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09326B - 一种截图方法、装置、折叠屏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截图方法、装置、折叠屏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09326B
CN110209326B CN201910381672.4A CN201910381672A CN110209326B CN 110209326 B CN110209326 B CN 110209326B CN 201910381672 A CN201910381672 A CN 201910381672A CN 110209326 B CN110209326 B CN 1102093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sub
screenshot
folding
fold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816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09326A (zh
Inventor
骆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1038167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093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09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93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093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93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2Selection of displayed objects or displayed text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image or video messa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截图方法、装置、折叠屏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用于根据折叠屏设备的可折叠特性来快速截取折叠屏设备显示的内容,提供一种新的截图交互方式,所述方法包括:当折叠屏设备的可折叠屏处于第一折叠形态时,检测用于控制所述可折叠屏在所述第一折叠形态和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改变的第一预定操作,其中,折叠屏设备的可折叠屏包括至少两个子屏,当所述可折叠屏分别处于所述第一折叠形态和所述第二折叠形态时,所述至少两个子屏呈现的形态不同;根据第一预定操作,生成截取所述可折叠屏显示的内容的截图指令;确定所述可折叠屏中与截图指令对应的截取区域,并截取所述截取区域中对应的内容。

Description

一种截图方法、装置、折叠屏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截图方法、装置、折叠屏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电子设备中通常采用同时按压多个物理按键(如同时按压电源键和下翻键)或者通过多指滑动屏幕(三指向下滑动屏幕)来截取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幕当前显示页面。然而,随着柔性可折叠屏的出现,现有移动电子设备的外观也随之产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如折叠屏手机等可对其进行折叠的折叠屏设备,因此,如何为折叠屏设备提供一种新的截图交互方式,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截图方法、装置、折叠屏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于折叠屏设备,所述折叠屏设备包括可折叠屏,所述可折叠屏包括至少两个子屏,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可折叠屏处于第一折叠形态时,检测用于控制所述可折叠屏在所述第一折叠形态和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改变的第一预定操作,其中,当所述可折叠屏分别处于所述第一折叠形态和所述第二折叠形态时,所述至少两个子屏呈现的形态不同;
根据所述第一预定操作,生成截取所述可折叠屏显示的内容的截图指令;
确定所述可折叠屏中与所述截图指令对应的截取区域,并截取所述截取区域中对应的内容。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折叠形态为所述可折叠屏处于折叠模式的形态,所述第二折叠形态为所述可折叠屏处于非折叠模式的形态;则,
所述第一预定操作为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一子屏和所述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二子屏相互远离以从所述折叠模式切换至所述非折叠模式的操作;或者,
所述第一预定操作为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一子屏和所述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二子屏相互远离以切换至非折叠模式,并在第一预定时长内恢复至所述折叠模式的操作。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折叠形态为所述可折叠屏处于展开模式的形态,所述第二折叠形态为所述可折叠屏处于非展开模式的形态;则,
所述第一预定操作为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一子屏和所述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二子屏相互靠近以从所述展开模式切换至所述非展开模式的操作;或者,
所述第一预定操作为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一子屏和所述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二子屏相互靠近以切换至非展开模式,并在第二预定时长内恢复至所述展开模式的操作。
可选的,确定所述可折叠屏中与所述截图指令对应的截取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预定操作在第三预定时长内控制所述可折叠屏在所述第一折叠形态和所述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变化的形态变化参数,从所述可折叠屏的当前显示区域中确定与所述截图指令对应的截取区域。
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一折叠形态和所述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变化的形态变化参数,从所述可折叠屏的当前显示区域中确定与所述截图指令对应的截取区域,包括:
根据预设的形态变化的形态变化参数与截图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折叠形态和所述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变化的第一子形态变化参数对应的截图类型;其中,所述第一子形态变化参数包括形态变化的角度或次数;
根据确定的截图类型确定需要截图的截取区域,其中,截图类型包括全屏截图或部分截图或长截图。
可选的,若确定的截图类型是部分截图,则按照以下方式确定需要截图的截取区域:
根据形态变化的形态变化参数与位置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折叠形态和所述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变化的第二子形态变化参数对应的所述当前显示区域中的目标位置区域,并将所述目标位置区域确定为所述截取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子形态变化参数包括形态变化的角度或次数;或者,
根据形态变化的形态变化参数与对象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折叠形态和所述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变化的第三子形态变化参数对应的所述当前显示区域中的目标对象类型,并将所述目标对象类型所占据的显示区域确定为所述截取区域,其中,所述第三子形态变化参数包括形态变化的角度或次数。
可选的,当确定出的截取区域为多个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截取所述多个截取区域对应的多个内容,并生成多张截图;或者,
分别获取所述多个截取区域对应的多个内容,并将所述多个内容进行处理生成一张截图。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截图装置,所述截图装置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当可折叠屏处于第一折叠形态时,检测用于控制折叠屏设备的可折叠屏在第一折叠形态和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改变的第一预定操作,其中,所述折叠屏设备包括可折叠屏,所述可折叠屏包括至少两个子屏,当所述可折叠屏分别处于所述第一折叠形态和所述第二折叠形态时,所述至少两个子屏呈现的形态不同;
