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50167B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50167B
CN110650167B CN201810673277.9A CN201810673277A CN110650167B CN 110650167 B CN110650167 B CN 110650167B CN 201810673277 A CN201810673277 A CN 201810673277A CN 110650167 B CN110650167 B CN 1106501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data stream
network element
receiving end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732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50167A (zh
Inventor
李汉成
吴问付
周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7327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50167B/zh
Priority to EP19827572.9A priority patent/EP3799391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9/079272 priority patent/WO202000109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650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0167A/zh
Priority to US17/126,725 priority patent/US1188203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501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01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25Mapping addresses of the same type
    • H04L61/2503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2592Transl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using tunnelling or encap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6Layer 2 routing, e.g. in Ethernet based M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领域,用于保证AN网元与UPF网元之间报文传输的时延和可靠性。该通信方法包括:控制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为发送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为接收端,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为接收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为发送端;控制设备获取数据流的带宽信息;控制设备发送数据流信息,发送带宽信息,其中,数据流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的端口标识、接收端的端口标识中的至少一项,发送端的端口标识、接收端的端口标识以及带宽信息用于数据流的创建。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中所示,在现有的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技术中,接入网络(access network,AN)网元与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之间的通信网络中包括多个路由设备,AN网元或UPF网元通过N3接口与路由设备连接,N3接口采用GPRS隧道协议用户面(GPRS tunnel protocol-user plane,GTP-U)协议。GTP-U报文的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报文头中,源IP地址或目的IP地址分别为AN网元或UPF网元的IP地址,AN网元与UPF网元之间的路由设备基于IP路由来转发报文,可以使得用户上行数据流能够到达指定的UPF网元,下行数据流能够到达指定的AN网元。
但是,由于AN网元与UPF网元之间的路由设备基于IP路由来转发报文,需要根据路由表及负载等情况为报文选择下一跳路由设备,因此转发路径是不确定的。并且各路由设备上的调度策略等也不保证报文的转发时延。因此,基于IP路由转发报文无法保证AN网元与UPF网元之间报文传输的时延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用于保证AN网元与UPF网元之间报文传输的时延和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控制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为发送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为接收端,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为接收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为发送端,数据流包括标识数据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通过数据流发送数据,还用于指示接收端通过数据流接收数据;控制设备获取数据流的带宽信息;控制设备发送数据流信息,发送带宽信息,其中,数据流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的端口标识、接收端的端口标识中的至少一项,发送端的端口标识、接收端的端口标识以及带宽信息用于数据流的创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控制设备确定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并确定该数据流的带宽信息。控制设备向其他网元发送数据流的带宽信息以及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通过数据流通信时所采用的端口的端口标识,使得NRF网元、控制设备或其他控制面网元以及作为发送端和接收端的AN网元和UPF网元可以获知传输数据流的TSN管道信息,进而可以在AN网元与UPF网元之间建立TSN管道。当后续用户创建可靠时延的数据流或者会话时,AN网元和UPF网元之间通过TSN管道来传输数据流或会话,不会存在基于IP路由转发报文时转发路径的不确定性,从而保证AN网元与UPF网元之间报文传输的时延和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方法还包括:控制设备从第一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或,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该实施方式提供了控制设备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一种方式。该实施方式提供了控制设备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一种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方法还包括:控制设备从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该实施方式提供了控制设备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另一种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方法还包括:控制设备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该实施方式提供了控制设备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的又一种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方法还包括:控制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或,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实施方式使得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可以获知自身为发送端或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方法还包括:控制设备从发送端和/或接收端接收第一信息。该实施方式提供了控制设备获取第一信息的一种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方法还包括:控制设备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第一信息。该实施方式提供了控制设备获取第一信息的另一种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方法还包括:控制设备向集中用户配置网元发送第一信息。该实施方式使得集中用户配置网元可以获知标识数据流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方法还包括:控制设备从集中用户配置网元接收第一信息。该实施方式提供了控制设备获取第一信息的又一种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方法还包括:控制设备向发送端和/或接收端发送第一信息。该实施方式使得发送端和/或接收端可以获知标识数据流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方法还包括:控制设备从发送端接收发送端的端口标识,从接收端接收接收端的端口标识。该实施方式提供了控制设备获取发送端的端口标识和/或接收端的端口标识的一种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发送数据流信息,包括:控制设备向集中用户配置网元发送数据流信息。该实施方式使得集中用户配置网元可以获知数据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方法还包括:控制设备从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发送端的设备标识和接收端的设备标识;控制设备从集中用户配置网元接收可靠时延传输网络的拓扑信息,其中,拓扑信息中包括发送端的设备标识与发送端的端口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接收端的设备标识与接收端的端口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控制设备根据发送端的设备标识、接收端的设备标识以及拓扑信息获取发送端的端口标识以及接收端的端口标识。该实施方式提供了控制设备获取发送端的端口标识和接收端的端口标识的另一种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数据流信息包括发送端的端口标识,控制设备发送数据流信息,包括:控制设备向发送端发送数据流信息,其中,数据流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通过发送端的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接收端发送流预留协议SRP请求消息,SRP请求消息用于触发数据流的创建。该实施方式使得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通过SRP协议创建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数据流信息包括接收端的端口标识,控制设备发送数据流信息,包括:控制设备向接收端发送数据流信息,其中,数据流信息用于指示接收端通过接收端的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发送端发送SRP响应消息,SRP响应消息用于对来自发送端的SRP请求消息进行响应。该实施方式使得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通过SRP协议创建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数据流信息包括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其中,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与发送端的端口标识和接收端的端口标识关联。该实施方式提供了隐式指示发送端的端口标识和接收端的端口标识的一种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获取数据流的带宽信息,包括:控制设备从发送端和/或接收端接收带宽信息。该实施方式提供了控制设备获取数据流的带宽信息的一种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获取数据流的带宽信息,包括:控制设备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带宽信息。该实施方式提供了控制设备获取数据流的带宽信息的另一种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带宽信息,包括:控制设备向发送端和/或接收端发送带宽信息。该实施方式使得发送端和/或接收端能够获知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带宽信息,包括:控制设备向集中用户配置网元发送带宽信息。该实施方式使得集中用户配置网元能够获知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方法还包括:控制设备向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发送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可达信息,可达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与接收端位于同一可靠时延传输网络中。该实施方式使得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能够获知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可达信息,E后续为用户创建包含可靠时延用户流或会话时作为选择UPF网元的依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其中,第一设备为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或接收端,数据流包括标识数据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通过数据流发送数据,还用于指示接收端通过数据流接收数据;第一设备发送指示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的第二信息,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用于数据流的创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分别作为发送端和接收端的AN网元和UPF网元可以获知通过数据流通信时所采用的端口的端口标识,并指示该端口标识。当后续AN网元和UPF网元根据该端口标识创建可靠时延的数据流或者会话时,AN网元和UPF网元之间通过TSN管道来传输数据流或会话,不会存在基于IP路由转发报文时转发路径的不确定性,从而保证AN网元与UPF网元之间报文传输的时延和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包括:第一设备从控制设备接收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第一设备根据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获取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该实施方式提供了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的另一种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包括:第一设备从控制设备接收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该实施方式提供了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的另一种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发送指示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的第二信息,包括:第一设备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该实施方式使得控制设备可以获知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第二设备发送流预留协议SRP请求消息,其中,SRP请求消息用于触发数据流的创建,第一设备为发送端,第二设备为接收端。或者,第一设备通过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第二设备发送SRP响应消息,其中,SRP响应消息用于对来自第二设备的SRP请求消息进行响应,SRP请求消息用于触发数据流的创建,第一设备为接收端,第二设备为发送端。该实施方式使得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通过SRP协议创建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从控制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为发送端或接收端。该实施方式使得第一设备可以获知自身是发送端或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为发送端或接收端。该实施方式使得控制设备可以获知第一设备是发送端或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从控制设备接收数据流的带宽信息。该实施方式使得第一设备可以获知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向控制设备发送数据流的带宽信息。该实施方式使得控制设备可以获知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从控制设备接收第一信息。该实施方式使得控制设备可以获知标识数据流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该实施方式使得第一设备可以获知标识数据流的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包括如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以及第四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各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三方面至第九方面的技术效果可以参照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所述内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GTP-U协议栈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层封装后报文的以太帧格式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层交换原理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SN网络的架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GTP-U管道或者二层管道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SN管道报文的示意图;
