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19939B - 传动带及其纤维构件以及纤维构件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传动带及其纤维构件以及纤维构件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19939B
CN110219939B CN201910342904.5A CN201910342904A CN110219939B CN 110219939 B CN110219939 B CN 110219939B CN 201910342904 A CN201910342904 A CN 201910342904A CN 110219939 B CN110219939 B CN 1102199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bers
fiber
surfactant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429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19939A (zh
Inventor
竹原刚
光富学
登川善仁
雀野裕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oshi Belt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oshi Belt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oshi Belting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oshi Belting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219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9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19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99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5/0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 F16G5/04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made of rubber
    • F16G5/06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made of rubber with reinforcement bonded by the rubber
    • F16G5/08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made of rubber with reinforcement bonded by the rubber with textile reinforc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29/00Producing belts or bands
    • B29D29/10Driving belts having wedge-shaped cross-section
    • B29D29/103Multi-ribbed driving bel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00Driving-bel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00Driving-belts
    • F16G1/06Driving-belts made of rubber
    • F16G1/08Driving-belts made of rubber with reinforcement bonded by the rub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00Driving-belts
    • F16G1/06Driving-belts made of rubber
    • F16G1/08Driving-belts made of rubber with reinforcement bonded by the rubber
    • F16G1/10Driving-belts made of rubber with reinforcement bonded by the rubber with textile reinforc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00Driving-belts
    • F16G1/28Driving-belts with a contact surface of special shape, e.g. tooth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5/0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5/0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 F16G5/20V-belts, i.e. belts of tapered cross-section with a contact surface of special shape, e.g. tooth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传动带及其纤维构件以及纤维构件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涉及传动带、该传动带中使用的纤维构件及该纤维构件的制造方法,所述传动带为包含摩擦传动部和包覆该摩擦传动部的表面的纤维构件的传动带,其中,纤维构件由包含吸水性纤维(A1)的纤维(A)形成,并且含有表面活性剂。

Description

传动带及其纤维构件以及纤维构件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480037099.0(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4/066901)、中国国家阶段进入日为2015年12月28日(国际申请日为2014年6月25日)、发明名称为“传动带及其纤维构件以及纤维构件的制造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动带(动力传递用带)、该传动带中使用的纤维构件和该纤维构件的制造方法,详细而言,涉及能够改善静音性(或者安静性或抗噪声产生性、特别是沾水时的静音性)的传动带、该传动带中使用的纤维构件和该纤维构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橡胶工业领域中,特别对于汽车用部件期望高功能化、高性能化。作为这种汽车用部件中使用的橡胶制品之一,有摩擦传动带这样的传动带(动力传递用带),该摩擦传动带例如广泛用于汽车的空气压缩机、交流发电机等辅机驱动的动力传递。作为这种带,例如已知沿带长度方向设置有肋的多楔带。
对于这样的传动带而言,存在在沾水时产生异响的问题。例如,在雨天走行等时,水进入发动机室内,在水渗入带的摩擦传动面(动力传递面)与皮带轮之间的情况下,摩擦传动面与水的润湿性差而容易排斥水,因此,沾水时的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水的渗入状态不均匀。而且,在未渗入水的部位,摩擦系数不会降低而呈带与皮带轮密合的状态,但在渗入有水的部位,摩擦系数降低。这样,干燥状态(DRY)和沾水状态(WET)的部位混合存在于摩擦传动面上,两者的摩擦系数之差大时,在带与皮带轮之间容易产生粘滑噪声。
而且,近年来,在这种传动带中,对优良的静音性[干燥时(DRY)和注水时(沾水时,WET)的静音性]的要求正在提高,进行了若干尝试。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摩擦传动带,其中,至少摩擦传动面由相对于乙烯·α-烯烃弹性体10重量份配合有1~25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的橡胶组合物构成。该专利文献1的摩擦传动带中,通过配合表面活性剂,能够提高形成摩擦传动面的橡胶(乙烯-α-烯烃弹性体)与水的亲和性,能够减少跑偏(ミスアライメント)这样的摩擦所引起的异响而提高安静性。然而,由于在摩擦传动面与皮带轮之间持续地形成水膜,因此带仍然处于容易打滑的状态,沾水时的动力传递性不能说是充分的。另外,该带的摩擦传动面由橡胶组合物形成,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在走行初期和长时间走行后,橡胶组合物磨损或劣化等而使摩擦传动面的表面状态大幅变化。另外,还存在如下问题:含有大量表面活性剂时,橡胶物性降低。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多楔带,其中,由包含纤维素类纤维的在规定的两个方向上自由伸缩的帆布包覆肋的表面。根据该专利文献2的记载,记载了:由于将肋的表面用帆布包覆,因而多楔带的肋的表面的耐久性提高,能够使肋表面状态持续。然而,该专利文献2的多楔带中,使橡胶从覆盖肋表面的帆布透过而露出于摩擦传动面,帆布在表面露出的部分变少,因此,干燥状态下的摩擦系数升高。另外,即使通过使帆布包含纤维素类纤维而显示出吸水性,润湿性也低,因此,不能在整个摩擦传动面充分(有效)吸收水膜。因此,在摩擦传动面上混合存在干燥状态和沾水状态的部位,两者的摩擦系数之差变大,有可能产生噪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85162号公报(权利要求书)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0-539394号公报(权利要求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或改善静音性(安静性)的传动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不损害动力传递性的情况下实现优良的静音性的传动带。