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22270B - 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及其剪刀脚支撑和键帽的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及其剪刀脚支撑和键帽的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22270B
CN110622270B CN201880031059.3A CN201880031059A CN110622270B CN 110622270 B CN110622270 B CN 110622270B CN 201880031059 A CN201880031059 A CN 201880031059A CN 110622270 B CN110622270 B CN 1106222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issor
scissors
support
key
suppo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10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22270A (zh
Inventor
陈�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0622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2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22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22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H01H13/706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sm between keys and layered keyboar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3/12Push-button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包括键帽、复位体、开关回路、剪刀脚支撑,其中,剪刀脚支撑分别与键帽、支撑板连接,剪刀脚支撑通过相互之间力的传递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平行于支撑板作升降运动,复位体由第一复位体、第二复位体构成,第一复位体的第二滑动部位与剪刀限位部滑动配合,第一复位体的第一凸滑动部与剪斜面滑动配合,在弹力作用下第一凸滑动部被压在剪斜面;该键装置的键帽在外力作用下,克服所述第一复位体的弹力,从上极限位移动至下极限位时,所述第一复位体的弹力基本不变或所述第一复位体的弹力逐步减小;该键装置应用于计算机键盘、掌上型电脑、各类嵌入式键盘及进行敲键操作的键装置,同时该键装置具有工艺简单、平行度更好、非常薄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及其剪刀脚支撑和键帽的安 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敲键操作的键装置,特别涉及装载在作为电子仪器的输入装置的键盘中的键装置。本发明还涉及设有多个这种键装置的键盘。
背景技术
现有笔记本型或掌上型计算机等便携式电子装置中普遍采用薄型塑料支撑结构装置,参见图1---图5、已有键盘的键装置包括键帽1-1、有连接部的支撑板5-1、有上下连接部的两个剪刀脚支撑1-3,剪刀脚支撑1-3通过上下连接部分别与键帽1-1的连接部、支撑板5-1的连接部连接、复位元件为弹性体(弹性体为橡胶弹圈2-1)、有开关回路(开关回路目前普遍采用有开关触点的薄膜开关电路4-1,其中,下压橡胶弹圈2-1时,橡胶弹圈2-1触发薄膜开关电路4-1的开关触点),剪刀脚支撑1-3通过剪刀上端上板面3-8与剪刀上端下板面3-9间的厚度尺寸分别与键帽1-1的键上配弧1-2、键下倒扣配弧1-3连接,从侧面看呈v状安装的剪刀脚支撑1-3通过端部附近的端部抵触部,相互之间力的传递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1-1平行于支撑板5-1升降运动。
剪刀脚支撑1-3呈倒立的八型即呈V型安装时,剪刀脚支撑1-3上设置有延伸Ⅰ折弯板3-4及延伸Ⅱ折弯板3-5,分别向上折弯剪抵触部延伸板3-7形成延伸Ⅰ折弯板3-4及延伸Ⅱ折弯板3-5,其中一个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位于延伸Ⅰ折弯板3-4的下板面)与另一个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位于延伸Ⅱ折弯板3-5的悬臂端的角部)相互触压,以确保键帽1-1平行于支撑板5-1升降运动。
剪刀脚支撑1-3的下部设置有剪抵触部延伸板3-7,通过分别向上折弯剪抵触部延伸板3-7形成延伸延伸Ⅰ折弯板3-4及延伸Ⅱ折弯板3-5,延伸延伸Ⅰ折弯板3-4及延伸Ⅱ折弯板3-5具有不同的折弯角度,两个剪刀脚支撑1-3安装完成后,其中一个剪刀脚支撑1-3通过延伸Ⅱ折弯板3-5的角部与另一个剪刀脚支撑1-3的延伸延伸Ⅰ折弯板3-4的下板面相互支撑,形成相互支撑配合结构,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分别由延伸Ⅱ折弯板3-5的角部及延伸延伸Ⅰ折弯板3-4的下板面构成。
参见图3、图5、剪刀下端折弯弧3-6位于有弹性的钣金弹性延伸臂的悬臂端,剪刀脚支撑1-3的下连接部由剪刀下支承部、剪刀脚支撑1-3的剪刀下端上板面3-7构成;剪刀脚支撑1-3的剪刀下支承部、剪刀防脱结构均位于剪刀下端折弯弧3-6上;位于剪刀脚支撑1-3下端的板面上的剪刀下端上板面3-7与支撑板5-1的上的支板倒扣悬臂边5-3上的倒扣连接部5-4配合。
参见图1、图2、图3、图5、折弯成型的支板倒扣折弯边5-2呈正立的T型,在支板倒扣折弯边5-2上的设置有对称的悬臂构成的支板倒扣悬臂边5-3,支板倒扣悬臂边5-3的下表面设置有倒扣连接部5-4。
参见图4、在两个呈正立T型的支板倒扣折弯边5-2外侧成型有对称的向上凸起的支板配合凸台5-7,在支板配合凸台5-7上成型有下凹的支板转下凹面5-5及支板滑下凹面5-6,剪刀脚支撑1-3的剪刀下端折弯弧3-6与支撑板5-1上的支板转下凹面5-5转动连接,剪刀下端折弯弧3-6与支撑板5-1上的支板滑下凹面5-6小位移配合,支板倒扣悬臂边5-3上的倒扣连接部5-4位于呈圆形的支板转下凹面5-5的圆心附近的弧面上。
在支撑板5-1左右两侧的支板配合凸台5-7外侧有左右对称的外侧贯穿孔,在支板配合凸台5-7内侧有左右对称的内侧贯穿孔,在内侧贯穿孔内侧边缘的中部附近有支板倒扣折弯边5-2,支板倒扣折弯边5-2从侧面看呈T型,在支板倒扣悬臂边5-3的两个悬臂端的下端面有倒扣连接部5-4;延伸延伸Ⅰ折弯板3-4及延伸Ⅱ折弯板3-5伸入支撑板5-1的内侧贯穿孔内。
当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支板转下凹面5-5与支板滑下凹面5-6的中心距为1.2mm---3mm(本实施例为1.8mm),剪刀脚支撑1-3的左右延伸板面19的折弯角度分到为65度、26度时,键 帽1-1被按下时,键 帽1-1从上极限位下移至下时极限位,剪刀脚支撑1-3的位移量为0.04mm---0.08mm。
当键 帽1-1被按下时,键 帽1-1克服橡胶弹圈2-1的弹力向下移动,在键 帽1-1下移过程中,橡胶弹圈2-1的弹力逐渐变小,至键 帽1-1接近支撑板5-1时,橡胶弹圈2-1的弹力逐渐变大;当外力去掉后,键 帽1-1复位至上极限位。
键 帽1-1被按下过程中,橡胶弹圈2-1的弹力F与键 帽1-1的行程L的关系图参见图6,橡胶弹圈2-1的弹力F与键 帽1-1的行程L的关系图构成现有键盘的良好手感。
可参见申请号为2015101866538,我于2015-04-18申请的专利---实施例3现有方案存在的问题:
1.参见图2、图3、键 帽1-1处于上极限位时(键的行程最大时),橡胶弹圈2-1的弹力作用于键 帽1-1,与键 帽1-1连接的两个剪刀脚支撑1-3受到向上的拉力,两个剪刀脚支撑1-3受到向上的拉力的水平分力均指向键装置的外侧,使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分别由延伸Ⅱ折弯板3-5的角部与延伸延伸Ⅰ折弯板3-4的下板面向外分离的位移量为0.04mm---0.08mm,分别敲击键的左侧、右侧键均发生严重倾斜后,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才开始接触。
2.剪刀脚支撑1-3的剪刀下端折弯弧3-6与支撑板5-1上的支板转下凹面5-5转动连接,剪刀脚支撑1-3的剪刀下端折弯弧3-6及支撑板5-1上的支板转下凹面5-5的制造精度要求非常高,如果剪刀下端折弯弧3-6与支板转下凹面5-5的制造精度也会加剧键倾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键帽在升降过程中,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始终保持接触的平行度更好、非常薄的键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及其剪刀脚支撑和键帽的安装方法,包括键帽、复位体、开关回路、剪刀脚支撑,其中,剪刀脚支撑分别与键帽、支撑板连接,剪刀脚支撑通过相互之间力的传递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平行于支撑板作升降运动,其特征是:剪刀脚支撑1-3的一端设置有端部抵触部,剪刀脚支撑1-3的另一端与端部抵触部之间设置与支撑板连接的剪刀下连接部,剪刀下连接部更靠近端部抵触部;键帽1-1在上极限位与下极限位之间上下移动,作用于剪刀脚支撑1-3的复位体或连接剪刀脚支撑1-3的抵触部连接体使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始终保持相互触压,形成两个剪刀脚支撑1-3之间力的传递并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平行于支撑板作升降运动。
包括键帽、复位体、开关回路、剪刀脚支撑,其中,剪刀脚支撑分别与键帽、支撑板连接,剪刀脚支撑通过相互之间力的传递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平行于支撑板作升降运动,其特征是:复位体由第一复位体构成,第一复位体设置有两个连接部,第一复位体的其中一个连接部与其中一个剪刀脚支撑1-3的连接部连接,第一复位体的另一个连接部与另一个剪刀脚支撑1-3的连接部连接;
第一复位体的连接部由第一凸滑动部及第二滑动部构成,第一凸滑动部与第二滑动部形成间距L并连接在一起;
剪刀脚支撑1-3的连接部由剪刀限位部、剪斜面3-19构成,剪刀限位部与剪刀脚支撑1-3平行,剪斜面3-19与剪刀脚支撑1-3成一定夹角a;
其中,第二滑动部位与剪刀限位部滑动配合,第一凸滑动部与剪斜面3-19滑动配合,在弹力作用下第一凸滑动部被压在剪斜面3-19;
