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49070B - 事件通知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事件通知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49070B
CN110049070B CN201810036226.5A CN201810036226A CN110049070B CN 110049070 B CN110049070 B CN 110049070B CN 201810036226 A CN201810036226 A CN 201810036226A CN 110049070 B CN110049070 B CN 1100490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information
event notification
session
ev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362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49070A (zh
Inventor
朱浩仁
陆伟
李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3622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49070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23654 priority patent/WO201913720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049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90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490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490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95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short real-time information, e.g. alarms, notifications, alerts, upd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3Termination or inactivation of sessions, e.g. event-controlled end of se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事件通知方法及相关设备,其中方法包括: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所述策略信息包括事件通知类型信息;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用于接收事件通知信息的应用网元;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采用本申请的方法,能够实现有效地事件通知。

Description

事件通知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事件通知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在第五代(5rd generation,5G)通信网络中,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元可以向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订阅所需要的事件通知。然而,SMF网元会根据数据流的路由决策对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进行选择。在对UPF网元进行选择的场景下,现有的事件通知方法可能失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事件通知方法及相关设备,以期实现有效的事件通知。
第一方面,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事件通知方法,包括:
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策略信息包括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会话管理网元确定用于接收事件通知信息的应用网元;会话管理网元根据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在第一方面中,会话管理网元可以通过获取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实现事件通知信息的发送,减少了由于不确定性导致事件通知机制失效的概率,进而实现了有效地事件通知。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包括晚通知事件;会话管理网元在执行根据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方面,具体执行:在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的情况下,会话管理网元向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这样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的情况下实现事件通知信息的发送,实现了有效地事件通知。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策略信息还包括应用网元的地址信息或应用网元的标识信息。该信息可以用于确定应用网元。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策略信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会话管理网元在执行根据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具体执行:在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且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的情况下,会话管理网元向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这一情况下,会话管理网元能够通过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和会话重建的指示信息实现事件通知信息的发送,实现了有效地事件通知。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策略信息还包括第一数据网络接入点标识DNAI;该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网元确定会话的第二DNAI;会话管理网元执行根据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具体执行:在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且第一DNAI和第二DNAI不相同的情况下,会话管理网元向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这一情况下,会话管理网元能够通过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和DNAI实现事件通知信息的发送,实现了有效地事件通知。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策略信息还包括第一数据网络接入点标识DNAI和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该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网元确定会话的第二DNAI;会话管理网元执行根据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具体执行:在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且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且第一DNAI和第二DNAI不相同的情况下,会话管理网元向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这一情况下,会话管理网元能够通过事件通知类型信息、DNAI和会话重建的指示信息实现事件通知信息的发送,实现了有效地事件通知。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网元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策略控制网元在策略信息中删除第一指示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会话建立请求,会话建立请求包括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会话管理网元在执行根据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具体执行:在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且第三指示信息指示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的情况下,会话管理网元向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这一情况下,会话管理网元能够通过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和会话重建的指示信息实现事件通知信息的发送,实现了有效地事件通知。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会话建立请求,所述会话建立请求包括第一数据网络接入点标识DNAI,并确定会话的第二DNAI;
会话管理网元在执行根据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方面具体执行:在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的情况下,且第一DNAI和第二DNAI不相同的情况下,会话管理网元向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这一情况下,会话管理网元能够通过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和DNAI实现事件通知信息的发送,实现了有效地事件通知。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会话建立请求,所述会话建立请求包括第一数据网络接入点标识DNAI和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并确定会话的第二DNAI;
会话管理网元在执行根据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方面具体执行:在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的情况下,且第三指示信息指示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且第一DNAI和第二DNAI不相同的情况下,会话管理网元向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这一情况下,会话管理网元能够通过事件通知类型信息、DNAI和会话重建的指示信息实现事件通知信息的发送,实现了有效地事件通知。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会话建立请求还包括应用网元的标识。
第二方面,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会话处理方法,包括:
会话管理网元确定为终端设备的会话重选用户面网元;
会话管理网元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策略控制网元在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中增加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一DNAI,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后续建立的会话为重建会话。
在第二方面中,会话管理网元通过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指示信息来指示重建会话,这样在会话重建的场景中,以减少因为不确定是重建会话还是新建会话而无法发送事件通知信息的情况发生,进而实现有效的事件通知。
第三方面,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会话处理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会话释放消息;终端设备向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会话建立请求包括指示信息和/或第一DNAI,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
在第三方面中,终端设备通过向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来指示重建会话,这样在会话重建的场景中,以减少因为不确定是重建会话还是新建会话而无法发送事件通知信息的情况发生,进而实现有效的事件通知。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会话建立请求还包括用于接收事件通知信息的应用网元的标识。
第四方面,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事件通知方法,包括:
策略控制网元接收请求消息,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信息和第一事件通知信息;
策略控制网元根据终端设备的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
策略控制网元根据策略信息和第一事件通知信息向应用网元发送第二事件通知信息。
在第四方面中,策略控制网元可以通过请求消息获取到终端设备的信息和第一事件通知信息向应用网元发送第二事件通知信息,这样能够实现在请求阶段确定出应用网元的事件通知信息,能够减少事件通知失效的情况发生。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策略信息包括会话连续性要求,连续性要求表示网络侧设备在释放与终端设备的连通***后重建连通***。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应用策略信息包括会话连续性要求的情况下,第二事件通知信息是早通知事件(early notification);
或者,
在应用策略信息不包括会话连续性要求2的情况下,第二事件通知信息是晚通知事件(late notification)或者早通知事件(early notification)。
结合第四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策略控制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第二事件通知信息;
策略控制网元接收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响应消息,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接收到第二事件通知信息。
