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78806B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78806B
CN110678806B CN201880035140.9A CN201880035140A CN110678806B CN 110678806 B CN110678806 B CN 110678806B CN 201880035140 A CN201880035140 A CN 201880035140A CN 110678806 B CN110678806 B CN 1106788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rystal layer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514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78806A (zh
Inventor
乾阳至
榎本弘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678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88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788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88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being coupled 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8Arrangements of plural sources, e.g. multi-colou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71Cells with varying thickness of the liquid crystal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91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source relative to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45Insulating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02F1/13396Spacers having different siz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具备:LED(16);导光板(18),其外周端面的至少一部分成为供来自LED(16)的光入射的入光端面(18a)而一对板面的任一方成为使光射出的出光板面(18b);液晶面板(11),其在一对基板(11a、11b)之间夹设液晶层(11c)并利用从出光板面(18b)射出的光显示图像;第一显示部(22),其位于液晶面板(11)中的相对远离LED(16)的一侧而液晶层(11c)的厚度相对大;以及第二显示部(23),其位于液晶面板(11)中的相对接近LED(16)的一侧而至少一部分的液晶层(11c)的厚度相对小。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公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结构。该专利文献1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构成为通过对由背光源产生的亮度不均进行测定,并按每个像素调整彩色滤光片的膜厚,从而缓和背光源的亮度不均,减少显示面整体的亮度不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413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彩色滤光片的膜厚根据显示面的位置变化,因此导致根据显示面的位置而色调产生差别,恐怕视认出颜色不均。另一方面,专利文献1针对层叠形成由相对于彩色滤光片以相等分量配合有R、G、B的着色染料的灰色的着色染料构成的透过光量调整层的结构也进行公开,但存在为了追加透过光量调整层而制造成本变高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抑制颜色不均,并实现低成本化。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光源;导光板,其外周端面的至少一部分成为供来自上述光源的光入射的入光端面而一对板面的任一方成为使光射出的出光板面;显示面板,其在一对基板之间夹设液晶层并利用从上述出光板面射出的光显示图像;第一显示部,其位于上述显示面板中的相对远离上述光源的一侧而上述液晶层的厚度相对大;以及第二显示部,其位于上述显示面板中的相对接近上述光源的一侧而至少一部分的上述液晶层的厚度相对小。
这样,从光源发出的光若向导光板的入光端面入射,则在导光板内传播后从出光板面射出,用于显示面板的图像的显示。若从导光板的出光板面射出的光在导光板内传播的过程中充分混合,则虽亮度、色度均匀化,但若混合不充分,则产生亮度不均、颜色不均。对于导光板的出光板面中的相对接近光源的区域和相对远离光源的区域而言,具有前者射出光更容易产生亮度不均、颜色不均的趋势。因此,对于显示面板中的相对接近光源的一侧而言,主要利用来自出光板面中的相对接近光源的区域的射出光而显示图像,因此若与显示面板中的相对远离光源的一侧相比,则具有容易视认亮度不均、颜色不均的趋势。
在这点上,位于显示面板中的相对远离光源的一侧并将来自导光板的出光板面中的相对远离光源的区域的射出光用于显示的第一显示部除了本来难以视认亮度不均、颜色不均之外,还液晶层的厚度相对大而透光率相对高,获得足够的亮度。另一方面,位于显示面板中的相对接近光源的一侧并将来自导光板的出光板面中的相对接近光源的区域的射出光用于显示的第二显示部由于至少一部分的液晶层的厚度相对小而透光率相对低,所以即便用于显示的导光板的射出光产生亮度不均、颜色不均,也难以视认该亮度不均、颜色不均。根据以上内容,充分确保整体的亮度并且得到较高的显示品质。而且,与如以往那样在调整彩色滤光片的膜厚的情况下容易产生颜色不均相比,原理上难以产生颜色不均,而且与如以往那样追加透过光量调整层的情况相比,不需要这样的层的追加,因此可实现低成本化。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优选以下的结构。
