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28201A - 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 Google Patents

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28201A
CN110628201A CN201910461551.0A CN201910461551A CN110628201A CN 110628201 A CN110628201 A CN 110628201A CN 201910461551 A CN201910461551 A CN 201910461551A CN 110628201 A CN110628201 A CN 1106282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mass
resin composition
parts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615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田浩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hi Kase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Kase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Kasei Corp filed Critical Asahi Kasei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15460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856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28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82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1/00Compositions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1/08Polyeth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from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 C08L71/10Polyeth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from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from phenols
    • C08L71/12Polyphenylene 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透光性、脱模性以及耐冲击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含有:(a)聚苯醚系树脂、或者聚苯醚系树脂与均聚苯乙烯树脂的组合、(b)橡胶改性聚苯乙烯系树脂、(c)氢化嵌段共聚物、以及(d)非晶性α烯烃共聚物,相对于(a)成分、(b)成分和(c)成分的合计100质量份,(a)成分为60~90质量份、(b)成分为5~30质量份、(b)成分和(c)成分的合计为10~40质量份、(d)成分为0.10~1.50质量份,(b)成分与(c)成分的质量比为95/5~30/70,(b)成分和(c)成分的合计与(d)成分的质量比为99.5/0.5~96/4。

Description

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背景技术
已知聚苯醚系树脂的透光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耐热性、低吸水性、尺寸稳定性优异,但是耐冲击性差。
因此,为了改善聚苯醚系树脂的耐冲击性,使用时会在其中含有各种树脂,作为提高耐冲击性的树脂组合物,例如已知有在聚苯醚系树脂中含有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等橡胶改性聚苯乙烯系树脂等而成的树脂组合物。但是,这样的树脂组合物具有尽管耐冲击性得到改善但透光性变差的问题。
针对这样的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使树脂组合物中的聚苯醚系树脂、橡胶改性聚苯乙烯系树脂、氢化嵌段共聚物的含量为特定范围,使用利用平均粒径为特定值以下的橡胶质聚合物聚合得到的橡胶改性聚苯乙烯系树脂,由此得到透光性和耐冲击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166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包含聚苯醚系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多数通过注射成型进行加工,往往具有成型品从模具脱模时的脱模性差的问题。
为了改善脱模性,通常已知混配非晶性α烯烃共聚物的做法。但是,若混配非晶性α烯烃共聚物则透光性会显著降低,难以兼顾脱模性和透光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透光性、脱模性以及耐冲击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含有聚苯醚系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中,使其含有非晶性α烯烃共聚物来提高脱模性,同时为了进一步得到高透光性和耐冲击性,使树脂组合物中的橡胶改性聚苯乙烯系树脂、氢化嵌段共聚物以及非晶性α烯烃共聚物的比例和质量比为特定的范围,由此能够高水平地兼顾透光性、脱模性以及耐冲击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如下所述。
[1]
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该树脂组合物含有:(a)聚苯醚系树脂、或者聚苯醚系树脂与均聚苯乙烯树脂的组合、(b)橡胶改性聚苯乙烯系树脂、(c)氢化嵌段共聚物、以及(d)非晶性α烯烃共聚物;
相对于上述(a)成分、上述(b)成分和上述(c)成分的合计100质量份,
