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97662A - 一种电子身份认证方法及认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身份认证方法及认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97662A
CN110097662A CN201810081986.8A CN201810081986A CN110097662A CN 110097662 A CN110097662 A CN 110097662A CN 201810081986 A CN201810081986 A CN 201810081986A CN 110097662 A CN110097662 A CN 1100976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sonnel
information
identity
predeterminable area
matching deg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819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斌
李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rminus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rminus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rminus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rminus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8198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976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97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976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 G07C9/3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身份认证方法及认证***,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对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后得到人员身份信息;对人员出示的授权装置存储的授权信息进行读取和分析后得到电子身份信息;将人员身份信息与身份认证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第一匹配度,并将电子身份信息与身份认证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第二匹配度,根据第一、第二匹配度认证人员身份;该***包括特征获取装置、身份识别装置、授权识别装置、监控中心及数据库;本发明创新地采用了基于双重信息获取的电子身份认证方法及认证***,能够有效地保证共享办公区域的安全性,从而有效避免了冒充人员恶意进入共享办公区域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身份认证方法及认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身份认证技术领域,更为具体来说,本发明为一种电子身份认证方法及认证***。
背景技术
“共享办公”,是指从事不同职业或者受雇于不同机构的人员在同一场所进行办公,也可称为“联合办公”或“柔性办公”,这种新型办公方式往往没有办公期限的约束,入驻和撤离都非常自由,因而可有效降低空闲办公资源的浪费。但是,由于“共享办公”涉及到多种工作人员,安全性是“共享办公”首要考虑的问题;虽然可通过传统的门禁***允许携带有门禁卡的人员进入共享办公区域,但是,门禁卡只用于存储信息,这种卡片很容易被复制,而且门禁卡与门禁***之间交换的通信数据也很容易被窃听,无论是卡片被复制或者通信数据被窃听,都极有可能导致非本共享办公区域的人员进入到本共享办公区域的问题,其对“共享办公”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地避免非本共享办公区域的人员进入本共享办公区域以及提高“共享办公”的安全性,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和研发的方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传统的门禁***无法保证共享办公区域安全性的问题,本发明创新地提供了一种电子身份认证方法及认证***,通过双重认证的方法和身份认证***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以达到允许本共享办公区域的人员进入、避免冒充人员的恶意进入等目的,从而有效提高“共享办公”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身份认证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处于预设区域内的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
步骤2,对所述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作为人员身份信息;
步骤3,对人员出示的授权装置存储的授权信息进行读取和分析,将分析结果作为电子身份信息;
步骤4,调取预先存储的身份认证信息,将所述人员身份信息与所述身份认证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第一匹配度,并将所述电子身份信息与所述身份认证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第二匹配度;
步骤5,如果所述第一匹配度大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第二匹配度大于第二预设值,则预设区域内的人员身份认证成功。
本发明创新地采用双重身份信息获取的技术手段,将获取的信息分别与预存的身份认证信息进行匹配(对比),根据匹配(对比)的结果判断人员身份,以确保进入人员的身份准确,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冒充人员进入共享办公区域的问题。
进一步地,步骤1中,包括调整预设区域亮度的步骤;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为人脸信息,在对人脸进行摄像时,使调整后的预设区域亮度处于预设亮度范围内;
步骤2中,包括对人脸图像进行图像识别的步骤。
基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通过调节预设区域亮度,本发明能够通过人脸识别的方式准确判断用户身份信息,比如,姓名、所属部门等信息。
进一步地,步骤1中,首先判断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人员,如果存在,则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后,获取处于预设区域内的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
基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可有效提高获取的生物特征信息的准确性,避免对尚未稳定停留的人员进行信息获取动作时导致的信息获取不准确等问题;比如,人员向门禁行走的过程中进行摄像可能会导致摄像不清楚;本发明通过延时的手段能够确定人员稳定地停在门禁附近,从而提高生物特征信息获取(如人脸图像获取)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步骤5中,如果预设区域内的人员身份认证成功,则将所述人员身份信息和所述电子身份信息进行存储;如果预设区域内的人员身份认证失败,则发出警报。
