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15364B -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15364B
CN110715364B CN201910973631.4A CN201910973631A CN110715364B CN 110715364 B CN110715364 B CN 110715364B CN 201910973631 A CN201910973631 A CN 201910973631A CN 110715364 B CN110715364 B CN 1107153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fresh air
heat
air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736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15364A (zh
Inventor
张玉峰
黎磊
毛建平
杨力
古展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109736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153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153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53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153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53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1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air supply to heat-exchangers or bypass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24F12/006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using an air-to-air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08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dry filte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该空气处理设备包括风道***和冷媒循环***,风道***包括:全热交换芯体、交叉穿过全热交换芯体的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新风风道通过全热交换芯体与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新风风道具有新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排风风道具有排风进风口和排风出风口;冷媒循环***包括设置于新风出风口与全热交换芯体之间的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新风进风口与全热交换芯体之间的第二换热器、设置于排风进风口与全热交换芯体之间的第三换热器、设置于排风出风口与全热交换芯体之间的第四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能够与新风风道进行热交换,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能够与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进行热回收。

Description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质量要求的提高,出现了空调、加湿器、除湿器、净化器、新风机等各种空气处理设备。
其中,新风机是为数不多的室内室外热质交换型的空气处理设备,而将室内的空气交换到室外必然会造成室内热量的耗散,相关技术中,新风机中设置全热交换芯体,排风和新风呈交叉方式流经全热交换芯体时,会进行热交换,实现了热回收,但是,该全热交换芯片的热回收率一般在60%左右,热回收率较低,如何进一步提高热回收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热回收效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包括:风道***和冷媒循环***;
其中,所述风道***包括:全热交换芯体、交叉穿过所述全热交换芯体的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通过所述全热交换芯体与所述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进行热回收;所述新风风道具有新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所述排风风道具有排风进风口和排风出风口;
所述冷媒循环***包括设置于所述新风出风口与所述全热交换芯体之间的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全热交换芯体之间的第二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排风进风口与所述全热交换芯体之间的第三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排风出风口与所述全热交换芯体之间的第四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能够与所述新风风道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能够与所述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进行热回收。
可选的,所述排风风道上设置有与所述全热交换芯体对应的旁通风道;
所述全热交换芯体对应的旁通风道上设置有第一旁通风阀;
当所述第一旁通风阀打开,所述排风进风口的空气经过所述全热交换芯体对应的旁通风道排出室外,经过旁通风道的空气不再与所述新风风道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可选的,所述新风风道上与所述第二换热器对应的位置,以及所述排风风道上与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旁通风道;
所述第二换热器对应的旁通风道上设置有第二旁通风阀;
所述第三换热器对应的旁通风道上设置有第三旁通风阀;
所述第四换热器对应的旁通风道上设置有第四旁通风阀;
当旁通风阀打开,空气经过旁通风道。
可选的,所述风道***还包括:
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的一端连通至所述新风风道上、所述全热交换芯体与所述新风出风口之间,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排风风道上、所述全热交换芯体与所述排风进风口之间;
在所述循环风道上设置的循环风阀;
在所述新风进风口上设置的新风进风风阀;
在所述排风出风口上设置的排风出风风阀;
所述新风进风风阀关闭、所述排风出风风阀关闭,所述循环风阀打开,从排风进风口进入的室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循环风道、所述新风出风口回到室内,以实现内循环。
可选的,所述风道***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新风出风口处的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种:空气净化模块、加湿模块、除异味模块。
可选的,所述新风风道上设置有第一风机。
可选的,所述排风风道上设置有第二风机。
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当前运行模式;
按照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
可选的,若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所述制冷模式包括免费制冷模式和辅助制冷模式,所述按照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包括:
实时获取新风进风口的温度、排风进风口的温度;
计算所述新风进风口的温度与所述排风进风口的温度之差,得到第一差值;
将所述第一差值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使得所述新风风道与所述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免费制冷模式;
若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控制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停止运行,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运行,使得所述第一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与所述新风风道进行热交换,所述第四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与所述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实现辅助制冷模式。
可选的,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控制第二旁通风阀、第三旁通风阀、第四旁通风阀打开;
若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控制第二旁通风阀、第三旁通风阀打开。
