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7519B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7519B
CN110417519B CN201810402561.2A CN201810402561A CN110417519B CN 110417519 B CN110417519 B CN 110417519B CN 201810402561 A CN201810402561 A CN 201810402561A CN 110417519 B CN110417519 B CN 1104175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ing block
decoding check
retransmission data
decoding
receiving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025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17519A (zh
Inventor
王俊伟
武雨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0256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751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4149 priority patent/WO201920619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7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75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175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75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基于CBG的重传技术,重传效率较低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重传数据,所述重传数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编码块组,每个所述第一编码块组包括至少一个编码块。所述接收端对所述重传数据中包括的编码块进行译码。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送端发送N个第二编码块组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所述N个第二编码块组为所述接收端基于所述重传数据确定的,当一个第二编码块组中至少一个编码块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错误时,该第二编码块组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否则该第二编码块组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下一代无线技术(next radio,NR)通信***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基于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的ACK/NAK反馈技术的基础上,引入了基于编码块组(code block group,CBG)的ACK/NAK反馈技术,其中,ACK表示确认发来的数据已经接受无误,NAK表示确认数据已收到但是该数据存在错误。
基于CBG的ACK/NAK反馈技术为,发送端在传输TB的时候,将TB进行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添加并将经过CRC校验的TB分割成多个编码块(codeblock,CB)。然后将每个CB进行CRC添加,并将经过CRC添加的多个CB分成若干个编码块组(code block group,CBG)进行调度和传输,每个CBG中包括至少一个经过CRC检验后的CB。接收端基于CBG进行反馈ACK/NAK信息,其中,若某个CBG中存在校验错误的CB,则针对该CBG反馈NAK信息,若该CBG中所有CB均校验成功,则针对CBG反馈ACK信息。发送端根据接收到HARQ信息,将反馈为NAK信息的CBG进行重传。
目前,基于CBG的重传技术,重传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基于CBG的重传技术,重传效率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端接收发送端本次发送的第一重传数据,并对本次接收到的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CB进行译码,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包括所述发送端上一次接收的N个译码校验结果中为NAK的译码校验结果分别对应的第一CBG,所述N个译码校验结果为所述接收端针对所述发送端上一次发送的重传数据反馈的,每个所述第一CBG包括至少一个CB,所述N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送端发送N个第二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所述N个第二CBG为所述接收端基于本次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CB确定的,且任意两个第二CBG中包括的CB互不重叠,当一个第二CBG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错误时,该第二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否则该第二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重传的第二重传数据,所述第二重传数据包括所述发送端本次接收的N个译码校验结果中的为NAK的译码校验结果分别对应的第二CBG。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通过基于接收到的第一重传数据重新确定N个第二CBG,并反馈重新确定的N个第二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由于这N个第二CBG是基于第一重传数据所确定的,而第一重传数据为发送端上一次接收的N个译码校验结果中的NAK分别对应的第一CBG,可见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第一CBG的数量不大于N。当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第一CBG的数量小于N时,第二CBG的包括的CB数小于第一CBG中包括的CB数,使得发送端在重传时,可以获得N个第二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从而发送端可以按照第二CBG进行CB发送,由于第二CBG中包括的CB数相比第一CBG包含的CB个数有所减少,因此可以较好的提高数据的重传效率。以接收端接收到的第一重传数据包括CBG1和CBG2为例,其中,CBG1包括标识为0-3的4个CB,CBG2包括标识4-6的3个CB,接收端将CBG1和CBG2包括的各个CB重新划分得到CBG′1、CBG′2、CBG′3、CBG′4,其中,CBG′1包括标识为0和1的CB、CBG′2包括标识为2和3的CB、CBG′3包括标识为4和5的CB,CBG′4包括标识为6的CB,若标号为2的CB译码错误,向发送端发送的HARQ中CBG′2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因此发送端在重传时发送CBG′2,而现有技术中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的HARQ中CBG1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因此发送端在重传时需要发送CBG1,即发送端需要重新发送4个CB,而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只需发送2个CB即可,可见可以减少重传时发送的数据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N个第二CBG中的h个第二CBG分别包括a个CB,所述N个第二CBG中的除所述h个第二CBG之外的其他第二CBG分别包括b个CB。其中,所述h满足如下公式:
h=mod(P,N)。
所述P为本次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所有CB的数量。所述a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021
所述b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022
接收端基于上述设计所述的方法基于第一重传数据重新确定N个第二CBG时,可以使各个第二CBG中包括的CB数尽可能均匀,即任意两个第二CBG包括的CB数最多相差1。由于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第一CBG的数量通常小于N,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使得每个第二CBG中包括的CB数相比于任意一个第一CBG包括的CB数都有所减少,从而发送端在重传时,按照第二CBG进行CB发送,可以较好的提高数据的重传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携带预设标志,所述预设标志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反馈所述N个第二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上述设计中,接收端可以在发送端的指示下向该发送端反馈N个第二CBG的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从而可以统一接收端与发送端采用的重传规则。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第一重传数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包括所述发送端上一次接收的N个译码校验结果中为NAK的译码校验结果分别对应的第一CBG,所述N个译码校验结果为所述接收端针对所述发送端上一次发送的重传数据反馈的,每个所述第一CBG包括至少一个CB,所述N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发送端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N个第二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所述N个第二CBG为所述接收端基于对本次接收到的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CB进行译码、以及本次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CB确定的,且任意两个第二CBG中包括的CB互不重叠,当一个第二CBG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错误时,该第二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否则该第二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所述发送端将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划分为所述N个第二CBG。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重传第二重传数据,所述第二重传数据包括所述发送端本次接收的N个译码校验结果中为NAK的译码校验结果分别对应的第二CBG。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将第一重传数据划分为N个第二CBG,并反馈确定的N个第二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由于N个第二CBG是基于第一重传数据所确定的,而第一重传数据为发送端上一次接收的N个译码校验结果中的NAK分别对应的第一CBG,可见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第一CBG的数量不大于N。当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第一CBG的数量小于N时,第二CBG的包括的CB数小于第一CBG中包括的CB数。发送端在重传时按照第二CBG进行CB发送,由于第二CBG中包括的CB数相比第一CBG包含的CB个数有所减少,因此可以较好的提高数据的重传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N个第二CBG中的h个第二CBG分别包括a个CB,所述N个第二CBG中的除所述h个第二CBG之外的其他第二CBG分别包括b个CB。其中,所述h满足如下公式:
