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34679A - 电解电容器 - Google Patents

电解电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34679A
CN110634679A CN201911097518.0A CN201911097518A CN110634679A CN 110634679 A CN110634679 A CN 110634679A CN 201911097518 A CN201911097518 A CN 201911097518A CN 110634679 A CN110634679 A CN 1106346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oil
conductive polymer
conductive
electrolytic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975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34679B (zh
Inventor
津田康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7198246&utm_sourc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10634679(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975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346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34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46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346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46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2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01G9/0036Formation of the solid electrolyte lay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022Electrolytes; Absorbents
    • H01G9/025Solid electrolytes
    • H01G9/028Organic semiconducting electrolytes, e.g. TCNQ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022Electrolytes; Absorbents
    • H01G9/035Liquid electrolytes, e.g. impregnating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04Electrodes or formation of dielectric layers thereon
    • H01G9/042Electrodes or formation of dielectric layers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G9/0425Electrodes or formation of dielectric layers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thod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04Electrodes or formation of dielectric layers thereon
    • H01G9/048Electrodes or formation of dielectric layers thereon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 H01G9/055Etched foil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145Liqu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15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 H01G9/151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s with wound foil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lyoxymethylene Polymers And Polymers With Carbon-To-Carbon Bonds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电解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和电解液,所述电容器元件具有:形成有电介质层的阳极箔,与所述阳极箔相对、并且配置有包含导电性碳、钛以及镍中的至少一种的无机层的阴极箔,以及配置于所述阳极箔和所述阴极箔之间、并且包含导电性高分子的导电性高分子层,所述电解液的水分量为0.1质量%以上且6.0质量%以下。

Description

电解电容器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其母案申请的申请号:201680023477.9(PCT/JP2016/001334),申请日:2016.3.10,发明名称:电解电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电解液和具有导电性高分子层的电容器元件的电解电容器。
背景技术
作为小型、大容量且低ESR的电容器,具有形成有电介质层的阳极体、和以覆盖电介质层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形成的导电性高分子层的电解电容器被认为是有希望的。
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使电解液浸渗电容器元件而得的电解电容器,所述电容器元件包含:形成有电介质层的阳极箔、阴极箔、介于它们之间的间隔件、电介质层以及在间隔件和阴极箔的表面形成的导电性高分子层。
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在固体电解电容器的阴极中,从提高密合性的观点出发,在铝与在其表面所形成的含碳层之间形成包含铝碳化物的***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0106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004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2的固体电解电容器中,从提高容量的观点出发,在阴极设置含碳层,期待通过提高阴极的导电性来降低ESR。另外,在专利文献1那样使用了电解液的电解电容器中,由于阳极所形成的电介质层的缺陷容易修复,因此能够抑制漏电流的增加、耐电压的降低。然而,实际上,即使组合阴极形成有含碳层的电容器元件和电解液也存在无法充分获得修复性的情况,存在难以充分确保含碳层的密合性、ESR上升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使用电解液的电解电容器中,抑制ESR的增加,同时确保高容量,并且降低漏电流。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电解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和电解液,
上述电容器元件具有:
形成有电介质层的阳极箔、