图1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1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五;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六;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七;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八;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九;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依托无线通信网络中5G网络的场景进行说明,应当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网络中,相应的名称也可以用其他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对应功能的名称进行替代。
如图2中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架构包括:终端设备201、无线接入网((radio)access network,(R)AN)网元202、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203、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204、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205、网络功能存储功能(networkfunction repository function,NRF)网元206、集中用户配置(centralized userconfiguration,CUC)网元207、集中网络配置(centralized network configuration,CNC)网元208。可选的,该通信***还可以包括控制(controller)设备209。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控制设备209可以与SMF网元204合一布置。换句话说,控制设备209的功能可以由SMF网元204来执行。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控制设备209可以与CUC网元207合一布置。换句话说,控制设备209的功能可以由CUC网元207来执行。此外,SMF网元204可以与CUC网元207合一布置。例如,CUC网元207的功能都可以由SMF网元204来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的各个网元之间的接口名字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接口名字可能为其他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例如,终端设备201与AMF网元203之间的接口可以为N1接口,RAN网元202与AMF网元203之间的接口可以为N2接口,RAN网元202与UPF网元205之间的接口可以为N3接口,UPF网元205与SMF网元204之间的接口可以为N4接口,AMF网元203与SMF网元204之间的接口可以为N11接口,UPF网元205与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之间的接口可以为N6接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终端设备201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智能电话(smart phone)、无线数据卡、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脑、平板型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held)、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无绳电话(cordless phone)或者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台、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或者中继用户设备等。其中,中继用户设备例如可以是5G家庭网关(residential gateway,RG)。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可以统称为终端设备。
以终端设备201为手机为例,对手机的硬件架构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手机201可以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300、存储器320、其他输入设备330、显示屏340、传感器350、音频电路360、I/O子***370、处理器380、以及电源3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中所示的手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者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显示屏340属于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显示屏34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341和触摸面板342。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功能模块或器件,在此不再重复。
进一步地,处理器380分别与RF电路300、存储器320、音频电路360、I/O子***370、以及电源390连接。I/O子***370分别与其他输入设备330、显示屏340、传感器350连接。其中,RF电路300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对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信息后,发送给处理器380处理。存储器3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3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方法和功能。其他输入设备3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信号输入。显示屏3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还可以接受用户输入。传感器350可以为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或者其他传感器。音频电路360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I/O子***370用来控制输入输出的外部设备,外部设备可以包括其他设备输入控制器、传感器控制器、显示控制器。处理器380是手机2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电源390(比如电池)用于给上述各个部件供电,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与处理器3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201可以通过RF电路300从RAN网元202接收信号。
RAN网元202为向终端设备201提供无线接入的设备。RAN网元202包括但不限于eNodeB、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接入点、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基站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RAN网元202可以包括单RAN网元,或者包括双RAN网元。例如,双RAN网元包括主无线接入网(masterradio access network,M-RAN)网元和辅无线接入网(secondary radio access network,S-RAN)网元。单RAN网元或者双RAN网元可以与UPF网元通过双隧道传输报文。
以RAN网元202为基站为例,对基站的硬件架构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基站202可以包括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uilding baseband unit,BBU)401和远端射频模块(remoteradio unit,RRU)402,RRU 402和天馈***(即天线)403连接,BBU 401和RRU 402可以根据需要拆开使用。其中,BBU 401可以包括处理器431、存储器432及总线***433,BBU 401的处理器431、存储器432通过总线***433相互连接。上述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RRU 402可以包括RF电路434,基站202还可以包括光纤435、同轴电缆436。RRU 402中的RF电路434与BBU401之间通过光纤435相互连接,RRU 402中的RF电路434与天线403之间通过同轴电缆436相互连接。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RAN网元202用于终端设备201与核心网设备之间传输数据。
AMF网元203可以负责移动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如用户位置更新、用户注册网络、用户切换等。
SMF网元204可以负责移动网络中的会话管理,如会话建立、修改、释放,具体功能如为用户分配IP地址、选择提供报文转发功能的UPF网元等。
UPF网元205可以负责对用户报文进行处理,如转发、计费等。
NRF网元206可以提供网络功能实例注册、发现等功能。
CUC网元207和CNC网元208是时延敏感网络(time sensitive network,TSN)网络中的控制设备。其中,CUC网元207用于管理终端及业务,例如接收TSN网元中发送端(talker)和接收端(listener)的注册、交换配置参数等;CNC网元208用于管理TSN网络中的交换节点,例如维护TSN网络的拓扑、计算交换节点上的调度策略并下发到交换节点上等。
控制设备209用于管理AN网元202与UPF网元205之间的TSN网络。
交换设备210用于在AN网元202与UPF网元205之间传输报文。
AMF网元203、SMF网元204、UPF网元205、NRF网元206、控制设备209这些网元可以统称为核心网网元,下面以一种网络设备为例,对这些核心网网元的结构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各核心网网元必须具有如下图中所示的单元或器件,可以具有更多或更少的单元或器件。
如图5所示,网络设备5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通信线路502,存储器5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504。处理器5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通信线路5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通信接口5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存储器5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502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其中,存储器5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5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501用于执行存储器5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和装置,为了解决AN网元与UPF网元之间基于IP路由来转发报文,无法保证报文传输的时延和可靠性的问题,将AN网元和UPF网元分别作为TSN网络中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在AN网元与UPF网元之间建立TSN管道,当后续用户创建可靠时延的数据流或者会话时,通过TSN管道来传输数据流或会话,从而保证AN网元与UPF网元之间报文传输的时延和可靠性。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TSN网络、TSN管道和数据流进行描述。
传统以太网络的转发过程中,当大量的数据包在一瞬间抵达交换设备210的转发端口时,会造成转发时延大或者丢包的问题,因此传统以太网不能提供高可靠性以及传输时延有保障的服务,无法满足汽车控制、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需求。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IEEE)针对可靠时延传输的需求,定义了相关的TSN网络标准,该标准基于二层交换来提供可靠时延传输服务,保障时延敏感业务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以及可预测的端到端传输时延。
二层交换属于链路层交换,基于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进行转发,交换设备210通过查询MAC学习表获得转发端口,对于MAC学习表中没有记录的地址,则通过广播方式转发。如图6中所示,为一种二层封装后报文的以太帧格式,其中目的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DA)表示目的MAC地址,源地址(source address,SA)表示源MAC地址,类型(TYPE)表示该以太帧的以太类型,数据(DATA)表示数据段,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用来检测或校验数据传输或者保存后可能出现的错误。当该以太帧携带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信息时,在SA字段与TYPE字段之间增加VLAN标签(TAG),包括以太类型值(类型2)0x8100、优先级(PRIORITY)字段、标准格式指示位(canonical format indicatior,CFI)字段和VLAN ID字段。以太类型值0x8100在VLAN标签中也叫标签协议标识(tag protocol identifier,TPID),其也可以是其他值。二层封装后报文的以太帧中可以没有VLAN标签,或者至少一个VLAN标签。需要说明的是,以太帧的以太类型(类型1)与TAG中的以太类型值(类型2)无关。
如图7中所示,为二层交换原理,交换设备210保存有MAC学习表,记录用户MAC地址和端口的对应关系,如果是基于VLAN和MAC地址转发,该MAC学习表还会包含对应的VLAN信息。交换设备在从端口1接收到目的地址为MAC4的报文时,查询MAC学习表获得MAC4对应的端口信息为端口2,之后将报文从端口2发送出去。其中MAC学习表中的MAC4的表项是当端口2接收到一个源MAC地址为MAC4的报文时学习到的,也可以通过配置获得。
如图8中所示,TSN网络包括交换节点(图中交换节点1、交换节点2和交换节点3)和数据终端(图中数据终端1和数据终端2)。TSN网络中数据流是单向流,对于一条数据流,数据终端包括发送端(talker)和接收端(listener)。TSN标准定义了数据终端和交换节点的行为以及交换节点转发数据流的调度方式,从而实现可靠时延传输。TSN网络中的交换节点以报文的目的MAC地址作为标识数据流的信息,根据待传输用户流的时延需求进行资源预留以及调度规划,从而根据生成的调度策略来保障报文传输的时延和可靠性。
如图8中所示,TSN网络目前包括两种资源预留及管理方式:
方式一:通过流预留协议(stream reservation protocol,SRP)创建转发通道。假设图中数据终端1为发送端(talker),在其发送数据流之前,先通过SRP协议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交换节点上进行资源预留。具体的可以包括以下流程:
(a)、数据终端1向交换节点1发送SRP请求消息,该SRP请求消息中包括标识数据流的信息、VLAN、服务等级(class of service,CoS)、时延信息等。其中,标识数据流的信息可以包括数据流的流标识(ID)和/或目的MAC地址;VLAN和CoS用于标识TSN转发域;时延信息用于确定转发路径是否满足数据流的时延需求。交换节点1在接收到该SRP请求消息后,将SRP请求中的时延信息叠加本节点的预计时延后,在TSN网络内的端口(端口3、4)上广播该SRP请求消息。交换结点2和交换结点3均接收到该SRP请求消息,由于交换节点3当前只与交换节点1位于同一TSN网络中,因此不再向其他交换节点转发。由于与交换节点2与数据终端2位于同一TSN网络中,交换节点2在接收到该SRP请求消息后,将SRP请求中的时延信息叠加自己节点的预计时延后,在TSN网络内的端口(端口3)上向数据终端2发送该SRP请求消息。
(b)数据终端2接收到该SRP请求消息后,根据SRP请求消息中的标识数据流的信息与应用信息确定该SRP请求消息对应自己需要接收的数据流,并且时延信息满足预设要求的情况下,从接收到SRP请求消息的端口发送SRP应答消息。其中,应用信息可以由配置得到或从其他网元接收得到。
(c)TSN网络中的交换节点2和交换节点1接收到SRP应答消息后,预留带宽及调度资源,之后从接收SRP请求消息的端口转发SRP应答消息。
经过上述过程,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将会创建一条转发通道,并且各交换节点根据SRP请求预留相关资源;之后各交换节点在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流时,将根据预留的资源进行调度转发,从而保障报文传输的时延和可靠性。
方式二:IEEE在802.1QCC中定义的集中管理方式。管理面包含CUC网元和CNC网元,其中CUC网元用于管理终端及业务,例如接收发送端和接收端注册,交换配置参数等;CNC网元管理TSN网络中的交换节点,例如维护TSN网络的拓扑、计算交换节点上的调度策略并下发到交换节点上等。具体的可以包括以下流程:
(d)、CUC网元接收数据终端作为TSN网络的发送端或接收端的注册请求,请求中包含指示该数据终端为发送端或接收端的指示信息、标识数据流的信息、带宽需求、时延需求等。
(e)、CUC网元接收到上述信息后,向CNC网元发送创建数据流的请求。
(f)、在创建数据流之前,CNC网元会生成TSN网络的拓扑,例如交换节点之间的连接拓扑以及交换节点与数据终端之间的连接拓扑。CNC网元从CUC网元接收到创建数据流的请求后,根据数据流的带宽需求和时延需求等计算出TSN网络内的转发路径及路径上各交换节点的调度策略,之后将策略下发到相应交换节点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AN网元和UPF网元分别为TSN网络中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为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将AN网元与UPF网元之间传输数据流的转发通道统称为TSN管道,TSN管道可以包括多种类型的转发通道,例如GTP-U管道、二层管道、虚拟的传输管道等。
