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57777A - 一种风洞洞体堆载预压变形测量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洞洞体堆载预压变形测量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57777A
CN110657777A CN201910992685.5A CN201910992685A CN110657777A CN 110657777 A CN110657777 A CN 110657777A CN 201910992685 A CN201910992685 A CN 201910992685A CN 110657777 A CN110657777 A CN 110657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deformation
point
points
meas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9268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峰
田宝吉
赵栩欣
梁栋
曹江
王保栋
刘志强
周殷弘
马新春
嵇朵平
王洪超
谢冬文
王森基
鲍小鲁
秦靖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9268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577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57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77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32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the deformation in a soli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erodynamic Tests, Hydrodynamic Tests, Wind Tunnels, And Water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洞洞体堆载预压变形测量工艺,分别对风洞洞体施工的模板平面、竖向架体、架体基础进行布点测量。包括如下内容:模板平面布点原则、三角点变形测量法、竖向架体布点原则、架体基础布点原则等。该变形测量工艺可获得高精度、全方位堆载预压变形数值,为基础、架体和模板的变形分析提供了详细的分析数据,可在各种对混凝土浇筑变形精度要求高的建筑中推广使用。因此,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风洞洞体堆载预压变形测量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测量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风洞洞体堆载预压变形测量工艺。
背景技术
堆载预压是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之一,堆载预压法即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法。该方法通过在场地加载预压,使土体中的孔隙水沿排水板排出,逐渐固结,地基发生沉降,同时强度逐步提高。
堆载预压的原则:为模拟架体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变形,在支撑体系架体搭设过程中,通过采用预压堆载的方法消除支撑架的非弹性变形,并测出弹性变形的的量,最后通过支撑体系预起拱方式抵消弹性变形。
变形测量的实施:按照堆载预压的步骤可将变形测量分为:堆载前测量、堆载中测量、卸载后测量。按照测量位置的不同可将变形测量分为:模板平面测量、架体竖向测量、架体基础测量。
现行堆载预压技术大多目的仅为消除非弹性变形,对弹性变形的测量与控制基本不做重点考虑,国内暂无关于堆载预压变形测量的相关规范及技术指导文件,但对于位置度要求极高(位置度偏差≤3mm)的建筑物来说,弹性变形的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由于施工现场的情况复杂,软件模拟的弹性变形值的精度往往不能直接用于施工,每一段施工的堆载预压必须独立进行并独立测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洞洞体堆载预压变形测量工艺,主要解决现有软件模拟的弹性变形值的精度不高,堆载预压测量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风洞洞体堆载预压变形测量工艺,分别对风洞洞体施工的模板平面、竖向架体、架体基础进行布点测量;
(S1)对模板平面堆载预压变形量测量包括如下步骤:
(S10)由于架体搭设和建筑结构形式的不同,同一模板平面内不同结构位置的预压变形完全不同,选取相同结构点作为一组测量位置;
(S11)分别测量每组测量位置中的每个测量点的堆载预压变形量,总体变形量取每组测量位置的堆载预压变形量的平均值;
(S2)对竖向架体堆载预压变形量测量包括如下步骤:
(S20)在竖向架体的每节钢管上布设测量点;
(S21)分别测量每个测量点的堆载预压变形量,总体变形量取每个测量点的堆载预压变形量的平均值;
(S3)对架体基础堆载预压变形量测量包括如下步骤:
(S30)因架体上全部荷载均通过钢管传递至垫层,所以仅需测量钢管附近变形即可,以钢管底部为等边三角形中心,在架体基础上设置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点为测量点;
(S31)架体基础堆载预压变形量取三点平均值。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0)中,共选取三组测量位置,分别记为A组测量位置、B组测量位置、C组测量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A组测量位置为梁与梁相交处的模板角点位置,共4个测量位置,每个测量位置布设1个测量点,共4个测量点;在所述步骤(S11)中,A组测量位置总体变形量取各角点平均值。
进一步地,所述B组测量位置为每条模板边线在四等分点位置布设的测量位置,共12个测量位置,每个测量位置布设1个测量点,共12个测量点;在所述步骤(S11)中,B组测量位置总体变形量取各边线变形量平均值,各边线变形量取每条模板边线的三点平均值。
进一步地,所述C组测量位置为将模板平面划分成九宫格后,每个九宫格的中心测量位置,共9个测量位置,每个测量位置布设3个测量点,共27个测量点;C组测量位置总体变形量取每个测量位置变形量平均值。