指令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定操作,生成截取所述可折叠屏显示的内容的截图指令;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可折叠屏中与所述截图指令对应的截取区域,并截取所述截取区域中对应的内容。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折叠形态为所述可折叠屏处于折叠模式的形态,所述第二折叠形态为所述可折叠屏处于非折叠模式的形态;则,
所述第一预定操作为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一子屏和所述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二子屏相互远离以从所述折叠模式切换至所述非折叠模式的操作;或者,
所述第一预定操作为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一子屏和所述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二子屏相互远离以切换至非折叠模式,并在第一预定时长内恢复至所述折叠模式的操作。
可选的,若所述第一折叠形态为所述可折叠屏处于展开模式的形态,所述第二折叠形态为所述可折叠屏处于非展开模式的形态;则,
所述第一预定操作为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一子屏和所述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二子屏相互靠近以从所述展开模式切换至所述非展开模式的操作;或者,
所述第一预定操作为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一子屏和所述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二子屏相互靠近以切换至非展开模式,并在第二预定时长内恢复至所述展开模式的操作。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定操作在第三预定时长内控制所述可折叠屏在所述第一折叠形态和所述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变化的形态变化参数,从所述可折叠屏的当前显示区域中确定与所述截图指令对应的截取区域。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预设的形态变化的形态变化参数与截图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折叠形态和所述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变化的第一子形态变化参数对应的截图类型;其中,所述第一子形态变化参数包括形态变化的角度或次数;
根据确定的截图类型确定需要截图的截取区域,其中,截图类型包括全屏截图或部分截图或长截图。
可选的,若确定的截图类型是部分截图,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根据形态变化的形态变化参数与位置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折叠形态和所述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变化的第二子形态变化参数对应的所述当前显示区域中的目标位置区域,并将所述目标位置区域确定为所述截取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子形态变化参数包括形态变化的角度或次数;或者,
根据形态变化的形态变化参数与对象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折叠形态和所述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变化的第三子形态变化参数对应的所述当前显示区域中的目标对象类型,并将所述目标对象类型所占据的显示区域确定为所述截取区域,其中,所述第三子形态变化参数包括形态变化的角度或次数。
可选的,当确定出的截取区域为多个时,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分别截取所述多个截取区域对应的多个内容,并生成多张截图;或者,
分别获取所述多个截取区域对应的多个内容,并将所述多个内容进行处理生成一张截图。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折叠屏设备,所述折叠屏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指令执行第一方面中的任一方法包括的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中的任一方法包括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改变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形态的第一预定操作后,可以根据第一预定操作生成截取可折叠屏显示的内容的截图指令,进而根据截图指令确定需要从可折叠屏的显示的内容中进行截取的截取区域,并截取该区域中的内容,生成截图。所以,充分利用了折叠屏设备的可折叠特性来控制折叠屏设备进行截图,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截图交互方式,增强了折叠屏设备的多功能性,并且,基于折叠屏设备的可折叠屏的快速可折叠和展开的特性,增加了截图的趣味性,还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屏进行一次折叠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折叠屏进行一次折叠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屏进行两次折叠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截图方法的流程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展开模式下截取当前显示区域左半区域显示内容的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展开模式下截取当前显示区域右半区域显示内容的示意图;
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展开模式下截取当前显示区域上半区域显示内容的示意图;
图5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展开模式下截取当前显示区域下半区域显示内容的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展开模式下截取当前显示区域中显示的文字的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展开模式下截取当前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图片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截图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文件中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保护。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背景进行介绍。
如前文叙述,现有的电子设备中较长采用同时按压多个物理按键或不同的滑动屏幕的手势来截取电子设备当前的显示内容,所以,在折叠屏设备出现后,存在着如何为折叠屏设备提供一种新的截图交互方式的问题。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根据折叠屏设备中显示屏幕可折叠这一特性,提供了一种截图的方案,利用折叠屏设备中的可折叠屏可折叠的特性,通过改变折叠屏设备中的可折叠屏的形态的操作,来生成截取折叠屏设备中的可折叠屏显示的内容的截图指令,进而根据生成的截图指令截取确定出所要截取区域并截取该截取区域中显示的内容。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改变折叠屏设备中可折叠屏的形态来截取折叠屏设备的可折叠屏显示的内容,所以,相较于现有的通过物理按键和手势滑动等截图方式,本申请充分利用折叠屏设备中的可折叠屏能够弯折这一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截图交互方式,还增加了截图的趣味性,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适用的应用场景做一些简单介绍,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介绍的应用场景仅用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而非限定。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请参见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示意图,除了前面提到的折叠屏手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折叠屏设备还可以包括可折叠的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为了方便说明,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以折叠屏设备为折叠屏手机10为例进行说明。
折叠屏手机是一种可以通过折叠改变其屏幕有效显示区域面积的手机。目前的折叠屏手机可以是一个较大尺寸的柔性可折叠显示屏幕,然后可通过折叠该显示屏幕使得该折叠屏手机能够呈现出至少两种(如两种或三种或多种)不同有效显示区域。例如,可以如图1所示,对可折叠屏进行一次折叠,进而可以跟进折叠线将可折叠屏划分为两个子屏,即将折叠屏手机10中的可折叠屏分为第一子屏101和第二子屏102这两个子屏;其中,在展开模式时,折叠屏手机10的可折叠屏中可以显示一个画面,也可以在第一子屏101和第二子屏102中分别显示不同画面,还可以将折叠屏手机10的可折叠屏按照预定比例划分成不同区域分别显示不同的画面。请参见图2,在折叠屏手机10处于折叠模式时,可以分别通过如图2中的第一子屏101进行显示或者第二子屏102进行显示。