与上述阳极箔相对、并且配置有包含导电性碳、钛以及镍中的至少一种的无机层的阴极箔、以及
配置于上述阳极箔和上述阴极箔之间、并且包含导电性高分子的导电性高分子层,
上述导电性高分子层使用包含上述导电性高分子的分散体或溶液而形成,
上述电解液的水分量(水分含量)为0.1质量%以上且6.0质量%以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在使用电解液的电解电容器中,能够确保高容量,能够抑制ESR的增加,并且能够降低漏电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解电容器的截面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1的电解电容器中的电容器元件的构成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电解电容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以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发明。
《电解电容器》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解电容器的截面图。图2是展开了同一电解电容器所含的电容器元件的一部分的概略图。
在图1中,电解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10,与电解液(未图示)一起收纳于外装壳体(具体而言,有底壳体11)内。外装壳体具有内部收纳有电容器元件10的有底壳体11、堵住有底壳体11的开口的绝缘性密封构件12和覆盖密封构件12的座板13。有底壳体11的开口端附近向内侧进行缩颈加工,以开口端铆接于密封构件12的方式进行卷曲加工。
如图2所示地,电容器元件10具有连接于引线片(日文:リ一ドタブ)15A的阳极箔21、连接于引线片15B的阴极箔22和间隔件23。阳极箔21和阴极箔22隔着间隔件23进行卷绕。经卷绕的阳极箔、阴极箔和间隔件也称为卷绕体。电容器元件10的最外周通过止卷带24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图2示出了固定电容器元件10的最外周之前的、一部分被展开的状态。
在电容器元件10中,阳极箔21是以表面具有凹凸的方式进行了表面粗糙化的金属箔,在具有凹凸的金属箔上形成有电介质层。与阳极箔21相对的阴极箔22为金属箔,在金属箔上形成有导电层。阴极箔22上所形成的导电层包含含有导电性碳的碳层。导电性高分子附着于阳极箔21上的电介质层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阴极箔22上的导电层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从而形成导电性高分子层。导电性高分子也可以附着于阳极箔21和阴极箔22之间的任意位置。例如,导电性高分子可以覆盖阳极箔21上所形成的电介质层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阴极箔22上的导电层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进而也可以覆盖间隔件23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由此,导电性高分子层介于阳极箔21和阴极箔22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解电容器中,通常有将覆盖阳极箔、阴极箔和间隔件等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导电性高分子(具体而言,是包含导电性高分子的覆膜)称为固体电解质层(或导电性高分子层)的情况。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解电容器的构成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电容器元件包含形成有电介质层的阳极箔、形成有导电层的阴极箔、以及介于阳极箔和阴极箔之间的导电性高分子层。电容器元件根据需要也可以进一步包含间隔件。
(电容器元件)
(阳极箔)
作为阳极箔,可举出例如表面经粗糙化的金属箔。对构成金属箔的金属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从容易形成电介质层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铝、钽、铌等阀金属、或包含阀金属的合金。
金属箔表面的粗糙化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进行。通过表面粗糙化,在金属箔的表面形成大量的凹凸。表面粗糙化优选通过例如对金属箔进行蚀刻处理来进行。蚀刻处理也可以通过例如直流电解法或交流电解法等来进行。
(电介质层)
电介质层形成于阳极箔的表面。具体而言,由于电介质层形成于经表面粗糙化的金属箔的表面,因此其沿着阳极箔的表面的孔、凹陷(凹坑)的内壁面形成。
电介质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通过对金属箔进行化学转化处理来形成。化学转化处理也可以通过例如将金属箔浸渍于己二酸铵溶液等化学转化液中来进行。在化学转化处理中,根据需要也可以在将金属箔浸渍于化学转化液的状态下施加电压。
通常,从量产性的观点出发,对由大张的阀金属等形成的金属箔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和化学转化处理。此时,通过将处理后的箔裁切为期望的尺寸,来准备形成有电介质层的阳极箔21。
(阴极箔)
阴极箔22也与阳极箔同样地使用金属箔。金属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使用铝、钽、铌等阀金属或包含阀金属的合金。
在阴极箔的表面使用包含导电性高分子的分散体或溶液形成导电性高分子层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均匀性、柔软性高的导电性高分子层。
(导电层)
对导电层而言,层整体优选由具有导电性的无机材料(金属、金属化合物、和/或导电性碳等)形成,与由有机系材料形成的导电性高分子层相区别。对导电层而言,由于层整体由无机材料形成,因此也可以称为无机系导电层。导电层至少包含与导电性高分子层相接的碳层。
碳层包含导电性碳。作为导电性碳,可举出无定形碳、乙炔黑等炭黑、软碳、硬碳、石墨、碳纳米管等碳纤维等。碳层可以包含这些导电性碳中的一种,也可以包含二种以上。
碳层可以是包含导电性碳和粘结剂的层,优选导电性碳的比例尽可能高。碳层中的导电性碳的量优选为例如95质量%以上或99质量%以上。碳层也可以通过形成包含导电性碳和粘结剂的层、并通过热处理来除去粘结剂的方式来形成。特别是优选碳层是由导电性碳构成的层。其中,优选为导电性碳(特别是无定形碳)的沉积膜。
导电层可以仅包含碳层,从提高密合性的观点出发,可以还包含导电性基底层。基底层形成于阴极箔的表面,碳层可以形成于基底层上。导电层包含基底层的情况下,碳层可以直接形成于基底层的表面,也可以以碳层与基底层之间隔着其他导电性层的状态形成于基底层上。
构成导电层的一部分的基底层包含例如金属、导电性的金属化合物等非碳质的导电性无机材料。作为金属,可例示例如钛和/或镍等。作为金属化合物,优选氮化钛等金属氮化物。
如专利文献2那样,在阴极箔上形成的导电层包含铝碳化物(碳化铝等)等碳化物成分的情况下,会有寿命特性降低的情况。例如,导电性的碳化铝与电解电容器内(特别是电解液中)的水分发生反应,生成甲烷和绝缘性的氢氧化铝,其中,绝缘性的氢氧化铝存在于阴极箔与导电性高分子层之间。其结果是,反复充放电的情况下,难以确保阴极箔与导电性高分子层的电连接。因此,从提高寿命特性的观点出发,导电层优选实质上不包含碳化物成分(碳化铝等)。导电层中的碳化物成分(碳化铝等)优选为1质量%以下。
导电层的厚度为例如1nm~10μm。碳层为沉积膜的情况下,导电层的厚度可以是例如1nm~100nm,碳层由包含导电性的无机材料和粘结剂的层形成的情况下,导电层的厚度可以是例如100nm~10μm。导电层的厚度在上述范围的情况下,容易确保高的导电性,容易确保高容量。
需要说明的是,导电层的厚度也可以是在截面的图像中对多处(例如,10处)测定的厚度进行平均化而得的平均厚度。
(间隔件)