第五方面,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事件通知方法,包括:
网络暴露网元接收请求消息,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信息和第一事件通知信息;
网络暴露网元根据终端设备的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
网络暴露网元根据策略信息和第一事件通知信息向应用网元发送第二事件通知信息。
在第五方面中,网络暴露网元可以通过请求消息获取到终端设备的信息和第一事件通知信息向应用网元发送第二事件通知信息,这样能够实现在请求阶段确定出应用网元的事件通知信息,能够减少事件通知失效的情况发生。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策略信息包括会话连续性要求,连续性要求表示网络侧设备在释放与终端设备的连通***后重建连通***。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在应用策略信息包括会话连续性要求的情况下,第二事件通知信息是早通知事件(early notification);
或者,在应用策略信息不包括会话连续性要求2的情况下,第二事件通知信息是晚通知事件(late notification)或者早通知事件(early notification)。
结合第五方面,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网络暴露网元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第二事件通知信息;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事件通知装置。该事件通知装置可以是会话管理网元。该事件通知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策略信息包括事件通知类型信息;
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用于接收事件通知信息的应用网元;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可选的,该会话管理网元还可以实现第一方面的部分或全部的可选的实现方式。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会话管理网元,该会话管理网元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确定为终端设备的会话重选用户面网元;
发送模块,用于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第四指示信息,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策略控制网元在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中增加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一DNAI,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后续建立的会话为重建会话。
可选的,该会话管理网元还可以实现第二方面的部分或全部的可选的实现方式。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会话处理装置。该会话处理可以是终端设备。该会话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会话释放消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会话建立请求包括指示信息和/或第一DNAI,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
可选的,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实现第三方面的事件通知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事件通知装置。该事件通知装置可以是策略控制网元,该事件通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请求消息,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信息和第一事件通知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终端设备的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策略信息和第一事件通知信息向应用网元发送第二事件通知信息。
可选的,该策略控制网元还可以实现第四方面的部分或全部的可选的实现方式。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暴露网元,该网络暴露网元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请求消息,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信息和第一事件通知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终端设备的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策略信息和第一事件通知信息向应用网元发送第二事件通知信息。
可选的,该网络暴露网元还可以实现第五方面的部分或全部的可选的实现方式。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设计中的会话管理网元,或者为设置在会话管理网元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收发器,以及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收发器耦合。其中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会话管理网元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终端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收发器,以及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收发器耦合。其中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策略控制网元,或者为设置在策略控制网元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收发器,以及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收发器耦合。其中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策略控制网元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网络暴露网元,或者为设置在网络暴露网元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收发器,以及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收发器耦合。其中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五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暴露网元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七方面,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及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通信***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事件通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事件通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事件通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事件通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事件通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话管理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话管理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话管理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策略控制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策略控制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暴露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暴露网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通信***的架构示意图。下面先对图1中的各个网元进行介绍:
终端设备:可以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手持终端、笔记本电脑、用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蜂窝电话(cellular phone)、智能电话(smart phone)、无线数据卡、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脑、平板型电脑、无线调制解调器(modem)、手持设备(handheld)、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无绳电话(cordlessphone)或者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台、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MTC)终端或是其他可以接入网络的设备。终端设备与接入网设备之间采用某种空口技术相互通信。
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主要负责空口侧的无线资源管理、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管理、数据压缩和加密等功能。所述接入网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第五代(5thgeneration,5G)***中,称为gNB;在LTE***中,称为演进的节点B(evolved NodeB,eNB或者eNodeB);在第三代(3rd generation,3G)***中,称为节点B(Node B)等。
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属于核心网网元,主要负责信令处理部分,例如:接入控制、移动性管理、附着与去附着以及网关选择等功能。AMF网元为终端设备中的会话提供服务的情况下,会为该会话提供控制面的存储资源,以存储会话标识、与会话标识关联的SMF网元标识等。
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负责用户面网元选择,用户面网元重定向,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分配,承载的建立、修改和释放以及QoS控制。
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负责终端设备中用户数据的转发和接收。可以从数据网络接收用户数据,通过接入网设备传输给终端设备;UPF网元还可以通过接入网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用户数据,转发到数据网络。UPF网元中为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传输资源和调度功能由SMF网元管理控制的。
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主要支持提供统一的策略框架来控制网络行为,提供策略规则给控制层网络功能,同时负责获取与策略决策相关的用户签约信息。
网络暴露功能(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网元:主要支持3GPP网络和第三方应用安全的交互,NEF能够安全的向第三方暴露网络能力和事件,用于加强或者改善应用服务质量,3GPP网络同样可以安全的从第三方获取相关数据,用以增强网络的智能决策;同时该网元支持从统一数据库恢复结构化数据或者向统一数据库中存储结构化数据。
统一数据库功能(unified data repository,UDR)网元:主要负责存储结构化数据,存储的内容包括签约数据和策略数据、对外暴露的结构化数据和应用相关的数据。
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元:主要支持与3GPP核心网交互来提供服务,例如影响数据路由决策,策略控制功能或者向网络侧提供第三方的一些服务。
可以理解的是,在图1所示的通信***中,各网元的功能以及接口仅为示例性的,各个网元在应用于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时,并非全部功能都是必需的。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核心网的全部或者部分网元可以是物理上的实体网元,也可以是虚拟化的网元,在此不做限定。
在图1所示的架构中,接入网设备可以与至少一个终端设备进行通信;接入网设备可以与至少一个AMF网元相连接。一个AMF网元可以与多个SMF网元建立通信连接,可选的,一个SMF网元可以与多个AMF网元相连接。另外,一个SMF网元可以与多个UPF网元相连接,一个UPF网元可以与一个SMF网元相连接,在这一情况下,一个SMF网元可以管理控制多个UPF网元,一个UPF网元被一个SMF网元管理控制。UPF网元可以与接入网设备建立连接,以实现关于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
SMF网元可以与AF网元建立通信连接(例如:AF网元在运营商网络内),两者之间可以直接通信。AF网元可以通过PCF网元通信,或者,可以通过PCF网元和NEF网元与SMF网元来通信(例如:AF网元在运营商网络外)。AF网元可以将与终端设备相关的请求消息直接通过N5接口或服务化接口发送给PCF网元,或者通过NEF网元转发给PCF网元,然后PCF网元将请求消息转换成相应的策略控制和计费(Policy Control and Charging,PCC)规则,PCF网元可以将转换后的PCC规则发送给SMF网元,以使SMF网元将该PCC规则应用到为终端设备所建立的会话中。其中,请求消息可以是指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SMF网元向AF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例如,在重建会话的条件下,SMF网元向AF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或者,在终端设备接入到同一个应用对应的数据网络接入标识(DN Access Identifier,DNAI)发生改变的情况下,SMF网元向AF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事件通知信息的事件通知类型有两种,分为早通知事件(Early Notification)和晚通知事件(Late Notification)。当SMF网元接收(或间接接收)AF网元的请求决定进行用户层重配置后,会执行UPF网元的选择(或重选择)。在SMF网元执行UPF网元(重)选择的场景下,SMF网元会向AF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该事件通知类型是按照触发的时机不同而划分的,如果订阅的事件通知类型为早通知事件,则SMF网元会在UPF网元的选择完成前发送该事件通知信息;如果订阅的事件通知类型为晚通知事件,则SMF网元会在UPF网元的选择完成后发送该事件通知信息。