上述(a)成分为60~90质量份、
上述(b)成分为5~30质量份、
上述(b)成分和上述(c)成分的合计为10~40质量份、
上述(d)成分为0.10~1.50质量份;
上述(b)成分与上述(c)成分的质量比为95/5~30/70;
上述(b)成分和上述(c)成分的合计与上述(d)成分的质量比为99.5/0.5~96/4。
[2]
如[1]中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d)成分为乙烯-丙烯共聚物。
[3]
如[1]或[2]中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b)成分包含苯乙烯系聚合物以及接枝有上述苯乙烯系聚合物的橡胶质聚合物,上述橡胶质聚合物的平均粒径为2.0μm以下。
[4]
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c)成分中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部分的含量为50质量%以上。
[5]
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该树脂组合物进一步包含(e)缩合磷酸酯系化合物。
[6]
如[5]中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上述(a)成分、上述(b)成分和上述(c)成分的合计100质量份,包含5~20质量份的上述(e)成分。
[7]
如[5]或[6]中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以树脂组合物为100质量%,上述(a)成分、上述(b)成分、上述(c)成分、上述(d)成分和上述(e)成分以外的成分的含量为5质量%以下。
[8]
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将该树脂组合物制成厚度为2.5mm的成型品后的900nm激光的透过率为70%以上。
[9]
一种成型品,其特征在于,其含有[1]~[8]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透光性、脱模性以及耐冲击性优异的树脂组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以下的本实施方式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例示,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可以在其要点的范围内适当地变形来实施。
(树脂组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包含(a)聚苯醚系树脂、或者聚苯醚系树脂与均聚苯乙烯树脂的组合、(b)橡胶改性聚苯乙烯系树脂、(c)氢化嵌段共聚物、以及(d)非晶性α烯烃共聚物;相对于上述(a)成分、上述(b)成分和上述(c)成分的合计100质量份,上述(a)成分为60~90质量份、上述(b)成分为5~30质量份、上述(b)成分和上述(c)成分的合计为10~40质量份、上述(d)成分为0.10~1.50质量份,上述(b)成分与上述(c)成分的质量比为95/5~30/70,上述(b)成分和上述(c)成分的合计与上述(d)成分的质量比为99.5/0.5~96/4。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包含(e)缩合磷酸酯系化合物、添加剂。
-(a)聚苯醚系树脂、或者聚苯醚系树脂与均聚苯乙烯树脂的组合-
(a)在聚苯醚系树脂(本说明书中有时称为“PPE”)、或者聚苯醚系树脂与均聚苯乙烯树脂的组合(有时简称为“(a)成分”)中,PPE可以为亚苯基醚的均聚物,也可以为亚苯基醚与其他单体的共聚物。
上述PPE可以仅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上述PPE,例如可以举出具有下式(1)所表示的重复单元结构(来自亚苯基醚的单元结构)的均聚物和/或共聚物。
[化1]
[式中,R1、R2、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选自由氢原子、卤原子、碳原子数为1~7的伯烷基或碳原子数为1~7的仲烷基、苯基、卤代烷基、氨基烷基、烃氧基、以及至少2个碳原子将卤原子和氧原子隔开的卤代烃氧基组成的组中的一价基团。]
作为上述(a)成分,例如可以举出聚(2,6-二甲基-1,4-亚苯基醚)、聚(2-甲基-6-乙基-1,4-亚苯基醚)、聚(2-甲基-6-苯基-1,4-亚苯基醚)、聚(2,6-二氯-1,4-亚苯基醚)等均聚物;2,6-二甲基苯酚与其他苯酚类(例如2,3,6-三甲基苯酚、2-甲基-6-丁基苯酚)等的共聚物等。其中优选聚(2,6-二甲基-1,4-亚苯基醚)、2,6-二甲基苯酚和2,3,6-三甲基苯酚,更优选聚(2,6-二甲基-1,4-亚苯基醚)。
上述PPE的制造方法可以应用现有公知的方法。作为上述PPE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以举出:通过使用亚铜盐与胺的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将2,6-二甲苯酚等氧化聚合来制造的方法;日本特开昭50-150798号公报、日本特开昭50-051197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3-152628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方法;等等。
上述PPE的比浓粘度(0.5g/dL的氯仿溶液、30℃测定、用乌氏粘度管测定)例如优选为0.7dL/g以下、更优选为0.6dL/g以下,并且优选为0.15dL/g以上、更优选为0.2dL/g以上。
另外,(a)成分中可以进一步含有均聚苯乙烯树脂,通过含有该均聚苯乙烯树脂,可以提高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
上述均聚苯乙烯树脂可以仅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可用于(a)成分中的均聚苯乙烯树脂为苯乙烯系化合物的均聚物。作为苯乙烯系化合物,可以举出但不限于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一氯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等,其中优选苯乙烯。另外,作为均聚苯乙烯树脂,只要是由上述苯乙烯系化合物得到的树脂就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均聚苯乙烯(下文中有时称为“GPPS”)。
