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7908A - 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7908A
CN110387908A CN201910684421.3A CN201910684421A CN110387908A CN 110387908 A CN110387908 A CN 110387908A CN 201910684421 A CN201910684421 A CN 201910684421A CN 110387908 A CN110387908 A CN 1103879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cast strip
antiseep
steel plate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44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7908B (zh
Inventor
张伟
张洪刚
孙辉
高玉亭
孙润林
殷明轩
郎宇飞
姜福华
周斌
邹贤飞
郭友铭
孙圣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8442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879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87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79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79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79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6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22Lining sumps in trenches or other foundation p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6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in foundation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 E02D31/025Draining membranes, sheets or fabric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with dimp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300/00Materials
    • E02D2300/0004Synthetics
    • E02D2300/0006Plastics
    • E02D2300/0007PVC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300/00Materials
    • E02D2300/0004Synthetics
    • E02D2300/0018Cement used as binder
    • E02D2300/002Concret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300/00Materials
    • E02D2300/0026Metals
    • E02D2300/0029Steel; Ir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后浇带施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施工方法,施工步骤:设计截面为梯形的后浇带‑在后浇带的底部覆盖钢筋混凝土加强层‑在钢筋混凝土加强层的上方设置盲沟,在后浇带的底部设置集水坑‑在施工缝处安装折形止水钢板‑对折形止水钢板施工缝处进行凿毛‑在盲沟内加铺碎石‑在碎石表面覆盖土工布‑使用PVC管进行压槽,形成暗沟‑在PVC管上覆盖土工布‑隐蔽后浇带;通过上述施工,形成“两防两排式”的多重约束后浇带,分别是钢筋混凝土加强层以及折形止水钢板两条防水措施,盲沟与压槽形成后浇带的两道排水通道,可将其他部位渗出的水就近引流至压槽或盲沟内,将水排入集水坑或排至外墙排水沟,再次降低渗漏风险。

Description

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后浇带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为了功能的需要和解决高层柱体的差异沉降,钢筋砼的收缩变形以及砼的温度应力等问题,后浇带在建筑工程桩已广泛应用在地下工程防水中,后浇带的施工尤为重要;
目前,地产开发行业也已进入“优胜劣汰”的趋势,“高品质、高速度”逐渐成为了地产开发商的共识,并以此作为总承包单位招标准入门槛;后浇带渗漏水、预封闭一直是建筑施工的质量通病,施工质量控制不太理想;随着知名房地产开发商对工程质量、防渗漏的要求越来越高,若不进行后浇带技术创新改革,很难满足地产公司的工期与品质要求。
常规的底板后浇带质量控制方法,对于后浇带防渗漏的控制通常使用混凝土垫层做防水,浇筑保护层后在底板中间预留止水钢板,然后使用混凝土封闭;而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预封闭常规采用砖砌围墙,再进行土方回填。
