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67822B - 单向离合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单向离合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7822B
CN110067822B CN201910064464.1A CN201910064464A CN110067822B CN 110067822 B CN110067822 B CN 110067822B CN 201910064464 A CN201910064464 A CN 201910064464A CN 110067822 B CN110067822 B CN 1100678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t
plunger
engagement surface
actuator
t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644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7822A (zh
Inventor
阿德里安·乔克
史蒂芬·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gna Powertrain Inc
Original Assignee
Magna Powertrai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6/249,088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1078969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na Powertrain Inc filed Critical Magna Powertrai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067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78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78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78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7/0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 F16D27/1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an electromagnet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i.e. without collecting 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7/0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 F16D27/1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an electromagnet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i.e. without collecting rings
    • F16D27/102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an electromagnet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i.e. without collecting rings with radially movable clutching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7/0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 F16D27/1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an electromagnet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i.e. without collecting rings
    • F16D27/118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with an electromagnet not rotating with a clutching member, i.e. without collecting rings with interengaging jaws or gear teeth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7/00Magnetically- or electrically- actuated clutches; Control o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 F16D27/14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1/00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 F16D41/12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hinged pawl co-operating with teeth, cogs,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1/00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 F16D41/12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hinged pawl co-operating with teeth, cogs, or the like
    • F16D41/14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hinged pawl co-operating with teeth, cogs, or the like the effective stroke of the pawl being adjusta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1/00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 F16D41/06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intermediate wedging coupling members between an inner and an outer surface
    • F16D2041/0603Sprag 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1/00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 F16D41/06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intermediate wedging coupling members between an inner and an outer surface
    • F16D41/08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intermediate wedging coupling members between an inner and an outer surface with provision for altering the freewheeling action
    • F16D41/084Freewheels or freewheel clutches with intermediate wedging coupling members between an inner and an outer surface with provision for altering the freewheeling action the intermediate coupling members wedging by pivoting or rock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47/00Systems of clutches, or clutches and couplings, comprising devices of types grouped under at least two of the preceding guide headings
    • F16D47/04Systems of clutches, or clutches and couplings, comprising devices of types grouped under at least two of the preceding guide headings of which at least one is a freewhe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可控的单向离合器组件,该单向离合器组件具有致动器模块,该致动器模块具有设置在动力操作式致动器的可线性移动的致动部件与可枢转移动的锁定元件之间的直接作用构型。特别地,致动器模块配备有:具有可通电的线圈组件的螺线管;具有梢部部分的可线性移动的柱塞;支杆,该支杆能够响应于线圈组件的通电由于与柱塞的梢部部分的接合而从释放位置移动至锁定位置;以及支杆偏置装置,该支杆偏置装置将支杆朝向支杆的释放位置偏置。另外,在螺线管致动器的柱塞的梢部与支杆之间设置各种支杆/致动器界面布置结构,以控制支杆在支杆的释放位置与支杆的锁定位置之间的运动。

