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6036B - 热交换器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76036B
CN110476036B CN201780087117.XA CN201780087117A CN110476036B CN 110476036 B CN110476036 B CN 110476036B CN 201780087117 A CN201780087117 A CN 201780087117A CN 110476036 B CN110476036 B CN 1104760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outflow
heat transfer
refrigerant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71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76036A (zh
Inventor
赤岩良太
东井上真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476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60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760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60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sections of heat-exchange elements, e.g. of radi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REA)

Abstract

室外热交换器(9)具备配置有第1传热管(21)的主热交换部(11)和配置有第2传热管(23)的副热交换部(12)。在第1传热管(21)的一端侧和第2传热管(23)的一端侧之间设置有供制冷剂流动的流路部(30)。流路部(30)由板状体(31)、板状体(32)及板状体(33)形成。在板状体(31)上形成有流出流入孔(51、53)。在板状体(32)上形成有制冷剂通路(41、42)。制冷剂通路(41、42)的下端侧与流出流入孔(53)连通,上端侧与流出流入孔(51)连通。板状体(33)以相对于板状体(32)从制冷剂通路(41、42)与流出流入孔(51、53)连通的一侧的相反侧覆盖制冷剂通路(41、42)的方式层叠于板状体(32)。

Description

热交换器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特别是涉及具备主热交换部及副热交换部的热交换器和具备这样的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在空气调节机等热泵装置或汽车空调等中,在使用热交换器来降低空气的温度的情况下,该热交换器被称为蒸发器或蒸发装置。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混合的两相状态的制冷剂会流入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热交换器中。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的密度相差数十倍左右。
在热交换器中,流入的两相状态的制冷剂中,主要是液体制冷剂吸收空气的热,从而液体制冷剂蒸发而相变为气体制冷剂。这样,从热交换器送出单相的气体制冷剂。液体制冷剂相变为气体制冷剂时吸收的热被称为潜热。空气通过被吸收该潜热而成为冷气,从热交换器送出。
另一方面,在使用热交换器来提高空气的温度的情况下,该热交换器被称为冷凝器或冷凝装置。从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单相的气体制冷剂会流入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热交换器中。
在热交换器中,空气吸收所流入的单相的气体制冷剂的热,从而气体制冷剂冷凝而相变为单相的液体制冷剂。单相的液体制冷剂进一步过冷却。这样,从热交换器送出过冷却状态的单相的液体制冷剂。气体制冷剂相变为液体制冷剂时放出的热被称为潜热。单相的液体制冷剂过冷却时放出的热被称为显热。空气通过吸收该潜热和显热而成为暖气,从热交换器送出。
在现有的热泵装置等中,热交换器***作为通过制冷剂向一个方向流动的单纯的循环运转和制冷剂向与该一个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的逆循环运转而能够使用于蒸发器和冷凝器这双方的用途。因此,在热交换器内流动的制冷剂例如被分成三个分支而并列流动的情况下,即使该热交换器发挥蒸发器及冷凝器这双方的功能的情况下,一般而言,在热交换器内,制冷剂也被分成三个分支而并列流动。
但是,若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为热交换器的性能,则在使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减少制冷剂的分支数而在流速快的状态下使用是有效的。另一方面,在使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增加制冷剂的分支数而在流速慢的状态下使用是有效的。这是因为在冷凝器中,取决于制冷剂流速的热传递对于热交换性能而言是支配性的,在蒸发器中,减少取决于制冷剂流速的压力损失对于热交换性能而言是支配性的。
为了使这样的作为冷凝器的性能和作为蒸发器的性能这双方都提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将一个热交换器分割成主热交换部和副热交换部这两部分的热交换器。在这种热交换器中,主热交换部的制冷剂的路径数和副热交换部的制冷剂的路径数被设定为不同的路径数。因此,在热交换器中,在主热交换部和副热交换部之间,需要使制冷剂的流路集合或者使流路分支的流路部件。
在使这样的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虽然在副热交换部中制冷剂的压力损失高,但是在主热交换部中能够降低制冷剂的压力损失。另一方面,在使这样的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虽然在主热交换部中制冷剂的流速慢,但是在副热交换部中能够提高制冷剂的流速。这样,在提出的热交换器中,能够发挥作为蒸发器的热交换性能和作为冷凝器的热交换性能这双方的热交换性能。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612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在热交换器中,为了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和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都有效地发挥热交换性能,将热交换器分割成主热交换部和副热交换部。
本发明是在这样的开发的一环中完成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生产成本方面实现进一步的降低的热交换器,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这样的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具有第1热交换部、第2热交换部和流路部。第1热交换部具有第1传热管。第2热交换部与第1热交换部排列配置,具有第2传热管。流路部连接在第1热交换部和第2热交换部之间,供工作流体流动。流路部具备第1板状体、第2板状体和第3板状体。第1板状体形成有多个工作流体流出流入孔,该工作流体流出流入孔包括分别与第1热交换部连接的第1流出流入孔及第2流出流入孔、以及分别与第2热交换部连接的第3流出流入孔及第4流出流入孔。第2板状体形成有工作流体通路,并层叠于第1板状体,该工作流体通路包括第1通路以及第2通路,所述第1通路与第1流出流入孔和第4流出流入孔连通而将第1流出流入孔和第4流出流入孔之间连结,所述第2通路与第2流出流入孔和第3流出流入孔连通而将第2流出流入孔和第3流出流入孔之间连结。第3板状体以相对于第2板状体从工作流体通路与工作流体流出流入孔连通的一侧的相反侧覆盖工作流体通路的方式层叠于第2板状体。
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是具备上述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连接第1热交换部和第2热交换部的流路部由第1板状体、第2板状体和第3板状体形成,从而能够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制冷循环装置,通过降低热交换器的生产成本,能够有助于削减制冷循环装置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各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一例的图。
