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01280B - 用于吸入给药装置的吸嘴和吸入给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吸入给药装置的吸嘴和吸入给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01280B
CN110201280B CN201810167611.3A CN201810167611A CN110201280B CN 110201280 B CN110201280 B CN 110201280B CN 201810167611 A CN201810167611 A CN 201810167611A CN 110201280 B CN110201280 B CN 1102012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air
suction
wind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676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01280A (zh
Inventor
张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16761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012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01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1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012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012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01Details of inhal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5/00Inhalators
    • A61M15/0001Details of inhalato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reof
    • A61M15/0021Mouthpiec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10Trunk
    • A61M2210/1025Respiratory system
    • A61M2210/1039Lung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吸入给药装置的吸嘴和吸入给药装置。吸嘴包括口腔含入部和风粉抽吸通道,口腔含入部包括风粉抽吸口和周边风抽吸口,风粉抽吸口与风粉抽吸通道连通以为药粉提供抽吸力,周边风抽吸口设置于风粉抽吸口外侧并与外部空气连通以在风粉抽吸口的外侧形成周边风。本发明的吸嘴的周边风抽吸口的设置使得在风粉抽吸口的外侧形成周边风,因此药粉在通过口腔时,在药粉的流通主通道的外侧的周边风对药粉与口腔壁之间形成一定的隔离作用,使药粉较难粘附于口腔壁上,因此提高进入肺部给药的药粉的比例。

Description

用于吸入给药装置的吸嘴和吸入给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吸入给药装置的吸嘴和吸入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慢阻肺在我国的疾病死因上居第三,仅次于肿瘤和脑血管病。
肺部吸入给药是慢阻肺的首选疗法,具有靶向、高效、速效、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常见的吸入给药制剂包括溶液雾化、计量雾化和干粉粉雾。与溶液雾化和计量雾化相比,干粉粉雾剂吸入给药顺应性好,特别适用于慢阻肺病人。
现有技术中的吸入给药装置的吸嘴在对药粉进行抽吸时,有一部分药粉会粘附于口腔中,从而减小了进入肺部能够真正发挥药效的药粉的比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吸入给药装置的吸嘴和吸入给药装置,以减小粘附于口腔中的药粉。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吸入给药装置的吸嘴,所述吸嘴包括口腔含入部和风粉抽吸通道,所述口腔含入部包括风粉抽吸口和周边风抽吸口,所述风粉抽吸口与所述风粉抽吸通道连通以为药粉提供抽吸力,所述周边风抽吸口设置于所述风粉抽吸口一侧并与外部空气连通以在所述风粉抽吸口的外侧形成周边风以隔离所述药粉与口腔壁。
进一步地,所述口腔含入部包括位于风粉抽吸口周向上的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所述周边风抽吸口。
进一步地,所述口腔含入部包括抽吸时位于口腔一侧的抽吸端面,所述风粉抽吸口和所述周边风抽吸口均设置于所述抽吸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抽吸端面包括向远离口腔一侧凸出的曲面。
进一步地,所述曲面为弧形柱面。
进一步地,所述吸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风粉抽吸通道上的旋流结构;和/或,所述吸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风粉抽吸通道上的整流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旋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风粉抽吸通道内的旋流叶片,所述旋流叶片相对于所述风粉抽吸通道固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旋流叶片的端部与所述风粉抽吸通道的内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流结构设置于所述整流结构的下游。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吸入给药装置,所述吸入给药装置包括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提供的用于吸入给药装置的吸嘴。