h=mod(P,N);
所述P为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所有CB的数量。所述a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031
所述b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032
发送端基于上述设计所述的方法将第一重传数据重新确定N个第二CBG时,可以使各个第二CBG中包括的CB数尽可能均匀,即任意两个第二CBG包括的CB数最多相差1。由于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第一CBG的数量通常小于N,通过上述方法可以使得每个第二CBG中包括的CB数相比于任意一个第一CBG包括的CB数都有所减少,从而发送端在重传时,按照第二CBG进行CB发送,可以较好的提高数据的重传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重传数据携带预设标志,所述预设标志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反馈所述N个第二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上述设计中,发送端可以通过在重传数据中携带预设标志的方式来指示接收端反馈N个第二CBG的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从而可以统一接收端与发送端采用的重传规则。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一重传数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为所述发送端针对初始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原始数据进行重传的数据,所述原始数据包括G个CBG,每个CBG包括至少一个CB,所述G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CB进行译码,并根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包括的CB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对存储的所述原始数据包括的CB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进行对应更新。所述接收端在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携带预设标志时,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G个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当一个CBG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错误时,该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否则该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所述预设标志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送端反馈所述G个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第二重传数据,所述第二重传数据为所述发送端接收到的G个译码校验结果中为NAK的译码校验结果所对应的CBG。发送端可能会将接收端发送的HARQ反馈码本中的某个译码校验结果为NAK错误检测成ACK,导致发送端将该译码校验结果为NAK对应的CBG在重传时没有被传输。如,发送端将“1010”检测为“1110”,因此第二个CBG中存在译码错误的CB,但是发送端在重传时却不会发送该CBG。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端在第一重传数据携带预设标志时向发送端反馈初传的G个第一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通过这种方式,接收端可以在后续重传反馈中将初传的G个第一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重新反馈,从而使得发送端可以在接收到接收端重新反馈的G个第一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后,纠正之前检测错误的译码校验结果,从而可以将之前漏掉的译码错误的CB重新发送给接收端。例如,发送端将“1010”检测为“1110”,因此发送端在重传时没有发送第二个CBG中包括的译码错误的CB,而在后续重传过程中,接收端在发送端的指示下重新反馈原始数据的译码校验结果,使得发送端根据接收端重新反馈的原始数据的译码校验结果确定第二个CBG中存在译码错误的CB,从而在下一次重传中将该译码错误的CB发送给接收端。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第一数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携带预设标志,所述预设标志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送端反馈G个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发送端针对初始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原始数据进行重传的数据,所述原始数据包括G个CBG,每个CBG包括至少一个CB,所述G为大于0的整数。在所述第一数据中携带预设标志时,所述发送端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所述G个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所述G个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CB进行译码,并根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包括的CB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对存储的所述原始数据包括的CB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进行对应更新后得到的。当一个CBG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错误时,该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否则该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第二数据,所述第二重传数据为所述发送端接收到的译码校验结果中为NAK的译码校验结果所对应的CBG。针对发送端可能会将接收端发送的HARQ反馈码本中的某个译码校验结果为NAK错误检测成ACK,导致发送端将该译码校验结果为NAK对应的CBG在重传时没有被传输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通过在后续重传过程中指示接收端重新反馈初传的G个第一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通过这种方式,发送端可以在接收到接收端重新反馈的G个第一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后,纠正之前检测错误的译码校验结果,从而可以将之前漏掉的译码错误的CB重新发送给接收端。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收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发送端本次发送的第一重传数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包括所述发送端上一次接收的N个译码校验结果中为NAK的译码校验结果分别对应的第一CBG,所述N个译码校验结果为所述接收端针对所述发送端上一次发送的重传数据反馈的,每个所述第一CBG包括至少一个CB,所述N为大于0的整数。译码单元,用于对所述接收单元本次接收到的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CB进行译码。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发送端发送N个第二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所述N个第二CBG为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本次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CB确定的,且任意两个第二CBG中包括的CB互不重叠,当一个第二CBG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错误时,该第二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否则该第二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发送端的第二重传数据,所述第二重传数据包括所述发送端本次接收的N个译码校验结果中的为NAK的译码校验结果分别对应的第二CBG。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N个第二CBG中的h个第二CBG分别包括a个CB,所述N个第二CBG中的除所述h个第二CBG之外的其他第二CBG分别包括b个CB。其中,所述h满足如下公式:
h=mod(P,N);
所述P为本次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所有CB的数量;所述a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051
所述b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052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携带预设标志,所述预设标志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反馈所述N个第二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送装置,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接收端发送第一重传数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包括所述发送端上一次接收的N个译码校验结果中为NAK的译码校验结果分别对应的第一CBG,所述N个译码校验结果为所述接收端针对所述发送端上一次发送的重传数据反馈的,每个所述第一CBG包括至少一个CB,所述N为大于0的整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的N个第二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所述N个第二CBG为所述接收端基于对本次接收到的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CB进行译码、以及本次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CB确定的,任意两个第二CBG中包括的CB互不重叠,当一个第二CBG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错误时,该第二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否则该第二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划分为所述N个第二CBG。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接收端重传第二重传数据,所述第二重传数据包括所述发送端本次接收的N个译码校验结果中为NAK的译码校验结果分别对应的第二CBG。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N个第二CBG中的h个第二CBG分别包括a个CB,所述N个第二CBG中的除所述h个第二CBG之外的其他第二CBG分别包括b个CB。其中,所述h满足如下公式:
h=mod(P,N)。
所述P为所述第一次重传数据中包括的所有CB的数量。所述a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061