可选的,所述控制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运行,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停止运行,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运行;
计算实时获取的所述排风进风口的温度与用户的设定温度之差,得到第二差值;
将所述第二差值与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将所述第二差值与第三预设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预设值,判断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是否达到最大;
若未达到最大,增大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若达到最大,将所述第二差值与第四预设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所述第四预设值,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预设时间。
可选的,若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所述按照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包括:
获取所述新风进风口的温度;
将所述新风进风口的温度与第五预设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新风进风口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五预设值,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运行,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使得所述第一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与所述新风风道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三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与所述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制热模式;
若所述新风进风口的温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五预设值,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运行,所述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使得所述第一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与所述新风风道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三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与所述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制热模式,所述第二换热器对所述新风风道的空气进行预加热。
可选的,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新风进风口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五预设值,控制第二旁通风阀、第四旁通风阀打开;
若所述新风进风口的温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五预设值,控制第四旁通风阀打开。
可选的,若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新风模式,所述按照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
可选的,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新风模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第二旁通风阀、第三旁通风阀、第四旁通风阀打开。
可选的,若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旁通模式,所述按照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第一旁通风阀打开,使得排风进风口的空气经过全热交换芯体对应的旁通风道排出室外,经过旁通风道的空气不再与新风风道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实现所述旁通模式。
可选的,若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内循环模式,所述按照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新风进风风阀关闭、排风出风风阀关闭,循环风阀打开,使得从排风进风口进入的室内的空气通过循环风道、新风出风口回到室内,以实现所述内循环模式。
可选的,若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除湿模式,所述按照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所述第一换热器实现冷凝器功能,所述第三换热器实现蒸发器功能,新风进风风阀关闭、排风出风风阀关闭,循环风阀打开,使得从排风进风口进入的室内的空气经过所述第三换热器除湿后进入循环风道,然后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加热后通过新风出风口回到室内,以实现所述除湿模式。
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应用于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中,所述控制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当前运行模式;
控制模块,用于按照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
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
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方案中,空气处理设备中,一方面设置了全热交换芯体,新风风道通过所述全热交换芯体与所述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进行热回收,另一方面,还将冷媒循环***中的换热器设置在了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上,可以与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进行再次热回收,与上述相关技术中仅通过全热交换芯体进行热回收的结构相比,能够进行更多的热回收,提高了热回收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功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通过的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通过的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包括:风道***和冷媒循环***;
其中,风道***包括:全热交换芯体101、交叉穿过全热交换芯体101的新风风道102和排风风道103;新风风道102通过全热交换芯体101与排风风道103进行热交换,以进行热回收;新风风道102具有新风进风口1021和新风出风口1022,排风风道103具有排风进风口1031和排风出风口1032;
冷媒循环***包括设置于新风出风口1022与全热交换芯体101之间的第一换热器104、设置于新风进风口1021与全热交换芯体101之间的第二换热器105、设置于排风进风口1031与全热交换芯体101之间的第三换热器106、设置于排风出风口1032与全热交换芯体101之间的第四换热器107;第一换热器104、第二换热器105能够与新风风道102进行热交换,第三换热器106、第四换热器107能够与排风风道103进行热交换,以进行热回收。
本申请的方案中,空气处理设备中,一方面设置了全热交换芯体101,新风风道102通过全热交换芯体101与排风风道103进行热交换,以进行热回收,另一方面,还将冷媒循环***中的换热器设置在了新风风道102和排风风道103上,可以与新风风道102和排风风道103进行热交换,以进行再次热回收,与上述相关技术中仅通过全热交换芯体101进行热回收的结构相比,能够进行更多的热回收,提高了热回收率。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新风风道102上设置有第一风机108,该第一风机108为新风风机,可以抽取室外的新风通过新风风道102进入室内,第一风机108设置在全热交换芯体101与第一换热器104之间。仍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排风风道103上设置有第二风机109,该第二风机为排风风机,该第二风机设置在第四换热器107与排风出风口1032之间,可以将室内的空气通过排风风道103排向室外。
本实施例中的空气处理设备可以是新风空调一体机,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冷媒循环***还可以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等。一般,冷媒循环***由压缩机、四通阀、冷凝器、蒸发器,上述第一换热器104和第二换热器105可以并列设置在传统的冷媒循环***的冷凝器的位置,上述第三换热器106和第四换热器107可以并列设置在蒸发器的位置,通过四通阀可以实现换向,通过四通阀换向的方案为已有的成熟技术,此处不做详述。基于以上结构,可以实现不同的运行模式,下面分别详细说明。
制冷模式:
在室外温度相比于室内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比如在有热源的室内,机房等等温度较高的室内,可以直接利用室外的新风对室内进行降温,此时,第一风机108、第二风机109按照预设风挡运行,压缩机停止运行,由于是依靠自然制冷,将这种制冷模式称为免费制冷模式。
若依靠免费制冷模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则需要依靠压缩机制冷,将这种制冷模式称为辅助制冷模式,此时,第一风机108、第二风机109按照预设风挡运行,第二换热器105、第三换热器106停止运行,第一换热器104、第四换热器107运行,使得第一换热器104作为蒸发器与新风风道102进行热交换,第四换热器107作为冷凝器与排风风道103进行热交换,以实现辅助制冷模式。本实施例中,通过辅助制冷模式,利用第一换热器104与新风风道102、第四换热器107与排风风道103进行热交换,如此,由于存在空气经过全热交换芯体101与换热器双重换热,经过全热交换芯体101的还具有一定冷量的空气还用来冷却第四换热器107,利用该部分冷量提高了换热效果,制冷能耗下降。
制热模式:
在制热模式下,第一换热器104、第三换热器106运行,第二换热器105、第四换热器107停止运行,使得第一换热器104作为冷凝器与新风风道102进行热交换,第三换热器106作为蒸发器与排风风道103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制热模式。本实施例中,避免了室内热空气经过全热交换芯体101换热后与第四换热器107换热造成的严重结霜问题,冬季连续制热无需化霜,又因室内空气温度较高,与第三换热器106换热效果好,降低了制热能耗。
由于全热交换芯体101为纸膜材质,如果室外温度较低时,与室内的温度差距较大,经过全热交换芯体101时,会增大纸膜的湿度,导致全热交换芯体101损坏,为了避免从新风进风口进入的较低的空气直接经过全热交换芯体101,损坏全热交换芯体101,在制热模式下,还可以让第二换热器105运行,对新风风道102的空气进行预加热,然后再进入全热交换芯体101。第二换热器的应用可以作为辅热对进风空气进行预热,一般交换芯体的进口温度不低于-10℃,只要付出一定制热量就可以在冬季保证换新风功能。
旁通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排风风道103上设置有与全热交换芯体101对应的旁通风道110;全热交换芯体101对应的旁通风道110上设置有第一旁通风阀111;如果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相差不多,不需要制冷、制热,可以基于本实施例的结构实现旁通模式,具体的,当第一旁通风阀111打开,排风进风口的空气经过全热交换芯体101对应的旁通风道排出室外,经过旁通风道的空气不再与新风风道102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内循环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风道***还可以包括:循环风道112,循环风道112的一端连通至新风风道102上、全热交换芯体101与新风出风口1021之间,另一端连通至排风风道103上、全热交换芯体101与排风进风口1031之间;在循环风道112上设置的循环风阀113;在新风进风口1021上设置的新风进风风阀122;在排风出风口1032上设置的排风出风风阀121。基于本实施例的结构,当室外环境比较恶劣,比如风沙天气,不需要与室外进行气体交换时,可以开启内循环模式,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流动,此时,第一风机108按照预设风挡运行,第二风机109停止运行,压缩机停止运行,新风进风风阀122关闭、排风出风风阀121关闭,循环风阀113打开,从排风进风口1031进入的室内的空气通过循环风道112、新风出风口1021回到室内,以实现内循环。
为了保证在内循环模式下,室外的空气质量,上述风道***还包括:设置在新风出风口处的功能模块114;功能模块114包括以下项中的至少一种:空气净化模块、加湿模块、除异味模块。具体的,如图2所示,上述功能模块114可以设置有插槽1141,可以自由添加上述空气净化模块、加湿模块、除异味模块等。
其中,加湿模块优选湿膜,但也可以是超声加湿模块,震荡加湿模块等。
其中,净化模块可以是IFD模块、高效过滤网,但不限于此。
其中,除异味模块优选活性炭,不限于此。
可选的,功能模块114位于第一换热器104与新风出风口1022之间,可以防止交换器凝水对风机造成锈蚀等影响。
除湿模式:
当室内较潮湿时,可以基于以上内循环模式实现除湿模式,此时,第一风机108按照预设风挡运行,第二风机109停止运行,压缩机停止运行,第二换热器105、第四换热器107停止运行,压缩机运行,第一换热器104实现冷凝器功能,第三换热器106实现蒸发器功能,新风进风风阀122关闭、排风出风风阀121关闭,循环风阀113打开,使得从排风进风口1031进入的室内的空气经过第三换热器106除湿后进入循环风道112,然后经过第一换热器104加热后通过新风出风口1022回到室内,以实现除湿模式。
新风模式:
当只需要将室外的新风引入室内时,可以进入新风模式,此时,控制第一换热器104、第二换热器105、第三换热器106、第四换热器107停止运行,第一风机108、第二风机109按照预设风挡运行,循环风阀113关闭,第一旁通风阀111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新风风道上与第二换热器105对应的位置,以及排风风道上与第三换热器106、第四换热器107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旁通风道;第二换热器105对应的旁通风道115上设置有第二旁通风阀116;第三换热器106对应的旁通风道117上设置有第三旁通风阀118;第四换热器107对应的旁通风道119上设置有第四旁通风阀120;当旁通风阀打开,空气经过旁通风道。由于一般的换热器的结构是有翅片等结构的,对空气的阻力较大,当某一运行模式下,换热器停止运行时,不再需要进行热交换,可以打开换热器对应的旁通风道上的旁通风阀,使得大部分空气可以经过旁通风道,减少了对空气的阻力,减小风机能耗。
比如,在免费制冷模式下,第二旁通风阀116、第三旁通风阀118、第四旁通风阀120打开。
在辅助制冷模式下,第二旁通风阀116、第三旁通风阀118打开。
在制热模式下,第二旁通风阀116、第四旁通风阀120打开,或者仅第四旁通风阀120打开。
在新风模式下,第二旁通风阀116、第三旁通风阀118、第四旁通风阀120打开。
在内循环模式下,第三旁通风阀117打开。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相关实施例中各结构的排布方式仅是举例,并非限定,只要能够实现以上相应的功能即可。
上述空气处理设备可以但不限于吊顶式、立柜式或壁挂式,实际应用中,可以安装于室内,实现以上各种运行模式,功能多样,通过以上各种运行模式,对室内排风能量的进一步回收,提高能效,降低了建筑对外能量耗散,在绿色节能建筑中,降低室内制冷、制热量需求,进一步可以通过减少冷凝器、蒸发器的体积和冷媒量来减少材质消耗,另外,通过换热器与全热交换芯体的结合,搭配但不限于净化、加湿模块,实现对进入室内的新风的温湿度控制和净化功能,进一步使得功能多样化。
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以上任意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中,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31、确定当前运行模式;
步骤32、按照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
本申请的方案中,空气处理设备中,一方面设置了全热交换芯体,新风风道通过全热交换芯体与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进行热回收,另一方面,还将冷媒循环***中的换热器设置在了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上,可以控制换热器运行,实现与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进行再次热回收,与上述相关技术中仅通过全热交换芯体进行热回收的结构相比,能够进行更多的热回收,提高了热回收率。
可选的,若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制冷模式包括免费制冷模式和辅助制冷模式,按照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包括:
实时获取新风进风口的温度、排风进风口的温度;
计算新风进风口的温度与排风进风口的温度之差,得到第一差值;
将第一差值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
若第一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使得新风风道与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免费制冷模式;
若第一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控制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停止运行,第一换热器、第四换热器运行,使得第一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与新风风道进行热交换,第四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与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实现辅助制冷模式。
可选的,上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若第一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控制第二旁通风阀、第三旁通风阀、第四旁通风阀打开;若第一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控制第二旁通风阀、第三旁通风阀打开。
在免费制冷模式下,上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控制第一风机、第二风机运行,压缩机停止运行,第一旁通风阀关闭,循环风阀关闭,新风进风风阀打开,排风出风风阀打开。
