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3372B - 基带处理分离架构中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带处理分离架构中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53372B
CN110753372B CN201810821251.4A CN201810821251A CN110753372B CN 110753372 B CN110753372 B CN 110753372B CN 201810821251 A CN201810821251 A CN 201810821251A CN 110753372 B CN110753372 B CN 1107533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cus
information
cell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212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53372A (zh
Inventor
袁霞香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82125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53372B/zh
Priority to EP19840541.7A priority patent/EP3787355B1/en
Priority to JP2020565462A priority patent/JP7031018B2/ja
Priority to US17/058,956 priority patent/US11388630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9/091125 priority patent/WO202001989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7533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33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533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33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27Triggering entity
    • H04W28/0835Access entity, e.g. eN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core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6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 H04W28/0861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between base stations
    • H04W28/0864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between base stations of different hierarchy levels, e.g. Master Evolved Node B [MeNB] or Secondary Evolved node B [SeN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9Management thereof
    • H04W28/0958Management thereof based on metrics or performance parameters
    • H04W28/0967Quality of Service [QoS] parameters
    • H04W28/0983Quality of Service [QoS] parameters for optimizing bandwidth or throughpu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带处理分离架构中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分布式单元(DU)接收多个集中式单元(CU)负载信息,所述DU根据所述多个CU负载信息判断出多个CU中负载高于目标门限值的第一CU和负载低于所述目标门限值的第二CU;所述DU分别发送控制信令给所述第一CU和所述第二CU,指示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所述第一CU迁移到所述第二CU,以均衡多个CU间的负载。

Description

基带处理分离架构中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无线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带处理分离架构中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第五代(5G,5rd Generation)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基带处理单元(BBU,Building Baseband Unit)功能在5G中被重构为集中式单元(CU,CentralUnit)和分布式单元(DU,Distributed Unit)两个功能实体。具体的,5G中对云无线接入网(CRAN,CloudRadioAccessNetwork)进行了深入的研究,CRAN中包括CU和DU。如图1所示为CU-DU分离的***架构,一组CU(至少两个CU),如第一CU21和第二CU22分别与核心网11相连,通过CU与核心网之间的接口可以完成核心网与CU间的信令参数和数据传输。其中,一个CU可同时与一个或多个DU连接,如第一CU21与第一DU31和第二DU32相连,第二CU22与第三DU33相连。由CU 进行区域物联网的集中管控,可实现对机器通信和物联网的支持;同时,可以将RAN 的实时处理DU 和非实时处理功能单元CU 部署在更加靠近用户的位置,并配置相应的服务器和业务网关,满足特定的时延和可靠性需求,C-RAN 可有效的支持低时延、高可靠业务。但是也带来了一个CU管控多个 DU时,每个DU只连接一个CU导致控制信令传输负载可能过高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有效解决CU负载均衡问题的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带处理分离架构中的信息处理、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至少解决了CU负载均衡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带处理分离架构中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分布式单元DU接收多个集中式单元CU负载信息,所述DU根据所述多个CU负载信息判断出多个CU中负载高于目标门限值的第一CU和负载低于所述目标门限值的第二CU;
所述DU分别发送控制信令给所述第一CU和所述第二CU,指示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所述第一CU迁移到所述第二CU,以均衡多个CU间的负载。
上述方案中,所述DU接收所述多个CU负载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DU接收所述多个CU反馈的负载指示信息,在所述负载指示信息中包含所述CU负载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所述第一CU迁移到所述第二CU,包括:
所述DU仅与所述第一CU存在数据传输时,将所述第一CU的小区数据直接从所述第一CU迁移到所述第二CU。
上述方案中,所述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所述第一CU迁移到所述第二CU,包括:
所述DU与所述第一CU和所述第二CU都存在数据传输时,等待所述第二CU数据传输更新后将所述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所述第一CU迁移到所述第二CU。
上述方案中,所述DU根据所述多个CU负载信息判断出多个CU中负载高于目标门限值的第一CU和负载低于所述目标门限值的第二CU,还包括:
若所述多个CU负载信息中的第一CU负载信息大于等于第一负载门限,所述第一负载门限用于表征负载状态中高于所述目标门限值的负载值,则所述第一CU处在高负载状态;
若所述多个CU负载信息中的第二CU负载信息小于第二负载门限,所述第二负载门限用于表征负载状态中低于所述目标门限值的负载值,则所述第二CU处在低负载状态;
触发所述DU分别发送控制信令给所述第一CU和所述第二CU的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CU的UE数占总UE数的百分比、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存储占用率、带宽占用率、DU的UE数权重、CPU占用率权重、内存占用率权重、存储指标权重、带宽权重中的至少之一得到CU平均负载;
根据所述CU平均负载判断是否需要均衡多个CU间的负载。
上述方案中,所述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所述第一CU迁移到所述第二CU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DU指示所述第二CU在迁移得到的新小区接入新用户;
当所述第一CU上没有接入的存量用户时,所述DU判断出所述第一CU上的小区数据迁移完毕,所述DU通知所述第一CU进行小区数据的同步更新。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带处理分离架构中的信息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负载判断单元,用于接收多个集中式单元CU负载信息,根据所述多个CU负载信息判断出多个CU中负载高于目标门限值的第一CU和负载低于所述目标门限值的第二CU;
