检测到DP引脚2的电压小于第五阈值电压,进而使得电子设备200可以将SDP端口(USB接口101)识别为CDP端口。
在此之后,电子设备200便可以根据CDP协议与电子设备100进行枚举及充电,由于CDP协议规定了充电电流可以达到1.5至5A,因此电子设备100可以以更大的充电电流(高达5A)进行反向充电,从而有利于提高反向充电的速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200在确定电子设备100的USB接口101为CDP端口后,还可以开启电源管理电路203中的DP电压源,从而为USB接口201的DP引脚2施加DP电压。USB接口101中的DP引脚1被随之上拉。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电路101在确定USB接口101接入USB OTG线300的A端后,还可以检测DP引脚1的电压。在DP引脚1的电压首次大于第三阈值电压时,说明控制电路202正在执行S301,在DP引脚1的电压第二次大于第三阈值电压时,说明控制电路202已完成识别USB接口101的类型。控制电路102进而便可以继续执行枚举过程,以及枚举过程之后的反向充电过程。一般来说,第三阈值电压和第四阈值电压的取值相同,例如二者皆可以为0.35V。枚举过程和反向充电过程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现有协议规定,对此不再赘述。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通过在电子设备中设置上拉电路,为主设备中USB接口的DM引脚施加上拉电压,从而使从设备将主设备的USB接口识别为CDP接口,进而提高反向充电的速度。
接下来,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拉电路105,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拉电路105至少存在以下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实现方式一
图4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上拉电路105的实现结构之一。如图4所示,上拉电路105包括第一开关管S1和第一电阻R1。其中,第一开关管S1的控制电极与控制电路102耦合,第一开关管S1的第一电极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耦合,第一开关管S1的第二电极与DM引脚1耦合,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用于接收基础电压。
其中,基础电压可以为电子设备中提供给常规元件的电压,一般为1.8V。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2虚线所示,既可以由控制电路102为上拉电路105提供基础电压,也可以由电源管理电路103为上拉电路105提供基础电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多作限制。
为了模仿CDP端口的DM引脚在USB接口识别过程中的电压状态,本申请实施例中上拉电路105可以对基础电压进行分压后得到第一电压,使施加给DM引脚1的第一电压趋近于DM电压源输出的DM电压。
示例性的,可以将控制电路102中的一个GPIO端口配置为控制端口,通过该GPIO端口控制第一开关管S1的导通或断开,从而控制上拉电路105的工作。其中,第一开关管S1既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双极型晶体管,也可以是如图5所示的场效应晶体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多作限制。
具体来说,控制电路102在接收到第一检测信号后,便可以导通第一开关管S1。第一开关管S1导通后,第一电阻R1、第一开关管S1和DM引脚1的接地电阻RM构成分压电路,基础电压经第一电阻R1和接地电阻RM分压后,得到第一电压。其中,第一电压满足以下公式一:
其中,V1为第一电压的电压值,r1为第一电阻R1的阻值,rM为接地电阻RM的阻值,V0为基础电压的电压值。
控制电路102断开第一开关管S1,便可以控制上拉电路105停止向DM引脚施加第一电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拉电路105中还可以包括第二电阻R2。如图4所示,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控制电路102耦合,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管S1的控制电极耦合。在第一开关管S1为双极型晶体管的情况下,第二电阻R2可以降低输入第一开关管S1控制电极(基极)的电流,并且可以通过基极电流确定第一电阻R1的阻值,使对第一电阻R1的配置更加方便。
示例性的,假设输入第一开关管S1的控制电极的电流为1mA,第一开关管S1的放大倍数为2,则可以得到经过第一电阻R1的电流为2mA。假设基础电压为1.8V,第一电压为0.6V,控制电极的电流为1mA时第一开关管S1中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压降为0.3V,则可以计算得到第一电阻R1需要产生0.9V压降,进而可以根据经过第一电阻R1的2mA电流,计算得到第一电阻R1的阻值应配置为150Ω。
实现方式二
图6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上拉电路105的另一种实现结构。如图6所示,上拉电路105包括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控制电路102耦合,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DM引脚1耦合。控制电路102在接收到第一检测信号后,向第三电阻R3输出基础电压。在控制电路102停止向第三电阻R3输出基础电压后,第三电阻R3便会停止向DP引脚1施加第一电压。
在该实现方式中,第三电阻R3可以与DM引脚1的接地电阻RM构成分压电路,当控制电路102向第三电阻R3输出基础电压时,基础电压经第三电阻R3和接地电阻RM分压后,得到第一电压,第一电压满足上述公式一,对此不再赘述。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在主设备中增加了上拉电路,该上拉电路可以为主设备的DM引脚施加第一电压,使得从设备可以将主设备的USB接口识别为CDP端口。本申请实施例中,上拉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与现有的USB 2.0协议和BC 1.2协议皆可以兼容。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反向充电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的控制电路102中。图7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向充电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主要包括:
S701:在确定USB接口101接入活动式USB OTG线300的主设备端后,控制上拉电路105向DM引脚1提供第一电压,该第一电压用于指示USB接口为充电下行端口CDP。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1执行的步骤,对此不再赘述。
其中,控制电路102至少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确定USB接口101是否接入USB OTG线300的主设备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源管理电路103,该电源管理电路103与电子设备的USB接口101的触发引脚耦合;电源管理电路103可以在检测到触发引脚的电压低于第一阈值电压后,向控制电路102发送第一检测信号;控制电路102可以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后,确定USB接口101接入USB OTG线300的主设备端。