进一步地,所述吸入给药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引入外部空气的通气口、用于放置药盒的药盒放置腔和气体容纳空间,所述药盒放置腔和所述气体容纳空间均与所述通气口连通,所述风粉抽吸口与所述药盒放置腔连通以抽吸药粉,所述周边风抽吸口与所述气体容纳空间连通以与外部空气连通。
基于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吸入给药装置的吸嘴和吸入给药装置,吸嘴包括口腔含入部和风粉抽吸通道,口腔含入部包括风粉抽吸口和周边风抽吸口,风粉抽吸口与风粉抽吸通道连通以为药粉提供抽吸力,周边风抽吸口设置于风粉抽吸口一侧并与外部空气连通以在风粉抽吸通道的外侧形成周边风。本发明的吸嘴的周边风抽吸口的设置使得在风粉抽吸口的外侧形成周边风以隔离所述药粉与口腔壁,因此药粉在通过口腔时,在药粉的流通主通道的外侧的周边风对药粉形成一定的隔离作用,使药粉较难粘附于口腔壁上,因此提高进入肺部给药的药粉的比例。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吸入给药组合结构的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吸入给药组合结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吸入给药组合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第一容纳分体和第二容纳分体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第一容纳分体和第二容纳分体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各第一旋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一个第一旋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中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转盘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3中弹性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3中棘爪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3中安装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3中限位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3中转盘外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3中标志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3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3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3中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3中吸嘴的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3中吸嘴的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分别代表:
1-第一壳体;1A-通气口;2-第二壳体;2A-第一药盒放置腔开口;3-盒体;3A-进气口;3B-风粉出口;31-盒体内环壁;32-盒体外环壁;33-第一端壁;33A-通孔;34-第二端壁;4-第一容纳分体;5-第一旋流结构;6-第二容纳分体;61-容纳体棘齿;6A-转动轴;7-安装盘;71-连接条;8-标志盘;9-棘爪盘;91-棘爪盘棘爪;92-连接凸起;10-转盘外圈;10A-窗口;11-限位盘;11A-限位槽;11B-第二连接槽;12-弹性元件;13-转盘;13A-第一连接槽;131-转盘棘爪;132-限位凸起;15-气管;151-整流结构;16-吸嘴;16A-风粉抽吸口;16B-周边风抽吸口;17-气管连接部;18-吸嘴盖;19-第二旋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吸入给药装置的吸嘴包括口腔含入部和风粉抽吸通道。口腔含入部包括风粉抽吸口和周边风抽吸口,风粉抽吸口与风粉抽吸通道连通以为药粉提供抽吸力,周边风抽吸口设置于风粉抽吸口一侧并与外部空气连通以在风粉抽吸口的外侧形成周边风以隔离药粉与口腔壁。本发明实施例的吸嘴的周边风抽吸口的设置使得在风粉抽吸口的外侧形成周边风,因此药粉在通过口腔时,在药粉的流通主通道的外侧的周边风对药粉与口腔壁之间形成一定的隔离作用,使药粉较难粘附于口腔壁上,因此提高进入肺部给药的药粉的比例。
优选地,口腔含入部包括位于风粉抽吸口周向上的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周边风抽吸口。如此设置可以增加周边风的出风点,更好地防止药粉粘附于口腔壁上。
下面根据图1至图21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吸嘴的结构以及具有该吸嘴的吸入给药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0和图21所示,本实施例的吸嘴16包括口腔含入部162。口腔含入部162上设置有风粉抽吸口16A以为药粉抽吸提供抽吸力。患者在使用本实施例的吸入给药组合结构时,只要将将口腔含入部162含入口中并用力吸气就可以将药粉抽吸进入体内。