均衡处理单元,用于分别发送控制信令给所述第一CU和所述第二CU,指示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所述第一CU迁移到所述第二CU,以均衡多个CU间的负载。
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多个CU反馈的负载指示信息,在所述负载指示信息中包含所述CU负载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均衡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
所述DU仅与所述第一CU存在数据传输时,将所述第一CU的小区数据直接从所述第一CU迁移到所述第二CU。
上述方案中,所述均衡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
所述DU与所述第一CU和所述第二CU都存在数据传输时,等待所述第二CU数据传输更新后将所述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所述第一CU迁移到所述第二CU。
上述方案中,所述负载判断单元,进一步用于若所述多个CU负载信息中的第一CU负载信息大于等于第一负载门限,所述第一负载门限用于表征负载状态中高于所述目标门限值的负载值,则所述第一CU处在高负载状态;若所述多个CU负载信息中的第二CU负载信息小于第二负载门限,所述第二负载门限用于表征负载状态中低于所述目标门限值的负载值,则所述第二CU处在低负载状态;触发分别发送控制信令给所述第一CU和所述第二CU的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平均负载计算单元,用于根据CU的UE数占总UE数的百分比、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存储占用率、带宽占用率、DU的UE数权重、CPU占用率权重、内存占用率权重、存储指标权重、带宽权重中的至少之一得到CU平均负载;
负载均衡决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CU平均负载判断是否需要均衡多个CU间的负载。
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指示单元,用于指示所述第二CU在迁移得到的新小区接入新用户;
更新通知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CU上没有接入的存量用户时,判断出所述第一CU上的小区数据迁移完毕,通知所述第一CU进行小区数据的同步更新。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带处理分离架构中的信息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处理器,配置为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案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案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DU接收多个CU负载信息,DU根据多个CU负载信息判断出多个CU中负载高于目标门限值的第一CU和负载低于目标门限值的第二CU。DU分别发送控制信令给第一CU和第二CU,指示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第一CU迁移到第二CU,以均衡多个CU间的负载。
由于每个DU连接多个CU,可以接收到多个CU负载信息,并且通过分别发送给多个CU的控制信令来传输指示,通过控制信令指示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第一CU迁移到第二CU。在此处理过程中,发送给多个CU的控制信令可以降低控制信令的传输负载,DU根据多个CU负载信息判断出当前接入的第一CU负载高时,可以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负载高的第一CU迁移到负载低的第二CU,从而解决了CU负载均衡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 是相关技术中的CU/DU架构图;
图2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CU/DU架构图;
图4 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小区激活(或建立)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又一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装置组成单元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装置硬件组成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CU/DU架构下的实现框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F1接口协议的交互过程一流程图;
图11 是本发明实施例F1接口协议的交互过程二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提供的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另外,以下所提供的实施例是用于实施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提供实施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技术方案可以任意组合的方式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方法或者装置不仅包括所明确记载的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实施方法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方法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关要素(例如方法中的步骤或者装置中的单元,例如的单元可以是部分电路、部分处理器、部分程序或软件等等)。
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接入方法包含了一系列的步骤,但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该网络接入方法不限于所记载的步骤,同样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包括了一系列单元,但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不限于所明确记载的单元,还可以包括为获取相关信息、或基于信息进行处理时所需要设置的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第一\第二”区分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图2是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应用场景示意图,在C-RAN组网架构中,包括融合了集中式处理、协作式无线电和实时云计算等基础设施。包括:多个天线单元(RF),多个DU和多个CU。多个RF以411-416标识,多个DU以311-312标识,多个CU分两组,一组CU以111-112标识,一组CU以211-212标识,每组CU都包括用户层面(CU-U)和控制层面(CU-C)。每个RF都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对应的DU,而该DU可以配置与之相关联的所有RF对应的各个小区。配置在同一个DU下的小区称为一个***区域(System Area),如图2中的***区域1(Sys area1)和***区域2(Sys area2)。DU负责处理其配置的***区域的无线发送和接收。在其***区域中,DU实例还负责控制波速成型、功率、频谱、调度及实时RRM。若干个DU实例可以连接于一个CU-U实例。因此一个CU-U实例可以对应于多个DU,也即负责多个***区域中用户的数据收发。CU-U作为NG-U接口的终结点,一个用户可以在CU-U包含的小区中自由移动而无需进行NG或者Xn切换。每一个CU-C实例可以处理若干个DU实例。这样,CU-C就可以将整片区域视为同一个区域。在这种结构下,配合所有可用的RRM功能,可以提升RRM的协同效率和同一个***区域的频谱效率。
在图2的CU/DU架构中,CU可以分成控制面(CP,Control Plane)和用户面(UP,UserPlane),对应所生成的CU-C实例和CU-U实例。一个CU-U实例对应于多个DU,可以实现用户面数据的分流,使负载均衡。一个DU对应多个CU-C实例,可以实现控制面数据的分流,使负载均衡,如图3所示的架构图中,一个DU可同时与一个或多个CU连接,如以32标识的DU2与以22标识的CU2相连。一组CU(至少两个CU),如CU1和CU2分别与以11标识的5G 核心网相连,通过CU与5G 核心网之间的接口,可以完成5G核心网与CU间的信令参数和数据传输。其中,一个CU还可同时与一个或多个DU连接,如CU与以31-32标识的多个DU相连。
在本发明实施例CU/DU架构中采用一个CU对应多个DU,而一个DU也可以对应多个CU,可以解决诸如问题,比如上述负载均衡的问题,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当一个DU对应的多个CU中某个接入的源CU负载高,则将DU从负载高的该源CU迁移到DU所接入的另一个CU,即将DU从负载高的源CU迁移到负载低的目标CU上,从而解决了CU高负载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CU/DU架构除了适用于负载均衡,还适用于小区建立(或激活)、删除(或去激活),小区平滑升级等场景中。
小区建立(或激活)流程如图4 所示,以DU2和CU2的连接为例,包括:
步骤101、DU2给CU2发送F1接口建立请求(F1 SETUP REQUEST),判断CU2是否收到F1 SETUP REQUEST,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02,否则,流程结束。
步骤102、判断CU2是否给DU2发送F1接口建立响应(F1 SETUP RESPONSE),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03,否则,流程结束。DU2收到CU2的F1 SETUP RESPONSE后获取CU负载信息,以根据CU负载信息和负载门限进行是否负载均衡的决策过程。