所述b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062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重传数据携带预设标志,所述预设标志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反馈所述N个第二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收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的第一重传数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为所述发送端针对初始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原始数据进行重传的数据,所述原始数据包括G个CBG,每个CBG包括至少一个CB,所述G为大于0的整数。译码单元,用于对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CB进行译码。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包括的CB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对存储的所述原始数据包括的CB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进行对应更新。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携带预设标志时,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G个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当一个CBG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错误时,该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否则该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所述预设标志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发送端反馈所述G个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第二重传数据,所述第二重传数据为所述发送端接收到的G个译码校验结果中为NAK的译码校验结果所对应的CBG。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送装置,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接收端发送第一重传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网络设备针对初始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原始数据进行重传的数据,所述原始数据包括G个CBG,每个CBG包括至少一个CB,所述G为大于0的整数。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携带预设标志时,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的所述G个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当一个CBG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错误时,该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否则该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第二重传数据,所述第二重传数据为接收到的译码校验结果中的NAK分别对应的CBG。所述预设标志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所述G个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装置包括收发器、存储器以及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所需执行的程序代码。收发器用于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具体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设计、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装置包括收发器、存储器以及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所需执行的程序代码。收发器用于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具体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设计、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种设计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设计、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设计、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种设计的功能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设计、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设计、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种设计的方法所设计的程序。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设计、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设计、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种设计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编码块构成发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编码块组划分结果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编码块组反馈结果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编码块组译码校验结果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编码块组反馈结果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编码块组划分结果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编码块组划分结果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编码块组划分结果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通信***中。通信***的架构如图1所示,包括基站101以及终端设备102,基站101以及终端设备102之间进行上行数据传输以及下行数据传输。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通信***可以是各类通信***,例如,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也可以是第五代(5G)通信***,还可以是LTE与5G混合架构。
其中,基站101,可以是普通的基站(如Node B或eNB),可以是新无线控制器(newradio controller,NR controller),可以是5G***中的gNode B(gNB),可以是集中式网元(Centralized Unit),可以是新无线基站,可以是射频拉远模块,可以是微基站,可以是中继(relay),可以是分布式网元(Distributed Unit),可以是接收点(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或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者任何其它无线接入设备,但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此。该接入网包括至少一个基站,其中,每个基站可以覆盖1个或多个小区。
终端设备102,又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常见的终端例如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device,MID)、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
下一代无线技术(next radio,NR)通信***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基于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的ACK/NAK反馈技术的基础上,引入了基于编码块组(code block group,CBG)的ACK/NAK反馈技术,即在向UE传输数据的时候,基站将TB进行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校验,然后将经过CRC校验的TB分割成多个编码块(code block,CB),并针对每个CB块进行CRC校验。基站在进行数据发送的时候,将多个CB块划分成若干CBG,进行调度和传输,如图2所示。UE收到一个TB中的多个CBG后,分别针对所有接收到的CB进行CRC校验,接收端按照CBG的单位反馈ACK/NAK信息,也就是,当一个CBG中的CB均译码正确时,该CBG反馈为ACK,否则该CBG反馈为NAK。其中,ACK表示发来的数据已经接受无误,不需要基站重传。NAK表示数据已收到但是该数据存在错误,需要基站将该CBG进行重传。基站接收UE反馈的ACK/NAK信息,针对反馈为NAK的CBG,则重传该CBG,而对于反馈为ACK的CBG,则不重传该CBG。
下面以基站向UE发送的TB分为14个CB为例,对基站与UE之间基于CBG进行初传、反馈、重传的过程进行说明。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配置以CBG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并且配置CBG的数量为4。基站将14个CB划分为4个CBG。其中,基站在划分CBG时可以使各个CBG中的CB数尽可能均匀,即任意两个CBG的CB数最多相差1。因此,划分得到的4个CBG可以如图3所示,分别为CBG0={CB0,CB1,CB2,CB3},CBG1={CB4,CB5,CB6,CB7},CBG2={CB8,CB9,CB10},CBG3={CB11,CB12,CB13}。
UE接收基站初传发送的4个CBG,并对4个CBG中包括的CB进行译码。假设UE确定CB5,CB6和CB12译码错误,UE向基站发送初传对应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反馈码本,该HARQ反馈码本为4个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如图4所示,其中,CBG0中的4个CB均译码正确,则CBG0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CBG1中的CB5,CB6译码错误,则CBG1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CBG2中的4个CB均译码正确,则CBG2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CBG3中的CB12译码错误,则CBG3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若用“0”表示NAK,用“1”表示ACK,则初传对应的HARQ反馈码本为“1010”。
基站在接收到初传对应的HARQ反馈码本后,进行第一次重传,即将接收到的译码校验结果中的NAK分别对应的CBG向UE进行重传。如图5所示,即重传CBG1={CB4,CB5,CB6,CB7}和CBG3={CB11,CB12,CB13}。
UE在接收到基站第一次重传发送的CBG1={CB4,CB5,CB6,CB7}以及CBG3={CB11,CB12,CB13}后,对CBG1={CB4,CB5,CB6,CB7}以及CBG3={CB11,CB12,CB13}中包括的CB进行译码,假设确定CB5和CB12译码错误,UE向基站发送第一次重传对应的HARQ反馈码本,该HARQ反馈码本为4个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如图6所示,其中,由于CBG0以及CBG2在上次译码时已确定其中包括的各个CB均译码正确,因此在第一次重传对应的HARQ反馈码本中CBG0以及CBG2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依然为ACK。而CBG1中的CB5译码错误,则CBG1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CBG3中的CB12译码错误,则CBG3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因此第一次重传对应的HARQ反馈码本为“1010”。
