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763C - 带顶棚轻型车辆物品收纳室的构造 - Google Patents

带顶棚轻型车辆物品收纳室的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763C
CN1101763C CN94102231A CN94102231A CN1101763C CN 1101763 C CN1101763 C CN 1101763C CN 94102231 A CN94102231 A CN 94102231A CN 94102231 A CN94102231 A CN 94102231A CN 1101763 C CN1101763 C CN 110176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ar
seat
chamber
article storing
ca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41022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170A (zh
Inventor
外山博敏
明石智彦
木村一隆
中村二二男
杉冈浩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043460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39816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043461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29465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70152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33358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7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76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6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12Box-shaped seats; Bench-type seats, e.g. dual or twin sea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在顶棚的机动二/三轮车的座位部保持较低高度的情况下,在座位的下方形成大容量的物品收纳室。在后部车体内形成前后相互连通的前部收纳室和后部收纳室,其上部开口分别由座位的座位部和靠背部可自由开闭地覆益着。后部收纳室是在座位部的后方并利用支承顶棚的一对支柱之间的无用空间形成的,能在不使座位部高度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收纳头盔。前部收纳室用来收纳低矮的物品,两个收纳室同时使用时能够收纳象手提皮箱那样长度的物品。

Description

带顶棚轻型车辆物品收纳室的构造
本发明涉及机动二轮车或机动三轮车等轻型车辆的物品收纳室的构造,特别涉及在车体后部设立的左右一对支柱的上部支承有顶棚的轻型车辆的物品收纳室的构造。
这种带顶棚轻型车辆的物品收纳室在日本专利公报实开平3-61495号图1到图7中已经公开。上述现有技术的物品收纳室是在支承顶棚的左右支柱之间形成的,其开口由座位的靠背部可以自由开闭地覆盖着。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的物口收纳室是按完全吻合头盔的形状形成的,在其内收纳头盔后其他小件物品便没有地方存放了,不仅如此,在不收纳头盔的场合,长度大的物品也是不能收纳的。为此,将物品收纳室延长至座位的下方以便在该处收纳头盔,但这样,座位部的高度上升了,会产生影响骑手的脚着地性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带顶棚轻型车辆的物口收纳室的构造,在该构造中,座位部的高度被抑低,同时象头盔样背高的物品或象手提皮箱那样长度大的物品都可收纳。
另外,已知在日本专利公报实开平2-96388号中曾公开过在左右支柱的上端之间架设横柱而将灯具配设在该横柱内的结构。
这种在支柱上端间架设横柱的结构,支柱自身形状复杂,制造起来费事。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使带顶棚轻型车辆的高装停车灯的组装性和耐水性提高。
在实开平2-63288号中所公开的轻型车辆中是将轻型车辆在停止等场合操纵方向用的握把安装在车体盖后部上方的侧面上。