进一步地,所述C组测量点中,每个测量位置的变形量平均值采用三角点布设变形测量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先随机布设一点,随后沿与木方龙骨成30°角方向,长度为3倍木方龙骨宽度L再布设一个,最后依据等边三角型原理确定第三点;
b:测量三点数据,当三点测量数据中有一点数据出现与另外两点偏差较大时,舍弃该点数据,应用另外两点数据求取平均值。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0)中,所述测量点分别布设在每节钢管距上部50cm及距下部50cm的位置,确保上下两节钢管的两个控制点刚好相距1米。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0)中,所述等边三角形边长根据架体间距确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对风洞洞体施工中的堆载预压变形测量进行分体测量,分别对模板平面、竖向架体、架体基础进行布点测量,并对不同测量对象采用不同的布设方法,采取多点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获得高精度、全方位的堆载预压变形数值,为基础、架体和模板的变形分析提供了详细的分析数据,可在各种对混凝土浇筑变形精度要求高的建筑中推广使用。
(2)本发明在模板平面布点测量时,采用了三角点变形测量法,避免因模板中心布点时无法观测到模板下木方龙骨位置,导致不巧选到了木方龙骨位置,影响测量结果精度。运用此种方法,至少保证有两点不在木方龙骨上,当三点测量数据中有一点数据出现与另外两点偏差较大时,舍弃该点数据,应用另外两点数据求取平均值即可,提高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测量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模板平面中A组、B组测量位置布设图。
图3为本发明模板平面中C组测量位置布设图。
图4为本发明模板平面中C组测量点布设图。
图5为本发明三角点变形测量布点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架体基础布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风洞洞体堆载预压变形测量工艺,分别对风洞洞体施工的模板平面、竖向架体、架体基础进行布点测量。
(S1)对模板平面堆载预压变形量测量包括如下步骤:
(S10)由于架体搭设和建筑结构形式的不同,同一模板平面内不同结构位置的预压变形完全不同,选取相同结构点作为一组测量位置。如图2、3所示,共选取三组测量位置,分别记为A组测量位置、B组测量位置、C组测量位置。
(S11)分别测量每组测量位置中的每个测量点的堆载预压变形量,总体变形量取每组测量位置的堆载预压变形量的平均值。所述A组测量位置为梁与梁相交处的模板角点位置,共4个测量位置,每个测量位置布设1个测量点,共4个测量点,A组测量位置总体变形量取各角点平均值。所述B组测量位置为每条模板边线在四等分点位置布设的测量位置,共12个测量位置,每个测量位置布设1个测量点,共12个测量点。B组测量位置总体变形量取各边线变形量平均值,各边线变形量取每条模板边线的三点平均值。如图4所示,所述C组测量位置为将模板平面划分成九宫格后,每个九宫格的中心测量位置,共9个测量位置,每个测量位置布设3个测量点,记为D点,共27个测量点。C组测量位置总体变形量取每个测量位置变形量平均值。
在所述C组测量点中,因模板中心布点时无法观测到模板下木方龙骨位置,如果布点时不巧选到了木方龙骨位置,则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创新提出对每个测量位置的变形量平均值采用三角点布设变形测量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先随机布设一点,随后沿与木方龙骨成30°角方向,长度为3倍木方龙骨宽度L再布设一个,最后依据等边三角型原理确定第三点;
b:测量三点数据,当三点测量数据中有一点数据出现与另外两点偏差较大时,舍弃该点数据,应用另外两点数据求取平均值。
(S2)对竖向架体堆载预压变形量测量包括如下步骤:
(S20)为详细分析竖向架体在非弹性变形和弹性变形的变化情况,在竖向架体的每节钢管上布设测量点,如图5所示,所述测量点分别布设在每节钢管距上部50cm及距下部50cm的位置,确保上下两节钢管的两个控制点刚好相距1米,方便弹性形变计算和实际操作控制。
(S21)分别测量每个测量点的堆载预压变形量,总体变形量取每个测量点的堆载预压变形量的平均值。
(S3)对架体基础堆载预压变形量测量包括如下步骤:
(S30)当架体基础的地基或垫层出现竖向变形时也将影响测量结果的精度,所以需在架体下的混凝土垫层上设置测量点。如图6所示,因架体上全部荷载均通过钢管传递至垫层,所以仅需测量钢管附近变形即可,以钢管底部为等边三角形中心,在架体基础上设置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点为测量点,记为E点,所述等边三角形边长根据架体间距确定。
(S31)架体基础堆载预压变形量取三点平均值。
本发明通过对风洞洞体施工中的堆载预压变形测量进行分体测量,分别对模板平面、竖向架体、架体基础进行布点测量,并对不同测量对象采用不同的布设方法,采取多点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获得高精度、全方位的堆载预压变形数值,为基础、架体和模板的变形分析提供了详细的分析数据,可在各种对混凝土浇筑变形精度要求高的建筑中推广使用。因此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发明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发明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风洞洞体堆载预压变形测量工艺,其特征在于,分别对风洞洞体施工的模板平面、竖向架体、架体基础进行布点测量;
(S1)对模板平面堆载预压变形量测量包括如下步骤:
(S10)由于架体搭设和建筑结构形式的不同,同一模板平面内不同结构位置的预压变形完全不同,选取相同结构点作为一组测量位置;
(S11)分别测量每组测量位置中的每个测量点的堆载预压变形量,总体变形量取每组测量位置的堆载预压变形量的平均值;
(S2)对竖向架体堆载预压变形量测量包括如下步骤:
(S20)在竖向架体的每节钢管上布设测量点;
(S21)分别测量每个测量点的堆载预压变形量,总体变形量取每个测量点的堆载预压变形量的平均值;
(S3)对架体基础堆载预压变形量测量包括如下步骤:
(S30)因架体上全部荷载均通过钢管传递至垫层,所以仅需测量钢管附近变形即可,以钢管底部为等边三角形中心,在架体基础上设置等边三角形三个角点为测量点;
