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17659A - 制冰组件、制冰***及冰箱 - Google Patents

制冰组件、制冰***及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17659A
CN110617659A CN201910916970.9A CN201910916970A CN110617659A CN 110617659 A CN110617659 A CN 110617659A CN 201910916970 A CN201910916970 A CN 201910916970A CN 110617659 A CN110617659 A CN 1106176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ice making
making
liquid
refrig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1697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兵胜
李平
刘兆雷
田德强
逯兆栋
夏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ome Appliances Hef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ome Appliances Hef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ome Appliances Hef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ome Appliances Hef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1697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176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17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76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22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 F25C1/24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for refrigerators, e.g. freezing tr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12Arrangements of compartments additional to cooling compartments; Combinations of refrigerators with other equipment, e.g. sto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roduction, Working, Storing, Or Distribution Of 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冰组件、制冰***及冰箱,制冰组件包括第一制冷件、加热件以及制冰盒,加热件设置于第一制冷件上,制冰盒设置于承载板上,第一制冷件设置于制冰盒背离承载板的一侧,第一制冷件的至少部分伸入制冰盒内。第一制冷件与制冰液接触,当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件且蒸发时,第一制冷件吸收制冰液的热量,使得制冰液的温度下降,从而使得第一制冷件的表面上凝结有冰块,之后,开启加热件,使得第一制冷件的表面与冰块之间形成液体薄膜,从而使得冰块从第一制冷件上脱离,进而便于冰块的自动脱落以及便于获取单独的冰块。

Description

制冰组件、制冰***及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冰组件、制冰***及冰箱。
背景技术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冰箱的制冰功能日渐受到消费者的亲睐,传统的冰箱是通过现有的制冷***实现制冰的,将盛有水的制冰盒放入冰箱的冷藏室或者冷冻室内,制冷***内部的蒸发器与液态水接触,并通过蒸发器蒸发内部的制冷剂使得液态水冷却为固态水,即冰块。
但是,由于水从液态变为固态会导致冰块粘连在蒸发器上,需要通过机械方式脱冰,无法实现冰块从蒸发器上自动脱落至制冰盒内,从而无法便于获取单独的冰块。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脱冰的制冰组件、制冰***及冰箱。
一种制冰组件,包括:第一制冷件、加热件以及制冰盒,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制冷件上,所述制冰盒设置于承载板上,所述第一制冷件设置于所述制冰盒背离所述承载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制冷件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制冰盒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制冷件靠近所述制冰盒的一侧设置有制冰件,所述制冰件远离所述第一制冷件的部分与制冰液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靠近所述制冰件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冰件立设于所述第一制冷件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冰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制冰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制冷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制冰件相互平齐设置于所述第一制冷件的同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冰盒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用于向所述制冰盒内注入制冰液,所述出水口位于靠近所述制冰盒的底部。