(a)成分中优选的是,相对于聚苯醚系树脂100质量份,均聚苯乙烯树脂以不超过400质量份的范围混合。另外,均聚苯乙烯树脂的含量相对于聚苯醚系树脂100质量份更优选为20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质量份以下。
-(b)橡胶改性聚苯乙烯系树脂-
(b)橡胶改性聚苯乙烯系树脂(本说明书中有时简称为“(b)成分”)是在橡胶质聚合物的存在下将苯乙烯系化合物和能够与苯乙烯系化合物共聚的化合物进行聚合而得到的树脂(聚合物)。(b)橡胶改性聚苯乙烯系树脂可以是苯乙烯系化合物和能够与苯乙烯系化合物共聚的化合物聚合得到的苯乙烯系聚合物接枝在橡胶质聚合物上而成的树脂。
作为上述(b)成分聚合时所使用的上述苯乙烯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一氯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等,其中优选苯乙烯。
作为上述(b)成分聚合时所使用的能够与上述苯乙烯系化合物共聚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不饱和腈化合物类;马来酸酐等酸酐;等等。
关于上述(b)成分聚合时的能够与上述苯乙烯系化合物共聚的化合物的用量,例如,相对于上述苯乙烯系化合物和能够与上述苯乙烯系化合物共聚的化合物的合计100质量%,该用量优选为2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5质量%以下。
作为上述(b)成分聚合时所使用的上述橡胶质聚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共轭二烯系橡胶、共轭二烯与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系橡胶等,其中优选聚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以及将它们部分或大致完全氢化而得到的橡胶成分(例如氢化率为50~100%的橡胶成分)。
关于上述(b)成分聚合时的上述橡胶质聚合物的用量,从所得到的成型品的透光性更为优异的方面出发,例如,相对于上述苯乙烯系化合物和能够与上述苯乙烯系化合物共聚的化合物的合计100质量%,该用量优选为2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5质量%以下。
从透光性的方面出发,上述橡胶质聚合物的平均粒径优选为2.0μm以下、更优选为1.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3μm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说的平均粒径是指在DMF(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在23℃测定的基于库尔特计数法的平均粒径。
-(c)氢化嵌段共聚物-
(c)氢化嵌段共聚物(本说明书中,有时简称为“(c)成分”)是指具有嵌段共聚物及将其至少一部分氢化得到的氢化嵌段共聚物的热塑性弹性体、该嵌段共聚物包含以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A、以及以共轭二烯化合物为主体的聚合物嵌段B。
另外,上述(c)成分中不包括包含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作为构成成分的橡胶改性聚苯乙烯系树脂。
--聚合物嵌段A--
作为构成上述聚合物嵌段A的上述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等。其中,从透光性的方面出发,优选苯乙烯。上述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可以仅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上述聚合物嵌段A中,“以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为主体”是指氢化前的聚合物嵌段A中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部分的含量相对于聚合物嵌段A(100质量%)为50质量%以上。并且,从透光性的方面出发,该含量优选为6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
从抑制树脂组合物的耐冲击性的波动的方面出发,上述聚合物嵌段A的数均分子量(Mn(a))优选为例如15,000以上。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聚合物嵌段A具有复数个的情况下,更优选全部聚合物嵌段A的数均分子量为15,000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聚合物嵌段A的数均分子量(Mn(a))可以使用下述的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Mn)通过下式求出。
Mn(a)={Mn×a/(a+b)}/N
[式中,Mn(a)表示聚合物嵌段A的数均分子量、Mn表示由聚合物嵌段A和聚合物嵌段B构成的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a表示嵌段共聚物中的全部聚合物嵌段A的总含量(质量%)、b表示嵌段共聚物中的全部聚合物嵌段B的总含量(质量%)、N表示嵌段共聚物中的聚合物嵌段A的总数。]
此处,Mn可以通过下述的使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装置的方法来求出。另外,a可以通过NMR测定出,b可以由“100-a”计算出。
--聚合物嵌段B--
作为构成上述聚合物嵌段B的上述共轭二烯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丁二烯、异戊二烯、1,3-戊二烯等。其中,从耐冲击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丁二烯、异戊二烯、或者它们的组合。上述共轭二烯化合物可以仅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上述聚合物嵌段B中,“以共轭二烯化合物为主体”是指,氢化前的聚合物嵌段B中的共轭二烯化合物部分的含量相对于聚合物嵌段B(100质量%)为50质量%以上。并且,从耐冲击性的方面出发,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以上。
