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03686B - 在频率范围内进行操作的单极化辐射器及广带天线 - Google Patents

在频率范围内进行操作的单极化辐射器及广带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03686B
CN110603686B CN201780090700.6A CN201780090700A CN110603686B CN 110603686 B CN110603686 B CN 110603686B CN 201780090700 A CN201780090700 A CN 201780090700A CN 110603686 B CN110603686 B CN 1106036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active
dipole
dipoles
polariz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07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03686A (zh
Inventor
C.克里特希达斯
L.约翰逊
S.***特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10603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3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03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036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4Combinations of antenna units polaris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ircularly and elliptically polarised waves or waves linearly polarised in any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6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30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antenna units operating in different wavebands and connected to a common feeder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40Imbricated or interleaved structures; Combined or electromagnetically coupled arrangements, e.g. comprising two or more non-connected fed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5/48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dipole type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 H01Q9/2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with folded element or elements, the folded parts being spaced apart a small fraction of operating waveleng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 H01Q9/28Conical, cylindrical, cage, strip, gauze, or like elements having an extended radiating surface; Elements comprising two conical surfaces having collinear axes and adjacent apices and fed by two-conductor transmission lines
    • H01Q9/285Planar dipo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061Two dimensional planar arrays
    • H01Q21/062Two dimensional planar arrays using dipole aeri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频率范围内进行操作的单极化辐射器,所述辐射器包括多个有源偶极子(70),所述多个有源偶极子(70)配置成被布置为与地平面(22)相距预确定距离(d)。每个有源偶极子(70)包括具有第一电特性的第一有源元件以及具有第二电特性的第二有源元件,所述第一有源元件和所述第二有源元件在长度(L)上相等并被设置有相应的馈电点(24)。在每个有源偶极子(70)中,第一电特性与第二电特性不同,基于所述频率范围的上频率来选择每个有源元件的所述长度(L),以及每个有源偶极子(70)的所述第一有源元件(71)和/或所述第二有源元件(72)配置成被电容性耦合到相邻有源偶极子的有源元件。

Description

在频率范围内进行操作的单极化辐射器及广带天线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地,本公开涉及包括强耦合偶极子阵列中的非对称偶极子的广带(broadband)天线。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节点需要天线以用于网络与用户设备UE之间的通信,并且天线的数量取决于所使用的频率的数量、所使用的天线的类型以及如何实现空间分集而变化。每站点的天线的典型数量为九个,其中每扇区三个。当前典型天线是窄带的,并且被划分成两个类别:低带天线和中/高带天线。低带覆盖700-900 MHz频率范围,而中/高带覆盖1700-2600 MHz。运营商经常从建筑物房东和塔所有者租用用于天线的站点空间,并且天线的数量、天线尺寸和重量是确定租用成本的因素。更多且更大且更重的天线导致更高的租金。
用于减少站点上天线的数量的一种当前解决方案是将低带天线和中/高带天线组合成一个天线(称为多带天线)。由于产品变得相当昂贵且复杂,所以此方法具有缺点。由于许多频带将被放置在同一天线中,这要求用于倾斜的大量布线和移相器。为了实现良好性能的材料连同复杂构造实践一起导致了昂贵的产品。
偶极子天线主要被用在无线通信***中的窄带技术中。偶极子彼此分离以确保偶极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小,并且每个偶极子阵列和极化被互连到公共输入/输出端口。此外,每个偶极子被设计成覆盖特定频带或彼此靠近的几个频带,并且通常每偶极子实现一个移相器以实现针对该偶极子阵列的垂直倾斜。通过称为远程电倾斜(RET)的外部盒来实现电倾斜。在偶极子天线配置中实现若干频带需要在同一天线孔径中的若干偶极子阵列。
在图1中可以看到具有在两个不同频率(表示为A和B)进行操作的移相器11的双极化双带偶极子天线10的说明性示意图。针对每个频率提供两个双极化天线元件12,并且所述两个双极化天线元件12被连接到天线端口13A和13B。取决于天线特性,各天线的天线元件的数量将不同。