键装置的键帽在外力作用下,克服第一复位体的弹力,从上极限位移动至下极限位时,第一复位体的弹力基本不变或第一复位体的弹力逐步减小。
进一步的是:复位体由第一复位体构成,第一复位体的作用力施加在两个剪刀脚支撑1-3上,第一复位体的作用力或第一复位体的作用力的分力沿x方向并指向键装置的内侧;键帽
1-1沿Z方向上下移动时,在第一复位体的作用下,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始终保持相互触压,形成两个剪刀脚支撑1-3之间力的传递。
进一步的是:复位体由第一复位体、第二复位体构成,在外力作用下,键帽1-1克服第一复位体的弹力产生的Z方向向上的分力沿Z方向下移动时,第一复位体的弹力产生的Z方向向上的分力随a角度、b角度减小而减小;第二复位体在键帽下降一定位置后,第二复位体才开始产生沿Z方向向上的力。
进一步的是:剪刀脚支撑1-3的一端设置有端部抵触部,剪刀脚支撑1-3的另一端设置与键帽配合的剪刀上连接部,第一复位体分别与相互抵触的两个剪刀脚支撑1-3连接,第一复位体的弹力作用于剪刀上连接部与端部抵触部之间。
进一步的是:相互抵触的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一端设置有剪刀防脱部,当键装置的键帽1-1处于上极限位,外力向上拉键帽时,剪刀防脱部限位配合,阻止剪刀脚支撑1-3从支撑板5-1的连接部脱出或剪刀防脱部与支板防脱部限位配合,阻止剪刀脚支撑1-3从支撑板5-1的连接部脱出。
进一步的是:剪刀防脱部由剪刀延伸防脱板3-18构成,支板防脱部由贯穿支撑板5-1板面的支板防脱孔3-11的端面支板防脱端面5-12构成;当键帽1-1处于上极限位时,剪刀延伸防脱板3-18的悬臂端的端部位于支板防脱孔3-11内。
进一步的是:剪刀脚支撑1-3上设置有延伸Ⅰ折弯板3-4及延伸Ⅱ折弯板3-5,分别向上折弯剪抵触部延伸板3-7形成延伸Ⅰ折弯板3-4及延伸Ⅱ折弯板3-5,其中一个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位于延伸Ⅰ折弯板3-4的下板面,另一个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位于延伸Ⅱ折弯板3-5的悬臂端附近,其中一个剪刀脚支撑1-3的剪刀防脱部由延伸Ⅰ折弯板3-4的尾部附近有下向折弯形成的Ⅰ限位折弯板3-15构成,另一个剪刀脚支撑1-3的剪刀防脱部位于延伸Ⅱ折弯板3-5上。
进一步的是:键 装置的剪刀脚支撑1-3设置有剪抵触部延伸板3-7,端部抵触部位于剪抵触部延伸板3-7的悬臂端,其中,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剪抵触部延伸板3-7通过剪抵触部连接体连接。
进一步的是:剪抵触部延伸板3-7呈平板状,端部抵触部位于剪抵触部延伸板3-7悬臂端或剪抵触部延伸板3-7向上折弯形成抵触部延折弯板3-20,端部抵触部位于抵触部延折弯板3-20的悬臂端或抵触部延折弯板3-20的圆弧面。
进一步的是:抵触部连接体由弹性体或柔性体或环状金属构成,弹性体由片状弹性体构
成,柔性体由片状柔性体构成。
进一步的是:剪刀脚支撑1-3的连接部由剪刀限位部、剪斜面3-19构成,剪刀限位部与剪刀脚支撑1-3平行。
进一步的是:第一凸滑动部从第二滑动部向外凸出或向内凸出,第一凸滑动部与第二滑动部平行。
进一步的是:剪刀脚支撑1-3被成型为剪刀Ⅰ平面3-26及剪刀Ⅱ平面3-27,剪刀上连接部位于剪刀Ⅰ平面3-26,剪刀限位部位于剪刀Ⅱ平面3-27,第二滑动部与剪刀Ⅱ平面3-27滑动配合,剪刀Ⅰ平面3-26位于剪刀Ⅱ平面3-27之上。
进一步的是:剪刀脚支撑1-3的剪刀上连接部的沿x方向的下方成型有贯穿板面的安装贯穿孔3-25。
进一步的是:剪刀脚支撑1-3的沿y方向的左右两侧成型有的复位体限体3-28。
进一步的是: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及其剪刀脚支撑和键帽的安装方法支撑板的中部附近及开关回路的中部附近均有贯穿其板面的贯穿孔,在该贯穿孔内设置有透明的并向上凸起的凸透镜15-1。
进一步的是:键装置的键帽在外力作用下,克服第一复位体的弹力,从上极限位移动至下极限位时,第一凸滑动部沿剪斜面3-19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并向内移动,第二滑动部被剪刀限位部限制并沿剪刀脚支撑1-3的板面或与剪刀脚支撑1-3的板面平行的面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并向内移动,第一复位体的弹力基本不变或第一复位体的弹力逐步减小。
进一步的是:剪刀限位部下方设置有复体限位空间,第二滑动部被限制在复体限位空间内移动。
进一步的是:剪刀限位部与剪刀脚支撑1-3之间设置有复体限位空间,第二滑动部被限制在复体限位空间内移动。
进一步的是:剪斜面3-19与剪刀脚支撑1-3成一定夹角a,确保:键装置的键帽在外力作用下,克服第一复位体的弹力,从上极限位移动至下极限位时,第一复位体的弹力基本不变或第一复位体的弹力逐步减小。
进一步的是:剪刀脚支撑1-3的连接部由2个剪刀限位部、1个剪斜面3-19构成,剪斜面3-19位于剪刀限位部之间。
进一步的是:第一凸滑动部位于两个第二滑动部之间。
进一步的是:剪刀脚支撑1-3由端部相互抵触的剪刀脚支撑1-3构成。
进一步的是:复位体由第一复位体、第二复位体构成,第一复位体平行于支撑板。
进一步的是:剪刀限位部的复体限位空间的开口指向正x的方向。
进一步的是:第一复位体由钢丝及弹性体构成。
进一步的是:第一复位体由环状钢丝构成。
进一步的是:第一复位体由拉簧构成。
一种键装置的剪刀脚支撑安装方法,所述一种键装置的剪刀脚支撑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或同时使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剪刀下连接部与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开口或与键帽1-1的配合空间开口位置对准;
分别或同时将所述两个剪刀脚支撑1-3置于θ1角度范围内和θ2角度范围内;
分别或同时向内推动剪刀脚支撑1-3,剪刀脚支撑1-3逐步从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开口进入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或剪刀脚支撑1-3逐步从键帽1-1的配合空间开口进入键帽1-1的配合空间,其中θ1=a+△度、θ2=b+△度。
进一步的是:所述两个剪刀脚支撑1-3呈站立状,分别或同时使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剪刀下连接部分别与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开口或与键帽1-1的配合空间开口位置对准;
分别或同时向外转动两个剪刀脚支撑1-3,使所述两个剪刀脚支撑1-3置于θ1角度范围内和
θ2角度范围内;
向内推动剪刀脚支撑1-3,剪刀脚支撑1-3逐步从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开口进入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或剪刀脚支撑1-3逐步从支键帽1-1的配合空间开口进入键帽1-1的配合空间。
进一步的是:所述两个剪刀脚支撑1-3分别位于θ1角度、θ2角度时,所述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下端结构与键装置的下表面对齐,其中a=b。
进一步的是:所述两个剪刀脚支撑1-3分别位于θ1角度、θ2角度时,所述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下端结构不超出支撑板5-1的下板面。
进一步的是:所述剪刀脚支撑1-3无阻碍进入所述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或键帽1-1的配合空间。
一种键装置的键帽安装方法,包括键帽、复位体、开关回路、剪刀脚支撑,其中,剪刀脚支撑分别与键帽、支撑板连接;所述剪刀脚支撑1-3的一端设置有端部抵触部,所述剪刀脚支撑1-3的另一端与端部抵触部之间设置有剪刀下连接部,所述剪刀下连接部更靠近所述端部抵触部;
键帽1-1在上极限位与下极限位之间上下移动时,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始终保持相互触压,形成两个剪刀脚支撑1-3之间力的传递并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
所述键装置在自然状态下时,其键帽1-1处于上极限位置,所述剪刀脚支撑1-3相对于支撑板5-1的上极限角度分别为a角度和b角度,在复位体的作用下,两个剪刀脚支撑1-3被限制在
θ1角度和θ2角度内,其中θ1=a+△度、θ2=b+△度;
键帽1-1的配合空间开口均指向内侧。
一种键装置的键帽安装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键装置的键帽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键帽1-1与支撑板5-1呈一定倾角,并使倾斜的位于低位端的键帽1-1的下表面与其中一个剪刀脚支撑1-3的上端部接触,并向内拉动键帽1-1,剪刀防脱结构越过键限位结构,该端的键帽1-1的键局部延边1-12进入该剪刀脚支撑1-3的安装贯穿孔3-25;
保持键局部延边1-12与安装贯穿孔3-25位置不变或保持键局部延边1-12与安装贯穿孔3-25位置基本不变,向下旋转键帽1-1的另一端,使键帽1-1的连接部越过另一个剪刀脚支撑1-3上端的外侧,至键帽1-1的下表面与该剪刀脚支撑1-3上端接触;
向下压键帽1-1或向下右拉动键帽1-1及其组合,左侧的剪刀防脱结构越过左侧的键限位结构,键帽完成安装。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采用端部支撑的超薄键装置带来的积极效果是:
1.作用于剪刀脚支撑1-3的复位体或连接剪刀脚支撑1-3的抵触部连接体,在弹力作用下及抵触部连接体作用下,键帽在升降过程中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始终保持接触,使升降过程中的键帽的平行度更好,并消除了端部抵触部的加工精度对升降过程中的键帽的平行度的影响;
2.作用于剪刀脚支撑1-3的复位体或连接剪刀脚支撑1-3的抵触部连接体,在弹力作用下及抵触部连接体作用下,两个剪刀脚支撑1-3与支撑板5-1均采用滑动连接(两个剪刀脚支撑1-3亦可与支撑板5-1采用一转动连接、一滑动连接,但以均采用滑动连接为最佳),剪刀脚支撑1-3的连接部的加工精度、支撑板5-1的连接部的加工精度对键帽的平行度的影响较小;
3.第一复位体采用拉簧及环状 钢丝8-1环状 钢丝8-1及环状 橡筋7-1,进一步实现了键装置的低高度化,同时获得非常好的手感;
4.通过采用片状的抵触部连接体连接剪刀脚支撑1-3,大幅简化了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结构,并进一步实现了键装置的低高度化。
