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02791A - 基于能源集线器的综合能源***稳态建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能源集线器的综合能源***稳态建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02791A
CN110502791A CN201910661817.6A CN201910661817A CN110502791A CN 110502791 A CN110502791 A CN 110502791A CN 201910661817 A CN201910661817 A CN 201910661817A CN 110502791 A CN110502791 A CN 1105027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node
power
cold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618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02791B (zh
Inventor
屈鲁
曾嵘
余占清
袁志昌
欧阳斌
彭清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66181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027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502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27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027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027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能源集线器的综合能源***稳态建模方法。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在于:1)本发明方法可用于分析跨区级、区域级与用户级的综合能源***,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2)它将多种能源的供需特性高度抽象为能源输入与输出的平衡考量,通过耦合矩阵中的元素对能源耦合特性进行描述,实现了物理与数学的统一;3)能源集线器体现能量等值的思想,可通过能源矩阵将能源耦合量转化为单一能源***的输出,进而实现耦合***的解耦,将复杂问题简单化;4)该模型既可对现有的综合能源***进行抽象建模,也可以作为能源网络中的能量自治单元或广义节点,为综合能源***规划分析做出理论指导。

Description

基于能源集线器的综合能源***稳态建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能源集线器的综合能源***稳态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综合能源***建模技术是研究其潮流状态和优化其规划运行的基础。综合能源***可涵盖电、气、热、冷等多种能源形式,涉及不同能源***的运行模式、控制设备和耦合环节,既包含易于控制的能源环节(如常规电厂、冷热电联供***、储能***等),也包含具有间歇性和难以控制的能源环节(如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既包含难以大容量存储的能源(如电能),也包含易于存储和中转的能源(如热能、燃气、氢能等);既包含元件级或设备级(如各类电气设备、燃气设备、热力设备等)的动态,也包含单元级能源***(如建筑综合供能***、微网供能***、冷热电联供***)的动态,由此决定综合能源***的模型将极其复杂。
综合能源***建模技术是研究其潮流状态和优化其规划运行的基础。在传统的电、热冷、天然气等各自的研究领域,电热等***的独立建模方法已经相对成熟。但是,目前综合能源***的统一建模方法尚缺失,使得综合能源***的仿真研究多处于起步及尝试阶段。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基于能源集线器的综合能源***稳态建模方法,所述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物理模型;
S2.建立子***模型;
S3.建立综合能源***模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步骤S1中,所述物理模型为冷-热-电耦合的综合能源***,冷-热-电耦合的综合能源***包括电力***、热力***、冷力***、冷-热-电耦合环节;
步骤S2中,所述子***模型包括:电力子***建模、热力子***建模、冷力子***建模、冷-热-电耦合的能源站建模。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所述冷-热-电耦合环节为能源站;
能源站的设备包括燃气内燃机、热泵、热水换热器、缸套水换热器、吸收式热泵、功冷并供设备、储热设备、光伏发电机组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电力子***建模包括:
若配电网有ne个节点,节点1为平衡节点,节点2到节点1+npv为PV节点,其余为PQ节点,反映节点功率与节点电压、相角之间关系的节点功率方程为:
Pi=Pgen,i-Pload,i (2-3)
Qi=Qgen,i-Qload,i (2-4)
式中:Pi为节点i的注入有功功率;Qi为节点的i注入无功功率;Pgen,i和Qgen,i分别为节点i上发电机发出的有功和无功功率;Pload,i和Qload,i分别为节点i上负荷的有功和无功功率;Vi和Vj分别为节点i和节点j的电压;Gij和Bij分别为节点i和节点j之间导纳的实部和虚部;θij为节点i和节点j之间的相角差;节点i和节点j为配电网中所有节点当中的任意节点,i,j=1,2,…,ne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热力子***建模包括水力模型、热力模型;
所述水力模型具体包括:
热力管网中水流的能量流连续性方程为:
式中:A是热力***的节点-管道关联矩阵;是管道的水流质量流率;是节点的注入水流质量流率;
水头损失是由于管道摩擦引起的单位长度的压力变化,在一个闭合回路内,水头损失的和为零,
式中,B是热力***的回路-管道关联矩阵;为水头损失(m),用式(2-7)表示:
式中,K是管道的阻抗系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热力模型包括:
热力***的求解部分主要涉及以下3种温度:供水温度Ts、出水温度To、回水温度Tr;所述供水温度Ts为从热网进入各热负荷节点时的温度;所述出水温度To为各热负荷节点出水温度;所述回水温度Tr为多个节点的出水混合到回水管道时的温度;
各节点热功率表示为:
式中φ为热负荷所消耗的热功率;Cp是水的比热;
考虑到管道热损失,在其传输中管道首末节点的水流温度的降落为:
式中Tstart和Tend分别是水流进入和离开管道时的温度;Ta为外界环境温度;λ是管道单位长度的热传导系数;L为管道长度;
在多个管道的交汇节点,其汇合后的温度按式(2-10)计算
式中Tout是出水管道温度;是出水管道质量流率;Tin为进水管道温度;是进水管道质量流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冷力子***建模公式热力子***的建模公式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冷-热-电耦合的能源站建模采用能源集线器进行建模;
能源耦合矩阵连的数学表达为:
令能源集线器输入和输出分别为P和L,耦合矩阵为C,则能源集线器为如下的矩阵形式:
L=CP (2-12)
其中,能源集线器的输入P为能源集线器与电网、热网和天然气网的能量交互值,输出L为能源集线器向各子***或负荷所供应的能量,耦合矩阵C则是由分配系数和各转换组件的转换效率构成的,表征输入P与输出L之间代数关系的矩阵。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冷-热-电耦合的能源站建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热电联产
热电联产在电力子***和热力子***中均被视为源,且其热电比恒定,用式(2-13)表示:
式中PCHP为热电联产输出的电功率;φCHP为输出的热功率;
2)热泵
热泵的工作效率表示为:
式中PHP为热泵消耗的电功率;φHP为热泵生产的热功率;
3)电锅炉
电锅炉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效率为:
式中PEB为电锅炉消耗的电功率;φEB为其转化得到的热功率;
4)吸收式制冷机
吸收式制冷机输入废热量φAC与输出制冷量OAC的关系为:
式中,cAC为实际运行时的制冷系数;cAC,0为额定制冷系数;βAC为制冷时的负荷率;a、b、c为制冷系数常数;
5)电制冷机
电制冷机消耗电能提供冷能的效率为:
式中PEC为电制冷机消耗的电功率;OEC为其转化得到的冷功率;
6)功冷并供
功冷并供的冷、功效率分别为:
式中φCP为功冷并供装置吸收的热功率;PCP为功冷并供装置输出的电功率;OCP为功冷并供装置输出的冷功率;
7)能源站建模
采用能源集线器理论,得到能源站的数学模型为:
式中,Pg为输入合成气的能量,cGE,E、cGE,H和cGE,G分别为燃气内燃机输出电功率、热功率和烟气的转换效率;cHE和cHE,W分别为热水换热器及缸套水换热器的转换效率;cHP和cAHP分别为热泵及吸收式热泵的转换效率;cCP,C和cCP,E分别为功冷并供设备输出冷功率和电功率的转换效率;cLHS为低温热源的转换效率;m为从热泵输出的热量进入储热罐的分配系数,1-m为从热泵输出的热量进入吸收式热泵及热水换热器的分配系数;α和1-α分别为储热罐输出热量进入吸收式热泵和功冷并供设备的分配系数;β和1-β分别为从热泵输出的热量进入低温热源和热水换热器的分配系数;
在以热定电/冷的运行模式下,得到能源站的热电比和热冷比分别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综合能源***模型的公式为:
式中:F、H、C、EH分别表示电力***、热力***、冷力***和能源集线器的代数方程;xe表示以电压、功率为代表的电力***变量;xh表示以热功率、温度为代表的热力***变量;xc表示以冷功率为代表的冷力***变量;xeh表示以分配系数为代表的能源集线器变量;