基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可对每次认证过程产生的信息进行存储,已存储的人员身份信息和电子身份信息可用于调用历史通行记录、优化身份认证信息等。
进一步地,步骤3中,读取所述授权信息后,通过字符识别的方式分析所述授权信息;其中,所述授权装置包括门禁卡、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手机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人员身份认证方案具有手段丰富、灵活性强、可靠性高等优点,而且在本发明公开的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同时采用多种授权装置进行人员身份认证,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身份认证***,该***包括特征获取装置、身份识别装置、授权识别装置、监控中心及数据库;
所述特征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处于预设区域内的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
所述身份识别装置,与所述特征获取装置连接,用于对所述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作为人员身份信息;
所述授权识别装置,用于对人员出示的授权装置存储的授权信息进行读取和分析,将分析结果作为电子身份信息;
所述监控中心,用于接收身份识别装置发出的人员身份信息和授权识别装置发出的电子身份信息,用于调取预先存储的身份认证信息,将所述人员身份信息与所述身份认证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第一匹配度,并将所述电子身份信息与所述身份认证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第二匹配度;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匹配度和所述第二匹配度判断预设区域内的人员身份认证是否成功;
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身份认证信息。
本发明创新地通过身份识别装置和授权识别装置向监控中心输出待认证人员的双重信息,并将双重信息分别与监控中心的存储数据进行对比,确保进入人员的身份准确,即使门禁卡被复制或被盗取,本发明也可防止冒充人员用复制的卡或者其他人的卡进入管制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特征获取装置包括调光模块和摄像模块;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为人脸信息;
所述调光模块,用于调整预设区域亮度,以使调整后的预设区域亮度处于预设亮度范围内;
所述摄像模块,用于获取处于预设区域内的人员的人脸信息;
所述身份识别装置,用于对人脸图像进行图像识别。
基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通过调节预设区域亮度,本发明能够通过人脸识别的方式准确判断用户身份信息,比如,姓名、所属部门等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特征获取装置包括启动模块和延时模块;
所述启动模块,用于在判断出预设区域内存在人员时向延时模块发送启动信号;
所述延时模块,用于在接收启动信号后进行计时、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向摄像模块发送控制信号。
基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可有效提高获取的生物特征信息的准确性,避免对尚未稳定停留的人员进行信息获取动作时导致的信息获取不准确等问题;比如,人员向门禁行走的过程中进行摄像可能会导致摄像不清楚;本发明通过延时的手段能够确定人员稳定地停在门禁附近,从而提高生物特征信息获取(如人脸图像获取)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中心包括报警模块;
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在预设区域内的人员身份认证失败时发出警报;
所述数据库,还用于在预设区域内的人员身份认证成功时存储所述人员身份信息和所述电子身份信息。
基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可对每次认证过程产生的信息进行存储,已存储的人员身份信息和电子身份信息可用于调用历史通行记录、优化身份认证信息等。
进一步地,所述授权识别装置包括字符识别模块,所述授权装置包括门禁卡、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手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字符识别模块,用于对读取的授权信息进行字符识别。
基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人员身份认证方案具有手段丰富、灵活性强、可靠性高等优点,而且在本发明公开的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同时采用多种授权装置进行人员身份认证,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创新地采用了基于双重信息获取的电子身份认证方法及认证***,能够有效地保证共享办公区域的安全性,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冒充人员恶意进入共享办公区域的问题。本发明还具有实施方便、认证准确度高、适于推广使用等突出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子身份认证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电子身份认证***结构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电子身份认证方法及认证***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具体地公开了一种电子身份认证方法,可用于对进入共享办公区域的人员的身份进行认证或验证,从而有效避免了冒充人员恶意进入共享办公区域等问题,保证了共享办公区域的安全性,从根本上解决了“共享办公”的安全问题,使“共享办公”的推广和应用成为可能;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首先判断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人员,如果存在,则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后,再获取处于预设区域内的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本步骤包括调整预设区域亮度的步骤,以获得更为准确的生物特征信息;本实施例中,生物特征信息为人脸信息,在对人脸进行摄像时,使调整后的预设区域亮度处于预设亮度范围内,本实施例中涉及的“预设亮度范围”应当理解为“能够实现对人脸图像进行清晰拍摄的亮度范围”,“第一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而明智地确定,比如,5秒,“预设区域”可理解为门禁附近的区域,如进门侧两米范围内。
步骤2,对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本实施例包括对人脸图像进行图像识别的步骤,将识别结果作为人员身份信息。在本实施例中,“人员身份信息”可包括根据人脸图像识别出的姓名信息等,当然还可对人员其他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比如,身高、体重、声音、指纹、虹膜等等,也可同时将多个生物特征信息作为认证依据。