如图9中所示,为在TSN网络中创建的AN网元与UPF网元之间的GTP-U管道或者二层管道的示意图。GTP-U管道指与GTP-U隧道的IP地址信息绑定的管道,标识数据流的信息与GTP-U隧道的IP地址信息是绑定的,即通过标识数据流的信息和GTP-U隧道的IP地址信息来确定GTP-U管道;一个GTP-U管道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GTP-U隧道,各GTP-U隧道通过隧道端点标识(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TEID)来区分。二层管道指与二层的信息(即标识数据流的信息)绑定的管道,该管道不与GTP-U隧道的IP地址信息绑定,即可以通过标识数据流的信息来确定二层管道;一个二层管道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GTP-U隧道,各GTP-U隧道通过TEID和GTP-U隧道的IP地址来区分。
可选的,可以将SMF网元或控制设备创建的TSN管道信息保存在NRF网元、控制设备或其他控制面网元中,用于后续用户创建可靠时延的数据流或者会话时,作为选择UPF网元或创建GTP-U隧道的依据。TSN管道信息可以包括标识数据流的信息、AN网元的设备标识、UPF网元的设备标识、AN网元的端口标识、UPF网元的端口标识、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GTP-U隧道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也可以将TSN管道信息保存在对应的UPF网元和AN网元上,用于后续创建可靠时延的数据流或者会话时,作为AN网元和UPF网元创建GTP-U隧道的依据。
可选的,NRF网元、控制设备或其他控制面网元也可以保存AN网元和UPF网元在TSN网络中的可达信息,作为创建用户会话时选择UPF网元的依据,该可达信息指示位于同一可靠时延传输网络中的发送端与接收端。可选的,NRF网元、控制设备或其他网元也可以保存与AN网元的端口标识和UPF网元的端口标识关联的可达信息,作为创建会话或数据流时选择转发端口的依据(例如对于二层转发时选择N3转发接口),该可达信息指示位于同一可靠时延传输网络中发送端的端口与接收端的端口。如果将发送端的端口与接收端的端口抽象为设备,则可以将上述可达信息统一表述为:可达信息用于指示位于同一可靠时延传输网络中的发送端与接收端。由于这种场景没有创建GTP-U管道,可以认为是虚拟的传输管道。
TSN管道报文可以承载IP报文或者以太报文等。如图10中所示,TSN管道报文外层封装部分包括源MAC地址(S-MAC1)、目的MAC地址(D-MAC1)、GUP-U隧道的IP地址(IP)、GUP-U隧道的TEID(GTU-U)。其中,源MAC地址(S-MAC1)和目的MAC地址(D-MAC1)是用于在AN网元与UPF网元之间传输报文的MAC地址,可以是由控制设备、SMF网元或CUC网元分配的地址,或者是AN网元和/或UPF网元的MAC地址。GTP-U隧道的IP地址和TEID由SMF网元或者UPF网元确定,用于确定二层管道。TSN管道报文封装的内层载荷部分是用户流报文,包括目的MAC地址(D-MAC2)、源MAC地址(S-MAC2)和数据部分(DATA)。以以太封装为例,用户流报文中的源MAC地址(S-MAC2)和目的MAC地址(D-MAC2)是用于在接入网和/或DN网络中传输报文的MAC地址。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标识数据流的信息包括数据流的流标识(ID)和/或TSN管道报文的目的MAC地址(D-MAC1)。例如,流标识(ID)可以包括TSN管道报文的源MAC地址(S-MAC1)以及作为标识的两个字节的编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控制设备确定TSN网络中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并确定该数据流的带宽信息,控制设备向其他网元发送数据流的带宽信息以及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通过数据流通信时所采用的端口的端口标识,使得NRF网元、控制设备或其他控制面网元以及作为发送端和接收端的AN网元和UPF网元可以获知传输数据流的TSN管道的基本信息,进而可以在AN网元与UPF网元之间建立TSN管道。当后续用户创建可靠时延的数据流或者会话时,AN网元和UPF网元之间通过TSN管道来传输数据流或会话,不会存在基于IP路由转发报文时转发路径的不确定性,从而保证AN网元与UPF网元之间报文传输的时延和可靠性。
在AN网元、UPF网元、NRF网元、控制设备或其他控制面网元上保存的TSN管道信息可以包括:
AN网元与UPF网元之间的GTP-U管道信息,GTP-U管道信息可以包括AN网元的设备标识、UPF网元的设备标识、传输时延信息和标识数据流的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例如,(UPF1,AN1,10ms,012a.3322.00af),其中,UPF1和AN1为设备标识,10ms表示UPF1网元和AN1网元之间GTP-U管道的最大传输时延,012a.3322.00af表示标识数据流的信息。
AN网元和UPF网元在TSN网络中的可达信息,该可达信息可以包括AN网元的设备标识和UPF网元的设备标识,或者,可以包括TSN网络的标识及该TSN网络中AN网元的设备标识和/或UPF网元的设备标识。例如,(UPF1、AN1、AN2…)表示UPF1网元、AN1网元、AN2网元…在同一个TSN网络中。(TSN1,UPF1,UPF2…)表示UPF1网元、UPF2网元…在同一个TSN网络中,TSN网络的标识是TSN1。
与AN网元的端口标识和UPF网元的端口标识关联的可达信息,该可达信息可以包括AN网元的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和/或,UPF网元的设备标识和端口标识;或者,可以包括TSN网络的标识及该TSN网络中AN网元的端口标识和/或UPF网元的端口标识。例如,{(UPF1,p1、p2…),(AN1,p1、p2…)},表示UPF1网元的端口p1、p2…和AN1网元的端口p1、p2在同一个TSN网络中。(TSN1,(UPF1,p1、p2…))表示UPF1网元的端口p1、p2…在同一TSN网络中,网络标识为TSN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配置、策略或编排中的配置是指本设备运行功能前具有的TSN管道的部分或全部信息,是静态的配置;策略是指本设备根据一定条件生成TSN管道的部分或全部信息;编排是指从编排层(例如通过来自编排层的指令)获取TSN管道的部分或全部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为发送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为接收端;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为接收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为发送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可以为一个指示信息,即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一者为发送端另一者为接收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分开的方式进行描述,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该描述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对同一TSN管道来说,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不能同时为发送端或同时为接收端,即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一者为发送端另一者为接收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为TSN网络中的数据终端,第一设备可以为AN网元,第二设备可以为UPF网元;或者,第一设备可以为UPF网元,第二设备可以为AN网元。如果AN网元为发送端,UPF网元为接收端,则进行上行传输;如果UPF网元为发送端,AN网元为接收端,则进行下行传输。
参照图11A中所示,该方法至少包括步骤S1101-S1103。
S1101、控制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和接收端。
控制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可以获知通过数据流通信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哪一个作为发送端哪一个作为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可以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控制设备可以从第一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二设备可以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控制设备可以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例如,第一设备上可以配置第一指示信息,如果第一设备向控制设备注册,则可以在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控制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确定第二指示信息;或者,第二设备上可以配置第二指示信息,如果第二设备向控制设备注册,则可以在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果控制设备与SMF网元是分开部署的网元,控制设备可以从SMF网元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用户会话信息中包括AN网元的设备标识、UPF网元的标识以及用户流的方向,所以SMF网元可以根据用户会话信息来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相应地,第一设备可以从控制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例如,如果控制设备没有从第一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控制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并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和/或,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相应地,第二设备可以从控制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例如,如果控制设备没有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控制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第二指示信息,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数据流可以包括标识该数据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通过该数据流发送数据,还用于指示接收端通过该数据流接收数据。第一信息可以包括数据流的流标识(ID)和/或目的MAC地址。即第一信息可以隐式地指示数据流,例如,指示接收端根据数据流的目的MAC地址确定该数据流是发送给本端。第一信息也可以显式地指示数据流,例如,指示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创建一条流标识为flow1的数据流,则发送端可以根据该流标识flow1发送数据流,接收端可以根据该流标识flow1接收数据流。AN网元、UPF网元、NRF网元、控制设备或其他控制面网元可以根据第一信息获知对应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端和/或接收端可以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相应地,控制设备可以从发送端和/或接收端接收第一信息。例如,发送端和/或接收端上可以配置第一信息,如果发送端和/或接收端向控制设备注册,可以在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从CUC网元接收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可以由CUC网元分配得到。
S1102、控制设备获取该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控制设备根据数据流的带宽信息,可以获知该数据流可承载的用户数据的最大带宽。
数据流的带宽信息可以以多种形式来表示,可以包括最大带宽。例如:可以表示为1Gbps。或者,可以包括发包间隔、间隔内最大包个数、最大包长。例如,1Gbps的带宽可以表示为发包间隔1毫秒、间隔内最大包个数1000、最大包长1k字节,等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从发送端和/或接收端接收数据流的带宽信息。例如,发送端和/或接收端上可以配置数据流的带宽信息,如果发送端和/或接收端向控制设备注册,可以在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从发送端和/或接收端接收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S1103、控制设备发送数据流信息,发送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其中,数据流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的端口标识以及接收端的端口标识中的至少一项,发送端的端口标识、接收端的端口标识以及带宽信息用于数据流的创建。数据流信息可以包括发送端的端口标识以及接收端的端口标识中的至少一项。或者,数据流信息可以包括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其中,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与发送端的端口标识和接收端的端口标识关联。控制设备根据发送端的端口标识和接收端的端口标识,可以获知发送端和接收端通过数据流通信时所使用的端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端可以向控制设备发送发送端的端口标识,相应地,控制设备可以从发送端接收发送端的端口标识。例如,发送端上可以配置发送端的端口标识,如果发送端向控制设备注册,则可以在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发送端的端口标识。和/或,接收端可以向控制设备发送接收端的端口标识,相应地,控制设备可以从接收端接收接收端的端口标识。例如,接收端上可以配置接收端的端口标识,如果接收端向控制设备注册,则可以在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接收端的端口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从SMF网元接收发送端的设备标识和接收端的设备标识。控制设备获取可靠时延传输网络的拓扑信息,其中,拓扑信息中包括发送端的设备标识与发送端的端口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还可以包括接收端的设备标识与接收端的端口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示例性的,控制设备可以从CUC网元接收可靠时延传输网络的拓扑信息。控制设备根据发送端的设备标识、接收端的设备标识以及拓扑信息获取发送端的端口标识以及接收端的端口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向CUC网元发送数据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向发送端发送数据流信息,其中,数据流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通过发送端的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接收端发送流预留协议SRP请求消息,SRP请求消息用于触发数据流的创建。相应地,发送端可以从控制设备接收数据流信息。在该实施方式中,数据流信息可仅包括发送端的端口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向接收端发送数据流信息,其中,数据流信息用于指示接收端通过接收端的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发送端发送SRP响应消息,SRP响应消息用于对来自发送端的SRP请求消息进行响应。相应地,接收端可以从控制设备接收数据流信息。在该实施方式中,数据流信息可仅包括接收端的端口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向发送端和/或接收端发送数据流的带宽信息。相应地,发送端和/或接收端(第一设备和/或第二设备)可以从控制设备接收数据流的带宽信息。例如,如果第一设备向控制设备注册时发送数据流的带宽信息,第二设备向控制设备注册时未发送数据流的带宽信息,则控制设备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数据流的带宽信息。或者,如果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向控制设备注册时均未发送数据流的带宽信息,则控制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得到数据流的带宽信息,并向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发送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向CUC网元发送数据流的带宽信息,该数据流的带宽信息用于CUC网元创建数据流时,使创建的数据流满足带宽需求。例如控制设备从发送端和/或接收端接收数据流的带宽信息后,或者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数据流的带宽信息后,可以向CUC网元发送该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向CUC网元发送该第一信息。例如控制设备从发送端和/或接收端接收第一信息后,或者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第一信息后,可以向CUC网元发送该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向发送端和/或接收端发送该第一信息。例如,控制设备从CUC网元接收第一信息后,或者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第一信息后,可以向发送端和/或接收端发送该第一信息。或者控制设备从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信息后,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或者控制设备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一信息后,可以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控制设备确定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并确定该数据流的带宽信息。控制设备向其他网元发送数据流的带宽信息以及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通过数据流通信时所采用的端口的端口标识,使得NRF网元、控制设备或其他控制面网元以及作为发送端和接收端的AN网元和UPF网元可以获知传输数据流的TSN管道信息,进而可以在AN网元与UPF网元之间建立TSN管道。当后续用户创建可靠时延的数据流或者会话时,AN网元和UPF网元之间通过TSN管道来传输数据流或会话,不会存在基于IP路由转发报文时转发路径的不确定性,从而保证AN网元与UPF网元之间报文传输的时延和可靠性。
如图11B中所示,该通信方法可以包括S1104和S1105。需要说明的是,图11B以第一设备为例进行描述,然而,图11B所示的方法同样适用于第二设备(通过数据流通信的接收端),不再赘述。
S1104、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