图2是作为各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一例而示意性地表示室外热交换器的构造的概念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第1例的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流路的连接关系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同一实施方式中应用于第1例的室外热交换器的流路部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在同一实施方式中第1例的室外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的流路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比较例的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流路的连接关系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在同一实施方式中第2例的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流路的连接关系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在同一实施方式中应用于第2例的室外热交换器的流路部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在同一实施方式中第2例的室外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的流路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流路的连接关系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在同一实施方式中应用于室外热交换器的流路部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在同一实施方式中室外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的流路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流路的连接关系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在同一实施方式中应用于室外热交换器的流路部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在同一实施方式中室外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的流路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作为实施方式4的热交换器的一例而示意性地表示室外热交换器的构造的概念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在同一实施方式中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流路的连接关系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在同一实施方式中应用于室外热交换器的流路部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19是表示在同一实施方式中室外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的流路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分别表示比较例的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副热交换部的一端侧的构造和另一端侧的构造的平面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流路的连接关系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在同一实施方式中应用于室外热交换器的流路部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23是表示在同一实施方式中室外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的流路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分解立体图。
图24是作为实施方式6的热交换器的一例而示意性地表示室外热交换器的构造的概念的分解立体图。
图25是表示在同一实施方式中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流路的连接关系的立体图。
图26是表示在同一实施方式中应用于室外热交换器的流路部的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27是表示在同一实施方式中室外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的流路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应用各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整体结构(制冷剂回路)进行说明。在此,以家庭用室内空调或者店铺用或办公室用的柜式空调(packaged airconditioner)那样的、搭载有一个室外热交换器和一个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为例。
如图1所示,空气调节装置1具备压缩机3、室内热交换器5、室内风扇6、膨胀阀7、室外热交换器9、室外风扇13以及四通阀15。压缩机3、室内热交换器5、膨胀阀7、室外热交换器9以及四通阀15通过制冷剂配管16相连。
下面,作为各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一例,对室外热交换器9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室外热交换器9具备作为第1热交换部的主热交换部11和作为第2热交换部的副热交换部12。在副热交换部12之上配置有主热交换部11。在主热交换部11中,配置有截面形状为具有长径和短径的扁平型的第1传热管21。在此,在短径的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有例如十六根第1传热管21。在副热交换部12中配置有扁平型的第2传热管23。在此,在短径的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有例如四根第2传热管23。
此外,为了确定十六根第1传热管21,按从下方起的层数确定。例如,最下面的第1传热管21是第1层的第1传热管21,最上面的第1传热管21是第16层的第1传热管21。同样地,为了确定四根第2传热管23,按从下方起的层数确定。另外,第1传热管21的数量和第2传热管23的数量是一例,并不限于这些数量。
在室外热交换器9中设置有流路部30,该流路部30连接在十六根第1传热管21的一端侧和四根第2传热管23的一端侧之间,供制冷剂流动。如后所述,流路部30由板状体形成。十六根第1传热管21的另一端侧与制冷剂配管16连接,该制冷剂配管16与压缩机3(四通阀15)相连(参照图1)。四根第2传热管23的另一端侧与制冷剂配管16连接,该制冷剂配管16与膨胀阀7相连(参照图1)。
下面,作为上述的制冷循环装置1的动作,首先,对制热运转的情况进行说明。通过驱动压缩机3,从压缩机3排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单相)经由四通阀15流入室内热交换器5。在室内热交换器5中,在流入的气体制冷剂与由室内风扇6供给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冷凝而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单相)。通过该热交换,对室内进行制热。从室内热交换器5送出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7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的两相状态的制冷剂。
两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室外热交换器9。室外热交换器9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在室外热交换器9中,在流入的两相状态的制冷剂与由室外风扇13供给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两相状态的制冷剂中的液体制冷剂蒸发,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单相)。从室外热交换器9送出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四通阀15流入压缩机3。流入到压缩机3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再次从压缩机3排出。以下,反复进行该循环。
下面,对制冷运转的情况进行说明。通过驱动压缩机3,从压缩机3排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单相)经由四通阀15流入室外热交换器9。室外热交换器9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在室外热交换器9中,流入的制冷剂与由室外风扇13供给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冷凝而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单相)。
从室外热交换器9送出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7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的两相状态的制冷剂。两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入室内热交换器5。在室内热交换器5中,在流入的两相状态的制冷剂与由室内风扇6供给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两相状态的制冷剂的液体制冷剂蒸发而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单相)。通过该热交换,室内被冷却。从室内热交换器5送出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四通阀15流入压缩机3。流入到压缩机3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压缩而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再次从压缩机3排出。以下,反复进行该循环。
下面,对室外热交换器9中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首先,对制热运转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室外热交换器9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从膨胀阀7送来的两相状态的制冷剂通过分配器(未图示)分支为四个流路,分别在配置于副热交换部12的对应的四根第2传热管23中流动。流过四根第2传热管23的制冷剂经过流路部30,分别在配置于主热交换部11的对应的十六根第1传热管21中流动。流过十六根第1传热管21的制冷剂通过分配器(未图示)合流,流向压缩机3(四通阀15)。
