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82677B - 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82677B
CN110582677B CN201780089676.4A CN201780089676A CN110582677B CN 110582677 B CN110582677 B CN 110582677B CN 201780089676 A CN201780089676 A CN 201780089676A CN 110582677 B CN110582677 B CN 1105826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compressor
injection pipe
space port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96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82677A (zh
Inventor
西尾淳
竹中直史
池田宗史
河村雷人
中尾英人
石村亮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582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2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82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826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25B1/04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compressor of rotary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25B1/1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multi-stage compress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 F25B31/006Cooling of compressor or motor
    • F25B31/008Cooling of compressor or motor by injecting a liq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25B41/24Arrangement of shut-off valves for disconnecting a part of the refrigerant cycle, e.g. an outdoor par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9Dispositions with two or more expansion means arranged in series, i.e. multi-stage expansion, on a refrigerant line leading to the same evapo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3Economi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16Lubr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85Dispositions with two or more expansion means arranged in parallel on a refrigerant line leading to the same evapora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空调装置的压缩机具有:涡旋机构部(101),其具有回旋涡旋件;电动部(102),其向回旋涡旋件提供公转运动;第一空间部(107),其设置于涡旋机构部与电动部之间;环状的第二空间部(108),其设置于涡旋机构部的径向的外周;吸入管(105),其与第一空间部连接,并使制冷剂吸入到压缩机内;连通路(106),其设置于第一空间部与第二空间部之间,并向第二空间部引导从吸入管吸入到第一空间部中的制冷剂;以及排出管(114),其使从第二空间部向涡旋机构部流入并被压缩后的制冷剂排出到压缩机外,向第一空间部和第二空间部同时喷射第一膨胀阀(4)与第二膨胀阀(5)之间的制冷剂的一部分。

Description

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压缩机喷射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的制冷剂的一部分的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空调装置中,为了使压缩机的排出温度降低,向压缩机的压缩室或压缩机的吸入部分中的任一方喷射液体制冷剂。(例如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3038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这样的空调装置中,当喷射的液体制冷剂到达压缩室时,冷冻机油被稀释。冷冻机油通过堵塞压缩室的微小的间隙来防止压缩室的制冷剂从高压侧的压缩室向低压侧的压缩室泄漏。因此,存在如下课题,即:由冷冻机油的稀释导致的粘度下降会引起制冷剂泄漏,压缩机的效率会下降。另外,存在如下课题,即:由于喷射到压缩机的吸入部分的液体制冷剂流入压缩机的底部的油积存部,所以冷冻机油的粘度会下降。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得到抑制喷射制冷剂时的压缩机的效率和冷冻机油的粘度的下降的空调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具备制冷剂回路和喷射回路,用制冷剂配管将压缩机、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及室内热交换器连接而构成所述制冷剂回路,其中,压缩机具有:涡旋机构部,所述涡旋机构部具有固定涡旋件及与固定涡旋件一起压缩制冷剂的回旋涡旋件;电动部,所述电动部向回旋涡旋件提供公转运动;第一空间部,所述第一空间部设置于涡旋机构部与电动部之间;环状的第二空间部,所述环状的第二空间部设置于涡旋机构部的径向的外周;吸入管,所述吸入管与第一空间部连接,并使制冷剂吸入到压缩机内;连通路,所述连通路设置于第一空间部与第二空间部之间,并向第二空间部引导从吸入管吸入到第一空间部中的制冷剂;以及排出管,所述排出管使从第二空间部向涡旋机构部流入并被压缩后的制冷剂排出到压缩机外,利用喷射回路向第一空间部和第二空间部同时喷射第一膨胀阀与第二膨胀阀之间的制冷剂的一部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用第一喷射配管和第二喷射配管将在第一膨胀阀与第二膨胀阀之间的制冷剂配管中流动的低温制冷剂的一部分分流。然后,从第一喷射配管向压缩机的第一空间部喷射被分流后的一方的制冷剂,并用电动部的发热使之蒸发,冷却从四通阀流入第一空间部的制冷剂。由此,来自第一喷射配管的制冷剂成为气体,压缩机内的冷冻机油的稀释变少,结果,能够抑制冷冻机油的粘度的下降。