步骤103、DU2请求CU2激活(或建立)小区(GNB-DU CONFIGURATION UPDATE)。判断CU2是否收到GNB-DU CONFIGURATION UPDATE,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04,否则,流程结束。
步骤104、判断CU2是否给DU2发送小区激活(或建立)结果(GNB-DU CONFIGURATIONUPDATE ACKNOWLEDGE),如果是,流程结束,DU2收到CU2的GNB-DU CONFIGURATION UPDATEACKNOWLEDGE,分配小区资源,小区激活(或建立)。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带处理分离架构中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DU接收多个CU负载信息,根据多个CU负载信息判断出多个CU中负载高于目标门限值的第一CU和负载低于目标门限值的第二CU。
目标门限值可以是根据经验值预设的,或者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得到并指示给DU的值。
步骤202、DU分别发送控制信令给第一CU和第二CU,指示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第一CU迁移到第二CU,以均衡多个CU间的负载。
一实施例中,第一CU和第二CU是互为相邻的CU,第一CU和第二CU都与DU相连,第一CU的负载高于目标门限值,则第一CU为高负载状态,第二CU的负载低于目标门限值,则第二CU为低负载状态。考虑到CU负载均衡,需要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第一CU迁移到第二CU。本发明实施例区别于现有技术,为了多个CU间的负载均衡,迁移的是小区数据,而不是用户,是在邻CU间以小区为粒度进行负载均衡。具体的,DU发送控制信令给第一CU,告诉第一CU要删m个小区,第一CU回复响应,告诉DU已经删除了m个小区,DU发送控制信令给第二CU,告诉第二CU要新增m个小区,第二CU回复响应,告诉DU已经新增m个小区,可以在新增的m个小区继续接入用户。
对于两个CU(第一CU和第二CU)上只有第一CU有数据,或者第一CU和第二CU上都有数据这两个场景本发明实施例都适用。通过控制信令指示小区数据的迁移,比如,以5个小区为粒度迁移时,第一CU有20个小区,第二CU上有5个小区,迁移5个小区给第二CU,对第二CU上现成的小区没有影响,只对第一CU有影响(第一CU少了5个小区,负载得以降低),而第二CU变成10个小区。
CU负载信息可以是直接指示给DU的,也可以是DU发起请求后才反馈给DU的。具体的,直接指示的情况:DU接收所述多个CU负载信息之前,DU接收多个CU反馈的负载指示信息,在所述负载指示信息中包含CU负载信息。发起请求后才反馈的一种情况:DU接收所述多个CU负载信息之前,DU发起请求后接收多个CU反馈的负载指示信息,在所述负载指示信息中包含CU负载信息。发起请求后才反馈的另一种情况:DU接收多个CU负载信息之前,DU向所述多个CU发送负载请求消息,所述DU接收所述多个CU反馈的负载响应消息,在所述负载响应消息中包含所述CU负载信息。
对于两个CU(第一CU和第二CU)上只有第一CU有数据,或者第一CU和第二CU上都有数据这两个场景,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所述第一CU迁移到所述第二CU,包括:只有第一CU有数据且第二CU没有数据时的数据直接迁移和第一CU和第二CU都有数据时数据更新后再迁移两种情况。
一实施例中,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第一CU迁移到第二CU,包括:DU仅与第一CU存在数据传输时,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直接从第一CU迁移到所述第二CU。
另一实施例中,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所述第一CU迁移到所述第二CU,包括:DU与第一CU和所述第二CU都存在数据传输时,等待所述第二CU数据传输更新后将所述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所述第一CU迁移到所述第二CU。
实际应用中,第一CU的小区数据可以是全部迁移或部分迁移,全部迁移是将第一CU小区数据中的全部小区迁移到第二CU,比如,第一CU下辖10个小区,若第一CU当前处于高负载状态,可以将这10个小区都迁移到第二CU上,若第二CU当前下辖5个小区,则小区数据迁移后第二CU下辖15个小区;部分迁移是将第一CU小区数据中指定的部分小区迁移到第二CU,比如,第一CU下辖10个小区,若第一CU当前处于高负载状态,可以将5个小区迁移到第二CU上,若第二CU当前下辖5个小区,则小区数据迁移后第二CU下辖10个小区。
一实施例中,DU根据多个CU负载信息判断出多个CU中负载高于目标门限值的第一CU和负载低于所述目标门限值的第二CU,还包括:若所述多个CU负载信息中的第一CU负载信息大于等于第一负载门限,所述第一负载门限用于表征负载状态中高于所述目标门限值的负载值,则所述第一CU处在高负载状态。若所述多个CU负载信息中的第二CU负载信息小于第二负载门限,所述第二负载门限用于表征负载状态中低于所述目标门限值的负载值,则所述第二CU处在低负载状态。触发DU分别发送控制信令给第一CU和第二CU的操作,指示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第一CU迁移到第二CU,以均衡多个CU间的负载。
一实施例中,根据CU的UE数占总UE数的百分比、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存储占用率、带宽占用率、DU的UE数权重、CPU占用率权重、内存占用率权重、存储指标权重、带宽权重中的至少之一得到CU平均负载。根据该CU平均负载判断是否需要均衡多个CU间的负载,如果决策出需要均衡多个CU间的负载,则触发DU分别发送控制信令给第一CU和第二CU的操作,指示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第一CU迁移到第二CU,以均衡多个CU间的负载。
一实施例中,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第一CU迁移到第二CU后,DU指示所述第二CU在迁移得到的新小区接入新用户。新用户为第一CU和第二CU之前都没有接入的用户。当第一CU上没有接入的存量用户(存量用户是数据迁移之前连接在第一CU上的用户)时,DU判断出第一CU上的小区数据迁移完毕,DU通知第一CU进行小区数据的同步更新。本实施例适用于平滑升级场景。具体的,在第二CU上激活从第一CU迁移得到的全部或部分新增小区,激活的目的是为了在小区接入用户。在激活的新增小区上接入新用户。当第一CU上没有接入的存量用户时,使得第一CU进行升级,通过DU通知第一CU进行小区数据的同步更新以完成第一CU的升级。比如,从第一CU迁移到第二CU的小区为5个小区,确保新用户接入第二CU,如将新用户都接入这5个小区。新用户不能接入CU1,其目的是想让第一CU升级,不想接入用户了。
一个实施例中,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基带处理分离架构中的信息处理方法之前,还包括上电时读取如下CU配置参数和DU配置参数,以根据CU配置参数和DU配置参数构建本信息处理方法的运行环境。CU配置参数和DU配置参数的使用,是在本信息处理方法流程执行的最开始阶段,是本信息处理方法流程能执行的先决条件。没有这些配置参数,就没法在DU和多个CU间建立连接,链路建立连接后才可以进行数据传输。比如,配置参数为动态小区均衡开关配置,可以理解为某个CU支持负载均衡调度,支持的话,需要打开该开关配置才可以执行本方法流程。比如,配置参数为CU的优先级配置参数,与DU连接的CU有多个,那么DU优先与哪些CU建立链路,需要根据CU的优先级配置参数进行判断。配置了参数后,才能知道DU附近有哪些CU,DU与哪些CU可以建链。
就CU配置参数而言,包括:动态小区均衡开关配置、CU动态小区均衡触发方式配置、F1接口消息的负载触发方式配置、CU动态小区均衡周期配置中的至少一种参数。
对于动态小区均衡开关配置,作为负载均衡的前提条件,CU读取动态小区均衡开关配置后,将负载均衡开关打开,开始进行负载均衡。打开该开关配置才可以执行本方法流程。
对于CU动态小区均衡触发方式配置,包括且不限于周期性触发还是事件触发。无论哪种触发方式,都需要先根据动态小区均衡开关配置判决负载均衡开关是否打开,如果打开,则执行本方法流程;如果关闭,则结束本方法流程
对于F1接口消息的负载触发方式配置,包括:CU主动发负载指示消息(CU LOADINFORMATION INDICATION)给DU,及CU收到负载请求消息(CU LOAD INFORMATION REQUEST)消息后给DU回复负载响应消息(CU LOAD INFORMATION RESPONSE)两种情况。如果是主动发送(CU主动发CU LOAD INFORMATION INDICATION给DU),则根据CU动态小区均衡触发方式配置(包括且不限于周期性触发还是事件触发)来发送CU LOAD INFORMATION INDICATION给DU,DU根据CU LOAD INFORMATION INDICATION中携带的CU负载信息和目标门限值的比较来进行负载均衡的处理。
对于CU动态小区均衡周期配置,当F1接口消息的负载触发方式配置为CU主动发CULOAD INFORMATION INDICATION给DU的时候,本配置生效。
结合上述配置参数的一个实例中,CU动态小区均衡触发方式配置为事件触发的情况:
一、当UE接入时,先根据动态小区均衡开关配置判决负载均衡开关是否打开,如果开关打开,则根据F1接口消息的负载触发方式配置,CU主动发CU LOAD INFORMATIONINDICATION给DU,那么CU主动给DU发送消息CU LOAD INFORMATION INDICATION。
二、当UE接入时,先根据动态小区均衡开关配置判决负载均衡开关是否打开,如果开关关闭,则流程结束。
三、当UE接入时,先根据动态小区均衡开关配置判决负载均衡开关是否打开,如果开关打开,根据F1接口消息的负载触发方式配置,CU收到CU LOAD INFORMATION REQUEST消息后给DU回复CU LOAD INFORMATION RESPONSE响应消息,流程结束。
结合上述配置参数的一个实例中,CU动态小区均衡触发方式配置为周期性触发的情况:
一、上电的时候,启动一个周期性定时器,周期性定时器超时,根据动态小区均衡开关配置判决负载均衡开关是否打开,如果开关打开,根据F1接口消息的负载触发方式配置,CU主动发CU LOAD INFORMATION INDICATION给DU,那么CU主动给DU发送消息CU LOADINFORMATION INDICATION。
