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16780B - 后拨链器及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后拨链器及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16780B
CN110116780B CN201910443284.4A CN201910443284A CN110116780B CN 110116780 B CN110116780 B CN 110116780B CN 201910443284 A CN201910443284 A CN 201910443284A CN 110116780 B CN110116780 B CN 1101167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shaft
connecting rod
base
axis
br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432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16780A (zh
Inventor
刘春生
谢尔盖·弗拉索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Blueprint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Diru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Diru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Diru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4328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167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16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67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167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67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后拨链器及自行车,后拨链器包括阻尼器,阻尼器包括具有安装位的基座、可转动地安装在基座上的主轴件和设置在安装位内的阻尼机构,主轴件第一端位于安装位内且横截面呈圆形,阻尼机构包括阻尼臂和弹性紧固件,阻尼臂包括连接杆和闸块,连接杆第一端与闸块铰接,连接杆第二端与基座铰接,沿主轴件轴向的投影,第二铰接轴线的投影与第一轴线的投影之间形成第一连线,第二铰接轴线的投影与第一铰接轴线的投影之间形成第二连线,第一连线与第二连线之间夹角为锐角,弹性紧固件驱动闸块抵接在主轴件第一端的外周壁上。及设有该后拨链器的自行车。后拨链器及自行车均具有单向制动功能,并可防止导链板在崎岖道路上由于颠簸而发生摆动。

Description

后拨链器及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后拨链器以及设有该后拨链器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后拨链器配装于自行车车架的后平叉上,其用于根据换挡器的进挡操作或退挡操作拨动链条在后塔轮的各直径不同的链轮之间进行切换,以实现自行车的变速。由于链条的长度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在变速调节过程中,当链条在不同直径的链轮之间切换时,链条的张紧程度会发生变化,而为了保证链条能够始终保持足够的张紧力,通常会在后拨链器的基座与导链板之间设置弹簧,使导链板在弹簧作用力下恒向链条移动,促使导链板上的导链轮对链条施加压力,使得链条总能够保持张紧状态,以当链条自大直径链轮切换至小直径链轮时,链条不会松弛;当链条自小直径链轮切换至大直径链轮时,链条不会过度紧绷,从而保证在自行车变速及正常行驶过程中,链条能始终处于合适的张紧状态。
但是,当自行车行驶在崎岖的道路上时,自行车会发生颠簸和振动,而在颠簸和振动过程中,导链板受到的冲击力容易使导链板克服弹簧的作用力并朝向链条松弛的方向移动,对链条的张紧状态造成影响,导致链条存在松弛的状态,造成链条容易出现脱落、掉链等风险,影响骑行体验感,并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向制动功能,可防止导链板在崎岖道路上由于颠簸而发生摆动的后拨链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后拨链器具有单向制动功能,防止导链板在崎岖道路上由于颠簸而发生摆动,并防止链条从链轮上脱落的自行车。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后拨链器,包括固定座、摆动组件、张链单元和阻尼器,其中,阻尼器包括基座、主轴件和阻尼机构,摆动组件铰接在固定座和基座之间,基座具有安装位,主轴件绕自身的第一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基座上,主轴件的第一端位于安装位内,且主轴件的第一端的横截面呈圆形设置,张链单元与主轴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阻尼机构设置在安装位内,阻尼机构包括阻尼臂和弹性紧固件,阻尼臂包括连接杆和闸块,连接杆的第一端绕第一铰接轴线与闸块可转动地连接,连接杆的第二端绕第二铰接轴线与基座可转动地连接,第一铰接轴线、第二铰接轴线均平行于第一轴线,沿主轴件的轴向的投影,第二铰接轴线的投影与第一轴线的投影之间形成第一连线,第二铰接轴线的投影与第一铰接轴线的投影之间形成第二连线,第一连线与第二连线之间夹角为锐角,弹性紧固件驱动闸块抵接在主轴件的第一端的外周壁上,阻尼臂的数量为两组至八组,两组以上的阻尼臂沿主轴件的周向分布;弹性紧固件安装在两块以上的闸块上,或弹性紧固件的数量为两个至八个,一个弹性紧固件连接在安装位的内周壁和一块闸块之间。