电力***、热力***、冷力***彼此之间的耦合通过耦合判断矩阵CO进行描述: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能源集线器概念对综合能源***进行建模,并提供了基于能源集线器的综合能源***稳态建模方法。能源集线器将能源供应与用能需求高度抽象并分类,体现了多种能源的协同传输理念。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在于:1)该模型与能量输入和输出有关,本发明方法可用于分析跨区级、区域级与用户级的综合能源***,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通用性和可扩展性;2)它将多种能源的供需特性高度抽象为能源输入与输出的平衡考量,通过耦合矩阵中的元素对能源耦合特性进行描述,实现了物理与数学的统一;3)能源集线器体现能量等值的思想,可通过能源矩阵将能源耦合量转化为单一能源***的输出,进而实现耦合***的解耦,将复杂问题简单化;4)该模型既可对现有的综合能源***进行抽象建模,也可以作为能源网络中的能量自治单元或广义节点,为综合能源***规划分析做出理论指导。
附图说明
图1为冷-热-电耦合的综合能源***架构图。其中,0、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代表电力子***的节点,1、2、3、4、5、6、7、8、9代表电力子***的节点或热力子***的节点,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代表热力子***的节点。
图2为冷-热-电耦合的能源站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综合能源***架构
本实施例以图1所示的冷-热-电耦合的综合能源***为例进行***稳态建模。该***采用33节点三相平衡电力***与修改的9节点热力***;冷力***没有常用的节点网络,此处考虑能源站直接向冷负荷供能,从而实现冷-热-电三种能源需求的联供。
其中,冷-热-电耦合环节为能源站,其能量转换与流动关系如图2所示。
图中冷-热-电耦合能源站的设备主要包括燃气内燃机、热泵、热水换热器、缸套水换热器、吸收式热泵、功冷并供设备,并且配以储热设备,为了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渗透率,***还可接入了光伏发电机组,并接入电网保证有充足的电能供电力负荷使用。
本冷-热-电耦合能源站以燃气内燃机为核心,通过消耗天然气,产出电能直接供给给部分电力负荷;燃气内燃机工作时产生的热蒸汽则通过缸套水换热器转化为热水供给热力负荷;同时,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烟气可以被吸收式热泵大部分接收,由吸收式热泵运行工作而转化为热能供给给用户。为提供冷能的供给,可由功冷并供设备吸收部分热能转化为冷能供给负荷使用。***中还加入了储热设备,保证***存在足够的功率容量裕度,以保证***的稳定性。另外,光伏发电机组的主动接入,既提高了***新能源的渗透率,又增加了***的环保性和经济效益。当电能负荷需求较大时,***可与电网交互,但为了降低***与电网信息通道以及物理通道的建设费用和协调成本,本***采用“并网不上网”原则,向电网购买电能,以弥补***的电能缺额,保证***稳定运行。
二、子***建模
2.1电力子***建模
电力***稳态模型可采用传统配电***模型。假设通过换相已有效解决配电网的三相不平衡问题,因此忽略三相不平衡对潮流计算影响。若配电网有ne个节点,节点1为平衡节点,节点2到节点1+npv为PV节点,其余为PQ节点。反映节点功率与节点电压、相角之间关系的节点功率方程为:
Pi=Pgen,i-Pload,i (2-3)
Qi=Qgen,i-Qload,i (2-4)
式中:Pi为节点i的注入有功功率;Qi为节点的i注入无功功率;Pgen,i和Qgen,i分别为节点i上发电机发出的有功和无功功率;Pload,i和Qload,i分别为节点i上负荷的有功和无功功率;Vi和Vj分别为节点i和节点j的电压;Gij和Bij分别为节点i和节点j之间导纳的实部和虚部;θij为节点i和节点j之间的相角差;节点i和节点j为配电网中所有节点当中的任意节点,i,j=1,2,…,ne
2.2热力子***建模
热力***通过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连接热源与用户,供热管道水头损失向量、质量流率以及每个供热节点的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往往是热力***能量流求解的关键变量,其求解模型可分为水力模型和热力模型两部分。
2.2.1水力模型
基尔霍夫定律在分析热力***的水力模型时也同样适用。基于图论思想对热力***管道特性进行描述,借鉴电力***基尔霍夫定律,对热力管网中水流的流动规律进行建模,其能量流连续性方程可以用式(2-5)来描述:
式中A是热力***的节点-管道关联矩阵;是管道的水流质量流率(kg/s);是节点的注入水流质量流率(kg/s)。
水头损失是由于管道摩擦引起的单位长度的压力变化。在一个闭合回路内,水头损失的和为零。
式中B是热力***的回路-管道关联矩阵;为水头损失(m),可以用式(2-7)表示:
式中,K是管道的阻抗系数。
2.2.2热力模型
热力***的求解部分主要涉及以下3种温度:供水温度Ts(从热网进入各热负荷节点时的温度)、出水温度To(各热负荷节点出水温度,为已知量)以及回水温度Tr(多个节点的出水混合到回水管道时的温度)。
各节点热功率可以表示为:
式中φ为热负荷所消耗的热功率(W);Cp是水的比热(J/(kg·K))。
考虑到管道热损失,在其传输中管道首末节点的水流温度的降落为:
式中Tstart和Tend分别是水流进入和离开管道时的温度(℃);Ta为外界环境温度(℃);λ是管道单位长度的热传导系数(W/(m·K));L为管道长度(m)。
在多个管道的交汇节点,其汇合后的温度可按式(2-10)计算
式中Tout是出水管道温度(℃);是出水管道质量流率(kg/s);Tin为进水管道温度(℃);是进水管道质量流率(kg/s)。
2.3冷力子***建模
冷力子***与热力子***的模型类似,亦可以由式(2-5)至式(2-10)描述。
