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22892B - 一种条石鲷流水式促产方法及仔稚鱼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条石鲷流水式促产方法及仔稚鱼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22892B
CN110622892B CN201911056221.XA CN201911056221A CN110622892B CN 110622892 B CN110622892 B CN 110622892B CN 201911056221 A CN201911056221 A CN 201911056221A CN 110622892 B CN110622892 B CN 1106228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ays
parent fish
fish
oplegnathus fasci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562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22892A (zh
Inventor
陈佳
刘兴彪
刘志民
柯巧珍
余训凯
黄匡南
翁华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ufa Aqua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ufa Aqua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ufa Aqua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ufa Aqua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5622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228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22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28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228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28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01K61/17Hatching, e.g. incub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01K63/042Introducing gases into the water, e.g. aerators, air pum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条石鲷流水式促产方法及仔稚鱼培育方法,属于水产养殖中鱼类水产生物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条石鲷流水式促产方法包括:1)将消毒后的亲鱼放入亲鱼池,得到驯化后的亲鱼;2)在条石鲷生殖期,在中、下层水位提供持续局部性射流15~20d,完成亲鱼交配,亲鱼***;3)使亲鱼池水位升高,浮卵从亲鱼池溢流孔流出,溢流口处设置挡板将浮卵引流到溢水管道,收集,得到条石鲷卵。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大幅提高条石鲷受精卵获得率,提高仔稚鱼期的存活率,达到量产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条石鲷流水式促产方法及仔稚鱼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中鱼类水产生物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条石鲷流水式促产方法及仔稚鱼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属鲈型目(Perciformes),石鲷科(Oplegnathidae),石鲷属(Oplegnathus),为温热带近海鱼类。条石鲷体态优美、色泽艳丽、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海水鱼类,市场售价高可达300元/kg。通过人工繁育技术研究,极有希望将其发展成为我国工厂化养殖、海水网箱养殖、休闲渔业、增殖放流的新兴的优良品种。目前,国内已开展了条石鲷亲鱼培育和繁殖技术研究,并在小范围内实验育苗成功,但远未形成稳定产业技术,市场上仅有少量商品鱼出售。主要原因是条石鲷苗种繁育生产过程中,石鲷受精卵获得率低,仔稚鱼期培育难度大,苗种产量低且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条石鲷仔稚鱼培育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大幅提高条石鲷受精卵获得率,提高仔稚鱼期的存活率,达到量产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条石鲷流水式促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消毒后的亲鱼放入亲鱼池暂养1d,第2d起每天投喂饲料、换水或加水、吸污,30~40d后,得到驯化后的亲鱼;