如果使用宽带(wideband)无线电,窄带天线(诸如上面所描述的窄带天线)还引起附加的挑战。这导致附加的双工器,从而创建更多的站点成本,并且功耗增加。
通信当前非常珍贵,并且预计在接下来几年内支持的服务指数级增长。下一代基站被设想成能够支持所有无线商业协议。这要求在宽频率范围内的操作。
此外,预计供应先进的波束成形能力,像如专用用户波束。这是朝向实现用于商业应用的先进天线***AAS的途径。这已生成对能够满足未来基站应用的商业宽带宽扫描角天线阵列的强烈研究兴趣。
三种主要技术脱颖而出作为宽带天线阵列的首要候选。锥形槽或Vivaldi阵列(J.Shin和D.H.Schaubert在1999年5月的IEEE Transctions on Antennas andPropagation,第47卷,第5期,第879-886页中的“A parameter study of stripline-fedvivaldi notch-antenna arrays”)、Wheeler的无限电流片阵列的概念及其实现(H.Wheeler在1965年7月的IEEE Trans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第13卷,第4期,第596-514页中的“Simple relations derived from a phased-array antenna madeof an infinite current sheet”)以及分段阵列(M.Jones和J.Rawnick在2007年10月的MILCOM 2007-IEEE Military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第1-7页中的“A newapproach to broadband array design using tightly coupled elements”)。
基于Vivaldi技术的当前宽带解决方案的主要问题是尺寸。天线元件相当大,导致比传统的基于偶极子的天线厚得多的天线。
后两者具有类似的操作方式,并且主要在设计过程上不同。来自电流片阵列概念的两个主要实现主干(stem):紧密耦合的偶极子(B.Munk在2003年的IEEE.Wiley的FiniteAntenna Arrays and FSS and FSS)、以及连接的偶极子/槽(A.Neto,D.Cavallo,G.Gerini和G.Toso在2009年10月的IEEE Trans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第57卷,第10期,第3092-3102页的“Scanning performances of wideband connected arrays inthe presence of a backing reflector”)。
这些实现可以提供具有中等扫描能力的宽带性能,其还保持低可见轮廓。此类天线阵列构成未来基站的可行候选,在未来基站中其被要求有宽带宽扫描角性能、低轮廓以及还有在表面一致的可能性。
在论文中已研究了不对称(非对称)偶极子的属性。一篇论文的标题是:“On themerit of asymmetric phased array elements”(H.Steyskal发表于2013年7月的IEEETrans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第61卷,第7期,第3519-3524页中)以及另一篇论文的标题是:“Active element pattern symmetry for asymmetrical elementarrays”(A.K.Bhattacharyya发表于2007年6月的2007 IEEE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Society International Symposium,第5953-5956页中)。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线,其寻求单独地或以任何组合地缓解、减轻或消除本领域的上面标识的缺陷以及缺点中的一个或多个。
此目的通过一种在频率范围内进行操作的单极化辐射器来获得,所述辐射器包括多个有源偶极子,所述多个有源偶极子配置成被布置为与地平面相距预确定距离。每个有源偶极子包括具有第一电特性的第一有源元件以及具有第二电特性的第二有源元件。第一有源元件和第二有源元件在长度上相等并被设置有相应的馈电点。在每个有源偶极子中,第一电特性与第二电特性不同,基于频率范围的上频率来选择每个有源元件的长度,并且每个有源偶极子的第一有源元件和/或第二有源元件配置成被电容性耦合到相邻有源偶极子的有源元件。
单极化辐射器的优点是比现有技术宽带解决方案更紧凑的解决方案。进一步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解决方案相比,改进了扫描性能以及选择操作频率范围的灵活性。
根据一方面,多个有源偶极子的电特性相同。
使辐射器中的所有有源偶极子具有相同电特性的优点是较不昂贵的制造过程。
根据一方面,多个有源偶极子中的每个的电特性是唯一的。
使辐射器中的每个有源偶极子具有唯一电特性的优点是用于将辐射器设计成实现最佳辐射器特性的更高自由度。
根据一方面,单极化辐射器进一步包括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第一边缘部被电容性耦合到多个有源偶极子的第一侧,并且第二边缘部被电容性耦合到与多个有源偶极子的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其中边缘部配置成减少边缘传播波。
将边缘部引入单极化辐射器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解决方案相比,改进了扫描角性能和旁瓣性能。
根据一方面,每个边缘部进一步包括多个边缘偶极子,并且每个边缘偶极子包括两个边缘元件,所述两个边缘元件是彼此的镜像。每个边缘偶极子具有边缘偶极子长度,并被布置为距地平面的距离与有源偶极子距地平面的距离相同。
根据一方面,每个边缘部进一步包括边缘元件,所述边缘元件具有边缘轮廓,所述边缘轮廓从与多个有源偶极子的第一侧相邻的前边缘延伸到可连接到地平面的后边缘,并且至少一个弯曲部被设置在边缘轮廓中。
上面陈述的目的还通过一种在频率范围内进行操作的单极化辐射器来获得,并且所述辐射器包括多个有源偶极子,所述多个有源偶极子配置成被布置为与地平面相距预确定距离。每个有源偶极子包括具有第一电特性的第一有源元件以及具有第二电特性的第二有源元件,并且第一和第二有源元件在长度上相等,并被设置有相应的馈电点。基于频率范围的上频率来选择每个有源元件的长度,并且每个有源偶极子的第一有源元件和/或第二有源元件配置成被电容性耦合到相邻有源偶极子的有源元件。所述单极化辐射器进一步包括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第一边缘部被电容性耦合到多个有源偶极子的第一侧并且第二边缘部被电容性耦合到多个有源偶极子的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其中边缘部配置成减少边缘传播波。
所述单极化辐射器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解决方案相比,改进了扫描角性能和旁瓣性能。
根据一方面,每个边缘部进一步包括多个边缘偶极子,并且每个边缘偶极子包括两个边缘元件,所述两个边缘元件是彼此的镜像。每个边缘偶极子具有边缘偶极子长度,并被布置为距地平面的距离与有源偶极子距地平面的距离相同。
根据一方面,每个边缘部进一步包括边缘元件,所述边缘元件具有边缘轮廓,所述边缘轮廓从与多个有源偶极子的第一侧相邻的前边缘延伸到可连接到地平面的后边缘,并且至少一个弯曲部被设置在边缘轮廓中。
根据一方面,在每个有源偶极子中,第一电特性与第二电特性不同。
优点是比现有技术宽带解决方案更紧凑。
根据一方面,多个有源偶极子的电特性相同。
使辐射器中的所有有源偶极子具有相同电特性的优点是较不昂贵的制造过程。