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高水平同时实现静音性、耐久性和动力传递性的传动带。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对于制备上述优良的传动带有用的纤维构件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为了实现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具有摩擦传动部(动力传递部)的传动带中,若将摩擦传动部(或动力传递部)的表面(摩擦传动面、动力传递面)用特定的纤维构件[即,由包含吸水性纤维的特定纤维形成且包含表面活性剂的特定的纤维构件(针织布等)]包覆(覆盖),则能够改善或提高静音性(特别是沾水时或注水时的静音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传动带是包含摩擦传动部和包覆该摩擦传动部的表面的纤维构件的传动带,其中,纤维构件由包含吸水性纤维(A1)的纤维(A)形成,并且含有表面活性剂。换言之,本发明的传动带是具有摩擦传动部的传动带,其中,摩擦传动部的表面被纤维构件包覆,该纤维构件由包含吸水性纤维(A1)的纤维(A)形成且含有表面活性剂。需要说明的是,摩擦传动部是指可与皮带轮接触的部位。因此,在这样的传动带中,摩擦传动部(或其表面、即摩擦传动面)能够经由纤维构件与皮带轮接触。
纤维(A)中,吸水性纤维(A1)特别是可以包含纤维素类纤维(棉纤维等)。吸水性纤维(A1)的比例例如可以为纤维(A)整体的1质量%以上(例如5质量%以上),也可以为10质量%以上。
纤维(A)可以仅由吸水性纤维(A1)构成,也可以进一步包含非吸水性纤维(A2)。这样的非吸水性纤维(A2)特别是可以包含伸缩性纤维(聚氨酯纤维等)。在像这样包含非吸水性纤维(A2)的情况下,吸水性纤维(A1)与非吸水性纤维(A2)的比例例如可以为前者/后者(质量比)=99/1~5/95(例如95/5~10/90)左右。
纤维构件可以是布状构件,特别可以是针织布(例如通过纬编织成的针织布)。
在纤维构件中,表面活性剂可以包含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例如聚乙二醇型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含有比例可以是每1m2纤维构件(由纤维(A)形成的纤维构件)为约1g~约100g。另外,表面活性剂的含有比例(附着比例)可以是相对于形成纤维构件的纤维(A)(或含有表面活性剂之前的纤维构件)100质量份为约0.5质量份~约120质量份。
在本发明的传动带中,摩擦传动部(或摩擦传动面)特别是可以由橡胶(或橡胶组合物)形成。
本发明的传动带例如可以是如下的传动带:包含形成带背面的延伸层、形成在该延伸层的一个表面侧的压缩层(特别是压缩橡胶层)和在延伸层与压缩层之间沿带长度方向埋设的芯线,上述压缩层具有被上述纤维构件包覆的摩擦传动部。对于这种传动带而言,可以是在压缩层上形成有摩擦传动部(肋等)的带,特别可以是多楔带。
本发明的传动带中,在摩擦传动部的表面上滴加水经过5秒后的接触角(摩擦传动部的表面与水的接触角)为约0°~约30°。
本发明中也包括上述纤维构件,即,是用于包覆构成传动带的摩擦传动部(具有摩擦传动部的传动带的摩擦传动部)的表面的纤维构件,其由包含吸水性纤维(A1)的纤维(A)形成,并且含有表面活性剂。
这样的纤维构件可以通过将包含吸水性纤维(A1)的纤维(A)(或由纤维(A)形成的纤维构件的主体)浸渍于包含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中来制造。需要说明的是,在这样的制造方法中,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例如为约0.3质量%~约50质量%。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传动带能够提高或改善静音性(安静性、抗噪声产生性)。特别是,本发明的传动带中,通过将吸水性纤维与表面活性剂组合,表面活性剂有效地改善水在摩擦传动面的润湿性,由此,可能是由于水在摩擦传动面润湿扩散而能够利用吸水性纤维实现有效的吸水,因此能够减小摩擦传动面(动力传递面)的干燥时(DRY)与沾水时(WET)的摩擦系数之差,因此沾水时的静音性的改善效果高。
另外,在本发明的传动带中,能够将摩擦传动部的表面(摩擦传动面)用纤维构件包覆,因此,能够有效抑制摩擦传动部的构成成分(特别是橡胶)的磨损或劣化,能够提高带的耐久性。另外,通过用纤维构件进行包覆,也能够抑制干燥时的带的摩擦系数的过度上升。而且,即使利用这样的纤维构件包覆,也不会损害来自摩擦传动部(动力传递部)的动力传递性。特别是,在干燥时、沾水时,摩擦系数均适度地稳定化,因此动力传递性优良。因此,本发明的传动带能够以高水平同时实现静音性、耐久性和动力传递性,有用性极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多楔带的一例的概略截面图。
图2是用于说明实施例中的接触角的测定方法的概略图。
图3是用于说明实施例中的摩擦系数的测定方法的概略图。
图4是用于说明实施例中的摩擦系数(注水时)的测定方法的概略图。
图5是用于说明实施例中的耐久性试验的概略图。
图6是用于说明实施例中的跑偏噪声产生评价试验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纤维构件(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纤维构件)由特定的纤维(A)形成,并且含有表面活性剂(或附着有表面活性剂)。换言之,纤维构件包含纤维(A)和表面活性剂。而且,如后所述,这样的纤维构件能够作为用于将构成传动带的摩擦传动部的表面[传动带中与皮带轮可接触(或接触的)表面]包覆(或层叠于摩擦传动部的表面)的纤维构件。
[纤维构件]
纤维构件由纤维(A)形成,该纤维(A)至少包含吸水性纤维(有时称为吸水性纤维(A1)、纤维(A1)等)。
作为吸水性纤维(或包含吸水性丝的纤维),可以例示例如乙烯醇类纤维(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的纤维、维纶等)、纤维素类纤维[纤维素纤维(来自植物、动物或细菌等的纤维素纤维)、纤维素衍生物的纤维]等。作为纤维素纤维,可以例示例如木材纸浆(针叶树、阔叶树纸浆等)、竹纤维、甘蔗纤维、种子毛纤维(棉纤维(棉籽绒)、木棉等)、韧皮纤维(麻、楮、黄瑞香等)、叶纤维(马尼拉麻、新西兰麻等)等来自天然植物的纤维素纤维(纸浆纤维);海鞘纤维素等来自动物的纤维素纤维;细菌纤维素纤维;藻类的纤维素等。作为纤维素衍生物的纤维,可以列举例如纤维素酯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人造丝、铜铵纤维、Lyocell纤维等)等。另外,也可以将聚酰胺纤维(聚酰胺6纤维、聚酰胺66纤维、聚酰胺46纤维等脂肪族聚酰胺纤维等)、来自动物的纤维(羊毛、丝绸等)作为吸水性纤维使用。
此外,吸水性纤维可以是将芯材或芯丝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或全部用上述吸水性纤维的成分(吸水性纤维成分)包覆而得到的复合纤维。芯材或芯丝可以是疏水性或非吸水性,也可以是亲水性或吸水性。芯材或芯丝可以是下文例示的纤维、例如聚烯烃纤维、丙烯酸类纤维、聚酯纤维、聚氨酯纤维等非吸水性纤维等。
吸水性纤维可以是单独一种或组合两种以上。
这些吸水性纤维中,可以优选使用纤维素类纤维(棉纤维、麻、人造丝等)、再生纤维素纤维,特别优选作为吸水性优良的天然纤维的棉纤维。因此,吸水性纤维至少可以包含纤维素类纤维(特别是棉纤维)和/或再生纤维素纤维。
需要说明的是,吸水性纤维(A1)相对于纤维(A)整体的比例可以从约1质量%以上(例如3质量%以上)的范围内选择,例如可以为5质量%以上(例如7质量%以上)、优选为10质量%以上(例如12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以上(例如17质量%以上)、特别是20质量%以上(例如22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25质量%以上(例如27质量%以上)。
纤维(A)至少包含吸水性纤维(A1)即可,也可以进一步包含非吸水性纤维(其他纤维、吸水性纤维以外的纤维)(有时称为非吸水性纤维(A2)、纤维(A2))。通过与非吸水性纤维组合,容易提高或改善带(或纤维构件)的耐久性,并且容易实现高的安静性(以及动力传递性)。
作为非吸水性纤维(或构成不含吸水性纤维的丝(非吸水性丝)的纤维),可以例示例如聚烯烃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等)、非吸水性聚酰胺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等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等)、丙烯酸类纤维、聚酯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PT)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纤维等C2-4亚烷基C6-14芳酯类纤维、聚芳酯类纤维等]、聚对亚苯基苯并双
Figure BDA0002041327540000081
唑(PBO)纤维、聚氨酯纤维等合成纤维;碳纤维等无机纤维。
非吸水性纤维可以是单独一种或组合两种以上。
其中,非吸水性纤维特别可以包含伸缩性纤维[或弹性丝、聚氨酯纤维(或聚氨酯弹性丝或斯潘德克斯弹性纤维(Spandex))等]。需要说明的是,伸缩性纤维(或弹性丝)可以是通过伸缩加工(例如仿毛加工、卷缩加工等)赋予了伸缩性的纤维(或丝)。
因此,非吸水性纤维可以至少包含伸缩性纤维。在非吸水性纤维包含伸缩性纤维的情况下,伸缩性纤维相对于非吸水性纤维整体的比例例如可以为1质量%以上(例如3~100质量%)、优选为5质量%以上(例如7~9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以上(例如12~80质量%)。
吸水性纤维(A1)与非吸水性纤维(A2)的比例可以从前者/后者(质量比)=约99.5/0.5~约3/97(例如99/1~5/95)的范围内选择,例如可以为99/1~5/95(例如98/2~8/92)、优选为98/2~10/90(例如97/3~12/88)、更优选为96/4~15/85(例如95/5~17/83)、进一步优选为约93/7~约20/80(例如90/10~22/78),特别优选为95/5~10/90(例如88/12~25/75),其中可以为约85/15~约30/70。