其中,USB接口101的触发引脚由USB接口101的具体类型决定。例如,Micro USB接口中该触发引脚可以是ID引脚,又例如USB Type-C接口中该触发引脚可以是CC引脚。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电路102还与USB接口101的触发引脚耦合;控制电路102还可以在检测到触发引脚的电压低于第一阈值电压后,确定USB接口101接入USBOTG线300的主设备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充电管理电路106,该充电管理电路106与USB接口101的VBUS引脚耦合;控制电路102还可以在确定USB接口101接入USB OTG线300的主设备端后,控制充电管理电路106向USB接口101的VBUS引脚输出充电电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02至少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更为精确地控制上拉电路105输出第一电压的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电路102可以在控制充电管理电路106向USB接口101的VBUS引脚输出充电电压的时间达到第一时延之后,开启用于执行BC1.2协议的DP比较器;在接收到DP比较器提供的第三检测信号后,再控制上拉电路105向所述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电路102可以在确定USB接口101接入USB OTG线300的主设备端后,检测USB接口101的数字正DP引脚的电压;在检测到DP引脚的电压大于第三阈值电压后,控制上拉电路105向所述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拉电路105存在多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示例性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拉电路105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一电阻;其中,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电极与控制电路102耦合,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电极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耦合,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电极与DM引脚耦合,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用于接收基础电压;控制电路102可以在确定USB接口101接入USB OTG线300的主设备端后,导通第一开关管。
示例性的,上述上拉电路105还可以包括第二电阻,该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控制电路102耦合,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电极耦合。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开关管可以为双极型晶体管或场效应晶体管。
示例性的,上述基础电压可以是控制电路102或电源管理电路103为上拉电路105提供的电压。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拉电路105包括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控制电路102耦合,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DM引脚耦合;控制电路102可以确定USB接口101接入USB OTG线300的主设备端后,向第三电阻输出基础电压。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4)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上拉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USB接口为标准下行端口SDP;
其中,所述上拉电路分别与所述USB接口的数字负DM引脚和所述控制电路耦合;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
在确定所述USB接口接入USB活动式OTG线的主设备端后,控制所述上拉电路向所述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所述第一电压用于指示所述USB接口为充电下行端口CD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与所述USB接口的触发引脚耦合;
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触发引脚的电压低于第一阈值电压后,向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第一检测信号;
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后,确定所述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与所述USB接口的触发引脚耦合;
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触发引脚的电压低于第一阈值电压后,确定所述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充电管理电路,所述充电管理电路与所述USB接口的VBUS引脚耦合;
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在确定所述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后,控制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向所述USB接口的VBUS引脚输出充电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
在控制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向所述USB接口的VBUS引脚输出充电电压的时间达到第一时延之后,开启用于执行BC1.2协议的DP比较器;
在接收到所述DP比较器提供的第三检测信号后,控制所述上拉电路向所述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
在确定所述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后,检测所述USB接口的数字正DP引脚的电压;
在检测到所述DP引脚的电压大于第三阈值电压后,控制所述上拉电路向所述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
在控制所述上拉电路向所述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的时间达到第二时延之后,控制所述上拉电路停止向所述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一电阻;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电极与所述控制电路耦合,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耦合,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电极与所述DM引脚耦合,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用于接收基础电压;
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
在确定所述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后,导通所述第一开关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耦合,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电极耦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为双极型晶体管或场效应晶体管。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电压为所述控制电路或电源管理电路为所述上拉电路提供的电压。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电路包括第三电阻;
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耦合,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DM引脚耦合;
所述控制电路具体用于:
在确定所述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后,向所述第三电阻输出基础电压。
13.一种反向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上拉电路耦合,所述上拉电路与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的数字负DM引脚耦合,所述USB接口为标准下行端口SDP;
所述方法包括:
在确定所述USB接口接入USB活动式OTG线的主设备端后,控制所述上拉电路向所述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所述第一电压用于指示所述USB接口为充电下行端口CDP。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与电源管理电路耦合,所述电源管理电路与所述USB接口的触发引脚耦合;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触发引脚的电压低于第一阈值电压后,向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第一检测信号;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后,确定所述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与所述USB接口的触发引脚耦合;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所述触发引脚的电压低于第一阈值电压后,确定所述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与充电管理电路耦合,所述充电管理电路与所述USB接口的VBUS引脚耦合;