当然,也可以对可折叠屏进行多次折叠,如两次折叠或者三次折叠等,如图3所示,当对折叠屏手机10的可折叠屏进行两次折叠时,会有两条折叠中线,所以可以根据折叠线将可折叠屏划分成三个子屏,即第一子屏101,第二子屏102和第三子屏103。因此,在折叠屏手机处于折叠模式时,也可以控制这三个子屏中的任一子屏进行显示,该任一子屏中可只显示一个画面,也可以分别显示至少两个画面;当将其处于展开模式,通过三个子屏共同进行显示,即在整个可折叠屏中进行显示,其可以共同显示同一个画面,当然,也可以在该折叠屏手机处于展开模式时控制三个子屏分别显示不同的画面,或者是按比例显示多个画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折叠屏手机中的可折叠屏为一折,即分为两个子屏时,改变可折叠屏的形态,可以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以显示画面的一侧为外表面向与该侧相反的方向进行折叠,也可以是以显示画面的一侧为内表面,向内进行折叠,即第一子屏101和第二子屏102可以相向运动或者可以相离运动。当折叠屏手机中的可折叠屏为两折时,改变可折叠屏的形态以显示画面的一侧为外表面,可以是保持第三子屏静止不动,分别控制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向与显示画面的一侧相反的方向折叠,或者控制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向显示画面的一侧进行折叠,或者,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还可以分别向不同进行折叠,例如,保持第三子屏静止,控制第一子屏向显示画面的一侧折叠,控制第二子屏向不显示画面的一侧进行折叠。相应的,当可折叠屏为三折或者三折以上的屏幕时,也可以按照类似方式进行折叠。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说明,以折叠屏手机中的可折叠屏为可以进行一次折叠的可折叠屏,即包括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两个子屏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折叠屏的形态发生改变可以用第一子屏和第二屏之间的夹角的改变来体现,所以,前文中的折叠模式和展开模式可以根据折叠屏手机中的可折叠屏发生形态改变时,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形成的夹角不同来划分的。其中,折叠模式和展开模式都可以对应一个或者多个固定角度,如,可以将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的夹角为0度或5度中任一角度时的折叠屏手机,看作是处于折叠模式,将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的夹角为170度或180度中的任一角度时的折叠屏手机,看作是处于展开模式。
但在折叠模式和展开模式都对应一个具体的角度时,可能会出现形态改变的角度未达到该具体的角度值而无法检测到的情况,所以,为便于检测可折叠屏的形态改变,可以设定折叠模式和展开模式分别对应一个角度范围。其中,折叠模式的角度范围和展开模式的角度范围可以相连,如,在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的夹角在0度至90度的范围时,将折叠屏手机看作处于折叠模式,在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的夹角在91度至180度的范围时,将折叠屏手机看作处于展开模式。
进一步地,折叠模式的角度范围和展开模式的角度范围还可以是不相连两个角度范围,例如,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的夹角在0度至20度时,将折叠屏手机看作处于折叠模式,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夹角在160度至180度时,将折叠屏手机看作处于展开模式,其中,在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间的夹角在20度至160度的范围时,折叠屏手机既不是折叠模式也不是展开模式,例如可以称为中间模式,中间模式与展开模式可以共同称为非折叠模式,中间模式和折叠模式也可以共同称为非展开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为避免形态变化为端值时可折叠屏所处的模式或者对应的截图类型存在歧义,可以设定的本申请中角度范围包括两个端值中角度值较小的端值,但不包括其中角度值较大的端值。例如,假设折叠模式的对应角度范围为5度至20度,则检测的可折叠屏的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的角度为5度时,该可折叠屏处于折叠模式,但若检测可折叠屏的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的角度为20度时,可以确定该可折叠屏处于非折叠模式。
为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此进行详细的说明。虽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述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需创造性的劳动在所述方法中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在逻辑上不存在必要因果关系的步骤中,这些步骤的执行顺序不限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执行顺序。所述方法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或者装置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应用环境)。
请参考图4,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截图方法的流程描述如下。
步骤401:当可折叠屏处于第一折叠形态时,检测用于控制可折叠屏在第一折叠形态和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改变的第一预定操作,其中,当可折叠屏分别处于第一折叠形态和第二折叠形态时,折叠屏设备中可折叠屏包括的至少两个子屏呈现的形态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说明,继续以前述图1至图3的应用场景中的折叠屏手机10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两个子屏呈现的形态不同,可以通过改变两个子屏之间夹角的角度来体现,进而可以通过控制两个子屏呈现的形态来改变使得折叠屏手机呈现的形态。也就是说,可以根据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的夹角变化,来检测改变折叠屏手机中的可折叠屏的形态的操作。其中,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的夹角变化范围可以是0度至180度,也可以是0度至360度,为了方便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可折叠屏能够折叠的角度为0度至180度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的夹角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折叠屏手机中的可折叠屏分为第一折叠形态和第二折叠形态这两种形态,其中,第一折叠形态对应的角度范围可以称为第一角度范围,第二折叠形态对应的角度范围可以称为第二角度范围。也就是说,第一折叠形态和第二折叠形态分别对应前文所述的折叠模式或展开模式中的任一种模式。
例如,第一折叠形态可以是折叠屏手机处于折叠模式的形态,此时,对应的第一角度范围可以为0度至50度;第二折叠形态则为折叠屏手机处于展开模式的形态,此时,对应的第二角度范围可以是50度至180度。可见,折叠模式下对应的第一角度范围上小于展开模式下对应的第二角度范围的。
或者,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的夹角所处的范围,将折叠屏手机中的可折叠屏分为第一折叠形态、第二折叠模式和第三折叠形态这三种形态,其中,第一折叠形态对应的角度范围可以称为第一角度范围,第二折叠形态对应的角度范围可以称为第二角度范围,第三折叠形态对应的角度范围可以称为第三角度范围。
例如,第一折叠形态对应折叠模式,对应的第一角度范围为0度至20度,第二折叠形态对应展开模式,对应的第二角度范围为160度至180度,第三折叠形态对应前文叙述的中间模式,对应的第三角度范围为20度至159度。
进一步地,如前文叙述,第一折叠形态可以是可折叠屏处于展开模式的形态,或者是可折叠屏处于折叠模式的形态,所以步骤401中的第一预定操作根据第一折叠形态的不同也可以是不同的操作。
具体的,若第一折叠形态为可折叠屏处于折叠模式的形态,第二折叠形态为可折叠屏处于非折叠模式(展开模式或中间模式)的形态,则第一预定操作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1:第一预定操作可以是控制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相互远离以使得可折叠屏由折叠模式切换成非折叠模式的操作。
例如,第一角度范围为0度至60度,第二角度范围为60度至180度,假设发生形态改变之前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的夹角为25度,若在改变可折叠屏的形态后,检测到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的夹角为150度,则说明可折叠屏由第一折叠形态变为第二折叠形态,即可折叠屏由折叠模式变为展开模式。