2.4冷-热-电耦合的能源站建模
2.4.1建模方法
随着综合能源***中能源耦合程度的加深以及负荷需求的多样化,能源耦合环节建模面临以下问题:面对含多等级差异、多时空差异的复杂能源***,如何在保留不同能源主要特性并满足能量平衡的条件下,对综合能源***的能量转化、存储和分配进行分析。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能源集线器概念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能源集线器将能源供应与用能需求高度抽象并分类,体现了多种能源的协同传输理念。在能源集线器中,能源耦合矩阵连接能量输入与输出端,体现了能量耦合特性的数学表征,其数学表达如式(2-11)。
令能源集线器输入和输出分别为P和L,耦合矩阵为C,则能源集线器可写成如下的矩阵形式:
L=CP (2-12)
其中,能源集线器的输入P为能源集线器与电网、热网和天然气网的能量交互值,输出L为能源集线器向各子***或负荷所供应的能量,耦合矩阵C则是由分配系数和各转换组件的转换效率构成的,表征输入P与输出L之间代数关系的矩阵。
2.4.2耦合环节建模
1)热电联产
热电联产(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是利用热机或发电站同时产生电力和有用的热量。CHP是燃料的热力学有效使用。在单独的电力生产中,一些能量必须作为废热被丢弃,但是在热电联产中,这些热能中的一些被投入使用。CHP消耗天然气,同时生产电能和热能,因此CHP在电力子***和热力子***中均可以被视为源,且其热电比恒定,用式(2-13)表示:
式中PCHP为CHP输出的电功率(MW);φCHP为输出的热功率(MW)。
2)热泵
热泵(heat pump,HP)是一种充分利用低品位热能的高效节能装置。热量可以自发的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中去,但不能自发地沿相反方向进行。热泵的工作原理就是以逆循环方式迫使热量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的机械装置,它仅消耗少量的逆循环净功,就可以得到较大的供热量,可以有效地把难以应用的低品位热能利用起来达到节能目的。热泵的工作效率可以表示为:
式中PHP为热泵消耗的电功率(MW);φHP为热泵生产的热功率(MW)。
3)电锅炉
电锅炉(electric boiler,EB)是以电力为能源并将其转化成为热能,从而经过锅炉转换,向外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的锅炉设备。电锅炉的加热方式有电磁感应加热方式和电阻(电加热管)加热方式两种,电阻加热方式又分为不锈钢加热管电锅炉和陶瓷加热管电锅炉,电阻加热方式即采用电阻式管状电热元件加热。电锅炉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效率为:
式中PEB为电锅炉消耗的电功率(MW);φEB为其转化得到的热功率(MW)。
4)吸收式制冷机
吸收式制冷机(absorption chiller,AC)是依靠吸收器-发生器组的作用完成制冷循环的。它用二元溶液作为工质,其中低沸点组分用作制冷剂,即利用它的蒸发来制冷;高沸点组分用作吸收剂,即利用它对制冷剂蒸气的吸收作用来完成工作循环。吸收式制冷机主要由几个换热器组成。常用的吸收式制冷机有氨水吸收式制冷机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两种。
向吸收式制冷机组输入回收废热可以制冷,输入废热量φAC(MW)与输出制冷量OAC(MW)的关系为:
式中,cAC为实际运行时的制冷系数;cAC,0为额定制冷系数;βAC为制冷时的负荷率;a、b、c为制冷系数常数。
5)电制冷机
电制冷机(electric chiller,EC)是将电能转化成冷能的一种设备,主要依靠电动机驱动压缩机做功来实现能量的转换。电制冷机通过机械加压使氟利昂气体液化,利用液体氟利昂蒸发需要大量吸热的特性来完成热能的转移。从原理的角度来说,电制冷机比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效率要高很多,起到了节能减排的作用。电制冷机消耗电能提供冷能的效率为:
式中PEC为电制冷机消耗的电功率(MW);OEC为其转化得到的冷功率(MW)。
6)功冷并供
所谓吸收式功冷并供循环,是指同时输出功和冷的循环***。一般情况下,是在吸收式制冷或者吸收式动力循环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采用中低品位余热作为驱动热源。功冷并供循环的工质对,既用来输出功,又用来输出冷,此类工质对的热力学特性既要满足正循环的特性,又要满足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特性。功冷并供的冷、功效率分别为:
式中φCP为功冷并供装置吸收的热功率(MW);PCP为功冷并供装置输出的电功率(MW);OCP为功冷并供装置输出的冷功率(MW)。
2.4.3能源站建模
采用能源集线器理论,得到能源站的数学模型为:
式中,Pg为输入合成气的能量;cGE,E、cGE,H和cGE,G分别为燃气内燃机输出电功率、热功率和烟气的转换效率;cHE和cHE,W分别为热水换热器及缸套水换热器的转换效率;cHP和cAHP分别为热泵及吸收式热泵的转换效率;cCP,C和cCP,E分别为功冷并供设备输出冷功率和电功率的转换效率;cLHS为低温热源的转换效率;m为从热泵输出的热量进入储热罐的分配系数,1-m为从热泵输出的热量进入吸收式热泵及热水换热器的分配系数;α和1-α分别为储热罐输出热量进入吸收式热泵和功冷并供设备的分配系数;β和1-β分别为从热泵输出的热量进入低温热源和热水换热器的分配系数。