下面,对制冷运转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室外热交换器9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从压缩机3送来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分配器(未图示)分支为十六个流路,分别在配置于主热交换部11的对应的十六根第1传热管21中流动。流过十六根第1传热管21的制冷剂经过流路部30,分别在配置于副热交换部12的对应的四根第2传热管23中流动。流过四根第2传热管23的制冷剂通过分配器(未图示)合流,流向膨胀阀7。
这样,在室外热交换器9中,制冷剂经由流路部30在主热交换部11和副热交换部12之间流动。在各实施方式的室外热交换器9中,该流路部30由层叠的板状体形成。以下,对具备该流路部30的室外热交换器9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方式1
在此,对在设置于室外热交换器的分配器上安装有流路部的形态的室外热交换器的第1例和第2例进行说明。
(第1例)
首先,对制冷剂的流路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在配置于主热交换部11的十六根第1传热管21的一端侧连接有分配器17。另外,在配置于副热交换部12的四根第2传热管23的一端侧连接有分配器18。分配器17、18与第1传热管21、23经由接头59连接。在接头59的一端侧形成有与扁平型的第1传热管21的截面形状对应的开口部。在接头59的另一端侧形成有圆形的开口部。接头59的一端侧与第1传热管21或第2传热管23连接,接头59的另一端侧与分配器17或分配器18连接。
分配器17具有分配器17a和分配器17b。十六根第1传热管21中,第9层到第16层的第1传热管21与分配器17a连接,第1层到第8层的第1传热管21与分配器17b连接。分配器18具有分配器18a和分配器18b。四根第2传热管23中,第3层和第4层的第2传热管23与分配器18a连接,第1层和第2层的第2传热管23与分配器18b连接。
流路部30将分配器17a和分配器18b连接,并且将分配器17b和分配器18a连接。流路部30具备作为第1通路的制冷剂通路41和作为第2通路的制冷剂通路42。分配器17a和分配器18b通过制冷剂通路42连接。分配器17b和分配器18a通过制冷剂通路41连接。制冷剂通路41和制冷剂通路42双方形成为一个板状体。
下面,对该流路部30的构造进行具体说明。如图4所示,流路部30由作为第1板状体的板状体31、作为第2板状体的板状体32以及作为第3板状体的板状体33这三个板状体形成。板状体31、板状体32以及板状体33层叠,并通过钎焊相互粘接。在板状体31上形成有两个流出流入孔51和两个流出流入孔53。两个流出流入孔51中的位于上方的流出流入孔51与分配器17a连接,位于下方的流出流入孔51与分配器17b连接。两个流出流入孔53中的位于上方的流出流入孔53与分配器18a连接,位于下方的流出流入孔53与分配器18b连接。
在板状体32上形成有两个制冷剂通路41、42。制冷剂通路41、42以贯通板状体32的形态沿着长边方向形成。制冷剂通路41将分配器17b(第1传热管21)与分配器18a(第2传热管23)之间连接。制冷剂通路42将分配器17a(第1传热管21)与分配器18b(第2传热管23)之间连接。制冷剂通路41的下端侧与流出流入孔53(第4流出流入孔)连通,并经由流出流入孔53以及分配器18a与第2传热管23连接。制冷剂通路41的上端侧与流出流入孔51(第1流出流入孔)连通,并经由流出流入孔51以及分配器17b与第1传热管21连接。制冷剂通路42的下端侧与流出流入孔53(第3流出流入孔)连通,并经由流出流入孔53以及分配器18b与第2传热管23连接。制冷剂通路42的上端侧与流出流入孔51(第2流出流入孔)连通,并经由流出流入孔51以及分配器17a与第1传热管21连接。
板状体33以相对于板状体32从制冷剂通路41、42与流出流入孔51、53连通的一侧的相反侧覆盖制冷剂通路41、42的方式层叠于板状体32。制冷剂通路41、42中的与流出流入孔51、53连通的一侧的相反侧成为被板状体33堵塞的状态,制冷剂通路41、42作为制冷剂流动的通路发挥功能。也就是说,板状体33相对于制冷剂通路41、42成为盖。室外热交换器9的流路部30如上述那样构成。
下面,对流路部3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在此,作为一例,对室外热交换器9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制热运转)下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从膨胀阀7送来的两相状态的制冷剂分别在配置于副热交换部12的对应的四根第2传热管23中流动。如图3及图5所示,流过四根第2传热管23的制冷剂中的分别流过第3层和第4层的第2传热管23的制冷剂经过接头59流入分配器18a而合流。分别流过第1层和第2层的第2传热管23的制冷剂经过接头59流入分配器18b而合流。
流入到分配器18a的制冷剂从流出流入孔53流入制冷剂通路41。流入到制冷剂通路41的制冷剂向上流过制冷剂通路41,并从流出流入孔51流入分配器17b。流入到分配器17b的制冷剂被分支为八个流路,经过接头59,分别在配置于主热交换部11的第1层至第8层的第1传热管21中流动。
另一方面,流入到分配器18b的制冷剂从流出流入孔53流入制冷剂通路42。流入到制冷剂通路42的制冷剂向上流过制冷剂通路42,并从流出流入孔51流入分配器17a。流入到分配器17a的制冷剂被分支为八个流路,经过接头59,分别在配置于主热交换部11的第9层至第16层的第1传热管21中流动。分别流过十六根第1传热管21的制冷剂合流,之后,被送向压缩机3(四通阀15)。
在上述的室外热交换器9中,流路部30由板状体31、32、33形成,从而能够有助于削减生产成本。对此,与比较例的室外热交换器比较来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在比较例的室外热交换器9中,分配器18a和分配器17b通过制冷剂配管141连接。另外,分配器18b和分配器17a通过制冷剂配管142连接。此外,对于除此以外的结构,由于与图3所示的室外热交换器9相同,因此对相同构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除了必要的情况以外不重复其说明。
在使比较例的室外热交换器9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制热运转),流过副热交换部12(第2传热管23)的制冷剂流入分配器18(18a、18b)。流入到分配器18a的制冷剂在制冷剂配管141中流动,经过分配器17b在主热交换部11(第1传热管21)中流动。另一方面,流入到分配器18b的制冷剂在制冷剂配管142中流动,经过分配器17a在主热交换部11(第1传热管21)中流动。
在比较例的室外热交换器9中,与主热交换部11连接的分配器17和与副热交换部12连接的分配器18之间通过两根制冷剂配管141、142连接。因此,作为室外热交换器所需的构件,需要两根制冷剂配管141、142。
相对于比较例的室外热交换器9,在实施方式1的室外热交换器9中,与主热交换部11连接的分配器17和与副热交换部12连接的分配器18之间通过具备制冷剂通路41、42的流路部30连接。流路部30通过使形成有成为制冷剂通路41、42的贯通部分的板状体32与板状体31及板状体33一起层叠而形成。
由此,与需要两根制冷剂配管141、142的比较例相比,能够通过层叠板状体31、32、33而成的一个流路部30将主热交换部11和副热交换部12之间连接。结果,能够削减室外热交换器9的制造成本。另外,流出流入孔51、53及制冷剂通路41、42能够通过对板状体31、32进行冲裁加工而形成,能够容易地制造流路部30。由此,与比较例相比,还能够实现室外热交换器9的制造工期的缩短。并且,根据层叠板状体31、32、33而成的流路部30,与配置两根制冷剂配管141、142的情况相比,还能够有助于作为单元的室外热交换器9的小型化。
(第2例)
下面,对第2例的室外热交换器进行说明。首先,对制冷剂的流路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流路部30将分配器17a和分配器18b连接,并且将分配器17b和分配器18a连接。分配器17a和分配器18b通过制冷剂通路42连接。分配器17b和分配器18a通过制冷剂通路41连接。制冷剂通路41形成为一个板状体,制冷剂通路42形成为另一个板状体。
下面,对该流路部30的构造进行具体说明。如图8所示,流路部30由包括作为第2板状体的板状体32a及板状体32b、作为第3板状体的板状体33a及板状体33b在内的五个板状体形成。此外,对于除此以外的结构,由于与图3及图4所示的流路部30的结构相同,因此对相同构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除了必要的情况以外不重复其说明。
在板状体32a形成有制冷剂通路41,在板状体32b形成有制冷剂通路42。板状体33b介于板状体32a与板状体32b之间。板状体33b相对于制冷剂通路41成为盖。板状体33a相对于制冷剂通路42成为盖。在板状体32a及板状体33b分别形成有与位于上方的流出流入孔51连通的贯通孔57和与位于下方的流出流入孔53连通的贯通孔57。
制冷剂通路41将分配器17b(第1传热管21)与分配器18a(第2传热管23)之间连接。制冷剂通路41的下端侧与流出流入孔53连通,经由流出流入孔53及分配器18a与第2传热管23连接。制冷剂通路41的上端侧与流出流入孔51连通,经由流出流入孔51及分配器17b与第1传热管21连接。制冷剂通路42将分配器17a(第1传热管21)与分配器18b(第2传热管23)之间连接。制冷剂通路42的下端侧与贯通孔57及流出流入孔53连通,经由贯通孔57、流出流入孔53及分配器18b与第2传热管23连接。制冷剂通路42的上端侧与贯通孔57及流出流入孔51连通,经由贯通孔57、流出流入孔51及分配器17a与第1传热管21连接。
下面,作为流路部3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一例,对室外热交换器9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制热运转)下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如上所述,从膨胀阀7送来的两相状态的制冷剂在副热交换部12(第2传热管23)中流动,流入分配器18a和分配器18b。