一种制冰***,包括:第一制冷装置和第二制冷装置,所述第一制冷装置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第一冷凝件、第一节流件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冰组件,所述第二制冷装置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第二冷凝件、第二节流件以及第二制冷件,所述第一冷凝件靠近所述第二制冷件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电动转换阀,所述电动转换阀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凝件和所述第二冷凝件连通。
一种冰箱,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冰***。
上述制冰组件、制冰***及冰箱中,第一制冷件与制冰液接触,当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件且蒸发时,第一制冷件吸收制冰液的热量,使得制冰液的温度下降,从而使得第一制冷件的表面上凝结有冰块,之后,开启加热件,使得第一制冷件的表面与冰块之间形成液体薄膜,在冰块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从而使得冰块从第一制冷件上脱离并落入制冰盒内,进而便于冰块的自动脱落以及便于获取单独的冰块。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制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制冰组件沿A-A方式的剖视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制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冰组件。例如,所述制冰组件包括:第一制冷件、加热件以及制冰盒,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制冷件上,所述制冰盒设置于承载板上,所述第一制冷件设置于所述制冰盒背离所述承载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制冷件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制冰盒内。第一制冷件与制冰液接触,当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件且蒸发时,第一制冷件吸收制冰液的热量,使得制冰液的温度下降,从而使得第一制冷件的表面上凝结有冰块,之后,开启加热件,使得第一制冷件的表面与冰块之间形成液体薄膜,在冰块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从而使得冰块从第一制冷件上脱离并落入制冰盒内,进而便于冰块的自动脱落以及便于获取单独的冰块。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制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制冰组件10,包括:第一制冷件100、加热件200以及制冰盒300,所述加热件200设置于所述第一制冷件100上,所述制冰盒300设置于承载板上,所述第一制冷件100设置于所述制冰盒300背离所述承载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制冷件100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制冰盒300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制冷件100与制冰液接触,当冷凝剂通过第一制冷件100且蒸发时,第一制冷件100吸收制冰液的热量,使得制冰液的温度下降,从而使得第一制冷件100的表面上凝结有冰块,之后,开启加热件200,使得第一制冷件100的表面与冰块之间形成液体薄膜,在冰块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从而使得冰块从第一制冷件100上脱离并落入所述制冰盒内300,进而便于冰块的自动脱落。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制冷件100靠近所述制冰盒300的一侧设置有制冰件110,所述制冰件110远离所述第一制冷件100的部分与制冰液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冰件11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制冷件100连接,所述制冰件110的第二端浸染于所述制冰液中,即所述制冰件110的第二端与所述制冰液接触,所述制冰件110作为所述第一制冷件100的延伸结构。当制冷剂在所述第一制冷件100中进行蒸发时,所述第一制冷件100通过所述制冰件110吸收所述制冰液中的热量,即所述制冰液的热量依次通过所述制冰件110以及所述第一制冷件100被所述制冷剂吸收,使得所述制冰液的温度下降,从而使得所述制冰件110上凝结形成冰块。由于所述加热件200与所述第一制冷件100连接,所述加热件200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第一制冷件100传递至所述制冰件110上,从而使得所述制冰件110的表面形成液体薄膜,进而使得所述制冰件110上的冰块脱离,便于冰块从所述制冰件110上自动脱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制冰件与所述第一制冷件可拆卸连接,使得所述制冰件作为可替换的部件,即当所述制冰件损坏后,所述制冰组件在替换并使用新的制冰件后即可继续使用,降低了制冰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制冰件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制冷件的内部连通,使得制冷剂在通过所述第一制冷件的内部时,还通过所述制冰件的内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制冷件和所述制冰件中均存在制冷剂,进而使得制冷剂的表面积增大,加速了制冷剂的蒸发,增大了将所述第一制冷件和所述制冰件吸收所述制冰液热量的速度,使得所述制冰组件的制冰速度增大,便于快速制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靠近所述制冰件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制冰件是冰块形成的主要部位,所述加热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第一制冷件传递至所述制冰件上,使得所述制冰件上的温度升高,从而使得所述制冰件的表面形成液体薄膜,进而使得冰块自动脱落。