由上可见,弹性紧固件扣合闸块压合在主轴件上,使闸块与主轴件之间产生摩擦力,而通过对连接杆的连接结构及位置设置,使得当主轴件沿第一方向转动时,闸块能够通过摩擦力跟随主轴件转动,使连接杆往可使锐角的角度变大的方向摆动,但由于连接杆的第二端为固定铰接点,因此,随着主轴件的转动,连接杆不会向闸块施加压力,进而使闸块对主轴件施加的压力保持不变,当主轴件的转动能够克服闸块与主轴件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主轴件能相对闸块滑动,使得与主轴件连接的导链板能够沿第一方向正常转动。当主轴件沿第二方向转动时,闸块通过摩擦力跟随主轴件转动,使连接杆往使锐角的角度变小的方向摆动,但由于连接杆的第二端为固定铰接点,因此,随着主轴件的转动,连接杆对闸块施加的压力逐渐增大,使得闸块对主轴件施加的压力急剧增大,从而使得闸块与主轴件之间的最大摩擦力随之急剧增大,当主轴件的转动无法克服闸块与主轴件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闸块对主轴件进行制动,使得与主轴件连接的导链板无法继续沿第二方向转动。
进一步的方案是,当弹性紧固件安装在两块以上的闸块上时,阻尼臂的数量为两组至八组,两组以上的阻尼臂沿主轴件的周向分布,闸块上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沿主轴件的周向设置并贯穿闸块,第一卡槽的开口背向主轴件设置,弹性紧固件为卡簧,卡簧卡合在两个以上的闸块的第一卡槽内,卡簧拉动闸块抵接在主轴件的第一端上。
由上可见,阻尼臂的数量可以根据基座的安装空间、所要求的阻力大小进行设置。而采用卡簧作为弹性紧固件,使得能够通过一个弹性紧固件将多个阻尼臂的闸块压合在主轴件上,简化的阻尼器的结构。闸块上的第一卡槽能够对弹性紧固件进行限位,防止弹性紧固件从闸块上脱出,保证闸块制动的可靠性和阻尼器工作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基座包括本体和环体,本体上设置有安装槽,环体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且环体具有安装位,连接杆的第二端与环体铰接,主轴件包括呈共轴设置的轴体和轴帽,轴体绕自身的第二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本体上,轴体的第一端与轴帽可拆卸地连接,轴帽位于安装位内,轴帽的横截面呈圆形设置,闸块与轴帽的外周壁抵接。
由上可见,阻尼臂工作过程中会对基座和主轴件造成一定的磨损,而将基座和主轴件均设置呈分体结构,并将基座的环体与连接杆铰接、主轴件的轴帽与闸块邻接,使得当环体和/或轴帽过度磨损时,能够通过更换环体和/或轴帽的形式来延长阻尼器的使用寿命和提升阻尼器的可维护性,从而避免基座磨损时阻尼器被报废,以及避免主轴件磨损时,需要更换整个主轴件。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本体在安装槽的周向上还设置第二卡槽,第二卡槽与安装槽连通,环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凸块,凸块卡合在第二卡槽,轴体与轴帽键连接。
由上可见,采用卡槽、凸块的连接结构对本体和环体进行连接,能够使得环体的更换、安装更加的方便,同理地,采用键连接的方式对轴体和轴帽进行连接,既能够使得轴帽的更换、安装更加的方便,又能够使轴帽和轴体保持同步转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后拨链器还可以为包括固定座、摆动组件、张链单元和阻尼器,其中,阻尼器包括基座、主轴件和阻尼机构,摆动组件铰接在固定座和基座之间,基座具有安装位,安装位的横截面呈圆形设置,主轴件绕自身的第一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基座上,主轴件的第一端位于安装位内,阻尼机构设置在安装位内,阻尼机构包括阻尼臂和弹性紧固件,阻尼臂包括连接杆和闸块,连接杆的第一端绕第一铰接轴线于闸块可转动地连接,连接杆的第二端绕第二铰接轴线与主轴件可转动地连接,闸块朝向安装位的内周壁的一面呈圆弧面设置,第一铰接轴线、第二铰接轴线均平行于第一轴线,沿主轴件的轴向的投影,第一铰接轴线的投影与第一轴线的投影之间形成第一连线、第一铰接轴线的投影与第二铰接轴线的投影之间形成第二连线,第一连线与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弹性紧固件驱动闸块抵接在安装位的内周壁上。
由上可见,弹性紧固件推动闸块压合在安装位的内周壁上,使闸块与安装位的内周壁产生摩擦力,而通过对连接杆的连接机构及位置设置,使得当主轴件沿第一方向转动时,主轴件可拉动连接杆和闸块随其转动,从而使得连接杆往可使锐角的角度变大的方向摆动,但由于连接杆的第一端为固定铰接点,因此,随着主轴件的转动,连接杆会拖动闸块移动而不会向闸块施加压力,进而使闸块对主轴件施加的压力保持不变或变小;当主轴件的转动能够使闸块克服闸块与安装位的内周壁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时,闸块能够相对安装位的内周壁滑动,并与连接杆跟随主轴件的转动而移动,使得主轴件及与其连接的导链板能够沿第一方向正常转动。当主轴件沿第二方向转动时,主轴件推动连接杆和闸块,并使连接杆往使锐角的角度变小的方向摆动,但由于连接杆的第一端为固定铰接点,且闸块与安装位的内周壁之间具有摩擦力,因此,随着主轴件的转动,闸块通过摩擦力与安装位的内周壁保持相对静止;而连接杆则随着主轴件的转动使锐角的角度变小,并急剧增大对闸块施加的压力,使闸块与安装位的内周壁之间的最大摩擦力随之急剧增大,当主轴件无法通过转动克服闸块与安装位的内周壁之间的最大摩擦力时,阻尼臂对主轴件进行制动,使得与主轴件连接的导链板无法继续沿第二方向转动。
进一步的方案是,阻尼臂的数量为两组至八组,两组以上的阻尼臂沿主轴件的周向分布,闸块上设置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槽沿主轴件的周向设置并贯穿闸块,第一卡槽的开口朝向主轴件设置,弹性紧固件为卡簧,卡簧卡合在两个以上的闸块的第一卡槽内,卡簧推动闸块抵接在安装位的内周壁上。
由上可见,阻尼臂的数量可以根据基座的安装空间、所要求的阻力大小进行设置。而采用卡簧作为弹性紧固件,使得能够通过一个弹性紧固件将多个阻尼臂的闸块压合在安装位的内周壁上,简化的阻尼器的结构。闸块上的第一卡槽能够对弹性紧固件进行限位,防止弹性紧固件从闸块上脱出,保证闸块制动的可靠性和阻尼器工作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基座包括本体和环体,本体上设置有安装槽,环体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且环体与本体之间围成安装位,闸块与环体的内周壁抵接,主轴件包括呈共轴设置的轴体和轴帽,轴体绕自身的第二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本体上,轴体的第一端与轴帽可拆卸地连接,轴帽位于安装位内,连接杆的第二端与轴帽铰接。
