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7976A - 一种提高顶部浇筑质量的构造柱结构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顶部浇筑质量的构造柱结构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7976A
CN110777976A CN201911197925.9A CN201911197925A CN110777976A CN 110777976 A CN110777976 A CN 110777976A CN 201911197925 A CN201911197925 A CN 201911197925A CN 110777976 A CN110777976 A CN 110777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reinforcing
post muscle
connecting portion
concrete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979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尤本祥
孙远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CC17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CC17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CC17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CC17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979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779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77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79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56Load-bearing walls of framework or pillarwork; Walls incorporating load-bearing elongated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顶部浇筑质量的构造柱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构造柱施工领域。包括混凝土梁、砌体和柱筋笼,所述混凝土梁的底部的两侧端均设有坡面结构,所述混凝土梁内预埋有与柱筋笼连接的连接筋,所述砌体与柱筋笼的连接面为马牙搓结构,所述马牙槎结构向柱筋笼一侧凸出的底部设为斜坡面,所述柱筋笼包括加固模块、柱筋和箍筋,所述加固模板由上及下依次设有一体连接的第一加固部、连接部和第二加固部,所述第一加固部和第二加固部均由连接部延伸至砌体与柱筋笼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部与柱筋固定连接,所述箍筋横向套设在柱筋和连接部的外侧且与柱筋固定连接,提高整体抗震性和构造柱成型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顶部浇筑质量的构造柱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构造柱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提高顶部浇筑质量的构造柱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中,二次结构构造柱的施工质量一直是控制重点。通常构造柱钢筋由于主体施工时预埋易造成偏位,所以采用后植筋工艺进行构造柱钢筋施工。后植筋施工繁琐,还需进行拉拔等相关检测,施工成本较高。当今建筑市场,构造柱浇筑时易造成构造柱顶端混凝土浇筑不密实,影响构造柱施工质量。常采用支设喇叭口进行端部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构造柱成型后还需凿除喇叭口部位混凝土,造成混凝土材料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故此提出一种提高顶部浇筑质量的构造柱结构及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提高顶部浇筑质量的构造柱结构,包括混凝土梁、砌体和柱筋笼,所述混凝土梁的底部的两侧端均设有坡面结构,所述混凝土梁内预埋有与柱筋笼连接的连接筋,所述砌体与柱筋笼的连接面为马牙搓结构,所述马牙槎结构向柱筋笼一侧凸出的底部设为斜坡面,所述柱筋笼包括加固模块、柱筋和箍筋,所述加固模板由上及下依次设有一体连接的第一加固部、连接部和第二加固部,所述第一加固部和第二加固部均由连接部延伸至砌体与柱筋笼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部与柱筋固定连接,所述箍筋横向套设在柱筋和连接部的外侧且与柱筋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模块的宽度等于砌体的厚度与两倍柱筋笼保护层的厚度之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固部垂直于马牙槎结构的斜坡面设置,所述第二加固部与连接部的夹角为30°~60°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固部的顶部中心和第二加固部的底部中心均开设有漏浆槽口,所述第一加固部的顶部和第二加固部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加固钢板,所述加固钢板与第一加固部的宽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套设在柱筋上的固定套和锁紧件,所述固定套和锁紧件通过螺纹匹配连接,所述固定套的内部设有锥形结构,所述锁紧件的底部延伸至固定套内且延伸至固定套内部的锁紧件设有夹爪,通过所述锁紧件与固定套连接使得锥形结构挤压夹爪实现夹紧柱筋。