而所述加热件与所述制冰件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冰块从所述制冰件上脱落的速度,即所述加热件越靠近所述制冰件,所述加热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制冰件的热传导路程越短,使得所述制冰件的温度上升越快,从而使得所述制冰件上的冰块脱落速度越快。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制冰件110立设于所述第一制冷件100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冰件110是用于与制冰液接触的,所述制冰件110伸入所述制冰液的部分的表面凝结形成冰块,所述制冰件110伸入所述制冰液的长度决定了冰块形成的体积以及制冰量,即所述制冰件110凸出于所述第一制冷件100的表面的高度越大,所述制冰件110上形成的冰块的体积越大。在所述制冰件110的长度一定的情况下,所述制冰件110与所述第一制冷件100的表面之间的夹角影响制冰量,所述制冰件110立设于所述第一制冷件100的表面,即所述制冰件110与所述第一制冷件100相互垂直,也即所述制冰件110与所述第一制冷件100之间的夹角为90度。此时,所述制冰件110凸出于所述第一制冷件100的表面内的高度为所述制冰件110的长度,使得所述制冰件110凸出于所述第一制冷件100的高度为所述制冰件110的整个长度,即所述制冰件110凸出于所述第一制冷件100的高度增大,从而使得所述制冰件110伸入所述制冰液的长度增大,进而使得所述制冰件110上形成的冰块的体积增大。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制冰件1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制冰件110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制冷件100上。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制冰量,通过增加所述制冰件110的数量,每一个所述制冰件110上均形成有冰块,使得冰块的数量增多。每一个所述制冰件110与所述制冰液接触,所述第一制冷件100通过所述制冰件110将所述制冰液的热量传导至制冷剂中,所述制冰液在每一个所述制冰件110上凝结成冰块,多个所述制冰件110间隔设置,使得相邻两个所述制冰件110上形成的冰块之间形成有间隙,减少了相邻两个所述制冰件110上的冰块相互抵触的情况。而且,由于多个所述制冰件110是间隔设置的,每一个所述制冰件110制作的冰块是单独形成的,即当制冷剂在所述第一制冷件100内通过时,每一个所述制冰件110上凝结有一个冰块。这样,多个所述制冰件110分别在其端部凝结成的冰块分开设置,当所述加热件200对所述第一制冷件100时,每一个所述制冰件110上的冰块脱落,使得获得的冰块的体积是小的,省去了重新切割冰块的步骤,便于后续将更多的冰块送入储冰盒内。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多个所述制冰件110相互平齐设置于所述第一制冷件100的同侧。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制冰件110相互平行设置,且多个所述制冰件110远离所述第一制冷件100的一端平齐,即多个所述制冰件110凸出于所述第一制冷件100的方向以及高度相等,也即每一个所述制冰件110在接触所述制冰液时,每一个所述制冰件110浸入所述制冰液的长度相等。多个所述制冰件110靠近所述第一制冷件1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制冷件100连接,多个所述制冰件110远离所述第一制冷件100的一端接触所述制冰液,由于多个所述制冰件110相互平齐,而且都是位于所述第一制冷件100的同一侧,当所述制冰液的液面与所述制冰件110的端部平行时,多个所述制冰件110朝向所述制冰液移动过程中,多个所述制冰件110远离所述第一制冷件100的一端与液面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而且逐渐减小,直至多个所述制冰件110一同接触所述制冰液,在制冷剂蒸发于所述第一制冷件100内时,多个所述制冰件110共同对所述制冰液进行制冰,从而实现同时制作多个体积相同的冰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制冰件与所述第一制冷件一体成型,所述制冰件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制冷件的内部连通,即所述制冰件为所述第一制冷件的一部分,也即所述制冰件从所述第一制冷件上延伸出来的。所述第一制冷件的内部用于所述制冷剂的蒸发以及流通,由于所述第一制冷件的内部与所述制冰件的内部连通,使得所述制冷剂在所述第一制冷件和所述制冰件的内部流通,从而使得所述制冰液的热量被所述制冰件内的制冰液所吸收,进而使得所述制冰件上凝结形成冰块。这样,所述制冷剂通过所述制冰件与所述制冰液接触,增大了所述制冰件与所述制冰液的接触面积,使得所述制冰液的热量快速被所述制冷剂吸收,从而使得所述制冰件上的冰块凝结速度加快,进而提高制冰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制冰盒300靠近所述制冰件110设置,且所述制冰件110的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制冰盒300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冰盒300用于储存所述制冰液,所述制冰件110在所述制冰盒300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制冰盒300内,所述制冰件110朝向所述制冰盒300凸出,所述制冰件110的部分与所述制冰液接触,即所述制冰件110的部分伸入所述制冰液内。所述制冰盒300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移动,即所述制冰盒300沿平行于所述制冰件110的方向运动,也即所述制冰盒300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制冷件100的方向运动,这样,所述制冰盒300内的所述制冰液在沿平行于所述制冰件110的方向运动,当需要制冰时,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制冰盒300朝向所述第一制冷件100的方向运动,使得所述制冰件110与所述制冰盒300内的制冰液接触,从而使得所述制冰件110上凝结形成有冰块;当制冰完成后,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制冰盒300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制冷件100的方向运动,使得所述制冰件110与所述制冰盒300内的制冰液脱离,便于后续所述加热件200对所述第一制冷件100加热以使得冰块脱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制冰盒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用于向所述制冰盒内注入制冰液,所述出水口位于靠近所述制冰盒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冰盒靠近所述第一制冷件设置,所述制冰件的部分位于所述制冰盒内,使得所述制冰件的部分与所述制冰盒内的制冰液接触,从而使得所述制冰件与所述制冰液接触的部位凝结形成冰块。