纤维(吸水性纤维、非吸水性纤维)通常可以以丝的形态包含在纤维构件中。丝可以是单股长丝,也可以是多股长丝。多股长丝可以是无捻丝,也可以是加捻丝。
加捻丝可以是将多根单捻丝作为初捻丝进行终捻而得到的丝(例如双股线、强捻丝、顺捻线等),也可以是将单捻丝和单丝作为初捻丝进行终捻而得到的加捻丝(例如碧绉线等)。
多股长丝(或加捻丝)可以是包含两种以上的纤维(或丝)的复合丝(或复合纤维)。这样的复合丝(加捻丝)可以是包芯丝(包含芯丝和卷绕(包覆)于该芯丝上的鞘丝的丝(加捻丝))。
多股长丝(或加捻丝)可以仅由吸水性纤维(吸水性纤维丝、吸水性纤维的单股长丝)构成或仅由非吸水性纤维[或非吸水性纤维丝、例如前述的非吸水性纤维(例如聚氨酯纤维等伸缩性纤维)]构成,也可以包含吸水性纤维和非吸水性纤维。
例如,包含吸水性纤维的复合丝可以列举:将两种以上的吸水性纤维复合而得到的复合丝、将吸水性纤维与非吸水性纤维复合而得到的复合丝、包含吸水性纤维的包芯丝等。其中,从伸缩性的观点出发,可以优选使用包芯丝。包含吸水性纤维的包芯丝中,可以使芯丝和鞘丝这两者包含吸水性纤维(吸水性纤维丝),也可以使其中一者(特别是鞘丝)包含吸水性纤维(棉纤维等)且使另一者(特别是芯丝)包含非吸水性纤维(例如聚氨酯纤维等伸缩性纤维)。通常,包含吸水性纤维的包芯丝大多由非吸水性纤维构成芯丝、由吸水性纤维构成鞘丝。
另外,作为仅包含非吸水性纤维的复合丝,可以列举:包含两种以上的非吸水性纤维的复合丝(例如将两种以上的聚酯纤维(例如PET纤维和PTT纤维)复合而得到的复合丝等)、使芯丝和鞘丝这两者由非吸水性纤维构成的包芯丝(例如,使芯丝和鞘丝中的任意一者由伸缩性纤维构成的丝,即,使芯丝由聚氨酯纤维等伸缩性纤维构成且使鞘丝由聚酯纤维(PET纤维等)构成的包芯丝等)等。
丝(包含吸水性纤维的丝)的纤度取决于纤维构件的形态,例如可以为约20dtex~约600dtex、优选为约50dtex~约300dtex。
本发明的纤维构件由纤维(A)形成。这样的纤维构件(纤维构件的形态)只要是能够包覆传动带的摩擦传动面的形态就没有特别限定,通常可以为针织布、机织布、无纺布等布(或帆布)状。
其中,在本发明中,特别优选针织布状的纤维构件。针织布的伸缩性优良,容易与摩擦传动面的轮廓(形状)配合,因此优选。
需要说明的是,针织布是具有将1根或2根以上的针织丝形成网眼(线圈(loop))并将随后的丝挂于该线圈而连续形成新的线圈从而织成的结构的布。即,针织布通过在不使丝以直线状交错的情况下形成线圈来形成。
针织布(或针织布的编织)可以是纬编(或通过纬编织成的针织布)、经编(或通过经编织成的针织布)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纬编(或纬编的针织组织),可以列举例如平针组织(天竺织组织)、罗纹组织、桂花针组织、双罗纹组织(スムース編)等。另外,作为经编(或经编的针织组织),可以列举例如单梳栉经平组织、单梳栉经绒组织、双梳栉经平组织、经绒-经平组织等。
其中,优选纬编(或通过纬编织成的针织布),特别优选平针组织或桂花针组织(以平针组织或桂花针组织作为针织组织的纬编)。
需要说明的是,纤维(A)可以根据纤维构件的形态来适当使用。例如,在将纤维(A)仅由吸水性纤维构成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吸水性纤维或其丝形成上述形态的纤维构件(例如针织布)。
另外,在纤维(A)包含非吸水性纤维的情况下,例如(i)可以使用仅吸水性纤维(或仅包含吸水性纤维的丝)和仅非吸水性纤维(或仅包含非吸水性纤维的丝)形成纤维构件(针织布等),(ii)也可以使用包含吸水性纤维和非吸水性纤维的丝(例如包芯丝等加捻丝)形成纤维构件,(iii)还可以使用包含吸水性纤维和非吸水性纤维的丝与仅包含吸水性纤维的丝和/或仅包含非吸水性纤维的丝形成纤维构件。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需要对纤维构件(或附着或含有表面活性剂前的纤维构件)实施胶粘处理。通过胶粘处理,有时能够提高或改善对摩擦传动面(或后述的压缩层)的胶粘性。另外,也能够提高摩擦传动面(动力传递面)的耐磨损性。作为这样的胶粘处理,可以列举例如:在将胶粘性成分[例如环氧化合物、异氰酸酯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甲苯、二甲苯、甲乙酮等]中而得到的树脂系处理液等中的浸渍处理、在间苯二酚-甲醛-胶乳液(RFL液)中的浸渍处理、在将橡胶组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而得到的橡胶糊中的浸渍处理。作为其他的胶粘处理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例如:使纤维构件和橡胶组合物从压光辊通过而在纤维构件中印入橡胶组合物的摩擦处理;在纤维构件上涂布橡胶糊的涂胶处理;在纤维构件上层叠橡胶组合物的包覆处理等。
纤维构件的基重例如可以为约50g/m2约500g/m2、优选为约80g/m2~约400g/m2、进一步优选为约100g/m2~约350g/m2
纤维构件的厚度(平均厚度)例如可以为约0.1mm~约3mm、优选为约0.2mm~约2mm、进一步优选为约0.3mm~约1mm。
本发明的纤维构件由上述的特定的纤维(A)形成,并且含有表面活性剂。换言之,本发明的纤维构件包含由纤维(A)形成的主体(以下,有时称为“纤维构件的主体”或“主体”)和表面活性剂。在这样的纤维构件中,表面活性剂的含有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但大多是在纤维构件(或形成纤维构件的纤维(A)或主体)附着有表面活性剂。即,纤维构件大多包含由纤维(A)形成的主体和附着于该主体(或形成该主体的纤维(A))的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指在分子内具有易与水亲和的亲水性部位(亲水性基团)和易与油亲和的疏水性部位(疏水性基团、亲油基团)的物质的总称,具有将极性物质与非极性物质均匀混合的作用,除此以外,还具有减小表面张力而提高润湿性、或者在物质与物质之间存在表面活性剂而减小界面的摩擦的作用。
在本发明中,使纤维构件含有表面活性剂,将吸水性纤维与表面活性剂组合,由此,表面活性剂减小附着于摩擦传动面的水滴的表面张力而提高与水的润湿性,水在摩擦传动面上润湿扩散而能够有效进行利用吸水性纤维的吸水。
作为表面活性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等。非离子性活性剂例如可以为聚乙二醇型(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对高级醇、烷基酚、高级脂肪酸、多元醇高级脂肪酸酯、高级脂肪酰胺、聚丙二醇等具有疏水基团的疏水性基体成分加成环氧乙烷而赋予了亲水基团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作为疏水性基体成分的高级醇,可以例示例如:月桂醇、十三烷醇、十四烷醇、鲸蜡醇、十八烷醇、芳烷基醇等C10-30饱和醇;油醇等C10-26不饱和醇等。作为烷基酚,可以例示辛基苯酚、壬基苯酚等C4-16烷基酚等。
作为疏水性基体成分的高级脂肪酸,可以例示饱和脂肪酸[例如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山嵛酸、木蜡酸、蜡酸、褐煤酸等C10-30饱和脂肪酸,优选为C12-28饱和脂肪酸,进一步优选为C14-26饱和脂肪酸,特别是C16-22饱和脂肪酸等;羟基硬脂酸等羟基羧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例如油酸、芥酸(エルカ酸)、芥酸(エルシン酸)、亚油酸、亚麻酸、桐酸等C10-30不饱和脂肪酸等]等。这些高级脂肪酸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两种以上。
多元醇高级脂肪酸酯是多元醇与上述高级脂肪酸的酯,具有未反应的羟基。作为多元醇,可以列举烷烃二醇(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等C2-10烷烃二醇等)、烷烃三醇(甘油、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等)、烷烃四醇(季戊四醇、双甘油等)、烷烃六醇(二季戊四醇、山梨醇(ソルビトール)、山梨糖醇(ソルビット)等)、烷烃八醇(蔗糖等)、它们的环氧烷加成物(C2-4环氧烷加成物等)等。
以下,将“氧乙烯”、“环氧乙烷”或“乙二醇”用“EO”表示,将“氧丙烯”、“环氧丙烷”或“丙二醇”用“PO”表示时,作为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例如:聚EO高级醇醚(聚EO月桂基醚、聚EO硬脂基醚等聚EOC10-26烷基醚)、聚EO聚PO高级脂肪醇醚(例如聚EO聚POC10-26烷基醚);聚EO辛基苯基醚、聚EO壬基苯基醚等烷基酚-EO加成物;聚EO单月桂酸酯、聚EO单油酸酯、聚EO单硬脂酸酯等脂肪酸-EO加成物;甘油单或二高级脂肪酸酯-EO加成物(甘油单或二月桂酸酯、甘油单或二棕榈酸酯、甘油单或二硬脂酸酯、甘油单或二油酸酯等甘油单或二C10-26脂肪酸酯的EO加成物)、季戊四醇高级脂肪酸酯-EO加成物(季戊四醇二硬脂酸酯-EO加成物等季戊四醇单至三C10-26脂肪酸酯-EO加成物等)、二季戊四醇高级脂肪酸酯-EO加成物、山梨醇高级脂肪酸酯-EO加成物、山梨糖醇高级脂肪酸酯-EO加成物;聚EO山梨糖醇酐单月桂酸酯、聚EO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聚EO山梨糖醇酐三硬脂酸酯等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EO加成物;蔗糖高级脂肪酸酯-EO加成物等多元醇脂肪酸酯-EO加成物;聚EO月桂基氨基醚、聚EO硬脂基氨基醚等高级烷基胺-EO加成物;聚EO椰子油脂肪酸单乙醇酰胺、聚EO月桂酸单乙醇酰胺、聚EO硬脂酸单乙醇酰胺、聚EO油酸单乙醇酰胺等脂肪酰胺-EO加成物;聚EO蓖麻油、聚EO氢化蓖麻油等油脂-EO加成物;聚PO-EO加成物(聚EO-聚PO嵌段共聚物等)等。