在以热定电/冷的运行模式下,得到能源站的热电比和热冷比分别为:
三、综合能源***建模
基于电力子***、热力子***、冷力子***以及冷-热-电耦合的能源站模型,建立综合能源***稳态混合潮流模型,如下式所述:
式中:F、H、C、EH分别表示电力***、热力***、冷力***和能源集线器的代数方程;xe表示以电压、功率为代表的电力***变量;xh表示以热功率、温度为代表的热力***变量;xc表示以冷功率为代表的冷力***变量;xeh表示以分配系数为代表的能源集线器变量。
上述***彼此之间的耦合可通过耦合判断矩阵CO进行描述:
同理,当CO矩阵每一个元素都不等于零时,上述3个能源***完全耦合,互相依赖于彼此的运行状态。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基于能源集线器的综合能源***稳态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物理模型;
S2.建立子***模型;
S3.建立综合能源***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能源集线器的综合能源***稳态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中,所述物理模型为冷-热-电耦合的综合能源***,冷-热-电耦合的综合能源***包括电力***、热力***、冷力***、冷-热-电耦合环节;
步骤S2中,所述子***模型包括:电力子***建模、热力子***建模、冷力子***建模、冷-热-电耦合的能源站建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能源集线器的综合能源***稳态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热-电耦合环节为能源站;
能源站的设备包括燃气内燃机、热泵、热水换热器、缸套水换热器、吸收式热泵、功冷并供设备、储热设备、光伏发电机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能源集线器的综合能源***稳态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子***建模包括:
若配电网有ne个节点,节点1为平衡节点,节点2到节点1+npv为PV节点,其余为PQ节点,反映节点功率与节点电压、相角之间关系的节点功率方程为:
Pi=Pgen,i-Pload,i (2-3)
Qi=Qgen,i-Qload,i (2-4)
式中:Pi为节点i的注入有功功率;Qi为节点的i注入无功功率;Pgen,i和Qgen,i分别为节点i上发电机发出的有功和无功功率;Pload,i和Qload,i分别为节点i上负荷的有功和无功功率;Vi和Vj分别为节点i和节点j的电压;Gij和Bij分别为节点i和节点j之间导纳的实部和虚部;θij为节点i和节点j之间的相角差;节点i和节点j为配电网中所有节点当中的任意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能源集线器的综合能源***稳态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热力子***建模包括水力模型、热力模型;
所述水力模型具体包括:
热力管网中水流的能量流连续性方程为:
式中:A是热力***的节点-管道关联矩阵;是管道的水流质量流率;是节点的注入水流质量流率;
水头损失是由于管道摩擦引起的单位长度的压力变化,在一个闭合回路内,水头损失的和为零,
式中,B是热力***的回路-管道关联矩阵;为水头损失(m),用式(2-7)表示:
式中,K是管道的阻抗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能源集线器的综合能源***稳态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力模型包括:
热力***的求解部分主要涉及以下3种温度:供水温度Ts、出水温度To、回水温度Tr;所述供水温度Ts为从热网进入各热负荷节点时的温度;所述出水温度To为各热负荷节点出水温度;所述回水温度Tr为多个节点的出水混合到回水管道时的温度;
各节点热功率表示为:
式中φ为热负荷所消耗的热功率;Cp是水的比热;
考虑到管道热损失,在其传输中管道首末节点的水流温度的降落为:
式中Tstart和Tend分别是水流进入和离开管道时的温度;Ta为外界环境温度;λ是管道单位长度的热传导系数;L为管道长度;
在多个管道的交汇节点,其汇合后的温度按式(2-10)计算
式中Tout是出水管道温度;是出水管道质量流率;Tin为进水管道温度;是进水管道质量流率。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能源集线器的综合能源***稳态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力子***建模公式热力子***的建模公式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能源集线器的综合能源***稳态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热-电耦合的能源站建模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热电联产
热电联产在电力子***和热力子***中均被视为源,且其热电比恒定,用式(2-13)表示:
式中PCHP为热电联产输出的电功率;φCHP为输出的热功率;
2)热泵
热泵的工作效率表示为:
式中PHP为热泵消耗的电功率;φHP为热泵生产的热功率;
3)电锅炉
电锅炉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效率为:
式中PEB为电锅炉消耗的电功率;φEB为其转化得到的热功率;
4)吸收式制冷机
吸收式制冷机输入废热量φAC与输出制冷量OAC的关系为:
式中,cAC为实际运行时的制冷系数;cAC,0为额定制冷系数;βAC为制冷时的负荷率;a、b、c为制冷系数常数;
5)电制冷机
电制冷机消耗电能提供冷能的效率为:
式中PEC为电制冷机消耗的电功率;OEC为其转化得到的冷功率;
6)功冷并供
功冷并供的冷、功效率分别为:
式中φCP为功冷并供装置吸收的热功率;PCP为功冷并供装置输出的电功率;OCP为功冷并供装置输出的冷功率;
7)能源站建模
采用能源集线器理论,得到能源站的数学模型为:
式中,Pg为输入合成气的能量,cGE,E、cGE,H和cGE,G分别为燃气内燃机输出电功率、热功率和烟气的转换效率;cHE和cHE,W分别为热水换热器及缸套水换热器的转换效率;cHP和cAHP分别为热泵及吸收式热泵的转换效率;cCP,C和cCP,E分别为功冷并供设备输出冷功率和电功率的转换效率;cLHS为低温热源的转换效率;m为从热泵输出的热量进入储热罐的分配系数,1-m为从热泵输出的热量进入吸收式热泵及热水换热器的分配系数;α和1-α分别为储热罐输出热量进入吸收式热泵和功冷并供设备的分配系数;β和1-β分别为从热泵输出的热量进入低温热源和热水换热器的分配系数;
在以热定电/冷的运行模式下,得到能源站的热电比和热冷比分别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能源集线器的综合能源***稳态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综合能源***模型的公式为:
式中:F、H、C、EH分别表示电力***、热力***、冷力***和能源集线器的代数方程;xe表示以电压、功率为代表的电力***变量;xh表示以热功率、温度为代表的热力***变量;xc表示以冷功率为代表的冷力***变量;xeh表示以分配系数为代表的能源集线器变量;
电力***、热力***、冷力***彼此之间的耦合通过耦合判断矩阵CO进行描述:
CN201910661817.6A 2019-07-22 2019-07-22 基于能源集线器的综合能源***稳态建模方法 Active CN1105027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1817.6A CN110502791B (zh) 2019-07-22 2019-07-22 基于能源集线器的综合能源***稳态建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1817.6A CN110502791B (zh) 2019-07-22 2019-07-22 基于能源集线器的综合能源***稳态建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2791A true CN110502791A (zh) 2019-11-26
CN110502791B CN110502791B (zh) 2021-05-11

Family

ID=68586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61817.6A Active CN110502791B (zh) 2019-07-22 2019-07-22 基于能源集线器的综合能源***稳态建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0279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1690A (zh) * 2020-04-17 2020-09-01 清华大学 一种用于综合能源网中热力管网运行参数的动态计算方法
CN111709638A (zh) * 2020-06-12 2020-09-25 山东大学 基于图论和等效电法的冷热电联供***构建方法及***
CN113537618A (zh) * 2021-07-29 2021-10-22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考虑居民用户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优化调度方法
CN115935711A (zh) * 2023-01-31 2023-04-07 西华大学 一种基于图论的多能互补主动配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87048A1 (en) * 2007-09-14 2010-05-19 Viktor V. Tsarev Autonomous power supply system
US20160061053A1 (en) * 2014-08-28 2016-03-03 Pratt & Whitney Canada Corp. Operation of aircraft engines during transient conditions
CN106786603A (zh) * 2017-02-22 2017-05-31 天津大学 一种区域综合能源***多目标最优混合潮流算法
CN107808218A (zh) * 2017-10-25 2018-03-16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基于热电比调节的城市能源互联网潮流计算方法
CN108053104A (zh) * 2017-12-06 2018-05-18 天津大学 区域电力-天然气-热力综合能源***能量流优化方法