基站在接收到第一次重传对应的HARQ反馈码本后,进行第二次重传以及后续的重传,其中,第二次重传以及后续重传的过程均可以参阅第一次重传的过程,这里不再重复赘述。基站可以在UE将14个CB均译码正确之后停止重传。或者,基站也可以在重传次数到达预设的最大重传次数时停止重传。
通过上述基于CBG的重传过程可以看出,基站在重传数据时,针对接收到的译码校验结中的NAK分别对应的CBG,只能确定该CBG中存在译码错误的CB,但是并不能确定该CBG中哪些CB译码正确的,哪些CB译码错误,因此基站需要将该CBG中包括的CB全部进行重传。如上文中基站在进行第一次重传时,针对译码校验结果为NAK的CBG1={CB4,CB5,CB6,CB7},只能确定CBG1={CB4,CB5,CB6,CB7}中存在译码错误的CB,但是并不知道译码错误的CB为CB5,CB6,因此基站在第一次重传时将CBG1={CB4,CB5,CB6,CB7}全部进行重传,使得译码正确的CB4,CB7再次被传输,造成重传效率较低。并且,在重传过程中发送的数据对应的HARQ反馈码本中,针对之前反馈过ACK的CBG,在后续重传反馈中,仍然需要进行反馈。例如,上文中UE接收到第一次重传时发送的CBG1={CB4,CB5,CB6,CB7}以及CBG3={CB11,CB12,CB13}之后,在第一次重传对应的HARQ反馈码本中,包括之前已经反馈为ACK的CBG0和CBG2,从而使得HARQ反馈码本存在信息冗余。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基于CBG的重传技术,重传效率较低的问题。其中,方法和装置是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由于方法及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参见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发送端向接收端初次传输原始数据之后的重传过程中,发送端可以为基站,接收端可以为终端,其中,发送端可以通过高层信令配置以CBG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并且配置CBG的数量为N,N为大于0的整数,该方法包括:
S701,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第一重传数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包括所述发送端上一次接收的N个译码校验结果中为NAK的译码校验结果分别对应的第一CBG,所述N个译码校验结果为所述接收端针对所述发送端上一次发送的重传数据反馈的,每个所述第一CBG包括至少一个CB。
S702,接收端接收发送端本次发送的第一重传数据,并对本次接收到的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CB进行译码。其中,接收端可以只对重传数据中未译码正确的CB进行译码,也可以对重传数据中包括的各个CB均进行译码。
S703,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HARQ反馈码本,该HARQ反馈码本为N个第二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其中,接收端可以基于第一重传数据确定N个第二CBG,任意两个第二CBG中包括的CB互不重叠。当一个第二CBG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错误时,该第二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否则该第二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端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N个第二CBG:
接收端确定N个第二CBG中的h个第二CBG包括a个CB,N个第二CBG中的除该h个第二CBG之外的其他第二CBG分别对应包括b个CB。h可以满足如下公式:
h=mod(P,N)。
其中,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所有CB的数量。
a可以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01
b可以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11
接收端可以确定N个第二CBG中的前h个第二CBG包括a个CB,N个第二CBG中的除该h个第二CBG之外的其他第二CBG分别包括b个CB。因此,接收端可以从重传数据的第一个CB开始,每连续a个CB视为一个第二CBG,直到第二CBG的数量达到h个,之后,每连续b个CB视为一个第二CBG,其中任意两个第二CBG中包括的CB数互不重合。
或者,接收端也可以确定N个第二CBG中的最后h个第二CBG包括a个CB,N个第二CBG中的除该h个第二CBG之外的其他第二CBG分别包括b个CB。因此,接收端可以从重传数据的第一个CB开始,每连续a个CB视为一个第二CBG,直到第二CBG的数量达到N-h个,之后,每连续b个CB视为一个第二CBG,其中任意两个第二CBG中包括的CB数互不重合。
当然,接收端也可以确定N个第二CBG中的任意h个第二CBG包括a个CB,N个第二CBG中的除该h个第二CBG之外的其他第二CBG分别包括b个CB,本申请实施例在这里对h个第二CBG不做具体限定。
S704,发送端将第一重传数据划分为N个第二CBG。其中,发送端将第一重传数据划分为N个第二CBG的方法,与接收端基于第一重传数据确定N个第二CBG的方法相同。
S705,发送端并向接收端重传第二重传数据,所述第二重传数据包括所述发送端本次接收的N个译码校验结果中为NAK的译码校验结果分别对应的第二CBG。发送端在接收N个第二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时,可能将接收端发送的N个译码校验结果正确接收,也可能将某个译码校验结果错误接收,如将ACK检测成NAK,或者将NAK检测成ACK。发送端在进行重传时根据自身接收到的译码校验结果发送重传数据。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下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数据传输过程进行具体详细描述,如图8所示。
为了描述方便,本申请实施例中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14
表示第j次重传时的第i个CBG,j=0,1,2…,其中j=0对应初传,i=1,2…NCBG,其中NCBG为发送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CBG的数量。发送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以CBG的方式传输数据,并且配置CBG的数量为4,也就是NCBG等于4。
S801,发送端将14个CB按照预设规则划分为4个CBG(0),并将4个CBG(0)向接收端进行初次传输。其中,预设规则可以为将P个CB划分为NCBG个CBG,其中,前mod(P,NCBG)个CBG均包括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12
个CB,其余的CBG均包括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13
个CB。因此,发送端按照该预设规则将14个CB划分得到的4个CBG(0)中,前mod(14,4)=2个CBG(0)均包括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21
个CB,剩余2个CBG(0)均包括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22
个CB。因此4个CBG(0),如图9所示,分别为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23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24
S802,接收端在接收到发送端初传发送的4个CBG(0)之后,对4个CBG(0)中包括的CB进行译码,确定CB5,CB6和CB12译码错误。
S803,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第一HARQ反馈码本,第一HARQ反馈码本为4个CBG(0)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25
中的4个CB均译码正确,则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26
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27
中的CB5,CB6译码错误,则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28
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29
中的4个CB均译码正确,则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210
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211
中的CB12译码错误,则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212
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接收端向发送端反馈各个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时,可以用“0”表示NAK,用“1”表示ACK,当然,也可以用“1”表示NAK,用“0”表示ACK,本申请实施例这里不做具体限定。下面以“0”表示NAK,“1”表示ACK为例进行说明。因此,第一HARQ反馈码本为“1010”。
S804,发送端在接收到接收端发送的第一HARQ反馈码本后,根据接收到的第一HARQ反馈码本进行第一次重传,即向接收端重传接收到的第一HARQ反馈码本中NAK所对应的CBG(0)。以发送端接收到的第一HARQ反馈码本为“1010”为例,发送端在进行第一次重传时,将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213
向接收端进行重传。
S805,接收端在接收到发送端重传的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214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215
后,对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216
中包括的CB进行译码,确定CB5和CB12译码错误。
S806,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第二HARQ反馈码本,第二HARQ反馈码本为4个CBG(1)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其中,4个CBG(1)为接收端针对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217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218
中包括的7个CB基于步骤S801所述的预设规则所划分的。4个CBG(1)中的前mod(7,4)=3个CBG(1)包括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219
个CB,剩余1个CBG(1)包括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220
个CB。因此4个CBG(1)如图10所示,分别为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221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31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32
中的CB5译码错误,则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33
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34
中的2个CB均译码正确,则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35
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36
中的CB12译码错误,则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37