采用端部支撑的超薄键装置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键盘、掌上型电脑、各类嵌入式键盘及进行敲键操作的键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平行度更好、非常薄的键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的采用钣金端部支撑剪刀脚的键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现有的采用钣金端部支撑剪刀脚的键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现有的采用钣金端部支撑剪刀脚的键装置的剖示图;
图4是现有的采用钣金端部支撑剪刀脚的键装置的剖示图;
图5是现有的采用钣金端部支撑剪刀脚的键装置的剖示图;
图6是现有的采用钣金端部支撑剪刀脚的键装置的力与位移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复位体采用拉簧的键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钣金端部支撑剪刀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一复位体采用拉簧的键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一复位体采用拉簧的键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一复位体采用拉簧的键装置的主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键帽处于侧上极限位的视图;
图13是图11的键帽处于上极限位的A-A剖示图;
图14是图11的键帽处于上极限位的B-B剖示图;
图15是图11的键帽处于上极限位的C-C剖示图;
图16是本发明的键帽处于侧下极限位的视图;
图17是图11的键帽处于下极限位的A-A剖示图;
图18是图11的键帽处于下极限位的B-B剖示图;
图19是图11的键帽处于下极限位的B-B剖示图;
图20是本发明的第一复位体采用拉簧的键装置的力与位移图;
图21是本发明的第一复位体采用橡筋的键装置的立体图;
图22是本发明的第一复位体采用环状钢丝的键装置的立体图;
图23是本发明的第一复位体采用环状钢丝并有支板限位孔的键装置的立体图;
图24是图23的键帽上极限位的剖示图;
图25是图24的键帽处于下极限位的示意图;
图26是图23的键帽上极限位的剖示图;
图27是图26的键帽处于下极限位的示意图;
图28是本发明的第一复位体采用斜向安装压簧的原理图;
图29是本发明的第一复位体采用凸形钢丝的键装置的立体图;
图30是图29的侧视图;
图31是本发明的第一复位体采用磁性材料的键装置的立体图;
图32是图31的键帽处于下极限位的立体图;
图33是本发明的另一第一复位体作用于钣金端部支撑剪刀脚连接部的侧视图;
图34是图33处于上极限位的示意图;
图35是本发明的钣金端部支撑剪刀的立体图;
图36是本发明的采用另一种剪抵触部连接体的键装置的立体图;
图37是本发明的采用剪抵触部连接体并第一复位体采用环状钢丝的键装置的立体图;图38是图37处于下极限位的示意图;
图39是本发明的另一种采用剪抵触部连接体的键装置的立体图;
图40是图39的局部放大图;
图41是本发明的采用剪抵触部连接体的键装置的主视图;
图42是图41的侧视图;
图43是图42的局部放大图;
图44是本发明的另一种采用剪抵触部连接体的键装置的立体图;
图45是本发明的采用另一种剪抵触部连接体的键装置的立体图;
图46是本发明的采用剪抵触部连接体并第一复位体采用环状钢丝的键装置的立体图;图47是图37处于下极限位的示意图;
图48是本发明的另一种采用剪抵触部连接体的键装置的立体图;
图49是图39的局部放大图;
图50是本发明的采用剪抵触部连接体的键装置的主视图;
图51是图41的侧视图;
图52是图42的局部放大图;
图53是本发明的另一种采用剪抵触部连接体的键装置的立体图;
图54是图39的局部放大图;
图55是本发明的采用剪抵触部连接体的键装置的主视图;
图56是图41的侧视图;
图 57 是图 56 的键装置位于处于下极限 位的示意图;
图58是图42的局部放大图;
图59是本发明的采用剪抵触部连接体的键装置的主视图;
图60是本发明的采用剪抵触部连接体的键装置的主视图;
图61是本发明的采用剪抵触部连接体的键装置的主视图;
图62是本发明的另一种采用剪抵触部连接体的键装置的立体图;
图63是本发明的另一种采用剪抵触部连接体的键装置的立体图;
图64是图39的局部放大图;
图65是本发明的采用剪抵触部连接体的键装置的主视图;
图66是图41的侧视图;
图67是图42的局部放大图;
图68是本发明的另一种采用剪抵触部连接体的键装置的立体图;
图69是本发明的采用另一种剪抵触部连接体的键装置的立体图;
图70是本发明的采用剪抵触部连接体并第一复位体采用环状钢丝的键装置的立体图;图71是图37处于下极限位的示意图;
图72是本发明的另一种采用剪抵触部连接体的键装置的立体图;
图73是图39的局部放大图;
图74是本发明的采用剪抵触部连接体的键装置的主视图;
图75是图41的侧视图;
图76是图42的局部放大图;
图77是本发明的另一种采用剪抵触部连接体的键装置的立体图;
图78是图39的局部放大图;
图79是本发明的采用剪抵触部连接体的键装置的主视图;
图80是图41的侧视图;
图81是本发明的采用剪抵触部连接体的键装置的主视图;
图82是本发明的另一种采用剪抵触部连接体的键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见图7---图34、本发明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及其剪刀脚支撑和键帽的安装方法,包括键帽、复位体、开关回路、剪刀脚支撑,其中,剪刀脚支撑分别与键帽、支撑板连接,剪刀脚支撑通过相互之间力的传递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平行于支撑板作升降运动,其特征是:剪刀脚支撑1-3的一端设置有端部抵触部,剪刀脚支撑1-3的另一端与端部抵触部之间设置与支撑板连接的剪刀下连接部,剪刀下连接部更靠近端部抵触部;键帽1-1在上极限位与下极限位之间上下移动,作用于剪刀脚支撑1-3的复位体或连接剪刀脚支撑1-3的抵触部连接体使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始终保持相互触压,形成两个剪刀脚支撑1-3之间力的传递并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平行于支撑板作升降运动。
复位体由第一复位体构成,第一复位体的作用力施加在两个剪刀脚支撑1-3上,第一复位体的作用力或第一复位体的作用力的分力沿x方向并指向键装置的内侧;键帽1-1沿Z方向上下移动时,在第一复位体的弹力作用下,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通过弹力始终保持相互触压,形成两个剪刀脚支撑1-3之间力的传递。
复位体由第一复位体、第二复位体构成,在外力作用下,键帽1-1克服第一复位体产生的Z方向向上的分力沿Z方向下移动时,第一复位体产生的Z方向向上的分力随a角度、b角度减小而减小;第二复位体在键帽下降一定位置后,第二复位体才开始产生沿Z方向向上的力。
剪刀脚支撑1-3的一端设置有端部抵触部,剪刀脚支撑1-3的另一端设置与键帽配合的剪刀上连接部,第一复位体的作用力位于剪刀上连接部与端部抵触部之间,第一复位体分别与
相互抵触的两个剪刀脚支撑1-3连接。
剪刀脚支撑1-3上设置有延伸Ⅰ折弯板3-4及延伸Ⅱ折弯板3-5,分别向上折弯剪抵触部延伸板3-7形成延伸Ⅰ折弯板3-4及延伸Ⅱ折弯板3-5,其中一个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位于延伸Ⅰ折弯板3-4的下板面,另一个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位于延伸Ⅱ折弯板3-5的悬臂端附近,其中一个剪刀脚支撑1-3的剪刀防脱部由延伸Ⅰ折弯板3-4的尾部附近有下向折弯形成的Ⅰ限位折弯板3-15构成,另一个剪刀脚支撑1-3的剪刀防脱部位于延伸Ⅱ折弯板3-5上。
相互抵触的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一端设置有剪刀防脱部,当键装置的键帽1-1处于上极限位,外力向上拉键帽时,剪刀防脱部限位配合,阻止剪刀脚支撑1-3从支撑板5-1的连接部脱出或剪刀防脱部与支板防脱部限位配合,阻止剪刀脚支撑1-3从支撑板5-1的连接部脱出。
参见图7、图9、键装置由键帽1-1、复位体、开关回路、两个结构及尺寸完全相同的剪刀脚支撑1-3、支撑板5-1构成,其中,第一复位体为在两个剪刀脚支撑1-3之间设置的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为拉簧6-1,拉簧6-1平行于支撑板5-1,键帽1-1由键壳1-4及键支架1-5构成,键帽1-1的下表面与键支架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键连接部设置在键支架1-5上,键壳1-4位于键支架1-5上方,键的字符印在键壳1-4的上表面;
复位体由第一复位体、第二复位体构成,第一复位体为拉簧6-1,第二复位体由剪弹片3-10构成;
开关回路由有开关触点的薄膜开关电路4-1构成(本实施例采用),开关回路也可是其它形式的检测键帽1-1按下的检测开关(如光开关、电容开关等);
支撑板5-1的连接部由四个独立的折弯部构成,四个独立的折弯部均由支板配竖板5-7、支板配横板5-8构成,四个独立的折弯部沿Y方向顺序排列,支撑板5-1的连接部均开口向外,由支板配竖板5-7构成支板中部限位部。
参见图8、剪弹片3-10沿x方向延伸布置并对称位于剪刀脚支撑1-3两侧,剪弹片3-10沿Y方向及Z方向延伸至剪刀脚支撑1-3的上端附近,剪弹片3-10与剪刀脚支撑1-3的平面成一定夹角,在剪弹片3-10的悬臂端冲压成型有呈圆弧面的剪弹片开关触弧3-11,剪弹片开关触弧3-11位于剪弹片3-10的下板面;
剪刀脚支撑1-3的一端设置有端部抵触部,剪刀脚支撑1-3的另一端设置剪刀上连接部,剪刀上连接部由剪刀防脱结构、剪刀上端下板面3-9、剪刀上端上板面3-8构成;剪刀脚支撑1-3的
剪刀防脱结构独立设置,剪刀防脱结构由剪刀限位挡3-3构成,剪刀脚支撑1-3成型有有弹性的钣金弹性臂3-2,在钣金弹性臂3-2的悬臂端折弯成型有剪刀限位挡3-3;
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由延伸Ⅰ折弯板3-4的下板面及延伸Ⅱ折弯板3-5的悬臂端附近的抵触折弯板3-14的上表面构成,延伸Ⅰ折弯板3-4及延伸Ⅱ折弯板3-5均沿y方向排列,延伸Ⅰ折弯板3-4的尾部附近有下向折弯形成的Ⅰ限位折弯板3-15;
剪刀下连接部由剪下配弧3-13及剪上配弧3-16构成,其中剪下配弧3-13与剪上配弧3-16同圆心;剪下配弧3-13由向-Z方向折弯延伸板形成,剪上配弧3-16向-Z方向折弯延伸板再向Z方向折弯延伸板尾部形成;在剪刀脚支撑1-3沿y方向的中部有剪贯穿孔3-17,剪弹挂钩3-12位于剪贯穿孔3-17的上部附近。
剪弹挂钩3-12位于端部抵触部与剪刀脚支撑1-3的上端之间,剪弹挂钩3-12位于端部抵触部与剪刀脚支撑1-3的上端之间的中部附近,但以剪弹挂钩3-12位于端部抵触部与剪刀脚支撑1-3的上端之间的中上部附近为最佳。