二、上电的时候,启动一个周期性定时器,周期性定时器超时,根据动态小区均衡开关配置判决负载均衡开关是否打开,如果开关关闭,流程结束。
三、上电的时候,启动一个周期性定时器,周期性定时器超时,根据动态小区均衡开关配置判决负载均衡开关是否打开,如果开关打开,根据F1接口消息的负载触发方式配置,CU收到CU LOAD INFORMATION REQUEST消息后给DU回复CU LOAD INFORMATIONRESPONSE响应消息,流程结束。
就DU配置参数而言,包括:DU动态小区均衡开关配置参数、DU对应的CU配置参数、DU动态小区均衡触发方式配置参数、DU动态小区均衡周期配置参数、F1接口消息的负载触发方式配置参数、CU负载信息响应发送方式配置、权重配置、CU的高负载和低负载门限配置、DU对应的CU的优先级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对于DU动态小区均衡开关配置参数,作为负载均衡的前提条件,DU读取动态小区均衡开关配置后,将负载均衡开关打开,开始进行负载均衡。打开该开关配置才可以执行本方法流程。
对于DU对应的CU配置参数,根据该DU对应的CU配置参数,配置每个DU连接多CU后,才能进行负载均衡,执行该配置后才可以执行本方法流程。
对于DU对应的CU的优先级配置参数,DU收到CU LOAD INFORMATION RESPONSE或发送给DU的CU LOAD INFORMATION INDICATION后根据该优先级配置参数进行判决,若有多个CU满足负载均衡的条件时,则需要根据该优先级配置参数优选选择最合适的一组邻CU进行负载均衡。比如,多个CU(CU1、CU2、CU3、CU4)中CU1和CU2优先级高,CU1和CU2为邻CU,则DU优选对CU1和CU2进行负载均衡的调度。
对于计算平均负载的参数权重配置,包括且不限于UE数权重、CPU占用率权重、内存占用率权重、存储指标权重、带宽权重等。DU收到CU LOAD INFORMATION RESPONSE或发送给DU的CU LOAD INFORMATION INDICATION后,根据该权重配置来计算平均负载,以便根据平均负载判决是否需要进行多CU间的负载均衡。
对于DU动态小区均衡触发方式配置参数,包括且不限于周期性触发还是事件触发。该配置参数用于指示DU以哪种方式发送CU LOAD INFORMATION REQUEST给CU。
对于DU动态小区均衡周期配置参数,若DU动态小区均衡触发方式配置参数为周期性触发,则需要本配置参数决定周期,然后指示DU根据该周期发送CU LOAD INFORMATIONREQUEST给CU。
对于F1接口消息的负载触发方式配置参数,根据F1接口消息的负载触发方式配置参数取决DU是被动等待CU发送的CU LOAD INFORMATION INDICATION,还是DU主动发起CULOAD INFORMATION REQUEST消息给CU。本触发方式配置参数必须和CU侧的相应配置参数是匹配配置的。如果本触发方式配置参数配置为被动等待CU发送的CU LOAD INFORMATIONINDICATION,那么DU不主动执行负荷均衡,否则DU主动发送CU LOAD INFORMATION REQUEST消息给CU。
对于CU的高负载和低负载门限配置,DU收到CU LOAD INFORMATION RESPONSE或发送给DU的CU LOAD INFORMATION INDICATION后,得到CU负载信息,根据CU负载信息和本门限的比对,来判决是否进行负载均衡。
对于CU负载信息响应发送方式配置,包括不限于周期性还是事件。如果本配置是事件,那么一条CU LOAD INFORMATION REQUEST会收到一条CU LOAD INFORMATIONRESPONSE,否则一条CU LOAD INFORMATION REQUEST会收到多条CU LOAD INFORMATIONRESPONSE。
一实施例中,CU被动发起请求的场景中,第二DU与多个CU中的第一CU和第二CU相连,第一CU接收所述第二DU发送的第一负载请求消息,发送携带第一CU负载信息的第一负载响应消息给所述第二DU,第二CU接收所述第二DU发送的第二负载请求消息,发送携带第二CU负载信息的第二负载响应消息给所述第二DU。当根据所述第一CU负载信息和所述第二CU负载信息发现当前为CU高负载状态时,所述第一CU和所述第二CU接受所述第二DU的调度,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第一CU迁移到第二CU,以均衡多个CU间的负载。
本文中,负载响应消息中携带的信息可以包括:CU负载值。负载响应消息中可以携带一个CU负载值,即CU携带本CU的负载;负载响应消息中还可以携带多个CU负载值,不做赘述。
一实施例中,CU主动发起请求的场景中,第二DU与多个CU中的第一CU和第二CU相连,第一CU向所述第二DU发送第一负载指示消息,所述第一负载指示消息中携带第一CU负载信息,第二CU向所述第二DU发送第二负载指示消息,所述第二负载指示消息中携带第二CU负载信息。当根据所述第一CU负载信息和所述第二CU负载信息发现当前为CU高负载状态时,所述第一CU和所述第二CU接受所述第二DU的调度,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第一CU迁移到第二CU,以均衡多个CU间的负载。
如图1所示的CU/DU架构中,一个CU对应多个DU,而一个DU只对应一个CU。CU可以分成CP和UP,就UP而言,目前协议已经实现了一个DU可以对应多个CU-UP的架构,这种架构实现了用户面数据的分流。可对于CP而言,如果仍然采用一个DU只能对应一个CU的CU-CP架构(如图1中,第三DU33只能对应第二CU22的CP),则控制面的信令传输上是存在问题的,至少包括如下问题:
1、热点区域CU-CP存在潮汐效应,高流量时间点会导致CU-CP高负载,高负载导致接入成功率、切换成功率、掉话率严重下降,对用户感知和运营商运维造成很大的困扰。
2、对于热点区域CU-CP,低流量时间点导致CU-CP低负载,造成资源比较浪费。
3、5G还提出了虚拟化技术,5G的虚拟化技术虽然解决了资源浪费问题,但是还受限于单个CU-CP的资源,没有从根本上解决CU-CP的资源高负载问题。
CU-CP的高负载的解决方案如果采用扩容机制,需要增加成本。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对于CP而言,采取一个DU对应至少一组CU的CU-CP架构。此时,一个CU对应多个DU,一个DU也对应多个CU。DU可以根据资源动态选择CU-CP的解决方案,从而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解决了CU-CP的高负载问题。
具体的,在现有的情况下,对于CP而言,由于一个DU对应一个CU,虽然部署的CU可以弹性伸缩,但是CU弹性伸缩的能力受限于硬件资源,如果CU侧硬件资源不够还是需要通过扩容来实现,并当CU弹出的资源达到一定程度,***地性能如CPU占用率等,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不会受限于CU侧的硬件资源,而且可以合理地调整CU侧的资源利用率,提高整体的网络性能。可以提供DU在运行过程中动态地对CU进行负载均衡,达到以最优的方法部署CU;尽量满足高可靠性、低时延、负荷均摊的原则;可以使用户得到更好的体验,减少掉话以及提高通信质量。
当一个DU对应多个CU(即CU配置了邻CU)时,在邻CU内以小区为粒度进行负载均衡的一个实例中:如果DU对应的CU中,至少存在一个CU高负载(忙)、至少存在一个CU低负载(闲),那么可以把高负载CU下的空闲小区均衡到低负载CU下,如图3所示。图3中,假设第二DU32对应的第一CU21处于高负载、第二DU32对应的第二CU22处于低负载,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在CU间实现负载均衡(迁移粒度是小区),可以把第二DU32第一CU21下的部分或者全部未激活(或空闲)小区均衡到第二CU22下,即可以在邻CU内以小区为粒度进行负载均衡。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带处理分离架构中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个CU对应多个DU,一个DU对应多个CU的情况,所述方法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301、多个CU向DU发送负载指示消息,所述负载指示消息中携带CU负载信息。
步骤302、DU根据CU负载信息和目标门限值的比对,判断出需要进行负载均衡。
步骤303、多个CU接受DU的调度,将小区数据从负载高于目标门限值的高负载CU迁移到负载低于目标门限值的低负载CU,以均衡多个CU间的负载。
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CU平均负载判断是否需要均衡多个CU间的负载(如将平均负载与负载门限进行比较来进行决策),如果决策出需要均衡多个CU间的负载,则触发DU分别发送控制信令给第一CU和第二CU的操作,指示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第一CU迁移到第二CU,以均衡多个CU间的负载。
采用如下方式计算该平均负载:
一:获取CU的UE数占总UE数的百分比,获取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存储占用率、带宽占用率;
二:获取后台配置的DU的UE数权重、CPU占用率权重、内存占用率权重、存储指标权重、带宽权重;
三:采用如下计算公式计算平均负载:
平均负载=(DU的UE数权重*CU的UE数占总UE数的百分比+CPU占用率权重*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权重*内存占用率+存储指标权重*存储占用率+带宽权重*带宽占用率)*10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基带处理分离架构中的信息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 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 / 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 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带处理分离架构中的信息处理装置,如图7所示,装置包括:负载判断单元71,用于接收多个集中式单元CU负载信息,根据所述多个CU负载信息判断出多个CU中负载高于目标门限值的第一CU和负载低于所述目标门限值的第二CU。均衡处理单元72,用于分别发送控制信令给所述第一CU和所述第二CU,指示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所述第一CU迁移到所述第二CU,以均衡多个CU间的负载。