在氢化前的上述聚合物嵌段B的微观结构(共轭二烯化合物的键合方式)中,从透光性的方面出发,相对于共轭二烯化合物聚合物的全部键合量(共轭二烯的1,2-乙烯基键合量、3,4-乙烯基键合量、以及1,4-共轭键合量的合计),全部乙烯基键合量(共轭二烯的1,2-乙烯基键合量和3,4-乙烯基键合量的合计)优选为5%以上、更优选为1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上,并且,从脱模性的方面出发,该全部乙烯基键合量优选为8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乙烯基键合量可以通过例如核磁共振装置(NMR)来求出。
作为上述氢化嵌段共聚物的嵌段结构,例如,将聚合物嵌段A表示为“A”、将聚合物嵌段B表示为“B”时,可以举出具有选自A-B、A-B-A、A-B-A-B中的结合形式的结构。其中,从耐冲击性的方面出发,更优选A-B-A、A-B-A-B,进一步优选A-B-A。上述氢化嵌段共聚物的嵌段结构可以仅为1种、也可以为2种以上。
上述氢化嵌段共聚物例如通过对包含聚合物嵌段A和聚合物嵌段B的嵌段共聚物中的脂肪族双键进行氢化处理而得到。
从热稳定性的方面出发,上述(c)成分的氢化率(针对嵌段共聚物中的共轭二烯化合物部分的氢化率)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8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5%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氢化率是指通过核磁共振装置(NMR)测定得到的值。
从耐冲击性、流动性的方面出发,上述(c)成分的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50,000以上,并且优选为400,000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数均分子量是指使用具备紫外分光检测器的凝胶渗透色谱测定装置进行测定、并用标准聚苯乙烯换算得到的值。
数均分子量的具体测定方法如下所示。
使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装置(商品名“GPC SYSTEM21”、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制造),利用紫外分光检测器(商品名“UV-41”、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制造)进行测定,用标准聚苯乙烯换算,求出数均分子量。
测定条件如下,溶剂:氯仿、温度:40℃、柱:样品侧(K-G,K-800RL,K-800R)、参比侧(K-805L×2根)、流量10ml/分钟、测定波长:254nm、压力15~17kg/cm2
此时,可能会检测出因聚合时的催化剂失活所致的低分子量成分,这种情况下,在分子量计算中不包括该低分子量成分。
上述(c)成分的分子量分布(重均分子量(Mw)/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1.0以上,并且优选为1.3以下。
只要不违反本发明的宗旨,上述嵌段共聚物可以将下述各种共聚物中的2种以上混合来使用,所述各种共聚物为结合形式不同的共聚物、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种类不同的共聚物、共轭二烯化合物种类不同的共聚物、1,2-乙烯基键合量或者1,2-乙烯基键合量与3,4-乙烯基键合量的总量不同的共聚物、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成分含量不同的共聚物、氢化率不同的共聚物等。
从透光性的方面出发,上述(c)成分中的上述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部分的含量相对于上述(c)成分(100质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5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质量%以上。
-(d)非晶性α烯烃共聚物-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d)非晶性α烯烃共聚物(本说明书中有时简称为“(d)成分”),例如可以举出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等,从脱模性的方面出发,特别优选使用乙烯-丙烯共聚物。
上述(d)成分为乙烯-丙烯共聚物的情况下,可以在不会对性能带来影响的范围内进一步共聚第3成分。
乙烯-丙烯共聚物中的乙烯和丙烯各自的成分比例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丙烯为5~50摩尔%的范围。
作为上述(d)成分,通常可以使用市售品,例如使用三井化学(株式会社)以TAFMER的商品名市售的物质。
-(e)缩合磷酸酯系化合物-
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通过包含(e)缩合磷酸酯系化合物(本说明书中,有时简称为“(e)成分”),阻燃性提高。
作为上述(e)成分,例如优选为包含选自由下式(2)和下式(3)所表示的芳香族缩合磷酸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主成分的物质。
此处所说的“主成分”是指,相对于(e)成分100质量%,选自由下式(2)和下式(3)所表示的芳香族缩合磷酸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含量包含90质量%以上,优选包含95质量%以上、更优选包含100质量%。
[化2]
[式中,Q41、Q42、Q43、Q44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R41、R42各自独立地为甲基;R43、R44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甲基;x为0以上的整数;p1、p2、p3、p4分别为0~3的整数;q1、q2分别为0~2的整数。]
[化3]
[式中,Q51、Q52、Q53、Q54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R51为甲基;y为0以上的整数;r1、r2、r3、r4分别为0~3的整数;s1分别为0~2的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式(2)和上述式(3)所表示的缩合磷酸酯化合物可以分别包含两种以上的分子,各分子中的x、y分别优选为1~3的整数。