另外,将被分流后的来自第二喷射配管的制冷剂喷射到从第一空间部流入第二空间部的制冷剂中而使之合流,并将其取入到涡旋机构部中。通过该结构,能够减少由冷冻机油的粘度下降导致的涡旋机构部内的制冷剂的泄漏,能够抑制压缩机的效率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是放大地示出图1的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A横剖视图。
图4是示出图1的空调装置的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5是示意地记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
图6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7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空调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8是放大地示出图7的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9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空调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0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空调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1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空调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2是示意地示出图11的空调装置的变形例的图。
图13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空调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14是示意地示出图6的空调装置的变形例1的图。
图15是示意地示出图6的空调装置的变形例2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空调装置的结构)
图1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图。
本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200具备制冷剂回路30和喷射回路20(用虚线包围并示出的部分),用制冷剂配管31将压缩机1、四通阀2、室外热交换器3、第一膨胀阀4、第二膨胀阀5及室内热交换器6按顺序连接而构成所述制冷剂回路30。
压缩机1具备密闭容器100、收容在密闭容器100内的涡旋机构部101及驱动涡旋机构部101的电动部102。此外,使用图2及图3说明压缩机1的详细结构。
四通阀2是切换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切换阀。该四通阀2在制冷运转模式时将流路切换成使从压缩机1排出的制冷剂向室外热交换器3流动,并且将流路切换成使来自室内热交换器6的制冷剂流入压缩机1。另外,四通阀2在制热运转模式时将流路切换成使从压缩机1排出的制冷剂向室内热交换器6流动,并且将流路切换成使来自室外热交换器3的制冷剂流入压缩机1。只要是按这种方式切换流路的切换阀即可,可以将多个二通切换阀、三通切换阀等组合而构成。
室外热交换器3在制冷运转模式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在制热运转模式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使制冷剂与室外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内热交换器6在制冷运转模式时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在制热运转模式时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使制冷剂与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此外,在图1中,将室内热交换器6设为一个,但也可以并联连接两个以上的室内热交换器6。
第二膨胀阀5包括在制冷运转模式时使制冷剂从高压减压为低压、在制热运转模式时使制冷剂从高压减压为喷射压的例如开度调整自如的电子膨胀阀。此外,高压是指压缩机1的排出压力程度的压力,低压是指压缩机1的吸入压力程度的压力,喷射压是指进行喷射所需的压力。第一膨胀阀4包括在制冷运转模式时开度成为全开而不进行制冷剂的减压、在制热运转模式时使制冷剂从喷射压向低压减压的例如开度调整自如的电子膨胀阀。
喷射回路20包括第一喷射配管7、设置于该第一喷射配管7的喷射阀8及节流部件9、以及第二喷射配管10,所述第一喷射配管7的一端连接到第一膨胀阀4与第二膨胀阀5之间的制冷剂配管31,另一端连接到四通阀2与压缩机1的吸入管105之间的制冷剂配管31,所述第二喷射配管10的一端连接到第一喷射配管7中的节流部件9的制冷剂流出侧的位置,另一端与喷射管113连结,所述喷射管113贯通压缩机1的上部并与第二空间部108连通。此外,也可以是,第一喷射配管7的另一端以与压缩机1的第一空间部107直接连接的方式与压缩机1连结。
在室外热交换器3或室内热交换器6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时,在喷射阀8打开时,在室外热交换器3或室内热交换器6中冷凝得到的低温的制冷剂(液体制冷剂)流入第一喷射配管7。流入到第一喷射配管7中的制冷剂由节流部件9调整流量。通过节流部件9后的一部分的制冷剂经由第一喷射配管7流入压缩机1的第一空间部107。另一方面,剩余的制冷剂流入第二喷射配管10,并流入压缩机1的第二空间部108。也就是说,在第一喷射配管7和第二喷射配管10中并列地取入在第一膨胀阀4与第二膨胀阀5之间的制冷剂配管3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并向压缩机1的第一空间部107和第二空间部108同时喷射。此外,节流部件9例如包括开度调整自如的电子膨胀阀。
图2是放大地示出图1的压缩机的纵剖视图,图3是图2的A-A横剖视图。