Description

单向离合器组件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月16日提交的美国非临时申请No.16/249,088的优先权,该申请要求于2018年1月23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620,544的权益和优先权,上述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参引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超越运动联接装置比如单向离合器或制动器。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可选择的单向联接(SOWC)装置和/或电控的单向联接(EOWC)装置,可选择的单向联接(SOWC)装置和/或电控的单向联接(EOWC)装置配备有电磁致动器构型和直接作用支杆致动构型。
背景技术
该部分提供涉及本公开内容的背景信息,该背景信息未必是现有技术。
自动变速器通过选择性地致动一个或更多个离合器和/或制动器来提供多个正向和反向速比或传动比,以在旋转输入部件与旋转输出部件之间建立扭矩传递驱动连接,以用于在机动车辆中提供从动力系至传动系的动力(即,驱动扭矩)。在自动变速器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类型的制动器或离合器是通常被称为单向离合器(OWC)的超越运动联接装置。单向离合器在单向离合器的座圈中的一个座圈(处于径向联接构型)或单向离合器驱动板中的一个驱动板(处于轴向联接构型)相对于另一座圈或驱动板在第一(即,自由转动)方向上旋转时在自由转动模式下操作。相比之下,单向离合器在单向离合器的座圈中的一个座圈或驱动板中的一个驱动板试图相对于另一座圈或驱动板在第二(即,锁定)方向上旋转时在锁定模式下操作。通常,与单向离合器相关联的诸如支杆的锁定构件能够在非部署位置与部署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非部署位置建立自由转动模式,在部署位置建立锁定模式。支杆通常被支杆弹簧朝向支杆的两个不同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偏置。这种常规的单向离合器不能提供对其操作模式的独立控制,也就是说无论它们是否在两个方向上锁定或自由转动,它们通常都被称为“被动”单向离合器。因此,基本的单向离合器基于驱动扭矩被施加至输入座圈或驱动板的方向而在一个旋转方向上提供锁定模式并且在相反的方向上提供自由转动模式。
然而,在现代自动变速器中存在下述要求:通常被称为可选择的单向离合器(SOWC)或电控单向离合器(EOWC)的“可控”超越运动联接装置可以被控制成提供附加的操作功能模式。具体地,可控的单向离合器还能够提供在两个旋转方向上的自由转动模式,直到命令信号(即,来自变速器控制器)通过使支杆移动到其部署位置而使得动力操作式致动器将联接装置切换成其锁定模式为止。因此,可控的单向离合器能够在一个旋转方向或两个旋转方向上提供在输入构件与输出构件之间的驱动连接,并且还能够操作成在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上自由转动。在现代自动变速器中还已知的是:将被动单向离合器和可控的单向离合器结合到通常被称为双向离合器的组合联接装置中。
在一些情况下,安装在自动变速器中的可控的单向离合器利用液压致动器来选择性地致动超越运动联接器并且在可用的操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在美国专利No.6,290,044、No.8,079,453和No.8,491,439中公开了液压致动的常规的可控的单向离合器的示例。还已知的是使用具有电控单向离合器的机电致动器,机电致动器的一个示例在美国专利No.8,196,724中公开。作为另一种替代方案,最近已经进行了涉及与电控单向离合器一起使用的电磁致动器的许多研究,电磁致动器的示例在美国专利No.8,276,725和No.8,418,825中公开。在许多电磁致动器中,摇杆式支杆响应于线圈组件的通电而从其非部署位置枢转至其部署位置。在一些这样的电控单向离合器中,使用“直接”支杆致动构型使得支杆是磁路的一部分,并且支杆的枢转运动是由通过线圈组件的通电直接施加至支杆的吸引力引起的。因此,需要精确控制在线圈组件的芯/极片与磁性支杆之间建立的气隙,以提供稳固且可靠的锁定功能。作为替代方案,一些电控单向离合器配备有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具有“间接”支杆致动构型,在该“间接”支杆致动构型中,中间部件比如衔铁或连杆布置成响应于线圈组件的通电而引起非磁性支杆的枢转运动。
每个支杆安装在形成于离合器壳体中的支杆腔中,以用于响应于线圈组件的通电而枢转运动到支杆的部署位置中。如上所述,支杆弹簧通常用于在线圈组件断电时将支杆偏置至支杆的非部署位置。在许多支杆偏置布置结构中,扭力弹簧的卷绕部分同心地安装在枢轴柱上,该枢轴柱从支杆向外延伸。扭力弹簧的第一柄部分与支杆相接触,同时扭力弹簧的第二柄部分与枢转地支承支杆的离合器壳体接触。当支杆被致动(即,经由离心作用“被动地”或经由动力操作式致动器“主动地”)以从支杆的非部署位置移动到支杆的部署位置时,扭力弹簧的卷绕部分围绕枢轴柱缠绕并且提供与施加在支杆上的致动扭矩相反的返回扭矩。当不再需要支杆致动时,扭力弹簧解绕并使支杆返回至支杆的非部署位置。
在构造有直接支杆致动装置的可控的单向离合器中,线圈组件被通电以将可线性移动的致动构件——通常被称为“柱塞”——从缩回位置驱动到伸出位置中,这又使支杆从其非部署位置被驱动到其部署位置中。因此,在线圈组件通电时产生的致动力必须能够克服除了经由内部柱塞弹簧——该内部柱塞弹簧将柱塞朝向其缩回位置偏置——施加至柱塞的偏置以外的经由支杆弹簧直接施加在支杆上的偏置力。支杆弹簧偏置力的大小与柱塞弹簧偏置力的大小相结合影响了电磁致动器的整体尺寸和质量。另外,必须精确地控制柱塞的梢部与支杆的下侧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以最有效且精确地控制支杆的致动。
尽管在机动车辆应用中使用的传统支杆型单向离合器满足所有要求,但仍需要继续研发在可控的单向离合器中使用的改进的致动器和支杆致动装置,特别地直接支杆致动装置,以用于解决和克服比如如上所述的问题,并且推进致动器和支杆致动装置的功能和包装。
发明内容
本部分提供了本公开的总体概述,而并不意在被视为对本公开的所有方面、特征和目的的全面列举。
本公开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适于在动力传动装置中使用的可控的单向离合器组件。
相关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与可控单向离合器组件一起使用的致动器模块,该致动器模块具有设置在动力操作式致动器的可移动的致动部件与可枢转移动的锁定元件之间的直接致动构型。
另一相关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离合器模块和致动器模块的单向离合器组件。致动器模块安装至离合器模块的第一离合器构件并且包括:螺线管型致动器,该螺线管型致动器具有可通电的线圈组件和可线性移动的致动部件;支杆,支杆能够响应于致动部件在第一(即,缩回)位置与第二(即,伸出)位置之间的平移而相对于形成在与离合器模块相关联的第二离合器构件上的棘齿在释放(即,非部署)位置与锁定(即,部署)位置之间枢转地移动;以及支杆偏置装置,该支杆偏置装置通常将支杆朝向支杆的释放位置偏置。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具有改进的支杆/致动器接合界面的单向离合器组件,该支杆/致动器接合界面构造成使和螺线管型致动器相关联的可线性移动的致动部件的梢部与和可枢转支杆相关联的接合表面之间的滑动运动最小化。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下述单向离合器组件:该单向离合器组件具有:当支杆通过支杆偏置装置定位在支杆的释放位置以提供替代性的支杆/致动器接合界面构型时,和螺线管型致动器相关联的可线性移动的致动部件的梢部与和可枢转的支杆相关联的接合表面之间的预定间隔或“间隙”。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具有另一替代性的支杆/致动器接合界面构型的单向离合器组件,该支杆/致动器接合界面构型包括形成在支杆的接合表面上的接合凸轮,并且接合凸轮能够与螺线管型致动器的致动部件接合,以改变支杆在支杆的释放位置与支杆的接合位置之间的枢转运动的行为。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具有致动器模块的单向离合器组件,其中,螺线管型致动器包括内部复位弹簧,该内部复位弹簧用以将致动部件朝向致动部件的第一位置偏置,并且其中,致动部件是构造成在支杆的接合表面上作用的可线性移动的柱塞。
本公开的相关方面提供了具有支杆/致动器接合界面的单向离合器组件,其中,当柱塞定位在柱塞的第一位置并且支杆定位在支杆的释放位置时,柱塞的梢部从支杆上的接合表面移位第一距离。
本公开的又一相关方面提供了具有支杆/致动器接合界面的单向离合器组件,其中,柱塞从柱塞的第一位置朝向中间位置的初始运动导致柱塞的梢部与支杆的接合表面接合并且对抗通过支杆偏置构件结构施加在支杆上的偏置而将支杆从支杆的释放位置驱动到支杆的锁定位置。