步骤3,对人员出示的授权装置存储的授权信息进行读取和分析,将分析结果作为电子身份信息;本实施例中,读取授权信息后,可通过字符识别的方式分析授权信息,在字符识别过程中,可以使用定位识别的方法提高字符识别的准确度;其中,授权装置包括门禁卡、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手机等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4,调取预先存储的身份认证信息,将人员身份信息与身份认证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第一匹配度,并将电子身份信息与身份认证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第二匹配度。其中,身份认证信息可以理解为一种“人员身份数据-电子身份信息关联数据”,该身份认证信息可包括人员身份信息以及与该人员相关的其他信息等,用于与获得的当前人员相关数据进行对比。
步骤5,如果第一匹配度大于第一预设值且第二匹配度大于第二预设值,则预设区域内的人员身份认证成功。本步骤中,如果预设区域内的人员身份认证成功,则将人员身份信息和电子身份信息进行存储,还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存储的人员身份信息和电子身份信息对身份认证信息进行丰富、优化及调整;如果预设区域内的人员身份认证失败,则发出警报,认证失败的原因可包括:第一匹配度小于第一预设值,或第二匹配度小于第二预设值,或第一匹配度小于第一预设同时第二匹配度小于第二预设值;对于第一匹配度等于第一预设且第二匹配度等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判定为认证成功或认证失败,比如,本实施例中将其判定为认证失败。
上述涉及的“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为根据实际情况而选择的用于作为判断标准的值,比如,第一预设值=90%、第二预设值=90%,而“第一匹配度”、“第二匹配度”的计算是对两个相互间进行匹配的对象的相似度的判断过程,每个对象中包含至少一个元素,比如,A对象=人员身份信息,B对象=身份认证信息,则匹配度为:A对象与B对象中相同元素的个数与A对象中所有元素个数的比值。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子身份认证***,该***包括特征获取装置、身份识别装置、授权识别装置、监控中心及数据库,特征获取装置与身份识别装置连接,身份识别装置与监控中心有线或无线通讯连接,授权识别装置也与监控中心有线或无线通讯连接,监控中心与数据库连接;具体如图2所示。
特征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处于预设区域内的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本实施例中,特征获取装置包括调光模块、摄像模块、启动模块及延时模块;生物特征信息为人脸信息。
启动模块,其与延时模块相连,用于在判断出预设区域内存在人员时向延时模块发送启动信号。具体实施时,启动模块可通过探测装置实现,如红外线探测器等。
延时模块,用于在接收启动信号后进行计时、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向摄像模块发送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摄像模块启动进行摄像,从而保证摄像模块能够获得稳定的图像。该延时模块可通过计时器等具体设备实现。
调光模块,用于调整预设区域亮度(调节光强),以使调整后的预设区域亮度处于预设亮度范围内,以便获得清楚的人员图像,以对人脸图像进行清晰拍摄。比如,在晚间光线较暗时,可通过调光模块中的光源进行补光。
摄像模块,与调光模块连接,用于获取处于预设区域内的人员的人脸信息,摄像模块与身份识别装置有线或无线通讯连接,将该人脸信息发送至身份识别装置,以进一步用来确定当前人员身份。
身份识别装置,与特征获取装置连接,用于在获取生物特征信息后对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作为人员身份信息,并将人员身份信息发送至监控中心;本实施例中,身份识别装置可用于对人脸图像进行图像识别。
授权识别装置,用于对人员出示的授权装置存储的授权信息进行读取和分析,将分析结果作为电子身份信息;其中,上述授权装置包括门禁卡、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手机中的至少一种,而且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中可安装与授权识别相关的应用,应当理解为上述授权装置事先已经被授权过。本实施例中,授权识别装置包括字符识别模块,字符识别模块用于对读取的授权信息进行字符识别。
监控中心,用于接收身份识别装置发出的人员身份信息和授权识别装置发出的电子身份信息,用于调取预先存储的身份认证信息,将人员身份信息与身份认证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第一匹配度,并将电子身份信息与身份认证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第二匹配度;以及用于根据第一匹配度和第二匹配度判断预设区域内的人员身份认证是否成功;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匹配度大于第一预设值且第二匹配度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则人员身份认证成功,另外,监控中心包括报警模块,报警模块用于在预设区域内的人员身份认证失败时发出警报;
数据库,用于存储身份认证信息,本实施例中,数据库,还用于在预设区域内的人员身份认证成功时存储人员身份信息和电子身份信息。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本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实质内容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简单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处于预设区域内的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
步骤2,对所述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作为人员身份信息;
步骤3,对人员出示的授权装置存储的授权信息进行读取和分析,将分析结果作为电子身份信息;
步骤4,调取预先存储的身份认证信息,将所述人员身份信息与所述身份认证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第一匹配度,并将所述电子身份信息与所述身份认证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第二匹配度;
步骤5,如果所述第一匹配度大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第二匹配度大于第二预设值,则预设区域内的人员身份认证成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包括调整预设区域亮度的步骤;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为人脸信息,在对人脸进行摄像时,使调整后的预设区域亮度处于预设亮度范围内;
步骤2中,包括对人脸图像进行图像识别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首先判断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人员,如果存在,则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后,获取处于预设区域内的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5中,如果预设区域内的人员身份认证成功,则将所述人员身份信息和所述电子身份信息进行存储;如果预设区域内的人员身份认证失败,则发出警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读取所述授权信息后,通过字符识别的方式分析所述授权信息;其中,所述授权装置包括门禁卡、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手机中的至少一种。