(1)上述光源沿着上述入光端面多个隔开间隔以一列排列配设,上述第二显示部具备:至少具有多个上述光源的排列方向上配置与上述光源一致的部分而上述液晶层的厚度相对小的光源配置显示部、和上述排列方向上配置与上述光源不一致而上述液晶层的厚度相对大的光源非配置显示部。对于第二显示部中的至少具有多个光源的排列方向上配置与光源一致的部分的光源配置显示部而言,从导光板的出光板面供给的光量容易过度且容易被视认为明亮部,相对于此,对于第二显示部中的排列方向上配置与光源不一致的光源非配置显示部而言,具有从导光板的出光板面供给的光量容易不足且容易视认为暗部的趋势。在这一点上,如上述那样光源配置显示部由于液晶层的厚度相对小而透光率相对低,所以即便从导光板的出光板面供给的光量容易过度也难以被视认为明亮部。另一方面,光源非配置显示部由于液晶层的厚度相对大而透光率相对高,所以即便从导光板的出光板面供给的光量容易不足也难以被视认为暗部。根据以上内容,在第二显示部的光源配置显示部与光源非配置显示部之间难以产生亮度差,因此显示品质更加优异。
(2)上述光源非配置显示部的上述液晶层的厚度与上述第一显示部相同。这样,光源非配置显示部更加难以被视认为暗部。并且,在光源非配置显示部和第一显示部中,能够令用于保持液晶层的厚度的构造共用化。
(3)上述第一显示部的上述液晶层的厚度成为透光率为最大时的值。这样,通过以使与第二显示部相比相对远离光源的配置的第一显示部的透光率成为最大的方式设定液晶层的厚度的值,从而显示面板所显示的图像所涉及的亮度最大限提高。
(4)上述显示面板具有:以贯穿上述液晶层的形式配设并夹设于上述一对基板之间的间隔件,上述间隔件至少包括:配设于上述第一显示部而高度相对大的第一间隔件、和在上述第二显示部的至少一部分配设而高度相对小的第二间隔件。这样,假设与通过使在一对基板的至少任一方配设的绝缘膜的膜厚在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中不同来调整液晶层的厚度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5)上述显示面板具有:在上述一对基板的至少任一方配设的绝缘膜,上述绝缘膜至少具有:配设于上述第一显示部而膜厚相对小的第一绝缘部、和配设于上述第二显示部的至少一部分而膜厚相对大的第二绝缘部。这样,能够将一对基板之间的间隔保持为恒定。因此,在一对基板中的第一显示部与第二显示部的边界位置难以产生形变,因此例如难以视认出使用者用手指按压了显示面板的情况下伴随着所谓的淤积而产生的显示不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颜色不均,并实现低成本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所具备的液晶面板和柔性基板的连接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图2是构成液晶面板的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的俯视图。
图3是液晶显示装置所具备的背光源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剖视图。
图5是将背光源装置的LED附近放大的平剖视图。
图6是液晶面板的第一显示部(LED非配置显示部)的剖视图。
图7是液晶面板的第二显示部的LED配置显示部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液晶面板的从Y1端至Y2端为止的液晶层的厚度所涉及的分布的坐标图。
图9是表示液晶面板的从X1至X2为止的液晶层的厚度所涉及的分布的坐标图。
图10是表示液晶面板的液晶层所涉及的延迟与绿色光的透光率的关系的坐标图。
图11是表示液晶面板的液晶层所涉及的延迟与蓝色光、绿色光以及红色光的透光率的关系的坐标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面板的第一显示部(LED非配置显示部)的剖视图。
图13是液晶面板的第二显示部的LED配置显示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11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液晶显示装置10进行例示。此外,各附图的一部分附图示出X轴、Y轴以及Z轴,以使各轴向成为各附图所示的方向的方式描绘。另外,将图2的上侧作为表侧,将该图下侧作为背侧。
如图1以及图3所示,液晶显示装置10作为整体成为纵长的方形,至少具备:具有能够显示图像的显示面11DS的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1、相对于液晶面板11配设于背侧并对液晶面板11照射用于显示的光的外部光源亦即背光源装置(照明装置)12。如图4所示,液晶面板11以及背光源装置12通过具有遮光性的框状的固定带10FT来固定。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10用于智能电话等便携式信息终端。因此,构成液晶显示装置10的液晶面板11的画面尺寸一般成为被分类为小型的大小(例如数英寸左右)。
如图1以及图4所示,液晶面板11至少具有:玻璃制的一对基板11a、11b,其几乎透明且具有优异的透光性;液晶层11c,其夹设于两基板11a、11b之间并包含伴随着电场施加而光学特性变化的物质亦即液晶分子;密封部11d,其通过包围液晶层11c并且夹设于一对基板11a、11b的外周端部之间来对液晶层11c进行密封;以及一对偏振板11e,其贴附于一对基板11a、11b的外表面。构成液晶面板11的一对基板11a、11b中的表侧(正面侧)成为CF基板(对置基板、公共基板)11a,背侧(背面侧)成为阵列基板(显示基板、有源矩阵基板、TFT基板)11b。液晶面板11具有:位于显示面11DS的中央侧并能够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有源区域)AA、和包围显示区域AA的边框状的非显示区域(非有源区域)NAA。图1中,单点划线表示显示区域AA的外形,比该单点划线靠外侧的区域成为非显示区域NAA。在阵列基板11b的非显示区域NAA安装有驱动器(驱动电路部)13以及柔性基板14,作为用于向显示区域AA供给各种信号的部件。此外,在两基板11a、11b的内表面侧分别形成有用于使液晶层11c所含的液晶分子取向的取向膜11f。