本公开的又一相关方面提供了具有支杆/致动器接合界面的单向离合器组件,其中,柱塞从柱塞的中间位置朝向柱塞的第二位置的继续运动导致柱塞的梢部与处于支杆的锁定位置的支杆的接合表面断开接合,使得柱塞的梢部从支杆的接合表面移位第二距离,并且其中,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支杆/致动器接合界面的单向离合器组件,其中,柱塞的在柱塞的第一位置的定位限定相对于支杆的接合表面具有小于90度的角度的第一柱塞梢部位置,其中,柱塞的在柱塞的中间位置的定位限定第二柱塞梢部位置,在该第二柱塞梢部位置处,柱塞的梢部以相对于支杆的接合表面成90度的角度与支杆的接合表面接合,并且其中,柱塞的在柱塞的第二位置的定位限定相对于支杆的接合表面具有大于90度的角度的第三柱塞梢部位置。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下述单向离合器组件:该单向离合器组件包括形成在支杆的接合表面上的凸轮特征,并且该凸轮特征与柱塞的梢部相互作用以控制支杆的运动,并且其中,凸轮特征呈凹形形状或凸形形状中的一者。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具有作为螺线管的电磁致动器模块的单向离合器组件,其中,螺线管具有内部复位弹簧,并且其中,可移动的致动器部件是设置成在支杆的接合表面上作用的可线性移动的柱塞。
本公开的其他应用领域将根据下文提供的详细描述、附图和具体示例而变得明显。应当理解的是,详细描述、附图和具体示例在指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时仅旨在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本文中所描述的附图仅出于对所选择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通过参照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将更容易地理解与本公开相关联的发明构思,在附图中:
图1是构造成包括被动单向离合器和可控的单向离合器的双向离合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并且图1A是类似于图1中示出的双向离合器组件的离合器组件的截面图;
图2是适于与同图1中示出的双向离合器组件相关联的可控的单向离合器一起使用的致动器模块的放大的局部视图,致动器模块配置成提供高惯性载荷阻力装置以用于抵抗液压支杆部署,并且图2示出了在线圈组件未通电时处于释放(非部署)位置的支杆;
图3类似于图2但此时示出了支杆响应于线圈组件的通电而定位于锁定(部署)位置;
图4也类似于图2但示出了惯性载荷阻力装置在施加径向指向的高惯性载荷时将支杆确实地保持处于其释放位置;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双向离合器组件的分解立体图,该双向离合器组件构造成包括用于可控单向离合器的模块化主动支杆装置;
图6示出了在支杆定位成处于其锁定/部署位置的情况下的用于单向离合器的致动器模块的替代性实施方式,而图7示出了在支杆此时定位成处于其释放/非部署位置的情况下的该装置;
图8和图9是用于单向离合器的致动器模块的又一构型的侧视截面图,该致动器模块响应于线圈组件的通电利用可动磁极片来接合支杆并使支杆从其释放/非部署位置移动至其锁定/部署位置;
图10示出了与用于在本公开的可控的单向离合器组件中使用的致动器模块相关联的螺线管型致动器;
图11至图13示出了用于在本公开的可控的单向离合器组件中使用的另一形式的致动器模块;
图14和图15示出了用于在本公开的可控的单向离合器组件中使用的另一形式的致动器模块;
图16是可控单向离合器的局部截面图,该可控单向离合器具有离合器模块和致动器模块并具有施用了本公开的发明构思的支杆/柱塞接合界面构型;
图17是可控单向离合器的局部放大截面图,该可控单向离合器具有施用了本公开的发明构思的替代性的支杆/柱塞接合界面构型;以及
图18和图19示出了施用了本公开的发明构思的又一替代性的支杆/柱塞接合界面构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对示例实施方式进行更全面地描述。通常,每个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超越运动联接装置,该超越运动联接装置至少包括具有可动的锁定部件(即,楔块、支杆等)的可控单向锁定装置(即,制动器和/或离合器),该可动的锁定部件经由电磁致动器控制。因此,可控单向锁定装置机械地传递扭矩,但是可控单向锁定装置经由电致动***致动。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仅被提供为使得该公开将是全面的并且将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比如特定部件、装置和方法的示例,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全面理解。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明显的是,不一定采用具体细节,示例实施方式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一些示例实施方式中,没有详细描述公知的过程、公知的装置结构和公知的技术。
参照图1,双向离合器组件20的示例实施方式总体上以分解图示出。双向离合器组件20是适于例如在控制成致动摩擦离合器组件的自动变速器中使用的类型。离合器组件20包括通常被称为电控单向离合器(EOWC)的“可控”超越运动联接装置。出于本申请的目的,术语“离合器组件”应当被解释为包括联接器、离合器和制动器,在联接器、离合器和制动器中,一个部件驱动地连接至变速器的扭矩传递部件,而另一部件驱动地连接至另一扭矩传递部件或者以不可旋转的方式固定至变速器壳体或其他固定部件。
如将详述的,双向离合器组件20在该非限制性实施方式中示出为大体上包括离合器模块、被动单向离合器和可控单向离合器,其中,离合器模块具有第一离合器构件(即,外座圈)和第二离合器构件(即,内座圈),被动单向离合器具有多个被动支杆,可控单向离合器具有累积起来限定致动器模块的至少一个主动支杆组件和动力操作式致动器。如上所述,离合器20模块包括外座圈22和内座圈36。外座圈22包括外环部段24和内环部段26,外环部段24和内环部段26彼此径向间隔开并且经由径向腹板部段27相互连接。外环部段24包括径向向外延伸以与第一部件相配合的多个外凸耳28。第一部件可以是固定部件(比如变速器的壳体)或旋转部件(比如轴)。外环部段24还包括径向向外延伸的一对突出部30。突出部30中的每个突出部均限定径向延伸的致动器腔32和支杆腔33。应当理解的是,可以使用更多或更少的突出部30,并且突出部30可以与外座圈22一体地形成且刚性地固定至外座圈22。内环部段26包括多个在下文中称为内棘齿34的内斜面表面,内棘齿34径向向内延伸并且绕轴线A均匀地分布。内座圈36具有彼此径向间隔开的外缘38和内缘40。外缘38径向地设置在外座圈22的外环部段24与内环部段26之间,并且内缘40从外座圈22的内环部段26径向向内设置。内座圈36的内缘40具有径向向内延伸以与第二部件(通常是旋转部件)相配合的多个内凸耳42。通常,凸耳42将轴或离合器板互连以用于与内座圈36一起旋转。此外,内座圈36的外缘38包括多个下文中称为外棘齿44的外斜面表面,外棘齿44径向向外延伸并且绕轴线A均匀地分布。
被动单向离合器包括多个下文中称为被动支杆46的被动锁定元件,被动支杆46被支承在形成于内座圈36中的支杆孔口中,以用于在锁定(部署)位置与解锁(非部署)位置之间进行枢转运动。在锁定位置,被动支杆46中的至少一个被动支杆接合外座圈22的内棘齿34,以用于在内座圈36相对于外座圈22逆时针旋转期间将外座圈22和内座圈36彼此联接。因此,通过被动支杆46中的一个或更多个被动支杆的接合防止了外座圈22和内座圈36的在逆时针方向上的相对旋转。然而,被动支杆46在定位于锁定位置时仍然允许沿顺时针方向的相对旋转,即超越运动,这是因为被动支杆46被允许在内棘齿34的倾斜轮廓上渐进。在解锁位置,被动支杆46与外座圈22的内棘齿34径向间隔开,因此也允许内座圈36相对于外座圈22的逆时针旋转。虽然没有具体示出,但是设置了支杆弹簧用以通常将被动支杆46朝向其解锁位置偏置。
与可控单向离合器相关联,致动器模块包括一对主动支杆组件48和一对电磁致动器51。每个主动支杆组件48设置在形成于外环部段24中的支杆腔33中的对应的一个支杆腔内。每个主动支杆组件48包括主动锁定元件,即,下文中的主动支杆50,该主动支杆50选择性地在锁定(部署)位置与解锁(非部署)位置之间枢转。在锁定位置,主动支杆50锁定地接合内座圈36的外棘齿44,从而在内座圈36相对于外座圈22顺时针运动期间将外座圈和内座圈彼此锁定。然而,主动支杆50仍然允许在逆时针方向上的相对移位,即超越运动。在解锁位置,主动支杆50与外棘齿44径向间隔开,从而允许外座圈22和内座圈36相对于彼此旋转。此外,主动支杆组件48中的每个主动支杆组件在该非限制性示例中包括示出为衔铁60的连结元件,该衔铁60邻近主动支杆50定位以用于响应于电磁致动器51的致动来控制主动支杆50的枢转运动。因此,主动支杆组件48限定了“间接”支杆致动装置。然而,主动支杆组件48可以替代性地以“直接”支杆装置构造而无需衔铁60,使得电磁致动器51直接控制主动支杆50的运动,比如图1A中示出的。
与可控单向离合器相关联的致动器模块示出为包括一对电磁致动器51,每个电磁致动器包括安装在致动器腔32中且与主动支杆50和衔铁60径向间隔开的线圈组件52。线圈组件52包括由导磁材料制成的芯54、围绕芯54设置的筒管56、以及围绕筒管56缠绕的线圈58。此外,衔铁60设置在主动支杆50与线圈58之间以用于响应于线圈58的通电而朝向芯54枢转,并且因此提供了主动支杆50的枢转运动。衔铁60可以由磁性材料制成以便在线圈58通电时被磁性地吸引至芯54,或者衔铁60可以由非磁性材料制成以便机械地联接至替代性致动器51中的可动部件(螺线管)。
在优选但非限制性的装置中,当电压和/或电流被施加至线圈58时,线圈58变成产生电场(或通量)的电磁体。通量沿所有方向向外流动并且被传递通过衔铁60与位于线圈组件52的中央部中的芯54之间的小的空气间隙。芯54被磁化,因此将衔铁60朝向芯54吸引。衔铁60的由此产生的运动因主动支杆50与衔铁60之间的机械联接而迫使主动支杆50机械地部署。在部署时,主动支杆50从其解锁位置移动至其锁定位置,在该锁定位置处,主动支杆50将自身定位成抵靠内座圈36的外棘齿44中的一个外棘齿,从而有效地锁定内座圈36以防止沿该方向旋转。在从线圈组件52去除电压和/或电流时发生断开接合,其中,衔铁60被去磁并且脱离线圈组件52。支杆偏置构件比如支杆复位弹簧(未示出)定位在主动支杆50与外座圈22之间并且使主动支杆50在断开接合期间移回至其解锁位置。