在确定所述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向所述USB接口的VBUS引脚输出充电电压。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后,控制所述上拉电路向所述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所述第一电压用于指示所述USB接口为充电下行端口CDP,包括:
在控制所述充电管理电路向所述USB接口的VBUS引脚输出充电电压的时间达到第一时延之后,开启用于执行BC1.2协议的DP比较器;
在接收到所述DP比较器提供的第三检测信号后,控制所述上拉电路向所述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后,控制所述上拉电路向所述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所述第一电压用于指示所述USB接口为充电下行端口CDP,包括:
在确定所述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后,检测所述USB接口的数字正DP引脚的电压;
在检测到所述DP引脚的电压大于第三阈值电压后,控制所述上拉电路向所述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上拉电路向所述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之后,还包括:
在控制所述上拉电路向所述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的时间达到第二时延之后,控制所述上拉电路停止向所述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
20.根据权利要求13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一电阻;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电极与所述控制电路耦合,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耦合,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电极与所述DM引脚耦合,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用于接收基础电压;
在确定所述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后,控制所述上拉电路向所述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包括:
在确定所述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后,导通所述第一开关管。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耦合,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电极耦合。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为双极型晶体管或场效应晶体管。
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电压为所述控制电路或电源管理电路为所述上拉电路提供的电压。
24.根据权利要求13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拉电路包括第三电阻;
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耦合,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DM引脚耦合;
在确定所述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后,控制所述上拉电路向所述DM引脚提供第一电压,包括:
在确定所述USB接口接入USB OTG线的主设备端后,向所述第三电阻输出基础电压。
CN201911054726.2A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电子设备及反向充电方法 Active CN1108295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4726.2A CN110829523B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电子设备及反向充电方法
PCT/CN2020/113319 WO2021082731A1 (zh) 2019-10-31 2020-09-03 一种电子设备及反向充电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4726.2A CN110829523B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电子设备及反向充电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9523A true CN110829523A (zh) 2020-02-21
CN110829523B CN110829523B (zh) 2021-12-31

Family

ID=69552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54726.2A Active CN110829523B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电子设备及反向充电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829523B (zh)
WO (1) WO2021082731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5057A (zh) * 2020-03-06 2020-06-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404227A (zh) * 2020-03-30 2020-07-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otg线缆及电子设备
CN111722122A (zh) * 2020-06-01 2020-09-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082731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反向充电方法
WO2021147537A1 (zh) * 2020-01-22 2021-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充电方法及***
CN113312227A (zh) * 2021-06-25 2021-08-2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Otg功能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2012644A1 (zh) * 2020-07-15 2022-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充电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460478A (zh) * 2021-07-30 2022-05-1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电池的检测方法、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6054309A (zh) * 2022-08-02 2023-05-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充电***及反向充电方法
CN116742740A (zh) * 2020-06-30 2023-09-1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0533A (zh) * 2016-08-31 2017-01-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8631401A (zh) * 2018-05-23 2018-10-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964182A (zh) * 2018-07-17 2018-12-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反向充电设备、反向充电电流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8185A (zh) * 2009-05-12 2010-11-17 中国电子为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开关电源电路及其电源短路过流保护电路