由上可见,阻尼臂工作过程中会对基座和主轴件造成一定的磨损,而将基座和主轴件均设置呈分体结构,并将基座的环体与闸块邻接、主轴件的轴帽与连接杆铰接,使得当环体和/或轴帽过度磨损时,能够通过更换环体和/或轴帽的形式来延长阻尼器的使用寿命和提升阻尼器的可维护性,从而避免基座磨损时,阻尼器被报废,以及避免主轴件磨损时,需要更换整个主轴件。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本体在安装槽的周向上还设置第二卡槽,第二卡槽与安装槽连通,环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凸块,凸块卡合在第二卡槽内,轴体与轴帽键连接。
由上可见,采用卡槽、凸块的连接结构对本体和环体进行连接,能够使得环体的更换、安装更加的方便,同理地,采用键连接的方式对轴体和轴帽进行连接,既能够使得轴帽的更换、安装更加的方便,又能够使轴帽和轴体保持同步转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自行车,包括后拨链器,其中,后拨链器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后拨链器。
进一步的方案是,阻尼臂的数量为三组或四组。
由上可见,通过对后拨链器的阻尼器的结构设计,自行车行驶于崎岖道路上且处于非变速状态时,后拨链器能够不受颠簸和振动的影响,使导链板不会相对基座发生摆动,并保持当前位置状态,从而避免链条发生松弛、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行车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自行车第一实施例的省略部分组件后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自行车第一实施例的基座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自行车第一实施例的阻尼器的省略部分组件后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自行车第一实施例的阻尼器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自行车第一实施例的闸块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自行车第一实施例的主轴件的分解图。
图8是本发明自行车第二实施例阻尼器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自行车第二实施例闸块的分解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自行车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自行车包括车架、轮毂、前塔轮、后塔轮、链条、变速线、换挡器及后拨链器100。车架具有两个呈相对设置的第一后叉和第二后叉,轮毂绕自身的轴线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后叉、第二后叉上,且轮毂位于第一后叉和第二后叉之间。后塔轮与轮毂的一端固定连接,使得后塔轮能够带动轮毂进行转动。前塔轮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自行车中部,并通过曲柄与脚踏板连接,使得可以通过踩动脚踏板来带动前塔轮转动。链条绕设在前塔轮后塔轮之间,使前塔轮转动时能够通过链条带动后塔轮转动。其中,前塔轮和后塔轮均具有多个直径不同的链轮。换挡器安装在车架的把手上,换挡器通过变速线控制后拨链器100拨动链条在后塔轮的多个不同直径的链轮之间进行切换。
后拨链器100包括固定座101、摆动组件102、张链单元103、阻尼器10和扭簧,其中,固定座101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车架的第一后叉固定连接,实现将后拨链器100固定在车架上。
摆动组件102铰接固定座101和阻尼器10之间,具体地,摆动组件102包括第一连杆1021、第二连杆1022和弹簧,第一连杆1021的第一端与固定座101的第二连接部铰接,第二连杆1022的第一端与固定座101的第二连接部铰接。弹簧用于对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摆动进行复位。
张链单元103包括导链板1031、第一链轮1032和第二链轮1033,第一链轮1032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导链板1031的第一端,第二链轮1033绕自身的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导链板1031的第二端。链条的一部分位于第一链轮1032和第二链轮1033之间,并分别与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啮合。
结合图2和图3,阻尼器10包括基座1、主轴件2和阻尼机构,其中,基座1分别与第一连杆1021的第二端、第二连杆1022的第二端铰接,主轴件2绕自身的第一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基座1上,导链板1031的第一端与主轴件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使得阻尼器10及连接在阻尼器10上的张链单元103能够通过摆动组件102相对后塔轮进行摆动,从而使张链单元103能够拨动链条在后塔轮的多个直径不同的链轮之间进行切换。
基座1上设置有容纳腔114和安装位113,容纳腔114位于主轴件2的周向上,扭簧安装在容纳腔114内,导链板1031盖合在容纳腔114的敞口处,避免扭簧从容纳腔114内脱出。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基座1、导链板1031连接,扭簧用于驱动导链板1031通过主轴件2绕第一方向R1转动,使得导链板1031的第二链轮1033对链条进行压紧,使链条具有足够的张紧力,避免链条从前塔轮和/或后塔轮上脱落。其中,第一链轮1032与主轴件2呈共轴设置,由于第一链轮1032靠近基座1设置,因此,第一链轮1032为导向轮,其主要起到对链条进行导向的作用,即用于拨动链条与在后塔轮的多个直径不同的链轮之间进行切换。而由于第二链轮1033位于导链板1031远离基座1的一端,因此,第二链轮1033为张紧轮,其主要作用如前述,用于对链条进行压紧,避使链条具有足够的张紧力,避免链条从前塔轮和/或后塔轮上脱落,保证链条能够与前塔轮、后塔轮进行可靠的啮合。
结合图4和图5,基座1还设置有安装位113,主轴件2的第一端位于安装位113内,且主轴件2的第一端的横截面呈圆形设置。阻尼机构设置在安装位113内,其包括阻尼臂3和弹性紧固件4。