作为间隔件23,可以使用例如包含纤维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维纶、聚酰胺(例如,脂肪族聚酰胺、芳纶等芳香族聚酰胺)的纤维的无纺布等。
电容器元件10可以通过公知的方法制作。例如,电容器元件10可以通过将形成有电介质层的阳极箔21与形成有导电层的阴极箔22隔着间隔件23重叠后,在阳极箔21和阴极箔22之间形成导电性高分子层的方式来制作。也可以通过将形成有电介质层的阳极箔21与形成有导电层的阴极箔22隔着间隔件23进行卷绕,形成如图2所示的卷绕体,并在阳极箔21和阴极箔22之间形成导电性高分子层的方式来制作。形成卷绕体时,也可以通过一边卷入引线片15A,15B一边进行卷绕,如图2所示那样由卷绕体竖立设置引线片15A,15B。
引线片15A,15B的材料也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导电性材料即可。引线片15A、15B的表面可以进行化学转化处理。另外,引线片15A、15B的与密封构件12接触的部分、与引线14A、14B的连接部分也可以用树脂材料覆盖。
引线片15A,15B的各自连接的引线14A,14B的材料也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使用导电性材料等。
阳极箔21、阴极箔22和间隔件23当中,位于卷绕体的最外层者(图2中为阴极箔22)的外侧表面的端部由止卷带24进行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裁切大张的金属箔来准备阳极箔21的情况下,为了在阳极箔21的裁截面上设置电介质层,也可以对卷绕体等状态的电容器元件进一步进行化学转化处理。
(导电性高分子层)
导电性高分子层介于阳极箔21与阴极箔22之间。导电性高分子层优选在阳极箔21的表面所形成的电介质层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上以覆盖电介质层的方式形成,更优选以覆盖电介质层的尽可能多的区域的方式形成。导电性高分子层优选在阴极箔22的表面所形成的导电层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上以覆盖导电层的方式形成,更优选以覆盖导电层的尽可能多的区域的方式形成。电容器元件包含间隔件的情况下,导电性高分子层不仅形成于电介质层和导电层的表面,也可以形成于间隔件的表面。
对于导电性高分子层的制法,通常有使用将导电性高分子的微粒分散于分散介质而得的分散体或将导电性高分子溶解于溶剂而得的溶液来形成的情况;和在使阳极箔和阴极箔与导电性高分子的前体(成为导电性高分子的原料的单体或低聚物等)接触的状态下进行聚合来形成的情况。
后者的情况下,由于用于聚合反应的氧化剂、单体自身的强反应性,阴极箔、阳极箔发生腐蚀,其结果是,箔与导电性高分子层的接触、以及阴极箔与导电层的接触也变差,存在容量降低、或ESR上升的情况。聚合后残留的氧化剂、单体通过洗涤也无法除尽,对电解电容器的寿命有不良影响。
在本发明中,使用将导电性高分子的微粒分散于分散介质而得的分散体或将导电性高分子溶解于溶剂而得的溶液来形成导电性高分子层。这种导电性高分子层通过使分散体或溶液与阳极箔和阴极箔接触,使导电性高分子附着于阳极箔和阴极箔的周围来形成。通过使用这种导电性高分子层,能够抑制阴极箔、阳极箔的腐蚀,确保阳极箔、阴极箔的导电层与导电性高分子层的接触、以及阴极箔与导电层的接触。因此,能够抑制ESR的增加,容易确保高容量。
(导电性高分子)
作为导电性高分子层所含的导电性高分子,可举出聚吡咯、聚噻吩、聚呋喃、聚苯胺、聚乙炔、聚亚苯基、聚苯乙炔、多并苯、聚噻吩乙炔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还可以是2种以上单体的共聚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聚吡咯、聚噻吩、聚呋喃、聚苯胺等分别是指将聚吡咯、聚噻吩、聚呋喃、聚苯胺等作为基本骨架的高分子。因此,对聚吡咯、聚噻吩、聚呋喃、聚苯胺等而言,还可以包括各自的衍生物。例如,聚噻吩中包括聚(3,4-乙烯二氧噻吩)等。
导电性高分子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二种以上使用。
导电性高分子的重均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1,000~1,000,000。
(掺杂剂)
导电性高分子层也可以包含掺杂剂。掺杂剂可以在掺杂于导电性高分子的状态下包含于导电性高分子层中,也可以在与导电性高分子结合的状态下包含于导电性高分子层中。
作为掺杂剂,可以使用聚阴离子。作为聚阴离子的具体例,可举出聚乙烯磺酸、聚苯乙烯磺酸、聚烯丙基磺酸、聚丙烯酸磺酸、聚甲基丙烯酸磺酸、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聚异戊二烯磺酸、聚丙烯酸等聚阴离子。其中,优选来源于聚苯乙烯磺酸的聚阴离子。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另外,这些物质可以是单体的均聚物,也可以是2种以上单体的共聚物。
聚阴离子的重均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1,000~1,000,000。包含这种聚阴离子的导电性高分子容易均匀地分散于溶剂中,容易均匀地附着于电介质层、导电层的表面。
(电解液)
在固体电解电容器中使用电解液时,期待电介质层的修复性提高、能够抑制漏电流。然而,实际上在组合碳层和电解液时,会有无法充分地获得电介质层的修复性的情况。
然而,实际上,在组合形成有包含碳层的导电层的阴极箔和电解液的情况下,通过将电解液的水分量设为0.1质量%以上,能够获得电介质层的修复效果,由此能够降低漏电流。
另一方面,在电解液包含水分的情况下,随着电解电容器的使用时间的推移,容量发生降低、或者ESR增加。认为这是因为:电解液中的水分导致阴极箔与包含碳层的导电层的密合性降低。另外,在使用包含水分的电解液、并且使导电性高分子的前体在与阴极箔接触的状态下进行聚合来形成导电性高分子层的情况下,由于残留的氧化剂、前体因电解液中的水分的作用而活性化,因此箔发生腐蚀,从而阴极箔与导电层之间的密合性、阳极箔、导电层与导电性高分子层之间的密合性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包含导电性高分子的分散体或溶液来形成导电性高分子层、并且将电解液中的水分设为6.0质量%以下,能够抑制阴极箔与导电层的密合性、阳极箔、导电层与导电性高分子层的密合性的降低。因此,能够既确保高容量,又抑制ESR的增加。
电解液中的水分小于0.1质量%时,由于电介质层的修复性劣化,无法抑制漏电流,大于6.0质量%时,ESR增加。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电解液中的水分设为0.1质量%以上、6.0质量%以下是重要的。从进一步降低ESR的观点出发,电解液中的水分优选为5.0质量%以下。从进一步降低漏电流的观点出发,电解液中的水分优选为0.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以上。这些下限值和上限值可以任意地组合。电解液中的水分例如可以是0.1~5.0质量%或0.5~5.0质量%。
电解液中的水分并不一定包含于组装电解电容器时所使用的电解液中,也可以是在组装电解电容器的过程中混入电解液中的水分。水分例如可以预先包含于电解电容器的构成要素中,也可以包含于含有导电性高分子的分散液或溶液中。
作为电解液,只要具有上述的水分量就没有特别限制,也可以使用非水溶剂,也可以使用包含非水溶剂和溶解于非水溶剂的离子性物质(溶质)的溶液。需要说明的是,非水溶剂是除水和包含水的液体之外的液体的总称,包括有机溶剂、离子性液体。
作为电解液所含的非水溶剂,可举出例如多元醇(乙二醇、丙二醇等亚烷基二醇;聚乙二醇等聚亚烷基二醇;甘油、聚甘油等甘油类等)、环丁砜等环状砜类、γ-丁内酯(γBL)等内酯类、N-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等酰胺类、乙酸甲酯等酯类、1,4-二噁烷等醚类、甲基乙基酮等酮类、甲醛等。非水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二种以上使用。
电解液优选至少包含上述非水溶剂中的不具有沸点、或沸点高(例如,180℃以上)的溶剂(第1溶剂)。电解液包含第1溶剂的情况下,即使长时间使用电解电容器,也能够抑制电解液的枯竭,因此可以长时间地确保高可靠性。
