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94703A - 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94703A
CN110494703A CN201880012640.0A CN201880012640A CN110494703A CN 110494703 A CN110494703 A CN 110494703A CN 201880012640 A CN201880012640 A CN 201880012640A CN 110494703 A CN110494703 A CN 1104947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compressor
heat exchanger
outdoor
cut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26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仓英二
冈本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anko Co Ltd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an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an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kan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94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947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3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to fire, excessive heat or smo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6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to leakag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9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ensuring correct operation, e.g. by trial operation or configuration chec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25B41/24Arrangement of shut-off valves for disconnecting a part of the refrigerant cycle, e.g. an outdoor par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06Dama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19Calculation of parame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13Expansion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5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 F25B2700/21152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at the discharge side of the compress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装置(1、101),其具有通过连接室外单元(2、102)和室内单元(3)而构成的制冷剂回路(10、110),在制冷剂回路(10、110)中封入有包含引起歧化反应的性质的氟化烃的制冷剂。制冷剂回路(10、110)具有制冷剂切断机构(24、41、43、46、47、48),该制冷剂切断机构在制冷剂回路(10、1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10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单元(2、102)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

Description

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封入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使用有HFC-32(二氟甲烷)或由HFC-32与HFC-125(五氟乙烷)的混合物构成的HFC-410A等,以防止臭氧层的破坏。但是,这些制冷剂存在GWP(全球变暖系数)大这样的问题。
与此相对,已知有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157764号)所示的含有HFO-1123(1,1,2-三氟乙烯)的制冷剂对臭氧层及全球变暖的影响较少。而且,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将这样的制冷剂封入制冷剂回路而构成空调装置的技术。
发明内容
但是,专利文献1所示的制冷剂具有在高压、高温条件下赋予某种能量时,引起歧化反应(自分解反应)的性质。而且,当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中引起歧化反应时,发生急剧的压力上升或急剧的温度上升。在此,在通过连接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而构成的空调装置中,在制冷剂回路中包含于室外单元的部分容易发生歧化反应,但当连锁地引起这种歧化反应时,歧化反应或压力上升从室外单元侧传播到室内单元侧,存在制冷剂在室内喷出的风险。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制冷剂回路中封入有包含引起歧化反应的性质的氟化烃的制冷剂的空调装置中,在制冷剂引起歧化反应的情况下,抑制制冷剂在室内喷出。
第一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具有通过连接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而构成的制冷剂回路,在制冷剂回路中封入有包含引起歧化反应的性质的氟化烃的制冷剂。而且,在此,制冷剂回路具有制冷剂切断机构,该制冷剂切断机构在制冷剂回路中包含于室外单元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单元侧输送到室内单元侧。
在此,由于具有如上所述的制冷剂切断机构,所以在制冷剂回路中包含于室外单元的部分中发生了歧化反应的情况下,可切断制冷剂从室外单元侧向室内单元侧的流动,抑制歧化反应或压力上升向室内单元传播。
由此,在此,即使在制冷剂引起了歧化反应的情况下,构成制冷剂回路中包含于室内单元的部分的设备或配管也不会损坏,从而能够抑制制冷剂在室内喷出。
第二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在第一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中,室外单元具有压缩机及室外热交换器,室内单元具有室内热交换器,制冷剂回路构成为能够使制冷剂以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压缩机的顺序循环。而且,在此,制冷剂切断机构具有切断将制冷剂从压缩机的吸入侧输送到室内单元侧的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和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的液体侧输送到室内单元侧的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
在此,因为制冷剂回路能够使制冷剂以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压缩机的顺序循环(制冷运转),所以在制冷剂回路中包含于室外单元的部分中发生了歧化反应的情况下,需要切断将制冷剂从压缩机的吸入侧输送到室内单元侧、及将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的液体侧输送到室内单元侧。
因此,在此,作为制冷剂切断机构,将如上所述的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及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设置于制冷剂回路中。
由此,在此,在制冷剂以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压缩机的顺序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时,在制冷剂回路中包含于室外单元的部分中发生了歧化反应的情况下,可由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及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切断制冷剂从室外单元侧向室内单元侧的流动。
第三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在第二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中,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是止回阀。
在此,如上所述,由于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是止回阀,所以不必进行电气控制就能够切断将制冷剂从压缩机的吸入侧输送到室内单元侧。
第四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在第一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中,室外单元具有压缩机及室外热交换器,室内单元具有室内热交换器,制冷剂回路构成为能够使制冷剂以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压缩机的顺序循环。而且,在此,制冷剂切断机构具有切断将制冷剂从压缩机的排出侧输送到室内单元侧的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和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的液体侧输送到室内单元侧的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
在此,因为制冷剂回路能够使制冷剂以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压缩机的顺序循环(制热运转),所以在制冷剂回路中包含于室外单元的部分中发生了歧化反应的情况下,需要切断将制冷剂从压缩机的排出侧输送到室内单元侧、及将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的液体侧输送到室内单元侧。
于是,在此,作为制冷剂切断机构,将如上所述的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及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设置于制冷剂回路中。
由此,在此,在制冷剂以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压缩机的顺序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时,在制冷剂回路中包含于室外单元的部分中发生了歧化反应的情况下,可由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及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切断制冷剂从室外单元侧向室内单元侧的流动。