阻尼臂3包括连接杆31和闸块32,连接杆31的第一端与闸块32铰接,即连接杆31的第一端绕第一铰接轴线与闸块32可转动地连接。连接杆31的第二端与基座1铰接,即连接杆31的第二端绕第二铰接轴线与基座1可转动地连接。其中,连接杆31的第二端为固定铰接点,即对于阻尼臂3的摆动方式而言,阻尼臂3整体被视为绕第二铰接轴线摆动,即连接杆31和闸块32组合的整体被视为绕第二铰接轴线摆动,因此,连接杆31及与其铰接的闸块32能够整体相对基座1进行摆动,也即阻尼臂3能够相对于基座1进行绕第二铰接轴线摆动。
此外,第一铰接轴线、第二铰接轴线均平行于主轴件2的第一轴线,使得阻尼臂3只能在平行于主轴件2的横截面的面内摆动,且沿主轴件2的轴向的投影,第二铰接轴线的投影与主轴件2的第一轴线的投影之间形成第一连线L1、第二铰接轴线的投影与第一铰接轴线的投影之间形成第二连线L2,第一连线L1与第二连线L2之间形成夹角,且夹角为锐角A,即自然状态下,沿第一方向R1,连接杆31的第一端位于连接杆31的第二端的下游端,使得若连接杆31能绕第二铰接轴线摆动至与第一连线L1共线时,连接杆31的第一端在摆动过程中会逐渐接近主轴件2的第一轴线。此外,弹性紧固件4驱动闸块32抵接在主轴件2的第一端的外周壁上,使得闸块32与主轴件2之间存在摩擦力。优选地,闸块32朝向主轴件2的一面呈圆弧面设置,闸块32通过该圆弧面与主轴件2邻接,通过将闸块32与主轴件2邻接的面设置成圆弧面,使得闸块32与主轴件2之间能够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当主轴件2具有相对闸块32转动的趋势时,主轴件2与闸块32之间能够产生良好的摩擦力。
通过上述可知,当基座1为一体件、主轴件2为一体件时,连接杆31的第二端能够直接与基座1进行铰接,闸块32能够直接与主轴件2的第一端的外周壁进行邻接,但由于阻尼臂3工作过程中,连接杆31与基座1的铰接会对基座1造成磨损、闸块32与主轴件2的邻接会对主轴件2造成磨损,导致阻尼器10的可维护性差,使得当基座1磨损时,阻尼器10只能被报废,主轴件2磨损时,需要更换整根主轴件2。
因此,为了提高阻尼器10的可维护性,延长基座1的使用寿命,可将基座1和主轴件2设置成如下:
将基座1设置成分体件结构,具体地,基座1包括本体11和环体12,容纳腔114设置在本体11上,且本体11上还设置有安装槽111,环体12固定安装在安装槽111内,且环体12与本体11之间围成安装位113。连接杆31的第二端与基座1铰接时,使连接杆31的第二端与基座1的环体12进行铰接。
将主轴件2设置成分体件结构,具体地,主轴包括轴体21和轴帽22,轴体21和轴帽22呈共轴设置,轴体21绕自身的第二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本体11上,容纳腔114位于轴体21的周向上,导链板1031的第一端与轴体2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轴体21的第一端与轴帽22可拆卸地连接,且轴体21与轴帽22保持同步转动。轴帽22位于安装位113内,且轴帽22的横截面呈圆形设置。闸块32与主轴件2的第一端邻接时,使闸块32与轴帽22的外周壁邻接。
可见,将基座1和主轴件2均设置呈分体结构,并将基座1的环体12与连接杆31铰接、主轴件2的轴帽22与闸块32邻接,使得当环体12和/或轴帽22过度磨损时,能够通过更换环体12和/或轴帽22的形式来延长阻尼器10的使用寿命和提升阻尼器10的可维护性。
结合图6,进一步地,本体11在安装槽111的轴向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槽112,多个第二卡槽112沿安装槽111的周向分布,且每一个第二卡槽112均与安装槽111连通,环体12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凸块121,凸块121卡合在第二卡槽112内,而采用卡槽、凸块的连接结构对本体11和环体12进行连接,能够使得环体12的更换、安装更加的方便。轴体21与轴帽22之间优选采用键连接,比如,本实施例中,轴体21的第一端上设置有连接键211,而轴帽22的中部设置有键槽221,轴帽22与轴体21连接时,直接将轴体21的连接键211***轴帽22的键槽221里即可实现轴体21与轴帽22的连接,并使得轴体21与轴帽22保持同步转动。当然,环体12还可以直接通过螺栓等其他连接方式与本体11进行固定连接,同理地,轴帽22也可以直接通过螺栓等其他连接方式与轴体21进行固定连接。
此外,阻尼臂3的数量可以根据基座1的安装空间、所要求的阻力大小进行设置,阻尼臂3的数量优选可设置为两组至八组,两组以上的阻尼臂3沿主轴件2的周向分布,而通过设置多组阻尼臂3,闸块32与主轴件2之间的摩擦力能够更加的均匀和稳定,从而使阻尼器10的阻尼性能更加稳定。在本实施例中,阻尼臂3的数量优选为四组。
结合图7,优选地,每一个闸块32上均设置有第一卡槽321,第一卡槽321沿主轴件2的周向设置并贯穿闸块32,第一卡槽321的开口背向主轴件2设置,弹性紧固件4为卡簧,卡簧卡合在两个以上的闸块32的第一卡槽321内,卡簧具有朝向内部收缩的弹力,使卡簧拉动闸块32抵接在主轴件2的第一端上。采用卡簧作为弹性紧固件4,使得能够通过一个弹性紧固件4将多个阻尼臂3的闸块32压合在主轴件2上,简化的阻尼器10的结构。闸块32上的第一卡槽321能够对弹性紧固件4进行限位,防止弹性紧固件4从闸块32上脱出,保证闸块32制动的可靠性和阻尼器10工作的稳定性。
当然,由于连接杆31的第二端为固定铰接点,也可采用压缩弹簧作为弹性紧固件4,即在每一个闸块32与安装位113的内周壁之间设置压缩弹簧,使得压缩弹簧通过自身的弹力将闸块32压合在主轴件2的第二端上,使闸块32与主轴件2抵接。
以下结合图5对阻尼器10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的说明:
当链条从后塔轮的直径大的齿轮切换至直径小的齿轮时,导链板1031带动主轴件2转动,使主轴件2沿第一方向R1转动,从而使导链板1031上的第二链轮1033对链条进行压紧。此时,由于闸块32与主轴件2之间具有摩擦力,使得闸块32能够通过该摩擦力跟随主轴件2移动或产生跟随主轴件2移动的趋势,从而使得连接杆31可往使锐角A的角度变大的方向摆动或具有往锐角A的角度变大的方向摆动的趋势,但由于连接杆31的第二端为固定交接点,因此,随着主轴件2的转动,连接杆31不会向闸块32施加压力,使得闸块32对主轴件2施加的压力保持不变或有所减小。
由于导链板1031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会沿第一方向R1转动复位,且扭簧驱动导链板1031复位,使导链板1031产生带动主轴件2沿第一方向R1转动的力,足以使主轴件2的转动能够克服闸块32与主轴件2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从而使得主轴件2与闸块32能够进行相对滑动,此时,导链板1031能够带动主轴件2沿第一方向R1进行正常转动。
