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82658A - 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82658A
CN110282658A CN201910712146.1A CN201910712146A CN110282658A CN 110282658 A CN110282658 A CN 110282658A CN 201910712146 A CN201910712146 A CN 201910712146A CN 110282658 A CN110282658 A CN 1102826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smuth sulfide
purity
bismuth
reaction
sche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121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玉宝
伏彩萍
李仲伦
崔静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hizhuyuan Nonferrous Met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hizhuyuan Nonferrous Met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hizhuyuan Nonferrous Met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hizhuyuan Nonferrous Met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1214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826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82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826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29/00Compounds of bismuth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分析纯硫代乙酰胺搅拌溶于纯水,配成硫代乙酰胺溶液;S2、溶解清亮后加入高纯超细氧化铋;S3、将混合物搅拌加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反应引发剂,开始反应,混合物颜色慢慢由橙黄色变为棕黑色;S4、反应产物用纯水洗涤,洗脱硫化铋表面吸附的乙酰胺,然后用离心机脱水,甩干品干燥得产品,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使得硫化铋合成新工艺更加简单,不需要洗涤非常难清除的氯化物,产品纯度高,易产业化,从而降低了合成时间,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并且耗能少,降低了污染,从而适合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纯硫化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硫化铋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是Bi2S3,不溶于水;
硫化铋传统生产方法有以下三种:
1、密闭容器中投入金属铋和单质硫,铋与硫的摩尔数之比为2:3,抽尽密闭容器中的空气,加热密闭容器中的硫与铋,硫与铋直接反应生成硫化铋;
2、铋盐(主要为氯化铋)溶液中通入硫化氢制备硫化铋;
3、氯化铋溶液中加入硫代乙酰胺合成硫化铋;
方法1能环境友好的制备硫化铋,但设备复杂、操作困难,难大批量工业化生产,方法2硫化氢发生器不易控制,硫化氢产生量大吸收反应不完全则硫化氢溢出污染环境,硫化氢产生量小吸收反应时间延长不经济,同时洗涤氯化物耗时、耗纯水、耗能,方法3设备简单易操作,但洗涤硫化铋中的氯化物需耗费大量纯水且氯离子非常不易洗涤合格,而存在这些问题和缺点的原因:铋为小金属,关注度不高,研究投入不足,缺乏由浅入深***的研发创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设备复杂、操作困难,难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硫化氢产生量大吸收反应不完全则硫化氢溢出污染环境,硫化氢产生量小吸收反应时间延长不经济,同时洗涤氯化物耗时、耗纯水、耗能,和洗涤硫化铋中的氯化物需耗费大量纯水且氯离子非常不易洗涤合格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分析纯硫代乙酰胺搅拌溶于纯水,配成硫代乙酰胺溶液;
S2、溶解清亮后加入高纯超细氧化铋;
S3、将混合物搅拌加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反应引发剂,开始反应,混合物颜色慢慢由橙黄色变为棕黑色;
S4、反应产物用纯水洗涤,洗脱硫化铋表面吸附的乙酰胺,然后用离心机脱水,甩干品干燥得产品;
S5、产品样品经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产品样品XRD衍射峰与Bi2S3化合物的PDF标准卡片(017-0320)峰一致,且无杂峰,表明制备的硫化铋样品为纯相的Bi2S3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纯硫代乙酰胺含量为0.3-3.0摩尔,配成0.5-2摩尔浓度的硫代乙酰胺溶液。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硫代乙酰胺与氧化铋的摩尔数之比为3:1。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温度为50-60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反应原理:
在反应引发剂的引发下,硫代乙酰胺分解硫脱离为活性原子,而铋为强烈亲硫元素,硫原子取代氧化铋中的氧原子而生成硫化铋,反应时间为4-6小时;
反应方程式:3CH3CSNH2+Bi2O3=3CH3CONH2+Bi2S3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中纯水温度为70-95度,洗涤次数为2-3次。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在反应釜中生成反应,且搅拌速度为80-120r/min。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中离心机转速为1000-1500r/min。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5中对于Bi2S3进行检测,检测项目为: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铝、银、砷、铜、铁、镁、镍、铅、锡和锌。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5中还需要进行抽检,抽检率为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使得硫化铋合成新工艺更加简单,不需要洗涤非常难清除的氯化物,产品纯度高,易产业化,从而降低了合成时间,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并且耗能少,降低了污染,从而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验样品Bi2S3XRD衍射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分析纯硫代乙酰胺搅拌溶于纯水,配成硫代乙酰胺溶液;