其中,上述(e)成分中,从进一步降低树脂组合物成型加工时的挥发性的方面出发,优选R43、R44为甲基、p1、p2、p3、p4、q1以及q2为0的式(2)所表示的芳香族缩合磷酸酯和Q41、Q42、Q43、Q44、R43和R44表示甲基、q1和q2为0、p1、p2、p3以及p4为1~3的整数、x为1~3的整数(特别是x为1)的式(2)所表示的芳香族缩合磷酸酯的总含量相对于(e)成分100质量%为50质量%以上。
-添加剂-
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中,为了进一步赋予其他特性,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添加添加剂。作为上述添加剂,例如可以举出增塑剂、抗氧化剂以及紫外线吸收剂等稳定剂、抗静电剂、染料颜料、其他树脂等。
-(a)成分、(b)成分、(c)成分、(d)成分的含量-
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中,从透光性的方面出发,相对于(a)成分、(b)成分以及(c)成分的合计100质量份,上述(a)成分的含量为60~90质量份。另外,(a)成分的含量优选为65~85质量份、更优选为70~85质量份。具体地说,通过使(a)成分的含量为60质量份以上,透光性优异;通过使(a)成分的含量为90质量份以下,耐冲击性优异。
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中,从耐冲击性、透光性的平衡的方面出发,相对于(a)成分、(b)成分以及(c)成分的合计100质量份,(b)成分和(c)成分的总含量为10~40质量份。另外,该(b)成分和(c)成分的总含量优选为15~35质量份、更优选为15~30质量份。具体地说,通过使(b)成分和(c)成分的总含量为10质量份以上,耐冲击性优异;通过使(b)成分和(c)成分的含量为40质量份以下,透光性优异。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b)成分、(c)成分各自的含量,只要(b)成分和(c)成分的总含量为上述范围就没有限定。其中,从耐冲击性的方面出发,相对于(a)成分、(b)成分以及(c)成分的合计100质量份,上述(b)成分的含量优选为5~30质量份、更优选为10~25质量份。具体地说,通过使(b)成分的含量为5质量份以上,耐冲击性优异;通过使(b)成分的含量为30质量份以下,透光性优异。
另外,从耐冲击性的方面出发,相对于(a)成分、(b)成分以及(c)成分的合计100质量份,上述(c)成分的含量优选为1~30质量份、更优选为5~20质量份。具体地说,通过使(c)成分的含量为1质量份以上,耐冲击性优异;通过使(c)成分的含量为30质量份以下,透光性优异。
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中,从脱模性、透光性的平衡的方面出发,相对于(a)成分、(b)成分以及(c)成分的合计100质量份,(d)成分的含量为0.10~1.50质量份。另外,(d)成分的含量优选为0.20~1.30质量份、更优选为0.30~1.00质量份。具体地说,通过使(d)成分的含量为0.10质量份以上,能够确保脱模性;通过使(d)成分的含量为1.50质量份以下,能够确保透光性。
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中,如上所述,通过使(a)成分的含量、(b)成分和(c)成分的总含量、以及(d)成分的含量为规定的范围并且使各成分为下述的质量比,能够得到以高水平具有透光性、脱模性以及耐冲击性的树脂组合物。
即,(b)成分与(c)成分的质量比(上述(b)成分的质量/上述(c)成分的质量)为95/5~30/70、优选为90/10~40/60、更优选为85/15~45/55。通过使(b)成分与上述(c)成分的质量比为95/5以下,能够确保透光性;通过使(b)成分与(c)成分的质量比为30/70以上,能够确保脱模性和耐冲击性。
从透光性和脱模性的平衡的方面出发,(b)成分和(c)成分的合计与(d)成分的质量比(上述(b)成分的质量和上述(c)成分的质量的合计/上述(d)成分的质量)为99.5/0.5~96/4、优选为99.0/1.0~96.5/3.5、更优选为98.5/1.5~97.0/3.0。通过使(b)成分和(c)成分的合计与(d)成分的质量比为99.5/0.5以下,能够确保脱模性;通过使该比为96/4以上,能够确保透光性。
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中,关于(e)成分的含量,从维持高耐冲击性的同时赋予阻燃性的方面出发,例如,相对于(a)成分、(b)成分和(c)成分的合计100质量份,该(e)成分的含量优选为5~20质量份、更优选为8~18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8~15质量份。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中,为了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以树脂组合物为100质量%,(a)成分、(b)成分、(c)成分、(d)成分和(e)成分以外的成分的含量优选为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3质量%以下。
(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将(a)成分、(b)成分、(c)成分、(d)成分等熔融混炼来制造。
作为上述双螺杆挤出机,例如可以举出Coperion公司制造的ZSK系列、东芝机械公司制造的TEM系列、日本制钢所社制造的TEX系列等。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中的熔融混炼温度、螺杆转速等,可以从熔融混炼温度100~370℃、螺杆转速100~1200rpm的范围中适当地选择合适的条件。
作为用于向双螺杆挤出机供给原料的原料供给装置,例如可以举出单螺杆加料器、双轴螺杆加料器、平板加料器、旋转加料器等,其中,从原料供给的变动误差小的方面出发,优选失重式加料器。
在添加液态原料的情况下,可以在挤出机料筒部分使用添液泵等,将液态原料直接送入料筒体系中,由此进行添加。作为添液泵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齿轮泵、法兰泵等,优选齿轮泵。此时,从减小施加至添液泵的负荷、提高原料的操作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加热器等对贮存液态原料的罐、该罐与添液泵间的配管、该泵与挤出机料筒间的配管等成为液态原料的流路的部分进行加热,减小液态原料的粘度。