CN108960503A (zh) * 2018-07-02 2018-12-07 河海大学 基于内点法的综合能源***多场景优化分析方法
CN109347107A (zh) * 2018-09-29 2019-02-15 河海大学 一种并网运行电热互联综合能源***潮流计算方法
CN109389248A (zh) * 2018-09-29 2019-02-26 东南大学 基于区域热网的综合能源***热电功率协调调度方法
CN109523076A (zh) * 2018-11-15 2019-03-26 河海大学 一种储能参与下的综合能源***日前稳态优化分析方法
CN109950908A (zh) * 2019-04-02 2019-06-2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能源***中基于能源集线器的多能流综合潮流解耦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87048A1 (en) * 2007-09-14 2010-05-19 Viktor V. Tsarev Autonomous power supply system
US20160061053A1 (en) * 2014-08-28 2016-03-03 Pratt & Whitney Canada Corp. Operation of aircraft engines during transient conditions
CN106786603A (zh) * 2017-02-22 2017-05-31 天津大学 一种区域综合能源***多目标最优混合潮流算法
CN107808218A (zh) * 2017-10-25 2018-03-16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基于热电比调节的城市能源互联网潮流计算方法
CN108053104A (zh) * 2017-12-06 2018-05-18 天津大学 区域电力-天然气-热力综合能源***能量流优化方法
CN108960503A (zh) * 2018-07-02 2018-12-07 河海大学 基于内点法的综合能源***多场景优化分析方法
CN109347107A (zh) * 2018-09-29 2019-02-15 河海大学 一种并网运行电热互联综合能源***潮流计算方法
CN109389248A (zh) * 2018-09-29 2019-02-26 东南大学 基于区域热网的综合能源***热电功率协调调度方法
CN109523076A (zh) * 2018-11-15 2019-03-26 河海大学 一种储能参与下的综合能源***日前稳态优化分析方法
CN109950908A (zh) * 2019-04-02 2019-06-2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能源***中基于能源集线器的多能流综合潮流解耦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GEIDL 等: "Energy hubs for the future", 《IEEE POWER AND ENERGY MAGAZINE》 *
余晓丹 等: "综合能源***与能源互联网简述", 《电工技术学报》 *
王伟亮 等: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典型区域综合能源***稳态分析研究综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1690A (zh) * 2020-04-17 2020-09-01 清华大学 一种用于综合能源网中热力管网运行参数的动态计算方法
CN111611690B (zh) * 2020-04-17 2021-06-22 清华大学 一种用于综合能源网中热力管网运行参数的动态计算方法
CN111709638A (zh) * 2020-06-12 2020-09-25 山东大学 基于图论和等效电法的冷热电联供***构建方法及***
CN111709638B (zh) * 2020-06-12 2023-08-29 山东大学 基于图论和等效电法的冷热电联供***构建方法及***
CN113537618A (zh) * 2021-07-29 2021-10-22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考虑居民用户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优化调度方法
CN115935711A (zh) * 2023-01-31 2023-04-07 西华大学 一种基于图论的多能互补主动配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15935711B (zh) * 2023-01-31 2023-10-20 西华大学 一种基于图论的多能互补主动配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02791B (zh)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60503B (zh) 基于内点法的综合能源***多场景优化分析方法
CN106447113B (zh) 一种基于运行优化模型的多区域综合能源***运行方法
Wang et al.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a gas turbine-based CCHP combined with solar and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system
