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00477B - 识别用户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识别用户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00477B
CN110100477B CN201780003598.1A CN201780003598A CN110100477B CN 110100477 B CN110100477 B CN 110100477B CN 201780003598 A CN201780003598 A CN 201780003598A CN 110100477 B CN110100477 B CN 1101004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uplink
rru
twice
posi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35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00477A (zh
Inventor
洪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00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0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00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004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04W36/3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by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05Moving wireless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识别用户设备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根据所述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确定每次接收到上行消息的射频拉远单元RRU的RRU位置信息;比较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中不同的RRU位置信息的数量占所述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的总数的比例是否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在所述比例未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普通的用户设备;在所述比例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本公开中基站可以识别出用户设备是普通的用户设备还是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

Description

识别用户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识别用户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随着高铁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高铁的快速部署开通,越来越多的用户会选择高铁出行。保证乘坐高铁的用户的正常通信,是高铁专用网络(High-speed-railway dedicated network)的发展目标。对于高铁专用网络来说,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和非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都有可能接入高铁专用网络。如果是非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接入高铁专用网络,有可能占用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的资源,影响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的性能。所以,首先要识别出用户设备是否是非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也称普通的用户设备。业内尚未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识别用户设备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识别用户设备的方法,包括:
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
根据所述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确定每次接收到上行消息的射频拉远单元RRU的RRU位置信息;
比较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中不同的RRU位置信息的数量占所述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的总数的比例是否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
在所述比例未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普通的用户设备;
在所述比例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可以根据同一用户设备上报的多个上行消息,确定这多个上行消息是否到达同一个RRU,如果是,则确定用户设备的位置基本没变,或者说用户设备基本在小范围内移动,可以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普通的用户设备。如果多个上行消息到达不同的RRU,则确定用户设备的位置变化较大,属于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本实施例可以识别出用户设备是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还是普通的用户设备,以便于对不同的用户设备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提高网络性能或用户设备的通信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为空闲态的用户设备;
所述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包括:
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唤醒信号。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可以使空闲态用户设备上报上行唤醒信号,来确定用户设备所属的RRU单元。针对处于空闲态的用户设备,提供了具体的实现方案。实现了识别空闲态的用户设备是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还是普通的用户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之前,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广播消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发送上行唤醒信号。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可以通过第一广播消息命令空闲态的用户设备发送上行唤醒信号,可以触发用户设备发送上行唤醒信号,也是发起识别用户设备的过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包括预设的间隔时长和/或周期时长;所述间隔时长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达到所述间隔时长后发送上行唤醒信号;所述周期时长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按照所述周期时长周期性的发送上行唤醒信号。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还可以为用户设备配置间隔时长和/或周期时长,实现了发送上行唤醒信号在时间上的灵活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包括上行唤醒信号的格式和发送上行唤醒信号的资源位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还可以为用户设备配置上行唤醒信号的格式和发送上行唤醒信号的资源位置,实现了发送上行唤醒信号在资源上的灵活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广播消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停止发送上行唤醒信号。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可以通过第二广播消息命令空闲态的用户设备停止发送上行唤醒信号,可以控制识别过程的终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为激活态的用户设备;
所述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包括:
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可以通过激活态的用户设备上报上行数据,来确定用户设备所属的RRU单元。针对处于激活态的用户设备,提供了具体的实现方案。实现了识别激活态的用户设备是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还是普通的用户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普通的用户设备后,将所述普通的用户设备切换到公共长期演进LTE网络。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可以将普通的用户设备切换到公共LTE网络,减少对高速移动网络的资源占用,以保证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识别用户设备的装置,应用于高速专用网络的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
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确定每次接收到上行消息的射频拉远单元RRU的RRU位置信息;