由于吸嘴16需要直接与患者的口腔进行接触,为了防止吸嘴16污染,本实施例的吸入给药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吸嘴16外侧的吸嘴盖18。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口腔含入部162还具有设置于风粉抽吸口16A一侧并与外部空气连通以在风粉抽吸口16A的外侧形成周边风的周边风抽吸口16B。周边风抽吸口16B的设置使得在风粉抽吸口16A的外侧形成周边风,因此药粉在通过口腔时,在药粉的流通主通道的外侧的周边风对药粉形成一定的隔离作用,使药粉较难粘附于口腔壁上,因此提高进入肺部给药的药粉的比例。
本实施例的吸入给药装置包括吸嘴和用于装设吸嘴和药盒的壳体。如图21所示,吸嘴16通过吸嘴本体161安装于壳体上。
壳体包括用于引入外部空气的通气口、用于放置药盒的药盒放置腔和气体容纳空间。药盒放置腔和气体容纳空间均与通气口连通,风粉抽吸口16A与药盒放置腔连通以抽吸药粉,周边风抽吸口16B与气体容纳空间连通以与外部空气连通。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17和图18所示,壳体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引入外部空气的通气口1A。第二壳体2具有药盒放置腔。药盒放置腔具有与通气口1A连通的第一药盒放置腔开口2A。本实施例的药盒放置腔还具有与风粉抽吸口16A连通的第二药盒放置腔开口。
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形成气体容纳空间。通过第一壳体1的通气口1A进入第一壳体1内的气体部分通过第二壳体上的第一药盒放置腔开口进入药盒内,部分进入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形成的气体容纳空间内。吸嘴16设置于壳体上。且吸嘴16的风粉抽吸口16A通过风粉抽吸通道与第二壳体上的第二药盒放置腔开口连通以抽吸药粉。吸嘴16的位于风粉抽吸口的一侧的周边风抽吸口16B与气体容纳空间连通以与外部空气连通从而形成周边风。
优选地,为了对进入壳体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壳体1的通气口1A处设有过滤结构。并且本实施例的第二壳体的第一药盒放置腔开口2A处设有均流结构。
具体地,如图17和图18所示,第一壳体1的过滤结构上设置有向第一壳体1的内侧延伸的支撑部1B。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1扣合时,支撑部1B使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1之间具有间隙,因此第二壳体2的药盒放置腔的外侧面与第一壳体1之间形成气体容纳空间。吸嘴16安装于壳体上时,吸嘴16的周边风抽吸口可以抽吸到气体容纳空间内的气体从而形成周边风。
优选地,口腔含入部162上设置有位于风粉抽吸口16A周向上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周边风抽吸口16B。如此设置可以增加周边风的出风点,更好地防止药粉粘附于口腔壁上。
为了使风粉抽吸口16A外侧的周边风均衡,以使药粉在进入口腔内的流通方向不会发生较大的偏移,本实施例的风粉抽吸口16A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周边风抽吸口16B。
在一个附图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周边风抽吸口还可以围绕风粉抽吸口设置。如此设置使得风粉抽吸通道的周向上均形成周边风,更全方位地防止药粉粘附于口腔壁上。
口腔含入部162包括抽吸时位于口腔一侧的抽吸端面。风粉抽吸口16A和周边风抽吸口16B均设置于抽吸端面上。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抽吸端面包括向远离口腔一侧凸出的曲面。该曲面形成凹入空间以方便口腔含入部有效贴合***防止口腔侧露并尽量避让舌头,以防止药粉粘附于口腔和舌头上。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曲面为弧形柱面。
为了使从风粉抽吸通道进入口腔内的药粉的流通方向不发生偏移,本实施例的口腔含入部包括位于风粉抽吸口的两端的两个周边风抽吸口,且两个周边风抽吸口的中心与风粉抽吸口的中心均位于平行于弧形柱面的母线的同一直线上。
本实施例的吸嘴包括口腔含入部,口腔含入部上设置的周边风抽吸口使得在风粉抽吸口的外侧形成周边风,因此药粉在通过口腔时,在药粉的流通主通道的外侧的周边风对药粉与口腔壁之间形成一定的隔离作用,使药粉较难粘附于口腔壁上,因此提高进入肺部给药的药粉的比例。
吸入给药组合结构包括吸入给药装置和药盒。为了更好地说明吸入给药装置的结构及工作过程,下面对本实施例的药盒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药盒包括盒体3和药粉容纳体。药粉容纳体设置于盒体3内且设有用于放置药粉的药粉容纳腔。药粉容纳腔包括药粉容纳腔第一开口和药粉容纳腔第二开口。盒体3上设有用于向盒体3内引入外部空气的进气口3A和用于输出风粉混合物的风粉出口3B。药粉容纳体相对于盒体3可动地设置以使得药粉容纳腔在封闭状态和开放状态之间切换。在封闭状态,盒体3封闭药粉容纳腔第一开口和药粉容纳腔第二开口。在开放状态,药粉容纳腔第一开口与进气口3A连通、药粉容纳腔第二开口与风粉出口3B连通以使药粉能够在风粉出口的抽吸力的作用下与引入进气口的外部空气一起从风粉出口吸出。
在本实施例中,药粉容纳体相对于盒体3可转动地设置以使得药粉容纳腔在封闭状态和开放状态之间切换。本实施例中药粉容纳体相对于盒体可转动地设置使得药盒的体积较小,利于储存和携带。药粉容纳腔例如可以沿径向设置,或者可以沿轴向设置,也可以与径向成夹角设置或者与轴向成夹角设置等等。