现有技术中,目前对于后浇带防渗漏的措施较为单薄,并不能起到很好的防渗漏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后浇带防渗漏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设计后浇带;所述后浇带的截面呈梯形状;
2)、在所述后浇带的底部覆盖钢筋混凝土加强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加强层包括混凝土垫层、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附加层以及细石混凝土;
a浇筑所述混凝土垫层;
b施工所述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并设置所述防水附加层;
c绑扎钢筋,支设吊模,浇筑所述细石混凝土;
3)、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加强层上设置盲沟,所述后浇带设有集水坑,所述盲沟延伸至所述集水坑;
4)、在所述后浇带的两侧绑扎钢筋后,沿所述后浇带的两侧施工缝处设置折形止水钢板;所述止水钢板的中部弯折形成的角度为120°至135°之间。
5)、对所述折形止水钢板上下混凝土施工缝处进行凿毛处理,且凿毛率不低于95%;
6)、在所述盲沟内加铺碎石,形成滤水通道,并在碎石表面覆盖土工布;且所述滤水通道延伸至所述集水坑;
7)、所述后浇带顶部的两侧使用PVC管进行压槽,将所述PVC管对半切开,覆盖在所述压槽形成暗沟;所述暗沟与外部排水沟相连通;
8)、在所述PVC管的上方覆盖土工布;
9)、使用砼强度等级高于原构件的补偿收缩砼隐蔽后浇带。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坑采用灰砂砖砌筑,且所述集水坑的内侧进行抹灰找平。
进一步的,所述滤水通道朝向所述集水坑的方向呈1%的坡度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后浇带的截面呈梯形状;多个所述折形止水钢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后浇带的两侧施工缝处;所述折形止水钢板的下方安装有多个收口网;多个所述收口网从下至上呈倾斜状布置,且倾斜角度与所述后浇带的斜边的倾斜角度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后浇带包括安装所述收口网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通过短钢筋沿所述后浇带斜边的方向焊制,多个所述收口网通过铁丝倾斜绑扎在所述支撑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折形止水钢板沿背离所述后浇带的方向倾斜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折形止水钢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多个短钢筋焊接固定,且多个所述短钢筋呈间隔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压槽上覆盖有被对半切开的PVC管,所述PVC管的根部通过砂浆冲筋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坑采用灰砂砖砌筑,且所述集水坑的内侧进行抹灰找平。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的细石混凝土的抗压等级为C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提供的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施工方法,施工步骤:设计截面为梯形的后浇带-在后浇带的底部覆盖钢筋混凝土加强层-在钢筋混凝土加强层的上方设置盲沟,在后浇带的底部设置集水坑-在施工缝处安装折形止水钢板-对折形止水钢板施工缝处进行凿毛-在盲沟内加铺碎石-在碎石表面覆盖土工布-使用PVC管进行压槽,形成暗沟-在PVC管上覆盖土工布-隐蔽后浇带;通过上述施工,形成“两防两排式”的多重约束后浇带,分别是钢筋混凝土加强层以及折形止水钢板两条防水措施,其中折形止水钢板的设置更便于后浇带施工缝的充分凿毛,利于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降低施工缝渗漏的风险;其次,盲沟与压槽形成后浇带的两道排水通道,可将其他部位渗出的水就近引流至压槽或盲沟内,将水排入集水坑或排至外墙排水沟,再次降低渗漏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后浇带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集水坑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安装折形止水钢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折形止水钢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折形止水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预制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预制板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7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设计后浇带10;后浇带10的截面呈梯形状;梯形状的后浇带10便于后续施工的进行,且可增大后浇带10的防水面积;
2)、在后浇带10的底部设钢筋混凝土加强层;钢筋混凝土加强层包括混凝土垫层11、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2、防水附加层17以及细石混凝土13;