Yang et al.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systems with supercritical CO2 recompression Brayton cycle
CN110502791A (zh) 基于能源集线器的综合能源***稳态建模方法
Moné et al. Economic feasibility of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and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with commercially available gas turbines
Huangfu et al.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novel micro-scale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MCCHP) system
WO2016127698A1 (zh) 适于主动配电网的蓄能型热电冷联供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103439941B (zh) 一种燃气内燃机冷热电三联供***优化运行方法
Deng et al. Exergy cost analysis of a micro-trigener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theory of thermoeconomics
Zhang et al. Waste heat recovery and water-saving modification for a water-cooled gas-steam combined cycle cogeneration system with absorption heat pump
CN106844895B (zh) 一种冷热电联供微网能量流的解耦计算方法
CN109347107A (zh) 一种并网运行电热互联综合能源***潮流计算方法
CN110503241A (zh) 冷-热-电综合能源***的多目标优化方法
Zhang et al.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a novel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system consisting of wind energy and transcritical compressed CO2 energy storage
CN109523076A (zh) 一种储能参与下的综合能源***日前稳态优化分析方法
Mo et al. Design method of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system coupled with cascaded latent heat thermal energy storage based on supply-demand energy-exergy matching
Zhang et al.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 study on solar-assisted absorption heat pump cogeneration system in the coal-fired power plant
Li et al. Performance comparison an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improved and traditional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systems integrated with solar collectors
Wang et al. Operation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CCHP systems with cascade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s by simulation and operation optimisation
Huangfu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dsorption chiller for Micro-scale BCHP system application
Hao et al. Dynamic Modeling and Flexibility Analysis of an Integrated Electrical and Thermal Energy System With the Heat Pump–Thermal Storage
CN113156835B (zh) 一种用于电-热综合能源***运行控制的建模仿真方法
CN201991610U (zh) 小型内燃机冷热电联供模块化集成***
Liu et al. A new power flow model for combined heat and electricity analysis in an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