又如,折叠模式对应第一角度范围为0度至20度,展开模式对应的第二角度范围为160度至180度,中间模式对应的第三角度范围为20度至160度,假设第一折叠形态为折叠模式时,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的夹角为0度,当可折叠屏的形态发生变化后,检测到的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的夹角为50度,50度大于第一角度范围且小于第二角度范围,正好处于第三角度范围内,所以,此时可以确定检测到了第一预定操作。
再如,假设折叠模式对应的第一角度范围为0度至20度,展开模式对应的第二角度范围为160度至170度,那么20度至160度,170度至180度都可以属于中间模式对应的角度范围,且第一折叠形态下(即折叠模式下),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的夹角为0度,当可折叠屏的形态发生变化后,若检测到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的夹角为50度或者175度,都可以认为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发生了形态变化,所以,可以确定检测到了第一预定操作。
方式2:第一预定操作可以是控制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相互远离以切换至非折叠模式,并在第一预定时长内恢复至折叠模式的操作。
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但为了更快的检测可折叠屏形态变化,以及可以在短时间内检测到完整的第一预定操作以避免误检测,第一预定时长不宜设置的太长或者太短,太长则容易发生误操作,太短则可能检测不到。
例如,第一角度范围为0度至20度,第二角度范围为160度至180度,第三角度范围为20度至160度,其中,除了第一角度范围0度至20度之外的角度范围对应的可折叠屏的形态,都可以称为非折叠模式。假设第一预设时长为2秒,发生形态改变之前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的夹角为10度,若在2秒内检测到的时长内检测到可折叠屏发生形态改变的角度变化为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的夹角由10改变为120度后再到最终检测的15度,即在2秒的时长内可折叠屏的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夹角超过第一角度范围中最大角度值后,又恢复到第一角度范围内的角度,就可以确定发生了第一预定操作。
上述方式1-方式2的这两种方式,说明了当折叠屏手机处于折叠模式下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相互远离的方式改变折叠屏中可折叠屏的形态,进而充分利用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特性来快速截取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内容,提供了一种新的截图交互方式,还增加了截图的趣味性。并且,由于折叠屏手机不同形态对应不同的角度范围,所以在控制可折叠屏改变形态时,更加便于用户操作,避免出现误操作和无效操作。
进一步地,具体的,若第一折叠形态为可折叠屏处于展开模式的形态,第二折叠屏为所述可折叠屏属于非展开模式的形态,第一预定操作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3:第一预定操作可以是控制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相互靠近以使得可折叠屏从展开模式切换至非展开模式。
例如,以第一角度范围为60度至180度,第二角度范围为0度至60度为例,假设可折叠屏在发生形态改变之前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夹角为170度,若在改变可折叠屏的形态后,检测到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夹角为20度,则说明可折叠屏由第一折叠形态变为第二折叠形态,即可折叠屏由展开模式变为折叠模式。
又如,假设第一角度范围为160度至180度,第二角度范围为0度至20度,第三角度范围为20度至160度,且第一折叠形态下,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夹角为170度,当可折叠屏的形态发生变化后,检测到的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夹角为100度,则可以确定检测到了第一预定操作。
再如,假设展开模式对应的第一角度范围为160度至180度,折叠模式对应的第二角度范围为10度至30度,那么20度至160度和0度至10度都属于中间模式对应的角度范围,且假设第一折叠形态为展开模式时,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的夹角为180度,当可折叠屏的形态发生变化后,若检测到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的夹角为50度或者5度,都可以认为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发生了形态变化,所以,可以确定检测到了第一预定操作。
方式4:第一预定操作也可以是控制可折叠屏的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相互靠近以切换至非展开模式,并在第二预定时长内恢复至展开模式的操作。其中,第二预定时长可以与第一预定时长相同,也可以与第一预定时长不同,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设置。
例如,第一角度范围为160度至180度,第二角度范围为0度至20度,第三角度范围为20度至160度,其中,除第一角度范围160度至180度之外的角度范围对应的可折叠屏的形态都可称为非展开模式。假设可折叠屏在发生形态改变之前的角度为170度为例,第二预设时长为1秒,若在1秒的时长内检测到可折叠屏发生形态改变的角度变化为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夹角由170度改变为140度后再到最终检测的175度,即在1秒的时长内可折叠屏的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之间夹角超过第一角度范围中的最小角度值后,又恢复到第一角度范围内的角度,就可以确定发生了第一预定操作。
上述方式3-方式4的这两种方式,说明了当折叠屏手机处于展开模式下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相互靠近的方式改变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的形态,所以,方式3-方式4的这三种方式同样利用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特性来快速截取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内容,提供了一种新的截图交互方式,还增加了截图趣味性。并且,由于折叠屏手机不同形态对应不同的角度范围,所以在控制可折叠屏改变形态时,更加便于用户操作,避免出现因角度误差产生的误操作和无效操作。
需要说明是,上述例举的方式只是为了方便对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预定操作进行说明,并不限定第一预定操作只有上述四种方式。
步骤402:根据第一预定操作,生成截取可折叠屏显示的内容的截图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第一预定操作的对应的可折叠屏发生形态变化的形态变化参数的不同,可能生成不同的截图指令,例如,根据第一预定操作生成的截图指令可以是截取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当前显示区域中部分区域对应的内容的指令,也可以是截取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当前显示区域中全部显示内容的指令,还可以是对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显示的内容进行长截图的指令。所以,可以通过可折叠屏形态变化的不同来截取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中部分或者全部或者更多的显示内容,丰富了折叠屏手机端截图方式,还提高了截取效率,增加了截图的趣味性。
步骤403:确定可折叠屏中与截图指令对应的截取区域,并截取该截取区域中对应的内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前文叙述的根据第一预定操作的不同可以生成不同的截图指令,所以可以根据第一预定操作在第三预定时间内控制折叠屏手机中的可折叠屏在所述第一折叠形态和所述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变化的形态变化参数,从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中确定与截图指令对应的截取区域。其中,第一预定操作对应的形态变化的参数包括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发生形态变化的角度、次数、时间等参数中一种或者多种,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说明,以形态变化参数为角度和/或次数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具体的,可以根据预设的形态变化的形态变化参数与截图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折叠形态和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变化的第一子形态变化参数对应的截图类型,进而根据确定的截图类型来确定需要截图的截取区域。