其中,第一设备可以为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第一设备可以为AN网元或UPF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可以根据配置获取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可以从控制设备接收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如步骤S1103所述的,由于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与发送端的端口标识和接收端的端口标识关联,所以第一设备可以根据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获取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
或者,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可以从控制设备接收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或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可以在数据流信息中携带。
S1105、第一设备发送指示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的第二信息。
其中,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用于数据流的创建。第二信息可以隐式或显式地指示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
对于隐式指示来说,第一设备可以向控制设备发送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与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关联。
对于显式指示来说,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果第一设备没有从控制设备接收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第一设备可以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可以作为TSN管道信息的一部分保存到控制网元、NRF网元或其他控制面网元。控制网元可以只保存第一信息以及发送端和接收端的设备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还可以通过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第二设备发送SRP请求消息。其中,SRP请求消息用于触发数据流的创建,此时,第一设备为发送端,第二设备为接收端。
类似的,对于作为接收端的第二设备而言,第二设备可以通过第二设备的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第一设备发送SRP响应消息。其中,SRP响应消息用于对来自第一设备的SRP请求消息进行响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分别作为发送端和接收端的AN网元和UPF网元可以获知通过数据流通信时所采用的端口的端口标识,并指示该端口标识。当后续AN网元和UPF网元根据该端口标识创建可靠时延的数据流或者会话时,AN网元和UPF网元之间通过TSN管道来传输数据流或会话,不会存在基于IP路由转发报文时转发路径的不确定性,从而保证AN网元与UPF网元之间报文传输的时延和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以AN网元为第一设备,UPF网元为第二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AN网元也可以为第二设备,UPF网元也可以为第一设备。
图12-图16为图11A和图11B所示的通信方法的几种实现方式。在图12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从发送端和接收端接收发送端的端口标识、接收端的端口标识、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然后执行图8中方式一或方式二的过程以建立TSN管道。在图13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并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然后执行图8中方式一或方式二的过程以建立TSN管道。在图14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从发送端和接收端接收发送端的端口标识、接收端的端口标识,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或者,从SMF网元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然后执行图8中方式一或方式二的过程以建立TSN管道。在图15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从SMF网元接收发送端的设备标识、接收端的设备标识、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从CUC网元接收可靠时延传输网络的拓扑信息,根据发送端的设备标识、接收端的设备标识和拓扑信息获得发送端的端口标识、接收端的端口标识,然后执行图8中方式一或方式二的过程以建立TSN管道。在图16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设备向发送端和接收端端口标识,指示发送端和接收端端口标识根据端口标识向CUC网元进行注册以建立TSN管道。
如图12所示,如果通过图8中所示的方式一来创建TSN管道,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201-S1213。如果通过图8中所示的方式二来创建转发通道,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201-S1206和S1214-S1219。
S1201、AN网元获取AN网元的端口标识和第一指示信息。
AN网元上可以配置有第一指示信息和AN网元在TSN网络中的端口标识,AN网元根据配置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和AN网元在TSN网络中的端口标识。
S1202、UPF网元获取UPF网元的端口标识和第二指示信息。
UPF网元上可以配置有第二指示信息和UPF网元在TSN网络中的端口标识,UPF网元根据配置获取第二指示信息和UPF网元在TSN网络中的端口标识。
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AN网元为发送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PF网元为接收端;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AN网元为接收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PF网元为发送端。即AN网元和UPF网元中的一者被配置为发送端另一者被配置为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AN网元和/或UPF网元获取第一信息。AN网元和/或UPF网元上可以配置有第一信息,AN网元和/或UPF网元根据配置获取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AN网元和/或UPF网元获取数据流的带宽信息。AN网元和/或UPF网元上可以配置有数据流的带宽信息,AN网元和/或UPF网元根据配置获取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AN网元和/或UPF网元获取TSN管道对应的IP地址。AN网元和/或UPF网元上还可以配置有TSN管道对应的IP地址,AN网元和/或UPF网元根据配置获取TSN管道对应的IP地址。TSN管道对应的IP地址用于指示GTP-U管道(TSN管道中的一种)与GTP-U隧道的IP地址之间的对应关系,后续创建可靠时延的数据流或者会话时,分配TSN管道以及对应的GTP-U隧道的IP地址。如果TSN管道为二层管道,则不需要获取TSN管道对应的IP地址。
关于第一信息、TSN管道的描述,具体见本申请前面所述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
S1203、AN网元向控制设备发送AN网元的端口标识以及第一指示信息。
相应地,控制设备从AN网元接收AN网元的端口标识和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AN网元可以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注册请求消息,在该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AN网元的端口标识以及第一指示信息。相应地,控制设备从AN网元接收第一注册请求消息。
该步骤实现了AN网元显式地向控制设备发送指示AN网元的端口标识的第二信息。
S1204、UPF网元向控制设备发送UPF网元的端口标识以及第二指示信息。
相应地,控制设备从UPF网元接收UPF网元的端口标识和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UPF网元可以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二注册请求消息,在该第二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UPF网元的端口标识以及第二指示信息。相应地,控制设备从UPF网元接收第二注册请求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注册请求消息和/或第二注册请求消息中还可以包括第一信息。相应地,控制设备可以从AN网元和/或UPF网元接收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注册请求消息和/或第二注册请求消息中还可以包括数据流的带宽信息。相应地,控制设备可以从AN网元和/或UPF网元接收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注册请求消息和/或第二注册请求消息中还可以包括TSN管道对应的IP地址。相应地,控制设备可以从AN网元和/或UPF网元接收TSN管道对应的IP地址。
该步骤实现了UPF网元显式地向控制设备发送指示UPF网元的端口标识的第二信息。
S1205、控制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和接收端。
也就是说,控制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AN网元和UPF网元中的一者为发送端,另一者为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第一信息。
控制设备可以保存上述数据流与AN网元及UPF网元的对应关系。
S1206、控制设备获取该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从AN网元和/或UPF网元接收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S1207、控制设备向发送端发送数据流信息。
相应地,发送端从控制设备接收数据流信息。可选的,控制设备向发送端发送数据流的带宽信息,相应地,发送端从控制设备接收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其中,图12中的步骤S1207-S1213、S1216、S1219和S1223以AN网元作为发送端,UPF网元作为接收端为例进行描述。当UPF网元作为发送端,AN网元作为接收端时同理,不再赘述。
数据流信息可以包括发送端的端口标识或者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其中,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可以与发送端的端口标识相关联。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可来自AN网元或UPF网元。
如果AN网元为发送端,则控制设备向AN网元发送数据流信息和数据流的带宽信息,数据流信息可以包括AN网元的端口标识或者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如果UPF网元为发送端,则控制设备向UPF网元发送数据流信息和数据流的带宽信息,数据流信息可以包括UPF网元的端口标识或者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还可以向发送端发送第一信息。相应地,发送端从控制设备接收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果AN网元为发送端,控制设备可以向AN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相应地,AN网元从控制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如果UPF网元为发送端,控制设备可以向UPF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相应地,UPF网元从控制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
S1208、发送端获取发送端的端口标识。
如果数据流信息中包括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则发送端从控制设备接收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发送端可以根据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获取发送端的端口标识。或者,如果数据流信息中包括发送端的端口标识,则发送端从控制设备接收发送端的端口标识。
S1209、发送端通过发送端的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接收端发送SRP请求消息。
该SRP请求消息用于触发数据流的创建。该步骤实现了发送端隐式地向接收端发送指示发送端的端口标识的第二信息。
可选的,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210-S1212:
S1210、控制设备向接收端发送数据流信息。
相应地,接收端从控制设备接收数据流信息。可选的,控制设备向接收端发送数据流的带宽信息,相应地,接收端从控制设备接收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数据流信息可以包括接收端的端口标识或者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其中,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可以与接收端的端口标识相关联。
如果AN网元为接收端,则控制设备向AN网元发送数据流信息和数据流的带宽信息,数据流信息可以包括AN网元的端口标识或者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如果UPF网元为接收端,则控制设备向UPF网元发送数据流信息和数据流的带宽信息,数据流信息可以包括UPF网元的端口标识或者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还可以向接收端发送第一信息。相应地,接收端从控制设备接收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果AN网元为接收端,控制设备可以向AN网元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相应地,AN网元从控制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如果UPF网元为接收端,控制设备可以向UPF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相应地,UPF网元从控制设备接收第二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209与S1210没有先后执行顺序。
S1211、接收端获取接收端的端口标识。
如果数据流信息中包括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则接收端从控制设备接收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接收端可以根据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获取接收端的端口标识。或者,如果数据流信息中包括接收端的端口标识,则接收端从控制设备接收接收端的端口标识。
S1212、接收端通过接收端的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发送端发送SRP响应消息。
该SRP响应消息用于对来自发送端的SRP请求消息进行响应。接收端可以根据数据流信息或配置信息,获取SRP请求消息请求创建的数据流是自己需要接收的流,向发送端发送SRP响应消息。该步骤实现了接收端隐式地向发送端发送指示接收端的端口标识的第二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212的执行顺序在步骤S1209之后。
S1213、发送端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和/或SRP响应消息的源MAC地址。
发送端接收到SRP响应消息后,可以向控制设备发送指示信息,以指示发送端接收到SRP响应消息,表示数据流创建完成。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第一信息和/或SRP响应消息的源MAC地址。
S1214、控制设备向CUC网元发送数据流信息和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还可以向CUC网元发送第一信息。
S1215、CUC网元向CNC网元请求创建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果步骤S1213中,控制设备未向CUC网元发送第一信息,CUC网元可以为数据流分配第一信息。
CUC网元可以向CNC网元发送第一信息以请求创建数据流。
S1216、CNC网元生成数据流的路径信息及调度策略,并向AN网元和UPF网元发送数据流的路径信息及调度策略。
数据流的路径信息可以指示数据流的转发路径。
调度策略可以包括例如发送端的发包时隙和/或接收端的收包时隙。
S1217、CNC网元向CUC网元发送数据流的路径信息和调度策略。
关于步骤S1215-S1217可以参照IEEE 802.1qcc第43.1.3.3章描述,此处不再重复。
S1218、CUC网元向控制设备发送数据流的路径信息。
如果步骤S1215中由CUC网元为数据流分配第一信息,CUC网元可以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相应地,控制设备从CUC网元接收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CUC网元可以向控制设备发送调度策略。
S1219、控制设备向发送端和/或接收端发送第一信息和/或带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或,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向发送端和接收端发送调度策略。
该步骤S1219可以指示发送端和接收端预留缓存资源。
可选的,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220-S1223:
S1220、控制设备保存TSN管道信息。
TSN管道信息可以根据数据流的相关信息得到,TSN管道信息可以包括第一信息、AN网元和/或UPF网元的设备标识、AN网元的端口标识、UPF网元的端口标识、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GTP-U隧道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中的至少一项。AN网元和/或UPF网元的设备标识可以从SMF网元获得,或者由控制设备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得。GTP-U隧道的源IP地址和/或目的IP地址可以从AN网元或UPF网元获得,或者由控制设备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得。