压缩机1是从吸入管105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并将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的例如低压壳体型涡旋压缩机。另外,在该压缩机1中使用容量由变频器自如控制的电动部102。此外,低压壳体型是指如下构造的压缩机,即:在密闭容器100内具有压缩室108a,密闭容器100内成为低压的制冷剂气氛,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吸入到密闭容器100内并在压缩室108a中进行压缩。
如图2所示,作为主要部件,压缩机1具备配置在密闭容器100内的上部侧的涡旋机构部101、配置在密闭容器100内的下部侧的电动部102及从下方支承涡旋机构部101的框架103。在密闭容器100的底部设置有油积存部104。在该油积存部104中积存有对涡旋机构部101、轴承部等滑动部位进行润滑的冷冻机油。
另外,在密闭容器100内设置有第一空间部107、第二空间部108及第三空间部109。第一空间部107设置于支承涡旋机构部101的框架103与电动部102之间,并与连接到密闭容器100的吸入管105连通。第二空间部108利用框架103呈环状地形成在涡旋机构部101的径向的外周,并经由设置于后述的固定涡旋件110的制冷剂流入孔113a与喷射管113连通。
另外,第二空间部108通过设置于框架103的连通路106与第一空间部107连通。制冷剂流入孔113a和连通路106在涡旋机构部101的径向上相互偏移。由于该位置关系,通过制冷剂流入孔113a后的制冷剂不会通过连通路106向第一空间部107逆流。因此,通过第二喷射配管10的制冷剂不会受到来自电动部102的热,另外,也不会稀释油积存部104的冷冻机油。第三空间部109设置于涡旋机构部101的上方,并与连接到密闭容器100的上部的排出管114连通。
涡旋机构部101具备固定涡旋件110和配置在固定涡旋件110的下方的回旋涡旋件111。固定涡旋件110以堵塞框架103的上部开口的方式固定于框架103的上端部。在固定涡旋件110的上端部的中央设置有向上方引导在压缩室108a中压缩后的制冷剂的制冷剂流出孔112a。在该制冷剂流出孔112a的上方,开闭自如地设置有向第三空间部109排出在压缩室108a中压缩后的制冷剂的排出阀112。回旋涡旋件111与偏心轴部117b连结,所述偏心轴部117b设置在框架103的中央的内侧。
电动部102包括环状的定子115、旋转轴117及旋转自如地***到定子115内的转子116。旋转轴117包括热装或压入有转子116的主轴部117a和嵌入于回旋涡旋件111的偏心轴部117b。该电动部102一边使偏心轴部117b相对于主轴部117a的旋转偏心,一边提供公转运动。回旋涡旋件111与偏心轴部117b的公转运动联动地公转,与固定涡旋件110一起将第二空间部108内的制冷剂取入到压缩室108a内并进行压缩。用固定涡旋件110和回旋涡旋件111压缩得到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流出孔112a并从排出阀112向第三空间部109排出。排出到第三空间部109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排出管114流入制冷剂配管31。
接着,说明按上述方式构成的空调装置200的制冷运转模式时及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工作。
[制冷运转模式]
图4是示出图1的空调装置的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此外,图中的箭头示出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首先,说明制冷剂回路3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
压缩机1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并进行压缩,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2流入室外热交换器3。流入到室外热交换器3中的制冷剂向室外空气散热并冷凝。在室外热交换器3中冷凝得到的制冷剂(液体制冷剂)在第一膨胀阀4中不减压地流入第二膨胀阀5,从高压减压为低压。在第二膨胀阀5中减压为低压的制冷剂流入室内热交换器6,从室内空气吸热并蒸发。在室内热交换器6中蒸发后的制冷剂(气体制冷剂)成为低温低压,经由四通阀2再次被吸入到压缩机1中。
接着,说明喷射回路2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
在喷射阀8及节流部件9打开时,在室外热交换器3中冷凝得到的低温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第一喷射配管7,经由喷射阀8及节流部件9在第一喷射配管7中流动。在第一喷射配管7中流动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与来自四通阀2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一起流入压缩机1的第一空间部107,剩余的制冷剂经由第二喷射配管10及喷射管113流入压缩机1的第二空间部108。
从第一喷射配管7流入到第一空间部107的低温制冷剂由于来自电动部102的发热而蒸发,冷却来自四通阀2的制冷剂。冷却后的制冷剂通过连通路106流入第二空间部108,与通过喷射管113流入第二空间部108的低温制冷剂合流。合流后的制冷剂由固定涡旋件110和回旋涡旋件111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流出孔112a从排出阀112向第三空间部109排出,并从排出管114流入制冷剂配管31。
接着,说明喷射回路20的喷射阀8和节流部件9的工作。
在起动空调装置200时,喷射阀8关闭。这是为了不妨碍流经制冷剂回路30的制冷剂的流动。在空调装置200的起动后,打开喷射阀8,调整节流部件9的开度,决定在喷射回路20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节流部件9的开度例如根据压缩机1的转速、室内温度、室外温度及喷射回路20中的压力损失来确定。
[制冷运转模式时的效果]
如以上那样,在制冷运转模式时的喷射回路20中,在室外热交换器3中冷凝得到的低温制冷剂的一部分分别流入压缩机1的第一空间部107和第二空间部108。然后,利用来自电动部102的发热使喷射到第一空间部107中的制冷剂蒸发并冷却来自四通阀2的制冷剂,使冷却后的制冷剂从连通路106流入第二空间部108,使之与流入第二空间部108的制冷剂合流,并将其取入到涡旋机构部101中。通过该结构,可以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1)将在室外热交换器3中冷凝得到的低温制冷剂的一部分喷射到流入压缩机1的第一空间部107的来自四通阀2的制冷剂中,并对流入第一空间部107的制冷剂进行冷却。由此,能够使从压缩机1的排出管114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下降。
(2)将流入到压缩机1的第二空间部108中的低温制冷剂喷射到从第一空间部107流入第二空间部108的制冷剂中并使之合流,将其取入到涡旋机构部101中。由此,压缩机1内的冷冻机油难以被稀释,因此,能够抑制冷冻机油的粘度的下降,能够确保压缩机1的可靠性。