第五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在第二或第四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中,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是电磁阀。
在此,如上所述,因为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是电磁阀,所以在制冷剂回路中包含于室外单元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可通过电气控制来关闭,以切断将制冷剂从压缩机的吸入侧或压缩机的排出侧输送到室内单元侧。
第六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是在第二~第五观点中的任一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中,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是对在室外热交换器与室内热交换器之间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减压的膨胀阀。
在此,如上所述,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是膨胀阀,因此,用于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时的减压,并且,在制冷剂回路中包含于室外单元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可通过电气控制来关闭,以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的液体侧输送到室内单元侧。
第七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在第一~第六观点中任一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中,制冷剂回路还具有制冷剂释放机构,该制冷剂释放机构在制冷剂回路中包含于室外单元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使制冷剂释放到制冷剂回路外。
在此,如上所述,不仅设置有制冷剂切断机构,还设置有制冷剂释放机构,因此,在发生了歧化反应的情况下,不仅可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单元侧输送到室内单元侧,还能够使制冷剂释放到制冷剂回路外。
由此,在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歧化反应或压力上升传播到室内单元。
第八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在第七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中,室外单元具有压缩机,制冷剂释放机构是设置于压缩机的排出侧的释放阀。
第九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在第七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中,室外单元具有压缩机,制冷剂释放机构是覆盖压缩机的端子部的端子盖。
第十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在第七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中,室外单元具有室外热交换器,制冷剂释放机构是覆盖室外热交换器的钎焊部的保护盖。
第十一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在第一~第十观点中任一观点所涉及的空调装置中,制冷剂包含HFO-1123。
HFO-1123是引起歧化反应的性质的氟化烃的一种,具有沸点等接近HFC-32或HFC-410A的性质。因此,包含HFO-1123的制冷剂可用作HFC-32或HFC-410A的替代制冷剂。
这样,在此,作为HFC-32或HFC-410A的替代制冷剂使用包含HFO-1123的制冷剂,并且,即使在制冷剂引起了歧化反应的情况下,制冷剂回路中包含于室内单元的部分也不会损坏,从而能够抑制制冷剂在室内喷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制冷剂引起歧化反应的压力及温度的关系的图;
图3是表示引起歧化反应的规定条件(阈压力)的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实施方式的具体的结构不限于下述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变更。
(1)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装置1的概略结构图。
<基本结构>
-整体-
空调装置1是能够通过进行蒸汽压缩式的冷冻循环,进行建筑物等的室内的制冷的装置。空调装置1主要具有:室外单元2、室内单元3、连接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3的液体制冷剂连通管4及气体制冷剂连通管5、以及控制室外单元2及室内单元3的构成设备的控制部19。而且,空调装置1的蒸汽压缩式的制冷剂回路10通过经由制冷剂连通管4、5连接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3而构成。
-室内单元-
室内单元3设置在室内,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室内单元3主要具有室内热交换器31和室内风扇32。
室内热交换器31是进行通过液体制冷剂连通管4及气体制冷剂连通管5与室外单元2进行交换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31的液体侧与液体制冷剂连通管4连接,室内热交换器31的气体侧与气体制冷剂连通管5连接。
室内风扇32是将室内空气输送到室内热交换器31的风扇。室内风扇32由室内风扇用马达32a驱动。
-室外单元-
室外单元2设置在室外,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室外单元2主要具有压缩机21、室外热交换器23、膨胀阀24以及室外风扇25。
压缩机21是用于压缩制冷剂的设备,例如,使用体积式的压缩要素(未图示)由压缩机用马达21a旋转驱动的压缩机。在压缩机21的吸入侧连接有吸入管11,在压缩机21的排出侧连接有排出管12。吸入管11与气体制冷剂连通管5连接。
室外热交换器23是进行通过液体制冷剂连通管4及气体制冷剂连通管5与室内单元3进行交换的制冷剂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与液体制冷剂管15连接,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与排出管12连接。液体制冷剂管15与液体制冷剂连通管4连接。
膨胀阀24是对制冷剂进行减压的电动阀,设置于液体制冷剂管15中。
室外风扇25是将室外空气输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的风扇。室外风扇25由室外风扇用马达25a驱动。
另外,在室外单元2中设置有各种传感器。具体而言,在室外单元2中设置有检测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的压力的排出制冷剂传感器42。
-制冷剂连通管-
制冷剂连通管4、5是在建筑物等的设置场所设置空调装置1时在现场施工的制冷剂管,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
-控制部-
控制部19通过将设置于室外单元2或室内单元3中的控制基板等(未图示)通信连接而构成。此外,在图1中,为了方便起见,图示在与室外单元2或室内单元3分离的位置。控制部19进行空调装置1(在此,为室外单元2或室内单元3)的构成设备21、24、25、31、32的控制,即,进行空调装置1整体的运行控制。
-封入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
在制冷剂回路10中封入有包含引起歧化反应的性质的氟化烃的制冷剂。作为这样的制冷剂,有对臭氧层及全球变暖的影响都很少、且具有容易被OH自由基分解的碳-碳双键的乙烯系的氟化烃(氢氟烯烃)。而且,在此,即使在氢氟烯烃(HFO)中,也采用包含HFO-1123的制冷剂,该HFO-1123具有沸点等接近HFC-32或HFC-410A的性质,并具有优异的性能。因此,包含HFO-1123的制冷剂可用作HFC-32或HFC-410A的替代制冷剂。
例如,作为包含HFO-1123的制冷剂,单独使用HFO-1123、或使用HFO-1123与其他制冷剂的混合物。而且,作为HFO-1123与其他制冷剂的混合物,有HFO-1123与HFC-32的混合物。在此,HFO-1123与HFC-32的组成(wt%)为40︰60。另外,有HFO-1123、HFC-32及HFO-1234yf(2,3,3,3-四氟丙烯)的混合物。在此,HFO-1123、HFC-32以及HFO-1234yf的组成(wt%)为40︰44︰16。
在这种包含HFO-1123的制冷剂中,作为提高性能的成分混合了HFC的一种即HFC-32,但优选碳原子数为5以下的HFC,以尽可能减少对臭氧层及全球变暖的影响。具体而言,除了HFC-32以外,还有二氟乙烷、三氟乙烷、四氟乙烷、HFC-125、五氟丙烷、六氟丙烷、七氟丙烷、五氟丁烷、七氟丁烷等。其中,作为对臭氧层及全球变暖的影响均少的制冷剂,有HFC-32、1,1-二氟乙烷(HFC-152a),1,1,2,2-四氟乙烷(HFC-134)、以及1,1,1,2-四氟乙烷(HFC-134a)。此外,在向HFO-1123中混合时,可以只混合这些HFC中的一种,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另外,作为与HFO-1123混合的制冷剂,也可以混合分子中的卤素的比例高并且抑制了燃烧性的氢氯氟烯烃(HCFO)。具体而言,有1-氯-2,3,3,3-四氟丙烯(HCFO-1224yd)、1-氯-2,2-二氟乙烯(HCFO-1122)、1,2-二氯氟乙烯(HCFO-1121)、1-氯-2-氟乙烯(HCFO-1131)、2-氯-3,3,3-三氟丙烯(HCFO-1233xf)及1-氯-3,3,3-三氟丙烯(HCFO-1233zd)。其中,作为具有优异的性能的制冷剂,有HCFO-1224yd,另外,作为临界温度高、耐久性及特性系数优异的制冷剂,有HCFO-1233zd。此外,在向HFO-1123混合时,可以只混合这些HCFO或HCFC中的一种,也可以混合两种以上。此外,作为与HFO-1123混合的制冷剂,还可以使用其他烃或CFO等。
另外,引起歧化反应的性质的氟化烃不限于HFO-1123,也可以是其他的HFO。例如,也可以使用3,3,3-三氟丙烯(HFO-1243zf)、1,3,3,3-四氟丙烯(HFO-1234ze)、2-氟丙烯(HFO-1261yf)、HFO-1234yf、1,1,2-三氟丙烯(HFO-1243yc)、1,2,3,3,3-五氟丙烯(HFO-1225ye)、反式-1,3,3,3-四氟丙烯(HFO-1234ze(E))、及顺式-1,3,3,3-四氟丙烯(HFO-1234ze(Z))中、具有引起歧化反应的性质的乙烯系的氟化烃。另外,作为具有引起歧化反应的性质的氟化烃,也可以使用具有碳-碳三键的乙炔系的氟化烃,即具有引起歧化反应的性质的物质,而不是具有碳-碳双键的乙烯系的氟化烃,。
<基本动作>
在空调装置1中,作为基本动作,进行制冷运转。此外,制冷运转由控制部19来进行。
在制冷运转时,在制冷剂回路10中,冷冻循环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21,压缩至变为冷冻循环的高压之后被排出。从压缩机21排出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输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输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与通过室外风扇25作为冷却源供给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散热,变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散热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被输送到膨胀阀24。输送到膨胀阀24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24减压至冷冻循环的低压,变为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膨胀阀24减压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液体制冷剂连通管4被输送到室内热交换器31。在室内热交换器31中,输送到室内热交换器31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与通过室内风扇32作为加热源供给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由此,室内空气被冷却,此后,供给到室内,由此进行室内的制冷。在室内热交换器31中蒸发掉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气体制冷剂连通管5再次被吸入压缩机21。