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多个CU反馈的负载指示信息,在所述负载指示信息中包含所述CU负载信息。
一实施例中,所述均衡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所述DU仅与所述第一CU存在数据传输时,将所述第一CU的小区数据直接从所述第一CU迁移到所述第二CU。
一实施例中,所述均衡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所述DU与所述第一CU和所述第二CU都存在数据传输时,等待所述第二CU数据传输更新后将所述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所述第一CU迁移到所述第二CU。
一实施例中,所述负载判断单元,进一步用于若所述多个CU负载信息中的第一CU负载信息大于等于第一负载门限,所述第一负载门限用于表征负载状态中高于所述目标门限值的负载值,则所述第一CU处在高负载状态;若所述多个CU负载信息中的第二CU负载信息小于第二负载门限,所述第二负载门限用于表征负载状态中低于所述目标门限值的负载值,则所述第二CU处在低负载状态;触发分别发送控制信令给所述第一CU和所述第二CU的操作。
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平均负载计算单元,用于根据CU的UE数占总UE数的百分比、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存储占用率、带宽占用率、DU的UE数权重、CPU占用率权重、内存占用率权重、存储指标权重、带宽权重中的至少之一得到CU平均负载。负载均衡决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CU平均负载判断是否需要均衡多个CU间的负载。
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指示单元,用于指示所述第二CU在迁移得到的新小区接入新用户。更新通知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CU上没有接入的存量用户时,判断出所述第一CU上的小区数据迁移完毕,通知所述第一CU进行小区数据的同步更新。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动态选择CU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处理器,配置为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动态选择CU的装置,如图8所示,该装置410包括:处理器91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92。当然,实际应用时,如图9所示,该装置41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通信接口93。该装置41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9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9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9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9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94。其中,通信接口93,用于与其它设备进行交互。
可以理解,存储器9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4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计算程序,以完成前述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种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之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可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文中的CU特指CU-CP,本实施例DU根据资源动态选择CU的方案针对一个DU对应多个CU-CP情况下DU动态选择CU-CP的技术。如图3所示,第二DU32同时挂在第一CU21和第二CU22下,那么第一CU21和第二CU22即为邻CU,CU间的邻接关系是配置决定的,配置邻CU是小区动态均衡处理解决方案的基础。第二DU32同时挂在第一CU21和第二CU22下,那么多个CU和DU是交叉连接的。当第一CU21处于高负载状态且第二CU22处于低负载状态,则第一CU21可以作为源CU,第二CU22可以目标CU,以便将小区数据从源CU迁移到目标CU。如下的描述中,将第一CU记为CU1,将第二CU记为CU2,将第二DU记为DU2。
假设DU2对应的CU1高负载(忙)、DU2对应的CU2低负载(闲),使用本方法流程可以把DU2中CU1下的部分或者全部未激活(或空闲)小区均衡到CU2下,即:可以在邻CU内以小区为粒度进行负载均衡。
基于图3的CU-CP新架构下的小区激活(或建立)流程如图4所示,前面已经举例描述过,此处不做赘述。
本方案采用包括且不限于如下装置或者设备,如图9所示。包括:后台、CU和DU。其中:
后台包括如下模块:
1)CU配置模块
配置CU在动态小区均衡处理过程需要的相关参数,包括且不限于:
CU动态小区均衡开关配置参数;
CU的基础配置参数;
CU中DU配置参数;
CU计算负载的权重配置参数;
CU动态小区均衡触发方式配置参数;
CU动态小区均衡周期配置参数;
F1接口消息的负载触发方式配置参数。
2)DU配置模块
配置DU在动态小区均衡过程中需要的相关参数,包括且不限于:
DU动态小区均衡开关配置参数;
DU的基础配置参数;
DU的第二CU配置参数;
DU的第二CU的优先级配置参数;
DU动态小区均衡触发方式配置参数;
DU动态小区均衡周期配置参数;
F1接口消息的负载触发方式配置参数;
DU动态小区均衡定时器配置;
CU的高负载和低负载门限配置。
就CU而言,CU主要处理如下四种场景:
一、收到DU发来的负载请求消息,触发类型为事件型。
(1) CU收到DU发来的负载请求消息,获取其中响应消息类型;
(2) 计算CU负载值;
(3) CU给DU发送负载响应消息,携带负载值;
二、收到DU发来的负载请求消息,触发类型为周期性。
(1) CU收到DU发来的负载请求消息,获取负载请求消息中的响应类型和周期参数;
(2) 计算CU负载值;
(3) CU给DU发送负载响应消息,携带负载值;
(4) 隔一个周期时间,重复执行(2)和(3)。
三、给DU发送负载指示消息,触发类型为周期性。
(1) 计算CU负载值;
(2) 给DU发送负载响应消息,携带负载值;
(3) 隔一个周期时间,重复执行(1)和(2)。
四、收到DU发来的小区配置消息。
(1) 执行小区激活(或建立)或者去激活(或删除)流程,小区激活(或建立)或者去激活(或删除)操作执行完成后,回复小区配置响应消息。
就DU而言,DU主要处理如下三个场景:
一、收到CU发来的负载指示消息。
(1) 收到CU发来的负载指示消息,保存负载值;
(2) 根据N组负载值决策是否需要进行小区均衡。
二、DU主动给CU发送事件类型的负载请求消息。
(1) DU主动给CU发送负载请求消息;
(2) DU收到负载响应消息,携带负载值;
(3) DU根据负载值决策是否需要进行小区均衡。
三、DU主动给CU发送周期性的负载请求消息。
(1) DU主动给CU发送负载请求消息;
(2) DU收到负载响应消息,保存负载值;
(3) DU根据N组负载值决策是否需要进行小区均衡。
DU还支持CU-CP的平滑升级(平滑升级功能)及单小区连接多CU的场景。
本实施例涉及的F1接口消息包括:1、CU LOAD INFORMATION REQUEST;2、CU LOADINFORMATION RESPONSE;3、CU LOAD INFORMATION INDICATION。
多CU场景下,实现了DU的动态自适应过程(即负载均衡过程)。
多CU场景下,实现了DU和CU-CP的配置。
多CU场景下,实现了CU的平滑升级过程。
支持单小区连接多CU-CP场景(支持单小区基于用户的多CU-CP连接)。
如图3所示,存在CU1和CU2,CU1下有DU1-1和DU1-2,CU2下有DU2,并且CU1下还有DU2 其中,DU2允许启动动态小区均衡功能。事件触发时机:包括且不限于UE接入或者释放时,或者小区激活(或建立)去激活(或删除)时。周期性触发时机:包括且不限于UE接入或者释放时,或者小区激活(或建立)去激活(或删除)时。
一、实例1(F1接口协议消息)
涉及的协议信息(F1接口消息,以下面的方式进行约定,但是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在DU获取CU-CP负荷的过程中,命名方式包括且不限于CU负载信息请求(CU LOADINFORMATION REQUEST)
This message is sent by the gNB-DU to transfer information for a TNLassociation.
Direction: DU →CU
Figure SMS_1
表1
表1中IE/Group Name中Period只有Load Balance Mode为2时才需要填写;IEtype and reference中的9.3.1.1等是指3GPP TS 38.473对应的第9.3.1.1章节,其他的类似。
在CU-CP架构中把本身的负荷通知DU的过程中,命名方式包括且不限于CU负载信息响应(CU LOAD INFORMATION RESPONSE)
This message is sent by the gNB-CU to transfer information for a TNLassociation.
Direction: CU → DU
Figure SMS_2
表2
在CU-CP架构中主动把本身的负荷通知DU的过程中,命名方式包括且不限于CU负载信息指示(CU LOAD INFORMATION INDICATION)
This message is sent by the gNB-CU to transfer information for a TNLassociation.
Direction: CU → DU
Figure SMS_3
表3
triggerType(负载均衡报告类型)
Describe the load balance report type.
Figure SMS_4
表4
timeToTrigger
Time during which specific criteria for the event needs to be met inorder to trigger a load balance report.