(树脂组合物的物性)
从耐冲击性的方面出发,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的却贝冲击强度优选为7kJ/m2以上、更优选为10kJ/m2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却贝冲击强度可以利用后述的[测定方法]的<却贝冲击强度>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
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在制成厚度为2.5mm的成型品后的900nm激光的透过率优选为70%以上、更优选为80%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制成厚度为2.5mm的成型品后的900nm激光的透过率是指通过后述的[测定方法]的<光透过率>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得到的值。
从脱模性的方面出发,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在注射成型出外径50mm、高度50mm、厚度3mm的杯状成型品时,成型品脱模时的推出所需要的负荷(脱模力)优选为125kg以下、更优选为120kg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在注射成型出上述杯状成型品时,成型品脱模时的推出所需要的负荷是指通过后述的[测定方法]的<脱模力>中记载的方法进行测定得到的值。
(成型品)
可以通过将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进行成型来制成成型品。上述成型品至少包含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
作为成型方法,例如可以使用注射成型、中空成型、挤出成型、片成型、膜成型等公知的成型方法,特别优选使用注射成型机进行成型的方法。作为上述注射成型机,例如可以举出TOSHIBA公司制造的“IS100GN”等。
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的成型方法中的熔融温度、模具温度等可以从熔融温度200~320℃、模具温度30~100℃的范围中适当地选择合适的条件。
上述成型品可用作各种成型品,可广泛用于工业部件、电气-电子部件、办公设备外壳、汽车部件、精密部件等领域中。
[实施例]
下面举出具体的实施例和比较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树脂组合物中使用的原材料如下所示。
-(a)聚苯醚系树脂-
(a-1)比浓粘度(0.5g/dL的氯仿溶液、30℃测定、用乌氏粘度管测定)为0.5dL/g的聚(2,6-二甲基-1,4-亚苯基醚)
(a-2)聚苯乙烯,PS Japan制造“685”
-(b)橡胶改性聚苯乙烯系树脂-
(b-1)橡胶质聚合物的平均粒径为1.2μm、橡胶质聚合物的含量为10质量%的橡胶改性聚苯乙烯系树脂(HIPS)
(b-2)橡胶质聚合物的平均粒径为1.6μm、橡胶质聚合物的含量为10质量%的橡胶改性聚苯乙烯系树脂(HIPS)
-(c)氢化嵌段共聚物-
(c-1)旭化成制造“Tuftec H1081”(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含量:60质量%)(氢化嵌段共聚物)
(c-2)旭化成制造“Tuftec H1041”(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含量:32质量%)(氢化嵌段共聚物)
-(d)非晶性α烯烃共聚物-
(d-1)三井化学制造“TAFMER P0680J”(乙烯-丙烯共聚物)
(d-2)三井化学制造“TAFMER DF610”(乙烯-丁烯共聚物)
-(e)缩合磷酸酯系化合物-
大八化学工业公司制造“E890”
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物性的测定方法如下所示。
[测定方法]
<却贝冲击强度>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树脂组合物供给至设定为240~280℃的注射成型机(东芝机械公司制造,“IS100GN”)中,以模具温度为80℃的条件进行注射成型,由此制造出ISO-179标准中规定的尺寸的试验片。
使用该试验片,依据ISO-179测定带缺口的却贝冲击强度(kJ/m2)。作为评价基准,测定值越大,评价为耐冲击性越优异。
<光透过率>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树脂组合物供给至设定为240~280℃的注射成型机(东芝机械公司制造,“IS100GN”)中,以模具温度为80℃的条件进行注射成型,由此制造出90mm×50mm×2.5mm的平板试验片。
将该试验片切削成长15~30mm、宽35mm~70mm左右的尺寸,置于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商品名“V-670”、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制造)中,针对厚度2.5mm的试验片测定900nm波长下的激光透过率(%)。作为评价基准,测定值越大,评价为透光性越优异。
<脱模力>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树脂组合物供给至设定为280℃的注射成型机(东芝机械公司制造,“IS100GN”)中,以模具温度为80℃的条件进行外径50mm、高度50mm、厚度3mm的杯状成型品的注射成型,测定成型品脱模时的推出所需要的负荷(kg),将其作为脱模力。作为评价基准,测定值越小,评价为脱模性越优异。
下面详细说明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
[实施例1]
作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装置,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商品名“ZSK-25WLE”、Coperion公司制造)。该双螺杆挤出机中的机筒数为12节,在原料的流动方向上,从上游起,在第1机筒(上游供给口)、第9机筒(下游供给口)分别设置1处、合计设置2处供给口,在第7机筒设置添液泵,在第11机筒设置真空排气口。另外,朝向下游供给口的原料供给方法为使用从挤出机侧开放口进行供给的方法。