2)在条石鲷生殖期,在中、下层水位提供持续局部性射流15~20d,完成亲鱼交配,亲鱼***;
3)进水,使亲鱼池水位升高,浮卵从亲鱼池溢流孔流出,溢流口处设置挡板将浮卵引流到溢水管道,用套有筛绢网的水箱,在溢水管道外收集,得到条石鲷卵。
优选的是,所述亲鱼的密度为3~5尾/m3
优选的是,亲鱼池首次所用的海水、步骤1)所述换水或加水用水和步骤3)所述进水用水独立的包括预处理过程;所述预处理包括沉淀、沙滤、消毒、消氯曝气。
优选的是,步骤1)所述换水或加水的量为原亲水池水体积的20~30%。
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促产方法的条石鲷仔稚鱼期苗种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条石鲷卵进行培育,在所述培育全过程中,保持水温22~24℃,盐度28~30,酸碱度7.8~8.2,氨氮值在0.3mg/L以下,光强度1000~2000Lux,每天添加小球藻液,使水中小球藻浓度为10万个/ml~30万个/ml,连续充气,启用装备有防吸苗装置的水泵保持局部水下射流;
在2日龄~10日龄投喂褶皱臂尾轮虫,11~20日龄投喂卤虫无节幼体,20日龄开始过渡投喂微囊饲料,9~30日龄投喂活体桡足类及其无节幼体,在30日龄前施用轮虫强化剂。
优选的是,所述培育的过程中,培育密度为:仔鱼期0.5~1.0万尾/m3;稚鱼期0.3~0.5万尾/m3;45日龄以上的幼鱼0.1~0.2万尾/m3
优选的是,所述连续充气的充其量在10日龄前为0.1~0.5L/min,之后为2~10L/min。
优选的是,所述微囊饲料的直径为0.2~0.5μm,在水中平均下沉速度<0.1m/min,5%颗粒可悬浮2~3h。
优选的是,所述培育的过程中,20日龄内,从3日龄起开始,每天换水量5%,每周吸污1次;20日龄后换水量为20~30%,45日龄以上换水量为30~50%。
优选的是,所述防吸苗装置为直径0.5米的圆球体,密布80目筛绢网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条石鲷流水式促产方法及仔稚鱼培育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大幅提高条石鲷受精卵获得率,提高仔稚鱼期的存活率,达到量产目的。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方法,本发明促产方法将受精卵产量由0.23kg提升至2.7kg;孵化率提供20%以上。本发明培育方法苗种成活率高,体长高且损耗率低,鱼体质也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条石鲷流水式促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消毒后的亲鱼放入亲鱼池暂养1d,第2d起每天投喂饲料、换水或加水、吸污,30~40d后,得到驯化后的亲鱼;
2)在条石鲷生殖期,在中、下层水位提供持续局部性射流15~20d,完成亲鱼交配,亲鱼***;
3)进水,使亲鱼池水位升高,浮卵从亲鱼池溢流孔流出,溢流口处设置挡板将浮卵引流到溢水管道,用套有筛绢网的水箱,在溢水管道外收集,得到条石鲷卵。
本发明将消毒后的亲鱼放入亲鱼池暂养1d,第2d起每天投喂饲料、换水或加水、吸污,30~40d后,得到驯化后的亲鱼。在本发明中,所述亲鱼优选为体型完整、色泽正常、健壮无伤、行动活泼、2龄以上,体质量550g以上的条石鲷。本发明对所述条石鲷的来源没有具体限定,采用市售条石鲷即可。本发明对所述亲鱼的消毒方法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条石鲷消毒方法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暂养优选模拟生态方法进行,优选注意安静、保持黑暗,水深控制在1.5~2.0m,水温22~23℃,流水条件设置为:单台水泵流量30~60L/min,根据池子大小安装不同数量水泵,统一以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射流。在本发明中,亲鱼池中亲鱼密度优选为3~5尾/m3,群体优选保持>100尾。在本发明中,亲鱼池首次所用的海水包括预处理过程;所述预处理包括沉淀、沙滤、消毒、消氯曝气,具体的为:经沉淀、沙滤、专池以10ppm漂白粉消毒24h以上,然后经同浓度的硫代硫酸钠中和并曝气4h左右,保持环境安静。在本发明中,进入亲鱼池的条石鲷,第2d投喂饵料,所述饵料优选为适口的整粒牡蛎肉、切成适口块状的冷冻兰圆鲹,在本发明中,投喂量优选从少到多,直至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具体的,第1次投喂量以每尾投1粒为限,然后视摄食情况逐日增加。在本发明中,所述投喂的饵料中,优选添加鱼用多维或鱼用抗生素。在本发明中,所述投喂优选在上午进行,吸污优选在傍晚进行,换水或加水也优选在傍晚进行。在本发明中,所述换水或加水的量优选为原亲水池水体积的20~30%。换水或加水用水优选也包括预处理过程;所述预处理包括沉淀、沙滤、消毒、消氯曝气,具体同上。当本发明亲鱼能作同一方向的集群游动,投饵时会上浮抢食,连续多日无死鱼记录,符合繁殖标准,即得驯化后的亲鱼。