(3)如上所述,由于利用来自电动部102的发热使喷射到第一空间部107中的制冷剂蒸发,所以能够抑制冷冻机油的稀释。结果,从涡旋机构部101中的高压侧的压缩室向低压侧的压缩室的制冷剂的泄漏变少,能够抑制压缩机1的效率的下降。
(4)由于抑制了冷冻机油的粘度的下降和压缩机1的效率的下降,所以能够使喷射到压缩机1的第一空间部107和第二空间部108中的制冷剂的量增加,进而使排出温度下降。特别是在应用于空调装置200的制冷剂例如是如R32制冷剂那样与R410A制冷剂相比压缩机1的排出温度成为高温的制冷剂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使喷射的制冷剂的量增加并使排出温度下降。
(5)通过对从四通阀2流入压缩机1的第一空间部107的制冷剂进行冷却,从而能够使压缩机1的输入减少,能够使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制冷制热能力/压缩机输入)提高。
(6)虽然与不具备喷射回路20的制冷剂回路30相比制冷剂量增加,但吸入到压缩机1中的制冷剂的密度增加,因此,无需使压缩机1的转速增加。
[制热运转模式]
图5是示出图1的空调装置的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图。此外,图中的箭头示出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首先,说明制冷剂回路3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
压缩机1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并进行压缩,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从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经由四通阀2流入室内热交换器6。流入到室内热交换器6中的制冷剂向室内空气散热并冷凝。在室内热交换器6中冷凝得到的制冷剂(液体制冷剂)在第二膨胀阀5中从高压减压为喷射压,进而在第一膨胀阀4中从喷射压减压为低压。在第一膨胀阀4中减压得到的制冷剂流入室外热交换器3,从室外空气吸热并蒸发。在室外热交换器3中蒸发后的制冷剂(气体制冷剂)成为低温低压,经由四通阀2再次被吸入到压缩机1中。
接着,说明喷射回路2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
虽然制冷剂的流动与制冷运转模式时相同,但由于流入喷射回路20的制冷剂的压力比制冷运转模式时低,所以节流部件9的开度比制冷运转模式时大。
在喷射阀8及节流部件9打开时,在室内热交换器6中冷凝得到的低温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第一喷射配管7,经由喷射阀8及节流部件9在第一喷射配管7中流动。在第一喷射配管7中流动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与来自四通阀2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一起流入压缩机1的第一空间部107,剩余的制冷剂经由第二喷射配管10及喷射管113流入压缩机1的第二空间部108。
从第一喷射配管7流入到第一空间部107的制冷剂由于来自电动部102的发热而蒸发,冷却来自四通阀2的制冷剂。冷却后的制冷剂通过连通路106流入第二空间部108,与通过喷射管113流入第二空间部108的制冷剂合流。合流后的制冷剂由固定涡旋件110和回旋涡旋件111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高温高压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流出孔112a从排出阀112向第三空间部109排出,并从排出管114流入制冷剂配管31。
此外,喷射回路20的喷射阀8和节流部件9的工作与制冷运转模式时相同。
[制热运转模式时的效果]
如以上那样,在制热运转模式时的喷射回路20中,在室内热交换器6中冷凝得到的低温制冷剂的一部分分别流入压缩机1的第一空间部107和第二空间部108。然后,利用来自电动部102的发热使喷射到第一空间部107中的制冷剂蒸发并冷却来自四通阀2的制冷剂,使冷却后的制冷剂从连通路106流入第二空间部108,使之与流入第二空间部108的制冷剂合流,并将其取入到涡旋机构部101中。通过该结构,可以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1)将在室内热交换器6中冷凝得到的低温制冷剂的一部分喷射到从四通阀2流入压缩机1的第一空间部107的制冷剂中,并对流入第一空间部107的制冷剂进行冷却。由此,能够使从压缩机1的排出管114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下降。
(2)使流入到压缩机1的第二空间部108中的低温制冷剂与从第一空间部107流入第二空间部108的制冷剂合流,并将其取入到涡旋机构部101中。由此,压缩机1内的冷冻机油难以被稀释,因此,能够抑制冷冻机油的粘度的下降,能够确保压缩机1的可靠性。
(3)如上所述,由于利用来自电动部102的发热使喷射到第一空间部107中的制冷剂蒸发,所以能够抑制冷冻机油的稀释。结果,从涡旋机构部101中的高压侧的压缩室向低压侧的压缩室的制冷剂的泄漏变少,能够抑制压缩机1的效率的下降。
(4)由于抑制了冷冻机油的粘度的下降和压缩机1的效率的下降,所以能够使喷射到压缩机1的第一空间部107和第二空间部108中的制冷剂的量增加,进而使排出温度下降。特别是在应用于空调装置200的制冷剂例如是如R32制冷剂那样与R410A制冷剂相比压缩机1的排出温度成为高温的制冷剂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使喷射的制冷剂的量增加并使排出温度下降。
(5)通过对流入压缩机1的第一空间部107的来自四通阀2的制冷剂进行冷却,从而能够使压缩机1的输入减少,能够使COP提高。
(6)虽然与不具备喷射回路20的制冷剂回路30相比制冷剂量增加,但吸入到压缩机1中的制冷剂的密度增加,因此,无需使压缩机1的转速增加。
(7)通过使压缩机1的排出温度下降,从而能够使从压缩机1与室内热交换器6之间的制冷剂向空气的散热量减少。由于在稳定状态下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30内循环一次的期间的散热量与吸热量相等,所以通过上述散热量的减少,从而使室外热交换器3中的吸热量减少,能够降低室外热交换器3的负荷。结果,室外热交换器3的蒸发温度上升,能够使COP提高。
此外,在制冷运转模式时,不能得到该COP的提高效果。其原因在于:为了将空调装置200的制冷能力保持为恒定,需要将室内热交换器6的吸热量设为恒定,结果,在从压缩机1与室外热交换器3之间的制冷剂向空气的散热量减少时,室外热交换器3的散热量增加。
(8)由于喷射制冷剂分支为两条路径,与喷射配管为一条的情况相比,压力损失较小,所以能够减小喷射压。结果,第二膨胀阀5与第一膨胀阀4之间的制冷剂配管31内的制冷剂密度变小,能够使空调装置200内的制冷剂量减少。特别是在例如大厦用多联空调等那样的室外热交换器与室内热交换器之间的制冷剂配管较长的空调装置中,该使制冷剂量减少的效果显著。
实施方式2.