在如上述那样进行了设定的双螺杆挤出机中以表1所示的组成供给(a)~(e)成分,在挤出温度300~320℃、螺杆转速300rpm、吐出量15kg/小时的条件下进行熔融混炼,得到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实施例2~15]
将(a)~(e)成分以表1所示的组成供给至双螺杆挤出机中。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比较例1~12]
将(a)~(d)成分以表2所示的组成供给至双螺杆挤出机中。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树脂组合物的粒料。
对于将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备的树脂组合物成型而得到的成型品进行上述项目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表2中。
实施例1~15的透光性、耐冲击性、脱模性均优异,本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成型出了透光性、耐冲击性、脱模性优异的成型品。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作为电气部件用途、OA设备、电池用途等的材料具有工业实用性。

Claims (9)

1.一种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该树脂组合物含有:(a)聚苯醚系树脂、或者聚苯醚系树脂与均聚苯乙烯树脂的组合、(b)橡胶改性聚苯乙烯系树脂、(c)氢化嵌段共聚物、以及(d)非晶性α烯烃共聚物;
相对于所述(a)成分、所述(b)成分和所述(c)成分的合计100质量份,
所述(a)成分为60~90质量份、
所述(b)成分为5~30质量份、
所述(b)成分和所述(c)成分的合计为10~40质量份、
所述(d)成分为0.10~1.50质量份;
所述(b)成分与所述(c)成分的质量比为95/5~30/70;
所述(b)成分和所述(c)成分的合计与所述(d)成分的质量比为99.5/0.5~96/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d)成分为乙烯-丙烯共聚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b)成分包含苯乙烯系聚合物以及接枝有所述苯乙烯系聚合物的橡胶质聚合物,所述橡胶质聚合物的平均粒径为2.0μm以下。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c)成分中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部分的含量为50质量%以上。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该树脂组合物进一步包含(e)缩合磷酸酯系化合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a)成分、所述(b)成分和所述(c)成分的合计100质量份,包含5~20质量份的所述(e)成分。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以树脂组合物为100质量%,所述(a)成分、所述(b)成分、所述(c)成分、所述(d)成分和所述(e)成分以外的成分的含量为5质量%以下。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将该树脂组合物制成厚度为2.5mm的成型品后的900nm激光的透过率为70%以上。
9.一种成型品,其特征在于,其含有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组合物。
CN201910461551.0A 2018-06-25 2019-05-30 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Pending CN1106282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46004.0A CN115785648A (zh) 2018-06-25 2019-05-30 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20064 2018-06-25
JP2018-120064 2018-06-25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46004.0A Division CN115785648A (zh) 2018-06-25 2019-05-30 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8201A true CN110628201A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6842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61551.0A Pending CN110628201A (zh) 2018-06-25 2019-05-30 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CN202211546004.0A Pending CN115785648A (zh) 2018-06-25 2019-05-30 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46004.0A Pending CN115785648A (zh) 2018-06-25 2019-05-30 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002340A (zh)
CN (2) CN11062820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6805A (zh) * 2021-01-07 2022-07-08 旭化成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以及太阳能发电模块用接线盒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41879A (en) * 1980-03-17 1982-07-27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Polyphenylene ether resin composition having improved heat stability and impact strength