应当理解的是,衔铁60、主动支杆50和线圈组件52的布置结构可以用于根据离合器组件20的布局和/或要求而沿径向方向(如图1所示)或轴向方向施加锁定力。径向堆叠式离合器组件20在轴向空间紧密的情况下、例如在自动变速器中提供优于其轴向对应物的包装优点。此外,径向施加的离合器将驱动扭矩直接向外传递以抵靠变速器壳体接触地面,而无需担心被轴向引导的力,被轴向引导的力可能会引起调节其他***部件的尺寸以补偿轴向力的问题。
引线框架62附接至电磁致动器51中的每个电磁致动器,以用于将线圈58彼此电连接进而用于线圈58的协调通电。应当理解的是,引线框架62可以连接任意数量的线圈58。引线框架62附接有印刷电路板(PCB),以用于选择性地控制线圈58的通电。PCB邻近线圈58中的一个线圈径向地及轴向地设置。引线框架62还包括至少一个电源输出触点,所述至少一个电源输出触点邻近线圈58中的每个线圈径向地及轴向地设置,以用于电连接至线圈58进而为线圈58提供电源。可以利用任意数量的电源触点为任意数量的线圈58供电。引线框架62还包括从印刷电路板延伸的线束,该线束用于连接至变速器控制模块(TCM)或动力系控制模块(PCM)进而将数据传输至电路板且为电路板供电。附加地,引线框架62包括塑料封装件或外壳,该塑料封装件或外壳围绕印刷电路板、用于保护印刷电路板的线、和用于允许引线框架62浸没在自动变速器流体中并在-40℃至+140℃的温度下操作的线而设置。应当理解的是,引线框架62和相关部件的前述构型提供了低成本的模块化解决方案,该低成本的模块化解决方案实现了更简化的制造过程。
施加至线圈58的电压包括高压侧(HS)和低压侧(LS),并且该电压由车辆的TCM或PCM供给。HS通常是与其他载荷共享的电源,并且LS通常是控制离散/独立电路的离散通道(LSD)。LSD能够控制线圈58上的电流的量。由于LSD通常位于TCM/PCM中,因此需要在电磁致动器51与TCM/PCM之间具有线束。如果线束遭受机械损坏并且电磁致动器51的离散的LSD通道被“短路-以底盘接地”,则线圈可能会被通电。因此,设置集成的高压侧故障安全开关(HSFSS)来添加另一级逻辑以控制共享HS电源。HSFSS包括PCB 64、HS开关(未示出)、晶体管(未示出)和无源部件(未示出)。PCB 64、HS开关、晶体管和无源部件电连接至引线框架62。应当理解的是,引线框架62的构型保护集成电子部件(包括HSFSS)并且提供改进的包装和减少的布线。此外,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在其他离合器组件构型上使用引线框架62和相关部件的模块化构型,例如在轴向接合的离合器组件上使用。HSFSS由使HSFSS能够向线圈58传递电流的OWCC_HS_ENABLE控制。
现在参照图1A,图1的双向离合器组件20的略微修改的形式现在用附图标记100标识。一般而言,双向离合器组件100还包括离合器模块和至少一个致动器模块。然而,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动力操作式致动器与主动支杆之间设置有“直接”支杆致动装置。离合器模块包括绕轴线A环形地延伸的外座圈102。外座圈102具有彼此径向间隔开的外环部段104和内环部段106。外环部段104包括径向向外延伸以与第一部件相配合的多个外凸耳108。第一部件可以是固定部件(比如变速器的壳体)或旋转部件(比如轴)。外环部段104还包括径向向外延伸的一对突出部110。突出部110中的每个突出部限定径向延伸的致动器腔112和支杆腔113。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利用更多或更少的突出部110。内环部段106具有多个倾斜的内棘齿114,所述多个倾斜的内棘齿114径向向内延伸并且绕轴线A均匀地分布。
离合器组件100的离合器模块还包括内座圈116,内座圈116也绕轴线A环形地延伸。内座圈116具有彼此径向间隔开的外缘118和内缘120,其中,外缘118径向地设置在外座圈102的外环部段104与内环部段106之间,并且内缘120从外座圈102的内环部段106径向向内设置。内座圈116的内缘120具有从内缘120径向向内延伸以与第二部件(通常是旋转部件)相配合的多个内凸耳122。此外,内座圈116的外缘118具有多个倾斜的外棘齿124,所述多个倾斜的外棘齿124径向向外延伸并且绕轴线A均匀地分布。
与双向离合器组件100相关联的被动单向离合器包括由内座圈116以可枢转的方式支承的六个被动支杆126。应当理解的是,可以替代性地利用更多或更少的被动支杆126。被动支杆126是可移动的,以用于接合位于外座圈102的内环部段106上的内棘齿114,以防止内座圈116和外座圈102在逆时针方向上的相对移位。然而,被动支杆126允许内座圈116与外座圈102之间在顺时针方向上的相对移位(即,超越运动)。
在与双向离合器组件100相关联的可控单向离合器中,每个致动器模块包括主动支杆组件128和电磁致动器133。每个主动支杆组件128被接纳在位于外环部段104的支杆腔113的对应的一个支杆腔中。主动支杆组件128中的每个主动支杆组件包括主动支杆130,主动支杆130选择性地在锁定(部署)位置与解锁(非部署)位置之间枢转。在锁定位置,主动支杆130接合内座圈116上的外棘齿124,以防止内座圈102和外座圈116在顺时针方向上的相对移位。然而,主动支杆130允许在逆时针方向上的相对移位。在解锁位置,主动支杆130与外棘齿124径向间隔开,从而允许内座圈116和外座圈102相对于彼此旋转。
如上所述,可控单向离合器的致动器模块还包括电磁致动器133。每个电磁致动器133大致类似于电磁致动器51,并且每个电磁致动器133包括与主动支杆130径向间隔开的线圈组件52。线圈组件52包括由导磁材料制成的芯54、围绕芯54设置的筒管56、以及围绕筒管56缠绕的线圈58。主动支杆130邻近线圈58定位以用于响应于线圈58的通电而朝向芯54枢转,并且因此提供主动支杆130的枢转运动。
主动支杆130和被动支杆126的组合提供了离合器组件100的双向构型,该离合器组件100允许在两个相反的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上接合。应当理解的是,该概念也适用于轴向定向的构型。
参照图2至图4,其中,贯穿若干视图始终,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对应的部件,总体上示出了电控单向离合器组件200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一部分。离合器组件200包括离合器模块和至少一个致动器模块。离合器模块包括绕中心轴线(未示出)环形地延伸的外座圈202。此外,离合器模块包括内座圈204,内座圈204绕轴线A环形地延伸并且从外座圈202径向向内设置。内座圈204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多个外棘齿205。
外座圈202包括多个突出部206,所述多个突出部206各自径向向外延伸至背表面208并且各自限定腔。腔中的每个腔被分成支杆部分212、衔铁部分214和芯部分216,其中,芯部分216设置在支杆部分218与衔铁部分214之间。芯部分216径向向外延伸经过支杆部分218和衔铁部分214。背表面208具有枢轴轨道220,枢轴轨道220在衔铁部分214中从背表面208径向向内延伸。
每个致动器模块包括主动支杆组件222和电磁致动器223。主动支杆组件222中的一个主动支杆组件被接纳在外座圈204的腔212、214、216中的每个腔中。主动支杆组件222中的每个主动支杆组件在该非限制性的“间接”致动构型中包括衔铁226、支杆弹簧228和支杆218。支杆218包括基部部段230和一对锁定臂部232。锁定臂部232各自从基部部段230延伸至锁定边缘234。基部部段230在支杆218的部段中以枢转的方式设置处于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在锁定位置中,锁定边缘234接合内座圈204的外侧齿205,并且在解锁位置中,锁定边缘234与外侧齿205径向间隔开。支杆弹簧228设置在腔210的支杆部分212中,并且支杆弹簧228在背表面208与支杆218之间延伸以用于将支杆218朝向其解锁位置偏置。
每个电磁致动器223包括线圈组件224,线圈组件224具有由导磁材料制成的芯236,芯236设置在腔210的芯部分216中。此外,至少一个线圈238设置在芯部分216中并且围绕芯236缠绕,以用于将由线圈238产生的磁通量集中在芯236上。
衔铁226在第一端部240与第二端部242之间延伸,第一端部240坐置在衔铁部分214中,第二端部242在支杆部分212中设置成与支杆218的基部接合且设置在支杆218的腿部218之间。衔铁226的第一端部240围绕枢轴轨道220枢转地设置在腔210的衔铁部分214中,以用于响应于线圈238在致动位置与非致动位置之间的通电而径向地朝向和远离芯236枢转。在致动位置,衔铁226被拉向芯236,并且衔铁226抵抗支杆弹簧228的偏置将支杆218驱动到锁定位置。在非致动位置,衔铁与芯236间隔开,并且衔铁允许支杆弹簧228将支杆218偏置到其解锁位置。衔铁226具有位于第一端部240与第二端部242之间的上弯曲部244和下弯曲部246。
重要的是,尤其是当离合器组件200利用在汽车部件上时,支杆218在被通电时仅接合内座圈204的外侧齿205。因此,对离合器组件200的操作而言,对惯性加载的抵抗(除简单重力之外的某些方向上的高的g力)是重要的。抵抗高惯性加载的最常见方法是利用较高力的支杆弹簧228。虽然这种方法很简单,但是存在缺点。缺点中的一个缺点是在正常操作期间由支杆弹簧228提供的增加的阻力,这需要增大衔铁226和/或线圈组件224的尺寸和厚度以利用更大的磁力。为了容纳这种较大的部件,腔210也可能需要更大。
作为增大衔铁226/线圈组件224的尺寸的替代性解决方案,锁定臂部232中的每个锁定臂部包括突起248,突起248具有轴向延伸的大致三角形横截面,其中,两个锁定臂部232的突起248朝向彼此延伸。突起中的每个突起终止于部位249。此外,肩部250由衔铁226的上弯曲部244限定,以用于被支杆218的腿部的突起248的部位249接合,进而限制支杆218朝向锁定方向的运动。因此,在施加惯性力期间,修改的轮廓使支杆218停止向上旋转,因此防止了内座圈204的外侧齿的非预期接合。