第1溶剂的沸点只要是180℃以上即可,也可以是200℃以上。作为第1溶剂,优选多元醇。聚乙二醇、聚甘油等基于分子量存在不具有沸点的情况,这类化合物(其中为液体的化合物)也优选作为第1溶剂。
需要说明的是,第1溶剂并不一定包含于组装电解电容器时所使用的电解液中,也可以包含于在组装电解电容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处理液中。例如,包含导电性高分子的分散液或溶液也可以包含第1溶剂。由于第1溶剂不具有沸点、或为高沸点,因此残留于组装后的电解电容器内。由于残留的第1溶剂渗出至收纳于电解电容器内的电解液中,因此电解电容器内的电解液中包含有第1溶剂。从容易确保导电性高分子层与导电层的密合性的观点出发,分散体所含的第1溶剂的量优选为分散体或溶液的50质量%以下。
电解液中所含的第1溶剂的量优选为3~90质量%。第1溶剂的量为上述范围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导电性高分子层与导电层的密合性的降低,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电介质层的修复功能。
作为电解液所含的溶质,可以举出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盐,优选为阴离子和阳离子的至少一者为有机物的有机盐。作为有机盐,可以例示马来酸三甲基胺、硼杂二水杨酸三乙基胺、邻苯二甲酸乙基二甲基胺、邻苯二甲酸单1,2,3,4-四甲基咪唑啉鎓、邻苯二甲酸单1,3-二甲基-2-乙基咪唑啉鎓等。溶质可以单独使用一种,或者组合二种以上使用。
《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
以下,按照工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解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
电解电容器可以经过以下工序而获得:制备包含导电性高分子的分散体或溶液(第1处理液)的工序(第1工序);准备形成有电介质层的阳极箔的工序(第2工序);准备形成有导电层的阴极箔的工序(第3工序);使第1处理液浸渗至阳极箔、阴极箔、和根据需要介于阳极箔与阴极箔之间的间隔件从而得到电容器元件的工序(第4工序);和使电解液浸渗至电容器元件的工序(第5工序)。通过进行第4工序,能够形成导电性高分子层。可以在合适的阶段中除去溶剂成分。
(i)第1工序
在第1工序中,制备包含导电性高分子(和掺杂剂)和溶剂(第2溶剂)的第1处理液。
第1处理液例如可以通过使导电性高分子(和掺杂剂)分散或溶解于第2溶剂来获得。另外,第1处理液也可以通过例如在第2溶剂中、在掺杂剂的存在下、使导电性高分子的原料(例如,导电性高分子的单体和/或低聚物等前体)进行聚合而获得。在通过聚合来制备第1处理液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需要除去未反应的原料、副产物。另外,也可以在使用第2溶剂的一部分进行聚合后,将第2溶剂的剩余部分添加至所得的混合物中。
第2溶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水,也可以是非水溶剂(有机溶剂、离子性液体等)。其中,第2溶剂优选为极性溶剂。极性溶剂可以是质子性溶剂,也可以是非质子性溶剂。
作为质子性溶剂,可以举出例如一元醇(甲醇、乙醇、丙醇、丁醇等)、多元醇(乙二醇、丙二醇等亚烷基二醇;聚乙二醇等聚亚烷基二醇;甘油、聚甘油等甘油类等)、二乙二醇单丁基醚等二醇单醚、甲醛和水等。
作为非质子性溶剂,可以举出例如N-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等酰胺类、乙酸甲酯等酯类、甲基乙基酮、γ-丁内酯等酮类、1,4-二噁烷等醚类(环状醚等)、二甲基亚砜、环丁砜等砜类、碳酸丙烯酯等碳酸酯化合物(环状碳酸酯等)等。
其中,第2溶剂优选为质子性溶剂。从提高第1处理液的处理性和导电性高分子的分散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第2溶剂包含水。第2溶剂包含多元醇的情况下,容易提高导电性高分子层的导电性(即,容易进一步降低ESR)。因此,也优选第2溶剂包含多元醇的情况,还优选使用至少包含水和多元醇的第2溶剂的情况。
作为第1处理液,优选导电性高分子(和掺杂剂)分散于第2溶剂中而得的分散体。在分散体中,导电性高分子和/或掺杂剂优选为颗粒(或粉末)。分散体中分散的颗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5~100nm。平均粒径例如可以由基于动态光散射法的粒径分布来求出。
第1处理液所含的掺杂剂的量相对于导电性高分子100质量份优选为10~100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50~200质量份。
第1处理液中的导电性高分子(包含掺杂剂或聚阴离子)的浓度例如优选为0.5~3质量%。这种浓度的第1处理液适于使合适量的导电性高分子附着,并且容易浸渗,因此在提高生产性方面也是有利的。
第1处理液也可以根据需要包含公知的添加剂等。
(ii)第2工序
在第2工序中,如上所述地,通过对阳极箔的表面进行例如化学转化处理,在阳极箔的表面形成电介质层。
(iii)第3工序
在第3工序中,准备在表面形成了包含碳层的导电层的阴极箔。更具体而言,例如可以通过在阴极箔上形成包含导电性碳的碳层来形成导电层。
碳层可以通过使粉末状的导电性碳附着于阴极箔的表面来形成。另外,碳层也可以通过将包含导电性碳和粘结剂的混合物(例如,浆料)涂布于阴极箔的表面来形成涂膜、并使涂膜干燥来形成,也可以通过对涂膜进行热处理来除去粘结剂从而形成。
包含碳层的导电层优选通过利用气相法、使导电性碳沉积于阴极箔的表面而形成。作为气相法,可以举出例如化学气相沉积、真空沉积、溅射、离子电镀等。
在第3工序中,根据需要也可以通过在阴极箔的表面形成基底层、在基底层上如上所述地形成碳层来形成导电层。构成导电层的基底层可以使用非碳质的导电性无机材料,与碳层的情况相同地形成。基底层优选通过利用气相法使非碳质的导电性无机材料沉积于阴极箔的表面来形成。
(iv)第4工序
在第4工序中,使第1处理液浸渗至形成有电介质层的阳极箔、形成有导电层的阴极箔、和根据需要的间隔件。更具体而言,在第4工序中,也可以使第1处理液浸渗至卷绕体,所述卷绕体是将形成有电介质层的阳极箔和形成有导电层的阴极箔在它们之间隔着间隔件的状态下进行卷绕而得的。第1处理液的浸渗可以通过将卷绕体浸渍于第1处理液中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将第1处理液注入卷绕体中来进行。
第1处理液的浸渗可以在大气压下进行,也可以在减压下、例如10~100kPa、优选40~100kPa的气氛下进行。浸渗根据需要也可以在超声振动下进行。浸渗时间取决于电容器元件10的尺寸,例如为1秒~5小时、优选为1分钟~30分钟。
使第1处理液浸渗至阳极箔和阴极箔(进而间隔件)后,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干燥。通过干燥,第2溶剂的至少一部分被除去。干燥可以在加热下进行,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减压下进行。
由此,通过进行第4工序,在阳极箔与阴极箔之间形成导电性高分子层,由此形成电容器元件10。
(v)第5工序
在第5工序中,使电解液浸渗至在第4工序中得到的电容器元件。
使电解液浸渗至电容器元件10没有特别限制,可通过公知的方法进行。例如,可以使电容器元件10浸渍于电解液,也可以将电解液注入收纳有电容器元件10的容器内。电解液对电容器元件10的浸渗可以根据需要在减压下(例如,10~100kPa)进行。
所使用的电解液优选适当调节水分量,以使组装电解电容器后的电解液所含的水分量为上述范围。
(其他)
电容器元件10可以进行密封。更具体而言,首先,以引线14A,14B位于有底壳体11的开口的上表面的方式,将电容器元件10收纳于有底壳体11。作为有底壳体11的材料,可以使用铝、不锈钢、铜、铁、黄铜等金属或它们的合金。
接着,将以引线14A,14B贯穿的方式形成的密封构件12配置于电容器元件10的上方,将电容器元件10密封于有底壳体11内。密封构件12只要是绝缘性物质即可。作为绝缘性物质,优选弹性体,其中优选耐热性高的硅橡胶、氟橡胶、乙丙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橡胶(Hypalon橡胶等)、丁基橡胶、异戊二烯橡胶等。