在实开平2-63288号中所公开的做法是将司机席整体覆盖成箱形,这样维护起来不方便并且有重量增加的缺点。另一方面,在实开平2-96388号中所公开的做法是在车体后部设立支柱,用该支柱支承顶棚,这样虽能做到减轻重量,但由于车体上的支柱安装部暴露在外面,不仅难看,而且污物等容易侵入。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把带顶棚轻型车辆的支柱安装部隐蔽起来不使其露出在外面,并对握把进行保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带顶棚轻型车辆的物品收纳室的构造具有以下第1特征:在车体后部设立的左右一对支柱的上部支承着顶棚的带顶棚轻型车辆中,在上述一对支柱的车体安装部之间形成能够收纳头盔的后部收纳室,同时在后部收纳室的前方连续形成高度比该后部收纳室低的前部收纳室,上述后部收纳室和前部收纳室的上部开口分别由座位的靠背部和座位部可以自由开闭地覆盖着。
本发明除了上述第1特征外,还有第2特征为,在座位的座位部和靠背部的边界近傍,座位的表面层被吊挂在座位底板一侧上。
本发明除了上述第1特征外,还有第3特征为,座位锁键可将座位锁在闭合位置,装有该座位锁键的座位锁键托架被支承在将支柱安装在车体上的支柱支承托架上。
本发明除了上述第1特征外,还有第4特征为,包含后部收纳室和前部收纳室的物品收纳室是由在车体前后方向上分割而成的2个部件构成。
本发明除了上述第1特征外,还有第5特征为,将行驶用的动力单元与车体连结起来的动力单元悬挂装置是由多个连杆构成的。
本发明除了上述第1特征外,还有第6特征为,高装停车灯等灯光器具被配设在轻型车辆司机席上方所设顶棚的后端上。
另外本发明除了上述第1特征外,还有第7特征为,支承顶棚的支柱下端安装在支柱托架上,在该支柱安装部的近傍设有在车体侧方突出的握把,支柱安装部和握把都被支柱盖一起覆盖。
现将附图简单说明如下:
图1为机动二轮车整体的侧面图,
图2为图1中主要部分的扩大图,
图3为图2中3部的扩大图,
图4为图3中4-4线的剖面图,
图5为图3中5-5线的剖面图,
图6为图2中6-6线的剖面图,
图7为图6中7-7线的剖面图,
图8为图7中8-8线的剖面图,
图9为物品收纳室和座位的扩大侧面图,
图10为图9中物品收纳室的纵剖面图,
图11为图10中11-11线的剖面图,
图12为图10中12-12线的剖面图,
图13为图2中13-13线的剖面图,
图14为图13中14-14线的剖面图,
图15为图2中15部的扩大图,
图16为图15中16-16线的剖面图,
图17表示支柱安装部的另一种型式,为上述图7的对应图,
图18为图17中18-18线的扩大剖面图,
图19表示后缓冲器的上端支承部的另一种型式,为上述图9的对应图,
图20为采用与本发明有关的灯具配设构造的轻型车辆的整体侧面图,
图21为顶棚后部的分解斜视图,
图22为顶棚后部的纵剖面图,
图23为图22中23-23线的剖面图,
图24为图22中24-24线的剖面图,
图25为从顶棚后方看去的半截图,
图26为其他实施例中顶棚后部的纵剖面图,
图27为图26中27-27线的剖面图,
图28为图26中28-28线的剖面图,
图29为采用同一支柱支承构造的轻型车辆的后部扩大图,
图30为图29中30-30线的剖面图,
图31为后车体盖的侧面图,
图32为后车体盖的平面图,
图33为支柱盖的侧面图,
图34为支柱盖的平面图,
图35为表示后车体盖与支柱盖的结合部的剖面图,
图36为图30中主要部分的扩大图,
图37为表示握把的其他实施例的剖面图。
下面按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机动二轮车V的车架F的前部,下端悬架着前轮Wf的前叉1由操纵方向柄2可左右操纵方向地安装着。另外在车架F的后部,备有发动机E、传动箱M和后轮Wr的公知的摆动型动力单元P通过双连杆式动力单元悬挂装置3可以上下自由摆动地枢支着。该动力单元P的后部通过后缓冲器4与车架F连接。在车架F上搭载着燃料箱5、蓄电池6和润滑油箱7,另外在动力单元P上搭载着空气滤清器8、汽化器9和消音器10。
在覆盖车架F的合成树脂制的车体B的前部设有风挡11,从该风档11的上端向车体后方延伸的顶棚12的后端支承在左右一对支柱14、14的上端,而这一对支柱通过支承支柱的托架13、13设立在车架后部。
在覆盖动力单元P的上部的车体B上设有收纳头盔H和手提皮箱A等物品用的物品收纳室15。物品收纳室15的上部开口被骑手用的座位16所覆盖,使该座位16通过铰链17向车体前方摆动,上述物品收纳室15的上部开口便可打开。座位16的后端可用座位锁键18锁住在车体上。
接下来,按照图3到图5说明将动力单元P支承在车架F上的动力单元悬挂装置3的构造。
动力单元悬挂装置3备有连接在车架F侧的第1连杆21和连接在动力单元P侧的第2连杆22。