Figure SMS_5
表5
Load Balance value Type(负载均衡值类型)
Indicate which load balance value type will be carried by the loadbalance report.
Figure SMS_6
表6
Load value(负载值)
Load valueinformation.
Figure SMS_7
表7
实例2(F1接口协议的交互过程一:CU收到DU主动发送的负载请求消息,CU周期性给DU回负载响应消息),如图10所示,包括如下内容:
步骤501、周期性触发时机到,DU发送负载请求消息,CU收到DU的负载请求消息,保存负载响应消息的周期时长。
步骤502、CU计算负载值,包括且不限于计算CU的UE数占总UE数的百分比,计算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存储占用率、带宽占用率。
步骤503、CU通过消息“CU负载信息响应”把负载值发送给DU。
每隔一定时间(响应消息的周期时长)重复上述步骤502~503。
实例3(F1接口协议的交互过程二:CU主动周期性发送负载指示消息),如图11所示,包括如下内容:
步骤601、周期性触发时机到,CU计算负载值。
计算方法包括且不限于如下方法:
a)计算CU的UE数占总UE数的百分比,获取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存储占用率、带宽占用率。
b)获取后台配置的DU的UE数权重、CPU占用率权重、内存占用率权重、存储指标权重、带宽权重
c)计算公式如下:负载值=(DU的UE数权重*CU的UE数占总UE数的百分比+CPU占用率权重*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权重*内存占用率+存储指标权重*存储占用率+带宽权重*带宽占用率)*100。
步骤602、CU1发送“CU负载信息指示”消息给DU。
隔一定时间(后台配置的CU动态小区均衡周期配置)CU重复步骤601~602。
实例4(F1接口协议的交互过程三:CU收到DU主动发送的负载请求消息,CU给DU回一次负载响应消息),包括如下内容:
1、事件触发时机到,DU发送负载请求消息。
2、CU收到DU的负载请求消息。
3、CU计算负载值。
计算方法包括且不限于如下方法:
a)计算CU的UE数占总UE数的百分比,获取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存储占用率、带宽占用率。
b)获取后台配置的DU的UE数权重、CPU占用率权重、内存占用率权重、存储指标权重、带宽权重
c)计算公式如下:负载值=(DU的UE数权重*CU的UE数占总UE数的百分比+CPU占用率权重*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权重*内存占用率+存储指标权重*存储占用率+带宽权重*带宽占用率)*100。
4、CU通过消息“CU负载信息响应”把负载值发送给DU。
实例5(F1接口协议的交互过程四:CU主动发送一次负载指示消息),包括如下内容:
1、事件触发时机到,CU计算负载值。CU计算负载值,包括且不限于计算CU的UE数占总UE数的百分比,计算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存储占用率、带宽占用率。
2、CU1发送“CU负载信息指示”消息给DU。
实例6(CU配置过程),包括如下内容:
1、获取配置参数,包括且不限于CU从配置模块读取动态小区均衡开关配置、CU配置、CU中的DU配置、CU动态小区均衡触发方式配置(包括且不限于周期性触发还是事件触发)、F1接口消息的负载触发方式配置(CU主动发CU LOAD INFORMATION INDICATION给DU,还是CU收到CU LOAD INFORMATION REQUEST消息给DU回复CU LOAD INFORMATION RESPONSE响应消息)、CU动态小区均衡周期配置(当F1接口消息的负载触发方式配置为CU主动发CULOAD INFORMATION INDICATION给DU的时候,本配置生效)。
2、存储获取的配置参数。
实例7(DU配置过程),包括如下内容:
1、获取配置参数,包括且不限如下配置:DU从配置模块读取DU动态小区均衡开关配置参数、DU的基础配置参数、DU对应的CU配置参数、DU对应的CU的优先级配置参数、计算平均负载的参数权重配置(包括且不限于UE数权重、CPU占用率权重、内存占用率权重、存储指标权重、带宽权重)、DU动态小区均衡触发方式配置参数(包括且不限于周期性触发还是事件触发)、DU动态小区均衡周期配置参数、F1接口消息的负载触发方式配置参数(DU被动等待CU的消息CU LOAD INFORMATION INDICATION,还是DU主动发动CU LOAD INFORMATIONREQUEST消息给CU)、DU动态小区均衡定时器配置、CU的高负载和低负载门限配置、CU负载信息响应发送方式配置(如周期性还是事件)
2、存储获取的配置参数。
实例8(负载值的保存过程),包括如下内容:
预设收到N次负载响应消息(或者N次负载指示消息)开始进行小区均衡判决,如果是事件性的负载过程,那么N=1;否则N大于等于1。
1、DU2在特定时间内是否收到CU1和CU2的CU负载信息响应,否,流程结束。
2、进行平均负载值的计算,计算方法包括且不限于如下方法:
获取CU的UE数占总UE数的百分比,获取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存储占用率、带宽占用率;
获取后台配置的DU的UE数权重、CPU占用率权重、内存占用率权重、存储指标权重、带宽权重;
计算公式为:平均负载=(DU的UE数权重*CU的UE数占总UE数的百分比+CPU占用率权重*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权重*内存占用率+存储指标权重*存储占用率+带宽权重*带宽占用率)*100;
将所述平均负载与负载门限进行比较以决策是否需要进行小区均衡。
3、周期性的负载值保存过程,平均负载值分别存储为L12和L22。
4、事件性的负载值保存过程,平均负载值分别存储为Laverage1和Laverage2,流程结束。
5、DU2收到N次响应消息,DU2分别存储CU1和CU2的CU负载值依次为L11,L12...L2N,L21、L22...L2N。
6、DU2计算出CU1的平均负载值:Laverage1=(L11+L12+...+L1N)/N;DU2计算CU2的平均负载值:Laverage2=(L21+L22+...+L2N)/N。
实例9(动态小区均衡判决过程),包括如下内容:
1、DU2进行负载均衡的判决,DU2获取高负载门限H,低负载门限L。
2、DU2根据负载值和负载门限进行以下处理:
DU2比较Laverage1和Laverage2;
当Laverage1<L 并且Laverage2>=H,表明CU2处在高负载状态且CU1处于低负载状态,需要进行小区均衡(通知CU1激活(或建立)小区,CU1为目标CU;通知CU2去激活(或删除)小区,CU2为源CU)。
否则,执行如下处理:
(1)当Laverage1>=H 并且average2<L,表明CU1处于高负载状态,CU2处在低负载状态,需要进行小区均衡(通知CU2激活(或建立)小区,CU2为目标CU;通知CU1去激活(或删除)小区,CU1为源CU)。
(2)当Laverage1<L 并且 Laverage2<L:表明CU1和CU2均未处在高负载状态,无需要进行小区均衡,流程结束。
(3)当Laverage1>=H 并且 Laverage2>=H:表明CU1和CU2均处在高负载状态,但是无法进行小区均衡,流程结束。
3、开始进行小区均衡。
实例10(动态小区均衡),采用图4所示的架构,对于DU2对应的CU负载进行预设,CU1高负载(需要去激活(或删除)小区,为源CU),CU2低负载(需要分配小区资源,为目标CU),预设均衡的小区粒度为5,即一次分配5个小区资源,包括如下内容:
1、DU(DU2)进行以下处理:给目标CU(CU2)分配小区资源,则根据预设值小区粒度5,一次分配5个小区),选择5个空闲可用小区通过小区配置消息GNB-DU CONFIGURATIONUPDATE通知目标CU(CU2)。
2、目标CU收到小区配置消息GNB-DU CONFIGURATION UPDATE,执行小区激活(或建立)操作,执行结果通过消息GNB-DU CONFIGURATION UPDATE ACKNOWLEDGE发送给DU。
3、DU(DU2)收到来自目标CU的GNB-DU CONFIGURATION UPDATE ACKNOWLEDGE消息,假设接收的小区数为I,当I>0,保存被接受的I个小区的ID和目标CU ID;否则,流程结束。
4、DU在源CU去激活(或删除)小区,DU选择I个可用小区通过配置消息GNB-DUCONFIGURATION UPDATE通知源CU。
5、源CU收到小区配置消息GNB-DU CONFIGURATION UPDATE,执行小区去激活(或删除)操作,执行结果通过消息GNB-DU CONFIGURATION UPDATE ACKNOWLEDGE发送给DU。
6、DU(DU2)收到来自源CU的GNB-DU CONFIGURATION UPDATE ACKNOWLEDGE消息,更新DU的该I个小区信息,流程结束。
实例11(CU的平滑升级),采用图3所示的架构,预设CU1升级,CU2暂时升级,包括如下内容:
1、DU2在CU2上先激活(或建立)部分小区。
2、DU2保证新用户接入CU2。
3、DU2等待存量用户自然掉话,掉话成功后通知CU1进行升级。
实例12(单小区连接多CU场景),采用图3所示的架构,预设激活(或建立)一个小区,为cell1,包括如下内容:
1、DU2给CU2发送小区配置消息GNB-DU CONFIGURATION UPDATE开始激活(或建立)cell1,CU2执行小区激活(或建立)操作,CU2的执行结果通过消息GNB-DU CONFIGURATIONUPDATE ACKNOWLEDGE发送给DU2。
2、DU2给CU1发送小区配置消息GNB-DU CONFIGURATION UPDATE开始激活(或建立)cell1,CU1执行小区激活操作(或建立),CU1的执行结果通过消息GNB-DU CONFIGURATIONUPDATE ACKNOWLEDGE发送给DU2。
3、DU2收到两次GNB-DU CONFIGURATION UPDATE ACKNOWLEDGE且小区激活(或建立)成功。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基于一个CU-CP对应多个DU,一个DU也可以对应多个CU-CP的方案,可以提供把DU从负载高的CU-CP迁移到负载较低的CU-CP,均衡各CU-CP负载,减少扩容降低成本,以达到合理分配资源的目的。
执行本方案后,还解决了CU-CP高负载情况下会影响无线资源利用率,导致RRC拥塞,传输拥塞等,将严重影响移动通信业务的承载能力,同时也会引起用户掉话、用户无法接入、数据连接交换缓慢、增加用户接入时延、影响用户接入速率,从而降低客户满意度,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等问题。
执行本方案后CU-CP可以实现无缝升级,解决了升级过程中UE掉话问题。
执行本方案后支持单小区连接多CU-CP场景(支持单小区基于用户的多CU-CP连接),解决了当一个CU-CP负荷非常高的情况下UE接入问题。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各种改进、增加和取代也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当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16)

1.一种基带处理分离架构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分布式单元DU接收多个集中式单元CU负载信息,所述DU根据所述多个CU负载信息判断出多个CU中负载高于目标门限值的第一CU和负载低于所述目标门限值的第二CU;
所述DU分别发送控制信令给所述第一CU和所述第二CU,指示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所述第一CU迁移到所述第二CU,以均衡多个CU间的负载;
其中,CU的负载与所述目标门限值比较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DU预设收到N次负载指示消息或N次负载响应消息开始进行小区均衡判决,如果是事件性的负载过程,那么N=1,如果是周期性的负载过程,那么N大于等于1,所述负载指示消息由CU主动发送给DU,所述负载响应消息由CU在接收到DU的负载请求消息后回复给DU;
根据所述负载指示消息或所述负载响应消息计算CU当前一次的负载值,并保存当前一次的负载值;