这些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对上述多元醇(特别是丙三醇、二甘油、季戊四醇、蔗糖、山梨醇等烷烃三醇至烷烃六醇)键合高级脂肪酸等疏水基团而得到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列举例如甘油单硬脂酸酯、甘油单油酸酯等甘油脂肪酸酯、季戊四醇单硬脂酸酯、季戊四醇二牛脂脂肪酸酯等季戊四醇脂肪酸酯、山梨糖醇酐单月桂酸酯、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等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山梨醇单硬脂酸酯等山梨醇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多元醇的烷基醚、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等烷醇胺类的脂肪酰胺、烷基聚葡糖苷等。这些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两种以上,可以与上述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合来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可以是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烷烃磺酸盐等)、硫酸盐(烷基硫酸盐、聚EO烷基醚硫酸酯盐等)、长链脂肪酸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磷酸酯(脂肪族磷酸酯型、芳香族磷酸酯型、烷基磷酸盐等)、磺基琥珀酸酯盐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三甲基铵盐、二烷基二甲基铵盐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甜菜碱、咪唑啉衍生物等两性表面活性剂等。
优选的表面活性剂是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特别是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因此,表面活性剂可以至少包含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特别是聚乙二醇型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与水和油的亲和度的程度可以由HLB(Hydrophile-Lip ophile-Balance,亲水亲油平衡)值表示。表面活性剂的HLB为0~20的范围,越接近0则亲油性越高,越接近20则亲水性越高。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约5~约15、特别是约7~约15。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HLB值设定为上述范围,容易使纤维构件有效地含有(或附着)表面活性剂。
此外,表面活性剂的沸点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使用具有比后述的橡胶的硫化温度高的沸点的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熔点越低越优选,下限没有特别限定。表面活性剂的熔点优选为室温以下,例如可以为20℃以下(例如-40℃~20℃)、优选为-35℃~15℃(例如-30℃~10℃)、进一步优选为-35℃~5℃左右,通常可以为0℃以下(例如-35℃~-5℃)左右。表面活性剂通常在室温(20~25℃)下可以为液态。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熔点设定为这样的范围,容易使纤维构件有效地含有(或附着)表面活性剂。
在本发明的纤维构件中,表面活性剂的含有比例(或附着比例)例如可以从每1m2纤维构件(或纤维构件的单面)为0.1g以上(例如0.3~300g)的范围内选择,例如可以为0.5~200g(例如0.7~150g)、优选为1~100g(例如1.2~90g)、进一步优选为1.5~80g(例如2~70g)左右,特别可以为3g以上[例如5g以上(例如6~100g)、优选为8g以上(例如9~80g)、进一步优选为10g以上(例如12~60g)]。通过设定为这样的含有比例,容易有效地实现优良的安静性。需要说明的是,表面活性剂的含有比例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在能够抑制纤维构件中的表面活性剂的发粘的范围内适当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表面活性剂的含有比例在本发明的传动带中也可以从与上述同样的范围内选择,如后所述,在包覆纤维构件后进行硫化的情况下,有时一部分表面活性剂发生气化。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预先假设发生气化的量并以使气化后的含有比例为上述范围的方式含有在纤维构件中。
另外,表面活性剂的含有比例(附着比例)相对于形成纤维构件的纤维(A)(或纤维构件的主体)100质量份例如可以为0.3~150质量份(例如0.5~120质量份)、优选为0.7~100质量份(例如1~8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2~70质量份(例如3~60重量份)、特别为5~50质量份(例如7~40质量份)左右,通常可以为约3质量份~约80质量份(例如5~70质量份、优选为8~50质量份)。
作为本发明的纤维构件(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纤维构件)的制造方法[即,使纤维构件的主体(或纤维(A))含有(或附着)表面活性剂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对由包含吸水性纤维(A1)的纤维(A)形成的纤维构件的主体(或纤维(A))喷涂表面活性剂的方法、涂布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在表面活性剂中浸渍的方法等。另外,在后述的带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对在内周面刻有多个肋模的筒状外模的表面涂布表面活性剂,进行硫化成形,由此使纤维构件含有表面活性剂。其中,从能够简便且均匀地含有(或附着)表面活性剂的观点出发,优选在表面活性剂中浸渍(浸渍处理)的方法。
在上述方法中,表面活性剂可以根据需要以包含溶剂的形态(即,包含表面活性剂的溶液的形态)含有。作为这样的溶剂,可以根据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等适当选择,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水、烃类(例如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类)、醚类(例如***等链状醚;二氧杂环己烷、四氢呋喃等环状醚)、酮类(例如丙酮、甲乙酮等链状酮;环己酮等环状酮)、酯类(例如乙酸乙酯等乙酸酯)等通用的溶剂。这些溶剂可以为单独一种或制成混合溶剂。
在包含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例如可以为0.1~80质量%(例如0.2~60质量%)、优选为0.3~50质量%(例如0.4~4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5~30质量%左右,特别是可以为1质量%以上[例如2~50质量%(例如3~40质量%)、优选为5~30质量%(例如7~25质量%)]。通过设定为这样的浓度,容易有效地将表面活性剂相对于纤维构件的含有比例调整至如上所述的范围。
浸渍时间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1分钟以上(例如3分钟~10小时)、优选为5分钟以上(例如8分钟~6小时)、进一步优选为10分钟以上(例如15分钟~3小时)左右。另外,浸渍温度(浸渍处理温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约10℃~约60℃。温度过低时,溶液或表面活性剂的流动性降低,浸渗性或作业性降低,温度过高时,溶剂挥发,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变化(上升)。
需要说明的是,浸渍处理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可以在加温下(例如在50℃以上(例如70~200℃)、优选100℃以上(例如120~160℃)左右的加温下)进行。另外,干燥时间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10分钟~120分钟。干燥时间过短时,干燥变得不充分,过长时,根据干燥温度,纤维构件(特别是棉等纤维素纤维)发生变色。
[传动带]
本发明的纤维构件作为用于包覆传动带(具有摩擦传动部的传动带)的摩擦传动部(动力传递部)的表面[即摩擦传动面(或动力传递面)]的纤维构件有用。因此,本发明也包括具有这样的纤维构件的传动带。即,本发明的传动带是具有摩擦传动部且该摩擦传动部的表面(摩擦传动面)被上述纤维构件包覆的传动带。需要说明的是,摩擦传动面是可与皮带轮接触的表面(带的腹面)。因此,摩擦传动面可经由纤维构件与皮带轮接触。
这样的传动带的结构只要具有摩擦传动部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大多至少具备具有摩擦传动部的压缩层(或形成摩擦传动部的压缩层)。这样的压缩层只要具备摩擦传动部即可,也可以压缩层整体构成摩擦传动部。并且,在这样的传动带中,大多是至少摩擦传动部(或摩擦传动面)由橡胶(或橡胶组合物)形成,也可以压缩层整体由橡胶形成。在本发明中,即使像这样使摩擦传动部由橡胶形成,也能够确保沾水时的高安静性。
代表性的传动带多数情况下具备形成带背面(带的外周面)的延伸层、形成在该延伸层的一个表面侧且具有摩擦传动部的压缩层(特别是由橡胶形成的压缩橡胶层)和在延伸层与压缩层之间沿带长度方向埋设的芯线。并且,在本发明中,这样的传动带中,在构成压缩层的摩擦传动部的表面(摩擦传动面)上包覆(层叠)有上述纤维构件。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芯线与延伸层或压缩层之间的胶粘性,可以根据需要在压缩层与延伸层之间设置胶粘层。另外,芯线只要能够埋设在延伸层与压缩层之间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埋设在压缩层中,也可以在与延伸层接触的同时埋设在压缩层中。在设置胶粘层的情况下,可以在胶粘层中埋设芯线,也可以在压缩层与胶粘层之间或者在胶粘层与延伸层之间埋设芯线。