第1连杆21架设在车架F的左右一对侧件F1、F1之间,备有:用贯穿分别设在侧件F1、F1上的轴套23、23的螺栓24固定的左右一对内管25、25,在两内管25、25之间夹持的套管26,嵌合在两个内管25、25的外周上的外管27,外周及内周烧结在外管27和内管25、25上的左右一对橡胶轴套28、28,将外管27的两端闭塞的左右一对盖套29、29,焊接在外管27的两端并向下延伸的左右一对第1臂30、30,焊接在外管27上并斜向前下方延伸的一根第2臂31,以及设在第2臂31前端的前后一对橡胶阻尼器32、32。后侧橡胶阻尼器32的后面与连接左右侧件F1、F1的交叉件F2的前面相向,而前侧橡胶阻尼器32的前面与焊按在交叉件F2上的阻尼器容纳部件33的内面相向。
第2连杆27是与动力单元P和上述第1连杆21连接的,备有:用贯穿第1连杆21左右一对第1臂30、30前端的螺栓34固定的左右一对内管35、35,在两内管35、35之间夹持的套管36,嵌合在两内管35、35外周上的外管37,外周及内周烧结在外管37和内管35、35上的左右一对橡胶轴套38、38,将外管37的两端闭塞的左右一对盖套39、39,焊接在外管27上并向车体后方延伸的一根第1臂40,焊接在外管27上并向上延伸的一根第2臂41,以及设在第2臂41前端的前后一对橡胶阻尼器42、42。前侧的橡胶阻尼器42与焊接在第1连杆21的第2臂31上的阻尼器容纳部件43相向,而后侧的橡胶阻尼器42与焊接在第1连杆21的一个第1臂30上的阻尼器容纳部件44相向(参照图5)。第2连杆22的第1臂40的后端被夹持在动力单元P前端上突出设立的左右一对托架45、45之间,并可上下自由摆动地由螺栓46枢支着。
于是,当后轮Wr受到来自路面的冲击而在动力单元上有上下方向或前后方向的负荷作用时,该负荷从动力单元P的托架45、45传送到动力单元悬挂装置3的第2连杆22上,使该连杆22环绕螺栓34转动。由于第2连杆22的转动,与内管35、35和外管37连接的橡胶轴套38、38被扭歪,从而将上述负荷吸收。同时设在第2连杆22的第1臂41上的橡胶阻尼器42、42压接在第1连杆21的前后一对阻尼器容纳部件43、44上,从而将上述负荷吸收。
从动力单元P来的负荷还通过第2连杆22传送到第1连杆21上,使该第1连杆21环绕螺栓24转动。由于第1连杆21的转动,与内管25、25和外管27连接的橡胶轴套28、28被扭歪而将上述负荷吸收,同时设在第1连杆21的第2臂31上的橡胶阻尼器32、32压接在交叉件F2和阻尼器容纳部件33上而将上述负荷吸收。
如上所述,由于后轮Wr受到的来自路面的冲击被设在动力单元P与车架F之间的双杆式动力单元悬挂装置3所吸收,因此振动难以从风挡11和支柱14、14传送到顶棚12上,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由于顶棚的振动而产生的噪音。
接下来,按照图6到图8说明支承顶棚12后端的支柱14、14往车架F上安装的安装部的构造。由于左右支柱14、14的安装部的构造相同,以下只就其一方(车体左侧的支柱14)进行说明。
支承支柱14下端的支柱支承托架13用2支螺栓52、52与焊接在车架F侧体F1后端上的舌片51结合。在支柱支承托架13的上端,后述支承座位锁键用的座位锁键托架53、可供手指伸进并用来支承后述罩盖54的握把55以及将支柱14下端固定的支柱固定部件56用上下2支螺栓57、57拧紧在一起。支柱固定部件56是用金属板弯曲而成以便夹持支柱14的,其两端叠合在一起用上述螺栓57、57固定在支柱支承托架13上。
支柱14通过在车体B上形成的开口B1从车体B的外侧向上延伸出来,而握把55则通过上述开口B1从车体B的外侧向下延伸出来。握把55的下缘与在合成树脂罩盖54的下缘上形成的缝隙541嵌合,这样可使罩盖54固定在将车体B的开口B1和支柱固定部件56覆盖的位置上。罩盖54比握把55具有略大的轮廓,其前缘和后缘向车体内侧略成圆弧状弯曲并与车体B的表面对接(参阅图8)。握把55的下缘是开口的,手指可从此处***,使举起车体、立起支架的作业容易进行。
接下来,按照图9到图12说明物品收纳室15的构造。
物品收纳室15为上面开口的合成树脂制容器,保持着从上方嵌合在覆盖动力单元P上部的车体B内部的状态,其上面由座位16可自由开闭地覆盖着,形成收纳物品的空间。物品收纳室15由相互连通的在前侧的前部收纳室151与在后侧的后部收纳室152构成,而座位16则由略成水平的在左前侧的座位部161与在座位部161后方连接设置的向后上倾斜的靠背部162构成。
物品收纳室15分割为在前侧的前部部件15f与在后侧的后部部件15r,该分割线P设定在后部收纳室152大约中央的部位。这样将物品收纳室分割为2个部件15f、15r,容易成形并且制造费用低。
物品收纳室15的前部分别用螺栓92、92固定在设在左右侧件F1、F1上的托架91、91上,而物品收纳室15的后部则用螺栓94固定在设在与左右侧件F1、F1连接的交叉件F2上的托架93上。在物品收纳室15前部的下面,在往上述侧件F1、F1上安装的安装部之间,为了安排润滑油箱7而形成向上的凹部95(参阅图10)。另外,图9和图11中的标号96为支承后缓冲器4上端用的托架。
在座位16的靠背部162的下方形成的后部收纳室152具有比较大的高度,在该处能够收纳头盔H那样较高的物品。而在座位16的座位部161的下方形成的前部收纳室151具有比较低的高度和前后方向长度大的空间,能与上述后部收纳室152共同收纳手提皮箱A那样较薄而长的物品。