本实施例中具体地,药粉容纳体相对于盒体3同轴且可转动地设置.如图4所示,盒体3包括环形盒体。环形盒体包括第一盒体环壁、第二盒体环壁和形成于第一盒体环壁与第二盒体环壁之间的安装空间。进气口3A设置于第一盒体环壁上,风粉出口3B设置于第二盒体环壁上。药粉容纳体设置于安装空间内。药粉容纳体具有第一容纳体环壁和第二容纳体环壁。药粉容纳腔位于第一容纳体环壁与第二容纳体环壁之间,药粉容纳腔第一开口设置于第一容纳体环壁上,药粉容纳腔第二开口设置于第二容纳体环壁上。本实施例的药盒将盒体3设置为环形盒体并将药粉容纳体设置于第一盒体环壁和第二盒体环壁之间的安装空间内使本实施例的药盒的结构紧凑。
本实施例中,第一盒体环壁为位于环形盒体的径向内侧的盒体内环壁31。第二盒体环壁为位于环形盒体的径向外侧的盒体外环壁32。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盒体环壁可以位于环形盒体的径向外侧,第二盒体环壁可以位于环形盒体的径向内侧。
优选地,进气口3A和风粉出口3B同方向地设置于盒体3的径向方向上。药粉容纳腔沿药粉容纳体的径向方向延伸。当患者需要抽吸药粉时,控制药粉容纳体相对于盒体3转动以使药粉容纳腔与进气口以及风粉出口连通。当患者不需要抽吸药粉时,控制药粉容纳体相对于盒体3转动以使药粉容纳腔转动至被盒体3封闭的位置。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环形盒体还包括设置于盒体内环壁31上的第一端壁33,药粉容纳体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端壁33上且第一端壁33与盒体内环壁31形成与进气口3A连通的进气腔。进气腔的设置使得吸入给药组合结构的外部空间与进气口3A之间存在空间,利于设置过滤结构、均流结构等附件。
具体地,环形盒体包括设置于盒体内环壁31与盒体外环壁32之间的第二端壁34。盒体内环壁31、盒体外环壁32和第二端壁34围成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形成安装空间。第二端壁34与第一端壁33设置于盒体3的轴向两端。
在一个附图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药粉容纳体也可以相对于盒体可平移地设置。例如,药粉容纳体和盒体均为方体结构,药粉容纳体设置于盒体内且沿盒体的长度方向可平移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药粉容纳体包括第一容纳分体4和第二容纳分体6。第一容纳分体4上设有第一容纳分腔,第二容纳分体6上设有第二容纳分腔。第一容纳分体4和第二容纳分体6扣合使相应位置的第一容纳分腔与第二容纳分腔共同形成药粉容纳腔。本实施例的药粉容纳体分体设置为两个相互扣合的容纳分体,方便药粉容纳腔的药粉的分装。
本实施例的药粉容纳腔为柱形腔体结构,在其他附图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药粉容纳腔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方体结构等。
优选地,为了使第一容纳分体4和第二容纳分体6之间的扣合更加牢固,第一容纳分体4和第二容纳分体6中的一个上设置有连接柱,另一个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柱穿设于连接孔中以使第一容纳分体4和第二容纳分体6相互紧密地扣合。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容纳分体4上既设置有连接柱,也设置有连接孔,相应地,第二容纳分体6上既设置与第一容纳分体4上设置的连接孔配合的连接柱,也设置有与第一容纳分体4上设置的连接柱配合的连接孔。如此设置使第一容纳分体4和第二容纳分体6之间的装配更加紧密。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连接柱为圆形结构,连接孔为方形结构。如此设置方便药粉容纳体的组合。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一容纳分体4为环形结构且套设于盒体3的盒体内环壁31的外侧。第二容纳分体6与第一容纳分体4扣合且设置于第一端壁33上。如图4所示,第一端壁33上设置有通孔33A。第二容纳分体6上设置有转动轴6A,转动轴6A穿设于通孔33A中以使第二容纳分体6相对于盒体3可转动,由于第一容纳分体4与第二容纳分体6相互连接,因此第二容纳分体6相对于盒体3转动可带动第一容纳分体4同步转动。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药粉容纳体包括两个以上药粉容纳腔。本实施例的药盒的两个以上的药粉容纳腔可容纳多剂药粉,患者在使用本实施例的药盒进行吸入给药时,可以通过控制药粉容纳体相对于盒体3转动以使得两个以上药粉容纳腔依次处于开放状态进而依次抽吸不同药粉容纳腔中的药粉。此时两个以上药粉容纳腔中可以放置不同种类的药粉,也可以放置相同种类的药粉。例如,当两个以上药粉容纳腔中放置相同种类的药粉时,患者可以根据药粉的用量来依次抽吸不同药粉容纳腔中的药粉以实现定量用药。当两个以上药粉容纳腔中放置不同种类的药粉时,患者可以根据不同药粉的用量来抽吸。因此本实施例的药盒方便患者用药。
图5和图6示意性地示出药盒的药粉容纳体具有七个药粉容纳腔,药粉容纳体相对于盒体3可转动地设置使得七个药粉容纳腔依次与进气口3A和风粉出口3B连通。
优选地,如图3、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药盒还包括设置于药粉容纳腔第一开口的上游且用于使气流在吹送药粉之前产生旋流的第一旋流结构5。在药粉容纳腔第一开口的上游设置第一旋流结构5使得气流在吹送药粉之前产生旋流而增大药粉的抽吸量,从而加大被吸入肺部的药粉的比例。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药盒包括与两个以上药粉容纳腔对应设置的两个以上第一旋流结构5。为了便于装配,两个以上第一旋流结构5可以连接在一起。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旋流结构5具有气流入口端、气流出口端和设置于气流入口端和气流出口端之间的旋流通道。旋流通道包括从流道的径向内侧至流道的径向外侧依次环绕布置的两个以上旋流部,每个旋流部用于将输入其中的部分气流产生旋流后输出。本实施例的第一旋流结构5通过在旋流通道内设置环绕布置的两个以上旋流部,使得处于旋流通道的在流道的径向内侧到流道的径向外侧之间的不同位置的气流均能产生旋流,因此位于整个流道内不同位置的气流均能产生旋流,增大药粉的抽吸量。