如图2所示,在阵列基板11b的显示区域AA的内表面侧(液晶层11c侧、与CF基板11a对置的对置面侧),作为开关元件的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11g以及像素电极11h每多个以矩阵状排列设置,并且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多根栅极布线11i和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多根源极布线(第二布线)11j以包围上述TFT11g以及像素电极11h的周围的方式配设。像素电极11h例如由ITO(Indium Tin Oxide)等透明电极材料构成,以充满由栅极布线11i和源极布线11j围起的区域的形式俯视成为纵长的方形(矩形状)。通过TFT11g对该像素电极11h充电规定电位(具体而言,基于向源极布线11j供给的信号的电位)。另外,如图6所示,在阵列基板11b的显示区域AA的内表面侧设置有栅极绝缘膜11k、层间绝缘膜11q、平坦化膜11l等绝缘膜。此外,也能够在阵列基板11b与栅极布线11i并行地设置横穿像素电极11h的辅助电容布线(未图示)。
如图6所示,在CF基板11a的显示区域AA的内表面侧(液晶层11c侧、与阵列基板11b对置的对置面侧)设置有呈现红色(R)、绿色(G)、蓝色(B)的三色的彩色滤光片(着色部)11m。彩色滤光片11m通过相互呈现不同颜色的结构沿着栅极布线11i(X轴方向)反复多个排列并且它们沿着源极布线11j(大体Y轴方向)延伸,从而作为整体以条纹状排列。上述彩色滤光片11m成为俯视时与阵列基板11b侧的各像素电极11h重叠的配置。X轴方向上相连而相互呈现不同颜色的彩色滤光片11m成为其边界(色边界)与源极布线11j以及下述的遮光部11n重叠的配置。在该液晶面板11中,沿着X轴方向排列的R、G、B的彩色滤光片11m、和与各彩色滤光片11m对置的三个像素电极11h分别构成三色的像素部PX。而且,在该液晶面板11中,通过沿着X轴方向相邻的R、G、B的三色的像素部PX构成能够进行规定灰度的彩色显示的显示像素。
如图6所示,在CF基板11a的内表面侧的显示区域AA形成有遮挡光的遮光部(像素间遮光部、黑矩阵)11n。遮光部11n以分隔相邻的像素部PX(像素电极11h)之间的方式平面形状成为大致格子状,与像素电极11h重叠的部分开口。遮光部11n为了防止光在相邻的像素部PX之间交络并确保各像素部PX的灰度的独立性而发挥功能,特别是沿着源极布线11j延伸的部分防止呈现不同颜色的像素部PX之间的混色。遮光部11n成为俯视时与阵列基板11b侧的栅极布线11i以及源极布线11j重叠的配置。
如图6所示,在彩色滤光片11m的表面,与内侧重叠地设置有外敷膜(绝缘膜)11o。外敷膜11o由绝缘性材料构成,在CF基板11a的内表面遍及几乎全域以实体状形成,其膜厚等于或大于彩色滤光片11m的膜厚。在外敷膜11o的表面,与内侧重叠地设置有对置电极11p。对置电极11p遍及CF基板11a的内表面的几乎全域以实体状形成。对置电极11p由与像素电极11h相同的透明电极材料构成,总是保持为恒定的基准电位。因此,若伴随着驱动各TFT11g而将与各TFT11g连接的各像素电极11h充电,则在与各像素电极11h之间产生电位差。而且,液晶层11c所含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基于产生于对置电极11p与各像素电极11h之间的电位差而变化,伴随于此,透过光的偏振光状态变化,进而液晶面板11的透过光量按各像素PX被分别独立地控制,并且显示规定的彩色图像。
如图6所示,上述那样的结构的液晶面板11具有夹设于一对基板11a、11b之间并用于保持该间隔的间隔件(光间隔件)15。间隔件15在液晶面板11中的由密封部11d围起的区域(主要是显示区域AA)配设。间隔件15通过成为在CF基板11a以从取向膜11f朝向阵列基板11b侧贯穿液晶层11c的形式突出的柱状并且该突出前端部与对置的阵列基板11b侧的取向膜11f抵接,从而能够在显示区域AA中将一对基板11a、11b之间的间隔换句话说液晶层11c的厚度(单元间隙、膜厚)保持为恒定。间隔件15的突出高度(在显示面11DS的法线方向上的尺寸)与液晶层11c的厚度几乎相等。间隔件15在显示区域AA中多个具有规则性而分散配置,具体而言成为与例如遮光区域亦即源极布线11j的一部分(像素部PX的Y轴方向上的中央位置附近)重叠的配置(参照图2)。间隔件15例如由几乎透明的感光性树脂材料构成,通过在制造工序中利用已知的光刻法在CF基板11a图案化而形成。
接下来,对背光源装置12进行说明。如图3以及图4所示,背光源装置12至少具备:作为光源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16、安装有LED16的LED基板(光源基板)17、对来自LED16的光进行导光的导光板18、层叠配置于导光板18的表侧的光学片(光学构件)19、层叠配置于导光板18的背侧的反射板(反射构件)20、以及包围LED16、导光板18以及光学片19等的框状的框架21。该背光源装置12成为LED16的光相对于导光板18在Y轴方向(长边方向)上仅从单侧入光的单侧入光类型的边缘光型(侧光型)。接着,对背光源装置12的各结构部件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3以及图4所示,LED16成为在固定于LED基板17的基板部上通过密封件对LED芯片进行密封的结构。LED16成为LED芯片例如以蓝色光单色发光的结构,并通过在密封件分散配合有荧光体(黄色荧光体、绿色荧光体、红色荧光体等)而作为整体产生白色光。LED16成为与安装于LED基板17的面邻接的面为发光面16a的所谓的侧面发光型。
如图3以及图4所示,LED基板17相对于框架21以及导光板18配设于表侧,并在它们与液晶面板11之间夹设的形式配设。LED基板17为绝缘材料制且成为具有可挠性的半透明的薄片状(片状),作为一个例子,带黄色调的结构较多。LED基板17由沿着X轴方向(入光端面18a的长边方向)延伸而多个(图3中15个)LED16以隔开间隔排列的形式分别安装的LED安装部17a、和从LED安装部17a沿着Y轴方向向框架21外引出的引出部17b构成。在LED基板17的背侧的面,多个LED16以在X轴方向上隔开间隔配置的方式表面安装,并且将用于对各LED16供电的布线(未图示)图案化。
导光板18成为几乎透明的合成树脂材料(例如PMMA等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等),折射率比空气充分高。如图3以及图4所示,导光板18与液晶面板11相同成为纵长的板状并以由框架21将其周围围起的形式收容,并且配设于液晶面板11以及光学片19的正下方位置,其长边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短边方向与Y轴方向一致,厚度方向与各附图的Z轴方向一致。对于导光板18而言,其外周端面中的一方(图4所示的左侧)的短边侧的端面与LED16成为对置状而成为供来自LED16的光入射的入光端面(光源对置端面)18a。该入光端面18a与LED16的发光面16a并行,并且沿着X轴方向(LED16的排列方向)直线延伸。对于导光板18而言,表背一对板面中的朝向表侧(液晶面板11侧)的板面成为使光朝向液晶面板11射出的出光板面18b,朝向背侧的板面成为与出光板面18b相反一侧的出光相反板面18c。出光板面18b与液晶面板11的板面(显示面11DS)并行地隔着下述的光学片19与液晶面板11的板面成为对置状。根据这样的结构,导光板18具有以下功能,使从LED16沿着Y轴方向发出的光从入光端面18a导入,并且使该光在内部传播后沿着Z轴方向立起而从出光板面18b朝向光学片19以及液晶面板11侧(表侧、光射出侧)射出。