图6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图。此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对具有与图1的空调装置200相同的结构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201中,与图1的空调装置200相比,在第一喷射配管7中的第一节流部件9的制冷剂流出侧的位置设置有作为第二节流部件的例如第一毛细管11,在第二喷射配管10设置有作为第三节流部件的例如第二毛细管12。
在本实施方式2的喷射回路20中,设定为第一喷射配管7与第二喷射配管10的流量比没有偏差。例如在由于第二喷射配管10与第一喷射配管7相比高低差较大、配管较长等理由而流量比存在偏差的情况下,将第二喷射配管10侧的第二毛细管12的长度调整为比第一毛细管11短。
如以上那样,由于对第一毛细管11和第二毛细管12中的任一方的长度进行调整,以使第一喷射配管7与第二喷射配管10的流量比没有偏差,所以能够抑制冷冻机油的粘度下降、由冷冻机油的粘度下降导致的制冷剂泄漏,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压缩机1的效率下降。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叙述了在第一喷射配管7设置有第一毛细管11、在第二喷射配管10设置有第二毛细管12的情况,但也可以代替第一毛细管11和第二毛细管12而分别在第一喷射配管7和第二喷射配管10设置节流部件。也就是说,通过调整两个节流部件的开度,从而能够容易地调整向第一空间部107和第二空间部108喷射的制冷剂流量的偏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叙述了在第一喷射配管7设置有节流部件9和第一毛细管11且第二喷射配管10从它们之间分支的情况,但例如也可以如图14所示。图14是示意地示出图6的空调装置的变形例1的图。在该变形例1中,使第二喷射配管10从第一膨胀阀4与第二膨胀阀5之间的制冷剂配管31直接分支,并与第一喷射配管7并联。并且,将设置于第一喷射配管7的节流部件9设置为第一节流部件9,在第二喷射配管10设置有第二节流部件11a。在该情况下,也是通过调整第一节流部件9及第二节流部件11a的开度,从而能够容易地调整向第一空间部107和第二空间部108喷射的制冷剂流量的偏差。
另外,例如也可以如图15所示。图15是示意地示出图6的空调装置的变形例2的图。在该变形例2中,也可以是,在第一喷射配管7仅设置有节流部件9,使第二喷射配管10从其制冷剂流入侧分支。在该情况下,通过调整节流部件9的开度,从而能够容易地调整向第一空间部107和第二空间部108喷射的制冷剂流量的偏差。
实施方式3.
图7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空调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图,图8是放大地示出图7的压缩机的纵剖视图。此外,在本实施方式3中,对具有与图1的空调装置200相同的结构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3的空调装置202中,与图1的空调装置200相比,喷射回路20a的形态不同。该喷射回路20a例如具备喷射配管10a和设置于喷射配管10a的喷射阀8及节流部件9,所述喷射配管10a以一端与第一膨胀阀4与第二膨胀阀5之间的制冷剂配管31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二空间部108连通的方式与压缩机1的喷射管113连结。另外,如图8所示,喷射回路20a具备第四空间部118和引导路径120,所述第四空间部118将喷射管113与第二空间部108连通,所述引导路径120将第四空间部118与第一空间部107连通。此外,设置于框架103的上端部的制冷剂流入孔113a经由第四空间部118与喷射管113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3的空调装置202中,来自喷射配管10a的低温制冷剂在第四空间部118内被分流到第一空间部107和第二空间部108。一方的制冷剂经由制冷剂流入孔113a流入第二空间部108,另一方的制冷剂经由引导路径120流入第一空间部107。由于在喷射回路中第四空间部118位于第一空间部107和第二空间部108的上游侧,第四空间部118的压力比第一空间部107和第二空间部108高,所以制冷剂不会逆流。
这样,本实施方式3与上述实施方式1、2同样地,能够将第一膨胀阀4与第二膨胀阀5之间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同时喷射到第一空间部107和第二空间部108。在本实施方式3的空调装置202中,与图1的空调装置200相比,由于不需要节流部件9与吸入管105之间的第一喷射配管7,所以成为低成本,并能够实现省空间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3中,通过调整制冷剂流入孔113a和引导路径120的内径,从而能够调整在第一空间部107和第二空间部108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比。
实施方式4.
图9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空调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图。此外,在本实施方式4中,对具有与图1的空调装置200相同的结构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4的空调装置203中,与图1的空调装置200相比,在喷射回路20中追加了第二喷射阀13。即,在向压缩机1的第二空间部108喷射制冷剂的第二喷射配管10设置有第二喷射阀13。通过关闭该第二喷射阀13,从而能够仅切断在第二喷射配管10中流动的制冷剂。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4,不会出现如下情况,即:在不进行喷射的情况下,从四通阀2流入到压缩机1的第一空间部107中的制冷剂的一部分经由喷射管113流入第二喷射配管10并在第一喷射配管7中流动。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由在喷射回路20中流动导致的来自室外空气的吸热损失。
实施方式5.
图10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空调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图。此外,在本实施方式5中,对具有与图6的空调装置201相同的结构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5的空调装置204中,与图6的空调装置201相比,追加了制冷剂热交换器50。该制冷剂热交换器50设置于第一喷射配管7中的节流部件9的制冷剂流出侧的位置,使在第一膨胀阀4与第二膨胀阀5之间的制冷剂配管31中流动的制冷剂与从节流部件9流出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在该空调装置204中,在高压侧的制冷剂配管3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一部分旁通到第一喷射配管7,在节流部件9中被减压,并对在制冷剂配管31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冷却。此时,在第一喷射配管7中流动的制冷剂被加热。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5,由于在高压侧的制冷剂配管31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减少,所以在制冷运转模式时,能够降低从高压侧的制冷剂配管31经由第一膨胀阀4、室外热交换器3及四通阀2到达压缩机1的压力损失。另外,在制热运转模式时,能够降低经由第二膨胀阀5、室内热交换器6及四通阀2到达压缩机1的压力损失。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5中,通过调整节流部件9的开度,从而能够使流入第一喷射配管7的制冷剂在制冷剂热交换器50中蒸发,使之作为低温的制冷剂气体喷射到压缩机1的第一空间部107和第二空间部108中。结果,能够抑制冷冻机油的粘度下降,能够抑制由冷冻机油的粘度下降导致的制冷剂泄漏,因此,能够防止压缩机1的效率下降。
此外,在图10中,未记载喷射回路20的分支部的构造,但例如可以设为如下构造,即:使制冷剂从T字分支的水平方向流入,使气体制冷剂从铅垂上方流出,使液体制冷剂从铅垂下方流出。在该情况下,通过将T字分支的铅垂下方的出口与第二喷射配管10连接,从而能够将液体制冷剂引导到压缩机1的第二空间部108。由此,例如在减小连接有第二喷射配管10的压缩机1的孔径且气体制冷剂的压力损失较大的情况下,能够对液体制冷剂进行引导并确保喷射制冷剂的流量。
实施方式6.