比较模块,用于比较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中不同的RRU位置信息的数量占所述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的总数的比例是否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比例未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普通的用户设备;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比例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为空闲态的用户设备;
所述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唤醒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之前,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广播消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发送上行唤醒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包括预设的间隔时长和/或周期时长;所述间隔时长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达到所述间隔时长后发送上行唤醒信号;所述周期时长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按照所述周期时长周期性的发送上行唤醒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包括上行唤醒信号的格式和发送上行唤醒信号的资源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广播消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停止发送上行唤醒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为激活态的用户设备;
所述接收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切换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普通的用户设备后,将所述普通的用户设备切换到公共长期演进LTE网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识别用户设备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
根据所述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确定每次接收到上行消息的射频拉远单元RRU的RRU位置信息;
比较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中不同的RRU位置信息的数量占所述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的总数的比例是否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
在所述比例未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普通的用户设备;
在所述比例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识别用户设备的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识别用户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具体实施例一示出的一种识别用户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识别用户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具体实施例一示出的一种识别用户设备的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具体实施例一示出的一种接收模块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识别用户设备的装置的框图。
图8是根据具体实施例一示出的一种识别用户设备的装置的框图。
图9是根据具体实施例一示出的一种接收模块的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识别用户设备的装置的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适用于识别用户设备的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相关技术中,为了保证高速移动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业内专门设计出了高铁专用网络。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在高速专用网络下可以有较好的通信质量。在高铁专用网络中,多个RRU(射频拉远单元)会级联到一起作为一个小区来服务高铁的移动用户。如图1所示,每个六边形表示一个RRU,浅色的六边形101表示公共LTE网络中的RRU,深色的六边形102表示高铁专用网络中的RRU,虚线103范围内为一个小区(cell)。对于同一位置,可能同时被高铁专用网络和公共LTE网络覆盖。
对于高铁专用网络来说,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和非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都有可能接入高铁专用网络。如果是非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接入高铁专用网络,有可能占用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的资源,影响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的性能。所以,首先要识别出用户设备是否是非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也称普通的用户设备。业内尚未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消息,确定接收该消息的RRU。针对同一个用户设备多次上报的消息,是否均是同一个RRU接收消息,如果是,则确定该用户设备为普通的用户设备,否则确定该用户设备为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实现了对用户设备在移动速度上的识别。
本实施例中高铁专用网络的一个基站包含多个RRU。每个RRU覆盖一定范围内的用户设备。多个RRU共同覆盖一个小区。用户设备位于某个RRU的覆盖范围内,则该用户设备向基站发送的消息则由覆盖该用户设备的RRU接收。基站可确定接收消息的RRU,进而确定RRU位置信息。本实施例基站识别本小区内的用户设备,识别出的普通的用户设备和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均为高铁专用网络中的用户设备。普通的用户设备是相当于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而言,可以认为是非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识别用户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该识别用户设备的方法用于高铁专用网络的基站中。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201-205。
高铁专用网络的基站对覆盖的一个小区范围内的用户设备执行以下识别过程。
在步骤201中,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
在步骤202中,根据所述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确定每次接收到上行消息的射频拉远单元RRU的RRU位置信息。
在步骤203中,比较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中不同的RRU位置信息的数量占所述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的总数的比例是否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
在步骤204中,在所述比例未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普通的用户设备。
在步骤205中,在所述比例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
本实施例中高铁专用网络的基站根据同一用户设备多次发送的上行消息,确定该用户设备的位置是否大幅度变化。如果多个上行消息到达的RRU不同,即基站获取的多个RRU位置信息不同,则确定用户设备发生较大的位置变化,属于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适合驻留在高铁专用网络。如果多个上行消息到达的RRU相同,即基站获取的多个RRU位置信息相同,则确定用户设备没有发生较大的位置变化,属于普通的用户设备,不适合驻留在高铁专用网络。
本实施例中比例门限值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比例门限值为80%,即允许所述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中少数的RRU位置信息是相同的,当所述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中不同的RRU位置信息的个数与所述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的总数的比值达到80%,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例如,所述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的总数为5,不同的RRU位置信息的个数为4,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又如,比例门限值为100%,所述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中RRU位置信息均不相同,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例如,所述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的总数为5,不同的RRU位置信息的个数也为5,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