如图4所示,光学片19通过以夹设于液晶面板11与导光板18之间的形式配设,从而一边使来自导光板18的射出光透过一边对该透过光赋予规定的光学作用并且使其朝向液晶面板11射出。光学片19具备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三个),作为其具体的种类,例如存在扩散板、透镜片(棱镜片)、反射型偏振光片等,能够从这些中适当地选择使用。
如图4所示,反射板20以覆盖导光板18的出光相反板面18c的形式配设。反射板20光反射性优异,能够使从导光板18的出光相反板面18c漏出的光朝向表侧(出光板面18b侧)高效地立起。反射板20具有比导光板18大一圈的外形,其一方的短边侧的端部以比入光端面18a向LED16侧突出的形式配设。
框架21成为表面呈现白色的合成树脂制(例如聚碳酸酯制),如图3以及图4所示,外形形成为比导光板18大一圈的框状。框架21以一并包围多个LED16以及导光板18等的形式配设。在框架21的表侧的面,固定有已叙述的具有遮光性的固定带10FT的下表面侧的粘接材料,由此经由固定带10FT相对于液晶面板11固定有框架21。
然而,如图3以及图4所示,若从导光板18的出光板面18b射出的光在导光板18内传播的过程中充分混合,则亮度、色度均匀化,但若混合不充分,则产生亮度不均、颜色不均。若关于该颜色不均进行补充,则安装于LED基板17的多个LED16可包含发出光所涉及的色度不同的结构,色度不同的发出光彼此未充分混合,从而产生颜色不均。对于导光板18的出光板面18b中的相对接近LED16的区域(具体而言,具有入光端面18a的短边侧的一端部亦即入光侧端部18E)和相对远离LED16的区域(具体而言,除去上述入光侧端部18E之外的大部分)而言,具有前者换句话说入光侧端部18E射出光容易产生亮度不均、颜色不均的趋势。因此,对于液晶面板11中的相对接近LED16的一侧而言,主要利用来自出光板面18b中的相对接近LED16的区域亦即入光侧端部18E的射出光而显示图像,因此与液晶面板11中的相对远离LED16的一侧相比,具有容易视认出亮度不均、颜色不均的趋势。
因此,如图6~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面板11具有:位于相对远离LED16的一侧且液晶层11c的厚度T1相对大的第一显示部22、和位于相对接近LED16的一侧而至少一部分(后述的LED配置显示部)的液晶层11c的厚度T2相对小的第二显示部23。此外,图8概略地表示液晶面板11的第一显示部22以及第二显示部23的液晶层11c的厚度所涉及的分布,该图的纵轴表示液晶层11c的厚度,横轴表示Y轴方向上的位置(图4所示的Y1端以及Y2端)。
如图6以及图8所示,第一显示部22由俯视时与液晶面板11中的导光板18中的除去入光侧端部18E之外的大部分重叠的部分构成,利用来自导光板18的出光板面18b中的相对远离LED16的区域换句话说入光侧端部18E以外的部分的射出光进行显示。换句话说,第一显示部22利用来自导光板18的出光板面18b的射出光中的难以产生亮度不均、颜色不均的射出光进行显示,因此本来使用者难以视认出亮度不均、颜色不均。除此以外,第一显示部22由于液晶层11c的厚度T1相对大而透光率相对高,所以能够充分确保显示面11DS的整体的亮度。另一方面,如图7以及图8所示,第二显示部23由俯视时液晶面板11中的与导光板18的入光侧端部18E重叠的部分构成,利用来自导光板18的出光板面18b中的相对接近LED16的区域亦即入光侧端部18E的射出光进行显示。换句话说,第二显示部23利用来自导光板18的出光板面18b的射出光中的容易产生亮度不均、颜色不均的射出光进行显示,但至少一部分的液晶层11c的厚度T2相对小而透光率相对低,因此使用者能够难以视认出来自出光板面18b的射出光所产生的亮度不均、颜色不均。根据以上内容,充分确保整体的亮度并且得到较高的显示品质。而且,与如以往那样在调整彩色滤光片的膜厚的情况下容易产生颜色不均相比,原理上难以产生颜色不均,而且与如以往那样追加透过光量调整层的情况相比,不需要这样的层的追加,因此可实现低成本化。
此处,使用图10以及图11对液晶层11c的厚度和透光率的关系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液晶面板11的液晶层11c所涉及的延迟与相对于亮度的贡献最高的绿色光(波长为550nm的光)的透光率的关系的坐标图,图11是表示液晶面板11的液晶层11c所涉及的延迟与蓝色光(波长为460nm的光)、绿色光以及红色光(波长为620nm的光)的透光率的关系的坐标图。图10以及图11的纵轴表示透光率(单位“%”),横轴表示液晶层11c所涉及的延迟(单位“nm”)。在将液晶层11c所涉及的延迟设为δ,将液晶层11c所涉及的折射率各向异性设为Δn,将液晶层11c的厚度设为d时,“δ=Δn·d”成立。在本实施方式中,Δn例如为“0.1”的恒定值,因此液晶层11c所涉及的延迟主要取决于液晶层11c的厚度。根据图10,在延迟(液晶层11c的厚度)采取规定的值“A”时透光率成为最大值,延迟(液晶层11c的厚度)比规定的值“A”大或小,透光率均比最大值变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显示部22的液晶层11c的厚度T1是将延迟的值设为“A”时的值,由此,第一显示部22的绿色光的透光率最大化。由此,液晶面板11的显示面11DS所显示的图像所涉及的亮度以最大限提高。另一方面,第二显示部23的液晶层11c的厚度T2比上述的第一显示部22的液晶层11c的厚度T1小,因此第二显示部23的液晶层11c的延迟的值比上述的“A”小。因此,第二显示部23的绿色光的透光率比第一显示部22的绿色光的透光率低。由此,在第二显示部23中,难以视认亮度不均、颜色不均。此外,根据图10,具有在液晶层11c的厚度比“T1”大的情况下透光率也降低的趋势,但具有液晶层11c的厚度越大则液晶层11c的响应速度越降低的趋势,因此使液晶层11c的厚度比“T1”大在实用上困难。