参见图9、相互抵触配合的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结构、尺寸完全相同,为保证精度相互抵触配合的两个剪刀脚支撑1-3均在同一副模具内完成生产;拉簧6-1分别与剪刀脚支撑1-3的剪弹挂钩3-12连接,在拉簧6-1弹力作用下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均相互 抵触,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剪下配弧3-13与支板配竖板5-7均有0.05mm--0.1mm的小间隙,支板配竖板5-7将两个剪刀脚支撑1-3限制在支撑板5-1沿x方向的中部附近;
拉簧6-1由两个连接在一起的拉簧构成,两根拉簧6-1连接并呈封闭的框形形状,拉簧6-1也可由一个拉簧构成;拉簧6-1一端与其中一个剪刀脚支撑1-3的剪弹挂钩3-12连接,拉簧6-1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剪刀脚支撑1-3的剪弹挂钩3-12连接。
参见图7、图10、键帽1-1的连接部位于键支架1-5的折弯边上,键支架1-5由钣金冲压成型,键帽1-1的连接部由键支架1-5的下板面、键下倒扣配弧1-3、键限位结构构成;键支架1-5上冲压成型有Ⅰ折弯边1-8、Ⅱ折弯边1-9,其中,Ⅰ折弯边1-8与键支架1-5的上板面连接并成一定夹角,Ⅱ折弯边1-9与Ⅰ折弯边1-8连接并成一定夹角;键下倒扣配弧1-3位于Ⅱ折弯边1-9的内侧端附近,Ⅱ折弯边1-9的内侧均有沿-Z方向折弯一定角度形成的前钭面折弯边,键下倒扣配弧1-3由呈弧面状的倒扣配合弧构成;键帽1-1的键限位结构由独立设置的键限位端部面1-6构成,键限位端部面1-6位于独立延伸的有弹性的键弹性臂1-7的悬臂端,在悬臂的键弹性臂1-7上方有空间。
参见图12、在外力作用下,键帽1-1克服拉簧6-1产生的Z方向向上的分力沿Z方向
下移动时,拉簧6-1产生的Z方向向上的分力随a角度、b角度减小而减小;剪弹片3-10在键帽下降一定位置后,剪弹片3-10才开始产生沿Z方向向上的力。
也可取消剪弹片3-10(第二复位体)第二复位体由有弹性的橡胶或弹性元件构成,可将橡胶或弹性元件布置在与键帽四个角部位置对应的薄膜开关电路4-1的上表面或布布置在与键帽中部位置对应的薄膜开关电路4-1的上表面(此方案图中未表示)。
第二复位体也可是从键支架1-5向下延伸的悬臂弹片,当键帽1-1接近下极限位时,键支架1-5向下延伸的悬臂弹片开始与薄膜开关电路4-1的上表面接触(此方案图中未表示)。
第二复位体还可是从支撑板5-1向上延伸的悬臂弹片,当键帽1-1接近下极限位时,支撑板5-1向上延伸的悬臂弹片开始与键帽1-1或剪刀脚支撑1-3接触(此方案图中未表示)。
参见图13、图15、键帽1-1处于上极限位(键帽1-1处于最高位置),剪刀脚支撑1-3通过剪刀上端上板面3-8与剪刀上端下板面3-9间的厚度尺寸与键支架1-5的键下倒扣配弧1-3、键上配弧1-2连接;其中一个剪刀脚支撑1-3的延伸Ⅰ折弯板3-4的下板面(端部抵触部)与另一个剪刀脚支撑1-3的延伸Ⅱ折弯板3-5的抵触折弯板3-14的上表面(端部抵触部)抵触配合;剪刀防脱部由Ⅰ剪防脱部、Ⅱ限位部构成,当键装置的键帽处于上极限位,外力向上拉键帽时,其中一个剪刀脚支撑1-3的位于端部抵触部侧的Ⅰ剪防脱部与与另一个剪刀脚支撑1-3的Ⅱ限位部限位配合,Ⅰ剪防脱部由Ⅰ限位折弯板3-15构成,Ⅰ限位折弯板3-15与Ⅱ限位部限位配合,阻止剪刀脚支撑1-3从支撑板5-1的连接部脱出,Ⅱ限位部由延伸Ⅱ折弯板3-5的上表面构成。
亦可:折弯成形抵触折弯板3-14时,抵触折弯板3-14与延伸Ⅱ折弯板3-5形成的上表面Ⅱ圆弧与延伸Ⅰ折弯板3-4形成的下表面Ⅰ圆弧同圆心并全等,折弯成形Ⅰ限位折弯板3-15
时,Ⅰ限位折弯板3-15与延伸Ⅰ折弯板3-4形成的下表面Ⅰ圆弧,端部抵触部分别由下表面Ⅰ圆弧、上表面Ⅱ圆弧构成。
参见图14、相互支撑的剪刀脚支撑1-3通过剪刀限位挡3-3与键帽1-1的键限位端部面1-6限位配合,键帽1-1处于上极限位时,剪刀限位挡3-3的悬臂端进入悬臂的键弹性臂1-7上方的空间,可靠阻止键脱出或将键帽1-1限制在上极限位。
参见图16-图19、键帽1-1处于下极限位(键帽1-1处于最低位置)。
参见图10--图19、剪刀下连接部与支撑板5-1的连接部滑动配合,拉簧6-1的作用力施加在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剪弹挂钩3-12上,拉簧6-1的作用力或拉簧6-1的作用力的分力沿x方向并指向键装置的内侧,在拉簧6-1的弹力作用下,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保
持相互触压;
在外力作用下,键帽1-1克服拉簧6-1产生的沿Z方向向上的分力沿Z方向下移动时,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始终保持相互触压,形成两个剪刀脚支撑1-3之间力的传递;拉簧6-1产生的沿Z方向向上的分力随a角度、b角度减小而减小;拉簧6-1产生的Z方向向上的分力由上极限位时的62g减小至最小约10g(参见图21),拉簧沿Z方向向上的分力F1与键帽向下的位移量L的关系图--a至b段,a点为键帽1-1处于上极限位时),拉簧6-1在键帽下降一定位置后,剪弹片3-10才开始与薄膜开关电路4-1接触,键帽继续下降,剪弹片3-10产生沿Z方向向上的力逐步增大(参见图20、b至c段,c点为键帽1-1处于下极限位时)。
现有技术的复位元件为橡胶弹圈2-1,橡胶弹圈2-1的力与移位关系图参见图6,橡胶弹圈2-1从上极限位被压至下极限位时,弹力从最大约65g至约30g;拉簧6-1产生的Z方向向上的分力由上极限位时的62g减小至最小约10g(参见图20)
对比图6、图20、很容易看出:采用作用于剪刀脚支撑1-3的第一复位体的技术方案手感明显更好;
相互抵触配合的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结构、尺寸完全相同,为保证精度相互抵触配合的两个剪刀脚支撑1-3均在同一副模具内完成生产;第一复位体作用于于剪刀脚支撑1-3上,键帽在升降过程中,在第一复位体作用力驱使下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始终保持接触,使升降过程中的键帽的平行度更好,并消除了端部抵触部的加工精度对升降过程中的键帽的平行度的影响;
第一复位体作用于于剪刀脚支撑1-3上,在第一复位体作用力驱使下,两个剪刀脚支撑1-3与支撑板5-1均可采用滑动连接(两个剪刀脚支撑1-3亦可与支撑板5-1采用一转动连接、一滑动连接,但以均采用滑动连接为最佳),剪刀脚支撑1-3的连接部的加工精度、支撑板5-1的连接部的加工精度对键帽的平行度的影响较小;
第一复位体采用拉簧及环状 钢丝8-1及环状 橡筋7-1及钢丝34,进一步实现了键装置的低高度化,同时获得非常好的手感。
参见图21、第一复位体采用环状 橡筋7-1(薄膜开关电路4-1图中未表示)。
参见图22、第一复位体采用呈环状 的环状 钢丝8-1,支撑板5-1的连接部由两个独立的折弯部构成,两个独立的折弯部均由x支板配竖板5-9、y支板配横板5-10构成,在支撑板5-1的上板面与y支板配横板5-10的下板面之间形成配合空间,该配合空间的开口指向内部,剪刀下连接部由剪下配弧3-13及剪上配弧3-16构成,其中剪下配弧3-13与剪上配弧3-16同圆
心;其中剪上配弧3-16的上表面与y支板配横板5-10的下板面滑动配合,剪下配弧3-13与支撑板5-1的上板面滑动配合。
参见图23-图27、剪刀防脱部由剪刀延伸防脱板3-18构成,支板防脱部由贯穿支撑板5-1板面的支板防脱孔3-11的端面支板防脱端面5-12构成;当键帽1-1处于上极限位时,剪刀延伸防脱板3-18的悬臂端的端部位于支板防脱孔3-11内。
当键装置的键帽1-1处于上极限位,外力向上拉键帽时,剪刀防脱部与支板防脱部限位配合,阻止剪刀脚支撑1-3从支撑板5-1的连接部脱出,剪刀防脱部由剪刀延伸防脱板3-18构成,支板防脱部由贯穿支撑板5-1板面的支板防脱孔3-11的端面构成;
应确保:键帽1-1处于上极限位时,剪刀延伸防脱板3-18的悬臂端的端部位于支板防脱孔3-11内;
应确保:键帽1-1处于上极限位,外力向上拉键帽时,剪刀延伸防脱板3-18的悬臂端的端部不超出支撑板5-1的下板面;
应确保:键帽1-1处于下极限位,剪刀延伸防脱板3-18的悬臂端的端部不与支撑板5-1的上板面干涉。
参见图28、第一复位体采用压簧9-1,压簧9-1斜向作用于键帽1-1与剪刀脚支撑1-3的下部。
参见图29、图30、第一复位体采用钢丝10-1,钢丝10-1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5-1转动连接,钢丝10-1中部附近的凸出部10-2与剪刀脚支撑1-3的剪弹挂钩3-12转动连接。
参见图31、图32、第一复位体为在两个剪刀脚支撑1-3之间设置的磁性材料11-1或在两个剪刀脚支撑1-3与支撑板5-1之间分别设置的磁性材料11-1。
参见图33、图34、第一复位体的作用力沿x方向作用于剪刀脚支撑1-3的连接部附近。
剪刀脚支撑1-3也可采用注塑生产(本实施例均采用钣 金生产的剪刀脚支撑1-3)。
参见图35--图44、键 装置的剪刀脚支撑1-3设置有剪抵触部延伸板3-7,端部抵触部位于剪抵触部延伸板3-7的悬臂端,其中,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剪抵触部延伸板3-7通过剪抵触部连接体连接。
抵触部连接体由抵触连接体12-1构成,抵触连接体12-1由弹性体或柔性体或环状金属构成,弹性体由片状弹性体构成,柔性体由片状柔性体构成;片状弹性体由薄片状的金属弹片构成,片状柔性体由柔性纤维布、布料、薄膜、橡胶片等构成。
参见图35、图36、图37、图38、剪抵触部延伸板3-7呈平板状,端部抵触部位于剪抵
触部延伸板3-7悬臂端的端部(本实施例采用端部抵触部位于剪抵触部延伸板3-7悬臂端的角部),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剪抵触部延伸板3-7通过剪抵触部连接体连接,本实施例采用将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剪抵触部延伸板3-7通过剪抵触部连接体粘接或焊接(但以粘接为佳)。
参见图39-图43、剪抵触部延伸板3-7向上折弯形成抵触部延折弯板3-20,当抵触部延折弯板3-20与剪抵触部延伸板3-7夹角C≥90度时,端部抵触部位于抵触部延折弯板3-20的悬臂端的端部(本实施例采用端部抵触部位于抵触部延折弯板3-20的悬臂端的角部),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抵触部延折弯板3-20通过抵触部连接体连接。
当抵触部延折弯板3-20与剪抵触部延伸板3-7夹角C为0度—89.99度时,端部抵触部位于折弯抵触部延折弯板3-20时形成的圆弧面或抵触部延折弯板3-20时形成的面,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剪抵触部延伸板3-7通过抵触部连接体连接(本方案图中未表示)。
参见图44、冲压折弯剪抵触部延伸板3-7形成剪上配弧3-16、剪上配折板3-21,其中,剪上配弧3-16与支板配横板5-8的下板面滑动配合,端部抵触部由剪上配折板3-21的悬臂端构成(本实施例采用端部抵触部由剪上配折板3-21的悬臂端的角部构成),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剪上配折板3-21通过剪抵触部连接体粘接或焊接(但以粘接为佳)。