传动带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例示V带、多楔带、平带等。这些带中,优选传动效率高的多楔带。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传动带(多楔带)的一例的概略截面图。该带1具有从带下表面(内周面、腹面)朝向带上表面(背面)依次层叠有纤维构件5、由橡胶组合物形成的压缩层(压缩橡胶层)2、芯线3、由包覆帆布(机织物、针织物、无纺布等)构成的延伸层4的形态。
在该带1中,芯线3被沿着带长度方向埋设,其一部分与延伸层4接触,并且其余部分与压缩层2接触。
另外,在压缩层2上形成有沿带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截面V字形的槽,在该槽之间形成有截面V字形(倒梯形)的多个肋(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为3个),作为摩擦传动部的肋的两个倾斜面(表面)形成摩擦传动面,与皮带轮接触而传递动力(摩擦传动)。
并且,肋的表面(摩擦传动面)被上述纤维构件(针织布等)5包覆(覆盖)。
本发明的传动带不限于该形态,例如,可以将延伸层4由橡胶组合物形成,也可以在压缩层2与延伸层4之间设置胶粘层;等。
以下,对构成带的各层的细节进行说明。
(压缩层)
压缩层通常可以由橡胶(或橡胶组合物)形成。作为橡胶(构成橡胶组合物的橡胶),可以例示公知的橡胶成分和/或弹性体、例如二烯系橡胶(天然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氯丁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氢化丁腈橡胶(包括氢化丁腈橡胶与不饱和羧酸金属盐的混合聚合物)等)、乙烯-α-烯烃弹性体、氯磺化聚乙烯橡胶、烷基化氯磺化聚乙烯橡胶、环氧氯丙烷橡胶、丙烯酸系橡胶、硅橡胶、氨基甲酸酯橡胶、氟橡胶等。这些聚合物成分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这些聚合物成分中,从不含有害的卤素、具有耐臭氧性、耐热性、耐寒性且经济性也优良的观点出发,优选乙烯-α-烯烃弹性体(乙烯-丙烯橡胶(EPR)、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等)等乙烯-α-烯烃系橡胶)。
需要说明的是,橡胶相对于压缩层整体(或橡胶组合物总量)的比例例如可以为20质量%以上(例如25~80质量%)、优选为30质量%以上(例如35~7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0质量%以上(例如45~70质量%)。
压缩层(或形成压缩橡胶层的橡胶或橡胶组合物)可以根据需要包含各种添加剂。
作为添加剂(配合剂),可以例示公知添加剂,例如硫化剂或交联剂[例如肟类(醌二肟等)、胍类(二苯基胍等)、金属氧化物(氧化镁、氧化锌等)、有机过氧化物(二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酯、二烷基过氧化物等)等]、硫化助剂、硫化促进剂、硫化延迟剂、增强剂(炭黑、含水二氧化硅等氧化硅等)、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钛、氧化铝等)、填充剂(粘土、碳酸钙、滑石、云母等)、增塑剂、软化剂(石蜡油、环烷烃系油等油类等)、加工剂或加工助剂(硬脂酸、硬脂酸金属盐、蜡、石蜡等)、抗老化剂(芳香族胺系、苯并咪唑系抗老化剂等)、胶粘性改善剂[间苯二酚-甲醛共缩合物、六甲氧基甲基三聚氰胺等三聚氰胺树脂、它们的共缩合物(间苯二酚-三聚氰胺-甲醛共缩合物等)等]、着色剂、增粘剂、偶联剂(硅烷偶联剂等)、稳定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热稳定剂等)、润滑剂、阻燃剂、抗静电剂等。
这些配合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可以根据橡胶的种类、用途、性能等适当选择来使用。
另外,添加剂的比例也可以根据橡胶的种类等适当选择。例如,增强剂(炭黑等)比例相对于橡胶100质量份可以为10质量份以上(例如20~150质量份)、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上(例如25~12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上(例如35~100质量份)、40质量份以上(例如50~80质量份)。
另外,压缩层可以包含表面活性剂(上述例示的化合物等),也可以不包含表面活性剂。
另外,压缩层(或橡胶组合物)可以包含短纤维。作为短纤维,可以列举在上述纤维(A)的项中例示的纤维的短纤维[例如棉、人造丝等纤维素类纤维、聚酯类纤维(PET纤维等)、聚酰胺纤维(聚酰胺6等脂肪族聚酰胺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等)等]。需要说明的是,短纤维可以为吸水性纤维。短纤维可以为单独一种或组合两种以上。
短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例如可以为0.1~30mm(例如0.2~20mm)、优选为0.3~15mm、进一步优选为0.5~5mm左右。
这些短纤维根据需要可以利用表面活性剂、硅烷偶联剂、环氧化合物、异氰酸酯化合物等进行表面处理。
短纤维的比例相对于橡胶100质量份例如为0.5~50质量份(例如1~40质量份)、优选为3~30质量份(例如5~25质量份)左右。
压缩层(压缩橡胶层等)的厚度可以根据带的种类等适当选择,例如可以为1~30mm、优选为1.5~25mm、进一步优选为2~20mm左右。
(芯线)
芯线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包含聚酯纤维(聚亚烷基芳酯类纤维)、聚酰胺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等)等合成纤维、碳纤维等无机纤维等。
作为芯线,通常可以使用利用多股长丝的加捻绳(例如双股线、单单捻丝、顺捻线等)。芯线的平均线径(加捻绳的纤维直径)例如可以为0.5~3mm、优选为0.6~2mm、进一步优选为0.7~1.5mm左右。芯线可以沿带的长度方向埋设,还可以与带的长度方向平行地以规定间距并列埋设。
为了改善与橡胶的胶粘性,可以与上述短纤维同样地对芯线实施利用环氧化合物、异氰酸酯化合物等的各种胶粘处理。
(延伸层)
延伸层可以由与压缩层同样的橡胶组合物形成,也可以由帆布等布帛(增强布)形成。
作为增强布,可以列举例如机织布、广角帆布、针织布、无纺布等布材料等。其中,优选以平织、斜织、缎织等方式织制的机织布、经丝与纬丝的交叉角为约90~约120°的广角帆布或针织布等。作为构成增强布的纤维,可以利用上述纤维构件的项中例示的纤维(吸水性纤维、非吸水性纤维等)等。
另外,可以对增强布实施胶粘处理(例如上述纤维构件的项中例示的胶粘处理)。进而,在进行胶粘处理(用上述RFL液进行处理(浸渍处理等))后,可以进行印入橡胶组合物的摩擦或层叠(包覆),形成带橡胶的帆布。
另外,在将延伸层由橡胶(橡胶组合物)形成的情况下,在构成延伸层的橡胶组合物中,作为橡胶成分,大多使用与上述压缩层的橡胶组合物的橡胶成分同一***或同一种类的橡胶。另外,硫化剂或交联剂、共交联剂或交联助剂、硫化促进剂等添加剂的比例也可以分别从与上述压缩层的橡胶组合物同样的范围内选择。
为了抑制在背面驱动时由于背面橡胶的粘附而产生的异响,橡胶组合物中可以进一步含有与压缩层同样的短纤维。短纤维在橡胶组合物中可以随机取向。此外,短纤维可以是一部分发生了弯曲的短纤维。
此外,为了抑制背面驱动时的异响,可以在延伸层的表面(带的背表面)设置凹凸图案。作为凹凸图案,可以列举针织布图案、机织布图案、帘织布图案、压花图案等。这些图案中,优选机织布图案、压花图案。此外,可以用纤维树脂混合层包覆延伸层的背面的至少一部分。
延伸层的厚度可以根据带的种类等适当选择,例如可以为0.5~10mm、优选为0.7~8mm、进一步优选为1~5mm左右。
(胶粘层)
如上所述,胶粘层不一定是必需的。胶粘层(胶粘橡胶层)例如可以由与上述压缩层(压缩橡胶层)同样的橡胶组合物(包含乙烯-α-烯烃弹性体等橡胶成分的橡胶组合物)构成。在胶粘层的橡胶组合物中,作为橡胶成分,大多使用与上述压缩橡胶层的橡胶组合物的橡胶成分同一***或同一种类的橡胶。另外,硫化剂或交联剂、共交联剂或交联助剂、硫化促进剂等添加剂的比例也可以分别从与上述压缩层的橡胶组合物同样的范围内选择。胶粘层的橡胶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包含胶粘性改善剂(间苯二酚-甲醛共缩聚物、氨基树脂等)。
胶粘层的厚度可以根据带的种类等适当选择,例如可以为0.2~5mm、优选为0.3~3mm、进一步优选为0.5~2mm左右。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传动带的安静性、特别是沾水时的安静性优良。这样的优良的安静性可以以水在摩擦传动面上的接触角作为一个指标。例如,在本发明的传动带的摩擦传动部的表面滴加水经过5秒后的接触角(摩擦传动部的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可以为50°以下、优选为4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下,特别是可以设定为0°(或大致为0°)。
本发明的传动带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采用公知或惯用的方法。例如,将纤维构件、由橡胶(或橡胶组合物)构成的压缩层、芯线和延伸层层叠,将所得到的层叠体用成形模具成形为筒状,进行硫化而成形为套筒,将该硫化套筒切割成规定宽度,由此形成传动带。
更详细而言,多楔带例如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制造。
(第一制造方法)
首先,使用在外周面安装有挠性护套的圆筒状内模作为内模,将未硫化的延伸层用片卷绕于外周面的挠性护套上,在该片上以螺旋状缠绕芯线,进而卷绕未硫化的压缩层用片和纤维构件,制作层叠体。接着,作为可安装于上述内模的外模,使用在内周面刻有多个肋模的筒状外模,在该外模内以同心圆状设置卷绕有上述层叠体的内模。然后,使挠性护套向外模的内周面(肋模)膨胀而将层叠体(压缩层)压入肋模,进行硫化。然后,从外模中拔出内模,将具有多个肋的硫化橡胶套筒从外模中脱模后,使用切割器将硫化橡胶套筒沿带长度方向以规定宽度进行切割而加工成多楔带。该第一制造方法中,可以使具备延伸层、芯线、压缩层的层叠体一次性膨胀而加工成具有多个肋的套筒(或多楔带)。