6.一种电子身份认证***,其特征在于:该***包括特征获取装置、身份识别装置、授权识别装置、监控中心及数据库;
所述特征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处于预设区域内的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
所述身份识别装置,与所述特征获取装置连接,用于对所述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识别,将识别结果作为人员身份信息;
所述授权识别装置,用于对人员出示的授权装置存储的授权信息进行读取和分析,将分析结果作为电子身份信息;
所述监控中心,用于接收身份识别装置发出的人员身份信息和授权识别装置发出的电子身份信息,用于调取预先存储的身份认证信息,将所述人员身份信息与所述身份认证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第一匹配度,并将所述电子身份信息与所述身份认证信息进行匹配后得到第二匹配度;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匹配度和所述第二匹配度判断预设区域内的人员身份认证是否成功;
所述数据库,用于存储身份认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身份认证***,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获取装置包括调光模块和摄像模块;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为人脸信息;
所述调光模块,用于调整预设区域亮度,以使调整后的预设区域亮度处于预设亮度范围内;
所述摄像模块,用于获取处于预设区域内的人员的人脸信息;
所述身份识别装置,用于对人脸图像进行图像识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身份认证***,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获取装置包括启动模块和延时模块;
所述启动模块,用于在判断出预设区域内存在人员时向延时模块发送启动信号;
所述延时模块,用于在接收启动信号后进行计时、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向摄像模块发送控制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身份认证***,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中心包括报警模块;
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在预设区域内的人员身份认证失败时发出警报;
所述数据库,还用于在预设区域内的人员身份认证成功时存储所述人员身份信息和所述电子身份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身份认证***,其特征在于:所述授权识别装置包括字符识别模块,所述授权装置包括门禁卡、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手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字符识别模块,用于对读取的授权信息进行字符识别。
CN201810081986.8A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电子身份认证方法及认证*** Pending CN1100976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81986.8A CN110097662A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电子身份认证方法及认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81986.8A CN110097662A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电子身份认证方法及认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97662A true CN110097662A (zh) 2019-08-06

Family

ID=67442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81986.8A Pending CN110097662A (zh) 2018-01-29 2018-01-29 一种电子身份认证方法及认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97662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2592A (zh) * 2020-09-14 2020-12-18 江苏华世远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外破感知功能的模块化电缆沟***
CN112116323A (zh) * 2020-09-16 2020-12-22 凌动信息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一种跨部门联合办公***
CN112712645A (zh) * 2021-03-06 2021-04-27 安徽美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共享空调的安防监控方法
CN112784627A (zh) * 2019-11-05 2021-05-11 杭州海康威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识别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4449219A (zh) * 2021-12-31 2022-05-06 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园区赋能平台智能全方位安全监控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9082A (zh) * 1999-07-30 2002-09-11 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用于人的生物测量验证的方法、仪器和***
JPWO2002025457A1 (ja) * 2000-09-20 2004-01-29 シーエーアイ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個人認証装置およびハイブリッド個人認証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01887600A (zh) * 2009-05-14 2010-11-17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6023370A (zh) * 2016-05-20 2016-10-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Nfc设备的解锁方法及装置
CN205692247U (zh) * 2016-06-21 2016-11-16 阿坝师范学院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门禁***
CN106358021A (zh) * 2016-11-01 2017-01-25 成都宏软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社区监控***