在辅助制冷模式下,上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控制第一风机、第二风机运行,压缩机运行,第一旁通风阀关闭,循环风阀关闭,新风进风风阀打开,排风出风风阀打开。
可选的,控制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停止运行,第一换热器、第四换热器运行,具体可以包括:
控制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停止运行,第一换热器、第四换热器运行;
计算实时获取的排风进风口的温度与用户的设定温度之差,得到第二差值;
将第二差值与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
若第二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将第二差值与第三预设值进行比较;
若第二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值,判断第一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是否达到最大;
若未达到最大,增大第一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若达到最大,将第二差值与第四预设值进行比较;
若第二差值小于第四预设值,控制第一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预设时间。
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模式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本实施例对以上制冷模式的控制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4所示,当接收到制冷模式的开启指令后,获取用户的设定温度,执行如下流程:
步骤40、实时获取新风进风口的温度、排风进风口的温度,执行步骤41。
步骤41、计算新风进风口的温度与排风进风口的温度之差,得到第一差值,执行步骤42。
步骤42、判断第一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若是,执行步骤43,否则,执行步骤44。
步骤43、控制第一风机、第二风机按照预设风挡运行,压缩机停止运行,执行步骤40。
本步骤中,进入免费制冷模式。
步骤44、控制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停止运行,第一换热器、第四换热器运行,计算实时获取的排风进风口的温度与用户的设定温度之差,得到第二差值,执行步骤45。
本步骤中,进入辅助制冷模式。
步骤45、判断第二差值是否小于第二预设值,若是,执行步骤40,否则,执行步骤46。
步骤46、判断第二差值是否小于第三预设值,若是,执行步骤40,否则,执行步骤47。
步骤47、判断第一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是否达到最大,若是,执行步骤48,否则,执行步骤40;
步骤48、判断第二差值是否小于第四预设值,若是,执行步骤40,否则,执行步骤49;
步骤49、控制第一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预设时间,执行步骤40。
本实施例中,由于室外的温度要低于室内的温度,才可以进行免费制冷模式,所以,上述第一预设值为负值。
其中,上述第二预设值、第三预设值、第四预设值依次增大,如此,通过第二预设值设置一个最优化的制冷控制条件,如果无法达到该条件,可以放宽到第三预设值,如果仍无法达到,可以增大换热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增大制冷量,若电子膨胀阀已经开到最大,无法再增加,则放宽到第四预设值,控制效果更好,如果满足该第四预设值的条件,为了节能,可以暂时停止运行,过一段时间再继续运行。
上述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第三预设值、第四预设值的具体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若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按照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包括:
获取新风进风口的温度;
将新风进风口的温度与第五预设值进行比较;
若新风进风口的温度大于第五预设值,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三换热器运行,第二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使得第一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与新风风道进行热交换,第三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与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制热模式;
若新风进风口的温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五预设值,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运行,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使得第一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与新风风道进行热交换,第三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与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制热模式,第二换热器对新风风道的空气进行预加热。本实施例中,避免了室内热空气经过全热交换芯体换热后与第四换热器换热造成的严重结霜问题,又因室内空气温度较高,与第三换热器换热效果好,降低了制热能耗。
其中,第五预设值的具体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制热模式下,上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控制第一风机、第二风机运行,压缩机运行,第一旁通风阀关闭,循环风阀关闭,新风进风风阀打开,排风出风风阀打开。
可选的,上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若新风进风口的温度大于第五预设值,控制第二旁通风阀、第四旁通风阀打开;
若新风进风口的温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五预设值,控制第四旁通风阀打开。
可选的,若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新风模式,按照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包括:
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
可选的,若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新风模式,上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第二旁通风阀、第三旁通风阀、第四旁通风阀打开。
在新风模式下,上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控制第一风机、第二风机运行,压缩机停止运行,第一旁通风阀关闭,循环风阀关闭,新风进风风阀打开,排风出风风阀打开。
可选的,若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旁通模式,按照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包括:
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第一旁通风阀打开,使得排风进风口的空气经过全热交换芯体对应的旁通风道排出室外,经过旁通风道的空气不再与新风风道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实现旁通模式。
在旁通模式下,上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控制第一风机、第二风机运行,压缩机停止运行,循环风阀关闭,新风进风风阀打开,排风出风风阀打开。
可选的,若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内循环模式,按照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包括:
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新风进风风阀关闭、排风出风风阀关闭,循环风阀打开,使得从排风进风口进入的室内的空气通过循环风道、新风出风口回到室内,以实现内循环模式。
在内循环模式下,上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控制第一风机运行,第二风机停止运行,压缩机停止运行,第一旁通风阀关闭,第三旁通风阀打开。
可选的,若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除湿模式,按照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包括:
控制第二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第一换热器实现冷凝器功能,第三换热器实现蒸发器功能,新风进风风阀关闭、排风出风风阀关闭,循环风阀打开,使得从排风进风口进入的室内的空气经过第三换热器除湿后进入循环风道,然后经过第一换热器加热后通过新风出风口回到室内,以实现除湿模式。
在内循环模式下,上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控制第一风机运行,第二风机停止运行,压缩机运行,第一旁通风阀关闭。