得到驯化后的亲鱼后,本发明在条石鲷生殖期,在中、下层水位提供持续局部性射流15~20d,完成亲鱼交配,亲鱼***。本发明所述条石鲷生殖期优选为每年4~5月份,观察性成熟雌雄鱼体色变化,一般雌鱼体色相对较深,产卵前身体肥满度增大,从体表可观察到性腺凸出,若用手触摸,即有柔软与弹性感;雄性个体性腺部位不凸出,轻压腹部有乳白色浓稠的***流出,在水中呈线状,并很快散开。本发明优选稳定水温在22℃。本发明中、下层水位提供的持续局部性射流优选通过在池底和池壁布设若干低功率小水泵提供。本发明持续局部性射流的提供能够刺激条石鲷性成熟亲鱼形成交配行为,使亲鱼自然***。
亲鱼***完成后,进水,使亲鱼池水位升高,浮卵从亲鱼池溢流孔流出,溢流口处设置挡板将浮卵引流到溢水管道,用套有筛绢网的水箱,在溢水管道外收集,得到条石鲷卵。在本发明中,所述进水优选缓慢进行。在本发明中,所述溢流孔优选在亲鱼池一侧池壁距离上沿25cm处开孔,溢流孔孔径优选为20cm。在本发明中,所述进水用水优选包括预处理过程;所述预处理包括沉淀、沙滤、消毒、消氯曝气,具体条件同上文所述。
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促产方法的条石鲷仔稚鱼期苗种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本发明在溢水管道外收集得到条石鲷卵后,优选将收集的条石鲷受精卵置于玻璃钢桶中经沉淀吸去桶底的沉卵(死卵),再把浮卵收集起来,以0.5~1万粒/m3的密度直接放入>60m3水体的水泥池中孵化。在本发明中,每1.5m2~2.0m2面积的池底布设1个散气石,连续微充气,定时换水。避免环境突变与阳光直接照射,并定时停气,吸去沉底的死卵与污物。孵化过程检查受精卵的孵化情况,观察胚胎发育状况。
对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条石鲷卵进行培育,在所述培育全过程中,保持水温22~24℃,优选22℃,盐度28~30,优选29,并避免突变;海水优选经暗沉淀、沙滤,并用250目网袋过滤入池,酸碱度7.8~8.2,优选8.0,氨氮值在0.3mg/L以下;本发明优选根据天气变化进行光强度的调控,使光强度1000~2000Lux,优选为1800Lux,避免光强度骤变与阳光直射;每天添加小球藻液,使水中小球藻浓度为10万个/ml~30万个/ml,呈微绿色,降低氨氮值与透明度,本发明所述小球藻液优选每天定时添加,具体的,每天8:00~9:00添加总水体的3~5%;连续充气,使充气的气泡均细,无死角区,充其量在10日龄前为0.1~0.5L/min,之后为2~10L/min,使池水溶氧量达5ml/L以上;启用装备有防吸苗装置的水泵保持局部水下射流,在本发明中,所述防吸苗装置为直径0.5米的圆球体,密布80目筛绢网孔,本发明优选保持大水体低密度培育,通过保持局部水下射流,刺激引导仔稚鱼溯流形成多处集群活动区域。
本发明优选根据仔、稚鱼不同发育阶段对营养与饵料适口性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饵料品种,形成人工培育仔稚鱼的饵料系列,在2日龄~10日龄投喂褶皱臂尾轮虫,11~20日龄投喂卤虫无节幼体,20日龄开始过渡投喂微囊饲料,9~30日龄投喂活体桡足类及其无节幼体,在30日龄前施用轮虫强化剂。本发明在20日龄开始过渡投喂微囊饲料,在本发明中,所述微囊饲料的直径优选为0.2~0.5μm,在水中平均下沉速度优选<0.1m/min,5%颗粒可悬浮2~3h,本发明所述微囊饲料的添加在仔稚鱼培育过程中能有效补充全价营养,替代桡足类投喂,降低由桡足类带来的外源病害和药残对苗种生产的威胁,提高苗种培育成活率;所述微囊饲料能够为驯化稚、幼鱼摄食,优选每天早晨先投喂微囊饲料,然后再投喂其它饵料;投喂方法优选少量、多次、慢投,微囊饲料优选投喂在鱼苗密集的水区。本发明在30日龄前施用轮虫强化剂,在本发明中,所述轮虫强化剂优选为恒兴牌轮虫强化剂(乳化物),强化池中轮虫的营养,从而强化仔稚鱼体质。
在本发明中,所述培育的过程中,培育密度为:仔鱼期0.5~1.0万尾/m3;稚鱼期0.3~0.5万尾/m3;45日龄以上的幼鱼0.1~0.2万尾/m3
在本发明中,所述培育的过程中,优选20日龄内,从3日龄起开始,每天换水量5%,每周吸污1次;20日龄后换水量为20~30%,45日龄以上换水量为30~50%。若水质差,可考虑间断性流水。
本发明优选当仔鱼大小差异悬殊时,应进行分苗。本发明对所述分苗的方式没有特殊限定,采用常规分苗方法即可。
本发明苗种出苗操作优选为:仔鱼平均全长达到5.0cm以上利用活水运输装置移至海上网箱养殖。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条石鲷流水式促产方法及仔稚鱼培育方法做进一步详细的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亲鱼的选择:条石鲷亲鱼要求体型完整、色泽正常、健壮无伤、行动活泼、2龄以上,体质量550g以上。