图11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空调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图。此外,在本实施方式6中,对具有与图6的空调装置201相同的结构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6的空调装置205中,与图6的空调装置201相比,追加了储液器40。该储液器40设置于四通阀2与压缩机1之间的制冷剂配管。在该情况下,第一喷射配管7的另一端连接到储液器40与压缩机1之间的制冷剂配管31。
储液器40积存制冷剂回路30内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在图6的空调装置201中,若在制热运转模式时减小第二膨胀阀5的开度,则第二膨胀阀5与第一膨胀阀4之间的制冷剂量减少,由于空调装置201内的制冷剂总量恒定,所以室外热交换器3和室内热交换器6内的制冷剂量增加。结果,伴随着室外热交换器3内的制冷剂量的增加,室外热交换器3的出口的过冷度增加,热交换效率下降。
在本实施方式6的空调装置205中,若在制热运转模式时减小第二膨胀阀5的开度,则第二膨胀阀5与第一膨胀阀4之间的制冷剂量减少,但储液器40内的制冷剂量增加。结果,室外热交换器3的制冷剂量不变。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6,即使在制热运转模式时使第二膨胀阀5的开度变化,也能够将室外热交换器3的制冷剂量保持为恒定。结果,能够将室外热交换器3的热交换效率保持为恒定,并且使第一膨胀阀4与第二膨胀阀5之间的压力上升,因此,能够使流入喷射回路20的制冷剂量增加。
在本实施方式6中,将第一喷射配管7的另一端连接到储液器40与压缩机1之间的制冷剂配管31,但例如也可以如图12所示。图12是示意地示出图11的空调装置的变形例的图。也就是说,在图12的空调装置206中,将喷射回路20的第一喷射配管7的另一端连接到四通阀2与储液器40之间的制冷剂配管31。
实施方式7.
图13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空调装置的回路结构的一例的图。此外,在本实施方式7中,对具有与图6的空调装置201相同的结构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7的空调装置207中,与图6的空调装置201相比,代替第一毛细管11而设置有第二节流部件11a,代替第二毛细管12而设置有第三节流部件12a。另外,在图13的空调装置207中追加了第一温度检测部件60、第二温度检测部件61、压力检测部件62及控制部63。此外,在第一喷射配管7中,将与喷射阀8串联配置的节流部件9作为第一节流部件9。
第二节流部件11a设置于第一喷射配管7中的节流部件9的制冷剂流出侧的部分,第三节流部件12a设置于第二喷射配管10。第一温度检测部件60设置于压缩机1的排出管114,并检测通过排出管114的制冷剂的排出温度。第二温度检测部件61检测压缩机1的第二空间部108内的制冷剂的温度。压力检测部件62设置于压缩机1的吸入管105,检测在吸入管105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第二节流部件11a和第三节流部件12a使用开度调整自如的电子膨胀阀。
控制部63设置于控制基板(未图示),该控制基板例如对压缩机1的电动部102的转速、第一膨胀阀4及第二膨胀阀5的开度、喷射阀8的开闭、第一节流部件9、第二节流部件11a及第三节流部件12a的开度、四通阀2的流路切换等进行控制。控制部63根据利用第二温度检测部件61检测出的第二空间部108内的制冷剂的温度和利用压力检测部件62检测出的制冷剂的压力,算出第二空间部108内的制冷剂的干度。并且,在算出的干度比设定值高时,控制部63调整第二节流部件11a的开度,以使利用第一温度检测部件60检测出的制冷剂的温度下降。
另外,在算出的干度比设定值低时,控制部63调整第二节流部件11a的开度,以使来自第一喷射配管7的制冷剂量不变,并且使第三节流部件12a的开度比当前的开度大。在制热运转模式时,该控制部63进行控制,以使第三节流部件12a的开度比制冷运转模式时大。
如上所述,在第二空间部108内的制冷剂的干度比设定值高时,控制部63调整第二节流部件11a的开度,以使利用第一温度检测部件60检测出的制冷剂的温度下降。在该情况下,通过第一喷射配管7的制冷剂在第一空间部107内通过从电动部102吸热而蒸发,液体制冷剂不会到达涡旋机构部101的第二空间部108。因此,能够抑制由冷冻机油的粘度下降导致的制冷剂泄漏,因此,能够抑制由制冷剂泄漏导致的压缩机1的效率下降。但是,在通过第一喷射配管7的制冷剂量增加时,存在会产生由压缩机1底部的冷冻机油的粘度下降导致的润滑不足的危险性。
因此,在由于来自第一喷射配管7的喷射而第二空间部108内的干度变得比设定值低的情况下,调整第二节流部件11a的开度,并且打开第三节流部件12a,从第二喷射配管10喷射制冷剂,以使来自第一喷射配管7的喷射制冷剂的流量不变。由于通过第二喷射配管10的制冷剂不经由压缩机1底部的油积存部104,所以能够抑制冷冻机油的粘度下降。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7,能够使第一喷射配管7与第二喷射配管10的制冷剂的流量比变化。结果,流量比偏向一方的喷射配管的情况消失,另外,能够抑制冷冻机油的粘度下降、由冷冻机油的粘度下降导致的制冷剂泄漏,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由制冷剂泄漏导致的压缩机1的效率下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7中,在制冷运转模式时和制热运转模式时使第二节流部件11a的开度和第三节流部件12a的开度变化。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样,在喷射回路20中,通过使压缩机1的排出温度下降,从而能够使从压缩机1与室内热交换器6之间的制冷剂向空气的散热量减少。由于在稳定状态下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30内循环一次的期间的散热量与吸热量相等,所以通过上述散热量的减少,从而使室外热交换器3中的吸热量减少,能够降低室外热交换器3的负荷。结果,室外热交换器3的蒸发温度上升,能够使COP提高。
但是,在制冷运转模式时,COP下降。其原因在于:为了将空调装置207的制冷能力保持为恒定,需要将室内热交换器6的吸热量设为恒定,结果,在从压缩机1与室外热交换器3之间的制冷剂向空气的散热量减少时,室外热交换器3的散热量增加。因此,通过在制热运转模式时与制冷运转模式时相比增大第三节流部件12a的开度,从而能够增加整体的喷射制冷剂的流量,并实现COP的提高。
这样,通过在制冷运转模式时和制热运转模式时使第三节流部件12a的开度变化,从而能够抑制制冷运转模式时的COP下降,并且能够在制热运转模式时实现COP的提高。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压缩机,2四通阀(切换阀),3室外热交换器,4第一膨胀阀,5第二膨胀阀,6室内热交换器,7第一喷射配管,8喷射阀,9节流部件(第一节流部件),10第二喷射配管,10a喷射配管,11第一毛细管,11a第二节流部件,12第二毛细管,12a第三节流部件,13第二喷射阀,20喷射回路,30制冷剂回路,31制冷剂配管,40储液器,50制冷剂热交换器,60第一温度检测部件,61第二温度检测部件,62压力检测部件,63控制部,100密闭容器,101涡旋机构部,102电动部,103框架,104油积存部,105吸入管,106连通路,107第一空间部,108第二空间部,108a压缩室,109第三空间部,110固定涡旋件,111回旋涡旋件,112排出阀,112a制冷剂流出孔,113喷射管,113a制冷剂流入孔,114排出管,115定子,116转子,117旋转轴,117a主轴部,117b偏心轴部,118第四空间部,120引导路径,200空调装置,201空调装置,202空调装置,203空调装置,204空调装置,205空调装置,206空调装置,207空调装置。