当土方挖至设计标高后,浇筑混凝土垫层11,混凝土垫层11是钢筋混凝土基础与地基土的中间层,可以使被浇筑地区的表面平整,便于在上面绑扎钢筋,也能起到保护基础的作用;然后按照设计图纸,在后浇带10底部施工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2,并设置防水附加层17,进行双重防水,防止后浇带10底部渗水;防水施工后,按设计图纸绑扎后浇带10底部的钢筋,并支设吊模,浇筑细石混凝土13兼做防水保护层。
在本实施例中细石混凝土13的抗压等级为C20。
3)、在钢筋混凝土加强层上设置盲沟15,盲沟15是一种地下排水渠道,可用来排除地下水;后浇带10设有集水坑22,盲沟15延伸至集水坑22,渗出的地下水会沿着盲沟15汇流至集水坑22,集水坑22将水储存,避免水将整个后浇带10浸泡,影响施工质量。
4)、在后浇带10的两侧施工缝处设置折形止水钢板21;
在箱型基础或地下室,底板和外墙板的混凝土是分开浇捣的,下次再浇捣墙板混凝土时,就有一条施工缝,当这条施工缝的位置在地下水位线以下时,就容易产生渗水,这样就需要对这条施工缝进行技术处理,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折形止水钢板21进行处理,放置施工缝渗水。
安装折形止水钢板21:将折形止水钢板21的两端分别用多个短钢筋23焊接固定,且多个短钢筋23呈间隔布置;本实施例使用的是φ14短钢筋23,且沿短钢筋23沿后浇带10斜边的方向每个1米焊制一根;为了使后浇带10施工缝处折形止水钢板21下部的混凝土能充分凿毛,对折形止水钢板21进进行设计,将折形止水钢板21的中部弯折,且弯折角度为120°至135°之间,安装时折形止水钢板21沿背离后浇带10的方向倾斜布置,便于折形止水钢板21上下混凝土施工缝充分凿毛,利于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降低施工缝渗漏风险。
5)、对折形止水钢板21上下混凝土施工缝处进行凿毛处理,且凿毛率不低于95%;
凿毛的作用是使两个施工阶段的施工面粘结牢固;通常在现浇结构中,在现浇板浇筑完毕后,需要凿毛,进行下一层柱墙的浇注;让混凝土粘结牢固,增强粘结力,利于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降低施工缝渗漏的风险。
6)、在盲沟15内加铺碎石,形成滤水通道,并在碎石表面覆盖土工布,且滤水通道延伸至集水坑22;
加铺碎石可以降低水位,并且滤水通道沿集水坑22的方向呈一定坡度布置,渗透出来的水可顺着滤水通道流入集水坑22。
土工布是新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其中的一种,成品为布状,土工布强力高,在干湿状态下能保持充分的强力和伸长;耐腐蚀,在不同的酸碱度的泥土及水中能长久地耐腐蚀;透水性好,在纤维间有空隙,所以有良好的渗水性能;抗微生物性好,对微生物、虫蛀均不受损害;且土工布由于材质轻、柔,故运送、铺设、施工方便,覆盖在碎石上,可以保证盲沟15内的水能顺利流至集水坑22内,可避免盲沟15堵塞,在后浇带10施工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7)、后浇带10顶部的两侧使用PVC管19进行压槽18;PVC管19被对半切开,将PVC管19覆盖在压槽18上,与压槽18形成暗沟,PVC管19的根部通过砂浆冲筋20固定,暗沟与外部排水沟相连通;
PVC管19是由聚氯乙烯树脂与稳定剂、润滑剂等配合后用热压法挤压成型,是最早得到开发应用的塑料管材,PVC管19抗腐蚀能力强、易于粘接、价格低、质地坚硬,在后浇带10中使用寿命长,可长时间为后浇带10进行排水。
8)、在PVC管19的上方覆盖土工布,可保护PVC管19;
9)、使用砼强度等级高于原构件的补偿收缩砼隐蔽后浇带10,这样可有效解决传统砖砌体围墙强度低,易破坏、返工多等质量通病,简化了施工工序,提高施工效率。
上述提供的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施工方法,施工步骤:设计截面为梯形的后浇带10-在后浇带10的底部覆盖钢筋混凝土加强层-在钢筋混凝土加强层的上方设置盲沟15,在后浇带10的底部设置集水坑22-在施工缝处安装折形止水钢板21-对折形止水钢板21施工缝处进行凿毛-在盲沟15内加铺碎石-在碎石表面覆盖土工布-使用PVC管19进行压槽18,形成暗沟-在PVC管19上覆盖土工布-隐蔽后浇带10;通过上述施工,形成“两防两排式”的多层约束后浇带10,分别是钢筋混凝土加强层以及折形止水钢板21两条防水措施,其中折形止水钢板21的设置更便于后浇带10施工缝的充分凿毛,利于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降低施工缝渗漏的风险;其次,盲沟15与压槽18形成后浇带10的两道排水通道,可将其他部位渗出的水就近引流至压槽18或盲沟15内,将水排入集水坑22或排至外墙排水沟,再次降低渗漏风险。
在步骤2)中,混凝土垫层11、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2、防水附加层17以及细石混凝土13依序覆盖在后浇带10底部,覆盖完成后,便可对后浇带10两侧的底板绑扎钢筋。
滤水通道朝向集水坑22的方向呈1%的坡度布置,可使汇集至盲沟15的水沿着滤水通道的坡道方向流至集水坑22,避免盲沟15积水。
折形止水钢板21的下方安装有多个收口网25;收口网25是作为消耗性模板来固定的,收口网25力学性能好,受侧压力小,且在浇筑混凝土后,由于收口网25本身具有网口,则便于使用肉眼监察浇注工程,因而降低空隙和蜂巢出现的风险,也便于穿筋和连续绑扎钢筋,且无须拆模或造接缝便可粘结下一次浇筑混凝土,运输、安装也方便,为本施工工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本实施例中的折形止水钢板21,包括板体;板体包括第一面板210和第二面板211,第一面板210的一端与第二面板211的一端相连接,第一面板210的一端与第二面板211的一端之间形成的角度小于180°;板体的截面呈V形,则将板体安装在施工封上时,第一面板210与第二面板211朝上为施工缝处提供了空间,便于凿毛,使施工面粘结牢固,利于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降低施工缝渗漏的风险。