S2、溶解清亮后加入高纯超细氧化铋;
S3、将混合物搅拌加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反应引发剂,开始反应,混合物颜色慢慢由橙黄色变为棕黑色;
S4、反应产物用纯水洗涤,洗脱硫化铋表面吸附的乙酰胺,然后用离心机脱水,甩干品干燥得产品;
S5、产品样品经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产品样品XRD衍射峰与Bi2S3化合物的PDF标准卡片(017-0320)峰一致,且无杂峰,表明制备的硫化铋样品为纯相的Bi2S3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1中纯硫代乙酰胺含量为0.3摩尔,配成1摩尔浓度的硫代乙酰胺溶液。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2中硫代乙酰胺与氧化铋的摩尔数之比为3:1。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3中温度为52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3中反应原理:
在反应引发剂的引发下,硫代乙酰胺分解硫脱离为活性原子,而铋为强烈亲硫元素,硫原子取代氧化铋中的氧原子而生成硫化铋,反应时间为4小时;
反应方程式:3CH3CSNH2+Bi2O3=3CH3CONH2+Bi2S3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4中纯水温度为82度,洗涤次数为2次。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1中在反应釜中生成反应,且搅拌速度为80-120r/min。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4中离心机转速为1000-1500r/min。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5中对于Bi2S3进行检测,检测项目为: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铝、银、砷、铜、铁、镁、镍、铅、锡和锌。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5中还需要进行抽检,抽检率为2%。
实施例2: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分析纯硫代乙酰胺搅拌溶于纯水,配成硫代乙酰胺溶液;
S2、溶解清亮后加入高纯超细氧化铋;
S3、将混合物搅拌加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反应引发剂,开始反应,混合物颜色慢慢由橙黄色变为棕黑色;
S4、反应产物用纯水洗涤,洗脱硫化铋表面吸附的乙酰胺,然后用离心机脱水,甩干品干燥得产品;
S5、产品样品经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产品样品XRD衍射峰与Bi2S3化合物的PDF标准卡片(017-0320)峰一致,且无杂峰,表明制备的硫化铋样品为纯相的Bi2S3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1中纯硫代乙酰胺含量为3.0摩尔,配成2摩尔浓度的硫代乙酰胺溶液。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2中硫代乙酰胺与氧化铋的摩尔数之比为3:1。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3中温度为58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3中反应原理:
在反应引发剂的引发下,硫代乙酰胺分解硫脱离为活性原子,而铋为强烈亲硫元素,硫原子取代氧化铋中的氧原子而生成硫化铋,反应时间为6小时;
反应方程式:3CH3CSNH2+Bi2O3=3CH3CONH2+Bi2S3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4中纯水温度为88度,洗涤次数为2次。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1中在反应釜中生成反应,且搅拌速度为80-120r/min。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4中离心机转速为1000-1500r/min。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5中对于Bi2S3进行检测,检测项目为: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铝、银、砷、铜、铁、镁、镍、铅、锡和锌。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5中还需要进行抽检,抽检率为2%。
实施例3: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分析纯硫代乙酰胺搅拌溶于纯水,配成硫代乙酰胺溶液;
S2、溶解清亮后加入高纯超细氧化铋;
S3、将混合物搅拌加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反应引发剂,开始反应,混合物颜色慢慢由橙黄色变为棕黑色;
S4、反应产物用纯水洗涤,洗脱硫化铋表面吸附的乙酰胺,然后用离心机脱水,甩干品干燥得产品;
S5、产品样品经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产品样品XRD衍射峰与Bi2S3化合物的PDF标准卡片(017-0320)峰一致,且无杂峰,表明制备的硫化铋样品为纯相的Bi2S3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1中纯硫代乙酰胺含量为1.2摩尔,配成1.2摩尔浓度的硫代乙酰胺溶液。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2中硫代乙酰胺与氧化铋的摩尔数之比为3:1。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3中温度为55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3中反应原理:
在反应引发剂的引发下,硫代乙酰胺分解硫脱离为活性原子,而铋为强烈亲硫元素,硫原子取代氧化铋中的氧原子而生成硫化铋,反应时间为4.5小时;