亲鱼暂养和培育促熟:亲鱼进行消毒处理后入亲鱼池,采取模拟生态方法(注意安静、黑暗、水深、水温、流水等条件)暂养1d。亲鱼密度3尾/m3,亲鱼群体120尾。亲鱼池首次所用的海水须经沉淀、沙滤、专池以10ppm漂白粉消毒24h以上,然后经同浓度的硫代硫酸钠中和并曝气4h左右,保持环境安静。进入亲鱼池的条石鲷,第2d即可投喂饵料。饵料为适口的整粒牡蛎肉、切成适口块状的冷冻兰圆鲹,投喂量从少到多,直至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日换水和吸污各1次。第1次投喂量以每尾投1粒为限,然后视摄食情况逐日增加。一般每天上午投喂,傍晚吸污,并换水或加水20%;换入的新鲜海水也要经过沙滤、消毒、消氯暴气等程序。可在饵料中添加适量鱼用多维与渔用抗生素。经30d的室内水泥池驯养,亲鱼能作同一方向的集群游动,投饵时会上浮抢食,连续多日无死鱼记录的,即符合繁殖标准。
微水流促产:5月份条石鲷生殖季节,观察性成熟雌雄鱼体色变化,一般雌鱼体色相对较深,产卵前身体肥满度增大,从体表可观察到性腺凸出,若用手触摸,即有柔软与弹性感;雄性个体性腺部位不凸出,轻压腹部有乳白色浓稠的***流出,在水中呈线状,并很快散开。持续多天稳定水温在23℃,通过池底和池壁布设若干低功率小水泵,持续工作情况下形成中、下层水位局部性射流,刺激条石鲷性成熟亲鱼形成交配行为,亲鱼自然***。
受精卵收集与孵化:进水口缓慢进水,使亲鱼池内水位升高,浮卵从池子溢流孔流出,溢水孔处辅以挡板引流浮卵到溢水管道,用套有筛绢网的水箱,在溢水管道外收集。收集的受精卵置于玻璃钢桶中经沉淀吸去桶底的沉卵(死卵),再把浮卵收集起来,以0.5万粒/m3的密度直接放入>60m3水体的水泥池中孵化。每2.0m2面积的池底布设1个散气石,连续微充气,定时换水。避免环境突变与阳光直接照射,并定时停气,吸去沉底的死卵与污物。孵化过程检查受精卵的孵化情况,观察胚胎发育状况。
水质控制:水温23℃,盐度28~29,并避免突变。室内光照充分,根据天气变化进行调节,使光照度调控在1000Lux~2000Lux,避免光照度骤变与阳光直射。连续充气,使充气的气泡均细,无死角区,充气量在10日龄前为0.1L/min~0.5L/min,之后为2L/min~10L/min,使池水溶氧量达5ml/L以上。海水经暗沉淀、沙滤,并用250目网袋过滤入池,酸碱度在7.8~8.2之间,氨氮值在0.3mg/L以下。
条石鲷仔稚鱼培育密度:仔鱼期约0.5万尾/m3;稚鱼期约0.3万尾/m3;45日龄以上的幼鱼约0.1万尾/m3
仔鱼培育期间投喂管理:根据仔、稚鱼不同发育阶段对营养与饵料适口性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饵料品种,形成人工培育仔稚鱼的饵料系列。不同饵料的投喂要点简述如下:
褶皱臂尾轮虫:2日龄~10日龄投喂;卤虫无节幼体:11-20日龄投喂;活体桡足类及其无节幼体:9-30日龄投喂。根据鱼苗日龄及密度控制投喂量。
微囊饲料:在20日龄时开始过渡投喂特种微囊饲料(饲料直径0.2-0.5微米)。微囊饲料在水中平均下沉速度<0.1m/min,5%颗粒可悬浮2-3h,在仔稚鱼培育过程中能有效补充全价营养,替代桡足类投喂,降低由桡足类带来的外源病害和药残对苗种生产的威胁,提高苗种培育成活率。为驯化稚、幼鱼摄食,每天早晨要首先投喂微囊饲料,然后再投喂其它饵料;投喂方法是少量、多次、慢投,微囊饲料要投喂在鱼苗密集的水区。
流水管理:保持大水体低密度培育,在培育全周期,启用装备有防吸苗装置的水泵保持局部水下射流,刺激引导仔稚鱼溯流形成多处集群活动区域。仔稚鱼20日龄内,从3日龄起开始,每天换水量5%,每周吸污1次,20日龄后换水率为20%,幼鱼期为30%。若水质差,可考虑间断性流水。
增施小球藻液及轮虫强化剂:每天定时添加小球藻液,使池水保持在10万个/ml~30万个/ml的浓度,呈微绿色,降低氨氮值与透明度,并在30日龄前施用恒兴牌轮虫强化剂(乳化物),强化池中轮虫的营养,从而强化仔稚鱼体质。
苗种分池:当仔鱼大小差异悬殊时,应进行分苗。
苗种出苗:仔鱼平均全长达到5.0cm以上可利用活水运输装置移至海上网箱养殖。
实施例2
亲鱼的选择:条石鲷亲鱼要求体型完整、色泽正常、健壮无伤、行动活泼、2龄以上,体质量550g以上。
亲鱼暂养和培育促熟:亲鱼进行消毒处理后入亲鱼池,采取模拟生态方法(注意安静、黑暗、水深、水温、流水等条件)暂养1d。亲鱼密度4尾/m3,群体保持>160尾。亲鱼池首次所用的海水须经沉淀、沙滤、专池以10ppm漂白粉消毒24h以上,然后经同浓度的硫代硫酸钠中和并曝气4h左右,保持环境安静。进入亲鱼池的条石鲷,第2d即可投喂饵料。饵料为适口的整粒牡蛎肉、切成适口块状的冷冻兰圆鲹,投喂量从少到多,直至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日换水和吸污各1次。第1次投喂量以每尾投1粒为限,然后视摄食情况逐日增加。一般每天上午投喂,傍晚吸污,并换水或加水25%;换入的新鲜海水也要经过沙滤、消毒、消氯暴气等程序。可在饵料中添加适量鱼用多维与渔用抗生素。经30d的室内水泥池驯养,亲鱼能作同一方向的集群游动,投饵时会上浮抢食,连续多日无死鱼记录的,即符合繁殖标准。
微水流促产:4月份观察条石鲷性成熟雌雄鱼体色变化,一般雌鱼体色相对较深,产卵前身体肥满度增大,从体表可观察到性腺凸出,若用手触摸,即有柔软与弹性感;雄性个体性腺部位不凸出,轻压腹部有乳白色浓稠的***流出,在水中呈线状,并很快散开。持续多天稳定水温在23℃,通过池底和池壁布设若干低功率小水泵,持续工作情况下形成中、下层水位局部性射流,刺激条石鲷性成熟亲鱼形成交配行为,亲鱼自然***。