本实施例中比例门限值的设置与m和n有关,所述比例门限值为n/m。m为RRU位置信息的采样数,即所述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的总数。n为不同的RRU位置信息的门限个数。比较实际获得的不同的RRU位置信息的个数是否达到n,如果达到,则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
高铁专用网络的基站可以每次针对一个用户设备统计最近m次收到的上行消息,即获得m个RRU位置信息,如果m个RRU位置信息中有n个不同的RRU位置信息,则确定用户设备为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其中,m和n为预设的参数,m为不小于2的整数,n为不小于2的整数,n小于或等于m。例如,m的取值范围可以是2-5。
例如,m为5,n为2。获取的5个RRU位置信息中,RRU位置信息1、RRU位置信息2和RRU位置信息3为相同的RRU位置信息。RRU位置信息4和RRU位置信息5是相同的RRU位置信息,且不同于RRU位置信息1。则RRU位置信息1-5存在两个不相同的RRU位置信息,符合n=2,即达到比例门限值,可确定用户设备为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
又如,m为5,n为5。获取的5个RRU位置信息中,RRU位置信息1-5均不相同,即存在5个不相同的RRU位置信息,符合n=5,即达到比例门限值,可确定用户设备为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如果RRU位置信息1-5中有两个RRU位置信息相同,则不相同的RRU位置信息数量为4,小于n,即小于比例门限值,可确定用户设备为普通的用户设备。
高铁专用网络的基站可以针对每个刚切换或重选到本地小区的用户设备进行上述识别过程,或者周期性的或根据需要对小区内的所有用户设备进行上述识别过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为空闲态的用户设备。
所述步骤201包括:步骤A。
在步骤A中,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唤醒信号。
本实施例中,对于空闲态的用户设备,可以通过上行唤醒信号获取用户设备的位置。查看多个上行唤醒信号是否到达同一个RRU,进而确定用户设备的位置。提供了针对空闲态的用户设备的解决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B。
在步骤B中,在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之前,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广播消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发送上行唤醒信号。
本实施例中,高铁专用网络的基站可以通过广播消息指示空闲态的用户设备上报上行唤醒信号。基站在需要识别小区内的用户设备的属性时,便可发送第一广播消息,触发用户设备的识别过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包括预设的间隔时长和/或周期时长;所述间隔时长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达到所述间隔时长后发送上行唤醒信号;所述周期时长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按照所述周期时长周期性的发送上行唤醒信号。
本实施例中,第一广播消息包括间隔时长和周期时长中的至少一项。高铁专用网络的基站可以通过间隔时长,指示用户设备在收到第一广播消息后且达到间隔时长时发送上行唤醒信号。还可以指示用户设备按照所述周期时长(即一个周期的时间长度)周期性的发送上行唤醒信号。高铁专用网络的基站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资源的占用情况灵活配置间隔时长和/或周期时长。可以提高高铁专用网络的基站接收上行唤醒信号的成功率,进而提高识别用户设备的准确度。例如,当前网络资源比较空闲,则间隔时长和/或周期时长可以短一些,如果当前网络资源被占用的比较多,则间隔时长和/或周期时长可以长一些。例如,间隔时长为1秒左右,周期时长为3秒左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包括上行唤醒信号的格式和发送上行唤醒信号的资源位置。
本实施例中,高铁专用网络的基站还可以配置上行唤醒信号的格式和发送上行唤醒信号的资源位置。指示用户设备以配置的格式生成上行唤醒信号,在配置的资源位置上发送上行唤醒信号。高铁专用网络的基站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资源的占用情况灵活配置上行唤醒信号的格式和发送上行唤醒信号的资源位置。可以提高高铁专用网络的基站接收上行唤醒信号的成功率,进而提高识别用户设备的准确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C。
在步骤C中,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广播消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停止发送上行唤醒信号。
本实施例中,高铁专用网络的基站可以通过第二广播消息控制用户设备停止发送上行唤醒信号,结束对用户设备的识别。减少对网络资源的占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为激活态的用户设备。
所述步骤201包括:步骤D。
在步骤D中,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数据。
本实施例中,对应激活态的用户设备来说,一直与基站有数据往来。因此,高铁专用网络的基站可以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确定用户设备的位置。查看多个上行数据是否到达同一个RRU,进而确定用户设备的位置。提供了针对激活态的用户设备的解决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E。
在步骤E中,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普通的用户设备后,将所述普通的用户设备切换到公共长期演进LTE网络。
本实施例中,高铁专用网络的基站可以将普通的用户设备移出高铁专用网络,切换到公共LTE网络,减少占用高铁专用网络的资源,保证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普通的用户设备更适合在公共LTE网络中通信,也可以保证普通的用户设备的通信质量。
对于空闲态的用户设备,因为其几乎不占用网络资源,所以可以不用将空闲态的普通的用户设备重选到公共LTE网络。当然,也可以将空闲态的普通的用户设备重选到公共LTE网络。
下面通过几个实施例详细介绍实现过程。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识别用户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该识别用户设备的方法用于高铁专用网络的基站中。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301-307。
在步骤301中,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广播消息。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包括预设的间隔时长和/或周期时长;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包括上行唤醒信号的格式和发送上行唤醒信号的资源位置。
在步骤302中,按照所述间隔时长、周期时长和资源位置,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唤醒信号。
在步骤303中,根据所述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唤醒信号,确定每次接收到上行消息的RRU的RRU位置信息。
在步骤304中,比较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中不同的RRU位置信息的数量占所述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的总数的比例是否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
在步骤305中,在所述比例未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普通的用户设备。
在步骤306中,在所述比例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
在步骤307中,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广播消息。
本实施例是针对空闲态的用户设备的识别过程。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识别用户设备的方法的流程图,该识别用户设备的方法用于高铁专用网络的基站中。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401-406。
在步骤401中,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数据。
在步骤402中,根据所述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数据,确定每次接收到上行消息的射频拉远单元RRU的RRU位置信息。
在步骤403中,比较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中不同的RRU位置信息的数量占所述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的总数的比例是否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
在步骤404中,在所述比例未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普通的用户设备。
在步骤405中,在所述比例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
在步骤406中,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普通的用户设备后,将所述普通的用户设备切换到公共LTE网络。
本实施例是针对激活态的用户设备的识别过程。
上述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自由组合。
下述为本发明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识别用户设备的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电子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参照图5,该识别用户设备的装置包括接收模块501、位置模块502、比较模块503、第一确定模块504和第二确定模块505;其中:
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
位置模块502,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确定每次接收到上行消息的射频拉远单元RRU的RRU位置信息。
比较模块503,用于比较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中不同的RRU位置信息的数量占所述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的总数的比例是否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
第一确定模块504,用于在所述比例未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普通的用户设备。
第二确定模块505,用于在所述比例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为空闲态的用户设备。
如图6所示,所述接收模块501包括:第一接收子模块601。
第一接收子模块601,用于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唤醒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发送模块701。
第一发送模块701,用于在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之前,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广播消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发送上行唤醒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包括预设的间隔时长和/或周期时长;所述间隔时长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达到所述间隔时长后发送上行唤醒信号;所述周期时长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按照所述周期时长周期性的发送上行唤醒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包括上行唤醒信号的格式和发送上行唤醒信号的资源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发送模块801。
第二发送模块801,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广播消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停止发送上行唤醒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为激活态的用户设备。
如图9所示,所述接收模块501,包括:第二接收子模块901。
第二接收子模块901,用于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切换模块1001。
切换模块1001,用于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普通的用户设备后,将所述普通的用户设备切换到公共长期演进LTE网络。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识别用户设备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
根据所述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确定每次接收到上行消息的射频拉远单元RRU的RRU位置信息;
比较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中不同的RRU位置信息的数量占所述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的总数的比例是否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
在所述比例未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普通的用户设备;
在所述比例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
上述处理器还可被配置为:
所述用户设备为空闲态的用户设备;
所述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包括:
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唤醒信号。
上述处理器还可被配置为: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之前,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广播消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发送上行唤醒信号。
上述处理器还可被配置为:
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包括预设的间隔时长和/或周期时长;所述间隔时长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达到所述间隔时长后发送上行唤醒信号;所述周期时长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按照所述周期时长周期性的发送上行唤醒信号。
上述处理器还可被配置为:
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包括上行唤醒信号的格式和发送上行唤醒信号的资源位置。
上述处理器还可被配置为:
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广播消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停止发送上行唤醒信号。
上述处理器还可被配置为:
所述用户设备为激活态的用户设备;
所述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包括:
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数据。
上述处理器还可被配置为: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普通的用户设备后,将所述普通的用户设备切换到公共长期演进LTE网络。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装置1200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装置1200能够执行上述的识别用户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
根据所述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确定每次接收到上行消息的射频拉远单元RRU的RRU位置信息;
比较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中不同的RRU位置信息的数量占所述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的总数的比例是否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
在所述比例未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普通的用户设备;
在所述比例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
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还可以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为空闲态的用户设备;
所述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包括:
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唤醒信号。
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还可以包括: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之前,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广播消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发送上行唤醒信号。
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还可以包括:
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包括预设的间隔时长和/或周期时长;所述间隔时长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达到所述间隔时长后发送上行唤醒信号;所述周期时长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按照所述周期时长周期性的发送上行唤醒信号。
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还可以包括:
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包括上行唤醒信号的格式和发送上行唤醒信号的资源位置。
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还可以包括:
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广播消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停止发送上行唤醒信号。
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还可以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为激活态的用户设备;
所述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包括:
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数据。