于是,由于利用了骑手乘坐的座位部161更后方所设左右一对支柱14、14之间夹持的无用空间,在该处形成具有较大高度的后部收纳室152,所以能使座位16的座位部161的高度较低,即除能够维持臀部点较低确保脚着地性以外,还能收纳背高的头盔。并且,由于在座位16的座位部161的下方制成高度比较低的前部收纳室151,所以在后部收纳室152内塞入头盔H的情况下,还能够有效地收纳小件物品。另外,由于前部收纳室151和后部收纳室152相互连通,同时使用两收纳室151,152还能够收纳象手提皮箱A那样长而大的物品。此外,由于能在左右一对支柱14、14之间配设座位16,在二人乘车时可以利用两支柱14、14之间的无用空间作为后侧乘员的乘坐空间,如果使座位16的后端越过两支柱14、14的安装位置更向后方延长,那么后侧乘员的乘坐空间还可进一步扩大。
接下来,按照图13和14说明使座位16锁住在车体上的座位锁键18的构造。
座位锁键18的基板62配设在车体B的内面与物品收纳室15的外面之间,座位锁键18的后端用2支螺栓61、61固定在形成门状的上述座位锁键托架53的上端上,而前端则用2支螺栓60、60固定在物品收纳室15后部部件15r的上缘上。在座位锁键18的基板62的前端上设有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缺口621,用螺栓63固定在座位16后端上的环状被栓部件64就嵌合在该缺口621内。
在基板62上分别由梢67、68枢支着栓住部件65和锁住部件66,这些栓住部件65和锁住部件66用弹簧69相互连结。被弹簧69施加作用倾向按反时针方向转动的锁住部件66的转动端被基板62上突起设立的挡止块622限制着。栓住部件65备有能在上述缺口621的上方与被栓部件64接合的挂钩65,还备有与被栓部件64对接抵压的抵压右面652。另外在栓住部件65和锁住部件66上分别设有相互对接并使栓住部件65保持在锁住位置的凸轮面653、661。在锁住部件66上连结着释放绳70,该释放绳70与图上未示出的释放杆连接,该释放杆用来解除该锁住部件66的锁定。另外,图14中的标号71为使物品收纳室15与座位16之间密封用的密封部件。
于是,当使物品收纳室15的上面开口趋向闭合位置而摆动座位16时,设在座位16后端的被栓部件64抵压在栓住部件65的抵压面652上,使该栓住部件65克服弹簧69的弹力按图13中箭头a的方向摆动。结果,栓住部件65的挂钩651接合在被栓部件64上,同时栓住部件65的凸轮面653与锁住部件66的凸轮面661接合,因此座位16被锁住在闭合位置上。要解除座位16的锁定时,可拉动释放绳70,使锁住部件66按箭头b方向摆动,锁住部件66的凸轮面661就会从栓住部件65的凸轮面653上离开。结果,栓住部件65由于弹簧69的弹力按箭头c方向摆动,由于其挂钩651从被栓部件64上离开,因此座位16成为可向开启位置摆动的状态。
支承上述座位锁键18的座位锁键托架53安装在将支柱14、14支承在车架F上的刚性高的支柱支承托架13、13上,因此能够使座位16牢固地保持在闭合位置上。
接下来,按照图15和16说明座位16的构造。
座位16是由座位底板81、座位表面层82、及被座位底板81和座位表面层82夹持的坐垫材料83构成的。在座位16的座位部161和靠背部162的边界近傍,在坐垫材料83的上面形成横断车体宽度方向的沟831,还形成与上述沟831连通并上下方向贯通坐垫材料83和底板81的多个孔84…。上述孔84…在车体宽度方向上设有多个(在本实旋例为3个)。
在与上述沟831对应的座位表面层82里面的3个地方,设有环状吊纽85…其一端用连结部件86…缝牢,该吊纽85…的另一端向下贯能上述孔84…并用栓住部件87…栓在座位底板81的里面。
这样,通过将座位表面层82的表面吊挂在沟83的内侧,可消除其松驰状态。而且,即使座位16的靠背部162上附着的雨水可沿着使座位表面层82向内侧折曲的上述吊挂部向车体左右方向排出,因此能够避免座位部161濡湿。
另外,从图12可以清楚地看到,座位16的底板81在其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朝着物品收纳室15内部向下弯曲,因此可提高上述底板81的刚性,同时路面与座位16座位部161的距离不增加,而坐垫材料83的厚度增加,因此能提高乘坐的舒适度。
接下来,按照图17和图18说明支柱14、14的安装部的另一种型式。
在该例型式中,各支柱14的下端分别由上下一对弹性支承部件101、101支承在车体上。弹性支承部件101是通过将圆筒状橡胶套管104烧结在外侧轴套102和内侧轴套103之间而固定的,其外侧轴套102则是用压入方法结合在贯穿支柱14焊接的支承轴套105的内周上的。贯穿上述弹性支承部件101的内侧轴套103的螺栓57,贯穿握把55、支柱支承托架13和座位锁键托架53,将它们共同拧紧成为一体。
这样,从车架F的侧件F1、F1传送到支柱支承托架13、13上的振动,被上述4个弹性支承部件101…阻止向左右支柱14、14传送,与上述双连杆式动力单元悬挂装置的防振效果结合起来,支承在支柱14、14上的顶棚12的振动所发生的噪音可以被进一步有效地防止。