其中,截图类型包括全屏截图或部分截图或长截图,全屏截图对应前文所述的截取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全部内容的截图指令,部分截图对应前文所述的截取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中部分区域对应的内容的截图指令,长截图对应前文所述的对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显示的内容进行长截图的指令;第一子形态变化参数可以是形态变化的角度,也可以是形态变化的次数;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可以是通过前文所述的第一子屏或者第二子屏中的任一子屏单独进行显示,也可以是通过前文所述的由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组成的可折叠屏的整个显示屏幕进行显示。
例如,以形态变化参数为可折叠屏形态变化的角度为例,假设可折叠屏形态变化的角度在0度至50度的范围内时,对应的截图类型为部分截图;在50度至100度的范围内时,对应的截图类型为全屏截图,在100度至150度的范围内时,对应的截图类型为长截图。那么当可折叠屏发生形态变化后,若检测到的形态变化的角度在0度到50度的范围内时,则此时生成的截图指令对应的截图类型是部分截图;若检测到的形态变化的角度在50度到100度的范围内时,则此时生成的截图指令对应的截图类型是全屏截图;,若检测到的形态变化的角度在100度到150度的范围内时,则此时生成的截图指令对应的截图类型是长截图。
又如,以形态变化参数为可折叠屏形态变化的次数为例,假设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形态变化1次,对应的截图类型为部分截图;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形态变化2次,对应的截图类型为全屏截图;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形态变化3次,对应的截图类型为长截图。那么当可折叠屏发生形态变化后,若检测到的形态变化次数为1次时,则此时生成的截图指令对应的截图类型是部分截图;若检测到的形态变化次数为2次时,则此时生成的截图指令对应的截图类型是全屏截图;若检测到的形态变化次数为3次时,则此时生成的截图指令对应的截图类型是长截图。
再如,以形态变化参数为可折叠屏形态变化的角度和次数为例,假设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形态变化的角度为0度至50度,且形态变化次数为1次时,对应的截图类型为部分截图;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形态变化的角度为50度至100度,且形态变化次数为2次时,对应的截图类型为全屏截图;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形态变化的角度为100度至150度,且形态变化次数为3次时,对应的截图类型为长截图。那么当可折叠屏发生形态变化后,若检测到的形态变化的角度为0度至50度且形态变化次数为1次时,则此时生成的截图指令对应的截图类型是部分截图;若检测到的形态变化的角度为50度至100度且形态变化次数为2次时,则此时生成的截图指令对应的截图类型是全屏截图;若检测到的形态变化的角度为100度至150度形态变化次数为3次时,则此时生成的截图指令对应的截图类型是长截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出的截图类型为部分截图时,还可以进一步从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中确定具体截取哪一部分区域对应的内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检测用户针对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中显示内容的选取操作,将用户选取的内容对应的区域作为截取区域,其中,选取操作可以是用户直接通过手指或触笔划取需要截取的截取区域,或者通过语音控制折叠屏手机从其当前显示区域确定截取区域等。还可以直接根据与第一预定操作对应的改变可折叠屏形态的形态变化参数来确定从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当前显区域中选择部分区域进行截图。
具体的,可以根据预先设置可折叠屏发生形态变化的形态变化参数与位置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根据形态变化参数与位置区域的对应关系来确定与第一折叠形态和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变化的第二子形态变化参数对应的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中的目标位置区域,并将该目标位置区域确定为截取区域。其中,第二子形态变化参数也包括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发生形态变化的角度或次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假设根据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的形态变化参数为角度和次数,先确定出生成的截图指令对应的截图类型为部分截图,进而可以进一步将部分截图对应的角度范围细分为多个角度范围,为每个角度范围定义一个截取的区域再根据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形态变化的角度处于哪一具体范围,来确定具体是截图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中哪一部门区域对应的显示内容。
例如,请参见图5a-图5d,若根据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形态变化的角度和次数确定出生成的截图指令的截图类型是部分截图,其中,形态变化的角度范围为0度至50度,那么可以设定当检测到的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形态变化的角度在0度至10度范围内时,截取该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中左半区域中的显示内容(如图5a所示);当检测到的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形态变化的角度在10度至20度范围内时,截取该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中右半区域中的显示内容(如图5b所示);当检测到的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形态变化的角度在20度至30度范围内时,截取该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中上半区域中的显示内容(如图5c所示);当检测到的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形态变化的角度在30度至40度范围内时,截取该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中下半区域中的显示内容(如图5d所示);当检测到的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形态变化的角度在40度至50度范围内时,截取该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中最大面积的圆所对应的区域的显示内容。
当然,还可以是按照其他截取形状来截取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中的部分区域,如三角形等规则的形状或其他不规则的形状。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截取可折叠屏中部分显示内容的方法,可以如图5a-图5d所示,在折叠屏处于展开模式,即第一子屏和第二子屏共同进行显示时,时截取当前显示区域中的部分显示内容,也可以在折叠屏处于折叠模式(即第一子屏或第二子屏单独进行显示时)时截取当前显示区域中的部分内容。并且,截取的区域也可以是按照图5a-图5d中以外的比例进行截取,例如,截取显示区域左边三分之一的区域对应的显示内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中显示的内容可能包括文字、图片、flash动画、视频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将文字、图片、flash动画、视频等统称为显示的对象类型。所以,在截取指令的截图类型为部分截图时,还可以根据预先设置可折叠屏发生形态变化的形态变化参数与对象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根据形态变化与对象类型的对应关系,来确定与第一折叠形态和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变化的第三子形态变化参数对应的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中的目标对象类型,并将该目标对象类型所占据的显示区域确定为所述截取区域。其中,第三子形态变化参数可以是与前述第二子形态变化参数相同或者不同的形态变化参数。
例如,请参见图6a-图6b,若根据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形态变化的角度和次数确定出生成的截图指令的截图类型是部分截图,其中,形态变化的角度范围为0度至50度,那么可以设定当检测到的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形态变化的角度在0度至10度范围内时,截取该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中显示的文字内容(如图6a所示);当检测到的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形态变化的角度在10度至20度范围内时,截取该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中显示的图片内容(如图6b所示);当检测到的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形态变化的角度在20度至30度范围内时,截取该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中显示的flash动画内容;当检测到的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形态变化的角度在30度至40度范围内时,截取该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中显示视频内容。