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上还固定连接有延伸至砌体内的拉结筋,所述拉接筋的长度至少为250mm。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梁的坡面结构的倾斜角为30°~60°,所述坡面结构的高度为100mm~150mm。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提高顶部浇筑质量的构造柱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固定套和锁紧件使多个加固模板临时与柱筋固定,完成后并将柱筋的两端分别与上下混凝土梁内预埋的连接筋连接成竖直状态,后利用固定套和锁紧件调整多个加固模板分别固定于设计高度的位置,并利用箍筋等间距套设在柱筋和连接部的外侧并与柱筋固接;
S2、堆砌墙体至混凝土梁的下表面位置,并在加固模板处预留马牙槎结构及马牙槎结构的斜坡面,并保证马牙槎结构靠近柱筋的一侧面与加固模板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贴合;
S3、使用对拉螺栓将支撑模板固定在柱梁和砌体的外侧,且支撑模板与砌体之间设有双面胶防漏浆,支撑模板上涂有脱模剂,支撑模板的顶面高于混凝土梁的底面50mm~70mm;
S4、向支撑模板内部均匀喷洒水进行砌体和模板表面的润湿,由混凝土梁与支撑模板之间的缝隙向支撑模板的内部注浆并利用振动器和橡胶锤敲击支撑模板外侧进行捣实;
S5、注浆至支撑模板的顶面后,再进行均匀抹平使用木条封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中的混凝土梁的坡面结构设置,可以省去混凝土浇筑口结构设置和彻底消除浇筑口出现麻面或孔洞现象发生,同时也还可以很好地实现混凝土梁和柱筋笼的连接问题。还设有加固模块,利用第一加固部和第二加固部紧密贴合砌体与柱筋笼的连接面可以大大提高抗震性,同时加固模块自上而下设为三段也防止振动器在使用时卡夹现象的发生。砌体与柱筋笼的连接面设有的马牙槎结构的顶部设为斜坡面,消除振捣混凝土的死角,综上大大提高构造柱的浇筑质量和抗震性。
2、本发明中连接部的上设有固定套和锁紧件,利用固定套和锁紧件使连接部与柱筋固定进而将加固模块设定在预定高度,可以合理分配加固模块实现砌体和构造柱连接整体的强度,还利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的漏浆槽口和加固钢板,防止出现振捣混凝土死角和增大加固模块与砌体马牙槎结构的挤出面,保证整体的连接强度和整体的抗震性。
3、本发明还设有拉结筋且预埋在砌体内的长度不小于250mm,进一步提高抗震性且混凝土梁的坡面结构的倾斜角为30°~60°且高度为100mm~150mm,振动器可以完全无障碍自由通过。
利用本发明,可有效保证构造柱预留钢筋定位准确,取消后植筋施工,增加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构造柱浇筑时增强构造柱相关节点部位混凝土密实程度,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减少二次维修,减少人工,减低成本,增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锁紧件和固定套连接关系图。
图中:1、混凝土梁;2、砌体;3、连接筋;4、加固模块;41、第一加固部;42、连接部;43、第二加固部;44、加固钢板;45、固定套;46、锁紧件;47、夹爪;48、拉结筋;5、柱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提高顶部浇筑质量的构造柱结构,包括混凝土梁1、砌体2和柱筋笼,混凝土梁1的底部的两侧端均设有坡面结构,有利于构造柱浇筑时振动器使用同时保证构造柱与混凝土梁1整体的连接强度,消除了现有浇筑方式的后填充材料的质量问题的发生。混凝土梁1内预埋有与柱筋笼连接的连接筋3,通过连接筋3与柱筋笼连接整体,保证在砌体施工过程中的柱筋笼竖状态,同时浇筑时防止柱筋笼出现偏移或砌体连接面不规整使之在浇筑后受力不均匀影响施工质量。砌体2与柱筋笼的连接面为马牙搓结构,马牙槎结构向柱筋笼一侧延伸的顶部设为斜坡面,斜坡面设置可以消除混凝土浇筑时死角。柱筋笼包括加固模块4、柱筋5和箍筋,加固模块4由上及下依次设有一体连接的第一加固部41、连接部42和第二加固部43,第一加固部41和第二加固部43均由连接部42延伸至砌体2与柱筋笼的连接面,利用第一加固部41和第二加固部43实现与砌体1一较大接触面接触提高其抗震性能,同时还能保证柱筋5的竖直状态进而保证其构造柱的施工质量,还能消除浇筑混凝土时振动器在钢筋笼的卡夹问题。连接部42与柱筋5通过扎丝绑扎形成固定连接,箍筋横向套设在柱筋5和连接部42的外侧且与柱筋5通过扎丝绑扎形成固定连接,利用柱筋5、连接部42和箍筋三者固接,既能保证钢筋笼的竖直状态还能保证其与砌体2的整体连接强度提高抗震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方案,加固模块4的宽度等于砌体2的厚度与两倍柱筋笼保护层的厚度之差,加固模块4隐藏在内部且保证其砌体与构造柱的整体连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方案,第一加固部41垂直于马牙槎结构的斜坡面设置,第二加固部43与连接部42的夹角为30°~60°设置,优选地为45°设置,利用第一加固部41垂直马牙槎结构设置可以增强砌体2的整体强度且第二加固部43在临时固定加固模板4时为第一加固部41和连接部42提供支撑基础。