根据图11,在与绿色光的透光率的比较中,红色光的透光率具有大致变高的趋势,相对于此,蓝色的透光率具有大致变低的趋势。如上述那样第二显示部23的液晶层11c的延迟的值比第一显示部22的液晶层11c的延迟的值亦即“A”小,因此第二显示部23的绿色光以及红色光的透光率虽比第一显示部22低,但第二显示部23的蓝色光的透过率比第一显示部22高。换句话说,第二显示部23的透过光容易带有蓝色调。此处,向导光板18的入光端面18a入射的光包括从LED16的发光面16a直接入射的光和在入光端面18a等一次反射后再次入射的光,与后者相关,也包括使呈现黄色调的LED基板17透过的结构。即便在透过LED基板17而带有黄色调的光入射至入光端面18a并从入光侧端部18E的出光板面18b射出的情况下,也由于该带有黄色调的光在第二显示部23透过的过程中带有作为黄色的补色的蓝色调,因此第二显示部23的射出光白色化而难以带有特定的色调。根据以上内容,在第一显示部22和第二显示部23中射出光难以产生颜色不均。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液晶面板11的第一显示部22和第二显示部23中,为了使液晶层11c的厚度T1、T2不同,而使用于保持厚度T1、T2的构造物亦即间隔件15的高度不同。换句话说,间隔件15至少包括配设于第一显示部22而高度相对大的第一间隔件24、和配设于第二显示部23而高度相对小的第二间隔件25。第一间隔件24的高度与第一显示部22的液晶层11c的厚度T1几乎相等。第二间隔件25的高度与第二显示部23的液晶层11c的厚度T2几乎相等。这样,通过在第一显示部22和第二显示部23中使间隔件15的高度不同,从而调整液晶层11c的厚度,因此假设与通过使在一对基板11a、11b中的CF基板11a配设的外敷膜的膜厚在第一显示部22和第二显示部23中不同来调整液晶层11c的厚度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如图5~图7以及图9所示,第二显示部23具备:至少具有在X轴方向(多个LED16的排列方向)上配置与LED16一致的部分而液晶层11c的厚度T2相对小的LED配置显示部(光源配置显示部)26、和在X轴方向上配置与LED16不一致(偏移)而液晶层11c的厚度T3相对大的LED非配置显示部(光源非配置显示部)27。此外,图6表示第一显示部22的剖面,但也表示第二显示部23的LED非配置显示部27的剖面。另外,图9概略地表示液晶面板11的第二显示部23的液晶层11c的厚度所涉及的分布,该图的纵轴表示液晶层11c的厚度,横轴表示X轴方向上的位置(图5所示的X1以及X2)。
如图5所示,对第二显示部23照射用于显示的光的导光板18的入光侧端部18E在X轴方向上配置与LED16一致的部分、和不一致的部分中从LED16供给的光量存在差异,前者供给光量容易过度,相对于此,后者容易供给光量不足。第二显示部23中的LED配置显示部26主要利用从导光板18的入光侧端部18E中的X轴方向上配置与LED16一致的部分的出光板面18b供给的光,因此存在供给光量容易过度且容易视认为明亮部的趋势。相对于此,第二显示部23中的LED非配置显示部27主要利用从导光板18的入光侧端部18E中的X轴方向上配置与LED16不一致的部分的出光板面18b供给的光,因此存在供给光量容易不足且容易视认为暗部的趋势。在这一点上,如上述那样对于LED配置显示部26而言,液晶层11c的厚度T2相对小而透光率相对低,因此即便从导光板18的入光侧端部18E中的X轴方向上配置与LED16一致的部分的出光板面18b供给的光量容易过度也难以视认为明亮部。另一方面,LED非配置显示部27由于液晶层11c的厚度T3相对大而透光率相对高,因此即便从导光板18的入光侧端部18E中的X轴方向上配置与LED16不一致的部分的出光板面18b供给的光量容易不足,也难以视认为暗部。根据以上,在第二显示部23的LED配置显示部26与LED非配置显示部27之间难以产生亮度差,因此显示品质更加优异。特别是,对于LED非配置显示部27而言,液晶层11c的厚度T3与第一显示部22的液晶层11c的厚度T1相同。这样,LED非配置显示部27更难以被视认为暗部。并且,在LED非配置显示部27和第一显示部22中,能够令用于保持液晶层11c的厚度的构造共用化。
如图6以及图7所示,第二显示部23所具备的第二间隔件25包括:配设于LED配置显示部26而高度相对小的LED配置显示部用间隔件25A、和配设于LED非配置显示部27而高度相对大的LED非配置显示部用间隔件25B。LED配置显示部用间隔件25A的高度与LED配置显示部26的液晶层11c的厚度T2几乎相等。LED非配置显示部用间隔件25B的高度与LED非配置显示部27的液晶层11c的厚度T3几乎相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在LED非配置显示部27和第一显示部22中液晶层11c的厚度T1、T3相等,因此在第一间隔件24和LED非配置显示部用间隔件25B中高度相等而它们成为共用构造。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0具备:LED(光源)16;导光板18,其外周端面的至少一部分成为供来自LED16的光入射的入光端面18a而一对板面的任一方成为使光射出的出光板面18b;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1,其在一对基板11a、11b之间夹设液晶层11c并利用从出光板面18b射出的光显示图像;第一显示部22,其位于液晶面板11中的相对远离LED16的一侧而液晶层11c的厚度T1相对大;以及第二显示部23,其位于液晶面板11中的相对接近LED16的一侧而至少一部分的液晶层11c的厚度T2相对小。
这样,从LED16发出的光若入射至导光板18的入光端面18a,则在导光板18内传播后从出光板面18b射出,在液晶面板11的图像的显示中利用。若从导光板18的出光板面18b射出的光在导光板18内传播的过程中充分混合,则亮度、色度均匀化,但若混合不充分,则产生亮度不均、颜色不均。对于导光板18的出光板面18b中的相对接近LED16的区域和相对远离LED16的区域而言,具有前者射出光更容易产生亮度不均、颜色不均的趋势。因此,对于液晶面板11中的相对接近LED16的一侧而言,主要利用来自出光板面18b中的相对接近LED16的区域的射出光显示图像,因此与液晶面板11中的相对远离LED16的一侧相比,具有容易视认出亮度不均、颜色不均的趋势。
在这一点上,位于液晶面板11中的相对远离LED16的一侧而将来自导光板18的出光板面18b中的相对远离LED16的区域的射出光用于显示的第一显示部22除了本来难以视认亮度不均、颜色不均之外,液晶层11c的厚度T1相对大而透光率相对高,因此可得到足够的亮度。另一方面,位于液晶面板11中的相对接近LED16的一侧而将来自导光板18的出光板面18b中的相对接近LED16的区域的射出光用于显示的第二显示部23由于至少一部分的液晶层11c的厚度T2相对小而透光率相对低,因此即便用于显示的导光板18的射出光产生亮度不均、颜色不均,也难以视认出该亮度不均、颜色不均。根据以上内容,充分确保整体的亮度并且得到较高的显示品质。而且,与如以往那样在调整彩色滤光片的膜厚的情况下容易产生颜色不均相比,原理上难以产生颜色不均,而且与如以往那样追加透过光量调整层的情况相比,不需要这样的层的追加,因此可实现低成本化。