当主轴件2沿第二方向R2转动时,闸块32通过摩擦力跟随主轴件2移动,从而使得连接杆31可往使锐角A的角度变小的方向摆动,但由于连接杆31的第二端为固定铰接点,因此,随着主轴件2的转动,连接杆31被闸块32带动,使得连接杆31具有被压缩的趋势,但由于连接杆31为刚性件,故连接杆31通过基座1对闸块32反向施加压力,且该压力随着主轴件2的转动逐渐增大,以阻止被压缩的趋势,使得闸块32对主轴件2施加的压力也随之急剧增大,从而使得闸块32与主轴件2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也急剧增大。
当自行车行驶在崎岖的路面上时,导链板1031会由于受颠簸和振动而发生摆动,但当导链板1031颠簸和振动带动而主轴件2沿第二方向R2转动时,导链板1031施加在主轴件2上的力在克服扭簧的弹力后,不足以使主轴件2克服闸块32与主轴件2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从而使闸块32对主轴件2进行制动,防止导链板1031带动主轴件2沿第二方向R2转动,从而避免导链板1031沿使链条发生松弛的方向摆动。
但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对自行车进行变速,使导链板1031带动主轴件2沿第二方向R2转动,以使链条从后塔轮的直径小的齿轮切换至直径大的齿轮时,链条由于张紧而施加在导链板1031上使导链板1031带动主轴件2沿第二方向R2转动的力,是足以克服扭簧的弹力及闸块32与主轴件2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之和,从而使得主轴件2沿第二方向R2转动,并使导链板1031沿第二方向R2摆动。
自行车第二实施例:
应用自行车第一实施例的发明构思,自行车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阻尼器50的结构设计有所区别。
具体地,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阻尼器50包括基座5、主轴件6和阻尼机构,其中,基座5分别与摆动组件的第一连杆的第二端、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铰接,主轴件6绕自身的第一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基座5上,导链板的第一端与主轴件6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使得阻尼器50及连接在阻尼器50上的张链单元能够通过摆动组件相对后塔轮进行摆动,从而使张链单元能够拨动链条在后塔轮的多个直径不同的链轮之间进行切换。
基座5上设置有容纳腔和安装位513,容纳腔位于主轴件6的周向上,扭簧安装在容纳腔内,导链板盖合在容纳腔的敞口处,避免扭簧从容纳腔内脱出。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基座5、导链板连接,扭簧用于驱动导链板通过主轴件6绕第一方向R3转动,使得导链板的第二链轮对链条进行压紧,使链条具有足够的张紧力,避免链条从前塔轮和/或后塔轮上脱落。其中,第一链轮与主轴件6呈共轴设置。
基座5还设置有安装位513,安装位513的横截面呈圆形设置,主轴件6的第一端位于安装位513内。阻尼机构设置在安装位513内,其包括阻尼臂7和弹性紧固件8。
阻尼臂7包括连接杆71和闸块72,连接杆71的第一端与闸块72铰接,即连接杆71的第一端绕第一铰接轴线与闸块72可转动地连接。连接杆71的第二端与主轴件6的第一端铰接,即连接杆71的第二端绕第二铰接轴线与主轴件6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其中,连接杆71的第二端为固定铰接点,即对于阻尼臂7的摆动方式而言,阻尼臂7整体被视为绕第一铰接轴线摆动,即连接杆71和闸块72组合的整体被视为绕第一铰接轴线摆动,因此,连接杆71及与其铰接的闸块72能够整体相对主轴件6进行摆动,也即阻尼臂7能够相对于主轴件6进行绕第一铰接轴线摆动。
此外,第一铰接轴线、第二铰接轴线均平行于主轴件6的第一轴线,使得阻尼臂7只能在平行于主轴件6的横截面的面内摆动,且沿主轴件6的轴向的投影,第一铰接轴线与主轴件6的第一轴线之间形成第一连线L3、第二铰接轴线与第一铰接轴线之间形成第二连线L4,第一连线L3和第二连线L4之间夹角,且该夹角为锐角B,即自然状态下,沿第一方向R3,连接杆31的第一端位于连接杆31的第二端的上游端,使得若连接杆71能绕第二铰接轴线摆动至与第一连线L3共线时,连接杆71的第二端在摆动过程中会逐渐接近主轴件6的第一轴线。此外,弹性紧固件8驱动闸块72抵接在安装位513的内周壁上,使得闸块72与安装位513的内周壁之间存在摩擦力。优选地,闸块72朝向安装位513的内周壁的一面呈圆弧面设置,闸块72通过该圆弧面与安装位513的内周壁邻接,通过将闸块72与安装位513的内周壁邻接的面设置成圆弧面,使得闸块72与主轴件6之间能够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当闸块72具有相对安装位513的内周壁滑动的趋势时,安装位513的内周壁与闸块72之间能够产生良好的摩擦力。
通过上述可知,当基座5为一体件、主轴件6为一体件时,连接杆71的第二端能够直接与主轴件6进行铰接,闸块72能够直接与基座5进行邻接,但由于阻尼臂7工作过程中,连接杆71与基座5的邻接会对基座5造成磨损、闸块72与主轴件6的铰接会对主轴件6造成磨损,导致阻尼器50的可维护性差,使得当基座5磨损时,阻尼器50只能被报废,主轴件6磨损时,需要更换整根主轴件6。
因此,为了提高阻尼器50的可维护性,延长基座5的使用寿命,可将基座5和主轴件6设置成如下:
将基座5设置成分体件结构,具体地,基座5包括本体51和环体52,容纳腔设置在本体51上,且本体51上还设置有安装槽511,环体52固定安装在安装槽511内,且环体52与本体51之间围成安装位513,环体52的内圈的横截面呈圆形设置。闸块72与安装位513的内周壁邻接时,即使闸块72与环体52的内圈邻接。
将主轴件6设置成分体件结构,具体地,主轴包括轴体61和轴帽62,轴体61和轴帽62呈共轴设置,轴体61绕自身的第二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本体51上,容纳腔位于轴体61的周向上,导链板的第一端与轴体61的第二端固定连接。轴体61的第一端与轴帽62可拆卸地连接,且轴体61与轴帽62保持同步转动,轴帽62位于安装位513内。连接杆71的第二端与主轴件6铰接时,使连接杆71的第二端与主轴件6的环体52进行铰接。