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38
中的CB译码正确,则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39
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因此,第二HARQ反馈码本为“0101”。
807,发送端在接收到第二HARQ反馈码本后,将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310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311
中包括的7个CB基于步骤S801所述的预设规则划分为4个CBG(1),即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312
S808,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二HARQ反馈码本进行第二次重传,即重传接收到的第二HARQ反馈码本中NAK所对应的CBG(1)。以发送端接收到的第二HARQ反馈码本为“0101”为例,发送端在进行第二次重传时,将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313
向接收端进行重传。
当接收端确认CB5和CB12译码错误时,发送端在重传过程中发送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314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315
共4个CB,而现有技术中发送端在重传过程中需要发送CBG1={CB4,CB5,CB6,CB7}以及CBG3={CB11,CB12,CB13}共7个CB,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减少重传时发送的数据量,从而可以较好地提高重传效率。
S809,接收端在接收到发送端重传的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316
后,对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317
中包括的CB进行译码,并确定全部译码正确。
S810,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第三HARQ反馈码本,第三HARQ反馈码本为4个CBG(2)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其中,4个CBG(2)为接收端针对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318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319
中包括的4个CB基于步骤S801所述的预设规则所划分的。4个CBG(2)均包括1个CB,如图11所示,分别为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320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321
由于4个CBG(2)中包括的CB均译码正确,则4个CBG(2)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均为ACK。因此,第三HARQ反馈码本为“1111”。
S811,发送端接收第三HARQ反馈码本,且接收到的第三HARQ反馈码本为“1111”,结束数据传输。
发送端可能会将接收端发送的HARQ反馈码本中的某个译码校验结果为ACK错误检测成NAK,导致发送端将该译码校验结果为ACK对应的CBG在重传时再次被传输。如,在步骤S804中,若发送端将第一HARQ反馈码本“1010”检测为“1000”,发送端会将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41
向接收端进行重传,其中,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42
中的CB均译码正确,却在重传时依然被传输。针对这个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可以通过接收端在后续重传过程中发送的HARQ反馈码本纠正之前检测错误的译码校验结果,即若发送端由于将第一HARQ反馈码本“1010”检测为“1000”,从而将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43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44
向接收端进行重传,接收可以后续重传反馈的HARQ反馈码本中将CB8,CB9,CB10反馈为ACK,从而发送端可以根据后续重传反馈的HARQ反馈码本确定CB8,CB9,CB10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译码正确。
参见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发送端向接收端初次传输原始数据之后的重传过程中,发送端可以为基站,接收端可以为终端,其中,发送端可以通过高层信令配置以CBG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并且配置CBG的数量为G,因此原始数据包括G个第一CBG,其中,每个第一CBG包括至少一个CB,所述G为大于0的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S1201,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重传数据。重传数据为发送端针对原始数据进行重传的数据。执行步骤S1202。
S1202,接收端在接收到发送端本次发送的重传数据后,对本次接收的重传数据中包括的CB进行译码,并基于得到的译码校验结果对应更新存储的原始数据中包括的各个CB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例如,针对步骤S1202得到的某CB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将存储的该CB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更新为步骤S1202得到的某CB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其中,接收端可以只对重传数据中未译码正确的CB进行译码,也可以为对重传数据中包括的各个CB均进行译码。
重传数据中包括预设标志位,该预设标志位为第一标志或者第二标志。若该预设标志位为第一标志,则在执行完步骤S1202之后,执行步骤S1203;若该预设标志位为第二标志或者为空,则在执行完步骤S1203之后,执行步骤S1205。其中,第一标志可以为1,第二标志为0。或者,第一标志也可以为0,第二标志为1,本申请实施例在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S1203,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第一标志对应的HARQ反馈码本,该HARQ反馈码本为G个第二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其中,接收端可以基于重传数据确定G个第二CBG。当一个第二CBG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错误时,该第二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否则该第二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执行步骤S1204。
接收端确定G个第二CBG的方法可以参阅步骤S703所述接收端确定N个第二CBG的方法,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S1204,发送端在重传数据中的预设标志位为第一标志时,将重传数据中的各个CB划分为G个第二CBG,并向接收端重传接收到的第一标志所对应HARQ反馈码本中的NAK分别对应的第二CBG。发送端在接收第一标志对应的HARQ反馈码本时,可能将接收端发送的HARQ反馈码本正确接收,也可能将接收端发送的HARQ反馈码本中的某个译码校验结果错误接收,即ACK检测成NAK,或者将NAK检测成ACK,如将内容为“1010”的HARQ反馈码本检测为“1110”等。发送端根据自身接收到的HARQ反馈码本发送重传数据。其中,发送端将重传数据划分为G个第二CBG的方法,与步骤S1203中接收端确定G个第二CBG的方法相同。
S1205,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携带第二标志对应的HARQ反馈码本的重传请求消息,该第二标志对应的HARQ反馈码本为G个第一CBG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当一个第一CBG包括的各个CB更新后的译结果码均为译码正确时,则该第一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否则该第一CBG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执行步骤S1206。
S1206,发送端在重传数据中的预设标志位为第二标志或者为空时,向接收端重传接收到的第二标志对应的HARQ反馈码本中的NAK分别对应的第一CBG。发送端在接收第二标志对应的HARQ反馈码本时,可能将接收端发送的HARQ反馈码本正确接收,也可能将接收端发送的HARQ反馈码本中的某个译码校验结果错误接收,即ACK检测成NAK,或者将NAK检测成ACK,如将内容为“1010”的HARQ反馈码本检测为“1110”等。发送端根据自身接收到的HARQ反馈码本发送重传数据。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下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数据传输过程进行具体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
为了描述方便,本申请实施例中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51
表示第q次重传时的第p个CBG,q=0,1,2…,其中q=0对应初传,p=1,2…NCBG,其中NCBG为发送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CBG的数量。发送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以CBG的方式传输数据,并且配置CBG的数量为4,也就是NCBG等于4。
S1301,发送端将14个CB按照步骤S801所述的预设规则划分为4个CBG(0),并将4个CBG(0)向接收端进行初次传输。如图10所示,4个CBG(0)分别为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52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53
S1302,接收端在接收到发送端初传发送的4个CBG(0)之后,对4个CBG(0)中包括的CB进行译码,确定CB5,CB6和CB12译码错误,并存储14个CB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即CB5,CB6和CB12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均为译码错误,其余CB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均为译码正确。
S1303,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第一HARQ反馈码本,第一HARQ反馈码本为4个CBG(0)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下面以“0”表示NAK,“1”表示ACK为例进行说明。因此,第一HARQ反馈码本为“1010”。
S1304,发送端在接收到接收端发送的第一HARQ反馈码本后,根据接收到的第一HARQ反馈码本进行第一次重传,即向接收端接收到的第一HARQ反馈码本中NAK所对应的CBG(0)。以发送端接收到的第一HARQ反馈码本为“1010”为例,发送端在进行第一次重传时,将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61
向接收端进行重传,并将包括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62
的重传数据中的预设标志位设置为第一标志。
S1305,接收端在接收到发送端重传的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63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64
后,对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65