第一面板210的另一端朝下弯折形成第一边体212,第二面板211的另一端朝下弯折形成第二边体213;第一边体212与第二边体213增大了板体的面积,且第一边体212与第一面板210之间形成的角度,以及第二边体213与第二面板211之间的角度均大于180°,则板体安装好之后,第一边体212以及第二边体213则是朝下延伸,浇筑混凝土之后,可以起到一个稳定板体的作用,使板体与混凝土连成一体。
第一边体212与第二边体213的上下表面均设有橡胶止水带214,橡胶止水带214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抗撕裂性能,适应变形能力强、防水性能好,可保护第一边体212与第二边体213,避免第一边体212与第二边体213被侵蚀。
板体的两端分别形成下接头216和上接头217,为了方便运输、方便安装,折形止水钢板21安装时都是分段安装,一般为3米或6米,安装时板体一端上接头217或下接头216与另一板体一端的下接头216或上接头217相对接;在下接头216的上表面朝下凹陷形成上槽面,上接头217的下表面朝上凹陷形成下槽面;两接头对接时,使上槽面与下槽面相对接,随后开始焊接两个接头之间的接缝,且必须焊接饱满且为双面焊,不能出现漏点,使两板体完美连接,避免影响防水性能。
第一面板210与第二面板211之间形成的角度为120°至135°,若第一面板210与第二面板211之间的角度小于120°,会减小板体的防水面积,而第二面板211与第一面板210之间的角度大于135°时,会降低折形止水钢板21的防水效果,只有当第一面板210与第二面板211之间的角度在120°至135°之间时,能使折形止水钢板21起到最佳防水效果。
第一边体212与第一面板210之间形成的角度以及第二边体213与第一面板210之间形成的角度为225°至240°。
第一面板210与第二面板211的底部分别凸起形成有安装座215,安装座215朝下弯曲呈弧形,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折形止水钢板21时,先将底板底层的钢筋绑扎完成,用φ14短钢筋23沿后浇带斜坡方向每隔1m焊制安装收口网25的支撑架24,收口网25用铁丝倾斜绑扎在支撑架24上;待下部的收口网25固定后,即可安装折形止水钢板21,两端用多个φ14短钢筋23焊接固定,且各个短钢筋23之间相距1m;待底板面层钢筋绑扎完成后,再安装上部的收口网25,上下部收口网25安装应与后浇带截面坡度一致;当止水钢板安装经验收合格后即可浇筑底板混凝土,确保浇筑密实。
第一面板210上凸形成有多条凸条,凸条包括导流段218和挡水段219;导流段218朝向第二面板211的方向延伸布置;挡水段219朝向第一边体212的方向延伸布置;导流段218朝向第一边体212的方向呈倒“八”字形布置,挡水段219沿第一边体212的方向呈正“八”字形布置,在本实施例的后浇带施工中,折形止水钢板21在后浇带10施工缝处倾斜安装,从上部渗漏至折形止水钢板21上的水会顺着导流段218将水导流,流离折形止水钢板21,而挡水段219会阻挡外部水进入折形止水钢板21,起到挡水作用。
挡水段219的外端具有支撑块220,对挡水段219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另外,集水坑22采用灰砂砖砌筑,灰砂砖的容量大,且隔声性能十分优越,在将水引流至集水坑22时,可以对水流声进行隔离,给用户以舒适的生活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在后浇带10封闭混凝土后,在后浇带10上方安装钢筋混凝土预制板26;先在后浇带10靠室外两侧需预设宽100mm、深45mm的企口261;两块平板相接,板边分别起半边通槽口,一上一下搭合拼接,可防止透缝的构造为企口261;所以本实施例中的两块钢筋混凝土预制板26之间的连接为一上一下搭合拼接;在剪力墙封模前,根据设计图纸需预埋螺栓,本实施例使用的为M16螺栓。
在企口261处涂刷钢筋混凝土预制板26安装前,在企口261处涂刷2厚聚氨酯防水涂膜,涂料延伸至企口261外边250mm;预制板采用M16螺栓进行固定;考虑后浇带10两侧沉降或温度差变形,易导致预制板拉裂,固定预制板时,一侧螺栓不能完全拧紧,本实施例使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26替代传统砖砌体,不把螺栓完全拧紧,可确保预制板有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
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26的四角预留孔口260,预制板通过孔口260与剪力墙预埋螺栓连接,本实施例中预留的孔口260为φ30;钢筋混凝土预制板26的尺寸为1m*1m*0.04m(长*宽*厚);内配钢筋A8@200单层双向布置,采用C25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预制板26安装完毕后,外侧采用3mm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2进行铺贴,完成后采用20厚挤塑聚乙烯苯板作为防水保护层,完成后可直接进行地下室土方回填。
另外,在实际现场施工过程中,因后浇带10相邻区域施工进度达不到同步,后浇带10不具备两侧同时进行架体搭设的条件,此时,在可调刚支撑立杆或普通钢管顶部套入早拆头,独立支撑体系与后浇带10范围以外的满堂架支撑进行有效连接,形成稳定整体。
早拆头是一种配合可调钢支撑使用的构件,本实施例中的早拆头采用丝杆直径38mm,材质Q235,顶部装有可拆卸托板,高度同后浇带10范围外支模架方木次愣,中间安装旋转托盘和调节螺栓,作为后浇带10浇筑的主楞加固件。