如图7及图9所示,流入到分配器18a的制冷剂从流出流入孔53流入制冷剂通路41。流入到制冷剂通路41的制冷剂向上流过制冷剂通路41,并从流出流入孔51流入分配器17b。另一方面,流入到分配器18b的制冷剂从流出流入孔53经过贯通孔57流入制冷剂通路42。流入到制冷剂通路42的制冷剂向上流过制冷剂通路42,并从贯通孔57经过流出流入孔51流入分配器17a。分别流入到分配器17a和分配器17b的制冷剂在主热交换部11(第1传热管21)中流动而合流,之后,被送向压缩机3(四通阀15)。
在第2例的室外热交换器9中,也与第1例的室外热交换器9同样地使具备制冷剂通路41、42的流路部30由板状体31、32a、32b、33a、33b形成,从而能够削减生产成本。另外,还能够实现室外热交换器9的制造工期的缩短。并且,还能够有助于作为单元的室外热交换器9的小型化。
实施方式2
在此,对安装有具有分配功能的流路部的形态的室外热交换器的一例进行说明。
首先,对制冷剂的流路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流路部30将配置于主热交换部11的十六根第1传热管21的一端侧和配置于副热交换部12的四根第2传热管23的一端侧连接。第1传热管21的一端侧和流路部30经由接头59连接。第2传热管23的一端侧和流路部30经由接头59连接。
流路部30具备制冷剂通路41和制冷剂通路42。配置于副热交换部12的第3层和第4层的第2传热管23与配置于主热交换部11的第1层到第8层的第1传热管21通过制冷剂通路41连接。配置于副热交换部12的第1层和第2层的第2传热管23与配置于主热交换部11的第9层到第16层的第1传热管21通过制冷剂通路42连接。
制冷剂通路41形成为一个板状体,制冷剂通路42形成为另一个板状体。此外,对于除此以外的结构,由于与图7及图8所示的室外热交换器9相同,因此对相同构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除了必要的情况以外不重复其说明。
下面,对该流路部30的构造进行具体说明。如图11所示,流路部30由板状体31、板状体32a、板状体33b、板状体32b以及板状体33a这五个板状体形成。板状体31、板状体32a、板状体33b、板状体32b以及板状体33a层叠,并通过钎焊相互粘接。
在板状体31上形成有十六个流出流入孔51和四个流出流入孔53。十六个流出流入孔51中的从上数的八个流出流入孔51分别与十六根第1传热管21中的对应的第9层至第16层的第1传热管21连接。十六个流出流入孔51中的从下数的八个流出流入孔51分别与十六根第1传热管21中的对应的第1层到第8层的第1传热管21连接。
四个流出流入孔53中的从上数的两个流出流入孔53分别与四根第2传热管23中的对应的第3层和第4层的第2传热管23连接。四个流出流入孔53中的从下数的两个流出流入孔53分别与四根第2传热管23中的对应的第1层和第2层的第2传热管23连接。
在板状体32a上形成有制冷剂通路41。制冷剂通路41将配置于主热交换部11的第1层到第8层的第1传热管21与配置于副热交换部12的第3层和第4层的第2传热管23之间连接。制冷剂通路41的一端侧与十六个流出流入孔51中的从下数的八个流出流入孔51连通,经由该八个流出流入孔51,分别与对应的第1层到第8层的第1传热管21连接。制冷剂通路41的另一端侧与四个流出流入孔53中的从上数的两个流出流入孔53连通,经由该两个流出流入孔53,分别与对应的第3层和第4层的第2传热管23连接。
制冷剂通路41具有使从多个第2传热管23流过来的制冷剂合流、并使该合流后的制冷剂朝向多个第1传热管21分支的功能。另外,反过来,制冷剂通路41具有使从多个第1传热管21流过来的制冷剂合流、并使该合流后的制冷剂朝向多个第2传热管23分支的功能。在该板状体32a上形成有与十六个流出流入孔51中的从上数的八个流出流入孔51连通的贯通孔57。另外,在板状体32a上形成有与四个流出流入孔53中的从下数的两个流出流入孔53连通的贯通孔57。
板状体33b以相对于板状体32a从制冷剂通路41与流出流入孔51、53连通的一侧的相反侧覆盖制冷剂通路41的方式层叠于板状体32a。在板状体33b上形成有分别与形成于板状体32a的十个贯通孔57的连通的十个贯通孔57。
在板状体32b上形成有制冷剂通路42。制冷剂通路42将配置于主热交换部11的第9层至第16层的第1传热管21与配置于副热交换部12的第1层和第2层的第2传热管23之间连接。制冷剂通路42的一端侧与分别形成于板状体32a、33b的从上数的八个贯通孔57以及形成于板状体31的从上数的八个流出流入孔51连通,经由该贯通孔57以及流出流入孔51,分别与对应的第9层至第16层的第1传热管21连接。制冷剂通路42的另一端侧与分别形成于板状体32a、33b的从下数的两个贯通孔57及形成于板状体31的从下数的两个流出流入孔53连通,经由该贯通孔57及流出流入孔53,分别与对应的第1层和第2层的第2传热管23连接。
制冷剂通路42具有使从多个第2传热管23流过来的制冷剂合流、并使该合流后的制冷剂朝向多个第1传热管21分支的功能。另外,反过来,制冷剂通路42具有使从多个第1传热管21流过来的制冷剂合流、并使该合流后的制冷剂朝向多个第2传热管23分支的功能。
板状体33a以相对于板状体32b成为盖而从制冷剂通路42与贯通孔57及流出流入孔51、53连通的一侧的相反侧覆盖制冷剂通路42的方式层叠于板状体32b。板状体33b以相对于板状体32a成为盖而从制冷剂通路41与流出流入孔51、53连通的一侧的相反侧覆盖制冷剂通路41的方式层叠于板状体32a。
下面,作为流路部3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一例,对室外热交换器9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制热运转)下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如上所述,从膨胀阀7送来的两相状态的制冷剂分别在配置于副热交换部12的四根第2传热管23中流动。
如图10及图12所示,分别流过配置于副热交换部12的第3层和第4层的第2传热管23的制冷剂经由流出流入孔53流入制冷剂通路41而合流。合流后的制冷剂一边向上流过制冷剂通路41一边分支,分别经由从下数的八个流出流入孔51,分别在配置于主热交换部11的对应的第1层到第8层的第1传热管21中流动。
分别流过配置于副热交换部12的第1层和第2层的第2传热管23的制冷剂经由流出流入孔53及贯通孔57流入制冷剂通路42而合流。合流后的制冷剂一边向上流过制冷剂通路42一边分支,经由八个贯通孔57及八个流出流入孔51,分别在配置于主热交换部11的对应的第9层至第16层的第1传热管21中流动。流过主热交换部11(第1传热管21)的制冷剂合流,之后,被送向压缩机3(四通阀15)。
在上述的室外热交换器9中,具备制冷剂通路41、42的流路部30由板状体31、32a、33b、32b、33a形成。另外,该制冷剂通路41、42具有使制冷剂合流的功能和使制冷剂分支的功能。由此,与上述的室外热交换器9相比,不需要分配器17、18,能够进一步实现生产成本的削减。另外,与不需要分配器17、18相应地,能够进一步有助于作为单元的室外热交换器9的小型化。并且,不需要组装分配器17、18的作业,还能够进一步实现室外热交换器9的制造工期的缩短。
实施方式3
在此,作为安装有具有分配功能的流路部的形态的室外热交换器的其他例子,对第1传热管及第2传热管与流路部直接连接的室外热交换器进行说明。
首先,对制冷剂的流路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如图13所示,流路部30将配置于主热交换部11的十六根第1传热管21的一端侧和配置于副热交换部12的四根第2传热管23的一端侧连接。第1传热管21的一端侧与流路部30直接连接。第2传热管23的一端侧与流路部30直接连接。此外,对于除此以外的连接关系,由于与图10所示的连接关系相同,因此除了必要的情况以外不重复其说明。
下面,对该流路部30的构造进行具体说明。如图14所示,流路部30由板状体31、板状体32a、板状体33b、板状体32b以及板状体33a这五个板状体形成。板状体31、板状体32a、板状体33b、板状体32b以及板状体33a层叠,并通过钎焊相互粘接。形成于板状体31的十六个流出流入孔51及四个流出流入孔53各自的开口形状形成为与扁平型的第1传热管21及第2传热管23的截面形状对应的扁平形状。此外,对于除此以外的流路部30的结构,由于与图11所示的流路部30相同,因此对相同构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除了必要的情况以外不重复其说明。
下面,作为流路部3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一例,对室外热交换器9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制热运转)下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简单说明。
如图13及图15所示,分别流过配置于副热交换部12的第3层和第4层的第2传热管23的制冷剂直接向流出流入孔53流入,经过流出流入孔53流入制冷剂通路41而合流。合流后的制冷剂一边向上流过制冷剂通路41一边分支,经过从下数的八个流出流入孔51,分别直接流入配置于主热交换部11的对应的第1层到第8层的第1传热管21。
另一方面,分别流过配置于副热交换部12的第1层和第2层的第2传热管23的制冷剂直接向流出流入孔53流入,经过流出流入孔53及贯通孔57流入制冷剂通路42而合流。合流后的制冷剂一边向上流过制冷剂通路42一边分支,经过八个贯通孔57以及八个流出流入孔51,分别直接流入配置于主热交换部11的对应的第9层到第16层的第1传热管21。
在上述的室外热交换器9中,板状体31分别直接安装于第1传热管21及第2传热管23。由此,不需要接头59,相应地能够进一步实现生产成本的削减。另外,与不需要接头相应地,能够进一步有助于作为单元的室外热交换器9的小型化。并且,不需要组装接头的作业,还能够进一步实现室外热交换器9的制造工期的缩短。
实施方式4
在此,对分别配置有多列主热交换部及副热交换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第1例进行说明。
首先,对室外热交换器的构造的概念进行说明。如图16所示,在室外热交换器9中,在第1列配置有主热交换部11a及副热交换部12a。在第2列配置有主热交换部11b及副热交换部12b。主热交换部11a及副热交换部12a配置在上风侧。主热交换部11b及副热交换部12b配置在下风侧。主热交换部11a及副热交换部12a和主热交换部11b及副热交换部12b排列配置。此外,在图16中,为了便于说明室外热交换器9的构造,主热交换部11a及副热交换部12a和主热交换部11b及副热交换部12b以分离的状态表示。
