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58890A - 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58890A
CN110458890A CN201910755278.2A CN201910755278A CN110458890A CN 110458890 A CN110458890 A CN 110458890A CN 201910755278 A CN201910755278 A CN 201910755278A CN 110458890 A CN110458890 A CN 1104588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istance
user characteristics
electronic equipment
control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552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海舟
方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5527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588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58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588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7/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e.g. lidar systems
    • G01S17/02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G01S17/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7/08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G06T7/73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using feature-based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8Feature extraction; Face representa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公开提供的控制方法包括:首先,获取摄像设备的图像数据;其次,对图像数据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用户特征,并检测电子设备与人脸的距离;最后,当距离小于或等于安全距离阈值时,启用视力保护功能提醒用户;其中,基于用户特征确定安全距离阈值,或者基于用户特征启用与用户特征对应的视力保护功能。可见,本公开能够检测用户观看电子设备的距离并识别用户特征,通过根据用户特征确定相应的安全距离阈值或视力保护功能,可以为用户匹配个性化的视力保护方案,保护用户的用眼健康。

Description

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发展,过度使用电子设备成了青少年近视低龄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的一些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可以限制用户的使用时间,但不具备保护用户用眼健康的功能,特别是缺乏自制力的儿童在接触电子设备时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很近,长时间近距离观看闪烁变幻的屏幕画面,加重了眼睛负担,容易导致近视。
发明内容
提供该发明内容部分以便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该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摄像设备的图像数据;
对所述图像数据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用户特征;
检测电子设备与人脸的距离;
当所述距离小于或等于安全距离阈值时,启用视力保护功能提醒用户;
其中,基于所述用户特征确定所述安全距离阈值,或者基于所述用户特征启用与所述用户特征对应的视力保护功能。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配置为获取摄像设备的图像数据;
人脸识别单元,配置为对所述图像数据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用户特征;
测距单元,配置为检测电子设备与人脸的距离;
控制单元,配置为当所述距离小于或等于安全距离阈值时,启用视力保护功能提醒用户;其中,基于所述用户特征确定所述安全距离阈值,或者基于所述用户特征启用与所述用户特征对应的视力保护功能。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以执行上述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上述控制方法。
本公开提供的控制方法包括:首先,获取摄像设备的图像数据;其次,对图像数据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用户特征,并检测电子设备与人脸的距离;最后,当距离小于或等于安全距离阈值时,启用视力保护功能提醒用户;其中,基于用户特征确定安全距离阈值,或者基于用户特征启用与用户特征对应的视力保护功能。可见,本公开能够检测用户观看电子设备的距离并识别用户特征,通过根据用户特征确定相应的安全距离阈值或视力保护功能,可以为用户匹配个性化的视力保护方案,保护用户的用眼健康。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公开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示例性结构方框图;
图6为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电视、智慧大屏、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主机、机顶盒、电视盒子等电子设备。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100,包括步骤S101-步骤S104:
步骤S101:获取摄像设备的图像数据。其中,摄像设备可以是电子设备本身配备的镜头或独立于电子设备的第三方摄像设备。电子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该摄像设备连接,获取摄像设备所拍摄的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包括静态的图片数据和动态的视频数据。
步骤S102:对图像数据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用户特征。其中,用户特征包括用户的年龄、性别、用户是否佩戴眼镜等面部特征。
步骤S103:检测电子设备与人脸的距离。具体地,可以通过前述摄像设备利用单目摄像头测距或者双目摄像头测距技术检测人脸与电子设备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检测人脸距离的方法不限上述方法,譬如,还可以通过激光测距或声波测距技术检测人脸与电子设备的距离。