受精卵收集与孵化:进水口缓慢进水,使亲鱼池内水位升高,浮卵从池子溢流孔流出,溢水孔处辅以挡板引流浮卵到溢水管道,用套有筛绢网的水箱,在溢水管道外收集。收集的受精卵置于玻璃钢桶中经沉淀吸去桶底的沉卵(死卵),再把浮卵收集起来,以0.7万粒/m3的密度直接放入>60m3水体的水泥池中孵化。每1.5m2面积的池底布设1个散气石,连续微充气,定时换水。避免环境突变与阳光直接照射,并定时停气,吸去沉底的死卵与污物。孵化过程检查受精卵的孵化情况,观察胚胎发育状况。
水质控制:水温23℃,盐度28~29,并避免突变。室内光照充分,根据天气变化进行调节,使光照度调控在1000Lux~2000Lux,避免光照度骤变与阳光直射。连续充气,使充气的气泡均细,无死角区,充气量在10日龄前为0.1L/min~0.5L/min,之后为2L/min~10L/min,使池水溶氧量达5ml/L以上。海水经暗沉淀、沙滤,并用250目网袋过滤入池,酸碱度在7.8~8.2之间,氨氮值在0.3mg/L以下。
条石鲷仔稚鱼培育密度:仔鱼期约0.7万尾/m3;稚鱼期约0.4万尾/m3;45日龄以上的幼鱼约0.15万尾/m3
仔鱼培育期间投喂管理:根据仔、稚鱼不同发育阶段对营养与饵料适口性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饵料品种,形成人工培育仔稚鱼的饵料系列。不同饵料的投喂要点简述如下:
褶皱臂尾轮虫:2日龄~10日龄投喂;卤虫无节幼体:11-20日龄投喂;活体桡足类及其无节幼体:9-30日龄投喂。根据鱼苗日龄及密度控制投喂量。
微囊饲料:在20日龄时开始过渡投喂特种微囊饲料(饲料直径0.2-0.5微米)。微囊饲料在水中平均下沉速度<0.1m/min,5%颗粒可悬浮2-3h,在仔稚鱼培育过程中能有效补充全价营养,替代桡足类投喂,降低由桡足类带来的外源病害和药残对苗种生产的威胁,提高苗种培育成活率。为驯化稚、幼鱼摄食,每天早晨要首先投喂微囊饲料,然后再投喂其它饵料;投喂方法是少量、多次、慢投,微囊饲料要投喂在鱼苗密集的水区。
流水管理:保持大水体低密度培育,在培育全周期,启用装备有防吸苗装置的水泵保持局部水下射流,刺激引导仔稚鱼溯流形成多处集群活动区域。仔稚鱼20日龄内,从3日龄起开始,每天换水量5%,每周吸污1次,20日龄后换水率为25%,幼鱼期为40%。若水质差,可考虑间断性流水。
增施小球藻液及轮虫强化剂:每天定时添加小球藻液,使池水保持在10万个/ml~30万个/ml的浓度,呈微绿色,降低氨氮值与透明度,并在30日龄前施用恒兴牌轮虫强化剂(乳化物),强化池中轮虫的营养,从而强化仔稚鱼体质。
苗种分池:当仔鱼大小差异悬殊时,应进行分苗。
苗种出苗:仔鱼平均全长达到5.0cm以上可利用活水运输装置移至海上网箱养殖。
实施例3
亲鱼的选择:条石鲷亲鱼要求体型完整、色泽正常、健壮无伤、行动活泼、2龄以上,体质量550g以上。
亲鱼暂养和培育促熟:亲鱼进行消毒处理后入亲鱼池,采取模拟生态方法(注意安静、黑暗、水深、水温、流水等条件)暂养1d。亲鱼密度5尾/m3,群体保持200尾。亲鱼池首次所用的海水须经沉淀、沙滤、专池以10ppm漂白粉消毒24h以上,然后经同浓度的硫代硫酸钠中和并曝气4h左右,保持环境安静。进入亲鱼池的条石鲷,第2d即可投喂饵料。饵料为适口的整粒牡蛎肉、切成适口块状的冷冻兰圆鲹,投喂量从少到多,直至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日换水和吸污各1次。第1次投喂量以每尾投1粒为限,然后视摄食情况逐日增加。一般每天上午投喂,傍晚吸污,并换水或加水30%;换入的新鲜海水也要经过沙滤、消毒、消氯暴气等程序。可在饵料中添加适量鱼用多维与渔用抗生素。经30d的室内水泥池驯养,亲鱼能作同一方向的集群游动,投饵时会上浮抢食,连续多日无死鱼记录的,即符合繁殖标准。
微水流促产:5月份条石鲷生殖季节,观察性成熟雌雄鱼体色变化,一般雌鱼体色相对较深,产卵前身体肥满度增大,从体表可观察到性腺凸出,若用手触摸,即有柔软与弹性感;雄性个体性腺部位不凸出,轻压腹部有乳白色浓稠的***流出,在水中呈线状,并很快散开。持续多天稳定水温在23-24℃,通过池底和池壁布设若干低功率小水泵,持续工作情况下形成中、下层水位局部性射流,刺激条石鲷性成熟亲鱼形成交配行为,亲鱼自然***。
受精卵收集与孵化:进水口缓慢进水,使亲鱼池内水位升高,浮卵从池子溢流孔流出,溢水孔处辅以挡板引流浮卵到溢水管道,用套有筛绢网的水箱,在溢水管道外收集。收集的受精卵置于玻璃钢桶中经沉淀吸去桶底的沉卵(死卵),再把浮卵收集起来,以1.0万粒/m3的密度直接放入>60m3水体的水泥池中孵化。每1.5m2面积的池底布设1个散气石,连续微充气,定时换水。避免环境突变与阳光直接照射,并定时停气,吸去沉底的死卵与污物。孵化过程检查受精卵的孵化情况,观察胚胎发育状况。
水质控制:水温23℃~24℃,盐度28.5~30,并避免突变。室内光照充分,根据天气变化进行调节,使光照度调控在1000Lux~2000Lux,避免光照度骤变与阳光直射。连续充气,使充气的气泡均细,无死角区,充气量在10日龄前为0.1L/min~0.5L/min,之后为2L/min~10L/min,使池水溶氧量达5ml/L以上。海水经暗沉淀、沙滤,并用250目网袋过滤入池,酸碱度在7.8~8.2之间,氨氮值在0.3mg/L以下。
条石鲷仔稚鱼培育密度:仔鱼期约1.0万尾/m3;稚鱼期约0.5万尾/m3;45日龄以上的幼鱼约0.2万尾/m3