反应方程式:3CH3CSNH2+Bi2O3=3CH3CONH2+Bi2S3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4中纯水温度为84度,洗涤次数为2次。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1中在反应釜中生成反应,且搅拌速度为80-120r/min。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4中离心机转速为1000-1500r/min。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5中对于Bi2S3进行检测,检测项目为: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铝、银、砷、铜、铁、镁、镍、铅、锡和锌。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5中还需要进行抽检,抽检率为2%。
实施例4: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分析纯硫代乙酰胺搅拌溶于纯水,配成硫代乙酰胺溶液;
S2、溶解清亮后加入高纯超细氧化铋;
S3、将混合物搅拌加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反应引发剂,开始反应,混合物颜色慢慢由橙黄色变为棕黑色;
S4、反应产物用纯水洗涤,洗脱硫化铋表面吸附的乙酰胺,然后用离心机脱水,甩干品干燥得产品;
S5、产品样品经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产品样品XRD衍射峰与Bi2S3化合物的PDF标准卡片(017-0320)峰一致,且无杂峰,表明制备的硫化铋样品为纯相的Bi2S3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1中纯硫代乙酰胺含量为2.4摩尔,配成0.8摩尔浓度的硫代乙酰胺溶液。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2中硫代乙酰胺与氧化铋的摩尔数之比为3:1。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3中温度为56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3中反应原理:
在反应引发剂的引发下,硫代乙酰胺分解硫脱离为活性原子,而铋为强烈亲硫元素,硫原子取代氧化铋中的氧原子而生成硫化铋,反应时间为5小时;
反应方程式:3CH3CSNH2+Bi2O3=3CH3CONH2+Bi2S3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4中纯水温度为86度,洗涤次数为2次。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1中在反应釜中生成反应,且搅拌速度为80-120r/min。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4中离心机转速为1000-1500r/min。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5中对于Bi2S3进行检测,检测项目为: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铝、银、砷、铜、铁、镁、镍、铅、锡和锌。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5中还需要进行抽检,抽检率为2%。
实施例5: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分析纯硫代乙酰胺搅拌溶于纯水,配成硫代乙酰胺溶液;
S2、溶解清亮后加入高纯超细氧化铋;
S3、将混合物搅拌加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反应引发剂,开始反应,混合物颜色慢慢由橙黄色变为棕黑色;
S4、反应产物用纯水洗涤,洗脱硫化铋表面吸附的乙酰胺,然后用离心机脱水,甩干品干燥得产品;
S5、产品样品经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产品样品XRD衍射峰与Bi2S3化合物的PDF标准卡片(017-0320)峰一致,且无杂峰,表明制备的硫化铋样品为纯相的Bi2S3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1中纯硫代乙酰胺含量为1.8摩尔,配成0.5摩尔浓度的硫代乙酰胺溶液。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2中硫代乙酰胺与氧化铋的摩尔数之比为3:1。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3中温度为56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3中反应原理:
在反应引发剂的引发下,硫代乙酰胺分解硫脱离为活性原子,而铋为强烈亲硫元素,硫原子取代氧化铋中的氧原子而生成硫化铋,反应时间为5小时;
反应方程式:3CH3CSNH2+Bi2O3=3CH3CONH2+Bi2S3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4中纯水温度为86度,洗涤次数为2次。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1中在反应釜中生成反应,且搅拌速度为80-120r/min。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4中离心机转速为1000-1500r/min。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5中对于Bi2S3进行检测,检测项目为: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铝、银、砷、铜、铁、镁、镍、铅、锡和锌。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5中还需要进行抽检,抽检率为2%。
实施例6: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分析纯硫代乙酰胺搅拌溶于纯水,配成硫代乙酰胺溶液;
S2、溶解清亮后加入高纯超细氧化铋;
S3、将混合物搅拌加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反应引发剂,开始反应,混合物颜色慢慢由橙黄色变为棕黑色;
S4、反应产物用纯水洗涤,洗脱硫化铋表面吸附的乙酰胺,然后用离心机脱水,甩干品干燥得产品;
S5、产品样品经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产品样品XRD衍射峰与Bi2S3化合物的PDF标准卡片(017-0320)峰一致,且无杂峰,表明制备的硫化铋样品为纯相的Bi2S3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1中纯硫代乙酰胺含量为2.7摩尔,配成0.9摩尔浓度的硫代乙酰胺溶液。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2中硫代乙酰胺与氧化铋的摩尔数之比为3:1。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3中温度为60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3中反应原理:
在反应引发剂的引发下,硫代乙酰胺分解硫脱离为活性原子,而铋为强烈亲硫元素,硫原子取代氧化铋中的氧原子而生成硫化铋,反应时间为5.6小时;
反应方程式:3CH3CSNH2+Bi2O3=3CH3CONH2+Bi2S3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4中纯水温度为85度,洗涤次数为2次。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1中在反应釜中生成反应,且搅拌速度为80-120r/min。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4中离心机转速为1000-1500r/min。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5中对于Bi2S3进行检测,检测项目为: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铝、银、砷、铜、铁、镁、镍、铅、锡和锌。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5中还需要进行抽检,抽检率为2%。
通过测量,实施例1中甩干品干燥得51.1克产品,产率99.39%;
实施例2甩干品干燥得512克产品,产率99.58%;
实施例3甩干品干燥得204.6克产品,产率99.48%;
实施例4甩干品干燥得409.4克产品,产率99.53%;
实施例5甩干品干燥得307.2克产品,产率99.58%;
实施例6甩干品干燥得460.6克产品,产率99.54%。
并且实施例1-6硫化铋检验结果制成如下表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使得硫化铋合成新工艺更加简单,不需要洗涤非常难清除的氯化物,产品纯度高,易产业化,从而降低了合成时间,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并且耗能少,降低了污染,从而适合推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取分析纯硫代乙酰胺搅拌溶于纯水,配成硫代乙酰胺溶液;
S2、溶解清亮后加入高纯超细氧化铋;
S3、将混合物搅拌加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反应引发剂,开始反应,混合物颜色慢慢由橙黄色变为棕黑色;
S4、反应产物用纯水洗涤,洗脱硫化铋表面吸附的乙酰胺,然后用离心机脱水,甩干品干燥得产品;
S5、产品样品经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产品样品XRD衍射峰与Bi2S3化合物的PDF标准卡片(017-0320)峰一致,且无杂峰,表明制备的硫化铋样品为纯相的Bi2S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纯硫代乙酰胺含量为0.3-3.0摩尔,配成0.5-2摩尔浓度的硫代乙酰胺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硫代乙酰胺与氧化铋的摩尔数之比为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温度为50-6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反应原理:
在反应引发剂的引发下,硫代乙酰胺分解硫脱离为活性原子,而铋为强烈亲硫元素,硫原子取代氧化铋中的氧原子而生成硫化铋,反应时间为4-6小时;
反应方程式:3CH3CSNH2+Bi2O3=3CH3CONH2+Bi2S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纯水温度为70-95度,洗涤次数为2-3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反应釜中生成反应,且搅拌速度为80-120r/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离心机转速为1000-1500r/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对于Bi2S3进行检测,检测项目为: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铝、银、砷、铜、铁、镁、镍、铅、锡和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还需要进行抽检,抽检率为2%。
CN201910712146.1A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02826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2146.1A CN110282658A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2146.1A CN110282658A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82658A true CN110282658A (zh) 2019-09-27

Family

ID=68024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12146.1A Pending CN110282658A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82658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91621C (zh) * 2008-11-11 2010-02-24 武汉理工大学 模板法制备单分散性硫化铋纳米颗粒的方法
CN102220637A (zh) * 2011-05-31 2011-10-19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BiOCl,BiOBr及Bi2S3的微/纳米分级结构
CN102513134A (zh) * 2011-11-03 2012-06-27 山东大学 一种硫化铋纳米粒子/氯氧化铋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89926A (zh) * 2012-06-21 2012-09-26 湖南金旺铋业股份有限公司 高纯硫化铋的制备工艺
CA2895474A1 (en) * 2012-12-18 2014-06-26 Centre for Materials fo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MET) X-ray shielding material and method of preparation thereof
CN105692696A (zh) * 2016-01-29 2016-06-22 中南大学 一种硫化铋半导体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4817111B (zh) * 2015-04-21 2016-08-10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硫化铋纳米球的室温水相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91621C (zh) * 2008-11-11 2010-02-24 武汉理工大学 模板法制备单分散性硫化铋纳米颗粒的方法