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切换时,上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控制四通阀换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控制功能模块开启相应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可以参考以上任意例的空气处理设备的实施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通过的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应用于如以上任意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中,该控制设备包括:
确定模块501,用于确定当前运行模式;
控制模块502,用于按照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
可选的,若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制冷模式包括免费制冷模式和辅助制冷模式,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实时获取新风进风口的温度、排风进风口的温度;
计算新风进风口的温度与排风进风口的温度之差,得到第一差值;
将第一差值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
若第一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使得新风风道与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免费制冷模式;
若第一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控制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停止运行,第一换热器、第四换热器运行,使得第一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与新风风道进行热交换,第四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与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实现辅助制冷模式。
可选的,控制模块还用于:
若第一差值小于第一预设值,控制第二旁通风阀、第三旁通风阀、第四旁通风阀打开;
若第一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值,控制第二旁通风阀、第三旁通风阀打开。
可选的,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控制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停止运行,第一换热器、第四换热器运行;
计算实时获取的排风进风口的温度与用户的设定温度之差,得到第二差值;
将第二差值与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
若第二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值,将第二差值与第三预设值进行比较;
若第二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预设值,判断第一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是否达到最大;
若未达到最大,增大第一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若达到最大,将第二差值与第四预设值进行比较;
若第二差值小于第四预设值,控制第一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预设时间。
可选的,若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新风进风口的温度;
将新风进风口的温度与第五预设值进行比较;
若新风进风口的温度大于第五预设值,说明进风温度较高,对全热交换芯体无影响,可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三换热器运行,第二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使得第一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与新风风道进行热交换,第三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与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制热模式;
若新风进风口的温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五预设值,说明进风温度较低,对全热交换芯体有影响,可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运行,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使得第一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与新风风道进行热交换,第三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与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制热模式,第二换热器对新风风道的空气进行预加热。
可选的,控制模块还用于:
若新风进风口的温度大于第五预设值,控制第二旁通风阀、第四旁通风阀打开;
若新风进风口的温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五预设值,控制第四旁通风阀打开。
可选的,若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新风模式,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
可选的,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新风模式,控制模块还用于:
控制第二旁通风阀、第三旁通风阀、第四旁通风阀打开。
可选的,若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旁通模式,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第一旁通风阀打开,使得排风进风口的空气经过全热交换芯体对应的旁通风道排出室外,经过旁通风道的空气不再与新风风道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实现旁通模式。
可选的,若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内循环模式,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新风进风风阀关闭、排风出风风阀关闭,循环风阀打开,使得从排风进风口进入的室内的空气通过循环风道、新风出风口回到室内,以实现内循环模式。
可选的,若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除湿模式,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控制第二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第一换热器实现冷凝器功能,第三换热器实现蒸发器功能,新风进风风阀关闭、排风出风风阀关闭,循环风阀打开,使得从排风进风口进入的室内的空气经过第三换热器除湿后进入循环风道,然后经过第一换热器加热后通过新风出风口回到室内,以实现除湿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的具体实施方案可以参考以上任意例的方法的实施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6,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通过的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
处理器601,以及与处理器601相连接的存储器602;
存储器6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601用于调用并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以上任意实施例的方法。
可选的,上述相关实施例中的压缩机、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第一旁通风阀、第二旁通风阀、第三旁通风阀、第四旁通风阀、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循环风阀、新风进风风阀、排风出风风阀、功能模块等分别与处理器相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的具体实施方案可以参考以上任意例的方法的实施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一种空气处理设备,所述设备包括:风道***和冷媒循环***;
其中,所述风道***包括:全热交换芯体、交叉穿过所述全热交换芯体的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通过所述全热交换芯体与所述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进行热回收;所述新风风道具有新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所述排风风道具有排风进风口和排风出风口;