具体地,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旋流结构5包括第一旋流部51和第二旋流部52。而且第一旋流部51和第二旋流部52产生的旋流的方向相反。本实施例的药盒将相邻的旋流部产生的旋流的方向设置为反向,使得在吹送药粉之前的气流形成不同方向的旋流,从而对药粉的冲击力的方向也不同,因此可以更好地将药粉雾化为较小的粉体,更易于被患者吸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旋流结构5设置于进气口3A处。为了利于保证药粉容纳腔的密封性并使进入药粉容纳腔中的气流更集中,第一旋流结构5的气流入口端的端面与药盒的进气口处的端面接触并形状配合。本实施例的第一旋流结构5设置于盒体3的进气口3A处,第一旋流结构5的气流入口端的端面与盒体3接触配合,第一旋流结构5的气流出口端的端面与药粉容纳体接触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盒体3的第一盒体环壁为柱面结构,因此如图8所示,第一旋流结构5的气流入口端的端面设置为向气流出口端一侧凸出的柱面弧形结构。
优选地,第一旋流结构5还包括设置于从流道外侧数第一个旋流部外侧的外侧导流面。外侧导流面至少在气流出口端一侧为从旋流通道的上游至下游逐渐变大的扩张面。外侧导流面设置为扩张面利于使气流对位于药粉容纳腔的腔壁处的药粉进行冲击,从而减少药粉残留,增大进入患者口腔内的药粉量。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扩张面包括锥面结构。
优选地,为了避免相邻两个旋流部之间的气流互相影响,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相邻的旋流部之间设置用于隔离两个旋流部的气流的隔离结构52。
优选地,隔离结构52包括用于为其隔离的两个旋流部中内侧的旋流部的气流导流的第一中间导流面和用于为其隔离的两个旋流部中外侧的旋流部的气流导流的第二中间导流面。
具体地,第一中间导流面至少在气流出口端一侧为截面积从旋流流道的上游至下游逐渐变大的扩张面,且第二中间导流面至少在气流出口端一侧为截面积从旋流流道的上游至下游逐渐变大的扩张面。扩张面的设置同样可以使气流对位于药粉容纳腔的腔壁处的药粉进行冲击,从而增大进入患者口腔内的药粉量。
本实施例的药盒包括盒体3和药粉容纳体。药粉容纳体具有两个以上药粉容纳腔且药粉容纳体相对于盒体3可转动地设置。且盒体3的进气口3A处设置有第一旋流结构5。患者在使用本实施例的药盒时可以通过控制药粉容纳体相对于盒体转动以对不同药粉容纳腔中的药粉进行抽吸,因此本实施例的药盒方便患者用药。而且本实施例的药盒通过在进气口处设置第一旋流结构使气流在吹送药粉之前产生旋流而使药粉充分雾化,从而加大被吸入肺部的药粉的比例。
优选地,为了更好地对药粉进行雾化,如图20和图21所示,本实施例的吸入给药装置还包括设置于风粉抽吸通道上的第二旋流结构19。第二旋流结构19使风粉出口的风粉混合物在通过风粉抽吸通道时产生旋流进而进一步雾化,从而提高药粉的雾化效果,进一步提高患者对药粉的吸收率。
本实施例的吸入给药组合结构通过设置对冲击药粉之前的气流产生旋流的第一旋流结构5和对风粉混合物产生旋流的第二旋流结构19对药粉进行充分雾化以提高药粉的吸收率。
第二旋流结构19包括旋流通道和设置于旋流通道内的旋流叶片。
具体地,旋流叶片相对于旋流通道固定设置。该设置有利于维持每次吸入的药粉量的稳定。
本实施例的吸嘴16还包括设置于吸嘴本体161与壳体之间的气管15。气管15通过气管连接部17连接于壳体上。气管15的内腔形成部分风粉抽吸通道。
优选地,气管15内设置有用于对风粉混合物进行整流的整流结构151。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旋流结构19设置于整流结构151的下游,也就是说整流结构151设置于第一旋流结构5与第二旋流结构19之间。因此气流在吹送药粉之前产生旋流后与药粉进行混合形成风粉混合物。在形成风粉混合物后先通过整流结构151进行整流使风粉混合物在整个风粉抽吸通道内平稳流动,然后再通过第二旋流结构19对整个风粉抽吸通道内的风粉混合物进行旋流,可以使更多的风粉混合物进行旋流,使药粉进行充分雾化。
优选地,为了使从药盒吹出的药粉进行加速,本实施例的吸入给药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一旋流结构5和第二旋流结构19之间的风粉加速通道。该风粉加速通道使得药粉在气流的带动下可以充分加速从而使药粉以较快的速度进入到第二旋流结构中以有效打散药粉进行充分雾化。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风粉加速通道为设置于第一旋流结构5与第二旋流结构19之间的加速腔。该加速腔为药粉的加速提供了空间,从而使药粉在进入到第二旋流结构时可以具有较快的速度。
优选地,该加速腔的长度大于等于10mm。
更优地,加速腔的长度大于20mm。
为了提高患者使用本实施例的吸入给药组合结构的便利性,本实施例的吸入给药装置包括用于驱动药粉容纳体相对于盒体3运动的驱动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相对于盒体3可转动的棘爪盘9。棘爪盘9上设置有棘爪盘棘爪91。药粉容纳体上设置有容纳体棘齿。棘爪盘棘爪91驱动容纳体棘齿转动以带动药粉容纳体转动。
具体地,如图5所示,药粉容纳体的第二容纳分体6的顶面上设置有容纳体棘齿61。安装有棘爪盘棘爪91的棘爪盘9安装于安装盘7上并与设置于药粉容纳体上的容纳体棘齿进行配合以驱动第二容纳分体6转动。第二容纳分体6与第一容纳分体4连接,因此第一容纳分体4也可随着第二容纳分体6同步转动进而实现药粉容纳体的转动。
如图13所示,安装盘7上设置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连接条71。棘爪盘9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凸起92。连接条71卡设于两个连接凸起92之间以将棘爪盘安装于安装盘7上。