(S31)架体基础堆载预压变形量取三点平均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洞洞体堆载预压变形测量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0)中,共选取三组测量位置,分别记为A组测量位置、B组测量位置、C组测量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洞洞体堆载预压变形测量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测量位置为梁与梁相交处的模板角点位置,共4个测量位置,每个测量位置布设1个测量点,共4个测量点;在所述步骤(S11)中,A组测量位置总体变形量取各角点平均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洞洞体堆载预压变形测量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测量位置为每条模板边线在四等分点位置布设的测量位置,共12个测量位置,每个测量位置布设1个测量点,共12个测量点;在所述步骤(S11)中,B组测量位置总体变形量取各边线变形量平均值,各边线变形量取每条模板边线的三点平均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洞洞体堆载预压变形测量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C组测量位置为将模板平面划分成九宫格后,每个九宫格的中心测量位置,共9个测量位置,每个测量位置布设3个测量点,共27个测量点;C组测量位置总体变形量取每个测量位置变形量平均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洞洞体堆载预压变形测量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C组测量点中,每个测量位置的变形量平均值采用三角点布设变形测量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先随机布设一点,随后沿与木方龙骨成30°角方向,长度为3倍木方龙骨宽度L再布设一个,最后依据等边三角型原理确定第三点;
b:测量三点数据,当三点测量数据中有一点数据出现与另外两点偏差较大时,舍弃该点数据,应用另外两点数据求取平均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洞洞体堆载预压变形测量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0)中,所述测量点分别布设在每节钢管距上部50cm及距下部50cm的位置,确保上下两节钢管的两个控制点刚好相距1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洞洞体堆载预压变形测量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0)中,所述等边三角形边长根据架体间距确定。
CN201910992685.5A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风洞洞体堆载预压变形测量工艺 Pending CN1106577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2685.5A CN110657777A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风洞洞体堆载预压变形测量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2685.5A CN110657777A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风洞洞体堆载预压变形测量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7777A true CN110657777A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41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92685.5A Pending CN110657777A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风洞洞体堆载预压变形测量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57777A (zh)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791481A1 (ru) * 1978-03-27 1980-12-30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В-2877 Способ сварки
EP0368105A2 (de) * 1988-11-09 1990-05-16 DEUTSCHE FORSCHUNGSANSTALT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e.V. Verformbare Wand
CN101793037A (zh) * 2010-02-04 2010-08-04 东南大学 堆石体道基高填方结构表面沉降速率法
CN201837361U (zh) * 2010-09-30 2011-05-18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挂篮预压变形百分表监测装置
CN102175417A (zh) * 2010-11-30 2011-09-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风洞洞体空间定位测试架
CN102877456A (zh) * 2012-09-14 2013-01-16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与生产运营管理相结合的大面积深厚软弱地基堆载预压综合处理工法
CN202814388U (zh) * 2012-10-11 2013-03-20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用于隧道管棚支护变形测试的装置
CN103134462A (zh) * 2013-02-05 2013-06-05 北京首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隧道变形实时自动监测***及监测方法
CN103470041A (zh) * 2013-09-27 2013-12-25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采用散砂加载的现浇混凝土梁模板钢管支架预压施工方法