图2示出了使得支杆218位于解锁位置的线圈238的非通电状态。此外,图3示出了用于使支杆218移动到锁定位置的线圈238的通电状态。图4示出了高惯性载荷被沿径向向内方向施加至离合器组件200的情况(如箭头249所示)。在这种情况下,衔铁226略微顺时针旋转,然而,支杆218因衔铁226的肩部250的阻挡而不能进一步逆时针旋转。因此,突起248的部位249与衔铁226的肩部250之间的干涉增大了使支杆218移动抵靠内座圈204的外侧齿所需的力,但是不会增大由衔铁226/线圈组件224移动支杆218所需的载荷的量。应当理解的是,加载臂部232的突起248和衔铁226的肩部250可以在其他主动支杆组件构型上利用以抵抗高惯性加载。
参照图5,总体上示出了可控双向离合器组件500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离合器组件500包括具有外座圈502和内座圈512的离合器模块。外座圈502绕轴线A环形地延伸。外座圈502包括外环504,该外环504具有多个外凸耳506,所述多个外凸耳506径向向外延伸以与第一部件配合。第一部件可以是固定部件(比如变速器的壳体)或旋转部件(比如轴)。外座圈502还具有轴向面508,该轴向面508具有从外环504径向向内延伸的环形形状。在轴向面508上以枢转的方式连接有多个被动支杆510。被动支杆510中的每个被动支杆与偏置弹簧(未示出)接合以用于将被动支杆510朝向内座圈512偏置到锁定位置。
内座圈512绕轴线A环形地延伸。内座圈512具有在被动支杆510的相对侧上彼此径向间隔开的外带514和内带516。内座圈512的内带516具有多个内凸耳518,所述多个内凸耳518从内带516径向向内延伸以与第二部件(通常为旋转部件)配合。内座圈512的内带516还具有多个被动齿520,所述多个被动齿520从内带径向向外延伸以被被动支杆510接合,从而响应于内座圈512相对于外座圈502的逆时针旋转而将内座圈512和外座圈502锁定至彼此。内座圈512的外带514具有从外带径向向外延伸且绕轴线A均匀分布的多个主动齿522。
所述多个被动支杆510能够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枢转。在锁定位置,被动支杆510接合外座圈502的被动齿520,以在内座圈512相对于外座圈502逆时针旋转期间将外座圈502和内座圈512连接至彼此。因此,通过被动支杆510的接合防止外座圈502和内座圈512的在逆时针方向上的相对移位,然而,被动支杆510允许在顺时针方向上的相对位移,即超越运动。在解锁位置,被动支杆510与外座圈502的被动齿520径向地间隔开,因此允许内座圈512相对于外座圈502的逆时针旋转。
在外座圈502上轴向地连接有多个致动器模块524。各个致动器模块524具有大致弧形形状的壳体且包括基部526和从基部526延伸且位于基部526的相反两侧上的一对凸缘528。每个致动器模块524还包括主动支杆组件和电磁致动器,主动支杆组件和电磁致动器配置成提供“直接”支杆致动构型。紧固件530例如螺栓延伸穿过凸缘528中的每个凸缘且连接至外座圈502,以用于将电磁致动器模块524的壳体固定至外座圈502。致动器模块524布置成绕轴线A在周向上彼此对准。
线圈腔532轴向地延伸到基部526中。与电磁致动器相关联的线圈组件534被接纳在线圈腔532中的每个线圈腔中。线圈组件534包括由导磁材料制成的芯536、绕芯536设置的筒管538、绕筒管538缠绕的线圈540和可线性移动的致动部件(即,“柱塞”)。应当理解的是,线圈组件534可以有利地被容易地配装到腔中以便于安装。
主动支杆组件中的每个主动支杆组件包括主动支杆542,主动支杆542相对于致动器模块524的壳体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选择性地枢转。在锁定位置,主动支杆542接合内座圈512的主动齿522,因此在内座圈512相对于外座圈502顺时针运动期间将外座圈502和内座圈512锁定至彼此。然而,主动支杆542允许在逆时针方向上的相对移位,即,超越运动。在解锁位置,主动支杆542与外侧齿520、522径向地间隔开,允许内座圈512和外座圈502相对于彼此旋转。支杆弹簧(未示出)也与每个主动支杆组件相关联且构造成通常将主动支杆542朝向其解锁位置偏置。在操作中,线圈组件534的通电使柱塞从缩回位置移动至伸出位置,以强制地驱动主动支杆542从而使主动支杆从其解锁位置移动至其锁定位置。在关闭电源时,柱塞移回至其缩回位置,这又使支杆弹簧强制地驱动主动支杆542回到其解锁位置。
因此,应当理解的是,电磁致动器模块524的模块化配置允许主动支杆组件和电磁致动器与离合器组件500的其余部分分开制造及组装。此外,应当理解的是,可以根据需要在任何给定的离合器组件500上安装任何数量的致动器模块524来提供所需的扭矩的量。另外,应当理解的是,如本文所述的致动器模块524可以在各种其他离合器组件配置上利用。
现在参照图6和图7,公开了致动器模块704A的替代性实施方式,致动器模块704A被公开成与可控的单向离合器组件700A内的离合器模块702一起使用。该布置结构配置成:采用可线性移动的致动器输出构件740A,以使主动支杆736A在其部署位置(图6)与非部署(图7)位置之间移动。如所观察到的,电磁致动器734A包括线圈组件754A和可动的致动器部件或柱塞740A,该可动的致动器部件或柱塞740A具有致动凸缘850,致动凸缘850具有与形成在主动支杆736A的支杆部段782A上的一对枢轴凸耳854、856接合的端部部段852。箭头858表示响应于线圈组件754A的通电,可动柱塞740A移动到伸出位置。该动作导致由箭头860指示的致动力,该致动力作用在部署枢轴凸耳854上,以使主动支杆736A绕枢轴柱部段780A枢转到其部署位置,其中,主动支杆的端部部段784A与内座圈708上的棘齿722中的一个棘齿接合。
相比之下,图7示出了当线圈组件754A断电时致动器模块704A的操作。该断电使得复位弹簧——未示出但由箭头862表示——将可动柱塞740A移动至缩回位置。由于柱塞740A的缩回,致动凸缘850的端部部段852接合在主动支杆736A上的返回枢轴凸耳856。该动作导致如箭头864表示的返回力,该返回力作用在支杆736A上并使支杆736A绕其枢轴柱部段780A枢转至其释放位置。另外,端部部段852继续沿着力线864接合返回枢轴凸耳856,端部部段用作锁定接合部(interface),以便将支杆736A机械地保持在其释放位置且阻止支杆736A在线圈组件754A断电时的无意部署。箭头865示出了直接作用在主动支杆736A上以用于将主动支杆朝向其释放位置偏置的支杆弹簧。
图8和图9示出了电磁致动器模块704C的另一替代性实施方式,电磁致动器模块704C配置成与单向离合器组件700C内的离合器模块702C配合使用。在该布置结构中,在可动磁极构件或柱塞740C与主动支杆736C之间建立“直接作用”致动布置结构关系。两个图示都示出了可动柱塞740C响应于线圈组件754C的通电而相对于固定极片762C移动至伸出位置。柱塞740C的这种运动——这种运动与支杆弹簧880的偏置相反——用于将主动支杆736C强制地枢转至其锁定位置(示出)直到主动支杆的端部部分784C与内座圈708上的棘齿722中的一个棘齿接合为止。在线圈组件754C通电时产生的磁场被缩短形式的固定极片762C放大,这导致在支杆与棘齿722接合时作用在支杆736C上的接合力的增大。一旦线圈组件754C停止工作时,则支杆736C因经由支杆弹簧880施加到其上的偏置力而返回至其释放位置。
现在参照图10,示出了致动器模块704D的另一替代性实施方式,致动器模块704D配置成与可控的单向离合器700D内的离合器模块702D一起使用。该布置结构旨在通过实现仅围绕承载区域枢转的更简单的支杆几何形状来提供改进的支杆运动和致动力。通过具有线性柱塞740D的拉式螺线管致动器734D提供支杆致动,线性柱塞740D具有足以确保支杆736D在其释放/非部署与锁定/部署位置之间完全枢转的行程。螺线管致动器734D内的偏置弹簧用于使支杆736D在螺线管致动器734D停止工作之后返回至支杆的释放位置。该装置还采用具有修改的锁定梢部轮廓的支杆736D,该锁定梢部轮廓适于与内座圈上的棘齿相互作用。如果支杆736D在齿谷中未定位得足够深,则修改的锁定梢部轮廓用于排斥支杆脱离接合。支杆位置在齿谷中的深度取决于弹簧力以及支杆736D与内座圈之间的相对速度。
图10将致动器模块704D示出为包括具有可轴向移动的致动部件或柱塞740D的螺线管致动器734D。柱塞740D的末端890经由铰接结合联接件892固定至主动支杆736D的第一腿部894,第一腿部894从枢轴柱部段780D向外延伸,枢轴柱部段780D由外座圈706D以可枢转的方式支承。支杆736D的第二腿部896限定了改进的梢端部898。弹簧900作用在螺线管壳体与柱塞740D之间。与弹簧900相反,螺线管734D的致动用于缩回(拉入)柱塞740D,以用于将支杆736D枢转至所示的支杆的锁定位置。箭头781示意性地表示支杆返回弹簧,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讨论用以提供支杆736D的抗倾斜特征的支杆返回弹簧。
现在参照图11至图13,示出了用于致动器模块704F的又一替代性实施方式,致动器模块704F配置成与可控的单向离合器700F内的离合器模块702F一起使用。这种布置可能在不能封装拉式螺线管(例如,图10中所示的拉式螺线管致动器734D)时是有用的。该布置采用了包括线圈组件754F的电磁致动器734F,线圈组件754F具有可线性移动的柱塞740F(即,推动螺线管),可线性移动的柱塞740F从离合器模块702F的内座圈708和外座圈706F径向向外延伸,以响应于线圈组件754F的通电而使主动支杆736F在其部署位置(图11)与非部署位置(图12)之间移动。如所观察到的,可线性移动的柱塞740F具有用于与主动支杆736F的支杆部段782F接合的端部部段1000。可线性移动的柱塞740F移动至伸出位置(图11)导致了致动力施加在下侧支杆部段782F上,以使主动支杆736F绕枢轴柱部段780F枢转至其部署位置,其中,主动支杆的端部部段784F与内座圈708上的棘齿722中的一个棘齿接合。
图12示出了当线圈组件754F断电时电磁致动器模块704F的操作。该断电允许主动支杆736F绕枢轴柱部段780F枢转至其非部署位置,其中,主动支杆的端部部段784F与内座圈708上的棘齿722断开接合。