另外,LED16沿着入光端面18a多个隔开间隔以一列排列配设,第二显示部23具备:至少具有在多个LED16的排列方向上配置与LED16一致的部分而液晶层11c的厚度T2相对小的LED配置显示部(光源配置显示部)26、和在排列方向上配置与LED16不一致而液晶层11c的厚度T3相对大的LED非配置显示部(光源非配置显示部)27。对于第二显示部23中的至少具有多个LED16的排列方向上配置与LED16一致的部分的LED配置显示部26而言,从导光板18的出光板面18b供给的光量容易过度且容易被视认为明亮部,相对于此,对于第二显示部23中的排列方向上配置不与LED16一致的LED非配置显示部27而言,具有从导光板18的出光板面18b供给的光量容易不足且容易被视认为暗部的趋势。在这一点上,如上述那样LED配置显示部26由于液晶层11c的厚度T2相对小而透光率相对低,所以即便从导光板18的出光板面18b供给的光量容易过度也难以被视认为明亮部。另一方面,LED非配置显示部27由于液晶层11c的厚度T3相对大而透光率相对高,所以即便从导光板18的出光板面18b供给的光量容易不足也难以被视认为暗部。根据以上内容,在第二显示部23的LED配置显示部26与LED非配置显示部27之间难以产生亮度差,因此显示品质更优异。
另外,LED非配置显示部27的液晶层11c的厚度T3与第一显示部22相同。这样,LED非配置显示部27更加难以被视认为暗部。并且,在LED非配置显示部27和第一显示部22中,能够令用于保持液晶层11c的厚度T1、T3的构造共用化。
另外,第一显示部22的液晶层11c的厚度T1成为透光率为最大的值。这样,通过以使成为与第二显示部23相比相对远离LED16的配置的第一显示部22的透光率成为最大的方式设定液晶层11c的厚度T1的值,从而液晶面板11所显示的图像所涉及的亮度以最大限提高。
另外,液晶面板11具有:以贯穿液晶层11c的形式配设并夹设于一对基板11a、11b之间的间隔件15,间隔件15至少包括:配设于第一显示部22而高度相对大的第一间隔件24、和配设于第二显示部23的至少一部分而高度相对小的第二间隔件25。这样,假设与通过使在一对基板11a、11b的至少任一方配设的绝缘膜的膜厚在第一显示部22和第二显示部23中不同来调整了液晶层11c的厚度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第二实施方式>
根据图12或者图13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对调整液晶层111c的厚度的方式进行了变更的结构。此外,对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造、作用以及效果,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面板111中,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通过使一对基板111a、111b中的在CF基板111a配设的外敷膜111o的膜厚在第一显示部122和第二显示部123中不同,来进行液晶层111c的厚度T1、T2的调整。具体而言,外敷膜111o至少具有:配设于第一显示部122而膜厚T4相对小的第一绝缘部28、和配设于第二显示部123的至少一部分而膜厚T5相对大的第二绝缘部29。为了像这样使外敷膜111o包括相互膜厚T4、T5不同的第一绝缘部28和第二绝缘部29,在外敷膜111o成膜时,进行例如以将外敷膜111o的材料多次对CF基板111a涂覆的方式遍及CF基板111a的全域涂覆的作业和选择性地涂覆于第二绝缘部29的形成预定位置的作业即可。在第一显示部122中,第一绝缘部28的膜厚T4比第二绝缘部29的膜厚T5小,从而第一显示部122的液晶层111c的厚度T1比第二显示部123的液晶层111c的厚度T2大。另一方面,在第二显示部123中,通过使第二绝缘部29的膜厚T5比第一绝缘部28的膜厚T4大,从而第二显示部123的液晶层111c的厚度T2比第一显示部122的液晶层111c的厚度T1小。这样,能够恒定保持一对基板111a、111b之间的间隔。因此,在一对基板111a、111b中的第一显示部122与第二显示部123的边界位置难以产生形变,因此例如难以视认出使用者用手指按压了液晶面板111的情况下伴随着所谓的淤积而产生的显示不良。此外,多个间隔件115从彩色滤光片111m的表面朝向阵列基板111b侧突出,并且其高度无论液晶面板111的配置如何均全部相同。
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第二绝缘部29包括:配设于LED配置显示部126而膜厚T5相对大的LED配置显示部用第二绝缘部29A、和配设于LED非配置显示部127而膜厚T6相对小的LED非配置显示部用第二绝缘部29B。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LED非配置显示部127和第一显示部122中液晶层111c的厚度T1、T3相等,因此在第一绝缘部28和LED非配置显示部用第二绝缘部29B中膜厚T4、T6相等而它们成为共用构造。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液晶面板111具有:在一对基板111a、111b的至少任一方配设的外敷膜(绝缘膜)111o,外敷膜111o至少具有:配设于第一显示部122而膜厚T4相对小的第一绝缘部28、和配设于第二显示部123的至少一部分而膜厚T5相对大的第二绝缘部29。这样,能够将一对基板111a、111b之间的间隔保持为恒定。因此,由于在一对基板111a、111b中的第一显示部122与第二显示部123的边界位置难以产生形变,所以例如难以视认出使用者用手指按压了液晶面板111的情况下伴随着所谓的淤积而产生的显示不良。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定于通过上述叙述以及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以下那样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1)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第一显示部的液晶层的厚度设定为透光率成为最大值的值的情况,但第一显示部的液晶层的厚度也可以设定为透光率比最大值小那样的值。
(2)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第二显示部的LED非配置显示部的液晶层的厚度与第一显示部的液晶层的厚度相等的情况,但也能够使第二显示部的LED非配置显示部的液晶层的厚度比第一显示部的液晶层的厚度大、或小。
(3)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出在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的LED配置显示部中液晶层的厚度不连续变化(阶梯状变化)的情况,但也可以是,在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的LED配置显示部中液晶层的厚度连续地变化。