CN107025707A (zh) * 2017-03-14 2017-08-08 深圳市瑞荣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身份认证***及其认证方法
CN107038784A (zh) * 2017-04-14 2017-08-1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7464322A (zh) * 2017-08-09 2017-12-12 郝建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安全监控人员准入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9082A (zh) * 1999-07-30 2002-09-11 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用于人的生物测量验证的方法、仪器和***
JPWO2002025457A1 (ja) * 2000-09-20 2004-01-29 シーエーアイ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個人認証装置およびハイブリッド個人認証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01887600A (zh) * 2009-05-14 2010-11-17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6023370A (zh) * 2016-05-20 2016-10-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Nfc设备的解锁方法及装置
CN205692247U (zh) * 2016-06-21 2016-11-16 阿坝师范学院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门禁***
CN106358021A (zh) * 2016-11-01 2017-01-25 成都宏软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社区监控***
CN107025707A (zh) * 2017-03-14 2017-08-08 深圳市瑞荣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身份认证***及其认证方法
CN107038784A (zh) * 2017-04-14 2017-08-1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7464322A (zh) * 2017-08-09 2017-12-12 郝建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安全监控人员准入的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4627A (zh) * 2019-11-05 2021-05-11 杭州海康威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识别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2102592A (zh) * 2020-09-14 2020-12-18 江苏华世远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外破感知功能的模块化电缆沟***
CN112116323A (zh) * 2020-09-16 2020-12-22 凌动信息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一种跨部门联合办公***
CN112712645A (zh) * 2021-03-06 2021-04-27 安徽美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共享空调的安防监控方法
CN114449219A (zh) * 2021-12-31 2022-05-06 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园区赋能平台智能全方位安全监控设备
CN114449219B (zh) * 2021-12-31 2024-04-05 重庆特斯联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园区赋能平台智能全方位安全监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97662A (zh) 一种电子身份认证方法及认证***
CA3105190C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nd verifying one or more individuals using facial recognition
CN106504353B (zh) 车辆收费方法和装置
CN110491004A (zh) 一种居民社区人员安全管理***及方法
US6075455A (en) Biometric time and attendance system with epidermal topographical updating capability
CN109711133A (zh) 身份信息的认证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8492431A (zh) 一种智能门禁***
KR20200006987A (ko) 출입 제어 방법, 출입 제어 장치, 시스템 및 저장매체
US20170032601A1 (en) Access control system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US2003016370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and eliminating fraud
CN111538970B (zh) 一种基于智能化物联网的云平台***
CN109871755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验证方法
EP3811339A1 (en) Improved access control system and a method thereof controlling access of persons into restricted areas
CN109979059A (zh) 一种控制闸机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858584A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辅助执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009782A (zh) 一种住宅区快递代收管理方法及设备
CN110111460A (zh) 访客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65638A (zh) 一种基于彩码的门禁管理方法
CN109712291A (zh) 电子闸门的开启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US8065528B2 (en) Authentication device, authentication method, authentication program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09809262B (zh) 一种电梯权限安全控制***
CN208225153U (zh) 一种智能门禁***
CN109885993A (zh) 一种身份认证***、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48183A (zh) 一种新型身份证智能锁***
JP2022032529A (ja) 顔認証サーバ、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