如图13中最佳所示,主动支杆736F限定弹簧腔1002,弹簧腔1002具有设置在枢轴柱部段780F中的圆形部分1004和从圆形部分延伸到支杆部段782F中的柄保持部分1006。在弹簧腔1002内设置有具有一对柄的扭力型支杆弹簧1008,其中,一个柄延伸到弹簧腔1002的柄保持部分1006中,另一个柄缠绕在形成于外座圈706F上的槽(未示出)中。形成在外座圈706F中的槽与柄保持部分1006之间的角度确保了可以根据不同的输入而进行调节的预载荷。这样,可线性移动的柱塞740F(图11和图12)和主动支杆736F仅需要在接合方向上进行接触(即,将主动支杆736F移动至其部署位置)。主动支杆736F在其扭力型弹簧1008的弹簧作用下返回至其折入或非部署位置。可线性移动的柱塞740F在其自身内部弹簧(未示出)的力的作用下返回至其断电或断开接合位置。
参照图14和图15,示出了致动器模块704G的另一替代性形式,致动器模块704G配置成与可控离合器700G内的离合器模块702G一起使用。在该变体中,电磁致动器734G包括具有可线性移动的柱塞740G的线圈组件754G,可线性移动的柱塞740G从离合器模块702G的外座圈706G轴向地延伸,以使主动支杆736G响应于线圈组件754G的通电而在其部署位置(图14)与非部署位置(未示出)之间移动。主动支杆736G限定形成在支杆部段782G的侧表面上的柱塞斜面1100(图15)。可线性移动的柱塞740G具有端部部段1102,该端部部段1102构造成用于接合支杆部段782G的柱塞斜面1100。可线性移动的柱塞740G从缩回位置移动至伸出位置使得致动力被施加在支杆部段782G的柱塞斜面1100上,以使主动支杆736G绕枢轴柱部段780G从其非部署位置枢转至其部署位置,其中,主动支杆的端部部段784G与内座圈708G上的棘齿722G中的一个棘齿接合。由于支杆部段782G的柱塞斜面1100是倾斜的或成角度的(即,包括合适的倾斜平面特征),因此柱塞740G线性移动至其伸出位置使得端部部段1102接合柱塞斜面1100且使主动支杆736G绕枢轴柱部段780G移位。可线性移动的柱塞740G策略性地相对于主动支杆736G的硬止挡、非部署位置而定位。由于柱塞斜面1100,因此可线性移动的柱塞740G将其自身楔入壳体(即,外座圈706G)与主动支杆736G之间,以使主动支杆736G从其非部署位置旋出且进入其部署位置中。当可线性移动的柱塞740G缩回时(当线圈组件754G断电时),设置在主动支杆736G的弹簧腔1104中的扭力型弹簧(例如,图13中所示的扭力型弹簧1008)将支杆736G驱动返回至其非部署位置。
先前所描述的所有各种可控单向离合器包括主动支杆,该主动支杆可枢转地支承在壳体或离合器构件中,以相对于形成在离合器模块的另一离合器构件上的棘齿而在缩回(即,非部署)位置与伸出(即,部署)位置之间移动。在每种情况下,主动支杆通过支杆弹簧而被朝向其非部署位置偏置,并且在支杆上的接合表面与电磁致动器的可线性移动的致动部件之间建立接合界面。以下详细描述涉及的是对支杆接合表面与电磁致动器的可动的致动部件之间的界面做出的改进和完善。
现在参照图16,现在将对用于主动支杆130与电磁致动器164的可线性移动的致动部件(即,柱塞)162之间的致动/释放接合的替代性的支杆/致动器界面构型、以及可控单向离合器101的包括离合器模块的第一离合器构件102(或致动器模块的固定至第一离合器构件102的壳体)在内的部分进行描述。除了第一离合器构件102之外,离合器模块示出为还包括具有棘齿105的第二离合器构件或内座圈103。支杆弹簧150可以设置成接合主动支杆130并使主动支杆130返回至非部署位置。支杆弹簧150可以至少部分地设置在主动支杆150内(或者通过主动支杆150被隐藏)。柱塞162示出为当主动支杆130位于其非部署位置,即,主动支杆130的闩锁边缘123与棘齿105断开接合时缩回。柱塞162还被(以虚构线)示出为当主动支杆130位于其部署位置,即,主动支杆130的闩锁边缘123与棘齿105中的一个棘齿接合时伸出。柱塞162的梢部163与主动支杆130的接合表面121之间的相互作用配置成减少了柱塞162的梢部163与主动支杆130的接合表面121之间的滑动运动。特别地,支杆130的接合部分115包括内面表面119、接合表面121和终端表面123,终端表面123构造成以可释放的方式接合形成在离合器模块的内座圈(未示出)上的棘齿(未示出)。由于柱塞梢部163随着主动支杆130枢转通过弧线而线性地移动,因此滑动运动可以被最小化。将柱塞162相对于主动支杆130定位成使得:当主动支杆130被卷离(tucked away)处于其非部署位置时,柱塞162的轴线“A”与主动支杆130的接合表面121之间的角度小于90°(参见,角度“Z”)。另外,当主动支杆130处于其部署位置时,柱塞的轴线“A”与主动支杆130的接合表面121之间的该角度(参见,角度“Y”)也小于90°。换句话说,柱塞162与主动支杆130上的接合表面121之间的90°角度出现在枢转支杆行程范围内的中间位置。如此,柱塞梢部163与主动支杆130上的接合表面121之间的相对摩擦被最小化。
图17总体上是图16的局部放大图,图17被提供以更好地示出:当主动支杆130经由支杆弹簧150而位于其非部署位置、以及柱塞162在致动器164断电(作用在柱塞162上的内部复位弹簧将柱塞162迫压至其完全缩回位置)时被完全缩回时柱塞梢部163与接合表面121之间的又一替代性的支杆/致动器界面构型。具体地,在接合表面121与柱塞梢部163之间建立空隙或“间隙”170。当间隙170的尺寸最大时并且因此当致动力由于常规的螺线管设计而最小时,间隙170确保螺线管致动器164能够启动柱塞162从其完全缩回位置的运动。因此,唯一需要克服的力是经由内部螺线管柱塞复位弹簧施加在柱塞上的柱塞返回力,而不是支杆弹簧150的偏置力。如所看到的,当螺线管致动器164启动柱塞162的运动时,间隙170随着致动力呈指数增加而迅速减小。仅当致动力大得能够克服由支杆弹簧150施加的另外的阻力时,柱塞梢部163才与接合表面121接合。应当指出的是,该间隙特征可以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支杆和支杆弹簧设计。间隙170还使得螺线管致动器164至离合器构件/壳体102的组装更容易,从而允许部件尺寸和公差限制较小,这是因为不需要使柱塞梢部163与主动支杆130的支杆表面121恒定接触。
图18和图19示出了支杆/致动器界面构型的又一替代性方案,该支杆/致动器界面构型能够通过结合与接合表面121相关联的凸轮作用布置结构(特征)而使用螺线管柱塞162来控制或可变地改变主动支杆130的运动。具体地,图18示出了形成在接合表面121上的凸形的凸轮作用特征180,而图19示出了形成在接合表面121中的凹形的凸轮作用特征190。凸形的凸轮作用特征180将导致随着柱塞162朝向凸形特征180的侧部移动在紧接着加快的接合速率的由柱塞162的初始接触之后而使支杆接合减慢。与此相反,凹形的凸轮作用特征190将导致随着柱塞162朝向凹形特征190的侧部移动在紧接着减慢的接合速率的由柱塞162的初始接触之后而使支杆接合加快。经由相对于柱塞162的定位而改变这些凸轮作用特征(180、190)的特性和尺寸、深度、高度、斜率等可以用于调整支杆接合及断开接合的行为。
凸形的特征180或凹形的特征190可以设置在接合表面121上的相对于柱塞162的轴线“A”的各种位置处。例如但非限制性地,凸形的特征180或凹形的特征190可以设置成偏离轴线“A”、比如靠近或远离内座圈103。通过将凸形的特征180或凹形的特征190定位成偏离轴线“A”,接合表面121(及主动支杆130)的运动可以被调节或“调整”。此外且替代性地,应当理解的是,接合表面121可以包括不是凹形或凸形的附加特征,并且所示的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例如,凸形的特征180或凹形的特征190可以构造为斜面、一系列阶梯部或任何其他几何形状以与柱塞162接合。
柱塞162可以以相对于轴线“A”成一角度设置,并且柱塞162在图16至图19中示出。例如但非限制性地,柱塞162(及螺线管致动器164)可以以相对于轴线“A”成一角度设置,该轴线“A”与如图1和图1A中所示的轴线“A”(即,离合器组件20的旋转中心)相一致。此外且替代性地,柱塞162可以以不同于如图1和图1A以及图16至图19中所示的任一轴线“A”的角度设置。
柱塞梢部163还可以构造成具有除了如图16至图19中以二维的方式示出的示例性半圆(即,半球)之外的其他几何形状。例如但非限制性地,柱塞梢部163可以构造有平坦表面以与接合表面121接合。此外且替代性地,柱塞梢部163可以构造有凹形表面以与例如凹形的特征190接合、或者柱塞梢部163可以构造有凸形表面以与凹形的特征180接合。柱塞梢部163可以构造有带尖的梢部以与接合表面121中的凹部接合。
已经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提供了各实施方式的前述描述。前述描述并非旨在是穷举的或者限制本公开。特定实施方式的各个元件或特征通常并不限于该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如果适用,则即使在没有具体示出或描述的情况下,特定实施方式的各个元件或特征也是可互换的并且可以在选定实施方式中使用。特定实施方式的各个元件或特征也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改变。这些变型不应被视为背离本公开,并且所有这些改型意在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单向离合器组件,包括:
离合器模块,所述离合器模块具有第一离合器部件和第二离合器部件并具有棘齿,所述第二离合器部件设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一离合器部件旋转;以及
致动器模块,所述致动器模块具有直接支杆致动构型和支杆偏置装置,所述直接支杆致动构型设置在螺线管型致动器的可线性移动的致动部件与可枢转移动的支杆之间,所述致动器模块安装至所述离合器模块的所述第一离合器部件,其中,所述螺线管型致动器具有可通电的线圈组件和所述可线性移动的致动部件,所述支杆能够响应于所述致动部件在缩回位置与伸出位置之间的平移而相对于形成在所述离合器模块的所述第二离合器部件上的所述棘齿在非部署位置与部署位置之间枢转地移动,所述支杆偏置装置将所述支杆朝向所述支杆的所述非部署位置偏置,
