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65377A - 一种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65377A
CN110165377A CN201910475258.XA CN201910475258A CN110165377A CN 110165377 A CN110165377 A CN 110165377A CN 201910475258 A CN201910475258 A CN 201910475258A CN 110165377 A CN110165377 A CN 110165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feed point
antenna module
electronic equipment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52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65377B (zh
Inventor
张盛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7525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653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65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5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65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653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在本申请实提供一种天线组件,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及接触式连接组件,该第一线圈用于贴装在电子设备的后盖的内壁上,第二线圈用于贴装内壁相对的电子部件上,该第一线圈的第一馈点与第二线圈的第二馈点通过接触式连接组件电连接,且在电子设备内,第一线圈内的电流方向与第二线圈内的电流方向相同。通过使用接触式连接组件,使得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可分离,能够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减小有效面积的需求,有效实现小型化设计;且双线圈的模式能够增强产生的磁场强度,提高天线性能;由于两个线圈可分别贴装在后盖的内壁上,及相对的电子部件上,不需要基板进行承载,能够有效的减小该天线组件在电子设备内占用的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术的研究主要分布在四个领域内,包括NFC的理论与发展、NFC基础研究、NFC应用和服务研究、NFC应用环境研究等。目前,NFC技术在电子设备,例如手机,中有广泛应用。
然而,受限与电子设备的结构及NFC性能的要求,具备NFC功能的天线存在难以实现小型化设计,天线性能较差及占用的空间大等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天线难以实现小型化设计,天线性能差及占用的空间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组件,该天线组件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接触式连接组件,所述第一线圈用于贴装在电子设备的后盖的内壁上,所述第二线圈用于贴装在所述电子设备内与所述后盖的内壁相对的电子部件上;
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馈点与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馈点通过所述接触式连接组件电连接,且在已组装所述天线组件的电子设备内,所述第一线圈内的电流方向与所述第二线圈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后盖,所述后盖包括朝向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内壁;
电子部件,所述电子部件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内部,并与所述后盖的内壁相对设置,所述电子部件与所述后盖的内壁相对的面上设置有馈源;
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天线组件,及电流接通组件,所述电流接通组件用于实现所述天线组件与所述馈源之间的电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天线组件,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及接触式连接组件,该第一线圈用于贴装在电子设备的后盖的内壁上,第二线圈用于贴装在电子设备内与后盖的内壁相对的电子部件上,该第一线圈的第一馈点与第二线圈的第二馈点通过接触式连接组件电连接,且在已组装该天线组件的电子设备内,第一线圈内的电流方向与第二线圈内的电流方向相同。通过使用接触式连接组件,使得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可分离,可分离设置两个线圈的方式能够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减小有效面积的需求,有效实现小型化设计;且双线圈的模式能够增强产生的磁场强度,提高天线性能;此外,由于两个线圈可分别贴装在后盖的内壁上,和与该后盖的内壁相对的电子部件上,不需要其他的组件进行承载,能够有效的减小该天线组件在电子设备内占用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贴装在电子设备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贴装在电子设备内的另一结构流程示意图;
图4a至图4c为电子设备内天线组件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线圈的贴装方式的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线圈的另一贴装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线圈布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申请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组件结构示意图,该天线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手机、穿戴式设备等等终端,且该天线组件包括第一线圈101、第二线圈102、接触式连接组件103,该第一线圈101用于贴装在电子设备的后盖的内壁上,第二线圈102用于贴装在电子设备内与后盖的内壁相对的电子部件上。其中,该后盖为非金属后盖。