(第二制造方法)
与第一制造方法相关,例如可以采用日本特开2004-82702号公报中公开的方法(仅使压缩层膨胀而形成预成形体(半硫化状态),接着使延伸层和芯线膨胀而压接于上述预成形体,进行硫化一体化而加工成多楔带的方法)。
实施例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更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示出表面活性剂的附着量的测定方法、各物性的测定方法或评价方法等。
[表面活性剂的附着量]
在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处理前后和硫化前后,测定纤维构件和带的质量,由下述式求出硫化前的每1m2纤维构件的表面活性剂的附着量(含量)WN(g/m2)以及硫化后的每1m2纤维构件的表面活性剂的附着量(含量)WR(g/m2)。
WN=(N2-N1)/SN(g/m2)
WR=(R2-R1)/SR(g/m2)
(式中,N1为附着处理前的纤维构件(纤维构件的主体)的质量、N2为附着处理后的纤维构件的质量、SN为纤维构件的面积、R1为未进行附着处理的带的硫化后的质量、R2为进行了附着处理的带的硫化后的质量、SR表示带中的纤维构件的面积)
另外,根据纤维构件的基重,还求出每100质量份纤维(A)(或纤维构件的主体)的表面活性剂的附着量(质量份)。
[接触角]
如图2所示,带的摩擦传动面与水的接触角θ(水滴的端点处的切线与摩擦传动面所成的角)可以根据在摩擦传动面滴加水后的水滴的投影照片使用θ/2法通过下述式求出。
θ=2θ1…(1)
tanθ1=h/r→θ1=tan-1(h/r)…(2)
(式中,θ1是将水滴的端点(在图2中为左端点)与顶点连接的直线相对于摩擦传动面的角度,h表示水滴的高度,r表示水滴的半径)
将式(2)代入式(1),可得到以下的式(3)。
θ=2tan-1(h/r)…(3)
接触角的测定中,在室温(25℃)条件下,使用全自动接触角计(协和界面科学公司制造,CA-W型),根据滴加的水滴的投影照片测定r和h,使用式(3)进行计算。测定中,计算出刚滴加后(5秒后)的接触角。接触角θ越小,则摩擦传动面与水的亲和性越优良,特别是接触角θ为0°时,表示水滴在整个接触面扩散润湿。
[摩擦系数(SAEμ法)]
通常走行时(DRY)的摩擦系数的测定中,使用如图3所示配置图那样依次配置有直径121.6mm的驱动皮带轮(Dr.)、直径76.2mm的惰轮皮带轮(IDL.1)、直径61.0mm的惰轮皮带轮(IDL.2)、直径76.2mm的惰轮皮带轮(IDL.3)、直径77.0mm的惰轮皮带轮(IDL.4)、直径121.6mm的从动皮带轮(Dn.)的试验机。
即,在试验机的各皮带轮上挂设多楔带,在室温(25℃)条件下,将驱动皮带轮的转速设定为400rpm、将带往从动皮带轮上卷绕的角度设定为20°,赋予恒定载荷[180N/6Rib(肋)]而使带走行,将从动皮带轮的扭矩从0升至最大20Nm,根据带相对于从动皮带轮的滑动速度达到最大(100%打滑)时的从动皮带轮的扭矩值使用下式求出摩擦系数μ。
μ=ln(T1/T2)/α
此处,T1为张紧侧张力、T2为松弛侧张力、α为带往从动皮带轮上卷绕的角度,分别可以由以下公式求出。
T1=T2+Dn.扭矩(kgf·m)/(121.6/2000)
T2=180(N/6肋)
α=π/9(rad)(式中,rad是指弧度)
注水走行时(WET)的摩擦系数的测定中,使用如图4所示配置图那样的试验机。即,将驱动皮带轮的转速设定为800rpm、将带往从动皮带轮上卷绕的角度设定为45°(α=π/4),在从动皮带轮的入口附近持续注入每1分钟为300ml的水,除此以外,使用与通常走行时相同的试验机,摩擦系数μ也使用上述式同样地求出。
[耐久性试验(高温低张力反向弯曲试验)]
如图5所示配置图那样,高温低张力反向弯曲试验使用依次配置有直径120mm的驱动皮带轮(Dr.)、直径75mm的惰轮皮带轮(IDL.)、直径120mm的从动皮带轮(Dn.)、直径60mm的张紧皮带轮(Ten.)的试验机来进行。即,在试验机的各皮带轮上挂设多楔带,将驱动皮带轮的转速设定为4900rpm、将带往惰轮皮带轮和张紧皮带轮上卷绕的角度设定为90°、将从动皮带轮负荷设定为10.4kW,赋予恒定载荷[91kg/6Rib(肋)],使带在120℃的气氛温度下走行。
走行时间在300小时时截止,以下述基准对带的耐久性进行评价。
S:在300小时时未产生裂纹
A:在300小时时产生1~5个裂纹
B:在300小时时产生6个以上(平均每1个肋为1个以上)的裂纹
[抗噪声产生性]
如图6所示配置图那样,跑偏噪声产生评价试验(噪声产生临界角)使用依次配置有直径101mm的驱动皮带轮(Dr.)、直径80mm的惰轮皮带轮(IDL.1)、直径128mm的跑偏皮带轮(W/P)、直径80mm的惰轮皮带轮(IDL.2)、直径61mm的张紧皮带轮(Ten.)、直径80mm的惰轮皮带轮(IDL.3)的试验机来进行。另外,将惰轮皮带轮(IDL.1)与跑偏皮带轮的轴距(跨越长度)设定为135mm,以使所有皮带轮位于同一平面上(跑偏的角度0°)的方式进行调整。
即,在试验机的各皮带轮上挂设多楔带,在室温(25℃)条件下,以使驱动皮带轮的转速为1000rpm、带张力为50N/Rib(肋)的方式赋予张力,在驱动皮带轮的出口附近定期(以约30秒钟间隔)向多楔带的摩擦传动面加注5cc的水的同时使带走行。此时,使跑偏皮带轮相对于各皮带轮向近前侧偏移,求出在跑偏皮带轮的入口附近产生噪声时的角度(噪声产生临界角)。该噪声产生临界角越大,则安静性越优良,以下述基准进行判定。
S:直至肋错位为止,未产生噪声(安静性极为良好)
A:噪声产生角度为2°以上且小于3°(安静性良好)
B:噪声产生角度小于2°(安静性差)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在3°附近,形成带从皮带轮偏移(即形成肋错位)而不能正常地进行动力传递的状态。
[橡胶组合物]
利用班伯里混炼机对表1所示的橡胶组合物A~D进行橡胶混炼,使该混炼橡胶从压光辊通过而制成规定厚度的未硫化压延橡胶片(压缩层用片)。
另外,使用表1所示的橡胶组合物A,与上述同样地制作延伸层用片。
需要说明的是,表1所示的橡胶组合物中的各成分的比例为质量份。另外,橡胶组合物中的成分如下所述。
EPDM:陶氏化学公司制造,“ノーデルIP4640”
氧化锌:正同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氧化锌3种”
炭黑:东海碳素株式会社制造,“シーストV”,平均粒径55nm
软化剂:环烷烃系油,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造,“NS-90”
抗老化剂:大内新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ノクラックMB”
有机过氧化物:日油株式会社制造,“パークミルD-40”
共交联剂:大内新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バルノックPM”
棉短纤维:粗斜棉布,平均纤维直径13μm,平均纤维长度3mm
尼龙短纤维:66尼龙,平均纤维直径27μm,平均纤维长度3mm
表面活性剂:聚氧化烯烷基醚,花王株式会社制造,“エマルゲン”
[表1]
Figure BDA0002041327540000291
[纤维构件]
实施例1~9和比较例1~2、6
将以下所示的丝作为针织丝,制作使组织为天竺织组织的纬编布(基重170g/m2、厚度0.55mm)。
第一丝(包含吸水性纤维的丝):将聚氨酯(PU)的芯丝用棉包覆而得到的包芯丝,粗度50支数
第二丝(仅包含非吸水性纤维的丝):将聚氨酯(PU)的芯丝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包覆而得到的包芯丝,粗度56dtex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5中,仅使用棉丝作为针织丝,在比较例2和6中,仅使用第二丝作为针织丝,同样地制作纬编布。棉纤维(吸水性纤维)与棉纤维以外的其他纤维(非吸水性的伸缩性纤维等)相对于构成针织布(纤维构件)的纤维整体的比例如表2~4所述。
而且,各种针织布中,对于实施例1~9和比较例2,进一步进行表面活性剂的附着处理。附着处理如下进行:在室温(25℃)下将针织布在以表2所示浓度包含表面活性剂的甲苯溶液中浸渍30分钟,在烘箱中于143℃干燥10分钟。
作为表面活性剂,使用以下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以下仅称为“非离子1”)。
“非离子1”:聚氧化烯烷基醚(花王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エマルゲン”)
实施例10和11
使用以下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以下仅称为“非离子2”)代替实施例4和实施例7的表面活性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和实施例7同样地制备纤维构件。
“非离子2”:聚氧乙烯十三烷基醚(东邦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ペグノール”)
实施例12
使用以下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下仅称为“离子”)代替实施例7的表面活性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制备纤维构件。
“离子”:脂肪族磷酸酯(株式会社ADEKA制造,商品名“アデカコールPS”)
实施例13
使用其他吸水性纤维(将聚氨酯(PU)的芯丝用人造丝包覆而得到的包芯丝(人造丝)、粗度30(dtex)]代替实施例2的第一丝(吸水性纤维)[将聚氨酯(PU)的芯丝用棉包覆而得到的包芯丝,粗度50支数]来制备纬编布,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备纤维构件。
实施例14
使用实施例2的第一丝(吸水性纤维)和第二丝(非吸水性纤维)来制备经编布,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备纤维构件。需要说明的是,经编布的针织组织为单梳栉经平组织(单层的经编布)。
[带的制作]
使用在外周面安装有挠性护套的圆筒状内模作为内模,将未硫化的延伸层用片卷绕于外周面的挠性护套上,在该片上以螺旋状缠绕芯线,进而依次卷绕表2~4所示的未硫化的压缩层用片和纤维构件(针织布),制作层叠体。