为了方便操作,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吸入给药组合结构还包括设置有旋钮的转盘13。棘爪盘9与转盘13连接以在转盘13的带动下同步转动。
转盘13上设置有转盘棘爪131。当然在一个附图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还可以直接使转盘棘爪与容纳体棘齿进行配合进而驱动药粉容纳体转动。
为了便于获取本实施例的药盒的使用信息,本实施例的吸入给药装置还包括用于显示药盒的使用信息的信息显示结构。
药粉容纳体包括两个以上药粉容纳腔。信息显示结构包括与两个以上药粉容纳腔对应设置的两个以上标志的标志盘8。标志盘8与药粉容纳体同步转动。如图15和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吸入给药组合结构包括标志盘8和转盘外圈10。转盘外圈10相对于盒体3固定设置。转盘外圈10上设置有窗口10A。标志盘8设置于转盘外圈10的下侧。标志盘8在转动的过程中窗口10A可以显示标志盘8上的标志。而且如图1所示,转盘13设置于转盘外圈10的中部,转盘外圈10上设置有箭头以示出转盘13转动的方向。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标志盘8上设置有与两个以上药粉容纳腔对应设置的计数标志。标志盘8相对于药粉容纳体同步转动以显示药粉容纳体内多个药粉容纳腔的药粉的使用情况。例如,对于本实施例的药盒,具有七个药粉容纳腔。在本实施例的药盒未使用时,标志盘8计数标志显示为零。随着药盒内药粉容纳腔中药粉的逐渐使用,标志盘8的计数标志逐渐变大。当标志盘8上的计数标志到达七时,患者即可知道药盒内的药粉已全部用完,可以更换新的药盒使用。标志盘8的设置使得本实施例的吸入给药组合结构更便于使用。
在其它实施例中,标志盘上的标志还可以包括药粉种类信息等药盒的使用信息。例如,当两个以上药粉容纳腔内容纳不同种类的药粉时,标志盘上的标志可以是与药粉容纳腔中的药粉种类相对应的药粉种类信息。
为了使标志盘8与药粉容纳体同步转动,如图16所示,标志盘8的内侧边缘上设置有标志盘棘齿。转盘棘爪131与标志盘棘齿配合以驱动标志盘棘齿转动,同时转盘带动棘爪盘9同步转动,因此使得标志盘8与药粉容纳体同步转动,从而标志盘8上的计数标志可示出药粉容纳体的药粉容纳腔的使用状态。
优选地,如图11所示,吸入给药组合结构还包括用于使转盘棘爪自动回位的弹性元件12,弹性元件12的第一端与转盘13相对固定地设置,弹性元件的第二端与盒体3相对固定地设置。
具体地,如图10所示,转盘1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槽13A,弹性元件12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槽13A中。本实施例的吸入给药组合结构还包括相对于盒体3固定设置的限位盘11。限位盘11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槽11B。弹性元件12的第二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槽11B中。由于弹性元件12的第一端与转盘13固定连接,弹性元件12的第二端与限位盘11固定连接,因此当转盘13在患者的旋转下转动后能够在弹性元件12的拉动下自动回位。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12为扭簧。
优选地,为了控制转盘棘爪131的转动范围以使多个药粉容纳腔依次与盒体3上的风粉出口连通进而实现患者对多个药粉容纳腔中的药粉的依次用药,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限位盘11上设置有限位槽11A。如图10所示,转盘13上设有限位凸起132。限位凸起132在限位槽11A内摆动以限制转盘棘爪131每次的转动范围。
更优地,为了保证转盘棘爪131的限位的可靠性,本实施例的限位盘设置有对称布置的两个限位槽。两个限位槽分别与转盘13上的限位凸起配合。
本实施例的驱动机构通过设置转盘13以及与转盘13同步转动的棘爪盘9以使转盘13上的转盘棘爪驱动标志盘8转动的同时转盘13驱动药粉容纳体转动,从而实现标志盘8对药粉容纳体的药粉使用状态的显示。而且转盘13上设置有旋钮,方便患者操作。
试验人员利用第一制剂和第二制剂分别对设置有第一旋流结构的药盒的药粉抽吸效果以及未设置有第一旋流结构的药盒的药粉抽吸效果进行试验,其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第一制剂的药粉颗粒直径为10μm。第二制剂的药粉颗粒直径为2.8μm。如表1中的试验数据所示,对于两种不同药粉颗粒直径的试剂,在装药量相同的情况下,设置有第一旋流结构的药盒的药粉抽吸量大于未设置第一旋流结构的药盒的药粉抽吸量。综上可知,设置第一旋流结构可以增大被抽吸出药盒的药粉量。
表1:设置有第一旋流结构的药盒的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1584910940000171
试验人员利用第三制剂和第四制剂分别对设置有第一旋流结构和第二旋流结构的药盒的药粉抽吸效果以及设置有第一旋流结构而未设置有第二旋流结构的药盒的药粉抽吸效果进行试验,其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在表2中,GMD(Geometric Mean Diameter)代表药粉颗粒的几何平均直径,MMAD(Mass Median Aerodynamic Diameter)代表药粉颗粒的质量平均空气动力学直径。其中,第三制剂的药粉颗粒的几何平均直径为2.1μm。第四制剂的药粉颗粒的几何平均直径为2μm。
如表2中的试验数据所示,设置第二旋流结构的药盒所抽吸出的药粉的质量平均空气动力学直径要小于未设置有第二旋流结构的药盒所抽吸出的药粉的质量平均空气动力学直径。而且设置第二旋流结构的药盒所抽吸出的药粉中的质量平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3.4μm和小于5μm的药粉的比例均大于未设置有第二旋流结构的药盒所抽吸出的药粉中相应质量平均空气动力学直径所占的比例。综上可知,第二旋流结构的设置能够使药粉充分雾化,更利于患者的吸收。