其中,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均具有两个馈点,第一线圈101的第一馈点与第二线圈102的第二馈点通过接触式连接组件103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馈点为第一线圈101的两个馈点中的任意一个,第二馈点为第二线圈102的两个馈点中的任意一个,且第一线圈101与第二线圈102之间不存在任何金属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触式连接组件103是指通过接触的方式接触到之后,即可形成电连接,导通电路,传输电流。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采用接触式连接组件103实现电连接,使得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断开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之间的电连接,且该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可分离,使得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的贴装方式更灵活。
其中,与后盖的内壁相对的电子部件,是指内壁整个面在所述电子设备内部所对应的电子部件,该电子部件包括主板电压及电池,其中,主板电压及电池上可以有可布设区域,第二线圈102可以布设在该可布设区域内。
其中,在已组装上述天线组件的电子设备内,第一线圈101内的电流方向与第二线圈102内的电流方向相同,使得第一线圈101产生的磁场矢量与第二线圈102产生的磁场矢量能够叠加,磁场强度增加。可以理解的是,在磁场强度的需求固定的情况下,相对于只使用一个线圈产生磁场矢量,通过使用本申请中的天线组件,能够有效的减小使用的线圈的尺寸,且由于该两个小的尺寸的线圈分离式设计,使得其对空间的要求降低,适用于电子设备内部可用空间越来越小,电子设备越来越薄的发展趋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使用接触式连接组件103,使得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可分离,可分离设置两个线圈的方式能够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减小有效面积的需求,有效实现小型化设计;且双线圈的模式能够增强产生的磁场强度,提高天线性能;此外,由于两个线圈可分别贴装在后盖的内壁上,和与该后盖的内壁相对的电子部件上,不需要其他的组件进行承载,能够有效的减小该天线组件在电子设备内占用的空间。
基于图1所示的天线组件的结构,请参阅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天线组件贴装在电子设备内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第一线圈101,第二线圈102,及接触式连接组件103,且均与图1所示实施例中描述的内容相似,此处不做赘述。
其中,第一线圈101有两个馈点,分别为馈点A1,和馈点B1,第二线圈也有两个馈点,分别为馈点A2和馈点B2,通常将位于线圈内的馈点称为内馈点,将位于线圈外的馈点称为外馈点,因此,上述馈点A1和馈点A2为内馈点,上述馈点B1和馈点B2为外馈点。其中,第一线圈101贴装在后盖104的内壁1041上,内壁1041相对的电子部件105上贴装有第二线圈102,其中,内壁1041上的四个顶点分别为C1、D1、E1、F1,且在相对的电子部件105上有分别对应的C2、D2、E2、F2四个顶点,在后盖104覆盖在电子部件上时,相对的顶点重合,例如,C1与C2重合。需要说明的是,在覆盖的场景下,第一线圈101的其中一个馈点和第二线圈102的其中一个馈点通过接触式连接组件103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是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即第一线圈101的内馈点与第二线圈102的内馈点通过接触式连接组件103实现连接,且是接触式连接组件10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线圈的内馈点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是以该方式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多种其他的可行的实现方式,此次不做限定。且无论什么样的连接方式,只需要确保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中的电流方向一致即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线圈101的第一馈点和第二线圈102的第二馈点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且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所形成的形状也有多种,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基于需要及实际情况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介绍以下几种可行的方式:
1、第一馈点及第二馈点均为内馈点,在已组装所述天线组件的电子设备内,第二线圈102映射至所述后盖104上的第一区域,与第一线圈101在所述非金属电池连接盖102形成的第二区域完全重叠或者部分重叠。
即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馈点为图2中的馈点A1,第二馈点为图2中的馈点A2,在将天线组件组装至电子设备的场景下,馈点A1和馈点A2通过接触式连接组件103形成电连接。如图2所示,由于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的尺寸相同,第二线圈102映射至后盖104上所形成的第一区域和第一线圈101在后盖104形成的第二区域完全重叠。可以理解的,若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的尺寸不相同,则是部分重叠。
2、第一馈点和第二馈点均为外馈点,在已组装天线组件的电子设备内,第二线圈102映射至后盖上104的第一区域,与第一线圈104在后盖104形成的第二区域无重叠区域。
请参阅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组件贴装在电子设备内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馈点为图3中的馈点B1,第二馈点为图3中的馈点B2,在覆盖的场景下,馈点B1和馈点B2通过接触式连接组件103形成电连接,如图3所示,由于第二线圈102映射至后盖104的第一区域与第一线圈101在后盖104的第二区域之间并无重叠区域。无重叠区域时,利用上述天线组件实现NFC功能也能够有效的增大NFC功能的刷卡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发明构思下,分离式的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的布局方式和尺寸均不限定,仅要求能够满足对磁场强度的需求,及满足电连接之后的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中的电流方向是相同的即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接触式连接组件103有至少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金属弹片,一种是金属连接柱。
其中,当接触式连接组件103为金属弹片时,该金属弹片的一端与第一线圈101的第一馈点固定连接,且金属弹片的另一端沿大致垂直于第一线圈101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在已组装天线组件的电子设备内,金属弹片的另一端与第二线圈102的第二馈点接触形成电连接。或者,金属弹片的一端与第二线圈102的第二馈点固定连接,且金属弹片的另一端沿大致垂直于第二线圈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延伸,且在已组装该天线组件的电子设备内,金属弹片的另一端与第一线圈101的第一馈点接触形成电连接。