接下来,按照图19说明后缓冲器4的上端支承部的另一种型式
在该例型式中,焊接在与左右侧件F1、F1连接的交叉件F2上的托架96向上方作较大的突出,为了收容该托架96,后部收纳室152的底壁可向上作凸起状的弯曲。由于在后部收纳室152的底壁上形成的上述凸状弯曲是朝着该后部收纳室152收纳的头盔H的内部空间突出的,因此对头盔H的收纳不会产生障碍。这样,由于使托架96向上方突出,将后缓冲器4上端支承在上述托架96上的枢轴106的位置便可提高,从而可以确保后缓冲器4具有足够的行程。
按下来,按照图20到图28将对具有本发明第6特征的配设灯光器具的带顶棚轻型车辆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20为采用与本发明有关的灯光配设构造的小型摩托车式轻型车辆的整体侧面图,该轻型车辆的车头管202被安装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车架F的前端上,转向轴203***在该车头管202内,在该转向轴203的上端装有手柄2,而在转向轴203的下端装有前叉1,在该前叉1的的下端支承着前轮Wf的轴。
另外,在车架F的中间设有燃料箱5,在该燃料箱5更后面的上方装有润滑油箱7,并且在燃料箱5更后面的位置上通过连杆机构22连结着由发动机、动力传送机构等构成的动力单元P的前端,在该动力单元P的后部与车架F的后部之间设有缓冲器4同时由动力单元P的后部支承着后轮Wr的轴。
另外,车架F用罩类物覆盖着。即在车架F的竖立的前部上设有脚罩213,在该脚罩213的前面装有前体盖214,另外与脚罩213连接设有放脚的地板215,与该放脚地板215的后部连接设有后体盖B,在该后体盖B的内侧、在左右车架F之间从前方一直到后方设有连续的可收容头盔等物品的收纳室15,在该物品收纳室15的前端,座位16以其前端作为枢支点可自由开闭地支承着,在后体盖B的后端安装着由尾灯、停车灯和闪光信号灯组成的综合灯具236。
而且,在前体盖214的上端支承着风挡11的下端,该风挡11延伸到司机席的上方成为顶棚12,该顶棚12的后端用支柱14支承着。
接下来,按照图21到图25说明顶棚12后部的构造。其中,图21为顶棚后部的分解斜视图,图22为顶棚后部的纵剖面图,图23为图22中23-23线的剖面图,图24为图22中24-24线的剖面图,图25为从顶棚后方看去的半截图。
首先说明顶棚12与支柱14的结合部。在顶棚12的后部下面形成向下方突出的筒部221,在该筒部221内设有壁部222,在该壁部大约中央的部位形成小直径的筒部223,另外在壁部222上形成开口224、225。
另一方面,在支柱14的上端覆盖着帽状的橡胶部件226,在该橡胶部件226上形成与小直径筒部223嵌合的孔227及从上述开口224向上方突出的突起228。橡胶部件226是为防止来自支柱14的振动传送到顶棚12上而设的,在橡胶部件226与支柱14上端之间***保护板229以便防止振动等使橡胶劣化。
另外,在支柱14的上端内侧用铆钉固定着安装板230。该安装板230贯穿上述开口225一直延伸到壁部222的上方,在其前端上用螺栓固定着托架231。该托架成为角状,在其水平部上形成有与上述小直径筒部223嵌合的孔232,水平部下面与上述突起228对接,水平部下面与壁部222上面之间形成间隙,因此振动不能传送。
还有,在使顶棚12与支柱14结合时,将固定着安装板230并覆盖有橡胶部件226的支柱14的上端部从下方***到筒部221之内,另一方面在筒部221的壁部222的上面预先设定托架231,这样,将该托架231与安装板230用螺栓结合起来便可完成。
另一方面,顶棚12的后部在后方先是向左右两侧徐徐向下倾斜形成弯曲面241,然后又在与该弯曲面241连接的后方向左右两侧徐徐向上倾斜形成弯曲面242,在该两弯曲面241、242之间形成凹部。
另外,在上述弯曲面241和弯曲面242的边界处形成向上方突起的凸部243,在弯曲面241的中间形成安装孔244,并且在弯曲面242的后面形成窗部245,用自攻螺钉246从上方将高装停车灯250安装在凸部243上,并通过安装孔244用自攻螺钉247从下方安装罩盖260,在该罩盖260与弯曲面241、242之间形成的中空部S内收容着上述高装停车灯250。
高装停车灯250被做成面对上述窗部而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透明小盒251,在该透明小盒251内配置着多个发光元件252(LED,即发光二极管),并且在该小盒251的上边用接合片253与窗部245的上边接合,使其不晃荡。
在罩盖260的下面突出设立着与上述自攻螺钉247螺合的凸部261,并且罩盖260成为向左右两侧徐徐向下方倾斜的弯曲形状,其周缘形状为与上述顶棚12弯曲面242的上缘形状相适合的形状。
图26表示顶棚12与支柱14的结合构造与上述不同的其他实施例的顶棚后部的纵剖面图,图27为图26中27-27线的剖面图,图28为图26中28-28线的剖面图,在顶棚12和罩盖260之间所形成的中空部S内收容高装停车灯250,这一点与上述的相同。