根据一方面,多个有源偶极子中的每个的电特性是唯一的。
使辐射器中的每个有源偶极子具有唯一电特性的优点是用于将辐射器设计成实现最佳辐射器特性的更高自由度。
其它方面和优点可以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找到。
附图说明
前述内容将从如附图中所示的示例实施例的以下更特定描述中明白,在附图中,贯穿不同视图,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分。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代替地将重点放在说明示例实施例上。
图1是双极化双带偶极子天线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对称偶极子;
图3a-3d示出了如何实现强耦合偶极子元件;
图4是具有强耦合对称偶极子元件的单极化辐射器;
图5是示出图4中的单极化辐射器的单位元胞(unit cell)的有源元件模式的曲线图;
图6示出了非对称偶极子;
图7是具有强耦合非对称偶极子元件的单极化辐射器;
图8是示出没有边缘偶极子的嵌入式单极化辐射器的有源反射系数的曲线图;
图9是示出具有边缘偶极子的嵌入式单极化辐射器的有源反射系数的曲线图;
图10是具有尺寸为λ/2的边缘偶极子单位元胞的单极化辐射器;
图11是具有λ/4的边缘偶极子单位元胞的单极化辐射器;
图12是具有带有不同单位元胞的边缘偶极子的单极化辐射器;
图13是示出针对具有和不具有边缘偶极子元件的单极化辐射器的在3GHz的远场模式的曲线图;
图14是宽带单极化强耦合偶极子元件天线阵列;
图15是宽带双极化强耦合偶极子元件天线阵列;
图16是具有弯曲边缘元件的单极化辐射器的第一实施例;
图17a是具有弯曲边缘元件的单极化辐射器的第二实施例;
图17b是边缘元件的备选实施例;
图18a和18b示出了针对图8中的单极化辐射器的单位元胞的有源元件模式;以及
图19是示出针对对称和非对称单位元胞的不同扫描角的VSWR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后文将参考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本公开的方面。然而,本文公开的天线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方面。贯穿全文,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本公开的特定方面的目的,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发明。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a、an)”和“所述”旨在还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
电压驻波比VSWR被用于说明示例实施例的效率。VSWR是反射系数的函数,反射系数描述了从天线所反射的功率。如果反射系数由Γ给出,则VSWR由以下公式所定义:
Figure 61627DEST_PATH_IMAGE001
反射系数也称为s11或回波损耗。查看下面的VSWR表1以查看反射功率、s11以及VSWR之间的数值映射。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VSWR表1映射电压驻波比与反射系数s11及反射功率(以%和dB为单位)。
本文呈现的示例实施例中的一些被引导向单极化辐射器。作为本文呈现的示例实施例的发展的一部分,将首先标识和讨论一个问题。
本公开利用强耦合偶极子元件中的非对称性以便改进带宽和扫描性能两者。在偶极子臂上引入非对称性,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而输入线、锥形接口和电容贴片已保持原样。因此,设计过程以初始强耦合偶极子设计(其执行直到期望标准)开始,并且继续的是,通过仅离散化偶极子臂的一部分,优化元件的形状并改进带宽和扫描性能是可能的。
与完全分段设计相比,所公开的方法具有更快的收敛,因为减少了解决方案空间(像素的小区域)。应注意到,由于减少的像素化区域,减少了自由度。这提供了用于基于结合分段阵列技术的强耦合偶极子的宽带宽扫描角天线阵列的快速设计方法论。
通常,为了设计像素化的(分段的)几何形状,迭代从全金属表面开始并减去金属,或从空白表面开始并添加金属像素,迭代以满足目标函数。首先,非常好的初始解决方案是设计,并且继续的是,设计的区域被像素化,以便实现优化算法的更快收敛,因为每一个生成的几何形状都需要电磁解决方案,这在计算上是昂贵的。因此,解决方案空间已被减少。在图2中描绘偶极子的对称性,并且然后在不要求对称性的情况下使用遗传算法在像素化区域内优化形状(如由图8中的偶极子元件上的虚白线所指示的)。
用于优化过程的目标函数是:
Figure 41084DEST_PATH_IMAGE004
其中,Γ(Ωi,fj)是通过取决于应用的要求的因子wij进行加权的扫描角Ωi和频率fj的有源反射系数。这提供具有可以针对不同应用来容易地重新优化的初始设计的灵活性。而且,fj∈[flow,fhigh]并且Ωi∈[Ωlowhigh]。根据一些方面,wij=1,fj∈[0.7,4.2]GHz在20个等距点中被采样并且Ωi∈[0°,45°]。优化过程后的产生的非对称几何形状在图6中被描绘。在每个像素化区域73中,使用了3x6个像素。
图2示出了具有与地平面22相关的两个等同有源元件21(即,有源元件21在长度“L”和宽度“w”上等同并且具有相同的电特性)的对称偶极子20。偶极子20被配置成在具有上频率的频率范围内进行操作,并且基于所述频率范围的上频率来选择每个有源元件21的长度L。然而,如结合图3a-3d更详细描述的,可以选择天线元件的宽度以获得到相邻偶极子元件的电容性耦合。基于上频率来选择地平面22和有源元件21之间的预确定距离d,并且根据一些方面,预确定距离d在上频率的波长的0.25至0.5倍(即,λ/4–λ/2)的范围内。根据一些方面,预确定距离d是上频率的波长除以2.3。每个有源元件21还被设置有馈电点24。
图3a-3d示出了可以如何实现强耦合偶极子元件。当有源偶极子中的有源元件被定位靠近相邻有源偶极子的有源元件时,通过电容性耦合的有源元件来实现强耦合偶极子。根据一些方面,这通过将相邻偶极子的有源元件彼此靠近地定位来实现,但是电容性耦合可能不足以获得辐射器的期望特性。图3a和图3b示出了用于在将偶极子布置在衬底的相同侧上时通过经由衬底的相反侧上的耦合元件在相邻偶极子元件之间创建电容性耦合来获得强耦合偶极子的一种备选方案,并且图3c和3d示出了用于在将偶极子布置在衬底的相对侧上时通过将相邻偶极子元件布置成彼此重叠并且从而在相邻偶极子元件之间创建电容性耦合来获得强耦合偶极子的第二备选方案。
在第一备选方案中,偶极子元件21被布置在衬底30的相同侧上。指示单位元胞23具有馈电点24(仅在图3b中指示),并且在所指示的单位元胞23的每个侧上,相邻有源偶极子的有源元件分别由21'和21''所指示。在衬底30的相反侧,设置耦合元件31以在单位元胞偶极子上的有源元件21中的一个与相邻有源偶极子的有源元件21’或21”之间创建电容性耦合。衬底30的厚度“h”连同重叠部分的尺寸将确定有源元件21、21′和21''与耦合元件31之间的电容。
在第二备选方案中,偶极子元件21被布置在衬底30的不同侧上。指示每个侧上的单位元胞23具有馈电点24(仅在图3d中指示)。有源元件21彼此重叠,并且衬底的厚度“d”和重叠部分的尺寸将确定衬底30的不同侧上的有源元件之间的电容。
图4是具有强耦合对称偶极子元件的单极化辐射器40,虚线圆20指示一个有源偶极子,并且结合图2来描述。在此示例中,四个偶极子20(各自形成单位元胞23)被包括在单极化辐射器40中。偶极子元件21的馈电点24被连接到天线端口41。如结合图3a-3d描述的,属于不同单位元胞的相邻偶极子元件被电容性耦合以创建强耦合偶极子元件。在此示例中实现可选透镜(lens)42,或通常称为宽角阻抗匹配WAIM。单极化辐射器40具有第一侧45(其中左有源偶极子仅被电容性耦合到在其右侧的有源偶极子)以及第二侧46(其中右有源偶极子仅被电容性耦合到在其左侧的有源偶极子)。