其中,金属弹片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安装时,只需要确保金属弹片和第二线圈102的第二馈点接触即可形成电连接,且在接触时,金属弹片的弹力为0或者大于0(即处于压缩状态)。
其中,当接触式连接组件103为金属连接柱时,则金属连接柱的一端与第一线圈101的第一馈点固定连接,在已组装天线组件的电子设备内,金属连接柱的另一端与第二线圈102的第二馈点接触形成电连接。或者,金属连接柱的一端与第二线圈102的第二馈点固定连接,在已组装天线组件的电子设备内,金属连接柱的另一端与第一线圈101的第一馈点接触形成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通常情况下金属连接柱是没有弹性的或者弹性很小的,因此在设计的时候,需要精确测量后盖的内壁至其对应的电子部件之间的距离,第一线圈101、第二线圈102形成的厚度,以准确计算金属连接柱的柱体长度,以便能够实现准确的接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使用金属弹片或者金属连接柱,能够有效实现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之间分离式贴装。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介绍包含上述天线组件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如前述实施例中的后盖104,该后盖104包括朝向电子设备内部的内壁1041;电子部件105,该电子部件设置设置于电子设备内部,并与后盖104的内壁1041相对设置,且电子部件105与后盖104的内壁相对的面上设置有馈源;如前述实施例中的天线组件,及电流接通组件,其中,该电流接通组件用于实现天线组件与馈源之间的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天线组件中的第一馈点和第二馈点已通过接触式连接组件103连接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电流接通组件实现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之间的并联或者串联,且至少有以下几种可行的方式:
方式一:请参阅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组件在电子设备内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其中,第一线圈101的第一馈点和第二线圈102的第二馈点均为内馈点,即分别为馈点A1和馈点A2,该电流接通组件106的一端与第一线圈101的外馈点B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馈源107的一端接触形成电连接,该馈源107的另一端与第二线圈102的外馈点B2电连接,以便第一线圈102和第二线圈102形成串联电路。
在图4a所示实施例中,若馈源107与第二线圈102的外馈点B2连接的端为输出端,则电流将从第二线圈102的外馈点B2输入天线组件,且在第二线圈102中按照逆时针方向传输,直至传输至内馈点A2,且由于该内馈点A2与接触式连接组件103的一接触端A3接触形成电连接,则电流将从接触端A3流入至接触式连接组件103,由于接触式连接组件103的固定端与第一线圈101的内馈点A1固定,因此电流将从内馈点A1流入至第一线圈101,且在第一线圈内101内按逆时针方向(电流方向与第二线圈102相同)传输之后,传输至第一线圈101的外馈点B1,且由于外馈点B1与电流接通组件106的一端连接,且由于电流接通组件106的另一端G1与馈源107的输入端G2接触,因此,电流将从馈源107的输入端G2回到馈源107,完成电流在串联的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之间的传输。
方式二:请参阅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组件在电子设备内的连接关系的另一示意图,其中,第一线圈101的第一馈点和第二线圈102的第二馈点均为内馈点,即分别为馈点A1和馈点A2,该电流接通组件106的一端与第一线圈101的外馈点B1固定连接,另一端G1与第二线圈102的外馈点B2接触形成电连接,该第二线圈102的外馈点B2连接至馈源107的一端G3,第二线圈102的内馈点A2连接至馈源107的另一端G2,使得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形成并联电路。
在图4b所示实施例中,若馈源107的电源的输出端为G2,则电流将从输出端G2输出,由于输出端G2与馈点A2连接,输出端G2输出的电流将从馈点A2输入第二线圈102,且在第二线圈102内顺时针传输,且由于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并联,因此,电流还将按照馈点A2、端A3、馈点A1的顺序流入至第一线圈101,且在第一线圈101内的流动方向与第二线圈102相同,其中,电流在第一线圈101将流至外馈点B1,并经过外馈点B1、端G1、外馈点B2、端G3流入至馈源107,且第二线圈102内的电流将从外馈点B2、端G3流入至馈源107,完成电流在并联的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之间的传输。
方式三:请参阅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组件在电子设备内的连接关系的另一示意图,其中,第一线圈101的第一馈点和第二线圈102的第二馈点均为外馈点,即分别为馈点B1和馈点B2,该电流接通组件106的一端与第一线圈101内的内馈点A1固定连接,另一端G1与馈源107的一端G2接触形成电连接,馈源107的另一端G3与第二线圈102的内馈点A2电连接,以形成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的串联电路。
在图4c所示实施例中,若馈源107的端G3为电源的输出端,则电流从端G3输出至内馈点A2,且在第二线圈102内顺时针流动至外馈点B2,外馈点B2通过接触式连接组件103与第一线圈101的外馈点B1连接,则电流将依次经过外馈点B2、接触式连接组件103、外馈点B1传输至第一线圈101,且在第一线圈101按照与第二线圈102相同的电流方向流动至第一线圈101的内馈点A1,并经过内馈点A1、电流接通组件106、端G1、端G2流入至馈源107,完成电流在串联的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之间的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流接通组件106可以是金属弹片或者是金属连接柱,且为金属弹片时的使用方式与接触式连接组件103为金属弹片时的使用方式一致,且为金属连接柱时的使用方式与接触式连接组件103为金属连接柱时的使用方式一致,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两个金属弹片分别为上述的接触式连接组件103及电流接通组件106,或者,可以使用两个金属连接柱分别为上述的接触式连接组件103及电流接通组件106,或者可以使用一个金属弹片及一个金属连接柱分别对应接触式连接组件103及电流接通组件106,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需要设置,此处不做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后盖104的内壁相对于的电子部件有多个,在布设第二线圈102时,可以仅布设在一个电子部件上,例如该电子部件可以为主板压板,或者是电池,或者可以同时布设在主板压板和电池上。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基于需要进行布设部件的选取,此处不做限定。