即,在该实施例中,在筒部221内形成环状的突部270,筒状橡胶部件271的外周被嵌合在该突部270上,而支柱14则***通在该筒状橡胶部件271内。
另外,在顶棚12上突出设立着凸部272,在该凸部272上安装着角状的交叉部件273。具体地说,凸部272在车宽方向分开设有多个,填装有橡胶环274的金属零件275被螺钉276拧紧安装在该凸部272上。
并且,在交叉部件273的两端上焊接着金属带277,使该金属带277卷绕在支柱14的上端,用螺栓278拧紧,便可使顶棚12与支柱14结合。在金属喧277上形成孔277a,在支柱14的上端形成嵌合在该孔277a内的突起220a,使突起220a嵌合在该孔277a内,这样便能防止支柱14从下方脱出而得到强固的结合。另外,由于支柱14的上端顶住交叉部件273,所以亦可防止支柱14从上方脱出。
另外,在实施例中,例举了高装停车灯作为灯光器具,也可以是尾灯、正规停车灯、方向指示器等的灯或反射灯。不仅可以将灯光器具设在顶棚中也可以设在顶棚的上面或下面。
接下来,按照图29到图37就具有本发明第7特征即配设支柱支承构造的带顶棚轻型车辆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以安装着支柱14下端的部分为中心按照图29到图36说明车体的后部构造。其中,图29为车体后部的扩大图,图30为图29中30-30线的剖面图,图31为后体盖的侧面图,图32为后体盖的平面图,图33为支柱盖的侧面图,图34为支柱盖的平面图,图35为示出后体盖与支柱盖的结合部的剖面图,图36为图30中主要部分的扩大图。
在图29和图30所示的左右车架F(图中只示出左侧的车架,实际有左右一对)之间、配置着由上半体322a和下半体322b构成的物品收纳室15,在该物品收纳室15和后体盖B之间的车架的后部上用螺栓324安装着支柱托架323。该物品收纳室15为了除收纳头盔H以外还收纳其他如手提皮箱322d等宽大物,在中央形成向侧方的鼓出部322e。还有,在车架F的后部上设有搬运用的钩子301a。
另外,在支柱14的下端圈绕有金属带325,在后体盖B上如图31和图32所示形成开口316a,在开口316a更下方的位置上设有在将支柱挂上或取下时可用手***的向外侧鼓起的握把316b,并且在开口316a和握把316b的周围设有栓住孔316c。
通过开口316a,可从后体盖B的外侧用螺栓326将上述金属带325拧紧安装在支柱托架323的上端上。还有,螺栓326要用2支,其中一支螺栓326将座位锁键托架327拧紧在支柱托架323的上端上,在座位317的后端设有的钩子317a所栓住的栓住片328被安装在该座位锁键托架327沿车宽方向的中间部位上。另外,在316b的外侧支柱盖330用***的构造固定着。还有,支柱盖330系用橡胶盖制成,塑料盖也可应用。
支柱盖330如图33到图35所示,在略成三角形的基部330a上将握把316b包藏起来,从基部330a开始一起斜向后上方,使开口316a隐蔽起来的半筒状起立部330b耸立着,在该起立部330b的上端设有可供支柱14贯穿的孔330c,并且在该起立部330b的周缘上设有5个可以嵌入上述栓住孔316c的突起330d。
另外,支柱盖330的下缘如图36所示设有折返部331,在该折返部331上形成开口331a。于是,如图36的双点划线所示,从握把316b的下方将支柱盖330***,使握把316b夹在支柱盖330的下缘部和折挞部331之间时,折返部331被撑开,其开口331a与握把316b上设有的突起316c嵌合。由于该嵌合,支柱盖330的位置便可决定。在此之后如上所述用***的构造便可使支柱盖330固定。
图37为表示握把其他实施例的剖面图,在该实施例中,为了加强握把316b,在支座托架323的外侧上焊接着加强片340。
以上详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因此可进行种种设计变更。
例如,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机动二轮车,对机动三轮车也是能够适用的。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特征,在支承顶棚的左右一对支柱的车体安装部之间形成后部收纳室,并在其前方连续形成高度比后部收纳室低的前部收纳室,由于上述后部收纳室和前部收纳室的上面开口分别由座位的靠背部和座位部可自由开闭地覆盖着,因此在左右支柱之间的无用空间能够得到有效地利用并且在不影响骑手臀部位高度的情形下形成后部收纳室,能够合理地收纳背高的头盔,还能够用前部收纳室收纳小件物品。另外,在不收纳头盔时,还可利用两个收纳室收纳例如手提皮箱那样长度大的物品。
根据本发明的第2特征,在座位的座位部和靠背部的边界近傍,座位的表面层被吊挂在座位底板一侧上,因此不仅能够防止表面层的松弛,还能用座位部和靠背部边界近傍形成的沟使从靠背部流下的雨水向抽侧方排出排藉以防止座位部濡湿。
根据本发明的第3特征,座位锁键可以将座位锁在闭合位置,装有该座位锁键的托架被支承在将支柱安装在车体上的支柱支承托架上,因此座位锁键安装在刚性高的部分上而能够使座位牢靠地锁住。