CN102220637A (zh) * 2011-05-31 2011-10-19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BiOCl,BiOBr及Bi2S3的微/纳米分级结构
CN102513134A (zh) * 2011-11-03 2012-06-27 山东大学 一种硫化铋纳米粒子/氯氧化铋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89926A (zh) * 2012-06-21 2012-09-26 湖南金旺铋业股份有限公司 高纯硫化铋的制备工艺
CA2895474A1 (en) * 2012-12-18 2014-06-26 Centre for Materials for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MET) X-ray shielding material and method of preparation thereof
CN104817111B (zh) * 2015-04-21 2016-08-10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硫化铋纳米球的室温水相制备方法
CN105692696A (zh) * 2016-01-29 2016-06-22 中南大学 一种硫化铋半导体薄膜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亭等: "配位前驱体热分解法制备 Bi2S3 及其光催化性",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
廖丽芳等: "微反应***控制合成硫化铋纳米材料",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
朱俊杰: "超声化学法合成金属硫族半导体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与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oyanaka et al. Quantit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Li absorption and H content in manganese oxide spinel λ-MnO2
Barik et al. Leaching and separation of Co and Mn from electrode materials of spent lithium-ion batteries using hydrochloric acid: Laboratory and pilot scale study
Zhu et al. Preparation of lead carbonate from spent lead paste via chemical conversion
Zhu et al. Preparation of basic lead oxide from spent lead acid battery paste via chemical conversion
Cornwell et al.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iron sulfide minerals in anoxic marine sediments
Whitehead et al. Application of 1-alkyl-3-methyl-imidazolium ionic liquids in the oxidative leaching of sulphidic copper, gold and silver ores
Sun et al. Lead acetate trihydrate precursor route to synthesize novel ultrafine lead oxide from spent lead acid battery pastes
Zhang et al. Effect of pH on desulphurization of spent lead paste via hydrometallurgical process
Fan et al. Extraction of tellurium and high purity bismuth from processing residue of zinc anode slime by sulfation roasting-leaching-electrodeposition process
Martinez et al. Kinetic aspects of gold and silver recovery in cementation with zinc power and electrocoagulation iron process
Zhang et al. Structural study of a lead (II) organic complex–a key precursor in a green recovery route for spent lead‐acid battery paste
CN107673409A (zh) 利用酸洗污泥和酸洗废液制备镁锌铁氧体的***及方法
Chen et al. Removal of Cu from the nickel electrolysis anolyte using nickel thiocarbonate
Zante et al. Efficient recycling of metals from solar cells using catalytic etchants
Amer Extracting aluminum from dross tailings
Aydoğan et al. Dissolution kinetics of celestite (SrSO4) in HCl solution with BaCl2
Wu et al. Leaching kinetics of cerussite using a new complexation reaction reagent
CN102225798A (zh) 一种脱硫废液综合利用的方法
Dong et al. Study of pyrite oxidation with chlorine dioxide under mild conditions
CN110282658A (zh) 一种高纯硫化铋制备方法
Wang et al. Preparation of vanadyl sulfate electrolyte for vanadium flow battery from vanadium slag using calcium salt precipitation, sodium carbonate leaching and solvent extraction
CN106064097A (zh) 一种常温合成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207451636U (zh) 利用酸洗污泥和酸洗废液制备镁锌铁氧体的***
Wu et al. Dissolution kinetics of malachite as an alternative copper source with an organic leach reagent
CN106362593B (zh) 一种硫酸钾的制备***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