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方案,为提高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效果消除振捣死角且提高整体性能,第一加固部41的顶部中心和第二加固部43的底部中心均开设有漏浆槽口43。第一加固部41的顶部和第二加固部4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加固钢板44,利用加固钢板44提高其第一加固部41和第二加固部43与砌体2的接触面积进而进一步保证构造柱与砌体2之间的整体连接和抗震性能,加固钢板44与第一加固部41的宽度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方案,连接部42上设有套设在柱筋5上的固定套45和锁紧件46,固定套45和锁紧件46通过螺纹匹配连接,固定套45的内部设有锥形结构,锁紧件46的底部延伸至固定套45内且延伸至固定套45内部的锁紧件46设有夹爪47(转动连接在锁紧件46上或类似与胀套结构),通过锁紧件46与固定套45连接使得锥形结构挤压夹爪47实现夹紧柱筋5,进而便于加固模块4临时固定和均匀分布使之受力均匀且保证施工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方案,连接部42上还固定连接有延伸至砌体2内的拉结筋48,拉接筋48的长度为250mm。利用连接筋48将进一步实现与砌体2的整体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方案,混凝土梁1的坡面结构的倾斜角为30°~60°,优选45°且坡面结构的高度为100mm~150mm,优选150mm,便于振动器的自由出入。
实施例2:
一种提高顶部浇筑质量的构造柱结构的实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固定套45和锁紧件46使多个加固模块4临时与柱筋5固定,完成后并将柱筋5的两端分别与上下混凝土梁1内预埋的连接筋3连接成竖直状态,后利用固定套45和锁紧件46调整多个加固模块4分别固定于设计高度的位置,并利用箍筋等间距套设在柱筋5和连接部42的外侧并与柱筋5固接;
S2、堆砌墙体至混凝土梁1的下表面位置,并在加固模块4处预留马牙槎结构及马牙槎结构的斜坡面,并保证马牙槎结构靠近柱筋5的一侧面与加固模块4的第一连接部42和第二连接部42贴合;
S3、使用对拉螺栓将支撑模板固定在柱梁和砌体2的外侧,且支撑模板与砌体2之间设有双面胶防漏浆,支撑模板上涂有脱模剂,支撑模板的顶面高于混凝土梁1的底面50mm~70mm;
S4、向支撑模板内部均匀喷洒水进行砌体2和模板表面的润湿,由混凝土梁1与支撑模板之间的缝隙向支撑模板的内部注浆并利用振动器和橡胶锤敲击支撑模板外侧进行捣实;
S5、注浆至支撑模板的顶面后,再进行均匀抹平或使用木条封口。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提高顶部浇筑质量的构造柱结构,包括混凝土梁(1)、砌体(2)和柱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1)的底部的两侧端均设有坡面结构,所述混凝土梁(1)内预埋有与柱筋笼连接的连接筋(3),所述砌体(2)与柱筋笼的连接面为马牙搓结构,所述马牙槎结构向柱筋笼一侧延伸的顶部设为斜坡面,所述柱筋笼包括加固模块(4)、柱筋(5)和箍筋,所述加固模块(4)由上及下依次设有一体连接的第一加固部(41)、连接部(42)和第二加固部(43),所述第一加固部(41)和第二加固部(43)均由连接部(42)延伸至砌体(2)与柱筋笼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部(42)与柱筋(5)固定连接,所述箍筋横向套设在柱筋(5)和连接部(42)的外侧且与柱筋(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顶部浇筑质量的构造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模块(4)的宽度等于砌体(2)的厚度与两倍柱筋笼保护层的厚度之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顶部浇筑质量的构造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部(41)垂直于马牙槎结构的斜坡面设置,所述第二加固部(43)与连接部(42)的夹角为30°~60°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顶部浇筑质量的构造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部(41)的顶部中心和第二加固部(43)的底部中心均开设有漏浆槽口(43),所述第一加固部(41)的顶部和第二加固部(4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加固钢板(44),所述加固钢板(44)与第一加固部(41)的宽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顶部浇筑质量的构造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2)上设有套设在柱筋(5)上的固定套(45)和锁紧件(46),所述固定套(45)和锁紧件(46)通过螺纹匹配连接,所述固定套(45)的内部设有锥形结构,所述锁紧件(46)的底部延伸至固定套(45)内且延伸至固定套(45)内部的锁紧件(46)设有夹爪(47),通过所述锁紧件(46)与固定套(45)连接使得锥形结构挤压夹爪(47)实现夹紧柱筋(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高顶部浇筑质量的构造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2)上还固定连接有延伸至砌体(2)内的拉结筋(48),所述拉接筋(48)的长度至少为2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顶部浇筑质量的构造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1)的坡面结构的倾斜角为30°~60°,所述坡面结构的高度为100mm~150m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提高顶部浇筑质量的构造柱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固定套(45)和锁紧件(46)使多个加固模块(4)临时与柱筋(5)固定,完成后并将柱筋(5)的两端分别与上下混凝土梁(1)内预埋的连接筋(3)连接成竖直状态,后利用固定套(45)和锁紧件(46)调整多个加固模块(4)分别固定于设计高度的位置,并利用箍筋等间距套设在柱筋(5)和连接部(42)的外侧并与柱筋(5)固接;