根据本发明的第4特征,包含后部收纳室和前部收纳室的物品收纳室是由在车体前后方向上分割而成的2个部件构成,因此能够使物品收纳室的构成部件小型化而容易制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5特征,使行驶用的动力单元与车体连结起来的动力单元悬挂装置是由多个连杆构成的,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动力单元的振动传送到车体上,而由支柱和顶棚的振动引起的噪音亦可减少。
根据本发明的第6特征,由于灯光器具被配设在轻型车辆司机席上方所设顶棚的后端上,因此就没有必要在支柱上端之间架设横柱或将支柱自身制成特殊形状。这样,制作就容易,并且由于将灯光照具固定在顶棚上以后只须安装在支柱上便可完事,所以组装性良好而且组装后的耐水性也良好。
根据本发明的第7特征,在司机席上方设置顶棚的轻型车辆中,支承上述顶棚的支柱下端安装在支柱托架上,在该支柱安装部的近傍设有向车体侧方突出的握把,支柱安装部和握把都被支柱盖一起覆盖,因此没有必要设置专用的握把盖,而且支柱安装部不暴露在外引人注目,另外,由于支柱盖位于握把外侧,还可发挥缓冲器的作用。

Claims (9)

1.一种带顶棚轻型车辆的物品收纳室的构造,所述轻型车辆具有支撑顶棚后端的一对左右排布的支柱(14),该支柱竖直设置于车体(B)后部,该车体上还设置有动力单元(P)、收纳室(15)以及覆盖其上面开口部的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室(15)的下方配置有动力单元(P),同时在一对支柱(14)的车体安装部之间形成可容纳头盔的后部收纳室(152),在后部收纳室的前方连续地形成比其高度低的前部收纳室(151)。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带顶棚轻型车辆的物品收纳室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室(15)分别由座位(16)的座位部(161)及靠背部(162)可开闭自由地覆盖着。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带顶棚轻型车辆的物品收纳室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收纳室(151)的下方配置有发动机(E)。
4.按照权利要求1的带顶棚轻型车辆的物品收纳室的构造,其特征为,在座位(16)的座位部(161)和靠背部(162)的边界近旁,座位的表面层(82)被吊挂在座位底板(81)一侧上。
5.按照权利要求1的带顶棚轻型车辆的物品收纳室的构造,其特征为,座位锁键(18)可将座位(16)锁在闭合位置,装有该座位锁键(18)的座位锁键托架(53)被支承在将支柱(14)安装在车体上的支柱支承托架(13)上。
6.按照权利要求1的带顶棚轻型车辆的物品收纳室的构造,其特征为,包含后部收纳室(152)和前部收纳室(151)的物品收纳室(15)是由在车体前后方向上分割而成的2个部件(15f、15r)构成的。
7.按照权利要求1的带顶棚轻型车辆的物品收纳室的构造,其特征为,使行驶用的动力单元(P)与车体连结起来的动力单元悬挂装置(3)是由多个连杆(21、22)构成的。
8.按照权利要求1的带顶棚轻型车辆的物品收纳室的构造,其特征为,高装停车灯(250)等灯光器具被配设在上述顶棚(12)的后端上。
9.按照权利要求1的带顶棚轻型车辆的物品收纳室的构造,其特征为,支承上述顶棚(12)的支柱(14)的下端安装在支柱托架(323)上,在该支柱安装部的近旁设有向车体侧方突出的握把(316b),支柱安装部和握把都被支柱盖(330)一起覆盖。
CN94102231A 1993-03-04 1994-03-03 带顶棚轻型车辆物品收纳室的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176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4346093A JP3398168B2 (ja) 1993-03-04 1993-03-04 ルーフ付き軽車両のピラー支持構造
JP43461/93 1993-03-04
JP43460/1993 1993-03-04
JP04346193A JP3294658B2 (ja) 1993-03-04 1993-03-04 軽車両用灯火器類の配設構造
JP43461/1993 1993-03-04
JP43460/93 1993-03-04
JP170152/93 1993-07-09
JP17015293A JP3333589B2 (ja) 1993-03-17 1993-07-09 ルーフ付き軽車両における物品収納室構造
JP170152/1993 1993-07-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70A CN1097170A (zh) 1995-01-11
CN1101763C true CN1101763C (zh) 2003-02-19