CN104076131A (zh) * 2014-06-27 2014-10-0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堆载预压多功能自动试验***及试验方法
CN104264720A (zh) * 2014-09-03 2015-01-07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堆载试验方法
CN104457716A (zh) * 2014-11-28 2015-03-25 中铁建生态环境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桥梁施工的测量控制方法
CN104820022A (zh) * 2015-04-03 2015-08-05 山东大学 一种钢管混凝土拱架耦合性能检测及评价方法与检测结构
CN205154262U (zh) * 2015-12-06 2016-04-13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浅埋隧道施工用围岩变形监测***
CN106524936A (zh) * 2016-11-11 2017-03-22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隧道管棚变形监测方法
CN207960619U (zh) * 2018-03-05 2018-10-12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监控量测控制隧道初期支护变形的支护结构
CN109137761A (zh) * 2018-09-29 2019-01-04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既有桥梁与加宽桥梁沉降差的方法
CN109733638A (zh) * 2018-09-07 2019-05-10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长支柱起落架大变形情况下载荷施加方法
CN109736895A (zh) * 2019-03-04 2019-05-10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变形预警监测***
CN109779256A (zh) * 2018-12-24 2019-05-21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适用于多边形风洞洞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及应用
CN110243335A (zh) * 2019-07-16 2019-09-17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施工围岩松动圈变形自动监测预警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791481A1 (ru) * 1978-03-27 1980-12-30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В-2877 Способ сварки
EP0368105A2 (de) * 1988-11-09 1990-05-16 DEUTSCHE FORSCHUNGSANSTALT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e.V. Verformbare Wand
CN101793037A (zh) * 2010-02-04 2010-08-04 东南大学 堆石体道基高填方结构表面沉降速率法
CN201837361U (zh) * 2010-09-30 2011-05-18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挂篮预压变形百分表监测装置
CN102175417A (zh) * 2010-11-30 2011-09-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风洞洞体空间定位测试架
CN102877456A (zh) * 2012-09-14 2013-01-16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与生产运营管理相结合的大面积深厚软弱地基堆载预压综合处理工法
CN202814388U (zh) * 2012-10-11 2013-03-20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用于隧道管棚支护变形测试的装置
CN103134462A (zh) * 2013-02-05 2013-06-05 北京首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隧道变形实时自动监测***及监测方法
CN103470041A (zh) * 2013-09-27 2013-12-25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采用散砂加载的现浇混凝土梁模板钢管支架预压施工方法
CN104076131A (zh) * 2014-06-27 2014-10-0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堆载预压多功能自动试验***及试验方法
CN104264720A (zh) * 2014-09-03 2015-01-07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堆载试验方法
CN104457716A (zh) * 2014-11-28 2015-03-25 中铁建生态环境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桥梁施工的测量控制方法
CN104820022A (zh) * 2015-04-03 2015-08-05 山东大学 一种钢管混凝土拱架耦合性能检测及评价方法与检测结构
CN205154262U (zh) * 2015-12-06 2016-04-13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浅埋隧道施工用围岩变形监测***
CN106524936A (zh) * 2016-11-11 2017-03-22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隧道管棚变形监测方法
CN207960619U (zh) * 2018-03-05 2018-10-12 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监控量测控制隧道初期支护变形的支护结构