先安装早拆头顶部板带,板带即400宽模板。后安装其它区域模板,采用未锯过的模板从板带边向两边排模板。拆模时保留后浇带10单侧板带及独立支撑架24体,其余模板及架体拆除;待后浇带10达到设计要求的封闭时限后,对后浇带10进行凿毛清洗、清除垃圾,再支设后浇带10中间模板及次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设计后浇带;所述后浇带的截面呈梯形状;
2)、在所述后浇带的底部覆盖钢筋混凝土加强层;所述钢筋混凝土加强层包括混凝土垫层、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附加层以及细石混凝土;
a浇筑所述混凝土垫层;
b施工所述自粘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并设置所述防水附加层;
c绑扎钢筋,支设吊模,浇筑所述细石混凝土;
3)、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加强层上设置盲沟,所述后浇带设有集水坑,所述盲沟延伸至所述集水坑;
4)、在所述后浇带的两侧绑扎钢筋后,沿所述后浇带的两侧施工缝处设置折形止水钢板;所述止水钢板的中部弯折形成的角度为120°至135°之间。
5)、对所述折形止水钢板上下混凝土施工缝处进行凿毛处理,且凿毛率不低于95%;
6)、在所述盲沟内加铺碎石,形成滤水通道,并在碎石表面覆盖土工布;且所述滤水通道延伸至所述集水坑;
7)、所述后浇带顶部的两侧使用PVC管进行压槽,将所述PVC管对半切开,覆盖在所述压槽形成暗沟;所述暗沟与外部排水沟相连通;
8)、在所述PVC管的上方覆盖土工布;
9)、使用砼强度等级高于原构件的补偿收缩砼隐蔽后浇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坑采用灰砂砖砌筑,且所述集水坑的内侧进行抹灰找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通道朝向所述集水坑的方向呈1%的坡度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的截面呈梯形状;多个所述折形止水钢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后浇带的两侧施工缝处;所述折形止水钢板的下方安装有多个收口网;多个所述收口网从下至上呈倾斜状布置,且倾斜角度与所述后浇带的斜边的倾斜角度一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包括安装所述收口网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通过短钢筋沿所述后浇带斜边的方向焊制,多个所述收口网通过铁丝倾斜绑扎在所述支撑架上。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形止水钢板沿背离所述后浇带的方向倾斜布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形止水钢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多个短钢筋焊接固定,且多个所述短钢筋呈间隔布置。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槽上覆盖有被对半切开的PVC管,所述PVC管的根部通过砂浆冲筋固定。
9.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坑采用灰砂砖砌筑,且所述集水坑的内侧进行抹灰找平。
10.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细石混凝土的抗压等级为C20。
CN201910684421.3A 2019-07-26 2019-07-26 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施工方法 Active CN1103879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4421.3A CN110387908B (zh) 2019-07-26 2019-07-26 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4421.3A CN110387908B (zh) 2019-07-26 2019-07-26 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7908A true CN110387908A (zh) 2019-10-29
CN110387908B CN110387908B (zh) 2021-07-06

Family

ID=68287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4421.3A Active CN110387908B (zh) 2019-07-26 2019-07-26 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8790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9747A (zh) * 2020-12-16 2021-04-06 湖北盛达泰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清水池超长砼结构防抗裂后浇带结构及施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01634A (ja) * 2000-12-28 2002-07-19 Taisei Corp 連続地中壁の構造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CN202202335U (zh) * 2011-08-05 2012-04-25 昆明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深基坑内引流排水结构