<对制冷剂的歧化反应的措施(用于切断制冷剂向室内的流动的结构)>
当在高压、高温的条件下赋予某种能量时,如上所述的含有引起歧化反应的性质的氟化烃的制冷剂存在引起歧化反应的风险。图2是表示制冷剂引起歧化反应的压力及温度的关系的图。图2的曲线表示制冷剂引起歧化反应的压力及温度的界限,表示在该曲线上及上侧的区域,制冷剂引起歧化反应,在比该曲线靠下侧的区域,制冷剂不会引起歧化反应。而且,在制冷剂回路10中,在制冷剂的压力或温度变为高压、高温,并达到图2的曲线上及引起上侧的歧化反应的区域时,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0中引起歧化反应,产生急剧的压力上升或急剧的温度上升。在此,在通过连接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3而构成的空调装置1中,在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具有压缩机21的室外单元2中的部分中容易引起歧化反应。而且,当连锁地引起这样的歧化反应时,歧化反应或压力上升从室外单元2侧传播到室内单元3侧,构成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内单元3的部分的设备或配管会被损坏,存在制冷剂在室内喷出的风险。
因此,在此,如下所作说明,设置有制冷剂切断机构,该制冷剂切断机构在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单元2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
-结构及动作-
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具有作为制冷剂切断机构的止回阀41及膨胀阀24。
止回阀41是切断将制冷剂从压缩机21的吸入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的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止回阀41是允许制冷剂从气体制冷剂连通管5向压缩机21的吸入侧的流动,但切断从压缩机21的吸入侧向气体制冷剂连通管5侧的流动的阀机构。在此,止回阀41设置于吸入管11中。
膨胀阀24是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的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如上所述,膨胀阀24是对制冷剂减压的电动阀。因此,膨胀阀24具有作为将室外热交换器23与室内热交换器31之间流通的制冷剂减压的膨胀机构的功能、及作为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的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的功能这两种功能。
而且,在此,在上述基本动作(在此,为制冷运转)时,在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满足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的情况下),作为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的止回阀41以切断从压缩机21的吸入侧向气体制冷剂连通管5侧的流动的方式工作,由此,切断将制冷剂从压缩机21的吸入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另外,作为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的膨胀阀24以从开放状态切换为完全关闭状态的方式工作,由此,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
在此,作为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的规定条件(制冷剂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可设为阈压力PH,该阈压力PH与容易达到最高压、高温状态的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引起歧化反应的压力的下限值相对应。例如,如图3所示,阈压力PH可设为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0的最高使用温度TX下引起歧化反应的压力的下限值(即,表示制冷剂引起歧化反应的压力及温度的界限的曲线上的值)。另外,在该压力值接近制冷剂回路10的最高使用压力PX的情况下,阈压力PH也可以是最高使用压力PX。此外,制冷剂回路10的最高使用温度TX及最高使用压力PX是根据制冷剂回路10(即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设备或配管)的设计强度上的观点规定的使用上限的压力及温度。
而且,直到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的压力(在此,为由排出制冷剂传感器42检测的制冷剂的压力)达到阈压力PH为止,制冷剂通过止回阀41从气体制冷剂连通管5向压缩机21的吸入侧流动,并且,通过开放状态的膨胀阀24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朝向液体制冷剂连通管4流动(参照图3的制冷剂切断机构不工作的区域)。即,直至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的压力达到阈压力PH之前,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未达到规定条件(不满足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因此,不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单元2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而是进行上述的基本动作。
但是,当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的压力达到阈压力PH时,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引起歧化反应,歧化反应或压力上升从压缩机21的排出侧朝向制冷剂回路10的其他部分传播。于是,在压缩机21的吸入侧,因为制冷剂的歧化反应或压力上升通过压缩机21传播,所以作为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的止回阀41以切断从压缩机21的吸入侧向气体制冷剂连通管5侧的流动的方式工作,从而切断将制冷剂从压缩机21的吸入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参照图3的制冷剂切断机构工作的区域)。另外,在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因为制冷剂的歧化反应或压力上升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3传播,所以作为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的膨胀阀24以从开放关状态切换为完全关闭状态的方式工作,从而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参照图3的制冷剂切断机构工作的区域)。在此,膨胀阀24的动作由控制部19进行。即,当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的压力达到阈压力PH时,控制部19将膨胀阀24控制为从开放状态变为完全关闭状态。另外,控制部19使压缩机21停止。即,当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的压力达到阈压力PH时,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满足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因此,制冷剂切断机构41、24以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单元2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的方式工作,停止上述的基本动作。
-特征-
在此,如上所述,在通过连接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3而构成的制冷剂回路10中封入了包含引起歧化反应的性质的氟化烃的制冷剂的空调装置1中,设置有制冷剂切断机构41、24,该制冷剂切断机构41、24在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满足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的情况下),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单元2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特别是,在此,因为制冷剂回路10能够以压缩机21、室外热交换器23、室内热交换器31、压缩机21的顺序循环制冷剂(制冷运转),所以在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中的部分中发生了歧化反应的情况下,需要切断将制冷剂从压缩机21的吸入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以及将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因此,在此,作为制冷剂切断机构,在制冷剂回路10上设置如上所述的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41和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24。
因此,在此,在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中发生了歧化反应的情况下,能够切断制冷剂从室外单元2侧向室内单元3侧的流动,抑制歧化反应或压力上升向室内单元3传播。
由此,在此,即使在制冷剂引起了歧化反应的情况下,制冷剂回路10中构成包含于室内单元3的部分的设备或配管也不会损坏,从而能够抑制制冷剂在室内喷出。特别是,在此,在制冷剂以压缩机21、室外热交换器23、室内热交换器31、压缩机21的顺序在制冷剂回路10中循环时,在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中发生了歧化反应的情况下,可通过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41及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24切断制冷剂从室外单元2侧向室内单元3侧的流动。
此外,还考虑到将制冷剂切断机构设置于制冷剂连通管4、5而不设置于室外单元2,但因为制冷剂连通管4、5的一部分被配置在建筑物内,所以当考虑到制冷剂连通管4、5损坏而存在制冷剂在室内喷出的风险时,在制冷剂连通管4、5中设置制冷剂切断机构是不理想的,优选将其设置于室外单元2中。
另外,在此,如上所述,因为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是止回阀41,所以不必进行电的控制就能够切断将制冷剂从压缩机21的吸入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
另外,在此,如上所述,由于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是膨胀阀24,所以在用于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0中循环时的减压,并且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满足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的情况下),可通过电气控制来关闭,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