图5是示出图4中的单极化辐射器的单位元胞的有源元件模式的曲线图,其中增益[dB]作为单位元胞23的扫描角[度]的函数。实线上曲线51示出了在3 GHz的E平面的角特性,并且虚线上曲线52示出了在3 GHz的H平面的角特性。实线下曲线53示出了在2 GHz的E平面的角特性,并且虚线下曲线54示出了在2 GHz的H平面的角特性。在两个频率,H平面的扫描性能比E平面的扫描性能低相当多。
图6示出了配置成被布置为与地平面22相距预确定距离d的非对称有源偶极子70。非对称偶极子70包括具有第一电特性的第一有源元件71和具有第二电特性的第二有源元件72,其各自具有相应的馈电点24。有源元件71和72在长度“L”上等同,并且相应有源元件的形状在每个像素化区域73内被优化(如先前所描述的)以创建具有不同形状并因此具有不同电特性的有源元件。因此,第一电特性与第二电特性不同。偶极子70被配置成在具有上频率的频率范围内进行操作,并且基于所述频率范围的上频率来选择每个有源元件71和72的长度L。根据一些方面,如结合图3a-3d更详细描述的,可以选择每个天线元件71和72的宽度以获得到相邻偶极子元件的电容性耦合。
当将多个有源偶极子布置在单极化辐射器中时,如结合图7示出的,每个有源偶极子的第一有源元件和/或第二有源元件被配置成被电容性耦合到相邻有源偶极子的有源元件。
基于上频率来选择地平面22与有源元件71之间的预确定距离d,并且根据一些方面,预确定距离d在上频率的波长的0.25至0.5倍(即,λ/4–λ/2)的范围内。根据一些方面,预确定距离d是上频率的波长除以2.3。
图7是具有强耦合非对称偶极子元件70的单极化辐射器80。在此示例中,四个非对称有源偶极子70(各自形成单位元胞23)被包括在单极化辐射器80中。偶极子元件71和72的馈电点24被连接到天线端口41。如结合图3a-3d所描述的,属于不同单位元胞的相邻偶极子元件被电容性耦合以创建强耦合偶极子元件。此外,在此示例中,可以实现WAIM(未示出)。单极化辐射器80具有第一侧75(其中左有源偶极子仅被电容性耦合到在其右侧的有源偶极子)以及第二侧76(其中右有源偶极子仅被电容性耦合到在其左侧的有源偶极子)。
如图7中示出的,多个有源偶极子70的电特性是相同的,即,每个有源偶极子等同,但是在每个偶极子中,第一有源元件71的电特性与第二有源元件72的电特性不同。
根据一些方面,单极化辐射器包括有源偶极子,其中多个有源偶极子中的至少一个的电特性是唯一的。
根据一些方面,单极化辐射器包括有源偶极子,其中多个有源偶极子中的每个的电特性是唯一的。以更复杂的制造过程为代价,可以实现设计具有最佳角特性的辐射器的更高自由度。
图8是示出包括九个非对称偶极子的嵌入式单极化辐射器(不具有边缘偶极子)的有源反射系数的曲线图。辐射器的频率范围是1-3.9 GHZ,在该频率范围内,对于所有偶极子,VSWR都小于3(即小于-6dB)。中心偶极子的反射系数被表示为81,左侧的两个偶极子(辐射器的第1和第2偶极子)的反射系数被表示为82和83,并且右侧两个偶极子(辐射器的第8和第9偶极子)的反射系数被表示为84和85。
图9是示出包括九个非对称偶极子70和边缘偶极子的嵌入式单极化辐射器的反射系数(作为频率(以GHz为单位)的函数)的曲线图。辐射器的频率范围为1-3.9 GHZ,在该频率范围内,对于所有偶极子,VSWR都小于3(即小于-6dB)。中心偶极子的反射系数被表示为91,左侧的两个偶极子(辐射器的第1和第2偶极子)的反射系数被表示为92和93,并且右侧的两个偶极子(辐射器的第8和第9偶极子)的反射系数被表示为94和95。与如图8中示出的不具有任何边缘偶极子的辐射器相比,引入边缘偶极子将改进第1和第9偶极子(即最靠近侧的偶极子)的性能。
根据一些方面,上面描述的单极化辐射器(具有对称偶极子或非对称偶极子)进一步包括第一边缘部和第二边缘部。第一边缘部被电容性耦合到多个有源偶极子的第一侧,并且第二边缘部被电容性耦合到多个有源偶极子的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边缘部被配置成减少边缘传播波。
减少边缘传播波改进了辐射器的效率,并且根据一些方面,使用边缘偶极子103(如结合图10-12所公开的)或者使用具有弯曲部的边缘元件(如结合图2、15和16所公开的)来实现减少边缘传播波。边缘传播波降低性能(诸如扫描角性能和旁瓣性能),并且通过添加边缘部,只要适当地设计边缘部,就可以实现所期望的天线特性。
根据一些方面,如图10-12中所公开的,每个边缘部进一步包括多个边缘偶极子103,并且每个边缘偶极子103包括作为彼此的镜像的两个边缘元件104,即对称偶极子。此外,每个边缘偶极子103具有边缘偶极子长度LE,并且每个边缘偶极子103被配置成被布置为距地平面的距离与有源偶极子距地平面的距离相同。图10-12公开了在不同配置中具有非对称有源偶极子70和多个边缘偶极子103的单极化辐射器。边缘偶极子被配置成被布置为与地平面相距某一距离,并且根据一些方面,边缘偶极子和地平面之间的距离与有源偶极子和地平面之间的距离相同。
图10是在频率范围内进行操作的、具有基于该频率范围的上频率的尺寸为λ/2(即LE=λ/2)的边缘偶极子单位元胞的单极化辐射器100。极化辐射器包括两个边缘部101和102,每个边缘部包括三个边缘偶极子103。第一边缘部101被电容性耦合到多个有源偶极子70的第一侧75,并且第二边缘部102被电容性耦合到多个有源偶极子70的第二侧76,第一侧75与第二侧76相对。
在图10中,属于同一边缘部的每个边缘偶极子103的边缘偶极子长度相等。相同情况适用于图11中的单极化辐射器110,其中第一边缘部111和第二边缘部112包括六个边缘偶极子103,每个边缘偶极子具有λ/4的边缘偶极子长度LE。根据一些方面,每个边缘部内的边缘偶极子103的数量可增加到十二个,并且边缘偶极子长度减少到λ/8(未示出)。
根据一些方面,单极化辐射器120包括第一边缘部121和第二边缘部122,每个边缘部具有边缘偶极子103,其中至少一个边缘偶极子的边缘偶极子长度与属于同一边缘部的相邻边缘偶极子不同。在图12中,每个边缘部包括五个边缘偶极子103,并且相邻边缘偶极子的边缘偶极子长度是不同的。然而,边缘部是彼此的镜像。
因此,可以通过调整边缘偶极子长度的尺寸,而且还通过应用对属于同一边缘部的每个边缘偶极子的不同加负载来改进天线特性。可以通过经由阻抗将边缘偶极子的馈电点连接到地面和/或将边缘元件短接到地面来执行对边缘偶极子的加负载。
图13是示出针对具有和不具有边缘偶极子元件的单极化辐射器的在3GHz的远场模式的曲线图。曲线130示出了针对不具有边缘偶极子的单极化辐射器的远场模式,并且曲线131示出了针对具有六个边缘偶极子(具有λ/4的边缘长度)的单极化辐射器的远场模式,如结合图11所公开的。改进了针对具有边缘偶极子的单极化辐射器的扫描角性能和旁瓣性能。
图16是在频率范围内进行操作的单极化辐射器160的第一实施例。极化辐射器包括四个非对称有源偶极子70和两个边缘部161和162,每个边缘部包括弯曲边缘元件163。第一边缘部161被电容性耦合到多个有源偶极子70的第一侧75,并且第二边缘部162被电容性耦合到多个有源偶极子70的第二侧76,第一侧75与第二侧76相对。
图17a是在频率范围内进行操作的单极化辐射器170的第二实施例。极化辐射器包括四个对称有源偶极子20和两个边缘部171和172,每个边缘部包括弯曲边缘元件163。第一边缘部171被电容性耦合到多个有源偶极子20的第一侧45,并且第二边缘部172被电容性耦合到多个有源偶极子20的第二侧46,第一侧45与第二侧46相对。
图16和17a中的边缘元件163具有边缘轮廓164,所述边缘轮廓164从与多个有源偶极子的第一侧75相邻的前边缘165延伸到可连接至到地平面22的后边缘166,并且在边缘轮廓中设置至少一个弯曲部。
根据一些方面,至少一个弯曲部的第一164被设置在每个边缘元件163的前边缘165和/或至少一个弯曲部的第二166被设置在每个边缘元件163的侧边缘167。
图17b示出了具有被设置在前边缘174的弯曲部的备选边缘元件173。