仔鱼培育期间投喂管理:根据仔、稚鱼不同发育阶段对营养与饵料适口性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饵料品种,形成人工培育仔稚鱼的饵料系列。不同饵料的投喂要点简述如下:
褶皱臂尾轮虫:2日龄~10日龄投喂;卤虫无节幼体:11-20日龄投喂;活体桡足类及其无节幼体:9-30日龄投喂。根据鱼苗日龄及密度控制投喂量。
微囊饲料:在20日龄时开始过渡投喂特种微囊饲料(饲料直径0.2-0.5微米)。微囊饲料在水中平均下沉速度<0.1m/min,5%颗粒可悬浮2-3h,在仔稚鱼培育过程中能有效补充全价营养,替代桡足类投喂,降低由桡足类带来的外源病害和药残对苗种生产的威胁,提高苗种培育成活率。为驯化稚、幼鱼摄食,每天早晨要首先投喂微囊饲料,然后再投喂其它饵料;投喂方法是少量、多次、慢投,微囊饲料要投喂在鱼苗密集的水区。
流水管理:保持大水体低密度培育,在培育全周期,启用装备有防吸苗装置的水泵保持局部水下射流,刺激引导仔稚鱼溯流形成多处集群活动区域。仔稚鱼20日龄内,从3日龄起开始,每天换水量5%,每周吸污1次,20日龄后换水率为30%,幼鱼期为50%。若水质差,可考虑间断性流水。
增施小球藻液及轮虫强化剂:每天定时添加小球藻液,使池水保持在10万个/ml~30万个/ml的浓度,呈微绿色,降低氨氮值与透明度,并在30日龄前施用恒兴牌轮虫强化剂(乳化物),强化池中轮虫的营养,从而强化仔稚鱼体质。
苗种分池:当仔鱼大小差异悬殊时,应进行分苗。
苗种出苗:仔鱼平均全长达到5.0cm以上可利用活水运输装置移至海上网箱养殖。
对比例1
微水流促产技术:2015年5月,将性成熟条石鲷亲鱼平均放入3口40吨池,均投喂牡蛎进行正常促熟培育,1、2号条石鲷亲鱼池在培育期间,池底和池壁布设多台小水泵,在池内形成中、下层水位局部性射流,通过水流刺激促进刺激条石鲷亲鱼******,两口池亲鱼分别实现了持续16天、11天的自然***授精,累积搜集受精卵2.7kg、1.9kg;3号条石鲷亲鱼池采用传统曝气方式培育,不安装小水泵进行定向水流刺激,每天,累积仅搜集到受精卵0.23kg。
对比例2
受精卵收集与孵化:2015-2019年,连续采用“浮卵溢流--溢水孔挡板引流--筛绢网水箱”的方式,及时有效地搜集条石鲷浮性受精卵;较2014年采用传统人工拉网方式,有效减少了拉网操作对受精***膜的挤压、摩擦而造成的破坏,并减少了未受精卵的误捞(注:未受精卵一般悬浮水中或沉于池底;受精卵浮于水面),提高孵化率20%以上。
对比例3
投喂微囊饲料:在条石鲷稚鱼期,投喂微囊饲料降低由桡足类带来的外源病害和药残对苗种生产的威胁,提高苗种培育成活率。2017年5-6月条石鲷苗培育期间,投喂微囊饲料的条石鲷稚鱼苗全程未爆发细菌性/病毒性疾病;投喂桡足类的条石鲷苗,有1***发细菌性疾病,死亡率超90%。
对比例4
定向流水培育方法:保持大水体低密度培育,设置水泵和防吸苗组合装置,在培育全周期保持局部水下射流,刺激引导仔稚鱼溯流形成多处集群。2015年-2019年,经过4批次育苗实践和育苗体长测量,结果表明以上方法有效提高人工投喂效率,保障鱼苗生长发育营养需求,2015-2019年,90日龄条石鲷苗平均体长均比2014年的苗提高了20%以上,1-90日龄苗种培育存活率从2014年的2-6%提高到35%。此外,定向流水培育方法,有效锻炼鱼苗溯流能力和集群意识,可使95%以上的鱼苗聚集,鱼苗转入海上网箱养殖后,体质壮活力强,对海区涨退潮适应力强,暂养期(15天)鱼苗损耗率从12%降低到3%以上。
对比例5
增施小球藻液及轮虫强化剂:2019年4月,在30日龄前施用恒兴牌轮虫强化剂(乳化物),与传统强化剂相比,对水质影响度小,轮虫摄食性强,有效强化了轮虫的营养成分,仔稚鱼通过摄食轮虫,增强了体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基于条石鲷流水式促产方法的条石鲷仔稚鱼期苗种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条石鲷流水式促产方法得到的条石鲷卵进行培育,在所述培育全过程中,保持水温22~24℃,盐度28~30,酸碱度7.8~8.2,氨氮值在0.3mg/L以下,光强度1000~2000Lux,每天添加小球藻液,使水中小球藻浓度为10万个/ml~30万个/ml,连续充气,启用装备有防吸苗装置的水泵保持局部水下射流;
在2日龄~10日龄投喂褶皱臂尾轮虫,11~20日龄投喂卤虫无节幼体,20日龄开始过渡投喂微囊饲料,9~30日龄投喂活体桡足类及其无节幼体,在30日龄前施用轮虫强化剂;
所述微囊饲料的直径为0.2~0.5μm,在水中平均下沉速度<0.1m/min,5%颗粒可悬浮2~3h;
所述条石鲷流水式促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消毒后的亲鱼放入亲鱼池暂养1d,第2d起每天投喂饲料、换水或加水、吸污,30~40d后,得到驯化后的亲鱼;
2)在条石鲷生殖期,在中、下层水位提供持续局部性射流15~20d,完成亲鱼交配,亲鱼***;