接着,对有底壳体11的开口端附近实施横向缩颈加工,以铆接于密封构件12的方式对开口端进行卷曲加工。然后,在卷曲部分配置座板13,从而完成了如图1所示的电解电容器。然后,可以一边施加额定电压一边进行熟化处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卷绕型电解电容器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适用范围不限定于上述内容,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的电解电容器,例如替代阳极箔而使用金属烧结体的芯片型电解电容器、替代阳极箔而使用金属板的层叠型电解电容器。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和比较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按照下述的步骤,制作如图1所示的额定电压35V、额定电容47μF的卷绕型电解电容器,并进行评价。
(1)电解电容器的制造
(准备具有电介质层的阳极箔)
对厚度100μm的铝箔进行蚀刻处理,使铝箔的表面粗糙化。然后,在铝箔的表面通过使用己二酸铵水溶液的化学转化处理来形成电介质层,准备具有电介质层的阳极箔。
(准备具有导电层的阴极箔)
准备在厚度30μm的铝箔的表面通过导电性碳的离子电镀而形成有导电层的阴极箔。导电层的厚度为3nm。
(卷绕体的制作)
将阳极引线片和阴极引线片连接于阳极箔和阴极箔,通过一边卷入引线片一边将阳极箔和阴极箔隔着间隔件进行卷绕来获得卷绕体。将阳极引线和阴极引线分别连接于从卷绕体突出的各引线片的端部。并且,对于所制作的卷绕体,再次进行化学转化处理,在阳极箔的经切割的端部形成电介质层。接着,用止卷带固定卷绕体的外侧表面的端部。
(第1处理液的制备)
制备将3,4-乙烯二氧噻吩和作为掺杂剂的聚苯乙烯磺酸溶解于离子交换水而得的混合溶液。一边搅拌所得的溶液一边添加溶解于离子交换水的硫酸铁和过硫酸钠(氧化剂),进行聚合反应。反应后,对所得的反应液进行透析,除去未反应单体和过量的氧化剂,得到包含掺杂有聚苯乙烯磺酸的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PSS)的分散液。分散液中的PEDOT-PSS的浓度约为2质量%,PSS与PEDOT的质量比(=PSS∶PEDOT)约为2∶1。通过在所得的分散液中添加5质量%的乙二醇(第2溶剂)并进行搅拌,制备出分散液状的第1处理液。
(第1处理液的浸渗)
将第1处理液浸渗至卷绕体5分钟。接着,通过将卷绕体在150℃下加热20分钟来除去溶剂成分。由此,制作在阳极箔与阴极箔之间形成有导电性高分子层的电容器元件。
(电解液的浸渗)
接着,在减压下使电解液浸渗至电容器元件。作为电解液,使用以γBL∶甘油∶邻苯二甲酸单(乙基二甲基胺)(溶质)=50∶25∶25(质量比)包含上述成分的溶液。预先测定所使用的γBL和甘油所含的水分量,并通过向电解液中添加水、或通过加热使水分蒸发,来调节电解液中的水分量,使得电解液中的水分成为目标水分量。在电解液中,γBL和甘油为第1溶剂。
(电容器元件的密封)
将浸渗了电解液的电容器元件收纳于如图1所示的外装壳体,并进行密封,制作电解电容器。同样地,制作总计300个电解电容器。
(2)评价
对于随机选择的120个电解电容器,进行下述评价,算出平均值。
(a)水分量
从组装的电解电容器中取出电解液,通过卡尔费休法,测定电解液中的水分量(质量%)。其结果是,电解液中的水分量为0.10质量%。
(b)电解液中的第1溶剂量
从电解电容器中抽出电解液,通过气相色谱,测定电解液中所含的第1溶剂的量(质量%)。其结果是,电解液中的第1溶剂的量为75.0质量%。
(c)电容和ESR值
作为电解电容器的初始特性,测定电容(μF)和ESR值(mΩ)。具体而言,对于电解电容器使用4端子测定用LCR仪,测定频率120Hz时的初始电容(μF)。另外,使用4端子测定用LCR仪,测定电解电容器的频率100kHz时的ESR值(mΩ)。
对于在温度125℃、高温放置4000小时试验后的电容(μF)和ESR值(mΩ),与上述初始特性的情况相同地进行测定。
对于电容和ESR值,分别测定随机选择的120个电解电容器,算出平均值。
(d)漏电流(LC)
作为电解电容器的初始特性,对电解电容器施加额定电压,测定2分钟后的漏电流(μA)。
对于在温度125℃、高温放置4000小时试验后的漏电流(μA),与上述初始特性的情况同样地进行测定。
《实施例2~6和比较例1~2》
以使组装的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液中的水分量为表1所示的值的方式来调节电解液中的水分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电解电容器,并进行评价。组装的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液中的第1溶剂的量如以下所示。
实施例2:76.0质量%
实施例3:75.8质量%
实施例4:75.6质量%
实施例5:75.7质量%
实施例6:75.6质量%
比较例1:75.8质量%
比较例2:75.1质量%
《比较例3》
将作为聚合性单体的3,4-乙烯二氧噻吩1质量份、作为氧化剂兼掺杂剂成分的对甲苯磺酸铁2质量份和作为溶剂的正丁醇4质量份混合来制备溶液。在所得的溶液中浸渍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的卷绕体,提起后,通过在85℃下放置60分钟,制作在阳极箔与阴极箔之间形成有导电性高分子层的电容器元件。除了使用所得的电容器元件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制作电解电容器,并进行评价。
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液中的第1溶剂的量为74.4质量%。
《比较例4》
在比较例4中,在铝箔的表面未形成导电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制作电解电容器,并进行评价。
《比较例5》
在比较例5中,制作未使用电解液的固体电解电容器。更具体而言,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在阳极箔与阴极箔之间形成有导电性高分子层的电容器元件。将所得的电容器元件收纳于外装壳体,并进行密封,制成固体电解电容器,并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评价。
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结果示于表1。实施例1~6为A1~A6,比较例1~5为B1~B5。
[表1]
Figure BDA0002267576870000191
如表1所示那样,在实施例中,在初始和4000小时高温放置后的任一情况下,均得到高容量,并且初始的ESR和漏电流也抑制得很低。在电解液的水分量为0.05质量%的比较例1中,无法充分地得到电介质层的修复效果,高温放置后的漏电流显著增加。在电解液的水分量为8.00质量%的比较例2和通过聚合形成导电性高分子层的比较例3中,高温放置后的ESR与实施例相比显著变高。在不具有导电层的比较例4中,初始的容量比实施例低。在作为固体电解电容器的比较例5中,放置4000小时后的漏电流变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于包含电解液和具有导电性高分子层的电容器元件的电解电容器。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容器元件、11:有底壳体、12:密封构件、13:座板、14A,14B:引线、15A,15B:引线片、21:阳极箔、22:阴极箔、23:间隔件、24:止卷带

Claims (7)

1.一种电解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和电解液,
所述电容器元件具有:
形成有电介质层的阳极箔、
与所述阳极箔相对、并且配置有包含导电性碳、钛以及镍中的至少一种的无机层的阴极箔、以及
配置于所述阳极箔和所述阴极箔之间、并且包含导电性高分子的导电性高分子层,