S2、堆砌墙体至混凝土梁(1)的下表面位置,并在加固模块(4)处预留马牙槎结构及马牙槎结构的斜坡面,并保证马牙槎结构靠近柱筋(5)的一侧面与加固模块(4)的第一连接部(42)和第二连接部(42)贴合;
S3、使用对拉螺栓将支撑模板固定在柱梁和砌体(2)的外侧,且支撑模板与砌体(2)之间设有双面胶防漏浆,支撑模板上涂有脱模剂,支撑模板的顶面高于混凝土梁(1)的底面50mm~70mm;
S4、向支撑模板内部均匀喷洒水进行砌体(2)和模板表面的润湿,由混凝土梁(1)与支撑模板之间的缝隙向支撑模板的内部注浆并利用振动器和橡胶锤敲击支撑模板外侧进行捣实;
S5、注浆至支撑模板的顶面后,再进行均匀抹平使用木条封口。
CN201911197925.9A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提高顶部浇筑质量的构造柱结构及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07779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7925.9A CN110777976A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提高顶部浇筑质量的构造柱结构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7925.9A CN110777976A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提高顶部浇筑质量的构造柱结构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7976A true CN110777976A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93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97925.9A Pending CN110777976A (zh) 2019-11-29 2019-11-29 一种提高顶部浇筑质量的构造柱结构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7797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2426B (zh) 横向预应力全宽钢筋混凝土桥面板预制模板体系的施工方法
CN110983894B (zh)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路面及施工方法
CN105134009B (zh) 框架结构填充墙窗台压顶混凝土结构与施工方法
WO2021023245A1 (zh) 桩板式挡土墙整体浇筑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574762A (zh) 一种加强现浇梁0#块施工质量的施工方法
TWM428973U (en) Building structure with stay-in-place mould
CN211007659U (zh) 一种控制混凝土柱内预埋钢板成型在柱表面的装置
CN108343148A (zh) 一种框架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4295003A (zh) 一种构造柱施工方法
CN108005255A (zh) 一种墙体的施工方法
CN113738023B (zh) 一种半预制半现浇型构造柱及其组装结构和施工方法
CN106049704B (zh) 预制现浇组合式清水混凝土外墙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482007B (zh) 一种腰梁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622120U (zh) 一种提高顶部浇筑质量的构造柱结构
CN112900854B (zh) 一种斜坡底板施工用模板***及施工方法
CN212405468U (zh) 一种劲性混凝土结构梁柱核心区结构
CN211923107U (zh) 一种墙中构造柱免支模结构
CN205954707U (zh)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封闭结构
CN111576620A (zh) 一种劲性混凝土结构梁柱核心区的施工方法
CN111719869A (zh) 一种砌筑工程施工工艺
CN110777976A (zh) 一种提高顶部浇筑质量的构造柱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5055314U (zh) 一种混凝土框架梁梁底增大截面加固模板浇筑体系
CN212388856U (zh) 预应力现浇清水混凝土斜柱结构
CN108930406A (zh) 基于整体拼装大模板狭窄空间墙体施工方法
CN211774799U (zh) 一种t形墙体连接处构造柱免支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