另外,作为含有引起歧化反应的性质的氟化烃的制冷剂,如果使用含有HFO-1123的制冷剂,则能够作为HFC-32或HFC-410A的替代制冷剂,并且即使在制冷剂引起歧化反应的情况下,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内单元3的部分也不会损坏,从而能够抑制制冷剂在室内喷出。
<变形例1>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采用了止回阀41,但不限于此,如图4所示,也可以采用电磁阀43作为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
电磁阀43是由控制部19电气控制开闭状态的阀机构。在此,电磁阀43设置于吸入管11中。
而且,电磁阀43在上述的基本动作时被控制为开放状态,在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例如,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的压力达到了阈压力PH的情况下)被控制为关闭状态。
由此,在此,在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满足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的情况下,作为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的电磁阀43以切断从压缩机21的吸入侧向气体制冷剂连通管5侧的流动的方式工作,从而切断将制冷剂从压缩机21的吸入侧输送到室内单元2侧。
在该结构中,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满足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制冷剂切断机构43、24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单元2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抑制歧化反应或压力上升向室内单元3传播。
<变形例2>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变形例1中,采取了制冷剂切断机构对制冷剂的歧化反应的措施,除此之外,优选采取对制冷剂的歧化反应的另一措施。
因此,在此,如图5所示,还设置有作为制冷剂释放机构的释放阀45,该释放阀45在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例如,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的压力达到了阈压力PH的情况下),使制冷剂释放到制冷剂回路10外。
释放阀45经由排出分支管44分支连接于压缩机21的排出侧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之间(在此,为排出管12),在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引起歧化反应的情况下),使制冷剂从压缩机21的排出侧释放到制冷剂回路10外。在此,释放阀45是当一次侧(在此,为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进行工作的阀机构,例如,采用诸如弹簧式的释放阀或破裂板等机械式的阀机构。而且,在此,释放阀45的规定压力设定为阈压力PH,该阈压力PH作为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的规定条件(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
而且,释放阀45在上述基本动作时不工作,而是在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满足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的情况下)工作,使制冷剂释放到制冷剂回路10外。
由此,在此,在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满足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的情况下),不仅通过制冷剂切断机构41、43、24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单元2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而且还能够通过制冷剂释放机构45使制冷剂释放到制冷剂回路10外,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歧化反应或压力上升向室内单元3传播。
另外,在作为制冷剂释放机构45设置如上所述的机械式阀机构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在制冷剂释放机构45中设置限制开关等,在制冷剂释放机构45工作时事先向控制部19发出动作信号,控制部19根据制冷剂释放机构45的动作信号使制冷剂切断机构43、24工作,以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单元2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
另外,作为制冷剂释放机构45,也可以不采用机械式阀机构,而采用由诸如电磁阀的控制部19电气控制的阀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与制冷剂切断机构43、24同样,在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的压力达到阈压力PH的情况下,能够以使制冷剂释放机构45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开放状态的方式使控制部19工作。
另外,作为制冷剂释放机构45,也可以采用与设置于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释放阀不同的结构。例如,如图6所示,也可以将覆盖压缩机21的端子部的端子盖设为金属制,并设置在压缩机21中。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压缩机21的端子部使制冷剂释放到制冷剂回路10外。另外,如图6所示,也可以将覆盖室外热交换器23的钎焊部的保护盖设置于室外热交换器23上。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3的钎焊部使制冷剂释放到制冷剂回路10外。此外,这些制冷剂释放机构45可以采用任意一个,也可以并用多个。
<变形例3>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变形例1、2中,作为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使用了将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与室内热交换器31之间流动的制冷剂减压的膨胀阀24,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制冷剂回路10中从压缩机21的排出侧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3及膨胀阀24到液体制冷剂连通管4之间另外设置电磁阀等可开闭的阀机构作为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9在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满足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的情况下),将另外设置的阀机构从开放状态控制为关闭状态,由此可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
(2)第二实施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以作为基本动作进行制冷运转的制冷专用空调装置1为例,说明了应用了本发明的例子,但可应用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应用于如图7所示的作为基本动作能够进行制冷运转及制热运转的冷热切换的空调装置101。
<基本结构>
-整体-
空调装置101是能够通过进行蒸汽压缩式的冷冻循环而进行建筑物等的室内的制冷或制热的装置。空调装置101主要具有室外单元102、室内单元3、连接室外单元102和室内单元3的液体制冷剂连通管4及气体制冷剂连通管5、以及控制室外单元102及室内单元3的构成设备的控制部119。而且,空调装置1的蒸汽压缩式的制冷剂回路110通过经由制冷剂连通管4、5连接室外单元102和室内单元3而构成。
-室内单元
室内单元3设置于室内,构成制冷剂回路110的一部分。另外,室内单元3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室内单元3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室外单元-
室外单元102设置于室外,构成制冷剂回路110的一部分。室外单元102主要具有压缩机21、四通切换阀22、室外热交换器23、膨胀阀24以及室外风扇25。
压缩机21是用于压缩制冷剂的设备,例如,使用电容式压缩要素(未图示)由压缩机用马达21a旋转驱动的压缩机。在压缩机21的吸入侧连接有吸入管11,在压缩机21的排出侧连接有排出管12。吸入管11与四通切换阀22连接。
室外热交换器23是进行通过液体制冷剂连通管4及气体制冷剂连通管5与室内单元3进行交换的制冷剂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与液体制冷剂管15连接,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与第一气体制冷剂管13连接。液体制冷剂管15与液体制冷剂连通管4连接。第一气体制冷剂管13与四通切换阀22连接。
膨胀阀24是将制冷剂减压的电动阀,设置于液体制冷剂管15中。
四通切换阀22是切换制冷剂回路110中的制冷剂的循环方向的阀机构。四通切换阀22在使制冷剂以压缩机21、室外热交换器23、膨胀阀24、室内热交换器31、压缩机21的顺序循环的情况下(以下,称为“散热状态”),将压缩机21的排出侧(在此,为排出管12)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在此,为第一气体制冷剂管13)连接,并且,将压缩机21的吸入侧(在此,为吸入管11)与气体制冷剂连通管5侧(在此,为第二气体制冷剂管14)连接(参照图7的四通切换阀22的实线)。在此,第二气体制冷剂管14与四通切换阀22及气体制冷剂连通管5连接。另外,四通切换阀22在使制冷剂以压缩机21、室内热交换器31、膨胀阀24、室外热交换器23、压缩机21的顺序循环的情况下(以下,称为“蒸发状态”),将压缩机21的排出侧(在此,为排出管12)与气体制冷剂连通管5侧(在此,为第二连接气体制冷剂管14)连接,并且,将压缩机21的吸入侧(在此,为吸入管11)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在此,为第一气体制冷剂管13)连接(参照图7的四通切换阀22的虚线)。
室外风扇25是将室外空气输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的风扇。室外风扇25由室外风扇用马达25a驱动。
另外,在室外单元102中设置有各种传感器。具体而言,在室外单元102中设置有检测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的压力的排出制冷剂传感器42。
-制冷剂连通管-
制冷剂连通管4、5是在建筑物等的设置场所设置空调装置101时在现场施工的制冷剂管,构成制冷剂回路110的一部分。
-控制部-
通过将设置于室外单元102或室内单元3的控制基板等(未图示)通信连接,构成控制部119。此外,在图7中,为了方便起见,图示在与室外单元102或室内单元3分离的位置。控制部119进行空调装置101(在此,为室外单元102或室内单元3)的构成设备21、22、24、25、31、32的控制、即空调装置1整体的运行控制。
-封入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