同样的,在截取当前显示区域中的图片或文字等内容,也可以在折叠屏手机处于展开模式下进行截取,或者可以如图6a-图6b所示,在折叠屏手机处于折叠模式下进行截取。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中包括不连续的多段文字内容,或多张图片时,或多个flash动画时,可以对不连续的多段文字内容,或者对多张图片时,或者对多个flash动画都进行截取,截取之后,可以分别生成多个截图,也可以根据用户选择的操作,将用户选择的文字、或者图片、或者flash动画生成一张或者多张截图;还可以将截取的多个内容进行拼接,生成一张截图,其中,拼接方向可以是将截取的多个内容按照截取顺序从左到右的方式进行拼接,也可以是按照截取顺序从上到下的进行拼接,还可以是其他的任一方式进行拼接;还可以是直接分别获取多个截取区域中对应内容,将多个内容显示在一张截图中。
例如,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中包括的两段文字,那么最终可以生成两张截图,或生成将两段文字进行上下拼接的一张截图,或生成将两段文字进行左右拼接的一张截图,或是直接获取两段文字的内容后生成一张截图。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中包括文字、图片、flash动画、视频中的至少两种时,且需要将这至少两种内容都进行截取时,即需要截取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中的多个部分区域对应的内容。为了提高截图的效率,可以按照预定截取策略进行截取。
其中,预定截取策略可以三种:
第一种,可以按照对象类型在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当前显示区域从上到下的显示顺序,来优先截取显示顺序排序最靠前的对象类型;如,显示顺序依次为文字、图片、flash动画,则优先截取文字,再截取图片、最后截取flash动画。
第二种,可以根据对象类型的来确定截取顺序;例如,文字截取的顺序最靠前,图片截取的顺序次之,flash动画截取的顺序最靠后。
第三种,可以根据对象类型的数据量大小来确定截取顺序;例如,文字数据量最小,则最先截取文字,图片数据量大小排第二,则第二截取图片,flash动画数据量最大,则最后截取flash动画。
进一步地,当按照预定截取策略截取多个对象类型后,可以生成多张截图,也可以按照截取的顺序将截取的多个对象类型进行如拼接、合成等处理后,生成一张截图。
所以,通过上述方法,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检测到改变折叠屏手机的可折叠屏形态的第一预定操作后,可以根据第一预定操作生成截取可折叠屏显示的内容的截图指令,进而根据截图指令确定需要从可折叠屏的显示的内容中进行截取的截取区域,并截取该区域中的内容,生成截图。所以,充分利用了折叠屏设备的可折叠特性来控制折叠屏设备进行截图,从而提供了一种新的截图交互方式,增强了折叠屏设备的多功能性,并且,基于折叠屏设备的可折叠屏的快速可折叠和展开的特性,还增加了截图的趣味性,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进一步地,在部分截图时,还可以对需要截取的多个部分截图进行处理,生成一张截图,避免分别截取后再对截图进行拼接处理,所以提高了长截图的截图效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截图装置,该截图装置可以是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该截图装置可以由芯片***实现,芯片***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如图7所示,该截图装置包括:检测单元701、指令生成单元702和确定单元703。其中:
检测单元701,用于当可折叠屏处于第一折叠形态时,检测用于控制可折叠屏在第一折叠形态和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改变的第一预定操作,其中,折叠屏设备包括可折叠屏,可折叠屏包括至少两个子屏,当可折叠屏分别处于第一折叠形态和第二折叠形态时,至少两个子屏呈现的形态不同;
指令生成单元702,用于根据第一预定操作,生成截取可折叠屏显示的内容的截图指令;
确定单元703,用于确定可折叠屏中与截图指令对应的截取区域,并截取该截取区域中对应的内容。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第一折叠形态为可折叠屏处于折叠模式的形态,第二折叠形态为可折叠屏处于非折叠模式的形态;则,
第一预定操作为控制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一子屏和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二子屏相互远离以从折叠模式切换至非折叠模式的操作;或者,
第一预定操作为控制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一子屏和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二子屏相互远离以切换至非折叠模式,并在第一预定时长内恢复至折叠模式的操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第一折叠形态为可折叠屏处于展开模式的形态,第二折叠形态为可折叠屏处于非展开模式的形态;则,
第一预定操作为控制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一子屏和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二子屏相互靠近以从展开模式切换至非展开模式的操作;或者,
第一预定操作为控制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一子屏和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二子屏相互靠近以切换至非展开模式,并在第二预定时长内恢复至展开模式的操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确定单元703还用于根据第一预定操作在第三预定时长内控制可折叠屏在第一折叠形态和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变化的形态变化参数,从可折叠屏的当前显示区域中确定与截图指令对应的截取区域。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确定单元703还用于根据预设的形态变化的形态变化参数与截图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折叠形态和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变化的第一子形态变化参数对应的截图类型;其中,第一子形态变化参数包括形态变化的角度或次数;
根据确定的截图类型确定需要截图的截取区域,其中,截图类型包括全屏截图或部分截图或长截图。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确定的截图类型是部分截图,确定单元703还用于:
根据形态变化的形态变化参数与位置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折叠形态和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变化的第二子形态变化参数对应的当前显示区域中的目标位置区域,并将目标位置区域确定为截取区域,其中,第二子形态变化参数包括形态变化的角度或次数;或者,
根据形态变化的形态变化参数与对象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折叠形态和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变化的第三子形态变化参数对应的当前显示区域中的目标对象类型,并将目标对象类型所占据的显示区域确定为截取区域,其中,第三子形态变化参数包括形态变化的角度或次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确定出的截取区域为多个时,确定单元703还用于分别截取所多个截取区域对应的多个内容,并生成多张截图;或者,分别获取多个截取区域对应的多个内容,并将多个内容进行处理生成一张截图。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折叠屏设备,该折叠屏设备可以是前述折叠屏手机,还可以是如图8所示的折叠屏设备,该折叠屏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80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802,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处理器801和存储器802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图8中是以处理器801和存储器802之间通过总线800连接为例,总线800在图8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总线800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802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801执行的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801通过执行存储器802存储的指令,可以执行前述的截图方法中所包括的步骤。