例如,控制设备可以保存(AN1、UPF1、012a.3322.00af),表示AN1网元与UPF1网元之间有TSN管道,第一信息中的流标识为012a.3322.00af。该信息可用于后续SMF网元创建数据流或会话时选择UPF网元的依据。或者记录(012a.3322.00af),表示第一信息中的流标识为012a.3322.00af。该信息可用于后续创建数据流或会话时为用户分配带宽。
S1221、控制设备向NRF网元发送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可达信息。
可达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与接收端位于同一可靠时延传输网络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向NRF网元发送TSN管道信息。
例如,控制设备可以向NRF网元发送(AN1,UPF1),表示AN1网元和UPF1网元在TSN网络内可达,能够支持可靠时延传输。或者,控制设备可以向NRF网元发送(AN1、UPF1、012a.3322.00af、5ms、1G),表示AN1网元与UPF1网元之间有带宽为1G的TSN管道,第一信息中的流标识为012a.3322.00af,最大传输时延为5ms;或者,控制设备可以向NRF网元发送{(AN1,p1)、(UPF1,p2)、012a.3322.00af、5ms、1G},表示AN1网元的端口p1与UPF1网元的端口p2之间有带宽为1G的TSN管道,第一信息中的流标识为012a.3322.00af,最大传输时延为5ms。
S1222、NRF网元保存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可达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NRF网元可以保存TSN管道信息。
上述信息可用于后续为用户创建包含可靠时延用户流或会话时作为选择UPF网元的依据。
S1223、控制设备向AN网元和/UPF网元发送TSN管道信息。
AN网元和/或UPF网元在接收到上述信息后,保存上述信息,用于后续为用户创建包含可靠时延用户流的会话时作为分配TSN管道的依据。
如图13中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步骤S1301-S1319:
S1301、控制设备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并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和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TSN管道对应的IP地址。
控制设备可以保存上述数据流与AN网元及UPF网元的对应关系。
S1302、控制设备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步骤S1303-S1319可参考图12中步骤S1207-S1223的描述,此处不再重复。
如图14中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步骤S1401-S1423:
S1401、AN网元获取AN网元的端口标识。
AN网元上可以配置有AN网元的端口标识,AN网元根据配置获取AN网元的端口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AN网元可以获取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AN网元上还可以配置有数据流的带宽信息,AN网元根据配置获取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S1402、UPF网元获取UPF网元的端口标识。
UPF网元上可以配置有UPF网元的端口标识,UPF网元根据配置获取UPF网元的端口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UPF网元可以获取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UPF网元上还可以配置有数据流的带宽信息,UPF网元根据配置获取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S1403、AN网元向控制设备发送AN网元的端口标识。
相应地,控制设备从AN网元接收AN网元的端口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AN网元可以向控制设备发送数据流的带宽信息。相应地,控制设备可以从AN网元接收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AN网元可以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注册请求消息,在该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AN网元的端口标识。可选的,在该第一注册请求消息中还可以包括数据流的带宽信息。相应地,控制设备从AN网元接收第一注册请求消息。
S1404、UPF网元向控制设备发送UPF网元的端口标识。
相应地,控制设备从UPF网元接收UPF网元的端口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UPF网元可以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二注册请求消息,在该第二注册请求消息中包括UPF网元的端口标识。可选的,在该第二注册请求消息中还可以包括数据流的带宽信息。相应地,控制设备从UPF网元接收第二注册请求消息。
S1405、控制设备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并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和接收端。
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AN网元为发送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PF网元为接收端;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AN网元为接收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PF网元为发送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可以为一个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AN网元和UPF网元中的一者为发送端另一者为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从SMF网元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例如,控制设备可以从SMF网元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AN网元为发送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PF网元为接收端,则控制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确定AN网元为发送端,根据第二指示信息可以确定UPF网元为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第一信息。
控制设备可以保存上述数据流与AN网元及UPF网元的对应关系。
S1406、控制设备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该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步骤S1407-S1423可参考图12中步骤S1207-S1223的描述,此处不再重复。
如图15中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步骤S1501-S1522。
S1501、控制设备从SMF网元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并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和接收端。
S1502、控制设备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该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S1503、控制设备从SMF网元接收发送端的设备标识、接收端的设备标识。
S1504、控制设备从CUC网元接收可靠时延传输网络的拓扑信息。
拓扑信息中包括发送端的设备标识与发送端的端口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接收端的设备标识与接收端的端口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拓扑信息隐含的指示这些设备或端口在TSN网络内可达。
S1505、控制设备根据发送端的设备标识、接收端的设备标识以及拓扑信息获取发送端的端口标识以及接收端的端口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第一信息。
控制设备可以保存上述数据流与AN网元及UPF网元的对应关系。
步骤S1506-S1522可参考图12中步骤S1207-S1223的描述,此处不再重复。
如图16中所示,该通信方法包括步骤S1601-S1616。
S1601、控制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并获取该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可选的,控制设备可以为TSN管道分配TSN管道标识,TSN管道标识的作用是使得核心网控制面网元不需要关注和保存第一信息,而由TSN网络自己管理和维护第一信息,后续核心网控制面网元与AN网元及UPF网元交互时,直接使用TSN管道标识来指示对应的TSN管道。
该步骤可以参照图12中的步骤S1201-S1206,或者,图13中的步骤S1301-S1302,或者,图14中的步骤S1401-S1406,或者,图15中的步骤S1501-S1502,此处不再重复。
S1602、控制设备向发送端发送数据流信息。
可选的,控制设备可以向发送端发送TSN管道标识。
该步骤参照图12中的步骤S1207,在此不再重复。
S1603、发送端获取发送端的端口标识。
该步骤参照图12中的步骤S1208,在此不再重复。
S1604、发送端向CUC网元发送发送端的端口标识。
该发送端的端口标识用于向CUC网元注册发送端,以创建数据流。
S1605、控制设备向接收端发送数据流信息和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可选的,控制设备可以向接收端发送TSN管道标识。
该步骤参照图12中的步骤S1210,在此不再重复。
S1606、接收端获取接收端的端口标识。
该步骤参照图12中的步骤S1211,在此不再重复。
S1607、接收端向CUC网元发送接收端的端口标识。
该接收端的端口标识用于向CUC网元注册接收端,以请求创建数据流。
步骤S1608-S1610参照图12的S1215-S1217,在此不再重复。
S1611、CUC网元向发送端和/或接收端发送第一信息。
S1612、发送端和/或接收端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该步骤是可选的。
S1613、控制设备保存TSN管道信息。
与图12中步骤S1220相比,控制设备还要保存步骤S1601中所述的TSN管道标识。其他内容参照图12中步骤S1220,在此不再重复。
步骤S1614-S1616可参考图12中步骤S1221-S1223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
下面结合具体示例对上述过程进行说明,创建的TSN管道不与GTP-U隧道的IP地址绑定,NRF网元保存AN网元与UPF网元之间的可达信息,控制设备保存TSN管道信息,AN网元和UPF网元保存TSN管道与发送端的端口标识和接收端的端口标识的对应关系。如图17中所示,上述通信方法可以包括:
S1701、AN1网元上配置设备标识AN1和/或端口标识AN1_p1、AN1_p2。
S1702、UPF1网元上配置设备标识UPF1和/或端口标识UPF1_p3、UPF1_p4。
S1703、AN1网元向控制设备发送设备标识AN1和/或端口标识AN1_p1、AN1_p2。
S1704、UPF1网元向控制设备发送设备标识UPF1和/或端口标识UPF1_p3、UPF1_p4。
S1705、控制设备向CUC网元发送AN1网元的设备标识AN1和/或端口标识AN1_p1、AN1_p2,以及UPF1网元的设备标识UPF1和/或端口标识UPF1_p3、UPF1_p4。
该步骤用于向CUC网元请求可靠时延传输网络的拓扑信息,以及获得AN网元和UPF网元之间的可达信息,例如端口之间的可达信息(AN1_p1,UPF1_p3)、(AN1_p2,UPF1_p4)等。可达信息用于指示AN网元与UPF网元位于同一可靠时延传输网络中。控制设备还可以确定AN1网元与UPF1网元之间支持可靠时延传输。
可选的,控制设备也可以根据配置获得上述信息。当控制设备根据配置获得上述信息时,上述步骤S1701-S1704可以不执行。
S1706、控制设备向NRF网元发送AN1网元和UPF1网元之间的可达信息。
例如端口之间的可达信息(AN1_p1,UPF1_p3)、(AN1_p2,UPF1_p4)等。
S1707、NRF网元保存AN1网元和UPF1网元之间的可达信息。
之后在用户创建会话时(例如用户从AN1网元接入,AN1网元作为发送端时),SMF网元确定UPF1网元,并向UPF1网元发起会话创建请求。可选的,UPF1网元接收到会话创建请求后,执行图12中的过程S1204,并向控制设备发送指示AN1网元为发送端的第一指示信息以及指示UPF1网元为接收端的第二指示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也可以为一个指示信息。即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AN1网元为发送端,UPF1网元为接收端。本申请不限定上述指示信息的具体形式。
S1708、控制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并获取该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控制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或者步骤S1707中所述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AN1网元的端口AN1_p1作为发送端,UPF1网元的端口UPF1_p2作为接收端。可以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AN1网元与UPF1网元之间数据流的带宽信息等。
S1709、控制设备获取第一信息。
第一信息包括流标识012a.3322.00af。
S1710、控制设备指示CUC网元创建数据流。
例如,数据流的路径信息可以包括(012a.3322.00af,AN1_p1,AN1_p1,1G),其中,012a.3322.00af为第一信息,AN1_p1为发送端的端口标识,UPF1_p2为接收端的端口标识,1G为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S1711、CUC网元向控制设备发送数据流的路径信息。
发送的数据流的路径信息可以包括(012a.3322.00af,AN1_p1,VLAN_100,CoS_3,UPF1_p2,VLAN_200,CoS_3,1G),其中,012a.3322.00af为第一信息,AN1_p1为发送端的端口标识,VLAN_100表示发送端VLAN为100,CoS_3表示发送端CoS为3,UPF1_p2为接收端的端口标识,VLAN_200表示接收端VLAN为200,CoS_3表示接收端CoS为3,1G为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S1712、控制设备保存TSN管道信息。
控制设备可以根据数据流的路径信息得到TSN管道信息。
控制设备可以根据数据流的路径信息得到与UPF网元相关的TSN管道信息。
例如,可以从数据流的路径信息中删掉AN侧的VLAN、CoS信息。则与UPF网元相关的TSN管道信息可以包括:(012a.3322.00af,AN1_p1,UPF1_p2,VLAN_200,CoS_3,1G),其中,012a.3322.00af为第一信息中包括的流标识;AN1_p1为发送端的端口标识,UPF1_p2为接收端的端口标识;VLAN_200表示接收端VLAN为200,CoS_3表示接收端CoS为3;1G为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控制设备可以根据数据流的路径信息得到与AN网元相关的TSN管道信息。
例如,可以从数据流的路径信息中删掉UPF侧的VLAN、CoS信息。则与AN网元相关的TSN管道信息包括:(012a.3322.00af,AN1_p1,VLAN_100,CoS_3,UPF1_p2,1G),其中,012a.3322.00af为第一信息中包括的流标识;AN1_p1为发送端的端口标识;VLAN_100表示发送端VLAN为100;CoS_3表示发送端CoS为3;UPF1_p2为接收端的端口标识;1G为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S1713、控制设备向UPF网元发送与UPF网元相关的TSN管道信息。
S1714、控制设备向AN网元发送与AN网元相关的TSN管道信息。
之后AN及UPF能够根据TSN管道信息为用户创建会话。
下面结合具体示例对上述过程进行说明,如图18中所示,上述通信方法可以包括:
S1801、AN1网元上配置设备标识、第一指示信息、端口标识、第一信息。
换句话说,AN1上的配置信息包括设备标识、第一指示信息、端口标识、第一信息。
可选的,AN1网元上可以配置对应的IP地址。
例如,AN1网元上配置:AN1,(talker,AN1_p1,012a.3322.00af,10.10.10.2),(listener,AN1_p1,012a.3322.00ae,10.10.10.2)。其中,AN1为设备标识,AN1_p1为端口标识,talker和listener为第一指示信息,012a.3322.00af和012a.3322.00ae为第一信息,10.10.10.2为AN1网元对应的IP地址。(talker,AN1_p1,012a.3322.00af,10.10.10.2)表示当AN1网元作为发送端时,通过AN1_p1对应的端口发送数据流,该数据流由012a.3322.00af来标识,AN1网元发送数据流的IP地址为10.10.10.2。(listener,AN1_p1,012a.3322.00ae,10.10.10.2)表示当AN1网元作为接收端时,通过AN1_p1对应的端口接收数据流,该数据流由012a.3322.00ae来标识,AN1网元接收数据流的IP地址为10.10.10.2。
S1802、UPF1网元上配置设备标识、第二指示信息、端口标识、第一信息。
换句话说,UPF1上的配置信息包括设备标识、第一指示信息、端口标识、第一信息。
可选的,UPF1网元上可以配置对应的IP地址。
例如UPF1网元上配置:UPF1,(talker,UPF1_p3,012a.3322.00ae,10.10.10.3),(listener,UPF1_p3,012a.3322.00af,10.10.10.3)。其中,UPF1为设备标识,UPF1_p3为端口标识,talker和listener为第二指示信息,012a.3322.00af和012a.3322.00ae为第一信息,10.10.10.3为UPF1网元对应的IP地址。(talker,UPF1_p3,012a.3322.00ae,10.10.10.3)表示当UPF1作为发送端时,通过UPF1_p3对应的端口发送数据流,该数据流由012a.3322.00ae来标识,UPF1网元发送数据流的IP地址为10.10.10.3。(listener,UPF1_p3,012a.3322.00af,10.10.10.3)表示当UPF1网元作为接收端时,通过UPF1_p3对应的端口接收数据流,该数据流由012a.3322.00af来标识,UPF1网元接收数据流的IP地址为10.10.10.3。
S1803、AN1网元向控制设备发送AN1网元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AN1网元还可以向控制设备发送数据流的带宽信息、TSN网络信息,例如VLAN、CoS等。
上述信息可以携带在第一注册信息中。
S1804、UPF1网元向控制设备发送UPF1网元的配置信息。
可选的,UPF1网元可以向控制设备发送数据流的带宽信息、TSN网络信息,例如VLAN、CoS等。