其中,在第二线圈102贴装在主板压板上时,该第二线圈102具体是贴装在主板压板与所述后盖相对的面上。
其中,在第二线圈102贴装在电池上时,该第二线圈102具体是贴装在电池与后盖104相对的面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使用两个线圈,使得能够在电子设备对使用单个线圈的尺寸要求严苛的情景下,满足线圈的尺寸小的需求和磁场强度满足要求的需求,实现小型化设计的同时提供更好的磁场强度,提高天线组件的性能。在另一方面,将第一线圈101贴装在后盖的内壁上,且将第二线圈102贴装在后盖的内壁对应的电子组件上,且通过接触式连接组件103连接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使得能够实现分离式的天线,贴装方式灵活,且由于该种贴装方式不需要使用到基板,即不需要将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通过基板实现贴装,能够减少材料的使用,及减少天线组件对电子设备内的空间的占用,符合电子设备的发展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是以线圈的形状为矩形为例进行的描述,在实际应用中,线圈的形状不限定在矩形,还可以是其他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线圈101贴装在电子设备的后盖的内壁上,但是后盖的内壁上存在不能贴装线圈的区域,例如,摄像头区域,因此,第一线圈形成有第一凹陷部,该第一凹陷部用于与后盖上用于设置设置电子组件的区域匹配。具体的,第一线圈101与后盖104的内壁的摄像头区域相邻的边,通过向内凹陷方式与摄像头区域的形状匹配,如图5a及图5b所示,为第一线圈101贴装方式的示意图,其中图5a,为可布设第一线圈101的可布设区域有限的情况下,布设矩形的线圈的示意图,图5b则为与摄像头区域相邻的边向内凹陷方式与摄像头区域匹配时线圈的示意图。从图5a及图5b中可以看出,在可布设区域有限的情况下,图5b的布设方式线圈的有效面积更大,能够提供更强的磁场。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一线圈101贴装在后盖的内壁上,由于后盖的内壁的区域大,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足够大的线圈的有效面试,进一步提升天线组件产生的磁场强度,提升性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部件具有可布设第二线圈102的可布设区域时,第二线圈102具有第二凹陷部,该第二凹陷部用于与电子部件的可布设区域匹配,以便该第二线圈102采用与该可布设区域的形状匹配的形状贴装在可布设区域内。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线圈布设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实验验证的方式证明上述天线组件的性能的优点,对照组为:单层线圈,其线圈面试为35*36.5mm2,线宽为1mm,线间距为0.5mm;验证组1为:以图2所示实施例为例,后盖扣合后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重叠,且采用馈点A1和馈点A2由接触式连接组件电连接。且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的面积均为35*36.5mm2,线宽为1mm,线间距为0.5mm,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之间的距离为0.045mm,通过金属连接柱电连接。
验证组2为:缩小版的验证组1的数据,除了线圈的尺寸缩小为22*23.5mm2,其他均与验证组1相同。
通过预设的仿真软件进行仿真,且设置馈源为1A恒流源,对比各组的天线组件产生的磁场强度,仿真结果如下表:
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天线组件(验证组1)在第一线圈101和第二线圈102同等大小时,产生的磁场强度约为单层线圈(对照组)的20倍,可以有效的增加天线组件的有效范围;当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天线组件(验证组2)的面积缩小到单层线圈(对照组)的四分之一时,验证组2产生的磁场强度也比对照组的高。因此,通过本申请中分离式设计双层线圈的方式,可以在提供所需要的磁场强度的前提下,减小线圈的有效面积,使得线圈贴装所占用的面积变小,实现天线组件的小型化设计。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组件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接触式连接组件,所述第一线圈用于贴装在电子设备的后盖的内壁上,所述第二线圈用于贴装在所述电子设备内与所述后盖的内壁相对的电子部件上;
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馈点与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馈点通过所述接触式连接组件电连接,且在已组装所述天线组件的电子设备内,所述第一线圈内的电流方向与所述第二线圈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式连接组件包括:金属弹片;
所述金属弹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馈点固定连接,且所述金属弹片的另一端沿大致垂直于所述第一线圈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在已组装所述天线组件的电子设备内,所述金属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馈点接触形成电连接;
或者,
所述金属弹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馈点固定连接,且所述金属弹片的另一端沿大致垂直于所述第二线圈所在平面的方向延伸,且在已组装所述天线组件的电子设备内,所述金属弹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馈点接触形成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式连接组件包括:金属连接柱;
所述金属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馈点固定连接,在已组装所述天线组件的电子设备内,所述金属连接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馈点接触形成电连接;
或者,
所述金属连接柱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馈点固定连接,在已组装所述天线组件的电子设备内,所述金属连接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馈点接触形成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点及所述第二馈点均为内馈点;
在已组装所述天线组件的电子设备内,所述第二线圈映射至所述后盖上的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线圈在所述后盖上形成的第二区域完全重叠或者部分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点及所述第二馈点均为外馈点;