剪刀脚支撑1-3也可采用注塑生产(本实施例采用钣 金生产的剪刀脚支撑1-3)。
也可采用在剪抵触部延伸板3-7的悬臂端的端部附近开贯穿孔,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位于剪抵触部延伸板3-7的悬臂端的端部,环状金属穿入两个剪抵触部延伸板3-7的悬臂端贯穿孔将两个剪刀脚支撑1-3连接(本方案图中未表示)。
相互抵触配合的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结构、尺寸完全相同,为保证精度相互抵触配合的两个剪刀脚支撑1-3均在同一副模具内完成生产;在抵触部连接体作用下,键帽在升降过程中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始终保持接触,使升降过程中的键帽的平行度更好,并消除了端部抵触部的加工精度对升降过程中的键帽的平行度的影响;
采用抵触部连接体连接两个剪刀脚支撑1-3,两个剪刀脚支撑1-3与支撑板5-1均采用滑动连接,剪刀脚支撑1-3的连接部的加工精度、支撑板5-1的连接部的加工精度对键帽的平行度的影响较小;
采用抵触部连接体连接两个剪刀脚支撑1-3,进一步实现了键装置的低高度化;
通过采用片状的抵触部连接体连接剪刀脚支撑1-3,大幅简化了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结构。
实施例2
参见图45-图59、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及其剪刀脚支撑和键帽的安装方法,包括键帽、复位体、开关回路、剪刀脚支撑,其中,剪刀脚支撑分别与键帽、支撑板连接,剪刀脚支撑通过相互之间力的传递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平行于支撑板作升降运动;复位体由第一复位体构成,第一复位体设置有两个连接部,第一复位体的其中一个连接部与其中一个剪刀脚支撑1-3的连接部连接,第一复位体的另一个连接部与另一个剪刀脚支撑1-3的连接部连接;第一复位体的连接部由第一凸滑动部及第二滑动部构成,第一凸滑动部与第二滑动部形成间距L并连接在一起;剪刀脚支撑1-3的连接部由剪刀限位部、剪斜面3-19构成,剪刀限位部与剪刀脚支撑1-3平行,剪斜面3-19与剪刀脚支撑1-3成一定夹角a;其中,第二滑动部位与剪刀限位部滑动配合,第一凸滑动部与剪斜面3-19滑动配合,在弹力作用下第一凸滑动部被压在剪斜面3-19;键装置的键帽在外力作用下,克服第一复位体的弹力,从上极限位移动至下极限位时,第一复位体的弹力基本不变或第一复位体的弹力逐步减小。
剪刀脚支撑3-1本实施例采用钣金冲压成型;剪刀脚支撑3-1也可采用塑料注塑成型,复位体由第一复位体、第二复位体构成,第一复位体由钢丝及弹性体构成。
第一凸滑动部位于第二滑动部外侧,第一凸滑动部与第二滑动部平行。
键装置的键帽在外力作用下,克服第一复位体的弹力,从上极限位移动至下极限位时,第一凸滑动部沿剪斜面3-19的板面向上或向下并向内移动,第二滑动部被剪刀限位部限制并沿剪刀脚支撑1-3的板面或与剪刀脚支撑1-3的板面平行的板面向下移动,第一复位体的弹力基本不变或第一复位体的弹力逐步减小。
剪刀限位部下方设置有复体限位空间,第二滑动部被限制在复体限位空间内移动。
剪刀限位部与剪刀脚支撑1-3之间设置有复体限位空间,第二滑动部被限制在复体限位空间内移动。
参见图45、第一复位体由环状 钢丝8-1构成(实施例采用),第一凸滑动部由凸出钢丝段8-3构成,第二滑动部由y钢丝段8-2构成,凸出钢丝8-3与y钢丝段8-2圆滑连接成一个整体,凸出钢丝段8-3位于两个y钢丝段8-2之间,环状 钢丝8-1也可采用非封闭状---即图中虚线下部全部去除,但从对称结构的环状 钢丝为最佳。
参见图47、剪刀脚支撑1-3的连接部由剪刀限位部、剪斜面3-19构成,剪刀限位部由平行于剪刀脚支撑1-3的卧折弯边3-21构成,在卧折弯边3-21下方有复体限位空间,复体限位空间位于卧折弯边3-21下板面与剪刀脚支撑1-3上板面之间(实施例采用),剪刀脚支撑1-3的连接部由2个卧折弯边3-21、1个剪斜面3-19构成,剪斜面3-19、卧折弯边3-21沿y方
向布置,剪斜面3-19位于两个卧折弯边3-21之间,卧折弯边3-21的复体限位空间的开口指向正x的方向,剪斜面3-19与剪下折弯边3-20连接,向下折弯延伸板形成剪下折弯边3-20,再沿负x方向、正Z方向折弯延伸板形成剪斜面3-19,卧折弯边3-21通过z折弯边3-23连接,悬臂的卧折弯边3-21指向正x方向;
剪刀防脱部由剪刀延伸防脱板3-18构成,支板防脱部由贯穿支撑板5-1板面的支板防脱孔3-11的端面构成;当键帽1-1处于上极限位时,剪刀延伸防脱板3-18的悬臂端的端部位于支板防脱孔3-11内。在剪刀脚支撑1-3上的剪刀延伸防脱板3-18(剪刀防脱部)设置有冲裁形成的缺口,与剪刀延伸防脱板3-18的悬臂端面平行的缺口端面构成防转限位面3-24。
参见图47--图50、需确保:防转限位面3-24与剪刀延伸防脱板3-18的悬臂端面的间距≤支撑板5-1的厚度,或转限位面3-24与剪刀延伸防脱板3-18的悬臂端面的间距需确保:键帽1-1在承受向上的拉拔力时,或剪刀脚支撑1-3安装时,剪刀脚支撑1-3的抵触部及剪刀延伸防脱板3-18的悬臂端面不会超出支撑板5-1的下板面(超出时会破坏支撑板5-1的下板面粘接的密封膜);剪刀脚支撑1-3由端部相互抵触的剪刀脚支撑1-3构成,剪刀脚支撑1-3也可采用中部互抵触,(但以可采端部相互抵触的剪刀脚支撑1-3为最好)。
参见图48--图49、第二复位体由小橡胶体13-1构成,小橡胶体被安置在剪刀脚支撑1-3的外侧,本实施例采用:两小橡胶体被安置在沿x方向的剪刀脚支撑1-3的外侧;剪刀脚支撑1-3位于薄膜开关电路4-1的贯穿孔内(薄膜开关电路4-1环绕在剪刀脚支撑1-3及支撑板5-1的连接部外侧),环状 钢丝8-1的x钢丝段8-4位于支撑板5-1的连接部的外侧。
参见图50、第二复位体由与键支架1-5连接的复位弹片构成,复位弹片由键臂弹片14-1构成,键臂弹片14-1一端与键支架1-5另一端向下延伸,本实施例采用4个键臂弹片14-1,4个键臂弹片14-1的1一端与键支架1-5的中部附近连接,4个键臂弹片14-1的1另一端分别向键支架1-5的中部的两侧并向下延伸;也可:4个键臂弹片14-1的1一端与键支架1-5的上下两侧附近连接,4个键臂弹片14-1的1另一端分别向键支架1-5的中部并向下延伸(图中未表示)
键臂弹片14-1也可与键支架1-5的中部附近铆接或粘接;键臂弹片14-1也可与键支架1-5的两端附近板面铆接或粘接。
参见图47、图54、剪斜面3-19由与卧折弯边3-21成一定夹角a的剪斜面3-19构成,剪斜面3-19由下往上并向内延伸。
参见图48--图57、环状 钢丝8-1平行于支撑板5-1,剪斜面3-19与剪刀脚支撑1-3成一
定夹角a,夹角a应确保:键装置的键帽在外力作用下,克服环状 钢丝8-1的弹力,从上极限位移动至下极限位时,凸出钢丝段8-3沿剪斜面3-19的板面向上并向内移动,y钢丝段8-2被卧折弯边3-21限制并沿剪刀脚支撑1-3的上板面或与剪刀脚支撑1-3的板面平行的板面向下移动,环状 钢丝8-1的弹力基本不变或环状 钢丝8-1的弹力逐步减小。
参见图58--图59、剪斜面3-19由与卧折弯边3-21成一定夹角a的剪斜面3-19构成,剪斜面3-19由上往下并向内延伸。
环状 钢丝8-1平行于支撑板5-1,剪斜面3-19与剪刀脚支撑1-3成一定夹角a,夹角a应确保:键装置的键帽在外力作用下,克服环状 钢丝8-1的弹力,从上极限位移动至下极限位时,凸出钢丝段8-3沿剪斜面3-19的板面向上并向内移动,y钢丝段8-2被卧折弯边3-21限制并沿剪刀脚支撑1-3的上板面或与剪刀脚支撑1-3的板面平行的板面向下移动,环状钢丝8-1的弹力基本不变或环状 钢丝8-1的弹力逐步减小。
参见图60、剪斜面3-19沿x方向并向上延伸,在剪斜面3-19与剪刀脚支撑1-3的剪刀Ⅱ平面3-27之间的空间能容纳凸出钢丝段8-3。
参见图60--图62、剪刀脚支撑1-3被成型为剪刀Ⅰ平面3-26及剪刀Ⅱ平面3-27,剪刀上连接部位于剪刀Ⅰ平面3-26,剪刀限位部位于剪刀Ⅱ平面3-27,第二滑动部与剪刀Ⅱ平面3-27滑动配合,剪刀Ⅰ平面3-26位于剪刀Ⅱ平面3-27之上,第二滑动部由y钢丝段8-2构成。
剪刀脚支撑1-3的剪刀上连接部的沿x方向的下方成型有贯穿板面的安装贯穿孔3-25。
剪刀脚支撑1-3的沿y方向的左右两侧成型有的复位体限体3-28。
支撑板的中部附近及开关回路的中部附近均有贯穿其板面的贯穿孔,在该贯穿孔内设置有透明的并向上凸起的凸透镜15-1。剪刀限位部、
其余与实施例1同。
实施例3
参见图63--图65、包括键帽、复位体、开关回路、剪刀脚支撑,其中,剪刀脚支撑分别与键帽、支撑板连接;所述剪刀脚支撑1-3的一端设置有端部抵触部,所述剪刀脚支撑1-3的另一端与端部抵触部之间设置有剪刀下连接部,所述剪刀下连接部更靠近所述端部抵触部;
键帽1-1在上极限位与下极限位之间上下移动时,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始终保持相互触压,形成两个剪刀脚支撑1-3之间力的传递并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平行于支撑板作升降运动;
所述键装置在自然状态下时,其键帽1-1处于上极限位置,所述剪刀脚支撑1-3相对于支撑板
5-1的夹角为a角度和b角度,所述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开口均指向外侧;a角度=b角度,当键帽1-1承受向上的力,剪刀脚支撑1-3相对于支撑板5-1的夹角>a角度时,剪刀阻旋板3-29与支撑板5-1的上板面贴合,阻止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下端结构不超出支撑板5-1的下板面;
剪刀下连接部由剪下配弧3-13及剪上配弧3-16构成,其中剪下配弧3-13与剪上配弧3-16同圆心;剪刀阻旋板3-29是冲压剪下配弧3-13形成(剪刀阻旋板3-29是剪下配弧3-13的延伸板);
所述两个剪刀脚支撑1-3分别位于θ1角度、θ2角度时,所述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下端结构与键装置的下表面对齐,其中a=b。
所述两个剪刀脚支撑1-3分别位于θ1角度、θ2角度时,所述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下端结构不超出支撑板5-1的下板面。
支撑板5-1上还设置有导向剪刀脚支撑1-3的支板导向板5-11;
将键装置旋转180度,即支撑板5-1成为键帽1-1,键帽1-1成为支撑板5-1;即将键帽1-1(键帽1-1的连接部的主体结构保持不变)与支撑板5-1(支撑板5-1的连接部的主体结构保持不变)互换,使剪刀脚支撑1-3以呈V型安装或使剪刀脚支撑1-3呈八型安装,均同样能等同实现上述效果:所述键装置在自然状态下时,其键帽1-1处于上极限位置,所述剪刀脚支撑1-3相对于键帽1-1的上极限角度的夹角为a角度和b角度,所述键帽1-1的配合空间开口均指向外侧(图中未表示)。