弯曲形状有时被称为软表面,其被配置成减少在边缘散射时生成的空间谐波频率。
图14是单极化强耦合偶极子元件广带天线140,其在示例中包括在地平面22上彼此平行地在第一方向A上布置的八个单极化辐射器145。单极化辐射器145被划分成有源偶极子141以及可选的是边缘部142。根据一些方面,单极化辐射器145包括非对称偶极子70(如图7中公开的)作为有源偶极子141。可选地,边缘偶极子103(如图10-12中公开的)或边缘元件163(如图16中所公开的)被设置为边缘部142。根据一些方面,单极化辐射器145包括对称偶极子20(如图2中所公开的)作为有源偶极子141,其中边缘偶极子103(如图10-12中所公开的)或边缘元件163(如图16中所公开的)被设置为边缘部142。WAIM可以被设置为可选特征(未示出)。
图15是宽带双极化强耦合偶极子元件天线150,其包括多个单极化辐射器152、153,所述多个单极化辐射器152、153被布置在处于与地平面22相距预确定距离的衬底151上。多个单极化辐射器中的至少第一单极化辐射器152被布置在第一方向A上并且多个单极化辐射器中的至少第二单极化辐射器153被布置在与第一方向A正交的第二方向B上。
根据一些方面,边缘部被实现,并且将双极化天线150的表面划分成有源区域154和边缘区域155。有源偶极子(分别如图2和图7中公开的对称偶极子20或非对称偶极子70)被布置在有源区域154内,并且边缘部(如在图10-12中公开的边缘偶极子103或如在图16中公开的边缘元件161)被布置在围绕有源区域154的边缘区域155内。
图18a和18b示出了在不同频率的图7中的单极化辐射器70的单位元胞23的有源元件模式。图18a示出了E平面,并且图18b图示了H平面,它们具有类似的行为,并且在频带的低和中范围内相当恒定。
图19是示出对称和非对称单位元胞的不同扫描角的VSWR的曲线图。观察到,如图5中所公开的,与对称偶极子相比,对于非对称偶极子,在60度E平面扫描中VSWR=2带宽增加10%,并且对于H平面情况增加43%。
应注意到,由于增加的频率范围,所描述的实施例给出了将在移动站点的天线数量从典型的每扇区三个天线减少下降到一个天线的可能性。这通过基于具有唯一元件设计、有源偶极子元件的不同电特性、和/或唯一边缘部设计(诸如不同的边缘元件尺寸和加负载)的强耦合偶极子来设计广带天线而实现。与传统的多带天线相比,所描述的实施例还具有更不复杂得多的构造实践,因为不像在传统偶极子天线中那样要求布线。也不要求用于实现倾斜的移相器,因为在无线电中或在基带中而不是在天线中实现每频带的倾斜。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比基于Vivaldi的宽带解决方案更紧凑。
在附图和说明书中,已经公开了本公开的示例性方面。然而,可以在大体上不脱离本公开的原理的情况下对这些方面进行许多变化和修改。因此,本公开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不应被认为限于上面讨论的具体方面。因此,尽管采用了特定术语,但它们仅在一般性和描述性意义上并且不为了限制的目的而被使用。
为了说明的目的,已呈现了本文提供的示例实施例的描述。所述描述不旨在是详尽的或将示例实施例限制成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修改和变化依据上面的教导是可能的,或者可以从对所提供的实施例的各种备选方案的实践中获取。选择和描述了本文所讨论的示例是为了解释各种示例实施例的原理和性质以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以各种方式并通过如适合于预期的具体使用的各种修改来利用示例实施例。本文描述的实施例的特征可以采用方法、设备、模块、***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所有可能组合来组合。应领会,本文呈现的示例实施例可以采用与彼此的任何组合来实践。
应注意到,单词“包括”不一定排除除所列示的元件或步骤外的其它元件或步骤的存在,并且元件之前的单词“一(a或an)”不排除多个此类元件的存在。应该进一步注意到,任何附图标记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示例实施例可以至少部分地借助于硬件和软件两者来实现,以及若干“部件”、“单元”或“装置”可以通过相同的硬件项来表示。
如本文中可以使用的术语,“无线装置”要被广义地解释成包括具有用于互联网/内联网访问的能力的无线电电话、web浏览器、组织器、日历、摄像机(例如,视频和/或静止图像摄像机)、录音机(例如麦克风)和/或全球定位***(GPS)接收器;可以将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相组合的个人通信***(PCS)用户设备;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或无线通信***的个人数字助理(PDA);膝上型计算机;具有通信能力的摄像机(例如,视频和/或静止图像摄像机);以及能够进行收发的任何其它计算或通信装置,诸如个人计算机、家庭娱乐***、电视等。此外,装置可以被解释为任何数量的天线或天线元件。
尽管所述描述主要针对用户设备(作为测量或记录单元)来给出,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用户设备”是非限制性术语,其意味着能够在DL中进行接收并在UL中进行传送的任何无线装置、终端或节点(例如PDA、膝上型计算机、移动装置、传感器、固定中继站、移动中继站或甚至无线电基站,例如毫微微基站)。
小区与无线电节点关联,其中在示例实施例描述中可互换使用的无线电节点或无线电网络节点或eNodeB在一般意义上包括传送用于测量的无线电信号的任何节点,例如,eNodeB、宏/微/微微基站、家用eNodeB、中继站、信标装置、或中继器。本文的无线电节点可以包括在一个或多个频率或频带中进行操作的无线电节点。它可能是具CA能力的无线电节点。它也可以是单或多RAT节点。多RAT节点可以包括具有共址RAT或支持多标准无线电(MSR)的节点或混合无线电节点。
在方法步骤或过程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本文描述的各种示例实施例,所述方法步骤或过程可以在一个方面由体现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来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由连网环境中的计算机所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诸如程序代码)。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可移除和不可移除存储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紧致盘(CD)、数字通用盘(DVD)等。一般地,程序模块可以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关联的数据结构、和程序模块表示用于执行本文公开的方法的步骤的程序代码的示例。此类可执行指令或关联的数据结构的特定序列表示用于实现在此类步骤或过程中描述的功能的对应动作的示例。
在附图和说明书中,已公开了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许多变化和修改。因此,尽管采用了特定术语,但它们仅在一般性和描述性意义上并且不为了限制的目的而被使用,实施例的范围由随附权利要求所定义。

Claims (20)

1.一种在频率范围内进行操作的单极化辐射器,所述辐射器包括多个有源偶极子(70),所述多个有源偶极子(70)配置成被布置为与地平面(22)相距预确定距离d,每个有源偶极子(70)包括具有第一电特性的第一有源元件(72)以及具有第二电特性的第二有源元件(73),所述第一有源元件和所述第二有源元件在长度L上相等并被设置有相应的馈电点(24),其中:
- 在每个有源偶极子(70)中,第一电特性与第二电特性不同,
- 基于所述频率范围的上频率来选择每个有源元件的所述长度L,以及
- 每个有源偶极子(70)的所述第一有源元件(72)和/或所述第二有源元件(73)配置成被电容性耦合到相邻有源偶极子的有源元件;
进一步包括第一边缘部(101;111;121;161)和第二边缘部(102;112;122;162),所述第一边缘部被电容性耦合到所述多个有源偶极子(70)的第一侧(75),并且所述第二边缘部被电容性耦合到所述多个有源偶极子(70)的与所述第一侧(75)相对的第二侧(76),其中所述边缘部配置成减少边缘传播波;
其中每个边缘部(161、162)包括边缘元件(163;173),所述边缘元件(163;173)具有边缘轮廓(164),所述边缘轮廓(164)从与所述多个有源偶极子(70)的所述第一侧(75)相邻的前边缘(165;174)延伸到可连接到所述地平面(22)的后边缘(166),并且至少一个弯曲部被设置在所述边缘轮廓(16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化辐射器,其中基于所述上频率来选择所述有源偶极子(70)与所述地平面(22)之间的所述预确定距离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极化辐射器,其中所述预确定距离d在所述上频率的波长的0.25至0.5倍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极化辐射器,其中所述预确定距离d是所述上频率的波长除以2.3。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单极化辐射器,其中所述多个有源偶极子(70)的电特性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单极化辐射器,其中所述多个有源偶极子(70)中的至少一个的电特性是唯一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极化辐射器,其中所述多个有源偶极子(70)中的每个的电特性是唯一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化辐射器,其中每个边缘部进一步包括:
- 多个边缘偶极子(103),每个边缘偶极子(103)包括两个边缘元件(104),所述两个边缘元件(104)是彼此的镜像,每个边缘偶极子(103)具有边缘偶极子长度LE,并且每个边缘偶极子(103)配置成被布置为距所述地平面的距离与所述有源偶极子(70)距所述地平面的距离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极化辐射器,其中属于同一边缘部(101、102;111;112)的每个边缘偶极子(103)的所述边缘偶极子长度LE是相等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极化辐射器,其中至少一个边缘偶极子的所述边缘偶极子长度LE与属于同一边缘部(121、122)的相邻边缘偶极子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单极化辐射器,其中每个边缘偶极子的不同加负载被应用于属于同一边缘部的所述边缘偶极子(103)。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极化辐射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弯曲部中的第一弯曲部被设置在每个边缘元件的所述前边缘(165;174)处,和/或所述至少一个弯曲部中的第二弯曲部被设置在每个边缘元件的侧边缘(167)处。
13.一种在频率范围内进行操作的单极化辐射器,所述辐射器包括多个有源偶极子(20;70),所述多个有源偶极子(20;70)配置成被布置为与地平面(22)相距预确定距离d,每个有源偶极子包括具有第一电特性的第一有源元件(21;71)以及具有第二电特性的第二有源元件(21;72),所述第一有源元件和所述第二有源元件在长度L上相等并被设置有相应的馈电点,基于所述频率范围的上频率来选择每个有源元件的所述长度,并且每个有源偶极子的所述第一有源元件和/或所述第二有源元件配置成被电容性耦合到相邻有源偶极子的有源元件,其中:
- 所述单极化辐射器进一步包括第一边缘部(101;111;121;161)和第二边缘部(102;112;122;162),所述第一边缘部被电容性耦合到所述多个有源偶极子(20;70)的第一侧(45;75),并且所述第二边缘部被电容性耦合到所述多个有源偶极子(20;70)的与所述第一侧(45;75)相对的第二侧(46;76),其中所述边缘部配置成减少边缘传播波,
其中每个边缘部(161、162)包括边缘元件(163;173),所述边缘元件(163;173)具有边缘轮廓(164),所述边缘轮廓(164)从与所述多个有源偶极子(20;70)的所述第一侧(45;75)相邻的前边缘(165;174)延伸到可连接到所述地平面(22)的后边缘(166),并且至少一个弯曲部被设置在所述边缘轮廓(164)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单极化辐射器,其中每个边缘部进一步包括:
- 多个边缘偶极子(103),每个边缘偶极子(103)包括两个边缘元件(104),所述两个边缘元件(104)是彼此的镜像,每个边缘偶极子(103)具有边缘偶极子长度LE,并且每个边缘偶极子(103)配置成被布置为距所述地平面的距离与所述有源偶极子(20;70)距所述地平面的距离相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单极化辐射器,其中属于同一边缘部(101、102;111;112)的每个边缘偶极子(103)的所述边缘偶极子长度LE是相等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单极化辐射器,其中至少一个边缘偶极子的所述边缘偶极子长度LE与属于同一边缘部(121、122)的相邻边缘偶极子不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单极化辐射器,其中每个边缘偶极子的不同加负载被应用于属于同一边缘部的所述边缘偶极子(103)。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单极化辐射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弯曲部中的第一弯曲部被设置在每个边缘元件的所述前边缘(165;174)处,和/或所述至少一个弯曲部中的第二弯曲部被设置在每个边缘元件的侧边缘(167)处。
19.一种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的至少一个单极化辐射器(145)的单极化广带天线(140),其中每个陷波辐射元件的后边缘被连接到地平面(22);并且每个单极化辐射器被布置在第一方向(A)上。
20.一种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的多个单极化辐射器的双极化广带天线(150),其中每个陷波辐射元件的后边缘被连接到地平面(22);并且所述多个单极化辐射器中的至少第一单极化辐射器(152)被布置在第一方向(A)上,并且所述多个单极化辐射器中的至少第二单极化辐射器(153)被布置在与所述第一方向(A)正交的第二方向(B)上。
CN201780090700.6A 2017-05-12 2017-05-12 在频率范围内进行操作的单极化辐射器及广带天线 Active CN1106036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SE2017/050482 WO2018208195A1 (en) 2017-05-12 2017-05-12 A broadband antenna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03686A CN110603686A (zh) 2019-12-20