Claims (8)

1.一种空调装置,具备制冷剂回路和喷射回路,用制冷剂配管将压缩机、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及室内热交换器连接而构成所述制冷剂回路,其中,
所述压缩机具有:
涡旋机构部,所述涡旋机构部具有固定涡旋件及与该固定涡旋件一起压缩制冷剂的回旋涡旋件;
电动部,所述电动部向所述回旋涡旋件提供公转运动;
第一空间部,所述第一空间部设置于所述涡旋机构部与所述电动部之间;
环状的第二空间部,所述环状的第二空间部设置于所述涡旋机构部的径向的外周;
吸入管,所述吸入管与所述第一空间部连接,并使制冷剂吸入到所述压缩机内;
连通路,所述连通路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部与所述第二空间部之间,并向所述第二空间部引导从所述吸入管吸入到所述第一空间部中的制冷剂;
排出管,所述排出管使从所述第二空间部向所述涡旋机构部流入并被压缩后的制冷剂排出到所述压缩机外;以及
储液器,所述储液器设置在所述四通阀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制冷剂配管,
所述喷射回路具备:
第一喷射配管,所述第一喷射配管连接到所述四通阀与所述储液器之间的制冷剂配管,使所述第一膨胀阀与所述第二膨胀阀之间的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所述压缩机的第一空间部;以及
第二喷射配管,所述第二喷射配管使所述第一膨胀阀与所述第二膨胀阀之间的制冷剂的一部分直接流入所述压缩机的第二空间部,
在所述第一喷射配管设置有第二节流部件,在所述第二喷射配管设置有第三节流部件,独立地调整所述第一喷射配管和所述第二喷射配管的流量,
从所述第一喷射配管和所述第二喷射配管同时喷射制冷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空调装置具有第一节流部件,所述第一节流部件使所述第一膨胀阀与所述第二膨胀阀之间的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并调整流入到所述第一喷射配管和所述第二喷射配管中的制冷剂的合计流量,在所述第一节流部件的制冷剂流出侧使制冷剂分流到所述第一喷射配管和所述第二喷射配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喷射配管设置有第一喷射阀,
在所述第二喷射配管设置有第二喷射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空调装置具备制冷剂热交换器,所述制冷剂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射配管中的所述节流部件的制冷剂流出侧的位置,并使在所述第一膨胀阀与所述第二膨胀阀之间的制冷剂配管中流动的制冷剂与从所述第一节流部件流出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空调装置具备:
第一温度检测部件,所述第一温度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压缩机的排出管,并检测通过该排出管的制冷剂的排出温度;
第二温度检测部件,所述第二温度检测部件检测所述第二空间部内的制冷剂的温度;
压力检测部件,所述压力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压缩机的吸入管,并检测在该吸入管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以及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根据利用所述第二温度检测部件检测出的制冷剂的温度和利用所述压力检测部件检测出的制冷剂的压力,算出所述第二空间部内的制冷剂的干度,在算出的干度比设定值高时,调整所述第二节流部件的开度,以使利用所述第一温度检测部件检测出的制冷剂的排出温度下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在算出的干度比设定值低时,所述控制部调整所述第二节流部件的开度,以使来自所述第一喷射配管的制冷剂量不变,并且使所述第三节流部件的开度比当前的开度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空调装置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二节流部件和所述第三节流部件的开度,
在制热运转模式时,使所述第三节流部件的开度比制冷运转模式时大。
8.一种空调装置,具备制冷剂回路和喷射回路,用制冷剂配管将压缩机、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第一膨胀阀、第二膨胀阀及室内热交换器连接而构成所述制冷剂回路,其中,
所述压缩机具有:
涡旋机构部,所述涡旋机构部具有固定涡旋件及与该固定涡旋件一起压缩制冷剂的回旋涡旋件;
电动部,所述电动部向所述回旋涡旋件提供公转运动;
第一空间部,所述第一空间部设置于所述涡旋机构部与所述电动部之间;
环状的第二空间部,所述环状的第二空间部设置于所述涡旋机构部的径向的外周;
吸入管,所述吸入管与所述第一空间部连接,并使制冷剂吸入到所述压缩机内;
连通路,所述连通路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部与所述第二空间部之间,并向所述第二空间部引导从所述吸入管吸入到所述第一空间部中的制冷剂;以及
排出管,所述排出管使从所述第二空间部向所述涡旋机构部流入并被压缩后的制冷剂排出到所述压缩机外,
所述喷射回路具备喷射配管,所述喷射配管以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膨胀阀与所述第二膨胀阀之间的制冷剂配管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空间部连通的方式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在所述压缩机的内部,设置有至少将来自所述喷射配管的制冷剂引导到所述第一空间部的引导路径,
利用所述喷射回路向所述第一空间部和所述第二空间部同时喷射所述第一膨胀阀与所述第二膨胀阀之间的制冷剂的一部分。
CN201780089676.4A 2017-04-24 2017-04-24 空调装置 Active CN1105826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16186 WO2018198164A1 (ja) 2017-04-24 2017-04-24 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2677A CN110582677A (zh) 2019-12-17
CN110582677B true CN110582677B (zh) 2021-07-13

Family

ID=63918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9676.4A Active CN110582677B (zh) 2017-04-24 2017-04-24 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92362B2 (zh)
JP (1) JP6727420B2 (zh)