在晚通知事件的情况下,如果终端设备的目标应用(例如,社交类应用、购物类应用等)对应的会话的会话和服务一致性(Session and Service Continuity,SSC)为模式2(mode 2),当需要为该目标应用重新建立会话时,SMF1网元会先释放当前的第一会话(SMF1网元是为第一会话提供会话服务的网元),这样与该会话相关的上下文也会被释放。然后SMF2网元重新建立第二会话(SMF2网元是为第二会话提供会话服务的网元)。在本申请中,SMF1网元和SMF2网元可以是相同的网元,也可以是不同的网元。由于SMF2网元无法确定第二会话是新建立的会话还是重建的会话,虽然执行了UPF网元的重选,但不会向AF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这样使得事件通知机制失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会话建立过程中,SMF网元获取与会话相关的策略信息。该策略信息可以包括事件通知类型信息。SMF网元确定用于接收事件通知信息的AF网元;SMF网元根据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AF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这样SMF网元可以通过获取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实现事件通知信息的发送,减少了由于不确定性导致事件通知机制失效的概率,进而实现了有效地事件通知。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PCF网元接收包括终端设备的信息和第一事件通知信息的请求消息,再根据终端设备的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最后可以根据策略信息和第一事件通知信息向AF网元发送第二事件通知信息。这样PCF可以通过请求消息获取到终端设备的信息和第一事件通知信息向AF网元发送第二事件通知信息,这样能够实现在请求阶段确定出AF网元的事件通知信息,能够减少事件通知失效的情况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会话模式可以包括SSC mode1、SSCmode2、SSC mode 3。当会话模式为SSC mode 1时,网络侧会保留提供给终端侧的连通***,针对IPv4或者IPv6类型的会话,IP地址会保留;另外处于该模式下会话的锚点UPF网元将会一直保留,直到该会话结束。当会话模式为SSC mode 2时,网络侧会释放提供给终端侧的连通***,针对IPv4或者IPv6类型的会话,IP地址会被释放;另外针对单会话锚点的会话,网络侧可能会触发释放该会话,并且通知终端立即建立一个相同数据网络的新会话。当会话模式为SSC mode 3时,网络侧允许在旧会话锚点释放前,先通过一个新会话锚点建立会话连通性,在保证没有数据损失的情况下,释放旧的会话锚点。SSC mode1、SSCmode2、SSC mode3的内容具体可以参照现有3GPP标准的描述。
又一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DNAI表示,可以包括但不限定于UPF标识。这里DNAI可以在数据网络中标识应用网元的位置或者标识数据网络的中用户层网元。本申请实施例还可应用于其它需要发送事件通知信息的通信***中。术语“***”可以和“网络”相互替换。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架构是为了便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某一网元(例如:A网元)获取来自另一网元(例如:B网元)的信息,可以指A网元直接从B网元接收信息,也可以指A网元经其他网元(例如:C网元)从B网元接收信息。当A网元经C网元从B网元接收信息时,C网元可以对信息进行透传,也可以将信息进行处理,例如:将信息携带在不同的消息中进行传输或者对信息进行筛选,只发送筛选后的信息给A网元。类似的,在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中,A网元向B网元发送信息,可以指A网元直接向B网元发送信息,也可以指A网元经其他网元(例如:C网元)向B网元发送信息。
基于图1所示的***架构图,请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事件通知方法。在该实施例中,会话管理网元以SMF网元为例、应用网元以AF网元为例。如图2所示,该事件通知方法包括:
201,终端设备发起会话建立过程。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未画出接入网设备、AMF网元等设备,但在为终端设备建立会话的过程中不仅包括终端设备、SMF网元,还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AMF网元等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201的具体实现过程为:(1)终端设备向AMF网元发送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信令消息,该NAS信令消息中可以包括但不限定于:一个或者多个单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ingle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information,S-NSSAI)、数据网络名称(data network name,DNN)、所请求的会话标识(PDUSession ID)、旧的会话标识(Old PDU Session ID)、请求的会话类型(Request Type)、包含会话建立请求的会话管理NAS消息(N1SM container(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Request));(2)AMF网元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NAS信令消息获取与终端设备相关的相关策略信息以及其他配置信息,并结合AMF网元接收到的终端设备发送的NAS信令信息进行SMF网元选择;(3)AMF网元通过服务化接口(例如,发送Namf_PDUSession_CreateSMContext消息)向SMF网元发送创建会话管理上下文的请求;(4)SMF网元向统一数据管理网元(UnifiedData Management,UDM)注册或者恢复上下文信息;(5)SMF网元向AMF网元回复针对第(3)步的请求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确认为终端设备建立会话;(6)AMF网元和终端设备进行认证和鉴权过程。可以理解的是,步骤201的具体实现可以包括步骤(1)至步骤(6)中的部分或者全部过程,或者,还可以包括其他实现过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202,SMF网元为终端设备的会话选择PCF网元。
其中,SMF网元通过为终端设备选择PCF网元,以获取与会话相关的策略,其中包含PCC规则。如果PCF本身没有缓存的策略,表明PCF网元发生变化,需要从UDR获取最新的PCC规则。可选的,PCC规则包含根据AF网元发送的请求消息生成的规则。
203,SMF网元获取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
其中,所述策略信息包括事件通知类型信息。通过该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可以确定在什么时机下发送事件通知信息。可选的,该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在策略信息中,晚通知事件的表现形式可能是单一字段,也可以是多个字段综合而成,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MF网元可以向所选择PCF网元获取策略信息。例如,若该PCF网元是终端设备上次所建立的会话所使用的PCF网元,则SMF网元向PCF网元发送请求信息。PCF网元收到该请求信息后,向SMF网元发送请求的策略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SMF网元可以向统一数据库(unified datarepository,UDR)网元获取策略信息。例如,若通过步骤202所确定的PCF网元不是终端设备上次所建立的会话所使用的PCF网元,则SMF网元向UDR发送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获取请求,UDR向SMF网元发送该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
该策略信息可以为PCC规则。该PCC规则是根据用于订阅事件通知信息的请求消息而生成的,例如,该PCC规则是根据AF网元发送的AF请求生成的。
该策略信息还包括AF网元的地址信息或AF网元的标识信息。AF网元的地址信息或AF网元的标识信息用于定接收事件通知信息的AF网元。
204,SMF网元为终端设备的会话选择UPF网元。
其中,SMF网元通过为终端设备选择UPF网元,以实现对用户层路径的构建。
205,SMF网元确定用于接收事件通知信息的AF网元。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在策略信息包括AF网元的地址的情况下,SMF网元可以直接确定用于接收事件通知信息的AF网元。可选的,策略信息中所包含的AF网元的地址可能来源于PCF网元,具体是PCF将接收到的AF网元请求中包含的AF的地址写入策略信息中的。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在策略信息包括AF网元的标识的情况下,SMF网元可以根据AF网元的标识向PCF网元、NEF网元或者UDR获取AF网元的地址,进而确定出用于接收事件通知信息的AF网元。可选的,该AF网元的标识可以为但不限定于AF ServiceIdentifier(AFSI)。可选的,如果PCF网元在会话重建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且PCF网元保存了用于订阅事件通知信息的请求消息的相关信息,则可以向PCF网元获取AF网元的地址;如果用于订阅事件通知信息的请求消息是通过能力开放平台(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NEF)转发,且NEF网元保存了该请求消息的相关信息,则可以向NEF网元获取AF网元的地址;如果用于订阅事件通知信息的请求消息的相关信息在UDR中,且SMF网元具有相关的接入权限和接口向UDR获取信息,则可以向UDR获取AF网元的地址。这里仅为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对SMF网元如何确定AF网元的地址并不做限定。
在第三种可选的方案中,在策略信息不包括AF网元的地址和AF网元的标识的情况下,SMF网元可以确定存在满足条件的AF地址,例如,根据AF请求标识来确定AF地址,如果UDR中存在AF请求标识和AF地址的映射关系,则可以通过AF请求标识间接的获取AF地址。
206,SMF网元根据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AF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其中,在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的情况下,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会话建立过程中,SMF网元获取终端设备的包括事件通知类型信息策略信息,SMF网元确定用于接收事件通知信息的AF网元;SMF网元根据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AF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这样SMF网元可以通过获取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实现事件通知信息的发送,减少了由于不确定性导致事件通知机制失效的概率,进而实现了有效地事件通知。
基于图1所示的***架构图,请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事件通知方法。在该实施例中,会话管理网元以SMF网元为例、应用网元以AF网元为例。本申请实施例至少涉及终端设备、第一SMF网元、第一PCF网元、第二SMF网元、AF网元。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网络侧为终端设备建立第一会话并在释放第一会话之后重新建立第二会话的场景中,如图3所示,该事件通知方法包括:
301,第一SMF网元与终端设备之间已建立了第一会话。
其中,第一会话是针对终端设备中某一个应用所建立的会话,即该第一会话与应用标识相对应。
可选的,第一SMF网元在建立第一会话的过程中,第一会话与第一DNAI相对应,第一DNAI用于表示该应用的会话的接入数据网络的标识。
302,第一SMF网元确定为所述第一会话重选用户面网元。
可选的,由于终端设备位置的移动等原因第一SMF确定为第一会话重选用户面网元。这里的用户面网元可以为UPF网元。
303,第一SMF网元向第一PCF网元发送第四指示信息。
其中,在第一SMF网元确定为第一会话重选用户面网元的情况下,第一SMF网元向第一PCF网元发送第四指示信息。这里的第一PCF网元是在第一会话建立过程中为第一会话提供策略控制的网元。
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PCF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中增加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DNAI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后续建立的会话为重建会话。第一会话对应的第一DNAI用于在重建会话之后的第二SMF网元确定重建会话的DNAI与第一DNAI是否相同。
可选的,策略信息可以为PCC规则,这一情况下步骤303修改PCC规则方式可能为:一种可能的方式中,通过服务化接口(例如:发送Npcf_PolicyAuthorization_Update消息)修改PCF网元上的PCC规则,也就是说,将第一指示信息写入PCC规则,后续PCF网元会将变化后的PCC规则存入UDR中;或者,另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如果满足鉴权条件,第一SMF网元可以直接修改UDR中存储的PCC规则,具体是第一SMF网元可以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UDR网元,UDR网元将该第一指示信息增加至PCC规则中。
304,第一SMF网元释放第一会话。
其中,第一SMF网元发起第一会话释放过程,在释放过程中,网络侧将会发送会话释放命令消息给终端设备,其中包含当前会话的会话标识,释放原因(重建对同数据网络的会话)以及需要发送通知的应用网元的地址或者标识。可选的,包括第一SMF网元释放第一会话的上下文等。
305,终端设备和第二SMF网元建立第二会话的过程。
其中,终端设备在释放第一会话之后,还可以建立针对该应用的第二会话。第二会话的具体建立过程可以参考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201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第二SMF网元是为第二会话提供会话管理服务的网元。
306,第二SMF网元为终端设备的会话选择第二PCF网元。
其中,第二SMF网元通过为终端设备选择第二PCF网元,以获取与会话相关的策略信息。可选的,第二PCF网元可以与第一PCF网元为同一网元,也可以与第一PCF网元为不同的网元。
307,第二SMF网元获取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