在已组装所述天线组件的电子设备内,所述第二线圈映射至所述后盖上的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线圈在所述后盖形成的第二区域无重叠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部件为主板压板;
所述第二线圈用于贴装在所述主板压板与所述后盖相对的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部件为电池;
所述第二线圈用于贴装在所述电池与所述后盖相对的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形成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用于与所述后盖上用于设置电子组件的区域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具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用于与所述电子部件的可布设区域匹配。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后盖,所述后盖包括朝向所述电子设备内部的内壁;
电子部件,所述电子部件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内部,并与所述后盖的内壁相对设置,所述电子部件与所述后盖的内壁相对的面上设置有馈源;
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及电流接通组件;
所述电流接通组件用于实现所述天线组件与所述馈源之间的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点及所述第二馈点均为内馈点,所述电流接通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的外馈点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馈源的一端接触形成电连接,所述馈源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线圈的外馈点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点及所述第二馈点均为内馈点,所述电流接通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的外馈点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线圈的外馈点接触形成电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的外馈点连接至馈源的一端,所述第二线圈的内馈点连接至馈源的另一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点及所述第二馈点均为外馈点,所述电流接通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线圈的内馈点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馈源的一端接触形成电连接,所述馈源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线圈的内馈点电连接。
CN201910475258.XA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1653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5258.XA CN110165377B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5258.XA CN110165377B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5377A true CN110165377A (zh) 2019-08-23
CN110165377B CN110165377B (zh) 2021-04-27

Family

ID=67627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5258.XA Active CN110165377B (zh) 2019-06-03 2019-06-03 一种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6537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8340A (zh) * 2020-04-26 2020-08-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2928436A (zh) * 2021-02-01 2021-06-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036406A (zh) * 2021-03-30 2021-06-25 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WO2023072059A1 (zh) * 2021-10-26 2023-05-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80805A (ja) * 2005-12-27 2007-07-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ンテナ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icカード、並びに電子機器
CN201590480U (zh) * 2009-12-30 2010-09-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终端及供电电池
CN102074788A (zh) * 2010-11-23 2011-05-2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nfc天线及使用该天线的手机
CN202178377U (zh) * 2011-07-18 2012-03-2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nfc天线
CN102474008A (zh) * 2009-07-03 2012-05-2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以及天线模块
CN102544708A (zh) * 2010-12-24 2012-07-0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装置、带天线的电池组及通信终端装置
CN102622688A (zh) * 2012-03-21 2012-08-01 熊文俊 基于防屏蔽通用天线贴片的近场支付***
CN103053073A (zh) * 2010-07-29 2013-04-1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谐振电路及天线装置
EP2575207B1 (en) * 2011-09-27 2014-05-14 Acer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tenna structure thereof
US20150155628A1 (en) * 2011-09-28 2015-06-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ntenna device of mobile terminal
CN205303686U (zh) * 2015-12-24 2016-06-08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结构的nfc天线