3)进水,使亲鱼池水位升高,浮卵从亲鱼池溢流孔流出,溢流口处设置挡板将浮卵引流到溢水管道,用套有筛绢网的水箱,在溢水管道外收集,得到条石鲷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鱼的密度为3~5尾/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亲鱼池首次所用的海水、步骤1)所述换水或加水用水和步骤3)所述进水用水独立的包括预处理过程;所述预处理包括沉淀、沙滤、消毒、消氯曝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换水或加水的量为原亲水池水体积的20~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的过程中,培育密度为:仔鱼期0.5~1.0万尾/m3;稚鱼期0.3~0.5万尾/m3;45日龄以上的幼鱼0.1~0.2万尾/m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充气的充其量在10日龄前为0.1~0.5L/min,之后为2~10L/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的过程中,20日龄内,从3日龄起开始,每天换水量5%,每周吸污1次;20日龄后换水量为20~30%,45日龄以上换水量为30~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吸苗装置为直径0.5米的圆球体,密布80目筛绢网孔。
CN201911056221.XA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条石鲷流水式促产方法及仔稚鱼培育方法 Active CN1106228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6221.XA CN110622892B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条石鲷流水式促产方法及仔稚鱼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6221.XA CN110622892B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条石鲷流水式促产方法及仔稚鱼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2892A CN110622892A (zh) 2019-12-31
CN110622892B true CN110622892B (zh) 2022-02-11

Family

ID=68978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56221.XA Active CN110622892B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条石鲷流水式促产方法及仔稚鱼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228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9417B (zh) * 2021-07-14 2022-03-29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斑石鲷陆海接力养殖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98535A (ja) * 2004-01-14 2005-07-28 Taka Sangyo Kk ストリンガー
CN101081010A (zh) * 2007-07-11 2007-12-0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宝石鲈规模化育苗方法
CN102144597A (zh) * 2011-05-09 2011-08-1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海水鱼类沉性鱼卵孵化装置和孵化方法
CN102934750A (zh) * 2012-11-20 2013-02-20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条石鲷仔稚鱼的微胶囊饵料以及投饵方法
CN103190537A (zh) * 2013-04-09 2013-07-10 林衍峰 一种鱼类催产激素口服颗粒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4082215A (zh) * 2014-07-27 2014-10-08 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 一种斑石鲷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05638536A (zh) * 2016-03-21 2016-06-08 吴青 一种多功能流水催产槽
CN105900888A (zh) * 2016-05-27 2016-08-31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抗浪鱼人工繁殖产卵装置
CN206835928U (zh) * 2017-03-24 2018-01-05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具有水流循环装置的鳑鲏繁殖用产卵***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54596A (ja) * 2003-02-26 2004-09-16 Dainichi Corp 魚類の深海養殖方法及び装置