步骤S104:当距离小于或等于安全距离阈值时,启用视力保护功能提醒用户;其中,基于用户特征确定安全距离阈值,或者基于用户特征启用与用户特征对应的视力保护功能。安全距离阈值是用户观看电子设备的距离门限值,当电子设备与人脸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安全距离距离阈值时,则被认为对用户的视力可能会造成损害,此时启用视力保护功能。视力保护功能包括通过语音或者在显示装置上以对话框的形式提醒用户,例如“请注意保护视力,不要离电视太近”,或者一段时间后暂停或退出当前播放的内容,或者一段时间后关闭显示装置等措施,上述措施可以单独或组合适用。上述视力保护功能只是用来示例性的说明本公开实施例,还可以采取其他适宜的方式提醒用户注意用眼健康,本公开实施例不仅限于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预先根据不同的用户特征设置不同的视力保护功能,当电子设备与人脸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安全距离阈值时,则根据通过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的用户特征启用对应的视力保护功能。例如,预先为儿童或者佩戴眼镜的用户设置相比成年用户或不戴眼镜的用户更加严格的视力保护功能,当检测到电子设备与用户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安全距离阈值时,如果该用户为儿童或者佩戴眼镜,则启用相应的严格的视力保护功能。类似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预先根据用户特征设置不同的安全距离阈值,并根据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的用户特征适用对应的安全距离阈值。例如,预先为儿童或者佩戴眼镜的用户设置相比成年用户或不戴眼镜的用户更加严格的安全距离阈值(例如更大的阈值)当检测到镜头前的用户为儿童或者佩戴眼镜,则适用相应的严格的安全距离阈值。
此外,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实时地、或者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周期性地、或者响应于用户的指令对摄像设备的图像数据进行人脸识别并检测电子设备与人脸的距离。
可见,本公开实施例能够检测用户观看电子设备的距离并识别用户特征,通过根据用户特征确定相应的安全距离阈值或视力保护功能,可以为用户匹配个性化的视力保护方案,保护用户的用眼健康。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特征包括用户的年龄和/或用户是否佩戴眼镜。
在一些实施例中,视力保护功能包括:输出提示信息;和/或经过预设的时间段后缩小显示画面;和/或经过预设的时间段后停止显示正在播放的内容。其中,输出提示信息包括输出语音、图像、震动、闪光信息,譬如通过语音或者在显示装置上以对话框的形式提醒用户诸如“请注意保护视力,不要离电视太近”;缩小显示画面是指按比例缩小当前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停止显示正在播放的内容包括暂停当前播放的内容,或退出当前正在显示的应用,或者关闭显示画面。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视力保护功能可以单独启用,也可以配合启用,例如,首先输出提示信息“请注意保护视力,不要离电视太近”,30秒后则缩小显示画面或者停止显示正在播放的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缩小显示画面包括根据所检测的电子设备与人脸的距离缩小显示画面。通常,适宜的观看距离与显示装置的显示尺寸有关,不同的显示尺寸对应不同的推荐观看距离。例如,40寸的电视推荐观看距离大于2米,50寸的电视推荐观看距离大于2.5米,55寸的电视推荐观看距离大于3米,65寸的推荐观看距离大于3.5米。如果显示装置原始显示尺寸为50寸,当检测用户与电子设备的距离为2米时,则可将显示画面的尺寸由原始的50寸缩小至相应的40寸。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缩小显示画面的方式旨在示例性的说明本公开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或标准缩小显示画面,本公开实施例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显示装置的显示尺寸,显示装置的显示尺寸用于确定所述安全距离阈值。显示装置的显示尺寸为显示装置的屏幕尺寸,可以通过屏幕对角线的长度来表征显示尺寸。如前所述,适宜的观看距离与显示装置的显示尺寸有关,本公开通过获取显示装置的显示尺寸以确定安全距离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电子设备与人脸的距离包括:对图像数据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获得用户面部的像素信息;根据像素信息和对应关系计算距离;其中,对应关系为像素信息与距离的对应关系。用户面部的像素信息包括整个面部的像素信息或者部分面部器官的像素信息,例如眼、鼻等。根据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用户离摄像设备越近则面部像素越多,用户离摄像设备越远则面部像素越少,基于此可以预先设置面部像素信息与距离的对应关系,根据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获得当前用户的面部的像素信息,通过该种对应关系即可计算得到用户与电子设备的距离。
下面将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2,示出了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200,应用于一智能电视,该智能电视具有广角镜头和屏幕,方法200包括步骤S201-S206:
步骤S201:智能电视获取广角镜头的图像数据;
步骤S202:对图像数据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用户特征;
步骤S203:根据该用户特征确定相应的安全距离阈值;
步骤S204: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获得当前用户面部的像素信息并根据预设的像素信息与距离的对应关系计算人脸与智能电视的距离;
步骤S205:判断该距离是否小于所确定的安全距离阈值,如果小于安全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206,反之则返回步骤S201;
步骤S206:在屏幕上显示提示信息。
这样,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根据人脸识别获得的用户特征适用相应的安全距离阈值,当用户的观看距离小于该特定的安全距离阈值时,在屏幕上通过显示提示信息提醒用户注意用眼健康,从而可以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视力保护方案。
图3示出了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300,应用于智能电视,该智能电视具有广角镜头和屏幕,方法300包括步骤S301-S306:
步骤S301:智能电视获取广角镜头的图像数据;
步骤S302:对图像数据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用户特征;
步骤S303: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获得当前用户面部的像素信息并根据预设的像素信息与距离的对应关系计算人脸与智能电视的距离;
步骤S304:获取屏幕的显示尺寸并根据该显示尺寸确定安全距离阈值;
步骤S305:判断该距离是否小于所确定的安全距离阈值,如果小于安全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306,反之则返回步骤S301;
步骤S306:在屏幕上显示提示信息。
这样,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根据屏幕显示尺寸确定相应的安全距离阈值,当用户的观看距离小于该特定的安全距离阈值时,在屏幕上通过显示提示信息提醒用户注意用眼健康,从而可以根据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视力保护方案。
图4示出了本公开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400,应用于智能电视,该智能电视具有广角镜头和屏幕,方法400包括步骤S401-S408:
步骤S401:智能电视获取广角镜头的图像数据;
步骤S402:对图像数据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用户特征;
步骤S403: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获得当前用户面部的像素信息并根据预设的像素信息与距离的对应关系计算人脸与智能电视的距离;
步骤S405:智能电视的处理器判断该距离是否小于安全距离阈值,如果小于安全距离阈值则执行步骤S406,反之则返回步骤S401;
步骤S406:根据所识别的用户特征确定视力保护功能,如果用户特征为儿童,则执行步骤S407,如果用户为成年人,则执行步骤S408;
步骤S407:30秒后暂停显示正在播放的内容;
步骤S408:30秒后缩小显示画面。
这样,本公开实施例通过人脸识别的用户特征为儿童还是成人,以确定相应的视力保护功能,从而可以为不同的用户匹配不同的视力保护方案,有利于用户的用眼健康。
对应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控制装置500,如图5所示,装置500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获取单元501、人脸识别单元502、测距单元503和控制单元504。其中:
获取单元501配置为获取摄像设备的图像数据。摄像设备可以是电子设备本身配备的镜头或独立于电子设备的摄像设备。电子设备通过与该摄像设备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获取摄像设备所拍摄的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包括静态的图片数据和动态的视频数据。
人脸识别单元502,配置为对图像数据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用户特征。其中,用户特征包括用户的年龄、性别、用户是否佩戴眼镜等面部特征。
测距单元503,配置为检测电子设备与人脸的距离。具体地,可以通过前述摄像设备利用单目摄像头测距或者双目摄像头测距技术检测人脸与电子设备的距离,还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获得当前的用户面部像素信息并根据视图比例关系获得人脸与电子设备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检测人脸距离的方法不限上述方法,譬如,还可以通过激光测距或声波测距技术检测人脸与电子设备的距离。
控制单元505,配置为当距离小于或等于安全距离阈值时,启用视力保护功能提醒用户;其中,基于用户特征确定安全距离阈值,或者基于用户特征启用与所述用户特征对应的视力保护功能。其中,安全距离阈值是用户观看电子设备的距离门限值,当电子设备与人脸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安全距离距离阈值时,则被认为对用户的视力可能会造成损害,此时启用视力保护功能。控制单元505进一步包括提示子单元5051、调整子单元5052和停止子单元5053。提示子单元5051配置为输出提示信息,包括通过语音或者在显示装置上以对话框的形式提醒用户,例如“请注意保护视力,不要离电视太近”。调整子单元5052配置为经过预设的时间段后缩小显示画面。停止子单元5053,配置为经过预设的时间段后停止显示正在播放的内容,包括暂停当前播放的内容,或退出当前正在显示的应用,或者关闭显示画面。
装置500进一步包括检测单元504,配置为获取显示装置的显示尺寸,所述显示尺寸用于确定所述安全距离阈值。
下面参考图6,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600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电视、智慧大屏、手机、电脑、电子阅读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等具有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还包括诸如主机、机顶盒、电视盒子等可以通过与其他显示装置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以控制该显示装置成像内容的电子设备。图6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6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606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6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601、ROM602以及RAM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6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6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606;以及通信装置609。通信装置6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6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6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6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606被安装,或者从ROM6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6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获取摄像设备的图像数据;对所述图像数据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用户特征;检测电子设备与人脸的距离;当所述距离小于或等于安全距离阈值时,启用视力保护功能提醒用户;其中,基于所述用户特征确定所述安全距离阈值,或者基于所述用户特征启用与所述用户特征对应的视力保护功能。
或者,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获取摄像设备的图像数据;对所述图像数据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用户特征;检测电子设备与人脸的距离;当所述距离小于或等于安全距离阈值时,启用视力保护功能提醒用户;其中,基于所述用户特征确定所述安全距离阈值,或者基于所述用户特征启用与所述用户特征对应的视力保护功能。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获取单元还可以被描述为“获取摄像设备的图像数据的单元”。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摄像设备的图像数据;对所述图像数据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用户特征;检测电子设备与人脸的距离;当所述距离小于或等于安全距离阈值时,启用视力保护功能提醒用户;其中,基于所述用户特征确定所述安全距离阈值,或者基于所述用户特征启用与所述用户特征对应的视力保护功能。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用户特征包括用户的年龄和/或用户是否佩戴眼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视力保护功能包括:输出提示信息;和/或经过预设的时间段后缩小显示画面;和/或经过预设的时间段后停止显示正在播放的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缩小显示画面包括:根据所述距离缩小显示画面。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显示装置的显示尺寸,所述显示尺寸用于确定所述安全距离阈值。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检测电子设备与人脸的距离包括:对所述图像数据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获得用户面部的像素信息;根据所述像素信息和对应关系计算所述距离;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为所述像素信息与所述距离的对应关系。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配置为获取摄像设备的图像数据;人脸识别单元,配置为对所述图像数据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用户特征;测距单元,配置为检测电子设备与人脸的距离;控制单元,配置为当所述距离小于或等于安全距离阈值时,启用视力保护功能提醒用户;其中,基于所述用户特征确定所述安全距离阈值;或者基于所述用户特征启用与所述用户特征对应的视力保护功能。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用户特征包括用户的年龄和/或用户是否佩戴眼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10)