需要说明的是,芯线使用1100dtex/2×3构成的聚酯芯线。为了提高与橡胶的胶粘性,将芯线在间苯二酚-甲醛-胶乳液(RFL液)中进行浸渍处理,然后,利用将包含EPDM的橡胶组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甲苯)中而成的处理液进行涂布处理。
另外,在比较例3~5中,不卷绕纤维构件地制作层叠体。
接着,使用在内周面刻有多个肋模的筒状外模作为可安装于上述内模的外模,在该外模内以同心圆状设置卷绕有上述层叠体的内模。然后,使挠性护套向外模的内周面(肋模)膨胀而将层叠体(压缩层)压入肋模,进行硫化。然后,从外模中拔出内模,将具有多个肋的硫化橡胶套筒从外模脱模后,使用切割器,将硫化橡胶套筒沿带长度方向以规定宽度进行切割而得到多楔带(肋数6个、周长1200mm)。
然后,对于所得到的带,进行各种测定和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表4中。需要说明的是,在表2~表4的“噪声产生临界角”中,“无”是指直至肋错位为止未产生噪声。
Figure BDA0002041327540000321
Figure BDA0002041327540000331
Figure BDA0002041327540000341
由表2~表4的结果可知,实施例中,接触角较小,在DRY、WET中的任一情况下均使摩擦系数保持适度,它们的差也小,抗噪声产生性(静音性)良好。另外,耐久性良好。
特别是,在实施例中,在纤维构件中组合吸水性纤维和非吸水性纤维,并且调整表面活性剂的附着比例,由此,能够以高水平兼顾静音性和耐久性。
另一方面,在纤维构件不含表面活性剂的比较例1中,与水的接触角高达120°,可能是由于不能有效地进行吸水,因而在沾水时产生噪声。在使用包含表面活性剂、但不含吸水性纤维的纤维构件的比较例2中,与水的接触角为0°,润湿性提高,但不吸水,因此,在沾水时发生摩擦系数的降低或产生噪声。
另外,在比较例3和4中,形成摩擦传动部的橡胶组合物中配合有表面活性剂和短纤维,但与水的接触角大,另外,在DRY、WET中的任一情况下摩擦系数均小。
此外,在形成摩擦传动面的橡胶组合物中包含吸水性的短纤维、但不含表面活性剂的比较例5中,与水的接触角高达130°,润湿性差,因此吸水效率低,在沾水时产生噪声。此外,在使用不含有吸水性纤维和表面活性剂中的任意一种的纤维构件的比较例6中,与摩擦传动面为橡胶的情况相比,摩擦系数大,传递性良好,但与水的润湿性和吸水性差,因此在沾水时产生噪声。
参考特定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详细进行了说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和修正。
本申请基于2013年6月27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135464、2014年3月25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062332和2014年6月19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125910,将其内容以参考的方式并入本说明书中。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传动带能够作为平带、V带、多楔带等摩擦传动带利用。另外,本发明的传动带能够改善沾水时的静音性,因此,能够适合用于汽车、自动两轮车、农业机械等在室外使用的高负荷传动设备。
标号说明
1…传动带(多楔带)
2…压缩层
3…芯线
4…延伸层
5…纤维构件

Claims (6)

1.一种传动带,其为包含摩擦传动部和包覆该摩擦传动部的表面的纤维构件的传动带,其中,纤维构件由包含吸水性纤维(A1)的纤维(A)形成,并且含有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含有比例是每1m2纤维构件为5~100g,
纤维(A)进一步包含非吸水性纤维(A2),
吸水性纤维(A1)与非吸水性纤维(A2)的比例以质量比计为前者/后者=95/5~25/75,
吸水性纤维(A1)为棉纤维,
纤维构件为通过纬编织成的针织布,
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所述传动带至少包含压缩层,压缩层不含短纤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带,其中,非吸水性纤维(A2)包含伸缩性纤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动带,其中,摩擦传动部由橡胶形成。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带,其中,所述传动带进一步包含形成带背面的延伸层、形成在该延伸层的一个表面侧的压缩层和在所述延伸层与压缩层之间沿带长度方向埋设的芯线,所述压缩层具有所述摩擦传动部。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带,其为多楔带。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带,其中,在摩擦传动部的表面上滴加水经过5秒后的接触角为0~30°。
CN201910342904.5A 2013-06-27 2014-06-25 传动带及其纤维构件以及纤维构件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02199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35464 2013-06-27
JP2013-135464 2013-06-27
JP2014-062332 2014-03-25
JP2014062332 2014-03-25
JP2014125910A JP6144234B2 (ja) 2013-06-27 2014-06-19 伝動ベルトとその繊維部材並びに繊維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14-125910 2014-06-19
CN201480037099.0A CN105358869A (zh) 2013-06-27 2014-06-25 传动带及其纤维构件以及纤维构件的制造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7099.0A Division CN105358869A (zh) 2013-06-27 2014-06-25 传动带及其纤维构件以及纤维构件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9939A CN110219939A (zh) 2019-09-10
CN110219939B true CN110219939B (zh) 2021-07-30

Family

ID=5214195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42904.5A Active CN110219939B (zh) 2013-06-27 2014-06-25 传动带及其纤维构件以及纤维构件的制造方法
CN201480037099.0A Pending CN105358869A (zh) 2013-06-27 2014-06-25 传动带及其纤维构件以及纤维构件的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37099.0A Pending CN105358869A (zh) 2013-06-27 2014-06-25 传动带及其纤维构件以及纤维构件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36285B2 (zh)
EP (1) EP3015738A4 (zh)
JP (1) JP6144234B2 (zh)
CN (2) CN110219939B (zh)
WO (1) WO20142086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13434B2 (ja) * 2013-11-29 2016-10-25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摩擦伝動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U2016241572B2 (en) 2015-03-31 2021-06-17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A user interface and system for supplying gases to an airway
US11300178B2 (en) 2015-12-21 2022-04-12 Mitsuboshi Belting Ltd. Friction drive belt
WO2017204207A1 (ja) 2016-05-23 2017-11-30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伝動ベルト
JP6740174B2 (ja) * 2016-05-23 2020-08-12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伝動ベルト
KR20220165802A (ko) 2016-08-11 2022-12-15 피셔 앤 페이켈 핼스케어 리미티드 압궤 가능 도관, 환자 인터페이스 및 헤드기어 연결부
WO2018043355A1 (ja) * 2016-08-29 2018-03-08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Vリブドベルト及びその用途
JP6553687B2 (ja) 2016-08-29 2019-07-31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Vリブドベルト及びその用途
DE102017215654A1 (de) * 2017-09-06 2019-03-07 Contitech Antriebssysteme Gmbh Antriebsriemen mit einer profilierten Riemenrückseite