其中,处理器801是折叠屏设备的控制中心,可以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折叠屏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802内的指令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802内的数据,折叠屏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折叠屏设备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8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801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801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01和存储器802可以在同一芯片上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它们也可以在独立的芯片上分别实现。
处理器8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PU)、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截图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802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存储器802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P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带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存储器802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802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通过对处理器801进行设计编程,可以将前述实施例中介绍的截图方法所对应的代码固化到芯片内,从而使芯片在运行时能够执行前述的截图方法的步骤,如何对处理器801进行设计编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前述的截图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截图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折叠屏设备,所述折叠屏设备包括可折叠屏,所述可折叠屏包括至少两个子屏,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可折叠屏处于第一折叠形态时,检测用于控制所述可折叠屏在所述第一折叠形态和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改变的第一预定操作,其中,当所述可折叠屏分别处于所述第一折叠形态和所述第二折叠形态时,所述至少两个子屏呈现的形态不同;
根据所述第一预定操作,生成截取所述可折叠屏显示的内容的截图指令;
确定所述可折叠屏中与所述截图指令对应的截取区域,并截取所述截取区域中对应的内容;
其中,确定所述可折叠屏中与所述截图指令对应的截取区域,包括:
根据预设的形态变化的形态变化参数与截图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折叠形态和所述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变化的第一子形态变化参数对应的截图类型;其中,所述第一子形态变化参数包括形态变化的次数,所述截图类型包括全屏截图或部分截图或长截图;
若确定的截图类型是部分截图,则根据形态变化的形态变化参数与位置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折叠形态和所述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变化的第二子形态变化参数对应的当前显示区域中的目标位置区域,并将所述目标位置区域确定为所述截取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子形态变化参数包括形态变化的次数;或者,
若确定的截图类型是部分截图,则根据形态变化的形态变化参数与对象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折叠形态和所述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变化的第三子形态变化参数对应的当前显示区域中的目标对象类型,并将所述目标对象类型所占据的显示区域确定为所述截取区域,其中,所述第三子形态变化参数包括形态变化的次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折叠形态为所述可折叠屏处于折叠模式的形态,所述第二折叠形态为所述可折叠屏处于非折叠模式的形态;则,
所述第一预定操作为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一子屏和所述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二子屏相互远离以从所述折叠模式切换至所述非折叠模式的操作;或者,
所述第一预定操作为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一子屏和所述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二子屏相互远离以切换至非折叠模式,并在第一预定时长内恢复至所述折叠模式的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折叠形态为所述可折叠屏处于展开模式的形态,所述第二折叠形态为所述可折叠屏处于非展开模式的形态;则,
所述第一预定操作为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一子屏和所述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二子屏相互靠近以从所述展开模式切换至所述非展开模式的操作;或者,
所述第一预定操作为控制所述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一子屏和所述至少两个子屏中的第二子屏相互靠近以切换至非展开模式,并在第二预定时长内恢复至所述展开模式的操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定出的截取区域为多个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截取所述多个截取区域对应的多个内容,并生成多张截图;或者,
分别获取所述多个截取区域对应的多个内容,并将所述多个内容进行处理生成一张截图。
5.一种截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当可折叠屏处于第一折叠形态时,检测用于控制折叠屏设备的可折叠屏在第一折叠形态和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改变的第一预定操作,其中,所述折叠屏设备包括可折叠屏,所述可折叠屏包括至少两个子屏,当所述可折叠屏分别处于所述第一折叠形态和所述第二折叠形态时,所述至少两个子屏呈现的形态不同;
指令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定操作,生成截取所述可折叠屏显示的内容的截图指令;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可折叠屏中与所述截图指令对应的截取区域,并截取所述截取区域中对应的内容;
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预设的形态变化的形态变化参数与截图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折叠形态和所述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变化的第一子形态变化参数对应的截图类型;其中,所述第一子形态变化参数包括形态变化的次数,所述截图类型包括全屏截图或部分截图或长截图;
若确定的截图类型是部分截图,则根据形态变化的形态变化参数与位置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折叠形态和所述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变化的第二子形态变化参数对应的当前显示区域中的目标位置区域,并将所述目标位置区域确定为所述截取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子形态变化参数包括形态变化的次数;或者,
若确定的截图类型是部分截图,则根据形态变化的形态变化参数与对象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折叠形态和所述第二折叠形态之间发生形态变化的第三子形态变化参数对应的当前显示区域中的目标对象类型,并将所述目标对象类型所占据的显示区域确定为所述截取区域,其中,所述第三子形态变化参数包括形态变化的次数。
6.一种折叠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屏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指令执行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包括的步骤。
7.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包括的步骤。