当需要制冰时,开启所述进水口并关闭所述出水口,制冰液通过所述进水口进入所述制冰盒,使得制冰液在所述制冰盒内的液面高度上升,随着注入所述制冰盒内的所述制冰液的体积增多,且所述制冰件伸入所述制冰液内,所述制冰件对所述制冰液进行制冰作业,从而使得所述制冰件与所述制冰液接触的部位凝结形成冰块;当制冰完成后,关闭所述进水口并开启所述出水口,所述制冰盒内的剩余的制冰液通过所述出水口流出所述制冰盒,所述出水口将所述制冰盒内的液态制冰液送出所述制冰盒,使得所述制冰盒内的剩余制冰液从所述制冰盒内清除出去。这样,当所述制冰件上的冰块凝结形成且所述制冰盒内不再有制冰液后,所述加热件对所述第一制冷件进行加热,使得所述加热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第一制冷件传导至所述制冰件上,从而使得所述制冰件与冰块接触的表面形成液体薄膜,进而使得冰块从所述制冰件上自动脱落。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制冰盒300内设置有感应器310,所述感应器310位于所述制冰盒300的内壁上。在进行制冰操作时,位于所述制冰盒300内的制冰液的体积在逐渐增大,即所述制冰液的液面在上升,当所述制冰液的液面上升至一定位置时,所述感应器310与所述制冰液接触,即所述感应器310浸置于所述制冰液中,所述感应器310检测到所述制冰液的体积达到指定体积,所述感应器310发送驱动指令至外部控制***,外部控制***根据所述驱动指令关闭所述进水口,使得所述制冰液的液面维持在指定位置,减小了所述制冰液从所述制冰盒内溢出的情况。
在一实施例中,在制冰过程中,首先打开所述进水口并关闭所述出水口,通过所述进水口向所述制冰盒内注入所述制冰液,随着所述制冰液的液面上升,当所述感应器检测到所述制冰液的液面达到与所述感应器相同的位置时,关闭所述进水口,以避免所述制冰盒内的所述制冰液溢出;然后,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制冰盒朝向所述制冰件移动,直至所述制冰件的部分没入所述制冰液内;再者,制冷剂在所述第一制冷件内蒸发一段时间后,通过所述制冰件将所述制冰液内的热量吸收,使得与所述制冰件接触的制冰液凝结形成冰块;再者,开启所述出水口,使得所述制冰盒内的制冰液清除;最后,开始加热所述加热件,所述加热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第一制冷件传递至所述制冰件上,使得所述制冰件上的冰块受热而在所述制冰件与所述冰块接触表面形成液体薄膜,从而使得冰块从所述制冰件上脱落,实现了冰块的自动脱落,无需人工进行脱冰处理,降低了制冰的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涉及一种制冰***20,包括:第一制冷装置400和第二制冷装置500,所述第一制冷装置400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第一冷凝件410、第一节流件420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冰组件10,所述第二制冷装置500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第二冷凝件510、第二节流件520以及第二制冷件530,所述第一冷凝件410靠近所述第二制冷件530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制冷装置400用于制作冰块,所述第二制冷装置500用于制造冷空气,即所述第一制冷装置400制造冰块,所述第二制冷装置500为***提供制冷效果。所述第一制冷装置400和所述第二制冷装置500中均有制冷剂,即制冷剂在所述第一制冷装置400和所述第二制冷装置500中循环运动,当所述第一制冷装置400运行时,所述制冷剂依次循环通过所述第一冷凝件410、所述第一节流件420以及所述第一制冷件100,所述制冷剂在通过所述第一冷凝件410时向外部环境散发热量,所述制冷剂在通过所述第一制冷件100时吸收外部环境中的热量;当所述第二制冷装置500运行时,所述制冷剂依次循环通过所述第二冷凝件510、所述第二节流件520以及所述第二制冷件530,所述制冷剂在通过所述第二冷凝件510时向外部环境散发热量,所述制冷剂在通过所述第二制冷件530时吸收外部环境中的热量。这样,由于所述第一冷凝件410靠近所述第二制冷件530设置,所述第一冷凝件410散发出的热量朝向所述第二制冷件530传递,即所述第二制冷件530中的制冷剂吸收所述第一冷凝件410中制冷剂散发的热量,使得所述第二制冷件530表面上凝结的霜在被所述第一冷凝件410中制冷剂散发的热量所去除,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制冷装置400在制冰的同时对所述第二制冷装置500中的所述第二制冷件530进行化霜处理,省去了对所述第二制冷装置500增加的除霜装置,降低了所述制冰***的制造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制冰***还包括压缩机600,所述压缩机600分别与所述第一制冷装置400和所述第二制冷装置500连接,所述压缩机600用于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高温气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制冰***还包括电动转换阀700,所述电动转换阀700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凝件410和所述第二冷凝件530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600还通过一个电动转换阀700分别与所述第一制冷装置400和所述第二制冷装置500连接,即所述压缩机600通过所述电动转换阀700与所述第一冷凝件410连通,所述压缩机600还通过所述电动转换阀700与所述第二冷凝件530连通,所述电动转换阀700用于控制气态的制冷剂的流通路径,即控制制冷剂流向所述第一制冷装置400还是流向所述第二制冷装置500,也即控制制冷剂流向制冰***还是流向制冷***。
在一实施例中,冷凝件为冷凝器,节流件为毛细节流管,制冷件为蒸发器,即所述第一冷凝件为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节流件为第一毛细节流管,所述第一制冷件为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二冷凝件为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节流件为第二毛细节流管,所述第二制冷件为第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的输出口分别与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连接,所述压缩机实现了制冷剂在所述第一制冷装置或者所述第二制冷装置中流通。