其中,所述策略信息包括事件通知类型信息。通过该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可以确定在什么时机下发送事件通知信息。可选的,该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在策略信息中晚通知事件的表现形式可能是单一字段,也可以是多个字段综合而成。另外,可以看出该策略信息是在执行步骤303之后的策略信息,因此,策略信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会话对应的第一DNAI中的至少一个,第二SMF网元根据该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会话对应的第一DNAI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确定第二会话为重建会话。
可选的,第二SMF网元可以向所选择第二PCF网元获取策略信息。例如,若该第二PCF网元是终端设备上次所建立的第一会话所使用的第一PCF网元,则第二SMF网元向第一PCF网元发送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获取请求,第一PCF网元向第二SMF网元发送该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
或者,可选的,第二SMF网元可以向UDR获取策略信息。例如,若通过步骤202所确定的第二PCF网元不是终端设备上次所建立的第一会话所使用的第一PCF网元,则第二SMF网元向UDR发送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获取请求,UDR向第二SMF网元发送该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
可选的,该策略信息可以为PCC规则,该PCC规则是根据用于订阅事件通知信息的请求消息而生成的,例如,该PCC规则是根据AF网元发送的AF请求生成的。
可选的,该策略信息还包括AF网元的地址信息或AF网元的标识信息,以使第二SMF网元确定接收事件通知信息的AF网元。
可选的,该策略信息还包括DNAI列表,第二SMF网元从DNAI列表中选择一个DNAI确定为与第二会话对应的第二DNAI,例如,其选择的方法可能为随机选择,或者根据权重策略选择,或者根据负载均衡策略选择。可选的,DNAI列表可以是由AF网元提供的。
308,第二SMF网元为终端设备的会话选择UPF网元。
其中,第二SMF网元通过为终端设备选择UPF网元,以实现对用户层路径的构建。
309,第二SMF网元确定用于接收事件通知信息的AF网元。
在第一种可能的方案中,在策略信息包括AF网元的地址的情况下,第二SMF网元可以直接确定用于接收事件通知信息的AF网元。可选的,策略信息中所包含的AF网元的地址可能来源于第二PCF网元,具体是第二PCF网元将接收到的请求消息中包含的AF的地址写入策略信息中的。
在第二种可选的方案中,在策略信息包括AF网元的标识的情况下,第二SMF网元可以根据AF网元的标识向第二PCF网元、NEF网元或者UDR获取AF网元的地址,进而确定出用于接收事件通知信息的AF网元。可选的,该AF网元的标识可以为但不限定于AF ServiceIdentifier(AFSI)。可选的,如果第二PCF网元在会话重建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与第一PCF网元是同一网元,且第二PCF网元保存了用于订阅事件通知信息的请求消息的相关信息,则可以向第二PCF网元获取AF网元的地址;如果用于订阅事件通知信息的请求消息是通过NEF转发,且NEF网元保存了该请求消息的相关信息,则可以向NEF网元获取AF网元的地址;如果用于订阅事件通知信息的请求消息的相关信息在UDR中,且SMF网元具有相关的接入权限和接口向UDR获取信息,则可以向UDR获取AF网元的地址。这里仅为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SMF网元如何确定AF网元的地址并不做限定。
在第三种可选的方案中,在策略信息不包括AF网元的地址和AF网元的标识的情况下,第二SMF网元可以确定存在满足条件的AF地址,例如,根据AF请求标识来确定AF地址,如果UDR中存在AF请求标识和AF地址的映射关系,则可以通过AF请求标识间接的获取AF地址。
310,第二SMF网元根据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AF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其中,在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且第二会话为重建会话的情况下,第二SMF网元向AF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这样能够减少由于第二SMF网元不确定所建立的会话是重建会话还是新建会话的情况下无法发送事件通知信息的情况发生。
在策略信息包括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和第一指示信息的情况下,在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的情况下,第二SMF网元向AF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在策略信息包括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和第一会话对应的第一DNAI的情况下,在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且第一DNAI和第二DNAI不相同的情况下,第二SMF网元向AF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这一情况下,可以将针对同一应用的两个会话所对应的DNAI进行比较,若两者不相同,则可以确定第二会话为重建的会话,进而提高事件通知信息的有效通知。
在策略信息包括事件通知类型信息、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会话对应的第一DNAI的情况下,在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且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且第一DNAI和第二DNAI不相同的情况下,第二SMF网元向AF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这一情况下,可以将针对同一应用的两个会话所对应的DNAI进行比较,若两者不相同且策略信息又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则可以确定第二会话为重建的会话,进而提高事件通知信息的有效通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能够通过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和会话重建的指示信息实现事件通知信息的发送,以减少由于第二SMF网元不确定所建立的会话是重建会话还是新建会话的情况下无法发送事件通知信息的情况发生,进而实现了有效地事件通知。
基于图1所示的***架构图,请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事件通知方法。在该实施例中,会话管理网元以SMF网元为例、应用网元以AF网元为例。本申请实施例至少涉及终端设备、第一SMF网元、第二SMF网元、AF网元。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网络侧已为终端设备建立第一会话并在释放第一会话之后重新建立第二会话的场景中,如图4所示,该事件通知方法包括:
401,第一SMF网元与终端设备之间已建立了第一会话。
其中,第一会话是针对终端设备中某一个应用所建立的会话,即该第一会话与应用标识相对应。
可选的,第一SMF网元在建立第一会话的过程中,第一会话与第一DNAI相对应,第一DNAI用于表示该应用的会话的接入数据网络的标识。
402,第一SMF网元向终端设备发送会话释放消息。
其中,该会话释放消息是用于释放第一会话的。在具体实现中,第一SMF网元可以向AMF网元发送会话释放消息,AMF网元通过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会话释放消息,在终端设备接收到该会话释放消息之后,释放第一会话。
403,终端设备向第二SMF网元发送会话建立请求。
其中,该会话建立请求用于请求建立第二会话,且该会话建立请求包括第三指示信息和第一会话对应的第一DNAI中的至少一个。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第一会话对应的第一DNAI用于在重建会话之后的第二SMF网元确定重建会话的DNAI与第一DNAI是否相同。
可选的,该会话建立请求还包括AF网元的标识信息,以使第二SMF网元确定接收事件通知信息的AF网元。
404,第二SMF网元和终端设备建立第二会话的过程。
其中,在第二SMF网元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请求之后,可以执行第二会话建立的过程。第二会话的具体建立过程可以参考图2所示实施例中步骤201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第二SMF网元是为第二会话提供会话管理服务的网元。
405,第二SMF网元为终端设备的会话选择第二PCF网元。
其中,步骤405可以参考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06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406,第二SMF网元获取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
其中,所述策略信息包括事件通知类型信息。通过该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可以确定在什么时机下发送事件通知信息。可选的,该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在策略信息中晚通知事件的表现形式可能是单一字段,也可以是多个字段综合而成。
可选的,第二SMF网元可以向所选择第二PCF网元获取策略信息。例如,若该第二PCF网元是终端设备上次所建立的第一会话所使用的第一PCF网元,则第二SMF网元向第一PCF网元发送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获取请求,第一PCF网元向第二SMF网元发送该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
或者,可选的,第二SMF网元可以向UDR获取策略信息。例如,若通过步骤202所确定的第二PCF网元不是终端设备上次所建立的第一会话所使用的第一PCF网元,则第二SMF网元向UDR发送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获取请求,UDR向第二SMF网元发送该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
可选的,该策略信息可以为PCC规则,该PCC规则是根据用于订阅事件通知信息的请求消息而生成的,例如,该PCC规则是根据AF网元发送的AF请求生成的。
可选的,该策略信息还包括AF网元的地址信息或AF网元的标识信息,以使第二SMF网元确定接收事件通知信息的AF网元。
407,第二SMF网元为终端设备的会话选择UPF网元。
其中,第二SMF网元通过为终端设备选择UPF网元,以实现对用户层路径的构建。
408,第二SMF网元确定用于接收事件通知信息的AF网元。
在第一种可能的方案中,在策略信息包括AF网元的地址的情况下,第二SMF网元可以直接确定用于接收事件通知信息的AF网元。可选的,策略信息中所包含的AF网元的地址可能来源于第二PCF网元,具体是PCF网元将接收到的请求消息中包含的AF的地址写入策略信息中的。
在第二种可选的方案中,在策略信息包括AF网元的标识的情况下,第二SMF网元可以根据AF网元的标识向第二PCF网元、NEF网元或者UDR获取AF网元的地址,进而确定出用于接收事件通知信息的AF网元。可选的,该AF网元的标识可以为但不限定于AF ServiceIdentifier(AFSI)。可选的,如果第二PCF网元在会话重建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与第一PCF网元是同一网元,且第二PCF网元保存了用于订阅事件通知信息的请求消息的相关信息,则可以向第二PCF网元获取AF网元的地址;如果用于订阅事件通知信息的请求消息是通过NEF转发,且NEF网元保存了该请求消息的相关信息,则可以向NEF网元获取AF网元的地址;如果用于订阅事件通知信息的请求消息的相关信息在UDR中,且SMF网元具有相关的接入权限和接口向UDR获取信息,则可以向UDR获取AF网元的地址。这里仅为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二SMF网元如何确定AF网元的地址并不做限定。
在第三种可选的方案中,在策略信息不包括AF网元的地址和AF网元的标识的情况下,第二SMF网元可以确定存在满足条件的AF地址。
在第四种可选的方案中,在会话建立请求中包含AF网元的标识的情况下,第二SMF网元可以根据AF网元的标识确定用于接收事件通知信息的AF网元。
409,第二SMF网元根据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AF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在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且第二会话为重建会话的情况下,第二SMF网元向AF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这样能够减少由于第二SMF网元不确定所建立的会话是重建会话还是新建会话的情况下无法发送事件通知信息的情况发生。
其中,在策略信息包括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以及在会话建立请求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的情况下,在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的情况下,第二SMF网元向AF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在策略信息包括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以及在会话建立请求包括第一会话对应的第一DNAI的情况下,在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且第一DNAI和第二DNAI不相同的情况下,第二SMF网元向AF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这一情况下,可以将针对同一应用的两个会话所对应的DNAI进行比较,若两者不相同,则可以确定第二会话为重建的会话,进而提高事件通知信息的有效通知。
在策略信息包括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在会话建立请求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会话对应的第一DNAI的情况下,在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且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且第一DNAI和第二DNAI不相同的情况下,第二SMF网元向AF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这一情况下,可以将针对同一应用的两个会话所对应的DNAI进行比较,若两者不相同且策略信息又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则可以确定第二会话为重建的会话,进而提高事件通知信息的有效通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能够通过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和会话重建的指示信息实现事件通知信息的发送,以减少由于第二SMF网元不确定所建立的会话是重建会话还是新建会话的情况下无法发送事件通知信息的情况发生,进而实现了有效地事件通知。
基于图1所示的***架构图,请参见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事件通知方法。在该实施例中,以会话管理网元为SMF网元、策略控制网元为PCF网元、应用网元为AF网元进行举例说。如图5所示,该事件通知方法可以包括:
501,AF网元创建请求消息。
其中,该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信息和第一事件通知信息。所述第一事件通知信息用于指示向AF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例如,该第一事件通知信息包括向AF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的条件,如,该条件为SMF网元重选UPF,或者,该条件为终端设备中关于该应用对应的DNAI发生了变更。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事件通知信息包括的条件不做限定。
该第一事件通知信息可以包括第一事件通知信息的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例如,该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包括早通知事件或者晚通知事件。这样AF网元所创建的请求消息包括了在什么条件下向AF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以及所发送的事件通知信息的事件通知类型。
该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识别数据流的信息、N6数据流路由要求信息、潜在的应用位置信息、DNAI是否可变的指示信息、时间有效性条件、空间有效性条件、和本次请求的标识等,每条请求至少包含一项或者多项上述内容,但不局限于上述内容。
该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AF网元的地址,AF网元的地址可以用于确定接收SMF网元发送的事件通知信息的应用网元。
502,AF网元向PCF网元发送请求消息。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AF网元可以直接将请求消息发送至PCF网元。例如,AF网元可以通过调用服务接口(发送Nbsf_Management_Discovery消息)完成PCF网元的选择;接着通过服务化接口(发送Npcf_Policy_Authorization_Create消息)完成请求消息的发送。
在第二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AF网元可以先将请求消息发送给NEF网元,NEF网元再将请求消息发送给PCF网元。例如,AF网元可以通过服务化接口(发送Npcf_Policy_Authorization_Create消息)将请求消息发送给NEF网元。NEF网元可以通过调用服务接口(例如,发送Nbsf_Management_Discovery消息)完成PCF网元的选择;接着NEF网元通过服务化接口(例如,发送Npcf_Policy_Authorization_Create消息)完成请求消息的发送。在这一情况下,AF网元向NEF网元发送的请求消息,与NEF网元向PCF网元发送的请求消息,可以是相同的信息,或者可以是经过不局限于信息映射或转换后的信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相应的,PCF网元接收请求消息。
503,PCF网元根据终端设备的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
其中,PCF网元根据请求消息中包含的终端设备的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
可选的,终端设备的信息可以为用于唯一识别该终端设备的标识。PCF网元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标识向SMF网元或UDR获取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策略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定于会话连续性要求。所述连续性要求表示网络侧设备在释放与终端设备的连通***后重建连通***。例如,该会话连续性要求可以用SSC模式2来表示。
504,PCF网元根据所述策略信息和所述第一事件通知信息向AF网元发送第二事件通知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事件通知信息和所述第二事件通知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PCF网元可以根据策略信息和第一事件通知信息确定第二事件通知信息。在所述策略信息包括会话连续性要求的情况下,所述PCF网元确定的所述第二事件通知信息是早通知事件(early notification)。这样表示终端设备的会话满足会话连续性要求且在满足向AF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的条件下,向AF网元发送的事件通知信息的事件通知类型为早通知事件。在所述策略信息不包括会话连续性要求的情况下,所述策略控制功能网元确定的所述第二事件通知信息是晚通知事件(late notification)或者早通知事件(earlynotification)。这样表示终端设备的会话模式不满足会话连续性要求且在满足向AF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的条件下,向AF网元发送的事件通知信息的事件通知类型为早通知事件或者晚通知事件。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在第一事件通知信息不包括事件通知类型信息的情况下,PCF网元所确定的第二事件通知信息包括与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相适用的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并向AF网元发送第二事件通知信息,以使AF网元被通知的事件通知信息的事件通知类型。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案中,在第一事件通知信息包括事件通知类型信息的情况下,PCF网元所确定的第二事件通知信息包括与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相适用的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并向AF网元发送第二事件通知信息,以使AF网元可以确定所能请求的事件通知类型,若在第一事件通知信息包含的所请求的事件通知类型与第二事件通知信息包括的相适用的事件通知类型不同,则AF网元在一种可能的方案中可以变更请求的事件通知类型再次发送请求消息,或者,AF网元也可以在另一种可能的方案中不做任何处理,默认被通知的事件通知信息为所请求的事件通知类型信息,这样可以SMF网元可以按照AF网元所请求的事件通知类型来发送事件通知信息,或者,AF网元也可以在又一种可能的方案中不做任何处理,默认被通知的事件通知信息为相适用的事件通知类型信息,这样可以省掉AF网元再次发送请求的过程,且SMF网元可以按照AF网元所请求的事件通知类型来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可选的,在第一事件通知信息包括事件通知类型信息的情况下,在执行步骤503之后PCF网元可以不执行步骤504,执行向AF网元发送响应消息,这里的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第一事件通知信息包括的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与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是否适用。具体是PCF网元可以先根据策略信息和第一事件通知信息确定第二事件通知信息,再将第一事件通知信息中所请求的事件通知类型信息(这里用第一事件通知类型信息来表示)和确定出的第二事件通知信息包括的事件通知类型信息(这里用第二事件通知类型信息来表示)进行比较。若第一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与第二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不一致,则表示AF网元发送的请求消息中所请求的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与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不适用,很有可能出现事件通知机制失效,这一情况下,PCF网元可以向AF网元发送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五指示信息或者原因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或原因信息用于指示请求消息中所请求的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与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不适用,以使AF网元对所请求事件通知类型信息进行确定,例如AF网元是否变更所请求的事件通知类型信息或者AF网元不执行任何处理等。若第一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与第二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一致,则表示AF网元发送的请求消息中所请求的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与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相适用,这一情况下,PCF网元可以向AF网元发送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包括空内容或者包括第六指示信息,所述第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请求消息中所请求的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与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相适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与第二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一致可以是指第一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和第二事件通知类型信息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表示两者一致,若不相同,则表示两者不一致。或者,在第二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可以包含至少两个事件通知类型信息的情况下,第一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与第二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一致可以是指第一事件通知类型信息是否包含于第二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中,若包含于第二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中,则表示两者一致,若不包含于第二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中,则表示两者不一致。
505,PC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第二事件通知信息。
可选的,第二事件通知信息可以承载与其他消息中发送给SMF网元,例如PC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PCC规则,该PCC规则包含第二事件通知信息,这里的PCC规则是根据所确定出的第二事件通知信息转换得到的,在将该PCC规则发送给SMF网元之后,SMF网元可以按照该PCC规则对终端设备的会话进行操作配置。
506,SMF网元向PCF网元发送响应消息。
其中,在SMF接收到第二事件通知信息之后,向PCF网元发送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接收到所述第二事件通知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PCF网元接收包括终端设备的信息和第一事件通知信息请求消息,再根据终端设备的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最后可以根据策略信息和第一事件通知信息向AF网元发送第二事件通知信息。这样PCF网元可以通过请求消息获取到终端设备的信息和第一事件通知信息向AF网元发送第二事件通知信息,这样能够实现在请求阶段确定出AF网元的事件通知信息,能够减少事件通知失效的情况发生。
基于图1所示的***架构图,请参见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事件通知方法。在该实施例中,以会话管理网元为SMF网元、策略控制网元为PCF网元、应用网元为AF网元、网络曝光网元为NEF网元进行举例说。如图6所示,该事件通知方法可以包括:
601,AF网元创建请求消息。
其中,步骤601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501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602,AF网元向NEF网元发送请求消息。
相应的,NEF网元接收该请求信息。
603,NEF网元根据终端设备的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
604,NEF网元根据所述策略信息和所述第一事件通知信息向AF网元发送第二事件通知信息。
其中,步骤603和步骤604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503和步骤504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两者的不同在于,步骤503和步骤504是由PCF网元实现的,步骤603和步骤604的实现是由NEF网元确定的。
605,NEF网元向PCF网元发送第二事件通知信息。
相应地,PCF网元接收第二事件通知信息。
606,PC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第二事件通知信息。
607,SMF网元向PCF网元发送响应消息。
其中,步骤606和步骤607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中步骤505和步骤506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NEF网元接收包括终端设备的信息和第一事件通知信息请求消息,再根据终端设备的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最后可以根据策略信息和第一事件通知信息向AF网元发送第二事件通知信息。这样NEF可以通过请求消息获取到终端设备的信息和第一事件通知信息向AF网元发送第二事件通知信息,这样能够实现在请求阶段确定出AF网元的事件通知信息,能够减少事件通知失效的情况发生。
请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话管理网元的结构示意图。该会话管理网元用于实现图2、图3或图4的实施例。如图7所示,该会话管理网元700包括处理模块701和发送模块702,可选的,还包括接收模块703、
处理模块701,用于获取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所述策略信息包括事件通知类型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701,还用于确定用于接收事件通知信息的应用网元;