所述冷媒循环***包括设置于所述新风出风口与所述全热交换芯体之间的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新风进风口与所述全热交换芯体之间的第二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排风进风口与所述全热交换芯体之间的第三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排风出风口与所述全热交换芯体之间的第四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能够与所述新风风道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能够与所述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进行热回收;
所述排风风道上设置有与所述全热交换芯体对应的旁通风道;
所述全热交换芯体对应的旁通风道上设置有第一旁通风阀;
当所述第一旁通风阀打开,所述排风进风口的空气经过所述全热交换芯体对应的旁通风道排出室外,经过旁通风道的空气不再与所述新风风道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所述新风风道上与所述第二换热器对应的位置,以及所述排风风道上与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旁通风道;
所述第二换热器对应的旁通风道上设置有第二旁通风阀;
所述第三换热器对应的旁通风道上设置有第三旁通风阀;
所述第四换热器对应的旁通风道上设置有第四旁通风阀;
当旁通风阀打开,空气经过旁通风道;
所述风道***还包括:
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的一端连通至所述新风风道上、所述全热交换芯体与所述新风出风口之间,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排风风道上、所述全热交换芯体与所述排风进风口之间;
在所述循环风道上设置的循环风阀;
在所述新风进风口上设置的新风进风风阀;
在所述排风出风口上设置的排风出风风阀;
所述新风进风风阀关闭、所述排风出风风阀关闭,所述循环风阀打开,从排风进风口进入的室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循环风道、所述新风出风口回到室内,以实现内循环;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当前运行模式;
若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所述制冷模式包括免费制冷模式和辅助制冷模式,按照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包括:
实时获取新风进风口的温度、排风进风口的温度;
计算所述新风进风口的温度与所述排风进风口的温度之差,得到第一差值;
将所述第一差值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使得所述新风风道与所述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免费制冷模式;
若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控制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停止运行,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运行,使得所述第一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与所述新风风道进行热交换,所述第四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与所述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实现辅助制冷模式;
按照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控制第二旁通风阀、第三旁通风阀、第四旁通风阀打开;
若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控制第二旁通风阀、第三旁通风阀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停止运行,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运行,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停止运行,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运行;
计算实时获取的所述排风进风口的温度与用户的设定温度之差,得到第二差值;
将所述第二差值与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将所述第二差值与第三预设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二差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预设值,判断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是否达到最大;
若未达到最大,增大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若达到最大,将所述第二差值与第四预设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二差值小于所述第四预设值,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预设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所述按照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包括:
获取所述新风进风口的温度;
将所述新风进风口的温度与第五预设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新风进风口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五预设值,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运行,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使得所述第一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与所述新风风道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三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与所述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制热模式;
若所述新风进风口的温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五预设值,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运行,所述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使得所述第一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与所述新风风道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三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与所述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制热模式,所述第二换热器对所述新风风道的空气进行预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新风进风口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五预设值,控制第二旁通风阀、第四旁通风阀打开;
若所述新风进风口的温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五预设值,控制第四旁通风阀打开。
6.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新风模式,所述按照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新风模式,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第二旁通风阀、第三旁通风阀、第四旁通风阀打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旁通模式,所述按照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第一旁通风阀打开,使得排风进风口的空气经过全热交换芯体对应的旁通风道排出室外,经过旁通风道的空气不再与新风风道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实现所述旁通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内循环模式,所述按照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新风进风风阀关闭、排风出风风阀关闭,循环风阀打开,使得从排风进风口进入的室内的空气通过循环风道、新风出风口回到室内,以实现所述内循环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除湿模式,所述按照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所述第一换热器实现冷凝器功能,所述第三换热器实现蒸发器功能,新风进风风阀关闭、排风出风风阀关闭,循环风阀打开,使得从排风进风口进入的室内的空气经过所述第三换热器除湿后进入循环风道,然后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加热后通过新风出风口回到室内,以实现所述除湿模式。
11.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当前运行模式;
控制模块,用于按照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