在上述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制冷装置400还包括第一过滤干燥器430,所述第一过滤干燥器430位于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一毛细节流管之间,所述第一过滤干燥器430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一毛细节流管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制冷装置500还包括第二过滤干燥器540,所述第二过滤干燥器540位于所述第二冷凝器和所述第二毛细节流管之间,所述第二过滤干燥器540的内部与所述第二冷凝器和所述第二毛细节流管的内部连通。这样,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一过滤干燥器430所述第二过滤干燥器540后,将制冷剂中的水分以及杂质吸收,减少了制冷剂中的水分和杂质聚集在所述第一毛细节流管和所述第二毛细节流管内的概率,即减少杂质以及水分凝结呈冰之后封堵在所述第一毛细节流管和所述第二毛细节流管内,从而减少所述第一毛细节流管和所述第二毛细节流管的冰堵和脏堵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制冷装置400还包括第一储液器440,所述第一储液器440位于所述压缩机600和所述第一蒸发器之间,即所述第一储液器440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600连接,所述第一储液器44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蒸发器连接,也即所述第一储液器440与所述压缩机600和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制冷装置500还包括第二储液器550,所述第二储液器550位于所述压缩机600和所述第二蒸发器之间,即所述第二储液器550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600连接,所述第二储液器55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蒸发器连接,也即所述第二储液器550与所述压缩机600和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内部连通。由于制冷剂在经过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的时候,制冷剂在其中是进行蒸发,其中还含有未完全蒸发的制冷剂,即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蒸发器中残留有为蒸发的制冷剂,为了避免这一部分的液体制冷剂流入压缩机600中,所述第一储液器440收集所述第一蒸发器中未蒸发的液体,所述第二储液器550收集所述第二蒸发器中未蒸发的液体,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制冷装置400和所述第二制冷装置500中的未完全蒸发的液态制冷剂储存至对应的储液器中,减少未完全蒸发的液态制冷剂回流至压缩机600中。
在一实施例中,还涉及一种冰箱,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所述的制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冰***包括两套制冷装置,即所述第一制冷装置和所述第二制冷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制冷装置的第一制冷件用于制作冰块,所述第二制冷装置的第二制冷件用于为冰箱的制冷室降温,所述第一冷凝件靠近所述第二制冷件设置,所述第一冷凝件用于为所述第二制冷件除霜,即所述第一冷凝件产生的热量用于融化所述第二制冷件表面凝结的霜,降低了所述第二制冷件结霜的情况。
上述制冰***以及冰箱中,第一制冷件与制冰液接触,当制冷剂通过第一制冷件且蒸发时,第一制冷件吸收制冰液的热量,使得制冰液的温度下降,从而使得第一制冷件的表面上凝结有冰块,之后,开启加热件,使得第一制冷件的表面与冰块之间形成液体薄膜,从而使得冰块从第一制冷件上脱离,进而便于冰块的自动脱落以及便于获取单独的冰块。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制冷件、加热件以及制冰盒,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制冷件上,所述制冰盒设置于承载板上,所述第一制冷件设置于所述制冰盒背离所述承载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制冷件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制冰盒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件靠近所述制冰盒的一侧设置有制冰件,所述制冰件远离所述第一制冷件的部分与制冰液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靠近所述制冰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件立设于所述第一制冷件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制冰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制冷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制冰件相互平齐设置于所述第一制冷件的同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盒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用于向所述制冰盒内注入制冰液,所述出水口位于靠近所述制冰盒的底部。
8.一种制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制冷装置和第二制冷装置,所述第一制冷装置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第一冷凝件、第一节流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冰组件,所述第二制冷装置包括依次循环连接的第二冷凝件、第二节流件以及第二制冷件,所述第一冷凝件靠近所述第二制冷件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动转换阀,所述电动转换阀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凝件和所述第二冷凝件连通。