1.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摄像设备的图像数据;
对所述图像数据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用户特征;
检测电子设备与人脸的距离;
当所述距离小于或等于安全距离阈值时,启用视力保护功能提醒用户;
其中,基于所述用户特征确定所述安全距离阈值,或者基于所述用户特征启用与所述用户特征对应的视力保护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特征包括用户的年龄和/或用户是否佩戴眼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力保护功能包括:
输出提示信息;
和/或经过预设的时间段后缩小显示画面;
和/或经过预设的时间段后停止显示正在播放的内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小显示画面包括:
根据所述距离缩小显示画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显示装置的显示尺寸,所述显示尺寸用于确定所述安全距离阈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子设备与人脸的距离包括:
对所述图像数据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获得用户面部的像素信息;
根据所述像素信息和对应关系计算所述距离;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为所述像素信息与所述距离的对应关系。
7.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配置为获取摄像设备的图像数据;
人脸识别单元,配置为对所述图像数据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用户特征;
测距单元,配置为检测电子设备与人脸的距离;
控制单元,配置为当所述距离小于或等于安全距离阈值时,启用视力保护功能提醒用户;其中,基于所述用户特征确定所述安全距离阈值;或者基于所述用户特征启用与所述用户特征对应的视力保护功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特征包括用户的年龄和/或用户是否佩戴眼镜。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CN201910755278.2A 2019-08-15 2019-08-15 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4588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5278.2A CN110458890A (zh) 2019-08-15 2019-08-15 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5278.2A CN110458890A (zh) 2019-08-15 2019-08-15 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58890A true CN110458890A (zh) 2019-11-15

Family

ID=68486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55278.2A Pending CN110458890A (zh) 2019-08-15 2019-08-15 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58890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4151A (zh) * 2020-08-20 2020-11-27 深圳前海茂佳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电视设备的控制方法、电视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09560A (zh) * 2021-07-30 2021-09-17 佛山市墨纳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监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535108A (zh) * 2021-07-27 2021-10-22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视力保护方法、显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
CN113808377A (zh) * 2021-09-13 2021-12-1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告警提示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35665A (zh) * 2021-09-27 2021-12-24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02697A (zh) * 2020-07-28 2022-02-01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 一种用眼距离实时跟踪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14419862A (zh) * 2022-01-26 2022-04-29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视力保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83924A (zh) * 2022-11-16 2023-03-31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提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8665A (zh) * 2007-11-05 2008-05-28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机画面智能调节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72757A (zh) * 2016-03-24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观看电视的安全距离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9191802A (zh) * 2018-07-20 2019-01-11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视力保护提示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299645A (zh) * 2018-07-20 2019-02-01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视力保护提示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8665A (zh) * 2007-11-05 2008-05-28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机画面智能调节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72757A (zh) * 2016-03-24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观看电视的安全距离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9191802A (zh) * 2018-07-20 2019-01-11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视力保护提示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299645A (zh) * 2018-07-20 2019-02-01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视力保护提示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2697A (zh) * 2020-07-28 2022-02-01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 一种用眼距离实时跟踪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12004151A (zh) * 2020-08-20 2020-11-27 深圳前海茂佳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电视设备的控制方法、电视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04151B (zh) * 2020-08-20 2023-10-03 深圳前海茂佳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电视设备的控制方法、电视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35108A (zh) * 2021-07-27 2021-10-22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视力保护方法、显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
CN113409560A (zh) * 2021-07-30 2021-09-17 佛山市墨纳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监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808377A (zh) * 2021-09-13 2021-12-17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告警提示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35665A (zh) * 2021-09-27 2021-12-24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19862A (zh) * 2022-01-26 2022-04-29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视力保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83924A (zh) * 2022-11-16 2023-03-31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提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58890A (zh) 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455830B2 (en) Face recogn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3692461B1 (en) Remov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before transmission from a device
US9286726B2 (en) Mobile information gateway for service provider cooperation
US8619095B2 (en) Automatically modifying presentation of mobile-device content
KR101317047B1 (ko) 얼굴표정을 이용한 감정인식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9446876A (zh) 手语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US9665901B2 (en) Mobile information gateway for private customer interaction
CN110874129A (zh) 显示***
CN107783643A (zh) 一种保护用户视力的方法及装置
US20140285402A1 (en) Social data-aware wearable display system
CN109086719A (zh) 用于输出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0570383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60035753A (ko) 메시지 자동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KR20140052263A (ko) 콘텐츠 서비스 시스템, 그 시스템에서의 콘텐츠 서비스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10089684B2 (en) Mobile information gateway for customer identification and assignment
EP3087727B1 (en) An emotion based self-portrait mechanism
US11808941B2 (en) Augmented image generation using virtual content from wearable heads up display
CN105814550A (zh) 用于控制用户界面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35544B (zh)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967436B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844985A (zh) 数据质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872619B (zh) 一种拍照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188713A (zh) 用于输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EP432932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deo playbac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