中包括的CB进行译码,确定CB5和CB12译码错误,并根据步骤S1305得到的译码校验结果对应更新存储的14个CB的译码校验结果,因此更新后的14个CB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CB5和CB12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均为译码错误,其余CB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均为译码正确。
S1306,接收端在判断接收到的重传数据中预设标志位为第一标志时,向发送端发送第二HARQ反馈码本,第二HARQ反馈码本包括4个CBG(1)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其中,4个CBG(1)为接收端针对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66
中包括的7个CB基于步骤S801所述的预设规则所划分的。如图10所示,4个CBG(1)分别为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67
第二HARQ反馈码本为“0101”。
S1307,发送端在接收到第二HARQ反馈码本后,将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68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69
中包括的7个CB基于步骤S801所述的预设规则划分为4个CBG(1),即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610
S1308,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二HARQ反馈码本进行第二次重传,即重传接收到的第二HARQ反馈码本中NAK所对应的CBG(1)。以发送端接收到的第二HARQ反馈码本为“0101”为例,发送端在进行第二次重传时,将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71
向接收端进行重传,并将包括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72
的重传数据中的预设标志位设置为第二标志。
S1309,接收端在接收到发送端重传的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73
后,对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74
中包括的CB进行译码,确定CB5译码错误,并根据步骤S1309得到的译码校验结果对应更新存储的14个CB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更新后的14个CB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CB5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译码错误,其余CB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均为译码正确。
S1310,接收端在判断接收到的重传数据中预设标志位为第二标志时,向发送端发送第三HARQ反馈码本,第三HARQ反馈码本包括4个CBG(0)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其中,根据步骤S1309更新后的14个CB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确定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75
中的各个CB均译码正确,则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76
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77
中的CB5译码错误,则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78
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因此,第三HARQ反馈码本为“1011”。
S1311,发送端接收第三HARQ反馈码本,并根据接收到的第三HARQ反馈码本进行第三次重传,以发送端接收到的第三HARQ反馈码本为“1011”为例,发送端在进行第二次重传时,将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79
向接收端进行重传,并在包括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710
的重传数据中的预设标志位设置为第一标志。
S1312,接收端在接收到发送端重传的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711
后,对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712
中包括的CB进行译码,确定全部译码正确,并将根据步骤S1312得到的译码校验结果对应更新存储的14个CB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因此更新后的14个CB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14个CB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均为译码正确。
S1313,接收端在判断接收到的重传数据中预设标志位为第一标志时,向发送端生成第四HARQ反馈码本,第四HARQ反馈码本包括4个CBG(3)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其中,4个CBG(3)为接收端针对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713
中包括的4个CB基于步骤S801所述的预设规则所划分的,分别为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81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82
第四HARQ反馈码本为“1111”。
S1314,发送端接收第四HARQ反馈码本,且接收到的第四HARQ反馈码本为“1111”,结束数据传输。
发送端可能会将接收端发送的HARQ反馈码本中的某个译码校验结果为NAK错误检测成ACK,导致发送端将该译码校验结果为NAK对应的CBG在重传时没有被传输。如,在步骤S1304中,若发送端将第一HARQ反馈码本“1010”检测为“1110”,发送端会将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83
向接收端进行重传,其中,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84
中的存在译码错误的CB,却在重传时没有被传输,导致接收端无法正确接收该译码错误的CB。针对这个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端可以通过接收端在后续重传过程中发送的HARQ反馈码本纠正之前检测错误的译码校验结果,即若发送端由于第一HARQ反馈码本“1010”检测为“1110”,从而仅将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85
向接收端进行重传,而没有将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86
进行重传。接收端可以在重传数据中预设标志位为第二标志时,将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87
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在第二HARQ反馈码本中重新进行反馈,从而发送端可以根据第二HARQ反馈码本确定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88
中存在译码错误的CB,进而在下一次重传时可以将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89
向接收端进行重传,使得接收端可以重新接收解码
Figure BDA00016460801100001810
基于与图7至图13所述的方法实施例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如图14所示,包括:接收单元1401、译码单元1402、发送单元1403。其中,接收单元1401用于执行步骤S702或步骤S1202的接收数据过程,译码单元1402用于执行步骤S702或步骤S1202的译码过程,发送单元1403用于执行步骤S703、或步骤S1203、或步骤S1205。所述终端设备中还可以包括更新单元1404,用于执行步骤S1202中的更新过程,重复之处,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与图7至图13所述的方法实施例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发送单元1501、接收单元1502、划分单元1503。其中,发送单元1501用于执行步骤S701、或步骤S705、或步骤S1201、或步骤1204的重传过程、或步骤S1206的重传过程,接收单元1502用于执行步骤S703对应的发送端的接收过程或步骤S1202对应的发送端的接收过程,划分单元1503用于执行步骤S704或步骤S1204的划分过程,重复之处,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其中,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时,如图1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也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1602。上述模块对应的实体的硬件可以为处理器1602。处理器1602,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模块(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者为数字处理模块等等。该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601,处理器1602通过收发器1601接收数据。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器1603,用于存储处理器1602执行的程序。存储器1603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英文:harddisk drive,缩写:HDD)或固态硬盘(英文:solid-state drive,缩写: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英文: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accessmemory,缩写:RAM)。存储器1603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处理器1602用于执行存储器1603存储的程序代码,具体用于执行图7或图13所示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可以参见图7或图13所示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收发器1601、处理器1602以及存储器1603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16中以存储器1603、处理器1602以及收发器1601之间通过总线1604连接,总线在图16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为执行上述处理器所需执行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处理器所需执行的程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图7至图13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7)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本次发送的第一重传数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包括所述发送端上一次接收的N个译码校验结果中为NAK的译码校验结果分别对应的第一编码块组,所述N个译码校验结果为所述接收端针对所述发送端上一次发送的重传数据反馈的,每个所述第一编码块组包括至少一个编码块,所述N为大于0的整数;
所述接收端对本次接收到的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编码块进行译码;