10.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冰***。
CN201910916970.9A 2019-09-26 2019-09-26 制冰组件、制冰***及冰箱 Pending CN1106176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16970.9A CN110617659A (zh) 2019-09-26 2019-09-26 制冰组件、制冰***及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16970.9A CN110617659A (zh) 2019-09-26 2019-09-26 制冰组件、制冰***及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7659A true CN110617659A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24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16970.9A Pending CN110617659A (zh) 2019-09-26 2019-09-26 制冰组件、制冰***及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1765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0904A (zh) * 2020-12-17 2021-03-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制冷方法、冰箱及制冰盒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3454A (zh) * 2010-03-10 2010-08-04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冰箱智能化霜的控制方法
CN102445036A (zh) * 2010-09-30 2012-05-09 浙江青风制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制冰机
CN102798261A (zh) * 2012-09-04 2012-11-28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冷***及具有它的制冷设备
JP2013019598A (ja) * 2011-07-12 2013-01-31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CN107436062A (zh) * 2016-05-27 2017-12-05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制冰机及冰箱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93454A (zh) * 2010-03-10 2010-08-04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冰箱智能化霜的控制方法
CN102445036A (zh) * 2010-09-30 2012-05-09 浙江青风制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制冰机
JP2013019598A (ja) * 2011-07-12 2013-01-31 Hitachi Appliances Inc 冷蔵庫
CN102798261A (zh) * 2012-09-04 2012-11-28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制冷***及具有它的制冷设备
CN107436062A (zh) * 2016-05-27 2017-12-05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制冰机及冰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0904A (zh) * 2020-12-17 2021-03-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制冷方法、冰箱及制冰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9033B (zh) 冰箱
US2765633A (en) Defrosting of evaporator
US9341407B2 (en) Apparatus for storing 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JP5197244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冷凍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CN102353205B (zh) 一种制冷设备
US20090293508A1 (en) Refrigerator including high capacity ice maker
US5218830A (en) Split system ice-maker with remote condensing unit
JP6687384B2 (ja) 冷蔵庫
CN102425898A (zh) 冰箱
US2008015599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king ice
JP4211847B2 (ja) 冷凍装置
KR100846890B1 (ko) 제빙 시스템 및 제빙 방법
CN110617659A (zh) 制冰组件、制冰***及冰箱
KR200377788Y1 (ko) 음용수 냉각장치
KR101330936B1 (ko) 냉장고
CN114763958B (zh) 冰箱
CN111649516B (zh) 一种冰箱
JP2018173195A (ja) 冷凍装置
JPS6050245B2 (ja) 冷凍装置
CN104236150A (zh) 冷冻机的构造
CN214223494U (zh) 冰箱
KR101525530B1 (ko) 응축 폐열 제상 과냉각 냉동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214223495U (zh) 冰箱
JP5624648B1 (ja) 冷凍機
JP2013002678A (ja) コンデンシングユニットセット及び冷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