参见图65--图70、所述一种键装置的剪刀脚支撑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或同时使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剪刀下连接部与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开口或与键帽1-1的配合空间开口位置对准;分别或同时将所述两个剪刀脚支撑1-3置于θ1角度范围内和θ2角度范围内;分别或同时向内推动剪刀脚支撑1-3,剪刀脚支撑1-3逐步从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开口进入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或剪刀脚支撑1-3逐步从键帽1-1的配合空间开口进入键帽1-1的配合空间,其中θ1=a+△度、θ2=b+△度,其中△=0度---2度;所述两个剪刀脚支撑1-3呈站立状,分别或同时使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剪刀下连接部分别与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开口或与键帽1-1的配合空间开口位置对准;分别或同时向外转动两个剪刀脚支撑1-3,使所述两个剪刀脚支撑1-3置于θ1角度范围内和θ2角度范围内;向内推动剪刀脚支撑1-3,剪刀脚支撑1-3逐步从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开口进入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或剪刀脚支撑1-3逐步从支键帽1-1的配合空间开口进入键帽1-1的配合空间。
参见图66、分别或同时使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剪刀下连接部分别与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开口位置对准;所述两个剪刀脚支撑1-3呈站立状,支撑板5-1呈平卧状,两个剪刀脚支撑1-3向下移动,至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的外侧结构与支撑板5-1接触或开关回路接触,同时,两个剪刀脚支撑1-3被支板导向板5-11限制垂直于纸 面的自由度;
参见图67--图68、分别或同时向外转动两个剪刀脚支撑1-3,使所述两个剪刀脚支撑1-3置于
θ1角度范围内和θ2角度范围内;
参见图69--图70、向内推动剪刀脚支撑1-3,剪刀脚支撑1-3逐步从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开口进入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
参见图71--图74、所述一种键装置的剪刀脚支撑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或同时使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剪刀下连接部与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开口或与键帽1-1的配合空间开口位置对准,同时,分别或同时将所述两个剪刀脚支撑1-3置于θ1角度范围内和θ2角度范围内;分别或同时向内推动剪刀脚支撑1-3,剪刀脚支撑1-3逐步从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开口进入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或剪刀脚支撑1-3逐步从键帽1-1的配合空间开口进入键帽1-1的配合空间,其中θ1=a+△度、θ2=b+△度,其中△=0度---2度;所述剪刀脚支撑1-3无阻碍进入所述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或键帽1-1的配合空间。
参见图75、图76、包括复位体、开关回路、剪刀脚支撑,其中,剪刀脚支撑分别与键帽、支撑板连接;所述剪刀脚支撑1-3的一端设置有端部抵触部,所述剪刀脚支撑1-3的另一端与端部抵触部之间设置有剪刀下连接部,所述剪刀下连接部更靠近所述端部抵触部;
键帽1-1在上极限位与下极限位之间上下移动时,两个剪刀脚支撑1-3的端部抵触部始终保持相互触压,形成两个剪刀脚支撑1-3之间力的传递并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
所述键装置在自然状态下时,其键帽1-1处于上极限位置,所述剪刀脚支撑1-3相对于支撑板5-1的上极限角度分别为a角度和b角度,在复位体的作用下,两个剪刀脚支撑1-3被限制在
θ1角度和θ2角度内,其中θ1=a+△度、θ2=b+△度;
键帽1-1的配合空间开口均指向内侧;
两个剪刀脚支撑1-3位于开关回路的中部贯穿孔内(亦即两个剪刀脚支撑1-3与支撑板5-1的连接,开关回路围绕在两个剪刀脚支撑1-3周围);第二复位体被设置在两个剪刀脚支撑1-3周围并位于开关回路上方。
参见图75--图82、所述一种键装置的剪刀脚支撑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键帽1-1与支撑板5-1呈一定倾角,并使倾斜的位于低位端的键帽1-1的下表面与其中一个
剪刀脚支撑1-3的上端部接触,并向内拉动键帽1-1,使该端的键帽1-1的键局部延边1-12进入该剪刀脚支撑1-3的安装贯穿孔3-25;
保持键局部延边1-12与安装贯穿孔3-25位置不变或保持键局部延边1-12与安装贯穿孔3-25位置基本不变,向下旋转键帽1-1的另一端,使键帽1-1的连接部越过另一个剪刀脚支撑1-3上端的外侧,至键帽1-1的下表面与该剪刀脚支撑1-3上端接触;
向下压键帽1-1,完成安装。
参见图77、图78、使键帽1-1与支撑板5-1呈一定倾角,图中――倾斜的键帽1-1的左端位于低位端;
参见图79、于右侧的剪刀脚支撑1-3外侧,倾斜的位于低位端的(右侧的)键帽1-1的下表面与(右侧的)剪刀脚支撑1-3的上端部接触,
参见图80、向内拉动键帽1-1,剪刀防脱结构越过键限位结构,剪刀防脱结构由剪刀限位挡3-3构成,键限位结构由独立设置的键限位端部面1-6,最后该端的键帽1-1的键局部延边1-12进入该剪刀脚支撑1-3的安装贯穿孔3-25;
参见图81、保持键局部延边1-12与安装贯穿孔3-25位置不变或保持键局部延边1-12与安装贯穿孔3-25位置基本不变,向下旋转键帽1-1的另一端(左端),使键帽1-1的连接部越过另一个剪刀脚支撑1-3上端的外侧,至键帽1-1的下表面与该剪刀脚支撑1-3上端接触;
或保持(右侧的)键帽1-1与右侧的剪刀脚支撑1-3接触,向下旋转键帽1-1的另一端(左端),使键帽1-1的连接部越过另一个剪刀脚支撑1-3上端的外侧,至键帽1-1的下表面与该剪刀脚支撑1-3上端接触;
参见图81、图82、向下压键帽1-1或向下右拉动键帽1-1及其组合,左侧的剪刀防脱结构越过左侧的键限位结构,键帽完成安装。
其余与实施例1同。
以上所有实施例均可将键装置旋转180度,即支撑板5-1成为键帽1-1,键帽1-1成为支撑板5-1;即将键帽1-1(键帽1-1的连接部的主体结构保持不变)与支撑板5-1(支撑板5-1的连接部的主体结构保持不变)互换,使剪刀脚支撑1-3以呈V型安装或使剪刀脚支撑1-3呈八型安装,均同样能等同实现上述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5)

1.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包括键帽、复位体、开关回路、剪刀脚支撑,其中,剪刀脚支撑分别与键帽、支撑板连接,两个剪刀脚支撑通过相互之间力的传递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平行于支撑板作升降运动,其特征是:所述剪刀脚支撑(3-1)的一端设置有端部抵触部,所述剪刀脚支撑(3-1)的另一端与键帽或支撑板连接,所述剪刀脚支撑(3-1)的另一端与端部抵触部之间设置有与支撑板连接的剪刀下连接部,所述剪刀下连接部更靠近所述端部抵触部;键帽(1-1)在上极限位与下极限位之间上下移动,作用于剪刀脚支撑(3-1)的复位体,使两个剪刀脚支撑(3-1)的端部抵触部始终保持相互触压,其中,所述复位体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剪刀脚支撑(3-1)连接,所述复位体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剪刀脚支撑(3-1)连接或所述连接剪刀脚支撑(3-1)通过抵触部连接体使两个剪刀脚支撑(3-1)的端部抵触部始终保持相互触压,形成两个剪刀脚支撑(3-1)之间力的传递并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平行于支撑板作升降运动。
2.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包括键帽、复位体、开关回路、剪刀脚支撑,其中,剪刀脚支撑分别与键帽、支撑板连接,剪刀脚支撑通过相互之间力的传递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平行于支撑板作升降运动,其特征是:所述复位体由第一复位体构成,所述第一复位体设置有两个连接部,所述第一复位体的其中一个连接部与其中一个剪刀脚支撑(3-1)的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复位体的另一个连接部与另一个剪刀脚支撑(3-1)的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复位体的连接部由第一凸滑动部及第二滑动部构成,所述第一凸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形成间距L并连接在一起;所述剪刀脚支撑(3-1)的连接部由剪斜面(3-19)构成,所述剪斜面(3-19)与所述剪刀脚支撑(3-1)成一定夹角;其中,所述第二滑动部沿剪刀脚支撑(3-1)的平面移动或沿与剪刀脚支撑(3-1)的平面平行的平面移动,所述第一凸滑动部与所述剪斜面(3-19)滑动配合,在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一凸滑动部被压在所述剪斜面(3-19);所述键装置的键帽在外力作用下,克服所述第一复位体的弹力,从上极限位移动至下极限位时,所述第一复位体的弹力保特不变或所述第一复位体的弹力逐步减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复位体由第一复位体构成,所述第一复位体的作用力施加在两个剪刀脚支撑(3-1)上,所述第一复位体的作用力或所述第一复位体的作用力的分力沿x方向并指向键装置的内侧;键帽(1-1)沿Z方向上下移动时,在第一复位体的作用下,两个剪刀脚支撑(3-1)的端部抵触部始终保持相互触压,形成两个剪刀脚支撑(3-1)之间力的传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复位体由第一复位体、第二复位体构成,在外力作用下,键帽(1-1)克服第一复位体的弹力产生的Z方向向上的分力沿Z方向向下移动时,第一复位体的弹力产生的Z方向向上的分力随键帽下降而减小;所述第二复位体在键帽下降一定位置后,所述第二复位体才开始产生沿Z方向向上的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剪刀脚支撑(3-1)的一端设置有端部抵触部,所述剪刀脚支撑(3-1)的另一端设置与键帽配合的剪刀上连接部,所述第一复位体分别与相互抵触的两个剪刀脚支撑(3-1)连接,所述第一复位体的弹力作用于剪刀上连接部与端部抵触部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两个剪刀脚支撑(3-1)的端部相互抵触,相互抵触的两个剪刀脚支撑(3-1)的端部抵触部一端设置有剪刀防脱部,当键装置的键帽(1-1)处于上极限位,外力向上拉键帽时,剪刀防脱部限位配合,阻止剪刀脚支撑(3-1)从支撑板(5-1)的连接部脱出或剪刀防脱部与支板防脱部限位配合,阻止剪刀脚支撑(3-1)从支撑板(5-1)的连接部脱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剪刀防脱部由剪刀延伸防脱板(3-18)构成,支板防脱部由贯穿支撑板(5-1)板面的支板防脱孔(3-11)的端面构成;当键帽(1-1)处于上极限位时,剪刀延伸防脱板(3-18)的悬臂端的端部位于支板防脱孔(3-11)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剪刀脚支撑(3-1)上设置有延伸Ⅰ折弯板(3-4)及延伸Ⅱ折弯板(3-5),分别向上折弯剪抵触部延伸板(3-7)形成延伸Ⅰ折弯板(3-4)及延伸Ⅱ折弯板(3-5),其中一个剪刀脚支撑(3-1)的端部抵触部位于所述延伸Ⅰ折弯板(3-4)的下板面,另一个剪刀脚支撑(3-1)的端部抵触部位于所述延伸Ⅱ折弯板(3-5)的悬臂端附近,其中一个剪刀脚支撑(3-1)的剪刀防脱部由所述延伸Ⅰ折弯板(3-4)的悬臂端的板面下向折弯形成的Ⅰ限位折弯板(3-15)构成,另一个剪刀脚支撑(3-1)的剪刀防脱部位于延伸Ⅱ折弯板(3-5)上。