CN201910381672.4A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截图方法、装置、折叠屏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2093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1672.4A CN110209326B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截图方法、装置、折叠屏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1672.4A CN110209326B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截图方法、装置、折叠屏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9326A CN110209326A (zh) 2019-09-06
CN110209326B true CN110209326B (zh) 2020-12-25

Family

ID=67785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1672.4A Active CN110209326B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截图方法、装置、折叠屏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093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7489B (zh) * 2019-09-16 2023-07-14 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截屏图像的生成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35493B (zh) * 2019-11-22 2022-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截屏显示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2114733B (zh) * 2020-09-23 2021-10-15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截屏、录屏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174738A (zh) * 2022-06-30 2022-10-11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8381A (zh) * 2017-10-27 2018-04-13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图片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563966A (zh) * 2018-03-02 2018-09-21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截图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898552A (zh) * 2018-06-27 2018-11-2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图片拼接方法、双屏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32466A (zh) * 2018-06-27 2018-12-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双屏幕的长截图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358793A (zh) * 2018-09-27 2019-02-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截屏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542306A (zh) * 2018-11-23 2019-03-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截屏方法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08381A (zh) * 2017-10-27 2018-04-13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双屏图片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563966A (zh) * 2018-03-02 2018-09-21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截图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898552A (zh) * 2018-06-27 2018-11-2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图片拼接方法、双屏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32466A (zh) * 2018-06-27 2018-12-1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双屏幕的长截图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358793A (zh) * 2018-09-27 2019-02-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截屏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542306A (zh) * 2018-11-23 2019-03-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截屏方法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9326A (zh) 2019-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09326B (zh) 一种截图方法、装置、折叠屏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549529B1 (ko) 전자 장치에서 제 1 애플리케이션 아이콘을 이용하여 제 2 애플리케이션을 실행하기 위한 방법
CN107678644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204745A (zh) 用于移动终端的截屏方法和装置
CN108064369B (zh) 柔性显示屏的交互方法及装置
US9519369B2 (en) Touch screen selection
TWI498808B (zh) 螢幕畫面裁切方法、裝置及電腦程式產品
US20150063785A1 (en) Method of overlappingly displaying visual object on video,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302429A (zh) 一种移动终端屏幕截图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6815809B (zh) 一种图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099684A (zh) 一种搜索展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532051B (zh) 显示快捷操作栏的方法、装置、折叠屏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90677A (zh) 信息显示方法、信息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US2015001285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user interface for one handed operation
CN112817376A (zh)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943372B2 (en) GUI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7390982B (zh) 一种截图方法、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11143731B (zh) 一种网页界面缩放时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3268182A (zh) 应用图标的管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638844A (zh) 截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413167A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截屏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5357172A (zh) 内容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0609651A (zh) 一种使用相册的方法、装置及设置有折叠屏的电子设备
CN114115639A (zh) 界面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21631A (zh) 界面显示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