可见,将基座5和主轴件6均设置呈分体结构,并将基座5的环体52与闸块72邻接、主轴件6的轴帽62与连接杆71铰接,使得当环体52和/或轴帽62过度磨损时,能够通过更换环体52和/或轴帽62的形式来延长阻尼器50的使用寿命和提升阻尼器50的可维护性。
进一步地,本体51在安装槽511的轴向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槽512,多个第二卡槽512沿安装槽511的周向分布,且每一个第二卡槽512均与安装槽511连通,环体52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凸块521,凸块521卡合在第二卡槽512内,而采用卡槽、凸块的连接结构对本体51和环体52进行连接,能够使得环体52的更换、安装更加的方便。轴体61与轴帽62之间优选采用键连接,比如,本实施例中,轴体61的第一端上设置有连接键,而轴帽62的中部设置有键槽,轴帽62与轴体61连接时,直接将轴体61的连接键***轴帽62的键槽里即可实现轴体61与轴帽62的连接,并使得轴体61与轴帽62保持同步转动。当然,环体52还可以直接通过螺栓等其他连接方式与本体51进行固定连接,同理地,轴帽62也可以直接通过螺栓等其他连接方式与轴体61进行固定连接。
此外,阻尼臂7的数量可以根据基座5的安装空间、所要求的阻力大小进行设置,阻尼臂7的数量优选可设置为两组至八组,两组以上的阻尼臂7沿主轴件6的周向分布,而通过设置多组阻尼臂7,闸块72与主轴件6之间的摩擦力能够更加的均匀和稳定,从而使阻尼器50的阻尼性能更加稳定。在本实施例中,阻尼臂7的数量优选为三组。
结合图9,优选地,每一个闸块72上均设置有第一卡槽721,第一卡槽721沿主轴件6的周向设置并贯穿闸块72,第一卡槽721的开口朝向主轴件6设置,弹性紧固件8为卡簧,卡簧卡合在两个以上的闸块72的第一卡槽721内,卡簧具有朝向外部扩张的弹力,使卡簧推动闸块72抵接在环体52上。采用卡簧作为弹性紧固件8,使得能够通过一个弹性紧固件8将多个阻尼臂7的闸块72压合在环体52上,简化的阻尼器50的结构。闸块72上的第一卡槽721能够对弹性紧固件8进行限位,防止弹性紧固件8从闸块72上脱出,保证闸块72制动的可靠性和阻尼器50工作的稳定性。
当然,由于连接杆71的第二端为固定铰接点,也可采用压缩弹簧作为弹性紧固件8,即在每一个闸块72与主轴件6之间设置压缩弹簧,使得压缩弹簧通过自身的弹力将闸块72压合在环体52,使闸块72与环体52抵接。
以下结合图8对阻尼器50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的说明:
当链条从后塔轮的直径大的齿轮切换至直径小的齿轮时,导链板带动主轴件6转动,使主轴件6沿第一方向R3转动,从而使导链板上的第二链轮对链条进行压紧。此时,由于连接杆71的第二端铰接在主轴件6上,使得连接杆71能够跟随主轴件6进行转动。而由于闸块72被压合在安装位513的内周壁,并与安装位513的内周壁之间具有摩擦力,从而使得连接杆71具有往锐角B的角度变大的方向摆动的趋势,但由于连接杆71会随主轴件6进行移动,因此,随着主轴件6沿第一方向R3转动,连接杆71不会向闸块72施加压力,使得闸块72对安装位513的内周壁施加的压力保持不变或有所减小。
由于导链板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会沿第一方向R3转动复位,且扭簧驱动导链板复位,使导链板产生带动主轴件6沿第一方向R3转动的力,足以使主轴件6的转动能够克服闸块72与安装位513的内周壁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从而使得闸块72能够相对安装位513的内周壁滑动,此时,导链板能够带动主轴件6沿第一方向R3进行正常转动。
当主轴件6沿第二方向R4转动时,由于连接杆71的第二端铰接在主轴件6上,使得连接杆71能够相对主轴件6进行摆动。而由于闸块72被压合在安装位513的内周壁,并与安装位513的内周壁之间具有摩擦力,从而使得连接杆71具有往锐角B的角度变小的方向摆动的趋势,但由于连接杆71为刚性件,故连接杆71通过主轴件6对闸块72反向施加压力,且该压力随着主轴件6的转动逐渐增大,以阻止被压缩的趋势,使得闸块72对安装位513的内周壁施加的压力也随之急剧增大,从而使得闸块72与安装位513的内周壁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也急剧增大。
当自行车行驶在崎岖的路面上时,导链板会由于受颠簸和振动而发生摆动,但当导链板颠簸和振动带动而主轴件6沿第二方向R4转动时,导链板施加在主轴件6上的力在克服扭簧的弹力后,不足以使主轴件6克服闸块72与安装位513的内周壁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从而使闸块72对主轴件6进行制动,防止导链板带动主轴件6沿第二方向R4转动,从而避免导链板沿使链条发生松弛的方向摆动。
但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对自行车进行变速,使导链板带动主轴件6沿第二方向R4转动,以使链条从后塔轮的直径小的齿轮切换至直径大的齿轮时,链条由于张紧而施加在导链板上使导链板带动主轴件6沿第二方向R4转动的力,是足以克服扭簧的弹力及闸块72与安装位513的内周壁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之和,从而使得主轴件6沿第二方向R4转动,并使导链板沿第二方向R4摆动。
综上可见,发明提供的自行车,其通过对后拨链器的阻尼器的结构设计,自行车行驶于崎岖道路上且处于非变速状态时,后拨链器能够不受颠簸和振动的影响,使导链板不会相对基座发生摆动,并保持当前位置状态,从而避免链条发生松弛、脱落。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后拨链器,包括固定座、摆动组件、张链单元和阻尼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器包括:
基座,所述摆动组件铰接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基座之间,所述基座具有安装位;