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还可以包括: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普通的用户设备后,将所述普通的用户设备切换到公共长期演进LTE网络。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同步数据的装置1100的框图。例如,装置1100可以被提供为一计算机。参照图11,装置1100包括处理组件11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11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11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11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11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同步数据。
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1126被配置为执行装置11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150被配置为将装置11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1158。装置11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132的操作***,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8)

1.一种识别用户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高速专用网络的基站,包括:
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
根据所述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确定每次接收到上行消息的射频拉远单元RRU的RRU位置信息;
比较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中不同的RRU位置信息的数量占所述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的总数的比例是否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
在所述比例未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普通的用户设备;
在所述比例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为空闲态的用户设备;
所述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包括:
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唤醒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之前,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广播消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发送上行唤醒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包括预设的间隔时长和/或周期时长;所述间隔时长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达到所述间隔时长后发送上行唤醒信号;所述周期时长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按照所述周期时长周期性的发送上行唤醒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包括上行唤醒信号的格式和发送上行唤醒信号的资源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广播消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停止发送上行唤醒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为激活态的用户设备;
所述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包括:
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普通的用户设备后,将所述普通的用户设备切换到公共长期演进LTE网络。
9.一种识别用户设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高速专用网络的基站,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
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确定每次接收到上行消息的射频拉远单元RRU的RRU位置信息;
比较模块,用于比较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中不同的RRU位置信息的数量占所述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的总数的比例是否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比例未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普通的用户设备;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比例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为空闲态的用户设备;
所述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唤醒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之前,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广播消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发送上行唤醒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包括预设的间隔时长和/或周期时长;所述间隔时长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在达到所述间隔时长后发送上行唤醒信号;所述周期时长用于指示用户设备按照所述周期时长周期性的发送上行唤醒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广播消息包括上行唤醒信号的格式和发送上行唤醒信号的资源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广播消息,用于指示用户设备停止发送上行唤醒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为激活态的用户设备;
所述接收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切换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普通的用户设备后,将所述普通的用户设备切换到公共长期演进LTE网络。
17.一种识别用户设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同一个用户设备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
根据所述至少两次发送的上行消息,确定每次接收到上行消息的射频拉远单元RRU的RRU位置信息;
比较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中不同的RRU位置信息的数量占所述至少两个RRU位置信息的总数的比例是否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
在所述比例未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普通的用户设备;
在所述比例达到预设的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为高速移动的用户设备。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80003598.1A 2017-11-29 2017-11-29 识别用户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1004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113616 WO2019104539A1 (zh) 2017-11-29 2017-11-29 识别用户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00477A CN110100477A (zh) 2019-08-06
CN110100477B true CN110100477B (zh) 2021-07-06

Family

ID=66665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3598.1A Active CN110100477B (zh) 2017-11-29 2017-11-29 识别用户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65785B2 (zh)
EP (1) EP3703422B1 (zh)
CN (1) CN110100477B (zh)
ES (1) ES2952200T3 (zh)
WO (1) WO20191045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56645B2 (en) * 2020-03-24 2024-04-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ction of high speed train scenario and indication of high speed train (HST) mode
CN114501486B (zh) * 2020-11-12 2023-08-15 ***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高速移动场景下的小区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14845366B (zh) * 2022-05-30 2023-10-2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站的唤醒方法及***、用户终端、基站、存储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3566A (zh) * 2009-04-24 2010-10-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既定线路沿线用户终端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及***