若确定出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所述制冷模式包括免费制冷模式和辅助制冷模式,所述按照当前运行模式对应的控制策略,控制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包括:
实时获取新风进风口的温度、排风进风口的温度;
计算所述新风进风口的温度与所述排风进风口的温度之差,得到第一差值;
将所述第一差值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停止运行,使得所述新风风道与所述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免费制冷模式;
若所述第一差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控制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停止运行,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四换热器运行,使得所述第一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与所述新风风道进行热交换,所述第四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与所述排风风道进行热交换,以实现辅助制冷模式。
12.一种空气处理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相连接的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973631.4A 2019-10-14 2019-10-14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Active CN1107153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3631.4A CN110715364B (zh) 2019-10-14 2019-10-14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3631.4A CN110715364B (zh) 2019-10-14 2019-10-14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5364A CN110715364A (zh) 2020-01-21
CN110715364B true CN110715364B (zh) 2023-10-27

Family

ID=69211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73631.4A Active CN110715364B (zh) 2019-10-14 2019-10-14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153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40976A (zh) * 2020-01-17 2020-05-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4576743A (zh) * 2020-11-30 2022-06-03 南京佳力图机房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高热天气的间接蒸发冷机组
CN112413739A (zh) * 2020-12-01 2021-02-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4110984B (zh) * 2021-11-24 2023-04-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新风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存储介质
CN114183830B (zh) * 2021-12-03 2023-11-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4151860B (zh) * 2021-12-03 2023-01-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4322104B (zh) * 2021-12-29 2023-12-26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除湿一体机
WO2023124066A1 (zh) * 2021-12-29 2023-07-06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有限公司 新风一体机
CN115419975A (zh) * 2022-08-25 2022-12-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72939A (ja) * 1993-03-17 1994-09-27 Ebara Corp 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方法
JPH06272937A (ja) * 1993-03-17 1994-09-27 Ebara Corp 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0220877A (ja) * 1999-01-29 2000-08-08 Daikin Ind Ltd 換気空調機
JP2004243873A (ja) * 2003-02-13 2004-09-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車両用換気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2006194570A (ja) * 2004-07-06 2006-07-27 Ebar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 Systems Co Ltd 空調機及び空調システム
KR100816042B1 (ko) * 2007-06-07 2008-03-24 주식회사 구성에스앤씨 이중 회로 히트펌프를 이용한 열회수 환기장치
KR20090129169A (ko) * 2008-06-12 2009-12-16 (주)이에스 열회수 환기장치가 결합된 가변형 히트펌프 냉난방 시스템및 그 운용방법
JP2010160533A (ja) * 2009-01-06 2010-07-22 Panasonic Corp サーバ収納装置
JP2010249485A (ja) * 2009-03-24 2010-11-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1995062A (zh) * 2010-11-09 2011-03-30 帝思迈环境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全热回收的调湿新风热泵
KR20110076737A (ko) * 2009-12-29 2011-07-06 금호산업주식회사 냉난방 기능이 일체화된 전열교환 환기시스템
CN102425822A (zh) * 2011-09-02 2012-04-25 张洪 新风空调
CN102538091A (zh) * 2012-01-04 2012-07-04 宁波东大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多通道组合新风净化机
CN102939504A (zh) * 2010-06-11 2013-02-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换气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512093A (zh) * 2013-10-11 2014-01-15 无锡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带独立除湿功能的超低能耗住宅用空气调节机组
CN103968464A (zh) * 2014-05-14 2014-08-06 金洪文 空调型新风换气机
KR101560192B1 (ko) * 2014-11-12 2015-10-14 주식회사 휴앤텍 바이패스 운전이 가능한 열회수 환기장치
CN105444310A (zh) * 2015-12-30 2016-03-30 丛旭日 一种双板双冷源智能新风机组
CN105465994A (zh) * 2014-09-26 2016-04-06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全热交换器及其控制装置、控制方法
CN205156237U (zh) * 2015-11-30 2016-04-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全热交换型新风机
CN105953352A (zh) * 2016-05-18 2016-09-21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全热交换器、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07143945A (zh) * 2017-05-15 2017-09-08 东南大学 一种联控温度和co2的多风道恒湿新风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7178836A (zh) * 2017-07-03 2017-09-19 北京致绿室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双热交换芯的新风除湿***
WO2017193613A1 (zh) * 2016-05-10 2017-11-16 南通华信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严寒地区的热泵型排风热回收新风空调机组
CN207146794U (zh) * 2017-07-13 2018-03-27 国安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装置