根据保存的N次负载值计算平均负载值,并将所述平均负载值与目标门限值进行比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U接收所述多个CU负载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DU接收所述多个CU反馈的负载指示信息,在所述负载指示信息中包含所述CU负载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所述第一CU迁移到所述第二CU,包括:
所述DU仅与所述第一CU存在数据传输时,将所述第一CU的小区数据直接从所述第一CU迁移到所述第二CU。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所述第一CU迁移到所述第二CU,包括:
所述DU与所述第一CU和所述第二CU都存在数据传输时,等待所述第二CU数据传输更新后将所述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所述第一CU迁移到所述第二CU。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U根据所述多个CU负载信息判断出多个CU中负载高于目标门限值的第一CU和负载低于所述目标门限值的第二CU,还包括:
若所述多个CU负载信息中的第一CU负载信息大于等于第一负载门限,所述第一负载门限用于表征负载状态中高于所述目标门限值的负载值,则所述第一CU处在高负载状态;
若所述多个CU负载信息中的第二CU负载信息小于第二负载门限,所述第二负载门限用于表征负载状态中低于所述目标门限值的负载值,则所述第二CU处在低负载状态;
触发所述DU分别发送控制信令给所述第一CU和所述第二CU的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CU的UE数占总UE数的百分比、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存储占用率、带宽占用率、DU的UE数权重、CPU占用率权重、内存占用率权重、存储指标权重、带宽权重中的至少之一得到CU平均负载;
根据所述CU平均负载判断是否需要均衡多个CU间的负载。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所述第一CU迁移到所述第二CU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DU指示所述第二CU在迁移得到的新小区接入新用户;
当所述第一CU上没有接入的存量用户时,所述DU判断出所述第一CU上的小区数据迁移完毕,所述DU通知所述第一CU进行小区数据的同步更新。
8.一种基带处理分离架构中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负载判断单元,用于接收多个集中式单元CU负载信息,根据所述多个CU负载信息判断出多个CU中负载高于目标门限值的第一CU和负载低于所述目标门限值的第二CU;
均衡处理单元,用于分别发送控制信令给所述第一CU和所述第二CU,指示将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所述第一CU迁移到所述第二CU,以均衡多个CU间的负载;
其中,CU的负载与所述目标门限值比较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DU预设收到N次负载指示消息或N次负载响应消息开始进行小区均衡判决,如果是事件性的负载过程,那么N=1,如果是周期性的负载过程,那么N大于等于1,所述负载指示消息由CU主动发送给DU,所述负载响应消息由CU在接收到DU的负载请求消息后回复给DU;
根据所述负载指示消息或所述负载响应消息计算CU当前一次的负载值,并保存当前一次的负载值;
根据保存的N次负载值计算平均负载值,并将所述平均负载值与目标门限值进行比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多个CU反馈的负载指示信息,在所述负载指示信息中包含所述CU负载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
所述DU仅与所述第一CU存在数据传输时,将所述第一CU的小区数据直接从所述第一CU迁移到所述第二CU。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处理单元,进一步用于:所述DU与所述第一CU和所述第二CU都存在数据传输时,等待所述第二CU数据传输更新后将所述第一CU的小区数据从所述第一CU迁移到所述第二CU。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判断单元,进一步用于若所述多个CU负载信息中的第一CU负载信息大于等于第一负载门限,所述第一负载门限用于表征负载状态中高于所述目标门限值的负载值,则所述第一CU处在高负载状态;若所述多个CU负载信息中的第二CU负载信息小于第二负载门限,所述第二负载门限用于表征负载状态中低于所述目标门限值的负载值,则所述第二CU处在低负载状态;触发分别发送控制信令给所述第一CU和所述第二CU的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平均负载计算单元,用于根据CU的UE数占总UE数的百分比、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存储占用率、带宽占用率、DU的UE数权重、CPU占用率权重、内存占用率权重、存储指标权重、带宽权重中的至少之一得到CU平均负载;
负载均衡决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CU平均负载判断是否需要均衡多个CU间的负载。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指示单元,用于指示所述第二CU在迁移得到的新小区接入新用户;
更新通知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CU上没有接入的存量用户时,判断出所述第一CU上的小区数据迁移完毕,通知所述第一CU进行小区数据的同步更新。
15.一种基带处理分离架构中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处理器,配置为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6.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810821251.4A 2018-07-24 2018-07-24 基带处理分离架构中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7533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21251.4A CN110753372B (zh) 2018-07-24 2018-07-24 基带处理分离架构中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19840541.7A EP3787355B1 (en) 2018-07-24 2019-06-13 Load balancing between cu and du on a cell granularity
JP2020565462A JP7031018B2 (ja) 2018-07-24 2019-06-13 ベースバンド処理分離アーキテクチャにおける情報処理方法、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US17/058,956 US11388630B2 (en) 2018-07-24 2019-06-13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in baseband processing split architecture, and storage medium
PCT/CN2019/091125 WO2020019897A1 (zh) 2018-07-24 2019-06-13 基带处理分离架构中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21251.4A CN110753372B (zh) 2018-07-24 2018-07-24 基带处理分离架构中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3372A CN110753372A (zh) 2020-02-04
CN110753372B true CN110753372B (zh) 2023-05-30

Family

ID=69181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21251.4A Active CN110753372B (zh) 2018-07-24 2018-07-24 基带处理分离架构中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88630B2 (zh)
EP (1) EP3787355B1 (zh)
JP (1) JP7031018B2 (zh)
CN (1) CN110753372B (zh)
WO (1) WO20200198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9558A (zh) * 2019-08-16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寻呼的方法和装置
CN116171631B (zh) * 2020-08-03 2024-05-0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用于上行链路资源配置的方法、装置和***
US11622310B2 (en) * 2021-08-09 2023-04-0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ellular network area optimizer
CN114449460B (zh) * 2022-02-25 2024-04-23 成都中科微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基站du和cu之间小区配置数据一致性的方法及***
WO2023233553A1 (ja) * 2022-05-31 2023-12-07 楽天モバイル株式会社 共有ranにおけるデータ処理を分散させ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8239A (zh) * 2012-09-28 2014-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4486781A (zh) * 2014-12-05 2015-04-01 京信通信***(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lte下集中式切换优化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62749A (zh) * 2015-04-15 2016-11-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设备
CN107479947A (zh) * 2017-08-18 2017-12-15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能耗优化方法和***
WO2018009340A1 (en) * 2016-07-05 2018-01-11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rol-user plane separation for 5g radio access networks
CN107925989A (zh) * 2015-09-03 2018-04-17 阿尔卡特朗讯 操作用户设备的方法以及操作基带单元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65092B1 (en) * 2004-12-15 2010-02-16 Sun Micro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ed state-based load balancing between task queues
US20130225174A1 (en) * 2010-08-04 2013-08-29 Fujitsu Limited Distributed load balancing in cellular wireless networks
CN103037525B (zh) 2011-09-28 2018-05-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天线***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