其中,所述直接支杆致动构型包括支杆/致动器接合界面,所述支杆/致动器接合界面构造成使和所述螺线管型致动器相关联的所述可线性移动的致动部件的梢部与枢转的所述支杆上的接合表面之间的滑动运动最小化,
其中,所述支杆/致动器接合界面包括:当所述支杆通过所述支杆偏置装置定位在所述支杆的所述非部署位置以提供所述支杆/致动器接合界面构型时,和所述螺线管型致动器相关联的所述可线性移动的致动部件的所述梢部与可枢转的所述支杆的所述接合表面之间的预定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离合器组件,其中,所述致动器模块的所述螺线管型致动器包括内部复位弹簧,所述内部复位弹簧构造成将所述可线性移动的致动部件朝向所述可线性移动的致动部件的所述缩回位置偏置,并且其中,所述可线性移动的致动部件是构造成在所述支杆的所述接合表面上作用的柱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离合器组件,其中,当所述柱塞定位在所述柱塞的所述缩回位置并且所述支杆定位在所述支杆的所述非部署位置时,所述柱塞的所述梢部从所述支杆上的所述接合表面移位第一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向离合器组件,其中,所述柱塞从所述柱塞的所述缩回位置朝向中间位置的初始运动导致所述柱塞的所述梢部与所述支杆的所述接合表面接合并且对抗通过所述支杆偏置装置施加在所述支杆上的偏置而将所述支杆从所述支杆的所述非部署位置驱动到所述支杆的所述部署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向离合器组件,其中,所述柱塞从所述柱塞的所述中间位置朝向所述柱塞的所述伸出位置的继续运动导致所述柱塞的所述梢部与处于所述支杆的所述部署位置的所述支杆的所述接合表面断开接合,使得所述柱塞的所述梢部从所述支杆的所述接合表面移位第二距离,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向离合器组件,其中,所述柱塞的在所述柱塞的所述缩回位置的定位限定相对于所述支杆的所述接合表面成小于90度的角度的柱塞梢部位置,其中,所述柱塞的在所述柱塞的所述中间位置的定位导致所述柱塞的所述梢部以相对于所述支杆的所述接合表面成90度的角度与所述支杆的所述接合表面接合,并且其中,所述柱塞的在所述柱塞的所述伸出位置的定位限定相对于所述支杆的所述接合表面具有大于90度的角度的柱塞梢部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向离合器组件,其中,所述柱塞从所述中间位置至所述柱塞的所述伸出位置的继续运动导致所述柱塞的所述梢部与所述支杆的所述接合表面断开接合,并且其中,所述柱塞的所述梢部从所述支杆的所述接合表面移位第二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向离合器组件,其中,所述缩回位置限定相对于所述支杆的所述接合表面具有小于90度的角度的柱塞梢部位置,其中,在所述中间位置处,所述柱塞的所述梢部以相对于所述支杆的所述接合表面成90度的角度与所述支杆的所述接合表面接合,并且其中,所述伸出位置限定相对于所述支杆的所述接合表面具有大于90度的角度的柱塞梢部位置。
9.一种单向离合器组件,包括:
离合器模块,所述离合器模块具有第一离合器部件和第二离合器部件并具有棘齿,所述第二离合器部件设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一离合器部件旋转;以及
致动器模块,所述致动器模块具有直接支杆致动构型和支杆偏置装置,所述直接支杆致动构型设置在动力操作式致动器的可线性移动的致动部件与可枢转移动的支杆之间,所述致动器模块安装至所述离合器模块的所述第一离合器部件并且包括所述动力操作式致动器,所述动力操作式致动器具有可通电的线圈组件和所述可线性移动的致动部件,所述支杆能够响应于所述致动部件在缩回位置与伸出位置之间的平移而相对于形成在所述离合器模块的所述第二离合器部件上的所述棘齿在非部署位置与部署位置之间枢转地移动,所述支杆偏置装置将所述支杆朝向所述支杆的所述非部署位置偏置,
其中,所述直接支杆致动构型包括支杆/致动器接合界面,所述支杆/致动器接合界面具有形成在所述支杆的所述接合表面上的接合凸轮,并且所述接合凸轮能够与所述致动部件的梢部部分接合以改变所述支杆在所述支杆的所述非部署位置与所述支杆的所述部署位置之间的枢转运动的行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向离合器组件,其中,所述支杆/致动器接合界面包括:当所述支杆通过所述支杆偏置装置定位在所述支杆的所述非部署位置以提供所述支杆/致动器接合界面构型时,和所述动力操作式致动器相关联的所述可线性移动的致动部件的所述梢部部分与所述支杆的所述接合表面之间的预定间隔。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向离合器组件,其中,所述致动器模块的所述动力致动器是具有内部复位弹簧的螺线管致动器,并且其中,所述致动部件是构造成在所述支杆的接合表面上作用的可线性移动的柱塞。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单向离合器组件,其中,当所述柱塞定位在所述柱塞的所述缩回位置并且所述支杆定位在所述支杆的所述非部署位置时,所述柱塞的所述梢部部分从所述支杆上的所述接合表面移位第一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单向离合器组件,其中,所述柱塞从所述柱塞的所述缩回位置到中间位置的初始运动导致所述柱塞的所述梢部部分与所述支杆的所述接合表面接合并且对抗通过所述支杆偏置装置施加在所述支杆上的偏置而将所述支杆从所述支杆的所述非部署位置驱动到所述支杆的所述部署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单向离合器组件,其中,所述柱塞从所述柱塞的所述中间位置朝向所述柱塞的所述伸出位置的继续运动导致所述柱塞的所述梢部部分与处于所述支杆的所述部署位置的所述支杆的所述接合表面断开接合,使得所述柱塞的所述梢部部分从所述支杆的所述接合表面移位第二距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单向离合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单向离合器组件,其中,所述柱塞在所述柱塞的所述缩回位置的定位限定相对于所述支杆的所述接合表面具有小于90度的角度的柱塞梢部位置,其中,所述柱塞在所述柱塞的所述中间位置的定位导致所述柱塞的所述梢部部分以相对于支杆的所述接合表面成90度的角度与所述支杆的所述接合表面接合,并且其中,所述柱塞在所述柱塞的所述伸出位置的定位限定相对于所述支杆的所述接合表面具有大于90度的角度的柱塞梢部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单向离合器组件,其中,所述柱塞从所述柱塞的所述中间位置至所述柱塞的所述伸出位置的第二运动导致所述柱塞的所述梢部部分与所述支杆的所述接合表面断开接合,其中,所述柱塞的所述梢部部分从所述支杆的所述接合表面移位第二距离,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
18.一种单向离合器组件,包括:
离合器模块,所述离合器模块具有第一离合器部件和第二离合器部件并具有棘齿,所述第二离合器部件设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一离合器部件旋转;以及
致动器模块,所述致动器模块具有直接支杆致动构型和支杆偏置装置,所述直接支杆致动构型设置在螺线管型致动器的可线性移动的致动部件与可枢转移动的支杆之间,所述致动器模块安装至所述离合器模块的所述第一离合器部件,其中,所述螺线管型致动器具有可通电的线圈组件和所述可线性移动的致动部件,所述支杆能够响应于所述致动部件在缩回位置与伸出位置之间的平移而相对于形成在所述离合器模块的所述第二离合器部件上的所述棘齿在非部署位置与部署位置之间枢转地移动,所述支杆偏置装置将所述支杆朝向所述支杆的所述非部署位置偏置,
其中,所述直接支杆致动构型包括支杆/致动器接合界面,所述支杆/致动器接合界面构造成使和所述螺线管型致动器相关联的所述可线性移动的致动部件的梢部与枢转的所述支杆上的接合表面之间的滑动运动最小化,并且
其中,在所述支杆的位于所述部署位置与所述非部署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可线性移动的致动部件相对于所述接合表面成90度角度布置。
CN201910064464.1A 2018-01-23 2019-01-23 单向离合器组件 Active CN1100678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20544P 2018-01-23 2018-01-23
US62/620,544 2018-01-23
US16/249,088 2019-01-16
US16/249,088 US11078969B2 (en) 2018-01-23 2019-01-16 Selectable one-way clutch with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and direct-acting strut assembly having an active strut biasing arrang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7822A CN110067822A (zh) 2019-07-30
CN110067822B true CN110067822B (zh) 2022-03-22

Family

ID=67145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64464.1A Active CN110067822B (zh) 2018-01-23 2019-01-23 单向离合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67822B (zh)