在制冷剂回路110中封入有包含引起歧化反应的性质的氟化烃的制冷剂。此外,封入制冷剂回路110中的制冷剂与第一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制冷剂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基本动作>
在空调装置101中,作为基本动作,进行制冷运转及制热运转。此外,由控制部119进行制冷运转及制热运转。
-制冷运转-
制冷运转时,四通切换阀22被切换为散热状态(图7的实线所示的状态)。在制冷剂回路110中,冷冻循环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21,且在被压缩至冷冻循环的高压后排出。从压缩机21排出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四通切换阀22,被输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被输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与通过室外风扇25作为冷却源供给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并散热,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散热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被输送到膨胀阀24。输送到膨胀阀24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24被减压至冷冻循环的低压,变成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膨胀阀24被减压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液体制冷剂连通管4被输送到室内热交换器31。在室内热交换器31中,被输送到室内热交换器31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与通过室内风扇32作为加热源供给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由此,室内空气被冷却,此后,被供给到室内,由此进行室内的制冷。在室内热交换器31中蒸发的低压气体制冷剂通过气体制冷剂连通管5及四通切换阀22,再次被吸入压缩机21。
-制热运转-
制热运转时,四通切换阀22被切换为蒸发状态(图7的虚线所示的状态)。在制冷剂回路110中,冷冻循环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21,被压缩至冷冻循环的高压后排出。被从压缩机21排出的高压气体制冷剂通过四通切换阀22及气体制冷剂连通管5输送到室内热交换器31。在室内热交换器31中,输送到室内热交换器31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与通过室内风扇32作为冷却源供给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后散热,变成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由此,室内空气被加热,此后,被供给到室内,由此进行室内的制热。通过室内热交换器31散热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液体制冷剂连通管4,被输送到膨胀阀24。被输送到膨胀阀24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24被减压至冷冻循环的低压,变成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膨胀阀24被减压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被输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被输送到室外热交换器23的低压的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与通过室外风扇25作为加热源供给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变成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蒸发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四通切换阀22,再次被吸入压缩机21。
<针对制冷剂的歧化反应的措施(用于切断制冷剂向室内的流动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1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空调装置1同样,在制冷剂回路110中包含于具有压缩机21的室外单元102中的部分中也容易引起歧化反应。而且,如果连锁地引起这样的歧化反应,歧化反应或压力上升则从室外单元102侧向室内单元3侧传播,构成制冷剂回路110中包含于室内单元3的部分的设备或配管会损坏,存在制冷剂在室内喷出的风险。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以下所作说明,设置有制冷剂切断机构,该制冷剂切断机构在制冷剂回路1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10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单元102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
-结构及动作-
制冷剂回路110中的包含于室外单元102的部分具有作为制冷剂切断机构的电磁阀46及膨胀阀24。
电磁阀46是在作为上述基本动作的制冷运转时,切断将制冷剂从压缩机21的吸入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的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另外,电磁阀46也是在作为上述基本动作的制热运转时,切断将制冷剂从压缩机21的排出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的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电磁阀46是通过控制部119电气控制开闭状态的阀机构。在此,电磁阀46设置于连接四通切换阀22与气体制冷剂连通管5之间的第二气体制冷剂管14中。
膨胀阀24是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的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膨胀阀24是如上所述对制冷剂减压的电动阀。因此,膨胀阀24具有作为将流经室外热交换器23和室内热交换器31之间的制冷剂减压的膨胀机构的功能、及作为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的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的功能。
而且,在此,在作为上述的基本动作的制冷运转时,在制冷剂回路1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10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满足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的情况下),作为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的电磁阀46以切断从压缩机21的吸入侧向气体制冷剂连通管5侧的流动的方式工作,由此切断将制冷剂从压缩机21的吸入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另外,作为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的膨胀阀24以从开放状态切换为全关闭状态的方式工作,由此,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另外,在作为上述基本动作的制热运转时,在制冷剂回路1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10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满足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的情况下),作为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的电磁阀46以切断从压缩机21的排出侧向气体制冷剂连通管5侧的流动的方式工作,由此,切断将制冷剂从压缩机21的排出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另外,作为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的膨胀阀24以从开放状态切换为全关闭状态的方式工作,由此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
在此,作为制冷剂回路1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的规定条件(制冷剂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可设为与容易达到最高压、高温状态的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引起歧化反应的压力的下限值对应的阈压力PH。由于阈压力PH与第一实施例及其变形例的阈压力PH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而且,在作为上述的基本动作的制冷运转时,直到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的压力(在此,为由排出制冷剂传感器42检测的制冷剂的压力)达到阈压力PH为止,制冷剂通过电磁阀46从气体制冷剂连通管5朝向压缩机21的吸入侧流动,并且,通过开放状态的膨胀阀24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朝向液体制冷剂连通管4流动。即,直到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的压力达到阈压力PH为止,制冷剂回路1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10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没有达到规定条件(不满足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因此,不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单元102侧输送到内单元3侧,而是进行上述制冷运转。
但是,当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的压力达到阈压力PH时,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引起歧化反应,歧化反应或压力上升从压缩机21的排出侧朝向制冷剂回路110的其他部分传播。于是,在压缩机21的吸入侧,制冷剂的歧化反应或压力上升通过压缩机21传播,因此,作为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的电磁阀46以切断从压缩机21的吸入侧向气体制冷剂连通管5侧的流动的方式工作,从而切断将制冷剂从压缩机21的吸入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另外,在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制冷剂的歧化反应或压力上升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3传播,因此,作为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的膨胀阀24以从开放状态切换为全关闭状态的方式工作,从而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在此,电磁阀46及膨胀阀24的动作由控制部119执行。即,当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的压力达到阈压力PH时,控制部119将电磁阀46及膨胀阀24控制为从开放状态变为完全关闭状态。另外,控制部119使压缩机21停止。即,当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的压力达到阈压力PH时,制冷剂回路1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10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满足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因此,制冷剂切断机构46、24以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单元102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的方式工作,停止上述制冷运转。