CN108167990A (zh) * 2018-02-09 2018-06-15 无锡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被动房用整体式新风空调除湿一体机
CN108662714A (zh) * 2018-05-17 2018-10-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空气能热泵热回收独立新风机组
CN109163395A (zh) * 2018-08-31 2019-01-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81578A (zh) * 2019-04-16 2019-08-02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的带旁通管道的热交换器及控制方法
CN110285505A (zh) * 2019-06-28 2019-09-27 上海海尔众智坊创客空间管理有限公司 室内环境调节设备及控制方法
CN211084270U (zh) * 2019-10-14 2020-07-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处理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72939A (ja) * 1993-03-17 1994-09-27 Ebara Corp 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方法
JPH06272937A (ja) * 1993-03-17 1994-09-27 Ebara Corp 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0220877A (ja) * 1999-01-29 2000-08-08 Daikin Ind Ltd 換気空調機
JP2004243873A (ja) * 2003-02-13 2004-09-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車両用換気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2006194570A (ja) * 2004-07-06 2006-07-27 Ebar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 Systems Co Ltd 空調機及び空調システム
KR100816042B1 (ko) * 2007-06-07 2008-03-24 주식회사 구성에스앤씨 이중 회로 히트펌프를 이용한 열회수 환기장치
KR20090129169A (ko) * 2008-06-12 2009-12-16 (주)이에스 열회수 환기장치가 결합된 가변형 히트펌프 냉난방 시스템및 그 운용방법
JP2010160533A (ja) * 2009-01-06 2010-07-22 Panasonic Corp サーバ収納装置
JP2010249485A (ja) * 2009-03-24 2010-11-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KR20110076737A (ko) * 2009-12-29 2011-07-06 금호산업주식회사 냉난방 기능이 일체화된 전열교환 환기시스템
CN102939504A (zh) * 2010-06-11 2013-02-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换气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95062A (zh) * 2010-11-09 2011-03-30 帝思迈环境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全热回收的调湿新风热泵
CN102425822A (zh) * 2011-09-02 2012-04-25 张洪 新风空调
CN102538091A (zh) * 2012-01-04 2012-07-04 宁波东大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多通道组合新风净化机
CN103512093A (zh) * 2013-10-11 2014-01-15 无锡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带独立除湿功能的超低能耗住宅用空气调节机组
CN103968464A (zh) * 2014-05-14 2014-08-06 金洪文 空调型新风换气机
CN105465994A (zh) * 2014-09-26 2016-04-06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全热交换器及其控制装置、控制方法
KR101560192B1 (ko) * 2014-11-12 2015-10-14 주식회사 휴앤텍 바이패스 운전이 가능한 열회수 환기장치
CN205156237U (zh) * 2015-11-30 2016-04-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全热交换型新风机
CN105444310A (zh) * 2015-12-30 2016-03-30 丛旭日 一种双板双冷源智能新风机组
WO2017193613A1 (zh) * 2016-05-10 2017-11-16 南通华信中央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严寒地区的热泵型排风热回收新风空调机组
CN105953352A (zh) * 2016-05-18 2016-09-21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全热交换器、控制装置、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07143945A (zh) * 2017-05-15 2017-09-08 东南大学 一种联控温度和co2的多风道恒湿新风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7178836A (zh) * 2017-07-03 2017-09-19 北京致绿室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双热交换芯的新风除湿***
CN207146794U (zh) * 2017-07-13 2018-03-27 国安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装置
CN108167990A (zh) * 2018-02-09 2018-06-15 无锡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被动房用整体式新风空调除湿一体机
CN108662714A (zh) * 2018-05-17 2018-10-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空气能热泵热回收独立新风机组
CN109163395A (zh) * 2018-08-31 2019-01-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81578A (zh) * 2019-04-16 2019-08-02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的带旁通管道的热交换器及控制方法
CN110285505A (zh) * 2019-06-28 2019-09-27 上海海尔众智坊创客空间管理有限公司 室内环境调节设备及控制方法
CN211084270U (zh) * 2019-10-14 2020-07-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气处理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5364A (zh) 2020-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15364B (zh)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10645636B (zh) 新风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1306646B (zh) 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09959076B (zh) 一种房间温控通风***及其控制方法
CN111322722B (zh) 一种利用电辅热改善除霜和除湿效果的热泵型空调器
CN106403143B (zh) 温湿度独立处理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8286755A (zh) 一种自带冷源的空气处理机组
JPH07310964A (ja) 空気調和機
WO2020244207A1 (zh) 空调***
JP4723911B2 (ja) 空調機及び空調システム
CN211084270U (zh) 空气处理设备
CN104566720A (zh) 一种精密机房空调压缩机氟泵制冷循环***
CN208090865U (zh) 一种带独立新风的多联式空调热泵***
CN110726188B (zh)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6839354B (zh) 一种内循环热回收新风机组
CN114198808A (zh) 一种再热型被动式环控一体机机组
CN211551854U (zh) 空气处理设备
CN116293959A (zh) 带全热交换器的热泵热回收型新风除湿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4353181A (zh) 具有热回收功能的空调机组及其模式控制方法和设备
CN210801397U (zh) 新风空调
CN108317650B (zh) 一种带独立新风的多联式空调热泵***
CN217540873U (zh) 一种再热型被动式环控一体机机组
CN215637585U (zh) 一种温湿度独立处理节能型净化空调***
CN213480450U (zh) 一种双热回收毛细管辐射***
CN217082770U (zh) 无水地暖空调装置及其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