在主热交换部11a中,作为第1传热管第1部,配置有十六根第1传热管21a。在副热交换部12a中,作为第2传热管第1部,配置有四根第2传热管23a。在主热交换部11b中,作为第1传热管第2部,配置有十六根第1传热管21b。在副热交换部12b中,作为第2传热管第2部,配置有四根第2传热管23b。在第1传热管21a、第2传热管23a、第1传热管21b及第2传热管23b各自的一端侧配置有流路部30。
在第1传热管21a、第2传热管23a、第1传热管21b及第2传热管23b各自的另一端侧连接有回弯管61。在主热交换部11a(11b)中,通过回弯管61,例如以将第1层的第1传热管21a(21b)和第2层的第1传热管21a(21b)相连的形态,将上下相邻的第1传热管21a(21b)的另一端侧彼此连接。另外,在副热交换部12a(12b)中,通过回弯管61,例如以将第1层的第2传热管23a(23b)和第2层的第2传热管23a(23b)相连的形态,将上下相邻的第2传热管23a(23b)的另一端侧彼此连接。
下面,对制冷剂的流路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如图17所示,流路部30将配置于主热交换部11a的十六根第1传热管21a中的特定的第1传热管21a和配置于副热交换部12b的四根第2传热管23b中的特定的第2传热管23b连接。第1层、第3层、第5层及第7层的各个第1传热管21a和第3层的第2传热管23b通过制冷剂通路41连接。第9层、第11层、第13层及第15层的各个第1传热管21a和第1层的第2传热管23b通过制冷剂通路42连接。
另外,在流路部30中,例如,如第2层的第1传热管21a和第2层的第1传热管21b那样相同的第偶数层的第1传热管21a和第1传热管21b通过作为第3通路的制冷剂通路43连接。并且,在流路部30中,例如,如第2层的第2传热管23a和第2层的第2传热管23b那样相同的第偶数层的第2传热管23a和第2传热管23b通过制冷剂通路43连接。
下面,对该流路部30的构造进行具体说明。如图18所示,流路部30由板状体31、板状体32c、板状体33c、板状体32a、板状体33b、板状体32b以及板状体33a这七个板状体形成。板状体31、板状体32c、板状体33c、板状体32a、板状体33b、板状体32b以及板状体33a层叠,并通过钎焊相互粘接。
在板状体31上形成有十六个流出流入孔51a和四个流出流入孔53a、以及十六个流出流入孔51b和四个流出流入孔53b。流出流入孔51a分别与对应的第1传热管21a直接连接。流出流入孔53a分别与对应的第2传热管23a直接连接。流出流入孔51b分别与对应的第1传热管21b直接连接。流出流入孔53b分别与对应的第2传热管23b直接连接。
在板状体32c上形成有制冷剂通路43。制冷剂通路43将相同的第偶数层的第1传热管21a与第1传热管21b之间连接。另外,制冷剂通路43将相同的第偶数层的第2传热管23a与第2传热管23b之间连接。制冷剂通路43与从下数相同的第偶数层的流出流入孔51a(第5流出流入孔)和流出流入孔51b(第6流出流入孔)连通。另外,制冷剂通路43与从下数相同的第偶数层的流出流入孔53a和流出流入孔53b连通。
另外,在板状体32c上形成有分别与从下数第奇数层的流出流入孔51a(51b)连通的贯通孔57和分别与从下数第奇数层的流出流入孔53a(53b)连通的贯通孔57。
板状体33c以相对于板状体32c从制冷剂通路43与流出流入孔51a、51b、53a、53b连通的一侧的相反侧覆盖制冷剂通路43的方式层叠于板状体32c。另外,在板状体33c上形成有贯通孔57,该贯通孔57与形成于板状体32c的贯通孔57分别连通。
在板状体32a上形成有制冷剂通路41。制冷剂通路41将第1层、第3层、第5层及第7层的各个第1传热管21a与第3层的第2传热管23b之间连接。制冷剂通路41的一端侧与分别形成于板状体33c、32c的贯通孔57及从下数第1层、第3层、第5层及第7层的流出流入孔51a连通,经由该贯通孔57及流出流入孔51a,分别与对应的第1传热管21a连接。制冷剂通路41的另一端侧与分别形成于板状体33c、32c的贯通孔57及从下数第3层的流出流入孔53b连通,经由该贯通孔57及流出流入孔53b,与对应的第2传热管23b连接。另外,在板状体32a上形成有贯通孔57,该贯通孔57与形成于板状体33c的贯通孔57中的除了与制冷剂通路41连通的贯通孔57以外的贯通孔57连通。
板状体33b以相对于板状体32a成为盖而从制冷剂通路41与贯通孔57连通的一侧的相反侧覆盖制冷剂通路41的方式层叠于板状体32a。另外,在板状体33b上形成有贯通孔57,该贯通孔57与形成于板状体32a的贯通孔57分别连通。
在板状体32b上形成有制冷剂通路42。制冷剂通路42将第9层、第11层、第13层及第15层的各个第1传热管21a与第1层的第2传热管23b之间连接。制冷剂通路42的一端侧与分别形成于板状体33b、32a、33c、32c的贯通孔57以及从下数第9层、第11层、第13层及第15层的流出流入孔51a连通,经由该贯通孔57及流出流入孔51a,分别与对应的第1传热管21a连接。制冷剂通路42的另一端侧与分别形成于板状体33b、32a、33c、32c的贯通孔57以及从下数第1层的流出流入孔53b连通,经由该贯通孔57及流出流入孔53b,与对应的第2传热管23b连接。另外,在板状体32b上形成有贯通孔57,该贯通孔57与形成于板状体33b的贯通孔57中的除了与制冷剂通路42连通的贯通孔57以外的贯通孔57连通。
板状体33a以相对于板状体32b成为盖而从制冷剂通路42与贯通孔57连通的一侧的相反侧覆盖制冷剂通路42的方式层叠于板状体32b。另外,在板状体33a上形成有贯通孔57,该贯通孔57与形成于板状体32b的贯通孔57分别连通。经由形成于板状体33a的贯通孔57,制冷剂向室外热交换器9流入或者制冷剂向室外热交换器9的外部流出。
下面,作为流路部3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一例,对室外热交换器9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制热运转)下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如图17及图19所示,首先,流向室外热交换器9的制冷剂通过分配器19b分支为两个流路。在两个流路中的下方的流路中流动的制冷剂经过贯通孔57、流出流入孔53a、第1层的第2传热管23a、回弯管61、第2层的第2传热管23a及流出流入孔53a流入制冷剂通路43。流过制冷剂通路43的制冷剂经过流出流入孔53b、第2层的第2传热管23b、回弯管61、第1层的第2传热管23b、流出流入孔53b及贯通孔57流入制冷剂通路42。
在制冷剂通路42中流动的制冷剂分支为四个流路。例如,在位于最下方的流路中,制冷剂经过贯通孔57、流出流入孔51a、第9层的第1传热管21a、回弯管61、第10层的第1传热管21a、流出流入孔51a流入制冷剂通路43。流过制冷剂通路43的制冷剂经过流出流入孔51b、第10层的第1传热管21b、回弯管61、第9层的第1传热管21b、流出流入孔51b及贯通孔57流入分配器19a。关于其他三个流路,也同样地分别经过对应的第1传热管21a、制冷剂通路43及第1传热管21b等流入分配器19a。
另一方面,在被分配器19b分支的两个流路中的上方的流路中流动的制冷剂经过贯通孔57、流出流入孔53a、第3层的第2传热管23a、回弯管61、第4层的第2传热管23a及流出流入孔53a流入制冷剂通路43。流过制冷剂通路43的制冷剂经过流出流入孔53b、第4层的第2传热管23b、回弯管61、第3层的第2传热管23b、流出流入孔53b及贯通孔57流入制冷剂通路41。
在制冷剂通路41中流动的制冷剂分支为四个流路。例如,在位于最下方的流路中,制冷剂经过贯通孔57、流出流入孔51a、第1层的第1传热管21a、回弯管61、第2层的第1传热管21a、流出流入孔51a流入制冷剂通路43。流过制冷剂通路43的制冷剂经过流出流入孔51b、第2层的第1传热管21b、回弯管61、第1层的第1传热管21b、流出流入孔51b及贯通孔57流入分配器19a。关于其他三个流路,也同样地分别经过对应的第1传热管21a、制冷剂通路43及第1传热管21b等流入分配器19a。流入到分配器19a的制冷剂合流,之后,被送向压缩机3(四通阀15)。
在上述的室外热交换器9中,除了制冷剂通路41、42之外还具备制冷剂通路43的流路部30由板状体32c等形成。由此,能够实现生产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对此,与比较例的室外热交换器比较来进行说明。
在比较例的室外热交换器中,为了简单地说明构造的不同,示出副热交换部。如图20所示,副热交换部12a的第2层的第2传热管23a和副热交换部12b的第2层的第2传热管23b通过U形弯管143连接。另外,副热交换部12a的第4层的第2传热管23a和副热交换部12b的第4层的第2传热管23b通过U形弯管143连接。对于主热交换部,相互对应的第1传热管和第1传热管也连接有U形弯管。此外,对于除此以外的结构,由于与图17等所示的室外热交换器9的副热交换部12相同,因此对相同构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相对于比较例的室外热交换器,在上述的室外热交换器中,通过形成于流路部30的制冷剂通路43,相互对应的第2传热管23a和第2传热管23b连接。另外,同样地,相互对应的第1传热管21a和第1传热管21b通过制冷剂通路43连接。由此,能够不需要U形弯管,能够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另外,与不需要U形弯管相应地,能够进一步有助于作为单元的室外热交换器9的小型化。并且,不需要组装U形弯管的作业,还能够进一步实现室外热交换器9的制造工期的缩短。
实施方式5
在此,对分别配置有多列主热交换部和副热交换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第2例进行说明。
首先,对制冷剂的流路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如图21所示,流路部30将配置于主热交换部11a的十六根第1传热管21a中的特定的第1传热管21a和配置于副热交换部12b的四根第2传热管23b中的特定的第2传热管23b连接。流路部30具备制冷剂通路41、42、43和制冷剂通路45、46。第1层及第3层的各个第2传热管23a与制冷剂通路45连接。第1层、第3层、第5层、第7层、第9层、第11层、第13层及第15层的各个第1传热管21b与制冷剂通路46连接。
下面,对该流路部30的构造进行具体说明。如图22所示,流路部30由板状体31、板状体32c、板状体33c、板状体32a、板状体33d、板状体32b以及板状体33a这七个板状体形成。板状体31、板状体32c、板状体33c、板状体32a、板状体33d、板状体32b以及板状体33a层叠,并通过钎焊相互粘接。