CN (1) CN110582677B (zh)
WO (1) WO20181981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44728A1 (ja) * 2019-01-07 2020-07-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AU2019454057B2 (en) * 2019-06-24 2023-02-16 Guangdong Meizhi Precision-Manufacturing Co., Ltd. Compressor and heat exchange system
JPWO2021024408A1 (zh) * 2019-08-07 2021-02-11
JP7203796B2 (ja) 2020-09-30 2023-01-13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14438A (en) * 1968-09-17 1970-12-02 Willi Thielmann Gmbh Refrigerated cooling equipment for motor vehicles
CN1415861A (zh) * 2001-10-29 2003-05-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涡旋压缩机
JP2014119221A (ja) * 2012-12-18 2014-06-30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48290A (ja) * 1982-02-26 1983-09-03 Hitachi Ltd スクロ−ル圧縮機を用いた冷凍装置
JPS60162158A (ja) * 1984-02-01 1985-08-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冷凍サイクル
JPH0765574B2 (ja) 1989-05-09 1995-07-1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形圧縮機を用いた冷凍装置
JP3621778B2 (ja) 1996-05-09 2005-02-1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2001012809A (ja) * 1999-06-30 2001-01-19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凍装置
US7228710B2 (en) * 2005-05-31 2007-06-12 Scroll Technologies Indentation to optimize vapor injection through ports extending through scroll wrap
JP4814167B2 (ja) * 2007-07-25 2011-11-1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多段圧縮機
WO2013042368A1 (ja) 2011-09-21 2013-03-2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US10047987B2 (en) * 2013-02-05 2018-08-14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cooling system
DE112013007202T5 (de) 2013-07-02 2016-03-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Kältekreisvorrichtung
JP6320562B2 (ja) * 2014-11-20 2018-05-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14438A (en) * 1968-09-17 1970-12-02 Willi Thielmann Gmbh Refrigerated cooling equipment for motor vehicles
CN1415861A (zh) * 2001-10-29 2003-05-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涡旋压缩机
JP2014119221A (ja) * 2012-12-18 2014-06-30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82677A (zh) 2019-12-17
JP6727420B2 (ja) 2020-07-22
US11092362B2 (en) 2021-08-17
JPWO2018198164A1 (ja) 2019-12-12
WO2018198164A1 (ja) 2018-11-01
US20200284476A1 (en) 2020-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26892B1 (en) Refrigerant cycle apparatus
US8037702B2 (en) Multistage compressor
US9360011B2 (en) System including high-side and low-side compressors
US8959951B2 (en)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controlling opening degree of a second expansion mechanism based on air temperature at the evaporator or refergerant temperature at the outlet of a two stage compression element
CN110582677B (zh) 空调装置
EP2497955B1 (en) Heat pump device, two-stage compresso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heat pump device
JP2009127902A (ja) 冷凍装置及び圧縮機
US8312732B2 (en)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US8408018B2 (en)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JP2006258397A (ja) 冷凍装置
CN112752934B (zh) 多级压缩***
JP5965732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5176874B2 (ja) 冷凍装置
JP2013139897A (ja) 冷凍装置
JP2024045940A (ja) 熱源ユニット、熱源システム、および冷凍装置
JP4720593B2 (ja) 冷凍装置
JP2013139904A (ja) 冷凍装置
JP2011241790A (ja) 二段昇圧式圧縮機
JP2013139903A (ja) 冷凍装置
US20150153079A1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2013108713A (ja) 冷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