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送端发送N个第二编码块组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所述N个第二编码块组为所述接收端基于本次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编码块确定的,且任意两个第二编码块组中包括的编码块互不重叠,当一个第二编码块组中至少一个编码块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错误时,该第二编码块组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否则该第二编码块组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重传的第二重传数据,所述第二重传数据包括所述发送端本次接收的N个译码校验结果中的为NAK的译码校验结果分别对应的第二编码块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第二编码块组中的h个第二编码块组分别包括a个编码块,所述N个第二编码块组中的除所述h个第二编码块组之外的其他第二编码块组分别包括b个编码块;
其中,所述h满足如下公式:
h=mod(P,N);
所述P为本次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所有编码块的数量;
所述a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FDA0003142351490000011
所述b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FDA000314235149000001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携带预设标志,所述预设标志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反馈所述N个第二编码块组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
4.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第一重传数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包括所述发送端上一次接收的N个译码校验结果中为NAK的译码校验结果分别对应的第一编码块组,所述N个译码校验结果为所述接收端针对所述发送端上一次发送的重传数据反馈的,每个所述第一编码块组包括至少一个编码块,所述N为大于0的整数;
所述发送端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N个第二编码块组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所述N个第二编码块组为所述接收端基于对本次接收到的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编码块进行译码、以及本次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编码块确定的,且任意两个第二编码块组中包括的编码块互不重叠,当一个第二编码块组中至少一个编码块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错误时,该第二编码块组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否则该第二编码块组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
所述发送端将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划分为所述N个第二编码块组;
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重传第二重传数据,所述第二重传数据包括所述发送端本次接收的N个译码校验结果中为NAK的译码校验结果分别对应的第二编码块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第二编码块组中的h个第二编码块组分别包括a个编码块,所述N个第二编码块组中的除所述h个第二编码块组之外的其他第二编码块组分别包括b个编码块;
其中,所述h满足如下公式:
h=mod(P,N);
所述P为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所有编码块的数量;
所述a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FDA0003142351490000021
所述b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FDA0003142351490000022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传数据携带预设标志,所述预设标志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反馈所述N个第二编码块组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
7.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一重传数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为所述发送端针对初始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原始数据进行重传的数据,所述原始数据包括G个编码块组,每个编码块组包括至少一个编码块,所述G为大于0的整数;
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编码块进行译码,并根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包括的编码块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对存储的所述原始数据包括的编码块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进行对应更新;
所述接收端在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携带预设标志时,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G个编码块组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当一个编码块组中至少一个编码块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错误时,该编码块组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否则该编码块组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所述预设标志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送端反馈所述G个编码块组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
所述接收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第二重传数据,所述第二重传数据为所述发送端接收到的G个译码校验结果中为NAK的译码校验结果所对应的编码块组。
8.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第一重传数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携带预设标志,所述预设标志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向所述发送端反馈G个编码块组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为所述发送端针对初始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原始数据进行重传的数据,所述原始数据包括G个编码块组,每个编码块组包括至少一个编码块,所述G为大于0的整数;
所述发送端接收所述接收端发送的所述G个编码块组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所述G个编码块组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编码块进行译码,并根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包括的编码块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对存储的所述原始数据包括的编码块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进行对应更新后得到的;当一个编码块组中至少一个编码块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错误时,该编码块组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否则该编码块组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
所述发送端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第二重传数据,所述第二重传数据为所述发送端接收到的译码校验结果中为NAK的译码校验结果所对应的编码块组。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发送端本次发送的第一重传数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包括所述发送端上一次接收的N个译码校验结果中为NAK的译码校验结果分别对应的第一编码块组,所述N个译码校验结果为接收端针对所述发送端上一次发送的重传数据反馈的,每个所述第一编码块组包括至少一个编码块,所述N为大于0的整数;
处理器,用于对所述收发器本次接收到的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编码块进行译码;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向所述发送端发送N个第二编码块组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所述N个第二编码块组为所述处理器基于本次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编码块确定的,且任意两个第二编码块组中包括的编码块互不重叠,当一个第二编码块组中至少一个编码块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错误时,该第二编码块组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否则该第二编码块组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发送端的第二重传数据,所述第二重传数据包括所述发送端本次接收的N个译码校验结果中的为NAK的译码校验结果分别对应的第二编码块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第二编码块组中的h个第二编码块组分别包括a个编码块,所述N个第二编码块组中的除所述h个第二编码块组之外的其他第二编码块组分别包括b个编码块;
其中,所述h满足如下公式:
h=mod(P,N);
所述P为本次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所有编码块的数量;
所述a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FDA0003142351490000031
所述b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FDA0003142351490000032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携带预设标志,所述预设标志用于指示所述处理器反馈所述N个第二编码块组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
12.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收发器,用于向接收端发送第一重传数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包括发送端上一次接收的N个译码校验结果中为NAK的译码校验结果分别对应的第一编码块组,所述N个译码校验结果为所述接收端针对所述发送端上一次发送的重传数据反馈的,每个所述第一编码块组包括至少一个编码块,所述N为大于0的整数;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的N个第二编码块组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所述N个第二编码块组为所述接收端基于对本次接收到的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编码块进行译码、以及本次接收到的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编码块确定的,任意两个第二编码块组中包括的编码块互不重叠,当一个第二编码块组中至少一个编码块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错误时,该第二编码块组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否则该第二编码块组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