在板状体33d上形成有作为第6通路的制冷剂通路45和作为第5通路的制冷剂通路46。制冷剂通路45与第1层及第3层的各个第2传热管23a连接。制冷剂通路46与第1层、第3层、第5层、第7层、第9层、第11层、第13层及第15层的各个第1传热管21b连接。制冷剂通路45与从下数第1层和第3层的各个流出流入孔53a(第10流出流入孔)连通。制冷剂通路46与从下数第1层、第3层、第5层、第7层、第9层、第11层、第13层及第15层的各个流出流入孔51b(第9流出流入孔)连通。在板状体33a上形成有与制冷剂通路45连通的贯通孔57(第2贯通孔)和与制冷剂通路46连通的贯通孔(第1贯通孔)。此外,对于除此以外的结构,由于与图17及图18所示的室外热交换器9相同,因此对相同构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除了必要的情况以外不重复其说明。
下面,作为流路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一例,对室外热交换器9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制热运转)下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如图21及图23所示,流向室外热交换器9的制冷剂经过形成于流路部30的板状体33a、32b上的贯通孔57流入制冷剂通路45。流入到制冷剂通路45的制冷剂分支为两个流路。在分支的两个流路中的下方的流路中流动的制冷剂经过对应的第2传热管23a、制冷剂通路43以及第2传热管23b等流入制冷剂通路42。流过制冷剂通路42的制冷剂分支为四个流路。四个流路分别经过对应的第1传热管21a、制冷剂通路43以及第1传热管21b等流入制冷剂通路46。
另一方面,在分支的两个流路中的上方的流路中流动的制冷剂经过对应的第2传热管23a、制冷剂通路43以及第2传热管23b等流入制冷剂通路41。流过制冷剂通路41的制冷剂分支为四个流路。四个流路分别经过对应的第1传热管21a、制冷剂通路43以及第1传热管21b等流入制冷剂通路46。流入到制冷剂通路46的各个制冷剂合流,经过形成于板状体32b、33a的贯通孔57,之后,被送向压缩机3(四通阀15)。
在上述的室外热交换器9中,流路部30中的制冷剂通路45、46具有使制冷剂分配的功能或使制冷剂合流的功能。由此,不再需要分配器19a、19b,能够进一步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另外,与不需要分配器19a、19b相应地,能够进一步有助于作为单元的室外热交换器9的小型化。并且,不需要组装分配器19a、19b的作业,还能够进一步实现室外热交换器9的制造工期的缩短。
实施方式6
在此,对分别配置有多列主热交换部及副热交换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第3例进行说明。
首先,对室外热交换器的构造的概念进行说明。如图24所示,在主热交换部11a(11b)中配置有十六根第1传热管21a(21b)。在副热交换部12a(12b)中配置有四根第2传热管23a(23b)。在第1传热管21a、第2传热管23a、第1传热管21b及第2传热管23b各自的一端侧配置有流路部30。在流路部30中,例如以将第2层的第1传热管21a(21b)和第3层的第1传热管21a(21b)相连的形态,将对应的上下相邻的第1传热管21a(21b)的一端侧彼此连接。
下面,对制冷剂的流路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如图25所示,流路部30将配置于主热交换部11a的十六根第1传热管21a中的特定的第1传热管21a与配置于副热交换部12b的四根第2传热管23b中的特定的第2传热管23b连接。第1层及第5层的第1传热管21a分别与第3层的第2传热管23b通过制冷剂通路41连接。第9层及第13层的第1传热管21a分别与第1层的第2传热管23b通过制冷剂通路42连接。
另外,在流路部30中,相对于第4层、第8层、第12层以及第16层的第1传热管21a和第4层、第8层、第12层以及第16层的第1传热管21b,相同的第偶数层的第1传热管21a和第1传热管21b通过制冷剂通路43连接。并且,在流路部30中,相对于第2层及第4层的第2传热管23a和第2层及第4层的第2传热管23b,相同的第偶数层的第2传热管23a和第2传热管23b通过制冷剂通路43连接。
另外,在流路部30中,特定的上下相邻的第1传热管21a(21b)各自的一端侧通过作为第4通路的制冷剂通路44连接。第2层的第1传热管21a(21b)和第3层的第1传热管21a(21b)通过制冷剂通路44连接。第6层的第1传热管21a(21b)和第7层的第1传热管21a(21b)通过制冷剂通路44连接。第10层的第1传热管21a(21b)和第11层的第1传热管21a(21b)通过制冷剂通路44连接。第14层的第1传热管21a(21b)和第15层的第1传热管21a(21b)通过制冷剂通路44连接。
下面,对该流路部30的构造进行具体说明。如图26所示,流路部30由板状体31、板状体32c、板状体33c、板状体32a、板状体33b、板状体32b以及板状体33a这七个板状体形成。板状体31、板状体32c、板状体33c、板状体32a、板状体33b、板状体32b以及板状体33a层叠,并通过钎焊相互粘接。
在板状体31上形成有十六个流出流入孔51a和四个流出流入孔53a、以及十六个流出流入孔51b和四个流出流入孔53b。流出流入孔51a分别与对应的第1传热管21a连接。流出流入孔53a分别与对应的第2传热管23a连接。流出流入孔51b分别与对应的第1传热管21b连接。流出流入孔53b分别与对应的第2传热管23b连接。
在板状体32c上形成有制冷剂通路43。制冷剂通路43相对于第4层、第8层、第12层及第16层的第1传热管21a和第4层、第8层、第12层和第16层的第1传热管21b,分别将相同的第偶数层的第1传热管21a与第1传热管21b之间连接。另外,制冷剂通路43相对于第2层及第4层的第2传热管23a和第2层及第4层的第2传热管23b,分别将相同的第偶数层的第2传热管23a与第2传热管23b之间连接。制冷剂通路43分别与连接有对应的第1传热管21a的流出流入孔51a和连接有对应的第1传热管21b的流出流入孔51b连通。
另外,在板状体32c上形成有制冷剂通路44。制冷剂通路44将第2层的第1传热管21a(21b)和第3层的第1传热管21a(21b)之间连接。制冷剂通路44将第6层的第1传热管21a(21b)和第7层的第1传热管21a(21b)之间连接。制冷剂通路44将第10层的第1传热管21a(21b)和第11层的第1传热管21a(21b)之间连接。制冷剂通路44将第14层的第1传热管21a(21b)和第15层的第1传热管21a(21b)之间连接。制冷剂通路44分别与连接有对应的第1传热管21a(21b)的流出流入孔51a(51b)(第7流出流入孔)和连接有对应的第1传热管21a(21b)的流出流入孔51a(51b)(第8流出流入孔)连通。
板状体33c以相对于板状体32c从制冷剂通路43、44与流出流入孔51a、51b、53a、53b连通的一侧的相反侧覆盖制冷剂通路43、44的方式层叠于板状体32c。另外,在板状体33c上形成有贯通孔57,该贯通孔57与形成于板状体32c的贯通孔57分别连通。
在板状体32a上形成有制冷剂通路41。制冷剂通路41将第1层及第5层的各个第1传热管21a与第3层的第2传热管23b之间连接。制冷剂通路41的一端侧与分别形成于板状体33c、32c的贯通孔57以及从下数第1层及第5层的流出流入孔51a连通,经由该贯通孔57及流出流入孔51a,分别与对应的第1传热管21a连接。制冷剂通路41的另一端侧与分别形成于板状体33c、32c的贯通孔57以及从下数第3层的流出流入孔51b连通,经由该贯通孔57及流出流入孔51b与对应的第2传热管23b连接。另外,在板状体32a形成有贯通孔57,该贯通孔57与形成于板状体33c的贯通孔57中的除了与制冷剂通路41连通的贯通孔57以外的贯通孔57连通。
板状体33b以相对于板状体32a成为盖而从制冷剂通路41与贯通孔57连通的一侧的相反侧覆盖制冷剂通路41的方式层叠于板状体32a。另外,在板状体33b形成有贯通孔57,该贯通孔57与形成于板状体32a的贯通孔57分别连通。
在板状体32b上形成有制冷剂通路42。制冷剂通路42将第9层及第13层的各个第1传热管21a与第1层的第2传热管23b之间连接。制冷剂通路42的一端侧与分别形成于板状体33b、32a、33c、32c的贯通孔57以及从下数第9层及第13层的流出流入孔51a连通,经由该贯通孔57及流出流入孔51a,分别与对应的第1传热管21a连接。制冷剂通路42的另一端侧与分别形成于板状体33b、32a、33c、32c的贯通孔57及从下数第1层的流出流入孔53b连通,经由该贯通孔57及流出流入孔53b,与对应的第2传热管23b连接。另外,在板状体32b形成有贯通孔57,该贯通孔57与形成于板状体33b的贯通孔57中的除了与制冷剂通路42连通的贯通孔57以外的贯通孔57连通。
板状体33a以相对于板状体32b成为盖而从制冷剂通路42与贯通孔57连通的一侧的相反侧覆盖制冷剂通路42的方式层叠于板状体32b。另外,在板状体33a上形成有贯通孔57,该贯通孔57与形成于板状体32b的贯通孔57分别连通。
下面,作为流路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的一例,对室外热交换器9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情况(制热运转)下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说明。
如图25及图27所示,首先,流向室外热交换器9的制冷剂通过分配器19b分支为两个流路。在两个流路中的下方的流路中流动的制冷剂经过贯通孔57、流出流入孔53a、第1层的第2传热管23a、回弯管61、第2层的第2传热管23a及流出流入孔53a流入制冷剂通路43。流过制冷剂通路43的制冷剂经过流出流入孔53b、第2层的第2传热管23b、回弯管61、第1层的第2传热管23b、流出流入孔53b及贯通孔57流入制冷剂通路42。
流过制冷剂通路42的制冷剂分支为两个流路。在位于下方的流路中,制冷剂经过贯通孔57、流出流入孔51a、第9层的第1传热管21a、回弯管61、第10层的第1传热管21a以及流出流入孔51a流入制冷剂通路44。向上流过制冷剂通路44的制冷剂经过流出流入孔51a、第11层的第1传热管21a、回弯管61、第12层的第1传热管21a及流出流入孔51a流入制冷剂通路43。流过制冷剂通路43的制冷剂经过流出流入孔51b、第12层的第1传热管21b、回弯管61、第11层的第1传热管21b以及流出流入孔51b流入制冷剂通路44。向下流过制冷剂通路44的制冷剂经过流出流入孔51b、第10层的第1传热管21b、回弯管61、第9层的第1传热管21b、流出流入孔51b及贯通孔57流入分配器19a。
对于其他流路,也同样地分别经过对应的第1传热管21a、制冷剂通路44、第1传热管21a、制冷剂通路43、第1传热管21b、制冷剂通路44、第1传热管21b等流入分配器19a。