JP6676725B2 (ja) * 2017-12-07 2020-04-08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摩擦伝動ベルト、そのためのコード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US11028900B2 (en) * 2017-12-13 2021-06-08 Gates Corporation Banded friction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US20190178339A1 (en) * 2017-12-13 2019-06-13 Gates Corporation Toothed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with back fabric
WO2019193881A1 (ja) * 2018-04-04 2019-10-10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摩擦伝動ベルト
JP6530877B1 (ja) * 2018-04-04 2019-06-12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摩擦伝動ベルト
JP6650545B1 (ja) * 2018-08-23 2020-02-19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摩擦伝動ベルト用心線および摩擦伝動ベルトなら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7277350B2 (ja) * 2018-12-26 2023-05-18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伝動用v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778315B1 (ja) * 2019-01-28 2020-10-28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Vリブド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0158629A1 (ja) 2019-01-28 2020-08-06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Vリブド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812605B1 (ja) * 2019-06-07 2021-01-13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伝動ベルト
DE102021201705A1 (de) * 2021-02-23 2022-08-25 Contitech Antriebssysteme Gmbh Keilrippenrieme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8706A (zh) * 2006-09-04 2008-03-12 胡萍 一种束状中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91105A (zh) * 2006-12-01 2008-06-04 花王株式会社 地板清洁水用助剂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51983B1 (en) * 1990-03-29 1995-12-13 Mitsuboshi Belting Ltd.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ATE309299T1 (de) * 1998-06-03 2005-11-15 Mitsuboshi Belting Ltd Kraftübertragungsriemen
JP3440288B2 (ja) 2000-04-05 2003-08-25 バンドー化学株式会社 摩擦ベル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ベルト式伝動装置
JP2003014052A (ja) 2000-06-22 2003-01-15 Mitsuboshi Belting Ltd 動力伝動用ベルト
US6821370B2 (en) * 2001-11-13 2004-11-23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Method for positioning garment side panels
JP4256204B2 (ja) 2002-06-28 2009-04-22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伝動ベルトの製造方法
JP4672603B2 (ja) * 2005-08-31 2011-04-20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摩擦伝動ベルト
US8197372B2 (en) * 2006-04-07 2012-06-12 The Gates Corporation Power transmission belt
JP4763626B2 (ja) 2007-01-31 2011-08-31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摩擦伝動ベルト
EP2201266B1 (en) 2007-09-14 2018-10-31 Gates Corporation V-ribbed bel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5058886B2 (ja) * 2007-12-18 2012-10-24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摩擦伝動ベルト
JP2009250293A (ja) * 2008-04-03 2009-10-29 Mitsuboshi Belting Ltd Vリブドベルト
JP5470201B2 (ja) * 2010-08-30 2014-04-16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動力伝動用ベルト
JP2013020085A (ja) * 2011-07-11 2013-01-31 Canon Inc 現像剤層規制部材及び現像装置
JP2013096488A (ja) * 2011-10-31 2013-05-20 Mitsuboshi Belting Ltd 摩擦伝動ベルトの製造方法、摩擦伝動ベルト、及び摩擦伝動ベルトの製造装置
JP5771162B2 (ja) * 2012-03-09 2015-08-26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摩擦伝動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59111B2 (ja) * 2012-10-31 2017-01-11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摩擦伝動ベルト
CN104797847A (zh) * 2012-12-13 2015-07-22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传动带
JP6023736B2 (ja) * 2013-03-29 2016-11-09 三ツ星ベルト株式会社 Vリブドベルト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8706A (zh) * 2006-09-04 2008-03-12 胡萍 一种束状中空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91105A (zh) * 2006-12-01 2008-06-04 花王株式会社 地板清洁水用助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15738A4 (en) 2017-02-01
CN110219939A (zh) 2019-09-10
EP3015738A1 (en) 2016-05-04
CN105358869A (zh) 2016-02-24
JP2015194239A (ja) 2015-11-05
WO2014208628A1 (ja) 2014-12-31
JP6144234B2 (ja) 2017-06-07
US10436285B2 (en) 2019-10-08
US20160273616A1 (en) 2016-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19939B (zh) 传动带及其纤维构件以及纤维构件的制造方法
CN106715960B (zh) 摩擦传动带及其制造方法
EP3076044B1 (en) Power-transmitting friction bel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9752650B2 (en) V-ribbed belt
CN110285191B (zh) 摩擦传动带
WO2014069588A1 (ja) 摩擦伝動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198354B2 (ja) Vリブドベルト
CN111556936B (zh) 摩擦传动带及其制造方法
KR102196528B1 (ko) 전동 벨트
KR20220066117A (ko) 마찰 전동 벨트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0446880B (zh) 摩擦传动带及其制造方法
JP6690047B1 (ja) 摩擦伝動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348070A (zh) 多楔带及其制造方法
US20220099157A1 (en) V-ribbed bel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WO2016047781A1 (ja) 摩擦伝動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8174093A1 (ja) 摩擦伝動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