CN204000956U (zh) * 2014-07-18 2014-12-10 四川仟坤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结构
CN104846849A (zh) * 2014-02-17 2015-08-19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防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渗漏的方法
CN107724436A (zh) * 2017-09-30 2018-02-23 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浇带防渗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01634A (ja) * 2000-12-28 2002-07-19 Taisei Corp 連続地中壁の構造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CN202202335U (zh) * 2011-08-05 2012-04-25 昆明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深基坑内引流排水结构
CN104846849A (zh) * 2014-02-17 2015-08-19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防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渗漏的方法
CN204000956U (zh) * 2014-07-18 2014-12-10 四川仟坤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结构
CN107724436A (zh) * 2017-09-30 2018-02-23 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浇带防渗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9747A (zh) * 2020-12-16 2021-04-06 湖北盛达泰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清水池超长砼结构防抗裂后浇带结构及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7908B (zh) 202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061703U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防渗漏结构
CN105178357B (zh) 一种基坑明挖条件下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326940B (zh) 一种地下室超前止水后浇带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397200B (zh) 地铁车站隧道连接段结构后做式施工方法
CN104878783B (zh) 一种超长地下室混凝土底板变形缝防渗及渗漏治理方法
CN105862873A (zh) 深基坑狭窄空间地下防水及外墙结构施工方法
CN205776348U (zh) 一种叠合整体式综合管廊预制装配结构
CN108589737A (zh) 一种城市主干道下地下快速路与轨交区间合建的施工方法
CN109024679A (zh) 一种支护与管廊结构一体化的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6284427A (zh)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临时止水挡土施工方法
CN208280185U (zh) 一种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
CN110158389A (zh) 一种轻质土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597399U (zh) 一种应用于地下室外墙的后浇带结构
CN106284412A (zh) 一种预制综合管廊及施工方法
CN109797874A (zh) 一种高层大底盘多塔楼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方法
CN208899527U (zh) 一种支护与管廊结构一体化的体系
CN109736612A (zh) 一种立体车库基础沉井施工方法
CN114703770B (zh) 一种箱涵施工工艺
CN109372016A (zh) 高承压水下地下室底板后浇带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5756100B (zh) 地下室后浇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83776B (zh) 一种地下室筏板基础后浇带施工方法
CN110106915A (zh) 一种免支撑逆作地下工程施工方法及地下工程建筑结构
CN212129250U (zh) 高水位基础后浇带增设收集槽施工结构
CN110387908A (zh) 多层约束防渗漏的后浇带施工方法
CN110359495A (zh) 综合管廊结构缝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