CN109733638A (zh) * 2018-09-07 2019-05-10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长支柱起落架大变形情况下载荷施加方法
CN109137761A (zh) * 2018-09-29 2019-01-04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既有桥梁与加宽桥梁沉降差的方法
CN109779256A (zh) * 2018-12-24 2019-05-21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适用于多边形风洞洞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及应用
CN109736895A (zh) * 2019-03-04 2019-05-10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变形预警监测***
CN110243335A (zh) * 2019-07-16 2019-09-17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施工围岩松动圈变形自动监测预警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志强,林峰,周殷弘,马新春,杨勇: "高精度异形清水混凝土风洞控制测量技术的应用分析", 《住宅与房地产》 *
刘志强,林峰,高永德,易亮,龚浏文: "清水混凝土风洞浇筑变形监测与完成型面检测的应用分析", 《住宅与房地产》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36579A (zh) 异形截面节段梁短线台位匹配法线形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94328B (zh) 一种π形结合梁剪力滞的处理方法
CN110284535B (zh) 一种用于土木工程现场试验的竖向荷载加载装置
CN109680615A (zh) 短线法节段梁的三维坐标测量施工方法
CN106639327A (zh) 装配式建筑现浇筑连接层预留钢筋的定位加固***及方法
CN101824801B (zh) 自锚式托架的非原位预压方法及其自锚式托架
CN113622316A (zh) 钢桁架梁多点牵引式顶推施工***及其施工方法
CN208039876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结构的液压式自动调节垂直度的斜支撑
CN110029585A (zh) 一种用于节段预制拼装直线桥线形控制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6481027A (zh) 楼板质量综合控制方法及所用多功能楼板质量控制模块
CN111832212A (zh) 高宽跨比梁偏载应变试验方法
WO2022110621A1 (zh) 一种杆塔原位升高方法
CN110657777A (zh) 一种风洞洞体堆载预压变形测量工艺
CN206986728U (zh) 一种步履式多点同步顶推工作平台
CN211948529U (zh) 一种多腔体巨柱地脚螺栓群的定位支架
CN111797447B (zh) 一种复杂地基混凝土坝孔道配筋方法
CN105735228B (zh) 高扬程齿爬式升船机齿条***施工方法及安装精度控制方法
CN110241735B (zh) 斜拉桥主塔索导管的定位调整装置和调整方法
CN103883845A (zh) 利用三根螺栓植筋调整平垫铁标高的方法及所用垫铁组件
CN102587283B (zh) 一种现浇混凝土桥梁的现浇施工方法
CN202622992U (zh) 通用型模块拆卸式可调钢构件后张法t梁预制台座
CN112861208B (zh) 一种排桩支护体系转化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的分析方法
CN113670714B (zh) 验证大跨度钢结构整体提升可实施性及安全性的试验方法
CN113062218A (zh) 一种带有测力功能的主桥用全钢高低双塔支撑结构
CN110455255B (zh) 一种满堂支架预压沉降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n Feng

Inventor after: Wang Baodong

Inventor after: Liu Zhiqiang

Inventor after: Ma Xinchun

Inventor after: Ji Duoping

Inventor after: Wang Hongchao

Inventor after: Xie Dongwen

Inventor after: Wang Senji

Inventor after: Bao Xiaolu

Inventor after: Qin Jingrun

Inventor after: Yin Peng

Inventor after: Chen Jiang

Inventor after: Wang Minpeng

Inventor after: Huang Jianguo

Inventor after: Yu Zhenxing

Inventor after: Ma Xianling

Inventor after: Tian Baoji

Inventor after: Zhao Xuxin

Inventor after: Liang Dong

Inventor after: Zhou Yinhong

Inventor after: Cao Jiang

Inventor before: Lin Feng

Inventor before: Ji Duop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Hongchao

Inventor before: Xie Dongwen

Inventor before: Wang Senji

Inventor before: Bao Xiaolu

Inventor before: Qin Jingrun

Inventor before: Tian Baoji

Inventor before: Zhao Xuxin

Inventor before: Liang Dong

Inventor before: Cao Jiang

Inventor before: Wang Baodong

Inventor before: Liu Zhiqiang

Inventor before: Zhou Yinhong

Inventor before: Ma Xinchu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20701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