9.如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键装置的剪刀脚支撑(3-1)设置有剪抵触部延伸板(3-7),所述端部抵触部位于剪抵触部延伸板(3-7)的悬臂端,其中,两个剪刀脚支撑(3-1)的剪抵触部延伸板(3-7)通过剪抵触部连接体连接,其中,所述剪抵触部连接体呈片状,其一端与其中一个剪刀脚支撑(3-1)的剪抵触部延伸板(3-7)连接,其另一端与另一个剪刀脚支撑(3-1)的剪抵触部延伸板(3-7)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剪抵触部延伸板(3-7)呈平板状,所述端部抵触部位于所述剪抵触部延伸板(3-7)悬臂端或所述剪抵触部延伸板(3-7)向上折弯形成抵触部延折弯板(3-20),所述端部抵触部位于所述抵触部延折弯板(3-20)的悬臂端或所述抵触部延折弯板(3-20)的圆弧面。
11.如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其特征是:抵触部连接体由弹性体或柔性体或环状金属构成,所述弹性体由片状弹性体构成,所述柔性体由片状柔性体构成。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剪刀脚支撑(3-1)的连接部还包括剪刀限位部,所述剪刀限位部与所述剪刀脚支撑(3-1)平行。
13.如权利要求2或12所述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凸滑动部从所述第二滑动部向外凸出或向内凸出,所述第一凸滑动部与所述第二滑动部平行。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键装置还包括剪刀限位部、剪刀上连接部,所述剪刀脚支撑(3-1)被成型为剪刀Ⅰ平面(3-26)及剪刀Ⅱ平面(3-27),所述剪刀上连接部位于剪刀Ⅰ平面(3-26),所述剪刀限位部位于剪刀Ⅱ平面(3-27),所述第二滑动部与剪刀Ⅱ平面(3-27)滑动配合,剪刀Ⅰ平面(3-26)位于剪刀Ⅱ平面(3-27)之上。
1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剪刀脚支撑(3-1)上还设置有剪刀上连接部,所述剪刀脚支撑(3-1)的剪刀上连接部的沿x方向的下方成型有贯穿板面的安装贯穿孔(3-25)。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剪刀脚支撑(3-1)的沿y方向的左右两侧成型有的复位体限体(3-28)。
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板的中部附近及所述开关回路的中部附近均有贯穿其板面的贯穿孔,在该贯穿孔内设置有透明的并向上凸起的凸透镜(15-1)。
18.如权利要求2或12所述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键装置还包括剪刀限位部,所述键装置的键帽在外力作用下,克服所述第一复位体的弹力,从上极限位移动至下极限位时,所述第一凸滑动部沿所述剪斜面(3-19)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并向内移动,所述第二滑动部被所述剪刀限位部限制并沿所述剪刀脚支撑(3-1)的板面或与所述剪刀脚支撑(3-1)的板面平行的面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并向内移动,所述第一复位体的弹力不变或所述第一复位体的弹力逐步减小。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剪刀限位部下方设置有贯穿所述剪刀脚支撑(3-1)的板面形成的复体限位空间,所述第二滑动部被限制在复体限位空间内移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剪刀限位部与所述剪刀脚支撑(3-1)之间设置有贯穿所述剪刀脚支撑(3-1)的板面形成的复体限位空间,所述第二滑动部被限制在复体限位空间内移动。
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剪刀脚支撑(3-1)的连接部由2个剪刀限位部、1个剪斜面(3-19)构成,所述剪斜面(3-19)位于剪刀限位部之间。
22.如权利要求2或12所述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剪刀脚支撑(3-1)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凸滑动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滑动部之间。
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键装置的联动支撑结构由端部相互抵触的剪刀脚支撑(3-1)构成。
2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复位体由第一复位体、第二复位体构成,所述第一复位体平行于支撑板:在外力作用下,键帽1-1克服第一复位体的弹力产生的Z方向向上的分力沿Z方向下移动时,第一复位体的弹力产生的Z方向向上的分力随键帽1-1下降而减小;第二复位体在键帽下降一定位置后,第二复位体才开始产生沿Z方向向上的力,推动键装置向上复位。
2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键装置还包括剪刀限位部,贯穿所述剪刀脚支撑(3-1)的板面形成的复体限位空间的开口指向正x方向。
2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复位体由钢丝及弹性体构成。
2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复位体由环状钢丝构成。
2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复位体由拉簧构成。
29.一种键装置的剪刀脚支撑安装方法,所述键装置包括键帽、复位体、开关回路、剪刀脚支撑,其中,剪刀脚支撑分别与键帽、支撑板连接,两个剪刀脚支撑通过相互之间力的传递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平行于支撑板作升降运动;所述一种键装置的剪刀脚支撑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或同时使两个剪刀脚支撑(3-1)的剪刀下连接部与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开口或与键帽(1-1)的配合空间开口位置对准;分别或同时将所述两个剪刀脚支撑(3-1)置于θ1角度范围内和θ2角度范围内;分别或同时向内推动剪刀脚支撑(3-1),剪刀脚支撑(3-1)逐步从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开口进入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或剪刀脚支撑(3-1)逐步从键帽(1-1)的配合空间开口进入键帽(1-1)的配合空间,其中,其键帽(1-1)处于上极限位置,两个所述剪刀脚支撑(3-1)分别相对于支撑板(5-1)或分别相对于键帽(1-1)的上极限角度分别为a角度和b角度,θ1角度和θ2角度分别是两个所述剪刀脚支撑(3-1)分别相对于支撑板(5-1)或分别相对于键帽(1-1)的角度,安装时,θ1角度为a角度至90度之间及θ2角度为b角度至90度之间。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一种键装置的剪刀脚支撑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键帽、复位体、开关回路、剪刀脚支撑,其中,剪刀脚支撑分别与键帽、支撑板连接;所述剪刀脚支撑(3-1)的一端设置有端部抵触部,所述剪刀脚支撑(3-1)的另一端与端部抵触部之间设置有剪刀下连接部,所述剪刀下连接部更靠近所述端部抵触部;键帽(1-1)在上极限位与下极限位之间上下移动时,两个剪刀脚支撑(3-1)的端部抵触部始终保持相互触压,形成两个剪刀脚支撑(3-1)之间力的传递并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平行于支撑板作升降运动;所述键装置在自然状态下时,其键帽(1-1)处于上极限位置,所述剪刀脚支撑(3-1)相对于支撑板(5-1)或相对于键帽(1-1)的上极限角度分别为a角度和b角度,所述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开口或所述键帽(1-1)的配合空间开口均指向外侧。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一种键装置的剪刀脚支撑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剪刀脚支撑(3-1)呈站立状,分别或同时使两个剪刀脚支撑(3-1)的剪刀下连接部分别与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开口或与键帽(1-1)的配合空间开口位置对准;分别或同时向外转动两个剪刀脚支撑(3-1),使所述两个剪刀脚支撑(3-1)置于θ1角度范围内和θ2角度范围内;向内推动剪刀脚支撑(3-1),剪刀脚支撑(3-1)逐步从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开口进入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或剪刀脚支撑(3-1)逐步从键帽(1-1)的配合空间开口进入键帽(1-1)的配合空间。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一种键装置的剪刀脚支撑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剪刀脚支撑(3-1)分别位于θ1角度、θ2角度时,所述两个剪刀脚支撑(3-1)的下端结构与键装置的下表面对齐,其中a=b。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一种键装置的剪刀脚支撑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剪刀脚支撑(3-1)分别位于θ1角度、θ2角度时,所述两个剪刀脚支撑(3-1)的下端结构不超出支撑板(5-1)的下板面。