JP2017183949A (ja) * 2016-03-30 2017-10-05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 非接触通信装置及び玩具
CN207353454U (zh) * 2017-08-30 2018-05-1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复合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075424A (zh) * 2016-04-26 2018-12-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沿多个方向发送电磁波的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80805A (ja) * 2005-12-27 2007-07-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ンテナ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icカード、並びに電子機器
CN102474008A (zh) * 2009-07-03 2012-05-2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以及天线模块
CN201590480U (zh) * 2009-12-30 2010-09-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终端及供电电池
CN103053073A (zh) * 2010-07-29 2013-04-17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谐振电路及天线装置
CN102074788A (zh) * 2010-11-23 2011-05-2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nfc天线及使用该天线的手机
CN102544708A (zh) * 2010-12-24 2012-07-0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天线装置、带天线的电池组及通信终端装置
CN202178377U (zh) * 2011-07-18 2012-03-2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nfc天线
EP2575207B1 (en) * 2011-09-27 2014-05-14 Acer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tenna structure thereof
US20150155628A1 (en) * 2011-09-28 2015-06-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ntenna device of mobile terminal
CN102622688A (zh) * 2012-03-21 2012-08-01 熊文俊 基于防屏蔽通用天线贴片的近场支付***
CN205303686U (zh) * 2015-12-24 2016-06-08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结构的nfc天线
JP2017183949A (ja) * 2016-03-30 2017-10-05 株式会社バンダイ 非接触通信装置及び玩具
CN109075424A (zh) * 2016-04-26 2018-12-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沿多个方向发送电磁波的电子装置
CN207353454U (zh) * 2017-08-30 2018-05-1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复合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8340A (zh) * 2020-04-26 2020-08-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制备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2928436A (zh) * 2021-02-01 2021-06-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036406A (zh) * 2021-03-30 2021-06-25 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WO2023072059A1 (zh) * 2021-10-26 2023-05-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5377B (zh) 202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5377A (zh) 一种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US10003120B2 (en) Smartphone antenna in flexible PCB
US9648405B2 (en) Speaker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using same
CN108695594A (zh) 天线模块和具有该天线模块的电子装置
CN102142599B (zh)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内置天线和包括其的便携式终端
CN108281753A (zh) 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CN204795155U (zh) 一种双摄像头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02377026A (zh) 通信终端装置
CN204559998U (zh) 柔性基板及电子设备
CN208352514U (zh) 天线模块和具有该天线模块的电子装置
EP3304872B1 (en) Display device
CN107681275A (zh) 天线及电子装置
US10832862B2 (en) Wireless system and wireless device
US9538655B2 (en) Electronic assembly
KR101741364B1 (ko) 코일 타입 기반의 안테나 및 이의 형성 방법
CN105703065A (zh) 印制电缆及其制备方法、连接电缆及电调天线***
CN205902188U (zh) 电气元件以及移动设备
CN109818134A (zh) 一种具有金属边框天线的终端
US20160126621A1 (en) Antenna connect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103904427A (zh) 天线装置和用于形成天线装置的方法
CN208987215U (zh) 电子装置及其电路板组件
CN105959883B (zh) 一种扬声器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6401510U (zh) 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5612658A (zh) 具有pifa型天线的电子设备及其无线信号发射/接收设备
WO2020158638A1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