CN110603686B true CN110603686B (zh) 2021-11-12

Family

ID=58745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0700.6A Active CN110603686B (zh) 2017-05-12 2017-05-12 在频率范围内进行操作的单极化辐射器及广带天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92066B2 (zh)
EP (1) EP3622577B1 (zh)
CN (1) CN110603686B (zh)
WO (1) WO2018208195A1 (zh)
ZA (1) ZA2019068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305721A1 (en) * 2020-03-26 2021-09-30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Cloaked radiating elements having asymmetric dipole radiators and multiband base station antennas including such radiating elements
US11050475B1 (en) * 2020-06-17 2021-06-29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pping Remote Electrical Tilt components and antenna ports of a cellular tower based on return los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of the cellular tower
CN112397898B (zh) * 2020-10-22 2023-08-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阵列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2531325B (zh) * 2020-12-07 2022-12-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221116B (zh) * 2021-11-21 2023-01-0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柔性超薄模块化超宽带紧耦合阵列天线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4003940A1 (en) * 1992-08-07 1994-02-17 Deltec New Zealand Limited A dipole
CN1860648A (zh) * 2003-08-04 2006-11-08 哈里公司 具有分立电容耦合的相控阵天线及相关方法
CN101167216A (zh) * 2005-04-29 2008-04-23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偶极子的三重偏振苜蓿叶形天线
CN103311651A (zh) * 2013-05-17 2013-09-18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宽带多频双极化天线
JP2013197664A (ja) * 2012-03-16 2013-09-30 Nippon Dengyo Kosaku Co Ltd アンテナおよび基地局アンテナ
CN203260723U (zh) * 2012-12-05 2013-10-30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
CN106299686A (zh) * 2015-06-11 2017-01-04 凯瑟雷恩工厂两合公司 偶极子状的辐射器布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50302B2 (en) * 2001-07-13 2003-11-18 Aether Wire & Location Ultra-wideband monopole large-current radiator
US8325093B2 (en) * 2009-07-31 2012-12-04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lanar ultrawideband modular antenna array
US9000996B2 (en) * 2009-08-03 2015-04-07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Modular wideband antenna array
US9276329B2 (en) * 2012-11-22 2016-03-01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Ultra-wideband dual-band cellular basestation antenna
US9190727B1 (en) * 2013-10-01 2015-11-17 The Boeing Company Structural wideband multifunctional aperture manufacturing
CN103545617A (zh) * 2013-10-24 2014-01-29 山东国威舜泰卫星通信有限公司 低轮廓高增益极化自适应高清电视接收器及其应用
US10027030B2 (en) * 2013-12-11 2018-07-17 Nuvotronics, Inc Dielectric-free metal-only dipole-coupled broadband radiating array aperture with wide field of view
EP3262711B1 (en) * 2015-02-26 2020-11-18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Planar ultrawideband modular antenna array having improved bandwidth
KR101974688B1 (ko) * 2015-10-01 2019-05-02 단국대학교 천안캠퍼스 산학협력단 다이폴 espar 안테나
JP7096843B2 (ja) * 2017-05-12 2022-07-06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ブロードバンドアンテナ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4003940A1 (en) * 1992-08-07 1994-02-17 Deltec New Zealand Limited A dipole
CN1860648A (zh) * 2003-08-04 2006-11-08 哈里公司 具有分立电容耦合的相控阵天线及相关方法
CN101167216A (zh) * 2005-04-29 2008-04-23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偶极子的三重偏振苜蓿叶形天线