主轴件,所述主轴件绕自身的第一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主轴件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安装位内,且所述主轴件的第一端的横截面呈圆形设置,所述张链单元与所述主轴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阻尼机构,所述阻尼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位内,所述阻尼机构包括阻尼臂和弹性紧固件,所述阻尼臂包括连接杆和闸块,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绕第一铰接轴线与所述闸块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绕第二铰接轴线与所述基座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铰接轴线、所述第二铰接轴线均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沿所述主轴件轴向的投影,所述第二铰接轴线的投影与所述第一轴线的投影之间形成第一连线,所述第二铰接轴线的投影与所述第一铰接轴线的投影之间形成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与所述第二连线之间夹角为锐角,所述弹性紧固件驱动所述闸块抵接在所述主轴件的第一端的外周壁上;
所述阻尼臂的数量为两组至八组,两组以上的所述阻尼臂沿所述主轴件的周向分布;
所述弹性紧固件安装在两块以上的所述闸块上,或
所述弹性紧固件的数量为两个至八个,一个所述弹性紧固件连接在所述安装位的内周壁和一块所述闸块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拨链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弹性紧固件安装在两块以上的所述闸块上时,所述闸块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沿所述主轴件的周向设置并贯穿所述闸块,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背向所述主轴件设置,所述弹性紧固件为卡簧,所述卡簧卡合在两个以上的所述闸块的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卡簧拉动所述闸块抵接在所述主轴件的第一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后拨链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包括本体和环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环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环体具有所述安装位,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环体铰接;
所述主轴件包括呈共轴设置的轴体和轴帽,所述轴体绕自身的第二轴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本体上,所述轴体的第一端与所述轴帽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轴帽位于所述安装位内,所述轴帽的横截面呈圆形设置,所述闸块与所述轴帽的外周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拨链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在所述安装槽的周向上还设置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环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卡合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所述轴体与所述轴帽键连接。
5.自行车,包括后拨链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拨链器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后拨链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臂的数量为三组或四组。
CN201910443284.4A 2019-05-24 2019-05-24 后拨链器及自行车 Active CN1101167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3284.4A CN110116780B (zh) 2019-05-24 2019-05-24 后拨链器及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3284.4A CN110116780B (zh) 2019-05-24 2019-05-24 后拨链器及自行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16780A CN110116780A (zh) 2019-08-13
CN110116780B true CN110116780B (zh) 2020-10-16

Family

ID=67523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3284.4A Active CN110116780B (zh) 2019-05-24 2019-05-24 后拨链器及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167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87324B2 (en) 2021-04-12 2024-05-21 Sram, Llc Damper for a bicycle component
CN114954774B (zh) * 2022-05-13 2023-06-16 珠海蓝图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拨链器及变速自行车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46113A (en) * 1935-12-07 1936-04-24 James Frederick Tagg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intermittent rotary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JPH02169383A (ja) * 1988-12-22 1990-06-29 Shimano Ind Co Ltd 自転車用リヤディレーラー