US20160087474A1 (en) * 2014-08-26 2016-03-24 Christian Kellen Tallada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a Mobile Device
CN106655316B (zh) * 2016-09-21 2020-05-12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和终端设备
CN110829523B (zh) * 2019-10-31 2021-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反向充电方法
CN211239378U (zh) * 2019-12-10 2020-08-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0533A (zh) * 2016-08-31 2017-01-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08631401A (zh) * 2018-05-23 2018-10-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964182A (zh) * 2018-07-17 2018-12-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反向充电设备、反向充电电流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川北等: "《深入浅出USB***开发:基于ARM Cortex-M3》", 31 August 20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82731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反向充电方法
WO2021147537A1 (zh) * 2020-01-22 2021-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充电方法及***
EP4117139A4 (en) * 2020-03-06 2023-08-02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245057A (zh) * 2020-03-06 2020-06-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WO2021175073A1 (zh) * 2020-03-06 2021-09-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1404227A (zh) * 2020-03-30 2020-07-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otg线缆及电子设备
CN111722122A (zh) * 2020-06-01 2020-09-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742740A (zh) * 2020-06-30 2023-09-1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742740B (zh) * 2020-06-30 2024-06-1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012644A1 (zh) * 2020-07-15 2022-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充电线缆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312227A (zh) * 2021-06-25 2021-08-2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Otg功能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312227B (zh) * 2021-06-25 2023-01-1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Otg功能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460478A (zh) * 2021-07-30 2022-05-1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电池的检测方法、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4460478B (zh) * 2021-07-30 2023-01-2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电池的检测方法、电路和电子设备
CN116054309A (zh) * 2022-08-02 2023-05-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充电***及反向充电方法
CN116054309B (zh) * 2022-08-02 2023-12-1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充电***及反向充电方法
WO2024027208A1 (zh) * 2022-08-02 2024-02-0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电子设备、充电***及反向充电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829523B (zh) 2021-12-31
WO2021082731A1 (zh) 2021-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29523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反向充电方法
US948309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setting of a maximum consumption current
JP6884266B2 (ja) モバイル端末、周辺デバイス、及びこれらの充電方法
CN106571657B (zh) 终端、转换器以及连接转换***和方法
CN108988431B (zh) 一种多协议充电装置以及多协议充电方法
US878885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ower through a reverse local data transfer connection
US10241935B2 (en) Portable device, cable assembly, and USB system
US9866055B2 (en) Automatic scheme to detect multi-standard charger types
CN106502939B (zh) 一种usb转接头及数据传输设备
CN106655316B (zh) 充电电路和终端设备
US20100060233A1 (en) Charger with USB detection
CN111742459A (zh) 用于根据在连接到外部电子装置的信号端处检测到的电压大小来控制输出到外部电子装置的电压的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07707000B (zh) 一种otg供电与无线充电兼容电路及相关方法和终端设备
US20070075680A1 (en) Charging mode control circuit
WO2017063459A1 (zh) Usb控制装置及设备
CN105098890B (zh) 充电数据线及充电器
US8970175B2 (en) Charging circuit employing a southbridge microchip to control charging when the electronic apparatus is shut down
CN106774769B (zh) 一种终端工作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手持终端
CN103036276B (zh) 充电器、终端、控制器、***和充电器识别方法
WO2005112220A1 (fr) Equipement electronique portatif, tete d'extension de l'equipement, et interface de chargement du dispositif de chargement de l'equipement
TW201814543A (zh) 一種usb充電與通訊的裝置與方法
CN103149983A (zh) 一种扩展外设配合方法及扩展外设
CN113030794B (zh) 设备检测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WO2021147537A1 (zh) 一种电子设备、充电方法及***
CN113162131A (zh) 反向充电***、反向充电方法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