另一方面,在被分配器19b分支的两个流路中的上方的流路中流动的制冷剂经过贯通孔57、流出流入孔53a、第3层的第2传热管23a、回弯管61、第4层的第2传热管23a及流出流入孔53a流入制冷剂通路43。流过制冷剂通路43流动的制冷剂经过流出流入孔53b、第4层的第2传热管23b、回弯管61、第3层的第2传热管23b、流出流入孔53b及贯通孔57流入制冷剂通路41。
流过制冷剂通路41的制冷剂分支为两个流路。在位于下方的流路中,制冷剂经过贯通孔57、流出流入孔51a、第1层的第1传热管21a、回弯管61、第2层的第1传热管21a以及流出流入孔51a流入制冷剂通路44。向上流过制冷剂通路44的制冷剂经过流出流入孔51a、第3层的第1传热管21a、回弯管61、第4层的第1传热管21a及流出流入孔51a流入制冷剂通路43。流过制冷剂通路43的制冷剂经过流出流入孔51b、第4层的第1传热管21b、回弯管61、第3层的第1传热管21b以及流出流入孔51b流入制冷剂通路44。向下流过制冷剂通路44的制冷剂经过流出流入孔51b、第2层的第1传热管21b、回弯管61、第1层的第1传热管21b、流出流入孔51b及贯通孔57流入分配器19a。
对于其他流路,也同样地分别经过对应的第1传热管21a、制冷剂通路44、第1传热管21a、制冷剂通路43、第1传热管21b、制冷剂通路44、第1传热管21b等流入分配器19a。流入到分配器19a的制冷剂合流,之后,被送向压缩机3(四通阀15)。
在上述的室外热交换器9中,除了制冷剂通路41、42、43之外还具备制冷剂通路44的流路部30由板状体32c等形成。由此,与通过U形弯管连接上下相邻的第1传热管21a(21b)的情况相比,不需要这样的U形弯管,能够实现生产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另外,与不需要这样的U形弯管相应地,能够进一步有助于作为单元的室外热交换器9的小型化。并且,不需要组装U形弯管的作业,还能够进一步实现室外热交换器9的制造工期的缩短。
此外,也可以在上述的室外热交换器9的流路部30层叠具有使制冷剂分配的功能或使制冷剂合流的功能的板状体。例如,也可以层叠与图22所示的形成有制冷剂通路45、46的板状体33d相同的板状体。
在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流路部30,例举了通过两个制冷剂通路41和制冷剂通路42连接主热交换部11和副热交换部12之间的流路部30,但也能够应用为设置有三个以上的制冷剂通路的流路部。并且,作为主热交换部11及副热交换部12,例举了分别配置成一列和两列的室外热交换器9,但对于配置成三列以上的室外热交换器,也能够应用流路部。
另外,为了说明室外热交换器9中的制冷剂的流动,对使室外热交换器9作为蒸发器运转的情况(制热运转)下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了说明。在使室外热交换器9作为冷凝器运转的情况下,制冷剂的流动反转。在该情况下,从主热交换部11(11a、11b)经由流路部30向副热交换部12(12a、12b)流动。并且,作为应用流路部30的热交换器,以室外热交换器9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应用于室内热交换器5。
对于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室外热交换器,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各种组合。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是例示,并不限制于此。本发明不由上述说明的范围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有效地利用于具备主热交换部和副热交换部的热交换器。
附图标记说明
1制冷循环装置;3压缩机;5室内热交换器;6室内风扇;7膨胀阀;9室外热交换器;11、11a、11b主热交换部;12、12a、12b副热交换部;13室外风扇;15四通阀;16制冷剂配管;17、17a、17b、18、18a、18b、19a、19b分配器;21、21a,21b第1传热管;23、23a、23b第2传热管;30流路部;31、32、32a、32b、32c、33、33a、33b、33c、33d制冷剂通路;41、42、43、44、45、46制冷剂通路;51、53、51a、51b、53a、53b流出流入孔;57贯通孔;59接头;61回弯管。

Claims (11)

1.一种热交换器,其中,具有:
第1热交换部,其具有第1传热管;
第2热交换部,其与所述第1热交换部排列配置,具有第2传热管;以及
流路部,其连接在所述第1热交换部和所述第2热交换部之间,供工作流体流动,
所述流路部具备:
第1板状体,其形成有多个工作流体流出流入孔,所述工作流体流出流入孔包括分别与所述第1热交换部连接的第1流出流入孔及第2流出流入孔、以及分别与所述第2热交换部连接的第3流出流入孔及第4流出流入孔;
第2板状体,其形成有工作流体通路,并层叠于所述第1板状体,所述工作流体通路包括第1通路以及第2通路,所述第1通路与所述第1流出流入孔和所述第4流出流入孔连通而将所述第1流出流入孔与所述第4流出流入孔之间连结,所述第2通路与所述第2流出流入孔和所述第3流出流入孔连通而将所述第2流出流入孔与所述第3流出流入孔之间连结;以及
第3板状体,其以相对于所述第2板状体从所述工作流体通路与所述工作流体流出流入孔连通的一侧的相反侧覆盖所述工作流体通路的方式层叠于所述第2板状体,
所述第1通路和所述第2通路在所述第2板状体中相互隔开地形成,
所述流路部作为层叠所述第1板状体至第3板状体而成的一个流路部而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在所述第1板状体中,形成有多个所述第1流出流入孔,
在所述第2板状体中,所述第1通路形成为与多个所述 第1流出流入孔分别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在所述第1板状体中,形成有多个所述第4流出流入孔,
在所述第2板状体中,所述第1通路形成为与多个所述 第4流出流入孔分别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第2板状体由一个板状体构成,
所述第1通路及所述第2通路双方形成于所述一个板状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第2板状体包括第2板状体第1部和第2板状体第2部,
所述第1通路形成于所述第2板状体第1部,
所述第2通路形成于所述第2板状体第2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在所述第1热交换部及所述第2热交换部中分别配置有截面形状为扁平型的扁平型传热管作为所述第1传热管及所述第2传热管,
所述多个工作流体流出流入孔各自的开口形状形成为与所述扁平型传热管的所述截面形状对应,
所述多个工作流体流出流入孔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扁平型传热管直接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第1热交换部包括:
第1热交换第1部;以及
第1热交换第2部,其配置成与所述第1热交换第1部相向,
在所述第1热交换第1部中,作为所述第1传热管,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第1传热管第1部,
在所述第1热交换第2部中,作为所述第1传热管,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第1传热管第2部,
在所述第1板状体上,
作为所述工作流体流出流入孔,形成有:
第5流出流入孔,其与所述多个第1传热管第1部中的一个第1传热管第1部连接;以及
第6流出流入孔,其与所述多个第1传热管第2部中的一个第1传热管第2部连接,
所述第2板状体包括第2板状体第3部,
在所述第2板状体第3部中,作为所述工作流体通路,形成有第3通路,所述第3通路与所述第5流出流入孔和所述第6流出流入孔连通而将所述第5流出流入孔和所述第6流出流入孔之间连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在所述第1板状体上,
作为所述工作流体流出流入孔,形成有:
第7流出流入孔,其与所述多个第1传热管第1部中的其他的第1传热管第1部连接;以及
第8流出流入孔,其与所述多个第1传热管第1部中的以与所述其他的第1传热管第1部相邻的方式配置的另外其他的第1传热管第1部连接,
在所述第2板状体第3部中,作为所述工作流体通路,形成有第4通路,所述第4通路与所述第7流出流入孔和所述第8流出流入孔连通而将所述第7流出流入孔和所述第8流出流入孔之间连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第2热交换部包括:
第2热交换第1部,其配置有多个第2传热管第1部作为所述第2传热管;以及
第2热交换第2部,其以与所述第2热交换第1部相向的方式配置,并配置有多个第2传热管第2部作为所述第2传热管,
所述第2板状体包括第2板状体第4部,
在所述第1板状体上,
作为所述工作流体流出流入孔,形成有:
多个第9流出流入孔,其与所述一个第1传热管第2部以外的所述第1传热管第2部连接;以及
多个第10流出流入孔,其与所述第2传热管第1部连接,
在所述第2板状体第4部中,
作为所述工作流体通路,包括:
第5通路,其与所述多个第9流出流入孔分别连通;以及
第6通路,其与所述多个第10流出流入孔分别连通,
在所述第3板状体上,形成有:
第1贯通孔,其与所述第5通路连通;以及
第2贯通孔,其与所述第6通路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在所述第3板状体上没有形成贯通所述第3板状体的贯通孔。
1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中,具备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
CN201780087117.XA 2017-03-31 2017-03-31 热交换器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Active CN1104760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13521 WO2018179311A1 (ja) 2017-03-31 2017-03-31 熱交換器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6036A CN110476036A (zh) 2019-11-19
CN110476036B true CN110476036B (zh) 2021-05-18

Family