(4)在上述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示出通过使CF基板的外敷膜的膜厚变化来调整液晶层的厚度的情况,但也能够通过使阵列基板所具备的绝缘膜(平坦化膜等)的膜厚变化来调整液晶层的膜厚。
(5)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作为调整液晶层的厚度的方式而选择性地采用使间隔件的高度变化的方法和使CF基板的外敷膜的膜厚变化的方法的情况,但也能够并用这些方法。
(6)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侧面发光型的LED,但也能够将顶面发光型的LED用作光源。另外,也能够使用除LED以外的光源(有机EL等)。
(7)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例示出使导光板的外周端面的一方的短边侧的端面成为入光端面的单侧入光类型的背光源装置,但也可以是使导光板的外周端面的任一方的长边侧的端面成为入光端面的单侧入光类型的背光源装置。另外,也可以是使导光板的外周端面的一对长边侧的端面或者一对短边侧的端面分别成为入光端面的两侧入光类型的背光源装置。进一步而言,也可以是使导光板的外周端面的任意的三个端面分别成为入光端面的3边入光类型的背光源装置、使导光板的外周端面全部成为入光端面的4边入光类型的背光源装置。
(8)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液晶显示装置(液晶面板、背光源装置)的平面形状成为横长的方形的情况,但液晶显示装置的平面形状也可以是纵长的方形、正方形、长圆形状、椭圆形状、圆形、梯形、局部具有曲面的形状等。
(9)除了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以外,液晶显示装置的具体的用途等也能够适当地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0…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1、111…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1a、111a…CF基板(基板);11b、111b…阵列基板(基板);11c、111c…液晶层;11o、111o…外敷膜(绝缘膜);12…背光源装置(照明装置);15、115…间隔件;16…LED(光源);18…导光板;18a…入光端面;18b…出光板面;22、122…第一显示部;23、123…第二显示部;24…第一间隔件;25…第二间隔件;26、126…LED配置显示部(光源配置显示部);27、127…LED非配置显示部(光源非配置显示部);28…第一绝缘部;29…第二绝缘部;T1、T2、T3…厚度;T4、T5、T6…膜厚。

Claims (5)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源;
导光板,其外周端面的至少一部分成为供来自所述光源的光入射的入光端面而一对板面的任一方成为使光射出的出光板面;
显示面板,其在一对基板之间夹设液晶层并利用从所述出光板面射出的光显示图像;
第一显示部,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中的相对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且所述液晶层的厚度相对大;以及
第二显示部,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中的相对接近所述光源的一侧且至少一部分的所述液晶层的厚度相对小,
所述光源沿着所述入光端面多个隔开间隔以一列排列配设,
所述第二显示部具备:光源配置显示部,其至少具有利用从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端面中在多个所述光源的排列方向上配置与所述光源一致的部分的出光板面供给的光来进行显示的部分,且所述液晶层的厚度相对小;光源非配置显示部,其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端面中在所述排列方向上配置与所述光源不一致即偏移的部分的出光板面供给的光来进行显示的部分的所述液晶层的厚度相对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非配置显示部构成为所述液晶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一显示部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显示部构成为所述液晶层的厚度成为透光率为最大时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具有:以贯穿所述液晶层的形式配设并夹设于所述一对基板之间的间隔件,
所述间隔件至少包括:配设于所述第一显示部而高度相对大的第一间隔件和在所述第二显示部的至少一部分配设而高度相对小的第二间隔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在所述一对基板的至少任一方配设的绝缘膜,
所述绝缘膜至少具有:配设于所述第一显示部而膜厚相对小的第一绝缘部和配设于所述第二显示部的至少一部分而膜厚相对大的第二绝缘部。
CN201880035140.9A 2017-05-30 2018-05-23 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6788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06130 2017-05-30
JP2017106130 2017-05-30
PCT/JP2018/019777 WO2018221335A1 (ja) 2017-05-30 2018-05-23 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8806A CN110678806A (zh) 2020-01-10
CN110678806B true CN110678806B (zh) 2022-07-12

Family

ID=64455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5140.9A Active CN110678806B (zh) 2017-05-30 2018-05-23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62704B2 (zh)