另外,在作为上述基本动作的制热运转时,直到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的压力(在此,为由排出制冷剂传感器42检测的制冷剂的压力)达到阈压力PH为止,制冷剂通过电磁阀46从压缩机21的排出侧朝向气体制冷剂连通管5流动,并且,通过开放状态的膨胀阀24从液体制冷剂连通管4朝向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流动。即,直到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的压力达到阈压力PH为止,制冷剂回路1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10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没有达到规定条件(不满足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因此,不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单元102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而是进行上述制热运转。
但是,当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的压力达到阈压力PH时,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引起歧化反应,歧化反应或压力上升从压缩机21的排出侧朝向制冷剂回路110的其他部分传播。于是,在压缩机21的排出侧,作为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的电磁阀46以切断从压缩机21的排出侧向气体制冷剂连通管5侧的流动的方式工作,从而切断将制冷剂从压缩机21的排出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另外,在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由于制冷剂的歧化反应或压力上升通过压缩机21及室外热交换器23传播,所以作为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的膨胀阀24以从开放状态切换为完全关闭状态的方式工作,从而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在此,电磁阀46及膨胀阀24的动作也由控制部119进行,另外,控制部119使压缩机21停止。即,当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的压力达到阈压力PH时,制冷剂回路1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10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满足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因此,制冷剂切断机构46、24以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单元102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的方式工作,停止上述的制热运转。
-特征-
在此,如上所述,在通过连接室外单元102和室内单元3而构成的制冷剂回路110中封入了包含引起歧化反应的性质的氟化烃的制冷剂的空调装置101中,设置有制冷剂切断机构46、24,该制冷剂切断机构46、24在制冷剂回路1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10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满足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的情况下),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单元102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特别是,在此,因为制冷剂回路110能够使制冷剂以压缩机21、室外热交换器23、室内热交换器31、压缩机21的顺序循环(制冷运转),所以在制冷剂回路1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102的部分中发生了歧化反应的情况下,需要切断将制冷剂从压缩机21的吸入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及将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另外,因为制冷剂回路110能够使制冷剂以压缩机21、室内热交换器31、室外热交换器23、压缩机21的顺序循环(制热运转),所以在制冷剂回路1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102的部分中发生了歧化反应的情况下,需要切断将制冷剂从缩机21的排出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及将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因此,在此,作为制冷剂切断机构,在制冷剂回路110中设置如上所述的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46及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24。
因此,在此,在制冷剂回路1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102的部分中发生了歧化反应的情况下,能够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单元102侧向室内单元3侧的流动,抑制歧化反应或压力上升向室内单元3传播。
由此,在此,即使在制冷剂引起了歧化反应的情况下,制冷剂回路110中构成包含于室内单元3的部分的设备或配管也不会损坏,从而能够抑制制冷剂在室内喷出。特别是,在此,在使制冷剂以压缩机21、室外热交换器23、室内热交换器31、压缩机21的顺序在制冷剂回路110中循环时,在制冷剂回路1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中发生了歧化反应的情况下,可通过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46及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24切断制冷剂从室外单元102侧向室内单元3侧的流动。另外,在此,在使制冷剂以压缩机21、室内热交换器31、室外热交换器23、压缩机21的顺序在制冷剂回路110中循环时,在制冷剂回路1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中发生了歧化反应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46及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24切断制冷剂从室外单元102侧向室内单元3侧的流动。
此外,虽然也考虑将制冷剂切断机构设置于制冷剂连通管4、5中而不是设置于室外单元102中,但因为制冷剂连通管4、5的一部分配置在建筑物内,所以当考虑到制冷剂连通管4、5损坏而存在制冷剂在室内喷出的风险时,将制冷剂切断机构设置在制冷剂连通管4、5中是不理想的,优选将其设置于室外单元102中。
另外,在此,如上所述,由于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是电磁阀46,所以在制冷剂回路1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10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满足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电气控制来关闭,从而能够切断将制冷剂从压缩机21的吸入侧或压缩机21的排出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
另外,在此,如上所述,由于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是膨胀阀24,所以被用于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110中循环时的减压,并且在制冷剂回路1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10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满足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电气控制来关闭,从而能够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
另外,作为包含引起歧化反应的性质的氟化烃的制冷剂,只要使用含有HFO-1123的制冷剂,就能够设为HFC-32或HFC-410A的替代制冷剂,并且,即使在制冷剂引起了歧化反应的情况下,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内单元3的部分也不会损坏,从而能够抑制制冷剂在室内喷出。
<变形例1>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如图8所示,也可以将止回阀47设置在吸入管11中。在此,止回阀47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容许制冷剂从第二气体制冷剂管14向压缩机21的吸入侧的流动、但切断从压缩机21的吸入侧向第二气体制冷剂管14侧的流动的阀机构发挥作用,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容许制冷剂从第一气体制冷剂管13向压缩机21的吸入侧的流动、但切断从压缩机21的吸入侧向第一气体制冷剂管13侧的流动的阀机构发挥作用。
在追加了这样的止回阀47的结构中,在制冷运转时,在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满足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的情况下),止回阀47作为通过切断从压缩机21的吸入侧向第二气体制冷剂管14侧的流动,切断将制冷剂从压缩机21的吸入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的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发挥作用。因此,也可以不使电磁阀46作为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起作用(即,也可以不使电磁阀46从开放状态切换为完全关闭状态)。或者,通过使电磁阀46及止回阀47两者都作为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起作用,也能够可靠地切断将制冷剂从压缩机21的吸入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