所述电解液的水分量为0.1质量%以上且6.0质量%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电容器,其中,所述无机层包含与所述阴极箔接触的基底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电容器,其中,所述基底层包含选自金属和金属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解电容器,其中,所述无机层包含含有所述导电性碳的碳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解电容器,其中,所述电解液包含不具有沸点、或沸点为180℃以上的第1溶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解电容器,其中,所述第1溶剂包含多元醇。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解电容器,其中,所述电解液中所含的所述第1溶剂的量为3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
CN201911097518.0A 2015-04-28 2016-03-10 电解电容器 Active CN1106346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7518.0A CN110634679B (zh) 2015-04-28 2016-03-10 电解电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91448 2015-04-28
JP2015-091448 2015-04-28
PCT/JP2016/001334 WO2016174807A1 (ja) 2015-04-28 2016-03-10 電解コンデンサ
CN201911097518.0A CN110634679B (zh) 2015-04-28 2016-03-10 电解电容器
CN201680023477.9A CN107533922B (zh) 2015-04-28 2016-03-10 电解电容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3477.9A Division CN107533922B (zh) 2015-04-28 2016-03-10 电解电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4679A true CN110634679A (zh) 2019-12-31
CN110634679B CN110634679B (zh) 2023-11-03

Family

ID=5719824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3477.9A Active CN107533922B (zh) 2015-04-28 2016-03-10 电解电容器
CN201911097518.0A Active CN110634679B (zh) 2015-04-28 2016-03-10 电解电容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3477.9A Active CN107533922B (zh) 2015-04-28 2016-03-10 电解电容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4) US10453618B2 (zh)
JP (3) JP7089874B2 (zh)
CN (2) CN107533922B (zh)
DE (1) DE112016001994T5 (zh)
WO (1) WO20161748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3922B (zh) * 2015-04-28 2019-12-1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解电容器
DE112016005410T5 (de) * 2015-11-27 2018-09-20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Elektrolytkondensator und Verfahren zur seiner Herstellung
DE102017124139B4 (de) * 2017-10-17 2020-02-13 Tdk Electronics Ag Elektrolytkondensator
US11545306B2 (en) * 2018-07-26 2023-01-03 Sun Electronic Industries Corp. Electrolytic capacitor
JPWO2020059091A1 (ja) * 2018-09-20 2021-08-30 サン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電解コンデンサ
WO2020158783A1 (ja) 2019-01-31 2020-08-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導電性高分子分散液、電解コンデンサならびに電解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CN114026664A (zh) * 2019-06-28 2022-02-0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US11152161B2 (en) * 2019-09-03 2021-10-19 Kemet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Aluminum polymer capacitor with enhanced internal conductance and breakdown voltage capability
CN110648849B (zh) * 2019-09-26 2021-12-14 宇启材料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阀金属多孔体涂层电极箔及制作方法和电解电容器
CN111009419B (zh) * 2019-09-26 2022-05-10 宇启材料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涂层电极箔及制作方法和电解电容器
WO2021125182A1 (ja) * 2019-12-17 2021-06-24 日本ケミコン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型電解コンデ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2039636A (ja) * 2020-08-28 2022-03-10 日本ケミコン株式会社 電解コンデンサ及び電解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WO2022065434A1 (ja) * 2020-09-25 2022-03-3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解コンデンサ
WO2023162916A1 (ja) * 2022-02-28 2023-08-3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解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4004616A1 (ja) * 2022-06-28 2024-01-04 エルナー株式会社 電解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34821A (en) * 1986-05-13 1988-03-29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US6304427B1 (en) * 2000-01-07 2001-10-16 Kemet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mbinations of materials to minimize ESR and maximize ESR stability of surface mount valve-metal capacitors after exposure to heat and/or humidity