CN1561371A (zh) * 2001-09-14 2005-01-05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聚苯醚组合物
CN102516743A (zh) * 2011-12-09 2012-06-27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汽车用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67613A (zh) * 2015-05-21 2016-11-30 旭化成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
CN107915981A (zh) * 2016-10-05 2018-04-17 旭化成株式会社 层积成型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94302B2 (ja) * 2003-09-30 2011-10-19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5315036B2 (ja) * 2008-12-15 2013-10-16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成形体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41879A (en) * 1980-03-17 1982-07-27 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mpany, Inc. Polyphenylene ether resin composition having improved heat stability and impact strength
CN1561371A (zh) * 2001-09-14 2005-01-05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聚苯醚组合物
CN102516743A (zh) * 2011-12-09 2012-06-27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汽车用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67613A (zh) * 2015-05-21 2016-11-30 旭化成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
CN107915981A (zh) * 2016-10-05 2018-04-17 旭化成株式会社 层积成型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16805A (zh) * 2021-01-07 2022-07-08 旭化成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以及太阳能发电模块用接线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5648A (zh) 2023-03-14
JP2020002340A (ja) 2020-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67245B (zh)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成型品和成型品的制造方法
WO2015108646A1 (en) Poly(phenylene ether) composition and article
CN112239592B (zh) 聚苯醚系树脂组合物
CN110628201A (zh) 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CN108084691B (zh) 树脂组合物
EP2987830B1 (en)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JP6480261B2 (ja) 樹脂組成物
JP2020015796A (ja) 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EP1491586B1 (en) Relay block
CN107022184B (zh) 配管用成型品
CN109912957A (zh) 树脂组合物、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以及成型体
JP5942081B2 (ja) 真空成形またはブロー成形による成形体
JP2020037663A (ja) 難燃樹脂組成物
JP7126369B2 (ja) 樹脂組成物
JP7490465B2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
JP6059053B2 (ja) 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2024002716A (ja) 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2023062615A (ja) 通信機器用部品
JP6181478B2 (ja) 樹脂組成物
JP2022001624A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
JP2023001874A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
CN114716805A (zh) 树脂组合物、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以及太阳能发电模块用接线盒
JP2009227886A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2004007967A (ja) リレーブロック
JP2017101188A (ja)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シート成形品、食品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