另外,在制热运转时,在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满足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的情况下),止回阀47作为通过切断从压缩机21的吸入侧向第一气体制冷剂管13侧的流动,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的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发挥作用。因此,也可以不使膨胀阀24作为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起作用(即,也可以不使膨胀阀24从开放状态切换为完全关闭状态)。或者,通过使膨胀阀24及止回阀47两者都作为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起作用,能够可靠地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
<变形例2>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结构中,如图9所示,也可以采用电磁阀48来代替止回阀47,电磁阀48由通过控制部119电气控制开闭状态的阀机构构成。
在这种情况下,在制冷运转时,在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满足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的情况下),将电磁阀48从开放状态切换为完全关闭状态,由此,与变形例1同样,能够作为切断将制冷剂从压缩机21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的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发挥作用。另外,在制热运转时,在制冷剂回路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满足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的情况下),将电磁阀48从开放状态切换为完全关闭状态,由此,与变形例1同样,能够作为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的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发挥作用。
<变形例3>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及变形例1、2中,采取了制冷剂切断机构对制冷剂的歧化反应的措施,但除此之外,优选还采取对制冷剂的歧化反应的另一措施。
因此,在此,如图10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同样,还设有作为制冷剂释放机构的释放阀45,该释放阀45在制冷剂回路1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10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满足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的情况下),使制冷剂释放导制冷剂回路110外。此外,由于制冷剂释放机构45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相同的结构,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由此,在此,在制冷剂回路1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10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满足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的情况下),不仅通过制冷剂切断机构46、47、48、24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单元102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而且还能够通过制冷剂释放机构45使制冷剂释放到制冷剂回路110外,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歧化反应或压力上升向室内单元3传播。
另外,在作为制冷剂释放机构45设有如上所述的机械式的阀机构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在制冷剂释放机构45中设置限制开关等,在制冷剂释放机构45工作时事先向控制部119发出动作信号,控制部119根据制冷剂释放机构45的动作信号使制冷剂切断机构46、48、24工作,以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单元102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
另外,作为制冷剂释放机构45,也可以采用由诸如电磁阀的控制部119电气控制的阀机构,而不采用机械式的阀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与制冷剂切断机构46、48、24同样,在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制冷剂的压力达到阈压力PH的情况下,控制部119能够使制冷剂释放机构45以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开放状态的方式工作。
另外,作为制冷剂释放机构45,也可以采用与设置于压缩机21的排出侧的释放阀不同的结构。例如,如图11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同样,也可以将覆盖压缩机21的端子部的端子盖设为金属制并设置在压缩机21中,或者在室外热交换器23中设置覆盖室外热交换器23的钎焊部的保护盖。
<变形例4>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及变形例1、2中,作为制冷运转时的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使用了将在室外热交换器23和室内热交换器31之间流动的制冷剂减压的膨胀阀24,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制冷剂回路110中从压缩机21的排出侧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3及膨胀阀24到液体制冷剂连通管4之间另行设置电磁阀等可开闭的阀机构来作为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在制冷剂回路110中包含于室外单元2的部分中的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满足引起歧化反应的条件的情况下),控制部119通过将另行设置的阀机构从开放状态控制为关闭状态,能够切断将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输送到室内单元3侧。
(3)其他实施方式
另外,在上述第一、二实施方式及这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以在室外单元2、102上连接了一台室内单元3的结构为例,说明了应用了本发明的例子,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在室外单元2、102上连接了多台室内单元3的结构。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在制冷剂回路中封入了包含引起歧化反应的性质的氟化烃的制冷剂的空调装置。
符号说明
1、101 空调装置
2、102 室外单元
3 室内单元
10、110 制冷剂回路
19、119 控制部
21 压缩机
23 室外热交换器
24 膨胀阀(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
31 室内热交换器
41 止回阀(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
43 电磁阀(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
45 释放阀45(制冷剂释放机构)
46 电磁阀(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
47 止回阀(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
48 电磁阀(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157764号

Claims (11)

1.一种空调装置(1、101),其具有通过连接室外单元(2、102)和室内单元(3)而构成的制冷剂回路(10、110),在所述制冷剂回路中封入有包含引起歧化反应的性质的氟化烃的制冷剂,其中,
所述制冷剂回路具有制冷剂切断机构(24、41、43、46、47、48),所述制冷剂切断机构在所述制冷剂回路中包含于所述室外单元的部分中的所述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切断将所述制冷剂从所述室外单元侧输送到所述室内单元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1、101),其中,
所述室外单元(2、102)具有压缩机(21)及室外热交换器(23),
所述室内单元具有室内热交换器(31),
所述制冷剂回路构成为能够使制冷剂以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外热交换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所述压缩机的顺序循环,
所述制冷剂切断机构具有切断将所述制冷剂从所述压缩机的吸入侧输送到所述室内单元侧的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41、43、46、47、48)和切断将所述制冷剂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液体侧输送到所述室内单元侧的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是止回阀(41、4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101),其中,
所述室外单元(102)具有压缩机(21)及室外热交换器(23),
所述室内单元具有室内热交换器(31),
所述制冷剂回路构成为能够使制冷剂以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内热交换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所述压缩机的顺序循环,
所述制冷剂切断机构具有切断将所述制冷剂从所述压缩机的排出侧输送到所述室内单元侧的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46)和切断将所述制冷剂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液体侧输送到所述室内单元侧的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24、47、48)。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气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是电磁阀(43、46、48)。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液体侧制冷剂切断机构是对在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之间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减压的膨胀阀(24)。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制冷剂回路还具有制冷剂释放机构(45),所述制冷剂释放机构在所述制冷剂回路中包含于所述室外单元的部分中的所述制冷剂达到规定条件的情况下,使所述制冷剂释放到所述制冷剂回路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室外单元具有压缩机,
所述制冷剂释放机构是设置于所述压缩机的排出侧的释放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室外单元具有压缩机,