CN1530979A (zh) * 1998-12-01 2004-09-22 ����̿����ʽ���� 用于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溶液及电解电容器
JP2005353568A (ja) * 2004-05-10 2005-12-22 Nippon Shokubai Co Ltd 電解液材料
US7006347B1 (en) * 2004-08-12 2006-02-28 Pacesetter, Inc. Low deformation electrolytic capacitor
JP2006190878A (ja) * 2005-01-07 2006-07-20 Saga Sanyo Industries Co Ltd 電解コンデ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253405A (ja) * 2005-03-10 2006-09-21 Daicel Chem Ind Ltd 電解コンデンサ駆動用電解液及び電解コンデンサ
CN101752091A (zh) * 2008-12-08 2010-06-23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复合阴极箔及包含此阴极箔的固态电解电容器
US20110080690A1 (en) * 2009-10-06 2011-04-07 Shin-Etsu Polymer Co., Ltd.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2011253878A (ja) * 2010-06-01 2011-12-15 Holy Stone Polytech Co Ltd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JP2014007422A (ja) * 2013-09-12 2014-01-16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固体電解キャパシ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086473A (ja) * 2012-10-22 2014-05-12 Tayca Corp 電解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JP2014093417A (ja) * 2012-11-02 2014-05-19 Nichicon Corp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538180A (zh) * 2014-12-24 2015-04-22 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固体有机电解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80420A (ja) * 1985-02-05 1986-08-13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電解コンデンサ用陰極材料
JPS61214420A (ja) * 1985-03-19 1986-09-24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電解コンデンサ用陰極材料
JPH0529180A (ja) 1991-07-22 1993-02-05 Elna Co Ltd 電解コンデンサ
JP3439064B2 (ja) * 1997-03-27 2003-08-2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JPH11283874A (ja) * 1998-01-28 1999-10-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解コンデンサ
JP4074395B2 (ja) * 1998-12-09 2008-04-09 ニチコン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電解コンデンサ
JP2000182898A (ja) * 1998-12-11 2000-06-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解コンデ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93388C (zh) 1999-09-10 2005-03-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固体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和导电性聚合物聚合用的氧化剂溶液
JP4560940B2 (ja) 1999-11-04 2010-10-1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886259B2 (en) * 2003-02-25 2011-02-08 Nxp B.V. Method and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determining power supply noise
US7163643B2 (en) * 2003-06-26 2007-01-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riving electrolyte an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using the same
JP2005109276A (ja) 2003-09-30 2005-04-21 Nippon Chemicon Corp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JP2005223197A (ja) * 2004-02-06 2005-08-18 Shoei Co Ltd 電解コンデンサ
EP1798743B1 (en) 2004-09-29 2017-06-07 Toyo Aluminium Kabushiki Kaisha Capacitor electrode membe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capacitor provided with the electrode member
JP4392313B2 (ja) 2004-09-29 2009-12-24 東洋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用電極部材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用電極部材を用いた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JP5305569B2 (ja) 2006-06-29 2013-10-0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解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解コンデンサ
JP2008066502A (ja) * 2006-09-07 2008-03-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解コンデンサ
US9208954B2 (en) 2010-02-15 2015-12-0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JP5921802B2 (ja) 2010-03-23 2016-05-24 日本ケミコン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HUE045264T2 (hu) * 2011-02-21 2019-12-30 Japan Capacitor Ind Co Ltd Elektródfólia, áramgyûjtõ, elektród és ilyet használó energiatároló elem