Family

ID=27291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41022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1763C (zh) 1993-03-04 1994-03-03 带顶棚轻型车辆物品收纳室的构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0209300B1 (zh)
CN (1) CN1101763C (zh)
IT (1) IT1268031B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98789B2 (ja) * 1998-07-16 2008-12-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後部収納構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04967A1 (fr) * 1986-10-14 1988-04-15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ule du type scooter, muni d'un compartiment de rangement de grande capacite
FR2649064A1 (fr) * 1989-06-30 1991-01-04 Ith Sovanna Habitacle telescopique, rigide, entierement transparent, integrant les arceaux de protection pour vehicules a deux roues, trois roues et quatre rou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04967A1 (fr) * 1986-10-14 1988-04-15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ule du type scooter, muni d'un compartiment de rangement de grande capacite
FR2649064A1 (fr) * 1989-06-30 1991-01-04 Ith Sovanna Habitacle telescopique, rigide, entierement transparent, integrant les arceaux de protection pour vehicules a deux roues, trois roues et quatre rou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T1268031B1 (it) 1997-02-20
KR100209300B1 (ko) 1999-07-15
CN1097170A (zh) 1995-01-11
ITTO940144A0 (it) 1994-03-03
ITTO940144A1 (it) 1995-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4552C (zh) 电动车
CN1273328C (zh) 车座
CN1177718C (zh) 车辆的整流罩结构
CN1751957A (zh) 鞍乘型车辆
CN1037113A (zh) 底板位置可调的机动运输车
CN1605530A (zh) 用于小型摩托车式车辆的物品储存结构
CN100349778C (zh) 摩托车的后翼板和相关的支撑结构
CN1891559A (zh) 两轮摩托车的车身罩安装结构
CN101028847A (zh) 摩托车
CN1651301A (zh) 机动两轮车的行李架安装构造
CN1749096A (zh) 摩托车
CN1263650C (zh) 摩托车的车架结构
CN1456471A (zh) 摩托车上的前方向指示灯的安装结构
CN1101763C (zh) 带顶棚轻型车辆物品收纳室的构造
CN102381393A (zh) 机动两轮车的后部结构
CN1288024C (zh) 机动两轮车的电瓶配置结构
CN1096378C (zh) 机动二轮车的物品收容室支承构造
CN1041392C (zh) 小型摩托车的电气部件安装构造
CN1282581C (zh) 车辆的车体构造
CN1219676C (zh) 机动两轮车的收容结构
CN1231384C (zh) 摩托车前部罩的周围结构
CN1749093A (zh) 二轮机动车
CN1701990A (zh) 车辆
CN1091704C (zh) 两轮摩托车的支架装置
CN1071225C (zh) 车辆的车体上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