CN108157681A (zh) * 2018-01-04 2018-06-15 广东越群海洋生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欧洲舌齿鲈开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98535A (ja) * 2004-01-14 2005-07-28 Taka Sangyo Kk ストリンガー
CN101081010A (zh) * 2007-07-11 2007-12-0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宝石鲈规模化育苗方法
CN102144597A (zh) * 2011-05-09 2011-08-1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海水鱼类沉性鱼卵孵化装置和孵化方法
CN102934750A (zh) * 2012-11-20 2013-02-20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条石鲷仔稚鱼的微胶囊饵料以及投饵方法
CN103190537A (zh) * 2013-04-09 2013-07-10 林衍峰 一种鱼类催产激素口服颗粒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4082215A (zh) * 2014-07-27 2014-10-08 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 一种斑石鲷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05638536A (zh) * 2016-03-21 2016-06-08 吴青 一种多功能流水催产槽
CN105900888A (zh) * 2016-05-27 2016-08-31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抗浪鱼人工繁殖产卵装置
CN206835928U (zh) * 2017-03-24 2018-01-05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具有水流循环装置的鳑鲏繁殖用产卵***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条石鲷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全汉锋 等;《台湾海峡》;20070531;第295-29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2892A (zh) 2019-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90004B (zh) 一种区块式仿生态池塘繁殖育苗设备及方法
CN103493759B (zh) 一种石斑鱼规模化全人工育苗方法
CN100506033C (zh) 大鲵仿生态人工驯养繁殖方法
CN103026988B (zh) 一种长江刀鲚室内集约化人工育苗方法
CN111296330B (zh) 横带髭鲷亲鱼培育及受精卵获得装置及方法
CN104472412B (zh) 一种刀鲚阶梯式繁育方法
CN109122443B (zh) 澳洲淡水龙虾循环水抱卵孵化***及育苗方法
CN113711953B (zh) 一种膨腹海马繁殖和育苗方法
KR101327669B1 (ko) 먹이생물 배양을 통한 능성어류의 종묘생산방법
CN105340833A (zh) 一种大鲵弱光养殖方法
CN111771772B (zh) 一种石斑鱼育苗方法
CN102919186B (zh) 一种多鳞鱚的人工繁育方法
CN110622892B (zh) 一种条石鲷流水式促产方法及仔稚鱼培育方法
CN111513017A (zh) 一种温度可控的拟穴青蟹苗种中间培育装置和方法
CN113383733B (zh) 一种棘头梅童鱼苗种人工培育方法
Aydın et al. Turbot and flounder aquaculture
CN108782365A (zh) 一种长薄鳅仔稚鱼苗种培育方法
CN111602616B (zh) 一种卵形鲳鲹苗种的培育方法
CN108522367B (zh) 一种褐菖鲉室内人工育苗的方法
CN112772495A (zh) 一种无公害对虾种虾的培育方法
CN112931332A (zh) 一种绿色食品对虾种虾培育方法
CN112970642A (zh) 一种有机虾种虾的培育方法
KR101317143B1 (ko) 능성어류의 초기 먹이생물 및 그 배양방법
UA65842C2 (en) Method of commercial growing the giant freshwater prawn (macrobrachium rozenbergii)
CN117598228B (zh) 一种红九棘鲈苗种工厂化培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