CN (1) CN110678806B (zh)
WO (1) WO2018221335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66011A (ja) * 2004-03-16 2005-09-29 Sharp Corp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CN102193246A (zh) * 2010-03-10 2011-09-2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CN103472628A (zh) * 2013-08-30 2013-12-25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4050729A1 (ja) * 2012-09-28 2014-04-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87018A (ja) * 1994-09-20 1996-04-02 Casio Comput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341336A (ja) 2001-05-18 2002-11-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3839437B2 (ja) * 2004-02-09 2006-11-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モジュール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
KR102467877B1 (ko) * 2015-11-16 2022-11-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패널 및 그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66011A (ja) * 2004-03-16 2005-09-29 Sharp Corp 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CN102193246A (zh) * 2010-03-10 2011-09-2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
WO2014050729A1 (ja) * 2012-09-28 2014-04-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103472628A (zh) * 2013-08-30 2013-12-25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62704B2 (en) 2021-03-30
US20200124785A1 (en) 2020-04-23
WO2018221335A1 (ja) 2018-12-06
CN110678806A (zh) 2020-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21363B2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765647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light to liquid crystal panel
JP6130613B2 (ja) 表示装置
CN106873227B (zh) 显示装置
KR102019677B1 (ko) 표시 장치
WO2017022614A1 (ja) 表示装置
KR20170061312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190062654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US20200050048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040018991A (ko) 착색층 재료, 컬러 필터 기판, 전기 광학 장치 및 전자기기, 컬러 필터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및 전기 광학 장치의제조 방법
US10705276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US769708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9921430B2 (en) Display component including an alignment film having a thickness variation portion on a film forming control portion
US11194090B2 (en) Display device
JP2019186060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5368586B2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テレビ受信装置
WO2008084898A1 (en) Reflection-type display system
CN110678806B (zh) 显示装置
KR101513157B1 (ko) 백라이트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소자
WO2012056951A1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4754846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9067593A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KR102121321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7333943A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18070332A1 (ja) 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