ID=63674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7117.XA Active CN110476036B (zh) 2017-03-31 2017-03-31 热交换器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16016B2 (zh)
CN (1) CN110476036B (zh)
WO (1) WO20181793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62699A1 (ja) * 2019-06-28 2020-12-3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JP7348308B2 (ja) * 2019-12-24 2023-09-20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545Y2 (ja) * 1979-04-11 1985-01-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H05296606A (ja) * 1992-03-31 1993-11-09 Modine Mfg Co 高効率蒸発器
CN103348212A (zh) * 2011-01-21 2013-10-0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CN203785332U (zh) * 2013-05-15 2014-08-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层叠式集管、换热器及空气调节装置
CN204100877U (zh) * 2014-08-13 2015-01-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层叠型集管、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
WO2015097876A1 (ja) * 2013-12-27 2015-07-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積層型ヘッダー、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WO2015111216A1 (ja) * 2014-01-27 2015-07-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積層型ヘッダー、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WO2016056064A1 (ja) * 2014-10-07 2016-04-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CN105518392A (zh) * 2013-09-11 2016-04-2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及空调机
WO2016071946A1 (ja) * 2014-11-04 2016-05-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積層型ヘッダ、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CN106133467A (zh) * 2014-03-19 2016-11-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0215231A (pt) * 2001-12-21 2004-11-16 Behr Gmbh & Co Kg Trocador de calor, especialmente para um automóvel
WO2016178278A1 (ja) * 2015-05-01 2016-11-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積層型ヘッダ、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545Y2 (ja) * 1979-04-11 1985-01-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H05296606A (ja) * 1992-03-31 1993-11-09 Modine Mfg Co 高効率蒸発器
CN103348212A (zh) * 2011-01-21 2013-10-09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及空调装置
CN203785332U (zh) * 2013-05-15 2014-08-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层叠式集管、换热器及空气调节装置
CN105518392A (zh) * 2013-09-11 2016-04-2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及空调机
WO2015097876A1 (ja) * 2013-12-27 2015-07-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積層型ヘッダー、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WO2015111216A1 (ja) * 2014-01-27 2015-07-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積層型ヘッダー、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CN106133467A (zh) * 2014-03-19 2016-11-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4100877U (zh) * 2014-08-13 2015-01-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层叠型集管、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
WO2016056064A1 (ja) * 2014-10-07 2016-04-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WO2016071946A1 (ja) * 2014-11-04 2016-05-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積層型ヘッダ、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16016B2 (ja) 2020-07-01
CN110476036A (zh) 2019-11-19
WO2018179311A1 (ja) 2018-10-04
JPWO2018179311A1 (ja) 2019-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27415B2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20110056667A1 (en) Integrated multi-circuit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US20110056668A1 (en) Modular heat exchanger
WO2015025365A1 (ja) 熱交換器、空調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305574B2 (ja) プレート熱交換器及びヒートポンプ式室外機
EP3290851B1 (en) Layered header,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JP6580451B2 (ja) 熱交換機
KR20160131577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열교환기
EP3064819A1 (en) Pipe joint, heat exchanger, and air conditioner
WO2015111220A1 (ja)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CN111801538A (zh) 热交换器单元和使用它的空气调节机
CN110476036B (zh) 热交换器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
JP2009150574A (ja) 分配器、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熱交換器並びに空気調和機
WO2022264348A1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US11168928B2 (en) Heat exchanger or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KR20180087775A (ko) 냉장고의 열교환기
JPWO2020090015A1 (ja) 冷媒分配器、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JP2013015233A (ja) 熱交換器
KR20190055614A (ko) 판형 열교환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 조화기
JP6120998B2 (ja) 積層型ヘッダー、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CN110285603B (zh) 热交换器和使用其的制冷***
KR20060044044A (ko) 열교환기
JP7399286B2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20180087776A (ko) 냉동사이클의 열교환기
KR20210073987A (ko) 열교환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히트펌프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