JP5934878B2 (ja) * 2011-07-25 2016-06-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解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4021333A1 (ja) * 2012-07-31 2014-02-06 日本ケミコン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130854A (ja) 2012-12-28 2014-07-10 Carlit Holdings Co Ltd 電解コンデンサ用電解液及び電解コンデンサ
JP6187740B2 (ja) * 2013-03-25 2017-08-30 エルナー株式会社 アルミニウム電解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JP6414985B2 (ja) * 2013-06-28 2018-10-31 カーリット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電解コンデンサ用電解液及び電解コンデンサ
CN107533922B (zh) * 2015-04-28 2019-12-1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解电容器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34821A (en) * 1986-05-13 1988-03-29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CN1530979A (zh) * 1998-12-01 2004-09-22 ����̿����ʽ���� 用于电解电容器的电解溶液及电解电容器
US6304427B1 (en) * 2000-01-07 2001-10-16 Kemet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mbinations of materials to minimize ESR and maximize ESR stability of surface mount valve-metal capacitors after exposure to heat and/or humidity
CN1437752A (zh) * 2000-01-07 2003-08-20 克米特电子公司 低等效串联电阻和高抗湿性的固体电解电容器
JP2005353568A (ja) * 2004-05-10 2005-12-22 Nippon Shokubai Co Ltd 電解液材料
US7006347B1 (en) * 2004-08-12 2006-02-28 Pacesetter, Inc. Low deformation electrolytic capacitor
JP2006190878A (ja) * 2005-01-07 2006-07-20 Saga Sanyo Industries Co Ltd 電解コンデ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253405A (ja) * 2005-03-10 2006-09-21 Daicel Chem Ind Ltd 電解コンデンサ駆動用電解液及び電解コンデンサ
CN101752091A (zh) * 2008-12-08 2010-06-23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复合阴极箔及包含此阴极箔的固态电解电容器
US20110080690A1 (en) * 2009-10-06 2011-04-07 Shin-Etsu Polymer Co., Ltd. Solid electrolytic capacit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2011253878A (ja) * 2010-06-01 2011-12-15 Holy Stone Polytech Co Ltd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JP2014086473A (ja) * 2012-10-22 2014-05-12 Tayca Corp 電解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JP2014093417A (ja) * 2012-11-02 2014-05-19 Nichicon Corp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007422A (ja) * 2013-09-12 2014-01-16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固体電解キャパシ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538180A (zh) * 2014-12-24 2015-04-22 中国振华(集团)新云电子元器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固体有机电解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林学清,洪雪宝: "《铝电解电容器工程技术》", 31 March 2002,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pages: 84 - 85 *
陈国光,曹婉真: "《电解电容器 修订本》", 31 December 1993,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pages: 120 - 12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66604A (ja) 2023-11-21
US20210343480A1 (en) 2021-11-04
JP7089874B2 (ja) 2022-06-23
JPWO2016174807A1 (ja) 2018-02-22
US20200006010A1 (en) 2020-01-02
US10790095B2 (en) 2020-09-29
US11094471B2 (en) 2021-08-17
CN107533922B (zh) 2019-12-10
US20200321162A1 (en) 2020-10-08
WO2016174807A1 (ja) 2016-11-03
CN107533922A (zh) 2018-01-02
CN110634679B (zh) 2023-11-03
US20180047521A1 (en) 2018-02-15
DE112016001994T5 (de) 2018-01-04
JP2021121037A (ja) 2021-08-19
JP7361284B2 (ja) 2023-10-16
US10453618B2 (en) 2019-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3922B (zh) 电解电容器
CN110400697B (zh) 电解电容器
CN108292565B (zh) 电解电容器
EP2683855B1 (en)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arameters in capacitors containing pedot/pss as a solid electrolyte by polyglycerol
JP7233016B2 (ja) 電解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352254B (zh) 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8292566B (zh) 电解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US10079112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electrolytic capacitor
WO2021166927A1 (ja) 電解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