CN101982995A (zh) * 2010-10-29 2011-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的方法、装置和***
CN102300279A (zh) * 2011-08-03 2011-12-28 北京交通大学 高速移动环境下基于载波聚合的切换方法
CN102647766A (zh) * 2011-02-21 2012-08-22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高铁通信网络中用户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CN102938917A (zh) * 2011-08-15 2013-02-20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非高铁用户切换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03442402A (zh) * 2013-08-20 2013-12-11 京信通信***(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切换的方法、设备和***
CN105519153A (zh) * 2014-11-12 2016-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用户识别方法、设备和***
CN108401512A (zh) * 2017-11-29 2018-08-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移动终端使用网络的方法及装置、基站和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86564T1 (de) * 2001-04-05 2003-09-18 Kabushiki Kaisha Kenwood, Hachioji Verfahren zum ermitteln einer hochgeschwindigkeitsbewegung eines kommunikationsendgerätes, mobiles kommunikationsendgerät und programm
KR101557680B1 (ko) 2008-11-05 2015-10-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무선통신 시스템의 단말기 속도 추정 장치 및 방법
CN102905324B (zh) 2011-07-25 2016-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更换的方法和设备
US9414276B2 (en) * 2011-12-31 2016-08-0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obility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high speed railway
CN103428780B (zh) * 2012-05-14 2018-08-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移动性参数上报方法及***、ue、网络设备
CN103581886B (zh) 2012-07-23 2017-06-20 ***通信集团公司 Drx参数和终端移动速度上报及控制方法和相关设备
EP3190829B1 (en) * 2014-09-29 2019-08-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ser equipment access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 of high-speed moving vehicle
CN111278077B (zh) 2014-09-29 2021-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用户设备接入高速移动工具通信网络的方法
CN106792960B (zh) * 2016-12-14 2018-01-0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8966318A (zh) * 2017-05-17 2018-12-07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及选网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3566A (zh) * 2009-04-24 2010-10-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既定线路沿线用户终端的移动性管理方法及***
CN101982995A (zh) * 2010-10-29 2011-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的方法、装置和***
CN102647766A (zh) * 2011-02-21 2012-08-22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高铁通信网络中用户迁移的方法及装置
CN102300279A (zh) * 2011-08-03 2011-12-28 北京交通大学 高速移动环境下基于载波聚合的切换方法
CN102938917A (zh) * 2011-08-15 2013-02-20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非高铁用户切换方法和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03442402A (zh) * 2013-08-20 2013-12-11 京信通信***(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切换的方法、设备和***
CN105519153A (zh) * 2014-11-12 2016-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用户识别方法、设备和***
CN108401512A (zh) * 2017-11-29 2018-08-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移动终端使用网络的方法及装置、基站和用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03422A4 (en) 2020-09-30
ES2952200T3 (es) 2023-10-30
CN110100477A (zh) 2019-08-06
WO2019104539A1 (zh) 2019-06-06
US20200288368A1 (en) 2020-09-10
US11265785B2 (en) 2022-03-01
EP3703422A1 (en) 2020-09-02
EP3703422B1 (en) 2023-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36127B (zh) 寻呼方法、装置及***
US9344996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method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progra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151926B (zh) 一种用户终端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US1190296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to enhance spectrum efficiency and to reduce latency by using dynamic guard time selection in wireless systems
CN111587600B (zh) 用于在多带宽部分上通信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86800B (zh) 用户装置
CN110100477B (zh) 识别用户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74994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移动通信终端
CN108184336B (zh) 终端接入方法及网络设备
JP2022538207A (ja) 通信方法
US9854514B2 (en) User equipment, small cell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EP3550869A1 (en) Cell merging and splitt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US10757734B2 (en)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and radio unit
CN115336342A (zh) 用于侧链路资源重新评估的方法及设备
US11622330B2 (en)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signaling, and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EP4052533A1 (en) Network assistance information on ue context retrieval latency for enabling power saving
CN111602460A (zh) 用户装置以及前导码发送方法
US10045361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CN110771236A (zh) 网络装置、用户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8738155B (zh) 一种调度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132354A (zh) Tci的自动修改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4339950B (zh) 配置方法及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5001641B (zh) 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监控的方法和相关产品
JP2020503809A (ja) サービス伝送方法、基地局及び端末
JP6765544B2 (ja) ダウンリンク信号の事前補正方法およ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