处理器,用于将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划分为所述N个第二编码块组;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向所述接收端重传第二重传数据,所述第二重传数据包括所述发送端本次接收的N个译码校验结果中为NAK的译码校验结果分别对应的第二编码块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第二编码块组中的h个第二编码块组分别包括a个编码块,所述N个第二编码块组中的除所述h个第二编码块组之外的其他第二编码块组分别包括b个编码块;
其中,所述h满足如下公式:
h=mod(P,N);
所述P为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所有编码块的数量;
所述a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FDA0003142351490000041
所述b满足如下公式:
Figure FDA0003142351490000042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传数据携带预设标志,所述预设标志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反馈所述N个第二编码块组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
1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的第一重传数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为所述发送端针对初始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原始数据进行重传的数据,所述原始数据包括G个编码块组,每个编码块组包括至少一个编码块,所述G为大于0的整数;
处理器,用于对所述收发器接收的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编码块进行译码,并根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包括的编码块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对存储的所述原始数据包括的编码块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进行对应更新;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携带预设标志时,向所述发送端发送所述G个编码块组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当一个编码块组中至少一个编码块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错误时,该编码块组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否则该编码块组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所述预设标志用于指示所述处理器向所述发送端反馈所述G个编码块组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第二重传数据,所述第二重传数据为所述发送端接收到的G个译码校验结果中为NAK的译码校验结果所对应的编码块组。
16.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以及处理器;
所述收发器,用于收发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器向接收端发送第一重传数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为所述处理器针对初始发送给所述接收端的原始数据进行重传的数据,所述原始数据包括G个编码块组,每个编码块组包括至少一个编码块,所述G为大于0的整数;在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携带预设标志时,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的所述G个编码块组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所述G个编码块组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第一重传数据中包括的编码块进行译码,并根据所述第一重传数据包括的编码块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对存储的所述原始数据包括的编码块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进行对应更新后得到的;当一个编码块组中至少一个编码块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错误时,该编码块组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NAK,否则该编码块组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为ACK;并控制所述收发器向所述接收端发送第二重传数据,所述第二重传数据为接收到的译码校验结果中NAK所对应的编码块组;
所述预设标志用于指示所述接收端向所述网络设备反馈所述G个编码块组分别对应的译码校验结果。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程序,所述程序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可实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402561.2A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4175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02561.2A CN110417519B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CT/CN2019/084149 WO2019206197A1 (zh) 2018-04-28 2019-04-24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02561.2A CN110417519B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7519A CN110417519A (zh) 2019-11-05
CN110417519B true CN110417519B (zh) 2021-10-01

Family

ID=68294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02561.2A Active CN110417519B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17519B (zh)
WO (1) WO20192061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71511B (zh) * 2020-12-23 2022-03-18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基于部分重传的并行crc校验方法及***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5719B (zh) * 2014-09-24 2019-04-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5871512B (zh) * 2016-05-13 2019-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888330B (zh) * 2016-09-30 2022-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7787047A (zh) * 2017-11-20 2018-03-09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7519A (zh) 2019-11-05
WO2019206197A1 (zh) 2019-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26407B (zh) 基于组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反馈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8809534B (zh) 调度方法、harq-ack反馈方法和相应设备
CN110034901B (zh) 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码本的生成方法、用户设备、介质
CN106888074A (zh) 一种码块的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08011696A (zh) 重传反馈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6953718A (zh) 一种码块的重传进程的实现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7113110B (zh) 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1770572B (zh) 确定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356210B2 (en) Data verification information generation and feedback method, data verification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1630796B (zh)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重传
CN106385309B (zh) 一种harq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节点
CN107925445A (zh) 一种反馈信息的发送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11385067B (zh) 下行数据调度harq-ack码本反馈、生成方法及装置、介质
CN114401557A (zh) 用于多-trp***中pdcch重复的方法和设备
CN110754055A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
CN108347311A (zh) 发送和接收反馈信息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711381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314590B (zh) 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83791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41751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120373B (zh) 一种信道编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EP3512142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3949491B (zh) 一种harq-ack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7024528A1 (zh) 一种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设备
WO2016179790A1 (zh) 反馈信息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