WO2014101243A1 (zh) * 2012-12-31 2014-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的方法和网络控制节点
WO2014192259A1 (ja) 2013-05-27 2014-12-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ネットワーク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04468759B (zh) 2014-11-27 2018-06-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PaaS平台中实现应用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KR102063446B1 (ko) * 2014-12-15 2020-01-09 노키아 솔루션스 앤드 네트웍스 오와이 통신들에서의 측정 조정
CN105813133B (zh) 2014-12-30 2020-03-2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负载均衡控制方法和***、负载均衡控制装置
US10608734B2 (en) * 2015-10-22 2020-03-31 Phluido, Inc. Virtualization and orchestration of a radio access network
US10178702B2 (en) * 2016-06-10 2019-01-0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ell switching
WO2018006925A1 (en) * 2016-07-08 2018-01-1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Energy savings in radio networks
CN107872876B (zh) * 2016-09-23 2021-07-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消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6454951A (zh) 2016-11-04 2017-02-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网络负荷的方法及装置
CN108271219B (zh) 2016-12-30 2020-11-24 ***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资源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8201414A1 (zh) * 2017-05-04 2018-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传输资源的方法、装置及***
KR102384282B1 (ko) * 2017-06-09 2022-04-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혼잡을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7360557B (zh) * 2017-06-15 2020-03-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消息通知、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9548037B (zh) * 2017-08-01 2020-09-11 ***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控制方法、分布式单元、集中单元及存储介质
EP3704594A4 (en) * 2017-11-02 2021-06-23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LINKING A DISTRIBUTED UNIT AND A VIRTUAL MACHIN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0022223B (zh) * 2018-01-10 2022-01-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片配置方法、第一网元和第二网元
EP3753377A4 (en) * 2018-02-15 2021-12-0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ORDINATED SELECTION OF RAN AND CORE USER LEVEL COMPONE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0475335B (zh) * 2018-05-11 2022-09-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装置
US10764815B2 (en) 2018-06-11 2020-09-01 Ofinno, Llc Base station network sharing configura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8239A (zh) * 2012-09-28 2014-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4486781A (zh) * 2014-12-05 2015-04-01 京信通信***(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lte下集中式切换优化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62749A (zh) * 2015-04-15 2016-11-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及设备
CN107925989A (zh) * 2015-09-03 2018-04-17 阿尔卡特朗讯 操作用户设备的方法以及操作基带单元的方法
WO2018009340A1 (en) * 2016-07-05 2018-01-11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rol-user plane separation for 5g radio access networks
CN107479947A (zh) * 2017-08-18 2017-12-15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能耗优化方法和***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tiostar Networks等.R3-171951 "HLS Architecture Principles".《3GPP tsg_ran\WG3_Iu》.2017, *
CMCC.R3-173139 "Discussion on the scenarios of multiple SCTP associations between CU and DU".《3GPP tsg_ran\WG3_Iu》.2017, *
Ericsson.R3-180428 "UE Reject Indication and gNB-DU admission result".《3GPP tsg_ran\WG3_Iu》.2018, *
Vodafone Group Services Ltd.R3-171693 "Many to Many connections of CUs and DUs".《3GPP tsg_ran\WG3_Iu》.201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87355A4 (en) 2021-06-09
JP2021525042A (ja) 2021-09-16
US20210219182A1 (en) 2021-07-15
JP7031018B2 (ja) 2022-03-07
EP3787355B1 (en) 2023-01-25
EP3787355A1 (en) 2021-03-03
CN110753372A (zh) 2020-02-04
US11388630B2 (en) 2022-07-12
WO2020019897A1 (zh) 2020-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3372B (zh) 基带处理分离架构中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102336313B1 (ko) 네트워크 가상화 및 세션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US11706702B2 (en) Network entity,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the control and use of network slices
EP3338431B1 (en) Distributed gateway
EP2403296B1 (en)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network element, correspond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1669381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处理移动台历史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JP6785346B2 (ja) データ・オフロードのためのパスを確立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9495938B (zh) 基于多接入边缘计算的网络切换方法
CN110831261A (zh) 组合的rrc非活动恢复、rrc rna&amp;nas注册过程
EP3577998B1 (en) Control of radio technology usage by scheduling restriction
CN109076404A (zh) 切换用户设备方法及设备
CN111642011B (zh) 一种进行无线资源管理的方法和nRT RIC
CN110419249A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JP2019525665A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いてワイヤレスデバイスをページングするための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およびコア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
JP2019511880A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装置及びセッション管理デバイス
CN113924798A (zh) 更新边界小区的记录
CN104053146B (zh) 小小区承载的激活与去激活方法及设备
JP2021516476A (ja) ハンドオーバ方法、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
JP7119215B2 (ja) セルラ電気通信ネットワーク
US20240224120A1 (en) Selective centralized unit-user plane extended buffering
US20230354147A1 (en) Connectionless mobility management for hybrid networks using relativistic routing protocol
CN118317380A (zh) 异***切换管理方法及通信***
CN114401531A (zh) 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4247514B (zh) 网络迁移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