上述信息可以携带在第二注册信息中。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801-S1804是可选的步骤。控制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上述信息。
S1805、控制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并获取该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控制设备可以根据来自AN1网元和UPF1网元的注册信息获取发送端或接收端。或者,控制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进而获取发送端或接收端。例如,配置、策略或编排中可以包括:第一信息为012a.3322.00af,对应的发送端为AN1_p1所标识的端口,对应的接收端为UPF1_p3所标识的端口。
控制设备可以根据来自AN1网元和UPF1网元的注册信息获取数据流的带宽信息。或者,控制设备可以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数据流的带宽信息。如果是由控制设备根据配置、策略或编排获取数据流的带宽信息(例如1G),则由控制设备请求AN网元和UPF网元分别为对应的数据流预留带宽。
S1806、控制设备指示CUC网元创建数据流。
例如,数据流的路径信息可以包括(AN1_p1,UPF1_p3,012a.3322.00a,1G),其中,AN1_p1为发送端的端口标识,UPF1_p3为接收端的端口标识,012a.3322.00af为第一信息、1G为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如果来自AN网元和UPF网元的注册信息中包括TSN网络信息,例如VLAN、CoS等,控制设备可以在向CUC网元发送的请求消息中包括TSN网络信息。或者,也可由CUC网元或CNC网元生成相关信息。
S1807、CUC网元向控制设备发送数据流的路径信息。
发送的数据流的路径信息可以包括(012a.3322.00af,AN1_p1,VLAN_100,CoS_3,UPF1_p2,VLAN_200,CoS_3,1G),其中,012a.3322.00af为第一信息,AN1_p1为发送端的端口标识,VLAN_100表示发送端VLAN为100,CoS_3表示发送端CoS为3,UPF1_p2为接收端的端口标识,VLAN_200表示接收端VLAN为200,CoS_3表示接收端CoS为3,1G为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S1808、控制设备保存TSN管道信息。
TSN管道信息可以根据上述路径信息得到。
例如,TSN管道信息可以包括(012a.3322.00af,AN1_p1,VLAN_100,CoS_3,UPF1_p2,VLAN_200,CoS_3,1G),其中,012a.3322.00af为第一信息,AN1_p1为发送端的端口标识,VLAN_100表示发送端VLAN为100,CoS_3表示发送端CoS为3,UPF1_p2为接收端的端口标识,VLAN_200表示接收端VLAN为200,CoS_3表示接收端CoS为3,1G为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S1809、控制设备向NRF网元发送AN1网元和UPF1网元之间的可达信息和/或TSN管道信息。
例如,AN1和UPF1之间的可达信息可以包括(AN1_p1,UPF1_p3),其中,AN1_p1为发送端的端口标识,UPF1_p2为接收端的端口标识。
S1810、NRF网元保存AN1网元和UPF1网元之间的可达信息和/或TSN管道信息。
S1811、控制设备向AN1网元和/或UPF1网元发送全部或部分TSN管道信息。
例如发送的TSN管道信息可以包括(012a.3322.00af,AN1_p1,VLAN_100,CoS_3,10.10.10.2,UPF1_p3,VLAN_200,CoS_3,10.10.10.3,1G),其中,012a.3322.00af为第一信息,AN1_p1为发送端的端口标识,VLAN_100表示发送端VLAN为100,CoS_3表示发送端CoS为3,10.10.10.2为发送端的IP地址,UPF1_p2为接收端的端口标识,VLAN_200表示接收端VLAN为200,CoS_3表示接收端CoS为3,10.10.10.3为接收端的IP地址,1G为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控制设备的功能。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9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通信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19可以包括:确定单元1911、获取单元1912、发送单元1913、接收单元1914。上述各单元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图11A-18中任一附图中控制设备的相关方法。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相应的特征和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单元是可选的。示例性的,通信装置19可以包括确定单元1911、获取单元1912、发送单元1913,可选的,通信装置19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914。
示例性的,确定单元1911用于支持通信装置19执行图11A中的过程S1101,或图12中的过程S1205,或图13中的过程S1301,或图14中的过程S1405,或图15中的过程S1501,或图16中的过程S1601,或图17中的过程S1708,或图18中的过程S1805。获取单元1912用于支持通信装置19执行图11A中的过程S1102,或图12中的过程S1206,或图13中的过程S1301、S1302,或图14中的过程S1405、S1406,或图15中的过程S1502、S1505,或图16中的过程S1601,或图17中的过程S1708、S1709,或图18中的过程S1805。发送单元1913用于支持通信装置19执行图11A中的过程S1103,或图12中的过程S1207、S1210、S1214、S1219、S1221、S1223,或图13中的过程S1303、S1306、S1310、S1315、S1317、S1319,或图14中的过程S1407、S1410、S1414、S1419、S1421、S1423,或图15中的过程S1506、S1509、S1513、S1518、S1520、S1522,或图16中的过程S1602、S1614、S1616,或图17中的过程S1705、S1706、S1710、S1713、S1714,或图18中的过程S1806、S1809、S1811;接收单元1914用于支持通信装置19执行图12中的过程S1203、S1204、S1213、S1218,或图13中的过程S1309、S1314,或图14中的过程S1404、S1413、S1418,或图15中的过程S1501、S1503、S1504、S1512、S1517,或图16中的过程S1612,或图17中的过程S1703、S1704、S1711,或图18中的过程S1803、S1804、S1807。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确定单元1911,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为发送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为接收端,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为接收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为发送端,数据流包括标识数据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通过数据流发送数据,还用于指示接收端通过数据流接收数据。获取单元1912,用于获取数据流的带宽信息。发送单元1913,用于发送数据流信息,发送获取单元1912获取的带宽信息,其中,数据流信息用于指示确定单元1911确定的发送端的端口标识、确定单元确定的接收端的端口标识中的至少一项,发送端的端口标识、接收端的端口标识以及带宽信息用于数据流的创建。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1914,用于从第一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或,从第二设备接收所述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1914,用于从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1913还用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和/或,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1914,用于从发送端和/或接收端接收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1913还用于向发送端和/或接收端发送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1914,用于从发送端接收发送端的端口标识,从接收端接收接收端的端口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数据流信息包括所述发送端的端口标识,发送单元1913具体用于:向发送端发送数据流信息,其中,数据流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通过发送端的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接收端发送流预留协议SRP请求消息,SRP请求消息用于触发数据流的创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数据流信息包括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其中,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与发送端的端口标识和接收端的端口标识关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1914,用于从发送端和/或接收端接收带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1913具体用于向发送端和/或接收端发送带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1913还用于向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发送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可达信息,可达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与接收端位于同一可靠时延传输网络中。
图20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通信装置的又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20包括:处理模块2022、通信模块2023。可选的,通信装置20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2021。上述各模块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图11A-18中任一附图中控制设备的相关方法。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相应的特征和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一种可能的方式,处理模块2022用于对通信装置2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或者执行相应的处理功能,例如执行确定单元1911和获取单元1912的功能。通信模块2023用于支持通信装置20执行上述接收单元1914、发送单元1913的功能。存储模块2021用于存储通信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或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202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2023可以是网络接口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2021可以是存储器。
一种可能的方式,处理模块2022可以为图5中的处理器501,通信模块2023可以为图5中的通信接口504,存储模块2021可以为图5中的存储器503。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指令当被通信装置执行时使通信装置执行图11A-18中任一附图中控制设备的相关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使通信装置执行图11A-18中任一附图中控制设备的相关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通信装置执行图11A-18中任一附图中控制设备的相关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图11A-18中任一附图中控制设备的相关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图11A-18中任一附图中控制设备的相关方法。例如控制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为发送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为接收端,或者,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为接收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为发送端,数据流包括标识数据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通过数据流发送数据,还用于指示接收端通过数据流接收数据;控制设备获取数据流的带宽信息;控制设备发送数据流信息,发送带宽信息,其中,数据流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的端口标识、接收端的端口标识中的至少一项,发送端的端口标识、接收端的端口标识以及带宽信息用于数据流的创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终端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可以包括芯片,集成电路,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者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通信装置,可以是控制设备,也可以是可用于控制设备的部件(芯片或者电路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AN网元、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功能。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21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通信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21可以包括:获取单元2111、发送单元2112、接收单元2113。上述各单元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图11A-18中任一附图中AN网元的相关方法。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相应的特征和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单元是可选的。示例性的,通信装置21可以包括获取单元2111、发送单元2112,可选的,通信装置21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2113。
示例性的,获取单元2111用于支持通信装置21执行图11B中的过程S1104,或图12中的过程S1201、S1208,或图13中的过程S1304,或图14中的过程S1401、S1408,或图15中的过程S1507,或图16中的过程S1603,或图17中的过程S1701,或图18中的过程S1801;发送单元2112用于支持通信装置21执行图11B中的过程S1105,或图12中的过程S1203、S1209,或图13中的过程S1305、S1309,或图14中的过程S1403、S1409、S1413,或图15中的过程S1508、S1512,或图16中的过程S1604、S1612,或图17中的过程S1703,或图18中的过程S1803;接收单元2113用于支持通信装置21执行图12中的过程S1207、S1212、S1216、S1219、S1223,或图13中的过程S1303、S1308、S1312、S1315、S1319,或图14中的过程S1407、S1412、S1416、S1419、S1423,或图15中的过程S1506、S1511、S1515、S1518、S1522,或图16中的过程S1602、S1609、S1611、S1616,或图17中的过程S1714,或图18中的过程S1811。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单元2111,用于获取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其中,第一设备为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或接收端,数据流包括标识数据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通过数据流发送数据,还用于指示接收端通过数据流接收数据;发送单元2112,用于发送指示获取单元2111获取的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的第二信息,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用于数据流的创建。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21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2113,接收单元2113用于从控制设备接收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获取单元2111,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单元2113接收的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获取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21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2113,接收单元2113用于从控制设备接收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2112,具体用于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2112,还用于通过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第二设备发送流预留协议SRP请求消息,其中,SRP请求消息用于触发数据流的创建,第一设备为发送端,第二设备为接收端,或者,通过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第二设备发送SRP响应消息,其中,SRP响应消息用于对来自第二设备的SRP请求消息进行响应,SRP请求消息用于触发数据流的创建,第一设备为接收端,第二设备为发送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21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2113,接收单元2113用于从控制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为发送端或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2112,还用于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为发送端或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21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2113,接收单元2113用于从控制设备接收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2112,还用于向控制设备发送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21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2113,接收单元2113用于从控制设备接收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2112,还用于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图22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通信装置的又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22包括:处理模块2222、通信模块2223。