发送模块702,用于根据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可选的,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包括晚通知事件;所述发送模块702在根据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方面具体用于:在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的情况下,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可选的,所述策略信息还包括所述应用网元的地址信息或所述应用网元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所述策略信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所述发送模块702在根据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方面具体用于:在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的情况下,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可选的,所述策略信息还包括第一数据网络接入点标识DNAI;所述处理模块701,还用于确定所述会话的第二DNAI;
所述发送模块702在根据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方面具体用于:在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且所述第一DNAI和所述第二DNAI不相同的情况下,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可选的,所述策略信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数据网络接入点标识DNAI,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所述处理模块701,还用于确定所述会话的第二DNAI;
所述发送模块702在根据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方面具体用于:在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且所述第一DNAI和所述第二DNAI不相同的情况下,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702,还用于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策略控制网元在所述策略信息中删除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接收模块703:
所述接收模块703,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会话建立请求,所述会话建立请求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
所述发送模块702在根据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方面具体用于:在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且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的情况下,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703,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会话建立请求,所述会话建立请求包括第一数据网络接入点标识DNAI;
所述处理模块701,用于确定所述会话的第二DNAI;
所述发送模块702在根据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方面具体用于:在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的情况下,且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且所述第一DNAI和所述第二DNAI不相同的情况下,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703,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会话建立请求,所述会话建立请求包括第一数据网络接入点标识DNAI和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
所述处理模块701,用于确定所述会话的第二DNAI;
所述发送模块702在根据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方面具体用于:在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的情况下,且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且所述第一DNAI和所述第二DNAI不相同的情况下,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可选的,所述会话建立请求还包括所述应用网元的标识。
可以理解的,该会话管理网元700用于实现图2实施例中的SMF网元所执行的步骤、图3或图4实施例中第二SMF网元所执行的步骤。关于图7的会话管理网元包括的功能块的具体实现方式及相应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前述图2、图3或图4的实施例的具体介绍,这里不赘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模块可以是发送器或者发送电路,接收模块可以是接收器或者接收电路。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还可以是该会话管理网元的通信接口。
请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话管理网元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实现图3、图4的实施例。如图8所示,该会话管理网元800包括处理模块801和发送模块802:
处理模块801,用于确定为终端设备的会话重选用户面网元;
发送模块802,用于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策略控制网元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中增加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一DNAI,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后续建立的会话为重建会话。
可以理解的,关于图8的会话管理网元包括的功能块的具体实现方式及相应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前述图3或图4的实施例的具体介绍,这里不赘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模块可以是发送器或者发送电路,接收模块可以是接收器或者接收电路。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还可以是该会话管理网元的通信接口。
上述图7、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以图9所示的会话管理网元900实现。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会话管理网元的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的会话管理网元900包括:处理器901和收发器902,所述收发器902用于支持会话管理网元900与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AF网元、PCF网元、第二SMF网元等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例如实现图7所示实施例中发送模块702和接收模块703的功能,又如实现图8所示实施例中发送模块802的功能。处理器901和收发器902通信连接,例如通过总线相连。所述会话管理网元9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903。存储器903用于存储供会话管理网元900执行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处理器901用于执行存储器9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图2至图4所示任一实施例提供的SMF网元、第一SMF网元、第二SMF网元的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会话管理网元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该会话管理网元9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9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硬件芯片或者其任意组合。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903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903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903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用于存储图9所示实施例中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为会话管理网元所设计的程序。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快闪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产品被计算设备运行时,可以执行上述图2、图3或图4实施例中为会话管理网元所设计的事件通知方法。
请参见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用于实现图4的实施例。终端设备1000包括接收模块1001和发送模块1002:
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会话释放消息;
发送模块1002,用于向第二核心网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所述会话建立请求包括指示信息和/或第一DNAI,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
可选的,所述会话建立请求还包括用于接收事件通知信息的应用网元的标识。
可以理解的,关于图10的终端设备包括的功能块的具体实现方式及相应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前述图4的实施例的具体介绍,这里不赘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模块可以是发送器或者发送电路,接收模块可以是接收器或者接收电路。
上述图10所示的终端设备可以以图11所示的终端设备1100实现。如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1所示的终端设备1100包括:处理器1101和收发器1102,所述收发器1102用于支持终端设备1100与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例如实现图10所示实施例中接收模块1001和发送模块1002的功能。处理器1101和收发器1102通信连接,例如通过总线相连。所述终端设备1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103。存储器1103用于存储供终端设备1100执行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处理器1101用于执行存储器11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图4所示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该终端设备11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1101可以是CPU,NP,硬件芯片或者其任意组合。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ASIC,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CPLD,FPGA,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1103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AM;存储器1103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OM,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存储器1103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用于存储图10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为终端设备所设计的程序。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快闪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产品被计算设备运行时,可以执行上述图4所示实施例中为终端设备所设计的事件通知方法。
请参见图12,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策略控制网元的结构示意图。该策略控制网元用于实现图5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该策略控制网元1200包括接收模块1201、处理模块1202和发送模块1203。
接收模块1201,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信息和第一事件通知信息;
处理模块1202,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
发送模块1203,用于根据所述策略信息和所述第一事件通知信息向应用网元发送第二事件通知信息。
可选的,所述策略信息包括会话连续性要求,所述连续性要求表示网络侧设备在释放与终端设备的连通***后重建连通***。
可选的,在所述应用策略信息包括会话连续性要求的情况下,所述第二事件通知信息是早通知事件(early notification);
或者,在所述应用策略信息不包括会话连续性要求2的情况下,所述第二事件通知信息是晚通知事件(late notification)或者早通知事件(early notification)。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1203,还用于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二事件通知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1201,还用于接收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接收到所述第二事件通知信息。
可以理解的,关于图12的策略控制网元包括的功能块的具体实现方式及相应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前述图5的实施例的具体介绍,这里不赘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模块可以是发送器或者发送电路,接收模块可以是接收器或者接收电路。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还可以是该策略控制网元的通信接口。