所述制冷剂释放机构是覆盖所述压缩机的端子部的端子盖。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室外单元具有室外热交换器,
所述制冷剂释放机构是覆盖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钎焊部的保护盖。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装置,其中,
所述制冷剂包含HFO-1123。
CN201880012640.0A 2017-03-31 2018-03-23 空调装置 Pending CN1104947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70184 2017-03-31
JP2017070184 2017-03-31
PCT/JP2018/011820 WO2018181038A1 (ja) 2017-03-31 2018-03-23 空気調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94703A true CN110494703A (zh) 2019-11-22

Family

ID=63675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2640.0A Pending CN110494703A (zh) 2017-03-31 2018-03-23 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09195B2 (zh)
EP (1) EP3604981A4 (zh)
JP (1) JP6787482B2 (zh)
CN (1) CN110494703A (zh)
WO (1) WO20181810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32916B2 (en) 2020-06-08 2023-08-22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Refrigeration leak detection
US11359846B2 (en) 2020-07-06 2022-06-14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Refrigeration system leak detection
US11885516B2 (en) 2020-08-07 2024-01-30 Copeland Lp Refrigeration leak detection
US11754324B2 (en) 2020-09-14 2023-09-12 Copeland Lp Refrigerant isolation using a reversing valve
US11609032B2 (en) 2020-10-22 2023-03-21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Refrigerant leak sensor measurement adjust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940188B2 (en) 2021-03-23 2024-03-26 Copeland Lp Hybrid heat-pump system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28237A (ja) * 1998-07-14 2000-01-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分離型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1410263A (zh) * 2006-03-30 2009-04-15 美达凯姆株式会社 车辆用暖通空调***的气体安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66864A (zh) * 2014-12-31 2015-04-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使用可燃冷媒的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WO2015083529A1 (ja) * 2013-12-02 2015-06-1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6104174A (zh) * 2014-03-14 2016-11-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冷冻循环装置
CN106164604A (zh) * 2014-03-17 2016-11-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CN106415156A (zh) * 2014-03-14 2017-02-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69370A (ja) * 1991-06-14 1992-12-22 Hitachi Ltd 冷凍装置
JP3162132B2 (ja) 1991-10-30 2001-04-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冷凍装置の制御方法
JPH1137619A (ja) * 1997-07-16 1999-02-12 Daikin Ind Ltd 自然冷媒を用いた空気調和装置
JP2007005034A (ja) * 2005-06-21 2007-01-11 Ubukata Industries Co Ltd 温度・圧力保護装置
KR100680496B1 (ko) * 2005-10-31 2007-0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에서 냉매 분배기의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JP4868354B2 (ja) * 2006-02-27 2012-02-0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09210143A (ja) * 2008-02-29 2009-09-17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冷媒量判定方法
JP5481981B2 (ja) * 2009-07-16 2014-04-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2127519A (ja) * 2010-12-13 2012-07-05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
BR112013029406B1 (pt) 2011-05-19 2020-12-15 Agc Inc Meio de trabalho para o ciclo do calor e sistema de ciclo do calor
WO2015132967A1 (ja) 2014-03-07 2015-09-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5980791A (zh) * 2014-03-17 2016-09-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
WO2015140876A1 (ja) * 2014-03-17 2015-09-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393895B2 (ja) * 2014-05-09 2018-09-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417533B2 (ja) * 2014-05-12 2018-11-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圧縮機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6461279B (zh) * 2014-05-12 2019-01-1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
CN114777216A (zh) * 2016-03-28 2022-07-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室外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28237A (ja) * 1998-07-14 2000-01-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分離型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1410263A (zh) * 2006-03-30 2009-04-15 美达凯姆株式会社 车辆用暖通空调***的气体安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WO2015083529A1 (ja) * 2013-12-02 2015-06-1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6104174A (zh) * 2014-03-14 2016-11-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冷冻循环装置
CN106415156A (zh) * 2014-03-14 2017-02-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
CN106164604A (zh) * 2014-03-17 2016-11-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CN104566864A (zh) * 2014-12-31 2015-04-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使用可燃冷媒的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09195B2 (en) 2021-12-28
WO2018181038A1 (ja) 2018-10-04
US20210148611A1 (en) 2021-05-20
JPWO2018181038A1 (ja) 2020-01-23
EP3604981A1 (en) 2020-02-05
JP6787482B2 (ja) 2020-11-18
EP3604981A4 (en) 2020-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94703A (zh) 空调装置
TWI254073B (en) Non-azeotropic refrigerant mixture, refrigerating cycle device and refrigerating device
WO2009110228A1 (ja) 冷凍装置
WO2009107364A1 (ja) 冷凍装置
JP6223546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16059696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15136706A1 (ja) 冷凍装置
WO2018181057A1 (ja) 冷凍装置
US20200124326A1 (en) Refrigeration device
US11326819B2 (en)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JP2022125358A (ja) 冷凍装置
WO2018139594A1 (ja) 冷凍装置
JP2009222356A (ja) 冷凍装置及び冷媒充填方法
US10852007B2 (en) Heat pump device
JP2009062471A (ja) 混合作動流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20190003469A1 (en) Heat exchange unit
WO2022003827A1 (ja) 熱媒体
JPWO2018043430A1 (ja) 熱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WO2016104296A1 (ja) 作動媒体回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