可选的,通信装置22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2221。上述各模块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图11A-18中任一附图中AN网元的相关方法。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相应的特征和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一种可能的方式,处理模块2222用于对通信装置22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或者执行相应的处理功能,例如执行获取单元2111的功能。通信模块2223用于支持通信装置22执行上述接收单元2113、发送单元2112的功能。存储模块2221用于存储通信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或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222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2223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蓝牙、网络接口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2221可以是存储器。
一种可能的方式,处理模块2222可以为图4中的BBU 401中的处理器431,通信模块2223可以为图4中的RRU 402中的RF电路434,存储模块2221可以为图4中的BBU 401中的存储器432。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指令当被通信装置执行时使通信装置执行图11A-18中任一附图中AN网元的相关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使通信装置执行图11A-18中任一附图中AN网元的相关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通信装置执行图11A-18中任一附图中AN网元的相关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图11A-18中任一附图中AN网元的相关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图11A-18中任一附图中AN网元的相关方法。例如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或接收端,所述数据流包括标识所述数据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通过所述数据流发送数据,还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通过所述数据流接收所述数据;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指示所述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用于所述数据流的创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终端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可以包括芯片,集成电路,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者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通信装置,可以是AN网元,也可以是可用于AN网元的部件(芯片或者电路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UPF网元、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功能。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23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通信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23可以包括:获取单元2311、发送单元2312、接收单元2313。上述各单元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图11A-18中任一附图中UPF网元的相关方法。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相应的特征和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单元是可选的。示例性的,通信装置23可以包括获取单元2311、发送单元2312,可选的,通信装置23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2313。
示例性的,获取单元2311用于支持通信装置23执行图11B中的过程S1104,或图12中的过程S1202、S1211,或图13中的过程S1307,或图14中的过程S1402、S1411,或图15中的过程S1510,或图16中的过程S1606,或图17中的过程S1702,或图18中的过程S1802;发送单元2312用于支持通信装置23执行图11B中的过程S1105,或图12中的过程S1204、S1212,或图13中的过程S1308,或图14中的过程S1404、S1412,或图15中的过程S1511,或图16中的过程S1607、S1612,或图17中的过程S1704,或图18中的过程S1804;接收单元2313用于支持通信装置23执行图12中的过程S1209、S1210、S1216、S1219、S1223,或图13中的过程S1305、S1306、S1312、S1315、S1319,或图14中的过程S1409、S1410、S1416、S1419、S1423,或图15中的过程S1508、S1509、S1515、S1518、S1522,或图16中的过程S1605、S1609、S1611、S1616,或图17中的过程S1713,或图18中的过程S1811。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获取单元2311,用于获取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其中,第一设备为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或接收端,数据流包括标识数据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指示发送端通过数据流发送数据,还用于指示接收端通过数据流接收数据;发送单元2312,用于发送指示获取单元2311获取的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的第二信息,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用于数据流的创建。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23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2313,接收单元2313用于从控制设备接收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获取单元2311,具体用于根据接收单元2313接收的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获取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23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2313,接收单元2313用于从控制设备接收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2312,具体用于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2312还用于通过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第二设备发送流预留协议SRP请求消息,其中,SRP请求消息用于触发数据流的创建,第一设备为发送端,第二设备为接收端,或者,通过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第二设备发送SRP响应消息,其中,SRP响应消息用于对来自第二设备的SRP请求消息进行响应,SRP请求消息用于触发数据流的创建,第一设备为接收端,第二设备为发送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23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2313,接收单元2313用于从控制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为发送端或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2312,还用于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为发送端或接收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23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2313,接收单元2313用于从控制设备接收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2312,还用于向控制设备发送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23还可以包括接收单元2313,接收单元2313用于从控制设备接收第一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发送单元2312,还用于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图24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通信装置的又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通信装置24包括:处理模块2422、通信模块2423。可选的,通信装置24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2421。上述各模块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图11A-18中任一附图中UPF网元的相关方法。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相应的特征和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一种可能的方式,处理模块2422用于对通信装置24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或者执行相应的处理功能,例如执行获取单元2311的功能。通信模块2423用于支持通信装置24执行上述接收单元2313、发送单元2312的功能。存储模块2421用于存储通信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或数据。
其中,处理模块2422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模块2423可以是收发器、收发电路、蓝牙、网络接口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2421可以是存储器。
一种可能的方式,处理模块2222可以为图5中的处理器501,通信模块2223可以为图5中的通信接口504,存储模块2221可以为图5中的存储器503。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指令当被通信装置执行时使通信装置执行图11A-18中任一附图中UPF网元的相关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以使通信装置执行图11A-18中任一附图中UPF网元的相关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通信装置执行图11A-18中任一附图中UPF网元的相关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图11A-18中任一附图中UPF网元的相关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通信装置执行图11A-18中任一附图中UPF网元的相关方法。例如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或接收端,所述数据流包括标识所述数据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通过所述数据流发送数据,还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通过所述数据流接收所述数据;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指示所述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用于所述数据流的创建。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终端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可以包括芯片,集成电路,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者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通信装置,可以是UPF网元,也可以是可用于UPF网元的部件(芯片或者电路等)。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等仅是为了指代不同的对象,并不表示对指代的对象有其它限定。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重复。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6)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为所述发送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为所述接收端,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接收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发送端,所述数据流包括标识所述数据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通过所述数据流发送数据,还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通过所述数据流接收所述数据;
所述控制设备获取所述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所述控制设备发送数据流信息,发送所述带宽信息,其中,所述数据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的端口标识、所述接收端的端口标识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发送端的端口标识、所述接收端的端口标识以及所述带宽信息用于所述数据流的创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或,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从会话管理功能网元接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和/或,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指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从所述发送端和/或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第一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向所述发送端和/或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从所述发送端接收所述发送端的端口标识,和/或,从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接收端的端口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信息包括所述发送端的端口标识,所述控制设备发送数据流信息,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数据流信息,其中,所述数据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通过所述发送端的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所述接收端发送流预留协议SRP请求消息,所述SRP请求消息用于触发所述数据流的创建。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信息包括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其中,所述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与所述发送端的端口标识和所述接收端的端口标识关联。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获取所述数据流的带宽信息,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从所述发送端和/或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带宽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带宽信息,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向所述发送端和/或所述接收端发送所述带宽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向网络功能存储功能网元发送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可达信息,所述可达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位于同一可靠时延传输网络中。