DE (1) DE1020192006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5854A (zh) * 2019-08-08 2022-03-25 西格玛动力总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变速器的旋转控制组件
DE102019126422A1 (de) * 2019-10-01 2021-04-0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oppel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Antriebsstrang eines Kraftfahrzeugs, sowie Antriebs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11680610B2 (en) * 2021-02-11 2023-06-20 Means Industries, Inc. Clutch assembly having normally on strut configured to prevent shock load deploym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3555A (zh) * 2013-07-29 2016-05-18 麦格纳动力系有限公司 具有带独立衔铁的支杆的可选择的单向离合器
CN107143591A (zh) * 2016-03-01 2017-09-08 博格华纳公司 用于可选择离合器模块的双液压活塞
CN107438723A (zh) * 2015-04-15 2017-12-05 博格华纳公司 离心脱离式多模式离合器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38403B1 (en) * 1996-09-03 2002-01-15 Borgwarner Inc. Ratchet clutch with bearing surfaces
US6290044B1 (en) 2000-04-03 2001-09-18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Selectable one-way clutch assembly
US7464801B2 (en) * 2006-01-17 2008-12-1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Selectable one-way clutch
US8491439B2 (en) 2007-02-06 2013-07-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lectively controlled rocker one-way clutch
US8196724B2 (en) 2008-02-04 2012-06-1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selectable one-way clutch in an elect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
US8079453B2 (en) 2008-02-21 2011-12-20 Means Industries, Inc. Controllable overrunning coupling assembly
CN201391581Y (zh) * 2008-12-01 2010-01-27 缪仙福 一种电磁控制离合变速装置
US8276725B2 (en) 2009-07-20 2012-10-0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C Selectable one-way clutch
US8418825B2 (en) 2010-10-28 2013-04-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agnetically actuated mechanical diode
CN102003504B (zh) * 2010-11-23 2012-11-21 左佳奇 同向超越离合变挡机构
DE102013222408B4 (de) * 2012-11-06 2021-10-2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lektromagnetische einwegkupplung
EP2951456B1 (en) * 2013-01-30 2017-11-08 BorgWarner Inc. Multi-mode clutch module
US9562574B2 (en) * 2014-02-19 2017-02-07 Means Industries, Inc. Controllable coupling assembly and coupling member for use in the assembly
CN106030143B (zh) * 2014-02-28 2018-04-24 麦格纳动力系有限公司 可选择的单向离合器装置
WO2016170426A1 (en) * 2015-04-24 2016-10-27 Magna Powertrain, Inc. Electronically-controlled selectable clutch assembly with clutch module having integrated safety switch
US20170204917A1 (en) * 2016-01-19 2017-07-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ne-Way Clutch With Electro-Magnetic Solenoid
US9982727B2 (en) * 2016-03-18 2018-05-2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electable one way clutch loaded member release
CN206368929U (zh) * 2016-12-30 2017-08-01 吕小勇 棘爪式超越离合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3555A (zh) * 2013-07-29 2016-05-18 麦格纳动力系有限公司 具有带独立衔铁的支杆的可选择的单向离合器
CN107438723A (zh) * 2015-04-15 2017-12-05 博格华纳公司 离心脱离式多模式离合器模块
CN107143591A (zh) * 2016-03-01 2017-09-08 博格华纳公司 用于可选择离合器模块的双液压活塞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9200684A1 (de) 2019-07-25
CN110067822A (zh) 2019-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78969B2 (en) Selectable one-way clutch with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and direct-acting strut assembly having an active strut biasing arrangement
US10451121B2 (en) Electronically-controlled selectable clutch with active strut module and methods of assembly and setting a magnetic gap thereof
US10533617B2 (en) Strut-type selectable clutch with hydraulic deployment prevention features
US11255387B2 (en) Selectable one-way clutch with improved electromagnetic module
CN110067822B (zh) 单向离合器组件
US10066679B2 (en) Selectable one-way clutch apparatus
US10208811B2 (en) Selectable one-way clutch having strut with separate armature
US11098770B2 (en) Dual-acting electric one-way clutch assembly
CN109952447B (zh) 扇形离合器
US11022186B2 (en) Selectable one-way coupling with debris containment
US11371569B2 (en) Selectable one-way clutch with common coil unit and axially moveable armature for active strut actuation
US11378140B2 (en) Selectable one-way clutch with solenoid actuator and pivoting actuation member controlling active strut deployment
CN110067821B (zh) 单向离合器组件和单向离合器
US11415183B2 (en) Rotating electrically-controlled one-way clutch (eOWC) with ball cam actuation mechanism
CN110388390B (zh) 具有碎屑容纳件的可选择单向联接装置
CN113661339B (zh) 提供四种操作模式的旋转电离合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