综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吸嘴及吸入给药装置至少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实施例的吸嘴的周边风抽吸口的设置使得在风粉抽吸口的外侧形成周边风,因此药粉在通过口腔时,在药粉的流通主通道的外侧的周边风对药粉与口腔壁之间形成一定的隔离作用,使药粉较难粘附于口腔壁上,因此提高进入肺部给药的药粉的比例。
而且本发明实施例的吸入给药装置设置第一旋流结构可提高药粉的抽吸量。设置第二旋流结构提高药粉的雾化效果,从而提高患者吸入肺部的药粉量。
表2:设置有第一旋流结构和第二旋流结构的药盒的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1584910940000181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吸入给药装置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16)包括口腔含入部(162)和风粉抽吸通道,所述口腔含入部(162)包括抽吸时位于口腔一侧的抽吸端面、风粉抽吸口(16A)和周边风抽吸口(16B),所述风粉抽吸口(16A)和所述周边风抽吸口(16B)均设置于所述抽吸端面上,所述风粉抽吸口(16A)与所述风粉抽吸通道连通以为药粉提供抽吸力,所述周边风抽吸口(16B)设置于所述风粉抽吸口(16A)外侧并与外部空气连通以在所述风粉抽吸口(16A)的外侧形成周边风,使药粉在通过口腔时,在药粉的流通主通道的外侧的周边风对药粉与口腔壁之间形成隔离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吸入给药装置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口腔含入部(162)包括位于风粉抽吸口(16A)周向上的不同位置的至少两个所述周边风抽吸口(16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吸入给药装置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端面包括向远离口腔一侧凸出的曲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吸入给药装置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为弧形柱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吸入给药装置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16)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风粉抽吸通道上的旋流结构;和/或,所述吸嘴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风粉抽吸通道上的整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吸入给药装置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风粉抽吸通道内的旋流叶片,所述旋流叶片相对于所述风粉抽吸通道固定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吸入给药装置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叶片的端部与所述风粉抽吸通道的内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吸入给药装置的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结构设置于所述整流结构的下游。
9.一种吸入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给药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吸入给药装置的吸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入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给药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引入外部空气的通气口、用于放置药盒的药盒放置腔和气体容纳空间,所述药盒放置腔和所述气体容纳空间均与所述通气口连通,所述风粉抽吸口与所述药盒放置腔连通以抽吸药粉,所述周边风抽吸口与所述气体容纳空间连通以与外部空气连通。
CN201810167611.3A 2018-02-28 2018-02-28 用于吸入给药装置的吸嘴和吸入给药装置 Active CN1102012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7611.3A CN110201280B (zh) 2018-02-28 2018-02-28 用于吸入给药装置的吸嘴和吸入给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67611.3A CN110201280B (zh) 2018-02-28 2018-02-28 用于吸入给药装置的吸嘴和吸入给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1280A CN110201280A (zh) 2019-09-06
CN110201280B true CN110201280B (zh) 2021-07-30

Family

ID=67778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67611.3A Active CN110201280B (zh) 2018-02-28 2018-02-28 用于吸入给药装置的吸嘴和吸入给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0128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52198A1 (en) * 2002-10-11 2004-09-01 Otsuka Pharmaceutical Co., Ltd. Powder inhalation device