JP2013197664A (ja) * 2012-03-16 2013-09-30 Nippon Dengyo Kosaku Co Ltd アンテナおよび基地局アンテナ
CN203260723U (zh) * 2012-12-05 2013-10-30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
CN103311651A (zh) * 2013-05-17 2013-09-18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宽带多频双极化天线
CN106299686A (zh) * 2015-06-11 2017-01-04 凯瑟雷恩工厂两合公司 偶极子状的辐射器布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Study of Partial Resonance Control for Edge Elements in a Finite Array"";C. I. Kolitsidas and B. L. G. Jonsson;《Progress In Electromagnetics Research Symposium Proceedings》;20131231;第253-256页 *
C.I Kolitsidas.Exploiting Asymmetry in a Capacitively Loaded Strongly Coupled Dipole Array.《2014Loughborough Antenna and Propagation Conference(LAPC)》.2014,全文. *
Exploiting Asymmetry in a Capacitively Loaded Strongly Coupled Dipole Array;C.I Kolitsidas;《2014Loughborough Antenna and Propagation Conference(LAPC)》;20141111;第I-III部分,图2-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69009A1 (en) 2020-05-28
ZA201906831B (en) 2021-01-27
EP3622577B1 (en) 2021-10-20
US10992066B2 (en) 2021-04-27
WO2018208195A1 (en) 2018-11-15
EP3622577A1 (en) 2020-03-18
CN110603686A (zh) 2019-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03686B (zh) 在频率范围内进行操作的单极化辐射器及广带天线
Mahmoud et al. Performance of tri-band multi-polarized array antenna for 5G mobile base station adopting polarization and directivity control
RU2656235C1 (ru) Формирование диаграммы направленности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антен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CN109273836B (zh) 基于紧耦合偶极子及各向异性匹配层的宽带宽角扫描天线
US11569575B2 (en) Low-complexity beam steering in array apertures
Chen et al. Broadband high-gain microstrip array antennas for WiMAX base station
US10135156B2 (en) Multi-mode composite antenna
JP7096843B2 (ja) ブロードバンドアンテナ
Malfajani et al. A 5G enabled shared-aperture, dual-band, in-rim antenna system for wireless handsets
Li et al. Pattern synthesis for lossy antennas based on N-port characteristic mode analysis
Liu et al. Back-to-back microstrip antenna fed with tunable power divider
Zhang et al. Low-profile and high-gain Yagi wire-patch antenna for WiMAX applications
CN110546761A (zh) 用于无线设备应用的体积天线元件的超级定向阵列
Chaudhary et al. 360° angular coverage pattern and polarization diversities wideband circularly polarized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antennas
US20230092210A1 (en) Antenna and base station
Ta et al. A cavity-backed angled-dipole antenna array for low millimeter-wave bands
Ma et al. Dual-polarized turning torso antenna array for massive MIMO systems
Yang et al. A wideband crossed-dipole antenna for lte700/gsm850/gsm900 base stations
Elsharkawy et al. Single-and double-beam reflectarrays for Ka band communication
Kolitsidas et al. Exploiting asymmetry in a capacitively loaded strongly coupled dipole array
Iupikov et al. Prediction of far-field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of phased array fed reflector antennas by modeling only a small part of the array—Case study of spaceborne radiometer antennas
Yazdani et al. Low cost printed dipole array antenna for 5G Sub-6GHz Base Stations Implementing Beam-tilting, ground-backing, and series-feeding
Xu et al. L-shape square slot circularly polarized antenna with uni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ADAKOLE LINEAR ANTENNA ARRAY DESIGN FOR 5G AND BEYOND LEVERAGING GENETIC ALGORITHMS: A REVIEW
Yamagajo et al. A 5G Antenna Array Placed Close to a 4G Anten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