TW201343468A (zh) * 2012-02-06 2013-11-01 Sram Llc 具有阻尼總成的變速器
CN103707994A (zh) * 2012-10-04 2014-04-09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变速器
CN105365995A (zh) * 2014-08-15 2016-03-02 什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减震器组件的自行车后变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26891A1 (en) * 2006-07-31 2008-01-31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46113A (en) * 1935-12-07 1936-04-24 James Frederick Tagg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intermittent rotary pow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JPH02169383A (ja) * 1988-12-22 1990-06-29 Shimano Ind Co Ltd 自転車用リヤディレーラー
TW201343468A (zh) * 2012-02-06 2013-11-01 Sram Llc 具有阻尼總成的變速器
CN103707994A (zh) * 2012-10-04 2014-04-09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变速器
CN105365995A (zh) * 2014-08-15 2016-03-02 什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减震器组件的自行车后变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16780A (zh) 2019-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16780B (zh) 后拨链器及自行车
EP2108580B1 (en) Tension device of bicycle derailleur
CN108995759B (zh) 自行车后拨链器和用于自行车后拨链器的阻尼器装置
EP0031215B1 (en) Cycle derailleur
CN203332335U (zh) 具有转动阻力和触觉反馈的自行车变速器
EP1990267B1 (en) Low profile rear derailleur with cable guide
CN106741556B (zh) 一种具有附加旋转阻力功能的后拨链器及阻力施加方法
JP2004148983A (ja) 自転車用リアディレーラ
US20100194182A1 (en) Drive for a two-wheeled vehicle
CN101130379A (zh) 自行车后拨链器
US4237744A (en) Chain tensioning system for vehicles
JP2004189168A (ja) 自転車用リアディレーラ
USRE36830E (en) Low-friction derailleur cable router
EP3436333A1 (en) Rear derailleur for a bicycle
CN108032956B (zh) 一种自行车后拨链器
CA2502016A1 (en) Tensioning device for driving a traction mechanism
KR101659222B1 (ko) 자전거용 무단변속장치
CN217673058U (zh) 一种具有附加旋转阻尼力功能的自行车后拨链器
EP3228472B1 (en) Damper assembly
EP1363831A1 (fr) Suspension arriere d'un vehicule avec une roue motrice portee par un bras oscillant
US20190061876A1 (en) Bicycle derailleur
JPH0574514B2 (zh)
JPH0313104Y2 (zh)
JP4516326B2 (ja) チェーンテンション構造
NL1027308C2 (nl) Excentrische kettingspan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3

Address after: 519000 factory building B-2, No. 8, Honghui fifth road, Shuanglin District, LIANGANG Industrial Zone,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LTWOO CONTROLL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unit a0210, block a, entrepreneurship building, Tsinghua Science Park (Zhuhai), No. 101, University Road, Tangjiawan Town, high tech Zone, Zhuhai,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HUHAI DIRUIL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9000 building B-2, No. 8, Honghui fifth road, Shuanglin District, LIANGANG Industrial Zone, Jinwan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Blueprint Sport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factory building B-2, No. 8, Honghui fifth road, Shuanglin District, LIANGANG Industrial Zone,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UHAI LTWOO CONTROLLER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