上述图12所示的策略控制网元可以以图13所示的策略控制网元1300实现。如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策略控制网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3所示的策略控制网元1300包括:处理器1301和收发器1302,所述收发器1302用于支持策略控制网元1300与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AF网元、SMF网元、NEF网元等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例如实现图12所示实施例中接收模块1201和发送模块1203的功能。处理器1301和收发器1302通信连接,例如通过总线相连。所述策略控制网元13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303。存储器1303用于存储供策略控制网元1300执行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处理器1301用于执行存储器13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图5所示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策略控制网元的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策略控制网元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该策略控制网元13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1301可以是CPU,NP,硬件芯片或者其任意组合。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ASIC,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CPLD,FPGA,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1303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AM;存储器1303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OM,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存储器1303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用于存储图12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为策略控制网元所设计的程序。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快闪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产品被计算设备运行时,可以执行上述图5所示实施例中为策略控制网元所设计的事件通知方法。
请参见图14,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暴露网元的结构示意图。该网络暴露网元用于实现图6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该网络暴露网元1400包括接收模块1401、处理模块1402和发送模块1403。
接收模块1401,用于接收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信息和第一事件通知信息;
处理模块1402,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
发送模块1403,用于根据所述策略信息和所述第一事件通知信息向应用网元发送第二事件通知信息。
可选的,所述策略信息包括会话连续性要求,所述连续性要求表示网络侧设备在释放与终端设备的连通***后重建连通***。
可选的,在所述应用策略信息包括会话连续性要求的情况下,所述第二事件通知信息是早通知事件(early notification);
或者,在所述应用策略信息不包括会话连续性要求2的情况下,所述第二事件通知信息是晚通知事件(late notification)或者早通知事件(early notification)。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1403,还用于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所述第二事件通知信息;
可以理解的,关于图14的网络暴露网元包括的功能块的具体实现方式及相应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前述图6的实施例的具体介绍,这里不赘述。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送模块可以是发送器或者发送电路,接收模块可以是接收器或者接收电路。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还可以是该网络暴露网元的通信接口。
上述图14所示的网络暴露网元可以以图15所示的网络暴露网元1500实现。如图1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网络暴露网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5所示的网络暴露网元1500包括:处理器1501和收发器1502,所述收发器1502用于支持网络暴露网元1500与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AF网元、PCF网元等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例如实现图14所示实施例中接收模块1401、发送模块1403的功能。处理器1501和收发器1502通信连接,例如通过总线相连。所述网络暴露网元15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503。存储器1503用于存储供网络暴露网元1500执行的程序代码和数据,处理器1501用于执行存储器15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图6所示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暴露网元的动作。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网络暴露网元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该网络暴露网元15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1501可以是CPU,NP,硬件芯片或者其任意组合。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ASIC,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CPLD,FPGA,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1503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AM;存储器1503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OM,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存储器1503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用于存储图14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网络暴露网元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为网络暴露网元所设计的程序。该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快闪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产品被计算设备运行时,可以执行上述图14所示实施例中为网络暴露网元所设计的事件通知方法。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的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的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Claims (23)

1.一种事件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会话管理网元获取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所述策略信息包括事件通知类型信息;所述策略信息还包括应用网元的地址信息或所述应用网元的标识信息;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策略信息确定用于接收事件通知信息的应用网元;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包括晚通知事件;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包括:
在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的情况下,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策略信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包括:
在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的情况下,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策略信息还包括第一数据网络接入点标识DNAI;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会话的第二DNAI;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包括:
在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且所述第一DNAI和所述第二DNAI不相同的情况下,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策略控制网元在所述策略信息中删除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会话建立请求,所述会话建立请求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包括:
在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且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的情况下,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会话建立请求,所述会话建立请求包括第一数据网络接入点标识DNAI;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所述会话的第二DNAI;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包括:
在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的情况下,且所述第一DNAI和所述第二DNAI不相同的情况下,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建立请求还包括所述应用网元的标识。
9.一种事件通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策略控制网元接收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信息和第一事件通知信息,所述第一事件通知信息用于指示向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
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根据所述策略信息和所述第一事件通知信息向应用网元发送第二事件通知信息;
所述策略控制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二事件通知信息;
所述策略控制网元接收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接收到所述第二事件通知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策略信息包括会话连续性要求,所述连续性要求表示网络侧设备在释放与终端设备的连通***后重建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策略信息包括会话连续性要求的情况下,所述第二事件通知信息是早通知事件(early notification);
或者,
在所述策略信息不包括会话连续性要求2的情况下,所述第二事件通知信息是晚通知事件(late notification)或者早通知事件(early notification)。
12.一种事件通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执行如下操作:
获取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所述策略信息包括事件通知类型信息;所述策略信息还包括应用网元的地址信息或所述应用网元的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策略信息确定用于接收事件通知信息的应用网元;
根据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事件通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包括晚通知事件;
根据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包括:
在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13任一项所述的事件通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策略信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
根据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包括:
在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2-13任一项所述的事件通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策略信息还包括第一数据网络接入点标识DNAI;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执行如下操作:确定会话的第二DNAI;根据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包括:在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且所述第一DNAI和所述第二DNAI不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事件通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执行如下操作:
通过所述收发器向策略控制网元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策略控制网元在所述策略信息中删除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事件通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执行如下操作:
通过所述收发器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会话建立请求,所述会话建立请求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
根据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包括:
在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且所述第三指示信息指示所述会话为重建立的会话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事件通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执行如下操作:
通过所述收发器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会话建立请求,所述会话建立请求包括第一数据网络接入点标识DNAI;
确定所述会话的第二DNAI;
根据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包括:
在所述事件通知类型信息为晚通知事件的情况下,且所述第一DNAI和所述第二DNAI不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收发器向所述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会话管理网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建立请求还包括所述应用网元的标识。
20.一种事件通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执行如下操作:
通过所述收发器接收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包括终端设备的信息和第一事件通知信息,所述第一事件通知信息用于指示向应用网元发送事件通知信息;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策略信息;
通过所述收发器根据所述策略信息和所述第一事件通知信息向应用网元发送第二事件通知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执行如下操作:
所述收发器向会话管理网元发送所述第二事件通知信息;
通过所述收发器接收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接收到所述第二事件通知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事件通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策略信息包括会话连续性要求,所述连续性要求表示网络侧设备在释放与终端设备的连通***后重建连通***。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事件通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策略信息包括会话连续性要求的情况下,所述第二事件通知信息是早通知事件(early notification);
或者,
在所述策略信息不包括会话连续性要求2的情况下,所述第二事件通知信息是晚通知事件(late notification)或者早通知事件(early notification)。
23.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036226.5A 2018-01-15 2018-01-15 事件通知方法及相关设备 Active CN1100490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6226.5A CN110049070B (zh) 2018-01-15 2018-01-15 事件通知方法及相关设备
PCT/CN2018/123654 WO2019137207A1 (zh) 2018-01-15 2018-12-25 事件通知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36226.5A CN110049070B (zh) 2018-01-15 2018-01-15 事件通知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49070A CN110049070A (zh) 2019-07-23
CN110049070B true CN110049070B (zh) 2021-09-14

Family

ID=67218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36226.5A Active CN110049070B (zh) 2018-01-15 2018-01-15 事件通知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49070B (zh)
WO (1) WO20191372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993486A4 (en) * 2019-07-30 2022-08-3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EVENT REPORTS
WO2021031127A1 (zh) * 2019-08-20 2021-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2449399B (zh) * 2019-09-02 2023-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
CN112583713B (zh) * 2019-09-30 2023-09-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流量路由控制方法、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02801B (zh) * 2019-10-22 2022-12-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会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13038467B (zh) * 2019-12-06 2022-12-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事件信息上报方法及通信装置
JP2023515959A (ja) * 2020-02-26 2023-04-17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発見方法および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3543165B (zh) * 2020-04-20 2023-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
CN113840332A (zh) * 2020-06-24 2021-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请求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71554A (zh) * 2020-07-31 2022-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事件通知方法、装置和***
CN114143185A (zh) * 2020-08-13 2022-03-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通信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WO2022067797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99484A1 (zh) * 2020-11-10 2022-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标识发送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650558B (zh) * 2020-12-29 2022-07-05 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和电子设备
WO2022213271A1 (en) * 2021-04-06 2022-10-13 Lenovo (Beijing) Limited Improvement of coordination of up path change and af relocation
CN115334494A (zh) * 2021-05-10 2022-1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630272B (zh) * 2021-08-06 2022-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9050A (zh) * 2014-09-19 2017-08-18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层会话迁移和共享
WO2017211289A1 (en) * 2016-06-10 2017-12-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 for quality of service monitoring, policy enforcement, and charging in communications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3366A (zh) * 2005-07-01 2007-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中的网络管理方法及通信***
EP2670195A1 (en) * 2012-05-31 2013-12-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AB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itigating service interruption
CN103441862B (zh) * 2013-08-07 2017-08-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终端被叫业务恢复的方法、相关装置及***
US10531420B2 (en) * 2017-01-05 2020-01-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pplication-friendly protocol data unit (PDU) session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9050A (zh) * 2014-09-19 2017-08-18 康维达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层会话迁移和共享
WO2017211289A1 (en) * 2016-06-10 2017-12-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 for quality of service monitoring, policy enforcement, and charging in communications network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the 5G System Stage 2(Release 15);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 and System Aspects 3GPP TS 23.501 V1.3.0》;20170909;全文 *
TS 23.502: Procedures of enabling application-influenced UP management and SSC handling;Huawei等;《3GPP TSG SA WG2 Meeting #120 S2-172006》;20170321;第4-5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37207A1 (zh) 2019-07-18
CN110049070A (zh) 2019-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9070B (zh) 事件通知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230093339A1 (en) Session Management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KR102387239B1 (ko) 모바일 네트워크 상호 작용 프록시
US20220217587A1 (en) Session Handl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US20220060935A1 (en)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767672B (zh) 用于在***中间会话管理功能之后管理无线通信的移动通信核心网络装置及方法
US1098654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 bearer identifier, and storage medium therefor
CN115442771A (zh) 一种订阅服务的方法及装置
EP402495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EP3860176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obtaining capability information of terminal
CN111615844B (zh) 用于选择服务无线通信设备的会话管理实体的方法和装置
CN111918271A (zh) 一种信息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21051420A1 (zh) 一种dns缓存记录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19096306A1 (zh) 一种处理请求的方法以及相应实体
US2021032950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1757312A (zh) 一种会话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308796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75731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3005765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gional segmentation and selection of charging function
CN115915137A (zh) 一种网络功能服务授权方法及装置
RU2772710C2 (ru)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запроса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й объект
WO2024078753A1 (en) Access path switching
KR20220163439A (ko) 네트워크 요청 등록 절차 개시
CN116438824A (zh) 用于无线网络中核心网装置重分配的方法、装置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