13.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或接收端,所述数据流包括标识所述数据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通过所述数据流发送数据,还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通过所述数据流接收所述数据;
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指示所述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用于所述数据流的创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从控制设备接收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可靠时延传输网络标识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从控制设备接收所述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指示所述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的第二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
17.根据权利要求13-15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第二设备发送流预留协议SRP请求消息,其中,所述SRP请求消息用于触发所述数据流的创建,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发送端,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接收端;
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对应的端口向第二设备发送SRP响应消息,其中,所述SRP响应消息用于对来自所述第二设备的SRP请求消息进行响应,所述SRP请求消息用于触发所述数据流的创建,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接收端,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发送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3-15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从控制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发送端或所述接收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3-15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发送端或所述接收端。
20.根据权利要求13-15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从控制设备接收所述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3-15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控制设备发送所述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3-15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从控制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3-15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向控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2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确定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为所述发送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设备为所述接收端,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接收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发送端,所述数据流包括标识所述数据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通过所述数据流发送数据,还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通过所述数据流接收所述数据;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数据流的带宽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数据流信息,发送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带宽信息,其中,所述数据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发送端的端口标识、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接收端的端口标识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发送端的端口标识、所述接收端的端口标识以及所述带宽信息用于所述数据流的创建。
2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通过数据流通信的发送端或接收端,所述数据流包括标识所述数据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发送端通过所述数据流发送数据,还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通过所述数据流接收所述数据;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指示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一设备的端口标识用于所述数据流的创建。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实现权利要求13-23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CN201810673277.9A 2018-06-26 2018-06-26 通信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06501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3277.9A CN110650167B (zh) 2018-06-26 2018-06-26 通信方法和装置
EP19827572.9A EP3799391B1 (en) 2018-06-26 2019-03-22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PCT/CN2019/079272 WO2020001093A1 (zh) 2018-06-26 2019-03-22 通信方法和装置
US17/126,725 US11882035B2 (en) 2018-06-26 2020-12-18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73277.9A CN110650167B (zh) 2018-06-26 2018-06-26 通信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0167A CN110650167A (zh) 2020-01-03
CN110650167B true CN110650167B (zh) 2021-02-23

Family

ID=68985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73277.9A Active CN110650167B (zh) 2018-06-26 2018-06-26 通信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82035B2 (zh)
EP (1) EP3799391B1 (zh)
CN (1) CN110650167B (zh)
WO (1) WO20200010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72092B (zh) * 2018-09-30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地局域网通信方法、设备及***
EP4109850A1 (en) * 2019-01-15 2022-12-28 Ofinno, LLC Control plane based configuration for time sensitive networking
US11178592B2 (en) * 2019-02-15 2021-11-16 Ofinno, Llc Device configuration for time sensitive network bridge
US11337184B2 (en) * 2019-04-25 2022-05-17 Hyundai Moto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stream performed in vehicle network
CN111245702B (zh) * 2020-02-05 2021-05-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5gs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转发设备和upf通信设备
CN111405644B (zh) * 2020-03-07 2021-06-18 广州爱浦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心控制的5g通信网元智能节能网及节能方法
CN112511995B (zh) * 2020-03-30 2024-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269086A (zh) * 2020-10-23 2021-01-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线缆的识别方法、装置、充电线缆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1374900B2 (en) * 2020-10-26 2022-06-28 Cisco Technology, Inc.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AT) traversal and proxy between user plane function (UPF) and 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 (SMF)
US11736359B2 (en) * 2020-11-20 2023-08-22 Ge Aviation System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 time-sensitive network configura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4398A (zh) * 2006-04-17 2007-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cdma***语音接口传输效率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034337A1 (en) * 2016-08-19 2018-02-22 Ne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user plane connection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per sess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80801B2 (ja) * 1997-12-05 2003-12-22 株式会社東芝 パケット転送方法及びノード装置
US8191082B2 (en) * 2007-10-23 2012-05-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RSS) enabled content using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signaling
US7979557B2 (en) * 2008-04-11 2011-07-12 Mobitv, Inc. Fast setup response prediction
CN102045242B (zh) * 2009-10-21 2012-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通信方法和网络节点设备
KR101414659B1 (ko) * 2010-02-23 2014-07-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홈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 세션 라우팅 방법 및 장치
EP3099026B1 (en) * 2014-04-04 2018-10-2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In-network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in-network message forwarding equipment and in-network message processing system
CN107104811B (zh) * 2016-02-22 2021-08-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功能实现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8024346A (zh) * 2016-11-04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设备及***
WO2018230778A1 (ko) * 2017-06-14 2018-12-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션을 관리하는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수행하는 smf 노드
CN110771251B (zh) * 2017-06-16 2023-09-22 艾普拉控股有限公司 作为通信网络中的服务的小数据传送、数据缓冲及数据管理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4398A (zh) * 2006-04-17 2007-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cdma***语音接口传输效率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034337A1 (en) * 2016-08-19 2018-02-22 Ne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user plane connection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per sess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99391B1 (en) 2024-05-22
EP3799391A1 (en) 2021-03-31
EP3799391A4 (en) 2021-08-04
US20210112001A1 (en) 2021-04-15
WO2020001093A1 (zh) 2020-01-02
US11882035B2 (en) 2024-01-23
CN110650167A (zh) 2020-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50167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0740149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0831249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3545098A (zh) 传输组播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US2008011365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quiring servic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
CN113133079A (zh) 路由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8432311A (zh) 一种资源请求方法、设备、网络侧节点及***
JP2020010385A (ja) 端末装置及びProSeサーバ装置
EP3487150B1 (en)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0519803B (zh) 无线射频自组网方法及装置
US914329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signal path of a radio communication
WO2020004899A1 (ko) 차량 통신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CN115002854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213799A1 (zh) 一种多播业务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022470A1 (zh) 基于中继通信与直连通信的通信选择方法和设备
WO2024074148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
US20240179802A1 (en) Method of establishing multicast broadcast service session, and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of
WO2013013552A1 (zh) 用户设备上下文的处理方法、装置及***
WO2024017143A1 (zh) 漫游场景下的分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241658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67200A1 (zh) 通信方法、装置以及***
US20240089337A1 (en) Broker circuitry, network broker circuitries, broker devices, base station, publisher devices, subscriber devices
WO2022257629A1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185686A1 (zh) 卫星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3088165A1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