CN1541125A (zh) * 2001-06-22 2004-10-27 ̩ 用于干粉末吸入器上的粉末剂型分散装置和方法
CN106075676A (zh) * 2016-08-08 2016-11-09 中山市美捷时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干粉吸入装置的给药机构
CN107530357A (zh) * 2015-01-20 2018-01-02 梯瓦优质制药产品研发股份有限公司 包含丙酸氟替卡松和昔萘酸沙美特罗的干粉吸入器
CN107715264A (zh) * 2017-10-12 2018-02-23 上海新黄河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粉雾剂装置制剂粉末团聚物的分散/解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32944B2 (en) * 2001-05-02 2004-05-11 Aerogen, Inc. Base isolated nebulizing device and methods
GB0602897D0 (en) * 2006-02-13 2006-03-22 Jagotec Ag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Dry Powder Inhaler Devices
ES2788450T3 (es) * 2006-08-22 2020-10-21 Glaxo Group Ltd Dispensador de medicamentos
CN107737393B (zh) * 2017-10-12 2020-08-28 上海新黄河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粉雾剂吸入装置的制剂雾化流道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1125A (zh) * 2001-06-22 2004-10-27 ̩ 用于干粉末吸入器上的粉末剂型分散装置和方法
EP1452198A1 (en) * 2002-10-11 2004-09-01 Otsuka Pharmaceutical Co., Ltd. Powder inhalation device
CN107530357A (zh) * 2015-01-20 2018-01-02 梯瓦优质制药产品研发股份有限公司 包含丙酸氟替卡松和昔萘酸沙美特罗的干粉吸入器
CN106075676A (zh) * 2016-08-08 2016-11-09 中山市美捷时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干粉吸入装置的给药机构
CN107715264A (zh) * 2017-10-12 2018-02-23 上海新黄河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粉雾剂装置制剂粉末团聚物的分散/解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01280A (zh) 2019-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42727A (en) Inhaler apparatus using a tribo-electric charging technique
EP0640354B1 (en) Whirl chamber powder inhaler
AU657914B2 (en) Inhaler
EP2731571B1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delivery devices
NZ284315A (en) Dry powder inhaler (self actuating); comprises a non motorised free spinning impeller rotatably mounted within a housing, a plurality of inlets passing through the housing to enter a mixing chamber and an outlet to a mouthpiece
NO311870B1 (no) Anordning for forstövning av pulvermedisin for inhalering
JP2004532089A (ja) 粉末吸入器
PL188855B1 (pl) Inhalator proszkowy
JP2008500851A (ja) ユニット投与ドライパウダー吸入器
JPH08103499A (ja) 吸入式投薬器
KR102002187B1 (ko) 전달 장치에 관한 개선
CN110201279B (zh) 用于吸入给药的药盒和吸入给药组合结构
CN110201280B (zh) 用于吸入给药装置的吸嘴和吸入给药装置
CN110201281B (zh) 吸入给药装置和吸入给药组合结构
CN110201278B (zh) 用于吸入给药的药盒和吸入给药组合结构
US6237591B1 (en) Turbine dry powder inhaler
WO2021026733A1 (zh) 吸入给药装置和吸入给药组合结构
CA2841390C (en) Medicament delivery device having improved powder emission and deagglomeration
JPH11299891A (ja) 吸入式投薬器
CN117771490A (zh) 一种双储库粉雾剂装置
KR20240065172A (ko) 건조 분말 약제 흡입기
CN114949483A (zh) 一种干粉吸入器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