34.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一种键装置的剪刀脚支撑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刀脚支撑(3-1)无阻碍进入所述支撑板(5-1)的配合空间或键帽(1-1)的配合空间。
35.一种键装置的键帽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键装置包括键帽、复位体、开关回路、剪刀脚支撑,其中,剪刀脚支撑分别与键帽、支撑板连接,两个剪刀脚支撑通过相互之间力的传递构成同步联动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平行于支撑板作升降运动;
所述一种键装置的键帽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键帽(1-1)与支撑板(5-1)呈一定倾角,并使倾斜的位于低位端的键帽(1-1)的下表面与其中一个剪刀脚支撑(3-1)的上端部接触,并向内拉动键帽(1-1),剪刀防脱结构越过键限位结构,该端的键帽(1-1)的键局部延边(1-12)进入该剪刀脚支撑(3-1)的安装贯穿孔(3-25);保持键局部延边(1-12)与安装贯穿孔(3-25)位置不变或保持键局部延边(1-12)与安装贯穿孔(3-25)位置不变,向下旋转键帽(1-1)的另一端,使键帽(1-1)的连接部越过另一个剪刀脚支撑(3-1)上端的外侧,至键帽(1-1)的下表面与该剪刀脚支撑(3-1)上端接触;向下压键帽(1-1)或向下右拉动键帽(1-1)及其组合,左侧的剪刀防脱结构越过左侧的键限位结构,键帽完成安装。
CN201880031059.3A 2017-09-15 2018-09-05 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及其剪刀脚支撑和键帽的安装方法 Active CN1106222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313718 2017-09-15
CN201710831371 2017-09-15
PCT/CN2018/104082 WO2019052377A1 (zh) 2017-09-15 2018-09-05 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2270A CN110622270A (zh) 2019-12-27
CN110622270B true CN110622270B (zh) 2021-06-29

Family

ID=65722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1059.3A Active CN110622270B (zh) 2017-09-15 2018-09-05 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及其剪刀脚支撑和键帽的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22270B (zh)
WO (1) WO20190523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1064B (zh) * 2019-07-10 2020-11-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
TWI725651B (zh) 2019-12-05 2021-04-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
US11923159B2 (en) 2021-12-16 2024-03-05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switch structure and keycap support mechanism thereof
US11978598B2 (en) 2021-12-16 2024-05-07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switch structure and lift mechanism thereof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69210A (en) * 1997-02-11 1998-06-23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Scissors-type key switch
CN102243925A (zh) * 2010-05-10 2011-11-16 陈�峰 外弹圈x支撑结构装置
CN104299828A (zh) * 2014-07-08 2015-01-21 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 可平稳下压的超薄键盘开关
CN104658795A (zh) * 2013-11-15 2015-05-27 陈�峰 呈八型安装的剪刀脚支撑结构的键开关装置
US9236205B2 (en) * 2013-02-21 2016-01-12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Keyswitch and keyboard thereof
CN105390308A (zh) * 2014-08-30 2016-03-09 陈�峰 一种有弹性挂钩限位结构的钣金剪刀脚支撑的键开关装置
CN106816337A (zh) * 2015-11-28 2017-06-09 陈�峰 一种提高键帽拉拔力的限位结构的键开关装置
CN206451637U (zh) * 2017-02-15 2017-08-29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剪刀式支撑组件及应用其的键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06395B (zh) * 2014-04-18 2019-10-29 陈�峰 一种面面配合的剪刀脚支撑的键开关装置
CN106992088A (zh) * 2016-01-21 2017-07-28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69210A (en) * 1997-02-11 1998-06-23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Scissors-type key switch
CN102243925A (zh) * 2010-05-10 2011-11-16 陈�峰 外弹圈x支撑结构装置
US9236205B2 (en) * 2013-02-21 2016-01-12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Keyswitch and keyboard thereof
CN104658795A (zh) * 2013-11-15 2015-05-27 陈�峰 呈八型安装的剪刀脚支撑结构的键开关装置
CN104299828A (zh) * 2014-07-08 2015-01-21 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 可平稳下压的超薄键盘开关
CN105390308A (zh) * 2014-08-30 2016-03-09 陈�峰 一种有弹性挂钩限位结构的钣金剪刀脚支撑的键开关装置
CN106816337A (zh) * 2015-11-28 2017-06-09 陈�峰 一种提高键帽拉拔力的限位结构的键开关装置
CN206451637U (zh) * 2017-02-15 2017-08-29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剪刀式支撑组件及应用其的键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2270A (zh) 2019-12-27
WO2019052377A1 (zh) 2019-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22270B (zh) 一种采用薄型剪刀支撑的键装置及其剪刀脚支撑和键帽的安装方法
US20200402736A1 (en) Key structure
TWI473134B (zh) 按鍵
KR100664365B1 (ko) 푸쉬온 스위치
CN111430172B (zh) 按键模组
US20130260584A1 (en) Pop-up mechanism and electrical charger using same
TW201740412A (zh) 按鍵
US11087935B2 (en) Key switch structur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TWM461862U (zh) 按鍵及鍵盤
US8143544B2 (en) Switch
CN103377846A (zh) 键盘装置
US20030136650A1 (en) Two-stage touch switch
CN209282102U (zh) 一种无声微动开关
CN210429628U (zh) 具有连体对管结构的开关及带有该开关的键盘
EP4350728A1 (en) Key structure, keyboar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828218B (zh) 键盘装置
CN109314007B (zh) 一种采用超薄超小金属剪刀脚的键开关装置
CN215299075U (zh) 动触片、导通结构和按键开关
CN110189949A (zh) 按键结构
CN210246714U (zh) 一种具有改善手感结构的光微动开关
CN217238714U (zh) 触摸装置和电子设备
KR200453796Y1 (ko) 키패드용 메탈돔스위치
CN221127707U (zh) 多重吸附式固定装置
KR200453797Y1 (ko) 키패드용 메탈돔스위치 조립체
CN210489475U (zh) 一种大功率微动开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